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學習生物的方法范文

學習生物的方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學習生物的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學習生物的方法

第1篇:學習生物的方法范文

【關鍵詞】官能團;有機反應;聯系

烴的衍生物主要包括鹵代烴、醇、酚、醛、羧酸、酯這幾類物質,是高中階段有機化學部分的核心內容,也是有機考試題中的重要考查對象。 因此,學好本部分內容尤其重要。但是,烴的衍生物知識點多,密度大,關系復雜,怎樣才能學好本部分知識呢?下面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抓官能團,理解物質的結構與性質間的關系。

官能團是指決定化合物特殊性質的原子或原子團。這一概念已經很清楚地說明了官能團對物質性質的決定作用。因此,抓住各種官能團的性質,理解物質的結構與性質間的關系,是學好本章的關鍵。

(1)結構決定性質。一般來說,物質結構中有什么樣的官能團,該物質就具有該官能團所具有的性質。如:-CHO能發(fā)生銀鏡反應,故可推知甲酸、甲酸鹽、甲酸酯均能發(fā)生銀鏡反應,因為它們的分子結構中都含有-CHO。 又如: 下列各化合物中,能發(fā)生酯化、還原、加成、消去四種反應的是(A)

A.

B.

C. CH3—CH=CH—CHO

D.

[解析] A物質含有-OH可發(fā)生酯化,含-CHO可被還原也可發(fā)生加成反應,與-OH相連的碳的鄰碳上有氫原子,所以,A物質還可以發(fā)生消去反應。

學習官能團決定物質性質的同時,還應注意到:具有相同官能團的物質,由于受其它原子或原子團的影響,又會表現出不同的性質。如:苯酚和乙醇的官能團都是羥基,但是苯酚顯示弱酸性,乙醇卻無弱酸性。這是因為羥基受到苯環(huán)的影響,使得苯酚分子中的O-H鍵比乙醇分子中的O-H鍵易斷裂。又如:醛、羧酸、酯的分子結構中都含有羰基,但因為它們所處環(huán)境的不同,在性質上也有很大的不同:醛中的羰基可與H2加成,而羧酸和酯中的羰基卻不能與H2加成。

(2)物質的性質反映其結構。由物質的性質信息可以推測官能團或物質種類。如:

①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錳酸鉀褪色的有機物常含有“C=C”或“CC”等

②能發(fā)生銀鏡反應的有機物含有“—CHO”。

③能與Na發(fā)生反應產生H2的有機物含“-OH”或“-COOH”.

④能與Na2CO3或NaHCO3溶液反應產生CO2的有機物含有“-COOH”.

⑤能與NaOH溶液反應的有“酚羥基”和“—COOH”。

⑥能與三氯化鐵溶液發(fā)生顯色反應,顯紫色的有機物必有酚羥基。

⑦能發(fā)生酯化反應的有機物含有“-OH”或“-COOH”。

⑧能水解生成醇和酸的有機物含有酯基。

⑨能發(fā)生水解反應的物質有鹵代烴,酯等。

⑩能與氫氣加成的有碳碳雙鍵,碳碳叁鍵,醛或酮中的碳氧雙鍵及苯環(huán)。

二、抓常見類型的有機反應

烴的衍生物一章幾乎囊括了所有常見的有機反應類型。如:氧化反應、還原反應、加成、取代、消去、水解、酯化等。因此,學好有機反應 弄清反應的條件、反應的部位,理解反應的實質、掌握反應的規(guī)律,也是學好本章的關鍵之一。

1、加強對比,弄清反應的條件。

(1)溫度不同,反應類型不同。

如:2CH3CH2OH CH3CH2OCH2CH3+H2O(取代反應)

CH3CH2OH CH2=CH2+H2O(消去反應)

(2)溶劑不同,反應類型不同。

如:鹵代烴與強堿的水溶液共熱發(fā)生的是取代反應(也屬于水解反應),生成醇,而與強堿的醇溶液共熱則發(fā)生消去反應生成不飽和烴。

CH3CH2Br + NaOH CH3CH2OH + NaBr

CH3CH2Br+NaOH CH2=CH2+NaBr+H20

(3)催化劑不同,反應進行的方向不同。如

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4)催化劑不同,反應進行的程度不同。

如:CH3COOC2H5+H2O CH3COOH+ C2H5OH

CH3COOC2H5+NaOH CH3COONa+ C2H5OH

這是因為酯在堿做催化劑的條件下水解時,生成的羧酸被堿中和,使得酯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動,故此時的水解程度大。

弄清了反應條件對反應的影響,就可以根據反應條件推測反應類型、反應物、生成物種類。如:

①反應條件為濃硫酸加熱的反應有:醇的脫水(170℃,為消去生成烯的反應)、酯化反應。

②反應條件為稀硫酸加熱的反應有:酯的水解。

③反應條件為“NaOH水溶液,Δ”的反應有:鹵代烴的水解或酯的水解等

④反應條件為“NaOH醇溶液,Δ”的只有鹵代烴的消去

⑤反應條件為“銅或銀,Δ”的只有醇的氧化

⑥連續(xù)氧化為醇醛酸的衍變:

R—CH2—OH R —CHO R—COOH

2、認清反應部位,理解反應實質,掌握反應規(guī)律。

學習有機反應,不能單純地死記硬背反應方程式,而應該弄清反應的來龍去脈,認清反應中價鍵的斷裂部位、連接部位,理解反應的實質,掌握反應的規(guī)律,才能更好地進行基礎知識的遷移應用,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目的。

如:①.酯化反應的實質:羧酸分子中脫去羥基,醇分子中脫去羥基中的氫原子,羥基和氫原子結合成水,其余部分連接成酯。

只要理解了反應的實質就很容易寫出CH3CO18OH和C2H516OH在濃硫酸存在下加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CH3CO18OH+C2H516OH CH3CO16OC2H5+H218O

②.鹵代烴及醇發(fā)生消去反應的實質是:從分子中相鄰的兩個碳原子上脫去一個鹵化氫或一個水分子,從而形成不飽和化合物。

例:下列物質中不能發(fā)生消去反應的是:( B C )

A. B .

C. D.

解析:由消去反應的實質知:分子中至少得有兩個碳原子,并且與連有鹵素原子或者羥基的碳原子的相鄰碳原子上得有氫原子。

③.醇類發(fā)生催化氧化反應的實質:醇分子中斷裂O-H鍵及和-OH相連的一個C-H鍵之后形成了新的C==O雙鍵。由此還可以總結出醇類發(fā)生催化氧化反應的規(guī)律是:連有羥基的碳原子上有一個H則生成酮,有兩個H則生成醛,若無H則不能發(fā)生催化氧化反應。

例:下列物質中能發(fā)生催化氧化反應生成醛的是:( BD ),生成酮的是:(A ),不能發(fā)生催化氧化反應的是(C)

A. B.

C. D.

三、編織網絡,理清各類物質間的聯系。

每一類烴的衍生物都有各自的特性,但相互間又有一定的聯系。并且在考題中往往不是以單一的知識點出現,而是以綜合題的形式考它們之間的相互轉化,以此考查同學們的綜合應用能力、知識遷移能力等。此外烴與烴的衍生物之間緊密聯系,彼此制約,相互轉變,有其內在規(guī)律,只有掌握烴及其衍生物間的轉化,才能理清知識聯系,形成知識網絡 ,才能達到融會貫通、靈活應用。烴與烴的衍生物之間的轉化關系總結如下:

(1)各類有機物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

(2)幾種常見的有機物之間的相互轉化:

第2篇:學習生物的方法范文

實驗觀察方法學習過程從本質上說是一種認識過程。認識過程是從感性認識開始的,而感性認識主要靠觀察來獲得,所以實驗觀察方法就是首要的學習方法。實驗觀察方法主要包括順序觀察、對比觀察、動態(tài)觀察和邊思考邊觀察。

(1)順序觀察順序觀察包括兩層意思。從觀察方式上來說,一般是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鏡、最后用顯微鏡。用顯微鏡觀察也是先低倍,后高倍。從觀察方位上來說,一般采取先整體后局部,從外到內,從左到右等順序。

(2)對比觀察對比觀察有利于迅速抓住事物的共性和個性,從而把握住事物的本質。

(3)動態(tài)觀察對生物生活習性、生長過程、生殖發(fā)育的觀察都屬于動態(tài)觀察。動態(tài)觀察的關鍵是把握觀察對象的發(fā)展變化。例如觀察根的生長,在幼根上等距畫墨線后的繼續(xù)培養(yǎng)過程中,重點就是觀察各條墨線間距離的變化,從而得出根靠根尖生長的結論。 (4)邊思考邊觀察觀察是思維的基礎,思維可促進觀察的深入,兩者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要帶著問題觀察,邊思考、邊觀察。

做筆記的方法俗話說得好,“一個好腦殼比不上一個爛筆頭”。一個人的記憶總是有限的,要想使學到的東西長期儲存、隨時提取、應用自如,就要隨時做讀書筆記。做筆記的方式很多,在生物學學習中,主要有閱讀筆記、聽講筆記和觀察筆記三種。

閱讀筆記閱讀筆記主要有以下幾種。①抄寫筆記,做這種筆記應注意抄后校對,避免漏誤,標明出處。②卡片筆記,一般應具有資料類別、編號、出處、著者姓名,正文等內容。需要注意的是,每張卡片寫一個內容,并及時進行分類歸檔或裝訂成冊。③批語筆記,即在書頁空白處隨手記下對原文的個人意見和心得體會等。④符號筆記,即在原文之間標注符號以對原文加深理解。作符號筆記應注意兩點:一是符號意義必須明確,并且要貫徹始終;二是符號不能過多過密,否則重點難以突出。⑤概要筆記,即對某本書或某篇文章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寫出其重點內容。

聽講筆記即聽報告、聽講座和課堂聽課的筆記,做這種筆記的突出矛盾是記的速度趕不上講的速度,為此要做到“三記三不記”即重點問題、疑難之處,書上沒有的記;次要問題、易懂之點、書上有的不記。

觀察筆記即在生物課內外對生物形態(tài)和生命現象進行觀察時所作的記錄。做這種筆記要注意細節(jié),注意前后比較和過程變化,并要抓住特征。

思維方法在生物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有分析和綜合的方法、比較和歸類的方法、系統(tǒng)化和具體化的方法及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分析和綜合的方法分析就是把知識的一個整體分解成各個部分來進行考察的一種思維方法,綜合是把知識的各個部分聯合成一個整體來進行考察的一種思維方法,分析和綜合是生物學學習中經常使用的重要方法,兩者密切聯系,不可分割。在實際運用時,既可先分析后綜合,也可先綜合后分析,還可以邊分析邊綜合。

比較和歸類的方法比較是把有關的知識加以對比,以確定它們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的思維方法。比較一般遵循兩條途徑進行:一是尋找出知識之間的相同之處,即異中求同;二是在尋找出了事物之間相同之處的基礎上找出不同之處,即同中求異。歸類是按照一定的標準,把知識進行分門別類的思維方法。生物學習中常采用兩種歸類法:一是科學歸類法,即從科學性出發(fā),按照生物的本質特性進行歸類;二是實用歸類法,即從實用性出發(fā),按生物的非本質屬性進行歸類。

系統(tǒng)化和具體化的方法系統(tǒng)化就是把各種有關知識納入一定順序或體系的思維方法。系統(tǒng)化不單純是知識的分門別類,而且是把知識加以系統(tǒng)整理,使其構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體系。在生物學學習過程中,經常采用編寫提綱、列出表解、繪制圖表等方式,把學過的知識加以系統(tǒng)地整理。具體化是把理論知識用于具體、個別場合的思維方法。在生物學學習中,適用具體化的方式有兩種:一是用所學知識應用于生活和生產實踐,分析和解釋一些生命現象;二是用一些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來說明生物學理論知識。

抽象和概括的方法抽象是抽取知識的非本質屬性或本質屬性的一種思維方法,抽象可以有兩種水平層次的抽象:一是非本質屬性的抽象;二是本質屬性的抽象。概括是將有關知識的非本質屬性或本質屬性聯系起來的一種思維方法,它也有兩種水平層次:一是非本質屬性的概括,叫做感性概括;另一種是本質屬性的概括,叫做理性概括。

第3篇:學習生物的方法范文

關鍵詞: 農村學生 學習障礙 高中生物教學

教學中我注意到,農村學生對于高中生物教材中諸如“你能夠說出多少中富含蛋白質的食品?”“為什么DNA能夠提供犯罪嫌疑人的信息?”“螢火蟲發(fā)光的生物學意義是什么?”等問題的回答總是存在障礙。仔細調查發(fā)現,農村學生在學習生物學方面存在的障礙還不止于此。由于地處偏遠,信息相對閉塞,加之課外閱讀量小,農村學生生物知識極其匱乏,面對高中知識量的增加和學習要求的提高,這些學生還表現出學習方法不靈活,閱讀能力差,不善于表達,學習自信心嚴重不足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學生生物學習成績的提高。為了讓這些學生理解掌握更多的生物知識,提高他們的基本生物科學素養(yǎng),我嘗試了創(chuàng)設支持性學習情境、改變學生學習策略等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創(chuàng)設支持性學習情境

根據高中生物教學內容的需要,通過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和當地農業(yè)生產實際,補充背景知識,穿插新聞事件,講小故事,等等,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學習素材,拓寬學生學習視野,激發(fā)學習興趣,使學生在生動和諧的課堂氛圍中鍛煉自己,提高認知技能。

1.1注重與生活實際的聯系

農村學生有著更多、更直接的生活體驗,這是農村學生學習生物學的優(yōu)勢所在,但能將這些生活體驗與社會發(fā)展、科技進步、環(huán)境改善等問題結合者并不多。針對這樣的特點,我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巧設問題情境,一方面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另一方面著重培養(yǎng)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蘋果和馬鈴薯是當地的主導產業(yè),在學習細胞呼吸的原理及應用時,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家里邊的蘋果、馬鈴薯都儲藏在哪里?”“走近儲藏蘋果和馬鈴薯的地方,你聞到的味道一樣嗎?為什么?”待學生回答完畢后,我順勢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在蘋果儲藏過程中,你聞到了很濃的酒味,說明儲藏條件合理不合理,為什么,如何改進?”有了這些問題做鋪墊,學生在學習有關水果、蔬菜保鮮中,在降低有機物消耗的知識時,便順暢多了。

1.2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面對學習障礙重重的農村學生,教師的課堂引導作用顯得尤為重要。首先,教師有較為完備的學科知識儲備,而且學科知識相對超前,能夠提前預計學生學習的困難,在支持學生學習新知識方面有著先決優(yōu)勢,從而在教學設計環(huán)節(jié)就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做到有的放矢,在課堂教學中著重提高學生排除學習障礙的能力。打鐵還需自身硬,教師要不斷加強教學基本功,提高發(fā)現問題的能力,善于觀察、樂于指導的水平和技能;其次,在師生關系建立上,改進課堂評價,增加激勵性語言比重,從初始的提出問題限時閱讀,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再到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都要致力于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逐步形成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最后,在新授課、習題課和復習課中,運用增加問題密度,舊知引新知,比較,歸納等不同的方法,低起點、密臺階,不斷提高他們提取信息、總結歸納、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改變學生學習策略

第4篇:學習生物的方法范文

一、學好概念

第一,概念是判斷、推理的基礎。在學習過程中要對知識進行正確的判斷和推理,必須正確地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學習中發(fā)生的各種錯誤判斷和推理,多數情況都是由于概念不清,或是死記硬背概念而并不理解概念。反過來看,正確的判斷和推理,又可以進一步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以及促進概念的靈活運用。明確了這一點,在高中《生物》的學習中,應該改變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代之以正確的思維方法和學習方法,在理解和掌握概念上下功夫。

第二,分析綜合是形成概念,進行判斷、推理的基本思維方法。如前所述,形成概念的過程,就是對知識的各種特性進行分析和綜合的過程。簡單地說,分析就是把事物或知識的整體分解為部分,綜合就是把事物或知識的各個部分結合為整體。這種基本的思維方法貫穿、滲透于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中,因此,我們在學習高中《生物》的過程中,要自覺地對各種知識進行分析和綜合,進而形成科學的學習方法。

第三,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是掌握和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的知識基礎。就是說,思維能力和方法的形成不能脫離開具體的知識,只有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才能逐步形成能力。就像任何思維活動都借助于概念、判斷、推理一樣,任何能力的形成都要借助于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我們在學習知識過程中如能形成較強的思維能力,反過來又會促進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二者相輔相成,同步增長。明確了這一點,在學習高中《生物》的過程中,就要切實掌握好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以保證各種思維形式和方法的運用有堅實的知識基礎。

二、突破難點

有些知識比較復雜,或是過于抽象,同學們學起來感到有困難,這時就應化難為易,設法突破難點。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復雜問題簡單化。生物知識中,有許多難點存在于生命運動的復雜過程中,難以全面準確地掌握,而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能使知識一目了然。例如細胞有絲分裂,各時期染色體、紡錘體、核仁、核膜的變化,我們若將其總結為“前期兩現兩消,后期兩消兩現”,則其他過程就容易記住了。動物體內三大物質代謝過程復雜,可總結為“一分(分解)二合(合成)三轉化“。對一些復雜的問題,如遺傳學解題,可將其化解為幾個較簡單的小題,依次解決。

2.抽象問題形象化。思維越離開具體事物,就越抽象。有些知識,與現實聯系少,理解起來困難。這時,要盡量借助某種方式,使之與實際聯系起來,以便于理解,如DNA的空間結構復雜,老師很難講清楚,但出示一個DNA模型,幾分鐘即可解決問題。因此,學習生物常常需借助圖形、表格、模型、標本、錄像等形象化的手段來幫助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識。

三、掌握規(guī)律

規(guī)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質的必然聯系。生物有自身的規(guī)律,如結構與功能相適應,局部與整體相統(tǒng)一,生物與環(huán)境相協(xié)調,以及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從水生到陸生的進化過程。掌握這些規(guī)律將有助于生物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如學習線粒體就應該抓結構與功能相適應:1.外有雙層膜,將其與周圍細胞分開,使有氧呼吸集中在一定區(qū)域內進行;2.內膜向內折成嵴,擴大了面積,有利于基粒、酶在其上有規(guī)律地排布,使各步反應有條不紊地進行;3.內膜圍成的腔內有基質、酶;4.基粒、基質、內膜上的酶為有氧呼吸大部分反應所需,因而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這樣較易理解并記住其結構與功能。學習生物同其他學科一樣,也要遵循認識規(guī)律和大腦活動規(guī)律。如人的認識都是由淺到深,由少到多,逐步積累,逐步深入的。因此學習不能急于求成、一步到位。如學習減數分裂過程,開始只要弄清兩次分裂起止,染色體行為、數目的主要變化,而不能在上新課時對染色體行為、染色體、染色單體、DNA數目、與遺傳三定律關系、與有絲分裂各期圖像區(qū)別等一并弄清。后者只能在練習與復習中慢慢掌握。

四、善于總結

在生物新課學習過程中,一般都是將知識分塊學習。但當學完一部分內容之后,就應該把各分塊的知識聯系起來,歸納整理成系統(tǒng)的知識。這樣不僅可以在腦子里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而且也便于理解和記憶。歸納總結要做到“三抓”:一抓順序,二抓聯系,三抓特點。抓順序就是要將各知識點按照本身的邏輯關系將其串聯。如高中生物的“遺傳的物質基礎”,可以整理成:配子合子細胞核染色體DNA基因蛋白質性狀。抓聯系就是要掌握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理清點線的縱橫關系,由線到面,擴展成知識網絡。抓特點就是抓重點、抓主流,進行歸納總結,不能大雜燴,胡子眉毛一把抓。應將次要的東西簡化甚至取消。

第5篇:學習生物的方法范文

一、聽課中的不良學習習慣和方法

觀察學生在生物課堂中的學習活動,有一部分同學確實存在一些不良學習習慣和方法,歸納起來大致可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一)課前無準備,一無知識上的準備,沒有預習習慣;二無物質上的準備,連教材、資料等都沒有提前擺好;三無思想上的準備,思維的興奮點沒有轉向課堂學習。

(二)課上不專心,一心二用,學習活動與教學活動沒有互動,甚至背道而馳;機械記錄,被動接受,教師寫什么就抄什么,思維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聽評書型,上生物課沒有動手的習慣。只有徹底改掉這些不良習慣和方法,才能具備改進學習方法的前提保證。

二、提高生物課學習效率的方法與策略

從生物的學科特點和生物規(guī)律出發(fā),在生物課中學習的方法和策略應把握以下幾點:

1.預習后再聽課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做好課前預習是上好生物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前提條件,在教師圍繞“四精”開展教研教學活動的要求下,預習顯現出了更加重要的作用。為此,學生課前應根據教師安排的預習提綱和問題,認真預習。預習的重點對象是教材,做到預習后思考及課后練習,做到預習有筆記,帶著預習疑問去聽課。

2.學習活動與教學活動同步

在生物課中,學習活動是圍繞教學活動的開展來進行的,學習方法體現在教法的設計中,而教法的實施又促進了學法的轉變。因此,教學活動中,學生應在教師組織引導下,充分發(fā)揮主體意識,調動自己的一切積極因素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使自己的學習活動與整個班級教學活動保持同步。做學習的主人,不做局外人和旁觀者,從而達到師生互動、和諧共鳴的效果。

3.學會聽方法,提高解題能力

“十萬個為什么?”,“問題是學習生物的心臟”。解決問題是生物學習的首要任務,通過解題鞏固和檢查了所學知識,一定程度上說,解題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一個學生生物能力高低的標準。學會生物解題,提高解題能力一般都要經歷從簡單模仿到反復練習及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長期過程。從解題能力形成發(fā)展過程分析,在新課、作業(yè)和測試講評課中,學生應主動與教師配合,積極參與解題思路探索,積極完成課堂練習。學生要注意理解教師對例題中已知條件與設問間內在必然聯系的分析,重視教師對解題思路和步驟的歸納,重視在講解典型例題中對各種解題模式的歸納,就相當于增長了思考的時間,也就等于提高了學習的效率,重視養(yǎng)成解題的自覺領悟和自覺分析習慣,不搞“題海戰(zhàn)術”,從而形成解題先易后難、“先死后活”。在解題學習活動中應區(qū)分例題的“分析過程”和“解題過程”的不同,既要學習怎樣解題、更要理解教師為什么這樣解題。不但要學習教師對例題解法的分析,而且要領悟教師對概念、定律的理解,實際應用過程中知識發(fā)生、發(fā)展、形成中所蘊含的生物思想方法。

4.主動暴露自己的思維活動,提升思維品質

“教學是思維的體操”。生物教學的本質就是生物思維活動的教學,思維活動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的始終,思維能力是各種能力的核心??梢娝季S能力培養(yǎng)應是課堂教學的重點。生物課堂教學中主要存在三種思維活動:生物學家的思維活動(體現在教材中)、生物教師的思維活動和學生的思維活動。教師通過對教材的再創(chuàng)造,在生物活動中揭示和暴露生物家的思維活動使生物學家的思維活動復蘇,然后指導、調節(jié)、控制學生的思維活動,從而實現師生思維活動的同步,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學生在學習中起著主體作用,而教師則具有主導作用。學生學習生物并非是一個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應該是一個主動的建構的過程。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應在教師多角度、多層次的啟發(fā)、誘導、提問下主動思考問題和回答問題,主動暴露自己的思維活動,這樣教師才能通過對信息的反饋把握住思維方向的調控,培養(yǎng)收斂思維能力。同時應敢于猜想和善于質疑,遇到與自己的不同見解,可舉手提問,培養(yǎng)直覺思維能力和發(fā)散思維能力,提升自己思維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5.重視小結,優(yōu)化認知結構

按照教學環(huán)節(jié),每節(jié)課結束前幾分鐘教師都會對整節(jié)課進行簡明扼要的小結,通過小結使整節(jié)課知識系統(tǒng)化網絡化,強調知識間的關系,使同學們對知識的理解掌握全面深刻。此時,同學們可不能因快下課而放松注意力,反而應認真聽講,并逐步養(yǎng)成自己獨立總結的良好學習習慣。

6.筆記少而精

第6篇:學習生物的方法范文

【關鍵詞】醫(yī)學生 學習 生物化學 興趣

生物化學是高等醫(yī)學院校臨床醫(yī)學、中醫(yī)學和護理等專業(yè)必修的一門基礎醫(yī)學課程,這一學科與疾病的發(fā)生、診斷和治療等方面關系密切。通過研究生物體的化學組成、代謝、營養(yǎng)、酶功能、遺傳信息傳遞、生物膜、細胞結構及分子病等方面,來闡明生命現象。生物化學的學習可幫我們從分子水平認識、理解疾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其理論基礎對臨床知識的學習具有重要的作用。與其他門類的醫(yī)學課程也有著廣泛的聯系,在醫(yī)學教育中它又是連接基礎課與臨床課的橋梁,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對于醫(yī)學生來講,由于生物化學研究的是微觀世界,內容繁多、體系復雜、知識點抽象,大多數學生反映本門課程難理解、難記憶、學習興趣不高。為此,在醫(yī)學生的生物化學教學中,若能激發(fā)并維持學生對生物化學的興趣,將會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保證教學質量,為學生其他課程的學習,和自我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教師重視塑造自身形象,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是師生的雙向活動,若任課教師不僅具備良好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而且注重自身人文修養(yǎng),擁有豐富的知識面,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人格魅力和授課風范,必定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首先讓學生對授課教師充滿好感甚至崇拜,然后再使學生從思想深處由喜歡教師的講授上升到喜歡這門課程,最終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上好第一堂課,使學生產生求知欲

每門課程的第一堂課往往是緒論,生物化學的緒論是對本門課程的高度概括,是學習生物化學的前導。教師可以通過第一堂課,交代為什么學習生物化學、生物化學的課程目標以及可以達到的程度、考核要求等,使學生明確生物化學的重要性及學習生物化學的作用,將有利于引起學生的重視,調動學習的主動性。引用身邊的實際案例,運用生物化學原理進行解釋和闡述,也提出疑問,制造懸念,使學生對學習生物化學產生求知欲。

三、運用靈活的導入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一)案例導入法

醫(yī)藥衛(wèi)生類專業(yè)的學生將來主要是在各級各類醫(yī)療機構從事臨床醫(yī)護工作,因此,學生在學校學習階段對臨床的實際案例比較感興趣。如學到“氨代謝”這一節(jié)氨中毒學說時,可從肝硬化病例導入開始,逐步引導學生理解肝性腦病發(fā)病機制:肝硬化時,肝功能嚴重受損,導致尿素合成障礙,血氨濃度升高,而血氨可以通過血腦屏障,跟腦部a-酮戊二酸反應生成谷氨酸,三羧酸循環(huán)減弱,腦部ATP合成減少,能量供應不足,引起了大腦功能障礙,嚴重時發(fā)生昏迷。這樣,不僅把生物化學的前后知識有機結合,也有助于增強基礎知識和臨床的聯系,幫助學生從原理上理解肝性腦病,和治療的方式方法。

(二) 問題導入法

給學生自己留點空間,請學生選擇某個主題進行講課,讓學生來當回老師。先讓學生預習將要學習的內容,利用網絡和圖書資源查找相關信息,然后根據學習內容,選擇某一主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開課時,讓學生自己先講解課前準備的主題內容,針對主題提出問題,再引入到學習內容,聯系既往知識,形成網絡化、立體化的知識結構。這種主題研究和問題導入的教學方式,將引起學生的求知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自我學習和實踐指導,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收獲正確的、積極的學習方法,為以后的繼續(xù)終生學習打下堅實的方法學基礎。

四、改進教學方法,活躍課堂,維持學生學習興趣

(一) CBL教學法

CBL (case-based learning)案例學習教學法是根據我國實際情況,在高等醫(yī)學教育中首次提出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其核心內容是“以病例為先導,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小組討論式教學法。其特點是打破了學科界限,圍繞問題編制綜合課程,以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學生獲取新知識及有效運用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案例和問題會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聯系臨床實際,增強了理解記憶,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使學生有成就感。而且,小組討論活躍了課堂氣氛,有利于維持學生學習的興趣。比如,在講解糖代謝一章中,首先提出糖尿病這個典型病例。要求學生課前要準備糖尿病相關的知識,課堂上提出糖尿病的生化病因是什么?如何治療與預防?糖代謝紊亂還與哪些疾病相關?以這些問題為主線來學習糖類物質的分解與合成過程。理論學習完成后組織學生討論得出問題的答案。

通過這樣具體典型的病例,使學生不僅解決了理論知識與臨床實際聯系的問題,而且增強了課程的趣味性與實用性,淡化了學科的邊界,使學生在“大醫(yī)學”的學習氛圍中掌握知識與技能,提高了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TBL法

TBL (task-based learning) 以任務為基礎教學法是20世紀80年代由勃雷泊(Prabhu,1987)從教學的角度提出來的一種教學模式,即在教學設計中,教師分析教材,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進度,制定“任務”,布置各小組按要求完成任務。其特點是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和動手能力及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這一點對于高素質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意義尤為重要。

教師應從教學目標和臨床實際出發(fā),挖掘教材,創(chuàng)設一個適當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到任務的情境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任務型教學法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8]。例如,維生素是維持機體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類低分子有機化合物,是人體必需的一類營養(yǎng)素,若長期缺乏會導致維生素缺乏病。因此,提出“維生素的生化功能與人體健康”這一任務,并明確此任務的知識目標是能描述維生素的活性形式、生化功能和導致缺乏病的原因。

通過任務型教學法,可以獲得多方面的積極效果: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探索精神和求知欲;增強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增強了師生關系;加強了本學科及各學科間知識的聯系。

(三) PBL法

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 以問題為基礎教學法由美國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于l969年提出,其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獨立學習和個性發(fā)展。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引導,由教師精心設計一個問題,并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和小組討論,提出解決問題或處理問題的方案,達到學習新知識、新能力的目的。“讓學生學會學習”是PBL教學最鮮明的教學目標之一。

以肥胖和如何減肥為例,可以先從肥胖的原因說起,脂肪在體內的分解與合成代謝,代謝過程中哪些因素影響了代謝,最后導致了肥胖。在生活中,我們如何控制導致肥胖的環(huán)節(jié),可以為減肥采取哪些措施,比如食品、運動、理療和藥品等方面,它們起到減肥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問題的解決,就是理解脂代謝過程,以及脂代謝異常引起疾病的原理,和掌握預防、治療相關疾病的方法。

PBL教學法的正確運用,除了使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充分掌握和實踐外,還有利于學生在學習研究中形成一定的合作關系,大家各抒己見,知識通過學生的討論得到大量的展現。

綜上所述,在生物化學教學過程中,我們需要常常綜合交叉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學過程的質量。任課教師還必須不斷學習新知識,關注當下科技新進展,多列舉生活實例、臨床病例,和最新的科研成果,來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的激情。為了適應最新的教學改革模式,與其他基礎醫(yī)學知識交叉,和臨床知識的對接,需要生物化學任課教師不斷地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并且堅持在教學中摸索、探討新的教學方法,以適應新的教學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徐安莉,陳會敏,周艷艷,等.改變生物化學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J].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1,9(11):81-82.

[2]朱寶安,宗自衛(wèi),李先佳.淺議如何激發(fā)醫(yī)學生學習生物化學的興趣[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2,3(30):86-87.

[3]李曙波,黃忠仕,李韜,等.激發(fā)成教醫(yī)學生學習生物化學興趣方法探討[J].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2012,1:83-84.

[4]江花.高職《中醫(yī)護理學》教學方法初探[J].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1,9(01):85.

[5]童紅梅.CBL教學法在高職護理專業(y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中國教育,2011,30(6):82-84.

[6]陳伶利,李杰,程莉娟,周賽男,等.TBL教學模式在醫(yī)學生物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9(8):6-8.

[7]Ogilvie G,Dunn W.Taking teacher education to task:Exploring the role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promoting the utilization of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J].Language Teach Res,2010,14(2):161-181.

[8]王文玉.高職生物化學教學中任務型教學法的應用[J].中國醫(yī)學教育技術,25(1):77-80.

第7篇:學習生物的方法范文

所謂隱含條件,是指題目中并未明白給出的,但經過一定的推理分析,可以得到的條件。有些常見的的隱含條件較易記?。喝纭肮饣奔幢硎静豢紤]摩擦力,“同步”衛(wèi)星即衛(wèi)星的運行周期是24h;“近地”衛(wèi)星即忽略衛(wèi)星所在地面高度;提到物體“克服”重力做了10J的功時,就是指重力-10J的功,“雙星”系統(tǒng)即告訴我們雙星的角速度相等等等,不再一一列舉。所以我們平時要注重讀懂“物理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找出隱含條件,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下面我列舉幾個學生在高中物理學習中常見的隱含條件。

一、“自由”

現代漢語詞語中,“自由”的意思是:由自己作主;不受限制和拘束。但在物理學中,“自由”有著特定的含義。當我們描述一個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時,這個物體的運動并非真正的自由,“自由”特指初速度為零、只受重力的條件。

例題一:下列運動中,可以看成自由落體的是( )

A.冬天下雪時雪花的下落

B.從樹上落下的蘋果的運動

C.從水面自由落到水底的石子的運動

D.跳傘運動員下落的運動

解析:由于“自由”特指初速度為零、只受重力的條件,所以正確答案選B。

二、“緩慢”

現代漢語詞語中,“緩慢”的意思是不迅速,遲緩。在物理題中,緩慢指的是很慢很慢的極限,慢到可以靜止下來,靜止對應的狀態(tài)是平衡狀態(tài),即受力平衡的狀態(tài)。讀懂“緩慢”二字,題目就能迎刃而解。

例題二:一質量為m的小球,用長為l的輕繩懸掛于O點,小球在水平力F作用下,從平衡位置緩慢地移到Q點,如圖所示,則此過程中力F所做的功為( )

A.mglcosθ B.Flcosθ C.Flsinθ D.mgl(1-cosθ)

解析:很緩慢地移動,意味著小球在移動過程中可以認為處于平衡狀態(tài),小球的速度不變(始終為零),外力F對小球做功的效果僅使小球的位置逐漸升高,轉化為球所增加的能量(重力勢能)。小球從最低點位置到Q,升高的高度為h=l(1-cosθ),所以力F對小球做的功WF=mgh=mgl(1-cosθ)。所以正確答案選D。

三、“繩”

繩字的本義是“可以無限接續(xù)延長的索帶”。古代的繩子用草麻纖維搓成,必要時,可以在端頭處散開纖維,把另一股草麻纖維接上去。繩是日常生活用品。繩一般有塑料繩、麻繩、尼龍繩、棉繩等種類,以實心塑料繩為佳。跳繩握把(握柄)有塑料制及木制兩種。中學物理中的繩一般都是理想化的模型,具有如下幾個特性:

(1)輕,即繩的質量和重力均可視為零。由此特點可知,同一根繩的兩端及其中間各點的張力大小相等。

(2)軟,即繩只能受拉力,不能承受壓力(因繩能變曲)。由此特點可知,繩及其與之相連接物體間相互作用力的方向總是沿著繩子且背離受力物體方向。

(3)不可伸長,即無論繩所受拉力多大,繩子的長度不變。

根據繩的這些特性,繩子問題就隱含了很多臨界條件:

①小球能過最高點的臨界條件:繩子和軌道對小球剛好沒有力的作用

mg=m■ v臨界= ;

②小球能過最高點條件:v≥ ,

當v> 時,繩對球產生拉力,軌道對球產生壓力;

③不能過最高點條件:v

(實際上球還沒有到最高點時,就脫離了軌道)。

例題三:長為L的細繩,一端系一質量為m的小球,另一端固定于某點,當繩豎直時小球靜止,再給小球一水平初速度v0,使小球在豎直平面內做圓周運動,并且剛好能過最高點,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球過最高點時,速度為零

B.球過最高點時,繩的拉力為mg

C.開始運動時,繩的拉力為m■

D.球過最高點時,速度大小為

第8篇:學習生物的方法范文

一、把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物理課與生活實踐聯系很密切,鼓勵學生聯系生活實際,不但是學以致用的學習方法,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緒,使學生感到物理不但是有趣的,而且是有用的。例如學習了蒸發(fā)知識后,我提出這樣的問題: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加快蒸發(fā)?是怎么做的?你們家里是怎樣讓收割回來的水稻快些干的?說說采用了什么辦法?水資源日漸匱乏,我們要節(jié)約用水,生活或生產中是如何減少水分的蒸發(fā)的?平時洗頭后如何使頭發(fā)更易干?學了電學知識以后,問:電流的大小是有公式計算的,那你幫家里算算你家的導線通以多大的電流?應選擇多大的線芯呢?讓學生感知物理知識在身邊,就在日常生活中。

二、學好語文和數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物理課是初中學生感到難學的課程,其原因是物理課不但有系統(tǒng)、嚴密的物理概念和知識,而且與數學、語文課的知識聯系也很密切。例如數學中的指數運算、小數分數混合運算、函數等知識在物理教學中經常應用。所以學好數學知識對物理課的學習至關重要。同理,學生的語文水平對物理的學習影響很大。因為物理中的概念、定理、定律的文字敘述言簡意深,一字之差,天地之別。例如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不能敘述為垂直向下;導體在磁場中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中就產生電流,若無“閉合”二字,則產生的是電壓而不是電流;又如物體吸熱后溫度升高了40℃和溫度升高到40℃含義截然不同??梢娮寣W生學好語文對學習物理有多么重要。

三、重視物理的圖形作法和學會認識圖形。

學習物理離不開圖形,從運用力學知識的機械設計到運用電磁學知識的復雜電路設計,都是主要依靠“圖形語言”來表述的。知識的條理化,分析解決問題的思路等問題,用通常意義上的語言或文字表達都是有局限性和低效率的。所以,按照科學的方法動手畫圖是學習物理的重要方法,而且對今后進一步學習現代科學技術有著重要意義。在初中物理課里,同學們會學到力的圖示及力的示意圖、簡單的機械圖、電路圖和光路圖。“課標”要求的畫圖主要分兩部分:一部分畫圖屬于作圖類型題,比方說作光路圖、作力的圖示、作力臂圖,以及畫電路圖等。另一部分是根據現成的圖形學會識圖,所謂識圖是指要注意結合條件看圖,不僅要學會把復雜的圖形看簡單(即分析圖形),而且要學會在復雜的圖形中看出基本圖形。例如,在計算有關電路的習題時,已給出的電路圖往往很難分析出來是串聯、并聯,如果能熟練地將所給出的電路圖畫成等效電路圖,就會很容易地看出電路的連接特點,使有關問題迎刃而解。

四、以觀察和實驗作切入點,重視觀察能力和實驗素質的提高。

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觀察和實驗是物理學的重要研究方法。法拉第曾說:“沒有觀察,就沒有科學??茖W發(fā)現誕生于仔細的觀察之中?!背鯇W物理的初中學生尤其要重視對現象的仔細觀察。因為只有通過對觀象的觀察,才能對所學的物理知識有生動、形象的感性認識;只有通過仔細、認真的觀察,才能使我們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不斷深化。例如,學習運動的相對性,老師講到參照物時,許多同學會聯想到:坐在火車上的人,會觀察到鐵路兩旁的電桿、樹木都向車尾飛奔而去。這個生動的實例使我們對運動的相對性有了形象的認識。剛剛開始學習物理的初中生要認真觀察老師的演示實驗,并獨立完成動手操作實驗。在認真完成課內規(guī)定實驗的基礎上,還可以自己設計實驗,來判斷自己設計的實驗方案在實踐中是否可行。如可以自己設計實驗測量學校綠地中一條彎曲小徑的長度,可以通過實驗測量上學途中騎車的平均速度,還可以設計在缺少電流表或缺少電壓表的條件下測量未知電阻的實驗。這些都需要同學們自己獨立思考、探索,不斷提高自己的觀察、判斷、思維等能力,使自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更深刻,分析、解決問題更全面。

五、經常讓學生總結、交流學習的方法,讓自主創(chuàng)新走進課堂。

第9篇:學習生物的方法范文

【關鍵詞】嚴;幫;親;訪;喜

現在的年代是經濟高速發(fā)展的時代,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鄉(xiāng)村村民的家庭收入往往不低于有過較高知識分子的家庭收入,有的甚至是一、二年之間就由低收入進入脫貧狀態(tài),再過小幾年就進入小康家庭,再過十來年家資達幾百萬不再新鮮。社會再也不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局面,而是三年就來個經濟大翻身的高速發(fā)展的新時代,所以現在處于農村中的教師再也沒有高人一等的優(yōu)越感,又由于因各種各級媒體經過十幾年的宣傳,不能體罰學生,哪怕只是嚴厲地批評學生上課講話、作業(yè)不完成等行為也不行,因為怕他(她)們萬一受不了而輟學,甚至去自殺。所以如今當教師有些難,難在如果放棄對學生的嚴格管教,放任其身心自由發(fā)展,又違背了自己作為人師的良心,又怕長次以往失去自己的教師尊嚴與事業(yè)。俗話說:人學好要三年,學壞只要三天;人之初、性本善;但人之初,性本懶;玉不雕不成器。長此讓學生自由發(fā)展,現在這一代在家中如珍似寶嚴重缺乏吃苦耐勞的部分學生事必不把教師放在眼里,有時卻懶散得很有理。這種現象絕對不是我們當教師所愿意看到的!所以從良心、師德上出發(fā),我們勢必還是希望自己所從事的教育教學任務完成能得到社會和各級領導的肯定的。于是我們盡己之能,花更多的時間完成好自己的工作。因本人從事初級階段的中學物理教育教學多年,很想就此新時代下的教育教學感想略述如下:

1.在初中物理教育教學中,對學生一個字——“嚴”

“嚴師出高徒”只要教師從一開始面對一個新學生時,就應該對他(她)們實行嚴格的教育,而且“言必出,令必行” ,盡力地把關好每一位學生每一節(jié)課的課堂預習、課堂上課反應情況,課后此節(jié)的知識復習、作業(yè)的完成的數量與質量以及每一單元的考試情況。這是一項長期既艱巨又平凡的任務,就想地球永遠繞著太陽轉,就像一日三餐一樣扎實而又不厭其煩的不斷重復的工作。那么怎樣才能達到這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可以充分發(fā)揮每組組長與科代表的優(yōu)勢,積極配合科任教師的工作。這些學生的“小領導”一日七節(jié)課是與同學接觸在一起,對同輩的語言、思想、行為、家庭狀況等可以說比教師了解得更清楚,教師們可以通過他(她)們了解到所需知道的學生各種情況。同時也可以先抓好班級的領頭雁的學習、管理能力,總體就可以帶動其他同班同學跟著學好,當然個別學生還需要老師的親力親為,教師應及時地找時間去解決已存在的問題??傊?,嚴防緊賭,不漏下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相信長期下去,學生一定會進步了不少,也對你尊敬了許多,大多數的父母也會稱贊你這種不圖回報的高尚行為,領導也會把你看在眼里,并要求以你為榜樣,鼓勵其他教師向你學習,你的精神世界必將五彩繽紛!何樂而不為!

2.在初中物理教育教學中,對學生提供另一個字——“幫”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币粋€人的智慧再好,必定有限。所以學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教師組織教學時,除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物理的基本方法與基本步驟外,還要求學生自己尋找學習上的“好朋友”若干名,教師登記好,并當場公布,之后還提倡這些好朋友應幫助人家心里渴望得到你幫助的同學,鼓勵需要幫助的同學應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除了請教教師外,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大膽地問自己所寫下的這些好朋友。還告訴學生中考時,競爭的對象是全市的畢業(yè)生。如果全班到時有能耐都考入市里最好的高中,該學??隙ㄓ凶蛔屆恳粋€人坐。這樣就排除了學生在平時學習中產生的嫉妒心理,也讓他(她)知道只有互幫互利,才能共同進步。因為“眾人拾柴火焰高”。教師平時也應關注學生的這種凝聚力是否得到最好的充分利用。有時遇到學生所請教特難的題目,本教師就喊來班里幾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先贊揚他(她)一番,然后要求他(她)們共同思考,看誰解答得讓我滿意。過段時間或多或少都會有令我滿意的答案出來,得到我肯定以及表揚后,我高興他(她)們也喜滋滋的,學生的學習勁頭更濃了!通過這種做法,本人所教過曾就讀該所農村學校的周冠宇學生、潘清斌學生在當時全國的初中物理競賽中分別獲得百萬人口的大縣中畢業(yè)生的第四名、第五名。班里的學風那可是熱氣騰騰!

3.理教育教學中,對學生應送去又一個字——“親”

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除了對學生嚴格要求外還應讓學生深切體會到教師對他(她)很親近。這就要求教師要多關注學生,哪怕平時的上課過程中對學生提問的時候多一個善意的微笑,多一份平穩(wěn)的口氣,多一個寬容的解釋。學生都能體會到教師尊重到了她(她)的人格,肯定到了他(她)的能力。在課后教師也可以和正處于青春期的學生多談談人生,多了解學生的思想動向和家庭情況?,F在的社會,留守的學生越來越多,基于學生父母的疲于奔命,教師應該告訴學生在外的父母心里卻始終是愛他(她)的!喚醒學生的這一份愛念,可以自然地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因為能不能學好,要不要學好,主要還是靠學生自己。同時教師也應給留守學生多一份愛心。讓學生感到學校的溫暖。熱愛教育,熱愛學生的教師一定會等到那幅美景—“待到山花燦爛時君在叢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