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文學作品的藝術特色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在跨文化視角下賞析英美文學作品,有利于閱讀者更好地了解人類社會進步與發(fā)展的,更能明晰英美文學作品中的語言藝術特點,了解英美國家的社會環(huán)境與文化背景。借助英美文學作品的語言藝術,提高個人英語水平,實現(xiàn)英語素養(yǎng)提高的目的。
關鍵詞:
跨文化視角;英美文學;作品賞析;語言藝術;藝術體現(xiàn)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英語學科教學質量在快速提高。在跨文化視角下欣賞英美文學作品,體味英美文學作品中的語言藝術,能夠促進閱讀者英語思維模式的形成。
1英美文學作品中語言藝術的體現(xiàn)分析
在不同的地域與特定的文化氛圍中,每一部文學作品都有不同的特點。在我國,中華五千年文明對文學作品的發(fā)展有直接影響,而英美文學作品的語言藝術性則來源于古希臘神話與基督文化。一般而言,英語文學作品中的語言藝術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點:第一,《圣經》是英美文學作品藝術語言的來源。在古希伯來基督文化的發(fā)展過程中,《圣經》應運而生。除了自身所具備的宗教意義,《圣經》的文學意義也是不可小覷的,它不僅僅是基督教的重要作品,更整合了古希伯來文化的諸多元素,是基督文化的內涵總結,也是每一位基督教徒的精神支柱。在英美文學作品中,《圣經》的應用主要三種方式:其一,《圣經》中的許多寓言式故事被作為經典直接引入,成為文學作品中的創(chuàng)新素材。其二,文學作品的故事情節(jié)會體現(xiàn)出《圣經》中的道理。著名的詩人拜倫也經常利用《圣經》內容去表達自身情感,將《圣經》作為個人情懷表達的藍本。其三,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作者會不自覺地將個人情感與文化意識以作品之中,他們會選擇歷史人物或者事件作為故事的背景,以此來表現(xiàn)人類的性格與思想道德觀念。第二,古希臘神話是英美文學作品語言藝術的源泉。古希臘神話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更具文學的基本屬性,無論審美要素還是故事情節(jié)的安排,都是英美文學作品的典范。馬克思則這樣評價過古希臘神話,它是希臘藝術的起源,更是希臘藝術的寶庫,是希臘文化發(fā)展的重要土壤。古希臘神話給英美文學作品提供了發(fā)展基礎,在此基礎上產生了很多著名的作家與詩人,像但丁與阿里斯托芬等。他們所創(chuàng)作的文學作品中有許多人物都具有古希臘神話色彩。
2跨文化視角下英美文學作品語言藝術賞析
在跨文化視角下對英美文學作品進行賞析,需要閱讀人站在英美文化特色角度去分析文學作品中的語言,主動了解英語文學作品的語言特性。
2.1英美文學作品語言精練且有韻味
歐洲地方性語言在英美文學作品中的應用較為普遍,許多英美作家會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利用地方性語言提煉語言,做好語言的修飾與潤色工作,提高文學作品語言的藝術特性。一般來講藝術作品是作者個人世界觀、人生觀與當時社會發(fā)展趨勢的綜合體。在不同的時期,英美文學作品的語言具有不同特點。但英語文學作品中的語言源于生活,且高于現(xiàn)實生活是唯一不變的特點。就像偉大戲劇家莎士比亞的著作《哈姆雷特》,就是生活與文學的結合體。其中語言多變,修辭手法豐富,這樣精練的語言大大提高了文學作品本身的韻味,能夠吸引讀者關注。
2.2英美文學作品的戲劇性較強
與東方文學作品不同,英美文學作品的戲劇性較強,作品中有很多獨白自述片段。英美國家作者樂于表達人物的內心狀態(tài),獨白手法在英美文學作品中的應用較多。英美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作者對人物內心的獨白進行戲劇化處理,借助作品中的人物去表達自己對于所處社會的態(tài)度,對于某一社會事件的看法,借助故事中的人物去抨擊社會現(xiàn)象。在中國文學作品中,也存在借他人之口述自身之情的現(xiàn)象。在跨文化視角下賞析英美文學作品,需要閱讀者關注戲劇性這一特殊的語言特點,嘗試去接受文學作品的藝術性,為英美文學作品所描述的戲劇場景所感染,這也是英美文學作品得到高度認可的重要基礎。
2.3充分考慮英語文學作品文化性
跨文化視角下賞析英美文學作品,需要賞析者時刻關注文化要素。在英美文學作品中,實用性與交際性是語言應用的重要原則。在英美文學作品中,將英美文化與跨民族文化進行結合,將文學作品中的社會背景、文化背景與作品實際創(chuàng)設的語言環(huán)境進行結合,在尊重英美國家文化的基礎上賞析文學作品,才能促進賞析效果的優(yōu)化。閱讀者要在文化視角下分析英美文學作品,借此去提高個人交際能力,讓跨文化與跨地域的語言交流不再是問題。與作品本身溝通,與文化溝通,才能感受英美文學作品的語言特色。
3結束語
綜上所述,英美文學作品受到廣大讀者喜愛,在歷史變遷與社會發(fā)展過程中,英美文學作品的魅力逐漸顯現(xiàn)出來。在跨文化視角下賞析英美文學作品,體會英美文學作品中的語言藝術,對于每一位英語學習者與英語文學愛好者來說都是一次奇妙的旅行。關注英語文學作品中語言藝術的重要意義,才能擴大語言藝術魅力的影響,推動英語文學影響力提升。
作者:姚芳 單位:重慶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拾景樂.淺探文化差異對英美文學作品評論的影響[J].英語教師,2015,(12).
全國高考文學作品閱讀主觀題中,鑒賞評價作品的語言題,能力層級為E級,要求能鑒賞評價作品的優(yōu)美語言。因此,對文學語言的理解,超越了“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的詞義解釋層級,進入了欣賞的層面。這就要求考生有一定的文學作品欣賞能力,對文學作品語言的閱讀能在較高的賞析層次上進行,理解作品語言的意蘊,分析語言的表達技巧,品味語言的表達效果,領略其優(yōu)美雋永的藝術魅力。
一、2013年全國高考文學作品閱讀語言鑒賞題梳理分析
梳理真題 明確復習方向
把握考題特點 盤點出題規(guī)律
1.對文學作品語言的分析鑒賞是多年來高考文學作品類文章命題的一個重要內容。鑒賞文學作品語言的具體目標有:分析語言特點(特色)、語言含意、語言風格,賞析語言的藝術手法及表達效果,對語言作比較賞析等。主要考查鑒賞與評價能力。
2.近幾年,此考點主要考查的內容:①分析作品的語言特點;②理解作品的語言風格;③辨析作品語言采用的修辭手法及其表達效果;④句式的比較,理解句子深層含意,領會句子表達意圖等;⑤鑒賞人物語言的個性特色;⑥從作品實際出發(fā)對語言進行具體分析。
3.題型以主觀簡答題為主,也有探究分析題。一般4到7分。命題趨勢,本考點繼續(xù)以主觀問答題為主,鑒賞評價內容可涉及敘述描寫語言、人物語言,有可能會出現(xiàn)對兩個或多個人物語言的特點比較,目的是為了檢測考生閱讀理解文章的綜合評價能力。
典型真題解讀 透析規(guī)范答題
(2013年江西重點中學聯(lián)考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題。(21分)
離我最近的草
李玉良
①家鄉(xiāng)的田野,生長著一種我不喜歡的草叫沙蓬。
……
④……一大群沙蓬站在護網外,如天真而又充滿幻想的孩子,好奇地看著急駛的火車。忽而一陣風過,他們便無人管束一般,如撒歡的野馬,有的跑到山洼里,有的跑到水溝中,它們在背風的地方躲避著,好像跑得有點累了,歇在了那里?!?/p>
16.第四段中的畫線語句描寫鐵路邊的沙蓬,請分析其語言特色。
深度審題:分析畫線句子的語言表達特色,屬于語言特色題,就是分析用了什么手法,把要表達的對象表達得如何,闡述語言的表達效果。
規(guī)范答題:①運用了擬人的手法,賦予沙蓬孩子的特征,使得沙蓬的形象更加生動起來;②運用了比喻,把沙蓬比作孩子和野馬,突出了沙蓬天真、自由的特征;③與上文沙蓬給作者的印象形成鮮明的對比,為下文作者改變對沙蓬的看法作鋪墊。
二、高考文學作品閱讀語言鑒賞題復習指導
(一)儲備知識 夯實基礎
1.充分熟悉文學作品語言的特點
①語言形象化。就是說文學作品要求作家運用形象化的語言,生動地刻畫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繪聲繪色地描寫社會生活的圖景,使讀者進入一個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的藝術境界,直接地感知或想象出作家所描繪的一切。
②語言凝煉含蓄。這是指文學作品要盡可能以經濟的筆墨去描繪和概括豐富的生活和思想,給讀者留下廣闊的想象空間。
③具有強烈的感彩。文學作品不同于一般的文章,它總是以生動感人的語言塑造藝術形象,總是熔鑄著作者強烈的思想感情,這種感情,鮮明地表現(xiàn)在作品語言上。
2.掌握文學作品語言的鑒賞角度
①從遣詞造句的角度去鑒賞。包括用詞、句式。如疊字疊詞、動詞形容詞數(shù)量詞的選用,整句散句、長句短句等。
②從修辭的角度鑒賞。如: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引用、對偶、借代等,這些修辭手法本身具有典型的作用。如比喻的作用是化此為彼,化抽象為具體,形象生動,想象豐富;擬人的作用是化物為人,親切自然,人格化等。
③從語言風格的角度鑒賞。自然淡雅,平和沖淡,蒼勁雄健,絢麗濃艷,清婉雋永,形象含蓄。
④從語體色彩的角度鑒賞。如:書面語與口語、普通用語與專業(yè)術語等。
⑤從情感色彩的角度鑒賞。要善于體味作者在字里行間所表露出來的感情,或含蓄,或直露;或奔放,或細膩等。善于分析品味景中情、事中情、理中情等。
(二)熟悉技巧 規(guī)范答題
1.賞析文學作品語言一般從下列4個方面思考
①語言的含意和作用。對文章語句的作用和意義進行鑒賞,表達了什么意義,有何表達效果,在結構和內容上有什么作用。
②語言的特點。一般從準確簡潔、清新明快、生動形象、淺顯質樸等方面思考。
③語言的風格。有幽默、辛辣、自然和諧、含蓄、深刻等。
④語言的手法。多從修辭手法角度思考。
2.解答語言賞析題的步驟和方法
(1)第一步,認真審題,根據(jù)要求找準切入點。賞析時須先找到賞析的點。縱覽近幾年的高考試卷,語言的賞析點主要有:①語句的含意和作用。②鑒賞語言的特點。③語言的風格。④語言的表達技巧。多從修辭手法和表現(xiàn)手法入手。⑤語言的表達效果。表達了什么意義,有何表達效果,在結構和內容上有什么作用。
(2)第二步,明確目標,選好鑒賞點。賞析不能面面俱到,在找到的點中選擇一個即可(考試時須依照要求而定)。我們應根據(jù)自己的積累和擅長,選擇一個既符合題目要求又便于自己發(fā)揮的點。這一點必須是打動自己、折服自己,使自己有感而發(fā)、有話可說的一點。
(3)第三步,評價語言,規(guī)范答題。就是寫出對選點的欣賞文字。落筆時首先要亮出自己的賞點是什么,然后具體寫出欣賞的理由,不能空泛,更不能游離于原文。概括說就是,抓住一點,全力突破,賞有理由,析有依據(jù)。
3.解答語言題要注意兩點
一是鑒賞時要詞不離句,句不離篇,要有文本思想。高考現(xiàn)代文閱讀命題有一個重要原則,就是對文中負載信息量大、內容含蓄、意義深刻、表現(xiàn)力強的語言進行鑒賞。這只有聯(lián)系文章的主旨,根據(jù)上下文的具體語境,細加品味、揣摩,才能正確理解其中的含義,這是閱讀文學作品的基礎和關鍵。
關鍵詞:文學作品 改編影視 敘事方式 審美意象
隨著計算機技術、互聯(lián)網技術的高速發(fā)展,聲像時代宣告到來。人們對于文學作品的接受,從傳統(tǒng)的閱讀書本,漸漸轉向使用電子設備閱讀電子書籍或觀看文學作品的改編影視等,閱讀的內容、范圍、方式等都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大學生對經典文學作品的閱讀興趣也普遍降低,閱讀的數(shù)量也大幅降低。與閱讀書本相比,他們更愿意觀看改編影視。在此時代文化背景下,改編影視可以成為文學作品教學的有益輔助,使之協(xié)同參與到課堂中來,培養(yǎng)學生的多元能力。
文學作品的改編影視在課堂教學中所起的作用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不少研究者在這方面都做了很好的研究。高文波指出“教師要選擇‘忠實于原著’的影片放映給學生看,并進行正確的引導,開展教學活動”。[1]劉英杰分析了改編影視課堂利用的三個模式的利與弊。[2]羅冬梅認為“恰當?shù)厥褂梦膶W名著改編的電影進行輔助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可觀可感的認識材料,也能極大地增加課堂教學的信息容量”。[3]本文愿在文學作品與改編影視的敘事方式、審美方式以及課堂組織方面,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一、文學作品與改編影視在敘事方式上的不同
文學作品的敘事手法通常是敘述、描寫、說明、抒情和議論,影視作品最常用的是蒙太奇手法。教師在利用改編影視輔助教學的過程中,應告知學生:文學作品側重于敘述,情節(jié)發(fā)展可以不分時間地點、任意切割,閱讀的主動權完全掌握在讀者手中;影視作品側重于表現(xiàn),受制于時空條件,觀眾只能根據(jù)屏幕上情節(jié)的發(fā)展來了解人物,其感受易被編導、演員、畫面而左右。
基于以上認識,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利用改編影視,加快學生閱讀文學作品的速度。從教學角度來看,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過程中要反復強調文學作品與影視改編作品兩種藝術形式的互補共存關系,特別是需要讓學生進一步明晰文學作品是改編電影發(fā)展繁衍的淵源和基礎。恰是如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絕對不能拋開文學作品而為欣賞影視而看影視,那樣就無法深入體悟文學作品與改編影視的異同,失去了提高閱讀欣賞水平的本意。
應該說,改編影視是對文學作品的認知性導入,通過引導學生通過這種視覺藝術以直觀展現(xiàn)方式了解文學作品,從而回歸原著的閱讀,在對比批評中最終達到課堂教學中對文學作品的理解把握。不管如何,都要先閱讀文本作品,再欣賞電影,或者反之,先看電影再讀文學作品,抑或同時進行,從而達到豐富感性經驗與抽象理性認識兼顧的學習。
二、文學作品和改編影視構成審美意象的方式不同
“文學就是用語言來創(chuàng)造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語言來反映現(xiàn)實事件、自然景象和思維過程?!盵4]文學作品就是文本語言的藝術,其審美意象由語言文字創(chuàng)造,其人物形象一般具有間接性與朦朧性。影視則是視聽的藝術,其審美意象由聲音、圖像構造,其人物形象具有直觀性和形象性。
文學作品創(chuàng)造的審美意象往往帶有鮮明的個性特征和強烈的感彩,蘊涵著豐富的審美價值。由于文本語言或欲言又止,或簡短精煉,或不惜筆墨,或一唱三嘆,給讀者的想象提供了的廣闊天地,以獲得更深層次審美愉悅。如《陌上?!穼α_敷的描寫:“行者見羅敷,下?lián)埙陧?。少年見羅敷,脫帽著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這一段文字無一字描寫羅敷的容貌,而無一字不在描寫她的容貌。作品從“行者”、“少年”、“耕者”、“鋤者”被羅敷所吸引的表現(xiàn),側面烘托了羅敷的美麗。每位讀者腦海里所浮現(xiàn)出來的“羅敷”糅雜了他們各自的社會背景、生活閱歷和知識結構,符合其審美想象,并且這種想象更能令人陶醉其中。
影視以屏幕上的視聽形象為媒介,通過聲音、動作、圖像的高度融合,把人物動作和表情、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生活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觀眾用眼睛、用耳朵,被動地從鮮活的人物形象和可感知的矛盾沖突中獲得直接的審美感受。然而,這種表達方式過于直白和,在一定程度上禁錮了觀眾的想象空間,使他們只能被動接受影視作品所構造的審美意象,而不能以自己的視角能動地欣賞原著所塑造的審美意象。《陌上?!返饺缃癫]有改編成影視作品,但是可以想見:不管“羅敷”是以何種面目出現(xiàn)在屏幕上,總會有很多人發(fā)現(xiàn)此“羅敷”與自己心中的“羅敷”會有這樣那樣的差別。因此,影視作品既表現(xiàn)了美,但在一定程度上又破壞了美。
在課堂教學時,教師應以實現(xiàn)教學目標為基礎,利用影視改編作品激發(fā)學生對文學作品的興趣,引導學生對文學作品進行深讀精讀,以營造豐富的審美意象,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三、文學作品與改編影視充分結合,協(xié)同構筑和諧課堂
文學作品與改編影視在課堂上的結合越來越緊密,但是沒有相應的規(guī)范可遵循。有的教師以改編影視為主,以作品講授為輔,造成學生對影視的依賴,更不愿意直接閱讀文學作品;有的教師則把握不準作品講授與影視播放的時間分配,以至于影響教學目標的完成;有的教師不加選擇、不分優(yōu)劣地給學生隨意播放影視。作為教學的實施者和引導者,教師應充分了解改編影視在教學中的利弊,進行有的放矢的運用,才能緩解教學困境,提高教學效果。
“組織教學成功,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很快的進入課堂;反之,則會影響整堂課的教學質量?!盵5]利用改編影視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小組討論,讓學生對作品的人物塑造、思想主題、藝術特色和語言特色等展開探究和討論;也可以讓學生就某個故事情節(jié)進行改編或排演,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加深對于文學作品主題思想的理解。
改編的影視作品在課堂上的應用可以看作是教學的有益補充,有助于豐富教學內容,屬于多媒體技術教學應用的一個方面。改編影視與文學作品的協(xié)同,更是教學方法改革與教學內容改革的一個有意義的研究內容。
參考文獻
[1] 高文波,電影與《中國現(xiàn)代文學》教學[J],電影評介,2008(17)
[2] 劉英杰,他山之石何以攻玉――淺論如何利用名著改編電影促進英美文學教學[J],時代文學,2009(10)
關鍵詞:文學作品 閱讀方式 意義和價值
閱讀可分為文學性閱讀與語文學閱讀兩種,本文將探討一下兩者的特征與差異。
一.幾種語文學閱讀文學作品的方式。
文學的語文學解讀,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讀文學作品方法,我們從讀小學、中學以及到現(xiàn)在大學中文系,都經常使用的方法。它看似力圖從各個方面來解釋、理解文學作品。如從作家創(chuàng)作到時代的生活背景,從文本的語言結構到內容主題,從表層意義到深層的文化歷史意蘊和人生哲理等各個層面,對作品進行研究、解釋,以為做這些研究,就是在解釋文學、讀懂文學。而事實上未必。為什么?這里列舉常見的四種非文學的閱讀方法:
(1)意圖論,從閱讀角度看,讀作品的目的就是尋找作家在作品中的意圖和思想;從研究角度看,就是通過各種記載和考索,作家在作品中向讀者表明了什么傾向和意圖。問題是,作家沒有闡明他的作品的意圖怎么辦?作品可以有多重理解怎么辦?
(2)社會歷史批評論,與第一類工具論差不多,將文學作為表達人生、歷史和社會理想的工具。所不同的是:第一類工具論是將文學作為素材去證明、認識歷史、現(xiàn)實生活的工具;而社會歷史批評是通過社會學歷史學對生活歷史的研究,對照文學作品中所反映的社會歷史和人生,來判斷文學的真實性和價值,如果文學真實地反映社會人生那么這個作品就有價值,就值得閱讀。問題是,如果一個作品虛構帶有點瞎掰,我們怎樣判斷?如吳承恩的《西游記》。
(3)讀者感受論,閱讀沒有標準,只要讀者感到愉悅怎樣理解都有價值。問題是,一千個讀者真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如果這個比喻說法成立,那么就可以認為文學作品的解讀可以有無限的可能。德國接受美學家堯斯就認為文學作品能夠不斷被人解讀,就證明這個作品具有無限的潛力,就能在文學史上長久存在,成為經典。而常識是,除非是誤讀、瞎讀也行的無標準論,否則再好的文學作品不可能有那么多理解。一千個哈姆雷特畢竟是還是哈姆雷特??!這一說法表明,一個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內涵必然是意蘊豐富的,我們閱讀不能將其簡單化,否則你就沒有讀出其中三味。
(4)文本論,認為文學的價值和意義就在文學本身,新批評將文學看做是一個自足的客體,價值和意義在于文本本身的結構和表達方式中。問題是,文本的意義結構和表達方式是否像論說文那樣確切?如何處理讀者在文本意義結構和表達方式中的含混、悖論、多義中的選擇?讀者的意向性選擇也是需要考慮進去的,不然為什么一個作品怎么會產生那么多不同的理解呢?
以上列舉的兩類六種閱讀方式,第一類閱讀文學完全不靠譜,第二類四種閱讀看似有點靠譜,實際上也不是真正的對文學的閱讀,為什么?從第一種意圖閱讀法看,我們從作品讀出來的意義和意圖重要,還是作家說了的意圖重要?它教我們不要相信自己閱讀的眼睛和感受;第二種把文學閱讀與讀歷史讀社會混為一談;第三種把文學藝術的欣賞變成了隨意的感受,很可能變成第一類的惡搞和斷章取義的實用主義理解;第四種變成了讀者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和感覺里。
那么,怎樣的閱讀才是正確的文學閱讀呢?
二.什么是文學性的閱讀。
文學性的閱讀就是按照文學的角度欣賞文學作品。什么是文學的角度?就是說文學作品是一門語言藝術,我們閱讀文學作品就是欣賞作品里的藝術性語言。即:(1)從表現(xiàn)方式看,文學作品與哲學、政治學、社會學、歷史學等文本相比,雖然都是由一部字典的字詞寫成的,但表達的句式即表現(xiàn)方式是不一樣的。文學作品重在語言本身的如何表達和達到怎樣的效果、感染力;而后者重在用語言去陳述、說明、說服和論證,目的是說理。(2)從表現(xiàn)的內容看,文學作品的內容是虛構的、是經過特定選擇的,即便所寫人物和事件是真實的,也不能像歷史學著作那樣當真。因而其內容往往根據(jù)人物塑造、情感表達和事件發(fā)展邏輯需要而編織;哲學、政治學、社會學、歷史學等都試圖表明自己的論述是客觀、可靠和有效的,即便舉的例子是虛構的,但所陳述的意義是力求客觀、準確、可靠。
基于這兩點對文學的基本認識,我們如何來對待文學作品呢?你可以像我們前面列舉的幾種方式對待文學,但這些都不是對待文學作品的方式,真正對待文學的方式就是將文學當做文學來讀。簡單地說,就是將文學當做藝術來欣賞。那么,怎樣判斷自己對文學作品的閱讀是文學性的閱讀?可以根據(jù)以下三個特征來判斷你的閱讀是否屬于文學性的閱讀。
1.文學是一門語言藝術,首先是要感受到一部作品的藝術性的語言。
一部作品藝術性的語言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過去我們比較重視文學作品的修辭技巧,如比喻、夸張、反諷、隱喻等技巧運用,這是對的,但還不夠,或者說這僅僅是文學作品的藝術技巧的一方面,文學作品運用這些技巧的真正目的是讓讀者感受到作品語言的重量、溫度、色彩,詞語與詞語之間的疏密、節(jié)奏和速度,以及語言敘述的語氣、聲調、視角、姿態(tài),語言背后的聲音和隱喻(畫外音、言外之意)等,只有這樣,你才會感受到不同作品的語言特色和風格,才能真切體會到文學作品作為藝術品的語言魅力。如王維的“雨中山果落,等下草蟲鳴”,我們可以聽到雨打山果掉落的聲音,草間的蟲子鳴叫起來了,一靜一動,一起一落,語言的氛圍非常好。凡是不具備語言魅力的作品都不是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它們是不值得閱讀的。許多快餐小說如網絡小說,都有這個毛病。這里舉曾經紅極一時的一部歷史小說《明朝那些事兒》,初看這個作品敘述很有特色,帶有調侃的口氣來敘述嚴肅的歷史,但很快就發(fā)現(xiàn)寫一兩部還行,但后面三部四部一直到第七部,都是一個調調,還有很多細節(jié)重復敘述,顯然是為了湊字數(shù)玩故事賺錢。這種作品很快就過眼煙云。
2.詩要讀到意境或境界、氣象、激情、胸懷和意蘊
讀詩關注語言的音律、色彩、詞語的輕重、疏密、節(jié)奏等外,還要從整體上把握詩意。詩意最終呈現(xiàn)的風貌和風格,中國與西方是有差異的,在中國古典詩歌中更多表現(xiàn)的為“意境、境界、氣象”;西方也有的詩講究意境,但更突出的是激情、胸懷(另一種氣象)和思想意蘊。
詩要有意境和境界,大家熟知,我在這里不說。但要講一下有“氣象”的詩。我們常講漢唐氣象,這在文學上表現(xiàn)相當明顯,如漢賦詞語華美,鋪排揚厲,一副浩浩蕩蕩的樣子;唐詩如李白的詩中,則是瑰麗、豪放、瀟灑、恣肆,一副“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樣子。這就是詩中詞語編織的“氣象”?!抖Y記.樂記》:“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于中,故形于聲,聲成文謂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正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正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聲音之道,與正通矣?!睂h唐的詩賦,我們加一句,“大國之音曠達而豪放”(就連一個專注意境營造,很唯美的詩人王維也寫出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樣壯麗的詩句)。
西方文學,尤其是浪漫主義詩歌的興起,正值西方海外殖民擴張成功,財富急速積聚,經濟繁榮、政治昌明、科學大發(fā)展的啟蒙運動時期,即18世紀前后,詩人的詩表現(xiàn)出來的也是一副激情滿懷的氣象。如英國詩人雪萊、拜倫、勃朗寧,德國浪漫主義詩人如席勒、歌德、海涅等身上都可看到,還有俄國詩人普希金、萊蒙托夫等,美國的費特曼(中國的郭沫若深受惠特曼影響)等,他們的詩體現(xiàn)了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一股激情和胸懷。
3.小說要讀出想象力、驚奇、逼真和深刻意蘊
《西游記》的想象力我們不說了,寫實作品《紅樓夢》開篇“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構思奇特,想象力豐富。同時這些作品的逼真感同樣很高。如《西游記》盡管里面描述的是種種神話故事,但有生活和動物心理學做基礎讀起來同樣非常逼真。至于偉大的小說,都必須具有深刻意蘊,否則就因為缺乏深刻意味而流于膚淺。
總之,我們倡導一種文學性的作品閱讀方法,其實是一種帶有非常專業(yè)性的文學閱讀,目的是擱置各種工具性、實用性的非文學閱讀,讓大家對文學作品有一點兒文學的感覺,讓我們在文學作品的閱讀中靠譜一些。就像大家唱卡拉OK,懂一點音樂專業(yè)性的常識,唱歌雖然不會唱出專業(yè)水平,但總得靠譜一些。懂一些專業(yè)性的進入文學的閱讀方式,才不至于把小說僅僅看成故事,把詩歌看成浪漫情感的抒發(fā),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真正讀文學。
一是源于宗教經典。988年,基督教傳入俄羅斯。雖然在不同歷史時期對宗教的重視程度不同,但基督教名和東正教名自此就成為了俄羅斯人姓氏的主要來源,這也就賦予了俄羅斯姓名濃厚的宗教色彩,許多姓氏都能在宗教教義中追根溯源。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姓名也是如此,尤其是一些僧侶的命名更是直接取材于《圣經》、《主禱文》等宗教經典,其自然會帶有相應的文化內涵。二是源于詞匯本義。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作者很多時候會借用現(xiàn)成的單詞或詞組,如名詞、形容詞,來直接做作品中人物的姓名,這在俄羅斯的文學作品中十分常見。俄語姓名的詞源非常多樣,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就是源于普通名詞和專有名詞,這也決定了文學作品直接取詞義來給人物命名,使之能夠帶有鮮明的文化伴隨意義。三是源于諧音聯(lián)想。同音字、近音字、新造字同樣是文學作品中人物命名的主要方法之一,較之直接套用現(xiàn)成詞匯的方法來說,這種方法更為隱晦。俄羅斯人的姓名就有著豐富的聯(lián)想意義,一些歷史人物的名字或有代表性的象征典型的民族文化的名字就會讓人產生不同的聯(lián)想,并能引起較為明顯的共鳴。因此,通過諧音聯(lián)想的方法命名人物、表達文化內涵也是俄羅斯文學作品中的重要手段。
二、俄羅斯文學作品中姓名語言文化對塑造人物所起的作用
俄羅斯的文學家們在作品中塑造了多個栩栩如生的文學形象,其中不少人物的命名都別具匠心,包含著作者對人物的褒貶、愛憎之情,隱含了作者對人物道德品質的評價或暗示人物的職業(yè)、體態(tài)、性格等特征,給讀者留下了豐富的聯(lián)想空間。這些作品中人物姓名獨特的語言文化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作用:一是能夠體現(xiàn)人物的品質特征。此類姓名在18~19世紀的俄羅斯文學作品中曾廣為采用。比如在果戈里的名著《欽差大臣》中市長的姓氏是Сквозник-Дмухановский(安東·安東諾維奇·斯科沃茲尼克—徳穆哈諾夫斯基),“Сквозник”在達爾字典里的解釋是“狡猾”、“流氓”、“無賴”,可用來形容人物性格。這位市長的雙姓第二部分是“Дмухановский”,在烏克蘭語中可譯為“吹風、吹氣”。顯然果戈里在這里用了兩個含義的雙姓來暗示了狡猾而具有欺詐性的人物性格。二是能夠體現(xiàn)人物的職業(yè)地位。如有的作家給一位音樂家起名為Смычков(мычок為弦樂器的弦子),給一位大尉起名為Гауптвахтов(гауптва2хта為軍隊中的禁閉室)。與職業(yè)相關的還有頗具特色的商人姓名。大多數(shù)商人姓名的特征并不明顯,但有些姓名則與其職業(yè)有關,常由形容詞和名詞組合而成。比如Гнилорыбов(гнилаярыба腐爛的魚),Твердохлебов(твёрдыйхлеб硬面包)等,用以暗示從事賣魚和面包業(yè)的商人。三是能夠體現(xiàn)人物的社會階層。在小說《外套》中,主人公是一位名叫АкакийАкакиевичБашмачкин(阿卡基·阿卡基耶維奇·巴什馬奇金)的抄寫員,他是一個卑微的九品小官,平時安分守己、克勤克儉、忠于職守,省吃儉用做了一件聊以過冬的外套,不料被強盜奪去,申訴無門,郁郁而終。姓氏Башмачкин來自于名詞башмак(鞋),表明他的社會地位低下,是個受人踐踏、欺凌、可憐又可悲的小人物。
三、俄羅斯文學作品中人物姓名語言文化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合作補償策略 運用原則 運用方法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122
在英語文學作品翻譯成漢語或者漢語文學作品翻譯成英語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翻譯語義的誤差,為了減小這種誤差,合作補償策略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翻譯方法。其實說通俗一點,也就是講不同語言之間所存在的歧義在翻譯的時候找出其共通點,特別是文學作品中,在保持作品本身內涵的基礎上進行適當?shù)男揎棧軌蝻@著地改善翻譯質量。
1 運用原則
要使合作補償策略在英語文學翻譯中得到有效運用,就必須要本著消除語句差異的基本出發(fā)點,從文學作品的藝術內涵上入手,在保持其藝術精華的同時能夠用另一種語言的語言表達方式將其核心內容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通過語義融會上的合作、表達手法上的補償,用以下幾點原則進行文學作品翻譯的藝術處理。
1.1 句意表達一致原則
句意表達一致原則,是指在作品翻譯中不能改變文學作品的基本語義,這是中英文文學作品翻譯中的基本要求。在文學作品中,所出現(xiàn)的最為嚴重的翻譯問題就是表達句意的偏差問題,因此,為了使句意表達得準確無誤,就必須要根據(jù)語句原意進行翻譯,即使翻譯過來的文學藝術效果不足,也不能出現(xiàn)語義表達上的偏差。
1.2 保持文學美感原則
保持文學的本來美感是英語文學翻譯過程中僅次于句意一致原則的第二大原則,并且是文學作品翻譯的特有原則。因為文學作品之所以有翻譯的必要,就是其具有非常高的語言藝術價值,并且代表著作品創(chuàng)作當時的文學內涵,思想內涵,以及作者的追求等等。具體的方法可以對文學作品進行適當?shù)恼Z句表達方式的增刪,在不改變句意的基礎上使作品的語句更加豐滿,翻譯過后的語句表達更加生動。
1.3 結合創(chuàng)作環(huán)境原則
文學作品之所以具有相應的文學價值,一部分原因由于作品本身是某一時代的“產物”,作者在創(chuàng)作時離不開其特定的環(huán)境,作者將自己在該環(huán)境下的特有感情融入了作品。因此,在翻譯的時候,可以在以上兩點原則的基礎上,融入作品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以重現(xiàn)作者當時的生活環(huán)境、語言環(huán)境、文化環(huán)境等等。
2 運用方法及策略
通過對上文幾點翻譯原則的了解,就可以在一些英語文學翻譯中發(fā)現(xiàn),其實翻譯得傳神的文學作品在很多時候都是運用了合作補償策略,在保持語義不變的基礎上對文學作品中的語句進行修飾性的翻譯,使得被翻譯的文學作品,即使變成了另一種語言表達,也能夠將其本身的文學價值表達出來。比如說以下一些語句的翻譯,就是合作補償策略運用的典型例子。
2.1 表現(xiàn)作品意境中的真實美
所謂作品意境的真實美,也就是在翻譯過程中保持作品原本需要表達的內容,將作品的藝術價值原封不動地保持住,只是用另一種語言表達出來。這種翻譯方法最重要的就是要對作品的內容與創(chuàng)作背景有非常深刻的理解,首先要指導作者本身的生活背景、藝術風格、寫作手法、以及創(chuàng)作該作品時所處的年齡,擁有的心態(tài)等。從另一種角度來說,這種翻譯方法就是翻譯者與文學作品創(chuàng)作者跨越時空的對話,翻譯者將作者的思想、寫作手法、用語習慣以另一種語言的方式原封不動地傳承下來。例如對于那些磅礴大氣,句式工整、蒼勁有力中文詩句,而用保持其本質美的方法翻譯成英文之后,整句英文版的詩同樣也要傳承中文詩句的神韻,顯得氣勢磅礴,并且用相同的句式進行翻譯,同樣具有了詩句工整的特點。
2.2 表現(xiàn)作品的不同語言美
在文學作品的翻譯過程中,畢竟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能夠以相同的語句形式翻譯過來,有些作品如果以相同的語句形式翻譯,就會對文學作品本身的意境表達產生很大的影響。比如說漢語文學作品中更注重語言的意境美,而英語文學作品中則更注重語言的形式美,為了使文學作品在翻譯之后依然具有整體美感,就可以在保持作品原意的基礎上用各自的語言特點表達作品的思想。這種語言的特色表達也表現(xiàn)在一些幽默搞笑的文學作品中,由于東西方對語言幽默的理解不一樣,因此一般是采用各自的語言特點將句意表達出來。
比如:A:I just don’t want to be a guy who sits in his office worry about the VENUS.
B:VENUS?
A:Weekly estimated net usage system. It’s a processing term.
這一則笑話的翻譯,就可以翻譯成:
A:我不想成為坐在辦公室擔心“維納斯”的人。
B:維納斯?
A:“每周估計凈值使用系統(tǒng)”,電腦處理的術語。
眾所周知,“VENUS”翻譯成“維納斯”在英漢互譯過程中幾乎已經是約定俗成的了,所以在這里翻譯過來的時候如果按照英語語境翻譯的話,就沒有幽默的感覺了,而翻譯成“維納斯”,則可以很好地表達漢語語境中的幽默。
3 結束語
英語文學翻譯是實現(xiàn)中英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而合作補償策略在英語文學翻譯中的運用,則可以將中英語言的差異相統(tǒng)一,以生動靈活的形式對文學語言合作互補,實現(xiàn)真正的文化融合。總之,在世界統(tǒng)一化的進程越來越高的今天,英語文學翻譯已經成為一種推動進程發(fā)展的助力。
參考文獻:
[1]吳建.文學翻譯的文體學評估框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3.
[2]張清華.英語文學翻譯中的美學價值與藝術特性[J].芒種,2012,(16):161-162.
[3]呂瑋.淺談英語文學翻譯中藝術語言的處理原則[J].芒種,2012,(24):152-153.
關鍵詞:文學方言;雜合理論;文學方言翻譯;語言;譯文雜合;文學作品;翻譯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1573(2016)02-0038-03
文學方言翻譯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翻譯活動,它涉及眾多領域,如語言學、翻譯學、文學等等。語言體現(xiàn)著社會文化觀念,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方言,是一定地域范圍內語言社團成員共同遵守的語言表達習慣,具有鮮明的地域特性。文學方言是“一些已進入標準語的方言詞語或已被大眾所接受的方言詞語甚至一些粗俗的口語詞”[1](P96)。文學作品中方言根據(jù)作者的寫作意圖,對于方言本身的熟悉及敏感度等,在作品中以不同層次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文學作品中原汁原味的方言展現(xiàn)了濃郁的民族氣息,浸染著地域文化色彩,傳承著地域文化,是構成其整體的一部分?!拔淖直旧頉]有什么頭等二等的分別,全看我們如何調遣它們?!盵2](P138)翻譯作為文化與文化間實現(xiàn)交流的手段,其主要功能就是把源語言當中的文化移植到目標語言中去,從而使兩種異質文化發(fā)生交融。而文化間的交融并非二元對立,在這一過程中,源語文化與目標語文化間存在一個雜合的空間,因為文化在交融的過程中必然存在不相容性。因此正如霍米?巴巴所說,所有的文化陳述和系統(tǒng)都建立于一個模糊、雜合的“發(fā)聲的第三空間”。[3](P37)文學方言的翻譯不論是在語言文化方面,還是在翻譯策略方面,都存在“雜合”,而這一雜合的“第三空間”一直是譯者苦苦探索的問題。在雜合理論的指導下,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盡可能將原語中的異質文化成分進行保留,對西方文化霸權起到一定的顛覆作用。
一、雜合理論
雜合(hybrid)概念最初屬于自然學科的范疇,它的意思是“具有了發(fā)生交流的雙方特點,但又不同于雙方的混合體,而且具備母體雙方不可比擬的優(yōu)點”。[4](P54)巴赫金對雜合作了界定,他認為,雜合是指“單個語句界限之內,語句的范圍之內兩種社會語言的混合,兩種被時代、社會類別或其他因素分開的不同的語言之間的混合”。[5](P358)文學研究中的雜合是指“不同語言和文化相互交流、碰撞,最后形成的具有多種語言文化特點但又獨具特色的混合體”。[6](P55)在翻譯的過程中,雜合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原語文本雜合,另一種是譯入語文本雜合。本文旨在討論譯文雜合。譯文雜合指的是在翻譯時,譯入語文本中既有原語語言、文化、文學成分,又有譯入語語言、文化、文學成分,兩者相互混雜,相互交融,從而使得譯入語文本展現(xiàn)出雜合的特點。譯者是翻譯活動的主體,在翻譯時,譯者一方面要向原文靠攏,另一方面,譯者在翻譯時必然受到自身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從而使得譯文成為雜合體。“身份是一種主體間的,表演的行動,它拒絕公眾與私人、心理和社會的分界。它并非是給予一種‘自我’,而是自我通過象征性他者之領域――語言、社會制度、無意識――進入意識的。”[7](P85)
二、文學方言與文學作品
方言的形成源于歷史。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方言一直是創(chuàng)作者的桎梏。隨著時間的推移,方言開始成為創(chuàng)作者豐富的資源庫。創(chuàng)作者使用方言來反映某個地域文化特色,塑造鮮活的人物形象和語言特色。“思維是人類都有的,但不同民族對客觀外界的主觀認識會有不同的思維方式和思維風格。這些必然制約和產生不同的語言結構和表達方式;不同民族對相同概念,在語言上采用的不同結構和不同表達形式同樣也可以反映出不同民族的思維方式和風格?!盵8](P7)
文學方言形成于特定的社會語境,是人際間從事溝通的一種語言形式,“語言是音義結合的詞匯和語法的體系。”[9](P1)這也就是說文學方言是發(fā)話者與受話者之間通過文本語言形式在特定的社會語境中開展的交流活動。所以文學方言本身既具有文學的基本屬性,又具有社會屬性。
語言本身是一種符號。文學方言作為一種獨特的語言符號,自成一體,因而具有自身的語言特征?!拔膶W的第一要素是語言。語言是文學的主要工具,它和各種事實,生活現(xiàn)象一起,構成了文學的材料?!盵10](P332)
(一)文學作品中方言的社會內涵
文學作品中的方言主要是用以刻畫說話者真實的人物形象和地域氣氛,往往成為衡量人物的受教育程度和社會地位的標準。語言是人格的體現(xiàn),對方言的使用常常暴露出說話者的某些信息,比如說話者來自何地、受過何等教育以及處在何種社會階層。[11](P26)韓禮德認為,處于社會底層的,并且受教育程度較低的人們說的語言標準程度低,且地域性變體程度強;反之,社會地位越高,受過的教育越好的人們所說的語言標準程度也越高,并且地域變體程度較弱。實際上,那些受過最好的教育,處于社會階級頂層的人們用的就是標準英語。[12](P18)但是以上這些并不是絕對的。作者在作品中使用什么樣的語言,主要取決于作者想要表達什么樣的文學藝術效果,方言便是其中的一種。有時候說方言并不意味著說話者的地位低下或者受教育程度不高,或者說話人粗俗,而是為了達到某種特定的效果。所以在翻譯時,譯者要充分理解把握原作的真實意圖,恰當?shù)膫鬟_原作的意思。
(二)文學作品中方言的藝術效果
文學是運用語言文字為載體,表現(xiàn)一種想象的藝術形象,再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表達作者意識的一種形式。詞匯是構成語言的建筑材料,而語法則形成了語言的意義內容。文學作品語言的采擷不僅僅局限于標準語,為了更好地表現(xiàn)文學作品中人物形象,還會采用方言。文學方言的藝術效果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在文學作品中,作者運用方言來展現(xiàn)地域背景,使作品地域色彩更加濃重,展示色彩斑斕的生活特點,同時使用方言帶給讀者的感受更加真實自然。每個人的生長環(huán)境不同,經過不同文化環(huán)境的熏陶,其文化資源以及風俗習慣都具有地域性特征,而方言則是對人們影響的一個因素,通過方言,我們能夠了解到相關作者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以及生活的時代背景,所以很多作家在進行創(chuàng)作時能夠在無意識中流露出自身的情感,從而更加深入地塑造人物。文學方言是作家的一種有意識的創(chuàng)作手法,作家運用這種手法能夠展現(xiàn)出地域特色。
在文學作品中的方言,能夠很自然的將讀者帶入到文學作品所處的時代,以此來增強文學作品的真實性以及感染力。
2. 運用方言塑造不同人物的個性特征。方言有助于于表達人物性格特點、行為舉止、文化程度和社會地位等方面。方言作為一種系統(tǒng)的,有規(guī)律的,富有個性的語言,能夠表達人們最初的情感體驗,產生獨特的美學效果。每部作品都是一個聲音,一個整體,都是作家自身情感的表達,并且在作品的內部對于語言的運用都構成了一個聲音的序列,作品以及聲音序列組成了兩個層面。作家在進行創(chuàng)作時候,根據(jù)自身的情感,對方言進行了提煉,并且進行了選擇,從而引入到了文中,并且增加了作品中方言表達的典型性。而讀者在進行閱讀時,根據(jù)方言,能夠更好的對作品有一個理解,并且能夠使讀者更深刻地了解到作品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在文學作品中的方言,能夠還原文學語境,文學作品中的對話不僅僅是真實生活的反映,同時也具有很深厚的象征韻味,文學中的語言都是為人物進行量身設計的。在文學作品中,方言的使用,能夠帶給讀者一種“此處無聲勝有聲”的感覺,在進行信息的傳遞時,能夠將相應的文化背景展現(xiàn)給讀者,從而增強了作品的時代性以及感染力。在文學作品中運用方言,可以有效地提升作品的韻味,使讀者深刻地了解到當?shù)氐拿袼孜幕约吧畋尘埃o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加深作品的表達效果。在文學作品中滲入方言成分,能夠十分深刻地表現(xiàn)人物內心的想法,并且能夠展現(xiàn)出人物的性格特點。
三、雜合理論與文學方言翻譯
文學方言作為語言既存在內部雜合,又存在外部雜合。文學方言翻譯中的雜合主要源于外部,形式也多種多樣,比如語言、意識形態(tài)、文化、政治經濟、種族等。當弱勢語言與殖民語言之間存在矛盾沖突時,就必然會需要一個特殊的空間來化解融合兩種語言間的對立,而這一空間的產物兼有兩種文化的性質,這便是“雜合”。文學方言翻譯中的“雜合”使得譯者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體性,推動兩種不同文化彼此間的了解和滲透。譯者要真實的傳達原語文本的語言,除了要有扎實的基本功以外,還必須使文學方言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真正表現(xiàn)文學方言質樸的本色。譯者明乎此理,在翻譯的過程中必須把握好分寸,若是“以為不華而飾之朱粉,妍者必減,媸者必增也”,文學方言翻譯真正的美在于此。譯者可以充分利用文學方言所蘊含的豐富文化內涵,將文學方言的精髓得以再現(xiàn)。譯者必須從原作出發(fā),盡量向目標語靠攏。在翻譯時,譯者應在自己的譯文中多保留一些原語文本的語言、文化、文學的成分。
由于文化差異的存在,文學方言具有各自的特點。所以譯者最棘手的是如何在保留源語言文化和語言的同時,為目的語文化所理解和接受。譯者在翻譯方言成分時首先要準確把握文本中使用方言的原因是什么。盡可能的讓原語文本自己“說話”,以信為前提,避免鉛華虛浮,披沙瀝金,使譯文更有真實之感。對于譯者來說,當兩種異質文化發(fā)生碰撞時,最棘手的問題莫過于翻譯時如何處理文學方言中的文化空缺。實際上,譯者在選擇翻譯策略時,主要是如何在原語作者和譯語讀者之間找尋一個“交匯點”。
四、結論
雜合理論為文學方言的翻譯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空間視角。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主體性,利用“第三空間”,實現(xiàn)兩種語言間完美的融合。文學方言的主體大多為人,譯者在轉換時,應選擇最能再現(xiàn)原文本人物形象,突出人物語言個性,體現(xiàn)人物獨特的“私人語言”,進掘縱深,挖掘原語文本中人物潛藏的內質,體現(xiàn)方言的深度和力度,從整體上對其進行把握,將其和作品融為一體。譯者,作為“媒人”,在譯作中將兩種不同文化聯(lián)結在一起,恰當?shù)靥幚碓髦形膶W方言,在最大限度上為譯文讀者所接受。
參考文獻:
[1]吳來安.文學方言屬性思辨及其翻譯[J].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2007,(2):96.
[2]老舍.老舍文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138.
[3]Bhabha H. K. The Location of Culture[M].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4:37.
[4]韓子滿.文學翻譯與雜合[J].中國翻譯,2002,(2):54.
[5]BAKHTIN M. The dialogic inmagination[M]. 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81:358.
[6]韓子滿.文學翻譯與雜合[J].中國翻譯,2002,(2):55.
[7]鄧紅,李成堅.建立翻譯中的第三空間――論霍米?巴巴之“雜合”概念在翻譯中的運用[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07,(2):85.
[8]何善芬.英漢語言對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7.
[9]王德春.語言學概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1):1.
[10]高爾基.論文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332.
[關鍵詞]文學作品;改編電影,英語教學
隨著視覺文化主流地位的不斷增強,以傳統(tǒng)的文本形式存在的文學能否且將以何種方式與當代強大的視聽文化傳媒共存的問題引發(fā)了國內學術界大范圍的討論;在教學方面,相關的文學結合影視的課程也被引入英語課堂,這種新式的文字與聲影的互動漸漸地成為一種綜合素質教育的關鍵媒介。體現(xiàn)出外語教學的人文關懷。下面就文學作品電影化的意義何在以及改編電影在英語課堂上有哪些作用這兩個問題進行相關的闡述。
一、文學作品與改編電影
改編理論的爭論從改編自文學作品的電影誕生的那一刻起就從未停止過,A改編的標準是什么到改編的權限界定問題,發(fā)展到把電影改編理論拓展到了文化研究領域,即從社會學的角度來關注電影改編。美國電影理論家羅伯特?斯塔姆在《電影理論解讀》中對電影改編理論發(fā)展的近況進行了概括:“近來關于小說改編成電影的討論,已經從一種忠實(改編劇本精確呈現(xiàn)原著風貌)和背叛(改編劇本遠離原著風貌)的道德評價轉移到比較不那么評斷式的文本互涉論述。改編劇本明顯地在一連串不斷回旋的互文轉換中,在一連串文本產生其他文本那種無止境的循環(huán)、轉換及演變的過程中進行著,沒有明確的起始點?!彪S著電影改編理論研究隊伍的壯大,評論界近些年對于不斷地完善改編的理論有了更新的認識,這種開放的態(tài)度有助于一些思想活躍的導演和改編作家發(fā)展獨具觀點的敘事形式。
改編視角的不同決定了改編后作品的風格各異。喬治?布魯斯東《從小說到電影》中提到了從忠實到創(chuàng)新的觀點的轉變?!爱斠粋€電影藝術家著手改編一部小說時,雖然變動是不可避免的,但實際情況卻是他根本不是在將那本小說進行改編。他所改編的只是小說的一個故事梗概――小說只是被看做一堆素材?!彼J為:“一位電影工作者并不是一位有成就的作家的翻譯者,他是另外一位有自己意志的作家,而且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作家?!边@里就提到了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電影改編者對原著的重寫完全可以帶有個人見解。
文學作品和電影是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各自憑僧不同的藝術媒介來敘述故事和塑造人物。在對同一主題的闡釋上,它們采取的也是各具特色的表現(xiàn)手法。文學作品內容深入復雜,富有原創(chuàng)性和想象力,字里行間蘊涵著智慧、感情、經驗及生命力。影視藝術以一種迎合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出現(xiàn),符合觀眾傳統(tǒng)的審美趣味,“電影從活動照片發(fā)展為述說一個故事的那一天起,便是小說不可避免地變成原料或由故事部門大批制造出來的開始”,電影的―個主要特征就是具有敘事的潛質。
文學作品改編的電影比比皆是,例如,2007年底上映的《追風箏的人》(The Kite Runner)改編自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塞尼在2003年的美國《紐約時報》排行榜榜首的同名原著;2008年上映的《穿條紋睡衣的男孩》(The Boy in the Striped Pajamas)改編自愛爾蘭新銳作家約翰?伯恩2006年的同名小說。J.K.羅琳的系列小說《哈利?波特》(Harry Potter)造就了史上最賺錢的《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僅前5部電影就已超過44.7億美元的電影總票房。風頭直逼《哈利?波特》的美國女作家斯蒂芬?梅爾的《暮光之城》(Twilight Series)系列迅速成為歐美最暢銷的小說,使《暮色》(Twilight)一上映就引起媒體廣泛關注。很多文學作品被搬上熒屏都大獲成功,包括風光無限的奧斯卡獲獎或提名影片:80屆奧斯卡上丹尼爾?戴?劉易斯憑借其封帝的影片《血色將至》(“ThereWill be Blood”)改編自美國作家厄普頓-辛克萊爾1927年的小說《油!》(Oil!);2009年8l屆奧斯卡有兩部提名最佳影片的改編作品,一部是美國作家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返老還童》(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另外一部則是德國作家波恩哈德?施林克的《生死朗讀》(TheReader)。
影視敘事需要改編過程中增減原著的內容。如2009年初上映的電影《電光冷霧中》(In the Electric Mist)只是從詹姆斯?李?波克同名原著中截取了一個段落進行改編,在情節(jié)的連貫性上給導演和編輯提出了極大的挑戰(zhàn);2008年HBO制作的《真愛如血》(True Blood)劇集改編自紐約時報暢銷作家莎蓮?哈里斯的《南方吸血鬼》(SouthernVampire)系列小說,為了敘事的需要和拍攝的方便,劇集中插入了小說從沒提及的幾個人物和情節(jié),并打亂了原著的敘事順序。也有顛覆原著而備受爭議的改編,如華盛頓?歐文的《睡谷傳奇》(TheLegendofSleepyHollow)在1999年被蒂姆?伯頓搬上銀幕時變成了《斷頭谷》(SleepyHollow),情節(jié)幾乎同原著背離;1992年的《最后一個莫希干人》(The Last 0f the Mohicans)改編自費尼莫爾?庫柏的同名小說,電影的結局讓原著的追隨者至今仍難以釋懷。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改編方式就是Retold文學作品,也稱戲仿或“戲說”作品,這種改編保持了原著的精髓并賦予其全新的時代氣息,通過另類的敘事方式彰顯改編者獨特的風格。如2005J~BBC以現(xiàn)代視角改編的《再現(xiàn)莎士比亞》(shakespeare Retold)系列及2009~NBC的《列王傳》(Kings)靈感則來自《圣經》中經久不衰的經典《牧羊人大衛(wèi)與歌利亞巨人》,傳奇故事被放到了一個虛構的架空的現(xiàn)代社會中,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除了再釋的視角多樣化,改編還存在反復性的特點。這種反復改編反映了不同的故事敘事者對原著的各異的理解,彌補了之前不足的同時也體現(xiàn)了時代和影視技術的發(fā)展變化。莎劇的反復改編就最具說服力。再如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簡?愛》和簡?奧斯丁的《傲慢與偏見》被數(shù)十次地改編成影視作品;英國作家伊夫林?沃的《故園風雨后》(Brideshead Revisited)曾在1981年被改編成ll集的電視電影,而2008年又被重新以兩個小時的電影的形式展現(xiàn)給觀眾的時候,讓我們體會到了文學作品以電視劇的形式和電影的形式再現(xiàn)的異同。這種藝術再塑的受益者還是讀者和觀眾,豐富的視角給了我們多種體驗。
改編和文學作品是一種合作關系,二者不分高低輕重。就讀者和觀眾而言,電影和原著的互動促使電影的愛好者去閱讀原著小說,提升了文學作品在觀眾中的影響, 普及了人文教育,提高了文學作品對他們的熏陶;對于原著閱讀者們來說,對小說的熱愛也增添了他們對改編電影的期待,在了解了電影人的視角后他們對文學作品和電影的對比評論也成為評論界和學界一道亮麗的風景。在這種互相促進的過程中文學作品和改編電影達到了雙贏,改編電影的創(chuàng)作實踐以及電影繁榮時代的文學作品創(chuàng)作具有雙向的理論意義。
二、改編電影與英語教學
文學作品和改編電影這兩種藝術的交錯共存為英語語言學習提供了一個充滿聲影的動態(tài)媒介。文學作品提供給學生一幅英語民族的歷史與文化相結合的光輝畫卷,通過閱讀和分析不僅深化了學生在基礎階段所學的知識,提高了學生語言的運用能力,增強了其對英語文學及英語國家文化的了解,強化了他們的文化意識,培養(yǎng)了學生的文學鑒賞力和感受認知生活的能力,進而從整體上促進了學生人文素質的提高;文學和電影兩種藝術形式的互補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喚醒了他們對文本美學和視覺美學的感悟。
文學作品改編電影課程對英語教學的積極作用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
(一)電影的表現(xiàn)形式是通過導演以及編劇的想象力和獨特的敘事視角再現(xiàn)文學作品,讓我們以不同的閱讀文本作品的角度去理解文學作品的精神,多元的文化處理必將賦予文學作品更多大眾化的因素,如今的這個思想開放的世界需要學生們用更博大的胸懷去接納各種豐富想象力下的文本作品的再現(xiàn)。
(二)影音結合的形式普及了名著,以更為直觀的視覺方式增加學生對文學的學習興趣,動態(tài)的影音藝術形式相對于文本模式更具普及性。視覺和聽覺的刺激使人記憶深刻。難以忘懷。視覺教學方式對于人類學習過程有著積極的影響。行為主義心理學理論認為課堂上單純地“聽”老師講課是消極的知識輸入方式,單一的聲音只能激起大腦少部分神經活動,而影視這種媒介中活動的畫面、豐富的色彩、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jié)以及經典的配樂,這一切更能多方面地調動學習者的學習,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語文教學 舞蹈創(chuàng)作 軍人情懷
一、有益于軍旅舞蹈專業(yè)學生的舞蹈創(chuàng)作
舞蹈是借助音樂的韻律、文學內涵和動態(tài)的造型展現(xiàn)在觀眾面前的一種藝術形式。這就決定了它離不開文學,一旦離開文學,其韻味將顯蒼白,其蘊涵將流于淺薄,其造型的呈現(xiàn)更不會產生震撼靈魂的沖擊力。
舞蹈的美感即是在這種“內心感受”的基礎上形成并發(fā)展的。這要求舞蹈的創(chuàng)作者和表演者除了在肢體動作上有一定的技術水準,還必須具有一定的音樂修為和文學素養(yǎng)。
霍夫曼的童話《胡桃夾子與鼠王》曾被改編成芭蕾舞劇《胡桃夾子》,英國戲劇大師莎士比亞的作品《羅密歐與朱麗葉》和《麥克白》也都曾被改編為舞劇,并且成為經典,流傳至今。吳曉邦先生被稱為“現(xiàn)代舞蹈之父”,他曾經說過:“文學創(chuàng)作是作者對現(xiàn)實生活的真實情感和想象,通過作家的技巧,才能表現(xiàn)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感情。舞蹈也是如此,單有一般的技術是不夠的,有時從形式上看,好像舞蹈不需要什么思想就可以表現(xiàn)出來,可是仔細想一想,一個舞蹈的表現(xiàn)如果不通過思想,就失掉了意義……”舞蹈創(chuàng)作需要文學和歷史提供營養(yǎng)和有力支撐,古今中外許多經典的文學作品,都是作家通過對生產生活、人類命運的觀察與關注及思考與展現(xiàn)的結果。如果想要讓創(chuàng)作出來的舞蹈作品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文學性和藝術性,就要求舞蹈創(chuàng)作者必須通過對作品進行細致深入的探究與挖掘,將作品的故事內容和思想內涵用舞蹈藝術的特性展現(xiàn)出來。從《昭君出塞》《木蘭歸》到《梁山伯與祝英臺》《孔乙己》,再到《寶蓮燈》,這些舞蹈作品的背后,為其提供敘述思路和感情支撐的都是文學作品,它們均以相應的文學作品作為藍本,才成為頗為成功的藝術實踐,這些都強有力地說明了文學對舞蹈產生的推動作用是極其巨大的。文學作品事實上成就了舞蹈作品,使其題材、內涵、人物形象更加豐厚,結構更加完滿,使舞蹈具備了更強大的生命力和表現(xiàn)力。
社會在發(fā)展,時代在進步。觀眾們的審美趣味和精神追求日益提高,這直接促使舞蹈創(chuàng)作也將邁向更高、更完美的境界。觀眾的需求提高了舞蹈創(chuàng)作的要求,舞蹈編創(chuàng)者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要更加努力地追求作品的文學內涵和意境。但編創(chuàng)者要不斷提醒自己,不要因過分強調文學性,而忽略了舞蹈本身的特點,影響了肢體語言的傳達,正確處理文學作品與舞蹈的關系,避免過猶不及。為了達到較高的藝術境界,滿足大眾正在提升的審美追求和審美境界,編創(chuàng)者要把舞蹈的樣式與內涵有機結合起來,將文學的思想滲透其中。
二、為軍旅舞蹈專業(yè)學生更好地詮釋戰(zhàn)爭生活和軍人形象提供平臺
藝術來源于生活,藝術反映的是生活,沒有生活土壤的藝術,是沒有根基的藝術。軍隊舞蹈作為一種特殊的藝術形式,要求舞者對戰(zhàn)爭生活有著切實的體驗,對軍人情懷有著深刻的理解。
我們的軍旅舞蹈團隊,是在戰(zhàn)場上成長起來的,是一支特殊的文藝隊伍。透過幾十年的中國文藝發(fā)展史,我們看到的是獨具特色的文化藝術現(xiàn)象,那就是――中國人民的舞蹈。而在戰(zhàn)爭年代,軍隊舞蹈的創(chuàng)作源泉和有力支撐無疑就是戰(zhàn)爭本身。軍旅舞蹈在20世紀80年代曾處于中國舞蹈界的領軍地位,很大程度上源于南疆自衛(wèi)還擊戰(zhàn),使軍旅舞蹈從戰(zhàn)場和硝煙中一路走過,并蓬勃發(fā)展
至今。
戰(zhàn)爭結束,硝煙散去,和平成為時代的主題。如今,只能從歷史書中才能知道過去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因此軍旅舞蹈自然也該向著更廣闊的現(xiàn)實不斷拓展延伸。目前,軍旅舞蹈工作者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軍旅舞蹈在和平年代里將如何適應新的社會環(huán)境,如何繼續(xù)向前發(fā)展。
世界走向了和平,軍隊的舞者們可以從軍旅文學作品中獲得間接經驗,而語文教學無疑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中國文學史上與戰(zhàn)爭相關的作品數(shù)量相當龐大,難以盡數(shù)。比如《詩經》《史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等等,都對戰(zhàn)斗場面和戰(zhàn)爭生活進行了不同角度的再現(xiàn)。以《詩詞》為例,這本詩詞集中涉及軍事問題的作品多達21首,占全書作品總數(shù)的三分之二左右。語文課的學習為更好、更全面地理解這些文學作品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
綜上所述,語文教學不僅能為一般舞蹈專業(yè)的學生打下良好的人文基礎,還能為他們感受舞蹈、創(chuàng)作舞蹈提供情感基礎和文學基礎。當專業(yè)范圍具體到軍旅舞蹈時,語文的作用同樣不可忽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