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計量經濟學的作用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計量經濟學 課程設計 案例 成績評價
一、計量經濟學教學的重要性
本科階段計量經濟學的教學,為本科生數量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和做學術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我國經濟學要科學化和現代化,發(fā)展成為一門能夠指導經濟發(fā)展和金融發(fā)展的科學,任務之一就是學習研究發(fā)展計量經濟學,特別是今年來我國金融市場活躍,股票、期貨和期權,有大量的高頻數據,需要用計量的方法進行分析。
世界計量經濟學會2006年遠東會議在清華大學召開,會議邀請了將近15位世界著名的經濟學家和計量經濟學家作主旨報告,研究主題微觀計量經濟學理論、估計與檢驗方法,宏觀計量經濟學的理論、估計與檢驗方法等,經過近100場的研討會,對計量經濟學的研究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認識,使中國計量經濟學的發(fā)展達到了一個新階段,這對教師的日常計量經濟學教學發(fā)揮了很好的引導和促進作用。洪永淼教授和汪壽陽教授根據計量經濟學的學科特點和中國計量經濟學教學與研究的具體實際,借鑒國際主流計量經濟學的教學與研究經驗,初步探索中國計量經濟學的教學和研究規(guī)律,以盡快縮短中國計量經濟學與國際主流計量經濟學的差距,并創(chuàng)造具有中國特色的一流計量經濟學。論文最特別之處是附錄包含一份計量經濟學課程設置及教科書或參考書建設的目錄表。這對各大學計量經濟學課程設置有一定引導作用[1]。杜修力、何劍針對當前高校計量經濟學本科課程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以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實際經濟問題的能力為著力點,結合其多年教學實踐,提出了“三維”教學模式及在實施中應注意的問題[2][3]。姜樹元、王鋒在計量經濟學課程建設的若干思考中,針對當前計量經濟學課程設置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如課程層次劃分不清晰、重理論輕應用、重方法介紹輕能力培養(yǎng)等,給出改革建議,如規(guī)范教學大綱科學劃分教學層次,教學應該重思想重方法重應用,以及計量經濟學教學和計算機軟件緊密結合,等等。胡榮才和許滌龍?zhí)接懥怂刭|教育背景下的計量經濟學實驗教學,強調了計量經濟學實驗的重要性。
二、問題的提出及其建設
1.強調計量經濟學和統(tǒng)計學關系和重要性
計量經濟學教學中,由于教師認識不夠,未在開始教學時強調計量經濟學在整個經濟分析中的重要性,或者只單單一句話,學生并未注意。在計量經濟學教授中,給學生講授計量經濟學重要性,激發(fā)學生興趣,而激發(fā)學生興趣最好的材料就案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很多做的研究都是和計量相關的。同時應強調統(tǒng)計學重要性,統(tǒng)計學是計量經濟學的先修課程,很多學校在統(tǒng)計學講授中也只講理論,由于統(tǒng)計公式偏多偏大,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轉而消極對待這門課,故要學好計量經濟學,統(tǒng)計學的基礎也很重要,學校在開始先修課程時就該注意到其與后續(xù)課程之間的聯系,計量經濟學理論教學中用到大量統(tǒng)計學的相關理論和知識,打好統(tǒng)計學的基礎,對計量理解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計量經濟學的實質就是對經濟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找到統(tǒng)計特性,對計量經濟學的建模和預測具有重要作用。
2.加大理論課程中案例比例
傳統(tǒng)計量經濟學教學中案例分析所占比例比較小,不夠形象化。我們針對湖南人文科技學院2010、2011年和2012年經管系和數學系金融班正在開設計量經濟學的學生做了一項調查,連續(xù)三年調查中,幾乎92%的學生希望老師多講些實際應用知識,少講公式,最好能用現有的宏觀或金融數據,通過案例講解計量經濟學,8%的學生希望先打好理論知識基礎。傳統(tǒng)計量經濟學的教學偏重理論教學,旨在推導公式如何得來,沒有講解公式的意義與背景知識。一方面因為我國研究計量的文獻資料還不是很多,老師沒有渠道獲得優(yōu)秀的前沿文獻資料,只能依靠書本,特別是二本學校。最近幾年情況有所改善,學校一般買了數據庫,有大量的計量理論研究文獻和運用計量經濟學解決實際問題的文獻,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理論知識講解完,下載優(yōu)秀論文和學生一起分析討論,加深對計量的理解,對理論知識起到了鞏固作用。
3.加強學生動手能力培養(yǎng)
傳統(tǒng)計量經濟學教學偏重方法介紹,輕能力培養(yǎng),一方面是覺得理論是應用的基礎應該講好,另一方面老師有關計量經濟學應用方面的知識相對貧乏,自己都不是很會應用,更不要說講給學生,其中包括計量實驗方法所涉及使用軟件分析,國內做得還比較少,大多只能通過國外的論文進行了解,最近幾年情況有所好轉,很多計量分析方法可以用軟件操作,國內也有很多學者編寫了運用eviews軟件解決計量問題的實驗教程,老師加以參考,在講解案例時就可以隨時演示給學生看。安排上機實驗課,通過演示,使學生掌握計量經濟學建模和運用軟件處理過程,再要求學生根據計量經濟學模型和當前的熱點問題進行研究,課堂做報告并一起討論,調動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
參考文獻:
[1]洪永淼,汪壽陽.論中國計量經濟學教學與研究[J/OL].廈門大學王亞南經濟學院研究院,2007.
[2]杜修立.計量經濟學教材改革的幾點思考[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7,10(2):59-62.
【關鍵詞】本科;計量經濟學;教學
一、引言
計量經濟學是經濟學的一個重要的分支,是以揭示經濟活動中客觀存在的數量關系為內容的學科。著名計量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弗里希將計量經濟學定義為經濟學理論、統(tǒng)計學和數學的結合:“用數學方法探討經濟學可以從好幾個方面著手,但任何一個方面都不能和計量經濟學混為一談。計量經濟學與經濟統(tǒng)計學絕非一碼事;它也不同于我們所說的一般經濟理論,盡管經濟理論大部分具有一定的數量特征;計量經濟學也不應視為數學應用于經濟學的同義語。”“經驗表明,統(tǒng)計學、經濟理論和數學這三者對于真正了解現代經濟生活的數量關系來說,都是必要的,但本身并非是充分條件。三者結合起來,就是力量,這種結合便構成了計量經濟學?!?/p>
本科《計量經濟學》以概率論和數理統(tǒng)計、統(tǒng)計學、線性代數為基礎,課程建設目標是建設成為一門真正的經濟學課程。希望通過課程學習,使學生掌握計量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初步學會建立和使用計量經濟模型,培養(yǎng)學生運用計量經濟學知識處理經濟管理問題的初步能力。真正實現“經濟理論、統(tǒng)計學、數學的結合”。使得學生掌握“模型設定、數據診斷、模型估計、模型檢驗、模型應用”的全過程,具體來說要求學生掌握:一元線性回歸分析基礎,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模型中誤差項假定的諸問題,線性模型的擴展,建立方程組模型的估計。
筆者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結合教學實踐,對本科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案提出了一些淺薄的看法,希望拋磚引玉,給后來者一點啟示,目的是更好的促進本科計量經濟學的教學。
二、存在的問題
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組成的雙向活動,計量經濟學的教學也不例外。因此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可以從教師和學生兩個層面上進行剖析。
1.從教師層面上看
(1)教學大綱的問題
作為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認定的經濟類專業(yè)的八門核心課程之一,計量經濟學在整個經濟類專業(yè)學生系統(tǒng)學習中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一定的經濟學、統(tǒng)計學以及高等數學知識是獲得良好的計量經濟學教學的前提。以筆者任教的情況為例,先修過統(tǒng)計學的班級期末的考核成績明顯高于沒有先修過統(tǒng)計學的班級。另外,計量經濟學的總教學時間安排較少,也制約了教學效果。以筆者任教的情況看,作為必修課程的計量經濟學總共安排了46個課時,造成教學內容講述上時間嚴重不足:只能講述經典方程計量經濟學模型的理論與方法。顯然這樣有限的知識體系是無法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的,從學生的課程論文還有本科畢業(yè)論文在計量經濟學應用上的錯誤百出就能窺見一斑。
(2)教學方法的問題
理論教學上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多媒體教學的尷尬:由于計量經濟學理論教學部分存在大量的矩陣計算和公式推導,在有限的學時限制下,教師選擇了多媒體教學。這一定程度解決了教學進度的問題,但是學生還是反映這種幻燈片上的教學不如黑板、粉筆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來得親切,而且容易流于形式,使得課程講授變成幻燈片放映。
試驗教學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一方面,無法確保正常的教學時間,以筆者任教的學校來看,46個學時的時間要滿足理論教學和上機試驗操作顯得相當勉強。另一方面,現有的試驗案例與理論教學存在很嚴重的脫節(jié)問題。學生反映課堂上的理論學習和軟件學習相關性不大,這就造成學生在理論教學和試驗教學環(huán)節(jié)沒有學到系統(tǒng)的分析方法,只是看到兩個割裂的過程。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生無法對這兩部分知識進行消化吸收,導致在撰寫課程論文時,只能機械的模仿書本上的模式進行建模,然后在軟件上進行操作,而無法將理論和試驗部分進行有機的融合,完成高質量的課程論文。
(3)教學經驗的問題
計量經濟學自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才進入中國。從80年代開始,高等院校經濟類專業(yè)才相繼開設了計量經濟學課程。因此,計量經濟學的教學本身仍處于一個不斷摸索發(fā)展的階段。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雖然有良好的基本功,滿腔的工作熱情,但是往往缺乏教學經驗,這就使得他們在對教材的處理上、知識深廣度的挖掘上、教學方法的選取以及師生交流上存在一定的困難。這樣便很容易使教師在講授計量經濟學時流于公式推導,變成數學課程的講述,而忽視了計量經濟學屬于經濟學的本質。
2.從學生層面上來看
(1)學習態(tài)度的問題
學生不重視計量經濟學的學習,這種學習態(tài)度直接影響了本科《計量經濟學》的教學效果。由于計量經濟學課程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經濟學、統(tǒng)計學以及數學知識,另外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產生陌生感,較難贏得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缺失了起初的新鮮感之后,由于對計量經濟學課程缺乏正確的認識,認為經濟學只需要掌握一種定性研究方法就足夠了,而不需要掌握定量分析的方法,容易產生學習上的厭倦感,造成對計量經濟學不重視。
(2)學習基礎的問題
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主要體現在:經濟學理論知識和應用數學工具的掌握上。
經濟學的學習應該是個系統(tǒng)的過程,計量經濟學的學習也不例外。因此,在計量經濟學的學習過程中,需要將以往的知識結合起來,融會貫通地學習,最終掌握認識經濟現象和解決經濟問題的工具。但是,從筆者掌握的情況來看,學生對計量經濟學的學習往往是被動的,學習了課堂上的知識后,課外很少進行消化以及比較學習。因此,很容易出現如下幾種情況:首先,進行模型設立的時候,因為缺乏對經濟現象的正確認識,對經濟學原理掌握不牢,往往無法選擇正確的模型。其次,就算勉強得出了計量分析結果,由于對前期課程知識理解不深,無法對回歸結果進行正確解釋并給出相關政策建議。
而因為無法靈活掌握應用數學工具,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糾結于數學過程的推導,造成一定的理解困難,最終影響教學效果。當然,這再一次說明了教學大綱設置時,應該合理考慮課程的銜接,避免造成一部分學生因為沒有統(tǒng)計學基礎,而影響計量經濟學課程的學習效果。
(3)其他問題
學生遞交的不規(guī)范的課程論文也暴露出很多的問題:前期專業(yè)知識的掌握問題,寫作上的問題以及編輯等諸多細節(jié)性的問題。學生不熟悉科研論文的寫作,表現形式多樣:論文形式不妥,譬如出現結構不規(guī)范、語言不規(guī)范等問題;論文研究內容不妥,譬如有的同學研究的問題動輒宏觀經濟分析,但是其研究基礎薄弱,往往停留于表面現象的闡述,分析不夠深入。另外學生對編輯軟件的掌握程度參差不齊,各種編輯錯誤隨處可見,加上時不時出現的錯別字,使得課程論文的質量大打折扣。
三、解決方案
針對本科《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出現的上述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改進,加強本科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效果,最終適應經濟管理類各專業(yè)的要求:
1.針對教師層面問題的解決方案
首先,在教學大綱的設定上,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考慮:一方面,加強學生對前期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的系統(tǒng)學習,夯實經濟理論基礎。另一方面,在計量經濟學的教學大綱制定時可進行適當的調整,將第九章:計量經濟學應用模型作為課堂講授內容,而將第六章聯立方程計量經濟學模型:理論與方法作為限講內容。在《2011年廈門大學計量經濟學教學研討會》上,該調整方案得到了教材編寫者:著名計量經濟學家清華大學李子奈教授的認同。
其次,針對教學方法的問題,教師可從如下方面進行改進。一方面,在理論教學上,應該熟悉課程內容,充分理解和掌握本科計量經濟學的知識點,適應多媒體教學模式。通過向經驗豐富的教師學習掌握教學方法和授課技巧,加強和學生的交流和溝通,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在必要情況下,對授課安排進行適當的調整。另一方面,在試驗教學上,尤其是對經濟分析工具的學習上,首先是重點確定一個應用軟件,最好是在使用較廣泛幾種軟件中進行挑選,譬如Eviews、SPSS、SAS、STAT、Matlab以及R等。針對筆者所在學校的實踐來看,本科階段的學生對Eviews的掌握程度較好。當然,可以鼓勵學有余力的學生自學其他的計量分析軟件。其次,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適當調整教學順序,最好在每章的理論教學完成之后,進行上機實驗,達到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再次,在軟件教學中,除了教師的現場演示外,可以通過給學生發(fā)放計量軟件使用手冊的方式,鼓勵學生進行課外學習,加深對計量軟件的掌握程度。
再次,針對教學經驗的問題,主要應該加強教師自身素養(yǎng)的提高,從而適應新形勢下本科計量經濟學教學要求。首先,教師應該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對講授的內容達到十分熟練的程度,尤其是應當對各個重難點進行適當的梳理。其次,可以通過向經驗豐富的教師請教或觀摩,適時總結本科計量經濟學課程的教學經驗教訓。教師應該確保在課堂上思路清晰、思維流暢,掌握合適的教學進度,能夠合理分配有限的課堂時間于各個知識點。同時,應該善于積極利用各種可能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體現學生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主體地位,以加深學生對課堂學習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傊瑧斉μ岣呓處熃虒W水平,迅速建立起一支合格的適應當下本科計量經濟學教學的教師隊伍。
2.針對學生層面問題的解決方案
首先,針對學生對課程重視程度不夠的問題,應當從多方面使學生認識到計量經濟學的學科性質、地位和作用。使學生認識到計量經濟學是經濟學中的重要分支,具有獨立的學科性質。隨著經濟學的發(fā)展,尤其是在精確化和定量分析方面的發(fā)展需求,使得計量經濟學的地位日益凸顯,成為經濟學家、政策制定者甚至是其他領域研究人員進行經濟結構分析、經濟預測、政策評價和理論檢驗與發(fā)展的重要工具。因此,只有牢固掌握了計量經濟學這個必要的研究工具,才能真正進行現代經濟學研究。
其次,針對學生基礎的問題,也許我們無法在一門課程中徹底解決學生基礎薄弱的問題,但是,我們可以通過采取新穎的教學形式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譬如,可以將學生組合成小型的學習小組,小組人數一般控制在十人以內。通過采取集中學習的形式,為學生提供共同學習的環(huán)境,使學生易于獲得知識溢出。這樣的學習模式充分利用了外部效應,尤其在課時較少的情況下,能獲得較好的學習效果,達到夯實學生基礎的作用。
最后,我們應該采取多種形式的教學形式,多方面多角度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梢酝ㄟ^向學生傳授學術論文的寫作方法和技巧的方式,讓學生熟悉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一般來說,可以采取集中講授和個別指導的模式進行。即教師進行先期集中講授論文寫作技巧,后期學生寫作時進行溝通交流指導,最終完成高質量的論文。這個過程對學生的整體研究能力有很大的提高,是將課本知識進行實際應用的有益嘗試。
四、結束語
本文只是筆者對以往本科計量經濟學教學的一個總結和回顧,錯誤和不足之處在所難免??傊覀儜摳鶕嶋H教學情況不斷創(chuàng)新和改進課程教學,建設有中國特色的計量經濟學課程,培養(yǎng)更多適應當代經濟建設的經濟學人才。
參考文獻
[1]李子奈,潘文卿.計量經濟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李子奈.關于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新與思考[J].中國大學教學,2010,1:18-22.
[3]李子奈.計量經濟學應用研究的總體回歸模型設定[J].經濟研究,2008,8:136-143.
[4]郭惠英.談多媒體課件教學在計量經濟學課程中的應用[J].中國高教研究,2003:7:93-94.
[5]Jeffrey M.Wooldridge.Introductory Econometrics:A Modern Approach [M].South-Western Pub,1st edition(August 6,1999).
《計量經濟學》在現代經濟學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貴州某大學J學院為例,結合多維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從“為什么要學習”以及“如何學習”兩個方面分析了J學院計量經濟學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并從課程銜接,教學目標,組織形式,教學內容等四個方面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
多維能力;計量經濟學;教學效果;能力提升
一引言
隨著理論研究的繁榮,數據資料的齊備,計算工具的創(chuàng)新等因素的推動,計量經濟學迅速發(fā)展成為一門獨立的、日臻豐富完善的新興交叉科學。1998年教育部將“計量經濟學”確定為高等學校經濟類各專業(yè)八門核心課程之一,明確了計量經濟學在經濟類學科建設中的重要地位?!队嬃拷洕鷮W》具有交叉性、前沿性以及實證性等特點[1],一直是貴州某大學經濟類的核心課程,學校及學院層面對該課程的教改問題十分重視,但與國內知名高校經濟類學科比較,該?!队嬃拷洕鷮W》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應用無論是在廣度還是深度上都存在明顯差距,尤其是學生多維能力的欠缺,成為制約該課程教學質量的瓶頸因素。在此背景下,本文結合貴州某大學J學院計量經濟學的教學實際,剖析了制約該課程發(fā)展的梗塞因素,以期為后續(xù)的教學改革發(fā)展提供參考借鑒。
二計量經濟學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知識儲備不足,課程銜接脫節(jié)
學生之所以感到計量經濟學難學,關鍵在于該課程要求預先儲備的知識太多。而且這些前期知識涵蓋范圍廣,內容多,難度大,具有明顯的多維特征。具體而言,這些知識包括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統(tǒng)計學以及宏微觀經濟學等理論知識。如果這些預備知識的某一部分缺失會導致學生在學習這塊內容的過程中直接失去興趣甚至信心。另一方面,該學院的培養(yǎng)方案中存在著課程銜接脫節(jié)或者缺失的情況。比如說部分專業(yè)存在著先導課程缺失,如沒有開設線性代數;還有部分專業(yè)的統(tǒng)計學與計量經濟學安排在同一學期,顛倒了課程之間的邏輯關系,起不到先導的作用。實際上,計量經濟學作為經濟學高級階段的課程,都是按照先低層次后高層次,先基礎課后專業(yè)課的邏輯順序來展開的,不同階段課程的合理銜接對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至關重,忽略了這個銜接直接帶來先天不足,影響學生學習效果。
(二)缺乏明確目標,邏輯梳理不夠
當前,困擾學生的一個重要問題是“為什么要學習計量經濟學”,絕大多數學生認為僅僅是為了考試,顯然學生對學習計量經濟學的目標缺乏正確認識。我們常說,思路決定出路,只要沒有理解清楚“為什么要學習”的問題,那么在后面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必然會出現學習興趣不濃,遲到,早退,曠課等現象的發(fā)生。實際上,數量化是計量經濟學區(qū)別于其他傳統(tǒng)人文社會科學最重要的特征。而計量經濟學正是這種數量化形態(tài)在實證研究方面的支柱[2]。其次,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無論是理論界還是實務部門都十分重視數據收集整理以及軟件應用等內容,而計量經濟學都具備這些特征。此外,學生對計量經濟學的相關內容分布缺乏邏輯上的認知,比如說什么是異方差,自相關,多重共線等假設條件與一元線性回歸,到多元線性回歸,到聯立方程模型等模型之間的邏輯關系,缺乏系統(tǒng)化的梳理,知識點之間碎片化嚴重。
(三)學時設置偏少,重點把握不當
當前,高校課時的減少是一個普遍現象。J學院的計量經濟學課時由之前的72學時減少到現在的48學時,加之扣減掉法定節(jié)假日,校內體育節(jié),文化節(jié)等活動占用的情況,實際平均課時不足44學時。課時的減少對任課教師而言直接形成時間上的壓力。因為時間減少但教學內容卻無法減少,還是必須根據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進行,最終的結果是上課速度加快,許多需要精講的內容只能講個大概,同時也壓縮了上機實踐的時間,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此外,由于任課教師數量偏多,J學院計量經濟學任課教師數量為4人,不同教師對計量經濟學的重點內容缺乏統(tǒng)一認識,比如說有的老師重理論教學輕上機實踐,有的老師重數學推導輕經濟內涵,還有的老師重傳統(tǒng)教學輕案例教學等,對該門課程的講授重點把握不一,嚴重影響了學生對計量經濟學這門課程的整體認知。
(四)缺乏長遠規(guī)劃,團隊建設缺失
不同于傳統(tǒng)經濟學的相關課程,計量經濟學集理論學習、上機操作與問題解決于一體,是一門涉及到諸多內容的復雜交叉學科[3]。長期以來,由于J學院缺乏數量經濟,計量經濟等相關專業(yè)教師的隊伍支撐,計量經濟學的教學缺少學科發(fā)展的引導,也沒有形成相應的以課程群建設為目標的教學團隊,更缺乏該學科以及課程發(fā)展的長遠規(guī)劃,很難理清不同課程之間的相關關系,即使從時間安排上確定了課程之間的先后順序,也難從具體的內容安排上確定講授的具體內容。尤其是課程群建設的缺失,忽略了計量經濟學的多維特征,使得計量經濟學課程建設僅局限在強調單門課程質量,沒有突破課程邊界,沒有創(chuàng)新課程組織方式,消除具有邏輯關系的課程之間的時間錯位,內容脫節(jié),信息不對稱等制度上的缺陷。
三多維能力目標下優(yōu)化計量經濟學教改的對策建議
(一)優(yōu)化培養(yǎng)方案,課程銜接流暢
本科生的培養(yǎng)方案具有明顯的導向性,目標性以及長期性等特點,制定出適合學科發(fā)展的培養(yǎng)方案是優(yōu)化教學資源,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4]。當前,J學院應該以新一輪教學培養(yǎng)方案制定為契機,全面理清計量經濟學先導課程,即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與數量統(tǒng)計、統(tǒng)計學以及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之間的邏輯關系,合理安排這些課程的授課時間。具體而言,在制定具體的培養(yǎng)方案時,既要考慮計量經濟學與先導課程之間的邏輯關系,又要考慮先導課程之間的內部邏輯關系,不能顧此失彼。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培養(yǎng)方案,需要邀請包括教師,學生,教務科等在內的組織和個人參加制定培養(yǎng)方案的座談會,結合課程特點,瞄準學生需求,從而理順以計量經濟學為核心的相關課程銜接。
(二)明確教學目標,避免內容碎片化
教學目標是指教學活動實施的方向和預期達成的結果,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和最終歸宿。教學目標的明確可以幫助學生回答“為什么要學習計量經濟學”這樣的問題,消除學生對計量經濟學的信息不對稱,有助于幫助學生樹立起針對該門課程正確的學習觀。實際上,按照課堂教學和上機時間可以將計量經濟學的教學目標劃分為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個方面的目標,同時強調計量經濟學模型應用的問題導向。通過不定期召開教師座談會,討論多維能力培養(yǎng)目標下計量經濟學的教學內容,即對計量經濟模型講解的廣度,深度,發(fā)展方向進行定位,避免因授課教師風格不同,偏好不同等原因導致講授內容的碎片化,同時將課程內容與教學目標緊密結合,通過教學目標指導教學活動有序,合理,高效的運行。
(三)延長教學時長,把握教學重點
教學時間是影響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由于計量經濟學有著不同于其他課程的特殊性,如學生不愿意或者很難在上課前進行預習,對授課教師的依賴性強,上機實踐報告內容多,提煉問題的難度系數大,使得計量經濟學的授課時間要長于其他傳統(tǒng)課程的教學,最好能恢復到72學時。此外,還應該借助信息技術,建立包括QQ群,微信,以及專題網站在內等在線手段,通過課外時間及時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解釋。同時,在條件成熟的時候,錄制教學過程的視頻資料,嘗試翻轉課堂在計量經學實踐中的應用,從而彌補課堂時間不足的缺陷。同時,按照課程重點合理分配教學時間。
(四)加強團隊建設,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作為應用經濟學的重要基礎課程,計量經濟學具有凝練學科發(fā)展方向,增強學科競爭優(yōu)勢,提升學科建設水平,滿足差異化培養(yǎng)目標等重要作用。當前,以教學團隊以及課程群方式為新的組織方式進行教學改革已成為趨勢。在此背景下,J學院應該順應這種趨勢,通過建設以計量經濟學課程為核心的應用經濟學教學團隊,打破教師與教師之間的利益壁壘,信息壁壘以及知識壁壘,一改過去單打獨斗的教學模式,構建以團隊方式進行教學的新模式;另一方面,應該建立以以計量經濟學課程為核心的課程群建設,有助于打破課程之間的邊界,理順課程之間的先后關系,邏輯關系,有助于借助團隊模式實現課程內容,課程信息的有效溝通,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推導、上機操作、模型創(chuàng)新、問題解決、論文撰寫5個方面能力[5]。通過教學團隊以及課程群的綜合建設,打破教師與教師之間,課程與課程之間的壁壘,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
四結語
計量經濟學是經濟學課程中唯一一門對學生提出知識、方法、能力和素質的綜合能力要求的學科,客觀上決定了計量經濟學教學內容的復雜性,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實際上,提升計量經濟教學質量是涉及到教師,學生,學院等不同主體的系統(tǒng)工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本文主要從“為什么要學習計量經濟學”,“如何學習計量經濟學”兩個方面展開分析,但還涉及到教材建設,軟件操作以及論文寫作等多方面的內容,這些都是今后在具體的計量經濟學教學實踐中需要注意的內容。
作者:汪磊 單位:貴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聶紅隆,沈又華.計量經濟學課程理論和實驗教學改革實踐[J].寧波工程學院學報,2015,(4):119-124.
[2]朱成全,劉麗艷.論多元方法論框架下的計量經濟學觀[J].經濟學家,2013,(4):5-12.
[3]尹向飛.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7).
關鍵詞:本科;《計量經濟學》課;教學理念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0)05-0217-02
“計量經濟學”作為一門課程,在我國一部分高等院校經濟學科、管理學科相關專業(yè)中開設已經有二十年的歷史,它的重要性也逐漸為人們所認識??巳R因(R?Klein)說:“計量經濟學已經在經濟學科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在大多數大學和學院中,計量經濟學的講授已經成為經濟學課程表中最有權威的一部分”。 薩繆爾森(P?Samuelson) 認為:“第二次大戰(zhàn)后的經濟學是計量經濟學的時代”。 1998年7月,教育部高等學校經濟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討論并確定了高等學校經濟學門類各專業(yè)的八門共同核心課程,其中包括“計量經濟學”。這是我國經濟學學科教育走向現代化和科學化的重要標志,必將對我國經濟學人才的培養(yǎng)質量產生重要影響。特別是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和計量軟件開發(fā),為計量經濟學的應用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應該說,經過多年的努力,在計量經濟學課程建設上我們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績。在充分肯定這門課程作用的基礎上,認真總結多年的教學實踐,我們也感到對于本科計量經濟學的教學理念還需要進一步商榷。
目前,我們研究問題的分析方法已經實現了由過去的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的轉變,特別是計量經濟的研究方法已經成為經濟學及相關領域的主流方法,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這也是我們本科計量教學工作者的一大貢獻,它徹底扭轉了單純的定性分析理念。然而,令人不安的是在本科計量經濟學的教學中出現了兩種傾向:其一是把計量經濟學當成了“圣經”,唯計量是從,似乎是沒有計量參加的學科都是偽科學或者說不夠科學,其結果是計量方法的濫用;其二是計量的數學化,也就是數學的計量而不是經濟學的計量,其結果是使得計量經濟學脫離實際,變成了數學游戲。就上述問題,結合本科計量經濟學教學實際談談我們的看法。
一、計量經濟學不是“圣經”:完美中有折中
首先,計量模型是完美的。我們以一元模型為例:
Y=β0+β1X+μ (1)
其中,μ 表示除X以外的所有影響Y的因素,模型(1)叫總體回歸模型。該模型描述的變量之間的關系是相關關系,而非函數關系。對同樣問題處理的數理模型:
Y=β0+β1X (2)
模型(1)比模型(2)完美,因為模型(1)比模型(2)考慮問題全面。在模型(1)中,每給X一個值,從理論上講,由于μ的存在,模型考慮了和X對應的所有Y的值;模型(2)僅考慮了因素X對Y的唯一影響,而沒有考慮X以外的其他因素對Y的影響,因此,模型(2)僅考慮了和X“對應”的一個Y值,這里對應加引號是因為從理論上講,那個Y值僅僅是無窮多個Y值中的一個,而未必就是真的和X對應的那個,這就是計量經濟學家和數理經濟學家的不同之處,所以,我們說計量經濟學是完美的(確切的說是計量模型比數理模型完美)。但是,完美的計量模型(總體回歸模型)理論上是存在的,實踐中是求解不出來的,不是因為我們的計算技術達不到而求解不出來β0,β1,而是由于總體的無限性和μ的復雜性(隨機變量),特別是在現實經濟問題中,我們面臨的問題的總體一般是不知的(總體數據搜集的困難)。因此,計量經濟學家就退而求其次優(yōu)結果━━總體回歸直線:
E(Y)=β0+β1X (3)
總體回歸直線(3)就是我們常說的函數形式或方程,它是由(1)兩邊取數學期望而得到(假定E(μ)=0),它揭示了,每給X一個值,有唯一的一個Y的期望值與之對應。這里的分析思路:從模型(1)到模型(3)就由相關關系轉化為函數關系,從而計量模型的完美性在這里受到了挑戰(zhàn),這就是我們說的計量模型的第一次打折。那么總體回歸直線(3)是否可以順利的求解呢?在總體數據已知的條件下可以找到。在現實經濟問題中,我們面臨的問題的總體一般是不知的,因此求解總體回歸函數的思路也是行不通的。既然是這樣,那就退而求其次優(yōu)結果(再次打折),計量經濟學家自然就想到借助樣本來分析問題,建立樣本回歸模型:
Y=■0+■1X+e (4)
這里,■0,■1是總體回歸(1)中β0,β1的近似估計,殘差e也是隨機干擾項μ的近似估計。那么樣本回歸模型(4)可以容易求解嗎?盡管樣本的數據可以很容易的收集,但是由于殘差同樣存在和隨即干擾項的一樣困難,使得樣本回歸模型僅僅是理論上的存在,現實中很難操做。計量經濟學家又再次退而求其次優(yōu)結果,尋找樣本回歸直線(第三次打折):
■=■0+■1X (5)
這里,方程(5)是由(4)兩邊取數學期望得到的。參數的估計應用了普通最小二乘法。單就上述分析過程我們不難發(fā)現,計量模型是完美的,而模型估計是打折的不完美。
二、計量模型與模型估計一樣嗎?
計量模型指的是總體回歸模型,模型估計是樣本回歸函數(回歸直線)。因此,用計量模型方法分析問題的實質是歸結為模型估計,所以,這種方法也是折中(打折)的研究問題。那么這種方法可靠嗎?當上述研究的問題(計量模型)滿足基本的假定條件才是可靠的:(1)正態(tài)性假設:隨機誤差項服從正態(tài)分布。等價于被解釋變量(因變量)在自變量的各水平上服從正態(tài)分布;(2)獨立性假設,無自相關性假設;(3)同方差性假設;(4)隨機誤差項與解釋變量不相關;(5)零均值假設。這些假定條件在現實經濟問題中是很難滿足的,而且模型估計是直接對樣本負責,而只有樣本滿足簡單隨機抽樣,才能夠較好地描述總體狀態(tài)特征。我們知道,真正的簡單隨機抽樣也是不容易做到的。因此,我們主張使用計量分析方法也要謹慎,它不是隨便就可以使用的,盡管專業(yè)的計量分析軟件大大簡化了計量的運算。
三、本科《計量經濟學》課教學理念:理論與應用并重
目前,與過多介紹理論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相比,隨著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計量經濟學的教學生動了很多,老師也會列舉一些例子對所講授的內容進行說明,但是多數僅限于此,并沒有對計量經濟學的建模步驟、原理以及模型的局限性等進行深入分析,更談不上與學生的互動。而且計量經濟學方法已經被廣泛地用于分析中國現實經濟問題,但是實際教學中仍然缺乏包含經典案例的教材。同時,由于授課學時的限制使得目前的計量經濟教學中缺少生動的案例分析。
我們既要重視理論方法,也要重視應用模型和應用中實際問題的解決。因此,在課程內容和教學大綱的安排上要強調理論、案例和實驗多元化的教學手段,理論教學、實驗教學和案例教學應成為當前計量經濟學教學缺一不可的內容。尤其是實驗教學和案例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起著激發(fā)學生主觀能動性、創(chuàng)新能力的作用,授課教師應根據學生專業(yè)(如金融、財政、國際貿易)的不同,安排相應的案例和實驗內容,使學生能夠很好地將經濟理論和計量經濟學的實證分析方法結合起來,提高學生對實際經濟問題的分析和判斷能力。
實驗教學是計量經濟學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在計量經濟學的實驗教學中要注意兩方面的問題:第一,實驗教學要與理論教學相銜接,即應該將實驗教學合理、恰當地穿插在理論教學的過程中,而不能截然分離開。這樣有助于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應用。第二,教師應該精心選擇實驗內容,編好實驗計劃,做好示范。在編寫實驗計劃時不僅要加強基礎內容的學習訓練,而且要構建能有效將實踐技能訓練與科學研究能力相結合的實驗體系,進而形成“基礎實驗綜合實驗研究創(chuàng)新型實驗”多層次、多模塊相互銜接實驗教學。第三,結合實際情況,要特別強調學生在處理數據(如:頻率轉換、季節(jié)調整)、建立模型等方面容易出現的問題。
總之,為了實現本科《計量經濟學》課教學理念的改革,突出基本思想、方法和應用的教學,最關鍵的還是加強計量經濟學師資隊伍的建設,大力培養(yǎng)既懂經濟又熟悉數學和計量方法的教師隊伍,使我們的計量經濟學教師的知識結構合理,如在本科階段學數學、研究生讀經濟、博士讀數量經濟等。
參考文獻:
[1] 洪永淼.計量經濟學的地位、作用和局限[J].經濟研究,2007,(5).
[2] 范欽珊.以內容方法技術為重點深化課程教學改革[J].中國高等教育,2004,(1).
[3] 胡榮才,王亞雄.本科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幾個問題的思考[J].統(tǒng)計教育,2006,(9).
[4] 胡新艷,陳文藝.EDP教學模式在計量經濟學教學中的應用[J].高等農業(yè)教育,2006,(4).
計量經濟學是一門研究經濟變量之間的統(tǒng)計關系及其規(guī)律的科學,廣泛應用于經濟學的各個領域。通過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建立合適的計量經濟學模型,能夠使用軟件估計模型參數,并能夠對估計結果進行檢驗,且正確解釋模型的經濟意義。在本科階段參數估計的方法為普通最小二乘法,為了使得其估計參數有良好的統(tǒng)計性質,需要使計量經濟學模型滿足經典假設。在對參數進行經濟意義檢驗和統(tǒng)計檢驗之外,需要考察模型是否滿足經典假設及不滿足經典假設的修正方法。授課內容主要圍繞參數估計與檢驗展開,教師需要深入淺出的講解普通最小二乘法的經典假設,經典假設是理解課程后續(xù)內容的基礎。我國《高等教育法》指明了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且市場更需要應用型、創(chuàng)新型的高層次經濟學人才,由此計量經濟學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考核方式改革已迫在眉睫。筆者將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分析經濟類學生在學習計量經濟學時的知識構建及授課中遇到的問題,提出有利于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教改方案。
1計量經濟學教改的探索
經濟類教師和學生已普遍認識到計量經濟學的重要性,但是該課程涉及到經濟理論、統(tǒng)計學、數學相關知識的綜合運用,講授難度較大。很多學者從教學內容、課程設置等角度,對計量經濟學教學改革做了有益的探索。李子奈指出目前計量經濟學教學內容上沒有體現出經濟學科特點,應將計量經濟學模型的設定、數據的分析作為計量經濟學教學內容[1]。案例教學和實驗教學的重要性也被許多學者認識到。李芝倩提出計量經濟學在教學中應以應用為導向,在理論講解的基礎上,注重案例教學和實踐環(huán)節(jié)[2]。張長青認識到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存在重理論、輕應用等問題,忽視對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建議建立具有專業(yè)特色的案例庫,使課程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合理銜接[3]。也有學者比較研究國內外計量經濟學課程體系設置,如譚硯文等,比較了中美計量經濟學課程設置,發(fā)現美國計量經濟學課程內容豐富、課程銜接緊密、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而我國計量經濟學教學體系、教學理念、課程設置都明顯落后[4]。
2課程的銜接問題
2.1計量經濟學課程設置問題計量經濟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在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統(tǒng)計學、高等數學、線性代數等課程之后開設,一般設置在大三第一學期。大多數高校沒有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開設不同層次的計量經濟學課程。由于我國經濟類專業(yè)同時向文科和理科招生,學生數理基礎差異較大,不適合按照統(tǒng)一的教學目標來授課。國外許多高校已經開設不同層次的計量經濟學課程,不同基礎及不同研究方向的學生可以自主選擇有關課程。例如,麻省理工分別開設初級計量經濟學、中級計量經濟學、時間序列分析、非線性計量分析、現代計量經濟學方法等近10門課,構成了不同層次的計量經濟學課程體系[2]。而國內大多數高校計量經濟學課程課時安排較少,不能很好體現計量經濟學的學科地位。含上機實驗課在內計量經濟學僅有48課時左右,教師沒有充分的時間講解計量經濟學的相關理論。在實踐中應用較多的時間序列模型、面板數據模型、二元選擇離散模型沒有時間講授。學生在工作或論文寫作中,若需要建立計量經濟學模型,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進行后續(xù)學習。計量經濟學軟件為學生理解計量經濟學方法提供了一個視窗,是計量經濟學理論和實踐結合的橋梁。教師在上機實驗授課環(huán)節(jié)講授軟件的使用,可使學生認識到繁瑣的計算過程可由計算機來完成,對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實踐能力起著重要作用。而大多數高校上機實驗教學環(huán)節(jié)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僅有4至10課時。計量經濟學軟件多為國外開發(fā),學生很難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掌握軟件的使用方法,直接影響到學生在實踐環(huán)節(jié)對數據的分析能力。
2.2數學基礎課程銜接問題現代經濟學已經從思辨哲學轉向數理實證,經濟理論均要經過嚴格的數理邏輯證明及經驗檢驗,經濟學研究中對數學知識的運用已經超過物理等自然學科。我國經濟學專業(yè)學生的數學基礎課程僅有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這三門,其教學授課難度較低。且這些課程由理學院數學專業(yè)教師講授,他們對經濟學了解較少,不知道經濟學中會用到哪些知識,授課內容與經濟學專業(yè)需要脫節(jié),學生在這些課程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計量經濟學建模中涉及到微分方程、動態(tài)最優(yōu)方法、拓撲學、實變函數等知識,在高等數學中均沒有講授;多元回歸分析中需要對矩陣求偏微,需要學生有空間思維能力,而這些知識在線性代數教學中卻沒有涉及;統(tǒng)計量的構建及統(tǒng)計性質的證明的相關基礎知識,在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中往往是一筆帶過,并沒有作為重點講授。沒有數學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支撐,經濟學專業(yè)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難以取得突破性進展。計量經濟學教學過程中普遍注重數理模型的推導、統(tǒng)計量的構建及統(tǒng)計性質的證明等基本原理的講授,學生在經濟學、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數理統(tǒng)計等課程中若存在知識缺陷,均會影響到該課程的學習。由于大多數經濟類學生數理基礎較弱,不能很好地理解枯燥抽象的證明及公式的推導,課堂往往成為教師的獨角戲。
2.3經濟學專業(yè)課程銜接問題許多高校課程設置上,缺少與計量經濟學有效銜接的其他經濟類課程,不利于計量經濟學的學習及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西方國家經濟學專業(yè)一般在學習計量經濟學課程前,講授中級微觀經濟學、中級宏觀經濟學。在學習了初級微、宏觀經濟學及數學基礎課程后,再學習中級微、宏觀經濟學,使得學生能從數學邏輯上理解經濟學,為經濟學模型的理解及計量經濟學建模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國在本科階段僅講授初級水平的經濟學,沒有中級經濟學的學習,學生很難理解經濟學模型,計量經濟學建模的授課環(huán)節(jié)會遇到較大困難。大部分高校缺少計量經濟學后續(xù)課程的教學,只有少數高校增設了金融計量經濟學、時間序列分析、計量經濟學方法講座等后續(xù)課程。計量經濟學課程中學習了建模、估計參數、檢驗的一般方法,可以應用到經濟學各分支內,如結合各分支開設后續(xù)課程,會加強對這門工具課的理解。
作為我國高等學校經濟學門類各專業(yè)8門核心課程之一,計量經濟學越來越受到經濟學專業(yè)教師和學生的重視與青睞[1-2]。我校區(qū)域經濟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開設此門課程雖然只有6年的歷史,但是其在研究生課題研究中發(fā)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因此,計量經濟學課程建設需要根據當前計量經濟學教學的發(fā)展趨勢,做出相應的改進。
一、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重視程度不夠,學時偏少
我校區(qū)域經濟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的計量經濟學課程課時為32學時,這遠遠低于很多高~60學時的安排。課時安排偏少,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教師水平的發(fā)揮、教學內容的設計,學生對于該課程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也會大打折扣。
(二)課程定位不清晰
我校的計量經濟學課程究竟是理論課還是實踐課,目前有不同的意見。從目前該課程的學時安排來看,顯然是將該課程設定為理論課,在教學中強調知識體系的系統(tǒng)性和嚴謹性。但是作為一名碩士研究生,其學習本課程的主要目的是在掌握模型建立、參數估計、模型檢驗和運用的理論與方法之后,在自己的研究中結合研究課題實現將現實經濟問題抽象化和模型化。因此,目前對于計量經濟學課程的定位難以在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上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
(三)研究型教學模式運用不夠,實驗教學
與案例教學質量難以提高計量經濟學是以數理統(tǒng)計為基礎,數學方法為手段,經濟理論為指導,考察現代社會中各種經濟現象的數量關系,預測經濟發(fā)展趨勢,檢驗政策效果等。也是經濟學課程中唯一一門對學生提出知識、方法、能力和素質的綜合能力要求的學科,這就決定了計量經濟學教學方法的多樣性。當前,在計量經濟學教學中,課堂教學以講授為主,外加演示Eviews軟件以熟悉各種估計和檢驗方法的流程。計量經濟學研究思路包括建立模型、估計參數、模型檢驗及模型應用。目前的教學中主要就參數估計和各種檢驗的理論和方法進行介紹,而對如何從專業(yè)領域的經濟問題出發(fā)建立模型,如何應用模型分析實際經濟問題,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討論,學生的應用能力差。此外,目前應用廣泛的一些計算機軟件的實際操作訓練仍然是薄弱環(huán)節(jié),學生上機操作訓練不夠,主要限于每節(jié)課最后學生的操作演示。
二、對完善計量經濟學課程建設的若干思考
(一)在明確定位的基礎上優(yōu)化課程內容體系
課程建設的重點是設計科學合理的課程內容體系,這需要明確計量經濟學課程的定位。計量經濟學教學要盡量做到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應用并重,同時要聯系實際的研究情況。核心問題是如何優(yōu)化課程內容體系使之適應創(chuàng)造性經濟學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和研究型教學模式的需要。為此,需要處理好以下4個方面的關系:首先,在整體思路上,處理好教學內容的系統(tǒng)性、基礎性、前沿性和時代性關系。計量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發(fā)展很快,前沿性的研究成果不斷涌現。在研究生計量經濟學教學中既要介紹基本的經典理論與方法,又要講授一些非經典的理論與方法。經典理論方法是非經典理論方法發(fā)展的基礎,而且至今仍然被普遍應用,在課程內容建設中理應受到重視。同時,應當指出經典理論方法的主要特征及其與實際經濟問題之間的差距,在此基礎上闡述以微觀計量經濟學、非參數計量經濟學和動態(tài)計量經濟學為主要內容的非經典計量經濟學理論方法,從而追蹤本學科領域的最新成果,介紹新的理論和方法的發(fā)展動態(tài)。同時增加案例教學,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不斷補充和優(yōu)化課程內容體系,既保持教學內容的系統(tǒng)性和基礎性,又體現其前沿性和時代性。其次,在內容結構上,處理好理論、方法和實際應用的關系。研究生能夠結合各自研究方向應用所學的計量經濟學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課題研究中的問題是我們的主要教學目標。因此,在教學中,要注重計量經濟理論與方法和現實經濟問題的結合,堅持理論與應用并重。在講完單一方程和聯立方程理論方法之后,還要講解單一方程計量經濟學應用模型和聯立方程計量經濟學應用模型及其在生產、供給、需求、消費、金融、貿易等主要領域的應用,同時根據學生的研究方向與課題,設置不同類型的專題講座與案例討論。這樣既能激發(fā)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又能加深學生對于計量經濟學基本理論和方法的理解。再次,在理論與方法的講授上,處理好思路剖析和數學推導的關系。闡述計量經濟學的理論與方法需要借助數學推導過程,然而要認識到,最重要的是思路而不是數學推導過程。很多數學推導過程都可以通過自學掌握,而解決問題的方法思路則要通過教師的引導才能掌握,只有讓學生理解和掌握了理論方法產生和發(fā)展的方法論,才有可能在實踐中不斷創(chuàng)新。因此,在時間極其有限的課堂教學中,讓學生著重掌握的應該是常用方法及其思路,而不是詳盡的數學推導過程。一些較繁瑣的數學推導和更多的方法可以在課后針對有研究需要的學生另行安排。最后,在模型應用的講授上,處理好理論模型介紹和發(fā)展過程分析的關系。計量經濟模型在每個領域的應用都有其特定的演變與發(fā)展過程。通過各種應用模型的講解,可以讓學生熟悉常用的計量經濟模型及其估計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了解有關模型的產生與發(fā)展過程,以便其在未來的研究實踐中能夠根據具體情況提出和改進模型。所以在應用模型的講授上,應重點介紹模型演變與發(fā)展的方法論,只有這樣才可以使學生真正了解計量經濟學的理論方法是如何發(fā)展的。
(二)在積累豐富素材的基礎上加強教材建設
所用教材的優(yōu)劣是課程建設水平高低的標志之一。近30年來,計量經濟學的教材層出不窮,其中不乏比較好的。然而多數以介紹理論和方法為主,除了一些例題外,很少有關于應用的專門章節(jié)。因此,計量經濟學給人的印象是一門孤立的課程,讀者難以發(fā)現它與其他經濟學課程之間的聯系,更不能理解它在整個經濟學課程體系中的地位,甚至會把它視為一門經濟數學方法類課程。為了較好地體現上述關于課程內容體系優(yōu)化的思想,急需總結多年來的教學與研究經驗,在積累豐富素材和融入最新科研成果的基礎上,更新教材內容,做到理論與應用并重,將計量經濟學設計成為一門特色鮮明的經濟學課程。這一方面需要處理好基礎性和前沿性的關系,另一方面需要增加實例,更新和改變軟件。
(三)在適當增加課時的基礎上改進實驗教學#p#分頁標題#e#
實驗教學是計量經濟學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與理論教學相輔相成,兩者缺一不可[3]。目前教學中,學生上機訓練時間太少。建議在現有學時基礎上,增加8個學時的上機操作訓練,并將這8個學時穿插在原有的32學時中間,而不必專門安排軟件應用的實驗課。在實驗教學中可以重點介紹一種專業(yè)應用軟件,要做到實驗教學與理論方法教學相銜接,即應該將實驗教學合理、適時地穿插在理論與方法教學的過程中,而不能截然分開,這樣有助于加深學生對理論方法的理解和運用。在實驗教學中,要結合實際情況,加強學生在處理各類型數據、建立模型等方面的訓練。可以適當安排一些綜合練習,在綜合練習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與研究方向選擇實際研究對象,綜合應用所學的理論方法,建立模型,收集數據,估計、檢驗和應用模型,從而完成建模的全過程。通過獨立的實踐、教師的輔導和互相之間的交流,促成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融會貫通。
(四)在豐富案例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提高案例教學質量
計量經濟學強調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案例教學自然是教學方法的首選。然而,在目前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傳統(tǒng)教學方法依然占主導地位,對如何根據經濟學理論、從實際經濟問題出發(fā)建立模型以及如何根據已建立的模型分析實際經濟問題等討論的較少,結合實際案例的分析和應用就更少。這樣勢必導致學生理論方法的實際應用能力較為薄弱,面對實際經濟問題或現象,在提出建模設想、選用具體估計方法、查閱相關資料、收集整理數據、診斷發(fā)現問題和改進估計方法等各個計量經濟建模環(huán)節(jié)都存在問題[4-5]。因此,在計量經濟學課程建設中,除了適當增加實驗教學外,急需加強案例教學,以便有效地消除或縮小理論與實踐的鴻溝。首先需要有效地組織案例素材,建設有專業(yè)特色的案例庫。有專業(yè)特色就是要充分體現我校區(qū)域經濟學專業(yè)以及農業(yè)經濟管理專業(yè)的學科特點,圍繞當前國家社會經濟生活中與區(qū)域經濟和農村經濟發(fā)展有關的課題,選取體現時效性、專業(yè)性、貼近個人社會經濟生活的微觀區(qū)域經濟案例。在建立案例庫的過程中,應當整合校內多個相關學院的資源,特別是人文與發(fā)展學院和經濟管理學院要互通有無,合作交流。
關鍵詞:應用型高校;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
計量經濟學的學科內生性要求與“應用型高?!钡膶W生培養(yǎng)目標之間存在部分偏離。這種偏離對教師的授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意味著教師要在學科內生性要求之間與學生所必須掌握的計量經濟學基本理論、基礎知識與強化對實際經濟問題的科學觀察能力、應用知識能力、邏輯分析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之間確定平衡,以此提高教學效率。
一、方法論特征與能力培養(yǎng)
從經濟學誕生以來,關于經濟學的方法論就受到了廣泛的討論,而且學者研究的視角不同,結論也不一致。但經濟學提供給了人們一套觀察現實經濟現象、分析經濟現象背后的自然邏輯、提出相關經濟問題的解決對策等方法則基本是所有經濟學者和方法論學者都認同的。簡單說,經濟學提供了一套分析框架和邏輯體系,以幫助人們認識現實經濟世界。計量經濟學作為現代經濟學的四大領域之一,其內容紛繁復雜。在一定意義上,由于現實可觀測數據的變化特性從而使其具有與其他經濟學科相比更大的發(fā)展性。但是,由于計量經濟學仍然是一門經濟學科,其方法論特征更加明顯。許多計量經濟學研究者都特別提到了這一點。進一步,計量經濟學方法論特征的進一步體現在一定意義上簡化為經濟問題分析和研究的這樣一種邏輯體系,即“經濟現象的觀察、經濟問題的理論分析、計量經濟學模型的構建、數據的搜集與處理、計量經濟模型的估計、計量經濟模型的檢驗、計量經濟模型的應用”。事實上,這樣的邏輯體系也是科學研究的本質。從這一邏輯體系來看,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特別突出了計量經濟學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都暗含了計量經濟學在方法論方面的要求。因此,這一方法論特征給予了計量經濟學在“應用型高?!苯虒W中提升學生應用實踐能力更大的權重。這意味著,在實際教學中,要始終注意計量經濟學的方法論特征,注重經濟問題分析方法和工具的傳授,而不是只強調理論知識和數學推導與證明,這一點對于計量經濟學的教學尤其具有意義。在經濟現象觀察的階段要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經濟問題的理論分析和計量經濟學模型的構建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和協(xié)調能力,數據的搜集和處理則需要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計量經濟學模型的估計和中檢驗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能力、知識運用能力、思考問題能力等,在計量經濟學模型應用中培養(yǎng)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
二、經濟現象與直覺理解
經濟現象存在于我們的經濟生活當中,對經濟現象(經濟問題)的把握是經濟學方法論的主要特征。這種把握也是進行計量經濟分析的基礎。從根本上說,休謨問題的起始正是對現象的分析,這也是眾多學者詬病目前計量經濟學教材只重視參數估計和檢驗進而缺少實際分析的原因。在實際教學中,要重點強調經濟現象的直觀把握,增強學生對問題分析的經濟學直覺,而不是過分注重模型的構建。對經濟現象的初始認識非常重要,這種認識包括對即將進行的模型分析的初步的認識,包括這樣的問題有沒有意義,這個問題能不能提煉出可驗證的經濟學假說等。從模型的角度理解,則意味著這種經濟現象所體現出來的被解釋變量是什么,解釋變量又是什么,解釋變量又是如何影響被解釋變量等問題。對經濟現象的分析正確把握也是本科計量經濟學學習的第一步,同時,也是培養(yǎng)學生應用和實踐能力的開端。雖然經濟現象非常重要,但要對其徹底進行把握則是非常困難的,這就需要發(fā)揮經濟學直覺的作用,經濟學直覺能夠幫助我們建立初步的判斷,而且這往往也有助于對問題的深入理解。比如,在研究農業(yè)產出的決定因素這一計量模型時,就要引導學生思考那些因素會影響產出水平,進而再具體進行分,這就是經濟學直覺的訓練。再比如,對于總體模型隨機擾動項方差的估計,就要通過將總體回歸模型與樣本回歸模型的比較,建立起殘差項與隨機擾動項之間聯系的直覺。這樣,學生的理解和對問題的把握就較容易進行,再進行正式的數學證明就會較簡單。
三、科學分析與邏輯推理
盡管通過經濟學直覺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和把握經濟現象,但這只能作為非正式的分析來進行,對計量模型的科學分析和邏輯推理還是基本的方法??茖W分析建立在掌握的經濟理論、方法和工具上。在實際教學中,科學分析與邏輯推理重要的是要完整體現分析與推理的過程,而不是僅僅應用數學模型構建和求解來進行,過分強調數學公式的證明和推導。要綜合運用多種方法來進行。比如,對于計量模型解釋變量的選擇這樣的問題,就是要步步進行,嚴格分析和邏輯推理過程。不能因為邏輯推導的過程過于復雜就省略,這樣,學生的能力得不到培養(yǎng),因為,學生的科學精神沒有建立的機會。同時,學生對于結論的把握也是不清楚的,很容易遺忘,對于能力的培養(yǎng)起不到作用??梢跃C合運用語言描述、幾何圖形和數學來進行邏輯推理,建立分析嚴謹的能力和精神。
四、教學內容與授課方法
教學具體內容是課堂教學中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并且,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構成了課堂教學的重要部分。計量經濟學的教學內容由于學科內生性要求,其系統(tǒng)性較強。這意味著學生只有經過長期學習的“漸修”過程,才有可能“頓悟”。對于“應用型高?!敝械慕虒W而言,可能就浪費了時間。在應用型能力的培養(yǎng)中,要設計科學的授課方法,竭力整合教學內容,盡量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能夠掌握基本的學習內容,同時,又能完整理解學習內容的邏輯關系,減少學習和理解掌握的難度,減少“漸修”期限,增強“頓悟”能力。眾多學者在這一方面進行了探索。在一元線性回歸模型的教學中,盡管內容非常簡單,但所包含的思想、方法和工具確實十分豐富的,具有基礎性作用,其也是日后學習更復雜內容的基礎。具體講,首先,要體現思想性、方法性的學習。要幫助學生理解經濟問題分析的內容是什么?(對于這一問題,許多同學是不清楚的,這體現在畢業(yè)論文寫作過程中的因果不分和計量軟件實習當中的被解釋變量和解釋變量位置的顛倒),讓學生明白經濟問題分析、經濟理論、經濟模型、變量之間的關系,這樣的層次遞進關系。進而,要知道計量經濟學研究的是不確定性的關系及為什么是不確定性的關系。這種不確定性的關系為什么又在現實中表現出來進而表征為經濟現象(經濟問題)?第二,進入一元線性回歸模型(最簡單的描述變量之間關系的學習)。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要說明為什么是一元模型而不是多元模型?總體回歸模型的客觀性、不可觀測性和唯一性等。在接下來的分析中,最重要的是隨機擾動項的解釋和理解,被解釋變量的隨機性及其一次實現的確定性。對于設定的一元線性回歸模型,要清晰地說明,分析和研究的主要任務是什么?即估計總體模型中的總體參數的一個“科學合理”的估計。估計之前要講清楚這個純數學模型的假設條件,特別要說明其經濟學直覺含義。接著是總體參數的估計過程。第三,弄清楚估計的參數估計量是不是“科學合理”,這實際上就是要分析估計量的特征,重要的是講清楚參數估計量的隨機性,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推導過程中的假設條件在此的應用,使學生理解假設條件的作用與最終的結論之間的關系,為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第四,是考察參數估計量“科學合理”的第一步,即參數估計量表示的樣本回歸模型中變量之間的關系是不是“能”真正“揭示”總體模型中解釋變量和被解釋變量之間的關系,這實際上就是總體參數的顯著性檢驗。第五,考察總體參數“科學合理”的第二步是說明這樣的參數估計量多“揭示”總體模型中解釋變量和被解釋變量之間關系的程度,即在“能”基礎上的“程度”問題,也就是要考察其擬合程度。第六,考察考察總體參數“科學合理”的第四步是考察這樣的估計值的實際結果如何?即參數估計值揭示的關系的應用。第七是考察考察總體參數“科學合理”的第五步,要說明參數及模型的穩(wěn)定性。
五、學科“文言文”與理解“白話文”
在中國,統(tǒng)計學經過幾十年的發(fā)展,于2011 年成為一級學科,這標志中國的統(tǒng)計學正進入一個新的全面發(fā)展階段。與此同時,不少人對統(tǒng)計學的一些分支,特別是經濟統(tǒng)計學、計量經濟學和數理統(tǒng)計學這些學科的定位、作用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與發(fā)展前景的認識并不一致,在某些方面可能存在認識誤區(qū),甚至將經濟統(tǒng)計學和數理統(tǒng)計學的發(fā)展對立起來。這些認識誤區(qū)的產生,有其歷史的原因,也有現實因素的影響。但是,這不利于統(tǒng)計學的發(fā)展。因此,有必要厘清統(tǒng)計學科內部分支,特別是經濟統(tǒng)計學、數理統(tǒng)計學、計量經濟學與經濟理論等之間的相互關系及其發(fā)展前景。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從統(tǒng)計學與經濟學統(tǒng)一的視角,論述統(tǒng)計學各個分支,特別是數理統(tǒng)計學、經濟統(tǒng)計學、計量經濟學和經濟理論( 包括數理經濟學) 各自的學科定位、作用,以及這些學科之間的相互關系。本文的分析表明,作為現代統(tǒng)計學的一個重要發(fā)展方向,數理統(tǒng)計學在中國正在迅速興起。在經濟學中,經濟統(tǒng)計學和計量經濟學由于與經濟理論的密切結合,在量化描述經濟現象并透過現象揭示內在經濟規(guī)律的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兩者一起構成了經濟研究特別是實證研究完整的方法論,其中經濟統(tǒng)計學作為測度方法論是經濟實證研究與計量經濟學的前提條件與基礎,有其深厚的學科根基以及廣闊的發(fā)展前景,不可替代。
作為統(tǒng)計推斷的一般方法論,數理統(tǒng)計學的發(fā)展不會弱化經濟統(tǒng)計學與計量經濟學在經濟學中的方法論作用,相反地,隨著這些學科之間的交叉與融合,經濟統(tǒng)計學與計量經濟學將得到迅速的發(fā)展,從而進一步提升中國經濟實證研究的水平與科學性。本文的結構如下: 第二部分分析并論述統(tǒng)計學、概率論、數理統(tǒng)計學、經濟統(tǒng)計學、計量經濟學以及經濟理論( 包括數理經濟學) 等學科之間的相互關系,特別是它們的區(qū)別與聯系。第三部分討論經濟統(tǒng)計學的主要特點,以及其在經濟研究與經濟管理中發(fā)揮的基礎性作用。第四部分討論發(fā)展經濟統(tǒng)計學的主要途徑。第五節(jié)是結論。
二、經濟統(tǒng)計學與計量經濟學等相關學科的相互關系
統(tǒng)計學是一門關于數據的科學,是關于數據的搜集、整理、加工、表示、刻畫及分析的一般方法論。統(tǒng)計學就其研究范疇來說,包括描述統(tǒng)計學( descriptive statistics ) 與推斷統(tǒng)計學兩大領域。描述統(tǒng)計學主要是數據搜集、整理、加工、表示、刻畫和分析等,包括概括性的數據處理與分析; 而推斷統(tǒng)計學則是基于樣本信息,對產生樣本數據的母體或系統(tǒng)進行推斷的方法論科學?,F代統(tǒng)計學的迅速發(fā)展有兩個主要歷史原因,一是各個國家、政府和社會部門基于管理目的搜集社會經濟信息的客觀需要; 二是數學學科中的概率論的發(fā)展。在人類社會中,數據搜集的歷史非常悠久,描述統(tǒng)計學特別是數據搜集、整理、描述、刻畫與分析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數據的搜集及數據質量本身是任何有意義的數據分析的基礎與前提。沒有高質量的數據,任何數據分析及其結論將毫無意義。在當今信息爆炸時代,如何用簡潔、方便、易于解釋的方式,從大量復雜數據中概括其最有價值的信息,也是描述統(tǒng)計學的一個重要作用。
但是,現代統(tǒng)計學的發(fā)展及其在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中很多領域的應用,主要是由概率論的產生與發(fā)展推動的。概率論的產生最初主要是對賭博研究的需要,后來成為研究不確定性現象最主要的數學工具,廣泛地應用于自然、工程、社會、經濟等各個領域。在統(tǒng)計應用中,人們一般無法獲得整個母體的信息,而只能搜集到母體的一部分信息,即樣本信息,其主要原因是因為獲取整個母體信息的成本太高、時間太長或者因為客觀原因而無法獲得。因此,人們只能從有限的樣本信息推斷母體的規(guī)律特征。在這個推斷過程中,概率論對描述樣本信息與母體規(guī)律特征之間的關系提供了一個非常有用的數學工具; 更重要的是,它對基于樣本數據的統(tǒng)計推斷所獲得的結論能夠給出某種可靠性描述。這奠定了推斷統(tǒng)計學的科學基礎,也是統(tǒng)計推斷區(qū)別于其他形式的推斷( 如命理師根據手相或面相等樣本信息推斷一個人一生的命運) 的最為顯著的特點。
因為這些原因,概率論的發(fā)展極大地推動了推斷統(tǒng)計學的發(fā)展,特別地,概率論提供了很多數學概率模型,可用于對母體的概率分布進行建模。因此,統(tǒng)計推斷就轉化為從樣本數據推斷數學概論模型參數值以及其他重要特征等信息。這樣,推斷統(tǒng)計學就主要表現為數理統(tǒng)計學的形式。數理統(tǒng)計學有兩個主要內容,一個是模型參數的估計,另一個是參數假設的檢驗。經過幾十年的發(fā)展,數理統(tǒng)計學發(fā)明了很多推斷理論、方法與工具。這些推斷理論、方法與工具能夠從樣本信息推斷母體特征、性質與規(guī)律,并提供所獲結論的可靠性判斷。由于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大多是從實驗數據或觀測數據推斷所研究的系統(tǒng)或過程的內在規(guī)律,因此,數理統(tǒng)計學被廣泛而迅速地應用于各個學科和領域的實證研究。數理統(tǒng)計學之所以成為現代統(tǒng)計學的一個重要的發(fā)展方向,就是因為它作為一門嚴謹的實證研究方法論,符合人類科學探索的過程與需要,即從有限樣本信息推斷系統(tǒng)或過程的性質與規(guī)律。隨著中國科學的發(fā)展與研究水平的提高,包括人文社會科學在內的各個學科,對實證研究的方法論的需要將與日俱增。
因此,統(tǒng)計學特別是數理統(tǒng)計學今后將得到日益廣泛的應用與迅速的發(fā)展。描述統(tǒng)計學幾十年來也有長足的進展,在包括實驗或調查方案設計,數據的搜集、整理以及分析,無論在方法論、調查手段還是工具方面,都有極大改進。數據挖掘作為一門關于數據分析方法與技術的新興學科,可視為描述統(tǒng)計學的范疇。在描述統(tǒng)計學和推斷統(tǒng)計學之間,描述統(tǒng)計學發(fā)揮著基礎性作用,因為描述統(tǒng)計學牽涉到數據的搜集、解釋、整理、測度、表示、刻畫與分析,而數據及其質量是推斷統(tǒng)計學結論科學性的重要前提和基礎。描述統(tǒng)計學在刻畫數據特征時所使用的一些統(tǒng)計方法與統(tǒng)計量,也是推斷統(tǒng)計學的基礎工具。與描述統(tǒng)計學相對應,經濟統(tǒng)計學是對經濟系統(tǒng)中各個主體、部門、變量和各種經濟現象的一種數量描述。經濟統(tǒng)計學的本質是經濟測度學。經濟統(tǒng)計學可視為描述統(tǒng)計學的一個分支,但不是描述統(tǒng)計學在經濟學領域的簡單應用,而是描述統(tǒng)計學和經濟理論的有機結合。前蘇聯以及中國改革開放前的計劃統(tǒng)計,特別是部門統(tǒng)計,就是在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理論和實踐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隨著中國經濟從計劃經濟模式轉為市場經濟模式,部門統(tǒng)計乃至計劃統(tǒng)計越來越不適用于描述中國經濟的實際運行。經濟統(tǒng)計學需要經濟理論的指導。這其實是著名經濟統(tǒng)計學家錢伯海( 1997)在他的晚年將精力從研究經濟統(tǒng)計學轉向研究社會勞動價值論的主要原因,因為傳統(tǒng)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理論已經落后于中國經濟轉型以及中國經濟統(tǒng)計學發(fā)展的需要。經濟統(tǒng)計學主要是在描述統(tǒng)計學和經濟理論兩者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具有統(tǒng)計學與經濟學雙重學科屬性。
由于研究對象經濟系統(tǒng)的復雜性,經濟統(tǒng)計學中量化描述經濟現象與測度經濟變量的理論、方法與工具,比描述統(tǒng)計學標準教科書所介紹的理論、方法與工具要豐富和復雜得多。這也是經濟統(tǒng)計學的魅力所在。同經濟學可劃分為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一樣,經濟統(tǒng)計學也可劃分為宏觀經濟統(tǒng)計學、中觀經濟統(tǒng)計學和微觀經濟統(tǒng)計學。所謂宏觀經濟統(tǒng)計學就是國民經濟統(tǒng)計學,主要是搜集和整理整個國民經濟運行全過程的所有數據信息,對包括存量與流量、總量與結構、國內與國外,靜態(tài)與動態(tài)等各種方面進行量化描述與分析。
微觀經濟統(tǒng)計學也稱為企業(yè)經濟統(tǒng)計學,主要是對企業(yè)本身各種經濟活動、經濟行為、經濟現象進行量化描述。以企業(yè)財務為主要對象的會計學,在某種意義上是微觀經濟統(tǒng)計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即企業(yè)財務統(tǒng)計學。所謂中觀經濟統(tǒng)計學,是指對介于整個國民經濟與企業(yè)之間的中觀部門,如政府部門、產業(yè)部門,不同地區(qū)的經濟活動和經濟現象進行以數據為基礎的量化描述。與經濟統(tǒng)計學密切相關的一門學科是計量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假設經濟系統(tǒng)是一個隨機過程,服從某一客觀運行規(guī)律; 任何觀測經濟數據,都是從這個隨機經濟系統(tǒng)產生出來的。計量經濟學的主要任務就是基于觀測經濟數據,以經濟理論為指導,利用統(tǒng)計推斷的方法,識別經濟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揭示經濟運行規(guī)律。有關計量經濟學的學科定位與方法論作用,可參看洪永淼( 2007,2011),李子奈和齊良書( 2010)。
可以說,計量經濟學是推斷統(tǒng)計學在經濟學的應用,但并不是簡單的應用,而是統(tǒng)計推斷理論和經濟理論的有機結合。
首先,在數理統(tǒng)計學中,統(tǒng)計推斷是通過數學概率模型對樣本數據建模。在計量經濟學中,計量經濟模型不僅僅是數學概率模型,其模型設定需要經濟理論的指導( 如選擇哪些經濟解釋變量) 。
其次,數理統(tǒng)計學的一些方法論并不能直接用于對經濟數據的統(tǒng)計推斷,因為經濟數據有其特殊性。比如很多高頻金融數據,有所謂的波動聚類現象( volatility clustering) ; 在勞動經濟學中,很多數據存在所謂的內生性,這種內生性對識別經濟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造成很大困擾。另外,一些計量經濟模型,如宏觀經濟學和金融學領域的動態(tài)資產資本定價模型( Hansen、Singleton,1982),是通過歐拉方程條件矩刻畫的,其中經濟理論( 如理性預期理論) 并沒有假設相關經濟變量的概率分布已知。因此,數理統(tǒng)計學沒有現成的方法可用于估計、檢驗這個模型。這就是為什么2013 年經濟學諾貝爾獎得主Hansen( 1982)提出廣義矩( GMM) 估計方法的原因。
第三,使用什么樣的計量經濟模型,要由所研究的經濟問題來決定。什么時候需要用回歸模型,什么時候需要用波動模型,什么時候需要用整個概率分布模型,這并不是由研究者個人隨其偏好而定,而是取決于所研究的經濟問題的本質。例如,用歷史數據研究市場有效率理論以及資產收益率的可預測性時,合適的計量經濟模型是時間序列回歸模型( 即條件均值模型) 。這是因為預期收益率可由條件期望來刻畫( 陳燈塔和洪永淼,2003)。
第四,計量經濟學是經濟計量模型的推斷方法論,包括如何估計參數和進行檢驗參數假設,判斷模型是否正確設定,以及如何進行經濟解釋。參數假設與原始的經濟假說既密切相關又有區(qū)別。經濟學家關心的是經濟理論、經濟假說的正確與否,為此必須首先將經濟理論和經濟假說轉化為可檢驗的計量經濟模型的參數假設,然后利用經濟數據進行參數假設檢驗,并解釋參數假設檢驗結果的經濟含義。計量經濟學建立在經濟觀測數據的基礎上,即建立在經濟統(tǒng)計學的基礎上。經濟統(tǒng)計學對經濟變量和經濟現象進行量化測度,這些測度首先表現為經濟數據。經濟數據是計量經濟學實證研究的原材料。計量經濟學的推斷結論的科學性很大程度取決于原材料即經濟數據的質量優(yōu)劣。
絕大多數經濟數據是現實經濟生活中的觀測數據,不能用可控的實驗方法獲得,因此經濟數據的測度具有巨大的挑戰(zhàn)性。同時,由于經濟觀測數據的不可實驗性,計量經濟學需要一些基本假設,如假設經濟系統(tǒng)是一個隨機過程,經濟觀測數據是經濟隨機系統(tǒng)的一個( 偶然) 實現,經濟隨機系統(tǒng)滿足某種平穩(wěn)性或同質性條件,等等。這些假設是否符合客觀經濟現實也會影響計量經濟實證研究結論的科學性。對經濟變量、經濟現象的準確測度,是經濟實證研究的先決條件與基礎。沒有高質量的經濟數據,任何經濟實證分析及其結論將毫無意義。
與此同時,經濟統(tǒng)計學可以揭示、刻畫重要經濟變量的性質以及它們之間的數量關系,也就是通常說的典型經驗特征。這些典型經驗特征實際上是經濟實證研究與經濟理論創(chuàng)新的重要基礎與出發(fā)點。測度與刻畫經濟變量的數據特征,包括它們之間數量關系的特征,是經濟統(tǒng)計學的范疇。如何更進一步地揭示經濟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以及內在規(guī)律,則需要經濟理論與統(tǒng)計推斷。經濟理論在某種意義上就像概率論一樣,可以指導對經濟現象的建模。因此,在經驗典型特征事實基礎上,以經濟理論為指導,對經濟現象進行建模( 所建模型即為計量經濟模型) ,并基于經濟觀測數據對計量經濟模型進行統(tǒng)計推斷,從中找出經濟變量的因果關系及經濟運行規(guī)律,并解釋經驗典型特征事實。這是計量經濟學的范疇。可以看出,計量經濟學是經濟統(tǒng)計學、經濟理論( 包括數理經濟學) 與數理統(tǒng)計學三者的有機結合,是一個交叉學科。正如著名計量經濟學家Goldberger( 1964)指出的,計量經濟學可以定義為這樣的社會科學: 它把經濟理論、數學和統(tǒng)計推斷作為工具,應用于經濟現象的分析。
隨著中國經濟學研究從定性分析為主轉為定量分析為主,特別是轉為實證研究為主,可以預計,計量經濟學作為實證研究最主要的方法論,將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綜上所述,經濟統(tǒng)計學和計量經濟學有不同的研究對象和研究范疇。經濟統(tǒng)計學是對各種經濟現象、經濟行為和經濟主體的一種量化描述,其本質是經濟測度學。而計量經濟學是在觀測經濟數據的基礎上以經濟理論為指導進行計量經濟學建模與統(tǒng)計推斷,從而檢驗經濟理論和經濟假說的有效性與正確性,并揭示經濟變量的因果關系和內在經濟運行規(guī)律。
很明顯,經濟統(tǒng)計學是計量經濟學的重要前提與基礎。經濟統(tǒng)計學和計量經濟學兩者結合在一起,構成了經濟實證研究的完整的方法論。經濟統(tǒng)計學是經濟研究的基礎方法論,是整個經濟研究過程中的一個前置環(huán)節(jié)。計量經濟學的推斷方法,包括計量經濟學模型的構建( 由經濟理論指導) ,模型參數的估計、檢驗及其經濟解釋,是經濟實證研究的主要內容。1970 年經濟學諾貝爾獎得主薩繆爾森曾說過,計量經濟學可以定義為實際經濟現象的數量分析,這種分析基于理論與觀測的并行發(fā)展,而理論與觀測又是通過適當的推斷方法得以聯系。換言之,計量經濟學是建立在經濟理論和經濟測度兩者基礎上的,而經濟理論和經濟觀測又是通過統(tǒng)計推斷方法,即通過數理統(tǒng)計學而聯系在一起。與經濟統(tǒng)計學一樣,計量經濟學同樣具有統(tǒng)計學與經濟學兩種學科屬性,并不是數理統(tǒng)計學的一個分支。以上各個相關學科之間的關系,可用圖1 表示。
三、經濟統(tǒng)計學的地位與作用
前文分析指出,經濟統(tǒng)計學是對經濟現象的量化描述與對經濟變量的測度,而計量經濟學則是在觀測經濟數據的基礎上,以經濟理論為指導,結合統(tǒng)計推斷,揭示經濟變量的因果關系與經濟運行規(guī)律。經濟統(tǒng)計學和計量經濟學一起,構成經濟實證研究完整的方法論,其中,經濟統(tǒng)計學是經濟實證研究與計量經濟學的重要方法論前提,它起著一種基礎性方法論的作用。那么,經濟統(tǒng)計學在社會經濟管理和經濟研究中具體能夠發(fā)揮什么樣的作用呢?
首先,作為經濟測度學,經濟統(tǒng)計學用數字描繪經濟系統(tǒng)的各種經濟現象、各個經濟主體、各個經濟部門、各個經濟層面在不同時間的動態(tài)立體圖景。Samuelson 和Nordhaus( 2000)指出,雖然GDP 和國民經濟核算似乎有些神秘,但它們是20 世紀最偉大的發(fā)明。如同人造衛(wèi)星探測地球上的氣候,GDP描繪出一幅經濟運行狀況的整體圖形。這種對經濟現象的數字描述,為經濟學者、政府官員、企業(yè)家以及社會公眾了解整個經濟現狀以及進行相關的經濟決策,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信息??梢哉f,在現代經濟學中,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是經濟理論的基礎,而在經濟統(tǒng)計學中,國民經濟統(tǒng)計學是宏觀經濟學的統(tǒng)計版本,企業(yè)經濟統(tǒng)計學則是微觀經濟學的統(tǒng)計版本。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是對經濟系統(tǒng)的理論描述,而宏觀經濟統(tǒng)計學和企業(yè)經濟統(tǒng)計學是對經濟系統(tǒng)的一種現實描述,以數量的形式描繪了整個經濟運行的實際狀況。
第二,統(tǒng)計學有一個重要思想,是通過構造簡單、方便、易于解釋但又具有科學性的統(tǒng)計方法與統(tǒng)計工具,從大量數據中概括其最主要特征與最有價值信息。經濟統(tǒng)計通過收集每時每刻都在產生的大量經濟數據并且進行分析,從中獲取最有價值的信息,這是經濟統(tǒng)計的最主要任務與最主要功能。在信息爆炸時代,從海量數據中總結有價值的信息,并及時地以簡單、方便、易于解釋的方式將信息傳遞給政府官員、經濟學者、企業(yè)家、社會公眾,這些重要經濟信息是政府宏觀經濟管理與決策、企業(yè)微觀管理與決策及社會公眾了解社會經濟現象的重要基礎。舉幾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各國中央銀行的一個重要任務,是控制通貨膨脹。根據通貨膨脹率的變化趨勢,及時調整央行的貨幣政策,而通貨膨脹率,主要是CPI 的測度,其有效性、精確性與科學性是央行制定政策的依據。第二個例子是經濟增長率。GDP增長率是政府進行宏觀經濟決策與經濟管理的一個主要目標,是衡量經濟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指標。如何測算GDP 是一個重要問題。第三個例子是如何測算中國的人力資本( human capital) ,這也是一個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一段時間以來,社會公眾對官方的經濟統(tǒng)計數字經常表示質疑,這種質疑一方面表明,中國經濟統(tǒng)計學家與經濟統(tǒng)計工作者還需要做大量的解釋工作和改進工作,另一方面也表明經濟統(tǒng)計學知識在中國的普及勢在必行。
第三,經濟統(tǒng)計學是經濟研究特別是實證研究的前提與基礎。經濟統(tǒng)計學提供的數據質量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實證研究結論的科學性。眾所周知,經濟學研究的最主要任務是通過對所觀察到的各種經濟現象進行理論思維與理論創(chuàng)新,揭示經濟運行規(guī)律。經濟統(tǒng)計學可以從觀測經濟數據中找出重要的經濟變量之間的數量關系。這些數量關系構成經驗典型特征事實。經驗典型特征事實是對復雜經濟現象的一種概括性刻畫,是經濟學實證研究與理論創(chuàng)新的重要基礎。在宏觀經濟學中, Phillips( 1958)從英國宏觀經濟數據中發(fā)現貨幣工資增長率和失業(yè)率之間存在負相關的關系,這后來被轉化為刻畫通貨膨脹與失業(yè)率之間的負相關關系并稱為菲利普斯曲線。菲利普斯曲線作為宏觀經濟學的一個經驗典型特征事實,構成了凱恩斯以后宏觀經濟學理論發(fā)展的基礎。所有宏觀經濟理論都必須能夠解釋為什么通貨膨脹和失業(yè)率之間存在負相關關系。上個世紀70 年代,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經濟陷入了滯漲階段,菲利普斯曲線變?yōu)檎甭?,這個新的經驗典型特征事實推動了后凱恩斯宏觀經濟理論的發(fā)展。另一個例子,是由Mehra 和Prescott( 1985)提出的所謂證劵風險溢價之謎( equityrisk premium puzzle) ,即美國證券市場收益率遠高于無風險債券市場收益率。這一經驗典型特征事實,對宏觀經濟學與金融學領域的資本資產定價理論的發(fā)展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在微觀經濟學中,有所謂的恩格爾曲線,即一個家庭消費所占的比例隨收入的增加而逐漸減少。這是恩格爾通過微觀經濟統(tǒng)計數據發(fā)現的經驗典型特征事實。在金融學方面,早在1960 年代,金融經濟學家就發(fā)現,股票市場存在波動聚類現象,即今天一個大的波動,明天常常伴隨另一個大的波動; 今天一個小的波動,明天常常會伴隨一個小的波動,這兩種變化交替進行,而不是大小波動均勻分布。2003 年經濟學諾貝爾獎獲得者Engle( 1982)提出的著名的ARCH 波動模型之所以流行,一個重要原因是它可以解釋金融市場波動聚類這個重要經驗典型特征。在中國,引起中國經濟學者、政府官員和社會公眾關注的很多重要經濟問題,其實都有經濟統(tǒng)計學的貢獻。
例如,經濟學家在分析中國經濟統(tǒng)計數據過程中發(fā)現,勞動收入在整個國民經濟收入中所占的份額在過去近20年中逐步降低。這個經驗典型特征事實成為一段時間以來中國經濟學者的熱門研究課題。中國經濟研究特別是實證研究水平的提升,關鍵就是要能夠在細致、準確地搜集與分析中國經濟數據的基礎上,總結反映中國經濟在轉型期的經驗典型特征事實,在此基礎上提出經濟轉型理論解釋中國經濟的運行及發(fā)展趨勢,并運用計量經濟學方法驗證經濟理論的有效性。如果中國經濟學能夠遵照這種研究范式,那么中國經濟學的研究水平將得到很大提升,并對經濟轉型理論做出自己創(chuàng)新性的貢獻。但是,目前中國經濟統(tǒng)計學家、計量經濟學家和經濟學家在總結中國經濟經驗典型特征事實方面,做得還很不夠,對重要經驗典型特征事實在經濟研究與理論創(chuàng)新過程中的作用與重要性,也認識不足。
第四,經濟測度對計量經濟學的學科發(fā)展有重要的推動作用。首先,經濟測度的質量決定了計量經濟學實證分析結論的科學性。其次,經濟數據,特別是經濟數據的類型,對計量經濟學學科發(fā)展影響巨大。舉幾個例子: 首先是經濟數據觀測的誤差( measurement errors) ,對計量經濟學的推斷,包括參數估計和參數假設檢驗,有很大的影響,如導致不一致的參數估計。為了研究測度誤差的影響,計量經濟學很早就有了一個分支,即變量誤差的計量經濟學。當然,變量誤差也可能由其他因素而非測度誤差引起。第二個例子是時間序列計量經濟學的發(fā)展。Nelson 和Plosser( 1982)在一個實證研究中發(fā)現,絕大部分宏觀經濟時間序列,包括GDP、CPI和股票價格,都是非平穩(wěn)時間序列。這對當時以平穩(wěn)時間序列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的時間序列計量經濟學提出了挑戰(zhàn),因為平穩(wěn)時間序列計量經濟學的理論與方法,不適用于分析非平穩(wěn)時間序列。
后來的單位根和協(xié)整等現代時間序列經濟學理論,就是為了研究非平穩(wěn)時間序列而發(fā)展起來的。第三個例子是不完全識別計量經濟學( partialidentification econometrics) 。在微觀經濟數據中,有一些經濟變量不能獲得精確測度,比如在美國問卷調查一個人或家庭收入時,因各種原因只能調查收入處于哪個區(qū)間,不能獲得一個精確測度。這種不精確經濟測度,對計量經濟學實證研究造成了很大影響。特別地,在估計計量經濟模型參數值時,不能獲得點估計,只能得到區(qū)間估計。這種統(tǒng)計推斷的方法催生了一個新的計量經濟學分支,即部分或不完全識別計量經濟學。第四個例子,在大數據時代,各種以前沒辦法獲得的數據,現在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得到,比如在金融市場,可以獲得每筆交易數據,即tick by tick data,每次交易的價格、交易量以及交易的時間點,都可以完整地記錄下來。這種新型的交易數據,包含很多交易行為和市場微觀結構的信息。除金融市場外,超級市場或商店通過信用卡完成的交易,其交易以及交易者的信息,也同樣可以獲得。對這種實時交易數據進行計量經濟學建模及推斷,產生了一個新的計量經濟學分支超高頻數據計量經濟學( econometrics ofultra-high frequency data ) 。更多討論參見Engle( 2000)和Engle Russell( 1998)。
最后一個例子是面板數據。以前大部分經濟數據,要么是時間序列數據,要么是橫截面數據。現在,越來越多的二維數據,即對每個橫截面單位( 如個人、家庭、國家等) ,可以在不同時期跟蹤并測度。這種二維數據稱為面板數據。一個很著名的例子,是美國密歇根大學PSID 調查數據。這個數據庫調查了很多美國的個人和家庭,而且在不同時期跟蹤測度,對研究美國勞動力市場與收入分配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這種數據推動了面板數據計量經濟學的發(fā)展。實際上,不僅是面板數據,現在也可每天觀測到一個曲線,如IBM 股票價格每天從開盤到收盤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又如不同城市每天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這些在統(tǒng)計學上稱為函數數據,有相應的統(tǒng)計模型,更多討論參見Ramsey 和Silvema ( 2005)。上面幾個例子表明,數據的類型,即經濟測度的類型,在很多方面都推動了計量經濟學學科的發(fā)展,這其實是經濟統(tǒng)計學對計量經濟學發(fā)展的影響和重要貢獻。第五,一個多世紀前,有一位美國學者說過,統(tǒng)計思想與統(tǒng)計思維總有一天會和要求一個人能夠讀、寫一樣,是一個人在現代社會中所具備的基本能力。培養(yǎng)大量具有經過系統(tǒng)訓練的經濟統(tǒng)計人才,對完善一個國家的治理體系與提高治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中國經濟統(tǒng)計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培養(yǎng)大量高素質、具有系統(tǒng)的經濟統(tǒng)計學訓練的專門人才,推動中國市場化經濟轉型、提高宏觀與微觀經濟管理水平,提高國家社會治理水平。尤其是,現代社會是信息爆炸的社會,需要培養(yǎng)大量懂得搜集數據、分析數據、解釋數據、基于數據進行決策與管理的經濟統(tǒng)計人才
四、如何推動經濟統(tǒng)計學的發(fā)展
如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提升與發(fā)展經濟統(tǒng)計學?第一,堅持經濟統(tǒng)計學是經濟測度學這個基本學科定位。經濟統(tǒng)計學用數字描繪各種經濟現象、各種經濟主體、各個經濟部門和各個不同層次在不同時間的動態(tài)全景圖像。經濟統(tǒng)計學的最主要任務是經濟測度方法論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能夠更精確地測度經濟現象、經濟行為和經濟變量的理論方法與工具,并應用于實踐。這個基本定位將保證經濟統(tǒng)計學在經濟學中的基礎地位,從而不會受到包括數理統(tǒng)計學和計量經濟學在內的其他相關學科在中國興起的可能沖擊與影響。一些學者曾提出廣義經濟統(tǒng)計學的建議,將作為推斷方法論的計量經濟學作為其中一部分。
這種想法符合統(tǒng)計學的范疇定義,即如統(tǒng)計學分為描述統(tǒng)計學和推斷統(tǒng)計學那樣,經濟統(tǒng)計學也可分為經濟測度學和計量經濟學。然而,由于歷史的原因,計量經濟學作為一個學科在國外已有80 多年歷史,在中國也有30 多年發(fā)展歷史。如果將計量經濟學作為經濟統(tǒng)計學的一個組成部分,有可能會出現計量經濟學取代經濟統(tǒng)計學的情形。因此,堅持經濟測度學的基本定位可以更加明確經濟統(tǒng)計學的學科特色,有利于經濟統(tǒng)計學的長遠發(fā)展。在這方面,邱東( 2013)對國民經濟統(tǒng)計學科的定義與內涵、外延發(fā)展,做了精確闡述。
事實上,在國外,經濟統(tǒng)計學主要也是定位在經濟測度學方面。第二,發(fā)展經濟統(tǒng)計學必須立足本土化。在中國,經濟統(tǒng)計,特別是現代統(tǒng)計學意義上的經濟統(tǒng)計,歷史不是很長。中國地大物博、不同地區(qū)之間、城鄉(xiāng)之間與不同群體或階層之間差異巨大,經濟統(tǒng)計不但水平較低,而且面臨的挑戰(zhàn)與困難也特別巨大。這種基本國情為在中國發(fā)展經濟統(tǒng)計學提供了一個很大的空間,比如,關于宏觀經濟數據的構建,一個重要問題是處理季節(jié)性因素。在西方的經濟統(tǒng)計工作中,季節(jié)性因素對經濟變量的影響,比如感恩節(jié)、圣誕節(jié)、元旦等等,其處理都有一套成熟的方法,但是這些方法并不完全適合一些具有中國特色的季節(jié)性因素。比如中國的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春節(jié),都是根據中國農歷而定,而不是根據西方公歷而定的季節(jié)性因素。這些季節(jié)性因素的處理方法將與國外季節(jié)性因素的處理方法有所不同,這是中國特色。
又如,中國在過去30 多年,成功地從計劃經濟模式轉為市場經濟模式。但是,與西方發(fā)達國家相比,中國市場經濟發(fā)育、成熟的程度還比較低。中國經濟統(tǒng)計學家能否提出一套刻畫中國市場經濟發(fā)展成熟程度的指標,以測度中國市場經濟完善的程度? 還有,中國過去30 多年,以要素投入為主要特征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已經面臨一個轉折點。中國經濟必須經濟轉型,以確保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對中國過去30 多年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所帶來的一些不可持續(xù)的因素制約,如對環(huán)境污染的經濟成本,在統(tǒng)計方法上還沒有一個系統(tǒng)的、有說服力的量化描述與估計。最后,中國正處于實現以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為主要內容的中國夢過程中,對中國夢的量化指標的構建,包括對人民幸福感指數的構建,也是中國經濟統(tǒng)計學家,計量經濟學家與經濟學家可以做的具有理論與現實意義的研究工作。總之,立足本土、立足國情、服務國家社會經濟發(fā)展需要,將使經濟統(tǒng)計學煥發(fā)出巨大的發(fā)展活力。第三,大力促進學科交叉與融合,通過學科交叉與融合,推動中國經濟統(tǒng)計學的發(fā)展與現代化。上文在描述經濟統(tǒng)計學的重要作用時,討論了經濟統(tǒng)計學對發(fā)展其他學科,特別是計量經濟學的重要作用。同樣地,包括經濟理論、計量經濟學、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學在內的其他相關學科的發(fā)展,對發(fā)展經濟統(tǒng)計學也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前面提及,著名經濟統(tǒng)計學家錢伯海在他的晚年,集中精力從事社會勞動價值論的研究,他從經濟統(tǒng)計學研究中深深感受到要發(fā)展經濟統(tǒng)計學,特別是國民經濟綜合平衡核算體系,必須有新的經濟理論作為指導。作為經濟測度學,經濟統(tǒng)計學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統(tǒng)計抽樣調查。
在這方面,數理統(tǒng)計學特別是抽樣理論的最新發(fā)展可以提供很大幫助。在國民經濟統(tǒng)計學中,對宏觀經濟變量的測度,以及對宏觀經濟變量之間數量關系的描述及解釋,也需要經濟理論的指導。宏觀經濟變量是微觀經濟變量在一定時期內的加總( aggregation) 。由于微觀個體的異質性,加總以后的宏觀經濟變量的性質,以及宏觀經濟變量之間的數量關系,與原始的微觀經濟變量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可能有很大的不同。在微觀經濟學中,一個著名的例子,就是需求函數,即微觀個體需求與個體收入之間的關系,如果對微觀層面?zhèn)€體的需求函數加總,所獲得的總需求與總收入之間的關系與原來個體的需求函數將有所不同,除非微觀個體消費者的效用函數滿足所謂的hypathetic utility function 假設。由此可以看出,對宏觀經濟變量的測度( 類似加總) 之后,如何理解宏觀經濟變量的性質以及它們之間的數量關系,需要有微觀基礎,而這就涉及到經濟理論。另一方面,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學對理解宏觀經濟變量的性質也是很有助益的。例如,Granger( 1980)討論了微觀消費函數的加總問題。他假設個體之間的邊際消費傾向系數有所不同,而且微觀個體的邊際交易傾向的數值可視為是從 分布中產生的實現。
加總以后的宏觀消費變量與原始個體消費變量的統(tǒng)計性質將出現本質區(qū)別: 雖然微觀個體的消費是一個短記憶的時間序列,但是加總以后的宏觀消費變量將具有長記憶( longmemory) 的時間特性??傊?,推動各個統(tǒng)計學科的交叉與融合將促進各個學科的發(fā)展,包括經濟統(tǒng)計學。不管是計量經濟學、經濟統(tǒng)計學或是數理統(tǒng)計學,這些相關學科都有它們共同的基礎,即統(tǒng)計思想與統(tǒng)計思維。因此這些學科完全能夠在互相交叉融合中不斷完善。同時,也有可能因此產生一些新的交叉學科。例如,實驗產生的數據與現實觀測經濟數據有很多不同特點。特別地,經濟觀測數據是各種因素聯合作用的結果,而且具有不可實驗性( 即不能通過重復實驗獲得) ,因此一般情況下沒有辦法將其中某一或某些因素所產生的經濟后果準確地分離測度出來。而實驗經濟學則借鑒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通過控制實驗條件排除其他因素的影響,從而可以較精確地測度所關注因素所產生的后果。實驗經濟學實質上是通過可控實驗改進經濟測度,從而可以更好地研究經濟行為與經濟規(guī)律,包括經濟因果關系。
事實上,實驗經濟學與經濟測度學及計量經濟學的交叉與融合,正在產生一個新的交叉學科,即實驗計量學( experimetrics)。第四,為了發(fā)展經濟統(tǒng)計學,必須大力推動國際化,通過國際化推動經濟統(tǒng)計學的發(fā)展。在中國,經濟統(tǒng)計的歷史相比西方國家短得多,特別是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踐只有30 幾年歷史,而西方成熟的市場經濟已有幾百年歷史,我們在統(tǒng)計資料搜集、統(tǒng)計方法與工具等各個方面,還有較大差距。上個世紀70、80 年代,中國國家統(tǒng)計局和廈門大學合作,提出了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這是西方經濟統(tǒng)計學、現代經濟學和中國經濟實際相結合的一個范例。今天中國的經濟統(tǒng)計學同樣可以從國外相關學科學到很多有益于自己學科發(fā)展的知識。例如,眾所周知,GDP 大體反映了一個經濟體社會財富水平。但是GDP 作為描述經濟發(fā)展的指標,有很多缺陷,既不能精確地反映總量,也不能反映經濟活動的質量與效益,更不能反映經濟結構、社會分配、民生改善、以及對環(huán)境破壞的程度等等。
認識到GDP 的種種缺陷,國外學者,包括經濟統(tǒng)計學家、經濟學家,過去幾十年提出各種指標,試圖修正GDP 的缺陷,比如Nordhaus 和Tobin( 1972)提出了去除環(huán)境污染和交通堵塞等成本的凈經濟福利指標; Repetto等( 1989)提出了扣除資源損耗成本的國內生產凈值; Daly、Cobb( 1989)提出了將財務分配狀況、社會成本等因素計算在內的所謂可持續(xù)經濟福利指標; Pinter、Hard( 1995)提出可持續(xù)發(fā)展指數; VonWeizsacker 等( 1997)提出了綠色GDP 概念,等等。這些對構建適合刻畫中國宏觀經濟增長與發(fā)展水平的指標都有很好的借鑒意義。第五,必須順應時展潮流,與時俱進地發(fā)展經濟統(tǒng)計學。我們正處于一個大數據的時代,大數據提供了極其豐富的信息。如何有效地獲取大數據中的有用信息,統(tǒng)計學無疑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方法、理論與工具。與此同時,大數據也為包括經濟統(tǒng)計學在內的統(tǒng)計學等分支學科的發(fā)展提供了一個新的廣闊空間。例如,包括跨境電商在內的電子商務,正在中國蓬勃興起,深刻地影響了貿易、購物、消費乃至生產形態(tài)。如何統(tǒng)計電子商務成為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經濟統(tǒng)計問題,這也為經濟統(tǒng)計學的發(fā)展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遇,又如,大數據使得以較高頻率測度宏觀經濟變量成為可能。目前絕大多數的宏觀經濟變量( 如CPI) 最高頻率只有月度數據,在大數據條件下,完全有可能獲得更高頻( 如每周) 的宏觀經濟數據,這樣可更及時反映客觀經濟運行情況。第六,加速經濟統(tǒng)計學教材更新換代,盡可能地全面反映幾十年來中國乃至世界上經濟統(tǒng)計學和現代統(tǒng)計學的研究成果。在國外,不論是統(tǒng)計學還是經濟學相關專業(yè),大都沒有經濟統(tǒng)計學課程設置,因此也就沒有相應的教材。這與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等其他經濟學課程有很大不同。因此,中國經濟統(tǒng)計學教育必須更加注重教材建設,在明確學科定位的基礎上,總結國內外各個相關學科以及經濟統(tǒng)計的理論與實踐,盡量汲收國內外所有有用的研究成果與經驗,爭取使經濟統(tǒng)計學的研究與教育不但成為中國經濟學教育的一大特色,同時也成為引領世界前沿研究的國際化學科。
五、結論
本文從統(tǒng)計學和經濟學統(tǒng)一的視角出發(fā),分析論述了現代統(tǒng)計學若干分支,特別是概率論、統(tǒng)計學、描述統(tǒng)計學、數理統(tǒng)計學、經濟統(tǒng)計學、計量經濟學以及經濟理論( 包括數理經濟學) 之間的內在聯系,包括它們的區(qū)別與聯系,以及發(fā)展前景。分析表明,統(tǒng)計學的這些相關學科,各自定位非常清晰,在各自學科發(fā)展方面,都有自己不可替代的發(fā)展空間。其中,經濟統(tǒng)計學既是統(tǒng)計學的分支,也是經濟學的分支,是統(tǒng)計學與經濟學結合的交叉學科,具有統(tǒng)計學和經濟學雙重學科身份。經濟統(tǒng)計學本質是經濟測度學,是經濟測度的方法論,是經濟學實證研究的前提與基礎。這是經濟學其他任何相關學科,包括計量經濟學,經濟理論,數理經濟學等無法替代的;也是統(tǒng)計學的其他相關學科,包括數理統(tǒng)計學無法替代的。
隨著中國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發(fā)展,作為推斷方法論的數理統(tǒng)計學與計量經濟學,因為有日益增加的需求而得到迅速發(fā)展。作為從樣本數據推斷母體特征的一般方法論,數理統(tǒng)計學因為符合科學研究與探索的過程與需求而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很多領域有廣泛的應用。作為經濟實證研究的推斷方法論,計量經濟學在中國過去30 多年來有了巨大的發(fā)展。在《經濟研究》、《統(tǒng)計研究》、《管理世界》等國內頂尖學術期刊,可以看到大量應用計量經濟學理論與方法的實證研究,而專門研究經濟測度的經濟統(tǒng)計學的文章的數量則相對減少,這主要是因為經濟實證研究對推斷方法論日益增加的需求。計量經濟學方法的大量使用,顯著地提升了中國經濟實證研究水平與規(guī)范程度。
1、課程教學定位不明,缺乏專業(yè)針對性。以我校為例,《計量經濟學》是工商管理、國際貿易、信息管理、會計、物流管理、市場營銷等專業(yè)的必修課程。然而不同專業(yè)對計量經濟學課程的要求不同,如信息管理、物流管理、國際貿易等專業(yè)要求定量分析較多,應以理論方法為主,而工商管理、會計、市場營銷等專業(yè)則應以實際應用為主。并且,每個專業(yè)都有其專業(yè)特點和要求,必然導致計量經濟學在各專業(yè)的應用和應用程度有較大的區(qū)別。然而,現有計量經濟學課程的設置、教材建設、教學大綱的規(guī)范都過于泛化,難以適應專業(yè)需求。特別是教學案例的分析,此專業(yè)學生聽彼專業(yè)的案例,往往會聽得云里霧里的,結果不能激發(fā)學習的興趣,所以學校在安排課程時應盡量一個專業(yè)一個班,而不是多個專業(yè)一起,應根據不同專業(yè)學生設置教學案例。
2、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單一化。目前,計量經濟學教學方法或教學手段大體經歷了由黑板教學到黑板與多媒體結合,再到多媒體教學的過程。黑板教學多側重于計量經濟學基礎方法的數學推導和邏輯推理,而多媒體教學則更多以PPT的板書方式、計量軟件輔助教學來展開計量經濟的學習?,F在比較受推崇的教學方式是黑板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的模式,只有在必要時才會用黑板表達相關方法的基本數學原理。一般院校要求計量經濟學課時至少要48課時,有的甚至要96課時。那么,對于如此復雜的課程來說,要想在短短的48課時內講完一元或多元線性回歸、非線性回歸、虛擬變量、異方差、自相關、多重共線性、聯立方程和時間序列等內容,來配合事先擬定好的教學進度計劃,就算是從事多年計量經濟教學的教師也要花費大量時間來掌握教學內容、各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重點和難點,何況那些專業(yè)基礎知識不是很扎實、剛剛接觸計量經濟學的學生,他們只能被動地去接收老師所要傳達的所有信息,難吸收、理解這些信息的內容和作用,更無從談其應用。
3、輕能力培養(yǎng)與實際應用。學習計量經濟學的最終目的是要學會應用。然而,現在普遍存在的現象:大多數學生不會應用倒還算是小事,更甚者是根本就忘記計量經濟學內容。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有:(1)缺乏研究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這一點主要體現著案例教學上。現有計量經濟學所提供的案例都是與章節(jié)內容緊密相連的,但多數案例仍然過于簡單化和抽象化,沒有給予學生充分挖掘的計劃,而使案例教學流于形式。我們知道,計量經濟學講究的是由問題入手,然后選擇變量—設計模型—收集、處理數據—建立模型—模型檢驗的過程。以GDP數據處理為例,學生首先應該判定GDP是按可比價格計算,還是按現行價格計算的;然后要檢驗這個數據是不是存在異方差性、自相關性等問題;最后,通過相關方法的解決處理,才能用這個數據去分析問題。而事實是,我們把所有可能面臨的問題都想到了,都提前做好了,那么學生在做案例時就像填空一樣,機械地完成教學內容的每一步,仍過多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這樣既達不到計量經濟學習的目的,也不能鍛煉學生研究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2)計量經濟學的理論課與實踐課銜接性不強。應用計量經濟學除了要學會計量方法,還要學會相關計量軟件(如Eviews,Stata,SAS等)操作與分析。然而,現在問題是計量經濟的理論課與實踐課銜接性不強:一方面是由于教學計劃導致的,48課時除了要上理論課,還包括實踐課,這就很難兩者兼顧;另一方面就是學校的教學條件跟不上,如實驗室太小,計算機太少,一次安排不下很多人上機等情況,這樣分批次就會影響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再者,課堂上老師與學生互動環(huán)節(jié)較少,學生演示機會不多,也會降低其學習計量經濟的興趣,課后不愿動手去練習操作。
二、計量經濟學教學的若干改進建議
1、合理安排課程設置。《計量經濟學》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課程,要求學生具有宏微觀經濟學、高等數學、矩陣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經濟統(tǒng)計學等先修課程的良好基礎。許多老師都會有“難教”的感覺,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學生的基礎知識不夠扎實,但作者認為也與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的設置有關。比如大一、大二期間學習高等數學、宏微觀經濟學、矩陣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和統(tǒng)計學的學習,大三第一學期就應該緊接學習計量經濟學,而不是將計量經濟學安排在大四,這樣學生就會很快投入到計量經濟學的學習中,容易理解和吸收,而不是找尋或重拾學過但已忘記的內容。再者,我在教學中就碰到過將統(tǒng)計學與計量經濟學安排在同學期同時開課,甚至統(tǒng)計學比計量經濟學晚開課,這樣就給計量經濟學老師授課時帶來很大的困難,在講授過程中還得兼顧統(tǒng)計學基礎知識的講解,不但占用計量經濟學的授課時間,也會打亂教學大綱安排,嚴重影響教學效果。
2、強調專業(yè)教學。這樣做主要是比較有針對性,將計量經濟學的理論內容與專業(yè)案例相結合,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了解計量經濟學在本專業(yè)哪些領域應用,如何應用,怎么實踐等,從而克服計量經濟學“難學”、抽象而模糊或無從下手的局面。以國貿專業(yè)為例,就會根據專業(yè)背景選取實際利用外資額(FDI)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影響等問題來研究,既從定量角度讓學生真正了解貿易對中國的影響情況,又將所學計量經濟的內容融會貫通,并且一個案例的分析還能啟發(fā)、衍生出新的問題,就可以跟學生共同探討、研究,增強相互之間的溝通,有利于促進學生自發(fā)去學習本門課的興趣。3、重視啟發(fā)教育。計量經濟學本質上是一種分析問題的工具,那么就需要去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去激發(fā)學生的探索精神
,才能充分展示計量經濟這門工具的有效性。為此,要重視研究性學習、探究性學習、協(xié)作學習等現代教育理念在教學中的應用,如展開課程論文研究與寫作等形式。老師通過有針對性地講解哪些是好的選題,哪些是不好的選題,這一選題的目前研究現狀及存在問題,然后以問題出發(fā),結合所學的計量經濟內容讓學生參與、判斷、分析這些問題,這樣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學生就會改被動變主動,積極去學習。此外,計量經濟學教材的選取也是很重要的,一本好的教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因此,對于非統(tǒng)計專業(yè)學生來說,教材的選取應當注意以下幾點:(1)內容簡練,深入淺出,避開復雜的數學推導過程;(2)重點介紹計量經濟方法、計算結果的統(tǒng)計與經濟意義分析;(3)詳細介紹計算機軟件操作步驟,幫助學生理解計算結果,學會計算操作;(4)教材結構和內容設計要具有繼承性和集成性,要能兼顧國內外同類教材的精華,介紹計量經濟的前沿知識,體現計量經濟學的發(fā)展趨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