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科學研究的起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引導學生善于動手,敢于動手,在實操過程中充分做到膽大心細。教師除了指導維修知識外,還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有條理性的工作方法,不急于盲目下手,應該清楚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又干什么;同時每一步要得到確認后果斷操作。應力求避免在操作過程中毛手毛腳,動作笨拙,甚至因操作不當而使元器件損壞。怎樣使操作技能達到我們所期望的熟練程度呢?這就需要訓練,需要有目的、嚴格的訓練。電器維修不能過急操作,(1)首先是聞,對于封閉性好的電器,第一次打開外殼時用鼻子聞一聞殼內氣味,有沒有燃燒過的味道,然后是看,查看內部電阻電容電感等元件是否變色變形,尤其是電阻元件容易出現變色現象。(2)在檢修時發(fā)現有元件損壞嚴重時,一般是由于瞬時過壓或過負荷造成的,不要將損壞的元件更換后就馬上通電,還要檢查周邊的元件是否同時被破壞了。(3)高級設備或精密器件在維修時一定要做好步驟記錄,在拆卸時把每個元件的位置都記清楚,甚至每個安裝螺釘都有記錄,拆下后按先后順序擺放,不然在組裝時會出問題的。基本操作技能練習是電器維修實操課程的基礎。學生要在一堂實操課中有所收獲,需要具備一定的焊接技巧。教師應提前準備一些報廢電路,指導學生練習器件拆卸及焊機的基本功,同時對焊機工具使用及保養(yǎng)提出方法。焊接技術的訓練也就成了衡量電子維修技術高低的關鍵。
2實操課程的教學方法
2.1信心是學生持之以恒的保障,是學習的動力源泉,教師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對實操課的學習信心。(1)中職學生往往好動,以前基礎知識底子較薄,對學習興趣較差。教師應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注、愛護和鼓勵,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心中的他,小的進步也有小的表揚,肯定他的成績讓他有進步的喜悅,以達到逐步拉近學生與教師的溝通距離。(2)多舉已畢業(yè)成功學生的案例,多講講他們當初的情況以及通過自己的努力,目前在社會上取得的成績,肯定學生也能效仿取得成功。(3)教學上注重偏實操,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帶領學生從簡單的小電路制作開始,或將日程生活中的一些故障小家電在課堂上拆卸分解,找出故障,并和學生快速維修好,在維護教師在學生心中的權威的同時也引導學生提升自身的信心。
2.2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而興趣來源于學生學習愉快,學習天天有收獲。(1)備課是關鍵,出發(fā)點是勞逸結合,多易少難,理論與實操相結合。多讓學生思考與表現,多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上來。(2)樹立學生的多層次的可達成性學習目標,這些目標是具體可衡量的,當一個小目標達成再制定下一個小目標,當一個個小目標逐步實現,積累多了,無形中學生的興趣就產生了。(3)課堂上多讓學生間進行一些愉快的小比試,滿足學生的成就感,逐步形成一個積極學習、思考的團隊。
2.3注意操作教學的層次性,訓練要有層次性,要注意避免兩個“極端”:只在低層次徘徊,永遠也得不到提高;訓練的起點定得太高,很難達到要求。首先訓練應該是螺旋式的上升,循序漸進。領悟是技能訓練中的重要層次,是通過觀察或學習體會技術要領,為操作活動做好心理上的準備。在領悟的基礎上讓學生接觸,通過接觸增加感性認識,使學生對電路中的每一個元件,對它們的外形、安裝位置等都有清楚的了解。然后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模仿操作,按照正確的程序和規(guī)范化動作進行單項的基本功訓練,也可以是將復雜技能分解后的部分訓練內容。目的在于使學生學會安裝、調試、檢測、儀器使用等各項實際本領。其次再讓學生進行維修訓練的嘗試,由教師在一定范圍內預埋故障,讓學生按照學習過的檢測程序,分析方法,進行邏輯推理和判斷,找到故障點。最后讓學生獨自進行維修操作。這樣,學生的技能訓練也就進入了較高層次,使學生在沒有猶豫,充滿信心,動作協(xié)調,判斷準確的情況下技能得到不斷提高。
2.4對電子電器維修方法進行提煉。教師針對每一個特殊教學案例所采用的維修方法進行詳細講解、比較,讓學生掌握的是方法,而不是具體的維修電路。
3實操課程注重資料累積
【關鍵詞】高中化學;課堂筆記;策略研究
如果將課堂筆記策略運用得好,可以幫助學生將所學的化學知識轉化為書面知識。老師上課所講內容先全部記下來,再加上自己的思考,便于學生的理解記憶。同時,記完筆記后,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見解,將新學的知識與以前的知識相聯系,構成一個完整全面的化學知識體系。
一、高中化學筆記特點
(一)筆記的內容
高中化學筆記所記的內容一定是以教科書為根本的,老師講授的內容基本上來自教材。因此學生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可以把教科書上的內容記下來,也可以不記。但是筆記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整理知識點,幫助學生在考試前復習。課堂筆記應學生的要求,將大小標題都記下來,所記內容就會有一個大的概念,便于歸納理解。課堂筆記主要記課文中沒有的概念、定義及知識點的補充說明,例如物質的量的概念補充,與長度、質量一樣,在科學上用來研究微粒多少的物理量。在高中化學里,不僅僅是是一些令人驚嘆的實驗,考試要求的是公式,所以在筆記中一定要有公式,還有一些名詞的寫法,圖畫、圖表等,最基本的是20個元素。
(二)筆記特點
筆記的順序一般按照老師上課所講的順序為佳,這樣的話,可以將某些知識記在相應的位置,便于翻閱查詢。在課堂上邊聽課邊記筆記,這兩個方面同時進行,最重要的就是上課的效率,記筆記一定要快,但是快應該建立在準確清晰的筆記基礎之上,所以記化學筆記時,可以將文字轉化為符號、圖解,利用一些化學術語,比如說將硫酸銅寫成CuSO4,“阿佛加德羅定律”可寫成“阿氏定律”,這樣就可以保證筆記的效率高,大大減少了時間和精力,可以將更多的時間花在聽課上,化學課堂筆記就是在科學性的基礎上保證筆記的簡潔明了。所以化學筆記的特點就是簡潔明了、補充概括,按順序記。
二、化學課堂筆記的策略
(一)化廣為精
在課堂上,由于高中課堂時間緊張,學生不可能有很多時間花在記筆記上的,但是老師所講內容一定要記下來。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見解加以正確地補充概括,一些文字可以用符號代替,進行縮寫,濃縮才是精華,化廣為精,這樣可以節(jié)約時間和精力。與此同時,老師在上課的過程中,不能一味地講個不停,也要停下來,為學生適當做點暗示,留出一點時間讓學生去記筆記,使學生的學習事半功倍。
(二)將新老知識聯系起來
一門學科的知識都是新老交織在一起的,化學也不例外,所以在記筆記的時候,不能死記,要先將新的知識記好,然后思考,想想以前所學的知識,將它們聯系起來,構成一個知識框架。學生自己要學會歸納總結,比如說甲醛CH4溶于水體積不變,就會想到C2H4、C3H4燃燒后氣體體積不變。
(三)抓住重點記筆記
很多學生在課堂上老師講一句就記一句,有的不重要的話,有的學生還要記上去,這樣耽誤了聽課,有時還會漏掉重點,所以學生在記筆記時一定要有選擇的記,簡練的記,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即使你有一些知識點要自己補充,也可以在課后做整理,這樣才能提高學習效率,鍛煉聽課的能力。不要撿了芝麻,丟了西瓜,這是記筆記的大忌。
(四)個性規(guī)劃地記筆記
在記化學筆記時,要有自己的一套速記方法。這就要求學生要多動腦筋,熟練運用化學符號。這樣,可以集中注意力,提高課堂記筆記的速度,還可以提高聽課的能力。另外,為了區(qū)別筆記的內容,或者是重點,可以使用不同顏色的筆。如: 容易出錯的知識點用紅筆記,需要請教教師或者是查找資料的地方用藍筆記、重考試重點用綠筆記……而且在記筆記不能亂記,要有規(guī)劃,筆記本要整潔,簡潔明了,復習時就可以快速找到知識點,一目了然,還以加上便利貼,記上自己補充的內容。
(五)記筆記的方法
一般情況下,記化學筆記有兩種方法,一種詳記,還有一種是略記。詳記,就是把課堂上講的知識點,盡可能地全面記下來。這種方法適用于關于化學上一些不連貫、零散的知識點;略記,就是只記錄主要的和重要的內容,將次要內容省略。這樣,可以就可以留出時間來思考、讓學生的上課效率更高,這種方法適用于化學上一些公式的推導,重點主要的公式記完之后,就不用記類似的公式。當然,這兩種記筆記的方法在高中化學這一門學科中是密不可分的,記每門課筆記都要將這兩種記筆記的方法綜合聯系起來。
結語
總之,在高中化學教學中,記好化學課堂筆記有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動腦動手的能力,筆記記得好,還能幫助學生課后復習,高中生的學習自覺性與主動性一定會有所增強,提高了高中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高中生養(yǎng)好了記課堂筆記的能力,就能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提高聽課能力,還能不斷積累知識,將知識連貫起來,構成一個知識框架,提高學生的化學成績。
參考文獻:
[1]劉淑芳.高中生化學筆記功能的開發(fā)與運用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9.
[2]沈亮.高中化學學生課堂筆記特點及其策略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0.
該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的“電氣工程基礎”課程在課程體系中具有承上啟下和舉足輕重的地位。該文主要是想通過對目前該院工科課程電氣工程基礎教學方法與手段改革的研究探索,建立一套對工科學生具有實際教育特色的“校企合作、產學結合、工學交替”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形成一套對于我院工科學生最具特色鮮明的課程教學方式。培養(yǎng)技術力量雄厚、專業(yè)技能突出的雙師結構教師隊伍,搭建信息覆蓋面廣、服務對象范圍寬的信息化平臺,實現優(yōu)質教學資源上網共享,建設設備先進、技術一流的校內外實訓基地,提高教學質量,拓寬學生的就業(yè)渠道及提高學生就業(yè)質量。努力把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yè)建設成辦學理念先進、產學結合緊密、特色鮮明、就業(yè)質量高的特色專業(yè)。
1 課程體系及教學內容的構建
該文主要針對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業(yè)型的人才培養(yǎng)需求,讓學生對本課程的認真學習,建立對電力行業(yè)及其相關知識的基本認識,能夠通過理論和實踐的學習扎實掌握電力系統(tǒng)的穩(wěn)態(tài)分析、暫態(tài)分析以及常見的故障分析和相關的計算方法。為以后其它專業(yè)課程的學習以及制作畢業(yè)設計和實踐實習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1)培養(yǎng)目標的確定。該院重點以崗位和職業(yè)資格要求為依據,使學生通過在校的努力學習4年的專業(yè)知識,不但掌握了專業(yè)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同時擁有專業(yè)的就業(yè)技能,畢業(yè)之時能夠獲得畢業(yè)證和多張技術證書。
(2)課程體系的重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課程體系的建設是以社會需求的職業(yè)崗位為核心,建立適應相應的崗位需求的技術性人才,故而重點突破整個課程框架中該課程的主線地位,有效組織學生進行相應的實踐課程培訓學習,構建具有我院特色專業(yè)的工學結合的課程體系。
(3)整體課程的設置。針對當前社會的需求,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課程的設置必須從社會崗位需求考慮,把握以工作任務為要領,經過對學生在校期間對課程的專業(yè)學習,培養(yǎng)以學生就業(yè)為導向目標,讓專業(yè)課程的內容能滿足社會中對該行業(yè)崗位或相關多崗位之間工作上的專業(yè)知識技能需求。
(4)以項目為主體建設專業(yè)核心課程。重點打破傳統(tǒng)的以課堂講授知識為主要特征的傳統(tǒng)學科課程模式,轉變?yōu)橐詫W生適應社會中企業(yè)或公司的工作崗位任務為中心,集中精力組織相關專業(yè)課程內容,讓學生能將所學專業(yè)知識運用到項目中,同時又能在執(zhí)行項目過程中熟悉所學理論知識。
2 “電氣工程基礎”課程教學方法與手段改革
通過校企合作是本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課程開發(fā)的最有效、最基本的途徑,共同開發(fā)、開發(fā)的具體方法如以下幾點。
(1)教師講授與學生自學結合,采取案例教學方法試行研究。為了培養(yǎng)學生將所學的電氣工程基礎專業(yè)理論課程能夠靈活運用到實際問題中,采取通過具體事例教學方式和課題理論相結合方式。如在講授電力系統(tǒng)無功功率與電壓調整這部分內容時,可設計案例:某工廠由于功率因數過低,導致每月均有大量罰款,而該工廠認為這項罰款不可避免,可以改善嗎?在講授電力系統(tǒng)潮流分布中環(huán)路電勢的概念前,將某電廠在先后購置的兩臺變壓器并聯運行時出現的環(huán)網損耗的計算作為實際案例。案例教學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心理素質,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形成教師與學生互動的學習氛圍。
(2)采用啟發(fā)式和基于仿真的教學方式,落實我院該課程的技術理論聯系實踐的教學改革。“啟發(fā)式”教學法是符合教學基本規(guī)律的,積極的采取科學的方式能夠讓學生開動腦筋、思維和實踐,進而能夠掌握實際性的知識和技能?;诜抡娴慕虒W方法主要是針對本課程的主要內容:輸電線路穩(wěn)態(tài)和暫態(tài)模型、各種基于計算機編程的潮流計算方法、同步發(fā)電機電磁暫態(tài)數學模型、同步電機三相短路分析、不對稱短路故障分析、機電暫態(tài)分析、電壓穩(wěn)定性分析等難教難學內容,采取建立大量的仿真案例進行實際分析方式,使學生真正能夠觀察到各種短路后的波形,而且可以判斷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同時能夠驗證潮流計算結果等。這樣在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又能夠很自然的讓學生抓住該課程的重點所在。
(3)研究制作一套完整的適用于電氣工程基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教學方法和改革手段所需的PPT電子演示文稿幻燈片。主要是通過圍繞專業(yè)領域核心技術能力的培養(yǎng),解決公共課程實數較多,專業(yè)課程實數較少與日益增多的教學內容矛盾,能夠在有限的專業(yè)課程教學時數內,采取對專業(yè)課程實習優(yōu)化教學設計、簡化教學過程和精選重點教學內容,使教學應更具備企業(yè)崗位需求的針對性。
(4)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應該著重考慮企業(yè)人才及市場需求,著力于培養(yǎng)復合型、開放型和創(chuàng)新型的電氣自動化專業(yè)技術人才。
關鍵詞:滑動變阻器 電學實驗
一、關于滑動變阻器
滑動變阻器是電學實驗中的一個重要元件。它的工作原理是通過改變接入電路中那部分電阻線的長度來改變電阻的,從而改變電路中的電流,起到控制電路的作用。在電路分析中,滑動變阻器既可以作為一個定值電阻,也可以作為一個變值電阻。
音響上調節(jié)音量大小的旋鈕;調節(jié)電熨斗的溫度的旋鈕;臺燈上調節(jié)燈光亮度的旋鈕;電腦上調節(jié)顯示器亮暗的旋鈕;另外,過磅稱的稱重儀,汽車上的油量表等都利用了滑動變阻器,滑動變阻器是電學中常用器件之一?;瑒幼冏杵髟陔娐分械淖饔檬牵海?)保護電路,即連接好電路,開關閉合前,應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使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部分的電阻最大,從而,使電路中的電流最小,起到保護電路元件的作用;(2)通過改變接入電路部分的電阻來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從而改變與之串聯的導體(用電器)兩端的電壓。在連接滑動變阻器時,要求:一上一下,各用一個接線柱;實際連接應根據要求選擇下面的接線柱。
二、探究滑動變阻器在電學實驗中的應用
設計探究的內容: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即I與U的關系、I與R的關系時,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測量定值電阻阻值時,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測量小燈泡阻值時,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測量小燈泡電功率時,滑動變阻器的作用。電磁鐵的磁性強弱與電流大小的關系中,用滑動變阻器控制電路中的電流;在研究電動機轉速與電流大小的關系時,用滑動變阻器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大小等。
(一)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
在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的實驗中,滑動變阻器在實驗中的作用: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大小,從而得到多組對應的電壓值、電流值,研究電流跟電壓的關系。為了使研究的問題簡單化,只變化了電壓的大小,保持電阻不變,所以圖中R是定值電阻,圖中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是改變R兩端的電壓的大小。為了研究電流和電壓的關系,在實驗中要保持電阻不變,通過移動滑片,改變電阻兩端的電壓和通過電阻的電流,得出幾組對應的電壓與電流值,從而得出結論:在電阻一定的情況下,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為了研究電流跟電阻的關系,在實驗中要用滑動變阻器保持電阻兩端的電壓不變。換用阻值不同的電阻,通過移動滑片來保證電阻兩端的電壓保持不變??纯措娮韪淖兞?,電路中的電流是否改變。電壓不變,電阻變大了,通過的電流是變大了還是變小了。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根據實驗數據分析討論,可得:在電壓不變的情況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在這里滑動變阻器的作用特別重要,電阻改變了,它兩端的電壓也改變了,通過移動滑片,調出原來的電壓,就能達到保持電壓不變的目的。難點在于電阻變大了,滑片是向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變大的方向移動,還是滑片向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變小的方向移動,這需要學生在理論上進行探究,在實驗中實踐驗證,以便達到熟練掌握。
(二)用伏安法測定值電阻
用伏安法測電阻,滑動變阻器的作用,一是保護電路,二是通過移動滑片,改變電阻兩端的電壓和通過電阻的電流,得出幾組對應的電壓與電流值,算出每次的電阻,得出電阻的平均值,可減小誤差。
(三)測小燈泡的電阻
用伏安法測小燈泡電阻,如圖,滑動變阻器的作用一是保護電路,二是通過移動滑片,改變小燈泡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小燈泡的電流,得出幾組對應的電壓與電流值,算出小燈泡每次的電阻。會發(fā)現燈絲的電阻是變化的,從而得出燈絲的電阻跟燈絲的溫度有關,小燈泡兩端的電壓越大,電流也越大,燈泡也越亮,燈絲的溫度越高,電阻也越大。因此,在此實驗中,不能求燈絲電阻的平均值作為燈絲的電阻。
(四)測小燈泡的電功率
在測小燈泡的電功率實驗中,滑動變阻器作用一是保護電路,二是調節(jié)小燈泡兩端的電壓,讀出電流,根據P=UI算出小燈泡功率,實驗中注意觀察小燈泡的亮度。調節(jié)小燈泡兩端的電壓為額定電壓,讀出電流,根據P=UI算出小燈泡額定功率,再用滑動變阻器將小燈泡兩端的電壓調到高出額定電壓0.2倍,和低于小燈泡額定電壓等幾種情況,讀出每次的電流,算出功率,并觀察小燈泡的亮度。這樣可研究小燈泡亮度與其實際功率的關系。
(五)滑動變阻器在電學實驗中的其他應用
關鍵詞 :DNA生物傳感器;切刻內切酶;量子點;電致化學發(fā)光;信號放大
1 引 言
近年來,隨著生命科學的不斷發(fā)展,低濃度特定DNA序列的超靈敏檢測在臨床診斷、基因突變檢測等生物學研究中顯示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和意義[1~4]。與熒光法[5]、石英晶體微天平法[6]、比色法[7]等眾多的DNA檢測方法相比,電化學發(fā)光法因其方法簡單、響應速度快、靈敏度高和選擇性好而得到了廣泛應用[8~10]。
目標放大和信號放大是提高DNA檢測靈敏度的兩種常用方法。傳統(tǒng)的目標放大方法如聚合酶鏈式反應(PCR)[11]、依賴核酸序列的擴增技術(NASBA)[12]等因高的放大效率、靈敏的檢測效果而被廣泛應用[13]。然而這些方法一般都需要特殊的設備或昂貴的檢測儀器,存在耗時、易污染、成本高、操作不便等缺點[14]。相比之下,通過目標物提高檢測靈敏度的信號放大技術,快速、簡便,已成為超靈敏檢測DNA的研究熱點之一[15~18]。切刻內切酶信號放大是近年來逐漸采用的低濃度核酸的檢測方法[19]。探針DNA與目標DNA結合成雙鏈時,形成切刻內切酶的識別位點,內切酶對探針DNA進行剪切,使得目標DNA被釋放出來,并進行循環(huán)利用,實現檢測信號的放大[20~24]。
電化學發(fā)光法不僅具有化學發(fā)光分析的靈敏度高、線性范圍寬和儀器簡單等優(yōu)點,而且電化學分析控制性強,選擇性好[25]。量子點作為一種新興的納米材料,因其獨特的光學性質,如高穩(wěn)定性、不易分解、熒光壽命長等[26],已被作為生物傳感器的標記物和信號探針[27]。近年來,利用量子點高效及穩(wěn)定的電化學發(fā)光性能研制的電化學發(fā)光生物傳感器備受關注[28~31]。然而,將量子點優(yōu)異的電化學發(fā)光性能與切刻內切酶的特異性相結合,進行目標物測定的研究至今未見報道。
本研究基于切刻內切酶的信號放大和量子點高效的電化學發(fā)光性能,建立了超靈敏檢測DNA的方法。通過自組裝方式將捕獲DNA(cDNA)固定在電極表面,靶DAN分子(tDNA)與其特異性雜交形成雙鏈,利用切刻內切酶對形成的雙鏈中的cDNA進行識別和切割,釋放出tDNA序列,參與下一輪的雜交和酶切。本傳感器制作簡單,靈敏度高,選擇性好,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2 實驗部分
2.1 儀器與試劑
MPIE 型電致化學發(fā)光分析系統(tǒng)(西安瑞邁分析儀器有限公司),采用三電極系統(tǒng):工作電極為金電極(直徑2 mm),參比電極為Ag/AgCl(飽和KCl)電極,對電極為鉑絲電極。PGSTAT128N Autolab 電化學工作站(瑞士萬通有限公司);UV2400PC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日本島津公司);F7000 熒光儀(日本日立公司)。
氯化鎘(CdCl2?2.5H2O)、碲粉(Te)、硼氫化鈉(NaBH4)、巰基乙酸(TGA)、巰基乙醇(MCH)、N羥基琥珀酰亞胺(NHS)、1乙基33二甲基氨丙基碳化二亞胺(EDC)購于上海Aladdin公司;切刻內切酶Nt.BstNBI(New England Biolabs有限公司);其它試劑均為分析純,實驗用水為二次蒸餾水。DNA序列均購自于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使用時用TE緩沖液(10 mmol/L TrisHCl, 1 mmol/L EDTA, 100 mmol/L NaCl, pH 8.0)進行配制和稀釋,堿基序列如表1所示。
2.2 水溶性量子點的制備
CdTe水溶性量子點合成方式參考文獻[32]的方法并稍做改進。將250 mL 0.0025 mol/L CdCl2溶液倒入三口燒瓶中,磁力攪拌,通氮氣除氧15 min,接著加入100 μL TGA,并用NaOH調節(jié)至pH≈10,繼續(xù)通氮氣10 min,封口。
量取3 mL二次蒸餾水倒入另一個50 mL 三口燒瓶中,同樣通氮氣除氧。稱取0.36 g NaBH4和0.144 g Te粉加入水中,在65℃水浴和磁力攪拌下反應,直到黑色Te粉完全消失,得到紫色透明的NaHTe溶液。將得到的溶液倒入上述含有CdCl2溶液的三口燒瓶中,95℃水浴中攪拌回流2 h,得顏色透明的CdTe水溶性量子點。
2.3 電化學發(fā)光DNA生物傳感器的制備
將金電極用0.05 μm Al2O3拋光至鏡面,分別置于50% (V/V) HNO3、無水乙醇、水中超聲清洗后,浸入含有1 μmol/L cDNA溶液中過夜,cDNA通過SAu鍵自組裝在電極表面。將修飾電極浸入到巰基乙醇溶液中,避光孵育1 h,封閉其非特異性結合位點,分別用0.1 mol/L PBS緩沖液和0.5 mol/L NaCl溶液清洗,制得電化學發(fā)光DNA生物傳感器。
15 Hu Y H, Xu X Q, Liu Q H, Wang L, Lin Z Y, Chen G N. Anal. Chem., 2014, 86(17): 8785-8790
16 Lin C S, Chen Y Y, Cai Z X, Luo F, Wang Y R, Chen X. Electrochim. Acta, 2014, 147: 785-790
17 Chen J H, Zhang J, Guo Y, Li J, Fu F F, Yang H H, Chen G N. Chem. Commun., 2011, 47(28): 8004-8006
18 Zhou F L, Li B X. Anal. Chem., 2015, 87(14): 7156-7162
19 Kiesling T, Cox K, Davidson E A, Dretchen K, Grater G, Hibbard S, Lasken R S, Leshin J, Skowronski E, Danielsen M. Nucleic Acids Res., 2007, 35(18): e117
20 Zou B J, Cao X M, Wu H P, Song Q X, Wang J P, Kajiyama T, Kambara H, Zhou G H. Biosens. Bioelectron., 2015, 66: 50-54
21 Zhang K, Wang K, Zhu X, Zhang J, Xu L, Huang B, Xie M. Chem. Commun., 2014, 50(2): 180-182
22 Xu W, Xue X J, Li T H, Zeng H Q, Liu X G. Angew. Chem. Int. Edit., 2009, 48(37): 6849-6852
23 Luo F K, Xiang G M, Pu X Y, Yu J C, Chen M, Chen G H. Sensors, 2015, 15(2): 2629-2643
24 Li N, Gao Z F, Kang B H, Li N B, Luo H Q. RSC Adv., 2015, 5(26): 20020-20024
25 Blackburn G F, Shah H P, Kenten J H, Leland J, Kamin R A, Link J, Peterman J, Powell M J, Shah A, Talley D B. Clin. Chem., 1991, 37(9): 1534-1539
26 Michalet X, Pinaud F F, Bentolila L A, Tsay J M, Doose S, Li J J, Sundaresan G, Wu A M, Gambhir S S, Weiss S. Science, 2005, 307(5709): 538-544
27 Huang H P, Zhu J J. Biosens. Bioelectron., 2009, 25(4): 927-930
28 Hai H, Yang F, Li J P. RSC Adv., 2013, 3(32): 13144
29 Hai H, Yang F, Li J P. Microchimica Acta, 2014, 181: 893-901
30 WEI XiaoPing, YANG Feng, DING Fan, LI JianPing. Chinese J. Anal. Chem., 2014, 42(7): 942-947
魏小平, 楊 峰, 丁 [, 李建平. 分析化學, 2014, 42(7): 942-947
31 HAI Hong, YANG Feng, LI JianPing. Chinese J. Anal. Chem., 2012, 40(6): 841-846
海 洪, 楊 峰, 李建平. 分析化學, 2012, 40(6): 841-846
32 Yu W W, Qu L H, Guo W Z, Peng X G. Chem. Mater., 2003, 15(14): 2854-2860
33 Jie G F, Liu B, Pan H C, Zhu J J, Chen H Y. Anal. Chem., 2007, 79(15): 5574-5581
34 Herne T M, Tarlov M J. J. Am. Chem. Soc., 1997, 119(38): 8916-8920
35 Hu R, Liu T, Zhang X B, Huan S Y, Wu C C,Fu T, Tan W H. Anal. Chem., 2014, 86(10): 5009-5016
36 Li F, Yu Y Q, Li Q, Zhou M, Cui H. Anal. Chem., 2014, 86(3): 1608-1613
【關鍵詞】信息化技術 信息資源 方法與手段 電氣自動化技術
【中圖分類號】 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1C-0191-02
一、信息資源的利用有利于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優(yōu)化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因為局限于課堂,教學方法和手段落后,知識更新慢,缺乏培養(yǎng)人才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所需要的平臺,學生被動地模仿和接收,其學習的主動性被壓制,且受資源和條件的限制,在實施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過程中存在落實不到位,不能物盡其用,無法培養(yǎng)合格的人才,更無法滿足信息化時代的要求。在現代職業(yè)教育發(fā)展變化的過程中,人才培養(yǎng)的模式不斷在優(yōu)化,不同的國家在職業(yè)教育領域都積累了不少經驗,新加坡和德國都是職業(yè)教育開展比較成功的國家。通過資源共享,我們及時了解最新教育理念、各專業(yè)技術領域的新動態(tài)和新設備的研制成果,及時調整我們的課程目標和培養(yǎng)人才的方式。
使用信息化技術,是教育模式發(fā)生重大改變和提高的基礎,將徹底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觀念,更能培養(yǎng)符合現代信息社會要求的合格人才。
二、信息化教學的核心
在教學中使用信息化技術,關鍵在于教師如何合理地應用技術,應用信息化技術進行專業(yè)課程教學更有其獨到的優(yōu)勢和發(fā)展空間。綜合來說,在課程中信息化技術有如下之用。
(一)因教學需要運用信息技術作為教學工具
信息化技術并不是教育教學本身的內容,是用于進行教學的工具,如最早的黑板、粉筆,后來有了投影儀,影像教學,現在有了具有時代特征的互聯網技術。在長期的教學實踐活動中,逐步推廣了教學技術,這種技術的發(fā)展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是根據教學技術發(fā)展的規(guī)律形成的,利用這種技術實現一定的教學目的、完成一定教學任務,其本質是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和提高。隨著信息技術發(fā)展和教學理論更新,對信息技術在教學中作用的觀念發(fā)生深刻的變化,可以分別從不同角度來審視信息技術在課程和教學中的作用。
1.信息化技術作為媒體的作用。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是構成教學體系的要素,在信息化教學中, 信息化技術作為媒體成了另一個重要的要素。媒體是連接教師、學生、教學內容的載體,通過媒體,教師和學生進行知識的交流,大大豐富了教學系統(tǒng),教學更為立體。通過大量的電子教室和多媒體教室的應用,老師通過信息化技術與學生溝通,增強了教學過程中的互動和立體性。
2.信息化技術作為工具的作用。在教學上把信息技術作為工具可以克服傳統(tǒng)教學的弱項,一是作為認知工具,學生可以主動積極地接受知識,而不是單一從老師那里獲取知識,如使用基于PROTEL DXP進行電子CAD制圖課程教學,不但能讓學生很快完成復雜圖形的繪制,而且也掌握了相關軟件知識的應用。二是促進提高效率的工具,信息技術可以幫助學生拓展思維,提高學習效率,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事實證明,使用MUTISIM9進行電力電子技術課程完成整流電路、逆變電路、斬波電路等實驗,數據精確,安全可靠,效率高。三是作為溝通工具,老師和學生之間建立聯系,進行交流,學生之間用于討論,共同進行研究探索,電腦的普及為我們溝通創(chuàng)造了條件。四是作為研究工具,獲得信息,評價與選擇信息資源,開展科學研究活動。網絡的發(fā)達給我們的科學研究提供優(yōu)質服務。
3.信息化技術作為實踐設備替代的作用。由于在專業(yè)教學過程中有大量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所需教學設備多,要求更新速度快,受經費和采購等條件的限制,設施不能滿足課程的要求。使用信息化技術模擬生產過程,得到一些確切的數據,仿真實現設備的操作全過程,讓學生了解設備的作用和原理。此外針對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yè),因為實際生產場所使用高壓電,環(huán)境復雜,對學生人身安全有危害,使用信息化技術可以得到更安全的實習場所。如基于STEP 7 MicroWIN4.0的YL-335B自動線實訓裝置,可以把生產車間的裝卸、檢測、入庫等生產過程全部實現,供電氣自動化和相關專業(yè)實踐課程使用。
(二)教師對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水準
教師必須儲備本學科領域知識、本課程知識、教學方法知識、學科教學法知識、有關學生知識、有關教育情境設計的知識、其他課程的知識。而學科教學法知識是學科教師專業(yè)知識中最核心、最重要的知識,對有效教學具有支配作用。目的是把學科知識轉化為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的教學內容,它是學科教師區(qū)別于學科專家和一般教育學者而特有的知識類型。因為教師知識的復雜性、多面性和情境性,通過將技術整合到自己的教學之中,融合技術的學科教學法知識是技術知識與學科知識融合后產生的一類特殊的知識,體現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也是教師在信息化教學能力發(fā)展中獲得知識的高水準境界。這類知識已經超越了學科知識、教學法知識、教學技術知識的各自內涵,是三類知識的融合。在具體的學科教學中,運用合理恰當的教學技術,創(chuàng)設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情景,拓展教師的信息化教學,促進學生信息化學習能力的發(fā)展,同時也更好地促進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不斷發(fā)展。
(三) 信息化技術起到強化實踐的作用
信息技術作用于課程知識,使課程知識的呈現方式發(fā)生變化,很好地支持完善教師個性化的自主學習,對于教師的實踐性知識有明確的指向性,建立信息化的實踐性知識體系。信息技術對于教師的實踐性知識,不是單純的作為實踐性知識的一部分,而是對于不同的實踐性知識類型有不同的滲透作用,還可以通過應用仿真技術\動漫技術\虛擬技術,逼真地還原實踐場景。
三、信息化教學對專業(yè)課程的促進和發(fā)展作用
信息化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能打破各專業(yè)領域的界限,為各領域的發(fā)展帶來巨大的空間和前景。如電氣自動化專業(yè),應用信息化技術,提高了機電一體化的自動化程度,帶來了自動化生產線的出現,把傳統(tǒng)的機械工業(yè)和新興的信息產業(yè)、電子工業(yè)結合在一起,作為電氣自動化專業(yè)課程教學,為了貫徹落實“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yǎng)方式,必須最大限度地使用信息化技術教學,才能促進課程的改革和發(fā)展,在人才培養(yǎng)方式上做到徹底改變。
以專業(yè)核心課程電氣控制技術為例,從基本知識,即低壓和高壓電氣原器件的名稱、結構、原理的講授,到典型控制電路分析,進而典型生產設備控制電路的研究,最終是根據控制對象的不同設計拖動系統(tǒng),應用基于微處理器的工業(yè)控制裝置實現復雜的控制過程,實現工業(yè)控制的自動化和現代化。
在本課程學科教學法知識的積累過程中,信息技術的應用始終貫穿著整個課程教學過程,按照項目教學的要求,分為三大模塊,十三個子項目,始終強調師生互動,自主學習,激發(fā)熱情,挖掘潛能,開發(fā)創(chuàng)造性能力。具體做法如下:
一是應用多媒體技術進行理論知識的講授,學生們可以通過幻燈、圖片先認識各種元器件,通過動畫技術顯示元器件的動作,了解原理和結構、動作過程。在有了初步認識的基礎上,學生借助網絡技術了解有關最新元器件的開發(fā)研究工作和領域的新發(fā)現,為他們自己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儲備能力。
二是把課堂無限延伸,在講解典型控制電路時,不再局限于課本的知識,新工業(yè)時代技術革命日新月異,通過互聯網人們可以足不出戶,把最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教師和學生通過信息技術進行互動交流,運用信息技術模擬出融教室、實訓室、生產車間于一體的教學情景。模擬出安全可靠的生產場所,實現低成本的工學結合,解決實訓設備不足的問題,仿真在最大程度解決了實習過程中的安全問題。
三是信息化技術帶動了研究工作的進行,技術的進步是沒有止境的,工業(yè)控制理論和技術的發(fā)展也是通過不斷的探索和研究得來,對于大型生產設備的控制,通過使用信息化技術,實現智能化改造,提高生產效能。我們在講授生產設備控制電路時,應用了Plc來實現電路功能,大大提高效率,簡化了控制系統(tǒng)的結構,最重要的是激發(fā)了學生應用信息技術進行研究的熱情。
四是考核方式的改變。教學評價是為了檢驗教學效果,如何開展信息化教學評價對有效實施信息化教學有指向作用。我們通過網絡答題,電子CAD設計控制電路,仿真軟件應用,全方位考核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知識應用能力和研究能力。
當前,雖然信息技術在不斷地發(fā)展變化,信息化教學也會不斷出現各種新情況和新問題,結合專業(yè)領域的發(fā)展和變化,我們通過思考信息化教學理念、教學設計和教學形態(tài)三個層面的具體落實,通過對每個層面的信息化教學目標、教學情境、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這四個方面要素的正確理解和合理運用,以保證信息化教學在電氣自動化技術課程的有效進行,不斷促進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
【參考文獻】
[1]李春鵬,李棋.教學過程的信息理論分析[J].電化教育研究,2008(8)
[2]閻亞軍,周谷平.對課程改革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2008(1)
[3] 王陸,劉菁等著.信息化教育科研方法[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
[4]張筱蘭,郭紹青.信息化教學[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郭俊杰.信息化教學有效性策略分析[J].中國遠程教育,2010(10)
摘要:“二?四”分段六年制農村小學教師美術教育專業(yè)是高等師范院校順應時展需要、面向農村小學教學所設立的一個全新的專業(yè)方向。本文對學生文化修養(yǎng)的結構層次及途徑作了分析。在教育中應本著以美術文化為核心,培養(yǎng)學生多元文化觀和涵養(yǎng)人文精神的建構原則,多渠道、多途徑地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
關鍵詞:課程設置;農村小學;文化修養(yǎng);綜合培養(yǎng)
根據湖南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教師培養(yǎng)工作意見的通知》的文件指示,計劃培養(yǎng)為全省農村鄉(xiāng)鎮(zhèn)及以下小學定向培養(yǎng)本科學歷小學教師。湖南地區(qū)初中起點六年制小學教育專業(yè)的招生培養(yǎng)工作于由湖南第一師范學院承擔該項任務。
從培養(yǎng)目標上講,本專業(yè)方向培養(yǎng)的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學有專長,具備農村小學教育專業(yè)知識,勝任農村小學教育、教學工作,具有現代教育觀念并能從事教育科研工作的農村小學教育工作者。從培養(yǎng)規(guī)格上講,本專業(yè)方向要求畢業(yè)生具有扎實、寬厚的文化科學知識;具有較為扎實、系統(tǒng)的學科專業(yè)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較為系統(tǒng)的小學教育理論知識。在使學生接受全方位培養(yǎng)、能承擔農村小學教育及多門課程教學工作的前提下,要特別加強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因此,該專業(yè)方向的美術課程設置要符合農村小學教學的實際,符合學生畢業(yè)后所從事的農村小學教育、教學的需要。
1文化修養(yǎng)構建的層次
圍繞美術文化這個核心把與此相關的文化修養(yǎng)分為三個層次,即美術文化素養(yǎng)、美術及藝術理論素養(yǎng)、人文社會知識素養(yǎng)。而這三個層次是既分主次又相互相聯系的。
1.1美術文化素養(yǎng)
美術是一種文化,它用自己獨特的造型語言反映社會生活表現人的思想感情。對于以基礎美術教學為職責的教師來說,首先要建構自身的美術文化。美術文化包括兩個部分:一是美術學知識,即要認識并掌握美術作為一種造型藝術的本質特性,作為造型藝術的特殊性在美術語言上的體現,如透視學、解剖學、構圖學、色彩學等。美術語言是美術作品得以存在的基本形態(tài),美術的其他種種價值都必須依附于這一基本形態(tài)才能體現,所以也被稱為美術本體。引導學生去體驗、感悟、發(fā)現美術語言的特征和規(guī)律,較深入地理解美術的本質。美術包括不同的門類,如繪畫、工藝、書法等,要掌握不同門類的基本常識及創(chuàng)作特點。中西美術有共同點也有許多差異,要掌握中西方繪畫的不同特點,這些既是美術文化的基礎,也體現著美術作為一種造型藝術的特殊性。二是美術史知識。中西美術經過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豐富多彩的美術作品。呈現出各種各樣的美術時潮,涌現出無數著名的具有影響力的美術家,一部美術史就是人類美術文化的全部精英史,它構成了美術文化深厚的基礎,也是美術文化的具體的視覺體現。因此,美術學和美術史論雖然不同于美術技能和具體的美術作品,但它們是關于美術的基本知識經驗積累和對美術理性認識的結果,是美術學科有機的組成部分,也是核心部分。
1.2美術及藝術理論素養(yǎng)
美學作為一門人文學科,以藝術為主要研究對象,并通過藝術來研究人對現實的審美關系,進而研究種種審美對象、美感經驗、審美范疇、審美理想等。藝術是美的最集中體現。通過美學理論的學習,一方面要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另一方面構建學生的審美心理結構,指導人從審美的高度創(chuàng)作和鑒賞美術作品。藝術理論是關于藝術本質、藝術創(chuàng)作、藝術作品、藝術接受以及藝術與社會等關系的規(guī)律研究。藝術理論的學習,對于學生掌握藝術本質及其藝術規(guī)律從而指導自我從事美術創(chuàng)作和美術鑒賞具有重要的作用。理論教育是一種理性的科學探究活動,旨在分析作品的社會文化、意識形態(tài)性質,闡釋作品的審美價值、思想意義、藝術風格等。它的學術性、價值判斷的傾向性、必須符合藝術自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因此,美學及藝術理論素養(yǎng)是學生文化修養(yǎng)建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1.3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素養(yǎng)
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如果按學科來劃分,包括哲學、宗教、歷史、政治、倫理等,它們都是人類文化活動的具體體現。美術與這些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一件美術作品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條件下誕生的,優(yōu)秀的作品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人文精神。無論中西藝術的發(fā)展都經歷了從與一般的物質生產性的制作技術混為一體的“技藝”向作為精神性生產的視覺文化的轉換。在中國,唐宋以來由于眾多文人介入美術創(chuàng)作,使得藝術創(chuàng)作的精神性特征得以強化,對文化修養(yǎng)的強調,凸顯了中國繪畫獨有的文化內涵。在西方,在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影響下,繪畫被提升到與科學并立的精神生產的地位。要達到對藝術的真正了解,我們就必須懂得,藝術是人類文化的視覺呈現,一切藝術創(chuàng)作都具有強烈的精神性和積極的實踐性。如果我們不否認藝術與其他文化形態(tài)的這種密切關聯性,不否認藝術精神性特征的話,就應該將藝術放到與其他文化類型的關系中加以審視。而現代藝術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與科學意義上的哲學、文化學、社會學、政治學、心理學等有了一種更為密切的聯系,并且與其他學科有了一種更為深入的融合。因此,藝術作為人文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底部構架必須有人文學科的支撐,深厚的文化底蘊無論對于美術創(chuàng)作還是欣賞都是必須的。
2從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入手,加強大學生文化修養(yǎng)
實現學生文化修養(yǎng)的完整系統(tǒng)建構,培養(yǎng)合格的農村小學美術教師,不僅在于認識到建構什么樣的文化修養(yǎng)體系,更在于如何建構的問題。
2.1調整課程結構,具體落實《初中起點六年制小學教育專業(yè)(美術學方向)人才培養(yǎng)方案》
這一指導方案是根據基礎美術教育課程改革的推進對六年制小學教育專業(yè)美術學方向提出的新的要求而制定的。“方案”把課程分為六個學習領域,加強了“美術理論與歷史”、“美術與人文教育”兩個領域,增設了“教育研究方法基礎”、“ 教育法規(guī)學”、“ 小學美術教學論”等課程,基本上涵蓋了我們上面所述的文化建構的三個層次??傮w上看,“方案”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重在克服重技能,輕人文的弊端,豐富了課程的人文內涵,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這一方案的實施對培養(yǎng)具有人文精神、較高文化修養(yǎng)的基礎美術教師具有積極意義。
通識教育是一個柔性的課程體系,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程式化模式,應該融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于一體。學校里面的課程可以橫跨多個學科,學生也可以自由選擇專業(yè)、課程以及教師。這種彈性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開拓學生的知識面,還可以讓學生明白自身的需求,加深自我的文化積累,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文化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都大有益處。改革高校課程設置,減少專業(yè)化課程設置的數量,為學生學習業(yè)余知識提供充足的時間,有了充分的時間,有助于學生依靠傳統(tǒng)的讀書方式,提升自我修養(yǎng)。文化修養(yǎng)是靠每天的積累,積少成多,由小江匯聚成溪流。因而高校需要調整專業(yè)課程設置,為學生課外學習提供更多時間空間。擁有充足的時間,對學生積累文化知識,提升文化修養(yǎng)大有裨益。
2.2合理利用院校其他專業(yè)的人文課程
院校在學科門類上的設置比較齊全,文學、歷史、政治、經濟、哲學等學科皆有設置,這一方面為美術學習構建了一個特有的文化氛圍,另一方面這些學科也是美術學習加強文化修養(yǎng)培養(yǎng)的課程資源。因而在加強美術專業(yè)學生人文素質培養(yǎng),拓展其文化藝術視野方面,使美術專業(yè)學生廣泛接觸其他人文學科成為可能。合理利用這一課程資源,做到優(yōu)勢互補,打破各專業(yè)的封閉狀態(tài),鼓勵美術專業(yè)的學生選修其他系部的人文學科,實行學分制計入學生學分中。在這個資源共享和學科融合的平臺上,建構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2.3開設人文學科的講座
高水平的人文學術講座既具有對某一問題研究的深度,又具有該學科的學術前沿性,對于學生了解某一人文學科的現狀,涵養(yǎng)其人文素質,培養(yǎng)其對于人文學科的興趣都有積極的作用。學院應盡可能地多為學生邀請校內外的專家開展學術講座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這是建構學生文化修養(yǎng)的重要途徑之一。
增加文化類講座和科研活動,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加強大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絕不僅僅是簡單的依靠必修課和選修 課,還需要通過多種形式和多種角度進行。環(huán)境對于人的成長有巨大的影響,學校的文化氛圍包含了豐富的內容,歷史傳統(tǒng)、學術風尚、管理風格、社團生活、景觀布置、建筑特點等諸多要素。高校文化氛圍的營造需要學校重視人文類活動的開辦,科研項目的投入,名家講座更是必不可少,用科研活動和名家思想來感染和熏陶學生。當然,光靠學校的努力是不夠的,還要學生自我的努力和吸收。書讀的多少并不能體現一個人的文化修養(yǎng),只有學生根據所學的文化知識融會貫通,自我吸收和升華,才能化為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內涵修養(yǎng)。
2.4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學態(tài)度
人文學科的資源極為豐富。除了博物館、美術館、大型畫展等可視的歷史文物、藝術作品外,圖書館有大量的人文學科書籍。在學生人文素質的建構過程中,教師要起到引導的作用,一方面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自學態(tài)度,另一方面要教會他們學習的方式,為他們開列書目,在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交流探討中了解其所學知識。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文化知識的受授都靠教學過程來完成,自學是最重要的途徑,也是最為靈活有效的方式之一。
2.5文化修養(yǎng)類選修課,為學生加強文化修養(yǎng)拓寬渠道
部分高校對于文化類選修課的重視程度并不高,選修課數量不多,關于文化修養(yǎng)類的選修課更是屈指可數。更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們選擇選修課,最先考慮的是選修課是否容易通過,上課是否輕松等問題,其次才考慮選修課內容是否感興趣,質量好不好??s減專業(yè)課程設置,適當增加文化類選修課的數量,拓寬文化修養(yǎng)教育的空間,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提升個人素質具有較大的幫助。另外,保障選修課的質量,提高審美層次,增加吸引力,也是加強學生文化修養(yǎng)的一大關鍵。
3結語
跟上基礎美術教育課程改革的步伐及對高師美術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農村小學美術教師除了應該具備本專業(yè)知識與技能外,還必須具有較為全面的綜合文化素養(yǎng)及最基本的教學理論與探討美術教育教學的自覺意識。只有解決了這些最為根本的問題,高師美術教育建構學生完整全面的文化修養(yǎng),從而培養(yǎng)合格的農村小學美術教師的教學目標才能得以保證和真正實現。
參考文獻:
[1] 詹小平.普通師范院校培養(yǎng)高素質農村小學教師的研究與實踐[J].湖南一師學報,2005,5(2):3033.
[2] 陳黎明,田剛.從源頭輸送農村教師――免費定向培養(yǎng)客觀上提高了農村教師隊伍素質[J].瞪望,2007(7):24.
關鍵詞:教師;科研精神;科研行動;研究
一、小學語文教師為什么要有科研精神
(一)樹立科研精神是新時代對小學語文教師提出的要求
我國林崇德教授認為:“整體改革的關鍵是抓教師隊伍建設,教師必須參加教科研。教育科學研究能夠提高教師教育科研意識,改變教師的角色。使教育教學工作具有開拓性,而且具有一定的教育科學研究的能力,從而按照教育科學意識指導教育,使教育工作逐步走向規(guī)范化、科學化?!?/p>
(二)樹立科研精神是當前教學現狀對小學語文教師提出的要求
小學教師進行教學科學研究是中國現代語文教育史上的一個優(yōu)良傳統(tǒng)。自從清末民初以來,一些資深的語言教育家一直是教學和科研的“兩棲人物”,除了我們大家熟悉的黎錦熙、夏D尊、葉圣陶、朱自清、王森然、阮真等以外,還有一大批知名或不知名的資深學者進行語文教學研究。這些學者從來就把教學和科研結合在一起的。
二、小學語文教的科研精神是進行科研行動研究的前提
(一)精神產生行為,有什么樣的科研精神就有什么樣的行動研究
1.小學教育科研是以教育教學為職場起點的科研。教師的科研是行動行為的科研,是以反思實踐為己任的科研,是以教育教學為職場起點的科研。教師通過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增加教育學的知識,改善自己的工作。
2.反思是教師研究的起點,問題的求證是教師研究的本質。教師的教育研究主要是通過對自身的教育教學行為的自我觀察、內省、反思與探究,以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為目的的研究。因此,反思是教師成為研究者的起點,問題的求證是教師成為研究者的本質。
3.小學語文教育科研應從本地本校存在的實際問題入手。
(1)問題是研究的原動力。無論是進行自然科學研究還是進行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都要以問題為中心,小學科研興校更應該從本地區(qū)本校存在的實際問題入手。如何找出問題、如何把握真問題、如何解決問題。
(2)問題的水平決定了研究的水平。問題要具有現實性,在教育研究中如果不能從現實中找到問題、發(fā)現問題,就不能解決問題,也就不具備研究水平。要抓住問題的本質,提出的問題要具有普遍性,要能更廣泛地了解中國的具體問題;提出的問題要具有超前性,否則很難領先。
(二)小學教師要有獨立自主、與時俱進的科研意識,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這實際上指的是教師的科研品質。第一,作為語文教師要有獨立的教育或科研意識,不要風吹兩邊倒,永遠跟風,就不會有自己的東西;其次,獨立不是故步自封,要根據時代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發(fā)展和完善。
三、小學語文教師科研行動研究
(一)接受式學習為主的科研行為研究
1.講座。講座培訓適于傳遞性的知識、理論觀念、信息等方面的培訓,其不足之處往往難以調動教師學習的主動性,缺乏相互交流,使教師處于被動接受的環(huán)境。既然講座有這些局限,又有一定的作用,如何改進講座值得研究,一種方法是可以在講座之后,為學習者留下進行自我指導的思考、反思與操作的要求。
2.案例教學。案例教學是運用文本、聲像等手段,通過對具體的教育教學情景、故事的描述、引導教師對已發(fā)生的或正在呈現的某一特殊情景進行研討,解決特別問題為目的的一種培訓方式。
3.觀摩教學。觀摩顧名思義就是觀看和學習。所謂課堂觀摩教學,即通過課堂教學實況,讓受訓者親臨現場觀看、學習、交流、借鑒,以開闊受訓者的境界,使之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教學技能。
(二)合作探索式的科研行為研究
1.教師角色發(fā)展培訓活動。教師角色發(fā)展規(guī)劃活動是在明確教師角色要求的基礎上,對照比較,制定出自己的改進教師角色要求的規(guī)劃,然后按照規(guī)劃去實施的培訓活動。
2.以教學日記為基礎的教師合作及思考活動。這是在教師進行教學日記學習反思的基礎上,促進教師合作學習的一種方式。這就使教學日記的反思活動成為教師之間的合作學習,個體的自我教育資源向其他教師開放,相互激發(fā)與分享。
3.教師學習自傳反思活動。我們的學生時期的經歷在影響我們。我們會在教學中模仿曾經教過自己而自己又十分敬佩的老師,會遠離所討厭的教師形象。盡管我們在師范教育中學習了教育科學,但最根深蒂固的影響來自于我們作為學生所獲得的教師形象,他們所使用的模式,他們所體現的教學概念。我們試圖模仿我們的老師確證或鼓勵我們的那些事情,是他們操縱著我們的教學。
開幕式上,農業(yè)部農產品加工局張?zhí)熳艟珠L根據目前國內外的經濟發(fā)展狀況和我國食品工業(yè)發(fā)展的特點,做了題為“我國食品工業(yè)發(fā)展趨勢和重點領域”的精彩報告。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動植物檢疫監(jiān)管司物種資源監(jiān)管處萬本屹處長根據我國食品安全現狀和監(jiān)管難題,從自身多年工作實踐的角度出發(fā),為大家做了題為“食品安全,我們共同的責任”的精彩報告。
主論壇分別邀請了美國肯塔基大學動物和食品科學系熊幼翎教授、農業(yè)部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朱明研究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校長李華教授、武漢工業(yè)學院副校長周堅教授、美國新澤西癌癥研究所陳寧高級研究員、教育部食品營養(yǎng)科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李里特教授、國際食品包裝協(xié)會董金獅副會長等業(yè)界權威專家對行業(yè)發(fā)展進行了解讀,對食品行業(yè)的突出問題進行深入分析。
朱明研究員做了題為“大力發(fā)展農產品產地初加工,努力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精彩報告。報告通過闡述我國農產品加工的地位與作用,總結我國大宗農產品的主要產地分布狀況以及我國大宗農產品產地加工的現狀,分析我國農產品加工、特別是產地初加工存在的主要問題 ,提出了促進我國農產品產地初加工發(fā)展的建議,并對農業(yè)部啟動的農產品產地初加工惠民工程的項目概況、技術選擇與建設內容進行介紹。
李里特教授在“食育與食文化”報告中指出,國民健康、食物安全越來越引起關注。農產品的質量與資源環(huán)境等問題都與國民的食物消費走向有關。飲食觀作為個人素質無論對個人還是國家都成為大事,因此,有必要在提倡德育、智育、體育的同時,提倡食育。食育不是枯燥的知識學習,而是滿足身心需要的愉快實踐,有效的食育應該從嬰幼兒開始。食育包括生命與營養(yǎng)科學知識的教育,良好飲食習慣的培養(yǎng),人與自然、人與環(huán)境和諧的教育和食文化的傳承弘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