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小學語文新的教育理論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語文教學 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4-0173-02
一、前言
隨著整個科技水平的發(fā)展變革,社會對于創(chuàng)新的需求越來越廣泛,人們對于創(chuàng)新的重視程度也隨之加深。小學語文對于學生今后學習生活的影響十分深遠,因此教師應通過各種手段加強小學語文教學在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方面的改革,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本文分析了幾點小學教育中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主要措施,以供同行參考借鑒。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性
小學階段的學習對于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而言起到了重要的基礎作用,在這個階段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十分深遠的現實意義。
首先,小學階段的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學生初高中等未來階段的學習,乃至走上工作崗位后的工作開展以及繼續(xù)教育培訓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我們都知道,小學時期是學生智力、世界觀的高速發(fā)育時期,在這一階段如果能夠有效的培養(yǎng)出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其創(chuàng)新能力,對于其在今后學習、工作與生活中的理性思維運用都大有裨益。
其次,培養(yǎng)小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是我國小學語文教學新課標大綱明文規(guī)定的要求之一。我國修訂的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要求教師隊伍采取相應的手段,在語文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整體創(chuàng)新能力水平。因此,教師隊伍必須認真對待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創(chuàng)新問題。
再次,小學語文教學中注重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還有助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課堂參與程度。這是因為如果想在小學教學中進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依靠陳腐老舊的教學方法很難達到這一目標,那么教師就必然要采取相應的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而這類教學方式往往充滿趣味性,可以更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其學習的意愿和能力。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措施
1.明確學習動機,激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
學習動機和學習目的的明確可以給學生的學習過程指引一個清晰的前進方向,是維持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一個基本心理因素。而小學生由于各方面的心智以及世界觀還沒有完全成熟定型,注意力也無法長期集中,因此他們很難為自己的學習樹立正確的動機以及合理的目標,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為學生樹立學習動機,調動其學習積極性,采取引導式教學,逐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辨思維。
2. 創(chuàng)造寬松自由的課堂環(huán)境
當前我國小學語文的教育課堂大多都過于嚴謹壓抑,而這種嚴肅的氣氛與孩子活潑好動的天性恰恰相反,即使教師能夠采取相關手段讓學生安靜下來聽課,那么這種強行灌輸式的教學方法所產生教學效果必定是微乎其微的。
小學生只有處于相對寬松自由的課堂氛圍中,自身的思維、想象力以及創(chuàng)造力才能最大程度的活躍起來,只有這樣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記憶才能加深,理解才會有所提高,否則思維就會脫離課堂教學內容,信馬由韁的在課堂上溜號,連基本的教學內容都無法有效接收,更遑論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了。
3.結合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fā)展以及多媒體工具的傳播使用,教師應當與時俱進,及時更新自身的教學方式,提升教學能力。傳統(tǒng)的板書與教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在信息傳達方法方面顯得比較單一,學生大多為被動學習,而我們都知道被動學習的學習效率遠低于主動學習。而多媒體工具可以將圖片、聲音、文字、視頻等溝通要素相結合,這種多元素共同傳遞信息的教學方式相對于傳統(tǒng)的板書、教材,更能夠吸引各方面心性還不夠成熟的小學生,只有先得到了學生們的注意力,教學工作才能進一步有效開展。
在具體結合現代信息手段方面,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放一些教學動畫類視頻,讓學生在圖像、語音相結合傳達信息的氛圍中更加集中注意力,主動的接受知識并積極的參與到問題思考與討論當中。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現代學生較為熟悉的博客、微信或網站等與學生交流,通過媒體社交平臺發(fā)放趣味思考題目,并輔以相應的獎勵機制,將交流廣度拓展到課堂之外,提高學生在課外對課程的參與積極性,這樣更有利于增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親密程度,對于日常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也大有幫助。
4. 完善互動式教學
根據教育學家的研究結論,學生在單方面聽老師講課過程中所獲取的知識不及在雙向交互式學習過程中吸取的知識量大。教學并不是教師一個人的任務,相反的,學生應該作為其主體,而教師起到知識引導和教學主導作用,學生應該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在教師的總體方向指引下,加強與老師的互動溝通,在遇到不明白的問題時主動提出并深入思考,教學相長,這樣才能夠逐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創(chuàng)新水平。
為了給學生更多自主思考的空間,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多設問題、巧設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思考性的學習,這樣學生才有與教師溝通交流的空間。如在教到《烏鴉喝水》一文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交代故事背景而不立刻揭示烏鴉喝到水的方法,相反的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討論自己認為可行的方法,然后將學生們的想法列在黑板上,逐條分析講解,在這個過程中還要注重對學生的鼓勵夸贊,提升其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四、結語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出來的創(chuàng)新能力對于學生未來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都意義深遠,因此教師必須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融合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創(chuàng)造自由的課堂氛圍,并通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互動教學模式下逐步培養(yǎng)獨立自主的創(chuàng)新意識,全方位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
參考文獻:
[1]游麗爽.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 學周刊,2015,03:184-185.
一、語文為枯燥的班會課注入了一泓活水
每周一節(jié)的班會課是班主任進行思想教育的主陣地。過去,我大多采取滿堂灌的方式,或表揚好人好事,或批評不良現象,或講一些空洞的道理,盡管我講得辛苦,但效果并不理想。于是,我有意識地嘗試把語文知識、技能引入班會課,在輕松愉快的語文訓練中達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1.成語中學做人。我首先布置學生把有關為人處事方面的成語分褒貶兩方面精選出來,每人至少一條,全班共列舉了30多條。褒的如:老老實實、寬大為懷、光明磊落、能屈能伸、披肝瀝膽;貶的如:華而不實、趨炎附勢、阿諛奉承、求全責備、朋比為奸。爾后,聯系社會實際和學生思想實際,引導學生分清是非,正確處理人與人的關系,培養(yǎng)正直、善良、忠誠等做人的品格,學會做人的道理。
2.寓言中學思考。古代不少的寓言既包含生動的語言藝術又包含深刻的辯證法因素,如《自相矛盾》、《盲人摸象》、《刻舟求劍》、《守株待兔》等。班會課,我讓學生先講述寓言故事,然后聯系實際評析,引導學生全面、動態(tài)、聯系地觀察事物,反對孤立、靜止、片面地看問題,從而學會正確的思維方法。
3.古詩中學科學。我常常選擇一些包含著科學因素的古詩句集中在班會課上賞析。學習《明月幾時有》,我讓學生明白了“高處不勝寒”的天體常識;學習《惠崇春江晚景》,我引導學生領略了“春江水暖鴨先知”一句把科學知識融于鴨子恣意戲水情景的自然與妥帖;學習《楓橋夜泊》,我啟發(fā)學生理解“夜半鐘聲到客船”所體現的聲學原理。這樣的班會課,使學生在藝術美的陶冶中受到了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教育,從而培養(yǎng)了他們嚴謹的治學態(tài)度。
二、用語文去美化學習環(huán)境和生活環(huán)境
教室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人們喜歡貼上一些名言警句加以美化。我覺得,名言警句固然對學生有激勵作用,但未必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我嘗試這樣的方法:首先向學生征集格言,指導學生將自己對人生、社會、學習、生活的種種感悟,精練準確地概括成句;然后評選若干佳句,讓學生工工整整地寫好、裱好,貼在教室里。這樣,既可以鼓勵學生廣開視野、感悟生活,又鍛煉了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語言概括能力,而且使他們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悅。
下面是部分學生最近撰寫的格言:1.浪費一分時間,就失去一份財富。2.青春,縱之則短,珍之則長。3.付出必有回報,耕耘定能收獲。4.刀子不磨會生銹,人不動腦會落后。5.聳天的大樹是一枝一杈組合起來的;淵博的知識是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
我還在教室里掛上一塊小黑板,開辟了“每日成語”欄目,布置科代表每日寫一個成語并加上注解,然后每周一早讀課對上周刊出的成語進行小測試,每學期進行一次大測試。日積月累,學生理解運用成語的水平大大提高,并由此激發(fā)好積累詞語的積極性。每個學生都備有一個精美的本子,把刊出的成語記下,然后還寫上了一段對這條成語的理解與感悟。教室的學習專欄,開辟了“每期古詩”、“每期名言”、“名人學語文話語文”等小欄目,使學生積累了不少古詩、名言、名人故事等,這對豐富他們的寫作材料幫助很大。
寢室是學生主要的生活環(huán)境,我也要求學生利用語文去布置它、美化它。學生們有的在寢室一角開辟了文學小書庫;有的把語文書里的插圖臨摹下來貼在床頭;有的則抄一首小詩、一句名言、一則小故事或小幽默掛在墻上……每當我走進他們的寢室,就仿佛置身于一個語文小世界。
三、讓語文智慧的火花去點亮學生的心靈
班主任的思想工作面對的是學生豐富多彩的心靈世界,教師若能巧妙地將語文的睿智之花、情感之花與學生的心靈世界發(fā)生碰撞,思想工作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記得有一次,學校圖書館窗戶的玻璃被人打破了,有人反映到我這里,說是我班里的學生干的。我沒急于展開調查,而是利用語文課,與學生一起回憶學過的《皇帝的新裝》一課,并著重引導學生討論課文中“小孩子”的形象,讓學生理解“童心”的可貴、“講真話”的可貴。第二天,學校圖書館的玻璃窗換上了一塊嶄新的玻璃。該周的周記里,有一位男同學主動承認了錯誤――原來是他踢球時不小心而為。他在周記里誠懇地寫道:“是《皇帝的新裝》里的小孩子喚回了我的童心?!?/p>
四、語文使學生積極主動思維
【關鍵詞】高中語文;滲透、心理教育;有效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高中階段是學生個性發(fā)展和成熟的重要階段,語文學科作為學生基礎教育的重點學科,其對學生素質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高中語文教學為心理教育提供基礎,語文學科主要由閱讀理解、寫作等組成,通過閱讀理解能夠加強學生對部分心理問題的理解,同時促進學生的心理成長,寫作能夠通過學生對事物的看法等觀點反映學生的心理思想,從而及時發(fā)現并解決這些問題,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與此同時,在課堂上教師應該調節(jié)課堂的氣氛,使同學們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下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的可塑性人才。
一、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教育的意義
心理健康教育是對學校教育發(fā)展提出的新要求,近些年來,大量的調查研究顯示我國高中生心理健康狀況不容忽視,甚至嚴重的已經出現酗酒、自殺乃至犯罪等行為。因此,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已經成為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問題。心理素質是個體全面發(fā)展的重要影響因素,高中生的心理教育需要語文教學的全面配合。語文學科是高中教學的一門基礎學科,語文教學內容承載著思想情感和文化知識,能夠影響一個人的道德素質,心理教育在語文學科中滲入是最好的選擇,語文學科的教育為心理教育的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素養(yǎng)和健康的審美觀點。要求語文教學既要滲透心理教育,又從心理教育方面對高中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學校教育應該兼顧學生的文化知識和心理教育的相互結合,教師應該在日常生活中關注學生的心理成長,及時對學生作出正確的引導,避免學生誤入歧途。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心理教育的滲透策略
(一)走進學生的內心深處
語文教師應該從平時的課堂上和生活上給予學生更多的關心,走進他們的內心深處,了解學生們的需要,從而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教育。通過引導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教師應該在課堂上營造和諧輕松的氣氛,讓學生們放松身心,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中來,引導他們主動的體驗學習,增強學生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參與到問題的討論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并與同學們進行交流,取長補短,從而完成自身精神的升華。
(二)手法靈活多樣,讓學生用心去感悟世界
語文教學過程中所表達的內容多是含蓄的,主題思想存在于字里行間中,要想學好語文這門課程學會領會作者的思想是非常必要的,對于心理教育的滲透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這樣有利于心理教育的滲入,同時也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樂趣。如果教師只是照本宣科,填鴨式的教學只會引起學生的反感,應該讓學生在學習中用自己的眼睛來看世界、用心來感悟世界。在教學中教師采取有效的方法,例如通過讀報紙,使同學們了解身邊發(fā)生的事,同時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對其想法進行正確的引導;通過觀看一些簡短的視頻來激發(fā)學生心靈的感悟,從中學到一些道理。通過視頻、音頻的教學可以增強學生對語文課程學習的樂趣,使學生融入到課程所創(chuàng)設的環(huán)境中,親近教材,自主的進行獨立思考,在這個過程中心理教育也逐步被學生們所接受,并融入到平時的學習當中,并引導自己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三)正確引導學生,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
現在課業(yè)壓力變得越來越大,學生平時基本沒有什么業(yè)余時間,導致高中生情緒波動非常大,尤其是在高考的壓力下,學生們的心理非常不穩(wěn)定,每天要面對海量題庫加上枯燥的復習,連續(xù)不斷的考試,成績的排名,以及家長和老師的期望,導致學生的精神長期處于緊張的狀態(tài),這樣很容易造成學生心理上的反感和抵觸情緒。每個學生的內在潛能是不同的,不能只根據分數來評價學生的優(yōu)劣,應該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心,找到適合自身發(fā)展的方法。教師在課堂上可以給學生們適當的鼓勵,激勵學生們積極進取,教師簡單的一句話對學生造成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很可能影響一個學生的發(fā)展,因此,教師應該對學生作出中肯的評價,多些鼓勵少些責備,多些寬容理解,適時地滲透健康的審美情趣,運用正確的心理暗示,給學生的心理正面積極的引導,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四)心理教育要滲透到各種形式的活動中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開展各式各樣的活動,加強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同時增強學生心理素質。通過利用課余時間或抽出一部分課堂時間開展演講比賽、辯論賽等等,提高學生積極應變的能力和表達能力以及語言組織表達能力,增強與同學合作意識與競爭意識,引導學生們積極向上。與此同時,也應該帶領同學們參加社會實踐,積累社會經驗和實踐能力,通過自身的體驗,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和心理素質。
關鍵詞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對策
所謂的心理健康教育,即為根據學生的生理以及心理發(fā)展特征,借助于多種心理教育方法與手段,幫助小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從而促進其身心的全面發(fā)展,同時也有效的提升其綜合素質。心理健康教育屬于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的教育可以促使學生準確的認識自我,增強其適應環(huán)境與自我控制的能力,培養(yǎng)其健全的人格與心理品質。
一、目前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尚未制定統(tǒng)一的心理健康標準
根據相關調查可以,教師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沒有統(tǒng)一的健康標準。這樣就會造成在相同的一個問題上,每個教師都會具有不同的看法與衡量標準。例如,當學生呈現出厭學情緒的時候,部分教師會認為這是差生的想法,部分教師覺得這是學生的思想問題,極少有教師會認識到這是學生的心理問題。由于統(tǒng)一心理健康標準的缺失,導致教師不能及時的發(fā)現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嚴重影響學生健康成長。
(二)流于形式化
很多學校認為辦學的最終目標即為升學以及應試,這樣就會充分關注應試教育,而忽視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素質教育。盡管學校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會創(chuàng)建學生心理檔案,然而由于有關教育工作者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并不準確,因此,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是流于形式,尚未進行實質性操作。
(三)趨向于德育化
首先,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很多小學都會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劃分至德育的范圍,覺得在德育建設的進行中即可充分完成心理健康教育,根本沒有必要再單獨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然而,在實際上,盡管德育工作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職能都是“育人”,然而二者具有顯著不同,無法等同看待;其次,很多小學會學生的將心理健康問題看成是思想品德問題,而讓班主任以及思想品德教師負責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此也會按照處理思想品德問題的方法處理心理健康問題。
二、完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一)加強對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充分體現著先進的教育理念以及思想,其不只是一種方法與技術。隨著其教育理念的而不斷更新與深化,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一定會滲透到人才觀、教育觀以及學生觀,變成實施學校教育的必然需求,同時也成為實現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必然要求。所以,社會與學習 應該充分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加大此類工作的宣傳力度,從而充分發(fā)揮心理健康教育的價值與作用。
(二)創(chuàng)建“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
所謂的“三位一體”,即為社會、學校以及家庭三者合力,統(tǒng)一協(xié)作。目前,因為學生每天大概有不少于50%的時間都會在校外度過,所以要創(chuàng)建以校園為主,家庭教育為輔的科學的教育引導,借助于家長與學校的力量幫助學生了解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知識,拋除不合理的教育方法,積極的營造出可以促進家長與學生奮發(fā)上進的家庭氛圍,從而幫助孩子養(yǎng)成積極健康的心理品質;同時要創(chuàng)建社會、學校以及家庭的“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使得三者合力,統(tǒng)一協(xié)作,從而提高教育效果。
(三)學校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學校應該借助于很多渠道與形式為學生傳授心理健康知識,從而提升學生對此問題的認識水平。首先,學校要積極創(chuàng)建并辦好心理咨詢中心。由于小學存在著不均衡的地域、經濟以及文化發(fā)展,很多困難都會造成一些學校缺乏足夠的資金、場所以及人員,從而嚴重阻礙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其次,學??梢栽O置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以授課的形式將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知識傳授給學生。
(四)加強人才隊伍的建設
首先,在深入了解有關規(guī)定以及學校實際需求的基礎上,教育行政部門應該盡可能早的規(guī)劃我國的教育相關專業(yè)以及心理輔導,積極的培養(yǎng)出大批的專業(yè)人才;其次,教育行政部門應該積極的培訓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在所有地區(qū)的師資培訓計劃中充分加入相關培訓內容,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建設,從而有效的提升教師的教育水平,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質量。
三、總結
總而言之,在心理健康教育事業(yè)方面,我國起步較晚,而目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還是開設相關課程,因此學校要積極的完善教學理念、教學評估、教學目標等。伴隨心理健康教育相關政策的不斷出臺以及社會對其的日益重視,相信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必然會充分發(fā)揮其作用,從而有效的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張嚴明.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淺探[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08(36):89-90
一、運用興趣教學,激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
教人未見其趣,必不樂學。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在的力量,是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學生一旦對英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樂于接觸它,并能興致勃勃地全身心投入學習和探索之中,變苦學為樂學。為此,我在教學中根據教材內容,去了解學生的喜好,英語課堂中的游戲、競賽、繪畫、表演、唱歌chant等是學生喜愛的,采用教學卡片、圖片等直觀教具以及學生喜歡的英文歌曲、chant,在教學中集知識和趣味為一體,以滿足學生好動、好奇的心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在教學動物時,我先復習pig、dog、cat、duck,再跟著音樂學唱monkey and tiger這首歌,在學唱歌曲的同時學會monkey 和tiger,再用這首歌教學elephant和 panda,接著利用多媒體制作的課件不斷出現所學的小動物,來鞏固所學的英語單詞,再以競賽的形式開展看圖猜動物的游戲。有趣的游戲,激發(fā)了孩子們學習的熱情,培養(yǎng)了觀察力和表演能力,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求索知識,開發(fā)了智力。如:教到 seasons時,我要求學生把自己心中的春天畫下來,比一比看誰的春天最美麗。我的話音剛一落,同學們就積極行動起來,他們拿起彩色筆,認真畫了起來,一會兒,孩子們手中的一張張百紙就變成了一個個美麗的春天,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多彩的春天博得學生的陣陣掌聲,在掌聲中,學生的興趣更高了,學習的積極性也提高了,大大激發(fā)了同學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
二、提供自主活動的空間,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
發(fā)散思維是創(chuàng)新思維的重要方式。心理學家皮亞杰說過教育的目的是造就能創(chuàng)造新的而不是簡單的重復前人所做過的事,這種人能有創(chuàng)造,發(fā)明和發(fā)現。教師英語課堂中的活動為小學生提供了發(fā)散思維的空間。例如:學生尋找物品的游戲活動,若只有在教室內進行,學生能藏物品的地方有限,所能練習的英語表達也是有限的,若給他們提供更大的空間,就能練習到更多的方位介詞和名詞,有些同學甚至會到別人難以找到的地方。又如:學了sports:football、basketball table tennis cycling swimming 等后,我自制了一個調查表:w hat sport do you like ?分發(fā)給每一個學生,讓孩子們自己進行調查哪一種運動最受人們的喜愛,這種調查可以在教室里進行,也可以走向社會進行。要求把調查的結果告訴同學們。通過擴大學生學習的空間,激發(fā)他們參與意識和探索精神,發(fā)展了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
三、創(chuàng)設情景,小組合作,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交流能力
語言是同學門進行思維交流的工具。但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迅速直接用英語表達思想的難度高,跨度大,更談不上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而英語課中的活動是以口語為中心,能夠營造民主的、和諧、寬松的語言環(huán)境。在這樣的氛圍中比較容易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思維和創(chuàng)新交流的能力。如:教師先呈現I have a rabbit/cat/dog,再組成對話進行有意義操練A:I have a rabbit.B:Really ? May I have a look? C:How nice ! 然后出示圖片或者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自由運用語言進行交際性練習,學生的想象力可以充分發(fā)揮,最后,再進行綜合性的交流,又如:當學了food以后,就要有一個go shopping的綜合表演,我鼓勵學生在小組內創(chuàng)辦自己的專柜,當一切就緒的時 候,呵,還真是個熱鬧的百貨商場,有玩具專柜、學習用品專柜、食品專柜,甚至還有水果專柜。孩子們興高采烈地購買物品,營業(yè)員的服務態(tài)度也是很細致到家。還不時聽到組員提醒著營業(yè)員和顧客要使用專業(yè)用語,我也被感動了,加入其中。這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有利于孩子們語感的生成。他們不僅能夠掌握本課的語言知識和學習技能,還能把以往所學的知識運用到他們的對話中,對話內容豐富多彩。在這樣的交流活動中,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集體主義合作意識,拓寬了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成功為學生樹立了自信心,體驗到成功的快樂。這正如羅杰斯所說:成功的教育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依賴于一種和諧的安全的課堂氣氛。
四、組織生動有趣、富有啟發(fā)的英語課外活動,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一、優(yōu)化課堂氣氛。
創(chuàng)新欲望是一種發(fā)現和探求新知識的心理需求。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創(chuàng)新能力,不僅要以知識和智慧作基礎,而且與其積極情緒,特別是創(chuàng)新欲望密切相關。因此,我們必須優(yōu)化課堂教學氣氛,為學生創(chuàng)設民主、平等、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和融洽的師生情感,誘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欲望。
在教學中,我們要設法為學生提供時間和機會,放手讓他們自己分析、自己發(fā)現,自由提問,質疑問難。凡是學生能獨立發(fā)現的教師絕不代替。如教學第三冊記憶畫《各式各樣的汽車》一課:
首先,我運用先進的教學媒體——計算機“畫板”教(記憶畫)。用電腦幻燈片展示現實中的各式各樣的汽車,要求學生看過后說出自己曾經見過的汽車。目的是讓學生了解汽車的結構、款式、色彩等。由于動畫的效果形象生動,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接著,利用“組合——分解——組合”的電腦動畫,剖析客車、貨車、小轎車等車的結構,讓學生自己分析、發(fā)現、討論,總結汽車的基本結構:每一部汽車基本上都有車頭、車廂、車輪三個部分。學生熱烈討論,主動參與教學,課堂氣氛活躍。
本來到此為止,“記憶畫”的教學任務就完成了。但是,我不局限于教學生會畫“記憶畫”,我要求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在電腦畫板上畫出自己理想(想象)中的汽車。要求從社會的需要,或學生憑個人的興趣,從汽車的外形、功能、色彩等方面大膽構思,勇于創(chuàng)新。
由于前面學了畫汽車的基本技能,掌握了汽車均有三個部分組成的“共性”,加上小學生沒有什么顧忌,思維活躍,因此學生們想象設計出有羽翼的汽車;有從能源上設計用太陽能保護環(huán)境的汽車;有從顏色上設計綠色的汽車;有變廢為寶用垃圾做能源的汽車。這樣,不僅實現了本課的教學目的,而且優(yōu)化了課堂氣氛,發(fā)展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同時要注意體察學生在課堂上的心理感受,以欣賞者的角色,以微笑的面容,鼓勵的眼神,啟發(fā)性的語言,拉近師生距離,進而轉化為對學生的支持,促其自主、積極地去學。這樣做,學生獲得的成功感強,挫折感少,就會逐步形成大家爭想爭畫,勇于創(chuàng)新的良好課堂氣氛。
二、開展學生自主學習活動。
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認為學習的過程是由“學、思、習、行”四個環(huán)節(jié)組成的。我在教學中,認真研究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開展“自主——創(chuàng)新”學生活動,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繪畫實踐,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動機,把學生的思維和注意力調節(jié)到積極狀態(tài)。讓學生在學習中探求新知,在應用中理解、鞏固、掌握知識。如教學第十冊《黑體美術字》一課,該課既是工藝制作課,又是基礎知識課。根據這一特征,經過一番研究,我這樣設計了該課的教學:
⒈借助“黑體字”的環(huán)境布設,讓學生初步領略黑體字的特點和應用范圍。
⒉教師直接利用排筆“板示”黑體字,發(fā)揮排筆的特殊功能,突破黑體字筆劃粗細基本一致的難點;通過板示,化難為易,使學生明確黑體字的結構安排,書寫方法。
⒊指導欣賞圖文結合的作品,通過欣賞,讓學生進一步認識黑體字應用的廣泛,又為作業(yè)設計打好鋪墊。
⒋輔導學生完成作業(yè)。
這一環(huán)節(jié),我這樣進行:
①落實任務。運用這節(jié)課學習的有關黑體字知識,結合日常生活實際,展開想象,各人創(chuàng)作一張圖文結合的作品。
②分析要求,一定要突出黑體字。
③提供題材。如:設計一本日記、筆記本的封面;創(chuàng)設一個報頭之類的《學習園地》;書寫一條橫聯、標語,如:慶祝六一節(jié)、學生表彰大會等,及其它的內容。要求學生最好是自由發(fā)揮,體現積極向上風貌。
這樣,將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貫穿于課堂教學中,開展學生的自主活動。結果,學生的作業(yè)有:心形中的“心中有祖國”、和平鴿的“和平”、高樓大廈的“潮汕”、獎狀中的“三好學生”、封面中的“美術”、花墻紙中的數字、拼音等等。從學生的作業(yè)可見,在僅有的40分鐘,學生不僅學會寫幾個黑體字,而且是學以致用,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因而該課被推為汕頭市美術公開課,得到市領導、行家的好評,并被評為優(yōu)質課。
又如,上第五冊《原色與間色》,本課屬于繪畫知識課,在對最基本的色彩知識的了解過程中,使學生們開始從盲目的隨意涂抹顏色到有一定理論依據的運用顏色。開始習慣以科學的方法認識和理解色彩世界了。通過認識原色、間色,使學生們從未知開始走向已知,開始走進色彩的世界,開始了解色彩系統(tǒng)。發(fā)掘教材該特點,所以,我是這樣進行教學:
㈠認識紅、黃、藍三原色:
⒈指導欣賞,讓學生從中了解到豐富多彩的色彩世界中,最主要的有紅、黃、藍三種顏色,接著是橙、綠、紫三種。
⒉觀察實物,進一步對紅、黃、藍三種色相的認識,點破這三種顏色是色彩中的“三原色”。
⒊鞏固練習,自己在十二色水彩顏料中,找出以上三種顏色,并做好徒手練習。
㈡調配,認識橙、綠、紫三間色:
⒈教師做好調色示范,讓學生說說每兩種色彩等量調配,得出的色彩(名稱)。
⒉讓學生自己動手調色練習,進一步認識、體驗橙、綠、紫的來因及三原色和這三種色彩的關系。
⒊色紙拼圖,從理性到感性的認識,歸納總結出橙、綠、紫三種色彩就是“三間色”。
㈢原色與間色的加強認識,實際應用:
⒈出示《我們未來的美麗校園》草稿,及各人的簡筆畫,要求運用本課學習的色彩知識,原色與間色給它們加以色彩裝飾表現,色彩的選擇,可以根據該事物的固有色,也可以大膽的構思,表現更美觀的色彩,誰調得既準又快的,到黑板上涂一涂集體創(chuàng)作,也可以在下面為自己的簡筆畫裝飾表現,最后把集體、個人作品點綴在我們三年⑴班教室里,美化我們的班級。
⒉學生自主動手練習,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訓練學生大膽地用色、調色、涂色能力。
⒊展示作業(yè),教師以肯定、鼓勵為主,開展學生的自主活動,所以,學生的作業(yè)效果甚佳。本課的教學注重以生為主體,師為主導,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因而本課被推薦為鎮(zhèn)性美術公開課。
三、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小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濃,記憶力好,又富于聯想,能夠初步做到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些正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品質。在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有意識地進行訓練,鼓勵學生充分利用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接受和運用知識的敏捷性、變通性、創(chuàng)造性,不斷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進而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如在學習第七冊《孫悟空在今天》(想象畫)這一課題時,我十分注意做到:
㈠創(chuàng)設環(huán)境。搜集《孫悟空開采地下寶庫》、《孫悟空為火車開路》、《孫悟空送飛船到太空》等等,指導學生欣賞,并結合掛圖、幻燈片、錄像,引導學生編造故事。
㈡提供線索?!皩O悟空在今天可以為人類做出什么貢獻”,“孫悟空有何特殊功能”,“孫悟空該做什么,怎樣去做”,“如果在今天,孫悟空能為建設現代化社會做什么?”“哪一種建設項目可讓孫悟空大顯神通?”……以此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擴散思維。
㈢突出重點。給學生提供直觀、借鑒材料。因主體是孫悟空,為了突出主題,做到主次有別,因而教師緊接著出示幾個不同角度的主角,引導學生觀賞主體,發(fā)表見解,說說它的動態(tài)變化、表現方法,讓學生自己找到表現的主題及手法。
關鍵詞 文明禮儀教育 職業(yè)心理素質 禮儀修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5.076
Effects of Etiquette Education on Tourism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TANG Cheng
(Guilin Institute of Tourism, Guilin, Guangxi 541006)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connotation of civility education and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quality, civility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quality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as well as the significance of tourism institutions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ivility elaborate three aspects of education, aims to strengthen tourism institutions civility promoting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to provide guidance and reference.
Key words etiquette education;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quality; etiquette training
大學生職業(yè)心理素質是指與人所從事的職業(yè)匹配的心理素質總和,其結構包括職業(yè)認知、職業(yè)態(tài)度和職業(yè)技能,具有穩(wěn)定性、基礎性、綜合性和發(fā)展性特征,對職業(yè)活動有制約、調節(jié)和鑒別功能。它是大學生職業(yè)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又有所區(qū)別,一般側重于心理素質,主要包括從業(yè)者認知、感知、記憶、想像、情感、意志、態(tài)度、個性特征(興趣、能力、氣質、性格、習慣)等方面的素質。
文明禮儀教育作為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點,是樹立大學生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客觀條件,是實現大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手段。同時,作為旅游院校的學生,熟練掌握基本的禮儀知識與禮儀技巧,加深文明意識及自身素質修養(yǎng),掌握符合社會要求的各種行為規(guī)范,是提高旅游服務水平的關鍵,是培養(yǎng)旅游能人的必備條件,更是促進大學生職業(yè)心理素質提升的重要途徑。
1 文明禮儀教育與旅游院校大學生職業(yè)心理素質的內涵
1.1 文明禮儀教育的內涵
禮儀是人類為維持社會的正常運轉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規(guī)范,它是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并且以風俗、習慣和傳統(tǒng)等方式固定下來的。荀子說過:“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 禮儀不僅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yǎng)、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更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度、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大學生的文明禮儀狀況反映了大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也反映了整個校園的精神面貌與校園氛圍,良好的禮儀文明更是為學生自己創(chuàng)造了一個和諧文明的生活環(huán)境。大學生正處在成長的關鍵時期,掌握基本的禮儀原則是其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在學習生活中敬人、自律、適度、真誠,常用文明用語,學會溝通,提高與人交往的技巧,靈活處理學習與生活中的問題,是大學生走向成功,自我提升與實現的重要保障。
1.2 大學生職業(yè)心理素質的內涵
大學生無論從事何種職業(yè)都必須具備一定的心理素質,包括智力性和非智力性心理素質,通常一般的職業(yè)心理素質主要表現于對職業(yè)的認知、態(tài)度與技能,其它構成要素包括競爭的自信心、經受挫折的容忍度、不斷進取的堅毅度、對待批評的分辨力、行為抉擇的自我控制、環(huán)境變異的適應等。每一類職業(yè),每一個崗位對人的心理品質的要求有所不同,側重點也有所區(qū)別。旅游職業(yè)心理素質要求旅游專業(yè)的學生具有較高的服務意識,扎實的服務技能,規(guī)范的文明禮儀以及高尚的職業(yè)道德水準,它圍繞著服務展開,更能體現人與人交往、合作的特性。旅游職業(yè)心理素質的高低是影響旅游專業(yè)大學生就業(yè)率和就業(yè)質量的關鍵因素,也是旅游院校培養(yǎng)具備較高綜合素質、服務理念與技能的專業(yè)旅游能人的核心所在。
2 文明禮儀教育對旅游院校學生職業(yè)心理素質的意義
2.1 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服務意識與能力
旅游行業(yè)是一個與人交流與溝通的行業(yè),從某種意義上說,熱情的工作態(tài)度、靈活的溝通能力、超強的團隊精神和服務意識、人際關系技巧、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自我情緒控制等職業(yè)心理素質比單純的業(yè)務知識和業(yè)務技能更能取得良好的服務效果。文明禮儀教育目的在于培養(yǎng)大學生的禮儀品質與意識,旅游院校開展文明禮儀教育,包括開展禮賓禮儀課程,參加禮儀技巧培訓,開展禮儀相關的活動,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禮儀修養(yǎng),使其掌握規(guī)范的禮儀技巧,去完善個人的綜合能力,促使學生在從事旅游相關工作中,讓客人感覺到溫馨與舒適的服務,讓客人感覺到旅游人該具備的氣質與服務理念,從而實現作為旅游專業(yè)人才的價值。
【關鍵詞】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案例教學
1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新聞教學模式”的價值意義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新聞教學模式”,是指將社會新聞有機地滲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和過程中,建立“新聞式教學”的基本理論框架和可操作的教學程序與方法,以提高思政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性。
理論聯系實際是思政課的生命力所系,努力回答現實問題是思政課的魅力所在。新聞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過程中的“劑”、“催化劑”和“興奮劑”,它能極大地促進教學信息的有效傳遞,促進教學過程中教與學的積極互動。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內容體系與現實社會有著密切的聯系,文本化的教材在某種意義上就是提煉后且“理論化”了的社會現實。高校思政課教師的任務就是要把教材的抽象概念、范疇、理論觀點、結論回歸到具體的、生動的、典型的社會現象和數據資料,進行理論的實際運用,解決具體的、現實的問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新聞教學”,把社會新聞引入課堂,將社會熱點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通過新聞分析、評論、辯論、討論、電視節(jié)目模擬、講評等多種教學方式展開教學,可以實現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世界、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世界、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世界,這不僅契合于當代大學生的個性特點和要求,更重要的是能促使思政課教育實現理論密切聯系實際,使思政課教學做到與時俱進,有助于培養(yǎng)大學生認識和分析現實問題的能力,從而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真正成為大學生終身受益的課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中,新聞教學模式的運用有助于把思政理論課中抽象的理論知識密碼“破譯”為生動的新聞材料,從而增強思政課的“教學磁性”,提升高校思政理論課的“正向導性”;新聞教學模式的運用還有助于引導大學生運用基本觀點和方法正確分析和認識社會問題,做到“明辨是非”。
2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新聞教學模式”的運作框架
實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新聞教學模式,需要基于該模式的基本特征,總結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課程運作框架。總體來說,新聞教學實施過程應包括如下六個環(huán)節(jié)。(1)研讀教材與收集新聞材料。新聞教學首先需要挖掘教材知識與現實社會新聞的交匯點。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與現實緊密相聯系,教師可以有效捕捉與教材知識點密切相關的社會熱點新聞。(2)教案設計與多媒體課件制作。思政課教師在對新聞材料選取、加工和設計的基礎上,根據課堂教學組織方式的需要編寫新聞教學案例,并精心制作教學課件。新聞教學案例包括新聞呈現(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等)、問題設計與點評三個部分。(3)師生交往系統(tǒng)與課堂教學組織。根據新聞教學案例設計課堂教學。課堂教學組織方式可以采取教師引導講授、新聞評論、新聞辯論、電視節(jié)目模擬(“嘉賓訪談”)等多種形式。(4)實踐教學。高校思政課教師可以每學期安排5-6次學生新聞播報活動,具體做法由學生課后根據所學知識尋找新聞話題,并撰寫新聞評論,在課堂中進行新聞播報。(5)教學考核。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新聞教學的考核方式應加大平時考評成績的比例,根據學生參與課堂的狀況及其表現進行量分。卷面考查也應當把考查基礎知識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以理論聯系實際為卷面考查的導向。(6)教學效果評價與反饋。反饋可以采取兩種方式:一是定期和相對正式的方式,即在學期中期或終結時對學生進行關于“新聞教學模式”的問卷調查,讓學生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并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二是非定期、非正式的方式,即教師在課堂之外主動與學生溝通交流,獲取關于思政課“新聞教學模式”效果的真實信息反饋,并以此為基礎進行總結反思。
需要指出的是,在高校思政課“新聞教學模式”的運作過程中,思政課教師需要特別注意把握和運用如下四個基本策略:以情樂學,通過新聞教學模式營造學生參與學習的氛圍;培養(yǎng)興趣,通過新聞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積極探究的動機;主動參與,通過新聞教學模式提供學生參與課堂的機會;學法指導,通過新聞教學模式提高學生主動發(fā)展的質量。
3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新聞教學模式”運用的課例解說
本文以高校思政理論課的主干課程之一《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為例,選取三個章節(jié)的教學內容,在明確教學核心的基礎上突顯新聞教學的實施要點,以此框架性地展示新聞教學模式的運作策略。
參考文獻:
摘要: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課堂管理方法已不再適用,本文在闡述新課程理念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管理所提出的要求的基礎上,深入分析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一些對策及建議。
關鍵詞:小學; 語文;課堂;管理;新課程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小學語文的教學在課堂管理的實踐中要以學生為中心,因材施教,全面貫徹實施素質教育。然而,由于一些主客觀因素的影響,新教學要求并沒有有效的得到貫徹實施,小學語文的課堂管理還存在很多問題,下面來進行簡要的分析。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課堂教學管理類型單一
很多教師習慣于采用專斷型課堂教學管理風格。即整個課堂完全由教師負責,因而,教師負有控制學生課堂行為的全部責任,而教師控制學生行為通常是通過建立和強化課堂規(guī)則和有關規(guī)定來實現的。因此,課堂教學管理過程被視為教師對學生課堂行為的控制過程,而且較多地采用主控的方式來控制學生,規(guī)則傾向于周密而嚴謹,約束多而彈性少,因而無法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難以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效果很差。
(二)課堂氣氛偏于消極
課堂氣氛是指課堂教學的群體心理情緒,是課堂教學賴以發(fā)生的心理背景。消極的課堂氣氛主要特征是:課堂紀律差,師生關系疏遠,教師不善調控;學生注意力分散,反應遲鈍;有時學生懼怕教師,上課提心吊膽。消極的課堂氣氛廣泛存在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教師的業(yè)務素質不高,這是制約語文課堂教學管理效率的主要問題之一。二是部分教師素養(yǎng)不高,只注重教授教材,使學生取得良好成績,而忽視了活躍學生的思維。
(三)舊有的課堂教學評價仍占主導地位
許多學校在進行課堂教學評價時,重智育輕德育、重知識輕能力、重主導輕主體,偏離了全面素質教育的要求,背離了“人的全面的發(fā)展”的理念。現行的評價方案雖然重視對“教書育人”、“教學的教育性”的評價,但只是“開始重視”而己,離全面素質教育的要求相差甚遠。重結果輕過程是課堂教學評價的一個突出問題,主要關注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培養(yǎng),較少關注學生的素質發(fā)展。究其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舊的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和片面追求升學率傾向的沖擊;二是注重終結性評價,忽視學生的能力發(fā)展,只注重學生的卷面成績;三是新的評價制度缺乏可操作性,包括技術、指標構成及指標權重的確定等多個方面。
(四)課堂物質環(huán)境較差
課堂物質環(huán)境主要是指課堂的時空環(huán)境,即課堂的空間組合形式和空間密度。課堂物質環(huán)境是課堂活動賴以進行的物質基礎,影響課堂活動的廣度和深度,是課堂教學管理無法避免的制約因素。好的課堂物質環(huán)境有利于學生的健康和確保學生的安全,在適應學生及其活動的基礎上,有利于學生參與、互動與成就獲得,也有利于課堂的生長和學生的持久發(fā)展。反之,則會在課堂教學中產生一系列教學問題和管理問題。
三、改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管理的對策
(一)加強“新課程理念”的宣傳
一是要完成傳統(tǒng)語文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語文教師必須要樹立民主化的教育觀念。提倡教學民主化,首先要求教師真正把學生當作與自己平等的個體,不偏愛或歧視學生,幫助所有學生樹立前進的信心;二是要對學生加強“新課程理念”宣傳,使其積極主動參與教學管理;三是加強對學生家長的“新課程理念”傳播,使其理解并支持新課程的實施。
(二)完善小學語文新課程的評價制度
完善小學語文新課程的評價制度,首先是要在課堂教學中給予學生“完整的人”的教育,要形成良好的評價氛圍,評價的內容、形式、方法等都要多樣化。同時更加細致地落實課堂教學評價的實施工作,調動教師實現自我價值的積極性。在學校管理中,需要著力培養(yǎng)教職工自我完善、自我發(fā)展意識,為教育教學注入新的活力。要堅持以量化考核制度為基礎,做到過程評價與終結評價兼顧、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考評小組評議與學生代表評教相結合,變單一評價為多元評價,統(tǒng)籌兼顧隱性勞動和顯性勞動,客觀、公正、全面地反映教職工的工作實績,充分調動教職工創(chuàng)造性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改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管理方法
改進語文課堂教學管理方法,主要是要管理課堂問題行為、活躍課堂氣氛、靈活運用激勵手段和方法、增強隱性管理。課堂氣氛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率和人格發(fā)展,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領導者與管理者,良好課堂氣氛的營造需要教師精心組織與主動創(chuàng)設。
(四)提高教師素質
隨著小學語文新課程的開展,不僅要求學生傳統(tǒng)語文學習方式實現現代轉換與超越,同時也要求語文教師教育方式產生重要變革,其中一個方面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教師必須走出課堂,走向社會和自然,走進學生家庭,走近學生生活;要從“科學世界”走向“生活世界”,從語文學科走進其他學科。語文教師必須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領域,使自己具有更開闊的教學視野。除了專業(yè)知識外,還應當涉獵科學、藝術等領域。語文教師應對本專業(yè)的知識精益求精,使其具有高度的可利用性和穩(wěn)定性,還要精于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教育研究的手段和方法,以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