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社會心理學重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精神分析理論;社會心理學;社會文化現(xiàn)象
當前,很多社會心理學研究的內(nèi)容中,沒有將精神分析理論與社會心理學有機結合在一起,受此影響,我們很難從大多數(shù)社會行為或社會心理現(xiàn)象的解釋方面,找到精神分析理論的恰當位置。而在新時期的社會心理學研究中,我們普遍看到的只有社會認知、社會學習及行為主義等理論對社會行為及社會心理的說明,這就難以體現(xiàn)出精神分析理論在社會心理學研究方面的貢獻。那么,如何看待社會心理學研究中的精神分析理論,也成為業(yè)界關注的重點問題。
一、社會文化領域的心理學探究
研究社會文化活動中的心理根源,是早期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一個重點。有學者認為社會心理學研究的本質,是從主觀上對社會文化活動進行研究的一種普通科學,這一觀點和社會心理學的理念完全一致,認為精神分析理論與社會心理學研究一樣,都是借文化現(xiàn)象的心理根源研究這條道路走進社會心理研究殿堂的。文化領域的社會心理學研究,以弗洛伊德1913年出版的《圖騰與禁忌》一書的出版為標志。在該作品中,弗洛伊德從俄狄浦斯情結視角,就社會文化現(xiàn)象進行了解釋。弗洛伊德指出,俄狄浦斯情結是社會、道德、文藝及宗教起源的根本,這與精神分析過程中歸納出的心理癥結構相一致。弗洛伊德的思想在卡爾·榮格(弗洛伊德的大弟子)那里有了不一樣的表述形式--集體無意識論。這里所說的“集體無意識論”是指在個人思想深處存在的無意識存在的一些東西。具體來講,無意識論的內(nèi)容,并非個人獲得物,通常是遺傳而來的、潛在的心理功能,也就是大腦支配的結果,即神話聯(lián)想。從某個層面來講,集體無意識是所有社會文化活動形成或出現(xiàn)的決定因素。不管是科研還是文學創(chuàng)作,雖然都是個人努力的結果,但是實質上都是集體無意識作用下的產(chǎn)物。弗洛伊德及之后,許多學者發(fā)展了他的心理學理論,社會文化現(xiàn)象的心理學研究不斷向前發(fā)展,并最終形成了社會文化領域的心理學研究原則。
二、社會文化決定與心理現(xiàn)象
將社會文化中的諸多要素當成決定人的心理生活的核心力量,是精神分析領域的一個基本觀點。精神分析類型的社會文化研究學派,與弗洛伊德提出的社會文化心理學根源觀點相反,認為社會文化才是決定人的心理活動的根本。因此,探究心理活動對應的社會文化因素,是社會文化研究學派的主要任務。而社會文化研究學派在相關論壇研究中的各種觀點,也成為精神分析中的重要社會心理學研究主題。阿德勒作為社會文化研究學派的第一人,其認為人的行為形成的決定因素是社會力量,只有對一個人對他人的態(tài)度及其社會關系進行透徹的了解,才能更好地評價其人格。阿德勒的這一主張,為精神分析理論重視對個體因素及本能方面研究社會群體指明了方向?;裟嵴J為西方社會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疏離而冷漠,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個體極易產(chǎn)生孤單、無助的感覺,許多人甚至在兒童時期就會出現(xiàn)一種焦慮情緒,這將成為未來出現(xiàn)神經(jīng)癥的不良因素。假如西方社會認識不到這一點,也不能有效改變現(xiàn)有的社會狀況,就會導致神經(jīng)癥的肆意蔓延。從霍尼的主張我們可以看出,心理活動是映射社會條件及社會文化的一面鏡子,個體內(nèi)心根深蒂固的潛在心理,其實是其身處的具體文化中具體矛盾的反映。總而言之,從精神分析視角來看,社會文化研究學派獲得與現(xiàn)代科學精神相關聯(lián)的社會心理學理論,也就是人類的所有心理活動,全部的思想情感,均受具體社會文化背景所影響。
三、心理學視角的社群心理問題
精神分析視角的相關理論,尤其是弗洛伊德提出的古典精神理論經(jīng)常會被歸于心理學理論的范疇,這和精神癥患者之間有密切關系。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精神分析不是孤立存在的個體心理學,弗洛伊德及很多精神分析研究人員的研究,大都涉及了群體心理相關問題。具體來講,群體心理也是涵蓋有精神分析觀點的社會心理學研究的基本論題。在對人類精神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弗洛伊德最早對群體普遍性心理問題給予高度關注。在他的《群體心理學與自我分析》這部作品中,弗洛伊德接受了G.勒朋(群體心理學的提出者)的群體心理思想,認為群體對個體的吸引力在與:首先,個體可從人員數(shù)量上,體會到力量和無敵感。其次,群體中的個體在情感與行為上,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再次,群體對個體有著較強的接受性暗示。另一方面,弗洛伊德將精神分析作為主要立場,認為能將群體聯(lián)結在一起的力量,也可以將世間萬物聯(lián)系在一起,這個力量就是愛的本能。弗洛伊德提出,暗示能影響人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接受暗示的人擁有和他人保持友好的、愛的關系。換句話說,只有存在這種融洽的愛的關系,才能形成群體心理。雖然弗洛伊德的觀點遭到很多學者的反對,但是值得贊賞的是,其將研究群體心理當成精神分析的主要內(nèi)容,提高了學者對群體心理問題的關注程度。在現(xiàn)代心理學看來,弗洛伊德的這一觀點有其值得肯定的地方。
由上述可知,在新時期,精神分析是非科學心理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分支,其從精神角度分析了社會心理學的淵源,提出社會文化是心理現(xiàn)象的決定因素,倡導對社會群體心理問題的高度關注,使得精神分析與社會心理學之間的關系更加明確,也為社會心理學發(fā)展提供了理論支撐。
參考文獻:
[1]趙維燕.研究性教學在《社會心理學》中的改革與實踐[J/OL].醫(y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17,(06):918-920(2017-12-01).
[2]光.社會轉型期中國大陸社會心理學適應性重建初探——基于知識社會學的視角[J/OL].北京社會科學,:1-9(2016-02-02).
幾十年來,多種社會心理學研究取向的存在,不僅了一門統(tǒng)一學科的發(fā)展,而且影響了其對人類行為的科學研究。隨著時間的推移,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發(fā)出了要把個的和社會的社會行為和社會心理的探討整合起來的呼呈,建立整合的科學大一統(tǒng)的整合社會心理學。人們認為社會心理學是在多種學科之間形成的具有邊緣性質的獨立學科。社會行為心理學的提出和構建妝衰就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社會行為心理的整合研究勢在必行,總的設想是將社會行為的個體作用、群體互動、社會影響整合起來,從豐富多彩社會生活中的熱點、難點和焦點問題切入,著力研究聚群行為心理的優(yōu)化整合。
一、社會心理學發(fā)展的整合趨向
從社會心理學誕生之日起,以羅斯為代表的社會學的社會心理學和以麥獨孤為代表的心理學的社會心理學分別代表了兩種不同的研究取向,后來又出現(xiàn)了文化人類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等。社會心理學不同研究取向有各自不同的基本特點。心理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試圖從個人的人格結構中求得對人類社會行為的解釋,強調個體變量的重要性;社會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通過社會地位、社會角色、社會化等“塑造嬉體”的因素來研究人們的社會互動,并進而達到對人類行為本質的解釋,強調社會呀群體變量的重要性;文化人類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是從因素入手探索有關人類行為的解釋,強調文化變量的重要性。但是,俱、社會、文化是緊密聯(lián)系而不可分割的,彼此之間的互動是持續(xù)不斷的。要充分準確地描繪人的社會行為,單一的研究取向是難以實現(xiàn)的,必須建立一種綜合的研究取向才有可能。從本世紀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開始,欲圖將社會心理學的不同研究取向加以整合的努力得以具體實施,盡管許多人做了大量工作,但學科間的聯(lián)姻卻未能獲得預想的成功。最近20多年,不同研究取向的論爭再度興起,當理智戰(zhàn)勝了感情之后,開始邁上了整合之路。更為重要的是,近幾年學科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為實現(xiàn)不同研究取向的整合奠定了現(xiàn)實的基礎。
從國內(nèi)外社會心理學多種研究取向的整合發(fā)展和現(xiàn)狀啟示中,我們認為,社會行為心理學是關于社會、文化和人格及派生物地位、角色和自我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相互塑的造的綜合社會科學,是從心理層面上對于人類社會行為的流行性反應的總體把握。從學科性質上講,它既不是心理學的分支,也不是社會學的分支,而是在社會學、心理學、文化學、文化人類學、行為科學、學、學、管理學等相互作用相互滲透基礎上形成的一門獨立的事合社會心理學。它是在社會學、心理學和文化人類學等母體學科的基礎上形成的一門具有邊緣性質的獨立學科。正如南京大學周曉虹博士所言:“我們只有從社會學、心理學、文化人類學以至生物學的多維視野出發(fā),才能獲得對人類社會行煌完整解釋”。從社會心理學的起源上看,它是在母體學科的基礎上形成的邊緣學科,是母體學科在解釋人類行為及春與社會、文化、人格的關系時彼此接近、相互滲透的結果。從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和體系來看,它雖然是在母體學科的基礎上形成的,但它既不是某一學科的附屬物,又不是多種學科的簡單的拼湊和混合,而是多種學科的整合,具有其他學科所不具備的全新的性質和特點。因此,社會心理學應獨立地著力于社會行為心理的整合研究。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夏學鑾教授第一次提出了整合社會心理學,其研究對象分為三層次或三個單元:第一層次為宏觀層次,又叫社會主體單元,其基本概念是社會、文化和人格,認為社會行為是這三個因素的函數(shù),其公式為B(S)=f(S.C.P);第二層次為中觀層閃,又叫個人主體單元,其核心概念是地位、角色、自我,認為個人行為是這三個因素的函數(shù),其公式為B(I)=f(S.R.S);第三個層次為微觀層次,其操作概念是目的、工具和態(tài)度,又叫行為主體單元,認為任何作為社會行動的行為都是這三因素的函數(shù),其公式為B(A)=f(O.M.A)。夏學鑾教授“三層次九因素”存在著一種相互影響、相互塑造的關系,在水平層次上的任何一個主體單元的行為都必須考慮行動的三個參照系數(shù)的綜合作用??傊鼈儾皇枪铝⒋嬖诘?,而是整合在一起的。
從“三層次九因素整合說”中可以盾出,社會心理的外在行為律與社會行為的內(nèi)在心理律的整合及個體作用、群體互動、社會影響的整合是社會行為心理整合的關節(jié)點。社會心理與社會行為是人類社會性質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社會心理是社會行為的內(nèi)在過程,而社會行為則是社會心理的外在表現(xiàn)。社會心理整合研究是指社會行為流行性反應的內(nèi)在心理一般本性和一般規(guī)律的研究;社會行為整合研究是指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直接關注的流行性心理反應的外在行為特征研究。社會心理的維度是我們所熟知的,而社會行為的維度則往往有所忽視。,社會心理研究所有社會學化和社會行為研究有心理學化的整合趨勢。社會行為心理學既要探計內(nèi)在的社會心理學過程,又要研究外在的社會行為規(guī)律,以避免行為主義忽視行為內(nèi)在心理過程,而認知論學派忽視心理過程外顯行為的偏向。
二、社會行為心理不足合的切入點
社會近10年來,社會心理學進入重建與復興階段,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社會各界對社會心理學知識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又不知傣何下手方能切合實際研究中國社會的具體問題,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這是“一個相當混亂的時期”因為社會生活是豐富多彩的,社會行為也是千姿百態(tài)的,對社會行的總體把握不僅涉及到對鞭一般存在的把握,而且必然要涉及到對其各種存在樣態(tài)及方式的把握,面對五光十色的多種多樣的社會行為,應該從哪里入手呢?最適宜的入手處或生長點哪里?
一些社會科學工作者發(fā)現(xiàn)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社會生活中存在大量社會流行的社會行為心理問題,并認為社會學、心理學、文化人類學、行為科學的研究能夠為這些總是提供依據(jù)和答案,因而開始了社會行為心理與現(xiàn)實社會問題結合上的研究。一般來說,具體的社會生活實踐和現(xiàn)實生活的信息資源,限定了研究的切入點或理論的生長點。就此而言,當代中國的社會行為心理研究的最適宜的切入點只能是社會心理與社會行為的熱點問題。社會行為心理熱點問題是一種客觀的社會反映,是一種復雜的社會現(xiàn)象。社會行為心理熱點問題也是社會行為的心理的重點問題,這些行為關系到社會主義改革的進程和前途。社會行為心理熱點同時也是社會行為心理的難點和焦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尖銳的社會矛盾,是很敏感、很尖銳的社會焦點問題,解決起來也往往難度不小。社會聚群行為是種種社會行為心理的起始點和矛焦點,也是社會心理與社會行為整合研究的著力點。
社會心理學是對社會生活和處于熱烈社會生活聚焦點上的人們所思所慮、所作所為的本質的思考,社會心理學一開始就是為解決與現(xiàn)實生活有關的社會心理問題的迫切需要而產(chǎn)生的,以后的每一步發(fā)展都直接從社會生活的急需中獲得了無限的動力。顯然,這門學科具有很強的應用性。例如,20年代“霍桑試驗”中士氣與生產(chǎn)效率的提出,是為了解決當時生產(chǎn)之急需;30年代輿論、流言、種族和價值沖突等主題,是為適應世界經(jīng)濟的蕭條和社會的動蕩不安之需要;40年代信仰、態(tài)度、民族性格等主題,是應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這需要;而五六十年代以后社會相對穩(wěn)定和平發(fā)展,許多具有明顯應用性的分支學科相繼出現(xiàn),既繁榮了社會心理學本身,又使它在社會生活需要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今天,不僅在歐美國家,而且在日本、俄羅斯的廣大第三世界國家,社會心理學這門應用科學的社會職能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都越來越大。有人統(tǒng)計,這10多年中《全國新書目》上刊有社會心理學方面的書有數(shù)百種,其中90%以上都與應用于社會生活有關。并且社會心理學應用成果相當大的一部分已經(jīng)或正在轉化為直接的社會生產(chǎn)力。
三、社會行為心理整合的著力點
大量的有關研究表明,社會互動是人的社會行為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人們在對稱性和非對稱性的社會互動中,形成種種群眾行為、大眾行為、集群行為。也就是不受通常行為規(guī)范所指導的、自發(fā)的、無組織的、無結構的群體行為方式。也就是我們這里所說的聚群行為。聚群心理的外在行為律與聚群行為的內(nèi)在心理律對社會發(fā)展和人們社會行為的健康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積極的社會聚群與人們積極的社會觀念和社會行為之間正相關,而消極的社會聚群(矛偏行為)與人們社會觀念的偏頗和社會行為的偏離也有正相關。特別是當代中國青年有一種比西方更重視同輩凝聚的矛群意識,在這種社會心理環(huán)境下,社會變革過程中的社會熱點問題,往往在聚群面對面的互動中會越聚越熱,熱到一定程度就會將問題聚焦,聚焦到一定程度必然會施放出來。由此看來,聚群和赤心理的發(fā)展存在著兩種可能性,既可能成為社會變革的推動力,也可能成為社會變昔的掏力。所以,假公濟私在生生的聚群行為心理入手,探尋研究社會行為心理現(xiàn)象和規(guī)律,是整合社會心理學具有生命力的著力點。
這個暑假非常有幸能夠參與中國電信公司舉辦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通過這次為期十天的實習,了解了一些書本上學習不到的知識,知識是在學習中得到理解,在實踐中得到鞏固。這次的實習是大學生生涯的一次寶貴經(jīng)驗。
從最初的開幕式,就有著不小的震撼,中國電信是現(xiàn)在千家百戶不可缺少的電話網(wǎng)絡交流平臺,以前就只是知道要交話費網(wǎng)費就去電信公司,不曾深入的了解電信公司的歷史及其業(yè)務,在開幕式中的電信公司領導的介紹下我了解了電信公司的發(fā)展歷史,主要業(yè)務及其服務理念。其中印象特別深刻的就是3G天翼手機,一部小小的手機能實現(xiàn)那么多功能,實在是令人嘆為觀止!還有電信公司的“用戶至上,用心服務”的服務理念讓我明白了為何電信公司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仍在突飛猛進的發(fā)展。
這次的實習我被分在了設備維護小組。學習的課題是網(wǎng)管,設備及用戶障礙管理,目的是讓我們掌握各種障礙的派障關系及流程,及時管控各類障礙,第一次深入電信公司學習,心情是既激動又緊張。接下來的幾天里,我們在指導老師的講解下,了解了固話交換機及其功能,寬帶,數(shù)據(jù)設備的相關知識,環(huán)境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功能,機房動力,油機,空調等設備和傳輸設備。固定電話在現(xiàn)代是重要的通訊手段之一,通過聲音的振動利用話機內(nèi)的話筒調制電話線路上的電流電壓,也就是將聲音轉換為電壓信號通過電話線傳送到另外一端電話,再利用送話器將電壓信號轉換為聲音信號,電話機需配合電信局的交換機完成撥號工作。傳輸設備的傳輸方式有三種:有線,無線,微波,傳輸設備的種類SH,波分和DDF。SH的作用是運輸,調度,傳輸。波分設備的特點是光纖化,大容量化。光纖傳輸?shù)娜萘窟_到2.5G/10G/1.6T。一般電信局的供電來源是市電,如果停電則由油機發(fā)電,確保在停電時,市民們?nèi)匀荒軌虼螂娫挕?/p>
實習的時間雖然很短暫,但是我們學到的東西還是很多的,在此,非常感謝中國電信公司給我們這次實習的機會,讓我們走近工作崗位,走向未來!
艾略特·阿倫森的《社會性動物》對人在社會環(huán)境中可能的體驗和行為,作了客觀全面的描述。其中的大量論述來源于社會心理學的實證研究,例子也都取材于日常生活和社會事件。該書一共分為9章,其中第1章是導言,第9章是介紹社會心理學的實驗方法。書的主體部分是2-7章,介紹了社會心理學的7個方面的的內(nèi)容。
第2章《從眾》,分析了“是否要對自己行為負責”、“自尊水平高低”等7種增強或減少從眾行為可能性的因素;第3章《大眾傳播、宣傳和說服》,從宣傳來源、宣傳方式、接受者等3個方面提供了一些增強宣傳說服效果的具體技術;第4章《社會認知》,則主要研究人們是如何認識社會事務并做判斷的,討論了對比效應、決策框架等對我們認知的影響,并指出了基本歸因錯誤、行動者-觀察者偏差以及自我偏差等三種常見的認知偏差;第5章《自我辯護》,研究的是人們是怎么為自己的行為找理由的,中心觀點是所有的自我辯護都是為了減少內(nèi)心的失調,維持個人良好的自我形象。第6章《人類的攻擊性》,研究的是人類的攻擊行為,人類的攻擊行為是本能的,也是受環(huán)境影響的,個人所處的環(huán)境、境況都會對人的攻擊性有影響;第7章《偏見》,重點分析了產(chǎn)生偏見的幾種原因,如經(jīng)濟政治競爭、從眾等,并且提出了幾種減少偏見的方法。第8章《喜歡、愛與人際敏感性》,是本書中難得的究人類正面心理的章節(jié),這章探討了我們會喜歡什么人、我們?yōu)槭裁聪鄲郏星闀?jīng)歷怎樣的過程。
全書以導言的觀點為基礎:人的很多行為是會受到當時所處環(huán)境影響決定的,而不僅僅說完全是內(nèi)在的人格特點塑造了我們的行為。因為人是社會性的動物,我們的人格、信念、價值觀等都是在一定的自身條件下與社會相互作用而最終成形的。
因此全書章節(jié)圍繞“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來展開的,分析種種典型的社會心理現(xiàn)象怎樣產(chǎn)生、受什么因素影響以及如何更好的處置應對,輔之大量實驗的例子更好地進行說明。這種對人與人之間觀念和行為是如何相互影響的研究,對于個人成長能產(chǎn)生很大的助力。這些研究產(chǎn)生的知識,增進了我們對人的觀念和行為的了解,使我們更好地把握自我、他人和社會之間地關系,讓我們知道偏見、攻擊、失調、從眾等等行為是如何發(fā)生的,知道我們的心理機制和我們的認知在發(fā)揮了什么樣的作用,知道我們自己、以及別人對很多事情的解讀可能是有偏差的,從而讓世界更真實地在我們眼中呈現(xiàn)。我們因而能掌握更好的處理社會關系的方法,建立起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構筑起美好有序的生活。
關鍵詞:印象管理;人際交往;自我
引言:良好的人際互動中個人的印象管理是至關重要的,但為什么要進行印象管理,以及印象管理的策略有哪些。對這兩個問題我們在文章中做了淺入深出的分析與探討。
1.印象管理的理論基礎
人們在人際交往中進行印象管理的目的和出發(fā)點是什么?為什么大家在出門之前都要梳妝打理一番?為什么陌生人之間說話如此客套和彬彬有禮?為什么社會奉行長幼有序,父慈子孝的倫理道德規(guī)范?對此,我們將從社會心理學關于人際關系的一系列研究開始解釋。首先是印象管理的理論基礎,這里有兩個理論足以說明人們進行印象管理的原因。
1.1自我服務偏見
戴夫?巴里(Dave Barry,1998)指出,“無論年齡、性別、信仰、經(jīng)濟地位或種族有多么不同,有一件東西是所有人都有的,那就是在每個人的內(nèi)心深處都相信,我們比普通人強?!泵總€人在自我服務偏見的意識之下都認為自己比一般人聰明,有能力,并且具有更多的優(yōu)點。這種內(nèi)心深處的信念不僅反映了人們在人際互動中最真實的感受和想法,而且也直接導致人們希望在實際行動中能夠有所作為來進一步證明內(nèi)心的信念。在遭遇失敗和挫折時會表現(xiàn)出尋找各種合理借口,推卸責任之舉,而取得成功時則會侃侃而談,高估個人才能與貢獻。我國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和李振道在獲得該獎后就心生隔閡,分道揚鑣,其根本的原因是兩人因各自對諾獎獲得所做貢獻大小存在嚴重分歧。高智商的人都如此,何況凡人呢。所以在人際交往中,出于自我服務的偏見,人們都會采取各種各樣的方式來使自己變得更優(yōu)秀,更與眾不同。
1.2第一印象效應
人們喜歡根據(jù)有限的信息對一個人的信念、態(tài)度、偏好等等做出推測與判斷以形成其總體印象。這種認識的特點是比較根深蒂固,很難改變,同時人們還可能通過形成的第一印象推至某人內(nèi)在的性格品質。社會心理學家也把第一印象效應稱之為首因效應。第一次見面、接觸、談話、動作等等都有可能讓人刻骨銘心,永生難忘。第一印象效應的好處是方便人們迅速、省時的提取個人信息,以便更快的做出辨別與判斷。當然每個人都有獲得他人夸獎和社會贊美的傾向和需要,都希望初次見面在他人心目中留下好印象,所以在與陌生人接觸與交往的過程中,我們總會刻意的裝扮和塑造自己,以期能得償所愿,給他人留下好的形象。
2.印象管理策略
由于第一印象的效力和個人自我服務偏見的傾向,人們會想盡辦法,千方百計來塑造個人氣質和形象。那么按照社會心理學的人際交往原理,我們應該用什么技巧來實現(xiàn)此目的呢。這里提出了三大策略以供參考和借鑒。
2.1自我展示
他人對我們所形成的印象依據(jù)個體的穿著、言語、行為、表情以及其與所處情境的一致性。因此恰到好處的自我展示是給他人留下好印象的重要途徑之一。
正確著裝的基本原則是得體而應景。一個人的穿衣打扮應當懂得依照自己所處的具體場合,而選擇與其所相適應的服裝。如面試衣著職業(yè)化,休閑衣著娛樂化,鍛煉身體衣著運動化。人與人之間交往所接觸的各種具體場合,大體可分為三類,即公務場合、社交場合和休閑場合。在公務場合,著裝應當重點突出“莊重保守”的風格。在社交場合,著裝應當重點突出“時尚個性”的風格。既不必過于保守從眾,也不宜過分地隨便邋遢。休閑場合,著裝應當重點突出“舒適自然”的風格,沒有必要衣著過于正式,尤其應當注意,不要穿套裝或套裙,也不必穿制服。
語言方面,一些研究表明,對口音的好感會導致對講話者的好感。所以,交流過程中人們要注意使自己的話語流暢、語速適中。說話流暢是講話者有能力的標志,而不流暢則表明焦慮和緊張。同時語言隨談話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對于這一點,社會心理學家尤為重視,交往的目的不同、場合不同,說話方式也不相同。例如,教授只能傳遞與課程有關的信息,而不能大講特講自己的假期。在交往過程中,人們必須知道提出特殊話題的合適時機、在非正式場合,保持愉快和放松才是重中之重非言語交流方式方面,如:眼神交流、手勢等,交往必須遵守社會文化準則,這一過程通常是由非語言線索來控制的。這之中最為重要的便是目光接觸和方向定位。一個人只要拒絕目光接觸或方向定位,那么他或她就是拒絕交談。我們要讀懂別人的信息。與人交談時,面向對方和凝視對方是表達友好的途徑,但是要記住,千萬不要讓你的目光肆無忌憚。
2.2暈論效應
生活中人們都會根據(jù)自己的知識和閱歷形成一套能快速認識他人的簡易方法,暈論效應就是其中一種。暈輪效應,又稱“光環(huán)效應”、“成見效應”、“光暈現(xiàn)象”,是指在人際相互作用過程中形成的一種夸大的社會印象,常表現(xiàn)在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或事物)的最初印象決定了他的總體看法,而看不準對方的真實品質,形成一種好的或壞的“成見”。所以暈輪效應也可以稱為“以點概面效應”,是主觀推斷的泛化、定勢的結果。基于這樣的知覺他人原理,人們在相互交往中會主動的塑造一些自我人性的中心品質,以自動激活其他關聯(lián)品質。如善良―大方,善良是中心品質,大方是關聯(lián)品質。當人們認為你是一個善良的人時,也必定認為你是一個大方的人。又如同成功的―雄心勃勃,當眾人認可你是一個成功的人時也會界定你是一個雄心勃勃的人。因此在社會生活工作中,我們應該塑造符合大眾認知標準的積極的人格品質,如真誠、樂觀、進取等等。
2.3相似性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心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當某人與你越相似,你就會越喜歡他。相似性產(chǎn)生喜愛,這是放之于每個人身上都適用的規(guī)律。人們在認識周圍的人或環(huán)境時,都以自我為參照的。共同性和相似性能激發(fā)彼此更多積極的情緒感受和滔滔不絕的語言,人們不僅喜歡那些與自己想法一樣的人,而且還喜歡那些與他們行為一致的人。在人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人們最先自我介紹的內(nèi)容常常是我是誰,來自哪里,我的愛好是什么。這樣的一種自我表白實質是為尋找志同道合的朋友找到能相互溝通和交流的切入點,也為進一步深入交往做好鋪墊。道不同不相為謀,相似的信仰、價值觀、人生態(tài)度和理念是人們彼此成為朋友的前提,也是發(fā)展為親密戰(zhàn)友的重要保障。所以在人際交往中,如果想成為“人來熟”,那就發(fā)現(xiàn)彼此的相似點,它會讓彼此迅速倍感親切;如果想周圍環(huán)繞更多朋友,那就放掉你們之間的差異,挖掘相似點,它會讓彼此生活不再孤單寂寞。如果想擁有知己想讓你們的友誼天長地久,那就發(fā)展出更多共同的興趣愛好。(作者單位:瀘州醫(yī)學院)
參考文獻:
摘 要: 本文首先回顧了國內(nèi)外二語學習動機研究的發(fā)展階段,其次從二語動機自我系統(tǒng)的視角下對國內(nèi)外二語學習動機相關的經(jīng)典理論和實證研究進行了綜述,通過總結和對比,最后提出了相關研究的不足之處。
關鍵詞: 二語動機自我系統(tǒng)理論 動機研究 實證研究
一、引言
動機是影響二語學習的關鍵因素之一,是維持二語學習者學習熱情、決定學習成敗的重要情感因素。在漫長又枯燥的外語學習過程中,由于受到各種主觀因素的影響,學習者在二語學習過程中常常會面臨動機減弱甚至缺失的現(xiàn)象(高越,2015:78)。早在50年代末Wallace Lambert和Robert Gardner從社會心理學角度開始了二語動機研究。此后幾十年來二語動機研究就一直基于社會心理模式(如 Schumann, 1978; Beebe, et al, 1984)。然而,由于視角過窄,研究方法過于單一,二語動機研究發(fā)展緩慢。相比而言,我國的二語動機研究起步較晚。一方面,與人們的誤解有關,即人們認為動機影響成績是理所應當?shù)氖虑?,似乎不值得研究。另一方面,視角單一是阻礙其發(fā)展的原因之一。受Gardner的社會心理模式影響,我國外語學習動機研究僅限于學習興趣、自信心和學習目的等少數(shù)動機結構(秦曉晴等,2002)。
對英語學習動機的研究大致可以分為兩類:社會文化W派和社會心理學派。前者傳承了蘇聯(lián)心理學家維果茨基(Vygotsky)的思想,在當代的主要傳承人物是詹姆斯?蘭托夫(James Lantolf)和博尼?諾頓(Bonny Norton)。社會心理學派是從加拿大心理學家羅伯特?加德納(Robert Gardner)和華萊士?蘭伯特(Wallace Lambert)兩個人的理論發(fā)展而來,在現(xiàn)代其理論歷經(jīng)發(fā)展,代表人物是佐爾頓?多涅(Zoltan D?irnye)等人。國內(nèi)社會文化學派思路下的動機研究主要在諾頓“投資”的概念及她關于“想象共同體”的概念框架下進行;社會心理框架下的關于學習動機的研究主要遵循Gardner的理論或其擴充模式。
本文首先介紹國內(nèi)外社會文化派和社會心理派在二語學習動機方面的相關理論和研究,了解動機發(fā)展的過程及特點,然后重點從國內(nèi)和國外兩個方面對D?irnyei的二語動機自我系統(tǒng)及在此基礎上的相關實證研究進行綜述,最后提出相關研究的缺點和不足。
二、社會文化學派和社會心理學派的動機研究狀況
1.社會文化學派
社會文化學派對于動機的研究主要體現(xiàn)在活動理論(Activity Theory)、“投資”和“想象共同體”的概念上,研究采用質性方法。蘭托夫指出了動機在活動中的重要性:“活動理論認為人類的活動都有其動力并指向一定的目標;如果不了解活動背后大的動力和目標就無法全面理解活動本身?!比蝿招蛯W習就是在這樣的動機背景下產(chǎn)生的。社會文化學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諾頓提出了“投資”(investment)的概念。她認為“二語學習者在向某種二語投資時是因為自身清楚地知道這樣的投資會帶來更多的象征性和物質性資源”。象征性資源指語言、教育、友誼等,物質性資源指資本貨物、房地產(chǎn)、金錢等。諾頓緊接著受其他理論的啟發(fā),將思想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y)的概念引入到二語習得領域中。它指的是由個人經(jīng)歷、來自過去的知識、與未來相關聯(lián)的想象因素共同構成的結合體。這個概念的提出是為了同“投資”概念配合使用。
以此理論為框架的研究通常以個案的日記、訪談等為材料采用質性方法進行研究。比如,McKay & Wong分析了移民美國、母語為漢語的中國青少年英語學習日記,運用語篇分析的方法從投資的角度來分析他們的英語學習進展和認同變化。Norton以5名移民加拿大的婦女為個案,通過訪談和日記對她們的二語學習經(jīng)歷和認同變化進行了分析和研究,指出了其認同變化和投資的關系。Pavlenko以學生的自傳為材料對來自世界不同地區(qū)在美國進修的教師進行語言學習和認同關系的研究。在國內(nèi),理論方面,有的學者作品能夠說明二語學習“投資”概念的來源和意義并指明該概念在我國外語環(huán)境下的適應性。有的討論了“想象共同體”和語言學習之間的關系。從實證角度來看,有的研究者借用了諾頓語言學習“投資”的概念,調查了研究生英語學習中的投資概念,并提出了應強化英語學習中的投資概念,實現(xiàn)從“重學”到“重用”的轉變和再造英語學習策略的主張。
2.社會心理學派
社會心理學派對動機的研究可以按照時間順序分為三個階段:20世紀60至70年代以加德納和蘭伯特為代表的早期研究;80至90年代以理查德?克雷蒙(Richard Clement)等人為代表的中期研究;90年代末期至今以多涅為代表的當代研究。早期研究的結論主要認為英語學習動機主要有兩大類:工具型動機和融合性動機(Gardner R.C.& Lambert W.E. 1972)。到了中期階段,研究人員增加了對學習情境和言語共同體特性的維度,使動機研究進入了多元文化時代。20世紀90年代以來對英語學習動機的研究進入到一個嶄新的階段:研究人員積極借鑒主流心理學領域的一些研究成果豐富和完善英語學習動機理論。同時,在考慮宏觀社會環(huán)境對英語學習動機影響時更注重微觀語言學習環(huán)境對英語學習動機的影響。研究者們還進一步探索英語學習動機在課堂教學環(huán)境下的具體培養(yǎng)措施。該學派主要采用量化方法(許宏晨,2014)。
3.二語學習動機研究的新發(fā)展
進入21世紀之后,二語學習動機理論有了新的發(fā)展,主要體現(xiàn)在社會心理學派在全球化背景下對“融合性”(integrativeness)概念新的詮釋,對人格心理學和社會文化學派的積極借鑒等。D?irnyei是該思想的代表人物,他重新解讀了Gardner的“融合性”概念,向人格心理學借鑒了可能自我理論和向自我差距理論,同時融合了社會文化學派代表人物Norton關于“投資”、“想象共同體”和“想象認同”的概念,針對目前社會心理學派動機研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二語自我動機系統(tǒng)理論(L2MSS)(許宏晨,2014)。
二語動機自我系統(tǒng)作為過程取向動機研究范式的擴展模式,以此理論為框架的實證研究非常有限。它包括三個層面:理想二語自我(Ideal L2 Self),指與二語相關的理想自我部分,這一部分會產(chǎn)生強大的學習動力,縮小現(xiàn)實自我與理想自我之間的差距;應該二語自我(Ought-to L2 Self),指人們認為自己為了實現(xiàn)期望或避免負面結果而應該具有的那些特征;二語學習經(jīng)歷(L2 Learning Experience),指與具體學習情境相聯(lián)系的動機,如教師、課程或同齡群體等。該理論的基本假設是:“如果熟練使用目標語是學習者理想/應該二語自我組成部分的話,他就會具有學習目標語的強烈動機,為學習者有消除現(xiàn)實自我與可能自我差距的心理愿望”(Ushioda & D?irnyei 2009:4)。
三、二語動機自我系統(tǒng)理論下的實證研究
自二語動機自我系統(tǒng)提出以來,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其進行了一系列的實證研究,本文將二語動機自我系統(tǒng)的相關實證研究分為國外和國內(nèi)兩部分。
(一)國外關于二語動機自我系統(tǒng)的實證研究
自2005年以來,國外對二語動機自我系統(tǒng)進行的實證研究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1.二語自我動機系統(tǒng)同Gardner的融入性動機的對比
Yoon-Kyoung和Tae-Young 在2012年的研究中通過讓495名韓國中學生填寫調查問卷,證實二語動機自我系統(tǒng)的有效性。研究表明,理想二語自我和應該而與自我在解釋學習者動機方面比融合性動機更合適,并且內(nèi)化的工具型動機和理想二語自我及應該二語自我相關,而未內(nèi)化的工具型動機和應該二語自我相關。另外,Kim以14所韓國學校中從三年級到十二年級共2783名學生為受試調查其學習動機。研究結果呈現(xiàn)出曲線的趨勢,即學習者學習英語的學習動機從三年級到九年級呈現(xiàn)上升的趨勢,而在十年級一直到十二年級則為下降趨勢?;貧w分析顯示二語自我動機系統(tǒng)在預測學習者動機這方面有很強的可靠性。同時,一項實證研究還表明,應該二語自我在人的認知層面起作用,而理想二語自我同時在認知和情感方面都起作用。
除了以上大數(shù)量研究對象的研究外,Kim從社會文化視角調查兩名在加拿大學習的韓國學生的動機狀況,其重點是研究理想二語自我同應該二語自我的關系。他指出,工具型動機應該歸類為理想二語自我而應該二語自我很大程度取決于內(nèi)化(internalization)的程度。他還指出,個體如果缺乏一定的社會經(jīng)歷,則不能夠構建積極的、發(fā)揮作用的理想二語自我,因為理想二語自我的構建和個人的社會經(jīng)歷密切相關。
因此,同融合性動機和工具型動機相比,理想二語自我和應該二語自我更能有效地解釋學習者的動機狀況。
2.二語動機自我系統(tǒng)同二語學習的關系
Csizer和Kormos在匈牙利邀請了202名中學生、124名??茖W校學生及106名大學生共432名受試者,了解他們的動機狀況。結果顯示,學生的動機行為很大程度由理想二語自我和二語學習經(jīng)歷決定,并且課堂情境對受試者投入二語學習的努力有很大影響,而應該二語自我對學習者的學習行為關系不大。另外,Mostafa Papi通過向1011名印度中學生發(fā)放問卷的方式展開一項關于驗證二語自我系統(tǒng)理論的實證研究。研究結果顯示,學習焦慮一定程度上促進他們在英語學習上投入更多努力,然而,理想二語自我和學習經(jīng)歷有助于減輕這種焦慮,而應該二語自我則可以加重學習焦慮。
但是Yashima在日本的研究出現(xiàn)了不同的結果。191名日本中學生通過填寫調查問卷的方式接受調查。研究者發(fā)現(xiàn),通過開闊學習者的全球化視野及找到他學習英語的興趣點是增強其理想二語自我的關鍵所在。因為日本學習者認為英語學習同理想二語自我的構建并無關系,所以,教師及其他教育者應該注重幫助構建日本英語學習者的全球化視野、批判性思維及思考問題的多維度視角。
因此,除了Yashima的研究,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理想二語自我有更強大的力量促使學習者努力學習并減少其二語學習中的焦慮。
3.關于二語動機自我系統(tǒng)的干預性研究
既然越來越多的學者證實了二語動機自我系統(tǒng)對于增強學習者學習動機的積極作用,接著出現(xiàn)了大量旨在增強學習者理想二語自我、應該二語自我、愿景等方面的干預性研究,其中以增強學習者理想二語自我為重點。Michasel Magid一方面證實了二語動機自我系統(tǒng)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對31名受試者展開了目的為增強他們理想二語自我的干預性研究。研究結果顯示,干預項目激發(fā)了學習者的動機、增加了他們投入二語學習的努力及學習時間的同時增強了他們學習的信心。同樣的干預性研究發(fā)生在新加坡,Machasel Magid對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實施教學策略以增強其理想二語自我并構建其二語愿景,結果表明實驗組90%的學生在英語學習上動機更加強烈并且自信心增強。
(二)國內(nèi)關于二語動機自我系統(tǒng)的研究
國內(nèi)關于二語動機自我系統(tǒng)的研究分為兩方面:一是理論層面,二是實證研究。
1.從理論視角對二語動機自我系統(tǒng)的研究
邱傳偉對社會心理學和主流的動機心理學做了大體介紹,評價了Gardner融入性動機理論的結構、發(fā)展及特點,并介紹了動機領域的一些重要思想,如文秋芳的動機、態(tài)度和策略的關系;高一虹和其他學者關于中國大學生動機的研究。基于二語自我動機系統(tǒng)和其他關于倦怠的心理學理論,楊濤從“自我不一致”視角分析了疲勞綜合征同二語學習動機的關系,他討論了學習者的真實自我并對二語教學及未來相關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議。李紹鵬和楊連瑞對二語自我動機系統(tǒng)的理論基礎及其對外語或二語學習動機發(fā)展的貢獻進行了闡釋,同時他們提出未來應該有更多相關的實證研究。徐智鑫從心理學視角對二語自我動機系統(tǒng)的理論進行了綜述,他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這個理論可以為中國學生的英語學習帶來新的視角。
2.關于二語動機自我系統(tǒng)的實證研究
關于二語動機自我系統(tǒng)的實證研究在國內(nèi)比較少,并且還處在起步階段。劉鳳閣是國內(nèi)以大樣本數(shù)據(jù)為研究對象的第一人。其受試為來自中國不同地區(qū)的包括小學生、中學生、英語專業(yè)、非英Z專業(yè)及英語專業(yè)研究生共956名學生。其研究結果顯示對于那些學習較差的學生,二語學習經(jīng)歷是對他們學習動機的最好測量工具,而對于那些學習比較好的學生,理想二語自我則更有效。另外,劉通過增強學習者的學習自我做了一項準實驗研究,研究結果顯示干預性的研究項目無論在高分組還是低分組都不僅能增強學習者的二語動機,還能提高他們的語言熟練程度。劉在2012年做了另外一項闡釋,即同融入性動機相比,理想二語自我同學習者的學習動機有更強的相關。
除了劉鳳閣外,其他學者陸續(xù)在此方面做了相關實證研究。楊娟以二語動機自我系統(tǒng)為指導對山東大學的一名外國學生進行了調查,其結果同劉鳳閣在證實二語自我動機系統(tǒng)的研究中得出的結論一致。除此之外,她還深入觀察了動機因素同動機行為的關系,并提出了增強外國學生學習中文的教學策略。
和在明治大學的研究類似,蘇曉俐通過采訪、學習筆記、博客等方法對一位名為Bill的成功的英語學習者進行了研究。通過近距離觀察被試動態(tài)的自我構建,她發(fā)現(xiàn)了理想二語自我、應該二語自我和學習經(jīng)歷之間的關系。類似地,韋曉保的研究表明相對于應該二語自我和二語學習經(jīng)歷,理想二語自我同主動學習有更密切的關系,并且通過構建理想二語自我可以促進學習者主動學習。
三、關于二語動機自我系統(tǒng)相關研究的缺點和不足
不難發(fā)現(xiàn),國內(nèi)外關于二語動機自我系統(tǒng)的研究不論是理論還是實證方面都取得很大的進展,尤其是研究領域大大擴展,從歐洲到美洲再到亞洲;研究內(nèi)容大大豐富,從英語到漢語甚至其他各種語言;受試群體大大擴大,從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研究生再到工作的人群。與此同時,一些學者指出了二語自我動機系統(tǒng)相關研究的不足之處。
1.二語動機自我系統(tǒng)特別強調理想二語自我和應該二語自我,但沒有給予現(xiàn)實二語自我足夠的關注,而現(xiàn)實二語自我不論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應該得到足夠的重視。
2.許多學者致力于驗證二語動機自我系統(tǒng)的有效性及優(yōu)越性,卻忽視了理想二語自我在二語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3.關于二語動機自我系統(tǒng)的研究方法以定量研究為主,只有少數(shù)是定性研究(例如:Anya,2011;Kim,2009;Campell & Storch,2011)。并且大多數(shù)研究只關注二語自我動機系統(tǒng)中的單方面關系,例如二語自我動機系統(tǒng)同學習動機的關系、理想二語自我同動機的關系。
參考文獻:
[1]D?irnyei, Z. . The Psychology of the Language Learner: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05:29,66-67,74-78.
[2]D?irnyei, Z. & Csizer, K. Ten Commandments for motivating language learners: Results of an empirical study [J].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1998,2:203-229.
[3]D?irnyei, Z. & Otto Motivation in action: A process model of L2 motivation [J]. Applied Linguistics, 1998,4:43-69,215.
[4]D?irnyei, Z. & Usmoda, E. Teaching and Research motivation (Second Edition) [M]. New York: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11:79-90.
[5]Cheng, H. F. & D?irnyei, Z. The use of motivational strategies in language instruction: The case of EFL teaching in Taiwan [J]. Innova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2007,1:153-174.
[6]Csizer, K. & Kormos, J. Learning Experiences, Selves and Motivated Learning Behavior: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tructural Models for Hungarian Secondary and University learners of English [A]. D?irnyei Z. & Ushioda E. Motivation, Language Identity and the L2 Self [C]. Bristol: Multilingual Matters,2009:98-119.12.
[7]Gardner, R. & Lambert, W.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 Rowley Mass: Newbury House,1972.
[8]Gardner, R. C. 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he role of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M]. London: Edward Arnold,1985.
[9]Guilloteaux, M. J. & D?irnyei, Z. Motivational Language Learners: A classroom-oriented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s of motivational strategies on student motivation[J]. TESOLL Quarterly, 2008,42:5-77.
[10]Kim, T. The Socio-cultural Interface between Ideal Self and Ought-to Self: A case study of two Korean students’ ESL motivation [A]. Dornyei Z & Ushioda E. Motivation, Language Identity and the L2 Self [C]. Bristol: Multilingual Matters, 2009:274-294.
[11]Kim, T. Y. The L2 Motivational Self System of Korean EFL Students: Cross-grade Survey Analysis [J]. English leaching, 2012,67(1):29.
[12]Kormos, J. & Csizer, K. Age-related Differences in the Motivation of Learn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Attitudes, Selves, and Motivated Behavior [J]. Language Learning, 2008,58:327-355.
[13]Lamb, M. Integrative Motivation in a Globalizing world [J]. System, 2004,32:3-19.
[14]Mgid, M. A Valid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L2 Motivation Self System Among Chinese Learners of English [D]. Nottinghan: 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2011.
[15]Magid, M. An Application of the L2 Motivational Self System to Motivate Elementary School English Learners in Singapore [J].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tudies,2014,2(1):228.
[16]McKay, S. & Wong, S. C. Multiple Discourses, Multiple Identities:Investment and Agency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 Immigrant Students [J].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96,66:577-608.
[17]Norton, B. Identity and Language Learning: Gender, Ethnicity and Educational Change[M]. Harlow, England: Person Education,2000.
[18]Papi, M. The L2 motivational self system, L2 anxiety, and motivated behavior: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pproach [J]. System,2010,38:467-479.
[19]Pavlenko, A. I Never Knew I was a Bilingual’: Reimagining Teacher Identities in TESOL [J]. Journal of Language, Identity, and Education,2003,2:251-268.
[20]Norton, B. Non-participation, imagined communities and the language classroom [A]. In M. Breen (ed) Learner Contributions to Language Learning: New Directions in Research [C]. Harlow, England: Pearson Education, 2001:159-171.
[21]Schumann, J. H. The Neurobiology of Affect in Language[M]. Oxford: Blackwell,1988.
[22]Taguchi, T., Magid, M., & Papi, M. The L2 Motivational Self System among Japanese, Chinese and Iranian Learners of English: A Comparative Study [A]. Dornyei, Z. & Ushioda, E. Motivation, Language Identity and the L2 Self [C]. Bristol: Multilingual Matters,2009:66-97.
[23]Ushioda, E. & D?irnyei, Z. Motivation, language identity and the L2 self: A theoretical overview [A]. In D?irnyei, Z. & Ushioda, E. (eds. ). Motivation, language identity and the L2 self [C]. Bristol: Multilingual Matters,2009:1-8.
[24]Yashima, T. Orientations and motivations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 study of Japanese college students [J]. JACET Bulletin, 2000,31:121-133.
[25]Yashima, T. International Posture and the Ideal L2 Self in the Japanese EFL Context [A]. D?irnyei Z. & Ushioda E. Motivation, Language Identity and the L2 Self [C]. Bristol: Multilingual Matters,2009:144-163.
[26]曹潔.二語動機自我系統(tǒng)理論及其貢獻與不足[J].劍南文學:經(jīng)典教苑,2012(11):304.
[27]高一虹,程英,趙媛,周燕.英語學習動機類型與動機強度的關系一對大學本科生的定量考察[J].外語研究,2003,1(17):60-640.
[28]高越.國內(nèi)外二語動機策略研究述評:回顧與展望[J].山東外語教學,2012(2):62-67.
[29]高越.動機調控策略對英語學習動機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研究[J].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15,23(2):78-82.
[30]華慧芳.試論英語學習動機與策略的研究[J].外語界,1998(3):44-47.
[31]李紹鵬,楊連瑞.二語習得動機理論研究新進展[J].當代外語研究,2012(5):43-46.
[32]劉鳳閣.L2MSS理論視角下的中國英語二語學習者動機研究[D].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
[33]劉鳳閣.“二語動機自我系統(tǒng)”理論在中國英語學習者中的驗證分析[J].浙江萬里學院學報,2012,25(3):42.
[34]秦曉晴,文秋芳.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學習動機的內(nèi)在結構[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1):51-58.
[35]邱傳偉.二語/外語學習動機研究發(fā)展評述[J].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2005(2):57-61.
[36]蘇曉俐.一個成功二語學習者的二語動機自我系統(tǒng)個案研究[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1(3):122.
[37]韋曉保.大學生二語動機自我系統(tǒng)與自主學習行為的關系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3(5):52-56.
[38]文秋芳.英語學習者動機、觀念、策略的變化規(guī)律與特點[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2):105-110.
[39]許宏晨.中國大學生英語學習自我動機系統(tǒng)實證研究[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14.
[40]徐智鑫.二語習得心理研究新視角:二語動機自我系統(tǒng)[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12,14(2):68-71.
一、心理學在財務工作中的理論應用研究
(一)社會心理學在財務工作中的應用社會心理學是研究個體和群體的社會心理現(xiàn)象的心理學分支,依據(jù)社會心理學的觀點,除了有限理性所帶來的影響,個人的行為會在一定程度上干擾到周圍所處的環(huán)境。應用社會心理學來分析財務工作,會計行為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組織的道德文化,進而影響到財務工作的質量。可以說,事業(yè)單位財務工作的狀態(tài)很大程度上是公認的會計系統(tǒng)的值所決定的,企業(yè)出現(xiàn)了不當?shù)臅嬓袨橐材茉谝欢ǔ潭壬戏从吵銎髽I(yè)會計系統(tǒng)本身具備的價值觀。
(二)認知心理學在財務工作中的應用認知心理學是從上個世紀的50年代中期開始在西方國家所興起的一種心理學的思潮,是作為人類行為基礎的心理機制,認知心理學所研究的核心是輸入與輸出之間發(fā)生的內(nèi)部心理過程。由此可知認知心理學主要是研究內(nèi)在的心理活動,應用認知心理學進行財務研究是將事業(yè)單位財務人員作為了主要的研究出發(fā)點,對財務人員的思考過程進行深入研究,目的在于理解個人的特征是如何影響當事人自己所做的各項決定。認知心理學研究財務人員的認知活動,主要是基于信息處理的角度來開展研究,財務人員對信息的處理過程主要由信息輸入、信息處理和信息輸出幾個部分構成。
三、用心理學理論解讀不良財務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
在實踐過程中產(chǎn)生不良財務行為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他們之間有著密切而復雜的關系,不良財務行為和事業(yè)單位財務人員自身的心理因素密不可分。不良財務行為的出現(xiàn)有部分原因是因為企業(yè)的財務人員自身以及所接受的不良誘因所導致的,財務人員的行為反應了其某種財務心理,這兩者之間有著一定的規(guī)律。
(一)社會心理學角度解讀不良財務行為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企業(yè)自身的組織文化對于會計行為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事業(yè)單位財務危機的產(chǎn)生,大多都和組織中的文化弊病有著一定的關系。比如一些企業(yè)在發(fā)展的過程中,過分的強調企業(yè)自身的集體利益,這使得企業(yè)發(fā)展過程中,一些財務人員為了片面的追求企業(yè)利潤的最大化,而喪失了作為財務人員所應該具備的基本職業(yè)道德。一些企業(yè)的會計人員甚至冒著巨大的財務風險,對企業(yè)的報表進行粉飾,需要企業(yè)利潤,編制虛假的財務賬戶或者開展其他的非法會計活動。而另外一些事業(yè)單位在發(fā)展中過分的強調個人利益,企業(yè)文化過分的營造員工競爭的氛圍,這往往會使得企業(yè)內(nèi)部的利益沖突變得更為激烈,造成個人主義大受歡迎的局面出現(xiàn),這不利于財務團隊的建設,甚至會因為企業(yè)文化的問題,導致財務人員直接的互相猜疑,影響到財務工作水平的提升。在現(xiàn)代事業(yè)單位發(fā)展的過程中,組織制度的建設是相對比較成熟的,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財務人員的行為起到約束和規(guī)范的作用,但是事業(yè)單位文化的建設卻往往落后于企業(yè)財務發(fā)展的需要,很多事業(yè)單位的企業(yè)文化建設甚至被完全忽略,這顯然不利于企業(yè)的健康和可持續(xù)發(fā)展,也會影響到企業(yè)自身財務工作水平的有效提升。
(二)認知心理學角度對不良會計行為的解讀1.由于懶惰所造成的理解上的偏差在進行財務數(shù)據(jù)處理的過程中,一些事業(yè)單位的會計人員使用一些比較容易獲得的數(shù)據(jù)進行決策,對數(shù)據(jù)的全面性考慮不夠充足,這種懶惰所造成的理想偏差,容易影響財務數(shù)據(jù)的質量,進而對于影響財務數(shù)據(jù)使用者的正常決策過程。如在會計實踐中,財務人員在進行固定資產(chǎn)計提折舊的過程中,偏向于使用比較簡單的直接折舊計提方法,而不使用更加科學而復雜的加速折舊方法和雙倍余額遞減法來進行會計處理,但是由于財務人員思想上的懶惰,使用了相對簡單的但是不一定精準的財務處理方法,這有可能會給事業(yè)單位產(chǎn)生比較大的負面影響。2.由于感性錯覺所導致的理解方面的偏差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們往往在做出初始的決定之后,會依據(jù)其他的信息進行一定的調整,但是這個初始決定在做出之后,往往會影響到最后的決策。比如在對一筆應收賬款是否為壞賬的判斷中,一些企業(yè)的會計人員往往只對企業(yè)以往的財務信息進行關注,而對于目前所發(fā)生的以及將來的業(yè)務考慮不足。也就是說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事業(yè)單位的財務人員在開展信息決策的時候往往只是在原有初始決定的基礎之上進行微調,而不是大范圍的調整。這種由于感性錯覺所導致的理解方面的偏差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企業(yè)財務工作水平的有效提升。
三、提升財務工作水平的心理學對策探討
(一)提升企業(yè)心理的凝聚力企業(yè)文化對于促進企業(yè)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企業(yè)文化有助于為企業(yè)員工營造比較好的工作環(huán)境,進而產(chǎn)生向心力,促進企業(yè)各項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因此事業(yè)單位在發(fā)展的過程中,應當著力培養(yǎng)良好的事業(yè)單位文化,為財務工作的發(fā)展營造良好的氛圍。事業(yè)單位的員工也應該一同努力創(chuàng)造誠信、務實的工作環(huán)境,崇尚財務職業(yè)道德。實踐中崇尚誠信、道德的組織背景有利于會計人員以誠信和道德作為自己的價值取向,從而賦予財務人員準確判斷是非善惡的能力,使得財務人員能夠以會計職業(yè)道德來要求自己開展各項工作,促進財務工作水平的有效的提升。而事業(yè)單位營造以誠信為核心的財務信息系統(tǒng)價值取向,則可以使得企業(yè)的財務人員在工作中擁有積極向上、團結一致和勤奮工作的精神狀態(tài),在會計組織內(nèi)形成公正和客觀的群體意識。崇尚誠信和道德不僅僅能夠為事業(yè)單位的發(fā)展提供了所共同關注的價值準繩,同時還可以對事業(yè)單位會計人員的行為起到必要的監(jiān)督和約束的作用,在事業(yè)單位整體價值觀的引導下,會計人員在工作中更加傾向于對現(xiàn)有規(guī)范以及會計制度的遵守。相反,要是企業(yè)自身如果缺少健康積極的企業(yè)文化,會計人員也就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文化的影響,造成一些會計人員在工作中其行為標準和價值立場產(chǎn)生模糊不清的情況,影響到財務工作水平的有效提升,嚴重時還會出現(xiàn)財務舞弊行為的發(fā)生。既然事業(yè)單位文化如此重要,事業(yè)單位在發(fā)展的過程中就應當營造良好的企業(yè)文化,為財務工作水平的有效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促進個體心理正能量的提升在具體的財務工作中,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yè)素質,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少認識方面的偏差。同時事業(yè)單位還要對自身的財務工作進行優(yōu)化,最大限度的改善會計準則的執(zhí)行效果,而在具體的工作中,可以從提升會計人員的個體心理方面入手,促進會計人員判斷能力的有效提升,這對于企業(yè)財務工作水平的整體提升有著一定的積極作用。會計人員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應當改變以往陳舊的工作思維,建立起應有的職業(yè)判斷能力,將自身的工作重心轉移到應用正確職業(yè)判斷上來,進而提升自身的財務數(shù)據(jù)處理能力,為財務工作水平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財務人員還應該注重專業(yè)知識的更新,現(xiàn)代社會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一些新的事物不斷涌現(xiàn),會計領域的新法規(guī)新規(guī)定也在不斷的出臺,這使得會計人員在進行會計事務處理中所面對的問題也越來越多,需要財務人員在工作的過程中不斷的更新自身的專業(yè)知識,從而更好的增強財務工作的科學性和準確性,這有助于更好的增強會計準則的執(zhí)行效果。其次,財務人員在工作的過程中還應該注重自身知識面的拓寬,財務工作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技術工作,涉及到心理學、財政學、金融學以及管理學等方面的綜合知識,作為新時期事業(yè)單位的財務人員,應該主動學習,掌握更多的綜合性知識,構建綜合的知識體系,從而更好的促進會計實務問題的解決。再次財務人員在工作的過程中還應當積累更多的財務職業(yè)經(jīng)驗,這是因為財務職業(yè)經(jīng)驗對于財務人員來講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技能。經(jīng)驗是人們在工作的長期實踐中所總結和積累出來的知識,缺少經(jīng)驗很容易導致企業(yè)自身的財務行為出現(xiàn)偏差,影響到財務工作水平的有效提升。所以在工作的過程中,要不斷的進行工作經(jīng)驗的總結,多進行練習,多進行觀察,同時還要善于將觀察的結果進行總結。除了這些之外,財務人員還應該多和其他的會計人員之間開展必要的交流,也可以通過咨詢專家意見的方式,不斷的豐富自身的職業(yè)經(jīng)驗,促進綜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強化社會心理的控制力1.完善法規(guī)建設,強化理論研究在會計實踐中,會計準則是保障財務工作水平的必要條件。目前我國還處在會計的變革期,會計制度、準則還存在著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甚至有些條款還有著矛盾的地方,這容易造成執(zhí)行混亂的情況出現(xiàn),給會計工作的順利開展造成一定的影響。另外一方面,伴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會計改革賦予了企業(yè)更多的自,這為事業(yè)單位的發(fā)展提供了更多的操作空間,一些企業(yè)為了自身的不當利益,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認識偏差甚至是會計舞弊方面的行為,這無疑給社會經(jīng)濟的健康和可持續(xù)發(fā)展造成了不良影響。所以必須要制定科學準確的會計準則,依據(jù)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的規(guī)律進行不斷的調整,以便使得一些新的會計業(yè)務的開展能夠在準則的框架之內(nèi),做到有法可依。除了要制定高質量的會計準則之外,還應當強化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建設,強化與新時期財務工作相互配套的指導和約束的相關措施,以防止企業(yè)自和選擇權的濫用,促進事業(yè)單位的健康和可持續(xù)向前發(fā)展。2.強化審計的監(jiān)督工作審計監(jiān)督工作對于財務工作水平的整體提升也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在實踐中,審計部門應該細化企業(yè)財務的披露要求,使得審計對于會計工作的監(jiān)督作用能夠發(fā)揮的更好。在具體的工作環(huán)節(jié),審計工作可以全面系統(tǒng)的評價企業(yè)執(zhí)行會計準則的質量,同時也可以對于會計人員的工作內(nèi)容進行驗證和復核,這可以很好的糾正可能產(chǎn)生的一些偏差行為,也能夠減少會計人員出現(xiàn)偏差的可能性,使得企業(yè)的會計人員在進行決策的過程中更加的信心和謹慎。同時在細化披露要求的情況下,還可以促進會計人員在工作中審慎的做出會計判斷,提升事業(yè)單位會計信息的質量。而在具體的操作中,在細化披露內(nèi)容方面,則可以要求事業(yè)單位的會計人員認真的執(zhí)行一些可選擇事項的方法、程序等。
四、小結
一、“媒介現(xiàn)實”作為一種建構的社會現(xiàn)實
“媒介建構現(xiàn)實”之所以成為共識,是因為人們意識到媒介化語境下的現(xiàn)實只是一種“建構”的媒介現(xiàn)實?!敖嫛币辉~來自英語“Construct”,具有構造、建筑、創(chuàng)造、生產(chǎn)、結構等意義。也就是說,媒介所建構的現(xiàn)實與我們親身體驗的現(xiàn)實之間的關系不是一種復制關系,而是再度創(chuàng)造或生產(chǎn)的關系。
媒介建構的現(xiàn)實有別于日常生活中身體力行的現(xiàn)實世界,它是一種高度依賴個體經(jīng)驗的意義世界。媒介建構論者認為這是一種以“虛擬”為特征的社會現(xiàn)實。沃爾特·李普曼( Walt Lipp-mann) ( 1922 ) 很早就注意到了媒介現(xiàn)實的虛擬性。他認為,新聞媒介對現(xiàn)場事件的表達經(jīng)常是錯誤的: 它所創(chuàng)建的形象經(jīng)常是誤導的、歪曲的,也錯誤地描畫了我們頭腦中對外部世界的形象。
他同時又認為,人們經(jīng)常不是按照實際的事實與事件來作出決定,而是按照他們從新聞媒體中感知到的他們自認為真實的環(huán)境中發(fā)生的一切來做決定[1]。李普曼所提到的新聞媒體所構建的環(huán)境就是媒介現(xiàn)實。C 懷特·米爾斯( C Wright·Mills ) ( 1967) 提出了“二手世界”的概念。他認為,“理解人類處境的第一條原則就是人們生活在一個二手世界中。……他們關于世界以及自身的印象是由他們從來不曾遇見將來也不會遇見的眾多的目擊者所給予的……”[2]。
不管是媒介現(xiàn)實,還是二手世界,虛擬性構成了它們的根本屬性。在這個虛擬世界中,媒介活動的參與者把親身體驗到的生活事件編碼為媒介符號,而媒介上呈現(xiàn)的現(xiàn)實往往以新聞故事、戲劇寓言、新 聞 報 道、圖 片 或 音 樂 等 形 式 出 現(xiàn)。
Weimann Gabriel ( 2000 ) 認為媒介現(xiàn)實同社會現(xiàn)實相比,更為戲劇化,更為豐富多彩,更為激烈,更為積極,也比現(xiàn)實生活變的更快。這樣的世界之所以能讓很多人迷戀而放棄真實生活,就在于能讓參與者獲得一種超乎尋常的“在場感”[3]。“在場( Presence) ”是一種主觀體驗,并非客觀實在。
James J Gibson ( 1979) 指出,“在場感”可以被理解為一個人對其物理環(huán)境的體驗。它不是指社會個體所生活的物理世界中的周圍環(huán)境,而是對那些環(huán)境所產(chǎn)生的一種感覺與意識,而這種周圍環(huán)境是作為自動控制的精神過程的一種中介而存在[4]。W·托馬斯也對此有過論述,認為在環(huán)境刺激與人的反應之間存在一個主觀定義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所謂的“情境定義”。這種情境判斷完全是主觀的,可能與客觀實際相符合,也可能不相符合。但是,如果人們把一種情境定義為真實的,那么它們在這些人看來就是真實的[5]。因此,所謂的“現(xiàn)實”實際上就是社會個體對自身所處環(huán)境所定義的一種在場意識。從這個角度而言,媒介現(xiàn)實雖然有別于身體力行的客觀現(xiàn)實,但是因為能夠給參與媒介活動的社會個體一種“在場感”或“在場”意識,從而具有一種高度的真實性,也比大量的物理世界更吸引人,更迷人,因而也被參與者當成一種社會現(xiàn)實。
二、媒介建構現(xiàn)實的三種研究范式
有關媒介建構現(xiàn)實的研究,一般被看作是與實證主義相對立的一種研究思路。費斯克( Fisk)在批評以信息運輸為目的的媒介工具論的同時,給予了強調意義生產(chǎn)的媒介建構論以“符號學派”的 地 位[6]。漢 諾 · 哈 特 ( Hanno Hardt)( 1992) 也明確把關注意義問題的建構主義媒介研究思想稱為文化批評學派[7]。在我國,鄧理峰也開始把建構主義媒介觀當作與媒介工具論( 或者媒介實在論) 并駕齊驅的媒介研究范式[8]。即便如此,學者們并沒有在媒介建構論的基礎上再往前走一步,對媒介建構現(xiàn)實的不同傾向作進一步的探討。
媒介現(xiàn)實的虛擬性告訴我們,它不僅與經(jīng)驗世界的社會現(xiàn)實密切相關,而且還與媒介活動參與者的個體心理緊密相關,媒介—個體—社會三者共同構成了一種互為因果的三角關系,由此也形成了三種有關媒介建構研究的基本范式: 關注媒介文本的符號學范式,關注社會現(xiàn)實層面的社會學范式,以及關注個體心理的社會心理學范式。
下面就理論來源、研究對象、研究問題等幾個方面作進一步闡述。
( 一) 符號學范式
在媒介建構現(xiàn)實的研究中,來自語言文化領域的學者常常把目光放在媒介語言的具體體現(xiàn)———文字、圖象、聲音等媒介文本上面,一般采用內(nèi)容分析或者符號學方法,通過研究話語的修辭與內(nèi)容變化來研究語言符號的意義及其生產(chǎn)過程,這種思路可以被稱為符號學范式。
這種范式起源于結構主義語言學。索緒爾認為,語言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來源于我們共享的文化符碼。這種語言符號的概念意義( 所指) 隨著歷史變化而變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人們就是借助語言符號來思考和區(qū)分其所生活的世界的。因此,我們正是通過語言符號這種媒介,把我們的現(xiàn)實世界與社會歷史文化建立起了聯(lián)系。
羅蘭·巴爾特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符號學中的意指思想[9],正式把歷史文化緯度引入符號學研究領域。他認為符號能指與所指兩個層面之間的連接關系是一種意指關系,其中有兩個核心序列 : 第一個序列是語言學意義上的符號能指與所指之間的關系,揭示的意義稱為明示意,也是符號的常識性意義; 第二個序列引進了文化緯度,關心的是符號與文化之間的互動關系。在第二序列中,第一層面的符號成為第二層面符號的能指,而這能指又重新獲得意義項所指層。這一層面的意義稱為隱含意( 文化義) 。這樣就把意指的觸角伸向了社會現(xiàn)實與文化領域。巴爾特認為,文化層面與神話一樣具有虛擬的特性,因而也稱之為神話層。
正是因為有了“意指”過程,意義豐富的文化系統(tǒng)成為了神話學的所指層面。符號學也完成了從語言符號學到神話符號學的蛻變。從第一系統(tǒng)的語言學到第二系統(tǒng)的神話學,與人發(fā)生關系的現(xiàn)實世界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在第一系統(tǒng)中,我們面對的是物的世界,有賴于我們的實踐活動來體驗。感覺到的世界也是實實在在的物理世界,有時間和空間的規(guī)定性。到了第二系統(tǒng),物理世界完全變成符號世界,或者說變成神話的世界。
我們接觸的世界是一個超越了物理時空環(huán)境的心理世界。在那里,一切的經(jīng)驗不再依賴于我們的身體實踐,而我們的文化想象力賦予了多種多樣的符號( 文字、圖片和聲音等) 以形形的意義,這是理解、解釋的結果。大眾媒介( 既包括傳統(tǒng)的報紙、電視、廣播和雜志等,也包括以網(wǎng)絡為紐帶的新媒介) 建構的世界,就是一個第二系統(tǒng)意義上的符號世界。這個世界,是媒介從業(yè)人員借助一系列的圖象、文字和聲音符號建構而成的,并以新聞、廣告與娛樂節(jié)目的形式出現(xiàn)。
學者們正是以符號學理論為依據(jù),以媒介文本為研究對象,而解釋與揭示符號世界的意義呈現(xiàn)就成了學者們努力的目標。諾曼·費爾克拉夫( Norman Fairclough) 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話語與社會變遷》一書中提出了一個包括話語文本、話語實踐和社會實踐在內(nèi)的話語分析框架[10]。文本緯度的分析包括“詞匯”( 主要涉及個體語詞) 、“語法”( 涉及與分句和句子連在一起的語詞) 、“連貫性”( 涉及分句與句子如何被連接在一起) 一直到“文本結構”( 涉及文本的大范圍的組織屬性) 層面; 第二個向度話語實踐,牽涉到文本生產(chǎn)、分配和消費的過程; 第三個向度作為社會實踐的話語,主要是在與意識形態(tài)和權力的關系中討論話語。這三個向度具有遞升特征,最后指向以政治、意識形態(tài)等形式體現(xiàn)出來的社會實踐層面。這個模式雖然以社會實踐為最高層次,但是始終圍繞媒介文本而展開,重點是解釋媒介符號多層面的意義,因而就社會實踐層面而言還是不夠徹底的。
( 二) 社會學范式
社會學范式重點關注媒介建構現(xiàn)實過程中社會現(xiàn)實或社會結構在其中的作用,以及在社會現(xiàn)實與媒介現(xiàn)實的互動影響過程中知識的生產(chǎn)與消費問題。
社會學范式的理論來源以彼得·伯格( PeterBerger) 和托馬斯·盧克曼( Thomas Luckmann) 的知識社會學為主。他們改變了古典哲學社會學的研究對象,從形而上的邏輯世界轉到我們身體力行的日常生活世界。他們認為這種世界蘊含的日常生活現(xiàn)實因為具有高度的真實性而“成為最重要的現(xiàn)實”,它們“以一個互為主觀的世界,也是一個我與他人共享的世界,呈現(xiàn)在我面前”[11]。
也就是說,日常生活現(xiàn)實是一個主體間性的世界,具有最高實在的價值。這個世界只有通過行動者的社會互動才能建構完成。伯格和盧克曼認為,社會生活中任何一個實在的建構,都只能是社會地建構,即通過社會活動和社會生活本身來建構。
而基本的建構程序為制度化、合法化和社會化,正是通過這些過程,我們的日常生活世界稱為主觀與客觀融合在一起的社會實在。
伯格和盧克曼的知識社會學,主要探討了個體是如何通過語言的社會互動來建構主觀實在與客觀實在交錯存在的日常生活世界,以及如何使社會實在與符號實在溝通連接起來。Hanna Ado-ni 等學者( 1984) 認為這個理論之所以能被應用于媒介建構研究,是因為“大眾媒介( 新聞和娛樂) 在慣習化過程中所扮演的特殊角色,以及它對制度,既而穩(wěn)定社會體系所提供的支持”[12]。
說到底,該理論解決了媒介在人的社會化過程以及媒介在建構社會現(xiàn)實中的重要地位等問題。
由于社會學范式的研究重心在社會結構、社會化等社會一端,因而來探討這種研究范式的研究問題時,我們會發(fā)現(xiàn),文本意義或觀念等文化范疇不是它的核心問題,相反,常識性的“知識”更適合成為媒介建構研究中社會學范式的研究主題。更確切地說,“知識”構成了各種意義的結構,離開它們,任何社會都無法存在。而且,在媒介建構研究中,知識不是固有的,它是社會互動的結果,與社會互動密不可分。知識與社會結構、社會互動等共同構成了最為重要的研究命題。
( 三) 社會心理學范式
社會心理學范式認為,媒介現(xiàn)實的建構是媒介活動參與者對媒介符號的接受、理解與闡釋的過程,也是媒介活動參與者自我認同的過程。故媒介活動中參與者的心理及相關外在化就成了關鍵問題。該研究范式主要來源于符號互動論。
符號互動論發(fā)端于喬治·赫伯特·米德( Mead George Herbert) ,完成于赫伯特·布魯默( Herbert Blumer) 。布魯默認為符號互動論有三個基本前提: 人們對事物所作出的行動是建立在意義基礎上的,而這事物是因為意義而存在的; 這些事物的意義來自于一個人與他的同伴之間的社會互動; 這些意義通過一個解釋的過程得到處理或調整,而這個解釋過程是人們在處理他所面對的事物的時候采用的途徑。布魯默進一步把它們概括為五個核心內(nèi)容: 自我( the self) 、行為( theact) 、社會互動( social interaction) 、物體( objects)和集合的行為( joint action)[13]。
那么,符號互動論為何會成為重要的媒介建構研究范式? 符號互動論雖然是一種心理學理論,但是它與傳統(tǒng)的心理學理論不同,它的研究重點在于個體的符號互動。而媒介世界是典型的符號世界,受眾接受與處理媒介信息的過程恰是典型的符號互動,而且從心理學的視角來研究媒介建構又很好地填補了個體心理這一重要緯度,因此符號互動論就被運用到了媒介建構的研究中。
傳統(tǒng)的心理學來自于西方的實證思想,在研究思維與方法上傾向于定量實證。但是符號互動理論關注的是符號的互動,傾向于闡釋法,例如生活史、自傳、個案研究、非結構性訪問以及參與式觀察等。而研究的社會問題也與傳統(tǒng)心理學大相徑庭。J M Charon( 1998) 特別列舉了多個研究例子。如在種族問題上,可以把關注的焦點放在社會互動、傳播、文化等策略上來理解種族主義和種族沖突; 就性別差異問題而言,符號互動主義者所要努力理解的性別差異,就包括個體是怎樣被社會化的,我們是怎樣逐漸地接受我們的身份和界定該做什么等問題上[14]。國內(nèi)學者毛曉光認為,當前用符號互動理論來研究的社會問題包括社會越軌、兩性符號命名、校園人群互動機制和移民的心理社會適應性等一系列問題[15]。
三、對三種研究范式的分析
在媒介建構現(xiàn)實的研究過程中,符號學范式、社會學范式和社會心理學范式依靠自身的理論特色,發(fā)揮出了自身的獨特作用 :
從以上分析可見,這三種范式由于來自不同的理論學科,雖然共屬媒介建構范式,然而在理論來源、關注對象以及研究問題等方面還是表現(xiàn)出了不同特點。總體來說,符號學范式從媒介文本入手,側重于媒介符號的意義生產(chǎn)以及媒介內(nèi)容的敘事結構等問題; 社會學范式從社會結構入手,側重于社會結構與媒介現(xiàn)實之間的互動建構關系; 而社會心理學范式著眼于接受者個體心理,側重于接受者是如何接受媒介現(xiàn)實的理論問題。
這種差異點也在學者們具體研究媒介建構時得到體現(xiàn)。筆者以《新聞與傳播研究》、《新聞大學》、《國際新聞界》和《當代傳播》等四本國內(nèi)學術期刊,以及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Quarterly ( JMCQ )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JOC)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JOBEM) 和 Communication Research 等 SSCI 期刊為研究對象,搜索了幾十篇有關媒介建構研究的理論論文,閱讀分析之后發(fā)現(xiàn),符號學范式主要研究對象有: 媒介話語的修辭,媒介內(nèi)容的文本結構以及基本的敘事模式。
另有少量論文研究了傳媒形象或媒介身份等。從中可以發(fā)現(xiàn),堅持符號學范式的學者比較傾向于把媒介建構當作一種話語建構,而研究媒介話語的結構規(guī)律以及媒介文本的文化意義顯然是其首要任務; 社會學范式雖然把研究重心轉移到了媒介的建構過程,然而在具體研究時,還是具有濃厚的社會學色彩。這些學者大部分認為在媒介現(xiàn)實與社會現(xiàn)實之間存在著各種社會因素,在媒介現(xiàn)實對人的社會化過程以及社會現(xiàn)實對媒介內(nèi)容選擇等一系列問題上起著重要的影響。這些因素包括個體經(jīng)驗、媒介慣例、組織部門和意識形態(tài)等等,它們共同構成動態(tài)的結構關系。而這一切的影響又往往是通過新聞監(jiān)管、條例、談話等一系列話語的形式得以實現(xiàn)的;而社會心理學范式則把重點放在受眾緯度。這些學術論文高度重視受眾在理解解釋媒介內(nèi)容過程中自身日常生活經(jīng)驗,尤其是常識的作用。他們經(jīng)常研究網(wǎng)絡社區(qū)中的人際互動,以及相關的身份建構、意義交流等相關問題。
雖然這三種媒介建構的研究范式具有自身的獨特性,然而在具體的研究中,我們同時發(fā)現(xiàn)了融合的趨勢。例如歐文·戈夫曼( Erving Goffman)是大家比較認可的媒介建構論者。他早期傾向于研究新聞媒介與社會現(xiàn)實之間的關系,著力發(fā)掘在新聞媒介表達現(xiàn)實世界的過程中各種社會結構因素的作用,具有宏觀建構的研究色彩; 后來他把注意點轉向媒介受眾,研究了人們形成媒介印象的過程中怎樣使用與事件有關的信息以及如何表現(xiàn)的特點,強調了媒介活動參與者的主動性。因此,我們可以進一步認為,隨著媒介建構研究的深入,融合的特征也將表現(xiàn)的更為顯著和成熟。
參考文獻:
[1]沃爾特·李普曼. 輿論學[M]. 北京: 華夏出版社,1989. 10-18.
[2]C Wright Mills. Power,politics,and people: The collected es-says of C Wright Mill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7. 405-406.
關鍵詞:研究性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生長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國意識形態(tài)的制高點,是社會和諧共同發(fā)展的價值規(guī)范,也是個人發(fā)展的精神支柱和行動向導。對高中生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有其理論和現(xiàn)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筆者試通過分析現(xiàn)階段在高中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存在的困境,找到研究性學習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價值所在,從而尋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生長點。
一、在高中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困境分析
高中生身心發(fā)展的特殊性,文化環(huán)境的多元性,核心價值觀理論的凝練性、抽象性等多方面因素對現(xiàn)階段進行高中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提出了挑戰(zhàn)。很多時候,核心價值觀教育只是走“形”,而沒有走“心”。
1.尚未成熟的認知對價值觀教育造成困難
高中階段是青少年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關鍵時期。之所以如此認定,是因為16至18歲的高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這個年齡段是人的身體、智力走向成熟的轉折時期,也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初期。一方面,高中生對世界的人與事心懷好奇,獨立意識增強,思維日漸成熟,批判質疑意識增強,但仍然對直觀、具體的事物比較敏感,而對抽象的理論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難度。另一方面,由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未形成,獨立處理事務的能力不足,情緒和思維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擾,思維和行動表現(xiàn)不能始終如一。
2.豐富多元的文化對價值取向造成沖擊
隨著改革開放的縱深化推進,文化領域泥沙俱下。不同國家的文化相互交織、相互激蕩,良莠不齊的文化沖擊著國內(nèi)的主流價值觀,對青少年的價值觀形成造成了巨大的沖擊。有研究表明,受西方思想的影響,中學生的個人取向明顯,他們普遍將“自我的完善、個人能力的發(fā)展以及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視為最重要。
3.抽象內(nèi)隱的價值觀難以評估量化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中華民族的共同價值追求,它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是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盡管國家從個人、社會、國家三個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了具體的內(nèi)容規(guī)定,但這些內(nèi)容仍然難以評估和量化,這給核心價值觀教育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價值觀的形成需要一個長期的、漸進的過程。
二、研究性學習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意義
1.開放性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提供豐富情境
研究性學習主要圍繞問題的提出和解決來組織學習活動。一方面,研究性學習的內(nèi)容是綜合開放的。它可能是某學科的,也可能是多學科綜合、交叉的。研究性學習的課題來源于自然現(xiàn)象、社會熱點、學科知識、日常生活等各個方面。豐富的課題內(nèi)容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開展提供了豐富的載體。立足研究性學習能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具體化提供豐富的情境素材,有效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另一方面,研究性學習的形式是開放的。其研究視角、研究目標、研究過程、研究方法、手段、研究成果等可以各不相同,形式的開放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具有很大的靈活性,為學習者、指導者發(fā)揮個性特長和才能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從而形成一個開放多元的學習過程。
2.探究性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納入認知體系
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積極發(fā)現(xiàn)問題,自主選擇研究課題,自主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研究性學習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接受學習方式,它更注重學習過程中學生探究的感受和體驗。學生對問題的探究過程實際上也是學生調用已知解決未知的過程。立足研究性學習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能夠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把已知現(xiàn)實與核心價值觀的理想藍圖相鏈接,從而把未知納入已知的認知體系,把新知納入已有知識體系中,進而實現(xiàn)核心價值觀的內(nèi)化。
3.實踐性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尋求情感認同
研究性學習提倡學生通過實踐積累直接經(jīng)驗,在實踐中利用所學的間接經(jīng)驗去解決現(xiàn)實問題。立足研究性學習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通過學生的直接實踐獲取直接認知,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nèi)容找到情感的共鳴和認同。同時,實踐還是檢驗學生已有價值觀正確與否的標準。
三、利用研究性學習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策略
1.整合Y源,豐富教育素材
開發(fā)和利用教育資源是研究性學習得以開展的必要條件。課內(nèi)課外凡可供學生學習研究的人力、信息、物質等資源都可視為研究性學習的教育資源。挖掘課堂內(nèi)外的教育資源能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開展提供有力抓手。
一方面,挖掘學科知識與價值觀相契合的研究點。課堂是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陣地。思想政治學科作為德育學科,其很重要的一個目標就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本學科有很多內(nèi)容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度契合。在進行思想政治教學時,充分挖掘思想政治學科知識中具有探究價值又涉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nèi)容的部分。例如,在上《生活與哲學》模塊“價值的創(chuàng)造與實現(xiàn)”一課時,結合學生自身參與學校的臺風后的恢復家園活動,親眼所見社會各界的抗臺救災行動,探討人生價值的創(chuàng)造與實現(xiàn)的途徑。另一方面,不斷拓展校外資源。獨具特色的校本資源和地方資源是研究性學習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具體化、形象化的抓手。
2.實踐體驗,活潑教育形式
“行是知之始。”充分發(fā)揮實踐活動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養(yǎng)成作用,學生能夠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同步實現(xiàn)價值觀的內(nèi)化和外化。在課堂上,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情景模擬、分組辯論等形式討論社會熱點問題。在校園里,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中。在網(wǎng)絡上,利用校園網(wǎng)開展集教育性、學習性、趣味性為一體的活動。在社會中,借助社會調查、志愿服務、公益活動等形式開展實踐。例如:
在《紅磚古厝》課題研究的中期,學生親身走訪了海滄新村的紅磚古厝,并且采訪了古厝中的原住民、租住者,采訪了當?shù)卣块T的工作人員和當?shù)鼐游瘯墓ぷ魅藛T。通過實地考察和采訪,他們對紅磚古厝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他們獲得了更多一手資料:收集了大量紅磚古厝的照片,收獲了前一階段沒有了解到的更多古厝的輝煌歷史和感人故事,也了解到目前紅磚古厝面臨的危險境地。
走訪過程中,學生的親眼所見、親耳所聞都震撼著學生的心靈,他們深刻感受到保護紅磚古厝的緊迫感。實地調查、訪談等實踐活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合作探究、交流溝通能力,更使學生深入了解社會,感受社會現(xiàn)實,使自己的價值認識與現(xiàn)實結合起來,有利于使價值觀內(nèi)化于心。
在研究性學習的結題階段,學生通過研究過程中收集的材料,為紅磚古厝的保護提出了許多可行性建議:政府從財政撥款修繕破舊房屋;承包給企業(yè)進行保護和綜合開發(fā),對部分民居進行商業(yè)開發(fā),改做閩南特色餐館、旅店;對典型的古厝進行掛牌保護,并介紹其價值;對古厝的木雕、石雕進行修復;開發(fā)旅游線路等等。他們還將收集到的資料做成了宣傳小冊,自發(fā)組織了宣傳活動。這些行動表明,學生通過本次研究性學習活動,不僅豐富了關于紅磚古厝的知識,增加了家鄉(xiāng)文化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他們認識到自身對保護和弘揚家鄉(xiāng)文化的責任,真正將所見所聞升華為愛鄉(xiāng)愛國的價值觀。
3.開放評價,注重教育過程
價值觀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對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評價應該更注重形成性評價,這與研究性學習的評價方式不謀而合。研究性學習主要采用形成性評價的方式。老師、學生,甚至與活動有關的企業(yè)、社區(qū)等都是評價主體;學生參與活動的認識和態(tài)度,學生在研究中獲得的收獲體驗,研究成果的呈現(xiàn),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探究實踐能力等都是評價的內(nèi)容;他評、自評、互評相結合,個體評價與集體評價相結合,口頭評價與書面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都是評價方式。評價主體、內(nèi)容、方式的多元靈活,使得評價角度多面,評價緯度全面,評價結果準確。因此,采用研究性學習的評價方式能夠完善原有的教學評價體系,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在知識、能力、價值觀等方面的成就和問題,切實促進中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張小利.研究性學習方法在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運用的價值分析[J].當代教育論壇(管理研究),2011(8):45-46.
[2]劉崢,劉新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xiàn)路徑探索[J].求索,2011(9):122-123,135.
[3]王睿.研究性學習教學模式與策略探析[J].中國教育學刊,2015(S1):194-195.
[4]王永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目標指向和實現(xiàn)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2013(3):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