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語言經濟學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國際貿易與經濟教學方法雙語課程。
一、高等教育國際化與雙語教學
(一)高等教育國際化。
高等教育國際化是指在經濟全球化、貿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國內和國際兩個教育市場,優(yōu)化配置本國的教育資源和要素,搶占世界高等教育的制高點,培養(yǎng)出在國際上有競爭力的高素質的人才??梢?,教育國際化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具有國際意識、國際交往能力、國際競爭能力的人才。教育國際化的深度和廣度直接影響著高等教育的質量。正如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二十一世紀高等教育宣言》所指出:“國際化是高等教育質量的一個有機部分”。
安徽財經大學也十分重視高等教育的國際化,并已進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與實踐。如引進海外留學人員回國從事教學工作、外派師資接受培訓、與國外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辦學、進行專業(yè)課程的雙語教學等。然而和高等教育比較發(fā)達的歐美國家相比,在教育水平和教學效果上仍然存在較大差距。
(二)雙語教學的界定。
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我們認為雙語教學是特指在專業(yè)學科教學過程中,采用外語(英語)作為教學語言開展和組織教學的活動。雙語教學應包括以下要素:
1.采用原版教材。授課教師應了解國外相關專業(yè)的教材使用情況。由于不同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法律、技術等宏觀環(huán)境方面存在差異,原版的教材可能存在部分章節(jié)不適用的情況,但這并不影響教學活動的組織。授課教師可同時指定多本參考教材。
2.使用外語授課或課堂講授以外語為主。如果只是使用原版教材,而還用漢語授課,筆者認為這不是雙語教學。教師必須使用英語完成備課、多媒體幻燈片、課堂講授、課堂活動組織才是我們所說的雙語教學。在講授過程中,必須堅持使用外語。筆者認為,對一些術語的表述可以適當使用漢語,但使用中文講授的時間不宜超過總授課時間的20%。
3.學生考試形式的設計和成績的評估。雙語教學課程的考試形式可以根據課程需要靈活設計,采取英語口語面試和英文筆試相結合的方式是比較理想的選擇。
二、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yè)雙語教學的實踐
(一)雙語教學課程教材的選用。
在教材的選用上,我們一直都選用國外優(yōu)秀的原版教學用書。如《國際經濟學》課程的固定教材Dominick.Salvatore的《InternationalEconomics》以及《國際市場營銷》課程的固定教材WarrenJ.Keegan編寫的《GlobalMarketingManagement》。我們選擇這些教材的理由是:首先,教材的語言表達比較規(guī)范、簡單,用詞準確;其次,教材同經濟學科核心課程中的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的內容聯(lián)系比較密切;第三,相比較而言,教材的內容更具有客觀性,作者能從學術的角度去研究、探討和解釋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的理論與政策,“大國主義”的思想較少;第四,教材和我國在職研究生經濟學專業(yè)的國際經濟學課程內容十分相似,可形成較好的接軌事態(tài)。當然,國外教材有它的長處,也有它的短處。如在一些內容上說明得過于詳細。因此,在備課的過程中,因此,教學中我們對教學內容進行了有效的選擇,抓住主要的內容,對于那些與國內教材重復的教學內容、章節(jié)和報道等一律刪除,或讓學生自行閱讀。
(二)雙語教學課程的設置。
各高校大學英語一般開兩年,到了大學三年級,相當一部分學生已通過全國大學英語四級統(tǒng)考,還有一些學生達到了大學英語六級的水平,學生普遍已有了較好的英語基礎,這時采用雙語教學對學生來說困難相對要小些,可避免學生一開始就產生畏難情緒。另外,在大學三年級上學期開始連續(xù)、合理地部署和安排雙語教學,可延續(xù)英語學習,使英語學習四年不間斷,對學生的英語學習可起到一定的促進和提高作用,而且可在基礎英語學習之后,將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轉移到自己的專業(yè)上來。因此,我們把雙語教學的時間安排在大學三年級,并選擇合適的專業(yè)課程連續(xù)安排雙語教學。目前國際經濟貿易專業(yè)已經開設了國際經濟學(英)、國際貿易(英)、國際市場營銷(英)、電子商務概論(英)、特許經營(英)、國際商法(英)等六門雙語教學課程。[論-文-網]
(三)雙語教學課堂實踐。
1.雙語教學方法的使用。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主要采用了英語沉浸式教學法(Englishimmersion)和參與法(Participationmethod)。所謂沉浸法就是完全使用英語授課,教師用簡單淺顯的語言進行教學,使學生能順利的掌握英語,掌握教學的內容和其它知識。當然,對于一些比較專業(yè)的經濟術語,教師用漢語給出其準確的含義,以使學生對術語和定義有準確的理解,但是漢語解釋十分有限。
所謂參與法就是在教學中首先提供一些分析問題的必要條件,通過引導和啟發(fā),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讓學生利用已經掌握的專業(yè)知識和西方經濟學等基礎知識,自己分析、討論,找出問題的答案。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扮演主要角色,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組織學生討論、引導學生思維,循序漸進,由淺入深,使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容易,掌握也比較牢固。比如在講解國際貿易理論中的要素價格均等化理論時,我們就讓學生按照這樣的思路進行:要素豐裕的國家——要素價格較低——具有生產和出口密集使用該要素產品的優(yōu)勢——出口增加——要素使用增加——要素相對價格上升——要素價格均等,然后配以圖形予以解釋。這樣,學生積極參與,發(fā)言踴躍。
2.多媒體在雙語教學中的應用。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yè)課程雙語教學過程中,我們還充分利用現有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制作了豐富多彩的教學課件。課件由任課教師自行設計制作,教學課件采用全英語,這有利于進行沉浸式教學,給學生制造全英語環(huán)境。同時,用英語制作課件可以避免因教師對個別單詞發(fā)音不準帶來的不利影響,上課時我們逐條、有時甚至是逐詞顯示講授的內容,讓學生看起來更加容易方便,重點更加突出,讓學生在課件的幫助下理解的更容易、更深刻、更全面。另外,采用多媒體教室上課,節(jié)省了板書所花費的時間,從而可改善教學進度。多媒體課件可集聲音、動畫、文字、圖像為一體,因此在講課時,生動活潑、引人入勝,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雙語教學的考核方法。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yè)課程雙語教學過程中,我們靈活運用多種考試形式。為適應高校素質教育的發(fā)展,我們努力改革當前高校中以百分制閉卷考試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靈活運用筆試、口試、閉卷、開卷等考核方式,以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我們增加了雙語教學課程考試中的口試比重,采取筆試與口試相結合的方式。
學生平時在課堂上的發(fā)言次數、質量和水平也都可被計入考試成績,以此來鼓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水平及知識掌握程度。雙語教學的成績評定注重平時考核,使成績構成多元化,力爭改變“一次性閉卷考試”的局面,加強對學生的平時考核,避免“一考定成敗”。我們注重平時考試,并不是頻繁增加考試次數,而是由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不同階段的教學要求,靈活運用提問、討論、作業(yè)、小測驗等方式了解學生學習狀況,并通過測驗獲取教學信息,指導教學更好地開展。對于學生成績的評定,結合課程總結性考試與平時考核進行綜合評價,并逐步加大平時考核成績在總成績中所占比例。同時對采用雙語教學課程的學習成績予以注明,從而給學生畢業(yè)后的就業(yè)提供較好的條件。
三、加強國際經濟貿易專業(yè)雙語教學的建議
(一)制定長期的雙語教學規(guī)劃。
開展雙語教學是一項持續(xù)工作,必須有全面長期的規(guī)劃,體現在教學中就是人才培養(yǎng)目標、專業(yè)教學計劃的調整。在人才培養(yǎng)目標上,要適應WTO要求,加快培養(yǎng)適應全球化的、有國際意識、有國際交往能力、有國際競爭能力的國際貿易人才。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yè)具有專業(yè)性強和實踐要求標準高的特點,在專業(yè)教學計劃的制定上應采用同國際相關專業(yè)(國際商務)接軌的教學計劃。在課程體系設計方面,在現有的雙語課程基礎上,考慮增加一批適應于全球化的專業(yè)課程,使用雙語教學。并且要特別注意這些雙語課程之間的層次銜接,形成合理的國際經濟貿易專業(yè)雙語教學課程體系。在課時安排上要充分考慮原版教材的特點,安排足夠的學時,以保證能保質保量的完成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
(二)加大雙語教學師資培養(yǎng)力度。
雙語教學的任課教師不僅要掌握一定的授課技巧和較高的專業(yè)水平,更重要的是還需要較好的英語水平。然而,在高校的雙語教學實踐中,能流利自如地使用英語進行專業(yè)課程教學的教師比較缺乏。一方面,外語教師的專業(yè)知識不足;另一方面,專業(yè)課教師知識豐富,但英語功底不深?;蛘卟糠謱I(yè)課教師的英語水平比較高,閱讀文獻與看專業(yè)雜志的能力較強,但口語和寫作能力較差,進行課堂教學困難仍然很大。因此,培養(yǎng)既能熟練使用英語,又具有豐富專業(yè)知識的復合型人才,是提高雙語教學水平的關鍵。
雙語教學師資的培養(yǎng)可以采取“走出去,請進來”兩種途徑。
一是自己培養(yǎng)。對于英語基礎較好的教師,可以采取短期集中培訓的方法,也還可以選送一些教師到外語院校進行進修,由外國教師任教,采取封閉式的訓練,使他們的英語水平在短期內有較大的提高。另一種方法就是引進雙語教學人才。學??梢圆扇√厥庹咭M國外人員歸國進行教學工作,或者聘請其它外籍教師(相關專業(yè)的專家)進行教學工作。
(三)傳統(tǒng)和現代教學方法相結合。
雙語教學對于教師和學生都是一個挑戰(zhàn)。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演示教學內容,就可以節(jié)省板書的時間,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同時,教師也應努力把平常在專業(yè)課程教學中所總結與積累的教學方法,如案例分析、小論文競賽、課堂小組辯論等方法有機地結合雙語教學中,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它所具有的純漢語教學所無法比擬的優(yōu)越性,使它在實踐中不斷發(fā)展成長。另外,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利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把與實際結合比較密切的專業(yè)課程直接開到實習基地,同時也可以邀請一些國外的專家或專業(yè)化人士到學校,進行學術講座等活動,使學生體會到既懂英語又懂專業(yè)的優(yōu)越性和緊迫性,激發(fā)他們學習雙語教學課程的主動性。
(四)建立雙語教學課程評估體系,加強對雙語教學的監(jiān)督和管理。
目前,雙語教學仍然處于初級階段,在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這與沒有建立起完善的雙語教學質量監(jiān)督和管理體系不無關系。我們認為應盡快建立雙語教學課程的特定評價體系,以保證雙語教學的質量。
雙語教學課程評價體系應該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首先,做好雙語課程的認定工作。根據大家普遍認可的高校雙語教學的三種模式對雙語教學的層次做好界定,并根據不同層次給予不同的工作量補貼,以激勵教師開展雙語教學的積極性。其次,制定雙語教學質量認證體系,加強對雙語教學中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質量監(jiān)督和管理。如不定期地在院系、教研室內部開展雙語教學交流與研討,開展教學競賽、組織觀摩教學,邀請專家、外籍教師,包括外語專業(yè)人員對雙語教學的效果進行考核,組織學生評教等。
(五)完善雙語師資認證制度,嚴格雙語教學準入。
我們認為,申請雙語教學資格的教師應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具有一定教學經驗,教學水平較高,已用漢語主講有關課程兩輪以上;能熟練閱讀外文版教材,準確理解教材中的知識內容。
符合基本條件要求的教師可向教研室提出承擔哪種形式雙語教學任務申請;教研室審定教師條件,報系(部)審核;教學系(部)審核后將符合條件要求的教師報教務處;教務處組織評議小組聽申請教師試講并給出評定意見,符合要求者報主管校長批準;取得雙語教學資格的教師,由學校頒發(fā)資格證書,并具有優(yōu)先參加校內各種評選和評優(yōu)活動;具有雙語教學資格的教師,在完成一(或二)輪雙語教學任務后,才可申請高層次教學形式資格的認定。
參考文獻:
[1]張紅霞,李平。論雙語教學在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yè)中的應用[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7)。
[2]何志勇,陳偉,張秀華。漸進式雙語教學法在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yè)教學中的應用[J].高教研究,2007,(7)。
1.多樣性和復雜性在經濟領域中的體現,經濟法律實踐活動的多樣性和深化,直接作用于經濟法學研究方法的層次性和多樣性。經濟法學內容較為寬泛,沒有對其進行系統(tǒng)化整理,它不僅僅局限于研究法概念、調整對象等領域,其還研究經濟法與相關法律部門之間存在的聯(lián)系,既要研究國內經濟法,還要學習國外先進經濟法內容;既要充分考慮到經濟發(fā)展的全過程,還要深入研究當前經濟法對社會文化所產生的影響。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站在哲學角度,把握正確發(fā)展方向,運用歷史方法統(tǒng)籌全局,運用比較法“取其精華,取其糟粕”,運用分析法把握事物發(fā)展的本質,不管使用何種方式,都能夠從不同角度展現經濟法的理論內涵,從而獲得我們自身所需信息。
2.經濟法學研究方法主觀性的突顯。方法的根據來源于客觀事物本身和其具有相關聯(lián)的事物,并非方法本身,而人的思維活動的規(guī)則則需要依據實踐活動來體現,科學方法的產生需要主觀邏輯思維和正確的實踐活動來完成。經濟法學的研究方法是相關學者在進行系統(tǒng)化整體而得到的,其較多體現的是主觀性東西。
我們都非常清楚,人受到不同環(huán)境影響,其人生閱歷、生活方式都會產生區(qū)別,掌握科學的方法,不僅僅只有積累一條途徑,還應該表現在自身有規(guī)律的進行改造活動。假設僅僅依靠自身簡單認識,是能夠獲得一些方法,但是要發(fā)現一些學術方面存在的問題或者找出理論,簡單認識是遠遠不夠的。方法的獲得需要長期在實踐中鍛煉,在哲學、邏輯學、思維科學等其它方面表現尤為明顯。因此,只有構建出屬于自身的方法體系,拓展自身思維,才能夠根本性提升研究方法水平。
二、方法作為認識工具的存在,同時也是主體對客體的反映,為創(chuàng)造出經濟法觀念產品的手段或者工具奠定前提條件,全面認識經濟法學的研究方法需要充分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1.人們思維運行方向受方法影響。而這也就從根本上回答了不同學科所展現出來研究方法不同。例如:經濟學側重于量化分析,相反法學則側重于定性分析。使用方法不同是思維運行方向不同的根本原因。經濟法學具備的復雜性、多層次性也就導致其研究方法相對于其它學科的研究方法更為嚴格。不同的方法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可以重點研究某個方面,從而得出相對應的結論,從而以清晰的思維形式貫穿整個過程。
2.方法的實質研究體現在信息加工、處理、轉換過程當中。主體思維結構、思維定勢、個人價值取向等都是影響思維動作的重要因素。這也就是導致主體信息取舍不一的重要原因所在,自然結果也就不同。因此,經濟法學的研究以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為前提條件,才能夠保證思維機制的作用最大限度發(fā)揮出來,從而較為準確的反映經濟法存在的客觀現象。相反,則會導致錯誤的認識。
現代教育技術使財經類實驗教學擺脫了時空限制,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性,學生能夠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自主學習。通過網絡技術能夠構建交互式教學平臺,使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能夠進行跨時空的交流和互動,進行自由談論,提高了教學的開放性。在財經類實驗教學中課后復習時不可或缺的,學生能夠利用網絡資料完成實驗任務、閱讀大量教學案例和學習材料,豐富自己的知識。開放的教學工具、環(huán)境和資源,提高了財經類實驗教學的時效性。
二、現代教育技術在財經類實驗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目前,我國大多數財經類實驗室以計算機作為教學硬件,以專業(yè)應用程序和操作軟件以及實驗數據庫作為教學軟件,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具體情況設計教學流程,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課堂中的應用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新型媒體技術的應用
財經類實驗教學中的基本操作實驗包括原理類、流程類和驗證類,通常教師利用動畫、視頻、PPT、教學軟件和計算機流媒體等進行演示和模擬,例如對企業(yè)的實際制造生產、運營管理過程或銀行業(yè)務進行再現,從而增強學生的感性認知。傳統(tǒng)多媒體,例如視頻和課件,具備實用性和直觀性,而現代教育技術在信息技術的基礎上綜合運用多樣化的媒體技術,例如模擬軟件、實驗軟件及其集成軟件,進一步提高了教學流程的連貫性和整體性,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傳統(tǒng)多媒體的應用主要體現在講解層面,而現代教育技術則集中與演示層面,兩種方式的有機結合,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財經類理論知識和實際應用。
2、構建教學情境
現代教育技術中的虛擬技術對現實的仿真效果良好,教師在財經類實驗教學中利用虛擬技術能夠進行仿真實驗,創(chuàng)建形象的實驗情境,讓學生在虛擬現實中進行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發(fā)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會計實驗中,教學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模擬井下集團企業(yè)的會計業(yè)務,并模擬不同角色分工進行會計分析、決策及預測、審計等實訓教學,利用會計仿真軟件,構建問題情境,并對實際案例進行分析,能夠使學生認識實際會計業(yè)務,并調動他們的知識儲備進行思考和分析,滿足了學生的學習需求,實現了教學目的。
3、互聯(lián)網資源的應用
網絡教學是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形成的新型教學模式。該模式將學生視為教學主體,利用開放的網絡環(huán)境進行開發(fā)、研究和綜合實驗,將教學和科研聯(lián)系起來,是培養(yǎng)學生能動性的有效措施。例如在實驗教學過程中以項目群為核心,讓學生自主選擇實驗項目,明確實驗目的,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實現文獻閱讀和專題檢索,完成選修課程并充分掌握該領域的技術手段和問題解決方法。此外,學生還可以選擇符合自己水平的實驗項目,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通過在線課堂進行自主學習,教師通過在線輔導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
三、總結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ompare the structures of English-language titles in the two counterpart journals in economics field and whether. To this end, the corpus of 237 titles in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QJE) and 311 titles in Jingjixue Jikan (China Economic Quarterly) or (CEQ) are built. And all the titles are categorized into five classes: Noun Phrase, Compound, Full-sentence, Verbal Phrase, and Prepositional Phrase. More detailed investigation includes the comparison of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e titles. The results show a sharp contrast between structure of the titles in two journals and the trend of title forms, such as the different frequency of occurrences of types or subtypes of titles. And the results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L2 Chinese writers compile a suitable English research article titles while publishing articles in journals in either domestic or international journals.
關鍵詞: 論文標題;經濟學;體裁分析;對比研究;二語寫作
Key words: research article titles; economics; genre analysis; contrastive analysis;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中圖分類號:G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1)18-0304-03
0引言
近十余年來,隨著對學術語篇研究的興起,語言學家越來越重視體裁分析方法在這一領域的應用,并形成了以John Swales (1990) 為代表的語步分析法,其對學術語篇前言進行了實證研究提出了CARS Model。隨后引發(fā)了學者們的濃厚興趣,他們將注意力集中于學術語篇的不同部分,例如,Lores (2004)和Martin(2003)研究了學術語篇的摘要部分,Homes(1997)研究了學術論文討論部分,Yang和Allison (2003)研究了學術論文的結論部分,等等。本文將針對學術論文的標題部分進行對比研究,其方法也是體裁分的實證研究方法,目的在于發(fā)現國內外經濟學期刊英語標題的結構特點,并能夠對中國學者撰寫英語標題提供參考。
1學術論文標題研究綜述
80年代末以來,以“體裁分析之父”(Pérez-Llantada, 2004:140)John Swales (1990) 為代表的體裁分析法(genre analysis)的研究范式逐漸確立其在學術語篇的語言學研究中的地位。在1990年,John Swales 指出標題是學術體裁研究中被忽視的一個方面之一。隨著學者們對標題研究的關注與日俱增,研究成果不斷涌現。Yitzhaki (1997)比較了18種不同人文學科期刊的論文標題中的實詞數量目的在于檢驗學術論文標題的信息密集性。Busch-Lauer (2000) 分別對比了醫(yī)學和語言學領域內的英語和德語標題,發(fā)現醫(yī)學領域內的標題長度比語言學內的論文標題的字數明顯要多一些,并且確證了以德語為母語的學者習慣于用德語的思維方式撰寫標題,同時發(fā)現了所有的標題在兩個領域內的作用都是交際功能的作用。Laurence Anthony(2001)通過對計算機領域期刊中600個論文標題的長度,標點使用,介詞使用和詞頻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計算機學科的論文標題有其自身的特點,例如,他發(fā)現介詞和冠詞在此類標題中出現的頻率最高,其中介詞for在所選的6種期刊中的4種當中出現的頻率最高。最終得出的結論是計算機科學領域內的標題有其自身的特點,但是同時也提出,論文標題的特點因學科不同而有差異,這樣的普遍性結論有待進一步的研究。隨后在2002年Yitzhaki又研究了24個重要期刊的論文標題與論文長度的關系,同時做了歷時比較的研究,發(fā)現文章長度和論文標題長度的關系是因科學類別的不同而不同,在所謂“硬”科學內標題長度與文章長度的相關性較“軟”科學更強。Haggan (2004)則是同時分別比較研究了文學,語言學和理科科學的論文標題的結構特點。她將標題按形式分為句子型,名詞型和短語型三類。研究結果顯示出三個不同領域內的標題都互不相同,各有特點,同時指出標題的功能在于引起讀者閱讀文章的興趣。Hartley (2005c,2007a,2007b)從不同方面探討了論文標題的特點或功能:一、指出論文標題應當同時具有傳遞信息和吸引讀者的作用;二、將論文標題按功能重新分類,共有12類并且分析了各類的特點和功能;三、研究了冒號在學術論文中的使用偏好。最近的研究是Soler (2007)對研究型學術論文和綜述型學術論文的標題結構的實證研究。在570個標題中,480個為研究型論文標題,90個是綜述型論文標題,時間跨度從1996年至2002年,涉及的學科領域是生物學和社會學,她將標題按結構分為句子型,問句型,名詞詞組型和復合型,同時還對標題的長度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綜述型標題的長度在兩個領域都非常的短,復合型標題是社會科學體裁研究型論文標題的特點。句子型標題是研究型論文標題的文章類型的特點,尤其是生物學領域內的研究型論文標題的特點。
國內的標題研究主要分為兩類:漢英單語種獨立研究和漢語標題的英譯。例如王英格(1993)研究了英語學術論文標題的語法和修辭特點?;亓郑?007)對圖書情報學類核心期刊論文標題進行了計量研究,共對42989篇文獻的標題進行統(tǒng)計分析,涉及到標題長度,句型以及標題中相關詞匯的研究,如題首詞,題尾詞,關鍵詞等。而論文標題的漢英翻譯的研究有,段萍和顧維萍(2002)的關于醫(yī)學論文的標題和摘要的漢譯英的常見錯誤的分析的研究,周永模(2002)的關于哲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的論文標題的漢譯英的標準的探討。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王成宇(2003)對英漢雙語的疑問型學術論文標題進行的對比研究。
綜上所述,學術論文的標題研究成果逐漸豐碩,本文將就前人的研究成果繼續(xù)深化和推進學術論文標題的研究,基本的研究思路是以體裁為切入點,即語言學類研究型學術論文;英英對比,其特點在于中國學者的英文標題和國際學者的英文標題的對比;以及采用實證研究方法。
2研究方法
首先本文選取了中美經濟學兩本在各自學術共同體中的權威期刊:中國的《經濟學(季刊)》(China Economic Quarterly (CEQ))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QJE)。建立了一個含有548個英語科研原創(chuàng)論文標題的語料庫,其中CEQ 中隨機選取311 個標題,QJE 中隨機選取237個標題。按照語料庫的建庫原則以及對比語言學的可比性原則,標題的選取時間跨度為2004至2009年(由于研究時間限制,2009年只收集部分標題),且不包括書評類以及其他體裁類型的文章標題。其次本文將所選標題分為五大類:名詞詞組型(Noun Phrase [NP]), 復合型(Compound [CP])即一個標題由兩部分組成,中間被冒號或其他符號隔開, 句子型(Full-sentence [FS]), 動詞詞組型(Verbal Phrase [VP]), 以及介詞詞組型(Prepositional Phrase [PP])。另外,本文還進一步細分了名詞詞組型標題和復合型標題,同時還統(tǒng)計了本語料庫中的NP和CP標題在近五年內(2004-2008)的變化趨勢。
3研究結果與討論
標題應當體現信息性和經濟性原則。信息性是指標題應當全面準確反映論文的內容。經濟性是指標題應當用最少的詞表達最豐富的意義。表1顯示了兩本期刊英語標題的平均長度。明顯的差異在于國內的CEQ論文標題要比國外的QJE論文標題用詞偏長。就其原因在于英語不是中國人的母語,并且中國學者在撰寫英語論文標題時會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Connor, 1996)。另外,無論CEQ論文標題是出于投稿人的翻譯或重新用英語撰寫,都會受到原來漢語標題的影響,我們的統(tǒng)計發(fā)現,漢語標題會經常出現“論”、“研究”以及“探討”之類的標題標記(尹世超,2001)。同時,國內學者撰寫的英語論文標題會將這類標記詞翻譯出來形成“The study of …” 或“The analysis of …”之類表達形式。這無形中會增加英語標題的長度而不會因此增加標題的信息含量。
標題的功能有四種(尹世超,2001):稱名功能,概括功能,吸引功能和引導功能。如果綜合考慮標題的兩個原則和四個功能,那么復合型標題是最理想的標題形式。表2的復合型標題頻度百分比正好體現了這一選擇在英語環(huán)境下的要求。按照Swales和Feak(1994)的觀點此類標題(英語)的構成為:問題-解決(problem-solution),一般-詳細(general-specific),話題-方法(topic-method)和主要-次要(major-minor)。這一構成就能夠是撰寫者不通過語言手段而在兩部分之間建立聯(lián)系,達到信息性、經濟性和吸引功能的統(tǒng)一。由于標題的基本功能是稱名功能所以名詞詞組型標題在兩本期刊中都占有較多的頻度。有趣的發(fā)現是,美國的QJE期刊論文標題出現了較多的句子型標題,共15個占該期刊語料的6.33%,以及較多的動詞詞組型標題,共8個占該期刊語料的3.38%。
兩本期刊使用最多的名詞詞組型標題都是NP+PP結構,即一個核心名詞后接一個介詞短語的結構。但是,相比較而言,CEQ期刊論文NP標題的結構相對較復雜。這一點似乎驗證了Connor(1996)的觀點,寫作是一種深嵌于文化的行為。即國內學者撰寫英語論文標題時,會采用復雜的介詞短語限定討論話題的形式,而國外學者會直接采用其他策略比如說采用CP型標題結構。這同時似乎也表明非母語寫作者會在使用第二外語時無意識的會凸顯過濾某些文化因素,這些因素會表現在語言層面,比如說,復雜的介詞短語結構標題。
在標題具有稱名這一點上,中美期刊論文撰寫者又一次達成一致,即標題的前后兩部分都是名詞詞組結構[NP:NP]。但是QJE期刊CP論文標題并不僅僅是依賴這一結構,作為美國學術共同體的研究者,他們會更多關注英語標題的其他功能如吸引功能,所以該類標題在QJE中呈現出較多的其他次級結構,如Q:NP[問句:名詞詞組]型。本語料庫中,最強烈的對比在于,QJE中會出現PP:NP類型標題和Q:Q類型標題,而CEQ中卻無此類型標題出現;另外,在CEQ中會出現PP:NP和Q:VP類型標題,但是在QJE中,撰寫者不會才取此類型去撰寫標題。此現象有待于進一步的大規(guī)模的語料收集和分析。
從上圖可以看出,NP和CP標題在五類標題中在近五年內呈增加趨勢。有趣的發(fā)現是,CP標題在兩本期刊中在2007年增至最多,相反的NP標題在兩本期刊中減至最少。相對于2007年來說,兩本期刊中的CP標題在2008年有所減少,而NP標題有所增加。最終的結果表明,經濟學類期刊英語論文標題NP和CP類型出現的頻度趨近于相同,但總體呈增加態(tài)勢。
4結論
本研究表明經濟學類中美兩本期刊的英語論文標題存在明顯差異。這些差異是由于文化社會因素造成。本研究的意義在于為經濟學類同行撰寫英語論文標題提供幫助。進一步的研究可細致深入地探討經濟學類英語論文標題的用詞特點。
參考文獻:
[1]Anthony L. 2001.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Research Article Titles in Computer Science [J].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44(3): 187-194.
[2]Busch-Lauer, Ines-A. 2000. “Titles of English and German Research Papers in Medicine and Linguistics Theses and Research Articles” [M]. Analysing Professional Genres, (Edited by Anna Trosborg),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0.
[3]Connor, U. 1996. Contrastive Rhetoric: Cross-cultural aspects of second-language writing [M].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Dillon, J. T. 1980. In pursuit of the colon: a century of scholarly progress: 1880-1980 [J].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53 (1): 93-99.
[5]Haggan, M. 2004. Research paper titles in literature, linguistics and science: dimensions of attraction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36: 293-317.
[6]Halliday, M. A. K. 1994.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Second Edition [M]. London: Edward Arnold.
[7]Hartley, J. 2005. To Attract or To Inform: What Are Titles For? [J].Journal of Technical Writing. and Communication, 32(2): 203-213.
[8]Hartley, J.. 2007a. Planning that title: practices and preferences for titles with colons in academic articles [J].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29: 553-568.
[9]Hartley, J.. 2007b. There’s more to the title than meets the eye: exploring the possibilities [J]. Journal of Technical Writing & Communication, 37(2): 95-101.
[10]Pinkham, J.. 2000. 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 [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11]Lewison G, Hartley J.. 2005. What's in a title? Number of words and the presence of colons [J]. Scientometrics, 63: 341-56.
[12]Pérez-Llantada, C.. 2004. An interview with John Swales [J]. IB?RICA, 8: 139-148.
[13]Soler, V.. 2007. Writing titles in science: An exploratory study [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6(1): 90-102.
[14]Swales, J. M.. 1990. Genre Analysis: 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 [M]. New York, Cambridge: CUP.
[15]Swales, J. M. 2004. Research Genres: Explorations and Applications [M]. New York: Cambridge: CUP.
[16]Swales, J.M. & Feak, C.B. 1994. Academic Writing for Graduate Students: Commentary [M]. Ann Arbor, MI: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7]Thompson, G. 1996. 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 [M]. London: Arnold.
[18]Yitzhaki, M. 2002. Relation of Title Length of a Journal Article to the Length of the Article [J]. Scientometrics, 54 (3): 435-447.
[19]段萍,顧維萍.醫(yī)學論文標題與摘要漢譯英常見錯誤分析[J]. 中國翻譯,2002.
[20]化柏林.圖書情報學核心期刊論文標題計量分析研究[J].情報學報,2007,26(3).
[21]王成宇.英漢疑問型學術論文標題對比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02.
[22]王英格.英語學術論文標題的語法和修辭[J].外國語,1993,02:34-37.
[關鍵詞]二程;朱熹;陸九淵;語言哲學
與先秦經典化過程及漢唐解經傳統(tǒng)相比,兩宋儒學的語言哲學突破了訓詁師承的傳統(tǒng),以“自得”、“體認”為基本致思取向,以“理義大本”為范閾,提倡“大自奮拔”、“自作主宰”的自由學風,其語言哲學表現出以求“學”問“道”為特點,在“文字”——“文義”——“圣人之意”之間的緊張與沖突中尋繹恰切的解釋。正如朱熹所言:“圣賢形之于言,所以發(fā)其意。后人多因言而失其意,又因注解而失其主。凡觀書,且先求其意,有不可曉,然后以注通之?!边@表明兩宋儒者以語言為工具,以直探圣人“本意”與經典“本義”為主,其注疏等訓詁方法則僅作為輔工具。本文集中分析兩宋儒者語言哲學中的終極關懷、解經方向及其文本觀。
一、“求圣人用心處”:兩宋諸儒語言哲學的范式轉換意義
兩宋諸儒的確信之一是,透過文本可以求得“圣人用心處”。程頤在早年所作的《顏子所好何學論》一文中,認定“圣賢可學而至”。他著《周易程氏傳》,是要振起士人于沉迷之境,“俾后人沿流而求源”。而求得“理義大本”,是兩宋儒學語言哲學的理性支點。普遍懷疑而又遵從“理義大本,’以求切己自得,使兩宋儒學在經典解釋方面形成了不同于漢唐注疏的新范式,即由注疏轉向了對經典大義的創(chuàng)發(fā)。
歐陽修在《易或問》中指出:“大儒君子之學也,理達而已矣!”他主張恢復儒家經典的原始本義,摒棄離經的“雜亂之說”,并又指出“所以尊經”的理由是為了獲致“六經”的本義,可以質疑漢唐經學的流弊,將現存的各種注疏“相攻”,而“勇斷”地“去取”。對“理義大本”的闡述,最為典型的當是朱熹。他說:“理義大本復明于世,固自周、程,然先此諸儒亦多有助。舊來儒者不越注疏而已,至永叔、原父、孫明復諸公,始自出議論,如李泰伯文字亦自好,此是運數將開,理義漸欲復明于世故也?!敝祆涞倪@一觀點突破了只是“不越注疏而已”的舊習,開了新的“運數”,無疑給南宋儒學界吹進了一陣新風。
兩宋儒學極其重視探求和重建經典的“原意”,并透過經典的原意而觀察自然之理,如朱熹說:“讀書以觀圣賢之意;因圣賢之意,以觀自然之理”,這一觀點既包含了他們與經典之間的“視域融合”,也體現了解經者實現天人貫通的終極關懷。
在兩宋儒者看來,自孟子之后,道學暗而不明,因此他們所從事的工作正是為了發(fā)明往圣之“用心”,重新闡明圣賢之學。朱熹說二程發(fā)明道理,突破了“漢儒一向尋求訓詁,更不看圣賢意思”的局限,開示學者“求圣人用心處”,重建接續(xù)了道統(tǒng)。二程自己也說:“讀書者,當觀圣人所以作經之意,與圣人所以用心,與圣人所以至圣人?!敝挥凶龅健熬渚涠笾?,盡誦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易其氣,闕其疑”,才能使“圣人之意”涌現出來。
朱熹則主張除去自己私見,解釋文字要著意玩味,虛心玩索,才能得圣人用心處。他說看書“須是除了自己所見,看他冊子上古人意思如何,“讀書著意玩味”。玩味其實就是熟讀精思,使義理從字里行間涌現出來。他主張“多聞前古圣賢之言與行,考跡以觀其用,察言以求其心”。朱熹反復說要看古人“用意”,凡看文字,須看“古人下字意思”是如何,要看它“用意”在哪里。所謂“解經之解”,就是將“圣賢之語解開了”。他批評那些只能守經者,只是“理會講解而已”,主張“理會身己,從自家身己做去”,立志去切己做工夫。
與朱熹在思想體系上截然不同的陸九淵,在解經的思路上其實與朱子也是一致的,即要去求得古圣賢之精義。他認為在昔人之說、存在的事實、今人的解釋之間,有很大的出入,而“圣賢教人,句句實頭”,因此,在經典閱讀過程中“當勉致其實,毋倚于文辭”。他要求學者通過“文”、“言”求得言說者的“德行”之“實”,不能“倚于文辭”,“徒以臆想,稱引先訓,文致其罪”,以至于“人心不服”;他還說,不從“本”上、“實”上下工夫,只能是“學無端緒”,其旨歸只能是“悖戾,龐雜膚淺”,無法立足于世。
既然“圣賢心無不同”,只要將圣賢之意解釋清楚了,切己去做,就會與圣賢為一,實現天道人事相貫通,上下與天地同流,這是宋明儒學基本的終極關懷。張載《西銘》“民胞物與”思想表明,“子夏‘四海一家,觀念,在張載這里已經演變?yōu)椤斓厝f物一家’的思想,人的終極境域實是整個天地宇宙”。為了抵達這種境界,深解圣賢之意,宋明諸儒采用了除“私”去“蔽”的解經進路。在這樣的解經過程中,我們深窺宋明儒學,尤其是兩宋儒學就文本而“取正意”的文本觀。
二、就文本而“取正意”:兩宋儒者語言哲學的文本觀及其解經進路
在現代西方的解釋學看來,任何解釋工作都必然有先入之見,它是在先行具有(Vorhabe)、先行視見(Vorsicht)和先行掌握(Vorgriff)中先行給定的,如海德格爾說:“解釋奠基于一種先行掌握之中?!比欢瑑伤沃T儒在解經過程中則要求不先立說,不人為地設置理解的障蔽,努力從文本中尋批古圣賢的意思。如朱熹所說:“圣人說話,開口見心,必不只說半截,藏著半截。學者觀書,且就本文上看取正意,不須立說別生枝蔓。唯能認得圣人句中之意,乃善?!边@種尋求經典原意的思想與現代西方的解釋學思想顯然有較大的距離。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兩宋諸儒主張解經時要除“私”去“蔽”,如張載就說:“義理有疑,則濯去舊見以來新意?!彼麄冊诮饨涍^程中,力圖盡量避免“先行視見”所造成的弊病,主張去“舊見”才有利于獲得新解。這同現代西方解釋學主張有暗合之處。朱、陸在學術品格上有很多相異之處,但在去“私”除“蔽”這一點上,二者卻有著驚人的一致。這是值得重視的地方。
朱熹還說:“今學者有二種病,一是主私意,一是有先入之說?!倍遥撤N程度上,這種“先入之說”就是個人“私意”,“看文字先有意見,恐只是私意”。朱熹批評時人以己意代替圣賢之意,并給了一個恰切的比喻,“譬之此燭籠,添得一條骨子,則障了一道光明”,私意之蔽圣賢之意、經文本義,正如燭籠骨子障蔽籠中外放的光明。為了解除私意之弊,朱熹一再提倡“平心”、“虛心”,不要“立見解”、“先立說”,“若執(zhí)著一見,則此心便被此見遮蔽了”?!绊毷谴虔B得這心光蕩蕩地,不立一個字”,這樣才能達到“熟讀涵味”的效果。他反復告誡學者要尊重文本,尊重作者,讀經要“虛心隨他本文正意看”,“以他說看他說”。
朱、陸在學術品格上有很多相異之處,但在盡量避免“先行視見”所造成的弊病這一點上,二者卻有著驚人的一致。陸九淵也主張除去“前見”、“前識”,不能讓先入之見障蔽了對真知的認識,既要“平心”去讀,又要空其已知,“打疊田地凈潔”,立志去讀書。陸氏之所以強調這樣,一是出于“自作主宰”的考慮,強調“自得,自成,自道,不倚師友載籍”,要求“自立自重,不可隨人腳跟,學人言語”;二是認為“前見”往往會遮蔽很多很重要的方面,造成“虛妄”不實,“一切被這些子隔了,全透不得”。在陸氏看來,“人心不能無蒙蔽,蒙蔽之未徹,則日以陷溺”,而“私意是舉世所溺”,由于這種“私意”、“私欲”等的“蒙蔽”,使人學不見道而成為私智穿鑿的“小人”,“學不至道,而囿于私見”。不過。陸氏也深深地意識到,即使是賢智者也不能免于“意見”之蔽,而有“失其本心”的時候,所以,他提倡一種深切反省的去私蔽的方法,他說:“必有大疑大懼,深思痛省,決去世俗之習”,“加剖剝磨切”,使心不蔽于物欲,“蔽解惑去”,從習俗與聞見中超,“聞善而慕,知過而懼”,從而不失君子之德。
三、“理會本原”與得理忘言
兩宋諸儒將“自得”精神落實到講學上,主要表現為對著之于文本的圣賢之意的體察,即如何由載道之文契通圣賢之意,這就必然涉及到他們文本觀中的“言意之辨”問題。
朱熹主張要去“理會本原”,“一切莫問,而惟本文本意是求”,以“自家身心做根柢”,不能從冊子上講論文字。在他看來,“理會本原”其實是為了“涵養(yǎng)于未發(fā)”。他批評時人“不去這上理會道理,皆以涉獵該博為能”,所以有道學、俗學之別。在他看來,讀書當“切己體察”以“求道”,不能拘泥于“紙上看,文義上說得去便了”,“且當看其大意”。他要求凡看道理,“要見得大頭腦處分明”,“一切從原頭理會過”,“須要就那個大處看”,因為“要就那大處看,便前面開闊”,著眼于“壁角”,就會“地步窄,一步便觸,無處去了”。
在程朱一系的儒者看來,“義理”與“圣人之意”,大都是“道理平鋪”,一切自然地呈現著。他們認為“天下同此一理”,“天地人只一道”,“才通其一,則余皆通”,物我一理相通,天道與人道相貫通,故格物窮理,一通皆通。如朱熹認為萬物“一理”,故“格得多后自能貫通”。他還說看義理難,“又要寬著心,又要緊著心”,但只要不“拘滯于文義”,“細心看他名義分位之不同”,就能“一一分曉”出此番道理。
在對理——經——傳三者的關系上,大概也可以說是在文義——文本——歷史上的解經者之意三者之間的關系上,朱熹也認為通“經”可棄“傳”,得“理”可忘“經”。朱熹認為,所謂“通經”,其實就是“理得”,只看他“影象”與“大概路脈”,不用理會“邊旁四畔”,不能強求對于經書細部的理解。在朱熹看來,“理會文辭”是通達“理義大本”的必由之路,在沒有得“理義大本”前,心里也必以通達“理義大本”為目標,對經典文辭要“切己用功”,“就事物上理會”,不能“把這道理作一個懸空底物”。得“理義”于心以后,便可“視言語誠如糟粕”了。二程主張學者應重在求“圣人之意”上,“于簡策之外脫然有所獨見”,反對“固執(zhí)”文本而要求“通達”,正是要求“得意忘言”。不過,程頤又說:“得意則可以忘言,然無言又不見其意?!边@樣,在言意之間還沒有走到完全輕視語言的地步。
關鍵詞:研究生;微觀經濟理論;多任務目標沖突;學科性質;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13-0218-03
高級微觀經濟理論在經濟管理類專業(yè)研究生的教學中占據極為重要的地位,基于個體理性選擇發(fā)展出的消費者理論、效用理論、廠商生產理論、局部均衡理論、一般均衡理論是學習宏觀經濟學和其他學科的堅實根基。然而,高級微觀經濟理論的推演、證明中所使用的大量數學工具令眾多學習經濟學的學子望而生畏,并給任課教師的授課帶來了極大的挑戰(zhàn)。教學無小事,面對學生就定理證明過程所提出的疑問,筆者翻閱微觀經濟學理論相關經典著作和數學書籍,首先,對高級微觀經濟理論教學中的上述典型問題進行了補充;其次,對這些問題所反映出來的教師授課、研究生學習所存問題提出對策建議。
二、原因分析
以上是對研究生微觀經濟理論教學中所遇到幾個問題的解析,導致上述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現在對其進行背后原因的探析。
(一)研究生對數學工具重要性認識不夠
學生在學習微觀經濟理論時,需要學習和掌握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統(tǒng)計、拓撲學等數學工具,這樣才能更好地掌握經濟理論推導的邏輯,有效地訓練經濟學思維方式,使學生在面對現實經濟問題時,掌握如何選取、界定經濟變量,構建數理模型并進行靜態(tài)分析、比較靜態(tài)分析、動態(tài)分析。一旦發(fā)現模型的推導結果與現實不符,就可以觀察現實經濟環(huán)境與模型構建時的假定條件有哪些區(qū)別,進而全面、深刻地解釋經濟現實。
但是,由于數學語言抽象、數學定理的推導難懂,研究生在學習數學基礎時感覺吃力,往往放棄微觀經濟理論數學基礎知識的學習,直接追求故事化的描述過程和由此所得出的結論,對利用數學推導的分析過程不以為然。在自己的論文寫作時,“臨時抱佛腳”地選取數理模型進行實證分析,而對這些模型與所研究經濟問題的契合程度置之不理。
(二)教師工作中多任務目標沖突
高級微觀經濟理論教師在授課時需要在教學目標的完成與保證教學質量兩者之間權衡比較,其教學目標可以分解為以下兩個任務:第一個任務是完成高級微觀經濟理論課程規(guī)定的知識,此時教學進度完成是第一位的;第二個任務是保證學生在高級微觀經濟理論課程的學習中掌握微觀經濟理論推導的工具和方法。這兩個任務都是教學目標的必要組成部分,但是難以避免教師的“選擇性授課”,將授課過程中的一些細節(jié)問題略去不講留給同學們,如果學生課后缺乏動力對這些問題深入探討,要么以后用到時“惡補”,要么繼續(xù)不求甚解。由于授課過程中的“質”和“量”兩個目標存在沖突,教師在授課時必然會有側重,重“質”會導致學生對部分經濟理論理解深入,但無法了解微觀經濟理論的全貌;重“量”則使學生有走馬觀花、蜻蜓點水的學習體驗。這個問題在高級經濟理論(高級微觀、高級宏觀)的教學過程中廣泛存在,是影響研究生微觀經濟理論學習的重要因素。
(三)微觀經濟理論的學科性質
經濟學是社會科學皇冠上的明珠,其在人類社會中的重要性毋庸多言。高級微觀經濟理論中的許多問題都要涉及各個經濟主體之間利益的協(xié)調,如果缺少數學工具的分析,往往會使得研究者所得出的結論缺乏可信性,并有可能收到直覺和已有經驗的約束,很難有新的發(fā)現。在數學工具在經濟理論的運用上,有以下三種觀點:①一些學者認為數學工具在微觀經濟理論中的作用可有可無,甚至不需要定量的分析就能夠“定性”;②還有一些學者認為“定性分析為主、定量分析為輔”,“成功地運用初等數學也行”,經濟管理專業(yè)的數學教學始終進步緩慢,課時經常被壓縮;③還有介于兩種觀點中間的一種觀點,例如保羅?羅默在《經濟增長理論中的數學濫用》就同意經濟學中的適度運用但反對數學工具的濫用。例如在經典的最優(yōu)化數學方法不夠用時,馮?諾依曼的對策論以及阿羅?德布羅的一般均衡理論使得人們對群體的經濟行為和有利害沖突的經濟問題的認識大大深化了。這些都是數學工具成功得到運用并極大地推動所研究學科取得進展的典型例子,同樣的例子還有,對個體和整體的利害關系研究的福利經濟學和社會選擇問題正是由于成功地運用了數學公理化方法,使得阿羅不可能性定理所揭示的深刻關系是非數學方法無能為力的。經濟學需要數學,甚至是不尋常的數學。[3]根本原因在于經濟學家無法運用純凈的可控實驗作為其研究后盾,除了邏輯上的一絲不茍,沒有更好的方法。
三、對策建議
(一)增強研究生掌握數學工具的興趣
“一種科學只有成功地運用數學時,才算達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苯洕鷮W在分析問題時和科學的其他分支類似,往往出于數學上的便利進行假設,這種對現實經濟問題的抽象能夠發(fā)揮數學方法的巨大威力,使得分析過程不囿于直覺和經驗的局限。經濟學與物理學一樣,允許在分析問題時進行假設,這樣方便于將視角集中在所研究問題的重要問題,厘清理論的基準,從而對經濟問題進行體驗和觀察。數學是自然的語言,這就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將復雜的數學公式語言轉化為經濟學語言娓娓道來,學生將這些公式轉化為充滿趣味性的經濟學語言進行理解、掌握。反過來,在教學過程要將一些經濟理論構建為數理模型的,即經濟學語言轉化為數學語言的過程教授給學生,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工具分析經濟問題的能力。許多著名經濟學家都擅長在經濟學語言和數學語言之間揮灑自如地切換。例如,《蕭條經濟學的回歸》作者,大名鼎鼎的克魯格曼就善于將數學模型及推導轉化為淺顯易懂的語言展現給廣大讀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微觀經濟理論所用數學工具產生濃厚的興趣,學生才會自覺地在研究經濟問題時借助于數學的邏輯性和嚴謹性,從而得出具有一定價值的經濟結論。
(二)把握教學中“質”與“量”的關系
高校教師在日常工作中有“教學”和“科研”兩大任務,這兩個方面的成績都直接決定教師的績效考核與職稱晉升,教師在平時的工作中也需要考慮將自己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分配在兩大任務上,根據效益最大化原則,教師會選擇更有效率的教學方式。一般來講,研究生的微觀經濟理論課程中大量的數學預備知識教學會占去總課時的1/3左右,即使保證數學基礎知識的課時,學生的掌握情況也不盡人意,更遑論在經濟學語言與數學語言之間自如轉換了。這就要求:①教師在研究生微觀經濟理論授課時保證數學基礎知識的課時,同時注重這些數學知識在經濟理論的演進中的運用,借助于一些僅靠直覺和經驗無法得出清晰結論但借助于數學輕松得出結論的典型案例,是學生體驗到數學的強大作用,提高微觀經濟理論的教學質量。②研究生在學習微觀經濟理論時,可以選修數學專業(yè)的基礎課程,如經濟數學、微積分、拓撲學等,課前預習加上課后總結、主動解決學習中所遇到的數學難題,從而提高微觀經濟學學習的質量。當然,不是為了數學而學習數學,數學工具僅僅是橋梁和中介,通過它才能更好地學習微觀經濟理論。
(三)正確認識微觀經濟理論學科性質
在現實中,也確實存在一些學者或者天才能夠憑借他們自身的經驗或者直覺就能夠對許多經濟問題給出其正確的判斷,然而這樣的方法并不是科學的方法,運用這種方法所得到的論斷絕對不可能是十分準確的,還需要進一步的科學論證,往往表現為科學發(fā)展史上的種種“猜想”。微觀經濟理論得到越來越深入的發(fā)展,對數學也就會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堅持數學的嚴格性,使得公理化方法不止一次地引導經濟學家對其所研究的問題有更深刻的理解,并使適合于這些問題的數學技巧用得更好?!盵4]微觀經濟理論到現在已經發(fā)展了一百多年,經濟學系統(tǒng)地運用數學方法的最早的例子,通常都認為發(fā)軔于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創(chuàng)始人威廉?配第①的《政治算術》。實際上,從19世紀中葉開始,數學才真正與經濟學結下不解之緣。以概率論研究開始其學術生涯的古諾②所發(fā)表的《財富理論的數學原理研究》,由于該書充斥了數學符號而被他同時代的經濟學家認為是“胡言亂語”。馬克思曾經寫道:“在制定經濟學原理時,計算的錯誤大大地阻礙了我,失望之余,只好重新坐下來把代數迅速地溫習一遍,算數我一向很差,不過間接地用代數方法,我很快又會計算正確的?!盵5]這也充分說明數學對于馬克思政治經濟學同樣是至關重要的。
綜上,教師和研究生正確認識微觀經濟理論學科性質要堅持以下三點:①在教授和學習微觀經濟理論時,要明確經濟學中的那些部分適合用數學工具進行研究;②學會從數學的角度理解經濟學理論與數學究竟有多深的關系,不用數學工具能否得到同樣的結論,數學對經濟理論的總體發(fā)展能夠起到大大的作用;③在教學和學習中考察和展望數學和微觀經濟理論發(fā)展是怎樣相互推動的。
注:
①William Petty,(1623-1687),英國經濟學家。
②Antoine Augustin Cournot,(1801-1877),法國數學家、經濟學家、哲學家。
參考文獻:
[1]杰弗里?A?杰里,菲利普?J?瑞尼.高級微觀經濟理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2]安德魯?馬斯―科萊爾,邁克爾?D?溫斯頓,杰里?R?格林[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906.
[3]史樹中.數學與經濟[J].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8:266.
有關西方經濟學論文范文一:西方經濟學教學質量分析
一、獨立學院西方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獨立學院西方經濟學教材的不確定性
西方經濟學教材種類繁多,如國外原著和翻譯版,比較經典的有曼昆、薩繆爾森、斯蒂格利茨和平狄克等的《經濟學原理》,國內高鴻業(yè)、梁小民、黎詣遠的《西方經濟學》,還有很多高校學者編的《西方經濟學》教材。獨立院校發(fā)展的時間較短,目前市面上很少有針對獨立學院特點而專門為獨立學院學生編寫的教材,所以很多獨立學院依然采用校本部所指定的教材,但是普通本科院校在西方經濟學課程中注重培養(yǎng)的是理論型人才,而獨立本科院校在經濟學課程中則需注重培養(yǎng)應用型的人才,這樣教學效果肯定不理想。目前,一般本科院校大多采用高鴻業(yè)主編的教材,該教材邏輯性、推理性、完整性都很好,長江大學文理學院也一直采用高鴻業(yè)的《西方經濟學》,可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不適應,因為高鴻業(yè)版本內容較抽象,數學理論使用較多,案例太少,對獨立學院學生來說太難,苦于無其他適合的教材,因此依然采用。
(二)獨立學院學生數理基礎較差
由于西方經濟學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課程,在學術規(guī)范上又偏重于用大量的數學語言表現,因此,在學西方經濟學之前需先修經濟數學。從獨立學院招生情況看,經管類專業(yè)招生文科生比重較高,以長江大學文理學院為例,2011年經管類專業(yè)招生情況看,文史類招生人數高達理工類招生人數的4倍。工商管理專業(yè)文史類招收40人,理工類招收10人。整體而言數理基礎較差,所以西方經濟學歷來是學生感到頭疼的課程,學生在剛接觸經濟學時,興趣非常濃厚,當微觀經濟學開始涉及數理推理時,有些同學不堅持,到后來逐漸放棄,這樣的教學效果顯然不理想。
(三)獨立學院教師隊伍年輕型
獨立學院的辦學機制,開始是依托本部專任教師,只應聘輔導員。但由于依托本部教師上課,因對其約束力小,很多教師應付了事,同時對學生有比較心理,認為獨立學院學生不如本部學生好。這種依靠本部的機制在發(fā)展的過程中表現出很多問題時,因此開始轉向自身應聘專任教師隊伍的機制。獨立學院是年輕的,獨立學院的教師隊伍更是年輕的,以長江大學文理學院為例,自聘教師90%都是講師職稱。西方經濟學教學要求非常高,大多高校承擔該門課程的都是教授職稱或是非常優(yōu)秀的講師。自聘教師基本是高校畢業(yè)直接參與教學的碩士研究生,教學經驗不足,實踐能力有限,這必然影響教學效果。另外,從各高校教學大綱的教學方法看,基本都是講授,教師教學方法較單一。這種教學形式忽視了學生主動參與的必要性,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使學生只滿足于理解和記憶教師講授的教學內容。在微觀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教師都能通過恰當舉例,幫助學生理解相關理論,如邊際效用論、博弈論、企業(yè)競爭等,但宏觀經濟學的例子就較難,易過時,即使通過一些實例使學生理解了某一理論,學生往往也不能運用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分析和解釋當前的熱點經濟現象和經濟問題。學生對社會了解的缺乏,理解教學內容的難度加大,更談不上獨立進行社會調查和獨立分析問題并解決實際的經濟問題,所以教師花費大量的時間在課堂上,往往事倍功半,教學效果不佳。
二、提高獨立學院西方經濟學教學質量的方向
(一)選擇合適的教輔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早在2005年以前就進行了獨立學院教材建設的調研工作。2005年1月開始聯(lián)合有關高等院校,著手組織編寫全國性的獨立學院系列教材。但至今未出現一本優(yōu)秀的被大多獨立學院都采用的《西方經濟學》教材,所以高鴻業(yè)主編的教材依然被廣泛采用?;诖饲闆r只能備好輔導資料,如茅于軾的《大家的經濟學》、《生活中的經濟學》;梁小民的《小民說話》、《小民說經濟》;弗里德曼的《弗里德曼的生活經濟學》;亞當斯密的《國富論》等,還有一些經濟論壇,中經信息網等資料都可以作為輔導材料。但是,我國教材的更新速度較慢,教材內容很難跟上時代,跟上國情,我國《西方經濟學》才出版到第5版,而薩繆爾森的《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已到第17版。因此,選擇國內教材,特別是宏觀經濟學,教師必須時時更新教學資料,關注時事結合理論分析,學生才容易接受。作為教學名師,南開大學教授顧沛指出教材不是編出來的,是教出來的,來回反復修改,來回磨。好的教材起到引導點睛的做用。因此,應集獨立學院優(yōu)秀教師及我國經濟學者之力磨出一本適合的優(yōu)秀教材。
(二)正確對待學生
從高考招生錄取看,獨立學院學生整體基礎較差,學生已經進入學校,在此方面已不能強求,因此根據現有的條件,提高他們的大學學習熱情是非常重要的。1.尊重學生獨立學院學生心理比較脆弱,特別是有些因高考失利到來的同學,不僅需要輔導員的幫助,而且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要正確的引導學生,最重要的就是尊重他們,只有尊重他們,他們才更愿意合作,教學過程是教與學共同進步的過程。剛開始學西方經濟時,學生滿懷著喜悅和憧憬,在他們看來學經濟學和錢有關,當講到需求與需求量的區(qū)分和彈性概念時,理解差的學生開始跟不上,因此應該放慢進度。作為授課老師,盡量認識學生,讓其知道教師對他的尊重和認可,多與學生溝通,了解他們的想法,這樣為后續(xù)的深入教學工作奠定基礎。2.加強練習西方經濟學習題練習不可少,王則柯老師上中級微觀經濟學提到,如果平時不做練習就不用參加考試,因為即使參加考試了,結果也是基本都不會做。要求學生上課時都必須準備草稿紙以備畫圖和計算,同時讓學生獨立完成課后習題,在摸索中前進。常言笨鳥先飛,只有加強課后練習及習題集的練習,才能更好掌握專業(yè)術語和更深理解基本原理。教師也應趁熱打鐵,及時指導,吩咐安排監(jiān)督完成,嚴格要求學生。
(三)提高年輕教師的教學科研水平
1.建立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在教學方法上,課堂教學以講課為主,討論為輔,課外教學專題講座和實踐教學并用,以科學、生動和靈活的講授方式傳授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根據教學進度的需要,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準確詮釋課本內容,穿插案例教學,使課堂生動有趣。微觀經濟學案例較多,特別是效用論和博弈論,學生經常津津樂道。同時為了激發(fā)學生的熱情,讓其參與討論熱點話題,主動思考。如:當前通脹對自身有什么影響;國家如何解決就業(yè)問題;十二五規(guī)劃期間怎樣調整經濟結構等,讓其為國家獻策,培養(yǎng)主人翁精神。課外之專題講座,既可以請企業(yè)單位的經濟管理人才,也可以請地方著名的學者作報告拓寬學生的眼界,了解經濟前沿,把握時代方向。注重實踐教學,通過實地調研,深入社會才能了解社會,分析問題才能更透徹,才具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寒暑假參與企業(yè)的生產,了解企業(yè)的成本,分析企業(yè)的長短期利潤。鼓勵學生深入基層,了解民情,建立課題研究。如長江大學文理學院建立了學生創(chuàng)新基金,學生已成功申請了《荊州市區(qū)域競爭力調產研究》、《荊州市優(yōu)勢產業(yè)選擇》、《關于提高荊州市農民收入的對策研究》等基金,培養(yǎng)了他們查閱文獻、實地調查、數據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建立一師一導制
教學水平的提高,需要教師之間的相互交流,擦出思想火花。獨立學院教師普遍年輕,教學及科研水平有限。專任教師少,及時交流提高的機會就少。因此,在節(jié)約獨立學院辦學成本的基礎上,可以聘請退休的優(yōu)秀老教師,建立一名老教師帶一批年輕教師的制度,為青年教師的發(fā)展提供條件,為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奠定基礎。要想講好西方經濟學,教師具有豐富的知識,包括經濟數學、經濟史、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等很多知識,還必須有社會經驗的積累。因此導師對教師的每月一評,周周交流是非常必要的。在年輕教師申請科研時能提供有用的建議,提高命中率,對教師的發(fā)展和學院的發(fā)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3.激勵機制的建立
獨立學院年輕教師為了生活,承擔了大量的課程,課時量較多,如此,教師又有多少時間思量一門課程的教學內容和體系、教學方法呢?資源是有限的,承擔教學任務過多,必然科研水平就欠缺。教學和科研對于教師來說都是不能或缺的,他們相互影響?;谶@種情況,一些院校限制教師的選課門數和周課時,但這種方式必削減教師的積極性,必須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經濟學十大原理之一是人們會對激勵做出反應。因此,關鍵在于學校建立怎樣的激勵機制。如:獲得教學質量優(yōu)秀教師的物質獎勵;鼓勵教師科研給予適當的工作量,提供教師外出培訓和考察的機會,讓教師有歸屬感。
三、結束語
西方經濟學這門課程體系已經非常成熟,因此,對于獨立學院來說,可以大量吸取前人的經驗,但要充分認識獨立學院問題的特殊性,在一些具體問題上各學院還需不斷的探討,如:如何建立有效的長效的激勵機制?如何核算導師工作量?這些具體問題解決不好,必然影響教學質量的長期性。
有關西方經濟學論文范文二:西方經濟學教改思路
一、西方經濟學的課程特點與課堂教學中所遇到的主要問題
(一)學科流派眾多,學生難于區(qū)分差別。西方經濟學是我國高校經管類學生的專業(yè)基礎課之一。英國的亞當斯密所著的《國富論》初版于1776年,全名為《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秶徽摗返恼Q生,標志著經濟學作為一門學科的確立,經過200多年的發(fā)展,經濟學產生了持有不同觀點的學派。例如,以阿爾文漢森(AlvinHansen1887-1975)、保羅薩繆爾森(PaulSamuelson1915-)等為代表的新古典綜合派;以瓊羅賓遜(JoanV.Robinson1903-1983)、尼古拉斯卡爾多(NicholasKoldor1908-1986)為代表的新劍橋學派;以羅伯特韋內克洛委爾(RWClower,1926-)為代表的新凱恩斯主義學派;以米爾頓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1912.7.312006.11.16)為代表的貨幣主義學派等。正是因為這種百花爭鳴、百花齊放的狀況,經濟學才得以長足的發(fā)展,各個領域的理論研究和現實發(fā)展得以緊密結合,關于同一經濟問題,不同的學派也給予不同的解決方案。但是對于我國傳統(tǒng)教育培養(yǎng)的高校學生,也很難理清思路去辨別哪種理論是主導的,這就對學生的課后閱讀和對理論體系的把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研究方法多樣,學生難于理解掌握。與其他經管類課程不同,西方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多樣,它包括:實證分析、規(guī)范分析、數理公式分析、幾何模型分析等等。實際上,該門學科大體上分成三種層次:經濟學原理或經濟學基礎、中級微宏觀經濟學、高級微宏觀經濟學。層次越高理論體系中包含的數理知識和模型說明就越多,歷屆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大多產生在經濟學模型的建立與分析領域。這對首次接觸到經濟學的高校學生同樣是個考驗,因為同學們在從前的學習中已經習慣文和理的區(qū)別,把二者有機的結合是一個大的挑戰(zhàn),一旦對數理模型失去信心,經濟學是學不好的。
(三)理論體系龐雜,初學者難于分清脈絡。西方經濟學涉及到微宏觀兩個大的門類,而兩個主要門類之下有劃分成諸多的章節(jié),實際上作為專業(yè)基礎課,該課程涵蓋了幾乎所有其他專業(yè)課的基礎知識,比如:微觀經濟學包括消費者需求理論、生產者理論、效用論、成本理論、市場理論、微觀經濟政策等;宏觀經濟學包括了宏觀經濟總量理論、經濟增長理論、就業(yè)理論、通貨膨脹理論、國際金融和國際貿易理論等。如此多的理論體系讓學生在一次的教學周期內掌握,融會貫通,分清知識脈絡,學生的學習壓力是非常大的。
(四)知識體系更新迅速,教師難于及時調整。由于經濟學的學科特點,要求相關的理論知識必須和現實的發(fā)展緊密結合,才具有生命力,所以該門課程的理論體系相比其他學科更新較快。國外的西方經濟學的教材幾乎每一兩年就要再版,例如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薩繆爾森的經濟學,已經發(fā)行到了第十七版;哈佛大學教授格利高利曼昆1995年的《經濟學》著作,被稱作最受歡迎的西方經濟學教材已經發(fā)行了第五版,幾乎兩年就會改換版本。這種版式的調整包含了案例的不斷更新和理論知識的改動與補充。任課教師必須要及時掌握知識點的更新、新理論的補充及案例的調整。由于西方經濟學的諸多特點,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積極開拓新的教學方法、采用有效地教學模式是任課教師必須解決的問題。一味的板書和講解不僅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有時甚至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信心,從而導致教學效果不佳。
二、對西方經濟學課堂教學幾點改革建議
(一)扎實的理論基礎和科研水平是課堂教學效果提高的根本。教育界有句名言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這一桶水的質量和高度決定了教學的效果。任課教師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就應該去讀透該門學科的經典著作如: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凱恩斯的《就業(yè)、貨幣、信息通論》、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等;要與時俱進地閱讀權威期刊的論文,掌握國內外的經濟動向;要通過觀察和調研,更多地去研究經濟學理論與現實問題,從而提高自己對理論體系的理解與掌握,講課時才會厚積薄發(fā)、行云流水,從而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多樣性的教學方法和靈活的教學方式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關鍵。課堂教學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互動式教學法和多媒體教學。而這些方法的使用要和課堂的講授內容相結合,隨時隨地調動學生的興奮點。首先,經濟學的經典教材都是以案例為基礎的,在大量運用案例的同時,有效地把經濟學理論傳輸給學生是經濟學課堂教學的最大特點。作為任課教師,關鍵是選擇合適的案例,讓學生在現實基礎上了解掌握理論。例如生產者理論中可以用一個大公司通用汽車的案例貫穿始終;國內生產總值的講解可以采用上年度本國的實際數據作為案例;基尼系數可以用我國與美國、西歐等發(fā)達國家比較的真實數據作為重點講解。其次,互動式教學法是適合經濟學課程的重要教學方法。隨時隨地地與學生進行交流,能夠及時把握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和課堂教學的難點與重點。作為大學教師,保持與學生的有效互動是營造良好課堂氣氛和學習氛圍的關鍵所在。經濟學的很多理論都是具有爭議或屬于某個流派的,這也正是該門課程的魅力所在,學生可以有自己的意見與見解,老師如能適時地給予肯定和鼓勵,無疑對學生是莫大的鼓勵,同時也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氛圍,又實現了教學目的。再次,在經濟學課堂開展多媒體教學。這是為了借助多媒體和信息技術,充分發(fā)揮教師和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動性和互動性,延伸教學的時間和空間,提高教學效率和教育質量。教師應充分調動各種資源進行多媒體課件開發(f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的特有優(yōu)勢把圖、文、聲、像高度集成于教學活動之中,增強課堂教學內容的表現力,提高信息傳授的效率。
(三)經典理論與現實生活的結合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和獨立思維的有效途徑。在充分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要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把理論知識與現實經濟情況有機地結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微觀經濟學中的彈性理論,是研究商品價格變化與需求量的變化之間的數量關系。這對于未進行社會實踐的學生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但是,如果進行相應的分組,讓學生以營銷部經理的身份去考慮如何進行合理定價從而使公司利潤最大化,學生就會在仔細學習理論知識之后開動腦筋,結合實際去擬定價格,在此基礎之上再讓每組學生選代表到講臺上闡述本組的定價策略,同學們相互探討利與弊,最后綜合大家的意見形成論文樣式的報告。這樣一個過程下來學生不僅學習興趣空前高漲,而且對理論知識也不再生疏,從而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再如,奧肯定律是闡述失業(yè)率和通貨膨脹率呈反方向變動,即失業(yè)率越高,通脹率越低;失業(yè)率越低,通脹率越高。在我國當前的狀況下,經濟發(fā)展迅速,物價水平趨高,有通脹發(fā)生的可能性,但是我國失業(yè)率也居高不下。這樣就產生了與經典理論之間的矛盾,如何分析這種現象發(fā)生的原因,如何去更好地解釋奧肯定律在當前中國出現的悖論。學生帶著這樣的思考去學習理論知識,不僅掌握了經典理論,也了解到了中國經濟發(fā)展的特殊性,更為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敢于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最后找到問題的根源的創(chuàng)新與鉆研能力也是當前大學生最缺少的一種素質。
(四)數理模型的雙重講解是解決教學難點的良好方法。西方經濟學的數理模型非常的常見,隨著學習的深入幾乎每一個經濟理論都會有相應的模型和公式。教師在上課時應把每一個模型理解清楚,講解清楚,再用現實的情況加以深入淺出的點撥。例如,總產量、平均產量、邊際產量關系是一個教學難點。三條曲線的形狀、交點、拐點等都是有明確定位的。首先,教師要以簡單明了的語言告知學生三條曲線的畫法及彼此的關系;其次,講解完之后要學生到黑板前板書,檢驗掌握程度;最后以身邊的例子深入淺出地解釋為何三條線是這樣的關系。以班級某門課程的期末成績?yōu)槔?總產量就是班級的總分;平均產量就是平均分;邊際產量就是新插班學生的得分。邊際產量高于平均產量,平均產量呈上升狀態(tài)可以解釋為:只要剛到班上的同學分數低于現在平均分,對于全班的平均分都是向下的拉動作用,反之亦然。當然,這一例子不見得恰當,但通過這樣例子的講解,幾乎所有同學都會理解老師所要闡述的內容,再去理解模型就非常的簡單了。
(五)課堂討論、社會調研是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激發(fā)學習興趣的重要方式。學生時代是一個充滿了幻想的時代,學生都有很強的好奇心,為了很好的講授一門課程,如何調動學生的興趣,抓住學生的興奮點顯得異常重要。理論來源于實踐,讓學生在能力范圍內去檢驗自己,是師生雙贏的策略。所以,任課教師要抓住一切機會鍛煉學生的動腦能力、動手能力,讓他們走進現實社會去感受經濟學理論的魅力。例如,研究商品的促銷手段,讓學生利用周末的時間去逛商場,不買東西,只觀察商家的定價變化和所謂的活動,然后在課堂上討論這些商家的促銷手段是利用了消費者的偏好、收入、預期、替代商品價格中的哪一個影響因素。這樣的課堂不僅讓學生學會了專業(yè)的知識,加深了印象,甚至對學生在今后商品交易中也可以很清楚的分析自己的利害得失,從而進行最佳的選擇。
【關鍵詞】新時期;數學思維;經濟學;應用
數學作為一門提高我們空間想象能力、計算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的基礎學科,它的研究內容包括數量分析、空間結構分析、信息收集與分析等。它是一門抽象的學科,但是卻越來越廣泛地被應用于我們日常的生產與生活過程之中。而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養(yǎng)成數學思維是至關重要的。擁有了數學思維就能很好地利用數學原理來為我們學習與研究、科學技術的提高提供理論基礎;并通過數學思維構架社會發(fā)展的趨勢更能理性地分析優(yōu)勢與劣勢,從而對于我們整個社會生產力的提高與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來,經濟社會迅猛發(fā)展,數學在經濟學中的應用也逐漸增多,為經濟學的發(fā)展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其中最為重要的當屬數學思維在經濟學中的應用,數學思維讓我們用理性的頭腦看待經濟問題,避免了以我為主的感知觀念帶來的不隨機性,從而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社會的發(fā)展。
一、數學在經濟學中的應用歷史
1.早在17世紀末期,威廉配第發(fā)表的經濟學論文《政治算術》中就將算術引進經濟學,首次改進運用數學統(tǒng)計學中收集數據并分析數據的方法,以此來解決經濟學中的一系列問題。其文中深刻分析了英國、法國、荷蘭3個當時強國發(fā)展的經濟基礎,通過數學數據對這幾個國家的國情、國力的數量進行對比和分析,最后以此為依據,為英國的經濟發(fā)展出謀劃策。這就是早期數學思維在經濟學上的運用。
2.在19世紀之前,經濟學主要運用的是初等數學。從19世紀起,經濟學的研究引入了變量和函數的概念,數學方法的運用更為普遍。通過對變幻莫測的經濟發(fā)展趨勢研究轉化為函數變量,借此來提前預知經濟發(fā)展趨勢。19世紀多次經濟危機的出現使得世界人心惶惶,而這時數學思維在通過分析局勢的來龍去脈后,通過數學變量函數來分析金融危機,借此來盡量避免了大規(guī)模經濟危機的出現。
3.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爆發(fā),有力地推動了數學和經濟學的結合。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博弈論和經濟行為》,這本書由數學家馮?諾依曼、摩根斯頓兩者合力寫成。書中很好地利用了初等數學中線性幾何和集合論的內容對經濟博弈現象進行分析解釋。
4. 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索洛和羅曼的經濟增長模型等等先后誕生。數學被系統(tǒng)地引入到了經濟學的研究當中,一大批運用數學方法研究經濟問題的論著紛紛問世,而數學思維在證券投資分析、公司投資理財、貨幣融通、保險精算中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縱觀經濟學發(fā)展歷史,處處離不開數學思維的理性分析和數學計算的應用。因此數學在經濟學中的應用使得原有的經濟學煥發(fā)生機,數學語言的精確簡潔也極大促進了經濟學理論的發(fā)展。
二、近年來數學思維在經濟學中的簡單應用
近年來,數學思維理念越來越廣泛地被運用于經濟學發(fā)展之中。譬如,近年來十分流行的“滴滴打車”與“UBER”、“易道”等打車軟件的出現,大大地方便了我們的出行與日常生活。我們不必再為每次很久都打不到車而苦惱,而這兩個軟件也深刻體現出了數學在經濟學中的應用。比如,針對于不同的出行距離,怎樣選擇不同的打車軟件達到省錢的目的,就是我們利用數學思維來解決的問題。
例:現有以下三種打車軟件,在起步價與每公里價錢如下:
因此,通過對比上面的計算過程,我們可以清晰地得出以下結論,當出行距離在9公里以內時,用“UBER”更劃算;當出行距離在9-16公里時,用“滴滴”打車軟件更劃算;當出行距離大于16公里時,選擇“易道”打車最省錢。
由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在經濟社會日益發(fā)展的今天,科學技術與各種手機軟件越來越多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之中,也越來越多的應用于經濟學學科之中,彼此融合,彼此滲透。它們方便著我們的生活。但是我們在使用的過程之中,也應該清楚地掌握他們的特點。由于數學已經融入于這些科學技術成果之中,因此我們更應該以數學的角度與數學的思維加以思考,選擇更加優(yōu)越,性價比合理的科技成果為我們服務.
三、數學思維對于經濟學發(fā)展的重要意義
1.為經濟學的發(fā)展建立模型
數學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人類歷史幾千年來研究和建立的數學模型,如今越來越廣泛地被應用于我們的生產與生活過程之中。而在經濟學的研究中,更加引用了大量的數學模型,正如上文提到的各個打車軟件的公里數與價格比較,此類例子不勝枚舉。大量數學模型的引用,使得經濟學的研究過程更加簡便與清晰。另外我們可以在經濟學研究過程中,引入新的變量,完善已有數學模型和建立新的數學模型,應用于經濟學的研究過程之中。從而加深數學思維在經濟學發(fā)展中的應用,促進經濟學的發(fā)展。
2.為經濟學的發(fā)展提供量化與基礎性工具
數學是經濟學發(fā)展的基礎性工具。數學思維要求我們具有極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借助數學思維我們可以更清楚地理清經濟學中各研究變量的復雜關系,應用量化等方法解決經濟學匯總出現的各種問題。另外,借助已有的數學知識與數學公式,我們還可以通過已知條件推導出新的公式,作為經濟學問題研究的理論依據,并將新的公式應用于經濟學研究過程之中。經濟學的研究內容相當廣泛,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考慮到經濟學研究中的各個變量,由于各變量之間的關系錯綜復雜,所以我們必須以嚴謹、簡潔的數學思維加以整理與分析。因此,數學為經濟學的研究與發(fā)展提供了量化與基礎性工具,并對于經濟學發(fā)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時期的今天,數學思維對于經濟學發(fā)展是十分有幫助的。作為高中生的我們,更應該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培養(yǎng)和提升自己的數學思維能力,并廣泛地應用于生活之中。而高中時期是我們每個高中生人生中最重要的過渡時期,是我們高中生活與大學生活的承上啟下的重要時段。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好各項課程的同時,心中有著明確的學習與奮斗目標,有明確的努力的方向,更應清楚的認清自己,挖掘出自己的興趣愛好,時刻保持一顆謙虛求學,刻苦求知的心。作為社會的一份子與祖國未來的棟梁之才,我們更應該關注時事,多方面的了解各學科的知識,以科學武裝自己的頭腦,時刻以更高的標準與更嚴格的要求來約束自己。
數學思維讓我在學習上與生活中受益匪淺。它使我養(yǎng)成了解決問題嚴謹、冷靜、頭腦清晰的美好品格。數學思維使我懂得了舉一反三、由已知探求新知的道理;對待不懂的問題,積極地去刨根問底。我在此后的學習道路上也將不斷地開拓進取,努力學習學科知識,不斷探索地走向大學的道路。
參考文獻:
[1]王玉霞.經濟學數學化的發(fā)展綜述――一個方法論視角.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 .2014.
【關鍵詞】隔代教育;問題;對策。
一、隔代教育及其形式。
隔代教育是指祖輩對孫輩的撫養(yǎng)和教育,它是和親子教育相對的一種概念,它是一種家庭教育。由于工作壓力、社會競爭等因素使得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把孩子交給父輩養(yǎng)育,使隔代教養(yǎng)已成了家庭幼兒教育中的一種很自然、普遍的現象。社會上對隔代教育的關注也就越來越多,該種教育形式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它可以充分利用祖輩的社會經驗,既發(fā)揮祖輩余熱,又解放年輕父母。但是,隔代教育的弊端也不容忽視。在本文里,筆者主要分析其帶來的負面影響,并提出可行的對策以期逐步解決這個問題。
隔代教育可以分為完全隔代教育和不完全隔代教育。完全隔代教育,指父母親長期與孩子分離,孩子的生活和教育完全由祖輩承擔。這種形式以農村為主,因為有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只好由祖輩來撫養(yǎng);不完全隔代教育是指父母親和孩子短暫分開,例如城市父母由于工作原因暫時由老人來照料孩子,或者祖輩與父輩住在一起共同教養(yǎng)孩子,這時候,祖輩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在某些方面也會給孩子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我們稱之為不完全隔代教育。
二、隔代教育帶來的弊端。
誠然,隔代教育有其合理的一面,如老人養(yǎng)育小孩的經驗豐富,有助于縮小“代溝”的差距,減輕年輕父母的負擔等。但筆者認為,隔代教育的弊病很多,主要有如下表現:
(一)易導致過分溺愛兒童。
祖輩會比父輩更加溺愛孩子,他們不辭勞苦地為孩子做所有的事情,對于孩子所提出的過分的要求,老人們千方百計會滿足,這種過分的溺愛會引起很多問題。
1.生活方面:生活中所有的問題祖輩都已經幫忙安排好,孩子不需要考慮任何問題,等待享受即可,導致其生活常識少,自理能力差;對孩子物質需求的過分滿足,營養(yǎng)的過分吸入,體質差,鍛煉少,使孩子的身體素質較差,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會越來越認識到身體素質對他們的學習、生活、工作甚至是性格的影響。
2.能力方面:一方面,孩子受挫能力差,解決問題的能力差。由于孩子已經習慣于祖輩家長凡事都聽從自己的意見,走出家門后,當面對他人提出與自己不同的意見時,他們往往不知所措,怨天尤人,而不會去動腦思考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另一方面,溺愛導致兒童獨立性差,兒童的所有事情由祖輩承包,自己無需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而一旦需要他們獨自面對問題時,他們就會變得束手無措。
3.性格方面:性格孤傲,以我為中心。由于在家庭中,兒童就是中心,祖輩圍繞他轉,一旦離開家庭,走入社會,發(fā)現自己并不是眾人矚目的焦點之后,容易導致情緒失落,甚至走上邪路;另外,溺愛導致自私,兒童習慣于被照顧,根本就沒有關心照顧他人的概念,所以,雖然老人們?yōu)楹⒆痈冻隽撕芏嗌踔潦亲约旱娜?,到頭來很有可能是養(yǎng)了一個“白眼狼”。
(二)阻滯兒童智能的開發(fā)。
對于接受過較高教育的老人而言,這方面的負面影響可能會小一些。而對于受教育程度較低的老人來說,教育孩子的任務就有些力所不能及了。因為他們跟不上信息時代的節(jié)奏,對現代社會人才標準和要求缺乏了解,缺乏超前意識,早教觀念不強,對孩子的生理、心理發(fā)展的特點缺乏科學的認識,憑陳舊思想觀念與過時套路來教育孫輩,在教育過程中以經驗代替科學,不能正確、及時、有效地開發(fā)孩子的智力,導致對兒童的教育質量下降。
最為突出的是,兒童此時正是處于好奇心最強的時候,他們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有的問題比如生活常識還好解決,但當孩子問及科學知識或其他知識的時候(如十萬個為什么中的一些問題),老人有可能由于知識面狹窄而回答不出來,而此時如果他們不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或者粗暴地批評孩子不要問這么多問題,又或者自己編造一些答案來敷衍、誤導孩子,很有可能就導致孩子的積極性降低,不再對知識有渴求欲,不再對世界有好奇心,不再對事物有創(chuàng)新的精神,不再想探究這個世界的秘密,這就扼殺了孩子的天性,阻滯了兒童智能的發(fā)展,對于孩子的將來也是有很深遠的影響的,而一旦錯過最佳教育期,孩子所呈現的很多問題就較難解決了。
(三)易養(yǎng)成兒童不良習慣。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每個瞬間,你看到孩子,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檢驗自己的人格?!边@就說明了家長的一言一行、生活方式、行為習慣以及價值取向等會對孩子的生活習慣,勞動習慣,道德習慣產生很深刻的影響。
兒童處于生命之初,可塑性強,是培養(yǎng)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年齡,但這年齡段兒童自控能力差,如果家長不重視培養(yǎng),極易染上不良行為習慣,對其以后健康成長產生難以彌補的缺憾。而隔代教養(yǎng)中,祖輩家長對兒童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喜憂參半。
很多祖輩家長們,尤其是沒有接受過較高教育的老人,在這方面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更是是令人擔憂。例如有些老人個人衛(wèi)生做不好,有隨地吐痰、隨地扔垃圾等不良行為,而這些行為很有可能被孩子記在心里,而孩子的模仿意識正是最強的時候,很有可能就把這些行為作為自己的學習對象了,這就給孩子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不僅是生活習慣方面的影響,更為嚴重的是價值取向、思想觀念等方面的負面影響,有可能會影響兒童終生。
(四)易引起家庭教育沖突。
祖輩家長由于有著長期的工作經歷、豐富的人生經驗、大量的社會閱歷,以及大量的教育子女的經驗,確實有著教育孫輩的一定的優(yōu)勢,而父輩的受教育程度相對要高,思想觀念更為現代化,在教育子女方面有更多的理論知識。
祖輩和父輩由于社會閱歷、教育程度、時代背景以及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差異,存在著上文所提到的不同,這就使祖輩和父輩家庭教育的理論和內容、標準、重心以及具體方式方法等方面多有分歧和差異,若在缺乏有效溝通的情況下,易導致家庭教育沖突,在進行家庭教育時大家各行其事、各自為政,不能有統(tǒng)一的教育方法,這樣孩子也無所適從,進而形成雙重人格或分裂人格。
三、解決對策。
由于兒童期對于人的一生來說,是一個特別的時期,在這一時期,如果不能較好地對兒童進行家庭教育,對于兒童的生理心理發(fā)展、自我意識和道德意識及行為,都會產生很大影響。為了更好地發(fā)揮隔代教養(yǎng)的作用,利于下一代的健康成長,筆者認為必須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去解決問題。
而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在祖輩這一方面。對此,筆者就祖輩應該如何進行隔代教育提出了幾點建議:
(一)轉變溺愛的教養(yǎng)方式,理智地愛孩子。
祖輩家長要以理智控制感情,分清愛和溺愛的界限,要愛得適度,正確的愛有利于兒童的健康成長,對其生活、性格方面會有積極的影響;要明白放手等于愛的觀念,讓兒童學會獨立,學會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決問題,這比一味幫助兒童解決所有問題更有利于兒童適應社會;加強對兒童的社會化教育,常帶其外出去認識周圍世界,而不是只讓其做溫室里的、不見陽光的花朵;適度地開展逆境教育,這也是矯正隔代教育缺陷的有效措施。
(二)接受新思想,學習新知識。
祖輩們應該與時俱進,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兒童觀、世界觀,將實踐經驗和理論知識有機結合,盡量用現代科學知識撫養(yǎng)、教育孩子,對孩子進行啟蒙教育,正確地引導兒童,并與兒童一起成長。
切記不可對好奇心很強的兒童所提出的問題橫加指責、言詞粗暴,而要細心、耐心地進行正確的引導。另外,要了解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在養(yǎng)育時遵循這種規(guī)律性,根據兒童的需要,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及時進行各個方面的教育,以免錯過最佳教育期。
(三)提高素質,做好表率。
因為孩子良好的品德和是非觀念等,不是通過說教完成的,而是通過長期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完成的。因此,為了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祖輩家長應提高自身遵守公共道德的意識,注意自己的榜樣示范作用;祖輩們的行為要自慎,處處做孩子的表率;應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用正確的是非觀和價值觀引導教育孩子,而且要特別注意生活中的細節(jié),這也是隔代教養(yǎng)中應該給予重視的一個方面。
(四)創(chuàng)建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
家庭環(huán)境對孩子的影響非常深刻性,這就不僅要求祖輩們之間要和諧交流,還要求祖輩多與孩子父輩討論育兒心得,揚長避短,相得益彰,尋求教育的最大合力;另外應積極創(chuàng)造機會讓孩子和其父母多接觸,疏通親子感情,只有父輩與祖輩協(xié)調一致,相互理解與支持,才能為下一代創(chuàng)造一個歡樂、和諧、溫馨的家庭環(huán)境,在互補中給子女較為完善的教育。
(五)統(tǒng)一思想、標準。
兒童的祖輩應與父輩在對兒童在教養(yǎng)目標上求得一致,在方法上走向趨同,在兒童不在場的情況下,提前作出統(tǒng)一的決策,做到不將分歧呈現在孩子的面前,不能一個要求兒童這樣做,而另一個要求兒童用不同的方式去做,這樣容易會出現兒童面對各個家長的要求不一樣而不知所措,不知道到底怎么做是對的,怎么做是不對的,結果使得孩子的教養(yǎng)力量抵消,容易養(yǎng)成兩面性格。
(六)以民主平等的心態(tài)與兒童交流祖輩應與兒童多溝通,傾聽其內心的想法,關心其心理世界。祖輩家長不能以自己的經驗多、閱歷廣來限制孩子的發(fā)言權,不能以自己的主觀愿望代替兒童作出決定或者選擇,但也不能一味聽從孩子的意愿,而應該多與兒童交流,把雙方的觀點同時表達出來,平等協(xié)商后作出適合兒童的最佳決策。當兒童犯了錯誤時,不能一味地批評或縱容,要向孩子說清楚錯在哪里,正確的應該是怎樣做,讓孩子真正意識到自己錯在哪里。這樣的交流,一方面有利于培養(yǎng)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而語言表達能力進而影響兒童的思維、智力的開發(fā);另一方面又避免了兒童的自我中心性格的養(yǎng)成,也使兒童更接受祖輩的教育。
【參考文獻】
[1]黃姍,陳小萍。隔代教育研究綜述[J].現代教育科學,2007(2): 63-65.
[2]李妍。隔代教養(yǎng)問題的社會工作視角分析[J].井岡山學院學報, 2008(7): 121-122.
[3]李晴霞。試論幼兒教育中的隔代教養(yǎng)問題[J].學前教育研究, 2001(3): 16-17.
[4]劉虹。幼兒隔代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J].甘肅教育, 2008(5): 11.
[5]李賜平。當前隔代教育問題探析[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 2004(8): 137-139.
[6]陳蕓,路世麗。隔代教育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J].網絡科技時代, 2008(16): 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