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八年級上冊地理試卷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選擇題
1.我國陸地總面積約()
A.900平方千米B.960平方千米C.960萬平方千米D.1000萬平方千米
2.有關我國地理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A.位于東半球,跨南北半球B.大部分位于熱帶地區(qū),緯度較低
C.領土最北端在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
D.西靠亞歐大陸,東臨太平洋,是一個海陸兼?zhèn)涞膰摇?/p>
3.下列山脈中,屬于我國地勢第一階梯與第二階梯分界線的是()
A.天山B.雪峰山C.大興安嶺D.祁連山
4.下面關于我國各民族分布的說法,正確的是()
A.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B.各民族大聚居,小雜居
C.漢族主要分布在東部和南部D.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
5.下列我國省級行政區(qū)中,與河南省相鄰的是()
A.湖南B.江西C.山西D.甘肅
6.我國秦嶺—淮河一線是()
A.熱帶與亞熱帶的分界線B.暖溫帶與中溫帶的分界線
C.濕潤區(qū)與半濕潤區(qū)的分界線D.半濕潤區(qū)與半干旱區(qū)的分界線
7.2010年臺風鲇魚給我國部分地區(qū)造成巨大損失,下列關于臺風的敘述正確的是()
A.多發(fā)生于秋末、春初季節(jié)
B.除、云貴高原外,我國大部分地區(qū)都受臺風影響
C.臺風是災害性天氣,帶來大風降溫和霜凍
D.臺風帶來大量降水,可緩解伏旱
8.造成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陸位置B.季風影響C.地形因素D.緯度位置
9.治理黃河的根本是()
A.上游修建大型水庫B.中游加強水土保持
C.下游加固黃河大堤D.下游開挖入海水道
10.下列鐵路線中不屬于南北走向的是()
A.京滬線B.焦柳線C.蘭新線D.寶成線
11.在河南省境內通過的鐵路線有()
A.京廣線、隴海線、焦柳線B.京九線、京滬線、京廣線
C.浙贛線、哈大線、京廣線D.隴海線、寶成線、京九線
12.目前,關系到我國國計民生的頭等大事是()
A.林業(yè)生產B.漁業(yè)生產C.畜牧業(yè)生產D.糧食生產
13.我國東北平原的作物熟制是()
A.一年兩熟B.兩年三熟C.一年三熟D.一年一熟
14.發(fā)展高新技術產業(yè)最重要的條件是()
A.自然資源豐富B.科技力量雄厚
C.勞動力充足D.位置優(yōu)越
15.解決水資源時間分布不均的主要辦法是()
A.跨流域調水B.人工降水C.修建水庫D.節(jié)約用水
二、填空題:
16.在自然界中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土地、陽光、礦產、水等都是________,并且這些自然界中的資源可分為可再生資源和____________。
17.根據土地的用途及土地的利用狀況,我們把土地資源分為耕地、_______、_______和建設用地等。我國為了加強對土地資源的管理和保護,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______________,切實保護耕地”作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
18.從空間分布來看,我國水資源南豐北缺,特別是_______地區(qū)和_______地區(qū),缺水最為嚴重。
19.在各種交通運輸方式中,_______運輸是我國最重要的運輸方式,這些縱橫交錯的運輸線,構成了全國交通運輸網的骨架。
20.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是_______,_______是國民經濟的主導,而且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21.我國最早建立的高新技術開發(fā)實驗區(qū)是______________。
三、綜合題:
22.讀中國地形圖(5分)
盆地:
⑴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
高原:
⑶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
山脈:
⑸________________
23.讀我國土地利用類型構成圖,完成下列問題。
⑴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土地資源總量豐富,而且土地利用類型齊全,這為我國因地制宜,全面發(fā)展農、_______、牧、副、_______業(yè)生產提供了有利條件。
⑵但是我國的人均土地資源占有量小;而且各類土地所占的比例不盡合理,主要是_______、
_______少,難利用土地多,后備土地資源不足,特別是_________與__________矛盾尤為突出。所以,為了解決這一矛盾,我國政府在人口控制方面,把“實行______________”,在土地管理方面,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______________,切實保護耕地”作為我國的基本國策。
24.分析下表“我國各類自然資源總量和人均值的相對狀況”數據資料,回答:(9分)
資源種類土地耕地礦產河川徑流量森林
總量在世界的排名34366
人均值占世界人均值的1/31/33/51/41/5
⑴分析我國自然資源國情的基本特征。
⑵指出我國自然資源的優(yōu)勢和不足。
⑶談談你對資源利用的看法。
25.請選擇合適的交通工具,用直線連接起來
A.從烏魯木齊到北京開會,時間緊迫①火車
B.從大同運送大批煤炭到秦皇島,運費最低②汽車
C.從重慶到武漢旅游,沿途觀察三峽風光③輪船
D.從拉薩到西寧,沿途參觀考察④飛機
答案:1.C2.D3.D4.A5.C6.C7.D8.D9.B10.C11.A12.D13.D14.B15.C
16.自然資源,非可再生資源17.林地,草地,每一寸土地18.華北,西北19.鐵路20.農業(yè),工業(yè)21.北京的中關村
22.⑴柴達木盆地,⑵四川盆地,⑶青藏高原,⑷內蒙古高原,⑸天山
23.⑴林業(yè),漁業(yè),⑵耕地,林地,人,耕地,計劃生育,每一寸土地
一、復習目標
1.掌握并熟記地理基礎知識。
2.初步理解一些地理基本概念和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
3.初步運用所學地理知識分析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的相互聯系。
二、復習時間及進程安排
17-18周1-2章5課時19-20周3-4章5課時
20周綜合訓練3課時
三、復習措施
教師認真鉆研教材與大綱,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仔細分析學生學情,研究學科特點,增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提高復習效率;科學嚴格地對學生進行復習方法指導;科學有效地對學生進行考試方法指導,使之靈活準確地使用好教材和復習題,并能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投身到復習迎考中去;復習力求精要,減少繁重知識,降低能力要求,不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不影響其它學科的正常開展,努力做到短時間、高效率。臨近考試,如何提高復習的效率和質量?
第一,復習課本,夯實基礎。往年的考試題告訴我們學好課本的重要性:在復習時必須深鉆教材,復習時要做到細、廣、不留下任何知識死角。所以,我計劃用三節(jié)課帶領學生復習課本,復習完畢,及時布置一些練習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夯實基礎。因為即使是能力型試題也要以基礎知識為依托。教會學生一些記憶知識的方法。如用地理表格整理知識、系統(tǒng)法、比較等方法來復習掌握基礎知識。
第二,復習新課堂。這一階段,重點是進行強化練習,結合課本中的圖來完成,我主要用2節(jié)課左右的時間來完成。
第三,綜合訓練,講、練、評結合,提高能力。具體做法是:從往年考卷、網上資料中精選幾份進行訓練,或自編綜合模擬試卷,并注意試題的靈活性。因為時間關系,和學生一起完成,做題過程中及時指出學生掌握知識和審題解題及書面語言等存在盲點和誤區(qū)。要查漏補缺,糾偏正誤。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音樂;審美能力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3)01-0224-02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使師生共同營造和諧、愉快、合作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變“厭學”為“樂學”,由“被動”為“主動”。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1.激發(fā)興趣是音樂教學的前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新課程標準提出: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也就是說教師在講課時所采取的教學方案應該考慮到學生的參與性。所以導課就顯得尤為重要,一定要把握課題,設計生動、形象而且有氛圍的導入,在學習伊始就能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從而產生興趣。比如:在準備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梨園擷英》時,我提前與學生在課下聊天,他們對于中國的傳統(tǒng)戲曲特別的不理解,不喜歡。我思索了很長一段時間,如何給學生上好這節(jié)課。聊天中我注意到他們大約有九成都喜歡流行音樂,流行音樂中又有不少借鑒傳統(tǒng)戲曲的,于是我將近年春節(jié)聯歡晚會上被稱為“神曲”的《忐忑》,借用來導課,學生一聽就覺得非常有趣,而且表現的非?;钴S,情緒和氣氛就有了,在這樣的“熱身”之后,自然而然地將音樂知識融入到活動中,讓學生“順帶”的學習,必免了“灌輸”。
2.營造和諧、愉快、合作的學習氛圍是音樂教學的間奏
在當今開放的音樂教學中,教師應營造一種民主、自由、放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創(chuàng)設良好的師生關系,老師大多數時間可以走到學生中間,縮小和學生之間的距離,老師是導演和編劇,不斷給學生新的內容,新的要求,讓他們有新的發(fā)展,與孩子們一起參與其中。教育心理學認為,如果老師與學生能形成友好信賴的關系,那學生就可能更愿與教師相處,接受教師的教誨,同時,在這種平等、和諧的氛圍中,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人翁意識和創(chuàng)新的積極性。在課堂上,還要經常鼓勵學生,特別是性格內向的學生大膽參與,這種鼓勵的態(tài)度,肯定性的語言,能樹立學生進步的信心,讓學生在寬松友好的學習氛圍中感受美,體驗美。
2.1“互動式”教學的好處?!盎邮健眴l(fā)了我,在音樂教學中要改變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人際關系,堅持以學生為主,通過適當點撥,發(fā)揮想到作用,促進師生間相互交往和愉快合作的和諧關系,使學生得到更多的參與,合作的過程中得到素質上的提高。例如:在七、八年級課堂上,我會設計一些“演唱會”、“舞蹈大賽”、“擂臺賽”等等的活動,放手讓學生去唱去跳,更真實的展現自己音樂方面的才能。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
2.2激發(fā)孩子的好勝心。好勝心是幾乎所有孩子都有的主要性格特點之一,在激烈的競爭中,學生能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們在課堂上“表演唱”“創(chuàng)編旋律”就是利用了這一點,實現教學目的,在每次的音樂課上總是激勵學生上臺表演,并準備一些“小獎品”鼓勵學生,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還能營造愉快、和諧的教學氛圍。
2.3音樂教學中要講求實效。音樂活動課是音樂課的延伸,這種特殊的課型,使學生的情感升華,創(chuàng)造性思維空間更為廣闊。這種類型的課,除了完成基本教學任務外,更多的是在欣賞后的創(chuàng)作。把主動權交給學生。在人教版八年級上冊音樂第一課的教學《青春舞曲》中,我是這樣設計的,先了解美麗新疆的地理位置、風土人情;再了解西部歌王及《青春舞曲》。然后學唱歌曲,然后根據學生的不同喜好將學生分為三個組,讓學生模仿身邊的維吾爾人,在歡快的節(jié)日中邊歌邊舞邊擊鼓的場景,指導學生設計舞蹈、擊鼓節(jié)奏及演唱。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就更能理解樂曲情感。
3.運用客觀、公正、多元的評價機制是音樂教學的尾奏
《音樂課程標準》要求“應在體現素質教育目標的前提下,以音樂課程價值和基本目標的實現為評價的出發(fā)點,建立綜合評價機制?!币魳氛n程評價必須遵循四個原則,導向性原則、科學性原則、整體性原則和標準性原則。并且對音樂課程評價的內容、評價的方式方法都進行了明確的闡述。那么,具體落實到音樂課堂教學上,我們應該如何來評價呢?
3.1考試評價 。眾所周知,考試是對教學效果評價最常見的方法 ,指令性課程范式將音樂教師和學生雙方都束縛在狹窄的課程流水線上,統(tǒng)一目標、統(tǒng)一內容 、統(tǒng)一進度、統(tǒng)一作業(yè)、統(tǒng)一練習。因此考試也是統(tǒng)一的預定性的。這種傳統(tǒng)的考試方式往往總是一首歌加一張試卷,考試由老師一人說了算。這樣的評價往往只有極少數學生優(yōu)秀,而多數學生都只是平庸者或失敗者,事實上,學生因先天條件,興趣愛好等個性差異,在音樂表現上不能樣樣都突出。有的擅長演奏,卻不喜歡唱歌,有些喜愛唱歌,卻不會舞蹈。一個人聲帶不好,學聲樂就有問題 ,這是客觀存在的。我們應該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使考試的評價更趨公平化、合理化、多元化、個性化。
3.2日常形成性評價。日常形成性評價應貫穿于教學過程始終。培養(yǎng)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提高音樂文化素養(yǎng),情感體驗,陶冶高尚的情操是長時間的、逐步的、潛移默化的過程,但平時對學生的考查是十分必要的。平時盡可能通過觀察、提問、階段抽測,實施日常形成性評價。
3.3特長評價。在學期初就確定一些項目:唱歌、演奏、舞蹈、作曲、表述等讓學生自主選擇,并告訴學生到期末以組織音樂會或演唱會的形式進行測試,這種多元的評價,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fā)展 ,才藝的展示,也促進學生平時的努力,爭取自己在某一方面有所突破,使不同愛好的學生在不同的層面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發(fā)展,學生也樂于接受。
3.4自主評價。注重學生的參與意識,自主評價包括學生自評互評,以"快樂參與"為主線,以"班級音樂會"為載體,學生的吹、拉、彈、唱等形式不限,一改往日緊張嚴肅的考試局面,給學生充分展示才藝的平臺,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
通過這樣的流程教學,學生就更能理解樂曲的情感,還能有效地增強學生團隊精神,更重要的是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綜合素質也能得到提高。
一、課前預習
學生提前預習新課的內容,讓學生對新知識有一個初步的理解,學生能主動地發(fā)現新舊知識的聯系,并在此基礎上,對其中的內容提出自己的思考,甚至可以嘗試做一些課后習題進行檢測.在預習時,將自己疑惑或疑難的地方記錄下來,帶著問題去聽教師的課堂講解,不僅會大大提升課堂學習的效率,同時也能夠不斷培養(yǎng)自身的數學預習習慣,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的預習策略,建立明確、細致、認真的學習意識.圖像、公式等數學語言不是只靠簡單的記憶就能夠掌握的,而是需要學生對其來龍去脈有系統(tǒng)的理解,因此,在數學預習理解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讓學生明確抽象知識的真正意義,建立前后聯系的思維模式,可以通過提問題讓學生解答等方式幫助學生深刻地理解數學的概念,提升數學學習效率.
二、構建情境與發(fā)散思維
1.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初中數學課堂有效的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能夠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刺激學生課堂的探求愿望,促進學生將知能有機融合起來.需要我們在數學教學實踐中加強探索,創(chuàng)設出有價值的問題情境,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如教學二次函數y=ax2+bx+c的內容時,設計相關問題:如果二次函數y=ax2+bx+c的圖象頂點坐標為(-2,4),且經過原點,試確定a、b、c的值.當學生接觸到這個比較具體的問題情境時,學生便自然而然聯系剛剛學過的二次函數頂點坐標公式,找到了具體解決第一步的方案.為后面的學習輕松自如地鋪墊.
2.引導學生加強理解
教師可以通過將關鍵詞逐步解釋,進行示范的方式來引導學生思維能力.蘇教版八年級上冊中的線段、角的軸對稱性教學中,線段垂直平分線的定理“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到線段兩端的距離相等”及其逆定理“到線段兩端距離相等的點在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角平分線的定理及其逆定理也是如此.還可以經過自身潛能發(fā)揮能夠知其所以然的實例還很多,引導學生判別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系數的關系;讓學生去探究二次函數的圖象相對于x軸的位置與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別式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去合作解決二次函數解析式的確定、求二次函數的圖象與x軸的交點坐標,以及它們的簡單運用的問題.再比如學生去建立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之間的聯系,則完全可以讓學生多角度地理解相關部分的知識內容進而逐步形成整體性的認知結構,領悟數學的思想和方法.
3.課堂教學有效性
對教學內容進行認真處理,面對新的教材,加強對知識整體的理解與對教材的重新認識與設計.設計教學計劃時,對學生的問題和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估計與預測,加強對教學目標的有效處理.實施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以學生為受教育主體,有效地對課堂的監(jiān)管與學生主動行為的調動.大部分教師平時教學只著眼于教材的闡述,對教學的有效性顯然沒有給予充分的重視,其實在實現教學的有效性過程中,課堂教學秩序的維護比教學目標的設計重要得多,缺乏有效的課堂教學的管理,課堂教學的目標就難以得到維護.因此,要實現教學有效性,不僅僅局限于作為教師課堂教學的師生學習任務,同時也應該成為我們集體備課,聽課,教學反思與信息反饋的一個重要任務.教學目標的設計,教學流程的設計,循序漸進性,使學生融入教學的實際環(huán)境中.
三、參與合作學習積極性
合作學習方式已經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到中學的教學實踐活動中了.合作學習打破了以往“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而改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在合作學習中,學生處于學習活動的主體地位,能夠更加靈活地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因此,通過合作學習,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夠得到更有效的培養(yǎng),包括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我們也應當嘗試著把合作學習引入數學教學活動中,通過合作學習方式的應用提升數學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比如在學習蘇科版八年級下冊,圖形的基本變換“旋轉”后,根據旋轉的性質進行簡單的旋轉作圖――畫出一個圖形繞某個點旋轉后的圖形.方法是先在這個圖形上選擇幾個關鍵點(一般是頂點),再根據旋轉的三要素“旋轉中心、旋轉方向和旋轉角度”確定它們旋轉后的位置,把問題轉化為點的作圖.然而八年級的學生雖然理解作圖的方法但在具體操作時效果并不令人滿意.于是我讓小組討論“總結出畫圖過程的關鍵的步驟或者是口訣”,小組討論非常熱烈,讓人驚訝的是學生總結出了朗朗上口的口訣――“找點(關鍵點、旋轉中心)、連線、定方向,截取等長順次連”,讓本來很麻煩的操作變得形象具體,還增添了趣味性,學習效率大大提高.
四、通過多媒體結合思考
【關鍵詞】 減負背景 英語教學 模塊整合
一、現狀分析
隨著“減負增效”理念的不斷深入,對教師課堂教學的要求越來越高,既要減輕學生的課后負擔,又要讓學生較好地理解英語語言知識,提高語言技能。教師只有把握住有效的課堂時間,在單位時間內提高教學質量,才能真正做到“減負”。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和英語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英語教師需要摒棄過去那種陳舊的教學模式,在中學英語教材與課堂教學模式的有效整合上下功夫,更新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式,從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嘗試,在實際教學中利用模塊整合教學法來實踐于英語課堂教學中,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目前常見的幾種整合模式有:華南師范大學李克東教授提出的“3L”整合模式[1];北京師范大學劉儒德博士提出的“五階段”[2];北京師范大學的馬寧、余勝泉對“整合”模式進行的三個階段十個層次的劃分等[3];此外還有其他廣大中小學教師根據自身的實踐經驗對“整合”模式的類型一些摸索和總結。主要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習活動為中心,突出有效的教學原則,整合多元化學習方式,利用模塊整合教學法實踐于英語課堂教學,努力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本文主要內容是筆者結合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談談模塊整合教學法在英語課堂實踐中的運用。
二、英語課堂教學整合模式探討
無論如何整合教學內容,我們的真正目標都只有一個,為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以支持其終身學習。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可以從實際出發(fā),在學生掌握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筆者經過實際教學實踐,在模塊整合教學課堂中初步運用了以下教學思路模式,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2.1準備部分
2.2.1 研究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是教學的基礎,通常是對已有教材進行研究與挖掘,可以從英語課堂教學入手。根據學生知識水平、學科進度、教學狀況等實際情況進行選擇重組。例如初三復習階段,學生面臨較大的升學壓力,時間緊,任務重。在進行復習時要求教師要有高超的復習技巧,認真分析近年來的中考試卷,研究考點、命題方向。同時教師要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優(yōu)化設計,科學訓練,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解題技能。筆者仔細分析cloze tests 題型的共同特點,對杭州市三大中考題型:單詞拼寫、完形填空以及選詞填空有效整合,并以此類題型為一個整體模塊進行實際教學,探索解題思路,培養(yǎng)學生解題技能。
2.1.2制定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制定通常分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知識與技能上可針對不同的課型分別制定,過程與方法的教學目標則應體現出培養(yǎng)學生哪方面的素養(yǎng),通過什么方法來實現等。教學目標決定了一節(jié)課的總體方向和要解決的問題。如在設計《skills of cloze test》一課時,筆者利用英語模塊復習法的教學原理,緊扣杭州市中考命題思路,將詞、句和語篇進行了有機地整合,其課堂目標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處理此類問題的解題技巧,讓學生在實際訓練中靈活運用。因此筆者把這堂課的教學目標設計為:我
2.2實施部分
2.2.1找準契合點
根據教學目標確定了學習任務后,在教學時,如何適時地找準各教學內容之間的契合點就顯得尤為重要,可以說它是整個模塊整合法是否能夠在實際教學中有效運用的關鍵所在。案例一:《skills of cloze test》一課中正是結合了三大題型共同的解題技巧,即對空缺詞詞性的有效預測及對詞性的判斷,并利用句子所給的關鍵信息,語法規(guī)則,邏輯推理和常識,以及特定的語境來解題。通過分析,總結,歸納來培養(yǎng)學生的解題技能。
[案例片段1]
在英語課堂教學實踐中,如何找到各教學內容之間的契合點是要靠教師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和探索精神不斷嘗試的。如案例二:形容詞和副詞《Adjectives and Adverbs》的復習教學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副詞的主要作用是對動詞、形容詞、副詞的修飾,形容詞的作用是修飾名詞。其共同點都是在起修飾作用。尤其是形容詞和副詞之間的相互轉換,以及比較級和最高級的用法。結合近幾年來的教學實踐,引入模塊手段進行教學,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掌握這類詞匯的用法。
[案例片段2]
形容詞和副詞的整合教學,利用詞匯教學原理,節(jié)選各類中考的經典題型,全面整合復習這兩類詞匯的用法,讓學生在實踐中靈活運用。
2.2.2積極引導學生思考
本環(huán)節(jié)是這類課堂目標是否達成的關鍵。教師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從簡單的重復、機械化的完成任務中解放出來,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就必須要積極引導學生對任務的思考: 我要做什么?我為什么要做?我要怎么做?教師要不斷引導,打開學生的思維。只有培養(yǎng)學生能夠自主獨立解決這三個問題,才能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例如,在實際教學中,筆者發(fā)現學生對單詞拼寫題非常容易失分,基礎弱的看懂了句子,在茫茫詞海中卻想不到這個詞,好不容易想到了該詞,實際填寫中又由于自身知識能力的欠缺而沒用使用詞的適當形式。例如:My h_____ are reading, singing and dancing.會做的學生往往也會填hobby而不是正確形式hobbies,學生往往不注意后面be動詞的形式are,審題是不注意在句子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信息提示,導致在考試中失分嚴重。在案例《skills of cloze test》一課中,筆者就設計了Sentence Cloze Test這個環(huán)節(jié)。從對空缺詞詞性的判斷,尋找所給的關鍵信息,等多種渠道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觀察以及解題能力。
[案例片段3]
2.2.3及時進行總結
總結是對教學內容的回顧和提煉??偨Y的內容除了知識內容之外,主要還應對學習過程與方法進行總結??偨Y過程中應盡可能將總結的結果可視化,可使用黑板或幻燈等一些常規(guī)手段??偨Y的結論不應唯一化,學生的各種經驗、想法等,都應予以正確的引導使其規(guī)范,從而引起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全面提升。案例《skills of cloze test》基本課堂模式可總結如下:
本案例教學總結:本課利用英語模塊復習法的教學原理,緊扣杭州市中考命題思路,將詞、句和語篇進行了有機地整合,通過篩選各類中考試卷樣題(包括單詞拼寫、完形填空以及選詞填空)樸實、真實、扎實地演繹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同時輔之于學生題型之間存在共性的解題技巧和有效復習方法,巧妙的把相對獨立但又相互依存的模塊內容有效整合。從而使學生脫離以往解決類似題目時,沒有思路或容易出錯,使知識內化成為學生能力,學以致用。從本案例來看,每個步驟學生都在教師不斷的引導下,點撥思路并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讓學生慢慢享受解題的過程,在積極主動參與的學習過程中體驗著成功的喜悅。
2.3拓展部分
2.3.1展示交流評價
展示交流評價階段是學習者對本次學習的回顧與交流。展示的內容一般為學生作品。交流的雙方可以是師生之間或者生生之間,以生生交流為主。交流的內容應包括學生學習對象、技能、方法以及思考過程。評價對象以方法和思考過程為主,評價量規(guī)可由學生自行討論制定,重視學習的過程。例如:案例三:閱讀課與寫作課的有效整合。整堂課的主要步驟是:閱讀理解――討論話題――選擇立場――寫作訓練――評價交流――成果展示。
[案例片段4]
新課標《Go for it 》每個單元的話題選材緊扣生活,貼近實際,給學生提供了大量的活動空間,教師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展閱讀與寫作的有效整合,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如在處理九年級(上)教材第三單元第22頁section B 3a閱讀文章之后,緊跟閱讀材料中的話題之一,“Do you agree to wear school uniforms ?”在閱讀的基礎上進行英語寫作教學。
學生們發(fā)言積極踴躍,好的句子可以說是接二連三,在表達自己見解時基本用上了前面的詞語。接下來教師即興設置了一道作文題: As you know, in many schools, students should wear school uniforms , some students like them, but some students don’t want to wear them because they think they’re ugly and uncomfortable. Now please 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this.(字數在60-70字左右.) 老師在黑板上給出如下示范表格
挑了三篇學生的范文(分別是基礎較弱的,中等的,較好的學生)在幻燈機上當場集體反饋,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的平臺。范文如下:
作文1點評:字數達標, 語言達意, 亮點是用反問的方式提出假設,進而引出對方觀點的表述,但最終轉折表達自己的觀點是贊成穿校服的,同時也引出學校制度必須遵守的德育教育。
作文2點評: 這個學生非常聰明,很會利用書上剛學會的詞和句,如劃線部分,語句之間的連接比較自然.他的觀點非常鮮明,開門見山,持反對意見表達自己的想法,特別是最后一句很有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作文3點評: 本篇作文出自基礎較好的同學,語言內容明顯豐富一些,特別是能夠靈活掌握一些連接詞的用法,如劃線部分,這點對基礎較好的同學來說作文要想得高分是非常關鍵的,教師在平時的訓練中也要有意識培養(yǎng)學生這方面的能力。
本堂課例是在閱讀的基礎上進行寫作訓練,兩塊內容有效整合,讓學生在掌握已有知識結構的基礎上在實際的寫作中得到較好的運用。尤其是基礎較弱的學生會適當模仿運用閱讀中有效的句子,為自己的寫作服務,適當的降低了寫作的難度。尤其教師是在課堂上為學生搭建了一個對學習成果互相檢查,互相學習的有效平臺,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成就感。
2.3.2發(fā)現新的問題
教師應善于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該問題可以是與本課內容相關的,也可以是與本課學習方法相關的,或者學習過程中想到的其他問題。教師學生共同對問題進行討論,可以從中確定之后的學習內容。在上節(jié)課中,學習基礎較弱的學生無疑是能體驗一回成功的喜悅,如學生陳侃,平時考試作文基本不得分,最多時候也只能得兩三分的那種,但在本案當中他能學會模仿閱讀篇章的一些好詞好句,然后運用自己有限的學習能力,初步掌握了基于閱讀的寫作課的一些收獲。以下是他個人在本堂課中的寫作收獲:
(教師個人點評:語言尚通順,基本達意,知道把書上的句子拿來用,這點很好。交流完之后,我及時的肯定了他的進步)。但是新的問題是,如果換一個寫作話題的話,對他們來說要用不同的詞句,重新組織語言,那又將是一種全新的挑戰(zhàn),所以作為一線教師,要不斷的發(fā)現問題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的尋找合適的教學方法,有效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困難。
三、整合模式的優(yōu)勢
3.1對學生產生的作用
3.1.1改變了以往學生學習過程的被動性
在以往的教學中,為了課堂的知識和技能目標,教師和學生往往都不得不直奔主題,無法細細品嘗享受學習的過程。在此模式中,課堂學習目標就是學習者學習的過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思考,在思考過程中完成了課堂教學目標,享受了教學過程。比如說案例《skills of cloze test》中,學生在教師的不斷引導下引發(fā)積極的思考:本節(jié)課我要學什么――cloze test題型的解題技能;我為什么要做――提高解題能力,提高成績;我要怎么做――通過學習、思考、訓練、總結、歸納。學生在不斷的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表達自己的觀點。又如在案例《Do you agree to wear school uniforms?》基于閱讀的寫作課中,同學們積極踴躍的主動發(fā)言,充分說明了學生個體學習的主動性。
3.1.2拓展了學生的思維
在經過這樣的技能訓練以后,學生逐漸開始不再簡單模仿、完成任務,而開始獨立思考,在每個教學階段都在老師啟發(fā)式引導過程中學會開動腦經,積極思考并根據所學技能跟同學進行交流經驗,形成一定的思維碰撞,使所學知識得到有效的運用。例如在案例《skills of cloze test》中,在整堂課中教師不斷的提問,學生不斷的觀察、思考,不斷的挑戰(zhàn)自我,從而獲取知識和技能。經過這樣的技巧訓練以后,學生可能會在下次遇到相似的問題如在單詞拼寫題,完形填空,選詞填空等題型中運用已學的技能來解決實際問題。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進行思考: What’s my opinion about this idea?然后積極踴躍的各抒己見,學習個體的發(fā)散性思維得到了充分地引導和淋漓盡致地發(fā)揮。
3.2對教師產生的影響
此模式要求,能適時引導學生思考,能協(xié)助學生討論探究,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伴隨著學習者學習能力提高的就是教師自身的素養(yǎng)。在研究此類課堂的初期,由于自身素質的欠缺,感覺此類模塊整合課無從著手,但經過幾次嘗試以后發(fā)現:只要我們平時多點時間去研究,去觀察,去思考,去實踐,那么你就有新的啟迪。把系統(tǒng)的知識通過模塊整合來處理,學生所習得的知識就不再是零碎的、孤立的。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做一個有心人,善于發(fā)現日常教學中整合的契機,并在實際教學中加以運用。筆者在觀察分析的基礎上發(fā)現我們的Go For It 教材還有很多可以整合的案例。比如,對教材話題的整合:例如 “problem” 話題在教材八年級上冊Unit2 What’s the matter?和八年級下冊Unit 2 What should I do ?都有涉及;教師可以就problem所涉及的語言信息作整合,重組語言項目,讓學生對所學的內容更加完整,更有體系,而且這樣的語言訓練既來源書本又高出書本。教師對學生學習內容的整合,不應僅僅局限于某一個知識點,而應立足于整體,可以拓展到一個單元、一冊書,乃至整個中學英語教學內容,讓學生從整體上掌握,充分發(fā)揮整體結構的功能。
當然,經過筆者的親身實踐,模塊整合教學也有其局限性:例如不能每節(jié)課都這么上,教學內容的整合要花大量的時間進行了解和研究。它是一項極具挑戰(zhàn)性的教學手段,教師要不斷學習理論知識,提高專業(yè)素養(yǎng)。作為一線英語教師要深入學習新課標,不斷地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學會不斷嘗試,不斷創(chuàng)新,通過各種模塊的課型研討,不斷研究教法, 指導學生學法。這就是筆者對教學內容整合安排的一些思考和做法。但是筆者深知,由于自身理論功底不足,還有許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希望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