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歷史博士論文范文

歷史博士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歷史博士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歷史博士論文

第1篇:歷史博士論文范文

三年的博士生生活一晃而過,回首走過的歲月,心中倍感充實,論文即將完成之日,感慨良多。首先誠摯的感謝我的導師張新時院士,從論文的設計、野外試驗及論文的定稿過程中,自始至終都傾注著先生的心血。先生以嚴謹?shù)闹螌W之道、寬厚仁慈的胸懷、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為我樹立了一輩子學習的典范,他的教誨與鞭策將激勵我在科學和教育的道路上勵精圖治,開拓創(chuàng)新。

我要以最誠摯的心意感謝福建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教授楊玉盛博士,感謝他對我論文的全力支持,為我提供了所有實驗的的條件,從實驗的思路、經(jīng)費、人員到實驗儀器,感謝他的團隊——福建省亞熱帶資源與環(huán)境重點實驗的全體同仁們,可以說沒有他們,就沒有我今天的論文。感謝重點實驗室李旭、李春林老師,從實驗場地的建設到實驗條件的準備給我提供的便利;感謝楊智杰老師,是他教會了我一臺臺實驗儀器的使用,是他在酷暑炎陽天下幫我做一整天一整天的實驗,在我有困難的時候總是提供無私的幫助;感謝實驗室錢偉老師,在儀器的使用、實驗的安排、實驗條件的準備上給我提供的幫助;感謝實驗室王健老師,在我艱難奮戰(zhàn)的日子里給我生活上的各種幫助,鼓勵我、為我分擔各種困難;感謝實驗室謝錦升、陳光水、馬紅良、郭建芬老師,給我提供的實驗思路、實驗方法上的指導;感謝實驗室曾宏達老師,無數(shù)次花時間為我處理電腦的問題;感謝實驗室研究生韓志剛,教我使用儀器,一次次幫我做外業(yè)實驗,一次次儀器出問題時想盡各種辦法幫我解決。感謝福建省亞熱帶資源與環(huán)境重點實驗的研究生們,在此,我不能一一的列舉他們的名字來表達我的感激之情,感謝他們一年多來給我提供的幫助和關心,與他們在一起的日子開心而充實,他們將是我記憶里最美的風景。在此,我還要鄭重感謝我的“飯團”同志們,崔紀超,李機密、黃瑋、杜紫賢,他們給我單調枯燥的科研生活增添了絢麗的色彩,在我實驗最困難最需要的時候,他們總是第一時間放下自己的工作無私的為我做一切,在我心情低落時為我分憂,在我信心不足時給我打氣,從生活的點點滴滴中給我?guī)椭?、給我鼓勵,難忘我們在一起時的歡樂和搞笑,一路笑聲灑落在長安山腳下。

我要鄭重地感謝我的碩士導師,福建農林大學林學院教授吳承禎博士,我雖然已畢業(yè)離開了他,但是在我的心目中好像依然還在他的指導之下,學術上碰到難題了我第一個就想到了找他,而他總是會耐心認真的以他博學的知識為我解答,從我論文的初始思路到實驗的實施再到實驗數(shù)據(jù)的分析,每一步都有吳老師精深的思想在里面,我感謝我的恩師。

感謝我在福建師大的舍友,文雅香、柯春婷、賈瑞霞,她們讓我毫無條件的住進了她們的宿舍,并在以后的日子里給了我極大的便利和幫助,在我實驗緊張的時候幫我做實驗,在我心情低落時為我分憂解難,快樂而溫馨的宿舍生活總能帶給我一份好心情,心情就是生產(chǎn)力,難忘過去的一年多我們一起度過的點點滴滴。

感謝我的師姐,北京師范大學資源學院老師龔吉蕊博士,她總是不厭其煩的聽我講我的論文,講我的實驗,講我碰到的困難,給我提供解決思路,幫我修改論文;感謝北京師范大學資源學院老師黃永梅博士,和我討論我的實驗思路,給我積極的建議。

感謝北京師范大學資源學院教務科崔維佳老師,感謝他為我們所做的一切,感謝他為我提供的很多便利;感謝和我一起奮戰(zhàn)的博士班的朋友們,吳曉旭,張智才,徐蕾,夏虹,林艷,國巧真,吳建寨,陶巖,閆玉春,劉揚等等,感謝他們?yōu)槲伊侠韺W校的各項事務,和我一起分享生活的喜怒憂樂。

第2篇:歷史博士論文范文

【關鍵詞】阿拉伯語 文化 特點 貢獻

文化主要是社會上的一種現(xiàn)象,不僅包括生活習慣、風俗,同時還包括社會組織、行為準則等多種內容。文化也可以說是一種歷史現(xiàn)象或者是一種歷史的沉淀物,具有較強的民族性,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著屬于自己的民族特色。阿拉伯語文化是目前值得研究的最廣泛的課題。

一、阿拉伯語的文化的分析

(1)阿拉伯語文化,也可以稱為伊斯蘭文化,主要是指阿拉伯各個國家以及各個民族間共同創(chuàng)造出帶有伊斯蘭精神且以阿拉伯文字撰寫的一種文化。顯而易見,伊斯蘭是阿拉伯文化的主要核心,對阿拉伯人民的生活習慣、以及社會風俗等多種方面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同時還可以說成是伊斯蘭教是阿拉伯語文化的孕育之母等。

此外,阿拉伯語文化也是人類文明產(chǎn)生重要影響的因素,同時也是在社會經(jīng)濟、生活發(fā)展過程中形成的一種集思想觀念、生活習俗以及創(chuàng)造發(fā)明等內容為一體的綜合性體系。

(2)阿拉伯文化和伊斯蘭的思想以及教育體系均是密切相連的,也可以說是阿拉伯文化不僅僅是局限于阿拉伯文化,同時也是信仰伊斯蘭教的全世界穆斯林文化的巨大成就,兩者緊密相連,不可分割。另外,阿拉伯文化在我國已有多年歷史、具有豐富的內容,同時高度展現(xiàn)出國家以及民族的開放胸懷等。

二、關于阿拉伯文化的形成

(1)阿拉伯文化主要形成于7世紀,并且隨著伊斯蘭教思想及文化傳播,逐漸萌生出阿拉伯文化。另外,7世紀時興起的伊斯蘭教,其是在最短時間內與阿拉伯人進行融合,并給予其神奇的力量,幫助他們逐漸走出阿拉伯半島,去到一個新的疆域建立屬于自己的阿拉伯帝國等。另外,阿拉伯人在想新疆拓展的過程中,由原來的比較落后的游牧民族迅速的成長為整個世紀中高舉文明的火炬人物。同時光榮的成為東西方交流的橋梁,除此之外,還涌現(xiàn)出大量的思想家、語言家以及科學家等人才,并為世人留下了燦爛輝煌的文明古跡。

(2)阿拉伯國家為了保證國家的繁榮與基礎文化鞏固,逐步加強對先進文化的管理和攝取,并提出“人最美的裝飾品其實就是知識”的人生格言。此外,巴格達、開羅以及西班牙等著名城市均成為著名的阿拉伯文化城市等。而且,在這里國家中很多地方均是文明的象征,繼承屬于各個城市的文化成果,經(jīng)過長期的發(fā)展,綜合多個民族綜合性的創(chuàng)新精神,保存并廣泛的傳播著阿拉伯的文化。

三、阿拉伯文化的特點

(1)阿拉伯文化的多民族性。阿拉伯帝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多民族的集合體,不僅有阿拉伯人外、埃及人,同時還有印度人、西班牙人以及敘利亞人等。民族間通過互相接觸和影響,逐漸進行融合與滲透,并在長期的生產(chǎn)斗爭中創(chuàng)造了阿拉伯文化。

(2)阿拉伯文化注意把學習和創(chuàng)新結合起來。世界文化最早發(fā)達地區(qū)有埃及、敘利亞以及波斯等地,阿拉伯人征服這些地區(qū)之后,不僅接受了當?shù)孛褡逦幕挠绊?,并且積極吸收希臘與印度的優(yōu)秀文化,創(chuàng)造出新的阿拉伯文化,為人類文明做出巨大貢獻。

四、阿拉伯文化對于世界文化的貢獻

(1)保存并傳播了西方古典文化。在西羅馬帝國滅亡前后長期動亂過程中,很多希臘、羅馬古典作品被毀壞,其中一部分通過拜占庭流傳到阿拉伯帝國。阿拉伯學者們認真研究它們,并將這些古代作品翻譯成阿拉伯文。曾經(jīng)在公元9世紀至11世紀期間,阿拉伯掀起一場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深遠影響的翻譯運動——“阿拉伯翻譯運動”。

(2)阿拉伯文化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阿拉伯人將古代印度與中國文化的成就積極介紹到西方國家,例如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火藥等四項重大發(fā)明帶到了歐洲;同時又把阿拉伯的天文學醫(yī)學知識與伊斯蘭教傳播到中國等東方國家。阿拉伯人還將亞里士多德的重要著作翻譯成阿拉伯文,比如《物理學》、《工具論》等著作,此外,還翻譯了柏拉圖著作《理想國》等。

另外,阿拉伯人在數(shù)學方面也做出許多重要的貢獻,并將數(shù)學論文帶到巴格達等地,不僅包括從0—9等十個數(shù)字,還將這些論文翻譯成阿拉伯文傳播到世界各國。也就是我們使用的阿拉伯數(shù)字。阿拉伯數(shù)字的傳播,對數(shù)學發(fā)展起了重要作用。

第3篇:歷史博士論文范文

1廣播電視專業(yè)理論課課堂存在的問題

1.1大多數(shù)學生對理論課認知錯誤,使課堂效果大打折扣

為數(shù)不少的大學生認為現(xiàn)在是市場經(jīng)濟,市場經(jīng)濟講求務實,而理論是務虛的,市場經(jīng)濟需要的是專門人才,能掌握過硬技術就行了,理論枯燥死板,沒什么用處。廣播電視專業(yè)的學生更是認為,會拍會剪,懂技術就行了,不需要什么理論基礎。所以上課時很多學生都熱衷于扛著機器到處去搶新聞、去拍新聞。事實上,廣播電視專業(yè)及廣播電視新聞學是研究廣播、電視及互聯(lián)網(wǎng)等大眾傳播媒介新聞信息傳播的基本理論與基本方法的新聞學應用專業(yè),廣播電視專業(yè)的培養(yǎng)要求中就提到“學生主要學習基本原理和新聞學、廣播電視學、以及與廣播電視有關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受到廣播電視新聞采訪、寫作、編導、播音、節(jié)目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廣播電視節(jié)目策劃、編輯、采訪、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可見廣播電視專業(yè)對學生的要求是理論與實踐并行,用廣電、新聞學的基本理論打基礎,樹立專業(yè)意識和素養(yǎng),是掌握實踐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否則就是“根基不牢,地動山搖”。大多數(shù)的學生都意識到了廣電實用技能的重要性,但是對理論卻不重視。上課不聽,認為理論毫無用處,與實踐無關,割斷理論與實踐的關系,從而使課堂效果大打折扣。

1.2學習的性質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喪失了學習的興趣與熱情

學習是一種緊張調動身心的活動,在這過程中,學生會感覺到累、緊張及不適,這是學習的固有屬性,這就使得學生更傾向于休閑娛樂,而很少主動學習,而課堂學習又進一步加劇了一些被動性,使學生更難進入學習狀態(tài)。這時候,就應該發(fā)揮教師以及教學方式的優(yōu)勢,但是,現(xiàn)今還有許多教師堅持傳統(tǒng)教學方法,比如上廣播電視新聞概論時,他們還是以書本和自己的教案為基礎,死扣書本、教案,案例枯燥老舊,形式沉悶,感染不了學生,在廣電這個與媒體有關的專業(yè),很少或甚至不用新媒體呈現(xiàn),有些教師最多只安排了ppt,這樣的教學方式打破不了學習的消極性質,無法令學生提起興趣,更別提提高課堂效果,這時候,就難免會有學生會開小差了。

1.3學生缺少課堂學習自,主體地位被忽視

許多課堂和教師都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上的自。學生應該是課堂的主人,而不是被灌輸者,有些教師在上廣電新聞概論的時候,總是自己“獨霸”課堂,無論是理論還是案例,都使學生像是一個旁觀者和被迫接受者,這樣學生當然找不到在課堂上的存在感,從而對課堂失去興趣,消極對待。理論課與實踐課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實踐中,學生可以自己動手,他們可以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和潛質,能激發(fā)自己的興趣,而理論課則不然,全是概念和硬知識,使學生很難找到學習的,這時,教師如果不注重學生的學習自,不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效果將會越來越消沉,最后甚至發(fā)展到學生對老師產(chǎn)生看法的地步。

2影響廣電專業(yè)學生課堂積極性的因素

從上面存在的幾個問題,我們可以大致了解到若干影響廣電專業(yè)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的因素,其中主要有以下三點。

2.1廣電理論課本身的性質

上文也提到過理論課的特殊性。但廣電專業(yè)相對偏于實踐,所以很多學生的興奮點在于實踐,加之廣電理論課自身的相關知識都能在實踐中或多或少進行學習,這些因素使得廣電理論課更加形同“雞肋”。

2.2教師的自身因素及課堂影響力

這一因素是最重要的。常言道“沒有笨學生,只有笨老師”,老師對學習、尤其對課堂的影響至關重要。老師對課堂的態(tài)度,老師的性格及課堂策略都至關重要。廣電專業(yè)理論課作為人文社科類課程,要更加凸顯人情味,老師在強調新聞的人情味和社會責任時,如果能用自身獨特的方式和形式,就會極大提高課堂影響力,從而提升課堂效果。

2.3社會學環(huán)境的影響

當然,課堂效果出問題,不只是課業(yè)本身、老師甚至是學生的問題,更主要的是社會大環(huán)境的熏陶。在當前的社會環(huán)境下,整體忽視理論,有些人只有在實踐中碰壁后,才意識到理論的重要性。當前社會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人們越來越現(xiàn)實,越來越不注重學習理論,甚至輕視理論,這大大地影響了理論課堂的學習效果,因為,毒已入心。

3提高廣電專業(yè)理論課課堂學生積極性的方法

3.1利用多種手段構建豐富有趣的高效課堂

要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首先要在課堂教學方法上下功夫,避免傳統(tǒng)理論課教學的枯燥、沉悶,改變傳統(tǒng)課堂教學方法的固定模式,創(chuàng)建豐富有趣的高效課堂。對于廣電專業(yè)來說,更需要利用多種手段,多種媒體形式,使課堂內容更豐富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興趣?!案咝дn堂”這個詞,在中學階段就已經(jīng)提出來,意在提高課堂教學中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取得更好的課堂效果。在大學廣電專業(yè)理論課中,甚至是所有大學課業(yè)中,“高效課堂”也彌足重要,它能夠很好地調動各方面課堂資源,盡可能大地影響和調動學生積極性,感染學生,這在傳統(tǒng)課堂中是沒有的。學生在豐富有趣的高效課堂上,能夠接觸到理論的另一面,同時教師利用自己的功力和人格魅力,使得理論煥發(fā)新生。構建豐富有趣的高效課堂,關鍵是利用多種手段,用多種手段來表現(xiàn)理論課的魅力,吸引學生,這不僅僅限于用個多媒體,用個ppt就行了,這只是表面的教學工作,最主要的是廣電專業(yè)老師,要會利用新聞、電影視頻,音樂等多種藝術形式來表現(xiàn)。如在上廣播電視新聞概論的時候,授課老師可以播放與內容相關的影片和音樂,當講到各種電視類型及發(fā)展史的時候,教師可以播放CCTV、BBC等著名媒體所制作的相關紀錄片,在講到中國電視的發(fā)展史的時候,教師可以播放在歷史上很重要的作品片段,在講廣電制作的理論課時,可以利用對比影片的方法來解釋畫幅、鏡頭等相關知識,講到電臺相關知識的時候也是一樣,可以用幾個典型的國內外電臺節(jié)目,如《美國之音》和《央廣之聲》來說明電臺節(jié)目相關的理論知識,在講到新聞理論及新聞關的時候,可以利用一些名家講座和專題報道來提高學生注意力,可以利用主旋律音樂來烘托氣氛。教師在上課前和上課間隙,也可以播放一些時下流行的歌曲和娛樂視頻來調節(jié)氣氛,提高學生積極性。在上到一些與廣電歷史和時代性有關的理論課時,教師甚至可以找出自己以前收藏或保存的相關物品,比如磁帶、老式收音機等,展示給學生觀看,讓學生對這段知識和歷史更感興趣。廣電專業(yè)理論課雖然是理論,但與實踐有極大關系,教師可利用相關案例,關注和表現(xiàn)時下熱點問題,并結合語言的組織,幽默感的把控,講課形式的設計,來使課堂更加豐富有趣,這樣,才能使學生感到新鮮有趣而不厭倦,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2積極與學生互動,提高課堂的自主性

前文提到學生的自以及學生的課堂地位對學生課堂積極性的影響。每一個人都渴望被重視,都希望在一個特定的場合中體現(xiàn)自己的存在感,如果在有可能或應該產(chǎn)生存在感的時候,沒有被重視和發(fā)現(xiàn),整個人就會陷入到一種消極、無生機的狀態(tài)中,從而對當時環(huán)境里的任何事都不感興趣。所以,我們要在課堂上提高學生的自主性和地位,讓他們做“課堂的主人”。要提高學生的自主性,關鍵就是積極與學生互動,我們在上廣播電視專業(yè)理論課的時候,要會就概念和案例跟學生交流互動,走下講臺,傾聽學生的話,傾聽學生對這個媒體和與這個媒體相關問題的看法,讓學生都重視課堂這一段時間所討論的問題知識,讓學生對這個知識發(fā)表見解。課堂討論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方式,它能讓自完全抓在學生的手里。通過知識和案例的小組討論,學生能融入課堂,找到存在感,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廣電教師還可以進行隨堂小訓練,提高學生們的注意力和參與度。比如講到廣電編輯時,可以讓大家隨堂寫東西;講廣電的特點時,可以讓同學談談自己與廣電的小故事等?;雍驼n堂討論,是提高學生積極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3.3引導學生對理論產(chǎn)生重視和理解

理論是枯燥的、無味的,但這只是它表面性質的表現(xiàn)之一,實際上,理論在人類發(fā)展史上起著重要作用。理論推動實踐,有多少大事都是在優(yōu)秀理論的指導下才能成功的,就以廣電專業(yè)理論來說,從事廣電事業(yè),只懂技術,不懂得廣電的發(fā)展脈絡、基本原理、理論體系以及現(xiàn)狀,是很難在實踐中取得成就的,只懂技術不懂理論,在廣電體系里難以生存,因為廣電的基本工作,比如攝影、剪輯都有一套嚴密的理論嵌套。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認清現(xiàn)實,注重理論的重要性,引導他們多看一些專業(yè)類書籍,同時引導他們關注時事,關注與廣電專業(yè)相關的現(xiàn)實事件,讓他們將事實與理論相結合,更好地理解理論,體會理論的現(xiàn)實意義和重要性,讓他們理解理論,不討厭理論,從而提高他們在理論課堂上的積極性。

4總結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良好的課堂效果是教學成功的一半,課堂效果提升的關鍵在于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在現(xiàn)代這個教育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復雜因素日益增多的情況下,更要注重調動廣電專業(yè)學生課堂積極性,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關鍵在于以學生為主,讓學生自己在課堂這個教學的主陣地上樂于、勇于打好屬于自己的硬仗。

作者:李杰鋒 單位:廣西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參考文獻:

[1]劉進華,廣播電視編導專業(yè)理論課的教學思考[J].電影評介,2014(18).

[2]張英瑛,廣播電視編導專業(yè)理論課程實踐教學探索[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2).

第4篇:歷史博士論文范文

發(fā)揮我院的附屬醫(yī)院優(yōu)勢,我院部分高年資醫(yī)生不但有相當豐富的科研經(jīng)驗,還有豐富的帶教經(jīng)歷。我院擁有高水平的實驗平臺,并能借用大學的實驗平臺??平滩吭谇嗄瓴┦靠蒲信嘤栠^程中承擔整合資源和牽線搭橋的作用。見表1。雙向選擇導師,熟悉醫(yī)院實驗條件科教部羅列出我院有良好科研產(chǎn)出的高級職稱醫(yī)師的主要研究方向,青年博士根據(jù)自己興趣和高年資醫(yī)生的研究方向自主聯(lián)系、自由溝通、雙向選擇指導老師。還可自主聯(lián)系具有相當科研資歷的院外老師獲得指導??平滩垦埼以汗矊嶒炂脚_的負責人向青年博士介紹實驗室的基本情況、開展的代表性研究以及實驗室的管理流程和應遵守的規(guī)定,并帶領青年博士實地參觀實驗室,為他們詳細講解各種儀器設備的作用,使博士們對醫(yī)院實驗條件有了感性認識。提出研究設想,與導師思想碰撞該階段,青年博士向指導老師提出自己的研究設想,導師在宏觀上幫助他們把握研究方向的科學性、先進性和可行性。科教部在此階段組織多場科研培訓講座。講座內容涵蓋科學的研究方法;SCI論文的撰寫、提高中稿率的辦法及學術規(guī)范;撰寫項目申請書的注意要點等專題。此外,醫(yī)院還為青年博士提供每年一次外出參加學術會議的經(jīng)費,讓他們了解學科最新動向,參與外院的溝通和交流。撰寫具體研究計劃,提高科研質量科教部將青年博士按照接近的學科和研究方向分組。青年博士依據(jù)個人的研究設想撰寫研究背景、內容、實驗方案、研究時間安排等。由各小組組織開展主題讀書報告會,匯報文獻閱讀情況和自己的觀點。青年博士相互督促,不斷改進,共同進步。并將研究計劃交給指導老師,由指導老師對研究方案進行修正,給予反饋意見。確定研究計劃后,交給實驗平臺管理人員統(tǒng)籌安排實驗場地和設備。培訓的考核和監(jiān)管每位博士須嚴格按照計劃參加培訓,實驗室管理人員在青年博士實驗過程中給予技術指導,每月上報青年博士的考勤。每個階段結束后,指導老師就青年博士的研究進展與其既定目標作出評價,適度調整下一階段的研究安排。在科研輪轉中期檢查時,青年博士需向科教部遞交實驗小結;在培訓結束時遞交科研培訓總結報告??平滩拷M織專家對青年博士的科研培訓總結報告進行評議,評議成績作為科研培訓考核結果,若考核不合格者計入個人繼續(xù)教育檔案。

青年博士的科研積極性提高,申報項目數(shù)不斷增加,科研質量也有明顯提高。從國家自然基金青年項目申報來看:全院青年基金項目申報數(shù)由2010年65項增加到2011年的95項和2012年的134項,2012年和2011年較前一年增長率分別為4612%和3518%;中標數(shù)猛增:2012年中標數(shù)為34項,2012年和2011年較前一年中標數(shù)增長率分別為36%和108%。根據(jù)科教部統(tǒng)計2008~2010年入院共有95人參加培訓,在2011~2012獲得國家自然基金19人,發(fā)表過SCI論文人數(shù)為30余人。指導老師對青年博士科研培訓工作給予肯定,他們認為用制度規(guī)范科研幫帶對青年博士在大學附屬醫(yī)院的職業(yè)生涯發(fā)展會有很大的幫助,培養(yǎng)了青年博士科學的研究思維、嚴謹?shù)难芯糠椒?。青年博士對醫(yī)院這項有力舉措積極響應,努力將臨床工作和基礎研究有效地結合起來。在導師的指導下通過不斷地學習和積累,爭取在未來3年里在科研成果方面有所突破。

健全的規(guī)章制度能夠起到良好的引導和保障作用,使得工作的開展有序化、規(guī)范化醫(yī)院經(jīng)過多次討論和修改,制定了5青年博士科研培訓實施辦法6,從培養(yǎng)目標、指導老師的資格、培養(yǎng)形式、培養(yǎng)周期和考核標準等做了明確規(guī)定。青年博士畢業(yè)成為一名臨床醫(yī)生的前3年為一個培養(yǎng)周期,是青年博士成長的關鍵時期。需要指出的是青年博士的科研輪轉列入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計劃,有3~6個月的脫產(chǎn)培訓時間,從而保證了進行科學研究的時間。此外還出臺了細化的5青年博士科研啟動基金使用和管理辦法6,專門撥款為青年博士提供專項經(jīng)費支持,用于在科研培訓期內開支,并給指導老師一定的指導費用。創(chuàng)新性和自主性是我院青年博士科研培訓的兩大亮點創(chuàng)新科教管理實踐,構建我院青年博士科研培養(yǎng)機制醫(yī)學人才的梯隊建設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服務于醫(yī)院發(fā)展戰(zhàn)略,必須有前瞻性,它涉及的對象是具有發(fā)展、培養(yǎng)潛質的且充滿智慧和較扎實的理論和專業(yè)知識的年輕人[4]。青年博士的培養(yǎng)是我院人才隊伍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青年博士承擔著臨床繁重的醫(yī)療、科研甚至教學任務,因此科教部門要切實做好青年博士科研的服務保障工作,規(guī)范培養(yǎng)過程,創(chuàng)造一種動力與壓力同在,嚴謹與務實的科研環(huán)境,對于青年博士的發(fā)展是很有幫助的[5]。借助于本院及浙江大學高年資專家的/幫、帶、教0,使他們對自己的職業(yè)發(fā)展和科研目標、方向更加明確。培養(yǎng)期間及結束時的考核,能夠督促青年博士保質保量完成科研任務,確保培訓質量。科研培訓的自主性使得青年博士能夠很好地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青年博士在充分考慮自己的研究興趣和方向后自主地選擇指導老師,能與指導老師充分深入交流,能從導師那里得到很多科研啟發(fā)。按照學科和研究方向分組討論使得進行同類研究的青年博士聚集在一起討論,碰撞出思想的火花,還帶來了心理上的歸屬感。消息互通,縮短了一個人摸索的時間。自主安排進入實驗室的時間,將青年博士科研培訓納入到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中,不但保障了科研時間,也使得青年博士更加有效地利用時間,將科研和臨床結合起來。青年博士是醫(yī)院培養(yǎng)人才的基礎,是醫(yī)院競爭力的最終源泉。醫(yī)院應為他們提供科研培訓平臺和機會,提高其科學研究水平,鞏固研究基礎,同時在院內營造科研氛圍,建立科研培訓體系,為培養(yǎng)學科后備帶頭人提供支撐和保障。

本文作者:毛晨佳徐雯王凱孫力南小璐黃建工作單位: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

第5篇:歷史博士論文范文

關鍵詞:網(wǎng)絡時代;影視文化;文化軟實力

中圖分類號:G12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723X(2012)08—0077—0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二個五年規(guī)劃綱要》中已經(jīng)明確提出“傳承創(chuàng)新 推動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的發(fā)展目標,那么我們國家能否利用凸顯民族文化的影視,提高我國的文化軟實力,為世界文化提供更具生命力的新價值導向,是影視文化發(fā)展中面對的重要課題。

文化軟實力( soft power)的概念最早是由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院長、美國國防部前部長助理約瑟夫? 奈在1990年3月發(fā)表的文章《衰落的誤導喻》中提出。也把“軟實力”明確定義為“是通過吸引、而非強迫或收買的方式來達到自己目的的能力。它源自一個國家的文化、政治觀念和政策的吸引力”。[1](P11)約瑟夫?奈指出: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既包括由經(jīng)濟、科技、軍事實力等表現(xiàn)出來的“硬實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識形態(tài)吸引力體現(xiàn)出來的“軟實力”,這些實力均要通過大眾傳媒體現(xiàn)出來。

一、網(wǎng)絡環(huán)境成為傳播影視文化的一個重要平臺與全新渠道

我國首部《文化軟實力藍皮書》指出,以web2。0為代表的新媒體成為建構與傳播國家軟實力的一個重要平臺與全新渠道。根據(jù)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絡信息中心(CNNIC)在2012年1月16日的《第29次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國網(wǎng)民規(guī)模達到5。13億,手機網(wǎng)民規(guī)模達到3。56億,而網(wǎng)絡視頻的用戶規(guī)模則達到3。25億,使用率提升至63。4%,遠遠大于通過影院、電視和購買光盤觀看的受眾人群。今天的人們已經(jīng)越來越習慣通過視聽網(wǎng)站點播下載電影和電視劇,利用手機等電子產(chǎn)品隨時隨地收看。

以網(wǎng)絡為傳播平臺,影視文化的傳播方式更為多元化。借助高新科技的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和手機平臺,影像資源大大豐富的同時,上傳和下載的過程卻顯得簡單而方便,影視的傳播形式已經(jīng)開始突破傳統(tǒng)的影院和電視臺模式,逐步向立體化、多元化的傳播方向發(fā)展。以互聯(lián)網(wǎng)為代表的新媒體技術為雙向互動、即時傳播和差異化傳播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滿足了受眾多元文化的消費需求。[2]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影視文化傳播不僅改變了傳統(tǒng)受眾的文化消費習慣,而且促進了新的文化群落的形成,推動著多元文化的向前發(fā)展。

二、影視文化體現(xiàn)民族的文化符號和文化象征

一個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典型特征,必須有自己獨特的民族特征,有其獨特的文化符號和文化象征。中華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化積淀,這筆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是中華民族的魅力和思想源泉,為中國價值觀的傳播提供不竭動力。

(1)影視產(chǎn)業(yè)是整個文化產(chǎn)業(yè)的核心內容。借助視覺影像、聲音和色彩等影視語言,表現(xiàn)我們民族文化的豐富內涵。比如在美國紐約時報廣場電子屏播出的中國國家形象片,因其色調強烈,形象突出,引來游人駐足觀看,同時借助網(wǎng)絡平臺的擴散傳播,在網(wǎng)上也引起廣大網(wǎng)民的熱議。30秒長度的電視宣傳片,以“中國人”概念打造中國形象,選擇的都是國內外比較有影響力的公眾人物,包括邰麗華、吳宇森、姚明、袁隆平、楊利偉等涵蓋國內各行各業(yè)的數(shù)十個杰出華人,以“智慧、美麗、勇敢、才能、財富”等詮釋中國人形象。宣傳片以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國紅為主色調,畫面大氣磅礴,音樂渾厚激揚,通過時代廣場的電子屏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wǎng)(CNN)的各個頻道進行播放,借助國際主流媒體影響力來客觀展示中國形象,更加自信、主動地展示自己的“軟實力”,爭奪國際話語權。

(2)承載著中華民族文化符號與文化象征的影視藝術,已經(jīng)成為體現(xiàn)中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手段和表現(xiàn)形式。影視文化通過網(wǎng)絡和傳統(tǒng)媒體等影視傳播途徑,讓世界深刻地感受到我們民族的悠久文化和國家的朝氣與力量,使影視成為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3](P11~12)比如電影《臥虎藏龍》中所展示出的中國傳統(tǒng)建筑,古典的中式婚禮,寫意的翠竹山水等都是華夏民族典型的文化符號;十八般武藝的武打設計,配以大鼓小鼓密集的鼓點,讓觀眾感受到一股濃郁的“中國風”,通過影視藝術的獨特表現(xiàn)形式,向世界展示著中國博大的文化內涵。

(3)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符號和文化象征融進影視作品,能強化作品在世界影視范圍中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影視作品兼收并蓄世界各地文化的有益成分,通過網(wǎng)絡和傳統(tǒng)媒體的聚合傳播,將有利于影視藝術在多種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中,不斷更新自身的內容和表現(xiàn)形式,以獲取更多觀眾的青睞。

三、影視文化的價值觀導向提升了國家文化軟實力

(1)美國的影視作品通過具有視覺沖擊力的視覺影像來傳播其文化價值觀

從1996年開始,美國的文化產(chǎn)業(yè)已經(jīng)超過航空、科技等傳統(tǒng)領域,成為美國最大的出口產(chǎn)業(yè),無形中影響和改變著世界各地人們的價值觀。以美國為首的歐美國家已經(jīng)將影視作為提升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陣地和主要手段,通過吸引、感召、同化受眾,從而獲得受眾的認同感、親近感和歸屬感。我們在享受視覺盛宴的同時,也形成一種事實認同,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自覺自愿地接受這種文化價值理念。[4](P65~70)而作為影視的傳播渠道,由于傳統(tǒng)媒體的傳播手段容易受到政策、技術的限制,很難實現(xiàn)全球性的傳播,相對而言互聯(lián)網(wǎng)新媒體由于其技術瓶頸的不斷突破,傳播渠道越來越寬泛,所以網(wǎng)絡已經(jīng)被美國等歐美國家選為傳播影視文化的最佳新陣地,成為提升其文化軟實力的又一新渠道。

第6篇:歷史博士論文范文

標志、英文為“l(fā)ogo”,中文也稱會徽、會標、是體現(xiàn)世博會形象與特征的公共符號。人類社會進入20世紀,標志被廣泛應用于社會生活各個領域,世博會的標志自產(chǎn)生伊始就成為世博會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世博會的文化載體與形象內核,也是主題理念的高度精練與濃縮3。

主題是世博會的靈魂,地標建筑、場館、展示空間等的設計都圍繞主題展開,標志設計自然不能例外。從世博會主題關鍵詞的出現(xiàn)頻率看,“進步與發(fā)展”有8次4,“自然”6次5,“科學與技術”6、“水(海洋)”7、“人(人性)”8都是5次,可見人一直在思考與自然、科技的關系問題,并尋求自身發(fā)展。

主題理念是“源”,標志視覺傳達設計是“流”,創(chuàng)造切合主題意義的圖形和色彩成了設計師的追求,世博會最大的概念是“世界盛會”,其次需兼顧時代特征、國家、民族特色、城市特點。在世博會標志圖案中,以圓形代表“世界”概念的創(chuàng)意眾多,有19枚標志與圓形有關,其中直接使用地球圖形有8次9,另外,水(海洋)的圖形出現(xiàn)了3次10,人的圖形出現(xiàn)3次11,這些視覺圖形與世博會的主題可謂密切對應。

地球平面圖形、簡稱地圖,是何時被開發(fā)出來并為世人共識的?早在15世紀大航海時代,人類對地球就有了精準的測繪;拜耶(Bayer)設計的美國20世紀50-60年代平面設計里程碑式的作品《世界地理地圖》,又為世界細化了地圖的形象12,地圖的高頻使用反映了人對自身生存空間的關注。

1933年正值人類告別“蒸汽時代”,進入“太空時代”,芝加哥世博會標志設計體現(xiàn)了這一夢想,旋轉的地球劃出充滿速度與力量的弧形軌跡,向宇宙發(fā)散開去,據(jù)記載13:“瑪麗(MariePoetz)在尋找一個芝加哥世博會獨特的代表物圖案……”,標志表述了“一個世紀的進步”的主題,這個地圖無疑極具原創(chuàng)性。

1935年布魯塞爾世博會的標志是一個肩負地圖的人,造型比較寫實,標志顯示出不同民族的參展國對和平的共同期望。

1939年-1940年的紐約世博會,標志設計者直接使用了當時的地標建筑——三角尖塔與地球造型剪影組合,有著追求現(xiàn)代性與功能性的特征。

18年后的布魯塞爾世博會標志,洛克設計了略有變形的五星代表五大洲,地圖、數(shù)字“58”和處于視中心的布魯塞爾市政大廳剪影呈三角鼎立,標志的特色在于地圖•數(shù)字•建筑有機組合,他的闡述是“……地球也應該擁有一席之地,因為這是世界性的盛會?!?/p>

1960年西雅圖世博會預言人類將在21世紀向火星邁進,進而征服整個外太空。標志圖形是一個被稱為“太空之針”的陽性象征物,內置地球圖形與“21世紀”的字樣,設計具有超現(xiàn)實風格。

1964年紐約世博會標志仍是一個地圖,上面分布著世界各國的位置,象征最新通訊與運輸技術的曲線環(huán)繞著四周,說明科技促進著各國間的交流,縮短了世界的距離。

1967年蒙特利爾世博會標志用樹叉代表人的雙手,8對等大小的雙手均勻分布,圍繞成一個整圓,代表人類共同擁有一個地球。

1970年大阪世博會展示了宇航員帶回的“月亮上的石頭”,福田繁雄設計的標志如同一個盛開的櫻花,五個缺角的圓代表地球上的五大洲,加上中間的小圓象征世界人民共聚日本,非常切合“人類的進步與和諧”主題。

美國19世紀50-60年的城市化進程帶來了生態(tài)與環(huán)境的破壞,1974年斯波坎世博會的標志用了“孟巴斯(Mobius)紐帶”14,循環(huán)的造型寓意生命的延續(xù),環(huán)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1982年諾克斯維爾世博會標志設計就用了燃燒的園形火焰,表達全世界關注能源的主旨。

陸地資源的匱乏導致人類將目光投向海洋,“太空時代”從此讓位給“海洋時代”,在這一階段,標志出現(xiàn)較多的視覺圖形是波浪形。

1975年沖繩世博會主題為:“海洋—未來的希望”,圓形標志內也設計了三個重復的卡通浪花圖形,代表美麗和可愛的海洋。

1984年新奧爾良世博會的標志用了流動的水波作為圖形,外形也是世人偏好的圓形。

1998年里斯本世博會迎著國際海洋年的旗幟舉辦,標志設計了世博會的英文首寫字母——波動的“E”字,右加一輪旭日,創(chuàng)意直擊主題——海洋,未來的財富。

2008年薩拉戈薩世博會標志直接采用海水的寫實圖片,主題是“水和可持續(xù)發(fā)展”。

也有直接紀念人對海洋探索的世博會。1992年,就是大航海時代后的500年,熱那亞和塞維利亞都舉辦了博覽會,前者以“哥倫布—船與?!钡闹黝},標志用數(shù)字“500”變化為帆船的圖形,在波浪形的海面上行駛,造型直白且形象;后者將expo’92中的字母“O”處理為地圖,加上右下角的“塞維利亞”字樣,標志集時間、地點、主題于一身,也可直接將o’92單獨拿出來使用,并詳細規(guī)定了不同用法下的尺寸變化,以達到最佳視覺效果,凸顯了功能主義的理念。

后來人的視野又由海洋擴展到整個大自然,大貫卓也(OnukiTakuya)在談及他創(chuàng)作的2005年愛知世博會標志時說:“……2005年的世博會將是一個充分滿足人們盡情領略人與自然相互關系的場所,這就是我在這個標志中想要表達的情感?!睒酥驹O計了一個開放的圓形,如同綠色的太陽。

歷屆世博會標志的色彩同樣與主題密切相關,蘭色作為主色調最多,用了8次15,因為藍色是最能代表天空、地球、宇宙、海洋、高科技的色彩,且很少民族對它禁忌。1999年后的五屆世博會標志都是采用了綠色為主色調,想必因為綠色是自然,環(huán)保的專用色。色彩應用的經(jīng)典之作是2000年漢諾威世博會的標志,其手法似乎受到20世紀60年代興起的動感藝術的啟發(fā)16,色彩搭配妙不可言。

世博會150年的歷史也正是現(xiàn)代視覺傳達設計的發(fā)展史,在歷屆世博會標志中,也不乏視覺效果上相當平庸的作品,主要表現(xiàn)在標志形象無法與當時的建筑、科技、文化創(chuàng)新和成就相媲美,究其原因,有征集與評選機制的的不健全,也有世博會形象設計本身發(fā)展并不完善的因素;

首先,社會征集的方式?jīng)Q定了設計以主題為宗。社會征集的方式能喚起大眾對世博會的激情,1958年布魯塞爾世博會只有13幅作品參加,之后的1968年圣安東尼奧達到100幅,而1998年的里斯本世博會,有1228個作品入圍,經(jīng)過兩個多月的篩選才確定17,2010年上海世博會也從8568幅作品中層層篩選出一幅,面對如此眾多的設計應征稿件,在視覺效果相差不大的前況下,盡最大可能表現(xiàn)、挖掘、創(chuàng)新主題的意義成了勝出的法碼。

不可否認,大多數(shù)標志的視覺圖形傳達了主題的含義,然而,過分追求貼切主題意義會導致標志藝術性的失落。歷屆世博會無一不是是科技、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奧林匹克”盛會,主題內涵十分豐富,影響因素也很多,最大限度地表達主題意義會使得圖形變得復雜化,有時需要大膽舍棄某些繁冗的形式,追求簡潔有效的傳達效果:如2000漢諾威標志設計的主題是,人類-自然-科技-發(fā)展,主題非常龐雜,設計師們最初圍繞主題設計了一些開合狀的同心圓造型,并強調其科技美感,經(jīng)充分考慮到之后,認為視覺傳達效果不足,于是著重致力于開發(fā)抽象的形態(tài),充分追求藝術性,最終大獲成功。

其次,社會征集確實產(chǎn)生了許多優(yōu)秀的標志,但也會有著個人思考的局限甚至不嚴謹?shù)耐陡?,這種單兵作戰(zhàn)的形式有時會導致整體上的標志視覺效果顯弱。

在廣集社會思路與智慧的基礎上,特邀精英集體創(chuàng)作是卓有成效的做法,漢諾威與愛知世博會標志征集因此獲益非淺,漢諾威邀請了九位德國知名設計師共同題名了一批才華橫溢的年輕設計師加入徽標征集活動,愛知世博會在全世界獲得提名的10個杰出方案中,選中了一件作品。

個人以為,對于世博會這一重大活動的視覺傳達設計而言,用什么樣的方式設計應處于第二位,最重要的是標志設計能否在視覺藝術上代表當時的最高水平?畢竟,這枚標志承擔著向世界展示民族品味、國家形象的功能。

最后,呼吁世博會增強整體視覺形象設計。1962年西雅圖世博會之前的標志絕大多數(shù)是黑白色,這與世博會一直沒有進行色彩系列研究有關;更有6屆世博會標志視覺設計不完整18,相比于奧運會這是一脫胎于世博會的盛會,世博會無論在設計理念、視覺圖形開發(fā)、色彩規(guī)劃、設計后期實施力度等諸多方面都無法與之比擬,因此,世博會的整體形象設計存在問題,2010年上海世博會似乎已經(jīng)意識到這一點,近期在向社會廣泛征集展示和活動策劃方案,并頒布了《標志使用管理辦法》,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衷心祝愿她在形象設計上也能“最精彩、最成功、最難忘”。

如果說,一切始于世博會,對于世博會的標志設計而言,一切源于主題。

注釋:

[1]本文涉及的世博會不分專業(yè)類和綜合類。

[2]1937年巴黎世博會沒有記載。

[3]摘自“2010年上海世博會標志研討會”。

[4]1933年芝加哥、1939-1940年紐約、1962年西雅圖、1970年大阪、1992年塞維利亞、1993年大田、2000年漢諾威、2008年薩拉戈薩。

[5]1974年斯波坎、1984年新奧爾良、1990年大阪、1999年云南、2000年漢諾威、2005年愛知縣。

[6]1937年巴黎、1958年布魯塞爾、1985年筑波、1988年布里斯班、2000年漢諾威。

[7]1975年沖繩、1984年新奧爾良、1992年熱那亞、1998年里斯本、2008年薩拉戈薩。

[8]1958年布魯塞爾、1967年蒙特利爾、1990年大阪、1999年云南、2000年漢諾威。

[9]1933年芝加哥、1935年布魯塞爾、1958年布魯塞爾、1962年西雅圖、1964年紐約、1982年諾克斯維爾、1988年布里斯班、1992年熱那亞。

[10]1975年沖繩、1998年里斯本、2008年薩拉戈薩。

[11]1935年布魯塞爾、1967年蒙特利爾、2010年上海。

[12]參見王受之著《世界平面設計史》P209。

[13]《PatchworkSouvenirsofThe1933World''''sFair》byMerikayWaldvogel,P11。

[14]以德國物理學兼天文學家孟巴斯的名字(AugustFerdinandMobius)命名。

[15]1964年紐約、1974年斯波坎、1975年沖繩、1985年筑波、1986年溫哥華、1993年大田、2000年漢諾威、2008年薩拉戈薩。

[16]簡稱“歐普”(Opticalart),是在包豪斯納吉、阿爾貝斯的視幻藝術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

[17]本次世博會也是標志征集入圍作品最多的一屆。

[18]1933年芝加哥、1939-1940年紐約、1964年紐約、1968年圣安東尼奧、1982年諾克斯維爾、1990年大阪世博會標志都沒有文字組合。

第7篇:歷史博士論文范文

【關鍵詞】博物館;文化意識;建立的意義;總結

一、博物館文化意識的建立

傳統(tǒng)意義的博物館文化是以實物為基礎的博物館藏品通過陳列展示而構筑的歷史記憶?!艾F(xiàn)代博物館在傳統(tǒng)博物館三大基本功能(收藏、研究、教育)的基礎上日益發(fā)展為一種以傳播、交往、審美為中心,特別是以陳列展示為中心的現(xiàn)代文化形態(tài)。這不僅標志著現(xiàn)代博物館文化形態(tài)的轉變和形成,也標志著一種新的博物館理念的醞釀和構建,意味著傳統(tǒng)博物館思維范式和行為模式的轉換?!睆娜姘l(fā)展的角度來看,博物館是人類歷史發(fā)展的見證人,它向人們展示了進步是和文化遺產(chǎn)緊密相連的;博物館保護和弘揚文化遺產(chǎn),同時還為民族與社區(qū)的文化特性提供了保證;作為信息和交流的中心,博物館是非正式教育的理想場所。

一般來說,博物館是征集、保藏、陳列和研究文物并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展覽的文化教育機構,是收藏和展出國家民族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遺存的寶庫。更本質地看,博物館體現(xiàn)的乃是建立在自由、平等、民主基礎上的文化共享與文化參與。一個博物館存在的價值,就在于其能有效地將藏品及研究成果與社會公眾聯(lián)系起來。收藏、研究、教育是現(xiàn)代博物館所共有的三項傳統(tǒng)功能。近代的有識之士早就有此認識,許多發(fā)達國家也早已把博物館看做現(xiàn)今文化意識的建立者之一。同時在博物館的建立開始,這個特殊的機構帶給人們不僅是物質生活上的需求,也帶給人們精神上的需求。實物性文化的集聚, 就是博物館文化財富的充實。這些文化財富是人類認識自身和客觀世界的一種特珠手段, 也是人類文化積累。

二、文化意識

文化意識是指具有人民性和民族性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寶貴文化遺產(chǎn)在博物館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研究, 使其充分展現(xiàn)教育優(yōu)勢; 文化基礎是指千頭萬緒的工作中, 能體現(xiàn)博物館職能特征的, 最能反映傳統(tǒng)文化發(fā)生、變遷、傳播和發(fā)展的系統(tǒng)工程口加強博物館的文化意識與文化基礎是提高博物館文化藝術品位的關鍵存在。

不增強文化意識, 就游離于博物館千方百計為觀眾服務的根本宗旨, 不堅實文化基礎, 就難以發(fā)揮博物館的社會教育作用。文化觀念滲透于文化基礎上, 文化基礎體現(xiàn)文化觀念的成果。文化的發(fā)展豐富了文化基礎的內容, 文化基礎系統(tǒng)化科學化又促進了文化積累和提高, 三者互為因果。

正確解決文化意識與文化基礎的關系, 是促進博物館進步的有效途經(jīng)。

三、文化意識建立的意義

博物館作為一種文化事物誕生在這個世界上,以共文化功能服務于社會, 文化發(fā)展與博物館共同地前進著。長期以來, 過分強化和突出博物館的社會政治功能, 而對博物館文化本質的重視和研究有所忽略, 致使博物館的文化意識和觀念淡薄,文化積累和建設乏力, 這不能不影響博物館質量和作用。本文主要敘述建立文化意識的重要性。

文化因素是博物館物質和意識的基礎, 構成博物館內部深刻的, 一貫的和穩(wěn)定的有機聯(lián)系, 形成博物館文化。博物館文化最明顯的本質特征, 是它的實物性, 亦稱物化文化。凡是超越本能的、人類有意識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會的一切活動, 都是博物館文化研究和實踐的課題。收藏是博物館文化的積累和發(fā)展,從古代和中世紀有據(jù)可考的收藏動機和目的來分析, 收藏是人們的一種社會文化行為。不論是出于宗教迷信的收藏還是經(jīng)濟積累需要的收藏, 也有是對自然奧秘進行探索和滿足好奇心的收藏, 還有為顯示自己的社會地位和聲望的收藏者。這些收藏本身客觀上都起到對群體的文化忠誠和引導人們對美的追求的目的。收藏積淀著人類文明,是啟迪人們智慧的古老的世界性文化活動, 為博物館起源和發(fā)展奠定實物性文化。保存文化恰是為給當代或后代一種對民族、祖國、故土、文化傳統(tǒng)等的認同, 意識到我們民族文化的深厚和淵深, 了解祖的毅力、耐力和創(chuàng)造性。

總結

博物館文化意識的建立和發(fā)展是受政治、經(jīng)濟、社會、文化諸多因素制約的。所以, 博物館只有不斷調整工作目標, 改進內部運營機制, 逐步擴大各項服務職能, 才能跟上時代的前進步伐,更好地作用于社會。

面于這種形勢, 我們要撩開神秘面紗, 摒棄傳統(tǒng)觀念, 闖出一條適應博物館發(fā)展的新途徑, 這是擺在我們面前尖銳的挑哉。堅持博物館宣傳的指導思想:“保存文化給當代或后代一種對民族、祖國、故土、文化傳統(tǒng)等的認同, 意識到我們民族文化的深厚和淵深, 了解祖的毅力、耐力和創(chuàng)造性。”不能動搖。

參考文獻

[1] 楊國杰.論現(xiàn)代博物館職能演化的進程[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7,8:181-184

[2] 王宏鈞.中國博物館學基礎[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第8篇:歷史博士論文范文

(一)提高學習能力。當前,知識更新日新月異,技術變化一日千里,不學習,不加快步伐學習,就會在知識更新的高速路上被落在后面,甚至被淘汰。學習有三種境界,把學習作為工作的一部分是第一種境界,把學習作為生活的一部分是第二種境界,把學習作為生命的一部分是第三種境界。不同的境界,成就不同的人生,作為中層管理干部,崗位上是領導角色,業(yè)務上是中堅力量,工作中既需要思路謀劃又需要實際操作,必須通過持續(xù)性學習來增長知識、增加智慧,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和技能,不斷增強自身本領。

(二)提高實踐能力。學習的目的在于指導實踐,要將學習成果轉化為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轉化為實際工作的成效。烈火煉真金,實踐長真知。領導干部提高實踐能力,非一日之功,而是一個長期培養(yǎng)鍛煉的艱苦過程。要在“游泳中學會游泳”,在實踐的摸爬滾打中深化認識、增長才干,不斷提高決策和參與決策的能力。

(三)提高素質|創(chuàng)新能力。技術工作更新節(jié)奏快,必須深刻認識當前發(fā)展的階段性特征,緊跟時代腳步,創(chuàng)新工作機制,科學分析新情況新問題,研究新思路新舉措,充分發(fā)揮好中層干部素質|的中堅力量。在學習實踐中,要不斷總結新鮮經(jīng)驗,找準上級決策精神與廣電技術工作的結合點,把實施決策的原則性和解決問題的靈活性統(tǒng)一起來,提出切實可行的實施思路和具體措施,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

二、全面提高中層干部能力素質要打牢三個根基,做業(yè)務上的精通者

(一)打牢理論根基。政治理論是行動的指南,要堅定政治立場,不斷運用理論武裝頭腦,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剛正不阿的品質;業(yè)務理論是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基石,必須真學、真懂、真用,才能掌握廣電技術發(fā)展前沿資訊,敏銳地捕捉稍縱即逝的業(yè)務發(fā)展機遇,科學、及時、準確地制訂發(fā)展規(guī)劃。政治理論和業(yè)務理論二者不可偏廢。

(二)打牢業(yè)務根基。工作人員業(yè)務能力的高低,對數(shù)字化、網(wǎng)絡化的接受程度,對新技術的掌握和使用都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安全播出和事業(yè)發(fā)展。作為技術單位的中層干部,尤其要堅持業(yè)務立身,在技術領域獨當一面,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才能帶領職工有所作為。

第9篇:歷史博士論文范文

為推動《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經(jīng)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教育司批準立項,自2001年2月至8月在全國范圍內對廣播電視系統(tǒng)職工進行了體質與健康情況調查。此類關于廣播電視工作者體質與健康的調查自建國以來尚屬首次,這也是對我國成年人體質監(jiān)測工作的完善和補充。通過本次調查全面準確地掌握了我國廣播電視系統(tǒng)職工的體質與健康情況,經(jīng)過統(tǒng)計研究發(fā)現(xiàn)了廣播電視工作者這一職業(yè)群體在體質與健康方面存在的共性和特性,獲得了客觀準確的第一手資料。此次調查結果可以為廣播電視系統(tǒng)全面貫徹落實《全民健身計劃》提供決策依據(jù),為科學指導廣電系統(tǒng)職工開展體育鍛煉提供指導和幫助,為廣播電視工作者增強體質保持健康提供可靠的參考信息。

2.研究方法與研究對象

2.1研究方法采用問卷調查法、文獻資料法和數(shù)理統(tǒng)計法。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抽樣的原則選自全國廣播電視系統(tǒng)19個省市廣播電臺和電視臺的在職職工。

2.2研究對象的基本情況,樣本數(shù)量:共發(fā)出調查問卷700份,收回有效問卷659份,回收率為94.1%,在659份有效問卷之中男性294人,占44.6%,女性365人,占55.4%。學歷構成;研究生及以上18人,占2.7%,大學本科171人,占25.9%,大專426人,占64.6%,高中28人,占4.2%,其他16人,占2.4%。年齡構成:最低年齡18歲,最高年齡57歲。職務構成:編輯174人,占26.4%,記者159人,占24.1%,技術人員137人,占20.8%,節(jié)目主持人與播音員153人,占23.1%,行政管理人員68人,占10.3%,其他33人,占5.0%。樣本覆蓋區(qū)域范圍:樣本選自北京、重慶、廣東、河北、河南、內蒙古、黑龍江、遼寧、山東、山西、江蘇、福建、安徽、四川、寧夏、甘肅、江西、湖北和湖南等19個省市自治區(qū),覆蓋中央臺、北京臺、鳳凰臺及省市地縣廣播電視系統(tǒng)的各級廣播電臺和電視臺。

3.結果與分析

3.1我國廣播電視工作者健康情況調查與分析

3.1.1健康總體狀況與患病情況,被調查者對自身健康總體狀況進行的自我評價共設有4個等級,調查結果的排序為:①良好65.0%,②一般20.7%,③優(yōu)13.6%,④比較差0.8%。評價結果表明大多數(shù)人對自己的健康狀況表示滿意,優(yōu)良率達到78.6%,其余21.5%的人認為一般和比較差,這可能是因為患有某些疾病或對自己健康狀況的某些方面不太滿意造成的,這些問題在下面進行的關于患病情況的結果分析中可以找到部分答案。對目前患有疾病情況的調查結果顯示患病率的前5位是:①胃病31.7%,其中1.2%很嚴重;②職業(yè)病23.0%,其中1.5%很嚴重;③心臟病4.6%;④高血壓2.9%;⑤肝病1.9%?;疾∏闆r的調查結果表現(xiàn)出三個顯著的特征,其一是患病率前5位的排序與1995年全國職工體質調研中的同類結果對比存在很大差異,位居全國職工患病率前兩位的心臟病和高血壓病在本調查中排位第3和第4,位居全國第3位的職業(yè)病在本調查中排位第二,在全國排位很低的胃病居于本調查結果之首位,這種位置的變化形成的患病情況差異是很大的。其二是各項疾病的患病率均高于全國調研結果的水平,如全國心臟病和高血壓病的患病率均為2.1%,肝病的患病率為0.8%.,本調查這三類疾病的患病率分別為4.6%、2.9%和1.9%,分別高于全國水平2.5、0.8和1.7個百分點。其他疾病的具體數(shù)據(jù)對比略。其三是胃病和職業(yè)病患病率之高及其排列在本調查結果中第一第二的位置,使廣播電視工作者的患病狀況帶有很顯著的職業(yè)特征。由于工作緊張壓力大、工作時間無規(guī)律等原因造成生活習慣和作息時間缺乏規(guī)律是廣播電視工作者中比較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因而導致胃病和職業(yè)病居于患病率之首。綜合上述特征可以看到,對廣播電視工作者健康產(chǎn)生主要影響的疾病不僅是帶有很強職業(yè)特征的胃病和職業(yè)病,心血管疾病和內臟器官的慢性疾病也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

3.1.2本次調查對影響健康的正負兩方面因素進行的調查,分別列出了7項內容,現(xiàn)將統(tǒng)計結果排在前5位的原因進行對比分析,見表1。

表1影響健康正負因素調查結果對比

排位對健康造成損害的主要原因%保持與增進健康的主要途徑%

1缺乏體育鍛煉57.2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習慣74.4

2缺乏充足的睡眠與休息53.0正規(guī)生活方式的改進與養(yǎng)成69.8

3工作壓力大難以適應28.4提高對工作和生活的適應能力37.2

4吸煙20.9戒煙或減少吸煙30.0

5疾病12.3增加食品營養(yǎng)26.7

從表1的對比中看到,正反兩種因素調查統(tǒng)計結果前4名排列順序與涉及內容完全相同,說明被調查者在主觀上對影響健康的因素有著清晰一致的認識,結合本文3.1.1關于患病情況的調查統(tǒng)計結果所顯示出同類現(xiàn)象,從另一個方面反映出廣播電視工作者這一職業(yè)群體在健康問題上存在著比較顯著的共同性和職業(yè)特征。因此改善廣播電視工作者的身體健康狀況應考慮到這種職業(yè)群體的共同性和職業(yè)特征,針對與其相關的主要因素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即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1.3對健康內涵的認知程度的調查?,F(xiàn)代健康觀念認為人體的健康應該包括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三方面的內容,一個健康的人應在這三方面達到相對穩(wěn)定、均衡、協(xié)調的狀態(tài)。對這種現(xiàn)代健康觀念的認知與認可程度反映出一個人的健康觀是否正確和全面。本次調查針對現(xiàn)代健康觀念的三方面內容提出問題,調查結果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反映出對這三方面內容的認知與認可程度如下:①生理因素:身體健康無疾病86.2%,②心理因素:精神狀態(tài)和精神面貌85.3%,心理狀態(tài)和控制心態(tài)能力73.4%,豐富的情感生活45.1%,③社會生活適應因素:對工作和生活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63.1%,社會交往能力38.8%。從上述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對于健康內涵的三個方面,最受重視的是生理因素,其次是心理與社會因素,在心理與社會因素中最容易被忽視的是情感與社會交往這兩方面的需要。

3.1.4關于健康控制意愿的調查,在本次調查中,采用Wallston和Saltzen編制的多維健康控制源和體重控制源量表(該量表來自Robinson、Shaver、Wrightsman主編的《性格與社會心理測量總覽》一書,本調查未做任何修改),對有關健康與體重的控制信念進行評,以此來分析人們的主觀意識對健康的控制和影響。多維健康控制源量表包含內向健康控制源(內控),有權他人健康控制源(外控)和機遇健康控制源(機控)三部分內容,每部分的評價得分介于6分至36分之間,得分越高表示越趨于同意。體重控制源量表包含內向健康控制源(內控)和有權他人健康控制源兩部分內容,總計得分介于4分至24分之間,得分低表示內控意愿強烈,得分高表示外控意愿強烈。傾向于內控表示受個人態(tài)度觀念影響較大,傾向于外控表示受社會公認的規(guī)范與信念影響較大,而傾向于機控表示受到偶然性因素的影響較大。本次調查結果見表2和表3。

表2多維健康控制源調查結果對比表

內控外控機控

得分標準差得分標準差得分標準差

本次調查23.365.4217.104.9113.764.66

參考標準265205.5156

表3體重控制源調查結果對比表

平均得分標準差

本次調查10.473.99

參考標準7.633

本次調查結果從總體上看各項得分均低于參考標準得分,但差距幅度不大,只有2.2-2.9分左右,且各項的差距較為均衡,這可能是國內調查與國外調查之間存在的觀念與理解上的差異所造成的。因此可以說本調查結果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和可比性。從表4中列出的各項得分情況來看,內控意愿強于他控和機控意愿,這種結果說明廣播電視工作者總體而言對健康控制主觀意識較強,受個人主觀意識、觀念和價值觀的影響較大,超過了外部社會規(guī)范、社會觀念和偶然性因素的影響力。表4中關于體重控制源的調查結果說明對于體重的控制從總體上講是傾向于內控方向的,但得分高于參考標準分2.84分,反映出其內控意愿不是很強烈,稍低于平均標準,這種得分情況表明廣播電視工作者群體比較注重自己的體重與體形的控制。主觀上控制體重的意愿受其個人態(tài)度的影響稍大些,但同時也比較注意社會壓力和輿論的影響。

[page_break]

3.2.我國廣播電視工作者參加體育鍛煉情況調查與分析

3.2.1調查結果表明,參加體育鍛煉者以增強體質為主要目的,同時其目的的指向呈現(xiàn)多元化現(xiàn)象。在確定參加體育鍛煉的目的時,有59.5%的人是為了增強體質,有44.2%的人是為了消遣娛樂,有25.2%的人是為了健美減肥,有10.2%的人是為參與社交,以治療疾病和參加比賽為目的的人所占比例極校

3.2.2按照我國1997年制定的體育人口統(tǒng)計標準,即鍛煉次數(shù)、時間和強度三項要求來衡量,被調查者中每周參加3次以上體育鍛煉者占17.5%,每次鍛煉時間達30分鐘以上者占35.7%,鍛煉強度在中等強度以上者占53.8%,因此在廣播電視工作者中體育人口的百分比高于全國體育人口百分比15.46%2個百分點。但是有60.5%的人只是偶爾參加體育鍛煉,還有6.5%的人完全不參加體育鍛煉,二者相加達到67%,這是相對薄弱的部分,應當引起注意。

3.2.3關于參加體育鍛煉的形式和時間,據(jù)調查結果顯示進行體育鍛煉的具體時間53.9%選擇晚上,40.7%選擇早晨,30.1%選擇下午。在業(yè)余時間自發(fā)地參加體育鍛煉者達到87.4%,大大高于1997年國內同類指標的調查結果水平,這說明參加體育鍛煉者的主動性和自主性很強。在進行體育鍛煉時有54.8%的人選擇與同事和朋友一起鍛煉,有46.1%的人選擇個人單獨鍛煉,有26.4%的人選擇與家人一起鍛煉。這種鍛煉形式的選擇情況說明被調查者對體育鍛煉的認識不僅僅局限于個人健身行動,而是把體育鍛煉看做是健身、休閑、娛樂、社交于一體的綜合行為。

3.2.4進行體育鍛煉主要場所的選擇呈現(xiàn)多元化。(略)

3.2.5用于體育器材、體育服裝和體育鍛煉等方面的體育消費情況。(略)

3.2.6選擇體育運動的項目和類型。(略)

3.2.7據(jù)調查結果表明,在影響參加體育鍛煉的諸多原因之中,工作忙沒有時間是首要原因,占59.0%,有37.0%的人認為自己工作忙,經(jīng)常需要加班到深夜。第二位原因是惰性大,不愿意參加占30.3%,第三位原因是缺乏體育鍛煉場地占22.0%。其他諸原因依次排列為:沒有興趣10.8%,缺乏技術指導9.9%,家務重沒有時間8.0%,缺少經(jīng)費7.3%等。

3.3我國廣播電視工作者生活和休閑方式情況調查與分析

3.3.1本次調查結果顯示,關于日常生活中個人作息時間的情況,49.5%比較有規(guī)律,38.0%不太有規(guī)律,7.5%完全沒有規(guī)律。造成作息時間無規(guī)律的原因,第一位是工作忙需要經(jīng)常加班到深夜占37.0%,第二位是個人生活習慣占35.4%,第三位是工作時間無規(guī)律占33.1%。上述結果顯示出,有近一半的人員作息時間不太有規(guī)律和完全沒有規(guī)律,導致這一情況發(fā)生的原因70.1%是源于工作,這可能是由于廣播電視工作的特殊條件和要求造成了這一較特殊的現(xiàn)象。毫無疑問,這種現(xiàn)象對于廣播電視工作體質和健康的影響是很大的,應當引起我們的關注。

3.3.2不良生活嗜好情況。在本次調查中,吸煙者所占的比例為24.2%,其中每日吸煙量10支以下和10支到20支這兩種情況均分別達到44.6%,每日20支以上的為10.8%。據(jù)國家體育總局的《中國社會體育現(xiàn)狀調查結果報告》顯示,我國城鄉(xiāng)居民中有吸煙習慣的占31.3%,吸煙已經(jīng)成為影響我國公民健康狀況的主要不良生活方式,成為我國面對的最嚴重的健康問題。

3.3.3余暇時間與休閑方式。(略)

4.問題與建議

4.1問題

(1)本次調查中采用《中國成年人體質測定標準》中設定的克托萊指數(shù)評價法和身高標準體重評價法對身體形態(tài)進行評價與篩查,兩種方法均發(fā)現(xiàn)男子組中超重與肥胖的比例分別達到18.3%,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這是廣播電視工作者在身體形態(tài)和身體充實度方面存在的問題。

(2)職工患病情況表明,胃病和職業(yè)病位于前兩名且患病率很高,致病原因是工作緊張無規(guī)律等職業(yè)特點,這是具有廣播電視工作職業(yè)特色的患病特征。其他疾病如心臟并高血壓和內臟器官慢性疾病的患病率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這些現(xiàn)象使我們有理由對廣播電視工作者的健康狀況表示擔憂。

(3)按照我國體育人口統(tǒng)計標準,在職工參加體育鍛煉的問題上存在有薄弱環(huán)節(jié)。有60.0%的人只是偶爾參加體育鍛煉,還有6.5%的人出現(xiàn)體育鍛煉中斷的現(xiàn)象。因此缺乏體育鍛煉是影響廣播電視工作者體質與健康的首要因素。

(4)因工作忙沒有時間是影響參加體育鍛煉的首位因素,也是影響廣播電視工作者體質與健康的重要因素。因工作時間規(guī)律性差而造成不良生活方式是廣播電視工作者在生活與休閑方面存在的重要問題。

(5)主觀認識與實際行動相脫節(jié)是廣播電視工作者進行體育鍛煉時的主要表現(xiàn),在調查中絕大多數(shù)人認識到體育鍛煉對增進體質與健康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同時也有大多數(shù)人在實際行動上只是偶爾參加體育鍛煉或者完全中斷體育鍛煉。

4.2.建議

(1)要在廣播電視工作者中倡導樹立正確的現(xiàn)代健康觀念,除了重視患病情況之外,還應注意現(xiàn)代健康觀念中所包含的心理、情感與社會生活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等方面的因素,用正確的現(xiàn)代健康觀念指導規(guī)范個人行為。

(2)大力宣傳減少吸煙,去掉不良生活嗜好,提高對工作環(huán)境和生活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養(yǎng)成正確的生活方式等等,這些是提高生活質量,增強體質增進健康的重要措施。

(3)建議廣播電視系統(tǒng)的領導和相關行政管理部門重視廣播電視工作者的體質與健康狀況,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地開展各種體育鍛煉,同時在客觀上對職工體育鍛煉提供指導和幫助,在實際操作中完善職工體育鍛煉場地器材設備等各方面的客觀條件。

(4)建議長期開展對廣播電視系統(tǒng)職工體質與健康狀況的監(jiān)測工作,落實《全民健身計劃》和實施成年人體質監(jiān)測制度,對廣播電視工作者體質與健康狀況進行長期的追蹤調研,以利于有的放矢地提高職工體質與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①盧元鎮(zhèn):《體育社會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②Robinson,Shaver,Wrightsman:《性格與社會心理測量總覽》遠流出版社,1997年版

③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中國成年人體質測定標準指南》,中國標準出版社,1999年版

④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體育總局:《1997年中國成年人體質監(jiān)測公報》,《體育科學》1999年第19期

⑤江崇民等:《1997年中國成年人體質監(jiān)測結果的分析與研究》,《體育科學》1999年第19期

⑥于道中:《中國職工體質調研報告》,《福建體育科技》1997年第16期

⑦于振峰等:《對我國體育消費現(xiàn)狀的研究》,《體育科學》1999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