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學校調查研究方案范文

學校調查研究方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學校調查研究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學校調查研究方案

第1篇:學校調查研究方案范文

一、研究意義

《音樂課程標準》指出:“新的音樂教學應是師生共同體驗、創(chuàng)造、表現(xiàn)和享受美的過程?!倍鴮⑿@音樂劇融入地方優(yōu)秀民間故事,因地制宜地結合新教材進行創(chuàng)作、改編,并把演出、評價的全過程引入音樂課堂教學,是學校音樂課堂教學改革具有創(chuàng)新意義的實踐研究。因此,探索利用兒童音樂劇推廣傳承地方優(yōu)秀民間故事的方法,結合我校特點提出了本課題的研究。

小學兒童音樂劇是海納百川、不拘一格的音樂綜合實踐形式。題材從古至今、由真到幻。在教學上遵從“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培養(yǎng)興趣愛好;重視音樂實踐,增強創(chuàng)造意識”的理念來開展。引導學生搜集地方優(yōu)秀民間故事,通過學生主動學習、探究、創(chuàng)編、排練、展示音樂劇,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在實踐中發(fā)展學生的表演才能和創(chuàng)造才能,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鑒賞能力和熱愛家鄉(xiāng)的美好情感。

二、研究內容

(一)研究目標

1、調查了解我校學生對音樂劇和地方優(yōu)秀民間故事了解的現(xiàn)狀。

2、探索利用兒童音樂劇推廣傳承地方優(yōu)秀民間故事的方法。

(二)研究內容

1、我校學生對兒童音樂劇和地方優(yōu)秀民間故事了解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

(1)針對學生對音樂劇了解與喜愛程度進行課堂觀察 。

(2)采用問卷、訪談等形式調查、收集數(shù)據(jù) 。

(3)分析小學低高段學生對音樂劇和地方優(yōu)秀民間故事了解和喜愛程度所造成的的問題和原因。

2、利用兒童音樂劇推廣傳承地方優(yōu)秀民間故事策略的研究。

(1)教師轉變觀念,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表演能力的培養(yǎng)。

(2)關注學生自信心的培養(yǎng),保護和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編和表演音樂劇的欲望。

(3)針對小學不同學段,有側重的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編和表演音樂劇的能力。

(4)針對音樂不同課型,有方法的引導學生參與音樂劇的創(chuàng)編和表演。

(5)訓練方法輔助,提升學生創(chuàng)編和表演音樂劇的能力。

三、研究思路

首先,以本校各年級音樂教學實踐為研究對象,以行動研究為主,即在教與學的過程中,邊探索,邊檢驗,邊完善,把研究和實踐緊密的結合起來,邊歸納,邊總結,將課堂教學與研究工作相結合。在“預設計劃實施計劃回顧反思調整計劃再實施再反思進一步調整……”的過程中,逐步探究出利用兒童音樂劇推廣傳承地方優(yōu)秀民間故事的有效策略;最后,把課題研究成果在校內甚至更大范圍內進行推廣,以實現(xiàn)成果共享,使更多的學生從中受益。

四、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查閱國內有關小學音樂劇培養(yǎng)方面的論文、著作等,進一步尋找本課題實施的理論依據(jù)以及可資借鑒的優(yōu)秀經(jīng)驗。通過文獻研究啟迪我們的思想,開闊研究思路。

2、調查研究法:通過調查問卷、課堂觀察、訪談等形式,了解小學階段學生在音樂課堂上的音樂劇了解成都,以及他們喜歡音樂劇的情況,分析原因,對癥下藥。

3、行動研究法:在案例設計中側重體現(xiàn)學生參與度,以課堂為主陣地,實踐研究,觀察其有效性和高效性,做好反思和記錄。

4、經(jīng)驗總結法:通過課堂的實踐,理論聯(lián)系實際,不斷反思,總結,探求適合我校學生的音樂劇教授方法,真正將地方文化融入到音樂課堂中。

五、研究步驟

研究時間:2018年1月——2020年1月

準備階段(2018.1——2018.6)

這一階段完成課題研究主題醞釀,資料積累,文獻研究。通過召開課例組成員會議,確定主題,選擇課題,制訂研究方案,學習相關理論,挖掘優(yōu)秀民間故事,為研究的開展做好充分準備。

實施研究階段(2018.6——2019.6)

1、專家論證后,修改課題研究方案,根據(jù)研究目標和內容確定各年級具體研究內容。

2、根據(jù)課題方案進行課題組成員分工,確定各年級研究人員,撰寫研究方案并開展研究。

3、根據(jù)研究需要,定期請顧問來課題組指導,保證課題研究的正確方向。

4、每學期開展一次規(guī)模較大的課堂教學研討會,一方面請課題組教師上課,其他教師或專家聽課、評課,進行互動指導。另一方面,開展教學案例、論文、反思隨筆的交流與評比。

5、建立課題組月交流制度,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及時有效的交流。探討研究過程中的困惑,解決課堂教學中的問題,分享研究過程中取得的點滴經(jīng)驗、成果。群策群力,不斷優(yōu)化數(shù)學語言能力培養(yǎng)教學結構。

6、定期開展課題研究工作自查,及時整理、積累課題研究材料,作好檔案工作。

總結階段(2019.6——2020.1)

1、在研究與實踐的基礎上,對各種材料進行整理分析,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入手,撰寫課題研究報告。

2、課題組教師積極撰寫論文、案例、隨筆,編撰課題研究成果集。

3、組織音樂劇校社團的同學們排練和演出,錄制優(yōu)秀兒童音樂劇光盤。

第2篇:學校調查研究方案范文

課題研究是一個有目的、有計劃的認識活動過程,包括選擇課題、制訂計劃、實施活動、分析整理資料、撰寫報告和論文五個步驟,而選題是研究的第一步。

1、選題的基礎原則

實用性:根據(jù)目前的情況,選擇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著眼于未來。

新穎性:有新意、有新知、能言人之所未言。

可行性:是否有研究的可能,主客觀條件是否具備。

科學性:必須具有事實根據(jù)和理論根據(jù),必須符合科學原理和教育規(guī)律。

2、選題的一般步驟:

(1)查閱文獻,調查研究,提出問題;

(2)擬寫課題的研究方案;

(3)課題確立,提出申請,填報項目議定書;

(4)開題論證。學校舉行課題開題報告會可以請省、市專家作專項指導。

3、選題的具體方法:

(1)根據(jù)形勢需要同步選題,注意切合自己的實際。

(2)隨機性選擇課題。

(3)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根據(jù)問題,提出選題。

(4)分解子課題。承擔子課題的研究。

4、選題應注意的問題:

(1)課題大小要適度,開始宜小一點,逐步再擴大。

(2)研究的問題要明確,要清楚要解決什么問題。

第3篇:學校調查研究方案范文

規(guī)范的課題研究實施必須經(jīng)過選題、開題、證題和結題四個階段,各階段具有不同的意義和要求。研究性學習是否規(guī)范、有效,最終還是看課題研究實施狀況如何,能否順利解決遇到的問題。以下我針對課題研究出現(xiàn)的主要問題談談指導策略。

一、選題立題指導:為開題、證題和結題打下良好的基礎。

問題:①不懂得課題選擇的相關原則,選擇了不該選擇的研究課題。②研究方向過于寬泛,研究題目太大、太抽象,不會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不能將社會生活中的問題變成研究的課題,對研究的地點、研究內容、研究重點、研究結果不明確。③不懂得區(qū)分課題研究的層次、以及解決問題和深化研究的常用方法,思維不夠開闊。④教師越俎代庖,代替學生選擇研究性課題。

指導策略:好課題標準有:①選擇的課題不能太過寬泛,題目不能太大、太抽象。比如《文化現(xiàn)象研究》、《音樂研究》等課題太寬大,不宜作為課題?!洞认胶f?zhèn)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慈溪移民文化生態(tài)探究》都較好。②要從學生實際生活、社會生活中選題,要解決實際問題。③要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研究課題,要充分考慮自身各方面的條件,揚長避短,量力而行,切忌貪大求全。④教師不能包辦代替,為學生選題。

課題選擇應遵循可行性、科學性、創(chuàng)新性、價值性和實踐性等原則。如《慈溪小家電業(yè)現(xiàn)狀及發(fā)展前景的調查研究》就很具有代表性。明確地點:寧波慈溪;研究內容:慈溪小家電業(yè);研究重點:現(xiàn)狀及發(fā)展前景;結果:調查報告。可行性與創(chuàng)新性兼?zhèn)?,同時頗具研究價值,為有關部門進行科學民主決策提供必要的參考。

二、指導開題即進行課題論證,制定研究方案與可行的工作計劃。

問題:①課題研究思路沒有具體化:如沒有將過程分成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等階段,沒有每一階段的具體做法等;不明確開題報告應該包括哪些內容,使得開題報告的設計不規(guī)范。②研究方法和課題沒有太大關系,對到底用哪些研究方法感到困惑。③缺乏明確的分工與合作,活動計劃不完整。④研究方向不夠清晰,階段目標不夠明確。⑤介紹課題背景空泛,時間分配憑空想象。

指導策略:認真開題,做到內容完整,設計規(guī)范,方法得當。①開題報告內容要完整,要制定詳細的實施計劃。 ②開題報告的設計要規(guī)范。一般來說應包括課題名稱及研究目的、研究步驟和研究方法、可行性分析、時間安排、成果形式設想等。③研究方法多樣,但要符合學科特點。常用文獻資料研究法、調查研究法、歷史研究法、實驗法、觀察法等。④既要有明確分工,又要有密切合作,既要有獨立人格,又要有合作精神。

三、指導證題:為撰寫結題報告獲取證據(jù)的過程,是個關鍵階段。

問題:①對調查目標和調查對象不明確,缺乏足夠了解。②在社會科學類課題證題過程中只注重經(jīng)驗性的認識活動,忽視理論認識活動,不能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③在自然科學類課題證題過程中缺乏有序系統(tǒng)的科學方法,觀察不到位、實驗不嫻熟。 ④對文獻資料檢索和查閱缺乏正確方法;對文獻資料的整理、加工缺乏定量和定性分析;數(shù)據(jù)資料的整理只是描述性統(tǒng)計,缺乏推斷性統(tǒng)計。

指導策略:嚴肅證題。做到目標明確,方案設計科學,價值判斷準確。①明確調查目標、調查對象和查閱工具。②科學設計調查方案,設計調查量表。可先做實驗性調查,隨時糾正原先設計的量表,使調查得到的數(shù)據(jù)更科學合理。 ③社會科學類證題:對觀察或調查結果既要有經(jīng)驗認識活動,又要能夠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為自己將采取的行為和決策者的決策提供參考思路。④自然科學類證題要遵循有序、系統(tǒng)的科學方法。

四、指導結題:撰寫研究報告,展示研究成果。

問題:①原創(chuàng)性不足,網(wǎng)上下載、抄襲現(xiàn)象較嚴重。缺乏誠信,對別人的成果引用時不注明出處。②研究成果實用價值不足,研究對自身學習和發(fā)展所沒有起到應有的促進作用。③信息閉塞,缺乏與別人交流成果的機會。④評價與反思形式化、過場化。 轉貼于

指導策略:快樂結題。做到:誠實信用,注重原創(chuàng),加強交流,評價到位。①結題要誠實。對別人的研究成果不能隨便占為己有,一定要注明出處,在研究報告最后,要列出參考書目。②結題報告要有原創(chuàng)性。千萬不能抄襲他人的作品或從網(wǎng)上直接下載,在內容、方法上要講究多元。③交流要及時。加強與同學、指導教師的交流,分享成功,看到自己的不足,繼而學習他人長處。 ④評價要客觀、公正,有利于學生自身的發(fā)展。評價要以學生自評為主,學校評、教師評、甚至社會評。學生既可看到優(yōu)點,又看到不足。

由此,學校與教師應充分認識到研究性學習的重要性,牢固樹立起素質教育理念。學校應對之加強管理,構建以學生的自評為主的多元評價體系。如果考試制度不改革,評價體系、評價機制不轉變,那么新課改與研究性學習都將會流于形式,現(xiàn)有的一點成果將化為烏有。

【參考資料】

[1]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課題組編著.《高中研究性學習實施指導》.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第4篇:學校調查研究方案范文

一、小學英語教學中研究性學習的一般程序

1、進入問題情境階段。本階段要求師生共同創(chuàng)設一定的問題情境,一般可以閱讀、參觀等。目的在于做好背景知識的鋪墊,調動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經(jīng)過討論,提出核心問題(教學重點,難點),誘發(fā)學生探究的動機。在些基礎上確定研究范圍或研究題目。同時,教師應幫助學生通過搜集相關資料,了解有關研究題目的知識水平,該題目中隱含的爭議性的問題,使學生從多個角度認識、分析問題。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建立研究小組,共同討論和確定具體的研究方案,包括確定合適的研究方法、如何收集可能獲得的信息、準備調查研究所要求的技能、可能采取的行動和可能得到的結果。在此過程中,學生要反思所確定的研究問題是否合適,是否需要改變問題。

例如,在牛津小學英語5A第8課中,教師在上課之前,布置小組任務,要組織一次郊游,你有哪些問題?經(jīng)過討論,學生提出一些問題:What time is the trip?How long is the trip? Where shall we go? What is the weather? What do we need? Can we take some …? How many students will go on the trip? Do we need …? 這些問題就誘發(fā)學生探究的動機,和主動嘗試解決問題。

2、實踐體驗階段。在確定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以后,學生要進入具體解決問題的過程,通過實踐、體驗,形成一定的觀念、態(tài)度,掌握一定的方法。

本階段,實踐、體驗的內容包括:①搜集和分析信息資料。學生應了解和學習收集資料的方法,掌握訪談、上網(wǎng)、查閱書刊雜志、問卷等獲取資料的方式,并選擇有效方式獲取所需要的信息資料;要學會判斷信息資料的真?zhèn)?、?yōu)劣,識別對本課題研究具有重要關聯(lián)的有價值的資料,淘汰邊緣資料;學會有條理、有邏輯地整理與歸納資料,發(fā)現(xiàn)信息資料間的關聯(lián)和趨勢;最后綜合整理信息進行判斷,得出相應的結論。這時要反思所得結論是否充分地回答了要研究的問題,是否有必要采取其他方法獲取證據(jù)以支持所得結論。②調查研究。學生應根據(jù)個人或小組集體設計的研究方案,按照確定的研究方法,選擇合適的地方進行調查,獲取調查結果。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應如實記載調查中所獲得的基本信息,形成記錄實踐過程的文字、音像、制作等多種形式作品,同時要學會從各種調研結果、實驗、信息資料中歸納出解決問題的重要思路或觀點,并反思對是否獲得足以支持研究結論的證據(jù),是否還存在其他解釋的可能。③初步的交流。學生通過收集資料、調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組內或個人之間充分交流,學會認識客觀事物,認真對待他人意見和建議,正確地認識自我,并逐步豐富個人的研究成果,培養(yǎng)科學精神與科學態(tài)度。

在5A第四單元Halloween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安排學生上網(wǎng),查找有關萬圣節(jié)的資料,學生找到了萬圣節(jié)的代表物品,例如,南瓜燈,萬圣節(jié)兒歌和游戲等,然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交流,在交流過程中,學生初步整理和歸納資料,在有限的時間內,對關萬圣節(jié)的起源,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時也激起了學生對西方其他節(jié)日的研究興趣。

3、表達和交流階段。在這一階段,學生要將取得的收獲進行歸納整理、總結提煉,形成書面材料和口頭報告材料。成果的表達方式要提供多樣化,除了按一定要求撰寫實驗報告、調查報告以外,還可以采取開辯論會、研討會、搞展板、出墻報、編刊物(包括電子刊物)等方式,同時,還應要求學生以口頭報告的方式向全班發(fā)表,或通過指導教師主持的答辯。

例如,教師對牛津小學英語5A第8課的學習反饋,可以寫郊游計劃書。在班級中發(fā)表,從計劃書的完整性和可行性方面打分。學生不但學會了英語表達方法,還提高了合作能力和組織能力。在萬圣節(jié)的教學中,學生可以以小報的形式,對本課做一個匯報,內容可以是針對萬圣節(jié)的,也可以是他們感興趣的西方節(jié)日。加深了學生對西方文化的理解和學習興趣。

二、教師的作用

在小學英語研究性學習實施過程中,教師應把學生作為學習探究和解決問題的主體,并注意轉變自己的指導方式。

1、在研究性學習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開展研究活動時遇到的困難以及他們的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教師應成為學生研究信息交匯的樞紐,成為交流的組織者的建議者。在這一過程中要注意觀察每一個學生在品德、能力、個性方面的發(fā)展,給予適時的鼓勵和指導,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并進一步提高學習積極性。教師的指導切忌將學生的研究引向已有的結論,而是提供信息、啟發(fā)思路、補充知識、介紹方法和線索,引導學生質疑、探究和創(chuàng)新。

2、在研究性學習實施過程中,教師必須通過多種方式爭取家長和社會有關方面的關心、理解和參與,與學生一起開發(fā)對實施研究性學習有價值的校內外教育資源,為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提供良好的條件。

3、在研究性學習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寫好研究日記,及時記載研究情況,真實記錄個人體驗,為以后進行總結和評價提供依據(jù)。

4、教師可以根據(jù)學校和班級實施研究性學習的不同目標和主客觀條件,在不同的學習階段進行重點的指導,如著重指導資料收集工作,或指導設計解決方案,或指導學生如何形成結論等等。

第5篇:學校調查研究方案范文

成員: 邱曉云 任勝利 孫會芬

與學生談話交流有效策略,在2010年被濱城區(qū)教研室立項為班主任高級研修研究課題。在近一年的研究中,我課題組成員積極努力,扎實開展研究工作,也初步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現(xiàn)將本階段的研究情況總結如下:

一、 課題提出的背景和目的意義

1.研究背景

小學生年齡小,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未形成,這個時期學生的思想比較活躍,叛逆心理重,容易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在這個時期搞好與學生的談話交流是最關鍵的。我們在這樣背景下提出這樣的課題。

2.研究的目的意義

我們課題組意在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挖掘出一套具有特色談話交流的有效方法,進而探求一條以談話交流教育為突破口的班級德育教育新路子,以此提升學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水平和班級管理的水平;并提高教師的師德水平,創(chuàng)設師生的平等地位,師生相互尊重的良好氛圍,營造良好和諧校園。

二、本階段課題研究的任務

第一階段09年3月——6月

1、成立學校中心研究組。

2、查閱資料,進行理論學習。

3.制定研究方案。

4.進行“小學生談話交流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寫出調查報告。

第二階段:2010年6月-2010年12月

1.深入落實研究方案,進行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訓練及不良行為習慣的矯正。

2.收集各項各類原始材料。

三、我們的方法

本課題組成員,學習理論,查閱資料,并進行專項實踐研究。

(1)要平等待生,不“居高臨下”。教師與學生談心一定不能擺出師長架子,不可厚此薄彼,而要一視同仁。要多與學生進行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這樣往往會發(fā)現(xiàn),站的角度不同,了解的情況不同,認識問題的方法和出發(fā)點不同,就會得出截然不同的結論。因此,只有平等地對待學生,同學生交心結友,才能真正了解其內心世界,從而及時準確地教育和引導他(她)們。

(2.)要講知心話,不“空洞說教”。與學生談心要講真話、實話。每個學生都有其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圈子,有喜、怒、哀、樂,因此,要從學習和生活的每件實實在在的小事上去理解、去關心,與學生真心實意地融通,這樣學生才易于接受、樂于接受。

(3.)要有耐心,不“計較抱怨”。為了解決某個棘手問題,與學生談心時,一定要有耐心,即使談心不順利,產(chǎn)生了一些誤會,甚至碰到釘子,也不要灰心,或聽之任之、撒手不問,更不能計較和抱怨學生。任何事物都有個轉變的過程,學生的認識也是如此。

(4.)要選擇時機,不“急于求成”。對一些性格倔強或理解問題比較偏激的學生,與其談心往往在“火頭”上談不成,對此不必操之過急,而要采取“冷處理”的辦法,等待時機成熟時再談。如在學校不方便,也可選擇家訪的方式談,場所變了,氣氛變了,有利于推心置腹地交流感情,因勢利導,解決問題。

(5.)要善于傾聽,不“先入為主”。這樣做的好處很多,當某個學生在學習或生活中遇到難題或不順心的事時,總想找信賴的人,特別是其心目中尊敬的老師一吐為快,指點迷津,哪怕是靜靜地聽完訴說,他(她)也會覺得心情舒暢得多了。如果教師對情況不明,又不聽學生訴說,就先入為主,自以為是,說三道四,甚至捕風捉影,橫加訓斥,那么定會對學生有百害而無一利。

(6.)要以德感生,不“以勢壓生”。為人師者,特別是班主任老師,平時一定要高風亮節(jié),為人師表,愛護和關心學生,以自己的潔言潔行和高尚品德去感化學生,逐步在學生的心目中樹立起自己的威信,贏得學生的信賴和尊重。這樣在與學生談心時,學生才會聽得進。如果平時師者形象不正,談心時還使用高壓手段,就會增加學生的逆反心理,不僅使談心一無所獲,還會適得其反。

四、研究中的困惑

談話交流教育是班級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和任務。不同的學生,由于存在著成績、性別、年齡、性格、情緒、習慣等差別,因此,教師在找學生談心時必須因人而異,應針對不同類型學生的不同心理。制定相應的“談心”策略。很多教師在與學生談心時傾注了全部的情感和希望,卻忽視了與學生談心之后的監(jiān)督和關注,導致學生在談心前后變化不大,致使談心“過程成功”,而“效果失敗”。

六、下階段工作思路

第6篇:學校調查研究方案范文

一、課題研究的內容

1.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學習興趣是一種求知的愿望,是力求認識事物,渴望獲得知識的一種意向活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組成學生冬季的重要因素。小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受學生年齡特點的制約,很容易使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從而失去動機。因此,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

2.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

習慣是在長期的練習過程中逐步形成一種本能,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讓人一生受益。培養(yǎng)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閱讀習慣,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

3.自主閱讀能力的訓練

在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具體問題作調查研究與反思。更新教學觀念,大膽創(chuàng)新,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構建“以讀為主,自主學習”閱讀教學模式,變“灌輸式”為“啟發(fā)式”,變“保姆式”為“自主式”。在課堂教學中,積極探索學生自主閱讀的教學方法。

二、課題研究的方法

1.資料文獻法

通過閱讀資料,借鑒別人的經(jīng)驗和理論用于自己的課題研究。運用科學的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等理論指導課題研究。

2.問卷調查法

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分析學生自主閱讀的現(xiàn)狀,研究如何通過有效的途徑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并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3.實驗總法

以課題研究實踐活動為依據(jù),提取研究過程中第一手事實材料,總結歸納提高自主閱讀的指導策略、評價機制。

4.行動研究法

通過開展經(jīng)典誦讀比賽,舉辦故事會、辯論會,進行小組學習交流,撰寫心得體會、讀后感等。

三、研究活動的組織

1.認真做好課題研究的前期準備工作

(1)成立組織機構,明確分工

課題立項后,由課題負責人李候英統(tǒng)籌規(guī)劃,組織課題組成員廣泛搜集資料,認真研討課題研究方案的設計。邀請組外專家與課題組成員一起召開開題啟動儀式,明確課題組成員的研究分工。同時分學段分教學內容,確立了每位成員參與的主攻方向,邀請成員所在年級組語文教師共同參與本課題研究。

(2)落實制度,加強課題管理

課題主要負責人李候英依照本校制定的課題研究相關制度,加強課題研究過程的管理與監(jiān)督。

①組織制定好課題研究計劃,組織教師進行學習、研討活動。

②課題主持人負責與學校協(xié)調,定期組織安排課題組成員進行各種培訓活動。

③加強資料管理,建立課題研究的資料檔案。

④定期檢查課題計劃執(zhí)行情況,加強實施過程的管理。

2.以課題研討為抓手,聚焦課堂,開展研究

充分利用學校常規(guī)教研活動,召開課題研討會。組織課題組成員閱讀教育專著、書寫閱讀體會、感受名家教學藝術。帶動全校教師讀經(jīng)典、讀名著、讀教育理論專著、讀教育教學雜志等,拓寬教師視野、豐富教師知識儲備。從語文課堂教學入手,從閱讀理解教學、習作教學、口語交際等多個角度,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積極開展課題研究,在研究中提高,在反思中創(chuàng)新,在實踐中發(fā)展。

四、研究活動分工

五、課題研究的步驟

本課題研究期限為六個月,分為三個階段進行。

1.準備階段(2014年2月-2014年3月)

(1)對學校學生進行一次全面調查,包括對學生閱讀意識的調查,閱讀材料的調查,閱讀目的的調查,閱讀方法的調查。

(2)課題組成人員閱讀有關閱讀教學方面的文章與著作;閱讀有關教育教學的理論著作。

2.實施階段(2014年3月-2014年6月)

(1)組織課題人員進一步加強理論學習,并深入實踐研究。

(2)主研人員要深入課堂調查研究、指導。

(3)開展各種閱讀活動,激發(fā)學習閱讀興趣。

(4)收集第一手資料,進行整理分析,撰寫階段性研究報告。

3.總結階段(2014年7月)

對本課題研究的過程及資料進行系統(tǒng)分析,形成實驗報告和課題總結報告,并將專題論文匯集成冊,申報結題。

六、經(jīng)費分配

第7篇:學校調查研究方案范文

一、實施綜合改革實驗項目研究

今年,市教育學會、教育局成功申報和承擔了河北省縣域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綜合實驗項目,我們以“縣域三級課程優(yōu)化組合研究”為突破口,全面啟動了 “教師專業(yè)化成長的管理與培訓”、“教研組織和活動模式”、“有效教學、有效學習策略的理論與實踐”、“高中課程改革的理論與實踐”、“幼兒教育存在問題及其對策”、“農(nóng)村低齡住宿生學校生活與存在問題”等7個研究項目,同時,根據(jù)我市實際,又確定了“職業(yè)高中教育教學改革與發(fā)展機制研究”。確定了40所實驗校,組建了研究團隊,實施了全程管理,現(xiàn)已制定了48個研究方案,舉辦實驗啟動論證會,開展了武安市實驗區(qū)教育教學現(xiàn)狀調查研究,為學校布局調整、教育質量提高等教育決策提供理論依據(jù)和實踐基礎,取得了一定的階段性成果。

二、扎實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開展了新課程改革培訓,組織部分校長、教師先后到山東、上海等地學習考察。同時邀請全國教育專家、課改實驗校校長進行了專題講座;開展了國家課程計劃的執(zhí)行現(xiàn)狀研究,了解了學校對國家課程執(zhí)行情況,找出了問題癥結,研究了相關政策,確保了國家課程開齊、開足和開好。同時,加強了校本課程的研究,重點開發(fā)《太極拳》、《書法》、《國學》等校本課程,開發(fā)了一套符合地域特色的系列化校本課程材料,先后在實驗小學、實驗中學、陽邑鎮(zhèn)南西井中心小學等校召開了課改研討會,分別召開初中、小學校長論壇,推進了課程改革向縱深發(fā)展。

三、強化了高效課堂教學的指導

針對課堂教學“高耗低效”、學生課業(yè)負擔過重的問題,深入了開展教師、教研教改、課堂教學“三大革命”,組織會員深入學校,傾聽教學意見,展開教學對話,舉辦專題講座,隨堂聽課評課,開展專題培訓活動,及時發(fā)現(xiàn)、解決課堂教學的新問題,做好指導工作。先后編寫“通案”3萬余節(jié),制作優(yōu)質課堂教學錄像120節(jié),同時開展了“走進名師課堂隨筆征文”活動,組織教師觀摩名優(yōu)教師課堂教學實錄,通過“觀一觀、議一議、仿一仿、創(chuàng)一創(chuàng)”等過程,廣泛開展反思和評議,與名師的課堂教學找差距,收到征文560多篇,促進了教師更新教學理念,初步改變了當前教學中存在的觀念落后、方法陳舊、效率不高的現(xiàn)狀,提高了課堂教學水平。

第8篇:學校調查研究方案范文

論文摘要:將研究性學習理念引入高校學生社團建設,有利于培養(yǎng)社團成員的創(chuàng)新素質,提高社團建設的層次和水平。高校學生社團實施研究性學習需要校方的支持,需要導師,需要不斷進行自我完善。評價社團研究性學習的基本原則是重過程、輕結果。

高校學生社團是由志趣相投、愛好一致的大學生自發(fā)組成的學生群體,具有自發(fā)性、自主性、專門性、開放性等特點,與研究性學習的特點非常契合。本文以江南大學行知教育調研團為例探討研究性學習理念在高校學生社團建設中的應用。

一、培育新型的社團學習活動方式

研究性學習以研究解決實際問題為出發(fā)點,以獲取知識并最終應用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目的,是一種積極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行知教育調研團將社團活動定位為一種獨立的研究性學習方式,按照研究性學習的特點設定學習目標、研究內容、組織方式。

1.學習目標具有生成性

研究性學習注重鼓勵學生對已有知識進行新的理解、加工、組織,提出疑問并進行新的探索。行知教育調研團開展的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掌握了一定的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經(jīng)濟學等學科的基礎知識后,選取某一社會問題進行調查研究,通過分析、判斷、推理、概括,最終生成問題的答案。調研團各項活動均以學習和發(fā)展為目的,其學習目標不是預先設定的,而是具有生成性的特點。

2.研究內容具有開放性

研究性學習是以學生為主體的研究性活動,研究內容具有開放性的特點??v觀調研團近五年的調研報告,學生的研究學科涉及教育、心理、經(jīng)濟、文化等多個領域,研究對象涉及大中小學生、教師、農(nóng)民等不同群體,研究內容包括教育公平、中小學課程改革、青少年公民意識、大學生心理健康、大學生就業(yè)、新農(nóng)村建設等內容。面對各類社會教育問題,學生自由思考、自由選擇,研究內容真正體現(xiàn)了學科知識的交叉和融合,充分滿足了學生個體的探究欲望。

3.組織方式具有靈活性

采用探究性的活動方式,學生在研究的過程中需要經(jīng)歷文獻收集、方案設計、實地調研、小組交流、報告撰寫等

多個環(huán)節(jié)。在組織過程中,行知教育調研團突出學生的主體性,由學生根據(jù)需要自主選擇學習方式和活動情境。

二、建立“基于問題的學習”的運行模式

“基于問題的學習”指的是以認識和解決某一問題為主要目的,包括調查研究、實驗研究和文獻研究等。具體過程為:提出問題或假設,針對問題或假設進行觀察或實驗,給出描述或解釋、接受或拒絕假設、獲得問題的答案。行知教育調研團采用“基于問題的研究性學習”方式,結合社團自身特點,建立起一套健康的運行模式。

1.制定項目規(guī)劃

每學年初,調研團都在師生中征集項目選題,要求選題要來自社會生活,具有非預測性、多學科知識交叉等特點,值得進行深度研究,且學生有能力駕馭。認真篩選后社團制訂項目研究的總體計劃,明確研究周期及工作推進時間表,研究一般以一個學年為一個周期。

2.組建合作小組

研究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在遵循自愿原則的基礎上考慮成員的專業(yè)、能力和水平差異,進行合理組合,盡可能做到互補、互助。小組內根據(jù)成員的興趣和特長,選取本小組的研究項目,并進行初步論證。

3.聘請指導教師

社團根據(jù)選題為各小組聘請相關專業(yè)教師或行業(yè)專家對項目研究進行指導。學生就項目研究主動與導師溝通、協(xié)商,對選題進行充分論證。

4.開展基礎培訓

由于社團成員來自不同專業(yè)、不同年級,專業(yè)學習程度的差異較大,社團需對成員展開相關的培訓,幫助他們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和方法。

5.制訂實施方案

各組成員自主圍繞研究課題收集相關資料,在認真研讀的基礎上共同圍繞課題的有效開展與實現(xiàn)展開互動式討論,逐步形成解決問題的思路,設計和制訂實施方案。在此過程中,合作小組充分發(fā)揮成員專業(yè)互補的優(yōu)勢,盡可能打破原有思維模式的束縛,提倡和鼓勵發(fā)散式的見解、觀點。

6.實施與體驗

根據(jù)實施方案,合作小組開始有序地進行實地觀察、訪談、發(fā)放問卷等調研工作,并對所收集到的材料進行分析、總結、抽象和反思。根據(jù)實施過程中出現(xiàn)的情況和問題,小組成員可對方案進行適當調整,直至研究目標的基本實現(xiàn)。

7.進行成果交流

在研究方案實施過程中,項目小組要通過中期匯報等形式進行互動交流。在調研完成之后,小組成員要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歸納、綜合、提煉,形成調研報告。社團要組織答辯、討論等,讓成員研究成果、交流學習感受、進行體驗。

三、形成健康發(fā)展的社團文化

1.建立規(guī)范完善的制度

調研團擁有自己的章程,制定了一系列管理細則,確保招新考核、導師聘任、課題開題報告會、中期匯報會、總結評獎、論文匯編等環(huán)節(jié)能夠規(guī)范有序地開展,并且產(chǎn)生了一批優(yōu)秀成果。

2.營造平等合作的氛圍

小組合作是調研團成員在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通用的組織方式,一般由3~5名學生組成一個課題組,每個課題組均有專業(yè)導師。平等合作的氛圍使各種觀點能夠在交流中碰撞,從而產(chǎn)生視角獨特、思辨性強的調研報告。

3.培養(yǎng)踏實嚴謹?shù)淖黠L

調研團倡導“注重研究過程而非研究成果”的理念,要求成員尊重事實,獨立思考。成員在研究探索的過程中要檢索大量的文獻資料,進行艱苦的實地調查,還要處理成批的數(shù)據(jù),這一過程也培養(yǎng)了社團成員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和克服困難、不斷進取的品質。

四、對高校學生社團實施研究性學習的思考

1.高校學生社團實施研究性學習需要配備導師

社團導師要在課題的提供、篩選、確定,研究方案的設計與論證,具體實施等過程中與社團成員一起進行研究探討。導師應以一名參與者的身份出現(xiàn),與學生建立起平等的關系,盡可能以啟發(fā)、誘導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內在的創(chuàng)新靈感和探索的熱情,其職能是“指導”“引導”,而不是“領導”。

2.評價社團研究性學習的基本原則是重過程、輕結果

高校學生社團實施研究性學習應更重視學生在研究性學習中獲得的成長,重視能力目標、情意目標和知識目標的實現(xiàn)。因此,對高校社團的研究性學習進行評價時,必須用一種動態(tài)的眼光去考量過程,而不是用靜態(tài)的目光聚集結果。

3.高校學生社團需不斷進行自我完善

社團要加強自身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建章立制,規(guī)范管理,避免出現(xiàn)社團組織松散、運作不規(guī)范、成員流動性大、參與意識不強等問題。社團還要重視提高成員素質,在招錄新成員時要注重考察他們的基本科研能力、課程學習情況以及個人綜合素質,新成員招錄來后要幫助他們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實現(xiàn)自身素質的提高,以建立一支素質優(yōu)良、凝聚力強的團隊。

4.高校學生社團實施研究性學習需要學校的支持

高校學生社團實施研究性學習是社團組織形式和活動形式的創(chuàng)新,社團管理部門應積極引導學生社團特別是學術科研型社團通過研究性學習開展調查研究、科技創(chuàng)造活動,指導他們完善制度、健全機制、豐富內容、擴大參與面,幫助他們聘請導師,并在經(jīng)費投入、評獎評優(yōu)中予以傾斜。還要努力在全校形成鼓勵創(chuàng)新的氛圍,采取開放、靈活的管理運行機制,為社團實施研究性學習創(chuàng)設更為理想的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鄒尚智.研究性學習指南[m].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02.

第9篇:學校調查研究方案范文

一、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基本思路

研究性學習在高中地理中的應用是對傳統(tǒng)地理教學的一次顛覆。顛覆之下,研究性學習如何真正有效開展呢?這就需要我們從宏觀的角度進行設計和規(guī)劃。首先要確定高中地理中實行研究性學習的目標所在。如果說我們學習地理只是為了通過將來的考試以便考上大學的話,是完全沒必要搞什么研究性學習的??梢园l(fā)現(xiàn),學習為了考試升學那是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思維,而現(xiàn)在我們需要什么思維呢?需要的是素質教育的思維,研究性學習不僅僅可以讓學生在考試中脫穎而出,更重要的是學生可以通過研究性學習使得自身的科學素養(yǎng),地理實踐技能等得到訓練,直接反應到學生的綜合素質上。因此,研究性學習不能繞過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且學生的實踐能力恰好也是在研究性學習中逐漸得到訓練和提升的。地理學科本身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而義務教育階段的地理教育不是要培養(yǎng)一批小地理學家,而是以普及地理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素養(yǎng)及地理技能,以會生活,會學習,會創(chuàng)新的目標,塑造人文精神為主,因此,讓學生掌握系統(tǒng),完整的高深理論不是重點,它更強調教師要以研究性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掌握一定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通過研究性學習,提高其實踐應用能力。由此來看,開展研究性教學是地理教育實現(xiàn)其培養(yǎng)目標的有效方法。

在具體開展方面,每個學校都有自身的獨特地理環(huán)境資源、教育教學硬件設施資源、當?shù)氐慕逃虒W支持資源等,結合這些資源進行研究性學習,會使得學習的靈活性提高,發(fā)揮更大的效能。首先從研究主題的確定方面來看,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興趣自己選題,也可以給學生準備一些題目進行選擇。學生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現(xiàn)有能力資源選擇適合自己的題目,研究的過程可以不再局限于短短的上課時間,學生們可以走出教室,走進圖書館、走進花園,甚至也可以在適當?shù)臅r間去科技館、氣象館等開展研究工作。總之,為了研究某一個課題,學生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制約,可以尋求教師和其他專業(yè)研究人員的幫助。教師只要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就好了。

二、幫助學生制定具體的研究方式,確定研究思路

研究性學習要求學生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合作精神和積極表達的欲望,主動去思考,主動參與討論分析。它是一種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生為主體,以發(fā)現(xiàn)、發(fā)明的心理動機去探索、解決問題的學習方式。當課題確定后,教師可以提出幾種方案。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課題內容選擇適當?shù)难芯糠椒ǎ⒔o予適當?shù)闹笇?,根?jù)課題確定最佳研究方案后,教師還可以給予適當?shù)慕ㄗh和補充。地理學科中研究主題的選定往往需要進行社會調查,首先確定調查的問卷或訪談的提綱,將資料收集上來之后再進行匯總、分析和總結工作。調查報告是調查研究的成果展示形式。教師可以在學生調查研究中期和最后進行詢問和指導,如果學生有需要也可以隨時向教師求助。教師要做的不是告訴學生該怎么做,而是幫學生去尋求問題的解決途徑,教師正確引導,適當點撥,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努力探索。實踐證明,這樣的指導不僅有助于提高調研效率,充分利用有限的時間,更能以研究性學習為手段,讓學生學會地理學科研究的基本方法,效果很好。如《某市交通狀況的調查》中關于布點的選擇、車流量測算、問卷調查、走訪相關部門等;當學生的研究步入正軌,教師的指導作用就可轉入定期檢查、了解進度、解答疑問等輔助工作。特別要強調的是,在課題研究中,有效資料的收集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影響著研究的成敗,同時它也是地理研究性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培養(yǎng)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徑,是學生重要的學習過程。

三、組織實施地理研究性學習的深層思考

通過教學實踐,筆者充分認識到研究性學習的優(yōu)勢,所以,這種學習方法需要給更多的學校和教師所重視和采用。人本主義的理念向我們說明一點,人有無限的可能,學生有著我們所無法想象的巨大潛能,以前看到這樣的話只是覺得這只不過是心理學在利用皮格馬利翁效應而已,然而教學實踐無數(shù)次告訴筆者,以前真的太小看我們的學生了。所以,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給學生研究學習的信任和自由,這樣他們就能放開了去做事情,專注地做事情,把自己感興趣的主題研究透徹。研究性學習的有效開展需要學校提供相應的支持,這一點可以首先向做得好的學校學習他們的經(jīng)驗,學校如果不支持,各個方面限制太多,教師的想法再好,也只能是空想,研究性學習也無法有效開展起來。

總之,通過教學實踐,筆者認識到研究性學習需要在高中地理等學科教學中大面積展開。雖然一開始教師的任務重了一些,可是一旦積攢起了資料和經(jīng)驗,以后的研究性學習組織起來就更為輕松了,無論是教師和學生都可以從簡單枯燥重復的課堂教學中解脫出來,用更多的精力去進行一些更有開創(chuàng)性的工作。

參考文獻:

[1]皋萬莉.基于探究性學習的高中地理概念教學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

[2]劉全科.高中地理教學中研究性學習的指導策略[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11(4):115-118.

[3]李志玉.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實踐與探索[J].

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s1):210-213.

[4]吳鳳英.高中地理研究性學習選題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