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小學英語教材教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 呈現(xiàn)階段以直接法為主。
直接法產生于20世紀初, 其主要特點是強調通過實物、圖畫、動作等直觀手段直接用外語教外語; 強調模仿, 注重口語。其心理學理論基礎認為, 在語言行為的心理活動中起主導作用的是感覺, 引入意識中的概念和表象所伴隨的刺激應盡可能有感覺成分, 最強有力的感覺是音響表象所引起的。因而, 外語教學應遵循先耳聽口說、后眼看手寫的原則, 通過語言、語調和聽說訓練帶動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
九義《英語》教材的語言材料, 即Look, listen and say, Learn to say和Let’s practise等, 均取自學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新授這些內容時, 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手勢、實物、動作、玩具、剪貼畫和圖片等直觀手段, 以及幻燈投影、錄像、電腦多媒體等電教手段, 直接呈現(xiàn)某一事物和單詞, 并且利用錄音或教師配音, 讓學生把英語的聲音形象和客觀事物直接聯(lián)系起來, 接著以模仿、朗讀、口頭問答、口頭復述等方式進行語音、語調和聽說訓練。可以促使學生通過英語直接理解教學內容, 增加操練的機會, 養(yǎng)成用英語思維的習慣。對于一些比較抽象的詞語或特殊的表達方式, 教師要盡量在語境中直接呈現(xiàn), 然后稍加漢語解釋, 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操練。
2. 句型操練采用聽說法。
聽說法源于美國, 它繼承了直接法某些優(yōu)點, 以句型和語法結構操練為綱。聽說法產生的理論基礎是結構主義語言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聽說法根據(jù)結構主義對千百萬個句子進行分析, 歸納出典型的句型結構, 然后根據(jù)行為主義所提出的刺激—反應—強化規(guī)律進行句型操練, 經過反復模仿形成習慣。句型結構訓練是學生掌握外語的有效手段, 是學習外語初級階段不可缺少的內容。
教材從第二冊開始, 每一課的Let's practise部分都圍繞一個四會掌握的句型進行操練, 這個句型是Learn to say中的重點句型。每個單元的第一課安排新的句型, 隨后的幾課所操練的句型要么是運用鞏固上一課的句型, 要么在上一課的基礎上進行擴展。為此, 要組織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句型操練, 如替換句子成分, 轉換句型, 完成句子, 還原句子, 擴展句子等, 并在學生獲得句型結構的感性材料的基礎上啟發(fā)學生歸納語法規(guī)則, 以達舉一反三, 準確運用的目的。
3. 聽說訓練適當采用全身反應法。
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阿舍觀察到成功的外語習得和兒童習得母語的過程有一個相似的地方。小孩學會說話之前已經會聽懂大人的指令, 移民的兒童在新的語言環(huán)境中有一個階段只聽不說, 久了以后很容易就學會新的語言。他認為, 學習外語也應模仿這個過程, 即先理解后表達。他在60年代創(chuàng)造立了全身反應法。全身反應法的特點是:通過教師發(fā)指令, 學生以身體動作對教師發(fā)出的指令作出反應, 在大量理解性聽的輸入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說的能力, 進而培養(yǎng)讀寫技能。
教材第一、第二冊的Let's play吸收了全身反應法的優(yōu)點, 通過教師發(fā)指令, 學生用動作作出反應, 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除Let's play外, 在其它內容的教學中, 教師還可以適當運用全身反應法和動作教學法進行聽說訓練。動作教學法要求學生一邊開口, 一邊作動作, 例如, 練習Let's go and climb the hill時, 師生一起邊說邊作邀請和爬山的動作, 這樣可以幫助學生迅速進入語境, 正確感知、領悟、掌握和運用英語, 有助于讓學生形成直接用英語思維和表達的能力。
4. 交際法貫穿教學始終。
交際法, 又稱功能意念法, 產生于七十年代初期的歐共體。它主張語言的社會交際功能是語言最本質的功能, 揭示了外語教學的最終目的──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 包括口頭、筆頭的理解和表達能力。為了達到培養(yǎng)交際能力的目的, 教學必須以功能項目為綱, 以話語或語篇為教學基礎, 教學過程要情景化、交際化, 不苛求糾正語言錯誤。 現(xiàn)行的中小學英語教材都以功能為綱編寫, 九義教材每課書的主體部分Learn to say, 選擇了學生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交際用語, 并在特定的情景中出現(xiàn), 對話中詞匯的選擇和重點句子的操練又保持了語言結構的系統(tǒng), 為交際法貫穿教學始終提供了條件。其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可歸納如下:(1)熱身運動。每節(jié)課最初幾分鐘運用所學的日常用語進行交際活動, 如師生問候, 多種形式的聽音問答, 學生之間自由會話, 會話表演, 做游戲等, 不但能復習運用所學內容, 而且使學生體會語言的交際功能, 激發(fā)學生學好語言的欲望。(2)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教師在特定的情景中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語言環(huán)境, 增加學生接觸英語語言材料的信息量, 使學生用中學, 學中用, 這是教學過程交際化的有效措施。(3)創(chuàng)設情景, 呈現(xiàn)新語言材料。無論是呈現(xiàn)對話還是呈現(xiàn)對話中的生詞和新句子, 都應該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置身在實際生活的場景、情形中, 才能體現(xiàn)語言的交際功能。(4)操練以教學內容和學生為中心, 循序漸進。教師可以將教學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 根據(jù)學生原有知識水平設計聽說讀寫的言語技能訓練, 從控制性操練(如模仿, 分角色朗讀, 背誦, 就對話內容問答等)到半控制性操練(如圍繞對話內容詢問學生的經歷和看法, 看圖說話, 從對話中抽出某個短語或結構進行模仿練習等), 最后過渡到非控制性操練(如對話表演, 根據(jù)所給的情景用所學的語言形式來自由表達自己的思想等)。這樣由低層次向高層次逐步過渡, 以達培養(yǎng)交際能力這個最終的教學目的。
關鍵詞:小學英語;新教材;特點;教學方法
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中設計了更多豐富多彩的互動活動及游戲,不僅向我們展示了活潑生動的插圖,而且多了更多的歌謠及歌曲。譯林版的教材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主動接受新知識的欲望,而且有利于教師對教學的延伸及拓展。譯林版教材更能讓學生活學活用,從而更加凸顯了對學生語言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一、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的特點
1.教材更加注重素質教育
譯林版教材中更加注重學生的發(fā)展,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并且在教材的編寫中更加強調了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語言活動的實踐及品德教育。新編訂的版本增加了中西方文化介紹(Culture time)板塊與學習方法的指導(Learning)板塊,這樣的編排不僅讓小學生一開始就對英語有了初步的語感,而且對
今后語音語調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通過學習方法指導(Learning)養(yǎng)成學習英語的良好習慣,并將提升學生的想象能力及自主能力。通過在中西方文化學習環(huán)節(jié)擴大視野,為今后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更加明確學習任務,結構功能性更加清晰
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的編寫將“用英語做事情,在玩中學、學中玩”的理念貫穿其中。修訂后的教材將原教材中的語言操練內容大幅刪減,從而整合成了更具趣味性的Fun time板塊,并且教材中重新設計了Story time和Fun time等語言學習板塊,增加了Cartoon time和Project等語言實踐活動,在游戲、手工活動中更加強調多人合作,為小學生提供更多的語言實踐活動及動手機會,提升小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3.有助于教師加強對英語教學過程的引導
譯林版教材中新設的Learning tips版塊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及學習策略的指導;在Ticking time版塊中對教學中的評價方式更加優(yōu)化;Grammar time版塊的學習有助于學生自主比較,從而提升歸納能力。譯林教材從學生年齡認知角度出發(fā),采用分層的設計方法將學習融會貫通。例如,5~6年級的Story time部分的閱讀時從課文的閱讀中入手,教材從設計到編排一方面方便了學生自主學習;另一方面是有助于教師加強對教材的把握與操作性,編排規(guī)律清晰合理。
此外,修訂后的譯林教材中外文化和習俗的內容更加豐富,范圍也更加廣泛。在教材中3~4年級關于文化內容的介紹主要是隱含在相關單元的板塊之后,但是在5~6年級關于中西方文化介紹設立了單獨的板塊,文化內容知識的學習及培養(yǎng)更加顯性。
二、結合譯林版教材特點提升教學水平
1.教師要拓展英語學習的深度
無論是哪版英語教材的教學及學習,詞匯的教學都重中之重。在譯林版教學中所涉及的詞匯量大而且雜,英語教師在針對小學生英語教學中要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詞匯學習方法策略,并且根據(jù)其年齡等自身特點制訂教學計劃及目標,形成符合個性化學習的詞匯學習模式。
在新教材三年級上冊中,出現(xiàn)了一些有關家人、朋友、服裝、顏色、食品、玩具等方面的英語單詞,這些詞都是在生活中使用的高頻詞匯,此時教師就應該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詞匯到詞群的培養(yǎng)”。
2.教師要拓展英語學習的廣度
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如何拓展英語知識學習的廣度呢?首先要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充分利用譯林教材中的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加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
例如,譯林教材中的中Cartoon time就是對Story time的拓展,教師通過查找一些相關的動畫片、歌謠等寓教于樂,讓學生在自由歡快中學習,語言的學習不只是單詞語句的學習,更是一種氛圍文化的學習,教師通過課本知識到課外知識的延伸擴大學生的知識廣度,增強學習英語的樂趣,同時也有助于豐富生活知識。
總之,修訂后的譯林版英語教材不僅學習任務目標、結構更加清晰,更是結合小學生年齡及接受知識的能力,從語言技能、學習策略、文化意識、情感培養(yǎng)等全方位地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言的能力,教師要更加清晰教材重點,加強對詞匯教學的梳理,通過擴展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
一、現(xiàn)用英語教材分析
筆者學校開設了多個專業(yè),但英語教材均為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出版的《英語》教材,且這本教材以閱讀理解為主,內容比較枯燥,難度較大,缺乏與專業(yè)知識相關的內容。同時,中職學生英語基礎普遍比較薄弱。如何才能突破這一困境,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適合時代需求的畢業(yè)生呢?我們必須在現(xiàn)行英語教材的基礎上,開發(fā)出適合于學生基礎、符合專業(yè)特點的實用性英語教材,并對現(xiàn)有教學方法進行改進。
二、開發(fā)英語校本教材的意義
1.促進教師的全面發(fā)展,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
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師一般都采用在教室里上課、學生聽講的方式,這樣的模式對語言學習很不利,特別是在職業(yè)學校學生基礎差的情況下,往往會造成“一片倒”的情況。對此,處在教學一線的英語教師最有感受,因而他們對于如何開發(fā)校本教材也最有心得。應充分發(fā)揮每位教師的才能和潛力,讓每一位英語老師都參與校本教材的開發(fā),有必要的話也可讓部分專業(yè)課老師參與。這樣能促使教師對某一領域開展更深入的研究,充分挖掘每一位教師的潛力,促進教師的全面發(fā)展。
2.形成學校特色,服務專業(yè)課教學
開發(fā)實用英語的校本教材后,可通過日常教學的實施和評價,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完善校本教材,使英語教材、英語課成為學校的特色教材和課程,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提升學校的競爭力。同時,實用性英語教學可更好地服務于專業(yè)課教學,為培養(yǎng)符合當今社會需要的人才奠定基礎,從而促進學生和學校的發(fā)展。
三、英語校本教材的開發(fā)規(guī)劃
根據(jù)“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指導思想和實用性、實踐性的特點,筆者認為校本教材主要分為兩部分,即基礎知識和專業(yè)知識?;A知識包括:字母規(guī)范書寫及讀音、交際用語、日常標示、寫作、諺語、英文歌曲六部分內容?;A知識為所有英語校本教材共用的部分,所有專業(yè)的學生都必須掌握,期末考試時就對這部分內容采取口試的方法進行測試。專業(yè)知識部分按相關專業(yè)要求,設計不同的專業(yè)內容。
新生入學的第一學期,安排學習基礎知識部分,本學期主要學習四部分內容。一是26個英文字母的規(guī)范書寫及讀音,特別是字母j與g的發(fā)音區(qū)別。二是一些基本的禮貌用語,如問候語(greeting)、感謝語(thanks)、道歉語(apologies)、道別語(seeing goodbye)等,以及一些如介紹(introduction)、邀請(invitation)、問路(ask for direction)等話題的交際用語。三是日常標示用語。在生活及社會活動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英文標示,如廁所可以說WC或Toilet,三樓寫為3F,工商銀行寫為ICBC等等,學生應該掌握這些貼近生活實際的用語。四是英文寫作,要求學生必須掌握如何寫作自我介紹。這四部分內容既簡單,又實用,只要學生認真學習,就都能掌握。
第二學期的學習內容主要有三部分:學習一兩首經典的英文歌曲,學習一些常見的諺語及學習專業(yè)英語。前兩部分的內容主要用于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而專業(yè)英語則要突出實用性和實踐性,并服務于學生所學的專業(yè)。專業(yè)英語內容主要圍繞學生在實習和工作中經常用到的知識來設計。如數(shù)控專業(yè)的學生必須先學會數(shù)控機床鍵面上的命令,如on(開)、start(開始)、skip(跳過)等等。又如電工專業(yè)的學生,必須首先學會平時電視遙控器上的一些功能,如節(jié)目(program)、聲音(volume)等。要求學生必須背熟這些專業(yè)詞匯,且能靈活應用。
四、改革英語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在開發(fā)校本教材的基礎上,英語教師還必須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根據(jù)教材的要求,針對中職學生的特點和培養(yǎng)目標,教師應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組織各種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校本教材的內容主要是以聽說練習為主,情景交際用語側重于口語表達。筆者根據(jù)自身多年中職英語教學實踐, 認為可以嘗試以下教學方法。
1.增強英語課堂的趣味性,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在職高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增強課堂的知識性和趣味性,有效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意識到學習英語的有效性及重要性。要采取多種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例如在學習購物對話這部分內容時,如果教師照本宣科地講,必定會使課堂氣氛沉悶,學生不感興趣。因此,教師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購物情境,讓學生帶些物品到課堂上,在逼真的模擬情境中操練,從而熟練掌握“Can I help you?”“What can I do for you?”“How much is it?”“Here is the change.”等購物用語。此外,還應合理運用小組討論法,把英語成績較好的學生和英語成績較差的學生分在一個小組,通過課堂中的討論,讓學生間互相帶動,形成學習英語的良好氛圍。
2.多表揚和鼓勵學生,增強其自信心
在課堂上,教師要多給學生學習及發(fā)言的機會,要兼顧優(yōu)等生及后進生,讓所有的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教師要多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一旦學生有點滴進步,就給予肯定和表揚,以增強他們學習英語的自信心。例如在課堂提問時,即使學生答錯了,教師也不能直接說“No”,要多說些鼓勵性和稱贊性的語言如“Very good”“Well done”“Come on”等,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幫助學生樹立起學習英語的信心,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中。
3.邀請專業(yè)課教師參與
英語教師雖然是英語教材的使用者,但有時候對一些專業(yè)性太強的專業(yè)英語難免不了解,這就需要專業(yè)課教師的配合及參與。如講授數(shù)控專業(yè)在編程中所運用到的命令,則需要專業(yè)教師的配合講解,他們對這些專業(yè)知識的講述必定比英語教師更翔實、更專業(yè)、更準確,彌補了英語教師專業(yè)知識不足的缺陷。當然,不是每節(jié)英語課都需要專業(yè)課教師的配合,可視具體情況而定。今后,專業(yè)課老師在上專業(yè)課時,也可注意幫助學生復習所學過的專業(yè)英語,這更有利于知識的鞏固,學習效果更好。
4.應用多媒體教學技術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而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為教學提供了嶄新的教學方式。視聽教學的效果要優(yōu)于單一感官的效果。排練英語情景劇時,可以安排學生觀看視頻資料,然后模仿學習。聽說訓練時,則需要運用多媒體語音室??梢哉f,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為教學提供了豐富多彩的選擇,使學生學習效果更明顯、記憶更深刻。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農村小學英語;游戲教學;成才
為適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游戲教學被應用到農村小學英語教學課堂中。游戲教學法是指利用游戲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學習知識,發(fā)展能力,促進學生學習的活動。運用游戲教學法,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成才。
一、小學英語游戲教學法的可行性
根據(jù)《小學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其主要情感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態(tài)度和興趣,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交流的意識。小學階段的學生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模仿性,且想方設法地想引起老師的注意,因此游戲教學正適合這一階段學生的心理特征,通過演、唱、玩、畫等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興趣等。
二、小學英語游戲教學法的原則
(1)“樂中學”的原則。教師在組織游戲教學時要始終恪守一定的教學任務,在游戲教學充滿樂趣的同時,讓學生在愉快的環(huán)境下學習英語。這就要求教師能把學生的游戲體驗與教學任務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盡管游戲可以用于教學活動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或任務必須在游戲中進行教學,是否選擇游戲要按照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課時量等因素視情況而定,千萬不能僅僅追求趣味性而忽略了教學任務的完成。
(2) 培養(yǎng)學生多元智力的原則。在設計游戲時教師應盡可能地利用游戲的啟發(fā)性,準確把握游戲的難度,特別是對后進生,教師可以適當給予提示,鼓勵并幫助他們在游戲中獲勝,以培養(yǎng)他們參與教學的意識和自信心。對于優(yōu)秀生,游戲要有一定的難度,要循序漸進,且要符合此階段學生的智力發(fā)展水平,這樣才可以激發(fā)學生思考與探索的動力與好奇心。
(3)合作與公平競爭相結合的原則。農村小學英語教師在設計使用游戲教學法時,一定要合理分配小組成員,盡可能地讓各小組水平一致,只有這樣,競爭才會發(fā)揮它該有的作用,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各方面的潛能。另外,對學生來說,競爭能否成功是很重要的,因此教師要本著公開、公正的原則,讓學生在游戲中體驗競爭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以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達到更好的英語教學效果。
三、小學英語游戲教學法的作用
(1)競賽類游戲。農村小學英語課堂中的競賽類游戲的目的是讓學生在競爭中鞏固所學知識,運用知識來獲勝,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在競賽過程中遇到的偶然事件會讓學生得到意想不到的樂趣,基于這一點,教師應更多在競賽類游戲中進行教學,以營造輕松的教學氣氛,讓學生在體驗愉快的同時不知不覺完成學習任務,從而消除學生的心理疲勞,提高英語學習效率。
(2)合作類游戲。農村小學英語課堂中的合作類游戲,特別是生生間的合作游戲,能夠讓學生認識到團結合作的重要性,讓學生在合作的氣氛中反復運用已經掌握了的英語知識,進行有關英語教學的活動以鞏固知識、培養(yǎng)學生合作的精神。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合作類游戲教學能為農村小學英語課堂中存在問題的解決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3)角色類游戲。農村小學英語課堂中的角色類游戲可以填補缺少英語語言環(huán)境的空缺,學生扮演一定情景中的角色,自然會運用所學到的知識完成角色任務。只要學生能用課堂中所學知識將要求扮演的情景角色表演出來就可以了,還要對學生的角色扮演以及所說英語句子的數(shù)量和質量作出合理的評價。因此,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知識以后,教師才可以考慮設計角色類游戲以完成教學任務。
四、小學英語游戲教學法的建議與反思
(1)游戲前準備。首先農村小學英語教師必須備好游戲所需的道具、角色卡片等,要讓學生清楚游戲的規(guī)則。其次,教師要提前決定好游戲活動的形式,必須讓不同語言水平和不同能力的學生組合在一起,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參與游戲教學活動。在游戲教學中,教師應盡力強調學生團隊合作精神的重要性,讓學生在游戲中不僅運用所學知識操練語言,而且掌握協(xié)作的能力,讓學生在德、智、體各方面共同發(fā)展,快樂成才。
(2)選擇游戲。反復運用同一種游戲會讓學生厭倦的。游戲的種類非常多,教師會有選擇的余地,但選擇什么樣的游戲是很重要的,教師必須考慮各項因素。根據(jù)卡里亞的觀點,教師在選擇游戲時,應該考慮選擇適合學生實際語言水平的游戲,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游戲輔助教學的作用。除此之外,還應該考慮到學生的個體特征:年齡、性格、性別等,以及使用不同的游戲會有不同效果等。
(3)游戲與教學。游戲教學并不只是簡單的玩耍,農村小學英語教師應將游戲與教學有機地整合。游戲讓學生在更輕松的課堂氛圍中學習英語,給學生提供更多使用英語的機會,這些都是出于學習語言的目的,盡管游戲可以促進學生學習英語,但教學不應僅僅基于游戲。
(4)給予獎勵。學生應該在游戲教學課堂里獲得適當?shù)莫剟?。游戲活動結束后,教師應獎勵學生一下,對學生參加游戲教學的行為進行強化,讓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行為表現(xiàn)得更好,讓小學英語教學變得更富有成效。只有在英語游戲教學中不斷得到相應的獎勵,才能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總之,把游戲運用于農村小學英語教學,讓學生在玩中學,做中學,實現(xiàn)“寓教于樂”,是小學英語游戲教學法的出發(fā)點和終極目標。小學英語教學采用游戲教學法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英語交際意識、發(fā)展學生智能、促進英語語言的學習。農村小學英語教師在實施游戲教學時還必須遵循一定的教學原則。游戲教學法能讓學生更好地運用所學知識進行交際,可以在游戲教學中學得更輕松,實現(xiàn)在有限時間內最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正是這些優(yōu)勢,決定了游戲教學法應用于農村小學英語課堂的必要性。
參考文獻:
[1]魏華. 小學英語游戲教學對教師的要求[ J] .學科教學探索, 2003, (11) .
[2]張明娟. 教育游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
關鍵詞 興趣入手 貼近生活 寓教于樂 創(chuàng)設情境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現(xiàn)在的英語教學,除了教科書以外還有活動手冊、練習冊、教學圖片、單詞卡片、錄音帶和教學光盤等等配套的教學材料可供教師們參考和使用。其中最為根本而且使用率最高的仍然是教科書?,F(xiàn)代外語的教學理念已不再把教科書看作是教學的金科玉律,而把它看作是一種教學資源。新頒布的《英語課程標準》中也提到“在英語教學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書以外,還應該積極、充分利用其他課程資源?!笨梢姡谛抡n程的理念下,教科書不是教學的全部內容,教材是可變的、發(fā)展的和開放的。因此,廣大教師必須轉變“為了教材而教”的傳統(tǒng)觀念,樹立“用教材來教”的教學新思想。在實際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根據(jù)教學的具體需要,對教科書原有的教學內容進行適當?shù)恼{整、刪減、增補、改編和濃縮……靈活地和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使之更加符合學生的需要和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從而優(yōu)化課堂教學,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下面是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嘗試。
1教學內容順序的適當調整
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心理特點和教學實際情況,教師可對教材中的教學內容的順序進行適當?shù)恼{整,使知識更具有連貫性和完整性,也更加符合學生的興趣、認知特點和能力需求以及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從而引導學生更加有效地學習。
(1)單元之間的調整:單元之間的調整指依據(jù)學生的興趣和認知特點,對教科書中各單元的順序進行調整。比如,單元之間有問路、購物、約會、打電話等相關內容的,將它們進行調整、重組后再進行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有效地建立相對完整的知識體系。例如《沈陽市小學教科書英語第一冊》(一年級使用)的第二單元,是學習有關文具和句型I have…內容的;第三單元繼續(xù)學習句型I have…和數(shù)字;第四單元學習11種顏色詞和句型I like…;而第五單元是學習玩具和句型Do you have…?Yes,Ido/No,I don’t又是相關連的。鑒于這種情況,可以在學習第二、三單元的內容后,把第五單元提前到第四單元之前來進行教學。這樣一來,通過對單元之間順序的調整,重新激活了學生認知的興奮點,又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探求欲望,還讓他們建立了比較完整的知識體系,同時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單元內的調整:單元內的調整指的是教師根據(jù)單元內的知識的邏輯順序,對教學內容作重新調整,從而更好地體現(xiàn)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例如,現(xiàn)行的《沈陽市小學英語教科書第二冊》的第三單元(第七、八、九課)主要學習八個國家的名稱及其國籍的單詞和幾個相關的句型。其中第七課的課文較長,句型且比較難懂,其間還先出現(xiàn)了更難記憶和區(qū)別的幾個國籍的單詞,但卻在第八課才出現(xiàn)幾個國家的單詞,而且課文內容少,句型也簡單易懂。這樣的教材安排不太恰當,也不利于剛接觸英Z不久的三年級學生的理解和學習,為此,教師應該把第八課提前先教,然后再教第七課,結果明顯不同,學生不但輕松地理解和掌握了幾個國家的名稱及其國籍的單詞,而且也很好地理解了課文和學會運用句型。
(3)課內調整:課內調整指重新調整和組合某一課內的幾個部分的順序。例如,現(xiàn)行的沈陽市小學三、四年級英語教科書(除了講故事那一課)每一課主要都是由(Dialogue,Sing a long,Rhyme, Work with language and Fun with Language)五部分組成。很多時候,教師都可以結合教學的實際需要,自行調節(jié)這幾部分的順序或者組合它們,以便激發(fā)學生們的興趣,鞏固學習內容,而且利于教與學。
2教學內容的濃縮
現(xiàn)行的沈陽市小學三、四年級的英語教材,有著“高輸入、高頻率、多出現(xiàn)”的原則,而且具有相對完整性,那么里面的某些課文內容也相對較長且多,這對年齡相對較小而且也學了不多英語的學生來說,無疑存在一定的難度。怎樣來降低難度呢?首先教師就應該對教學內容作適當?shù)奶幚?,可以采取對教學內容進行濃縮的辦法。例如,《沈陽市小學英語教科書第二冊》的第四課有六段對話,在熟悉單詞的前提下,可以先學習由課文編成的一個歌謠(即濃縮課文要點):
Uncle Tim has a farm.
I have a farm,too.
Do you have a f arm?
Yes, I do.
Do you have any pigs?
Yes, I do.
Do you have any cows?
Yes, I do.
Do you have any goats?
No, I don’t.
然后再來分析句型和學習課文,收效自然不錯。教師依靠教材但不固守教材,最終卻能省時高效地完成了教學任務??梢?,這一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3教學內容的改編
具有詞句簡單、內容生動、形式活潑、韻律優(yōu)美、節(jié)奏明快等特點的兒歌很受孩子們的喜愛,在教學中將課文改編成兒歌或歌謠并伴隨一些動作或音樂進行教學,既可以調節(jié)課堂氣氛,又可以集中他們的注意力,既可以放松肢體,又可以輕松的掌握所學內容。以歌促學,寓教于樂,且能收到理想的效果,何樂而不為?例如,《沈陽市小學英語教科書第一冊》的第四課可以把它改編成一首孩子們熟悉的歌曲并配合動作來進行教學。
Wash You Face
1=G 4/4
1 2 3 1 | 1 2 3 1 |
Wash your face. Wash your hands.
3 4 5----| 3 4 5----|
Clean your teeth. Clean your ears.
56 54 3 1 |56 54 3 1|
Blow your nose. Blow your nose.
1 5 5 1 | 1 5 5 1 |
Brush your hair. OK. All right
結果可想而知,學生們不僅很快地學會了這首歌,而且還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了歌里的幾個句型以及相應的有趣動作,教師也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4不斷更新教與學的方式,活化教學內容
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增強英語教學的開放性和靈活性,不斷更新教與學的方式,讓教材為我所需,為我所用。現(xiàn)行的教科書中有些內容略顯枯燥單一,此時就需要教師去創(chuàng)設情景,變靜止的文字為活潑的交際活動,讓學生們在說、玩、唱、演中體會、理解和運用語言。比如,《沈陽市小學英語教科書第三冊》的第一課,主要學習如何購物。如果教師只是照本宣科或一味地要求學生背誦課文,學生就沒有真實感受,而且對句型也會把握得不夠好。此時,教師如果把課堂設在操場上圍圈而坐,接著叫一些學生進行時裝表演,邊說衣物的英文名稱邊展示衣服,然后教師提示一些購物用語,就讓學生們自由到各“專賣店”(由一部分學生扮演和組織)去購物。沒有了課堂的限制、真實又生動的情景讓學生們盡情地投入其中,并且切實地感受到購物的樂趣,而且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所要學的內容。如此地活化教學內容,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學習,非常受師生們的歡迎,而且能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5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創(chuàng)設真實情景,培養(yǎng)學生實踐和交際能力
我國學生學習英語缺乏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缺乏語言實踐的機會。而在實際教學中,又往往只注重句型的學習,忽視它的具體應用。因而,不少學生能從原型例子和教材練習中獲得固定的、孤立的知識點,但將這些知識遷移到實際生活情境的能力比較差。當他們遇到與之不同場合下的現(xiàn)實問題時就束手無策。我們通過多媒體,能在課堂上模擬現(xiàn)實生活的情景,這不僅縮短了教學和現(xiàn)實的距離,給學生提供使用英語交際的機會,而且滿足了他們好奇、好動的心理,學生觸景生情,激發(fā)起表達的欲望。這種情境性學習無疑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習遷移,使學生在英語交際活動中提高了交際能力。
如在《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這課的教學中,教師首先借助于媒體的幫助,將本課重點句型通過課件轉化成一幅幅活潑有趣的畫面,再配以富有沖擊力的聲音:呼呼的風聲、轟隆隆的雷聲,使學生在視覺、聽覺全方位刺激的過程中,在猜謎游戲中完成了學習新知識的目的;隨后,教師又在媒體的幫助下通過練習檢驗學生對此項內容的掌握運用程度,,這樣既突破了教學重點,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運用能力,達到了“一箭雙雕”、“事半功倍”的效果。
又如在教學新起點教材BOOK4 unit2 的對話“Can I help you ?”時,通過課件設計了幾個情景:
(1)一個學生幫助一位老爺爺過馬路。
(2)小猴子到小豬的水果店去買香蕉。
(3)一位外國游客到香格里拉飯店登記住宿。
學生在這些模擬現(xiàn)實生活的情景中邊看邊說,不僅熟悉了“Can I help you ?”而且知道使用這句話的具體環(huán)境(什么時候說),它所表達的意思(怎么說),以及其它一些相關句子的用法?;谇榫暗慕虒W中,學生既要考慮所處的場合,又要使所表達的內容前后連貫,也就是要把符合環(huán)境要求的一些句子組織在上下連貫、前后呼應的語篇中。在學習“Can I help you ?”句型時,根據(jù)前面設計的情景,我還采用了對話的形式,使學生自動聯(lián)想以前學過的知識,如“Thank you./Thanks.”和“You are welcome./ My pleasure.”等句型和單詞,并將它們用到現(xiàn)在的情景對話中。這樣,學生不但學習了新知識,還復習了原有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知識整合、靈活運用的能力。我還將基于相同主題的學生現(xiàn)場表演與課件中虛擬環(huán)境相結合,讓學生動起來、唱起來,使課堂成為真實的語言交際的“社會性”場所,調動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組織他們投入自然、自由的語言交際氛圍,使學生語言交際的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得到充分發(fā)揮。
6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協(xié)作學習,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在多媒體環(huán)境下,由于呈現(xiàn)了大量的信息,每個學生都有可能學到不同的內容,對同一個主題產生不同的理解。這就要求教師組織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通過包括教師和學生的互相交流和溝通,協(xié)商學習,通過多種方式創(chuàng)造性地組織和交流信息,共同完成一個主題。
(1)個體與個體之間的協(xié)作學習。即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協(xié)作學習。當個體在學習過程中不能獨立完成某一學習任務,如在自學單詞和課文對話時,遇到不會讀的單詞或句子,可以通過按呼叫鍵向其他同學或老師請教。這樣,學生通過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借助別人的幫助,利用有效的學習資料,完成了自己的W習任務。
(2)小組間的協(xié)作學習。即小組和小組,小組和教師之間的協(xié)作學習。在情景對話的操練過程中,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2至4人組成的小組,大家共同來完成一個主題。比如,在完成主題為Go to the Zoo時,根據(jù)多媒體軟件創(chuàng)設的情景,每個小組成員扮演一個或兩個角色,互相幫助,最后通過小組的協(xié)同合作完成情景對話,共同提高英語交際的能力。
通過協(xié)作學習,使學生有更多參與交流的機會,促進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的良好品質和協(xié)作精神,讓不同程度的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都有所提高。
7讓學生去創(chuàng)造如何使用教材
教學不只是教師的任務,在很多情況下可以留一些空間和時間讓學生自己去想象、去創(chuàng)造使用教材,然后進行小組討論,再提交教學設計,經過評選,教師再進行教學。實際上,最后教師只是提點一下已足以完成教學內容,因為學生們在討論、設計、評選教學設計的同時已在不知不覺中學習和掌握了所要學的內容。這一方法要在一定的條件下才能進行,但也是可行的。
總而言之,隨著新一輪教改的繼續(xù)推行,靈活和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科書變得越來越重要。教師打破傳統(tǒng)觀念,突破定勢思維,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實際需要將教學內容進行適當?shù)恼{整、刪減、增補和改編等,從更深層次上去認識和使用教材。這是勢在必行的,也是新時代的教學所需。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李連寧司長談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決定與工作部署[J].中小學英語活頁文選,2001.
[2] 英語新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3] 魯宗干.小學英語教師手冊[M].廣東教育出版社,2001.
一、游戲互動法
小學生生性活潑好玩,如果將知識融于游戲,利用游戲各個環(huán)節(jié)自然形成一節(jié)讀寫課,那么教學效果將無可替代。例如,在讀寫課上,為達到對單詞的有效記憶,教師可以利用單詞填空游戲,比如蘋果apple,教師可以將中間的字母挖空,利用摘蘋果的游戲,讓學生自主填寫,學生興趣自然高漲,效果也佳。另外,PEP小學教材更多的是簡單的交際英語,讀寫課上,老師可以讓學生找一個搭檔練習,以課本內容為例,進行彼此交互讀課文,同時也要教會學生自己拓展內容,比如初次見面的話題,學生在課本內容的基礎上增加彼此的對話,如“Nice to meet you.”“Nice to meet you,too.”“How are you?”“Fine!”這就不僅是在讀課文,還在讀的基礎上升華。
二、情境創(chuàng)設法
英語語言的習得,情境的作用占絕對地位。教師應該想方設法利用聲音、圖片、文字、實物、多媒體等各種教學資源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PEP小學英語教材里也有許多情景創(chuàng)設,比如圖文對話就是一種情景創(chuàng)設,教師要利用這些特點,為小學生創(chuàng)造話題,引導學生多發(fā)現(xiàn)、多交流。比如五年級PEP 2 Unit 5“Do you like pears?”一課,教師可以帶些新鮮水果到課堂,讓學生看看、摸摸,不僅讓學生認識了水果,了解其特點,而且學生會根據(jù)自身的喜好回答這個問題,“Yes”or“No”,既創(chuàng)設了情境,又拉近了師生距離,教學效果自然非常好。
三、故事寫作法
故事可以是圖片,也可以是視頻。尤其是視頻動畫,生動有趣,學生喜聞樂見,一般都會看得非常認真,寫起來也就不是難事了。PEP英語教材就有現(xiàn)成的視頻教材,在讀寫課上,教師可以播放視頻給學生看,根據(jù)視頻內容,或挖空單詞,或挖空句子,讓學生填寫,面向全體,分層設置作業(yè),化難為易。比如視頻講述的是“My new teacher”,教師可以引導學生:“What’s the new teacher looks like?”學生就會特別關注這些點,寫作興趣也會非常濃厚。
新教材PEP小學英語的拓展資源豐富,教學方法也多種多樣。教師要結合課本特點,綜合利用各種有效的教學資源,不斷開創(chuàng)新的教育教學方法,真正提高學生對讀寫課的興趣,提高其讀寫水平。
關鍵詞: 中小學英語銜接教材 教法 分層教學
自參加工作以來,我任教過幾年初一英語,初一新生的特點是:上課氣氛活躍,發(fā)言踴躍,課堂氣氛好,師生感覺都很好??墒?,隨著知識的深入,問題就出來了:語音、語調較混亂,拼寫錯誤多,語法概念模糊,課堂用語貧乏,兩極分化現(xiàn)象嚴重,等等。為此,怎樣教好這些學生,使初中新生順利完成學習過渡,為以后的英語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這一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問題擺在了我的面前。在實際教學中,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了解教材、教法的異同,搞好教學銜接。
以前,初中英語是起始教學,一切從零開始,教師只要熟悉中學教材,鉆研中學教法就行?,F(xiàn)在由于小學已開始教學英語,教師必須對小學英語教材、教法有所了解。所以,首先,我專門去小學參加了聽課等教研活動,發(fā)現(xiàn)小學英語教學過分強調學生的口語,而忽視了學生語法知識的發(fā)現(xiàn);過分強調課堂活動的形式,而忽視了活動的效果;過分強調課堂的習得,而忽視了課后的鞏固。同時,我找來了小學英語從三年級到六年級的全套教材,認真學習鉆研。發(fā)覺從教材編排體例來看,小學英語教材側重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引導學生用英語進行簡單的交流,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和興趣上。而進入中學后,學生要具備一定的聽、說、讀、寫能力,掌握一定的語言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語感,獲得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為此,我又認真學習小學及初中英語教學大綱,詳細研讀并分析小學及初中英語教材的內容,查找教材中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從語音、詞匯、語法等方面來確定銜接點,制定措施,具體落實各項教學銜接。
1.強化語音訓練,做好詞匯銜接。
語音是語言的基礎,我提前專門安排音標教學,講解發(fā)音要領,要求學生嚴格按照發(fā)音部位發(fā)音,逐個模仿練習,糾正其不正確的發(fā)音習慣和方法。在正音的同時,歸納字母和字母組合的讀音規(guī)則,并按讀音規(guī)則將小學所學過的詞匯進行歸類,編印《英語詞匯表》。同時還注意有計劃、有步驟地把在初中教材中即將出現(xiàn)的新詞匯,在歸類中有機地復現(xiàn),使學生在練習發(fā)音的過程中,不僅掌握了讀音規(guī)則,記住了單詞,還了解了詞的基本用法,從而為進入新課學習奠定基礎。
2.歸納選編課堂用語,做好聽說訓練的銜接。
為了使學生盡快適應初中以講英語為主的課堂教學,我歸納、總結、選編一些課堂用語,印發(fā)給學生,供他們練習、運用。這些教學用語均按教學的需要,精心篩選,由易到難,逐漸增加。在課堂上根據(jù)教學內容,要求學生盡可能多說英語,學會用英語表達,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聽懂,學會這些課堂用語,從而為他們盡快適應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掃清障礙。
3.用觀察、比較法找規(guī)律,做好語法教學上的銜接。
學生在小學階段已掌握了較多的句子,已接觸了一般現(xiàn)在時、現(xiàn)在進行時、一般過去時等,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感性經驗。根據(jù)初一學生已有一定的認知能力,并且觀察力、概括力有所發(fā)展的情況,我注重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語言現(xiàn)象、通過句子比較等,讓學生找出語言規(guī)律和語法特點,這比直接教授學生語法知識要深刻得多。
二、實施因材施教的原則,從培養(yǎng)主動學習方面進行銜接。
古今中外教育家無不主張“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外語教學更是如此,因為外語教學的基本原則就是交際性原則。剛剛小學畢業(yè)踏入初一的中學新生,他們的英語程度參差不齊。如果教師按照統(tǒng)一標準進行授課,要求學生做同樣難度的作業(yè),這樣既傷害了后進生,又耽誤了優(yōu)秀生,漸漸地學生會失去學習的興趣。因此,因材施教、分層教學才是最佳選擇。我在班級中制定多層次教學內容,實行多層次教學。對基礎較好的學生,制定知識點和基本技能較高的內容和要求,以交際法組織教學,設計教學情境,借助多種媒介輔助教學,培養(yǎng)他們的四項技能。對于基礎較弱、接受和模仿力較慢的學生,課堂教學內容適當降低難度,要求他們掌握最基本的知識點,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我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提不同的問題,做不同的要求,留不同的作業(yè)……使學生都覺得各有所學、各有所獲,激活了學生學習外語的積極性,創(chuàng)設了一個適宜的學習環(huán)境。他們在英語課上踴躍發(fā)言,大膽實踐,變被動為主動,真正成了課堂的主人。學生均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不斷提高。
三、加強情感教育,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
初中生的心理還不健全,自尊心極強。教師應該理解、尊重學生情感,做到:不急躁,不訓斥,多鼓勵,多表揚,加強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一種伴隨知識的輸入而融入了人的情感的一種教育方法。只有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積極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動力并取得成績。我在授課時,表現(xiàn)得自信、熱情,努力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處在生長期的學生,不僅渴望知識的輸入,更需要老師的關心和愛護。在平時生活中,我關心愛護學生,在2011年年初為每一個學生設立了一份個人檔案,內設學生姓名、生日、愛好、習慣、家庭成員等,在第一時間了解學生,久而久之,和學生產生了感情。學生把老師當成良師益友,自然對英語學習產生持久的興趣。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取得的進步,哪怕是細微的進步,我也毫不吝惜地進行表揚。
四、指導學生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關鍵詞】民族地區(qū) 小學英語教學 現(xiàn)狀 對策
一、問題的提出
自2000年以來,我國基礎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進入了實驗改革時期。教育部先后頒布了《關于推進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指導意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等重要文件,把基礎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改革推向縱深發(fā)展,小學英語課程正式進入了國家基礎教育體系,成為基礎教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A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經過十多年的改革、實踐、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反映了時代精神,體現(xiàn)了素質教育理念,教學理念得到英語教師的廣泛認同。
為了進一步深化基礎教育改革,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明確提出:“與時俱進,推進新課程改革”的任務要求;2011年,教育部也修訂了《英語課程標準》,修訂后的《英語課程標準》理念更先進、目標更清晰、方法更具體,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興趣和學習主動性的教育理念,突出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學習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這一切的改革和要求對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民族地區(qū)小學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如何呢?民族地區(qū)小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能否適應新一輪的小學英語教育教學改革呢?筆者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等形式,走訪了所在地區(qū)的部分小學,包括城區(qū)和農村小學,并隨機進行了聽課,通過這次調查和訪談,零距離接觸并了解了民族地區(qū)小學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感受頗深,了解到存在的問題較多,值得反思并引起高度重視。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工具
本研究中使用的工具是問卷調查、訪談、深入課堂隨機聽課等。本研究調查問卷內容由教師基本情況、教學環(huán)境與條件、教學現(xiàn)狀等方面組成,分別對小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和小學英語教師進行調查,其中小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包括教學環(huán)境與條件、教學現(xiàn)狀兩個方面。
(二)樣本及其取樣
本研究采取隨機抽樣的方法,對麗江市四縣一區(qū)的部分城區(qū)和農村小學的英語教師進行隨機問卷調查,借麗江市中小學教師履職晉級培訓之際,共發(fā)放問卷120份,調查對象既有城鎮(zhèn)小學英語教師,也有農村小學英語教師,收回問卷109份,收回率為90.8%,無效問卷5份。
三、調查結果與啟示
(一)教育理念和專業(yè)素質是制約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的主要因素
教育理念和專業(yè)素質是影響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主要因素,直接影響教師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它決定了教師的課堂教學模式和課堂教學行為,反映了教師課堂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和教學活動的豐富性。因此,只有具有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扎實的專業(yè)基礎,才能促進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但調查結果如下:30歲以下的占56%,31―40歲的占35%,40歲以上只占9%;女教師占82%,男教師只占18%;初級職稱占了73%。大專以上學歷的教師雖然占95%以上,英語教育專業(yè)畢業(yè)的只占了35%,非英語教育專業(yè)畢業(yè)的占了65%,英語專業(yè)化程度不高,部分教師還只是通過為期一年的短期培訓而教授英語課的。通過對個別教師訪談了解到:大部分小學沒有專職英語教師,英語教師還兼任其他學科的教學;英語教齡5年以下的占了45%,5―10年占了16%,10年以上的只占39%,大多數(shù)教師為年輕教師,缺乏教學經驗。
以上調查結果顯示:(1)民族地區(qū)小學英語教師數(shù)量、性別、年齡、職稱結構、專業(yè)結構均不合理,除了城區(qū)小學有專職英語教師外,農村小學英語教師基本上是兼職的,很難抽時間和精力去學習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水平和專業(yè)技能、理論水平、科研水平;(2)小學英語教師自身的英語專業(yè)基礎知識薄弱,雖然大部分教師懷有滿腔熱情的教學態(tài)度,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導致了教師在課堂上不能正常用英語教學,學生不能用英語交流;(3)幾乎所有教師都由于教育理念落后、教學設計能力缺失等原因,造成在實際教學中不能根據(jù)教學實際情況選擇對應的教學法,也不投入充足的時間和精力深入鉆研教材教法和精心備課,當英語學習難度加大時,學生越學越吃力,產生了厭學心理,對英語提不起興趣,從而影響教學效果。
(二)教學環(huán)境和條件以及教師對自身發(fā)展的認識制約了小學英語教學的發(fā)展
學校的教學環(huán)境和條件是促進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保證;教師的教學反思能力既是促進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途徑,又是教師提供自身教學能力和自我發(fā)展的有效途徑。問卷調查結果如下:
1.教學環(huán)境與條件
在麗江市被調查的小學英語教師中:66.6%的教師在課后很少與同學們用英語進行交流,44%的教師在課后沒有與同學們用英語進行交流;74.3%的學校教師沒有通過任何途徑來改善英語學習環(huán)境。91.8%的教師對于目前所使用的小學英語教材滿意;33%的教師認為目前使用的英語教材內容富有時代性、貼近生活;28.4 %的教師認為目前使用的英語教材技能訓練全面,注重學習能力和策略的培養(yǎng);33.9%的教師認為目前使用的英語教材活動設計有趣、操作性強;51.4%的教師認為目前使用的英語教材生詞多、難度偏大;32.1%的教師認為目前使用的英語教材現(xiàn)成文字材料偏少,活用的要求太高。 32.1%的學校英語教學設備非常簡陋; 43.1%的學校完全沒有英語教學設備,只靠教師自制教具,受訪教師所在的學校中30.3%可提供生詞卡片、71.6%可提供錄音機、31.2%可提供電視機和DVD、只有14.7%的學校無任何教學設備;82.6%的學校沒有為教師提供任何教研資料;受訪教師所在的學校重視教學科研占25.7%,一般的占67%。
2.教師教學現(xiàn)狀
在所調查的小學英語教師中,對當前自己的教學現(xiàn)狀感到滿意的為22.9%,一般的為56.9%;教師對目前的日常教學工作完全勝任的為23.9%、基本勝任的為76.1%;在自己所任教的班級的同學們對英語課的參與度高的為35.8%,一般的為45.9%;自己能夠對所用教材的設計思路、特色和局限性比較理解的為37.6%,一般理解的為52.3%;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技術比較熟悉的為25.7%,一般的為33%;自己有足夠的知識給學生講授學習方法和策略的為52.3%,一般的為38.5%;評價其他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動:有把握的為20.2%,一般的為66.1%;幾乎所有教師認為有由于教育理念落后、教學理論模糊等原因,造成教學能力在實際教學中缺失的現(xiàn)象,學生對課堂教學,非常滿意的為31.2%,一般的為73.4%;自己的課堂教學最讓學生滿意的是:31.2%為個人魅力;34.9%為語言能力;45%為教學藝術。經常通過各種渠道不斷改善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的為46.8%;為了不斷提升個人魅力,受調查的教師經常通過下列途徑形成自己獨特有效的教學藝術:41.3%為廣泛吸取經驗精華,33%為結合個人實踐總結,58.7%為和同事交流學習;課后經常對自己的教學進行自我反省的為59.6%;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經常采取的方式是33%在腦中回顧一下,61.5%和同事就某一問題展開討論。在教學工作中,59.6%關注團隊合作;47.7%的偶爾與他人探討。在日常教學中,認為自己急需提高的知識與能力:36.6%的為教育教學理論;88.1%的為教學技能技巧;55%的為語言能力。對基本教學能力提高會有幫助的方式:59.6%為專題培訓,23.9%為師傅帶教;35.8%為教研組研討;35.8%為專家講座;62.4%為聽課評課;74.3%為外出觀摩。
從以上調查顯示:(1)小學里普遍缺乏學習英語的環(huán)境;(2)缺乏相應的教學設備;(3)教師的英語職業(yè)能力也相對滯后;(4)教師缺乏進修提高的機會等。
四、改善民族地區(qū)小學英語現(xiàn)狀的對策
(一)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高自身修養(yǎng)和認識水平
陶行知先生說,教師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也指出:“正確理想信念是教書育人、播種未來的指路明燈。” “師德是深厚的知識修養(yǎng)和文化品位的體現(xiàn)。師德需要教育培養(yǎng),更需要老師自我修養(yǎng)?!?加強小學英語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是改善和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每一個小學英語教師都要加強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自我修養(yǎng),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這樣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才不會迷失方向,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清楚地理解小學開設英語課的目的和意義,明白小學開設英語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確保小學英語教學順利開展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加強小學英語教師的英語語言基本功訓練,不斷提高教師專業(yè)素質
指出:“扎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tài)度、科學的教學方法是老師的基本素質,其中知識是根本基礎?!辫b于小學英語教師整體素質偏低、非專業(yè)英語教師占主體力量的問題,做好在崗小學英語教師的培訓工作顯得尤為重要。教育主管部門應加強小學英語教師的語言基本功培訓,尤其是在語音、語調、書寫和口語、專業(yè)知識方面進行強化訓練,以促進小學英語教師專業(yè)素質的提高。教師只有自身語言基本功過硬,才能給學生以正確和規(guī)范的引導。教育主管部門應將小學英語教師的培訓當作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工作去抓。
教學反思是教師在職提高自身教育教學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教師自身要有自我提高的意識,要積極通過各種手段學習《英語課程標準》,鉆研教材,要堅持不懈地進行教學改革嘗試,探索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新模式,反思所上的每一節(jié)課的得失,不斷總結經驗,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此外,還可以各鄉(xiāng)鎮(zhèn)為單位,采取“請進來”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請專家進行有關教學方法和技巧的系列講座,并舉行公開課、觀摩課、示范課、優(yōu)質課評比、召開教學研討會等,也可采取“走出去”的方式,或要求小學英語教師參加由各區(qū)縣教師進修學校牽頭,組織各種形式和內容的小學英語教材教法的培訓。通過這些方法,讓教師開闊視野,使他們擁有最前沿的教學理念,把握最新的國內小學英語教學動態(tài),掌握有效的教學方法,提升小學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教師自身素質提高了,反過來就可以服務于課堂教學,優(yōu)化教學手段,改進教學方法,利用實物、圖片、掛圖、多媒體等現(xiàn)代化電教手段,創(chuàng)設恰當?shù)恼Z言情景,使課堂教學富有趣味性和多樣性,不斷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這樣進行教學,更加形象直觀、生動活潑,有助于學生理解所學語言,從而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以達到提高教學質量之目的。
(三)構建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確保小學英語教學質量
各學校應積極建立完善、科學、系統(tǒng)的小學英語評價體系。筆者認為,小學英語教學的評價要采用質性評價與量性評價相結合、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口語評價與書面評價相結合,教師評價、學生互評和學生自評等多種行之有效的解析方式,對學生做出多元化、全方位的評價。通過對學生進行科學、完善、系統(tǒng)地評價,使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學生英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發(fā)展。
五、結束語
小學英語教學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十分重要的。我們要給民族地區(qū)的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更加平等的競爭環(huán)境,體現(xiàn)均等教育的理念,首先應從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師素質開始。盡管目前民族地區(qū)的小學英語教師對小學英語教學的認識相對滯后、教育理念相對落后,課堂教學中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仍占據(jù)著課堂教學的主導地位,教師角色轉換、教學方式方法的更新還不能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這一切會導致民族地區(qū)小學英語教學前景不容樂觀,但現(xiàn)在能認識到,發(fā)現(xiàn)問題,能積極采取應對措施,定能改變現(xiàn)狀。
【參考文獻】
[1]王薔.英語教學法教程(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的講話”.2014.
[3]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A].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2011.
[4]教育部.教師教育課程標準[A].2011.
[5]教育部.關于推進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指導意見[A].2001.
一、銜接問題的主要成因
初一英語教師大都抱怨:來自四面八方的新生英語水平千差萬別、參差不齊,很難統(tǒng)一標準進行大班授課。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在于幾下幾點:
1.不能嚴格執(zhí)行標準的相關要求
英語課程標準采用國際通用的分級方式,將中小學英語課程目標設定為九個級別,為英語教學一條龍體系的形成搭建了基本框架。這些課程目標層層推進、絲絲人扣,如果每個學段的英語教學都能嚴格執(zhí)行標準中規(guī)定的課程目標,我們就可以避免中小學英語教學脫節(jié)的問題。但是,中小學英語教學一體化能否形成,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育主管部分、學校和教師對標準的執(zhí)行能力和對教材的使用水平。目前,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部分小學開設英語課程先后不一;部分小學和中學在課時安排、教材選擇、課程目標等方面沒有執(zhí)行標準的基本要求;再加上各種英語特色學校和社會上形式各異的英語輔導班、培訓班,學生所接受的東西比較雜亂。此外,在考試指揮棒的驅使之下,不少學校、英語老師只看眼前利益,考什么就教什么,根本不顧學生終身英語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2、兩個學段的教學內容不能對接
隨著課改不斷深入,中小學各學科的教材也在不斷更新,不斷進行著增、刪、改、補,教材建設日趨完善,但中小學英語教材之間的銜接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其一,有些版本中學英語教材中的教學內容與小學重復過多,造成教材資源浪費,使學生對所學內容學習興趣大減;其二,兩個學段的教材內容上存在落差,小學英語教材的特點是“淺、少、易”,而初中教材從一開始就顯露出“起點高、難度大、容量足”的特點;其三,小學教材從兒童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出發(fā),具有很強的故事性、趣味性,小學英語學習內容相對較為形象直觀,對抽象思維能力要求不高,而初中教材卻更注重科學性、邏輯性和知識性,學習內容的廣度和深度發(fā)生了質的變化,要求學生有較強的抽象思維能力、分析判斷能力,在思維方式的要求上存在著一定的差異。
3.兩個學段的教學方法缺乏過渡
初中英語教師和小學英語教師在教法上、對學生的思維要求等方面也存在著一些差異。由于小學內容少、知識難度小、教學要求低,因而進度一般較慢,而中學教師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教的進度就會相對較快。小學教師比較注重英語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新穎性,注重學生課堂的參與程度,更注重對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小學教師基本上是采用直觀法組織教學活動,小學生通過感知語言材料就可以完成學習任務。而到初中后,語言學習的內容越來越多,教師更注重對學生瀆寫方面的訓練,故而教法相對單一、呆板,課堂氣氛沉悶。學生除感知材料外,還必須理解語言材料。這就要求學生學會理性思維的方法。一旦學生的學習方法與老師的教學方法不吻合,英語的教與學就會相脫離。教學方法的差異使剛剛進入初中的學生適應不了從感性思維向理性思維的轉化。
4.新生缺乏持續(xù)發(fā)展的能力和動力
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它是學生英語得以持續(xù)發(fā)展的基本保證,具有這種能力的學生在升入高一學段之后,能在最短時間內適應新的學習環(huán)境。而初一英語老師往往在新生身上發(fā)現(xiàn)許多問題,有礙于他們的英語持續(xù)學習和發(fā)展,比如:不會用國際音標來拼讀生詞或根據(jù)音節(jié)來記憶單詞;不會以意群基本單位來朗讀和說話,不注重語音、語調,有的學生甚至還帶有方言,缺乏連讀、爆破音、弱化音等語音知識;不會恰當使用英漢雙解詞典自學或輔助學習;缺乏基本語法知識,不分詞性,不分主謂賓;沒有養(yǎng)成上課記筆記、下課定期復習等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初中英語教師則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獨立性有著較高的期望和要求。由于缺乏持續(xù)發(fā)展的英語學習能力,部分小學生升到初中后,就難以適應陌生的教學環(huán)境。
二、解決銜接問題的主要策略
要做到小學與初中學生英語教學的有效銜接,需要中小學英語教師對這兩個學段的教學內容有一個系統(tǒng)的學習和研究,要掌握不同學段學生的心理特征、學習方法和管理辦法之間的異同,使中小學英語教學真正成為一個相互聯(lián)系的有機整體。中小學校之間應建立協(xié)調、合作的伙伴關系,以“協(xié)同發(fā)展”的教育理念為指導思想,樹立英語終身學習的理念,以身作則、不斷學習,加強交流與聯(lián)系,實現(xiàn)中小學英語教學的雙贏。
1.樹立英語素質教育的大局觀念
標準的制訂者把英語基礎教育的總體目標細分為九個階段,其思路是縝密、科學的。能否有步驟、有計劃地實施好每一階段的分級目標、搞好各個學階段之間的教學銜接,直接關系到課程總體目標的實現(xiàn)。學校和英語教師要舍棄眼前利益,樹立大局觀念,注重發(fā)展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教育,培養(yǎng)他們的終身英語學習能力。具體地說,就是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展視野,培養(yǎng)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觀,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2設立教學方法銜接的緩沖地帶
針對小學生升初中后不能適應的現(xiàn)狀,初中教師在教學方法的選擇和設計上,就應當考慮對小學的教法有選擇地繼承,并探索一個行之有效的新思路,既能符合初中目標的要求,又能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在內容和形式上由易到難,讓學生逐步適應,給他們留有一個適應期。初一新生的認知水平與小學畢業(yè)時并無明顯的分水嶺,他們活潑好動、易對新鮮事物感興趣的天性仍然十分強烈。因此初中教師仍要注意教法的多樣化、形象化,努力做到既有對他們興趣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又有對本階段教學目標的檢測和實施。初一英語老師可以繼續(xù)把小學的唱歌、游戲、繪畫、競賽等活動引入初中課堂,讓學生在輕松、活潑、愉快的氣氛中學習英語,使他們逐漸度過一個爬坡式的緩沖時期,以適應初中的教學。另外,針對新生之間英語水平的差異,初一教師在教學中應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進行分層教學,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
3.構筑中小學英語教師交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