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道家全人教育思想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幾千年來,道家“自然無為”的哲學思想對國人的人生態(tài)度、生活理念、心理調(diào)節(jié)以及教育思想起著極強地指導作用。其“至人”、“真人”的育人目標蘊含著“全人”思想,即實現(xiàn)學生身心靈的和諧平衡和自我意識的生成與超越。該思想可以警示當前教育對學生主體意識的漠視,探尋其施教方法益于指導教學實踐。
[關(guān)鍵詞]自然無為;至人;真人;全人教育
一、道家哲學的概念界定及其思想簡論
1.道家哲學的概念界定。道家是中國古代哲學派系中的重要流派之一,始于春秋末年。秦以前稱為“老學”,直到漢代才用“道家”或“德家”來稱呼它。在先秦諸子百家中,道家學派的弟子雖然沒有儒、墨兩家多,影響也遠沒有這兩大顯學廣泛。但在歷史前進的車輪下,道家哲學憑借其對宇宙、社會和人生獨有領悟,最終呈現(xiàn)出了永恒的價值與生命力。在論及道家教育哲學思想前,我們先要厘定道家哲學的范疇。先秦道家和后來的道教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筆者在本篇中所涉及的道家哲學是狹義的,專指先秦的道家哲學。
2.道家哲學中的教育思想簡述?,F(xiàn)存道家哲學思想源頭是老子的《道德經(jīng)》,它也是我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該書分為《道經(jīng)》和《德經(jīng)》上下兩篇,《道經(jīng)》突出“道”的自然性、自發(fā)性,是一種理性主義的自然哲學,多形上玄思;《德經(jīng)》多關(guān)注形下的現(xiàn)實世界,主張修德、博愛、無為。老子之后,楊朱提出“貴己”、“重生”,強調(diào)“為我”與“全生”,重視個體生命的尊嚴與獨立;而田駢等提出“公而不黨、易而無私”;后來的莊子更是對老學進行極大地繼承和發(fā)展,形成了“莊學”,亦稱“心靈哲學”,強調(diào)個體人生,追求精神自由與人格獨立。道家哲學一個“道”字,涵蓋了知識論、本根(體)論、宇宙觀、人生觀等。在知識論上,道家成功的區(qū)分了“為學”與“為道”,理清了“明理”和“體道”的認識路徑;在本根(體)論上,道家講道體有無、道體德用,旨在曉明自然的“本理”并以此作為修身立人的依據(jù);在人生觀上,主張“重生貴身、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既堅持安之若命,又要突出主體,力主“我命在我不在天”。道家所崇尚的“道”是自然之道,指出“道即自然”,將“行道”、“修道”、“悟道”、“得道”作為終極目標。
二、道家哲學“自然無為”全人教育思想的內(nèi)涵
(一)“自然無為”和全人教育的含義
1.“自然無為”的含義?!兜赖陆?jīng)》第二十五章指出:“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保?]“自然”既為道家借以洞察世界的理論范式,也是我們把握“道”和解讀其教育哲學思想的關(guān)鍵?!盁o為而無不為”出自《道德經(jīng)》第四十八章?!盁o為”也是道家為“道”的重要思想?!白匀粺o為”就是順勢依循“自然之道”,不“妄為”。
2.全人教育的含義。美國的隆•米勒(RonMiller)是當今提出現(xiàn)代意義上“全人教育”的第一人。[2]全人教育是人之為人的教育,它把傳授知識和促進學生心智和諧發(fā)展以形成健全人格同時進行。其教育目標是在健全人格的基礎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讓個體生命的潛能得到自由、全面、和諧、持續(xù)發(fā)展,最終培養(yǎng)出知、情、意和諧發(fā)展的“全人”。[3]日本教育家小原國芳曾提出:理想的教育應包含人類的全部文化,理想的人應是全人,應具備全部人類的文化,即培養(yǎng)真(學問)、善(道德)、美(藝術(shù))、圣(宗教)、健(身體)、富(生活)全面發(fā)展的人。[4]
(二)道家哲學里的全人教育思想
道家教育思想立足其“自然無為”的思想,涵蓋了德、智、體。第一,“澹然無極而眾美從之”的“至美”觀。道家所追求的是天真自然之美,他們關(guān)注美的形式與內(nèi)容,在體現(xiàn)美的尺度與規(guī)律的基礎上倡導人的自主、自由。這種美育追求的是處事慎重、真誠去偽、篤厚良善、襟懷坦蕩人格美。第二,“貴德循道”的“至善”觀。真正德行是機體內(nèi)心情感的自主自覺,唯此才是自然德行、至善德行。道家的德育觀具體體現(xiàn)在謙和、寬容、孝慈、敦厚、樸實、真誠、嗇儉等方面。第三,“絕圣棄智”與“倡明”相克相生的“至真”觀。很多人認為道家反對智育,其實這是對道家教育思想的片面理解。道家的一些言論中確有“絕圣棄智”、“絕學無憂”以及“焚符破璽”的名言,但他們所反對的“智”與“圣”是統(tǒng)治者的“權(quán)詐之術(shù)”,主張“學不學”,突出“明”與“智”。他們的智育觀倡導自然而非人為的智育,是形而上的哲學智育和自我教育。第四,“全生”、“貴生”的“身育”觀。道家講求形體的養(yǎng)生與修煉,觀強調(diào)強健體魄,身氣相補。綜上來講,道家哲學中的教育思想涵蓋了真善美的美育和知情意行的德育,同時它也兼顧了智育和體育。
三、道家哲學“自然無為”教育思想的施教方法
普列漢諾夫說過:“只有嚴肅的哲學教育達到相當?shù)睦碚撍季S的民族,才會嚴肅對待方法論問題?!钡兰艺軐W中的全人教育無論是悟而致知,抑或修煉致知,都講究獨特的施教策略和方式方法。就教育的主客體而言,分為“不言之教”和“不學之學”[5];就貫穿主客體雙方,為雙方共用的方法而言,可以概括為“澄懷觀道”和“營衛(wèi)養(yǎng)生”。
1.“不言之教”和“不學之學”。道家認為“道不可言”,力主“不言之教”。不言之教并非不教,而是教的又一特殊形式,它強調(diào)人們應該坦然面對自然之道并從中汲取智慧,反觀內(nèi)心開啟自我主觀悟性。其具體方法就是重視內(nèi)心“體驗”,老子觀道和莊子的體道都是心靈體驗。道家認為“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他們追求的是得道。學習者宜于切身體驗“自然之道”,遵從人的自然性塑造自我完美人格。
2.“心齋”、“坐忘”和“滌除玄鑒”的凈心之法?!靶凝S”、“坐忘”[6]和“滌除玄鑒”既是修煉之道,也是教育之法。這一方法要求學習者掃除心靈中的雜念,持手心齋、忘己忘物、忘利忘害,以達到“朝徹見獨”、“虛室生白”的佳境。
3.“營衛(wèi)養(yǎng)生”的健體之法。道家特別注意形體的煉養(yǎng)?!盃I衛(wèi)養(yǎng)生”健體的方法是借助導引、按摩、叩齒、禹步等手段煉養(yǎng)身體和強健體魄。
四、“自然無為”全人教育思想的現(xiàn)實意義
當前世界各國學者都在挖掘本民族的文化資源,并詮釋和弘揚傳統(tǒng)文化中積極思想因子以供今用。筆者在此極力闡釋道家哲學里的積極教育思想,就是想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豐富的養(yǎng)分以服務于當前的教育實際??梢哉f,道家的哲學思想對當前的素質(zhì)教育有著極為深遠的現(xiàn)實意義。
1.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認識和依循教育規(guī)律?!暗婪ㄗ匀弧笔堑兰艺軐W的理論基石,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出“自本自根,自古以固存”的大道。道家哲學中的“人法自然”思想充分肯定了教育要順應學生實際,以人為本,并極力凸顯教育的自主性和自為性,要求教育主體自信自足、自發(fā)自辟、自生自主、自誠自明、自樹自救,批判教育奴性和人格奴性。
2.有助于我們培育獨立自主、個性自由的時代國民。道家哲學中“無為無不為”和“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思想涉及個性的自由發(fā)展,揭示人生價值觀的多元化,反對用既定價值觀束縛人性,同時也強調(diào)學生心靈的開放和自由,否則思想就會僵滯。道家哲學中蘊含的平等觀也同樣有助于今天對學生平等人格的塑造。毋庸置疑,道家哲學里的這些思想對當前教育要求培育學生獨立、健全、自由、平等人格極具影響。
3.有助于培養(yǎng)身心和諧統(tǒng)一公民。道家哲學注重生命體悟,主張去奢去泰,養(yǎng)生盡年,主張“全性保真”和“澹然無極”的心靈恬靜,特別注重形神、心靈雙修雙煉,并與自然和諧統(tǒng)一。他們摒棄為了外在的目的而迷失本真,鄙視那種“與接為構(gòu),曰以心斗”、“危生棄生以殉物”和“以仁義異其性”的異化人教育。在當代社會生活中,很多人處于一個上不在天、下不在地,內(nèi)不在我、外不在人進退維谷的虛浮狀態(tài)中,更有甚者有些人處于心身分離,心疾侵擾的困境。道家哲學“自然無為”全人教育思想有助于解決如何在強健身體的基礎上保持心理的健康的難題。
4.有助于培養(yǎng)具有超越意識與包容精神的合格公民。道家不同于儒家站在人生之中審視世界,而是站在人生邊上用超越的視角審度宇宙中的矛盾與荒謬。道家哲學中的“挫銳”、“解紛”、“玄同”、“不爭”,化解人類面臨的矛盾和沖突,抵制其理智的專斷和驕橫。他們常立于“道”的高度來審物度人,由此超越自我的拘囿。人們只有不斷拓寬視野,提升層次,不斷超越自我,才能升華自我。道家哲學中的包容精神利于我們?nèi)【煤?、博采眾長,有利于多元文化和觀念的認可和接受。
【參考文獻】
[1]殷旵.圖說天下———老子[M].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7.
[2]RonMiller.學校為何存在?美國文化中的全人教育思潮[M].張淑美,蔡淑敏,譯.臺北市心理出版社,2007.
[3]謝安邦,張東海.全人教育的理論與實踐[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4](日)小原國芳.小原國芳教育論著選(上、下卷)[M].劉劍喬,由其民,吳光威,譯.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5]盧育三.老子釋義[M].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
[6]莊子.莊子[M].孫通海,譯.中華書局,2007.
作者:翟顥 單位:嶺南師范學院基礎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