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小學音樂教學中器樂教學策略研究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小學音樂教學中器樂教學策略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小學音樂教學中器樂教學策略研究

摘要: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身心發(fā)展的啟蒙階段,也是培養(yǎng)審美能力,培養(yǎng)節(jié)奏感的關鍵節(jié)點,而樂器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有效融入,能夠提高學生的音樂創(chuàng)作能力和表達能力,提升學生的音樂理解能力,為學生后續(xù)學習音樂知識夯實基礎。本文分析闡述如何提高小學音樂教學的器樂教學水平,以供廣大教師參考、評價。

關鍵詞:器樂教學;音樂;策略

隨著教育教學理念的不斷發(fā)展,音樂課程教學的重要性也得以日益凸顯,尤其對于器樂教學而言,它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有效融入,可以確保學生能夠從多元角度認知音樂理論知識,使學生能夠從音樂演奏、演唱等方面得以全面提升,從而達到提高學生音樂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

一、選擇樂器,激發(fā)興趣

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為有效提高小學生的音樂認知能力,培養(yǎng)小學生的樂感,教師可以將器樂教學融入小學音樂教學環(huán)節(jié)。在開展器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要的教育任務是幫助小學生選擇適合的樂器對學生開展教學引導工作,從而為小學生學習音樂做好基礎性鋪墊。由于小學生受其年齡局限,選擇難度過高的器樂會使得小學生缺乏學習信心,而過于簡單的器樂,則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所以,教師需要與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及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為依據,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器樂學習能力,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提高器樂學習情感,激發(fā)學生的器樂學習主體意識。教師還應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選擇合適的與其性格特征相匹配的器樂,這種因材施教的教學模式,與學生的興趣點高度匹配。因此,應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的器樂學習愛好。此外,教師也需要對學生做好器樂的引導和示范工作,與教學目標相結合,在提高學生器樂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器樂實踐演奏能力[1]。教師還需與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相融合,需要保證學生對學習產生較強的學習動機,并注意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為學生構建長效的器樂學習機制,使學生感受到學習器樂是一種自我音樂造詣的提升,更是對心靈的一種放松和舒緩,使學生養(yǎng)成器樂學習的良好習慣。

二、設計內容,豐富體驗

若想有效提高器樂教學能力,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就是設計教學計劃,以此確保教學過程的整體性和完善性,也可以確保為學生構建體系化的器樂教學空間,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有章可循。教師應注意教學過程應設計得具有新穎性和趣味性,才能確保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更加深刻的學習體驗,在提高學生器樂知識基礎能力的層面上,也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器樂演奏表演技巧,為學生的深度學習夯實基礎。教師在設計器樂教學計劃的過程中,也應注意與器樂的特點相結合,并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將更為多彩豐富的器樂知識對學生進行呈現(xiàn),使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更為廣闊的器樂知識學習空間,豐富學生的眼界,拓展學生的視野。教師也應將生活實際經驗與器樂知識的特點進行有機融合,確保學生能夠在學習器樂知識的過程中,對器樂知識產生直觀的感受,進而確保更進一步地認知音樂知識的深度內涵。再者,教師也應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究,以此調動學生學習器樂的主體意識,使學生能夠自主進行器樂演奏,并可以真正體會到學習器樂知識的樂趣,增強學生學習器樂知識的主觀能動性。同時,教師也應將更多的教學關注點放在教與學的深度融合層面,教師應充分對學生進行器樂知識的示范,并鼓勵學生進行充分的練習,還應有效開展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以此營造出更加寬泛、和諧的器樂演奏氛圍,使班級的器樂教學形成良好風氣。

三、搭建平臺,開展活動

在對小學生開展器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學除了傳授小學生器樂理論知識之外,也應給予學生更多的演奏練習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能夠充分體會到演奏的魅力,并提高演奏技巧,進而達到提高學生音樂綜合學習能力的目的。教師需要確保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學生的樂器知識學習主體地位,將更多的課堂教學時間運用在提高學生的音樂技巧方面,應確保學生能夠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有更多的時間進行器樂的演奏練習,使器樂學習與音樂課堂知識的學習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也應建立對學生進行器樂知識培養(yǎng)的長效機制,保證學生能夠自主進行器樂知識的演奏,使學生形成器樂演奏習慣[2]。再者,教師也應在學生器樂演奏能力達到一定水準的情況下,為學生搭建器樂演奏平臺,為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演奏舞臺,并盡可能多地帶領學生參加器樂表演活動,確保學生能夠在器樂表演的過程中,提高器樂演奏的技能,并通過演奏積累器樂演奏經驗,使學生的器樂表演能力可以通過舞臺表演量的積累,實現(xiàn)質的突破。同時,在表演活動結束后,教師還應定期組織學生對表演過程進行反思,找出自身在表演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并進行具有較強針對性的改進,使學生的器樂表演能力可以通過反思得以有效提升,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器樂學習習慣。

四、營造氛圍,感悟音樂

小學生的思想發(fā)育不夠成熟,因此,更需要教師在人文理念層面對其進行引導,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學習器樂知識的信念,真正實現(xiàn)親其師信其道,使學生在認可教師的基礎上,更加努力的學習器樂知識。有了良好的師生關系,更加有利于教師為學生營造輕松、寬泛的學習氛圍,以此確保學生能夠在和諧的氛圍中,更進一步體會到器樂演奏的魅力,以及理解音樂演唱形式與器樂演奏的關聯(lián)性,以此提高學生的器樂欣賞能力,感悟器樂的深度內涵。在對學生進行主題器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首要教學目的在于讓學生充分了解到歌曲的內涵,學習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在學生學習需要演奏歌曲的基礎知識后,教師應讓學生闡述自己對樂曲的理解,以此鞏固學生對音樂理論知識的認知,并為器樂演奏做好鋪墊。之后,教師再鼓勵學生用器樂將歌曲的內涵進行完整表現(xiàn)。這種先理解,后演奏的器樂學習模式,能夠確保學生更加高效發(fā)揮出演奏效果,也可以使學生通過演奏,感受不同節(jié)奏的起伏變化,更進一步地體會到歌曲的內涵,這會有效提高學生的音樂領悟能力。

五、展示技能,認可自我

在小學音樂器樂教學開展的進程中,由于小學生年齡小,因此耐心十分有限,在最初練琴的熱情消退后,會覺得練琴很枯燥。所以,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器樂演奏活動的過程中,除了在學生已經掌握一定的基本演奏技巧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多吹多練之外,也需要采取循序漸進的練琴引導模式,先從簡單的歌曲演奏開始對學生開展練琴引導,讓學生逐步演奏出一首簡單的歌曲,這會極大激發(fā)學生的演奏自信心。在這一基礎上,教師可以對學生導入一些難度稍強的歌曲,并通過反復的訓練,確保學生能夠找準音樂的節(jié)奏,體會到器樂演奏的深層魅力。同時,教師還應注意從細節(jié)上對學生進行引導,關注學生的演奏指法,及時糾正錯誤的指法,夯實學生演奏的基本功。同時,對于一些器樂演奏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還應根據其特長,為其選擇符合其性格特征的音樂歌曲進行演奏,這會使得演奏效果能夠得以有效提升,也可以讓學生充分發(fā)揮出自身的演奏特長,更能夠帶給欣賞者以美的享受。在這一基礎上,演奏者的演奏自信心自然會得以有效提升,學生也可以通過展示技能而認知自我,提高自身的演奏表演能力。

六、和諧關系,促進發(fā)展

器樂演奏不僅包括單人演奏,更涵蓋了集體演奏,集體音樂演奏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意識,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在集體演奏過程中,教師應使學生懂得,器樂演奏是一項需要多人全力配合的演奏形式,樂隊中單獨的一個表演者演奏表現(xiàn)較好,但整個團隊的演奏表現(xiàn)能力較弱,同樣是一場失敗的團隊演奏活動[3]。而且,教師也應使學生明確,在團隊演出過程中,單純的一個人想突出表現(xiàn)自我,這樣只會對團隊表演造成制約和局限,無法突出團隊的魅力。因此,若想取得團隊演奏的集體榮譽,教師應讓學生懂得配合,只有每一名團隊成員都能夠完整的演繹一首歌曲,才是一場完美的團隊演出,而且也才能夠確保樂曲演奏的秩序保持正常狀態(tài),而這才是團隊演出應有的模式。此外,在進行器樂合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鼓勵學生之間互相交流,并且,教師本人也應與每名學生保持交流,這是由于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理解差異,同樣一首歌曲,不同的學生所感受到的意蘊都是不同的,而這種差異化的理解,會使學生在器樂表現(xiàn)方面存在不同的感受,從而也使得表現(xiàn)出的演奏形式完全不同,這會破壞集體器樂演奏的和諧之美。所以,針對這種情況,教師的首要教學目標應盡量統(tǒng)一學生對音樂的認知,可以通過講述法讓學生深入理解音樂的內在含義及外在表現(xiàn)形式,這會提高學生的器樂演奏整體能力。同時,教師還應針對不同學生的個性特征,對學生進行性格磨合,使每名學生都能夠產生較強的集體榮譽信念,也可以提高學生的交流合作能力。此外,這種通過器樂集體演奏的模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音樂節(jié)奏感,提升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觀念。而且,在音樂器樂演奏的磨合過程中,不僅磨煉了學生的意志力,也提高了學生的音樂節(jié)奏感,使學生的音樂表達能力通過集體演奏得以質的突破,也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音樂學習情感,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主體意識,增強學生學習音樂的主觀能動性,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器樂學習共享意識,能夠確保學生真正理解合作對音樂合奏的意義。

七、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通過器樂教學激發(fā)學生的音樂知識學習興趣,并確保學生能夠通過器樂訓練,實現(xiàn)提高器樂演奏能力,提升音樂節(jié)奏意識,使學生能夠通過音樂學習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yǎng),并夯實音樂學習基礎的目的。同時,也可以通過器樂學習,培養(yǎng)學生學習音樂的良好習慣,養(yǎng)成音樂學習自主意識,在提高學生的器樂學習能力的基礎上,提升學生的音樂學習能力,為培養(yǎng)全方位發(fā)展的人才做好基礎工作。

參考文獻:

[1]甘薇.淺談如何在小學音樂課堂中開展音樂互動式教學[J].大眾文藝,2020(10):212.

[2]顏婷婷.小學音樂教育器樂教學發(fā)展分析[J].黃河之聲,2020(3):134.

[3]楊英.小學音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節(jié)奏感的途徑探討[J].北方音樂,2020(1):222.

作者:張亮云 單位: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qū)甘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