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科學的體育鍛煉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體育鍛煉可以增進健康、提高身體的運動素質和基本活動能力,并能夠防治疾病。但是,并不是只要參加體育鍛煉,就一定會獲得良好效果。如果鍛煉內容、練習強度和練習方法等選擇運用不當,反而有害于健康。科學的體育鍛煉原則是體育鍛煉過程中客觀規(guī)律的反映,是人們參加體育鍛煉所必須遵循的準則,它包括從實際出發(fā)原則、循序漸進原則、持之以恒原則和全面鍛煉原則。
首先是從實際出發(fā)原則。
這是指鍛煉身體應從個人的實際情況和外界環(huán)境條件的實際出發(fā),確定個人的鍛煉目的、選擇適宜的運動項目并合理地安排時間不耽誤其他事務。如在冬季應著重發(fā)展耐力,在春秋兩季應重點進行技術性的項目,在炎熱的夏天,游泳就是個比較理想的運動項目。而冬季鍛煉正是個好時機,體育鍛煉可提高人們的御寒能力,所以堅持冬季鍛煉的人,抗寒能力比一般人增強8到10倍。就我個人而言,工作日期間,我會在每周兩節(jié)的體育課上和每晚9點左右進行鍛煉,雙休日則會選擇一個下午外出鍛煉,這樣才可同時兼顧學習和體育鍛煉。
第二點是循序漸進原則。
我們每個人的體能都不同,在學習體育技能和安排體育鍛煉時要根據人體發(fā)展規(guī)律和超量負荷原理,注意運動量由小到大,由易到難,由簡到繁,有計劃、有步驟地提高要求,從而使人體在不斷適應的同時,體質逐步得到增強。經常有一些體育愛好者在體育鍛煉時,因為興趣高,所以活動量很大,但可能第一次就會導致機體受傷,或者幾天就失去了鍛煉的熱情,這樣不僅不能增強體能還可能造成體質傷害。體育鍛煉要循序漸進,在其中慢慢體會體育鍛煉給身體帶來的舒適,享受這過程,用愉悅的心情鍛煉,才可以為長期的經常性的鍛煉打好基石。比如我們的800米跑步,我曾經還制定了訓練計劃,堅持幾天跑幾圈,再慢慢增加圈數或者增加速度。
再者是持之以恒原則。
鍛煉身體要有連續(xù)性和系統(tǒng)性,只有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科學地制定健身計劃,才能不斷有效地增強體質??茖W實驗表明:不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或中斷體育鍛煉的人,會使原有的身體機能、素質和運動技術水平明顯的下降。并且,中斷鍛煉身本時間越長,消失越明顯。那么如何在體育鍛煉中持之以恒呢? 我認為可以通過強化體育意識、選擇適于自己的鍛煉項目、結合日常生活進行體育鍛煉等方式進行持久的體育鍛煉。此外,我們可以把體育鍛煉納入作息時間表以此提醒自己常運動。
最后一點是全面鍛煉原則。
人體是統(tǒng)一的有機體,只有遵循了全面鍛煉原則,人們才能全面提高身體機能水平、全面發(fā)展身體素質、掌握多種運動技能。在體育鍛煉中若因為喜歡一項運動而排斥其他形式的運動,就會導致我們身體不能得到全方位的鍛煉。每一種運動形式都有其偏重點,耐力,靈活性等等,都需要不同的體育鍛煉來完成。對于我個人來說,這點還有待加強。我并不是對所有體育項目都感興趣,也并不能經常進行全方位的鍛煉,所以掌握的運動技能較少,身體素質也一般。希望我日后能夠參與多項運動,進行科學的體育鍛煉。
[關鍵詞]體育鍛煉 良好習慣 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 G62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36-070
新課程標準全國健身計劃綱要對學校體育教育提出了明確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形成體育鍛煉的意識、技能和習慣,成為學校體育教學的目標之一。為此,體育教學中教師應運用科學的教學手段,以學生為中心重點落實這一目標要求,最終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與終身體育意識。
一、加強學生對良好鍛煉習慣的認識
很多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非常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鍛煉習慣的認識,當然,也有部分教師忽視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只是一味地進行體能練習,不顧及學生的鍛煉態(tài)度,不注重對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學生如果沒有端正的鍛煉態(tài)度,對體育學習沒有興趣,那么,鍛煉習慣的培養(yǎng)也就無從談起,更無法實現身體素質的提高。相反,如果一個學生對體育感興趣,并積極投入到鍛煉中,那么,他將終身的受益。
二、良好鍛煉習慣的培養(yǎng)策略
良好的鍛煉習慣的養(yǎng)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教學中需要教師做好充分的計劃,發(fā)揮主導作用,對學生進行科學的指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1.注重對學生科學鍛煉的指導
體育是特殊的活動,不是任何一項體育活動都可達到預想的鍛煉身體的效果,也并不是能鍛煉身體的活動隨意活動就可以鍛煉身體。只有進行科學的身體鍛煉,才可以提高身體素質。如果不懂鍛煉身體的科學方法,不但達不到鍛煉的效果,反而會對身體有害。只有懂得鍛煉身體的基本原理和運用科學鍛煉的方法,才能起到鍛煉身體的效果。所以,我們教師要在體育教學中注重對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指導,讓學生學會科學的鍛煉身體。比如,足球活動對學生的身體鍛煉效果較好,但是,足球運動有自身的規(guī)范要求,而不是給學生一個球隨意讓他們踢,這樣不但會有安全隱患,還會造成身體傷害,破壞足球運動的鍛煉功能。所以,在足球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了解人體結構、身體系統(tǒng)器官功能、足球運動的規(guī)律等,讓學生懂得如何調節(jié)運動負荷,掌握足球運動的鍛煉程序。教師還要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調整鍛煉的方法。
2.把鍛煉習慣與運動興趣、愛好結合起來
興趣是習慣的開始,對一項或者幾項體育活動產生興趣后才會積極去做,并逐步形成習慣,如果沒有興趣就不可能產生愛好,更不能成為一種習慣。小學生之所以喜歡踢足球,是因為他們覺得足球好玩,在玩的過程中產生了興趣,并積極鍛煉,在活動中發(fā)現了足球的奧秘,從而產生去探索足球的愛好,在探索與鍛煉中形成了踢足球的習慣,從而喜歡上體育鍛煉。但是,體育教學中的很多項目是學生不感興趣的,甚至是排斥的,這沒有關系,我們可以在學生不感興趣的項目中,融入學生感興趣的項目。比如,在學習耐力長跑時,學生怕吃苦,練習時沒有積極性,此時,我們可以把學生感興趣的足球引入到長跑當中,發(fā)給每個學生一個足球,進行運球練習,要求學生帶足球繞田徑場跑兩圈,一輪之后休息幾分鐘再進行第二輪的練習。這樣,學生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耐力練習,而且提高了足球技術。
3.充分發(fā)揮體育教師的主導作用
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是學生鍛煉習慣的引導者,為學生起到示范和榜樣的作用,對學生良好鍛煉習慣的形成有著很重要的影響?;诖?,教師要在課堂上認真上課,做好示范,優(yōu)化課堂結構,對學生進行認真輔導。長此以往,學生的鍛煉習慣在教師的影響下就會逐步形成。學生是課堂體育學習的主體,體育課堂要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學習能力,使其由被動鍛煉變?yōu)橹鲃渝憻?。這個轉化的過程需要學生有很強的自覺性與自律性。體育教師不但要注重對學生鍛煉習慣的培養(yǎng),更要加強學生的紀律,幫助學生根據自身的特點制定鍛煉計劃,并進行有力的監(jiān)督。
總之,培養(yǎng)學生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們在體育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鍛煉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教會學生鍛煉的方法。我們堅信經過長期的教育教學指導,學生最終會形成良好的鍛煉習慣。
[ 參 考 文 獻 ]
[1] 趙曉峰.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J].中國校外教育,2015(06).
關鍵詞:江西工業(yè)貿易職業(yè)技術學院學生;科學合理;課外體育鍛煉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本文采取的是隨機抽取江西工業(yè)貿易職業(yè)技術學院學生200名。(2)研究方法。1)文獻資料法。本人通過對江西工業(yè)貿易職業(yè)技術學院圖書館、中國知網、江西工業(yè)貿易職業(yè)技術學院網上圖書館等對學生課外體育鍛煉方面的資料收集工作。并對收集的工作進行分析。2)專家訪談法。通過對專家進行的訪談,根據專家的意見對江西工業(yè)貿易職業(yè)技術學院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活動設計問卷,并對江西工業(yè)貿易職業(yè)技術學院學生進行問卷調查。3)問卷調查法。對隨機抽取江西工業(yè)貿易職業(yè)技術學院學生200名學生發(fā)放問卷,收回有效問卷200名,回收率100%。4)數理統(tǒng)計法對回收回來的問卷進行數理統(tǒng)計與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江西工業(yè)貿易職業(yè)技術學院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動機
通過對江西工業(yè)貿易職業(yè)技術學院學生的調查中得知,大部分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動機是增強身體體質、健身健美,他們認為參加體育鍛煉可以讓他們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是他們好好學習、還有以后能更好參加工作的前提條件,也是他們在繁重的學習、就業(yè)競爭壓力得到很好的放松和釋放。也有一小部分認為參加課外體育鍛煉是為了后面體育考試能得到一個好的分數和能很好的通過體育考試。由此可以知道該校的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認識了解還是比較正確的。
2.2江西工業(yè)貿易職業(yè)技術學院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態(tài)度
在調查過程中得知,江西工業(yè)貿易職業(yè)技術學院大多數學生對參加課外體育鍛煉有著正確的認識,另外也有極少數學生認為參加課外體育鍛煉沒有必要的,還不如在宿舍里玩玩電腦游戲,這說明該校還有極少學生對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缺乏正確的認識,對自己的身體健康不關心。
2.3江西工業(yè)貿易職業(yè)技術學院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項目和形式
在調查過程中得知,江西工業(yè)貿易職業(yè)技術學院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比較多的項目是籃球、羽毛球、慢跑。這說明該校的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項目比較少,比較單一。經過對他們進行采訪才得知,其實他們想多參加些其他項目鍛煉,比如他們想參加網球運動,可是網球場只有3個,這就是參加網球運動比較少的原因,還有其他的項目都是類似的原因。他們參加課外體育鍛煉一般是以宿舍為單位或者是幾個玩的比較好的同學一起參加體育鍛煉。也有極個別的參加體育鍛煉。在調查中還發(fā)現了其實該校比較注重學生課外體育鍛煉和鼓勵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學校專門還增設了學生運動的社團,有籃球、羽毛球、網球、足球、乒乓球、健美操、跆拳道等社團。目的就是鼓勵學生走出宿舍,回歸操場。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1)江西工業(yè)貿易職業(yè)技術學院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動機比較明確,大部分學生是增強身體體質。(2)江西工業(yè)貿易職業(yè)技術學院學生對參加課外體育鍛煉有著正確的認識。(3)江西工業(yè)貿易職業(yè)技術學院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項目為籃球、羽毛球、慢跑。(4)江西工業(yè)貿易職業(yè)技術學院專門為學生增開體育社團,鼓勵他們參加課外體育鍛煉。比如籃球、羽毛球、網球、足球、乒乓球、健美操、跆拳道等社團。
3.2建議
(1)教師應該在教學中應始終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并且加強學生的多個項目練習,以及科學的掌握體育鍛煉的方法。當前江西工業(yè)貿易職業(yè)技術學院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積極性與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還有極少數學生認為沒有必要參加體育鍛煉,應該對這部分學生對體育鍛煉的意識要加強。體育老師應該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考慮我們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動機,在課堂上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鍛煉觀念,加強體育鍛煉方面知識教學,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中學習掌握2種以上體育鍛煉項目,增加他們在課外體育鍛煉項目上的選擇,能更好的培養(yǎng)他們體育鍛煉的好習慣。最終是學生自覺的參加課外體育鍛煉中去,從而養(yǎng)成終身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2)學校應該在體育場地和體育器材方面加大建設與投入,提供學生科學合理制定體育鍛煉的時間。目前江西工業(yè)貿易職業(yè)技術學院體育設施和場地與以前比較有了較大的提高,由于學校這幾年的招生情況比較好,所以學生人均的活動場地還是不夠,比如網球場地和排球場地沒有增加,這些場地還是需要增加,像網球運動在高校里還是比較流行的運動項目。致使現有的體育設施和場地不夠,學校對這方面還是需要繼續(xù)加大投入,還好該校對場地進行了燈光改造,以供學生科學鍛煉的時間分配。(3)加強對社團的管理,增加社團訓練的時間,科學合理的選擇自己訓練的項目。目前江西工業(yè)貿易職業(yè)技術學院體育社團的訓練次數是根據室內和室外而制定的,應該根據學生的需要來選擇訓練時間和次數,應該以學生為主,老師為輔的方式來開展體育鍛煉,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還有不懂體育鍛煉的方法來向老師請教,或者自己網上自學,更加科學的掌握訓練方法。
參考文獻:
[1]常生,陳及治.大學生體育鍛煉行為研究現狀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10):1305-1307.
[2]劉志明,周建偉,吳蘭芬.寧波市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情況調研報告[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4,19(01):85-87.
[3]劉志明,周建偉,吳蘭芬.寧波市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情況調研報告[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4,19(01):85-87.
關鍵詞:體育教學;可持續(xù)性;自主體育鍛煉;運動技能
中圖分類號:G40-0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4156(2013)02-130-02
一、引言
可持續(xù)性是指一種可以長久維持的過程或狀態(tài)。獨立體育鍛煉能力是指大學生能運用體育知識和理論獨立自主地進行體育學習和鍛煉。學生有了獨立的可持續(xù)性的體育鍛煉能力,就能夠充分發(fā)揮主動性、自覺性,積極地去參加體育活動,真正充當體育鍛煉的主人。自主體育鍛煉能力是指熟練地運用已掌握的運動技能,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活動能力,自覺地進行身體鍛煉的習慣和本領,是體育過程中的一種重要能力。自我鍛煉能力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體育知識,形成一定的技能,并且能運用這些知識技能進行自我鍛煉。大學生是國家未來棟梁之才,肩負著建設國家的重任,他們應該具有全面的“健康觀”思想,健康體質,充沛精力和善于團結合作的精神。而學校教育的目的,是要把學生培養(yǎng)成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人。體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擔負著全面培養(yǎng)跨世紀人才的重要任務。只有有了獨立的可持續(xù)性的體育鍛煉能力,才能有參加體育鍛煉的主動性,在其漫長的人生旅途中,能夠根據自己的工作性質和職業(yè)特點,根據自己所處的不同年齡階段的心理特點和健康狀況,根據自己所處的生活條件,積極主動進行體育鍛煉。體育教學逐漸走入了一個誤區(qū)那就是只注重課堂教學中的運動時間和游戲,而基本的教學內容中的運動技能教學卻越來越少了,然而運動技能的匱乏是直接導致學生缺乏體育鍛煉興趣的原因,更何談自主體育鍛煉能力。
二、制約大學生可持續(xù)性自主體育鍛煉能力的主要因素
近年來,國內各高校專業(yè)為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都在進行各種形式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和體系探索,而且都不同程度取得了很好的實踐效果。由于受多年來應試教育的影響,雖然國內部分高校在因材施教等方面進行過不同程度的探索,但目前大多數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主要存在如下問題:
1.大學生自我體育鍛煉的能力偏低。大學生自我體育鍛煉的能力包括認識能力、體育鍛煉的能力、調節(jié)控制能力、自治能力、適應能力、意志品質能力。這些能力的缺乏會影響到大學生在體育鍛煉的目的、意義、作用、方法、獨立鍛煉過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獨立從事體育鍛煉的自我管理能力、環(huán)境變化的適應性、克服心理上和生理上的惰性及障礙等方面。
2.在學校體育教育教學工作中,忽視對大學生的體育理論知識的傳授,使大學生對培養(yǎng)獨立鍛煉能力的重要意義認識不足,體育運動知識貧乏,不懂得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
3.傳統(tǒng)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學生的運動興趣。體育教學應該主動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具有超前的意識。我國體育教育發(fā)展的必由之路應該是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向“人本”的轉變、向“終身體育”的轉變。而學校體育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興趣、愛好和習慣。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學方法上不斷創(chuàng)新,做到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會學生鍛煉的方法,即以傳授鍛煉身體的方法,引導學生課內練習課外鍛煉的興趣。
4.大學生對體育鍛煉缺乏正確的認識大學生正處在身體發(fā)育最后的階段,特別是女生,伴隨著年齡的增長,在生理、心理上都相繼發(fā)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好靜不好動。有的大學生健身意識不強,怕苦怕累,不愿運動。
5.運動技能教學的比重偏低。既然學校教育為大學生配備了專職的體育教師、良好的場地器材、充足的學時,那為何大學生的可持續(xù)性自主體育鍛煉能力卻遲遲培養(yǎng)不起來呢?其中的原因并不在于可持續(xù)性自主體育鍛煉能力本身,而在于可持續(xù)性自主體育鍛煉能力養(yǎng)成的基礎即運動技能因素上,設想若沒形成自動化的運動技能,大學生如何堅持鍛煉身體,又如何成為身心需要而進一步養(yǎng)成可持續(xù)性自主體育鍛煉能力呢?
三、當前需要認識和解決的相關問題
1.教育教學的參與者應該對相關的教育教學概念加深理解。教育教學的參與者包括教學的管理者、教師、教輔人員、學生,他們對一些相關概念進行界定是大學生可持續(xù)性自主體育鍛煉能力培養(yǎng)的前提,基礎性的概念一般包括體育教育的目的、體育教育的目標、可持續(xù)性發(fā)展、自主體育鍛煉能力等。只有對教育教學的一些原理概念有了深入的理解,才能在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中充分調動和培養(yǎng)自主體育鍛煉能力。
2.基礎與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的關系。事物發(fā)展是否具有可持續(xù)性,強大基礎是先決條件。只有強大的堅實的基礎才能夠發(fā)展和提高,否則發(fā)展就是不可持續(xù)的、受制約的、不健康的、不科學的、不和諧的發(fā)展。大學生可持續(xù)性自主體育鍛煉能力的培養(yǎng)就是要求我們全體體育教育教學的參與者在大學體育教育中為他們打下堅實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識基礎。
3.所有體育教育教學的參與者要認識到自主體育鍛煉能力的重要性。自主體育鍛煉能力的培養(yǎng)既是培養(yǎng)跨世紀人才的需要,也是體育教學改革的需要,還是大學生自身發(fā)展的需要。學校教育的目的是要把學生培養(yǎng)成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人。合格的接班人,身體好是一個重要的方面。體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擔負著全面培養(yǎng)跨世紀人才的重要任務。只有有了獨立體育鍛煉能力,才能有參加體育鍛煉的主動性。
4.明確運動技能與自主體育鍛煉能力的關系。體育教學逐漸走入了一個誤區(qū),那就是只注重課堂教學中的運動時間和游戲,而基本的教學內容中的運動技能教學卻越來越少了,然而運動技能的匱乏是直接導致學生缺乏體育鍛煉興趣的原因,更何談自主體育鍛煉能力。
5.明確大學生自主體育鍛煉能力的主要內容、大學生自主體育鍛煉能力的培養(yǎng)方法。
(1)自主體育鍛煉能力的主要內容:第一,所有體育教育教學的參與者必須要有豐富的體育理論知識。第二,所有體育教育教學的參與者增強體育興趣和自我鍛煉意識。第三,培養(yǎng)大學生的運動能力。
(2)自主體育鍛煉能力的培養(yǎng)方法:第一,所有體育教育教學的參與者必須要重視體育理論知識的傳授。第二,所有體育教育教學的參與者必須要激發(fā)大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第三,所有體育教育教學的參與者必須提高修養(yǎng)和業(yè)務素質。第四,所有體育教育教學的參與者要積極開展校園體育衛(wèi)生咨詢。第五,所有體育教育教學的參與者要為大學生創(chuàng)造體育大環(huán)境,課內外相結合,吸引大學生參加體育活動。
摘要通過大量相關文獻分析,發(fā)現國內關于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體育鍛煉習慣的形成機制、現狀調查和影響因素方面,對學生體育鍛煉實施干涉的實踐研究很少。體院鍛煉習慣的概念也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大量文獻從人的生理和心理方面對體育鍛煉習慣進行定義。
關鍵詞體育鍛煉習慣概念現狀影響因素
近年來國民體質監(jiān)測表明我國青少年體能素質狀況令人憂慮,甚至短期內不會出現根本性扭轉。據調查,上海2001年至2005年學生體質調查果存在突出的問題,在代表男性力量的握力和代表女性耐力的仰臥起坐指標都在下降,7至12歲學生,50米×8折返跑能力下降很大,視力檢測70.25%視力不佳,5年內近視率上升5.34%,肥胖率達到12.26%。北京衛(wèi)生局今年公布了一些數據,中小學生視力也不好,北京小學一年級視力不良率高達36.4%,高三學生不良率高達86%,近視眼患病率從世界第三上升至世界第二,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果反應也不好,臺階試驗合格率不高,這是數據反應的,但實際情況可能會更糟。青少年關系國家強弱,關系民族興衰,是百年大計,是億萬家庭幸福和諧的重大問題。強身健體必須從青少年抓起,這是全民健身工作重中之重。就像不能以破壞環(huán)境為代價發(fā)展經濟,我們也不能以犧牲和忽視青少年體質下降的代價培養(yǎng)接班人,否則我們國家和民族未來就沒有希望,美好遠景就會落空。國家針對學生體質下降由體育總局、教育部和國務院多次下發(fā)文件指導文件,學生體質研究,特別是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研究在理論界成為熱點。
一、體育鍛煉習慣的概念
習慣是一個生理學和心理學領域的概念。字典定義是積久養(yǎng)成的生活方式,逐漸養(yǎng)成而不易改變的行為;從體育學的角度,金欽昌在學校體育學里對習慣的定義是由于重復或練習而鞏固下來成為需要的自動化的行為方式。[1]這種定義明顯滿足不了理論界研究體育鍛煉習慣的需求,于是學者們從生理和心理的角度對習慣進行了定義,但是學者們只是從自己的研究提出定義,目前還沒有公認的、全面的、權威的定義,邱梅婷等2005年在首都體育學院學報上發(fā)表的體育鍛煉習慣的形成機制和影響因素研究一文中定義體育鍛煉習慣是人們?yōu)榱藵M足生理、心理和社會需求,在內在動因和外界環(huán)境交互作用下重復發(fā)生有利于身體健康的身體運動,是在不斷重復身體練習的基礎上能持之以恒地經常進行體育鍛煉的自動化的行為方式。[2]白文飛在義務教育階段影響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培養(yǎng)的研究這個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guī)劃教育部青年專項課題種也是從生理和心理學范疇對體育鍛煉習慣進行定義。從體育鍛煉習慣的構成因子角度來定義的也有很多,莫連芳在對大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界定一文中就是從體育鍛煉習慣的構成因子鍛煉頻度、運動負荷和鍛煉持續(xù)時間進行定義,認為體育鍛煉習慣是每周至少鍛煉三次,每次鍛煉最少30分鐘,心率大于110次每分鐘,持續(xù)時間在一年以上[3]。
綜合各家之言,但從某一角度對體育鍛煉習慣進行定義都是不全面的,從生理學、心理學、行為學和構成因子多方面分析,體育鍛煉習慣定義應該是為了滿足自身和社會的需求,在內外因素的綜合交互作用下,每周不少于三次,每次鍛煉最少30分鐘,心率大于110次每分鐘,持續(xù)時間在一年以上的不斷重復身體練習的基礎上能持之以恒地經常進行體育鍛煉的自動化的行為方式。
二、近年來體育鍛煉研究的現狀
近年來針對體育鍛煉習慣的研究從文獻資料上看,比較集中在學齡期,其中大學階段體育鍛煉習慣研究的文獻資料最多,中小學階段次之,學齡后(社會體育或社區(qū)體育)階段則很少,學齡前的則更加少;從研究的視角上看,從學校體育教學的角度研究得比較多,而從課余健身鍛煉的角度研究得較少;從研究的方式上看,研究如何培養(yǎng)和形成體育鍛煉習慣的多,如關北光在《體育與科學》上發(fā)表的中學生鍛煉習慣形成的心理軌跡及引導方法、謝春生在《體育科學研究》上發(fā)表的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能力與習慣的研究等。而對體育鍛煉習慣形成后如何保持或不間斷的研究較少;從研究方法上看,運用社會調查法研究得比較多,其中運用問卷調查法的最多,主要研究體院鍛煉習慣的形成機制,影響因素等,如宋曉東論影響體育鍛煉行為的因素德研究等,而采用實驗法、實證法對體育鍛煉習慣的養(yǎng)成進行干涉的研究比較少;從實踐和理論的角度上看,一般性的研究比較多,體育鍛煉習慣干涉理論研究較少。
三、目前我國關于體育鍛煉習慣研究的階段
通過文獻資料分析,縱觀近年來學者對體育鍛煉習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論準備階段,即集中研究體育鍛煉習慣的形成機制理論、體育鍛煉習慣的影響因素和體育鍛煉習慣概念的界定等基本理論方面,其中習慣的形成機制研究還不夠深入。而通過實驗驗證國外已經比較成熟的體育鍛煉習慣干涉理論的研究很少,合我國學校體育的實際研究新的適合我國國情的新的體育鍛煉習慣干涉理論更是基本沒有,基本上是研究領域的空白,有一些研究也只是理論上的探討或者是干涉理論的解釋和說明。即使是白文飛主持的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guī)劃教育部青年專項課題義務教育階段影響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培養(yǎng)的研究也只是研究中小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形成機制、現狀和影響因素。我國現在的情況是學生體質不斷下滑,要改變這種局面,最關鍵的是要對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進行干涉,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以及在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后怎樣預防習慣不被破壞。所以說理論界對體育鍛煉習慣的研究任重而道遠。
四、小
總的來說,目前我國關于學生體育鍛煉的研究還停留在一般性理論研究,如體育鍛煉習慣的形成機制、影響因素等方面,指導性的關于如何培養(yǎng)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研究也有一些,但不夠深入,實踐性的對學生養(yǎng)成良好體育鍛煉習慣的干涉理論還很少涉及,這方面的研究能很好的解決體育鍛煉習慣的果問題,必須要引起理論界的重視。
參考文獻:
[1] 金欽昌.學校體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2.
[2] 邱梅婷等.體育鍛煉習慣的形成機制和影響因素研究[J].首都體育大學學報.2005.
[3] 莫連芳.對大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界定[J].江漢大學學報.2007.
[4] 宋曉東.論影響體育鍛煉行為的因素[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1.2.
[5] 王大偉等.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的終身鍛煉習慣[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1995.2.
一、影響學生體育鍛煉的因素
1.學業(yè)方面。求學階段,學生的學業(yè)壓力很大,負擔比較重,是人生很重要的一個階段,面臨很多的選擇,課余幾乎沒有時間鍛煉。他們不是在思考怎樣鍛煉使身體強壯,而是在思考“我的人生該怎樣規(guī)劃”等一系列重大的問題。
2.認識方面。終身體育作為一種新思想,是隨著當代終身教育思想的產生而出現的。學校體育要促進學生身體發(fā)展,增強學生的體育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能力,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使學生終身受益。而現在,在文化課學習(特別是在高三)的氣氛中,找個相關體育鍛煉的話題討論、學習和見解,學生就覺得是浪費時間。因為在他們看來考上大學就是萬事大吉,也就實現了自己和家人的愿望、目標。鍛煉對他們來說,就是給高考施加壓力。
3.高考制度。目前的高考,除體育考生以外,文化科考生在高考中對體育的要求幾乎為零,導致學生在體育的認識和理解上出現不同的看法,如只要考上大學體育可以不要學的念頭或考上大學后再學的想法。這樣就導致當代兒童少年身體素質日益下降,“奇病”多發(fā)。歸根到底,這是我們制度上不夠完善、體系尚不夠健全的結果。
4.體育設施。由于現在學校學生人數大量增加,而學校場地數量有限,場館數量很難滿足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需要,造成學生參加運動的人數比例下降。而體育場館的設施條件不同,在很多學校中沒有固定的體育館或者體育館的數量極其有限,對于很多體育場地如:籃球場地、足球場、排球場等,因場地占地面積大,同時容納該項目比賽人員有限的特點,致使在休閑高峰期這些場地呈超飽和狀態(tài)。對于千人的學生,僅此幾塊場地會顯得“杯水車薪”,而體育場館的開放時間也是影響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重要原因。
二、學生良好體育鍛煉習慣的培養(yǎng)
1.提高認識,轉變學生體育鍛煉的觀念。查?艾霍爾說過:有什么樣的思想,就有什么樣的行為;有什么樣的行為,就有什么樣的習慣;有什么樣的習慣,就有什么樣的性格;有什么樣的性格,就有什么樣的命運。長期以來,許多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身體練習掌握體育基本知識、技術和技能,不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鍛煉態(tài)度、興趣和習慣,甚至棄之不顧。其實不然,如果沒有端正的鍛煉態(tài)度,沒有鍛煉興趣和良好的鍛煉習慣,學生是無法真正掌握體育基本知識、技術和技能,當然也就無法實現全面提高身體素質。相反,學生對鍛煉如有濃厚的興趣,又具有良好的鍛煉態(tài)度和習慣,就會以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精神飽滿地參與練習?!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因此,體育教師應轉變觀念,在課堂教學中積極主動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
2.培養(yǎng)學生科學地進行身體鍛煉。指導學生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并不是任何一種活動都是體育活動,也不是任何一種體育活動都能增強體質,不懂得用科學的方法鍛煉身體,不僅會影響鍛煉效果,還有可能損害身體健康。只有懂得和運用鍛煉身體的基本原理和科學鍛煉的方法,才能達到預期的鍛煉效果。因此,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有意識地把科學鍛煉身體的基本原理傳授給學生。首先,讓學生了解人體的結構,各系統(tǒng)器官的功能,身體鍛煉的衛(wèi)生常識,體育動作的規(guī)律特點,以及體育鍛煉是如何促進人體生理變化等基本知識,這些基本知識可在健康教育課中傳授。其次,讓學生獲取生理負荷的最佳方案和合理的鍛煉程序,以及為什么要做準備活動和整理活動等方面的知識。此外,體育教師還應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運用不同的鍛煉手段和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身體鍛煉,加強良好鍛煉習慣的訓練。
3.培養(yǎng)學生把體育鍛煉作為日常生活的一種需要,成為一種習慣。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是意志與毅力的結果,只有經過嚴格要求,反復訓練和努力實踐才能形成。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必須努力盡可能堅強地形成學生良好的習慣,但為了達到這種目的最重要的還是正當行為的不斷練習?!币虼耍w育教師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要依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根據教與學的需要與可能,制訂嚴密的、科學的、切實可行的計劃,有的放矢地逐個項目培養(yǎng)和訓練。要讓學生準確掌握動作要領和練習過程,必須由易到難,由單項到系列,由部分到整體,堅持不懈,反復訓練。教師還應經常督促檢查,持之以恒,只有這樣才能逐漸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
4.培養(yǎng)與訓練學生的良好鍛煉習慣,應與端正態(tài)度、激發(fā)興趣相結合。鍛煉態(tài)度、興趣和習慣同屬于非智力因素范疇,三者之間互相影響,互相促進。鍛煉態(tài)度端正,參與鍛煉的興趣濃,必然催化學生良好鍛煉習慣。有了良好鍛煉習慣的學生,其鍛煉態(tài)度自然端正,參與鍛煉的興趣自然愈濃,鍛煉效果也會顯著增強。因此,好的鍛煉態(tài)度和方法都要將它化為習慣,只有養(yǎng)成了習慣,好的態(tài)度和方法才能隨時表現與應用,出于本能,受益終生。
參考文獻:
[1]陳志成.教育因素對初中生體育鍛煉習慣形成的影響[J].體育科研,2005(1):83-85.
[2]白文飛.北京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良好體育鍛煉習慣的調查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6):786-788.
終身體育是指在一個人的一生當中,其本身所參加的所有的體育鍛煉和其所收到的各種體育教育的總和,稱之為終身體育。在高速發(fā)展的現代社會,隨著生活質量和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每個人都應該并且需要進行終身體育,也需要進行合理的體育教育,為其終身體育活動打下一個科學、實用的基礎。在一個人終身進行身體鍛煉和接受體育指導及教育當中,是由3個相互聯系的階段構成的,分別是嬰幼兒體育階段、青少年體育階段和成年人體育階段。在嬰幼兒體育階段當中,由于是起點,因此是對人的生命活動、身心健康和成長發(fā)育都有著重要的作用;成人階段是指終身體育的擴展期,通常來說是依據自身的身體狀況來進行體育;而青少年體育便是整個人的體育體系當中的入門期也是最為關鍵的時期,在為日后成人期打下基礎的同時也對當下青少年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的健康發(fā)展都有著重要作用。因此,中學體育教學對全民健身起著一種基礎性的作用,能夠幫助青少年認識到體育教學和全民健身的重要性。在通過政府、社會和學校的努力以及全民健身的倡導,我國人們的身體素質同之前相比已經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而兒童和青少年的提高更是尤為顯著。而中學體育教學對全民健身的基礎性作用體現在:在加大體育教育經費的投入和使用中,通過提高體育教師的教學水平、完善體育設備、場地,以及提高體育健身活動制度的完善,來幫助學生具有較好的體育技能并且形成好的體育習慣,為日后的生活當中的健身提供基礎性幫助。中學體育教育是全民健身的一個重要關節(jié),培養(yǎng)了學生的體育意識、體育習慣、體育興趣,為全民健身打下了基礎,為日后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2中學體育教學對全民健身活動產生的指導性作用
優(yōu)質的全民健身活動需要科學的健身理論的指導才能夠發(fā)揮其作用,理論經過有效的指導轉化為實踐才能夠幫助人們得到益處。中學生在學校期間,不僅需要掌握正確的、具體的健身和體育鍛煉方法,并且需要學會如何將方法轉為實踐,掌握鍛煉和健身的技能。在學校里對中學生進行科學方法的教學,不僅僅能夠幫助學生在健身中學習并且運用科學方法,還能夠幫助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為日后全民健身活動打下基礎,還能夠幫助學生在其他學習和生活當中自覺并養(yǎng)成運用科學方法的習慣。在嬰幼兒時期,對體育的知識大多來自家庭父母,信息相對不全面且具有一定的誤導性,而成年后,體育鍛煉的常識和習慣已經形成,難以改變。因此全民健身的指導最重要的階段是在青少年時期,而中學體育教學對此產生的指導性作用便十分重要。在中學進行體育教學的體育老師都經過十分專業(yè)的訓練和培訓,對理論教學的認知十分全面,對各項體育運動的技能也十分了解且水平較高,在教師的自身能力發(fā)揮下,能夠幫助中學生對體育訓練的知識和技能有個正確的認識和學習。假如學生在體育運動過程當中使用的方法不科學、不得當,那么,不僅不會產生較好的體育鍛煉的效果,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對自身的身體健康產生一定的損傷,因此,體育教師幫助學生了解和掌握體育,運用正確的方法是保證體育鍛煉有效性的重要途徑,通過教師對學生的教學,中學體育教學在全民健身活動中便起著指導性作用。不僅要有目的、有計劃地教育學生掌握體育鍛煉的正確方法,使學生了解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應該進行什么樣的體育活動以及多大量的體育活動,還要提高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對學生關于體育鍛煉的重要性有個指導性作用。教師可以通過指導,使得學生喜歡上體育運動,形成體育運動的習慣,為學生能夠長久地進行體育鍛煉打下基礎。這樣,學生在了解運動技巧的同時能夠有個持續(xù)性的愛好。
3中學體育教學對全民健身活動產生的宣傳性作用
無論是我國還是世界上其他國家,都將身體健康作為追求的目標,而在長期日積月累的體育健身活動當中,人們已經將合理的經驗逐漸的整理和歸納形成了科學的體育活動理論,全民健身活動需要一個途徑來將這些理論和技能進行宣傳,使更多的人們了解、學習并且使用。學生群體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最為朝氣、最為有生命力的群體,這一個群體的學習能力和宣傳能力是巨大的,因此,在學生群體,特別是青少年群體當中進行全民健身活動的教育意義是十分重大的。同開展群體性體育活動相比,學校體育教學是一種有意識地進行傳播的途徑,在體育教學當中,教師通過教學,能夠將體育健身理論宣傳到學生當中,體現了中學體育教學對全民健身活動產生的宣傳性作用。與其他時期不同,人在青少年階段可以從多方面了解體育鍛煉,也有更多的時間去進行體育鍛煉,因此,中學體育教學可以在學生青少年時期對全民健身活動起到很好的宣傳性作用。在中學時期,學校和體育教師以及在校學生是進行全民健身活動宣傳的中堅力量,發(fā)揮極其強大的力量,可以使更多的人意識到全民健身活動的重要性以及意義。在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加強身體素質的提高能夠為文化、科學等社會發(fā)展做出巨大的貢獻,從這個層面看,加強全民健身活動的宣傳是十分重要的。在中學體育教學當中,運動競賽、板報宣傳、文體活動、體育交流等體育活動,都能夠提高學生和成人對體育鍛煉重要性的認識從而對全民健身活動進行宣傳。
4結語
一、高中生終身體育意識的現狀
1.高中生體育鍛煉意識薄弱。體育鍛煉意識是真正開始體育鍛煉的基礎,如果沒有體育鍛煉的意識就不能認真對待體育運動。但通過有關調查研究表明,當下高中生體育鍛煉意識較為薄弱。第一,高中生缺少堅持體育鍛煉的恒心。許多高中生都認為體育鍛煉較為辛苦,不愿意主動進行體育鍛煉,被動接受體育鍛煉時也不能好好配合訓練的內容;第二,高中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中國學生從小接受的教育思想就是以學業(yè)為重,對于體育這種"副科"給予的重視度不夠,導致學生從小就不愛進行體育鍛煉,甚至認為沒有必要進行體育鍛煉,沒有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習慣。
2.高中生缺少體育鍛煉時間。無論在哪個教育階段,中國的學生都比較"忙",忙著學習,導致學生缺少體育鍛煉的時間。第一,在學校期間,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文化課的學習上,課時安排較為緊張,課下作業(yè)任務重,學生沒有多余的時間進行體育鍛煉;第二,學生放學回家,一方面要完成老師安排的作業(yè)任務,另一方面還要上各種補習班,學習其它特長,學生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再進行體育鍛煉。
3.高中生心理變化較為復雜。高中生的身體發(fā)育基本成熟,身體變化較大,心理也變得復雜,在體育鍛煉時的顧慮也越來越多。
一方面不敢嘗試一些新的體育項目,怕在眾人面前出丑;另一方面,在上體育課時也會表現出懶惰的一面,不愿意跟著老師做一些運動,怕累怕臟情緒嚴重。最終使得高中體育教學效果較差,達不到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要求。
二、高中體育教學中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對策
1.加強理論教學工作。高中生經過多年學習方法的訓練,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能力較強。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也應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加強學生對于體育教學工作的認識和了解。
第一,應向學生明確的闡述高中階段體育教學的目標和任務,讓學生對于體育教學工作有基本的了解,從而能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第二,教師應將體育鍛煉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向學生介紹清楚,學生掌握了體育鍛煉的基本理論知識才能更好的完成體育鍛煉;第三,在做具體的體育訓練時,如打籃球、踢足球等,教師還應重復相關理論知識,讓學生通過專項訓練能真正理解理論講解部分的意義。
2.激發(fā)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高中生缺少體育鍛煉的興趣也是導致其不能形成體育鍛煉意識的關鍵因素之一。針對學生體育鍛煉興趣不高這種現象,教師應積極采取有效措施調動學生的興趣。首先,教師應采取開放式的教學模式。第一,在課上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主,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第二,給學生更多自由發(fā)揮的空間。體育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的學習,知識講解過程對講解人的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水平和教學經驗有嚴格的限制。體育教學過程可以讓學生充分發(fā)揮個人才能,讓學生自己選擇體育鍛煉的項目;第三,師生關系要平等和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保持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處在一種比較輕松自在氛圍下進行體育鍛煉。其次,教師可以利用高中生好勝心強的心理特點,多組織各種形式的體育競賽,激發(fā)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興趣。第一,教師在平常教學過程中,就可以采取小組競賽或個人比賽等形式,檢查學生體育鍛煉的效果,進而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第二,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課程學習計劃,多組織一些大型的體育競賽活動,如運動會、拔河比賽,并對于獲勝的一方給予物質和精神獎勵,從而激勵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最后,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敢于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形式和內容一成不變,容易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從而失去體育鍛煉的興趣。教師可以參考國外先進的體育教學經驗,與本土教學方法相結合,從而提出新的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體育教學理念。
3.引導學生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引導學生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習慣是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基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引導學生形成自我體育鍛煉的意識。首先,要加強學生的體育鍛煉思想教育。讓學生明白體育鍛煉對于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作用,從而促使學生開始形成體育鍛煉的意識。其次,社會各方都應為學生營造體育鍛煉的氛圍。體育鍛煉不一定就要在體育課上、在專門的體育訓練場上進行,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體育鍛煉,只是體育鍛煉的形式和強度不同而已。有了體育鍛煉的氛圍自然會影響學生體育鍛煉意識的形成,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鍛煉中。最后,教師還應對學生體育鍛煉的效果進行指導評價。了解學生在體育鍛煉中存在的問題和取得的成效,進而更好的指導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并通過表揚學生的運動成果促使學生更好地進行體育鍛煉,從而使學生形成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
[關鍵詞] 學生 體育鍛煉習慣 方法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yǎng)成良好習慣?!睂ε囵B(yǎng)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全國健身計劃綱要》指出:……要對學生進行終身體育教育,培養(yǎng)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技能和習慣?!币虼?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重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
一、良好體育鍛煉習慣的定義
良好體育鍛煉習慣是指練習者通過多次主動的并在科學鍛煉方法與合理鍛煉原理的指導下,根據自身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點,在體育教師合理的建議下,積極調整自己的鍛煉行為和方法,并逐步發(fā)展成為個體需要的自動化的、自然性和定型性的行為方式。它能有效地培養(yǎng)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和愉悅情感,是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穩(wěn)定的行為定勢和模式。它包括:具有良好的體育鍛煉意識、了解體育鍛煉的作用與對人的影響、懂得身體鍛煉的規(guī)律、掌握身體鍛煉的原理和科學方法等。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地進行身體鍛煉,二是培養(yǎng)學生把體育鍛煉作為日常生活的一種需要,成為一種習慣。其中,培養(yǎng)學生科學地進行身體鍛煉是基礎,只有科學地鍛煉身體的習慣,才能稱得上良好的鍛煉習慣。
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有意識地把科學鍛煉身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傳授給學生。首先,讓學生了解人體的結構,各系統(tǒng)器官的功能,身體鍛煉的衛(wèi)生常識,體育動作的規(guī)律特點,以及體育鍛煉是如何促進人體生理變化的。這些基本知識可在健康教育課中傳授。其次,讓學生懂得生理負荷的最佳方案和合理的鍛煉程序,以及為什么做與怎樣做準備活動和整理活動等方面的知識。此外,體育教師應根據學生不同年齡階段,運用不同的鍛煉手段和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身體鍛煉。
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必須努力盡可能堅強地形成學生良好的習慣,但為了達到這種目的最重要的還是正當行為的不斷練習?!币虼?體育教師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要依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根據教與學的需要與可能,制定嚴密的、科學的、切實可行的計劃,有的放矢地逐個項目培養(yǎng)和訓練。讓學生準確掌握動作要領和練習過程,要由易到難,由單項到系列,由部分到整體,堅持不懈,反復訓練。教師還應經常督促檢查,持之以恒。只有這樣,才能逐漸形成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
二、影響中小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主要因素
影響中小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因素是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堅持體育鍛煉的毅力以及對體育鍛煉作用的認識程度。這三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多年的體育教學經驗證明,如果學生缺乏對某項體育活動的興趣,就很難對該活動產生愛好,也就不可能對該活動有持之以恒的毅力,要想培養(yǎng)他們的體育鍛煉習慣就非常難了。反之,如果學生對某一項體育活動的興趣和愛好逐漸增強、并且毅力也在不斷的加強,體育鍛煉習慣就自然而然地養(yǎng)成了。加上中小學校的體育教學環(huán)境不理想,如活動的場地不足、體育器材太少、場地器材不安全和美觀等,這些客觀因素進一步影響了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不能滿足學生正常的體育鍛煉需要。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應想方設法的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加大對中小學生的體育興趣培養(yǎng),激發(fā)和培養(yǎng)中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促使其形成終身體育鍛煉的好習慣,不斷地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三、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體育鍛煉習慣的具體方法
1.注意體育課程內容的“三性”。即科學性、趣味性和實效性
科學性。提高學生鍛煉身體的科學性,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鍛煉身體的習慣;體育與健康教育結合,使學生增強了衛(wèi)生保健和科學鍛煉的知識;健康教育促進了學生良好衛(wèi)生習慣的養(yǎng)成,有利于增強學生的體質,促進身體健康。
趣味性。學生對他們感興趣的內容總是積極參與。這就要求教師要讓學生了解教學內容的鍛煉價值,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主動去嘗試。
實效性。在加強基礎知識、技能傳授和基本能力培養(yǎng)的前提下,體育課的內容要有實效性,要使學生掌握現代社會最必需、最有用、最基本的體育知識技能,為終身從事體育鍛煉和促進身體健康打好全面的基礎。
2.營造良好課堂氣氛,是讓每一個學生都全身心地投人到學習過程中來
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中,學生注意力集中、思維敏捷,具有較強的參與意識,理解并掌握動作的速度快,體育課就能上得生動活潑,教學過程就能進展得順利。為此,教師要做到:樹立正確的教學思想和作風;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淡化體育課程評價的數據測量,重視理性分析。
3.課外體育活動是體育課的延伸,而課余訓練比課外體育活動又高一個層次
課外體育鍛煉不同于體育課,它給了學生一個更大的展示自己能力的自由空間,體育課上學到的東西在這里發(fā)揮,通過其它渠道學到的東西在這里也可以展示。學生可以根據自己興趣愛好選擇運動項目,充分體驗運動的樂趣,不斷地參與運動實踐,逐漸養(yǎng)成鍛煉身體的習慣。課余訓練一般情況下是有運動天賦的學生參加,雖然這只涉及到一少部分學生,但是決不能忽視這股力量對一般同學的影響,他們當中一些人是同學們崇拜的偶像,他們會吸引一部分學生來到運動場邊,先是觀看,也許緊接著就是嘗試,成功的嘗試會產生興趣,促使下一次的體育實踐。
良好的體育文化環(huán)境不但給人以美的享受,還可以增進學生對體育的了解。體育環(huán)境包括運動場地的建設、體育墻報,黑板報等,這些對學生鍛煉興趣的增減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還可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收看體育頻道節(jié)目,讓學生開闊視野,使學生掌握有關的知識技能,為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4.學校、班主任、體育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
體育教師通過自己所具備的知識、能力、對工作的態(tài)度、責任心等用體育課、業(yè)余訓練課、課外體育活動、體育競賽等形式,將體育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傳授給學生。體育教師往往會成為學生模仿和崇拜的對象,這是由于體育教師所從事的職業(yè),會讓他們內、外在的素養(yǎng)充分展示學生面前。
班主任對學生具有比較高的威望,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班主任具有做出能夠影響學生決斷的能力;第二,讓學生的需要獲得滿足或是受到阻滯的能力;第三,就是班主任的影響力。所以,班主任對體育運動的喜愛程度,對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態(tài)度,直接或間接影響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