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經濟學的應用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實驗經濟學 實驗環(huán)境 實驗方法
一、引言
實驗經濟學是研究如何在可控制的實驗環(huán)境下,對某一經濟現象,通過控制實驗條件、觀察實驗者行為和分析實驗結果,以檢驗、比較和完善經濟理論或提供決策依據的一門學科。它是對傳統(tǒng)經濟解釋方法的拓展,與傳統(tǒng)的研究方法相比它具有兩個優(yōu)點:可復制性和可控制性??蓮椭菩允侵钙渌芯咳藛T可以復制實驗從而具有獨立驗證結果的能力;可控制性是指操縱實驗室條件以使觀測到的數據足以用于評估各種理論。利用實驗條件的可操縱性防止了各種與之相伴的不可觀察因素的變化,這樣就可得到比理論驗證更純粹更有效的數據。
二、實驗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1.實驗的設計
在實驗經濟學中,經濟理論的實驗不可能完全復制現實經濟的運行過程,因此我們構造的是與實際環(huán)境相似的實驗室環(huán)境,讓實驗者在模擬的經濟環(huán)境中做出反應。普洛特認為,實驗經濟學通過簡單的實驗來比較和評估各種相互競爭的理論,這種比較和評估并不因簡單實驗沒有完全模擬現實經濟而影響其效力。高鴻楨教授也說過,試圖在實驗室中完全實現現實環(huán)境的復雜性是無益的。因此,“簡單性”正是經濟學實驗的長處。
實驗設計的一般步驟為:確定實驗目標,選擇合適的交易制度,選擇被試,確定被試報酬的支付方案,編寫實驗指導用語,實驗方案的審定。
實驗室交易制度的設計。無論實驗的類型或研究的焦點是什么,都必須規(guī)定交易規(guī)則和其他環(huán)境特征。在實驗設計中是交易規(guī)則的細微改變可能對觀測的行為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實驗經濟學中的交易制度設計是相當重要的。
被試的選擇。實驗經濟學的實驗是精心設計的,然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特征,在實驗中有時可能出現我們所不希望的行動,所以在選擇被試時,要盡量注意減少被試的差異,或選擇被試差異與實驗目的無關或影響極小的被試。
報酬的支付。支付給被試現金或其他獎勵作為報酬,支付的多少與被試在實驗中的表現密切相關,這是實驗經濟學與調查問卷的根本區(qū)別。支付報酬要遵循所謂價值誘導理論。絕不可故意欺騙被試。
2.實驗結果的分析方法
(1)比較和評估。實驗結果的有效性,所驗證的理論的真實性都要通過比較與評估的方法得出,因此,實驗經濟學高度重視比較與評估的方法的應用。一是將“效率”作為比較標準。普洛特和史密斯將效率定義為被試的報酬總和與最大可能報酬的比率,并把它作為比較分析互相競爭理論的依據,探討如何改進理論模型標準的問題。二是采用獨立自動變量。實驗中獨立的變動每個自變量,獲得每個自變量對因變量作用的最確切數量。三是評估結論建立在概率分布的基礎上。被試并不能總是處于理性狀態(tài),非理性會使人的行為出現變異,因而經濟理論的實驗數據呈概率分布狀態(tài),所以評估出結論不是運用概率密度的乘積來表示。
(2)運用行為和心理理論來解釋實驗結果。許多實驗結果與理論預測出現差異,其原因是理論假設行為人是理性的,而被試的行為卻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統(tǒng)一。因此,只有運用了諸如展望理論、心理間隔理論等行為理論,來分析被實驗者的非理,才能很好地解釋實驗結果。將心理學實驗和經濟學實驗相結合是近年經濟學實驗的一種發(fā)展趨勢。
三、實驗經濟學的應用
實驗經濟學在理論領域廣泛應用于兩個方面:
1.檢驗理論
實驗能對不同的理論的優(yōu)劣進行檢驗。他有一些與眾不同的優(yōu)勢:在簡化的實驗室環(huán)境下,實驗者能對實驗環(huán)境進行良好的控制,從而能比非實驗方法更好的確定各個實驗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
2.發(fā)現新規(guī)律
在不存在理論時,經過反復的實驗,我們往往會發(fā)現新的規(guī)律。比如人在博弈中的學習行為,這為研究者根據實驗數據和現象建立新理論提供了可能。
在現實中,實驗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如查爾斯?普洛特和費農?史密斯(1978)用實驗方法發(fā)現了標簽價格機制。在日本,實驗經濟學已在市場研究、談判、投標、環(huán)保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如西條辰義等人將實驗經濟學應用在“溫室效應氣體排除權交易的機制設計”方面,取得的成績備受關注。不只是在經濟領域,實驗經濟學也廣泛應用于政治法律管理等方面。
(1)實驗經濟學為制度設計提供依據。傳統(tǒng)上,制度評估必須在制度實施以后才能做出,這可能導致制度無法挽回設計失誤。當使用實驗經濟學方法以后,制度設計、政策設計甚至管理學中的一些策略設計都可以在可控的實驗環(huán)境下借助實驗室完成,這會改變制度設計因依賴于理論而造成的盲目性。(2)實驗經濟學為企業(yè)經營管理提供指導。如某公司在確定如何對其新產品進行包裝之前可以設計一個恰當的實驗,考察被試對可供選擇的方案的反應,根據實驗結果提供的信息幫助確定最優(yōu)的包裝方案。(3)實驗經濟學應用于公共政策、國際關系、競選等方面,通過建立模擬環(huán)境進行仿真實驗,使我們做出最優(yōu)決策?!翱偨y(tǒng)股票市場”就是實驗經濟學在政治學上應用的一個成功的例子,該實驗成功的預測了1988年美國總統(tǒng)選舉中布什領先的百分比,其準確度超過了任何民意調查結果。
參考文獻:
[1]高鴻楨:實驗經濟學導論[M].中國統(tǒng)計出版社,2003
[3]高鴻楨:實驗經濟學理論與方法[J].廈門大學學報,2003年第1期
[4]周 星 林勝清;實驗經濟學最新發(fā)展動態(tài)評述[J].學術月刊,2004年第8期
應用數學研究包括應用理論研究,應用方法研究和應用推廣,只搞理論、方法研究、不搞應用推廣,是不能將應用數學轉化為生產力的,更不能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而只搞應用推廣不搞理論研究,也就不能創(chuàng)新應用數學理論,更不能適應科研和生產發(fā)展的需要。今后應當在重視應用理論研究的同時,搞好應用方法研究和應用推廣,使應用數學直接為科研、國民經濟服務。應用教學的廣闊前景,關鍵是要靠我們自己去開拓、創(chuàng)造著現代遺傳學、生態(tài)學、生理學、生物學、生物 化學、生物物理學以及分子生物學等前沿科學向農林牧學的滲透,農業(yè)科學已成為既有廣闊的科學基礎,但又仍具有一定經驗色彩的基礎科學門類。在農業(yè)科學的發(fā)展過程中,數學方法和技術的引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其中包括數理統(tǒng)計學、概率論、模糊數學等,對于農業(yè)科學由經驗型向科學依據型的轉化正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討論應用學術與農業(yè)科學的關系,及其在農業(yè)科學和生產中的應用現狀與發(fā)展前景。
一、農業(yè)經濟學的科學化進展
農業(yè)經濟學, 已經隨同一般經濟學一起,成了現代常規(guī)科學之一。所謂現代常規(guī)科學,就是運用現代科學方法, 以現代科學結構形式表示其公理化形式的科學。因此, 現代農業(yè)經濟學與數學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農業(yè)經濟學借助數學完成自己的科學進化, 首先取決于自身對研究對象本質的抽象和有關特殊理論核心的形成, 即得到進一步運用數學的邏輯起點。像一切常規(guī)科學一樣, 這樣的邏輯起點體現為各個學科自身的獨特的創(chuàng)造。在現代農業(yè)經濟學的各個研究領域中, 這樣的創(chuàng)造正日益發(fā)展著, 它們體現著和決定著整個學科的發(fā)展。這些創(chuàng)造是現代農業(yè)經濟學自身特有的創(chuàng)造, 是這個學科發(fā)展的基質,在現代科學環(huán)境里, 它們的形成與形式上的表達都需要借助數學, 但它們本身不屬于數學的創(chuàng)造。由此決定了農業(yè)經濟學與數學之間聯系的本質。農業(yè)經濟學由經驗形態(tài)、哲理形態(tài)進化到結構形態(tài), 是一個學科科學化的過程, 是科學規(guī)律決定的運動。正確認識這個規(guī)律, 積極主動地順應這個規(guī)律, 才能有效地推動農業(yè)經濟學的進一步發(fā)展。第四, 常規(guī)科學是理性認識的最高形式, 是人類智慧的精華。農業(yè)經濟學發(fā)展為現代常規(guī)科學, 是全人類智慧的精華之一。它在人類社會中的普適性, 是不容忽視的, 而數學在實現這種普適性中的作用, 同樣不容忽視。加強這方面的認識,正確地看待現代農業(yè)經濟學與數學的關系, 并從而深刻地理解這種關系的本質, 一定會有益于農業(yè)經濟科學的繼續(xù)發(fā)展。
一個學科, 在現代要成為常規(guī)科學之一, 其不可避免地要運用模型與數學語言。對于那些不能或不便運用實物模型的研究對象來說, 開始構造思維模型時, 因為抽象任務艱巨、理想描述與直觀結果差距較大,會遇到更多的困難。但是,一旦抽象出理論核心所需要的基本概念、建立起科學的基礎模型之后, 便可以順利地進行數量結構上的分析, 也就是形式表達的結構化, 并很快取得深入性進展。因為這樣的模型, 通常只能是理想的數學模型, 即邏輯起點本身已經數學化, 其后的演繹過程便只能是數學語言的, 并且很容易進行。之所以能夠很容易地進行, 是因為數學早已為現代科學準備了強有力的工具。事實表明, 對于許多現代常規(guī)科學來說, 它們所要借助的數學演繹功能, 早在一百年以前, 甚至在二、三百年以前, 就已經成熟了。農業(yè)經濟學, 在最近一個多世紀時間里, 迅速成長為一門現代常規(guī)科學的事實, 便說明了這一點。
二、應用數學與農業(yè)經濟學
(一)模糊數學與農業(yè)科研
模糊數學這門學科是1965年由美國數學家扎德開辟的一個新的數學分支,它是經典集合概念的推廣。在質世界中,模糊性通常是事物復雜性表現的一個方面,隨著計算機的發(fā)展以及它對日益復雜的系統(tǒng)的應用,處理模糊性問題的要求也比以往顯得突出。比如, 人腦的思維包括精確的與模糊的兩個方面,因此,模糊數學在人工智能模擬方面發(fā)揮了突出作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諸如冰箱、空調之類的家用電器就是模糊數學與實際相結合的最好例證。
模糊數學是研究和處理模糊性現象的數學。原意是"邊界不清、模糊的、不分明"之意。農業(yè)研究中存在著大量的模糊性現象,模糊數學在農業(yè) 中有著廣泛的應用。農作物品種選擇與種植、土地資源的分等、農業(yè)機械的綜合評價、農業(yè)氣候條件的分析、農業(yè)環(huán)境的保護、農業(yè)災害探測等等問題,都需要利用模糊數學的方法 加以科學的解決。事實上,模糊數學方法在解決農業(yè)問題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常用的幾種模糊數學方法包括:模式識別、模糊聚類分析及模糊綜合評判。以模式識別為例,模式即英文Pattern。意為典范、式樣、樣品、圖像和格局等意義,在不 同的場合有不同的含義。其包含個體模糊模式識別,如亞麻的長勢長相一般由綠葉數、苗高、莖長、莖粗4個因素來決定,根據農學家的經驗,健壯苗、瘦弱苗、徒長苗的標準可以 按以上4個因素去定義(具體數據略),現有問題是根據一株亞麻苗的4個性狀,判斷該株苗的長勢就需要利用模式識別的知識。另舉一例,設有5種小麥優(yōu)良品種,它們是晚熟、矮 稈、中粒、高肥豐產、中肥豐產,取抽穗期、有效穗數、株高、百粒重、主穗粒數5個特性來考察?,F有一種不知品種的小麥親本,判斷其類型,也需要模式識別的知識。
(二)組合數學與農業(yè)科研。
它主要是致力于完善改進計算機處理帶有離散特性的對象過程中的算法問題,比如,需要計算“一個推銷員赴n個地區(qū)推銷農產品,怎樣才能遍歷所有的地區(qū)并使所走的路程最短”的問題時,如果當 n = 20 時,即使用一臺每秒上億次速度的計算機也需要幾百年時間。利用組合數學,就優(yōu)化了計算機計算這類問題的算法,為實現這個龐大的計算工程提供了可能性。
(三)數理統(tǒng)計學與農業(yè)科研
通常認為,數理統(tǒng)計學科是由皮爾遜在本世紀初創(chuàng)立,并后來由費歇爾等發(fā)展并建成為一門學科的。但數理統(tǒng)計中的2 個最重要的概念- 關回歸和相,卻早在19 世紀70 年代由高爾頓提出,當時,高爾頓通過研究人的身高與智力的遺傳,提出了祖先遺傳定律。這一方法在20 世紀初重新發(fā)現孟德爾的遺傳定律后,被用來檢驗遺傳后代群體性狀的分離比例是否與假設值相符,有力地促進了遺傳學的建立和發(fā)展。農業(yè)作物的生長發(fā)育受生態(tài)環(huán)境影響很大,試驗中隨機因素多,試驗結果包含因素的主效,因素間互作以及誤差等多項不定因素影響,所以只從試驗數據很難判斷試驗處理因素是否有效及效果的大小和可靠程度。只有根據數理統(tǒng)計學的原理,采用合理的試驗設計、合適的抽樣技術和科學的統(tǒng)計方法才能得出有用、可靠的估計與推斷。綜上所述,模糊數學、數理統(tǒng)計、概率論與農業(yè)科學具有很深的關聯,且有力促進了現代農業(yè)科學的建立和發(fā)展,兩者相互融合已形成了農業(yè)試驗統(tǒng)計學這一重要的農業(yè)數學分支。進一步來講,由于農業(yè)問題的數量化離不開統(tǒng)計學的數據整理和分析推斷方法,模糊數學、數理統(tǒng)計學的方法和技術還是農業(yè)系統(tǒng)論、農用計算機技術、農業(yè)控制論、農業(yè)信息論、農業(yè)最優(yōu)控制、農業(yè)時序分析、農業(yè)生態(tài)學、農業(yè)區(qū)劃理論、農業(yè)動態(tài)規(guī)劃、農業(yè)線性規(guī)劃等數學領域與農業(yè)科研融合而形成的農業(yè)數學分支學科的重要基礎,因此,在農業(yè)科學由經驗科學到精確科學,由分析科學到綜合科學的轉化過程中,模糊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學必將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丁希泉.農業(yè)應用回歸設計[M].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
[2]張軍賢.數理統(tǒng)計在農業(yè)科學和生產中的應用[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6(18)
[關鍵詞] 實驗經濟學; 行為經濟學; 實驗室實驗; 田野實驗; 方法論
The Rising and Challenge of Experimental Economics
Daniel Houser1 Luo Weidong2
(1.Department of Economics,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Fairfax 22030, USA;
2.College of Economics,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7, China)
Abstract: Experimentation has been extended to almost every subfield of economics,including microeconomics and macroeconomics.Since the 1980s,economists have come to increasingly rely on experiments to explain and predict economic phenomenon.However,it takes mainstream economists dozens of years to turn their attitude from questioning and rejecting to accepting and supporting.This was partly due to the great efforts exerted by experimental pioneers,but more important was a result of the paradigm shift that occurred in economics in 1980s when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General Equilibrium Theory was challenged by alternative theories such as Game Theory,Industrial Organization,and Public Choices,etc.
【關鍵詞】金融經濟 經濟數學 應用
在經濟學的發(fā)展中應用高等數學已經成為現階段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必然趨勢。高等數學重的統(tǒng)計學以及微積分等模塊已經成為了現階段經濟數學的理論基礎,但是在現階段經濟數學在應用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導致數學在經濟的發(fā)展過程中被攔用,影響了經濟數學作用的發(fā)揮?;谝陨蠋c,在現階段對金融經濟中經濟數學的應用進行研究和探討有利于明確經濟數學在經濟建設中的重要意義,從而為金融經濟的今后發(fā)展方向作出一定的貢獻。
一、經濟數學在金融經濟中的具體應用
(一)經濟分析方法的完善和統(tǒng)一
相比于其他學科,數學學科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邏輯性,在經濟學中融入經濟數學的概念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經濟現象進行更為精準的解釋的定義分析。同時在經濟分析學中所使用的各種分析方法,再通過數學思想進行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能夠有效將不同的分析方法進行方法上的轉變,從而使經濟學中各個不同的分析方法能夠有機的進行融合,促使經濟建設加快進展。在經濟建設的過程中,如果數學能夠構架有效的融入經濟學,會對經濟學的理論發(fā)展進行有效強化,促使整個經濟產業(yè)的健康成長。在現階段的經濟生活中的供給、需求等經濟概念,都是金融經濟與經濟數學有機融合的具體體現。在金融經濟中引入經濟數學,在最大程度上使經濟分析方法做到了完善和統(tǒng)一,避免了經濟定義中定義模糊或者是歧義的產生,使經濟學中的規(guī)范原理更加規(guī)范和統(tǒng)一。
(二)經濟數學的應用進行經濟分析預測
在金融經濟中融入經濟數學的思維,能夠使金融經濟的發(fā)展方向得到有效的指導。由于數學學科自身存在的嚴謹性與邏輯性,因此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經濟數學能夠通過模型建立以及數據演算等方式對經濟的發(fā)展方向進行預估,從而使經濟的發(fā)展方向變得可控。在現階段的經濟發(fā)展運行過程中,有很多對于經濟學的理論分析都引用了相關的數學方程式,從而使經濟學數據演算變得更加可靠。同時在經濟學中有機融入數學的思維,還能夠通過數據演算對經濟的發(fā)展進行有效預測,從而有效加快經濟建設的步伐。
(三)對經濟的分析使用數學思路拓展
數學分析法現階段在經濟學中已經得到了廣泛的使用。通過在經濟學中使用數學分析法,能夠使人們對經濟學的理論和內涵進性科學性的闡述,同時也能夠幫助人們對于經濟現象的產生站在客觀的角度進行分析,對整個經濟體系的建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在現階段的金融經濟現象分析的過程中,研究者們使用數學分析法對經濟現象的產生原因進行科學化的分析,能夠使經濟的發(fā)展過程具有可控性。同時現階段金融經濟中的數學分析法能夠在一定程度山彌補傳統(tǒng)經濟分析方法的缺陷和弊端,從而使人們對經濟的分析思路變得開闊,有效的拓展了人們對于經濟現象的預測與分析能力。
二、數學經濟分析法在現階段存在的弊端
(一)數據的來源具有不確定性
在現階段數學經濟對經濟現象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存在著經濟現象的數據來源不確定的弊端。由于經濟在發(fā)展的過程中所有的數據都有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得模糊或者實效,因此在實際的數學分析法演算的過程中,一旦使用的數據存在著實效或模糊的情況,就會對數學分析法的結果造成影響,是數學分析法的經濟分析預測結果的穩(wěn)定性受到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跀祵W學科自身所具有的嚴謹性,因此在運算過程中如果數據出現錯誤,就有可能回導致整體的運算結果都缺乏科學性。因此在現階段的經濟發(fā)展和建設的過程中,有關研究人員應該對數學分析法的數據來源可靠性進行綜合考量,以保證數據的實效性。
(二)對經濟現象的分析缺乏綜合考量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經濟現象在產生的過程中受到的影響因素越來越多,因此在實際的經濟建設過程中,外界影響因素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而數學分析法在金融經濟的總用主要體現在對數據的處理方面,數學分析法處理數據常用的手法是數學方程式,而一旦經濟現象產生的原因來自于多個方面,單從數據方面進行經濟現象的分析就有可能會使整個經濟活動結果的預測缺乏科學性,從而導致經濟建設的整體發(fā)展受到影響。因此在現階段經濟生活中應用經濟數學時,使用者在運用數學分析法對經濟的發(fā)展進行核算之前應該對所用的影響因素進行綜合考量,以保證在數學分析法數據結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三、對數學經濟分析法的改進措施
(一)對數據的來源進行系統(tǒng)分析
在現階段的經濟發(fā)展和運行的過程中,如果有關部門能夠在對經濟進行分析之前就對經濟想象的產生原因進行系統(tǒng)分析,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保C數據來源的可靠性,從而使數學分析法對經濟活動的結果預測更加科學。因此在現階段的經濟發(fā)展中,數學分析法的使用者應該在提取數據的過程中對數據來源進行分析,以此來保證數據的科學性和運算結果的可靠性。例如,在對某項經濟活動的結果進行預測和分析時,分析師應該針對數據的來源進行全方位的考證,在源頭方面確定整體數據的可靠性,從而使整個經濟活動的結果保持在可控范圍之內,加快經濟建設的步伐。
(二)在對經濟現象的分析過程中進行系統(tǒng)考量
在對經濟現象的分析過程中,分析者需要注意影響經濟活動結果的因素不僅僅只有數據,還有其他很多影響因素在對經濟活動產生著或多或少的影響。因此,分析師在對經濟現象產生的原因以及影響進行分析時,要對整個經濟過程的影響因素進行綜合考量,同時結合考量的結果對經濟分析的數據進行更新,以此來保證經濟活動的平穩(wěn)運行,加快區(qū)域經濟建設步伐。例如,經濟分析師在對某地通貨膨脹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時,在數據的提取方面不能夠只單純考慮到通貨膨脹中的供需關系,同時還要結合商品的成本、未來發(fā)展趨勢等多個要素對整個通貨膨脹產生的原因進行系統(tǒng)化的考量,同時再將所有的影響因素通過數據的形式進行提現。最后再通過數學分析法對存在的數據進行分析和驗算,以此來實現通貨膨脹危機的解除和通貨緊縮的預防。由此可見,在現階段的經濟運行過程中,經濟分析者如果能夠通過綜合考量的方式對經濟的結果進行分析,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使整個經濟運行的結果更加可靠,保證經濟建設的進度。
【關鍵詞】案例教學 區(qū)域經濟學 應用性
案例教學就是利用典型事例進行教學,使學生能通過對特殊的、典型的事例進行分析,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論教學中的概念和原理,并在此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教學方法。目前,在國外本科教學中,案例教學是一種流行且應用很廣的教學方法。
案例教學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羅馬時代。但它作為一種廣泛應用的教學方法,卻是1870年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興起并逐步發(fā)展起來的。到了20世紀初,案例教學已被廣泛應用于美國各知名法學院。
1919年,華萊士.B.唐哈姆任哈佛商學院院長,他對案例教學極為贊賞,主張在商學院推廣使用,認為商學院的課程應以真實生活情境中的問題為中心,引導學生參與分析與討論。今日,案例教學仍在法學教育與工商管理教學中占據著重要地位。
20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梅森教授在哈佛大學創(chuàng)立了“梅森聯誼會”,專門從事有關寡頭壟斷理論的安全收集、整理及其經驗性研究工作,而且他們還把研究成果大量運用于哈佛大學的經濟學教學之中,此后經濟學安全教學與研究在美國及歐洲的大學中普遍開展。
我國的一些機構和研究人員一直在進行經濟學案例的引進和研究工作。1991年,在世界銀行的資助下,我國首次舉辦了關于案例教學的經濟學與管理學進修班,該進修班邀請了眾多知名專家,并編印了一大批案例教材。近年,我國陸續(xù)有學者開始進行經濟學案例研究的嘗試,2000年,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開始在各個專業(yè)進行經濟學案例教學的嘗試,并組成了經濟學各個專業(yè)的案例教學研究小組,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經濟學的案例教學和研究工作。2004年,浙江大學經濟學院組織出版了國內第一套經濟學案例叢書。目前,我國對經濟學案例教學的探索和討論正方未艾,未來會有很大的發(fā)展前景。
一、案例教學在區(qū)域經濟學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
區(qū)域經濟學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近20年,在中國發(fā)展迅速,從總體上看,區(qū)域經濟學是一個社會、經濟發(fā)展的綜合系統(tǒng)。區(qū)域經濟學屬于應用經濟學的范疇,因此不同于其他課程,該課程具有很強的應用性和綜合性。鑒于該課程所具有的特點,在區(qū)域經濟學教學中采用案例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區(qū)域經濟學案例教學往往是以現實的區(qū)域發(fā)展作為研究對象,特別是一些社會熱點問題,采取不同的形式,如專題講座、熱點討論、小組辯論等,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足以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主動思考、積極參與討論,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同時也可以更加積極關注當地經濟的發(fā)展。這樣也可以達到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目的。
二、案例教學在區(qū)域經濟學教學中應用時應注意的問題
現在許多院校的區(qū)域經濟學教學中都采用案例教學中,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也存在許多問題,需要不斷的完善。
(一)教師不斷更新教學理念
長期以來,我國普遍采用應試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一般采用統(tǒng)一的教材,教師進行“滿堂灌”甚至“填鴉式”課堂講授,而學生則采取全盤接受甚至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無疑,這種教學方式,學生是被動接受知識,接受的知識是有限的。區(qū)域經濟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作為區(qū)域經濟學課程老師,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在教學中采用先進的教學方式,注重要最新社會熱點的應用,同時采用同學們更易于接受的教學方式。如隨著“兩會”的召開,可以快速將兩會傳遞的最新信息,利用專題講座,或者案例討論等形式,應用于自己課堂教學中。
(二)理論教學為與案例教學相結合
區(qū)域經濟學作為一門學科,在長期的發(fā)展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論,如區(qū)位論、產業(yè)理論及增長理論等,因此,區(qū)域經濟學教學中應注重理論的講授,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更加全面了解、熟悉與系統(tǒng)掌握整門課程的系統(tǒng)知識;另一方面,理論知識可以有效地指導案例教學,如增長理論,在講授學習完基本理論,清楚理解均衡增長與非均衡增長的基本理念后,可以在課程上,讓同學們討論我國經濟發(fā)展過程中不同時期采取的發(fā)展策略,如“”時期實行的發(fā)展策略,而1978年實行的改革開放允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qū)先富起來,通過先富帶動后富。因此,區(qū)域經濟學作為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但是在教學中要注重理論教學與案例教學相結合,理論教學是前提和基礎,而案例教學是對區(qū)域經濟理論學習的升華與應用。
(三)經典案例與地方性案例相結合
在區(qū)域經濟學教學引入案例教學時,應注意經典案例與地方性案例相結合。在區(qū)域經濟學發(fā)展中,一些經濟學家總結和積累了許多經典案例,在經濟學教學中被廣泛采用,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選擇案例時,應注重學生的熟悉度,盡量選擇學生有所認知的。如區(qū)域經濟學中“區(qū)域開發(fā)”理論,其經典案例是“美國田納西河流域開發(fā)”,但對于廣西的學校與學生來說,更加熟知的是“北部灣經濟區(qū)”開發(fā)與“桂林國際旅游勝地”開發(fā)。經典案例比較典型,在教學中可以對講授的理論進行分析說明,但是由于學生認知程度等方面的問題,學生會對自己城市自己身邊的案例更感興趣,更加容易參與到案例的討論中,會使理論學習更加有效。
(四)案例教學多形式并重
區(qū)域經濟學案例教學應多種形式并重,熱點討論、專題講座及PPT展示等多種形式相結合。不同的教學形式,會起到不同的作用。如熱點討論更多的是,在教師對理論知識講授到,針對已講授理論知識,結合熱點,讓同學逐個或者組成不同的小組討論,這種方式可以充分調動同學們的積極點,鍛煉同學們應用已學理論的能力。而專題講座,主要是任課老師利用各種社會資源,到其他高等院校、知名企業(yè)或是政府經濟部門邀請專家、企業(yè)家或官員到校開展相關專題講座。這種形式可以開拓學生視野,并能夠加深他們對實際經濟問題的理解,如在講授區(qū)域規(guī)劃相關知識時,可以邀請發(fā)改局的官員做一場關于所在市“十二五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這樣一方面,可以形成對理論知識的有效補充,另一方面,也可以加深同學們對區(qū)域經濟學知識的興趣,以及更加關心區(qū)域經濟發(fā)展。
三、總結
案例教學在法學、工商管理教學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區(qū)域經濟學作為應用經濟學的一門分支學科,注重應用性,因此在區(qū)域經濟學教學中引入案例教學就顯得十分必要。但是,目前案例教學在區(qū)域經濟學中的應用還存在一些問題,如沒有形成成熟的案例教材、教學形式單一、案例教學應用較少等問題。盡管案例教學在區(qū)域經濟教學中還不成熟,但是通過案例教學,可以看到學生在經過多次案例討論之后,學生的自信心與表達能力增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因此,在區(qū)域經濟學教學中應引入案例教學,提高同學對區(qū)域經濟學理論的興趣,加深對理論的理解,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區(qū)域經濟熱點的討論,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林霞.淺談區(qū)域經濟學的幾種教學方法[J].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2006(1).
[2]五麗娟.論案例教學在區(qū)域經濟學教學中的應用[J].高校教育研究,2008(15).
[3]曹容寧.西方經濟學案例教學與教育方法的探索[J].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報,2005(3).
[4]張元鵬,劉文忻.我國理論經濟學教學中的案例教學問題研究[J].高等教育管理???,2005.
[5]蹤家峰.中國區(qū)域經濟學教學的現狀、問題與改革方向[J].經濟研究導刊,2008(5).
[6]陳潭,程瑛.Seminar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及其課堂教學模型構建[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4(4).
[7]唐禮智.區(qū)域經濟學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雞西大學學報,2009(2).
[關鍵詞] 數學工具 經濟分析 經濟預測
在經濟學發(fā)展的歷程中,一些數學工具在不斷地被應用于經濟學的許多領域,這使得數學在不斷應用于經濟學的過程中強化著二者的關系。而且經濟學發(fā)展中的每次重大突破都與數學有著重大的關系,微積分應用于經濟學中引發(fā)了經濟學的邊際革命;隨著概率論的引入,經濟計量學應運而生;在運用了運籌學中的博弈論之后,對經濟問題中的不確定性與風險性的研究才有了突破性的進展。總結起來,數學工具在經濟學中的應用大致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利用數學工具研究一些確定性的經濟關系,對其進行總結分析;另一方面是對一些不確定性的經濟關系,利用數學工具根據已有的經濟現象預測未來,探索一些經濟規(guī)律。
一、數學工具在經濟分析中的應用
1.利用導數進行邊際分析
定義 設y=f(x)是一個經濟函數,其導數f’(x)稱為的f(x)邊際函數,f’(x0)稱為f(x)在x0的邊際函數值。例如,成本函數C(q)的導數C’(q)稱為邊際成本;收益函數R(q)的導數R’(q)稱為邊際收益;利潤函數L(q)的導數L’(q)稱為邊際利潤。
由邊際函數的概念不難發(fā)現,經濟學中的邊際概念實際上就是導數概念的經濟化,所以我們就完全可以把數學分析中有關利用導數研究函數性態(tài)的知識用來進行邊際分析。例如,通過利用導數來研究函數的單調性,從而分析總利潤隨產量的變化的情形。
總利潤函數等于收益函數與成本函數的差,即L(q)=R(q)-C(q) ,則邊際利潤L’(q)=R’(q)-C’(q)。由導數與函數單調性的關系得到:,而,通過分析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經濟現象,(1)當產量已達到q0(q0是滿足R’(q)≥C’(q)的解),此時L(q)是增函數,若再多生產一個單位產品,所增加的收入大于所增加的成本,總利潤增加;(2)當產量已達到q0(q0是滿足R’(q)≤C’(q)的解),此時L(q)是減函數,若再多生產一個單位產品,所增加的收入小于所增加的成本,總利潤減小。
導數的定義決定了在邊際分析中,所討論的是函數的變化率問題,是個絕對變化率,而要更深入的分析一些經濟問題,需要研究函數的相對變化率,進行彈性分析。
2.利用導數進行彈性分析
彈性研究的是函數的相對變化率(因為與都是相對改變量),它反映的是自變量的變化幅度對因變量變化幅度的影響程度,由定義知當時,,即當自變量在x0處增加1%時,因變量y相應地在y0=f(x0)處近似地改變個百分數。
下面利用彈性分析來討論需求價格彈性與總收益R(p)=pD(p)之間的關系。因為R’(p)=D(p)+pD’(p)=D(p)Ep=D(p)(1-Rp)可見:(1)當Ep>1時,R’(p)
綜上,需求價格彈性和總收益的關系可概括為:如果價格和總收益以相反方向變化,那么需求是有彈性的;如果價格變化但總收益不變,那么需求是單位彈性的;如果價格和總收益以相同方向變化,那么需求是無彈性的。
3.利用導數進行優(yōu)化分析
在高等數學中,利用導數求函數的極值是一種常用方法。具體地講,函數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在導數為零的點處取到,在實際問題中,最值點就是極值點。在經濟分析問題中,我們可以利用該方法進行經濟分析。當我們根據經濟現象建立了數學模型,當經濟函數是一元或二元函數時,通過求導數或偏導數,再求導數為零的點,該點就是經濟問題的最優(yōu)點,根據實際可能是收益最大化的點,或者是消耗最小化的點。
在以上的經濟分析問題中,所研究的都是一些確定性的經濟關系,而對一些不確定性的經濟關系的研究,需要我們先對經濟變量間的關系進行測定,從而進行經濟預測,探索一些經濟規(guī)律。
二、一些數學工具在經濟預測中的應用
1.回歸分析在經濟預測中的應用
回歸分析是研究相關關系的一種數學工具,是數理統(tǒng)計中最常用的統(tǒng)計方法之一。所謂回歸分析就是對具有相關關系的兩個或兩個以上變量之間數量變化的一般關系進行測定,確立一個相應的數學表達式以便從一個已知量來推測另一個未知量,為估算預測提供一個重要的方法。
2.馬爾科夫鏈在經濟預測中的應用
可以利用馬爾科夫鏈來預測經濟狀態(tài)的變化趨勢,在[6]中,應用馬爾科夫鏈理論建立了期望銷售利潤預測的數學模型,并結合有關實例進行了計算分析,另外也可以用來預測市場占有率等。
三、結論
隨著經濟學的發(fā)展,用數學工具來分析和求解問題已成為對各種經濟領域進行研究,從而獲得最佳解決方案的必要手段。當然,為了更好地利用數學來研究、解決經濟問題,我們要從經濟的實際出發(fā)建立數學模型,運用數學的理論和方法求解模型,進而形成經濟理論,并在實踐中驗證這些理論,然后利用他們指導經濟運作。
參考文獻:
[1]華東師范大學數學系.數學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魏宗舒: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高鴻業(yè):西方經濟學[M].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4]李勝玉:數學在經濟學中的應用[J].現代商業(yè),2008,18:270
關鍵詞:高職院校;經濟學教學;應用型人才
1應用人才培養(yǎng)視角下高職經濟學教學面臨的挑戰(zhàn)
之所以要探討高職經濟學的教學問題,根本原因就是在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視角下,經濟學教學面臨著一些新的挑戰(zhàn),給教學活動帶來了阻礙,使得經濟學教學產生了局限。具體來說,經濟學教學面臨的挑戰(zhàn),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教學目標重新定位的挑戰(zhàn)。教學目標是指導教學活動開展的根本所在,指明了教學活動的方向。在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視角下,高職經濟學教學就面臨著這方面的挑戰(zhàn),在當前新時期如何重新定位經濟學教學,這是一個重點問題。對于經濟學教師來講,對于經濟學的教學目標,應該結合時代主旋律,將教學目標的核心放到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這個方面,從而確保經濟學教學可以取得新發(fā)展。第二,教學模式重構再造的挑戰(zhàn)。除了教學目標的重新定位之外,經濟學教學還面臨著教學模式重構的挑戰(zhàn)。教學目標的變化以及人才培養(yǎng)的改變,那么教學模式自然也要順應變化而實現創(chuàng)新再造,構建起全新的經濟學教學框架,這樣才能實現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第三,教師自身教學的挑戰(zhàn)。對于經濟學教師來講,在當前新時期,不僅僅是要關注教學目標和教學模式,對于自身的教學理念、教學素養(yǎng)以及應用能力等,也需要予以改變。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更加關注對實踐的模擬和訓練。而不少教師自身的實踐能力不足,缺乏實踐經驗,提高自身實踐經驗,在經濟學教學中融入實踐,這是擺在教師面前的一個直接挑戰(zhàn)。
2高職院校經濟學教學在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視角下存在的問題
在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的視角之下,高職經濟學教學存在一些直觀的問題,和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需求產生了沖突,造成教學問題的出現。對于這些問題,經濟學教師一定要清楚認識。
2.1實踐應用不足教學偏向理論
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自然就需要關注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在經濟學教學中,除了對理論知識的講解之外,就需要拓展到實踐這個方面,通過合理的策略,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應用統(tǒng)一起來,構建立體化的經濟學教學模式。然而從實際來看,經濟學教學活動目前偏向于理論知識的教學,對實踐應用的關注不夠,不論是在課堂上亦或是課堂外,實踐應用都甚為缺乏。教學活動的實踐應用不足,就導致學生的實踐能力薄弱,難以將相關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之中,這與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就產生了沖突,背道而馳。
2.2教學方式單一不利于學生發(fā)展
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需要從多個不同的角度出發(fā)展開教學活動,采取多樣化的方法手段,將相關的專業(yè)知識或是技能呈現出來,確保學生可以形成有效的理解。因此,如果始終局限在單一的教學方式之中,就會導致經濟學教學課堂陷入到局限的環(huán)境,時間一長還會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下滑,對經濟學的學習缺乏積極性。根據高職學生的視角學習情況,這樣的問題是切實存在的。所以,要想讓經濟學教學在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環(huán)境中取得更好效果,就需要實現教學方式的多元化,構建起立體化的模式體系。
2.3教學缺乏針對性造成同質化
個性化教學,在當前教育新時期需要關注的一個重點教育理念。每個學生都存在不同的特點,在發(fā)展中也有很大的區(qū)別。教育活動的根本應該是讓學生發(fā)揮出自己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處,最后成為一個具有專業(yè)特長的人才。這就需要立足學生實際情況,實現個性化教學。不過,在當前高職經濟學教學當中,教學活動缺乏針對性,并未將個性化教學的理念融入進來,導致經濟學教學同質化,不同特點、不同水平的學生接受同質化教學,這就制約了一些學生的特長發(fā)展。
3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視角下高職經濟學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
對于目前高職經濟學教學表現出來的一些問題,相關教師要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具體要求以及宏觀環(huán)境,對教學活動積極創(chuàng)新,構建起全新的經濟學教學模式,推動學生向應用型人才的方向發(fā)展。
3.1多元化實踐加強經濟學教學的理實結合
理實結合對于經濟學教學來講,是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所必須構成的宏觀教學模式。單純的理論教學,學生就會缺乏實踐能力;單純的實踐訓練,學生理論素養(yǎng)就會薄弱。只有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一體化教學,這樣才能以理論激發(fā)學生實踐,以實踐深化學生理論素養(yǎng)。所以,對于經濟學教師來講,就需要構建起多元化的實踐活動,與理論教學相結合,構建起優(yōu)良的經濟學教學模式。首先,優(yōu)化校企合作給學生創(chuàng)造實踐條件。對于經濟學教學的實踐來講,可以依托于校企合作關系,和企業(yè)互通有無,讓學生可以到企業(yè)中實習訓練,對學習的理論知識實踐應用,提高能力素養(yǎng)。其次,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構建仿真實訓基地。信息技術近些年發(fā)展非常迅速,尤其是VR技術、大數據技術等等,給不少行業(yè)創(chuàng)造了新的發(fā)展契機。在這樣的情況下,便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模擬實際工作環(huán)境,構建仿真實訓基地,讓學生可以在實訓基地中進行仿真實踐訓練。最后,匹配實踐與理論教學。在開展多元化實踐的同時,也不能忽視理論教學,要確保二者的匹配一致。簡單來說,這就需要從教學安排這個方面出發(fā),先設計理論課程,再根據理論課程的安排,合理設計實踐活動,先理論教學,然后及時實踐,這樣就能確保理論與實踐結合,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
3.2使用多種不同方法靈活開展教學活動
除了加深經濟學教學的理實結合程度之外,還需要關注課堂教學,使用多種不同的方法,構建一個靈活的課堂,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提高學生的經濟學素養(yǎng),讓學生能夠具備良好的能力。首先,可以使用新媒體教學。當前時代出現了很多新媒體,短視頻、網絡直播等媒體流形式都很熱門。在教學中,就可以引入這些媒介素材或形式,來輔助經濟學教學。其次,可以借助MOOC教學。M00C是一種全新的教育形式,或者說是一種教學資源。在經濟學教學中,就可以對MOOC資源進行利用,與傳統(tǒng)課堂結合,構建起混合式教學模式。具體來講,可以通過MOOC資源創(chuàng)設導入環(huán)節(jié),也可以輔助理論知識講解,也可以將MOOC作為教學主體,教師從旁輔助。最后,情境教學。經濟學教學,要立足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對情境教學法進行靈活使用。在課堂上構建起與實際工作相符的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思考實踐,提高應用能力。
3.3以生為本實施個性化的經濟學教學
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需要體現出學生的個體特征,也就是要實施個性化教學,一切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對學生的專業(yè)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要實施個性化教學,那么分層教學的理念就非常適用了。將一個班級的學生,按照能力水平和問題差異,分為不同的層次,針對不同層次設計不同的教學任務,以及對學生個性化指導,這樣能夠讓學生切實實現個性化的發(fā)展。具體來講,首先要對班級學生的整體水平進行調研分析,立足經濟學課程的實際,評價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然后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層次。其次,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經濟學課程任務,在課堂上讓學生在任務驅動下自主學習。最后,要對學生分層考核,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針對存在的短板予以補強。
關鍵詞類比分析微觀經濟學需求曲線
一、引言
作為國家教育部指定的經管類專業(yè)核心主干課程之一,經濟學在全國各個專業(yè)財經院校和非專業(yè)財經院校的財經類專業(yè)課中普遍開設。尤其是微觀經濟學,是大部分經管類專業(yè)的學生接觸的第一門專業(yè)性學科,因其對微積分、線性代數及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有一定的學科要求,加之其理論性較強、邏輯性較強的特性,使得相當數量的學生對其產生愛橫交織的感覺。
二、類比分析在微觀經濟學教學過程中的實踐
類比分析(analogical analysis)主要應用在數學物理工程類的學科中,它通過兩個或兩類對象的比較,找到兩者在某些方面(特征、屬性和關系)的邏輯類似點,從而把其中一個對象的有關性質移植到另一對象中去。因此,類比推理是從特殊到特殊的思維方法,其客觀依據是客觀事物的相似性。
相似性是客觀世界的一種普遍性,微觀經濟學的知識體系也不例外。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重點闡述知識體系之間的邏輯關系,尤其是具有類比性的知識體系。
(一)類比分析在“彈性”教學過程中的應用
在講解“彈性”概念時,將經濟學的彈性與物理意義的彈性比較。彈性的本意是一個物理學的概念,是指材料物體對外界力量的反應程度,引出彈性的數學定義。則彈性大的含義是伸縮性強,體現在經濟學中為“可有可無,無所謂”,則其代表為對于中低收入者的高檔消費品。
對需求的價格彈性的講授應相對細致詳細,這樣有助于學生把需求的價格彈性類比到對需求的收入彈性、需求的交叉彈性以及供給的價格彈性等學習中。
(二)類比分析在“d曲線與D曲線的關系”教學過程中的應用
由于壟斷競爭廠商提供了有差別的且可替代的產品,所以,每個廠商面臨著兩條交叉的需求曲線。d需求曲線體現行業(yè)的壟斷性,產品的差別性,表示個別廠商單獨行為時所面對的需求狀況,即某個廠商改變產品價格,而其它廠商的產品價格均保持不變時該廠商的產品價格與銷售量之間的關系。d需求曲線是廠商的理想產量,其斜率較大,相對于橫軸平坦。D需求曲線體現行業(yè)的競爭性,產品的替代性,表示許多廠商共同行為時所面對的需求狀況,即集團中的某個廠商改變產品價格,其它廠商也使價格發(fā)生相同變動時,該廠商的產品價格與銷量之間的關系。D需求曲線體現的是廠商的實際產量,其斜率較小,相對于橫軸陡峭。
d曲線與D曲線的關系主要有三點:(1)當集團中的所有廠商都以相同方式變動價格時,整個市場價格的變化會使得單個壟斷廠商的d需求曲線沿著D需求線上下平移。(2)d需求線與D需求線相交意味著壟斷競爭市場的供求相等狀態(tài)。(3)d需求線的彈性大于D需求線的彈性,即前者比后者更平坦一些。
d曲線與D曲線的三個關系可以類比于成年人尋找配偶進行類比分析。第一,假設某位女青年小G希望自己找到一個理想的男朋友,對男朋友的要求可能有很多理想的條條框框,例如,“高富帥”。這種對異性朋友理想的需求狀態(tài)就類似于d曲線。隨著時間的流逝,小G發(fā)現,現實生活中并沒有完美的異性朋友。因此,小G就只能調整自己的心理預期,同時這種調整也是圍繞著理想預期來進行調整。這種對現實朋友的需求狀態(tài)就類似于D曲線。第二,當理想與實際達到交點的時候,小G就很有可能與之成為戀人,感受到幸福,實現均衡。第三,在此過程中,可以發(fā)現,小G對理想朋友的要求高很多,條件也偏多。因此,現實朋友更類似于生活必需品,理想朋友類似于奢侈品,其彈性當然也比實際朋友的彈性大很多了。綜合來看,小G找朋友與d曲線、D曲線的類比關系參見表1。
因此,不難發(fā)現,作為微觀經濟學理論中的重難點之一,“壟斷競爭理論中的d曲線與D曲線”之間的三層關系是非常復雜的。作為三本院校的學生,理解這個知識點就更具有難度。但是采用這樣非常生動的類比分析,學生能夠很快地理解其含義,結合對完全競爭市場和完全壟斷市場的利潤最大化方法的五步驟,很快就能完全掌握壟斷競爭的短期均衡了。具體而言,第一步,根據MR=MC找到均衡Q*;第二步,根據Q*在d曲線上找到對應的P*;第三步,根據Q*在AR曲線上找到對應的TR;第四步,根據Q*在AC曲線上找到對應的TC;第五步,根據π=TR-TC得到利潤最大化或虧損最小化的值,詳見圖1。
三、結論
綜合來看,雖然微觀經濟學的學習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較高,但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經常進行適當的類比分析,找到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的相似關系,例如消費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條件與生產者利潤最大化條件的相似性;或者找到知識點與現實生活中消費者行為的相似點,都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輔助學生深入淺出地理解并掌握經濟學概念和原理,為其鋪墊好相關的專業(yè)基礎知識,將學習到的經濟學理論學以致用,實現微觀經濟學教學的預期目標。
參考文獻:
[1]宋宇任,保平. 微觀經濟學精品式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中的幾個關系[J]. 中國大學教學.2010(7)
《微觀經濟學》是國家教育部規(guī)定的高等院校經濟類專業(yè)核心課程之一,也是高等院校非經濟類專業(yè)培養(yǎng)“寬口徑、厚基礎、重能力”人才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程。該課程既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課程,同時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它側重于有關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理論的教學,使學生對市場經濟運行機制的一般原理和規(guī)范行為等方面的內容有詳盡了解,并能運用一些數學方法和模型,分析解決現實經濟問題,為其它專業(yè)課程的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但在微觀經濟理論中數學知識運用頻繁,許多經濟理論的得出,都是用高等數學的知識證明和推導,對數學知識掌握一般且缺乏應用能力的學生來說,感到很抽象、深奧、難懂,使很多學生普遍感到經濟學難學。因此,在講解微觀經濟理論中如何恰當運用數學分析方法,增強其具體應用價值,促進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使微觀經濟學的變抽象為具體,變復雜為簡單,變晦澀為通俗,變苦學為樂學,對增進學生學習興趣,改革微觀經濟學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正確認識微觀經濟學課程中的數學分析
數學分析方法是現代經濟學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經濟學科學化的主要標志之一。在經濟學分析中應用數學分析有助于清晰地表達思想,使論證富有邏輯性,避免曲解、混亂。但并非所有的經濟問題都能用數學分析解釋和解決,數學方法只是一種工具,在現實經濟領域中,有不少現象很難用數學模型來解釋和說明。因此,我們應對微觀經濟學中的數學分析持正確態(tài)度,經濟學數學化與拒絕數學分析都是錯誤的。在微觀經濟學教學中要正確認識和把握數學方法在各章講授中的使用量和難易程度。對于能較好地說明經濟理論且實際應用價值較強的數學知識部分可重點強化,詳細講解推導過程及舉實例討論應用;對一般性理論可考慮簡要說明,適當刪減,以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提高學習興趣。
二、微觀經濟學課程中數學應用方法的一般思路
1、以應用知識為導向,堅持基礎性、前沿性、實踐性和創(chuàng)新性相結合的原則。
在微觀經濟學教學中應以培養(yǎng)學生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科學的分析方法與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為主,增強學生畢業(yè)后的工作適應能力。因此經濟學知識在最大程度上應以職業(yè)應用知識為導向。在微觀經濟學講授過程中的基礎性是指要把基本理論的內容、它們之間的關系以及與核心概念之間的關系講述清楚,從總體上構建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前沿性,就是在堅持基礎性的同時,及時將微觀經濟學的前沿理論、國內外經濟前沿問題引入課堂,這樣既開拓學生的視野,豐富和激活課程的經典內容,又加深了學生對基礎理論的理解。實踐應用性是指并不需要學生精通數學,而以應用為導向,并采用問題場景的方式展開敘述。每一章的數學分析過程都與某個具體問題如何運用及其對決策制定等出發(fā),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通過演示和互動輕松掌握各種數學分析方法。如利用微觀經濟學基本原理中的供需原理以及彈性理論說明我國燃油稅開征對燃油價格、社會福利的影響。通過數學分析方法證明燃油稅開征確實短期內會抬高油價,抑制需求,有利于節(jié)能減排和構建節(jié)約型社會,促進新能源的開發(fā)。創(chuàng)新性,主要體現在教學方式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的學生。如案例討論教學法及開展課外輔助教學等,鼓勵學生參加課題研究、公開等。
2、全面推行多媒體教學,提高演示效果。使用多媒體和其他課輔軟件教學,借助動畫和數據圖表能直觀地向學生闡述有關經濟變量的關系,當堂演示計算和推導過程,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有助于學生對基本理論的理解。
三、構筑微觀經濟學數學應用方法教學改革的教學體系
1、課程設置的改革。根據經濟類專業(yè)與非經濟類專業(yè)的不同,分層次設置經濟學課程,應有普及與提高之分。非經濟類專業(yè)主修初級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用比較通俗、直觀的方法,講述基本概念,介紹基本理論;而經濟類專業(yè)主修中級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不僅深度、難度有很大變化,而且引入較嚴謹的數學分析方法;側重工商管理類的專業(yè)可繼續(xù)選修高級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課程,前提是學生必須具備較好的高等數學基礎。
2、教材建設的更新?,F有的微觀經濟學教材對于許多學生而言,無論從理解閱讀上抑或習題練習上都存在一定難度。應根據學生可接受及實際需要的程度,進行教材的改革與更新,使其更適合中國理論與實踐的要求,也有利于西方經濟學在我國的流行、普及與深化。
3、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若真正能把微觀經濟學課程內容透徹地傳授給學生,還特別需要教師具備良好的數學基礎、外語基礎及世界歷史知識等,為此任課教師需進一步學習或進修。
4、加強計量經濟學的教學。微觀經濟學研究個體經濟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科學決策;宏觀經濟學研究市場經濟作為一個整體的運行規(guī)律;計量經濟學研究經濟運行中經濟變量之間的數量關系。這3門核心課程構成現代經濟學的理論基礎。因此,對于經濟類專業(yè),應適當開設計量經濟學課程,可使學生在學習中更好地掌握數學工具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