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小學語文課程的特點范文

小學語文課程的特點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小學語文課程的特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小學語文課程的特點

第1篇:小學語文課程的特點范文

摘 要 MOOC具備教學靈活性、內容廣博性以及課程精品性三個特征,在小學語文課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應用價值,值得在日常教學中進行推廣。

關鍵詞 MOOC;小學語文;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6)11-0035-02

1 前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MOOC逐漸取得人們的認可,并得到較為快速的發(fā)展。MOOC指的是大規(guī)模在線教學,主要是采用大規(guī)模的在線教學資源進行課程教學。這種教學模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調動相關資源,幫助課堂教學在資源上更進一步進行整合,從而帶動日常的課堂教學更進一步革新。MOOC在高等院校的教學應用相對比較廣泛,對于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而言應用相對不多。因此,探索MOOC教學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具有積極意義。

2 MOOC應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特點

MOOC應用在日常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主要表現出三個特點:首先,MOOC對于課程的選擇相對講究精益求精,所以如果課程并不是屬于精品的話,在MOOC教育的課程范疇中就不會被選取和使用;其次,MOOC講究課程內容的廣博,也就是課程的容量相對于一般的多媒體課程更多,課程內容密度更大;最后,MOOC的課程相對比較靈活,靈活的授課形式幫助MOOC打破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促進MOOC在更為廣闊的空間中產生積極作用。因此,MOOC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能夠發(fā)揮重要影響,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方式相對比較刻板,通常采用填鴨式教學,并沒有充分調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很多學校的小學語文教學雖然已經引入相關的多媒體資源,但是對于多媒體資源的應用并不是十分到位,在多媒體教學開展過程,課程內容容量相對比較少,很多多媒體教學往往只是流于形式,并沒有真正讓學生喜歡上小學語文課程的學習。因此,要進一步帶動學生在小學語文課程中的學習投入,只有合理地應用MOOC,并且從其課程精品化、內容廣博化、教學靈活化三個特點入手,使得學生對語文學習真正產生興趣,才能促進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發(fā)展[1]。

3 MOOC精品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MOOC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精品化,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積極影響是非常深刻的。MOOC對于小學語文多媒體教學,強調采用精品化的多媒體教學資源,提升整合小學語文課程在多媒體資源平臺上的整體水平。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課程在應用多媒體資源上還缺乏精品化思維,有些小學語文課程在教學中使用過多的多媒體教學資料,不能夠讓多媒體資源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因此,在MOOC教學思維中,應該進一步推進多媒體教學資源的精品化以及集約化,比如通過日常教學研究會議,對相關的小學語文多媒體信息資源進行選擇,挑選符合當前日常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的精品多媒體教學資源,從而讓信息化小學語文課程更具備集約化的特征。

小學語文課程在MOOC的引導下,要注重多媒體教學資源的積極影響,控制多媒體課程材料在日常教學中的具體用量,保持多媒體課程的精品化。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分析當前語文多媒體課程的內容,從而合理分配課程內容,幫助多媒體課程形成合理化和精品化的結構,推動多媒體課程的發(fā)展。比如對于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課程中過分冗余而且性質上相對較為重復的內容,應該采用擇優(yōu)留用的觀念,才能夠讓信息化的小學語文課程教學更具備實際的教學引導作用[2]。

4 MOOC內容廣博化在小學語文課程中的應用

MOOC在多媒體教學中的一項重要特征就是內容上呈現出廣博化。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應該不斷提高課程中的內容含量,幫助小學語文課堂成為小學生拓展自身知識含量的一個重要的平臺。對于小學生而言,只有讓他們感受到小學語文課堂上的知識含量相對較為豐富,才能夠真正明白小學語文課程的作用,才能夠帶動小學語文課程的氣氛。

而MOOC這一信息化的教學方式,重點就是將互聯網上的相關信息資源都吸收到當前的小學語文課堂中,讓小學語文課程成為小學生學習和吸收各種知識的平臺。小學生對于各種方面的知識都有非常強烈的求知欲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巧妙地運用MOOC,通過互聯網等相關途徑,將小學語文課堂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料通過集約化的方式進行編輯,讓小學生在小學語文課堂上能夠吸收到小學語文課本上所沒有的相關知識。這種通過MOOC將網絡上的教學資源進行集約化開發(fā)的模式,能夠增強小學語文課堂的知識含量,從而讓小學生更加投入到小學語文課堂中,增強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吸引力。

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充分通過MOOC這一信息資源的整合模式,幫助小學生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小學語文課堂需要滿足小學生對于知識的求知欲望,充分調動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才能夠為小學語文課堂加大在小學生群體中的影響力贏得更為廣闊的空間。

5 MOOC教學靈活性對于小學語文課程的影響

MOOC的教學靈活性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小學語文課程的發(fā)展。小學語文課程實際上是一門包含了許多相關知識的學科,所以對于小學語文教師而言,應該采用MOOC對有關的知識進行整合,并且讓這些多媒體的教學資料能夠通過網絡等相關的平臺進行加載。對于當代的小學生而言,其學習的時間以及空間并不是僅僅局限在課堂上,而是能在各種有互聯網的渠道上進行學習。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充分利用MOOC進行教學資源的整合,通過教育信息化技術,幫助小學語文課程教學打破時間以及空間上的局限,從而讓小學生即便是在家庭當中,也能夠參與到小學語文課程的學習之中,這對于小學生而言也是有著非常重要的應用價值的[3]。

因此,小學的語文教師應該根據MOOC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法,幫助小學生不斷地將語文學習轉化成為自己日常生活的一個部分。對于小學生而言,只有將語文學習轉變?yōu)橐环N生活中的普遍化行為,他們才會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進行小學語文的學習。小學語文課程和小學生的聯系緊密性,也可以通過MOOC這種教學的靈活性加以實現。

6 結束語

對于小學語文課程教學而言,應該更進一步地利用MOOC,才能夠真正讓小學語文多媒體課程更加精品化,呈現出更具備吸引力的趨勢。MOOC可以整合相關的語文教學資源,不斷讓小學語文課程中的知識含量得到拓展,同時避免小學語文課程多媒體教學資源出現臃腫的狀況。綜合上述分析,小學語文課程中應用MOOC,能夠幫助小學語文課程不斷實現自身在結構上的優(yōu)化,從而形成更加具備吸引力的小學語文多媒體課程,增加小學語文課程的容量,讓小學語文課程能夠更好地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些對于小學語文課程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而言,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高永平.以翻轉思維對接MOOC教育新范式的應用研究[J].信息化建設,2015(10):276-277.

第2篇:小學語文課程的特點范文

小學語文課程教學和現代教育技術之間的結合并不是簡單地將兩者之間進行相加,而是將兩者之間進行完美的融合,這樣才能夠發(fā)揮出現代教育技術的優(yōu)勢,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這要求學生和老師都要和現代教育技術融合,促進小學語文課程教學效果的提升。

1.語文老師教學水平要和現代教育技術融合?,F代教育理論的不斷發(fā)展,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地進行教學觀念的更新,最大限度地提升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開展教學的水平。伴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和教學改革的深入,各個地區(qū)的學校都進行了教學硬件的升級改造,現代教育技術得到了發(fā)展和普及。同時學校也對老師進行了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方面的培訓,學校的發(fā)展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能夠熟練地使用現代教育技術開展課程教學,提升語文課程的教學效果。因此語文老師的教學水平要和現代教育技術融合,這給小學語文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提升自身應用現代教育技術開展教學的自覺性,不斷進行知識更新,學習先進的教學技術和教學方法,將語文教學和現代技術進行很好的融合,以更好地適應現代教育技術發(fā)展的現實需求。

2.學生要和現代教育技術融合。在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課堂的主體是學生,學生對于計算機終端的操控能力和對于網絡教學的熟悉程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語文課程教學能否順利的進行。所以,在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設計中,必須要參考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發(fā)揮學生在語文課程學習中的主導作用,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和學生進行課堂互動,增強對于語文課堂教學參與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3.現代教育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要追求最佳效果?,F代教育技術和語文學科教學的整合目的在于提升語文課程的教學效果。所以,在開展語文課程教學的過程中,要尋找學生、老師和教材之間的契合點,使得現代教育技術和小學語文之間的整合能夠產生最佳的效果。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依據語文課程教學的內容,選擇恰當的現代教育技術開展教學。通過各種恰當的途徑,運用有效的語文教學的方式,使得教學的內容能夠更加科學合理地呈現,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參考小學生的特點和學生對于知識的需求的具體情況,選擇學生樂于接受的現代教育技術開展語文課程教學,提升學生語文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的過程中,同時也要依據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的實際情況,靈活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開展教學,這樣才能夠獲得很好的教學效果,促進語文課程教學效果的提升。

4.現代教育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要開展長期的探索?,F代教育技術的快速發(fā)展要求老師要不斷地進行知識學習,以便能夠應用現代教育技術開展教學。小學語文課程和現代技術之間的整合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主要是因為技術在不斷的發(fā)展和更新,掌握知識需要老師不斷地學習和探索,另一方面學生所處的環(huán)境也在不斷的變化,不同的社會環(huán)境下學生的狀態(tài)和精神面貌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作為小學語文老師只有堅持與時俱進,不斷進行知識的更新,才能夠提高語文課程的教學效果。

二、結語

第3篇:小學語文課程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小學語文;有效作業(yè);多媒體應用

隨著課程教育改革的發(fā)展以及現階段小學語文課程作業(yè)的現狀,對小學階段的語文課程作業(yè)的改進勢在必行。那么在具體的改進過程中,應該從哪些方面采取相關措施,對小學階段的語文作業(yè)展開有效的改革呢?

一、寓“作”于樂

就小學階段的語文作業(yè)來說,如果只是按照書本的相關內容一板一眼地展開作業(yè)的話,恐怕難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來看,他們對于世界萬物有著格外的好奇心理,如果在具體的布置作業(yè)過程中能夠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將教材的具體內容融入游戲中或者活動中,不僅能有效豐富小學階段課程作業(yè),同時還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對具體課程作業(yè)的參與程度。就小學語文作業(yè)的呈現方式來說,并不一定非要以家庭作業(yè)以及課堂作業(yè)的方式來呈現,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具體特點,利用游戲以及情景模擬等方式,對語文作業(yè)進行有效的鋪墊和引入,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作業(yè)布置的意圖,并且加大相應的訓練力度。

二、多媒體課件的有效應用

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以及課程教育改革的推進,使得多媒體資源在教育領域取得了比較充分的應用,但是,在小學階段的作業(yè)方面,對多媒體的應用似乎還沒有得到普及。對小學階段語文課程作業(yè)進行有效改革,除了通過游戲作業(yè)方式對語文課堂作業(yè)進行有效的豐富之外,還應加強對多媒體課件的有效應用。教師在布置作業(yè)之前,首先應結合課程教學的主要內容,通過互聯網平臺收集一些與課程內容相關的資料或者課件,然后將具體的課程內容進行重新編排,爭取通過最有效的方式將課件與作業(yè)內容進行有效結合,激發(fā)小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與參與意識,對語文課程的知識內容進行有效吸收;如果教學條件允許的話,教師還可直接將學生帶入多媒體教學,通過網絡平臺的操作模式,讓學生更加立體地感受語文作業(yè)教學的魅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并且讓他們在完成語文作業(yè)時享受整個過程。

通過上文的相關敘述,我們可以看到,在課程教育改革的要求與號召下,現階段小學階段的語文課程作業(yè)面臨著一系列新的革新,在革新的過程中,教師應從學生的具體特點以及學習需求出發(fā),對整個作業(yè)過程進行有效的設計,結合現代化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采取有效的游戲作業(yè)以情景教學以及合作作業(yè)等方式,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作業(yè)過程中并且享受完成語文作業(yè)的樂趣,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學習意識,為小學階段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以及課程教育改革目標的完成作出應有的貢獻和努力。

參考文獻:

第4篇:小學語文課程的特點范文

一、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課程中融入的緣由

兒童文學近年來的發(fā)展態(tài)勢引起人們的關注,它逐漸融入小學語文課堂與它在語文課程中的地位以及我們國家對教育的不斷改革所引起的。

(一)課程地位的演變

小學語文課本來就是小學學習的重點內容,通過學習語文讓小學生增加自己的一些知識,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過去的課本中大部分編排的是一些關于榜樣、故事等,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培養(yǎng)一定的責任感,由于過份注重學習結果,以至于學生對于這方面認識不足,收效甚微。這就引起了教育部的重視,從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開始,就已經開始考慮把兒童文學納入小學語文課程中,所以在教科書編排的過程中,這個體系被提上日程,這讓兒童文學的地位得以提升。緊接著是新時代的到來,幼兒教育小學教育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兒童文學的地位進一步得到鞏固。

(二)課程環(huán)境的改善

近年來我們國家對教育的改革不斷推進,這的個為兒童文學的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平臺。特別是《語文課程標準》的出臺,為兒童文學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它雖然說沒有把兒童文學的目標和內容明確提出來,但是相關闡述為兒童文學教學的組織提供了很大依據。以前,那些故事書一般只作為家長為了吸引孩子學習的興趣給他們買的課外讀物,在學校老師并不允許它介入課堂,怕它干擾學生學習。但是現在,《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話》等故事書已經越來越成為兒童文學融入語文課本的重要參考,這些故事通過講故事讓小學生從中領悟其中的意味,這個對于小學生思想的引導效果還是比較良好的,至少要比死板的文章要有益很多。

二、兒童文學融入小學語文課的的教學策略

現在的小學生視野是很開闊的,一部分出于生活環(huán)境的改善,一部分出于教育環(huán)境的改革。所以說當前我們國家的教育改革對新一代青少年來說是極為有利的,特別是兒童文學融入小學語文課堂中,對于小學生學習更是有很大的幫助。

(一)把握小學生的特點,快樂學習

小學生也可以說出在兒童期的兒童,既然是兒童,他們的想象力、思維能力就是很強的,教師就應該充分利用他們這一特點,在教學過程中盡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兒童文學具有形象生動的特點,老師可以采用豐富的表情,不斷變化的語調來給學生講書中的故事,讓學生可以運用自己的想象力去融入課堂環(huán)境中,從而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當然這就對老師的要求相對較高,他們必須具備很好的工作能力才可以做到這些。

(二)尊重兒童的理解特長,發(fā)散小學生思維

第5篇:小學語文課程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教學設計 教學活動 課堂教學管理 課程資源開發(fā)

一、引言

為了充分發(fā)揮小學語文教育的作用,對教學有效性的研究一直是教師以及研究者們孜孜不斷的追求和奮斗方向。本文通過介紹有效教學理念,組織并且實施有效的課堂教學實踐,從而促進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

二、有效教學研究

有效教學由來已久,夸美紐斯、杜威、加涅和加德納等都開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尤其是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1]。后來B. Rosenshine &N. Furst(1973)發(fā)現9類教學行為對教學效果有影響,但是D.Medley(1979)提出有效性首先指教師擁有某些人格特征或品質特點[2]。而G.D.Borich(2000)又提出了10種影響因素[3]。國內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多從實踐層面上進行,少見有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多因素影響的研究,因此本文有意于增加這方面研究。

三、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對策內容

凡是能夠有效地促進小學生智力發(fā)展和思維發(fā)展的教學活動都可稱之為“有效教學活動”。

(一)小學語文教學設計

課堂教學是小學語文學習的主要形式,是小學生獲取語文信息、鍛煉多種能力、形成語文思維的主要渠道,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取決于教師上課前能否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設計,也就是要備好小學語文課。小學生在他們兒童時期所經歷的生活經驗,如對于爸爸媽媽的認識,對友情、親情的體驗等為他們形成語文概念奠定了基礎。因此,小學生語文教學設計要結合小學生的生活經歷來設計。

(二)小學語文教學實施

小學語文教學情境是課堂教學的基本要素,創(chuàng)設有效的課堂教學情境是小學語文教師的一項基本教學工作,有助于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小學語文教學情境主要包括小學語文的語言、各種圖表、各式圖像、形象的實物材料、卡通式的人物動作甚至人際關系等。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立需要教師根據教學設計的要求來營造具體、形象、生動的語文學習。創(chuàng)設好小學語文教學情境后,還需要教師的有效提問和講授。提問和講授是教師引導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方式。有效提問具有啟發(fā)性、層次性、趣味性和開放性,為了達到這些,教師可以采取問題情境化、分解提問和擇機而問策略。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講授要選準時機,合理把握講授的內容難度和數量,尊重小學生的注意力規(guī)律,語言要注意節(jié)奏,最好富有感染力。小學生學習語文的成敗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對他們的期望值,所以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最好充分發(fā)揮這一效應,引導小學生對成功學習語文的強烈期望。

(三)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管理

在實際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影響有效教學的因素不僅包括有效的課堂設計和有效的課堂教學實施,更依賴于有效的課堂教學管理。有效的課堂教學管理可以協調好課堂中的各種因素,使他們密切配合,從而相互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管理需要通過建構課堂環(huán)境,安排規(guī)定的教學場所和合理的學習時間,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調節(jié)課堂節(jié)奏和行為,難易適中并且張弛有度,有效利用各種課堂資源,從而有效地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目標。

(四)小學語文課程資源開發(fā)

小學語文課程資源就是指依據課程標準開發(fā)的各種語文教學材料以及語文課程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主要包括各種小學語文實踐活動材料、教學錄像帶和多媒體光盤、計算機及網絡以及小學教學報刊、雜志等。小學語文課程資源開發(fā)需要從學科發(fā)展和人文滲透來充分利用以上資源。課堂教學要滲透語文學科發(fā)展的歷史軌跡,讓小學生感受語文發(fā)展歷程,從而體會其創(chuàng)新思想。

四、結束語

小學生的進步與發(fā)展是判斷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最終標準。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個性,因材施教,從而促進全體小學生發(fā)展語文思維和創(chuàng)新思維。教師應盡最大努力提高自身業(yè)務素質,充分做好教學設計、教學活動、課堂教學管理和課程資源開發(fā),使它們都具有有效性。但是如何使小學語文課程資源開發(fā)具有人文性等具體策略仍然有待繼續(xù)研究。

參考文獻:

[1]高慎英,劉良華.有效教學論[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4:5.

[2]李光樹.對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目標的認識[J].課程.教材.教法,2010(1l):49-55.

第6篇:小學語文課程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語文教學;實施策略

小學語文教學是小學作為基礎的教學活動內容,其教學方法的科學性和教學理念的先進性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的提高,素質教育的開展和新課改各項政策的落實。小學語文教學內容要緊跟時代的要求,從培養(yǎng)學生個性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認知與應用,傳承優(yōu)秀文化,培養(yǎng)人文情懷,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小學語文是其它學科的學科學習的基礎,也是學生形成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基礎性課程。小學的語文課程力求將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與課程的設計、內容確定以及課程實施有機結合起來。

一、小學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

1.小學語文的基本思想

小學語文基本思想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即“識字、寫字與學詞的思想”、“閱讀與口語交際的思想”和“習作與綜合性學習的思想”,這三者構成了小學語文思想的最高層次。對小學而言,大致可分為十個方面:即拼音、識字、句子、篇章、分析短文、開卷有益、暢所欲言、標點符號與修辭手法思想和基礎知識與綜合技能思想?;谶@些基本思想,在具體的教學中要注意從低年級開始滲透,但不必要進行理論概括。而所謂語文方法則與語文思想互為表里、密切相關,兩者都以一定的知識為基礎,反過來又促進知識的深化及形成能力。方法是實施思想的技術手段;而思想則是對應方法的精神實質和理論根據。就小學語文而言,大致有以下幾種:識字、寫字教材與教學轉化、閱讀教材與教學的組合、口語交際教材與教學的映射、習作教材與教學的構造、綜合性學習教材與教學的概括、知識的具體化與綜合技能的形成性等。

2.重視小學語文思維方法

小學語文提高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是小學語文教育的基本目標之一。小學語文思維的特性:基礎性、綜合性、理論性。小學語文思維的結構和形式:結構是一個多因素的動態(tài)關聯系統(tǒng),可分成四個方面:小學語文思維的內容(材料與結果)、基本形式、操作手段以及個性品質;其基本形式可分為邏輯思維、形象思維和直覺思維三種類型。小學語文思維的一般方法:觀察與實驗,比較、歸類與系統(tǒng)化,歸納總結與教學分解,分析與綜合,抽象與概括,一般化與特殊化,模型化與具體化,類比與模仿、聯想與猜想等。思維品質是評價和衡量學生思維優(yōu)劣的重要標志,主要表現為:思維的廣闊性、深刻性、靈活性和批判性、獨創(chuàng)性等。

3.應用小學語文的意識

“應用”這個提法是以前大綱所沒有的,這幾年頗為流行。結合當前課改的實際情況,可以理解為“理論聯系實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或者理解為新課程理念的“在分析解決問題中學習”的深化。新舊教材中,都配備有所謂的專題分組,有許多內容已經很陳舊,與現實生活相差甚遠。結合實際重新編寫課文只是增強應用語文的意識的一部分,而絕非全部;增強應用語文的意識主要是指在教與學觀念轉變的前提下,突出主動學習、合作性學習、主動探究。教師有責任拓寬學生主動學習的時空,指導學生擷取現實生活中有助于語文學習的東西、啟迪學生的應用意識,而學生則能自己主動探索,自己提問題、自己想、自己做,從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以及小學語文的思想方法去解決問題。

4.注重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的整合

小學語文課程應提倡實現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有機整合,整合的基本原則是有利于學生認識語文的本質。在保證基礎訓練的過程中,盡可能的使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各種語文教育技術平臺,加強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及其他學科的結合,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和技能、創(chuàng)造性學習方法等進行探索和發(fā)現。

5.建立合理的科學的評價體系

小學語文課程應建立合理的科學的評價體系,包括評價理念、評價內容、評價形式、評價體制等方面。既要關注學生的小學語文學習的結果,也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既要關注學生小學語文學習的水平,也要關注他們在小學語文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tài)度的變化。在小學語文教育中,評價應建立多元化的目標,關注學生個性與潛能的發(fā)展。

二、小學語文課程設置

1.小學語文課程分為精讀課文與閱讀課文兩部分

其確定的原則是:滿足未來公民的基本小學語文需求,為學生進一步的學習提供必要的小學語文準備。選學課文內容確定的原則是:滿足學生的興趣和對未來發(fā)展的需求,為學生進一步的學習、獲得較高的語文素養(yǎng)奠定基礎。

2.設置了小學語文導語、課例、小學語文園地等文化內容

小學語文課程設置了自然奇觀、觀察與發(fā)現、中外童話、筆下動物、世界遺產、人間真情、成長故事、科技成就等小學語文文化內容是貫穿了整個小學語文課程的重要內容,不單獨設置,而是滲透在每個單元中,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勇于質疑和善于反思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提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動手能力。

3.模塊的邏輯順序

單元課程是以精讀課文為基礎,教師應在保證精讀課文課程,選讀課文的基礎上,盡量讓其學習文后的選讀課文,以滿足學生的基本選擇需求,并積極開發(fā)、利用校外課程資源。

三、小學語文內容標準

小學語文的內容是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基礎知識整合、智能展臺、開卷有益、暢所欲言、筆下生花等。不同的是在保證打好基礎的同時,進一步強調了這些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實際應用,而不在技巧與難度上做過高的要求。此外,基礎內容還增加了課練、同步作文等內容練習。

四、小學語文課程實施建議

小學語文課程改革從理念、內容到實施,都有較大變化,要實現課程改革目標的關鍵是教師。所以,我們必須首先轉變觀念,充分認識到課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標,以及自己在課程中的角色和作用。語文教學要體現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教學設計中充分考慮小學語文的學科特點,小學學習功能的心理特點,不同水平、不同興趣學生的學習需要,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掌握小學語文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及他們所體現的小學語文思想方法,發(fā)展應用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對小學語文有較為全面的認識,提高語文素養(yǎng),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為未來發(fā)展和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同時,充分運用好“班班通”或多媒體及課件的輔助教學手段,是獲取教學質量的重要方法。通過對新課標的學習和落實,更要注重教育教學的策略:本人更深層地體會到新課標的指導思想,深切體會到作為教師,我們應該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指導學生合理使用課程、制定學習計劃;幫助學生打好基礎,提高對小學語文的整體認識,發(fā)展學生的能力和應用意識,注重小學語文知識與實際的聯系,注重小學語文的文化價值,促進學生的科學觀的形成。在日常教學中,就要貫徹新課標的指導思想,更新理念,改進教學方法,爭取早日成為合格的、成熟的小學語文教師而努力奮斗。

參考文獻:

[1]李永琴.人教版小學語文的教育教學策略[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4)

第7篇:小學語文課程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改 實踐 自主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9-0076-01

面對國家課程標準的頒布和《標準》本實驗教材的試行,中小學教師將迎來改革考驗,必須提高自身素質,積極參與各級各類的課改實驗活動。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因此,語文改革特別是小學語文改革要重視教學過程,特別是教學實踐環(huán)節(jié)。如果改革偏離了教學的最終要求,那么改革就是沒有意義的。同時,明確改革和嘗試都必須得到社會的認可。一般來說,無論是小學語文課程改革還是其他所有學科的改革都應該最終通過考試評價體系的檢驗。

小學階段,語文教學是一個基礎性教育環(huán)節(jié)。課程內容雖然相對淺顯,但是在學生成長階段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內容的設定既要重知識覆蓋的全面性,更要重視知識的趣味性和實用性。因此,小學語文課改和其他學科相比,改革需要攻破的難題更多。改革過程中不能僅僅要重視表面上的工作,更要重視深層次的調整。在改革過程中開展必要的反思、嘗試和總結。同時要不斷的遵循課改精神,就一些關鍵性的問題明確概念、理清思路,從根本上把握語文課程改革的方向。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和讓學生自覺自主發(fā)展的教育理念,已得到廣大語文教師的普遍認可,并成為教師的追求。教師們努力鉆研教材,不斷地總結與反思,力求使自己的課堂教學呈現新風貌。

實踐性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特性之一。小學語文改革要圍繞實踐性這個原則,不能偏離。同時加大對教師課堂教學實踐性的培養(yǎng)。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基本途徑恰恰又是實踐,因此,單純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是片面的。語文本身就是交際工具,學習語文目的就在于運用。語文學科的教學目的就是教授學生學會運用語文來進行交際、溝通。而不是要讓學生去研究語文,進行學理探討。語文教育活動具體而言應是動態(tài)的,而不是靜態(tài)地灌輸刻板的語言知識,語文課程必須突出工具性、實踐性。我們必須清楚,語文是母語教學,語言環(huán)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我們有充分的條件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通暢語感和整體認知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重視情感內涵的培養(yǎng),對學生的精神世界幫助很大。在課改過程中,對內容的設定要加大重視,既要使內容豐富,又要使內容所涵蓋的價值取向適應社會的需求。小學語文教育是一種重要的情感體驗過程,它影響著個體的成長和發(fā)展。語文學科應當注重人文價值的感染力,而不必奢求理性化、科學化。比如文科講“山”,看到的是山的挺拔俊美,而不必去追究山的物理屬性和化學成分。

小學語文教學應突出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基礎,關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及終身發(fā)展。小學語文教學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交際實踐能力,這是學科價值取向走向以人為本的根本性轉變。學生通過小學階段語文的學習,不僅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知識,同時也塑造了其健全的人格,學生的社會意識逐漸增強,為進入初中階段的學習打下良好的語文基礎。

語言是一個系統(tǒng)的知識和能力體系,各要素相互連接、相互影響,因而孤立進行教學實踐和能力訓練是不切實際的。語文實踐能力強調對漢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運用,也就是在社會生活中運用漢語進行社會交流、溝通。這是一種整合聽、說、讀、寫能力的動態(tài)體現,而不是語文課堂上單調孤立的聽、說、讀、寫能力的靜態(tài)練習。教師采取常規(guī)性質的灌輸性教學配合機械的課堂練習,使學生逐漸喪失了學習的興趣,無法培養(yǎng)學生真正的語文學習能力。新課改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更加的實用,課外作業(yè)內容安排更加豐富,更加多樣,課堂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多,學生逐漸發(fā)揮了課堂主體地位,有效的促進了小學生語文素質的提高。

小學語文教學離不開實踐,因為實踐既是其發(fā)展的根基所在,也是教學過程中的必然路徑。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使原有單純的灌輸變成了現有的實踐和體驗。小學語文教學因此有了革命性的變化。新課改將小學語文課程進行整體設計,把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相互滲透,融為一體,并將具體的語言能力分別設定階段目標。其目的主要在于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升,全面體現小學語文課程的系統(tǒng)性和層次性。學生幾乎每時每刻都在使用語言,交流、溝通需求無處不在,是學生學習語文的最佳動力,學生正是在豐富的語境中運用語言來學習語言的。

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設計靈活多樣化,而恰當、合理地處理好學生、教師和素材三者之間的關系是語文教學設計的基本要求。目的在于通過要素融洽的教學設計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意識,有效地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這是評價語文課程教學是否達標的核心標志。

小學語文學習的外延非常寬泛,而小學語文本身具有不確定性,使學生在看法上分歧很大。因此如果教師不做完整系統(tǒng)的歸納、概括和提升,學生將無所適從,難以建構起自己科學完整的知識結構。因此,在學生自主探究問題的基礎上,教師一定要對學生的回答進行提煉和概括,使之上升為完整科學的知識,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學會思考,從而引導學生的思維向縱深發(fā)展,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高層次思考,使學生的思維能夠有序化、條理化,從而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

參考文獻:

[1]蔣蓉.小學語文教學論精品課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9(5).

第8篇:小學語文課程的特點范文

一、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現狀及問題

1.教學觀念相對落后

現階段,我國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教學觀念落后與陳舊的問題,而這些問題的存在,直接影響到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盡管隨著新課程改革步伐的不斷加快,我國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得到了一定改善,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依然存在較大的創(chuàng)新問題。受傳統(tǒng)教育體制的影響,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學校和教師以學生考試成績?yōu)橹饕己艘罁?,從而忽視了整個教學過程以及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如此一來,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方法相對落后,應試教育特點突出。從某種層面來講,教師一味追求和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學校一味追求學生升學率,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影響和制約了學生擴散性思維的塑造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最終不利于學生學習壓力的緩解和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

2.教學模式過于我

目前,我國絕大多數小學教師在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采取簡單、機械、重復的教學方法,語文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主,學生只參與被動的學習,這種灌輸、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制約了學生學習語文課程的積極主動性。與此同時,由于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不強,語文課堂教學氛圍不濃,表現出死氣沉沉、死板不靈活的現象。另外,過于簡單、單一的教學模式,并沒有結合學生學習實際,也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未采取積極、有效、正確的教學方法,直接對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產生負面影響。

3.教學評價方式欠科學

我國小學語文教學評價方式欠科學、不合理,存在一定的單一性和固定性。通常情況下,教師在對學生考核評價過程中,以學生的最終考試成績?yōu)橹饕罁?,從而忽視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同時,在評價過程中,教師通常以激勵和表彰先進學生為主,對學習成績倒退者和后進者沒有給予適當的鼓勵和支持,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語文的信心和興趣。在教學方法設計過程中,教師以整體為原則,并未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和評價機制。由此可見,教師忽視學生之間的潛在差異,缺乏統(tǒng)籌兼顧、因材施教的科學評價模式和教學理念。

4.基礎教學物資的匱乏

受到教學環(huán)境和物資條件的制約,我國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可用于學習和借鑒的經驗較少,加之教學任務相對繁重,教師可用于創(chuàng)新的時間較少。同時,由于學校教育經費相對匱乏,所以能夠被用于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和科學研究的經費嚴重不足。如此一來,教師在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方面,缺乏積極、主動性,最終直接影響到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和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策略

1.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

為了適應新課程改革和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的需求,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首先需要改變和創(chuàng)新傳統(tǒng)教學理念,堅持以學生為課堂教學主體,盡可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基礎學習需求。同時,教師要積極研究和創(chuàng)新,運用科技手段和科學方法,不斷提升和完善自我,加深對語文課程教學內容的熟悉程度,正確引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技巧,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升學生學習語文課程的積極主動性,最終達到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和整體教學質量的目的。

2.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而且要注重教學方法的改進和創(chuàng)新,正確引導學生參與語文課程的學習和語文教學內容的掌握,幫助學生建立擴散性思維,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此同時,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層層遞進、逐步深入,融入感彩,塑造文明禮貌形象,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以致用、靈活運用。另外,在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過程中,要將課前預習、課堂學習與課后練習緊密結合,實現課堂與課外相互聯動、共同促進。

3.創(chuàng)新教學評價體系

傳統(tǒng)小學語文教學評價過程中,教師以學生的最終考試成績?yōu)樵u價依據,學校以學生的升學率為評價標準,這種教學評價模式,只注重教學成果,不重視教學過程。基于此,學校需要加大教學評價體系的創(chuàng)新力度,結合小學生語文課程實際學習情況,制定科學、可行、合理的評價方法,確保評價體系的客觀性和完整性。此外,教師在激勵和表揚成績優(yōu)異學生的同時,還需要對后進者和倒退者給予適當的激勵和支持,以此來增強他們自信心,提升他們的積極主動性,最終達到語文課程預期教學目標。

4.提供充足的物資保障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離不開充足的物資保障。教育教學基礎設施、設備配備不齊全,勢必會給語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過程造成負面影響。因此,廣大小學要爭取更多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專項經費,主要用于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和科學研究等方面。實踐證明,唯有充足的物資保障,才能激發(fā)教師的創(chuàng)新潛力,方可實現教學方法的科學創(chuàng)新,其意義深遠而重大。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普遍面臨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方法陳舊、教學評價體系不健全以及基礎物資保障不到位等問題?;诖?,要加大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評價體系和基礎物資保障力度,進而為廣大小學生學習語文課程提供科學保障和有力依據,為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科學創(chuàng)新及教學質量大幅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彭淑艷.芻議小學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教學[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3(06).

2.喬浩.淺談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J].教育教學論壇,2012(02).

3.王憲華.芻議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J].求知導刊,2015(07).

第9篇:小學語文課程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小學語文 情境教學法 內涵 情境創(chuàng)設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4-0150-02

情境教學法作為素質教育改革發(fā)展以來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中沉悶的課堂氛圍,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還可以有效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近些年來,情境教學法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認可,被應用在中小學各科目的教學過程中,筆者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證明了情境教學法對于創(chuàng)造高效率的小學語文課堂的重要性。因此本文就情境教學法的內涵為出發(fā)點,分析了多種情境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創(chuàng)設,以期為其他的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提高課堂效率提供一些借鑒。

一、情境教學法的內涵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教學目的、教學目標,將學生引入到一定的情境教學活動中去,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與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在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情境的時候,教師需要有效結合教材的內容、學生學習的實際狀況及特點等創(chuàng)設直觀的、生動的、形象的、活躍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熱情,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態(tài)度,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充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多種情境的有效創(chuàng)設[1]

1.小學語文課堂上故事情境的創(chuàng)設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進行故事情境的創(chuàng)設主要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教師根據課本的教學內容,以故事的形式向學生講述,以求使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有一個整體上的了解,進而提高課堂效率。第二種是教師選擇與本節(jié)課程教學內容相關的故事講述學生,激發(fā)學生對本節(jié)課程的學習興趣,同時開闊學生的視野,為實現高質量課堂奠定基礎。例如,在講授《雷鋒叔叔,你在哪里》這節(jié)語文課程時,為提高學生對雷鋒的興趣、更好地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可以先向同學們講述一些關于雷鋒叔叔幫助別人的一些故事,比如雷鋒火車站助人的故事、雷鋒釘子精神的故事、雷鋒背殘疾人過河的故事等等,首先使學生對雷鋒產生一定的人物形象印象,帶著這樣的印象去學習課本上相關的知識,這樣可以實現課程教學目標的最大化,還可以幫助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故事情境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的創(chuàng)設不僅可以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可以有效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為小學語文課堂的順利進行奠定基礎。

2.小學語文課堂上討論情境的創(chuàng)設

討論情境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的應用可以增強學生對課本內容的理解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探究能力,培養(yǎng)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確保素質教育下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的教學理念的切實落實。素質教育下,教師必須在認真分析教材與學生實際狀況基礎上,通過提出相關的問題創(chuàng)設一定的討論情境來引導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與探究,從而提高小學語文的課堂效率。比如在講授小學語文課文《幸福是什么》時,為培養(yǎng)學生對問題的探究能力,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授課時,可以先學生們提出一些相關問題:同學們覺得“幸福是什么?”。并將全班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小組,使學生以組為單位對該問題進行討論,引起學生對課本內容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

3.小學語文課堂上音樂情境的創(chuàng)設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創(chuàng)設一定的音樂情境,不僅符合小學生現階段的學習特點,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還可以創(chuàng)造輕松的活躍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效率。比如,在講授《看雪》這節(jié)語文課程時,教師在授課之前可以利用多媒體先向學生們播放兒歌《雪花》:“千朵花萬朵花,開在藍天下,飄飄飄灑灑灑,飛向大地媽媽,溫暖著地下的,許多嫩嫩春芽,為孩子帶來了,無數冬的童話”。形象、簡單的歌詞給予學生無限的想象空間,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本知識,還可以營造輕松活躍的課文氛圍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幫助學生健康全面發(fā)展。

4.小學語文課堂上表演情境的創(chuàng)設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創(chuàng)設表演情境是根據小學生現階段喜愛表演、喜愛模仿的性格特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每一位學生對課堂的參與度,從而較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相關教學內容鼓勵學生進行相關角色的扮演進行故事情境的表演,使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體會故事人物的性格特點、人物心境等,加深學生對課程內容的印象,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比如,在講授《孔融讓梨》這篇課文的時候,老師可以將不同的角色如爸爸、媽媽、哥哥、弟弟、孔融等分配給每組的學生,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故事情境的表演,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印象與理解,幫助學生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向學生們展現小學語文課程的魅力。

三、結束語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方法,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充分利用新型的情境教學法,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教師的教學質量,打造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