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小學科學研究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逆反心理的界定
所謂逆反心理就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因自身固有的傳統(tǒng)定勢和思維模式在特定教育情境下所產(chǎn)生的,與認知信息相對立的,并與一般常態(tài)教育要求相反的對立情緒和行為意向。
二、中學生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
第一,年齡與生理條件。作為中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進入青春期以后,由于生理上的發(fā)育開始趨向成熟,使他們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增強,出現(xiàn)了一種脫離成人的傾向,他們由小學那種學習生活突然過度到緊張的中學生活中,緊張的學業(yè),升學的壓力和難以處理的人際關系,逆反心理就表現(xiàn)得特別突出。
第二,心理過程發(fā)展的不平衡。中學生時期,認識、情感和意志的發(fā)展往往不平衡。主要表現(xiàn)在他們的情感、意志的發(fā)展先于認知的發(fā)展。在認知問題上,又容易出現(xiàn)非理性的認識。同時,許多中學生,由于他們的學習目的不同、需要不同、動機不同,在認知過程中,受每個人內部環(huán)境的不同影響,造成中學生在由知向行的轉化過程中,不能正確地轉到社會所要求的行動上來,因而極易產(chǎn)生逆反心理。
第三,好奇心的驅使。中學生多數(shù)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受好奇心的驅使,他們喜歡新事物和新知識。心理學研究表明,好奇心過強能形成一種特殊的心理需要,這種心理上的認知需要可以轉化為學習活動的動機,誘發(fā)學習興趣,促使和推動學習者去探索有關的事物和認知信息。
第四,思維品質的發(fā)展還不夠成熟。在認知發(fā)展的過程中,中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等品質雖有一定程度的發(fā)展,但還很不成熟。加之社會經(jīng)驗不足,不懂得用歷史的和辯證的眼光看問題,認識上容易產(chǎn)生片面性,看問題易偏激,喜歡鉆牛角尖,在論證不足的情況下,固執(zhí)已見,走向極端。
第五,身心發(fā)展與客觀環(huán)境之間的矛盾。中學生的需要,已由低層次的生理、安全需要,開始躍進式地大幅度向高層次的交往需要、理解需要、成就需要、審美需要發(fā)展。這個發(fā)展過程,常常不是一帆風順的,往往受到客觀環(huán)境的限制與阻礙,從而產(chǎn)生難以自解的挫折感。中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較弱,有時難于正確對待一切事物,調節(jié)不了自己的情緒,沒有能力把心理沖突平息下來。結果,挫折所帶來的消極心理影響不斷擴大,反控制情緒膨脹,“逆反心理”就會隨之而來。
三、中學生逆反心理的疏導對策
逆反心理是一種正常的心理活動,對待中學生消極的逆反心理,如果不加以及時的應對,就會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不良后果,對此提出以下幾種對策:
1.優(yōu)化學生教育的外部條件,努力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育情境。積極向上的班集體、學生會、團隊基層組織、健康的輿論、團結友愛自尊自強的班風、良好的師生關系與同學關系等,就是學生受教育的外部條件、有力的教育因素和積極的心理氛圍。
2.注重了解中學生心態(tài),努力體現(xiàn)教育的藝術。及時了解學生的心態(tài),激發(fā)學生的內在需求,捕捉教育時機,以優(yōu)良的教育藝術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是防止和克服中學生消極逆反心理的重要途徑。
3.重視心理疏導,努力控制逆反心理。教育過程中針對學生消極逆反心態(tài)的特點與成因,教育者要用有效的方法進行疏導。要注意運用“自己人效應”,站在學生的立場,把教育者置于學生的心理位置去認識、體驗和思考問題,從而選擇適當?shù)姆椒ㄈヌ幚韱栴},這樣就會縮短教育者與學生的心理距離,引起師生情感上的共鳴,有利于控制學生的逆反心理。
4.引導中學生正確對待挫折和失敗。調查研究表明,31.2%的學生不能正確對待挫折與失敗,52%的學生往往對自己的成功作內在歸因,對自己的失敗作外在歸因。[2]即總是贊賞自己學習的成功,認為是自己的能力強或自我努力的結果;對學習上失敗,常常將責任推在題目太難,老師偏心,運氣不佳等情境因素上面,而對其他同學學習的成敗卻作出相反的歸因。
5.發(fā)動學生做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由于身份、年齡等差異,中學生往往有意無意地對師長的話有一種抵觸心理。而對年齡相仿、身份相同的同學,往往不會有戒備、抵觸心理,同學的話更容易入耳。許多情況下,教育者發(fā)動學生做學生的思想工作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6.對于已經(jīng)產(chǎn)生“逆反”心理的學生,教育者應對癥下藥,因勢利導。對于缺乏知識經(jīng)驗而造成“逆反”心理的學生,要盡量聯(lián)系他們的實際,運用具體生動的事例,講清道理,提高他們的認知水平,形成正確觀念;對于教育者因處理問題不公正或要求過繁又不嚴格執(zhí)行造成“逆反”心理的學生,教育者要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不斷改進工作,以實際行動取信于學生,重新贏得他們的信任與支持。
7.教師對待學生要公平,教育方法要妥當。教師對待學生一定要一視同仁,不能感情用事,不要見到好學生就喜笑顏開,見到差學生就緊皺眉頭,橫眉冷對。
總之,在中學生自我意識形成過程中,逆反心理是十分常見的現(xiàn)象,它對中學生心理的發(fā)展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中學生逆反心理的成因與疏導方法是每個教育者都必須探究的一個課題,學生的逆反心理,并非是不可解決的疑難問題,我想只要我們本著一顆真誠的愛心去感化他們,用恰當?shù)姆椒ㄈソ逃麄?,學生的逆反心理一定會得到有效的控制和轉化。
【摘 要】以學生親自動手實驗的探究學習,是小學科學中非常重要的教學活動,這種教學活動更加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同時對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科學思想上有著重要意義,還有利于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本文結合筆者的多年教學經(jīng)驗,對小學科學實驗課堂中學生的探究方法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科學;實驗課;探究
在小學科學教學時,通過有效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學生充分展現(xiàn)學習主動性,這是當前我們教師教學工作探討的主要問題。在新課標中對此有明確規(guī)定,將探究學習作為學習科學的首要核心,這表明,在科學學習中通過有效的探究,是當前科學學習的重要方法[1]。實驗是一種以動手操作為主的科學學習方法,為此,通過實驗探究可有效促使學生享受科學學習,并在親自動手操作中,體會到科學實驗的樂趣,不僅利于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還可有效幫助學生養(yǎng)成科學思維。
1.自學課本法
自學課本法主要是幫助學生自行學習課本中的實驗知識,并對實驗的相關語句、詞語的意思進行理解,并在自學的基礎上,通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等方式,以小組的形式來進行實驗,不能夠進行實驗的開展。通過自學可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心理,帶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帶著問題,也更加利于激發(fā)學生對解決問題的欲望。同時,學生在自學憑著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對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解決,這使得學生會隨之產(chǎn)生一種喜悅的成就感,為后面的持續(xù)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采用這種自學課本法的實驗內容應當選擇較為簡單,學生操作起來非常容易的內容為主,否則可能導致但效果。例如:在學習《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一課時,學生需要對“比較橡皮泥排開的水量”這一實驗進行探究,首先我引導學生對課本內容進行了閱讀,再由學生通過小組進行交流討論,明確這一課需要注意的相關事項,應當進行的實驗方案等,最后通過帶領學生進行,得出了改變橡皮泥形狀之后以及實心團橡皮泥在水中排開的水量數(shù)據(jù)。又如在學習《浮力》一課時,通過應當學生對課本進行閱讀,了解到需要進行“測量泡沫塑料塊受到的浮力”這一實驗,學生在對課本進行理解之后,明確了需要進行何種實驗,并通過實驗對泡沫塊在水中的浮力大小了分析。
二、引導設計法
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親自探究學習,對實驗進行了親自探究,這并非就是說教師放任不管,在其中教師應當起一個引領者和組織者的作用,組織學生進行交流、研究和討論。在引導設計的過程中,教師可建立在全班或者小組的討論上,歸納小結出一個方案,再結合方案來進行實驗。例如:在學習《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鹽》一課時,我首先引導學生對這一課的學習內容進行了充分討論,并擬定了一個實驗計劃。同時提出了幾個相應的問題“100毫升到底有多少水?是否需要運用量筒進行測量,是否需要運用有刻度的燒杯呢?食鹽又需要如何獲得?我們在放置食鹽時,應當如何進行,是一大包放進杯中,還是一勺一勺的慢慢添加?一勺食鹽又是多少呢?在放置的過程中,我們是否需要進行攪拌呢?......”這些問題經(jīng)由學生小組討論之后,均得到了較為清楚的解釋,同時在討論中,逐漸理清了實驗的相關順序以及需要明確的變量,再由學生進行實驗研究。又如在《空氣的熱脹冷縮》一課中,首先我提出了“液體與空氣等物質本身就有明顯差異,并且我們也無法真正看到空氣,那么我們要如何得知空氣的體積變化呢?若我們用瓶子來裝空氣,那么瓶子內的空氣體積也會出現(xiàn)膨脹,那么瓶內的空氣就會被擠出,我們又無法觀看到,我們應當怎么辦?怎樣才能夠看到瓶中往外跑的空氣呢?......”在組織學生通過討論和交流,最后得出了可行的實驗方案。
三、儀器提示法
在學生了解,并掌握了一些儀器的使用方法之后,可通過儀器提示法來進行實驗探究,主要是指在實驗前,教師根據(jù)所設定的實驗方案,對學生中需要運用到的一些器具等擺放到講臺上,由學生根據(jù)實驗需要對儀器進行選擇,這在培養(yǎng)學生科學思維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學習《簡單電路》一課時,首先我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燈座、一個燈泡、一個電池盒、兩根導線以及一節(jié)電池,再由學生根據(jù)本次實驗要求以及所有的材料進行選擇,組成一個簡單地電路。若再為學生提供一個燈座、一個燈泡、兩根導線,那么學生即可連接成兩種電路,此后,再由學生對電路進行變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明確了何為并聯(lián),何為串聯(lián)。又如在學習《金屬熱脹冷縮》一課時,前面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氣體和液體的熱脹冷縮,這時,我為學生提供了水、酒精燈以及“固體熱脹冷縮演示器”,學生結合教材中的實驗要求和目的,選取了銅球和銅環(huán)進行本次實驗,在實驗中學生了解到在進行加熱前,通過能夠非常順利的經(jīng)過銅環(huán),再對銅球進行加熱處理,觀察到銅球無法通過銅環(huán),再將銅環(huán)放置到水中冷卻,發(fā)現(xiàn)其又可再次經(jīng)過銅環(huán)。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本次實驗時,一定要避免學生被酒精燈燒傷,且在對銅球進行加熱處理后,嚴禁碰觸銅球,以免被燙傷。
四、放手實驗法
當學生在形成了一定的科學思維和動手能力之后,教師可不再對實驗進行指導或者提示,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來開展實驗,并根據(jù)實驗結果自行調整實驗方法,同時結合實驗結果對探究實驗進行總結,這種方法可使學生對科學實驗的印象更加深刻,更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態(tài)度的關鍵[2]。例如:在學習《物質在水中是怎樣溶解的》一課時,學生前面已經(jīng)了解到了溶解的概念,我為他們提供了沙、面粉、高錳酸鉀以及食鹽等材料,學生根據(jù)課本所提供的引導和表格,經(jīng)由小組實驗進行實驗,并完成了課本表格的填寫,對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進行了分析。
總而言之,實驗課是小學科學教學的重要方法,其豐富的教學內容也能夠滿足小學生的好奇心理,而實驗課的探究教學,可有效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其科學思維,同時在不斷的動手實踐中,更好的理解科學知識,真正體驗到科學學習的樂趣,在動手操作中獲得更多的知識。
參考文獻:
[關鍵詞]高職院校 課堂教學方法 知識應試型 “把課堂變成學堂” 教學技術路線
引言
高校教師既要重視教學內容研究,更要注重教學方法的探討,而且后者比前者更重要。原因之一是:一般來說,教師對所教課程的內容把握得較為清楚,即使不去專門研究有關內容,其理想和現(xiàn)實也不會偏差太多;原因之二是:學生來大學上學的目的是增長知識、培養(yǎng)才能的,只要達到此目的,教學方法可以多樣,然而,盡管教學內容相同,不同的教學方法所帶來的教學效果可能有天壤之別。
目前,大多數(shù)高職教師仍然采用知識應試型教學技術路線,主要特征是填鴨式教育,學生沒有學習興趣,教學效果極差,不少師生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度日,為扭轉這種糟糕的局面,筆者在理論和實踐兩方面都進行了不懈探索。
一、高職高專知識應試型教學技術路線及其缺陷
知識應試型教學技術路線一般是指通過教師的講授來向學員傳輸知識的一套技術方法。它是目前高職高專課堂教學活動中大量采用的一種技術方法。
(一)知識應試型教學技術路線的基本特征
知識應試型教學技術路線最顯著特征是教師教(講授)、學生學習(聽課、記筆記),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處于中心的地位,學生圍繞教師所授內容進行理解和記憶。雖然在講授中會涉及到對案例的分析、提問等多種教學技術,也會采取一些措施啟發(fā)學生思考,但教師的中心地位始終十分突出。教師以語言、文字(課件或板書)、圖表等形式向學生傳播理論、知識和闡述思想、觀念為主要任務,包括學科系統(tǒng)知識的講述、原理講解和難點的輔導等。這種教學技術路線的突出特點是以教師的講述為主,即以教師的施教活動為主。它雖然便于教師直接地發(fā)揮其指導作用,但學生被動學習,其主體性不能得到體現(xiàn)[1]。
(二)知識應試型教學技術路線的基本程序
知識應試型教學技術路線的基本程序概括起來就是一個組織教學、講授新課和小結內容“三段式”[1]。
1)組織教學。教師利用較少的時間和精練的語言,排除分散學生思想和注意力的因素,引導、誘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組織教學,通常是概述設置本課程的理由、講授的目的、學習內容的要點或提出相應的要求。
2)講授新課。這是講授課的主體或關鍵環(huán)節(jié)。講授是教師各方面素質的綜合體現(xiàn),包括前沿理論的敏感性、分析判斷力、邏輯思維力、知識存儲度等多種因素。一堂好的講授課也許能做到邏輯層次清楚、分析全面準確、語言表達清晰、課件(板書)規(guī)范,也能盡可能多地給學生提供新的知識、新的信息。
3)小結內容。一般是概述講授內容和歸納講授的要點、邏輯體系,或指出理解、掌握講授內容應注意的問題,或提出復習、思考題、閱讀書目等。
(三)知識應試型教學技術路線的基本特征、基本程序蘊含的教學缺陷
1)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難以調動。由于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處于中心的地位,學生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始終處于接受的地位,思維活動只能按照教師講授的內容來進行。而且由于教師大都把一個問題的“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講得清清楚楚,學生不需要動腦筋就弄清了一個問題的全部答案,使其學習的主動性難以調動起來。
2)學生學習的創(chuàng)造性難以發(fā)揮。在知識應試型教學技術路線下,教師自以為按教學計劃要求全面系統(tǒng)地、有針對性地向學生介紹、講解、分析、論述知識、經(jīng)驗、思想觀點,期望學生在較短時間內了解、掌握教學內容,其實是一廂情愿的。我們曾調查過100個畢業(yè)生,其中92個學生說老師在課堂上講授的內容基本忘記了。采用這種教育路線,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難以調動,“灌輸”的知識不僅成為過客,還致使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不足。因為在采用知識應試型教學技術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成為傳授知識的工具、學生成為接受知識的工具。教師和學生都成了知識的奴隸,而知識倒過來成了教學過程的統(tǒng)治者,使得課堂教學失去生命的活力,學生學習的創(chuàng)造性難以發(fā)揮[2]。
3)扼殺了學生的個性。知識應試型教學技術路線“三段式”的基本程序本身就是“滿堂灌”的形式,教學方法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差異,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消化與理解,缺少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相互作用。
二、從高職高專學生的特點看我國職業(yè)教育教學方法的改革
我國高職高專招收的學生分數(shù)低,年齡一般在18歲以上,他們的學習習慣、做事習慣已經(jīng)基本定型,三歲大的兒童,大部分習慣就已定型,所以有“從小看大,三歲看老”之說,人的習慣有正、反兩方面之分,我國目前的高職學生在學習習慣、生活習慣方法是較差的。具體地說,人有智商、情商和律商,高職的學生和本科生相比情商不低,智商可能稍低,而律商則普遍較低,遇到困難就躲的有之,感覺學習困難的大有人在,大多數(shù)學生對學習沒有快樂感[3]。
長期以來,中國的中小學大多采用壓制性教育,學生的一切都是由老師和家長安排的,不少學生處于非常被動的局面。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極力推行,高職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及學習習慣和過去的高職生相比有大幅度下降,有相當多高職學生討厭學習,上大學前,他們深受升學壓力,勉強應付學習,上大學后,沒有壓力不愿自覺學習,如果教師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來實施教學,對這樣的學生來說收效甚微,因此,高職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一般認為高職的學生不愛學習,其實他們不是全然拒絕學習的,只是需要有適合他們的方法[4]。教育起源于學,而不是起源于教,現(xiàn)在的學校大多辦成教校了,不是真正意義的學校,采用以教為主的填鴨式教育,教學效果極差。由此,筆者認為,應對高職課堂教學作出一系列改革,改革的思路是: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把課堂變成學生學習的場所、探索的場所、探討問題的場所、鍛煉的場所、展示才華的舞臺,把學校變成真正的學校,把課堂變成學堂。這種變化將從根本上顛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并將產(chǎn)生不同尋常的效果。筆者把這種教學方式稱之為“把課堂變成學堂”教學技術。
三、“把課堂變成學堂” 教學技術是高職高專能力創(chuàng)造型技術路線的主要支撐
由一種教育路線過渡到另外一種新的教育路線,必須有一系列的方法、技術來支撐,產(chǎn)生“你不想貫徹很難”的強勢教育生態(tài)。培育學生能力就要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在課堂上,是以學生學習為主,而不是以教師講課為主,采用“把課堂變成學堂” 教學技術使學生能力發(fā)展成為可能。
(一)“把課堂變成學堂”教學技術的理論解釋
“把課堂變成學堂”教學技術是屬于項目教學、任務驅動教學法,它是把課堂交給學生,課前教師要給學生布置任務,學生要在課下做大量的準備工作,課堂上,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或者完成任務或者展示自己的成果或者討論有關問題等等。一般地,學生以組為單位開展學習活動,快下課時,教師要給學生布置任務,為下次課的進行做好了動員和安排。如果把一次課當做一歡會,學生就是演員,教師就是節(jié)目主持人,演員是要排練節(jié)目的,排練的過程要在演出前完成。
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把課堂變成學堂”教學技術,不是讓學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教師仍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是整個教學活動的策劃者、組織者、指導者,從學習內容的選擇到學習方式的設計,從學習任務的布置到學習成果的評價,教師都起著無法替代的作用。如果把一個教學項目比作拍攝一部電影的話,學生仍然是演員,教師則是導演。
“把課堂變成學堂”教學法有如下特點:
1)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協(xié)調者、引領者;
2)在整個學習活動中,學生學習是主動的,對學習是充滿激情的;
3)這種教學方法能把學習的三個環(huán)節(jié)(預習、上課、復習)很好的結合起來,即該教學方法的實施離不開三個環(huán)節(jié)的層層推進,三者環(huán)環(huán)緊扣構成學習的自然鏈條;
4)這種教學方法實施的過程就是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學生在寓教于樂中能力得到不斷的提升;
5)這種教學方法的實施是靠分組活動來完成的,能夠較好地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
6)這種教學方法的實施可以對學生進行多方評價:組內評價、組間評價、學生助教對學生評價、教師評價,評價體系更完整,評價結果更公正、更客觀,學生們還能從評價中相互學習、相互鞭策、相互促進。
(二)“把課堂變成學堂”教學技術
高職高專幾乎所有的課程教學都可以使用“把課堂變成學堂”技術,不管是理論課還是實踐課,不管是公共基礎課還是專業(yè)課,只是可能有一些教師不太會用這種教學技術。此技術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性,不僅能夠極大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樂在其中,更重要的是可以徹底貫徹“能力創(chuàng)造型”的技術路線,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培養(yǎng)。
與知識應試型教學技術路線不同,“把課堂變成學堂”教學技術并不是面面俱到地學習課程的所有知識點,而是重點學習課程的核心內容,啟發(fā)學生自己去研究相應知識點。根據(jù)我的教學試驗,“把課堂變成學堂”教學技術的要點如下:
1)把全班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建立團隊,每個小組6~7人為宜,設小組長一名,組長負責本組的業(yè)務分工及工作進度的掌控,負責向教師或有關人員傳遞信息及成果上交。
2)挑選學生助教3~5名,職能是服務學生聯(lián)系老師,收繳作業(yè),批改作業(yè),評定學生成績。
3)教師將一個課程學習內容分為幾個項目,一個一個地做項目。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由學生做項目,教師進行組織、指導,提出有關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回答學生的疑問。課堂學習方法多種多樣,實施時根據(jù)具體的項目而定。
4)成績評定:教師提出教學的組織設想,劃分不同項目的分值及成績評定辦法。對階段性的工作實行四級評定:小組自評、小組互評、助教評定、教師評定。助教根據(jù)各小組成果的完成情況、自評及互評情況對各組進行評分。教師根據(jù)總的情況再進行最終評價。
該教學方法對于各類課程都可使用,優(yōu)點是對有關知識學習牢固,學生主動去探索知識,趣味性強,鍛煉團隊合作精神。缺點是項目總數(shù)不會很多。該方法也適用于實習或實驗時儀器不足的情形,一個組一個儀器,某個學生負責操作的某一環(huán)節(jié),然后輪換。該方法還適用于紙上演練――角色扮演的情形,根據(jù)項目進行崗位分解,一個組一類崗位,然后再把各個崗位分成子崗位,一個人對應一個子崗位,即個人定崗,組內成員溝通,組間交流,本職工作會干了,然后換崗,先是組內換崗,最后組間換崗,結果每個人都經(jīng)歷一遍各種角色,對知識技能的掌握是牢固的[3]。
四、辯證的看待“把課堂變成學堂” 教學技術的缺陷
運用“把課堂變成學堂”教學技術的主要缺點是傳授的教學內容不太多,即學習項目總數(shù)不會很多。有些教師認為,課程的內容很豐富,總課時量卻較少,運用這種教學技術更是搞不了幾個項目,感覺好像沒把理論體系講完整,總想把一生所學教給學生,總覺得學生這也不會那也懂,這種想法的出發(fā)點雖好,但卻無法實現(xiàn)。拿一個剛剛涉足該專業(yè)的高職學生和從事該專業(yè)多年、有豐富實踐經(jīng)驗和扎實理論功底的教師相比,其差距確實很大,但前者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達到的,必須一步一步來,遵循教育規(guī)律方能事半功倍。
我認為,能力高于靜態(tài)知識,沒有上過軍事學院能自如的指揮戰(zhàn)爭,愛迪生沒有受過正規(guī)教育則有驚人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梢?,強能力“弱”知識可以很快使少知識變多,無能力多知識會很快使知識變少。培養(yǎng)高職高專學生的能力,要在“鑿深井”上面下功夫。法國羅曼?羅蘭說過,與其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去鑿許多淺井,不如花同樣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鑿一口深井。羅曼先生指出了大學生如何學習的方法,可惜很少學生認識到其重要性。
其實,有“擊潰10個師不如殲滅一個師”的戰(zhàn)略思想,運用在學習上就是“鑿深井”的方法。與其學了許多知識很快忘了,不如鉆研學科的核心問題一輩子忘不了。人們常說的“思想閃光點”,就是“鑿深井”技術的表現(xiàn)?!拌徤罹奔夹g促成創(chuàng)新高效率,獲得人生新突破。思維的這種特異的“集中優(yōu)勢兵力打殲滅戰(zhàn)”功能,能將普通知識在運用能力的作用下放大若干倍,為創(chuàng)新者本身提供了獨特的運用知識和能力的環(huán)境。
也就是說,采用“鑿深井”的教學方法,在極有限的課時內,學生沒有必要也沒有可能學習完本課程的所有知識或技能,只要能學一些核心內容即可,以后學生還可以根據(jù)實踐的需要再進一步擴充知識面、鍛煉相關技能,這也是教師在設計課程內容時的重要指導原則。
五、結語
1)“把課堂變成學堂”教學技術能夠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能夠使學生學習變被動為主動,變“要我學習”為“我要學習”。
2)“把課堂變成學堂”教學技術能夠徹底貫徹“以能力為本位”的教育理念,使學生變得自信、向上、自強,從而呈現(xiàn)出勃勃生機。
3)“把課堂變成學堂”教學技術是一個全過程的教學方法,該方法的所涉及的時空并不局限于課堂,它已極大地滲透到學生課余學習、生活的時空領域。
4)教育改革方興未艾,中國的高等職業(yè)教育事業(yè)的迅速發(fā)展也是近幾年的事情,其教學改革的前景將是非常誘人的,從事這方面的研究是大有可為的。
注:本文為2012年云南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職業(yè)院校違紀大學生的職業(yè)素質教育研究》的階段性成果,立項編號為2012C056
[參考文獻]
[1]魯偉. 行動導向教學理念與高職教師職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2011.Z1期.
[2]劉志棟.高職高專課堂教學技術路線應如何改變[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9.02期.
[3]吳彩霞,萬琦,程相杰. 高職物流管理專業(yè)實踐教學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J].陜西青年職業(yè)學院學報.2008.1.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 教學方法 研究
現(xiàn)階段的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存在著教學效率低、學生學習積極性差等情況,要想提高整體的教學質量,就必須對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方法進行改革,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現(xiàn)階段的改革重點往往是放在了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忽視了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本文通過筆者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結合現(xiàn)階段的教學情況,提出幾點對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的看法。
一、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拓展性教學方式。教師應當結合數(shù)學教材,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性的設置學習任務,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數(shù)學教學亦是如此,學生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夠主動的去學習,將學習數(shù)學融入到日常學習生活中去。在低年級的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把練習帶入到生活中去,在家中運用樹葉進行加減法的練習,運用分蛋糕鍛煉學生的除法運算等。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還使學生的運用能力得到了提升,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學習數(shù)學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多表揚勤鼓勵。教師的鼓勵才是學生前進的動力,要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擁有成就感,體會通過辛苦勞動獲得肯定后的快樂。在傳統(tǒng)的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提問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但是很多教師在提問時往往會偏重于對成績好一點學生的提問,對成績差基礎薄弱的學生往往是很少提問或者是不提問,對于回答錯誤的學生采取批評點評的方式,這種教學方式是錯誤的落后的,會極大的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產(chǎn)生消極心理對數(shù)學學習失去信心。課堂上教師應當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回答問題,不論學生回答的正確與否,教師都應當進行表揚和鼓勵,讓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的閃光點,增強對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自信心。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
數(shù)學知識具有眾多的符號、公式、圖形,這些知識點對于小學生來說往往是枯燥難懂的,教師通過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很難讓學生能夠透徹的理解知識,而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將知識點化抽象為具體,多媒體教學可以將數(shù)字、公式、圖形、符號有機的整合在一起,將單一枯燥的知識點匯聚成一個知識網(wǎng),更利于學生的理解。筆者在進行多媒體教學的備課過程中,經(jīng)常將教材中復雜的圖形習題用多媒體的教學方式進行講解,通過課件的講解可以讓學生直觀的看到圖形的變化和輔助線的描繪,讓學生輕松掌握知識要點。
三、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學生的理解能力的不同和對學習的積極性的差異,導致了學生的學習成績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想要做到教學的最優(yōu)化,讓不同成績的學生都有所提高,這就要求教師能夠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成績,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對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教師應當讓學生自主學習,不能讓教師的教學方法束縛了他們的思維,要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對于學習基礎薄弱的學生,教師應當對其加強輔導,幫助學生掌握教材上的基礎知識,并引導他們能夠學會獨立的學習和思考,使他們的學習成績逐步得到提高。這種分層教學的方法避免了傳統(tǒng)教學中“一刀切,齊步走”的落后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在各自的基礎上進行學習,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成績。
四、創(chuàng)造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
輕松愉悅的課堂環(huán)境更利于學生的學習和記憶,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對課堂環(huán)境的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創(chuàng)建和諧課堂環(huán)境的重要前提。學生對于教師總是有一種畏懼感,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喜歡與教師進行交流,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態(tài)度語氣要和藹親切,讓學生消除對教師的畏懼心理。不論是在教學中還是在日常的生活中,教師都應當積極地和學生進行溝通,做學生的好朋友,了解學生的內心想法,從而可以找到學生問題的關鍵從源頭解決問題。
教師在制定教學方法的時候一定要靈活能動,筆者在實際教學中發(fā)現(xiàn),教師在在制定教學目標的過程中往往受到教學大綱的影響,一些教師為了能夠更好的符合教學大綱而失去了教學方法的靈活性,讓原本高效靈活的教學方法變得僵硬死板。筆者認為在教學中,按照教學大綱制定教學方法是非常必要的,然而教學大綱只是給教師的一個參考,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既要以教學大綱為參考,同時也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過程中,對教學方法的改進創(chuàng)新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應當依據(jù)教材的內容,根據(jù)學生之g的差異和發(fā)展的特點來設計課堂教學內容,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在教學中和學生打成一片,和學生做朋友消除學生對教師的畏懼心理,鼓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被動的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達到提升數(shù)學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鄒小華.開展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方法研究[J].南北橋,2015,(10).
關鍵詞:英語口語 興趣 氛圍 操練
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指出:小學階段英語課程的目的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態(tài)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口語教學不僅體現(xiàn)了新的教育理念,而且符合時代對學生發(fā)展的需求,口語能力的提高,也是學生英語素質提高的重要標志。時代在召喚,英語口語教學必須提到突出的位置??谡Z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加強口語教學,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水平,是我們每一位英語教師應該努力并盡量做到的。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的方法:
1 激發(fā)學習興趣,讓學生“樂說”
游戲是小學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游戲的作用,并輔以競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把游戲和競爭機制引入口語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求勝的欲望,收到良好的效果。
采用看英文版的電影、動畫片、兒童歌曲等方式鞏固課堂教學。它們節(jié)奏感強、形象生動、容易吟唱,促使學生掌握正確的語音、語調、增強學生的語感,強化記憶力,啟發(fā)思維,有利于學生了解外國文化。
在每一節(jié)課,都做到“以動制動,交流互動”,用有趣有節(jié)奏的小對話,帶游戲性練習或英語歌曲穿插其中,使學習過程動靜結合,調節(jié)、凝聚學生的注意力,更把學英語變成快樂的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一旦形成,學生就會自覺主動地參與各種英語學習活動,并從中獲得樂趣。學生學得興趣盎然,樂于開口,自然而然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2 營造良好英語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營造良好的英語氛圍是訓練學生良好口語表達能力的先決條件。教師在教學當中一定要注意盡可能多的使用全英文進行教學,讓學生身臨其境、耳聞目染,真正地學會如何運用語言知識,以便培養(yǎng)他們運用知識的能力。
(1)教室的布置。教室是學生最常接觸的環(huán)境,筆者所在的學校有些教室中使用了英語教科書中的卡通人物和場景來布置教室,另外還增加了課文中的一些語句,讓學生耳濡目染,學生在不經(jīng)意間接觸了英語,不經(jīng)意間就說起了英語。
(2)使用全英文教學。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少地說漢語,而是通過手勢、眼神、動作、音調等輔助手段來組織教學。用英語組織教學能增加學生的語言實踐機會,創(chuàng)設英語氛圍,培養(yǎng)學生直接用英語思維、表達的習慣。筆者要求學生在學校見到英語老師,用英語打招呼;凡是英語課堂,就要求學生盡可能用英語進行交流,如學生來晚了要進教室,就必須用英語說出:“May I come in ,please?”老師就用英語回話:“Yes, please!”,隨著學習的深入,筆者所教的小學生已能主動地運用所學過的英語進行簡單地問候和談話。
(3)創(chuàng)設情境,角色扮演。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必須融于一定的情境之中。課堂表演就是要創(chuàng)造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給孩子一份自由發(fā)展、自由發(fā)揮的天地。烏申斯基曾經(jīng)說過:“兒童是用形象、聲音、色彩和感覺思維的?!倍n堂表演正是集形象、聲音、色彩和感覺于一體的教學過程。
3 加強交際操練,突破語言難關
操練是語言教學的主要鞏固和反饋方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存在著許多語言難點。有時是英語詞匯的發(fā)音,有時是句子的使用,有時則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此時,如果教師一味地聽、講、讀,而讓學生只是機械地模仿與跟讀,是難以奏效的。于是我在課堂教學中設計好坡度,嚴密安排各個環(huán)節(jié),在師生間充分運用全身反應法,在聽、說、讀、用的過程中,在師生、生生的互為雙向運用及多向交際中激發(fā)和發(fā)掘學生學習的潛力,從而突破語言難關。
譬如:在教pencil、 ruler、 bag、 book 等學習用品時,我開展學生在生活中喜聞樂見的單詞接龍游戲,傳話游戲等。結合I have a…句型,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展示自己的學習用品,設計抽獎游戲,讓學生在模擬真實的情景中興致盎然地學習語言。又如在教完數(shù)字1-10后,我讓學生帶來他們最喜歡的遛遛球,一邊玩,一邊數(shù),學生們既玩了球,又復習鞏固了數(shù)字,一舉兩得。如此將枯燥、機械的單詞運用到生活化的語言中,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組織個別-小組-集體三種形式進行交叉訓練,從而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學習機會,漸漸地把語言難點融化在交際操練中。
4 完善口語評價體系
【關鍵詞】品德與生活 課程教學方法 教學質量 教學改革
一、引言
小學《品德與生活》是一門塑造兒童美德、樹立正確價值觀、提升生活技能,以達到培養(yǎng)兒童良好的道德素質、善于探究和熱愛生活為目的的綜合性課程。針對授課對象是兒童的特點,為確保學生的學習質量,達到既有利于學生在人生啟蒙教育階段的良好品德培養(yǎng),又能夠提升學生的生活和做事技巧的雙重目標。因此,探討合適的課程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才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目前,我校采取的是以教師講臺授課,學生臺下聽講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盡管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有大量的故事引入,并在一些生活技巧介紹中,設置有體驗式動手環(huán)節(jié),在一定程度上,也讓學生懂得了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但卻也存在顯著的弊端。主要的問題有:第一,理論與實際脫節(jié)。雖然在授課老師的嚴格要求下,學生也能懂得許多的道理,但是由于知識點主要來源于書本,而缺乏相應的實踐知識,故造成學生理論與實際脫節(jié),無法在生活中做到身體力行,即學習的效果不能夠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第二,學生的生活技能提高有限。雖然教學中存在一定的體驗式教學環(huán)節(jié),但是所占課時比例偏少,且針對性不強,以至于讓學生親自動手的程度不夠,故并未達到預期的教學要求[2]。綜上所述,當前對該課程的教學模式需要進一步完善,即從各個細節(jié)進行相應的教學改革,優(yōu)化教學手段,才能達到提升教學質量的效果。
二、課程教學改革措施的實施
(一)課時分配的調整
在《品德與生活》的課程教學改革中,基本的思路[3]為增加學生對知識點的體驗式環(huán)節(jié),即有意識地減少理論課時的授課比例。首先需要進行改變的,是在總課時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對于理論和體驗式環(huán)節(jié)的課時調整。根據(jù)本校該課程的特點,一學期該課程的課時調整情況,如表1所示。
(二)引導式授課方式
引導式授課方式[4],是指在理論知識點的教學中,改變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取而代之的是引導學生多進行問題的思考和討論。該教學方式的優(yōu)點在于,將學生從以前的被動學習角色轉變?yōu)橹鲃犹剿髡呓巧?,通過主動參與的方式,強化課程知識點的理解,達到深化教學的目的。至于如何在課堂中進行引導,可以采取提問、思考、討論等環(huán)節(jié),增加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課內互動。例如,在課程教學中,涉及關于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幼品德的知識點中,可以采取如下教學措施:第一,通過多媒體以動畫視頻播放的形式,為學生開篇引入一些經(jīng)典小故事(如孔融讓梨、扇枕溫衾等);第二,待學生看完這兩個故事之后,由授課教師提出一些問題,如:你覺得這兩個故事有什么共同點?告訴了我們一些什么道理?我們在生活中應該怎么做?如何組織學生按照小組展開討論,積極思考;第三,待學生討論完畢,讓學生回答自身的感受,并整理答案;第四,結合學生的回答情況,教師進行梳理和總結,最后引出做人應該尊老愛幼的主題。通過引導式的理論教學,由于增加了W生在課堂上的主動參與過程,其學習興趣能夠有所提高,故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提升教學質量。
(三)體驗式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實施
體驗式教學環(huán)節(jié)[5],是指在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為了塑造學生的正確價值觀和生活動手能力,讓學生在學習中,通過布置相應的實際任務,使學生更多地去體驗生活細節(jié)、感悟人生的環(huán)節(jié),即在體驗中學習,在學習中感悟。在該環(huán)節(jié)的實施中,以學生自己動手為主,授課教師則扮演引導者的角色。例如,為培養(yǎng)學生節(jié)約、低碳環(huán)保以及反對鋪張浪費的人生價值觀,可以設定一個題目,即讓學生們搜集生活當中的廢棄物,然后將這些東西組裝成簡單、有用的產(chǎn)品進行循環(huán)使用(如可以用廢紙、盒子等做成精致的垃圾桶,用廢棄的易拉罐,通過簡單的操作,做成筆筒等),整個過程中,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充分發(fā)揮,并進行操作,教師則主要在學生遇到問題時,幫助他們解決以及監(jiān)控學生的體驗環(huán)節(jié)。通過該環(huán)節(jié)的實施,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高尚價值觀,又訓練了動手能力,達到一舉多得的教學目標。
(四)考核方式的變革
基于該課程的特點和培養(yǎng)目標,傳統(tǒng)的卷面考試方式,以分數(shù)高低為學習判別標準的考核形式并不適用。因此,課程教學中,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的,可以采取多樣化的考核形式[6],即通過理論教學中,學生的課堂互動、體驗式教學中,學生的動手參與情況以及最終的作品展示等,每一部分均按照一定的比例計入成績,最終的總成績,由各部分的成績綜合評定。考核方式的變革,改變了“一卷定終身”的傳統(tǒng)模式,更加重視的是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以及最終的學習效果。
三、教學案例分析
《品德與生活》的課程教學改革措施,是否能達到預期的目的。本人進行了一學期的教學試運行,研究對象為本校4年級某班的學生,教學實施細則按照上述教學改革措施來開展。當一學期的教學工作完畢之后,為追蹤教學效果,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隨機對15名學生及其家長進行了調查。其中,學生調查問卷的主要內容有:第一,你認為自己在生活技巧方面的能力是否有所提升?第二,在一學期的學習過程中,你的學習興趣如何?第三,總體學習效果如何?家長調查問卷的主要內容有:第一,經(jīng)過一學期學習之后,你認為孩子的道德品質是否有所提升?第二,你認為孩子的生活技能是否有所提升?第三,你對該課程中,孩子的學習效果,是否滿意?具體的調查結果,如表2表3所示。
由上表可知,完善教學方式之后,從學生方面,認為自己在生活技巧方面提升較大的人數(shù)為12人;覺得自己對該課程有很興趣的有7人;認為課程的學習效果較好的有8人??梢缘贸鼋Y論,絕大部分學生均認為自己的學習收獲較大。從家長方面,認為小孩的道德品質和生活技能提升較大的均有13人,對該課程的教學效果滿意的家長有11人。因此,家長對孩子的整體學習情況也基本滿意。
綜上所述,根據(jù)學生和家長的問卷調查數(shù)據(jù)來看,進行教學改革后,學生在學習興趣、學習質量、動手能力等方面均有了一定的提高,證明了新教學措施的實施,有利于提升整體的教學效果。
四、結論
通過分析《品德與生活》課程中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不足之處,從課時分配調整、引導式教學方式、體驗式教學過程等方面進行了教學方法的完善。從教學實踐效果來看,基本達到了提升教學質量的目標,為后續(xù)進一步優(yōu)化教學措施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陶琳娜. 新課程下農村小學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教學方式的探究[M].成都:四川師范大學, 2013.
[2] 潘茂春. 淺談小學品德與社會課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優(yōu)勢及不足[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9(9):231-232.
[3] 王靜. “體驗式”教學法在小學品德與生活教學中的應用[J]. 科教文匯,2013 (9):18-19.
[4] 王旭. 《電機與拖動基礎》課程教學研究[J].機電技術,2013,36(4):162-164.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小學科學;教學方法;改善策略
小學科學這門課程的開設,對于教學方面是一個重大的挑戰(zhàn),也是一個很好的機遇。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都比較小,心智各方面也都沒有發(fā)育完全,沒有什么認知水平可言,更沒有什么生活經(jīng)驗,對于日常生活知識也是一竅不通。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始終發(fā)揮主導作用的教師,就需要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以及育人理念,重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所以,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要秉承新課程核心理念,將“以學生為本,注重學生個性全面發(fā)展”的思想貫穿到整個教學過程中,不斷增強學生學習科學的意識,推動學生主動地發(fā)現(xiàn)學習,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真正地融合在一起。下面,本文將對小學科學教學方法的選用策略進行分析與探討。
一、教師需要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以及育人理念
教師需要遵循新課程改革理念,根據(jù)小學科學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促進學生個性的全面發(fā)展。每一位學生都是需要被愛護和關心的,特別是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教師的關愛對于這些學生而言特別重要,甚至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秉承“以學生為本,注重學生個性全面發(fā)展”的教學理念,不偏愛任何一個學生,對每一位學生都平等對待,無論是學習方面還是學生的日常生活方面,教師都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的構建對于教學過程的發(fā)展而言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當然,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營造一種濃郁的、自由的、平等的教學氛圍,為小學科學教學活動開創(chuàng)一個好的開頭。
二、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知識與道德修養(yǎng)
在新課程核心理念的指導下,為了達到教學最優(yōu)效果。教師需要不斷地充實自己,進行更深層次的學習,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知識以及自我道德修養(yǎng)。除了鞏固自身本專業(yè)的知識,還要不斷涉獵各方面的課外知識。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進一步增強自身的科研能力,積極參與到學校的教育科研活動中,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在傳道授業(yè)解惑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學習,態(tài)度謙虛。
三、教師需要不斷豐富教學策略,培養(yǎng)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小學生雖然年齡幼小,心智各方面發(fā)育不成熟,但思維極其活躍,活潑好動。因此,教師需要遵循因材施教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觀察每一位學生不同的學習特點以及心理特點,根據(jù)每一位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相應的教學策略。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教師應該抓住學生的興趣愛好,再結合相關的教學內容,采取正確的教學方法。如,教師在講解《不同的聲音》這課時,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學生了解這節(jié)課的內容。教師可以在教室中隨意找一位同學到講臺,然后蒙住這位同學的眼睛,再隨意找7位同學分別用自己平常的聲音對被蒙著雙眼的同學講一句同樣的話,讓這位學生猜到底哪幾個同學對他講了話。通過這個游戲,正確引導學生進行課堂思考,這位同學是靠什么分辨出不同的聲音的。通過游戲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還能引導學生主動也思考問題。
四、教師需要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方式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需要以形成性評價為主,再結合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我們都知道教師的鼓勵對學生而言很重要,甚至可以影響一個人一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運用恰當?shù)那楦袑W生的行為進行評價。如果學生表現(xiàn)得很好,教師可以選擇鼓勵性的語言對學生加以褒獎。如果學生表現(xiàn)得并不如意,教師也要選擇恰當?shù)姆椒▽W生的行為進行評價,因為小學生年齡幼小,所以,教師需要用和善與關切的眼神告訴學生下次一定可以,充分尊重學生,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這樣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在教學活動中取得一定的教學效果。
當然,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同樣很重要,因為學生之間更加了解,所以,評價也更加真實。與此同時,還需要結合家長的評價。
總而言之,小學科學教育在現(xiàn)代教育中已經(jīng)成為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并且小學科學教學對于學生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因此,教師需要采取恰當?shù)慕虒W方式,對學生予以正確引導,以期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張俊朝.新課標下小學科學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軟件: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2014,12(10):208.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新課標的提出,廣大教師在課堂教學方法方面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一些陳舊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方法漸漸遠離我們的視線。近兩年,我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法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與實踐,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下面根據(jù)教學實踐, 談談筆者對新課標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法的一些看法。
一、用對話方式促進發(fā)展
對話是最直接和最簡單的交流方式,同時也是一個開放性的、動態(tài)的思維過程。我們通過對話進行溝通,了解對方的心理,并且能夠廣泛地、大量地吸取外界的各種信息。在不斷的反饋和交換中,變成自己的方式進行理解,建立起新的思維模式,以此來獲取最終的結果。
在課堂中:首先讓學生先敘述一下各自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嗎?都說一說,老師會給大家進行講解?!痹趩柕臅r候,我知道教師的行為會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面帶笑容而且字正腔圓,給學生一種親切感。學生們開始都不敢說,后來經(jīng)過鼓勵,大家的積極性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七嘴八舌,踴躍發(fā)言,說出了自己的疑問和困感。在這個過程中,想象力是最活躍的因素,通過對話產(chǎn)生聯(lián)想和啟發(fā),不但產(chǎn)生新的問題,并能夠使學生從中體驗到成功的愉悅。師生之間在互動的過程中感受到了很多的契合點,讓問題變得不是問題,讓學生覺得學習語文不再變得枯燥和難以理解。
二、利用滲透閱讀增強學生的鑒賞能力
中國文學博大精深,千百年來一直成為滋養(yǎng)中華民族成長的寶貴精神營養(yǎng)。語文課程標準在小學生古詩詞閱讀材料的數(shù)量和內容上都有了要求。在教授學生學習古詩詞的時候,如果只停留在表面,不開展深入的研究,學生就不能品味到語言與內容的精彩。因此,我在課堂上利用閱讀和品味以及想象相結合的方法,讓學生大膽地想象詩歌所描繪的場景,把握詩意閱讀詩歌,體會詩人的情感,熏陶出美好的理想和情操。
小學課本中收錄的古詩都是千古美文,在教學中讓學生反復地吟誦,不僅能加深學生的記憶,并且在朗讀的時候,古詩詞平仄押韻、對仗工整,讓人覺得朗朗上口,不知不覺地就深深進入詩詞的意境之中,從而體味到文字的語言美。
如杜牧的《柳》:“數(shù)樹新開翠影齊,倚風情態(tài)被春迷。依依故國樊川恨,半掩村橋半掩溪?!睏钊f里的《新柳》:“柳條百尺拂銀塘,且莫深青只淺黃。未必柳條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長。”各人所描繪的場面不同,所蘊含的意義也就不一樣。把這幾首同一題材的詩歌聯(lián)系起來講述,既擴大知識面,讓學生了解了祖國詩歌的豐富和文字語言的美妙,又在對比的誦讀中提升了學生的感悟能力,把自己徹底融入詩詞的意境之中。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課本中的許多文章都要通過朗讀來進行初步的理解。但是再美的文字,對于學生來說都只是一個符號,展現(xiàn)不出文字的美。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古人也曾經(jīng)說過“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同學們通過朗讀展開有滋有味、有聲有色的想象,使一部文學作品的美好都展露了出來,無形之中增強了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
三、巧用幽默激發(fā)興趣
在教學中,使用幽默的語言不僅可以把知識變得淺顯易懂,讓學生易于接受,還可以使人在精神上得到徹底放松,從而活躍了課堂氣氛,增強了師生間的親近感。幽默的語言能讓課堂變得活潑。幽默的評價可以讓學生笑著接納,而且印象深刻。
例如在學習《九寨溝》這篇文章的時候,通過啟發(fā),同學們都爭先恐后地站起來,誦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和句子。但還是有一小部分性格孤僻的孩子沉默不已,于是我點名叫一個平時很內向的孩子站起來,讓他讀描寫小熊貓的句子??赡苁瞧綍r鍛煉得少,再加上教室里坐滿了聽課的老師,這個孩子有些膽怯,讀的聲音好像蚊子叫一樣,并且有些發(fā)抖,完全沒有了小熊貓喜滋滋地照鏡子的感覺。我假裝有點不好意思地說:“哎呀,這只小熊貓好像有點害怕呀?我們都沒有聽清楚,你能再讀一遍嗎?”班里的同學都對他投去了善意的微笑,這個孩子也開心地笑了。笑聲趕走了不安和拘謹,他又重新讀了一遍,這次聲音很大,一只愛美的小熊貓的形象就漸漸地躍然于眼前了。此后每當上課,我都會注重用幽默的語言去評價孩子,孩子們學習的興趣大大提高了,至有一些內向的孩子也變得開朗了。名師于永正曾經(jīng)總結過自己的經(jīng)驗:“幽默固然有賴于知識的豐富、思維的敏捷、口語的暢達,但重要的是要有融融的愛心、博大的胸懷、樂觀的情緒、爽朗的性格。老師笑著看學生,學生就會笑著看老師,只有笑著看學生,才會有幽默的心境?!苯鑴菀龑Р拍芗て饘W生學習的興趣,這也需要我們平時不斷地進行經(jīng)驗的積累。
四、引導精思,更現(xiàn)本色
古人強調:“熟讀精思,虛心涵詠,切己體察”,指出“學而不思則罔”。語文學習離不開感悟,這個“悟”就是一種思考?!墩Z文課程標準》閱讀教學目標中,首次提出了“感悟”這一概念。筆者認為,所謂閱讀中的“感悟”,是指學生憑著對語言和語境的直覺,獲得一定的印象和意義的心理過程,最終達到提高學生語言能力的目的。為此,課堂上應該注意:
1、提出的問題要值得思考。當我們的一個問題提出來,學生小手如林未必是件好事,也許問題太簡單。反之沒人舉手發(fā)言也是有問題的。因此,所提出的問題要精心篩選,答案不能一伸手就摘到,也不能高不可攀,要跳一跳才能摘到。首先,創(chuàng)設的問題要緊扣內容。任何問題的提出和設計要緊扣教學內容,精心組織,有針對性地設置。其次,創(chuàng)設的問題要新穎?!扒笮虑螽愂撬袑W生(特別是小學生)的共同特點,”教師提出的問題要新穎,能激活學生的好奇心,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求問題。再次,問題的提出要注意難易適當?!按缬兴L,尺有所短”,教師在設置問題時要“因材施教”。
2、要讓學生“潛心涵泳”。潛心涵泳,是一種在熟讀基礎上潛心專注的感悟策略,就是學生自己去體味、去琢磨,是真正的感悟。例如,《草船借箭》中有一句話:魯肅吃驚地說:“如果曹兵出來,怎么辦?”諸葛亮笑著說:“霧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我們就回去?!比绻患訚撔暮荆瑢W生是很難對諸葛亮的“笑”有所感悟的。而事實上正是諸葛亮的這一“笑”,才是本文最傳神的地方。通過對諸葛亮“笑”的潛心涵泳,有的學生感悟到諸葛亮是在笑曹操的生性多疑;有的學生感悟到諸葛亮是在笑魯肅的忠厚老實;有的學生感悟到諸葛亮是在笑自己的神機妙算。一個簡簡單單的“笑”字,在學生的全心玩味、專心咀嚼下,竟然開掘了如此生動而豐富的內涵和意蘊。
3、要給學生思考的時間。我們在聽課時常會看到有些教師一個問題剛提出來就要求學生回答,學生根本就沒有思考的時間還談什么思維訓練,并且每個學生理解的速度是不一樣的。我們的教學應該面向對全體學生,不要為了趕所謂的進度,完成所謂的教學流程而搞走馬觀花、蜻蜓點水式的學習,必須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
【關鍵詞】課堂教學 教學效率 興趣培養(yǎng) 提高改進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8-0041-01
課改專家崔允郭說:“教學有沒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并沒有收獲,并且對于老師的授課方法讓學生很難接受,可謂是無效的教育?!彼裕岣哒Z文課堂教學效率就是要通過教師巧妙的安排進而全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一、提高課前準備工作的有效性
1.提高備課的有效性
常言道:“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教材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師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須吃透教材和學生,才能在課堂中把生動的一面在課堂教學當中體現(xiàn)出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更好的達到課堂效果。
2.提高學生預習的有效性
課堂效率的根本在于學生自身能力的提升,因為課堂也好、學習也好,學生永遠是第一要素。因此,要想真正提升效率,就要讓學生主動融入到真正的學習環(huán)境中。
二、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1.把握教學目標
教師應注重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重視基礎知識與基礎技能的培養(yǎng)。所以,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力,將學生的心動、腦動和想學、會學結合起來,實現(xiàn)提高課堂效率的目標。
2.落實師生角色
語文的根基在于它的“撥打凈勝”,作為小學語文老師,作為小學生的啟蒙者,要轉變教學觀念,通過讓學生分角色的領悟其中真實的情感,按照自己的思想充分感受到語文知識無處不在的魅力。
3.有效提問策略的研究與實踐
(1)提問內容要有思維價值
課堂中的提問,目的是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訓練和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因而教者應注意從不同的角度與深度啟發(fā)學生,可以使學生掌握解決同一問題的多種解答方法,既拓展思維的空間,又能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能力。
(2)具體明確的提出問題
教師應該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具體明確的提出問題而非模棱兩可,使得學生在回答問題時抓不住重心,因此喪失興趣,對于教學效果來說大打折扣。
(3)立足重點向學生提問
教師應當抓住題眼設置疑問,激活學生初讀課文的興趣學生對每篇課文的學習,因為不是一開始就感興趣的,為此,教師應當抓住突破口,有意設置疑問,從而激活學生閱讀全篇課文的興趣。
(4)提問時可適當?shù)臄U大范圍,深入淺出
學習是否深入的一個重要標志,是圍繞一個“疑”字展開的,有疑才能產(chǎn)生問題,教師通過深入淺出的引導,不僅能夠讓學生的思維得到訓練,而且能夠很大程度上多方面獲取知識量。
4.完善教學結構
教學結構是教學的組織環(huán)節(jié),是對課堂管理的完整再現(xiàn)。課堂結構不僅規(guī)定時空中教學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步驟的具體安排,也是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等的具體體現(xiàn),為教學效果的體現(xiàn)奠定堅實的基礎。
5.豐富教學方式
根據(jù)我校實際,提出學生以自學為主并得到教師恰當指導的“三個三分之一”教學模式,以形成優(yōu)化的智能結構為目標,突出“自學―導疑―精講―演練”的基本教學結構。
第一個三分之一:鼓勵學生自己主動探究,課前,教師根據(jù)學生已有的知識和年齡特點,精心設計預習指導提綱,提出預習目標,上課后檢查預習情況,提出自己疑難問題,設計并出示自學提綱。
第二個三分之一:廣泛開展組內互動,組織互動,帶著疑難問題學習課文,經(jīng)過交流學習成果,通過小組間的互動,使得各小組受到了一定的啟發(fā)。
第三個三分之一:分享成果,學習知識啟迪智慧,通過習題引導學生練讀,練說,鍛煉能力,教師根據(jù)教學目標,設計相應的檢測題目進行達標檢測。
總之,教師要想方設法啟發(fā)誘導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學生只有對學習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這樣在學習過程中,在興趣的驅動下去認真學習,勤干求知。
6.多元化利用教學資源
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是通過黑板向學生展示中國語言文字的魅力,可能有的時候會使部分學生產(chǎn)生厭煩的感覺,覺得語文就是單純的一門語言課,因此必要的教學過程中,合理適當?shù)膽枚嗝襟w輔助語文教學是一種高效率的教學手段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提高課后總結有效性,及時進行學習評價與反饋
通過達標檢測與學習效果反饋是常見的反饋方式。方法一是進行提問。通過提問的方式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是教師們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得到反饋的效果也最直接。在提問時,應該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都進行抽查提問,這樣才能對全班學生的情況有較為準確的把握。方法二是讓學生自己總結概括本節(jié)內容的重點、難點,當教師完成教學內容后,給予學生一定的思考總結時間,讓學生自己歸納概括本節(jié)的重難點,通過概括的全面性來判斷掌握的好壞情況。方法三是教師通過測驗,根據(jù)具體需要來確定檢測的周期和方式,然后根據(jù)得到的檢測結果,綜合分析學生掌握的較好與較差的知識點,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統(tǒng)一講解,使他們能更好地掌握內容。
教育是人類的一種普遍的、永恒的、必要的社會現(xiàn)象,我們應認真研究教育的根本理念,改變課堂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把創(chuàng)新中探索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是作為自己教師生涯過程不懈努力和追求的奮斗目標,最大限度的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掘他們的學習潛力,不僅要讓他們學到知識,更要培養(yǎng)他們的綜合能力。通過自己在實踐中的經(jīng)驗,開辟一條新的途徑,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關鍵詞]:小學科學 教學方法 選用策略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化,小學科學課程在小學教育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直接影響到學生科學的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對我國科學事業(yè)的未來發(fā)展產(chǎn)生重要的作用與意義。小學科學教師采用何種的教學方法會對小學科學的教學效果產(chǎn)生重大的影響,如何選用小學科學教學方法成為小學科學課程與教師必須回答的問題。
一、小學科學教學方法的內涵解析
小學科學教學方法是在小學科學課程的學習過程中,依據(jù)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年齡特點等,結合學校教學的實際情況,教師與學生為了完成小學科學課程的教學任務,實現(xiàn)小學科學課程的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采取的手段與方式。小學科學教學方法作為一門學科,既有其他學科選用教學方法的共性,又有自身的選用特性,一般而言,小學科學教學方法具有四個方面的特性。其一,參與性。小學科學教學方法的參與性主要是指學生與教師在雙向的溝通與交流過程中,共同參與小學科學的教學過程。由于小學科學更重視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與創(chuàng)造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更需要學生的主動參與,強調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獲得、鞏固與內化知識,因此,小學科學教學方法比其他的學科更重視學生的參與的程度。其二,過程性。小學科學教學方法要能夠引導學生親身經(jīng)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在探究的過程中體驗科學的精神、價值與成果,并能夠讓學生在體驗中深化科學知識、升華科學精神、內化科學價值,真正的實現(xiàn)小學科學教學的目的。其三,活動性。小學科學的內容比其他學科更關注日常生活中的科學現(xiàn)象,這些科學現(xiàn)象需要以活動的形式加以表現(xiàn),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日常生活的真實情境,在情境中掌握科學的原理與應用。其四,開放性。小學科學課程的設計來源于日常生活現(xiàn)象,很多生活現(xiàn)象與學生都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學生會根據(jù)自己原有的認知經(jīng)驗來同化、順應現(xiàn)有的新知識,從不同的角度來重新構造自己的認知結構,多視角、多維度的來認識事物的多層次性。通常情況下,小學科學教學常采用的方法為以直觀感受法、語言傳遞法、實際訓練法及欣賞體驗法等等。
二、小學科學教學方法的選用問題
(一)小學科學教學方法選用方法的合理程度不夠
新課程改革中將科學課程單獨作為一門課程進行設計與規(guī)劃,從自然課程向科學課程的轉變需要一段時間來調整與適應,同樣,小學科學教學方法從傳統(tǒng)走向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也需要時間來轉變。在傳統(tǒng)的自然教學過程中,小學教師采用的主要教學方法為講授法,憑借語言功能、實物直觀、模型展示等方法來教授自然科學的內容,但主要以語言講授為基本方法。新課程改革以后,小學科學代替自然課程成為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主要課程,講授式的教學方法也不再適應小學科學的學習,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應運而生,為新課程改革后的課程體系帶來了新式的策略方法。由于教師以往教學觀念的影響,傳統(tǒng)教學方法更便于課程的學習,減少教師備課的時間及教授的困難,造成很多教師在教學方法的選用上不思進取、止步不前,造成小學科學教學方法的不合理性。
(二)小學科學教學方法選用系統(tǒng)的認識程度不足
小學科學教學方法不是獨立存在著,它不是一個個方法的簡單組合,而是眾多方法形成的復雜的系統(tǒng)結構。在小學科學教學方法中,教師由于沒有將科學教學方法作為一種系統(tǒng)來認識,忽略了對小學科學教學方法的系統(tǒng)本質,不能夠從系統(tǒng)論的視角來把握小學科學的教學方法,導致教師在選用小學科學教學方法時的合理性與合規(guī)律性不足,造成方法選用與目標達成之間的錯位及選用方法的盲目性。
三、小學科學教學方法的選用策略
(一)加強小學科學教師教學方法選用的理念
小學科學教學方法的選用需要遵循教育的發(fā)展規(guī)律、教學的實際情況、學科自身的特點及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等原則,要依據(jù)規(guī)范化、制度化的要求來構建小學科學教學方法,選用合適的、合理的教學方法來滿足小學科學的教學需求與學生的需要。其一,要規(guī)范小學科學的教師隊伍,提高小學科學教育專業(yè)的教師數(shù)量;其二,增強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地雙向溝通,促進小學科學教師教學理念的不斷更新;其三,利用小學科學教學競賽的方式來加強小學科學理念的落實。通過這些方式來內化教師的小學科學教學方法的理念。
(二)增強小學科學教師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的能力
小學科學的教學方法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教師教學過程與內容的推進而不斷完善。首先,小學教師要掌握基本的小學科學教學方法,依據(jù)學生的特點與科學課程要求,結合先進的媒體設備,充分挖掘教學素材,拓寬教學素材的途徑與來源,選用新穎、合適的教學方法來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需求;其次,小學教師要能夠根據(jù)課堂教學的發(fā)展演變,學生原有知識經(jīng)驗及新知識的難易程度,適當?shù)恼{整教學方法的選擇與應用,并對原有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進與完善;最后,小學科學教師要能夠對教學方法進行優(yōu)化組合,創(chuàng)設出新的小學科學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