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八年級英語下冊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 重視啟發(fā)式教學
《英語》(新目標)很重視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式教學。在呈現(xiàn)語言知識時,盡量提供有實際意義的情景,啟發(fā)學生動腦思考,讓學生自己推測、發(fā)現(xiàn),提高他們的學習自主性和學習能力。七年級、八年級每個單元的Section A和Section B的1a都以圖畫的形式出現(xiàn),讓學生仔細觀察圖畫的內容,然后再把所學的語言知識與圖畫內容聯(lián)系起來。如八年級上冊Unit 3 Section A 1a圖畫中出現(xiàn)的人物有打籃球的、看電視的、在野營的、跟朋友玩的等等,教師把任務的要求向學生進行說明,然后要求學生觀察圖畫后,以列表的形式把圖中人物的活動用英語表達出來,并且還要求列出圖中所沒有的其他活動。這樣,學生們的思維馬上活躍起來了,很快就寫出了表達這些活動的英語短語:
playing basketball, watching TV, going camping, playing with friends等,與圖中內容無關的活動學生會寫:reading in a library, going to the beach,having a party 等等。通過這樣的活動,讓教學內容直觀、形象、富有啟發(fā)性,學生既能掌握新的語言知識,又能鞏固舊知識。
二、 強化聽力訓練
我認為《英語》(新目標)非常重視對學生進行英語聽力訓練,這是以往教材所沒有的。它以每個單元的重點內容為中心,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要求,對學生進行聽力的培養(yǎng)。首先,內容豐富――每個單元的聽力項目均有4個,支持單元相關話題。其次,形式多樣――有標序、圈詞、填詞、連線、填表等。第三,由淺入深――要求完成的任務一般由簡單著手,逐級遞進,符合語言學習要求。本教材聽力設計最大的特點即教科書只呈現(xiàn)任務,而把所有聽力內容材料放在所有新內容之后。每個單元的Section A和Section B的2a和2b都是帶有任務的聽力材料,而且是同一內容的材料,但2a要求學生完成的任務比較簡單,而2b難度相對較大。我想學生在完成2a后,基本上了解了對話的大概意思,那么完成2b也就不難了。如八年級上冊Unit 7 Section B的2a要求學生看1a的圖片內容,然后在圖中圈出對話所談到的單詞。該對話的內容是A問B:“How do you make a turkey sandwich?”B回答時用了first,next,then,finally四個步驟告訴A制作火雞三明治的方法。我播放錄音的時候,學生很容易聽出圖中的單詞,聽完第一遍錄音后,全班學生基本上已經完成了2a要求的任務。 然后,我立即向學生說明2b的要求,這部分不僅要求學生聽出原料名稱的英語單詞,而且要求按步驟寫出單詞。在我播放第二、第三遍對話錄音后,除了個別學生反應慢沒有全部寫出所要求單詞外,其他學生都能寫出所有單詞。 但有的聽力材料難度偏大,所以,在教學中教師需要進行適當的調整?;蛳茸寣W生閱讀材料,或繪制圖片,或提示重點單詞、句型等,然后再讓學生聽整個材料。如八年級上冊Unit 6 Section B的2a和2b,該對話的內容是一個interviewer采訪了Tina和Maria,對話篇幅長、內容復雜,它要求學生聽對話后“fill in the chart”,對學生來說難度很大。第一遍錄音聽過后,大部分學生還弄不清對話內容,所以,放第二、第三遍錄音時,讓學生看著材料聽錄音內容,這樣,學生才能完成填表的任務。
三、加強閱讀教學
《英語》(新目標)中每個單元至少有兩篇閱讀材料,一般出現(xiàn)在Section A和Section B的3a,材料篇幅較短,便于學生理解掌握。可采用閱讀教學法,讓學生通過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來獲得知識,強調自學與合作學習。
1. 在學生閱讀之前,簡明扼要地指出要求和重點,作必要的引導和分析。適當地播放材料內容的錄音,或教師范讀,以利于學生感知閱讀材料內容。
2. 對材料中的重點、難點和關鍵之處,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進行重點講解,有些內容必須講深講透。有時教師要詳細地講,為學生解難釋疑,以便學生正確理解、領悟材料內容。
3. 學生學習中不能抓住要點時,教師要進行提示性講解。在總結課堂材料的閱讀情況時,在學生概括、總結的基礎上,教師要及時進行補充,以進一步提煉和歸納,讓總結更加完整、準確。
比如,八年級下冊Unit 9 Section B 3a的閱讀材料“Come to the Hilltop Language School and change your life.”文章后帶有八個小問題。上到這篇文章時,先用英語對文章作大概說明,然后放一遍閱讀材料錄音或范讀,再給學生幾分鐘時間帶問題看文章并找出答案。接下來叫幾個學生說出問題的答案,再讓學生舉手說出文章中不理解的地方,教師再對重點、難點作補充,盡量把文章講深講透。學生理解文章內容后進行朗讀訓練。
四、注重口語訓練
《英語》(新目標)中很多部分都適合學生開展結對活動,這些內容出現(xiàn)在聽力內容之后。通過讓學生彼此交談,學生就有更多的時間來使用新語言,又能更好地訓練學生的口語。輕松愉快的課堂,讓學生們有了自信,有了興趣,感到快樂。這樣的課堂不會再沉悶,學生學起來不會感到枯燥乏味,又在短時間內為學生提供了大量操練內容。如八年級下冊Unit 6 Section B 3c要求學生“Ask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about Bob,Maria and Liam.”回答的內容是2a聽力材料的對話內容,問題是:“What does Bob/Maria/Liam collect?”“How long has he/she been collecting ?”該任務的要求簡單、容易完成,會讓學生感到滿足。
當然,在學生開展結對活動之前,可讓學生自選搭檔,并排坐,或面對面坐,必要時教師可進行適當示范。學生結對活動時,教師巡視檢查并給予幫助。最后可讓學生進行對話表演。這樣就為學生提供了進一步口語操練的機會,其他學生如果愿意,也有機會進行提問。
五、突出語法內容
每個單元第二頁的下端呈現(xiàn)的是一個語法焦點框,該焦點框清晰明了,是對本單元語法點的總結。對這一部分語法的教學,我的做法一般是:不按照教材的編排順序,而把語法放在每個單元教學的第一時間來教,通過復習舊知識,引出該單元新的語法知識,然后進行歸納、總結,最后讓學生以口頭、筆頭的形式操練,以達到掌握并鞏固語法的目的。
六、合理安排自測內容
新教材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形成性評價,從八年級起每單元末均安排了 Self check 部分,內容豐富多樣。一方面,學生可通過 Self check 自我檢測單元學習情況,自我評價,查找差距;另一方面,也給教師的教學提供反饋信息,以便教師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關鍵詞】學講計劃;初中英語;表達;溝通
我市實施“學講計劃”以來,學生從臺下自覺走上臺前,暢言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讓他們獲得了更多表達的空間。學生主動探學、自愿表達成為課堂教學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讓課堂更有生機活力。這與新教育倡導的“無限相信學生的潛力”相不謀而合,突出學和講的輸入與輸出平衡,能使得學生在獲得感知體驗的過程中把握知識要點,利于他們主動深化表達運用,形成更為豐富的語言感知,促進知識技能不斷生成發(fā)展。
一、預學演說,大膽質疑
先學后教是課程教學倡導的首要任務,也是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措施。讓學生在自我預學中主動表達自己的感思,能使得他們在發(fā)現(xiàn)問題的基礎上更加主動質疑,利于他們在不斷深入表達中積淀豐富語言感知。
新教育倡導讓學生享有更多的自主預學探知權利,讓他們在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中獲得感知。如,在譯林版八年級下冊的Unit 7 International charities的單元導入環(huán)節(jié)中“Charities around the world”的教學中,不妨建議學生根據課文內容提供的四個標志,要求他們就“Do you know the signs?”和“Can you tell us something about the signs?”等主動演講,讓他們就自己所熟悉的內容主動提出認知感受。同時,建議學生就自己遇到的疑難問題主動提出,像有的同學提出了“What are characters about ORBIS doctor’s work?”問題引起了其他同學的興趣,也成了全班同學競相搜集相應背景資料的重要問題。這些疑問提出,讓學生帶著問題主動參學,能使得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和生動活潑。在課前給學生更多的演講,能使得學生在主動提出自己疑問的基礎上獲得更多的認知,幫助他們在深化理解感悟中積累學習素材知識。
幫助學生歸納整理相關的認知知識點,引導他們主動拓展延伸,便于他們在自居總結中獲得感思。多關注學生的疑難問題,建議他們在查閱相關背景資料的基礎上主動搜集整理,讓他們形成一定的感思,幫助他們積淀深厚知識素材。
二、協(xié)作交流,自由表達
語感來源于學習認知,形成于實踐運用過程。讓學生在抱團互助的過程中找到更多的學習機會,能使得彼此協(xié)作成為一種常態(tài)、一種習慣。多運用協(xié)作交流來深化課程內容,使得學生從中獲得更多的知識。
要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表達,讓“學”和“講”在找到平衡點的基礎上相互融合。如,在八年級下冊的Unit 3 Online tours的“Welcome to the unit”的“Learning about computers”教學中,不妨要求學生就“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computer?”和“Can you tell u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omputer?”等進行同桌交流和小組討論,讓他們在彼此協(xié)作的過程中深化理解,形成敏銳的語感。通過協(xié)作交流來幫助學生主動表達嗎,讓他們在彼此溝通的過程中相互學習,達成高度的一致。
新教育理念倡導讓學生有更多自我探知機會,讓不同類型和層次的學生都能找到各自不同需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任務,讓他們有針對性根據自己的實力主動選擇應答,能使得他們主動靈活運用相關知識,讓他們有更多的深刻體驗。
三、角色對話,升華感知
學和講的過程,充分體現(xiàn)了語言積累和轉化的交融,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獲得深刻感知。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引導他們在主動對話的過程中搜集更多的表達素材,定能使得他們的感知更加不一樣。
運用角色對話,使得學生在自覺模擬的過程中獲得了豐富視野思維。如,在八年級下冊的Unit 5 Good manners的“Reading A When in Rome”教學中,可建議學生圍繞Daniel和Jenny的對話,就Do you know“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提出自己的意見和想法,讓他們在分別扮演相應的角色對話中找到更多的感知,讓他們獲得不一樣的感悟。同時,可要求學生以此為模板,注重從自己閱讀理解發(fā)現(xiàn)中找出相關內容,讓他們在不斷深化感知的過程中搜集豐富素材,定利于他們強化認知。
強調個性發(fā)展,是新教育寄予的厚望,更多體現(xiàn)了對學生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認可。讓學生自由選擇角色,定能使得對話轉變?yōu)閷W生自我言說的重要方式,更利于他們主動發(fā)揮自己的思維想象。豐富對話交流形式,可引導學生在扮演角色的過程中,運用小品表演、情景再現(xiàn)、討論爭辯等方式,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深刻感知,深化整體理解感知。
總而言之,讓學生在寬廣的舞臺上主動表達,幫助他們在主動表達和自由溝通中強化理解感知,不僅體現(xiàn)了“學”與“講”的平衡,更多彰顯了人本主義教學理念,讓學生在自由探學中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收獲,形成豐富的語言感思和表達運用技能。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關鍵詞】初中英語 閱讀 策略
閱讀具有技巧性和靈活性,需要學生在眼觀腦思口說的過程中能夠正確體味其中的表達內涵,形成一定的語言感知。從閱讀中挖掘可活化的策略方法,一方面,能使得教學更有趣味性,讓學生能夠主動深入其中靈活探知;另一方面,能給學生更多主動學習調整的機會,幫助他們在靈活運用的過程中發(fā)散思維,增強語言運用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力。
一、提煉關鍵信息,整體感知
抓住關鍵信息,從中提煉富有一定表達主旨大意的內容,更利于學生從整體理解感知中獲得更多的內容,利于他們獲得深刻印象。借助自主閱讀和質疑提煉的方法來活化閱讀理解,更能夠使得閱讀具有明確的目標方向,讓他們有更多的探知機會,也能使得文本內容有更多的“嚼勁”。
指導學生提煉關鍵信息,能使得他們有針對性閱讀感知。如,在譯林版(下同)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 5 Birdwatcher的Reading Birds in Zhalong教學中,圍繞The character about Zhalong和What did the birdwatcher watch?要求學生從中篩選出有效的信息點,引導他們有針對性找出其中的表述要點。在此基礎上,可要求學生就篩選出地有效信息進行質疑,從文本中摘錄出相應的前后語句,讓他們由更多與教材文本進行對話的機會,給他們更多自由概括與總結的機會,能使得學生在主動提煉運用的過程中增強學習的內在動力。通過關鍵信息推動整體理解感知,能使得學生在主動調整優(yōu)化學習策略方法的過程中開闊視野,提高語篇感知運用能力。
學生提煉關鍵信息過程,也是他們理解感知不斷深入和豐富的過程,讓他們能夠在緊扣理解學習重點和難點地基礎上拓展延伸,形成一定的語篇感知能力。圍繞關鍵信息,引導學生進行深入延伸,讓他們在摸清作者表達意圖和文本素材中心要點的基礎上主動概括,更能夠使得閱讀理解富有準確的目標方向。
二、強化小組協(xié)作,升華語感
利用群體的力量讓學生在共讀探知中集思廣益,更能使得閱讀變得生動多彩。小組協(xié)作所產生的閱讀漣漪現(xiàn)象,使得學生有更多相互借鑒和學習的機會。小組協(xié)作,讓閱讀不再沉默,讓閱讀在議論紛紛的過程中找到學習的關鍵點。
小組協(xié)作,能使得閱讀更有動感。如,在八年級下冊Unit 4 A good read的Reading Gulliver in Lilliput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準確理解有關故事情節(jié),我特意安排了小組合作,讓學生能夠有針對性互探空白。為此,我設計了如下的問題:How are you going to introduce the story? Do you think it's an interesting and strange story?要求學生能結合其中的理解感知,主動說出相應的感悟體驗。通過這樣的小組協(xié)作,讓學生在認真梳理相應知識要點的基礎上,不僅能掌握作者表達意圖,還能夠使得他們在相互交流溝通的過程中提高英語表達綜合運用能力,讓他們有更多的靈活運用機會。
小組協(xié)作能使得學生在實踐體驗和綜合運用中找到表達的源泉和認知點,能使得學生獲得更多的親身體驗機會。為學生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任務,引導他們通過與小組成員互問互答與討論爭辯,讓他們的語言感知自然流露,能使得他們在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和主動修正問題的過程中增強學習內生動力與潛能。
三、拓展課堂外延,開闊視野
將閱讀當成是積淀文化素養(yǎng)和開闊眼界的起點,更能使得學生帶著好奇心和新鮮感主動融入中。拓展延伸與英語課程標準所倡導的七至九年級學生“課外閱讀量應積累達到15萬詞以上”不謀而合,對學生跨文化語言學習思維發(fā)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促進作用。
拓展延伸文本,讓學生跳出本本學習窠臼,讓他們不再是“井底之蛙”。如,在八年級下冊的Unit 5 Good manner 的Reading When in Rome閱讀指導中,我根據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 do表達主題,向學生推薦了《千奇百怪問候方式》、《世界各地奇異風俗習慣》等課外讀本,并要求學生根據閱讀整理情況,以The strange greet為主題,找出其中相應的閱讀文本素材,讓學生能夠在主動拓展延伸的過程中找到相應的文化知識。同時,組織學生以主題演講的形式,就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發(fā)表相應的意見和觀點,讓他們在展示才藝的過程中能學以致用。
拓展課堂,讓學生有更多自我探知和主動接受的機會,給了他們更多豐富視野和思維的載體。多向學生推薦與課程教學內容相關的閱讀小短文,讓學生在閱讀中找出豐富的精神內涵和新鮮感的東西。多組織學生開展學習交流,運用演講、情景劇、展覽等形式,幫助學生說出自己的積累,給他們更多自由探索的天地。
關鍵詞:初中英語;口語;對白;多樣化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18-0051-02
任何語言只有在交際中才能有旺盛生命力和活力。運用對白,能使得學生在主動交流中發(fā)現(xiàn)問題,使得學生在相互討論中形成更為豐富的敏銳感知思維。利用對白來幫助學生主動對話,能使得學生在真正交流中積淀豐富的語言感知,形成更為深刻的理解。對白,能使得學生獲得更多的自由探究機會,能使得學生在主動交流中提高綜合運用能力。
一、引導學生與文本對白,找到問題
學生與文本對白,能使得他們在找到自己存在問題的基礎上逆向思考,讓他們能夠從中激活思維靈感。引導學生從文本中找出相關語言信息,能使得學生獲得更多的認知素材,讓他們在開闊視野的過程中積淀深厚的感知體驗。
從文本中找出可對白的素材,能使得學生在主動拓展思維的過程中深化理解。例如,在譯林版八年級上冊Unit 1 Friends的“Reading Best friends”中,教師建議學生從文本中圍繞“The characters about best friends”和“What do we should learn from best friend?”挖掘相應的知識信息,讓學生能夠在找到helpful、humorous、generous等詞的基礎上,主動結合表達和內容,從文章素材中摘錄相關的信息要點。同時,建議學生發(fā)揮想象,圍繞假如你是Betty、Max等人的朋友,并以朋友的身份主動從文本中查找相應的觀點。圍繞“What are you going to say with them?”,從中與文本里的人物進行對白,讓他們有更深刻的印象。
注重文本中的精彩點,引導學生帶著質疑和激情主動研讀素材,更能夠使得他們在主動對白的過程中找到問題和切入點。讓文本在被學生挖掘的過程中展示應有的活力,更能夠使得口語教學有豐富的生命活力。引導學生圍繞文本內容主動查找問題,讓他們帶著質疑的心態(tài)和文本中的人物、素材對白,能使得他們有更多的自我表達的機會和權利。
二、鼓勵學生與同伴對白,增進了解
讓學生在和同伴對話中相互了解和彼此學習,能使得他們在口語表達中有更多傾訴的對象。通過與同伴對白,能使得口語教學更有情境性和實踐性,更能夠使學生不再處于孤獨的狀態(tài),讓口語對話成為一種習慣、一種常態(tài)。同伴對白,使得學生在博采眾長的過程中找到了學習的載體。
讓學生成為課堂口語交流的主角,更利于學生開闊視野和思維。例如,在八年級下冊Unit 6 International charities的“Reading A An interview with an ORBIS doctor”的閱讀引導中,教師給學生留下了這樣的話題: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interview?Which information do you get from the article? 讓他們能夠運用同桌對話的方式進行交流和強化理解感知。結合學生在同伴對白中的表現(xiàn),教師鼓勵學生圍繞“What do we should learn from ORBIS doctor?”進行共同探讀,讓他們能夠在總結歸納的過程中形成一致的看法,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學習精神。通過同伴對白,使得學生在相互增進了解的基礎上形成更為深刻的感知與積累。
圍繞同伴對白交流需要,突出問題的設計和引導,讓學生有針對性地發(fā)現(xiàn)學習認知重點,使得口語表達交際更有拓展性和廣度。關注學生在同伴對白中的意見和不同,多給他們自我歸納的方法,讓他們能夠針對自己的理解感知主動調整策略方法,并有針對性地梳理相應的知識體系。按照學生不同對白的需要,建議他們嘗試以不同的表達形式主動對話,讓他們有更多自我探學的機會和權利。
三、引導學生與組員對白,探討方法
在群體交流中找到對白的切入點,能使得學生有了更多共同探究話題,讓他們在彼此協(xié)作交流中增強理解感知。小組內的對白,能使得學生在更為寬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主動探解問題,在相互學習的過程中找到有效的破解問題和對策。
關注學生的整體理解感知,多嘗試對話交流來豐富認知感悟,能使得學生在彼此探究中掌握語言表達運用的規(guī)范。如在八年級上冊Unit 5 Wild animals的“Reading A Giant pandas”的口語教學中,我結合學生對大熊貓了解不多的特征,建議他們就“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giant panda?”和“The value of wild giant panda”等問題提出相應的觀點,讓他們在各抒己見的過程中找到更多豐富的語言素材。在此基礎上,建議學生圍繞“What do we should do for wild giant panda?”和“How do you introduce growth of giant pandas?”等問題進行組內對白,讓他們在彼此溝通交流過程中找到相應的表達思維方法,能使得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活潑。
圍繞課程教學要點,多給學生提供相關的話題,能使得英語口語表達更有目標性。設計的話題應在凸顯多樣性和層次性的基礎上,多給學生自由選擇的機會,讓他們能夠根據教學內容要求主動選擇話題進行互動交流。圍繞小組成員的不同意見和建議,鼓勵他們就各自的意見和觀點主動提出相應的方法,幫助他們在深入交流中相互學習表達方法,以豐富自己的理解感知思維。
四、支持學生與家長對白,共同推進
延伸英語口語教學過程,讓學生在隨時隨地的交流中獲得靈感,更利于口語教學的深入推進。鼓勵學生主動和家長溝通,引導他們將自己的心里話主動說給家長聽,更能使得口語教學在不斷拓展延伸的過程中找到切入點,利于激起學生主動表達的強烈愿望。
多給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導說話題,引導學生將英語課程學習感知體驗主動與家長分享,更能夠豐富教學過程。例如,在八年級下冊Unit 5 Good manners的“Reading When in Rome”教學后,為了幫助學生能準確理解“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的含義,教師建議學生圍繞“Tell the strange greets in the world for your parents”和“Ask your parents to say something about greet”進行互動交流,讓學生能夠在講述自己課堂所獲的同時,能請家長傳授有關問候的禮儀常識,讓學生能真正在學以致用的過程中提高綜合運用能力。通過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與家長溝通,不僅能使英語教學的觸角有效延伸至家庭生活,還能使學生在主動表達過程中增強學習成就感和樂趣。
指導學生帶著問題和想法主動和家長溝通,能使得口語教學更富有情境和趣味,交流更加順暢自然,更能夠有效突破被動機械式的學習模式。多給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提示話題,引導學生針對課程學習內容主動修補完善,幫助他們在主動對話過程中總結概括。根據學生與家長的溝通情況,多主動與家長溝通,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學生在課余的口語表達情況,及時調整相應的教學策略。
五、結束語
總之,利用對白來活化認知感悟,讓學生在主動表達交流中增強感知體驗,能使得他們開闊視野和思維,便于他們在主動實踐運用中提高綜合運用能力。同時,運用多樣化的對白方式來活化表達教學過程,能使學生有主動表達嘗試的機會,更利于他們在互動交流中提高綜合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劉明.構建課堂語言環(huán)境 提高口語表達能力[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8(04).
1. 引導學生反復表達錯誤,提醒注意
學生對一些錯誤往往掉以輕心,不能引起足夠的重視。多讓他們反復犯錯誤,引導他們主動反復表達,讓他們在重復表述中找到自己的軟肋,更便于他們加深印象。反復表達錯誤也是學生在主動描述中更加深刻了解根源。
學生反復表達錯誤,更能夠給他們提供警醒。如,在譯林版(下同)八年級上冊《Unit 1 Friends》的“Reading Best friends”教學中,學生對“The different characters about good friend”和“How many characters about your good friend do you know?”等內容了解不夠詳細,對一些性格特征不能夠靈活熟記和運用。對此,我要求學生針對他們在閱讀學習中了解不多的內容進行反復表述,建議他們就“What did you learn from your best friend?”等進行總結,幫助他們在反復表達,修正其常犯的錯誤問題。
通過引導學生反復表達錯誤引起他們的重視,更能夠使得學生有更多的自主支配權和表達權。針對學生經常犯的錯誤,多鼓勵他們反復表達,并邀請其他學生傾聽,幫助找出問題。教師可在學生自我反復陳述仍未注意時,可適當提醒,讓他們再次回說犯錯誤的地方,幫助他們深化理解感知。
2. 表揚學生閃光關注錯誤,溫柔糾錯
運用欲揚先抑的方法找出學生的問題,更能夠使得學生在備受關注過程中主動激發(fā)自身的學習激情和內驅動力。借助表揚學生的閃光點來引入他們的錯誤,能使得學生的自尊心和尊嚴受到保護,更利于他們主動誠懇接受糾錯。
欲揚先抑來糾正學生問題,更能使得學生產生一定的認同感,便于他們主動查找問題。如,在八年級下冊《Unit 2 Travelling》的“Reading A: A trip to Hong Kong”的教學中,很多學生對“How did the author introduce Hong Kong?”表達不夠詳細,尤其是“What’s the reason about Kitty like Hong Kong?”和“Do you think Hong Kong is a special and wonderful place?”問題回答未能有效運用課文中的詞匯短語,缺少一定的整體連貫性。對此,我沒有直接批評學生,而是在贊揚他們閱讀認知基礎上,指導他們多關注每段中的核心詞匯,讓他們在重新審視的過程中找到激活生成點。
通過表揚來肯定學生閃光點,順勢引出他們在理解中不足,看似不經意的提醒,卻能使得學生心領神會。在指導中結合學生小問題,不妨運用“請你再讀讀,看看有沒有不順口的地方?!蓖ㄟ^這樣的提醒,使得學生有二次修正的機會,便于他們在主動嘗試的過程中找到破解的根源和切入點。在指導中切不可夸大學生的問題,多用寬容和發(fā)展的心態(tài)對待學生,讓他們能夠在尊嚴受到保護的過程中不斷深化感知,主動修正問題不足。
3. 緩和學生懼怕錯誤心理,減壓增能
糾錯的目的是幫助學生認識根源,不再犯同樣錯誤。學生學習認知心理告訴我們,引導他們走出懼怕緊張的學習心理,給他們多尊重和信任,定會使得他們在發(fā)現(xiàn)問題的基礎上,能主動認識錯誤,而非遮掩錯誤。
緩和學生緊張畏難心理,使得他們帶著輕松愉悅的心情主動融入課堂。如,在八年級下冊《Unit 5 Good manners》的“Reading: When in Rome”閱讀引導中,我為了幫助學生減輕學習壓力,通過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了“The different greetings in the world”情境,給了他們主動探尋的激情。針對學生害怕犯錯誤的緊張心理,我要求學生講述“An interesting story about greetings”,讓他們能夠在主動表達中不斷調整學習思維方法。
指導學生修正問題,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主動完善教學策略方法。多運用平等協(xié)商的語言主動和學生溝通,幫助他們在徹底放松的狀態(tài)下主動修正錯誤。多給學生設計具有層次性的問題,引導他們針對錯誤問題所在,建議他們不斷修正,給他們主動陳述和申辯的機會,讓他們在七嘴八舌中產生深刻感知。
關鍵詞:Go for it;新課程改革;教材整合
21世紀初,中國的基礎教育領域發(fā)生了一場深刻的變革。在這場變革中,教材改革成為其中的亮點之一。隨著新課改的到來和信息技術的發(fā)展,2012年秋季,江西省統(tǒng)一使用了人教版新標準初中英語教材《Go for it!》。很多教師認為這是一套非常好的教材,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能力。同時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在學生基礎較差的班級,教材的部分材料內容偏難,教學時間緊迫,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教學質量不理想。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之下,我認為對教材進行整合,對教學內容進行刪減和補充,是解決教學過程中的一個好方法。
教材的整合在實際運用中應以發(fā)展性、科學性、趣味性、靈活性和開放性為原則。教師在整合教材前,首先要認真研究課程標準,分析教材、“吃透”教材。整合教材的方法也有很多。
一、整合不同年級教材內容
將七級的教學內容進行整合,應該更多的適用于中考復習階段。以往的教學中,我們很多教師都是采取從七到九年級逐一復習課本的方式,這樣的教學耗時耗力,還割斷了一些相同話題單元間的連貫性。教師在復習的過程中可以以“話題”為單元。例如,復習“food and drink”話題時,可以將七年級上冊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七年級下冊Unit 10 I’d like some noodles.和八年級上冊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結合起來,以食物為連接,復習相關的語言知識。
二、整合不同單元內容
同一教材,不同單元內容的整合其實是單元之間的順序調整??梢罁W生的興趣和認知特點及教學需要對各單元的順序進行調整。例如,考慮到多數學生的接受能力有限,新教材往往把一個學習內容(如一個語法現(xiàn)象)分散在幾個單元或幾冊書里進行教學。教師可以把某些知點提前進行講授。例如,在八年級上冊教學中,教師可以將Unit 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和Unit 4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結合起來,講述形容詞的比較級和最高級。
三、整合同一單元內容
1.做加法
教師可以根據自己所教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一個單元的內容進行有效的整合。如,七年級上冊Unit 5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中,在Grammar Focus部分中教材只列舉了一般疑問句,但學生必須要掌握到兩種人稱的各種句式,所以在這部分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增補這部分內容。
2.做減法
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有時會遇到教學內容不易操作,這個時候教師可作適當刪改。例如,八年級上冊Unit 4 1b中,要求學生填寫一些影院的名稱,意義不是特別大,教師可以對題目進行刪減或更改,設置一些新的題目,針對形容詞最高級的一些單詞來填寫。
3.順序調整
調整教材內容或活動順序,使之更適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如,我們教Section A 1b和 1c時,往往顛倒順序,讓學生充分練習句型后,再聽1b效果更好。
四、花樣處理同一單元某一內容
《Go for it!》每一個單元分為Section A和Section B兩個部分,A部分以聽說為主,B部分以讀寫為主。尤其是最新版的教材,增加的寫的部分。教材內容豐富多彩,這也需要我們教師在處理教學內容上方式得當,豐富教學形式,讓學生在運用中感受語言,再通過循序漸進的學習習得語言,從而達到鞏固和強化語法知識的目的。例如,Book 1 Unit 9 section A 2a,可在聽力之后,鼓勵學生把聽力改編成敘述性的小短文,尤其是改成以第三人稱單數做主語。因為很多初學者在主語是第三人稱情況下動詞后忘加s或es,這樣學生在練習聽力之余還可以強化一般現(xiàn)在時的表達能力。
摘要:“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 沒有成為我在教學中的絆腳石,反而為我的教學增加許多樂趣,成為我的英語課堂中一道亮麗的風景。我覺得法制教育不是英語課堂的負擔,而是課堂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我不刻意讓學生讀法律書籍,看法律專題,我只會在關鍵時刻借用法律知識完善我的課堂。英語學科滲透法制教育讓我收獲不少,它使我的英語課堂變得更加多姿多彩,讓我的學生學習興趣更加濃厚,熱情更加高漲。最重要的是,它造就了遵紀守法的孩子們,幫助他們鑄就美好人生。
關鍵詞:初中英語法制教育收獲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我曾懷疑過,也曾擔心過它是否會影響和阻礙我的正常教學,但事實證明我的擔心是多余的。它不但沒有成為教學的絆腳石,反而為我的教學增加許多樂趣,成為我的英語課堂中一道亮麗的風景。下面簡單陳述我的一些做法,供同行們參考。
一、打好球,讓法制教育服務于教材
在教學中,我同樣遵循學科教學的規(guī)律,依據英語課程的特點,努力尋找教材中的法制滲透點,對學生因勢利導,使英語課堂教學與法制教育相互融合,相互統(tǒng)一。教材中有許多圖文并茂的闡述,都在于強化青少年遵循學校、家庭秩序的意識。例如:
1、在七年級上冊Unit1 My name is Gina. 的學習中,我讓學生自己取英文名,后來班上同名比較多,發(fā)生了爭論。我就讓他們展開討論:Why does he / she have the same name as me? 借機交給學生一些英語口語:He / She has the same given name as me ,but he / she has the different family name as me. 這些句子既增加了教材詞匯,又是他們感興趣的話題,所以孩子們很愿意與我一起說英語。此時我給他們講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規(guī)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依照規(guī)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學生討論熱情一下子高漲起來,我引領他們盡量多說一些英語口語,這個活動把我的課堂效果推向頂峰。
2、在七年級下冊Unit12 Don’t eat in class.的學習中, 我讓學生學會用英語表達校紀班規(guī)的同時,讓他們親手制作英文標志牌,張貼在學校合適的地方。如:會議室:No smoking. (禁止吸煙);走廊:No spitting. (禁止吐痰), No littering. (禁止亂丟雜物);圖書館:Don’t speak loudly. /Please be quiet. (請不要大聲喧嘩?;蛘埍3职察o。); 花壇:Keep off the grass. (勿踏草坪), Protect the plants. (保護花草樹木); 校園景點: Keep our school clean and tidy.(保持學校干凈整潔)等,讓學生自己隨時檢查、改變自己的一言一行。這個任務不但沒有增加學生負擔,反而激發(fā)了他們學英語的興趣。
3、由于當前環(huán)境污染十分嚴重,我在教學七年級下冊Unit3動物類單詞時,讓學生紛紛表達了自己對動物的喜愛之情,當我們講到動物們各自的作用和人類的密切關系時,學生們竟發(fā)自肺腑地說:“All the animals are our friends. We should protect them forever. We can’t hurt and kill them. And we shall always keep the nature more beautiful.”還有一個學生竟出乎意料地說:“ I want to send my bird to the nature. Because that’s his home.”雖然稚嫩的語言卻道出了學生善良、美好的心靈,更強化了他們要更好地親近自然、保護動物的信心。此時我給他們介紹一些野生動物保護法的相關法律,收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在教學八年級上冊Unit1談到未來的生活和九年級 Unit15 學習拯救海牛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等時,我讓學生關注到污染、植樹等話題,并讓他們用這些話題寫英語小短文,既完成了教學任務,又培養(yǎng)了他們的法制意識。同時讓學生覺得英語課堂并不完全是學語言,其中實際魅力無窮,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材中可以挖掘和利用的話題還有許多,我們只要做到因材施教、寓情于教,適時、適度,點點滴滴、持之以恒地加以滲透,就能有機地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智力發(fā)展和思想陶冶于一爐。不但不影響教材內容的正常教學,反而能讓其在課堂教學中很好地發(fā)揮作用。
二、有效實現(xiàn)法制教育與學生實際生活的有機整合
我在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學會觀察了解身邊的事,如教學八年級上冊Unit 1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你多久鍛煉一次?)Unit 4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你怎樣到校?) Unit 8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你的學校旅行怎樣?) 八年級下冊Unit 6 How long have you been collecting shells?(你一直收集貝殼多久了?) 九年級上冊 Unit3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未成年人應該被允許選擇自己的衣服。)這些話題時,由于都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我在教學這些單元時都設計了與之相應的調查表,讓學生把豐富多彩的生活素材帶到課堂,融入我的英語課堂交流中。在進入對話的語言環(huán)境時,我設法讓同學們達到身臨其境的感覺,此時滲透法制便是錦上添花,為打造完美課堂做貢獻。在那一刻我覺得法制教育不是英語課堂的負擔,而是我的課堂不可缺少的調味品。
三、充分利用課程資源,讓法律知識成為英語課堂的小幫手
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一切有價值的課程資源,增加課堂對學生的吸引力。如在教學八年級上冊Unit 4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你怎樣到校?)一課時,我在教學課件中插入交通事故視頻,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體會到違反交通規(guī)則的嚴重后果,此時的法制教育效果不言而喻,學生對話題相關英語語言的獲得也水到渠成。平時我還喜歡引導學生關注時事,要求他們每天觀看新聞聯(lián)播,閱讀報刊雜志。但我始終堅持:不為學法而讀書,只在書中習得法。我不刻意讓學生讀法律書籍,看法律專題,我只會在關鍵時刻借用法律知識完善我的課堂。
四、法制教育延伸到課外活動,為英語課堂添磚加瓦
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是英語課堂法制教育的課外延伸,為了使學生樹立牢固的法制觀念,幫助學生養(yǎng)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向持久性,穩(wěn)定性發(fā)展。我還組織一些與學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生動活潑的法制教育活動,讓學生勤于思考,敢說、敢錯、常悟、常反省、??偨Y,如:在班上舉辦《Safety is first(安全第一)》英語手抄報展、“《交通法》在我心中”的主題班會、觀看法制教育動畫片、唱有關環(huán)保的歌曲《The signs in the park》、收集交通、環(huán)保方面的英文警句等,這樣既增加了學生的英語知識,又不斷增強和強化學生的道德意識和法制觀念。
五、當好楷模,為人師表,不愁學生學不好英語
關鍵詞:初中英語; 教材; Around the word ;分析
一、知識與科學
根據《英語課程標準》中的科學性原則,英語教材的編寫要依據語言學習的客觀規(guī)律,充分體現(xiàn)不同年齡段和不同語言水平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需要。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要體現(xiàn)循序漸進的原則,應該由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逐步過渡。
首先,Around the word這個閱讀小版塊展示的語言知識正確,規(guī)范,得體,以正式的書面語為主。其次,這個版塊的內容的選擇上,涉及面很廣,以八年級下冊為例,涉及了科技,自然,文化,旅游,環(huán)保等多個廣泛的話題,和每個Module的主題切合,可以有效地拓展學生的課外知識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比如在Module 1中,就提到了當下最熱門的網上學習:English online,將英語學習與互聯(lián)網這個大環(huán)境結合,是當下的必然趨勢,有必要讓學生有所了解。第三,每篇文章的字數在70-100字左右,字數分配合理。大部分的初二學生都可以輕松完成。
二、思想文化內涵
英語的學習與英語語系所存在的文化是不可分割的,這從我國《英語課程標準》(簡稱《標準》)中也能夠找到佐證?!稑藴省分斜硎荆赫Z言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在外語教學申,文化是指所學語言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tǒng)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guī)范、價值觀念等。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文化有益于對英語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對本國文化的理解與認識,有益于培養(yǎng)世界意識。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逐步擴展文化知識的內容和范圍。通過擴大學生接觸異國文化的范圍,幫助學生拓展視野,使他們提高對中外文化異同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進而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其次,根據《英語課程標準》的思想性原則,英語教材應滲透思想品德教育,應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外國文化對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教材既要反映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又要有利于學生了解外國文化的精華,同時也應該引導學生提高鑒別能力。
以八年級下冊為例,該冊書總共10篇Around the word,內容分別有互聯(lián)網與英語學習,美國首都華盛頓,馬拉松,古希臘劇院,瀕危動物,世界名著,緊急迫降,世界人口問題和水資源,亞馬遜森林,西方傳統(tǒng)禮物,日本的奇特建筑,內容滲透著世界文化、環(huán)保意識,文學素養(yǎng)等等,這個版塊,為教師提供了很好的文化教學素材。學生通過閱讀這個版塊,可以提高環(huán)保意識、責任意識、文化素養(yǎng),進而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三、編制水平
首先,這個版塊的生詞量適中,每篇有5個左右的生詞,難易程度符合初二學生的閱讀水平,并且語法規(guī)范,印刷清晰。其次,該板塊配有清晰的,與文章相關的插圖,讓學生容易理解并接受。
四、可行性
首先,在知覺方面,初中生的知覺出現(xiàn)了許多新的特點。表現(xiàn)在知覺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有了較大提高,能自覺地根據教學要求去知覺有關事物。在空間知覺上,帶有更大的抽象性。通過分析,Around the word這個版塊在對提高初中生的認知上,有很好的幫助。通過閱讀其內容,可以讓學生很好地去發(fā)掘自己的興趣點。教師還可以通過這個版塊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結合多媒體,讓學生有個更好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
五、對教材使用者的建議
(1)對教師使用教材的建議
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辯證、靈活、實事求是地使用教材,使教學能夠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因地制宜地總結、分析學生對教材的實際接納程度,使教材更好地符合學生實際的學習水平,在完善自身的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中,培養(yǎng)出更出色的英語學習者。
(2)對學生使用教材的建議
學生要實事求是地選擇符合自己實際學習需求的教材??偠灾?,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教材,可以更有效地學習英語,使個人獲得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一.情境創(chuàng)設導入法。英語教學強調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在交際中學會語言的應用。真實生動的情景能激起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參與,讓學生在參與過程中體驗快樂、體驗成功。所以結合我們要上新課內容,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一些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活動,非常重要。如我在教學人教版七年級上冊上冊Unit2:This is my sister.這一課,我事先準備好我的一些家庭照,同時要求學生準備她們的家庭照,基本上把這一單元所涉及的家庭成員都囊括,然后我拿著照片介紹,This is my mother. Her name is .... That is my father. He is my brother...如此重復幾遍,學生自然心領意會,借這一情境我把這一單元的重點、難點詞匯,句式自然引入,學生紛紛仿效,新課教學水到渠成。
二.游戲導入法。做游戲是孩子的天性。游戲又是開發(fā)兒童智力的一項重要活動。游戲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組織管理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團體協(xié)作能力。游戲具有有趣、活躍、高效、快捷等特點,用游戲做教學引子能使學生在高度興奮,高度集中的情況下,自覺不自覺的掌握所玩的內容,從而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如我在教學身體部位這些詞時,我先與學生玩Simon says: Point to the....指認教室物體及學習用具等,如Simon says: Point to the door. Simon says: Point to your book. Simon says: Point to your bag.然后話鋒一轉說出Simon says: Point to your head.并給學生做出相應動作,如此重復手、眼睛、耳朵、嘴巴、鼻子等身體部位,自然過渡到新課。再如,同樣教授這一課,我還采用另一種游戲即畫圖競猜法引入新課。我在黑板上用簡筆畫勾勒出身體的某個部位,但不畫完整,然后讓學生根據殘缺圖畫猜測這是什么,自然引入教學內容。
三.圖片導入法。圖片即可指教學掛圖,用白紙畫好的圖片,黑板上的即興簡筆畫,也可指多媒體上下載的圖片,圖像等。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即直觀形象、生動有趣、簡練概括,有強烈的視覺刺激,能表達豐富的語言信息和概念,同時直觀可感的圖像能加強學生對語言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四.復習導入法。這是一種最常見的導入法。即一般都是復習上節(jié)課學習內容或者是復習與要上新課內容相關的知識,然后進入所學內容。一般來說課本的編排都是循序漸進的,單元與單元之間是息息相關有聯(lián)系的。每一單元都巧妙的含有下一單元所學的知識點。而每一個知識點又會在教材里反復出現(xiàn),如人教版新課標中,語法知識一般過去式,在七年級下冊學過,八年級上冊又出現(xiàn),九年級繼續(xù)學習,只是內容一步一步深化,形式有所變化。復習導入也可有以下兩種方法。
1. 對話復習導入法。即教師和學生根據近期所學內容或自己已有的英語知識積累進行編排、重組,以兩人對話、小組表演、Free talk或情境小劇等形式加以呈現(xiàn),既是對舊知識的復習與鞏固,又是對新知識的鋪墊。對話復習導入可以使學生在實踐中提高語言運用能力,鍛煉口語交際能力,而且這些對話多半都是學生自編自導,學生的參與性和積極性極高,課堂教學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2.習題復習導入法。如我在教學人教版新課標八年級第九單元時,所學話題是討論過去發(fā)生的事,語法點是一般過去式,而此前在七年級我們已經學過一般過去式的簡單表達,為了新課的順利進行,我便出了幾道習題復習了個別動詞的過去式,如 do—did,am/is—was,go—went,have—had,work—worked,play—played,由此進入新課。
五.故事導入法。如我在教學人教版新目標八年級下Unit4 :He said I was hard-working. Section B時,我播放了一組我們任課教師及班級同學的交流圖片和視屏。圖中配有文字介紹如你“你在語文學習上很仔細”。 “你的數學還有待于提高”然后我用英語指著圖片給同學們簡單介紹: They are our teachers and A. They are talking about A’s report card. Our Chinese teacher says A is carefully in Chinese. The maths teacher says A is lazy. He is not hard-working…學生聽后立即仿說,新課由此拉開序幕。
六.聯(lián)想猜測法。我們的學生正是處于一個敏感的、愛幻想、愛猜測的美好階段,教師可以巧妙的利用這一點讓學生根據即將上的新課標題,或相關圖片,結合自己平時的語言積累和知識經驗,對所要上的新課進行大膽遐想,大膽猜測,從而為教學服務。如我在上人教版新目標八年級下Unit1:Will people have robots?時,我要求學生根據書中圖片,再結合課題,暢想What will people’s lives be in 100 years?于是學生紛紛表達自己的看法,有人說People will live in the moon. 有人說People will live longer and longer.有人說There will not any wars in the future.等等。我把同學們說的句子板書到黑板上,然后要求學生聽錄音,把自己的猜測內容與錄音材料作比較看看他們是否猜對,學生聽完錄用后一看他們的許多猜測居然有課文內容一致,受到極大的鼓舞,提高了不少自信。通過此法鍛煉和提高了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七.問題引入法。問題是最能激起學生思維火花的有力武器。通過問題學生開動大腦積極思索,這樣既能讓學生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又可以激起學生的強烈的求知欲。如我在教學人教版新目標七年級上Can you play the guilt?時我用一系列的問題引導學生:Do you like English? Can you speak English? Do you have a football? Can you play football?學生通過回答問題并仿照句式互問互答,接觸到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我又就課文內容提出相關問題:Can you play the guitar?新課教學內容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