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會計中的受益原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重要性是會計、審計理論與實務中的一個基礎概念和基本原則,在會計和審計中有著十分廣泛的運用,它的運用強化了對關鍵性問題的核算、簡化了核算工作、提高了會計工作效率,因此受到廣泛的重視。筆者著重分析重要性原則在成本會計中的運用,以期達到對重要性原則的進一步認識。
二、重要性原則的內涵
(一)重要
性的判定從會計角度看,我國會計準則并沒有對重要性原則給出明確的定義,只是要求在會計核算過程中對經濟業(yè)務或會計事項,應區(qū)別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和程序。那些對資產、負債、損益等有較大影響,并進而影響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據(jù)以做出合理判斷的重要會計事項,必須按照規(guī)定的會計方法和程序進行處理,分別核算、單獨反映、力求準確、作重點說明,并在財務會計報告中予以充分、準確的披露。而對于次要的會計事項,在不影響會計信息真實性和不致于誤導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做出正確判斷的情況下,可適當簡化處理、合并反映。在評價某項經濟業(yè)務的重要性時,應當從質和量兩個方面綜合進行分析。從性質方面來說,當某一事項有可能對決策產生一定影響時,就屬于重要項目;從數(shù)量方面來說,當某一事項的數(shù)量達到一定規(guī)模時,就可能對決策產生影響,因而也是重要的。
(二)對重要性原則的進一步分析
1.運用重要性原則是“成本效益原則”的要求。從會計是企業(yè)適應生產發(fā)展和加強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要求這個角度來看,會計核算的最終目的是提高企業(yè)的經濟效益。而會計核算又需要支付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如果對所有會計事項的處理一律不分輕重主次和繁簡詳略,采取完全相同的處理方法,全面詳盡進行核算必將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增加會計核算的成本,抵消會計管理帶來的效益甚至讓企業(yè)得不償失。在會計核算中堅持重要性原則,能夠使會計核算在全面反映的基礎上突出重點,加強對經濟活動和經營決策有重大影響和有重要意義的關鍵性問題的核算,有助于簡化核算,節(jié)約人力,提高工作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運用重要性原則,有利于把握住問題的實質,抓住關鍵點。從會計信息的使用者來說,雖然越詳盡的信息越有利于其做出正確的決策,但是如果會計信息不分主次,有時反而會影響使用者對信息的正確理解,影響決策。那些對經營決策有重要影響的經濟事項對其決策更為重要。
3.運用重要性原則需合理運用會計職業(yè)判斷。2006年頒布的新準則更充分地體現(xiàn)了以原則為導向的制定基礎,需要大量運用職業(yè)判斷。在基本準則中對于重要性原則定義是模糊的,如要求企業(yè)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反映與企業(yè)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xiàn)金流量等有關的所有重要交易或事項,但對重要性的標準并沒有做出明確規(guī)定。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如何把握重要性水平,從而正確披露會計信息,只能通過會計人員根據(jù)相關性、實質重于形式等原則作出的主觀判斷加以確定。
三、重要性原則在成本會計中的運用分析
重要性原則在成本會計中的運用較為普遍,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賬戶設置
對于制造費用,如果發(fā)生在基本生產車間,必須先通過專門的賬戶“制造費用”進行核算,月末再根據(jù)一定的分配標準分配進入“生產成本”賬戶,而如果發(fā)生在輔助生產車間,則可以不用通過“制造費用”賬戶核算,可以在發(fā)生時直接進入“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賬戶,原因是相對而言基本生產是重要的必須詳細反映,輔助生產是次要的可以簡化反映。
在給生產成本賬戶設置成本項目時可根據(jù)重要性原則調整,一般按照“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費用”設置專欄,但若企業(yè)發(fā)生的廢品損失、停工損失很多,可增設“廢品損失”、“停工損失”成本項目;若企業(yè)耗用的燃料和動力較多,可增設“燃料和動力”成本項目等。再如,若企業(yè)生產的自動化程度較高,使得直接人工成本所占比重較低,則可不單設“直接人工”成本項目,只設置“直接材料”和“加工成本”兩個成本項目。
(二)輔助生產費用的分配
輔助生產費用分配的直接分配法、計劃成本分配法和順序分配法均體現(xiàn)了重要性原則的運用。
1.直接分配法是指在各輔助生產車間發(fā)生的費用,直接分配給輔助生產以外的各受益單位,輔助生產車間之間相互提供的產品和勞務,不互相分配費用。這種方法計算簡單,但由于不考慮各個輔助生產車間之間互相提供勞務或產品的情況,導致分配結果的準確性差,因此主要適用于各輔助生產車間之間相互提品或勞務較少的企業(yè)。這是因為當各輔助生產車間之間相互提品或勞務較少時,不考慮它們之間相互提供勞務或產品的情況,對成本分配結果的影響較小,這時既不會影響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決策,又可簡化輔助生產費用分配工作,符合重要性原則。
2.計劃成本分配法是指根據(jù)輔助生產車間提供的產品、勞務數(shù)量及其計劃單位成本,計算為各車間、部門提供服務的產品和勞務數(shù)量應分配的費用。對輔助生產車間發(fā)生的實際成本與按計劃成本計算的分配額之間的差額,由于對成本計算影響較小,按重要性原則可以簡化核算,可不再按受益比例進行分攤,而直接增加或沖減管理費用。
3.順序分配法,是指個輔助生產車間的費用是按照受益多少的順序依次排列,受益少的排在前面,先將費用分配出去,受益多的排在后面,后將費用分配出去。這里的排序就考慮了重要性原則,本質就是輔助生產內部相互提品或勞務時只計算影響大的費用,不計算影響小的費用,受益少的(即提供給其他輔助生產車間多的)在前面,向所有受益對象分配費用,包括分配給其他輔助生產車間,受益多的(即提供給其他輔助生產車間少的)在后序分配,不向前序分配費用,因其提供給前序的費用少顯得不重要,所以只需將該輔助生產車間原來的費用加上前序分來的費用向后序及外部的受益對象分配費用。這種方法適宜在各輔助生產車間相互提品或勞務有明顯差距時采用,此時充分體現(xiàn)出了重要性原則的思想。
(三)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的分配
1.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法。如果企業(yè)月末在產品數(shù)量很少,價值低,在產品成本的計算與否對完工產品成本的影響很小,就可以不計算在產品成本,而把本月歸集的全部生產費用作為完工產品的成本。
2.在產品按所消耗原材料費用計價法。如果企業(yè)月末在產品數(shù)量較大,而且原材料費用在成本中所占比重較大,加工費用比重小,為簡化核算,在產品可以只計算耗用的原材料費用,不計算其他加工費用,產品的加工費用完全由完工產品負擔。
3.在產品按年初固定成本計價法。如果企業(yè)月末在產品數(shù)量變化不大且各月費用發(fā)生較均衡,則月末在產品成本可以按照年初在產品成本確定。因為在這種條件下月末在產品實際成本相差不大,算不算各月在產品成本的差額對完工產品成本計算都影響不大,因而不用費時費力地計算分配,既簡化了核算工作,同時又反映出了在產品占用的資金。
4.在產品按完工產品成本計算。如果企業(yè)月末在產品已經接近完工,根據(jù)重要性原則,可以將月末在產品視同完工產品分配費用。
5.定額成本法計算在產品成本。這種方法下,月末在產品成本按其數(shù)量和單位定額成本計算確定,月初在產品費用加本月生產費用減月末在產品的定額成本的差額作為完工產品的成本。該方法下每月實際發(fā)生的生產費用脫離定額的差異在產品不負擔,全部由完工產品負擔,在各項消耗定額或費用定額比較準確、穩(wěn)定和各月在產品數(shù)量變化不大的條件下,由于脫離定額的差異原本就小,在產品分不分脫離定額的差異對完工產品成本計算都沒有什么區(qū)別,因此不必計算分配在產品應分的差異而直接按年初在產品成本固定計算。
(四)聯(lián)產品和副產品成本的計算
聯(lián)合產品是企業(yè)的主要產品,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其銷售價格較高。因此,根據(jù)重要性原則,在對聯(lián)合生產成本進行分配以計算出各種聯(lián)產品成本時,應采用比較準確、詳細的方法進行分配和計算,常用的有實物量分配法、系數(shù)分配法、銷售價值分配法和可實現(xiàn)凈值分配法等。而副產品是指在主要產品生產過程中附帶生產出來的非主要產品。副產品不是企業(yè)生產活動的主要目的,價值比較低,對企業(yè)的收入影響較小。根據(jù)重要性原則,在分配聯(lián)合生產成本時,通常是將副產品直接按一定標準計價,然后從聯(lián)合生產成本中扣除即可計算出主要產品成本。副產品的計價方法主要有副產品不負擔聯(lián)合生產成本法、副產品按計劃成本計價法、副產品按售價減去銷售費用和銷售稅金后的余額計價法等,都屬于簡化處理的方法,計算較粗略。
(五)制造費用計劃分配率分配法
采用這種方法,不論各月實際發(fā)生的制造費用多少,每月各種產品成本中的制造費用都是按年度計劃確定的計劃分配率分配。平時發(fā)生制造費用時計入“制造費用”賬戶借方,根據(jù)計劃分配率分配制造費用時,直接計入“制造費用”的貸方,這樣“制造費用”借貸方之差,就是已分配和實際制造費用的差額,這個差額就表現(xiàn)為制造費用的期末余額。對于這一余額,平時就累計留在“制造費用”科目中,年末一般直接將其計入12月份產品的生產成本。在年度制造費用計劃分配率接近實際時制造費用賬戶年末余額不大,對成本核算影響較小所以可以不必精確分配,簡化了核算工作,符合重要性原則的要求。
(六)固定資產后續(xù)支出的核算
不滿足資本化條件的固定資產更新改造支出、裝修支出以及修理支出,在發(fā)生當期直接計入損益,不再采用預提或是待攤的辦法。費用化的固定資產后續(xù)支出,不管該項費用實際發(fā)生在企業(yè)管理部門還是基本生產車間、輔助生產車間,按照新會計準則要求都是直接做入“管理費用”賬戶,這點不同于以往的會計處理。以前是按照費用發(fā)生地點進行費用核算,如發(fā)生在企業(yè)行政管理部門的,計入“管理費用”,發(fā)生在生產車間的計入“制造費用”。筆者認為這是新會計準則對重要性原則的運用,即因為這種費用化的后續(xù)支出對企業(yè)成本核算影響不大,為了簡化成本核算工作將其直接計入管理費用。尤其是當這種后續(xù)支出發(fā)生在輔助生產車間時,按照原來的核算辦法進行會計處理更是顯得麻煩,而采用新準則的規(guī)定進行處理就簡化得多。
關鍵詞:企業(yè)年金計劃 確定繳費型計劃 確定受益型計劃 會計計量
會計計量是財務會計中的一個核心問題。盡管我國會計計量遵循歷史成本原則,但隨著會計準則改革力度的加大,資本市場的逐漸完善,公允價值這種能體現(xiàn)會計信息相關性與及時性的計量屬性正逐步被運用到我國各項具體會計準則之中。在此背景下對于企業(yè)年金計劃的研究,從企業(yè)的角度出發(fā),確定繳費型年金計劃(DC計劃)會計處理簡單,可在歷史數(shù)據(jù)的基礎上建立計量公式或采用一定標準來計算提取額以便計人相關年金費用。而確定受益型企業(yè)年金計劃(DB計劃),由于精算假設的復雜性和會計計量的不確定性,目前我國并沒有將此種年金計劃納入會計核算體系,因此是研究的重點。本文在借鑒國際及西方發(fā)達國家有關會計準則的基礎上,對我國與確定受益型企業(yè)年金有關的資產、負債及損益的會計計量進行具體分析,以期能對會計實務處理進行指導。
一、繳費確定型企業(yè)年金會計計量研究
(一)繳費確定型企業(yè)年金的計量屬性 我國企業(yè)對DC計劃有關會計要素的計量不考慮精算方法,DC計劃企業(yè)年金的提存額是根據(jù)歷史數(shù)據(jù)或經驗進行判斷,主觀的因素較大。因此在對DC計劃的成本及負債進行計量時,我國采用的是歷史成本,一般采用年金合同規(guī)定的繳費額進行成本及負債的計量。而在年金基金的運營管理環(huán)節(jié),DC計劃年金基金的初始計量與后續(xù)計量則根據(jù)《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0號——企業(yè)年金基金》采用年金受托機構提供年金基金的公允價值,有關會計要素的具體計量也遵循此準則。
(二)繳費確定型企業(yè)年金的計量內容及方法 在企業(yè)會計核算中,繳費型企業(yè)年金計量的內容僅為年金的提存額,在我國現(xiàn)行的年金制度下,應結合企業(yè)年金計劃與繳費形式按一個固定的公式來確定繳費率。在我國實務處理中,通常將職工的職務、職稱、工齡、和工作崗位等因素綜合考慮,采用一定的方法計算年金提取額以便計入相關費用。計量的方法主要是采用建立一定的計算模型和衡量標準來進行計提。(1)企業(yè)效益與職工工齡確定法。此種方法將企業(yè)年金與個人儲蓄性保險掛鉤并行,企業(yè)在每個月按個人儲蓄性保險額的一定比例繳費,繳費的標準依據(jù)企業(yè)效益基數(shù)和職工工齡確定。這種做法即堅持了自愿性原則,同時增強了職工個人的保障意識。計算公式為:Y=A+bX;其中,Y指企業(yè)月繳費額,企業(yè)繳費金額與個人儲蓄保險金額的比例為1:1,若個人自愿多繳,數(shù)額不限,但企業(yè)只按標準額予以繳納;A指繳費基數(shù),根據(jù)企業(yè)效益情況確定為3元至10元,隨著企業(yè)效益和支付能力的變化,繳費基數(shù)可上下浮動;b指工齡系數(shù),為0.5元至1.00元,以此浮動主要是鼓勵職工多為企業(yè)服務;x指職工工齡。(2)絕對額分配法。此種提取方法主要采用了一些主觀的判斷標準,人為的因素較大,因此要對采用的標準進行客觀評估,如以下方法:按本企業(yè)職工工齡長短確定繳費額,企業(yè)將每年用于企業(yè)年金的數(shù)額按一定的標準劃分為若干檔次,每一檔次對應一定的繳費額,職工按對應檔次享受企業(yè)年金,見表(1)。確定企業(yè)年金的繳費水平和方法應注意兩方面問題:一是在選擇補充方法時,一定與本企業(yè)的實際情況相符,究竟選擇哪一種繳費方法一定要廣泛聽取企業(yè)各方面的意見,與企業(yè)內部分配特點相適應;二是在具體的補充或獎勵水平上要注意各類別之間的差別,不能過分懸殊。以上是針對于微觀層面的企業(yè)計算企業(yè)年金的具體方法,財政部于2003年印發(fā)的《關于企業(yè)為職工購買保險有關財務問題的通知》中規(guī)定:“有條件的企業(yè)為職工建立補充養(yǎng)老保險金,遼寧等完善城鎮(zhèn)社會保障體系試點地區(qū)的企業(yè),提取額在工資總額4%以內的部分,可作為勞動保險費列入成本(費用);其它非試點地區(qū)的企業(yè),從應付福利費中列支,但不得因此導致應付福利費的赤字?!币虼耍_定繳費型企業(yè)年金如何計量,應該同時得到國家稅收政策的支持,企業(yè)應在稅收優(yōu)惠政策的基礎上,結合稅收籌劃,采用科學的精算方法,合理計提繳費型企業(yè)年金,使企業(yè)整體利益與職工個人利益得以統(tǒng)一并最大化。
二、受益確定型企業(yè)年金會計計量研究
(一)受益確定型企業(yè)年金的計量屬性 鑒于DB計劃的性質與特點,DB計劃信息使用者需要更多關注會計信息的相關性與及時性,企業(yè)在DB計劃資產、負債及損益的會計計量時要運用大量的精算假設與財務假設,因此導致DB計劃在進行會計計量時應采用除歷史成本以外的計量屬性。事實上,DB計劃預計負債的主要部分年金義務現(xiàn)值采用的會計計量屬性是現(xiàn)值,它是根據(jù)在職工退休后企業(yè)應支付的預定企業(yè)年金的折現(xiàn)金額進行計量,要求較高的折現(xiàn)技術與較精確的折現(xiàn)方法。而DB計劃年金資產則采用的是公允價值計量屬性,可以借鑒我國DC計劃年金基金的計量。由此產生的年金成本在具體計量時主要運用的也是這兩種屬性。
(二)受益確定型企業(yè)年金的計量特點 確定受益型企業(yè)年金的計量特點主要有以下方面:(1)計量的不確定性。由于確定受益型計劃需要借助精算假設以及其在確認和報告中的獨特做法,使得這種年金的會計計量較為復雜,而一系列不確定因素的存在則是導致這種復雜性的內在原因。如在確認和計量預計福利義務現(xiàn)值(即預期未來要支付的年金的精算現(xiàn)值)時,需要對一些不確定的未來數(shù)須加以估計和判斷,這些未來數(shù)是建立在一系列精算假設的基礎上,一旦這些假設發(fā)生任何微小變化,都可能引起預計福利義務現(xiàn)值的較大變動,從而影響年金費用與債務的計量。并且影響精算的眾多不確定因素是企業(yè)無法控制的,這就決定企業(yè)只能被動地依賴精算師的精算,以此來調整自己的會計行為。同時,在權責發(fā)生制下,遞延項目的分攤也存在不確定性,由于分攤是在過去和未來期間進行的,這就需要對分攤的合理性和預期的依據(jù)做出假設,這必然使分攤方法和標準的確定包含了主觀成分,客觀性無法得到證實。因而,可以說企業(yè)年金會計計量主要是面對未來不確定事項的會計處理行為,它需要大量運用估計和判斷的方法,以未來現(xiàn)金流量的現(xiàn)值作為公允價值進行確認和計量,從而使其會計計量充滿了不確定性。(2)計量的復雜性。由于確定受益型企業(yè)年金的會計計量的不確定性,導致了計量的復雜性。在核算過程中,涉及大量保險精算知識以及對各種精算假設、指標的分析,這些不是僅靠會計人員就可完成的,同時這種年金的計量需要考慮公允價值和精算現(xiàn)值,未來企業(yè)年金給付的金額、時點和貨幣的時間價值等又具有不確定性,這些都增加了計量的難度。并且確定受益型企業(yè)年金各項會計要素的計量中交叉地涉及各種攤銷方法,如直線法、走廊法等,以上這些綜合在一起導致確定受益型企業(yè)年金計量的復雜性。(3)遞延確認計量原則。在企業(yè)年金會計處理中年金成本常遞延確認計量,主要是為了將收益均衡化。從管理學角度出發(fā),相對于變化不定的平均收益,管理人員更傾向于收益和增長率的穩(wěn)定。在確定受益型企業(yè)年金會計計量中充分運用了遞延攤銷的計量方法,主要是為了緩解企業(yè)年金成本費用以及利得和損失的計量對股東權益和損益計量的波動性影響,考慮報表數(shù)據(jù)的均衡與穩(wěn)定,減少盈余管理的空間。由于我國市場經濟不成熟,會計監(jiān)管力度較弱,盈余操縱的傾向較強,因此建議在確定受益型企業(yè)年金的會計計量中實施此原則。從以上計量特點和屬性可知,確定受益型企業(yè)年金的會計核算難度較大,在此借鑒國際上對確定受益型企業(yè)年金已有的會計計量方法,結合我國當前的會計準則改革,對我國確定受益型企業(yè)年金的會計計量進行試探性的分析,以期能指導實務。
(三)受益確定型企業(yè)年金的計量內容及方法 以下對受益確定型企業(yè)年金確認的內容分項目進行會計計量的分析。
(1)資產負債表項目的計量。第一,計劃負債的計量。由于企業(yè)年金“資產負債相抵消”的會計處理特點,資產負債表中所體現(xiàn)的企業(yè)年金凈負債在計量時實際上是采用將企業(yè)年金給付義務現(xiàn)值與計劃資產公允價值相抵消的程序以最終判斷是資產還是負債。具體公式如下:企業(yè)年金凈負債(資產)=企業(yè)年金給付義務現(xiàn)值-計劃資產公允價值+未確認精算利得(損失)一未確認的過去服務成本一未確認的過渡性負債……(1);企業(yè)年金凈資產=未確認累計精算損失+未確認過去服務成本+未來計劃可能返還資金或支付提存金減少的現(xiàn)值……(2),當公式(1)的金額為負值時,則表現(xiàn)為企業(yè)年金一項資產。該資產的計量應取公式(1)與(2)計量結果的較小值,體現(xiàn)了謹慎性原則??紤]到我國在采用確定受益型企業(yè)年金初期,涉及企業(yè)中老年職工的利益較多,企業(yè)年金的負債額偏大,出現(xiàn)企業(yè)年金資產的概率較小,并且這種資產的不確定性程度較大,因此就企業(yè)年金資產在我國如何確認與計量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在此不做相關探討。上述公式中,企業(yè)年金給付義務現(xiàn)值指確定受益型年金計劃負債的主要部分是企業(yè)未來應向職工支付的年金現(xiàn)值。它是指企業(yè)在不扣除任何計劃資產的情況下,為履行當期和以前期間雇員服務所產生的福利義務而在未來支付的現(xiàn)值。對計劃負債的估價,主要有累計福利法、預計福利法與水平繳款法。實務處理中,企業(yè)年金給付義務現(xiàn)值不僅包括了當期服務成本、利息成本,而且還包括了由于精算假設的更新導致精算利得與損失、由于追加福利導致的過去服務成本和啟用企業(yè)年金計劃時的過渡性負債(資產)。因此企業(yè)年金給付義務現(xiàn)值需要在期末根據(jù)最新的數(shù)據(jù)指標和精算假設,如折現(xiàn)率、工資增長率等等采用預計福利法重新測算。一般而言,根據(jù)以下程序進行計量:A=企業(yè)年金給付義務現(xiàn)值期初值+當期服務成本+利息成本+過去服務成本+過渡性負債(資產)-已付福利;B=企業(yè)年金給付義務現(xiàn)值期末值(應計福利法重新測算);計劃負債的精算利得與損失(A-B)可以看出計劃負債的精算利得與損失是通過公式運算的倒軋數(shù),由于過去服務成本以及已付福利發(fā)生頻率相對較少,因此當精算數(shù)據(jù)指標以及假設不變的情況下,精算利得和損失為零,
l提供按揭貸款的機構(比如說商業(yè)銀行)將按揭貸款“賣”給按揭公司,這個所謂的賣的過程是真賣還是非賣(即是否為真實出售)?如果是真賣,那么就應確認資產出售損益,否則就會使問題變得復雜。比如說,是部分真賣還是根本就是形式上的“賣”。不同的情形,對應著不同的會計處理。
l按揭公司再將按揭貸款轉讓給特殊目的實體,這個過程也會出現(xiàn)一個真賣還是非真賣的問題,只不過此時的買家不再是按揭公司,而是特殊目的實體。就我國的現(xiàn)實情況而言,要開展資產證券化業(yè)務,似乎只有選擇信托方式,即特殊目的實體最可能表現(xiàn)為一個信托賬戶或信托計劃。既然是這樣,接下來的問題便是,信托賬戶作為一個特殊的會計主體,它又該如何進行會計處理呢?進一步講,特殊目的實體(信托)作為一個獨立的會計實體,是否應納入按揭公司合并會計報表范圍呢?
l特殊目的實體受讓按揭貸款后,需要將其“證券化”。只有這樣,才能最終將按揭貸款“賣”出去。此時,買家成了廣大的投資者。正如前述,在我國現(xiàn)實情況下,特殊目的實體最可能表現(xiàn)為特殊目的信托。因此,投資者最后買到的將是一份一份的信托受益憑證。當投資者買入信托憑證時,將現(xiàn)金資產支付給特殊目的信托,而特殊目的信托又將收到的現(xiàn)金支付給按揭公司,按揭公司又將其轉付給按揭貸款提供者。如此一個循環(huán)下來,按揭貸款提供者便將信貸資產“變現(xiàn)”了。實務當中,這個過程實際上是同步完成的。對于特殊目的信托而言,倒是沒有什么很特殊的會計問題。恰恰是信托受益憑證持有人,遇到該如何對受益憑證所附著的收益權進行核算的問題。
l如果我國采用特殊目的信托方式進行資產證券化,那么還會牽涉到信托投資公司該如何核算的問題。試想一下,信托公司在信托計劃設立、信托資產管理、信托資產收益分配等方面都承擔著重要的任務。在資產證券化業(yè)務的全過程中,信托投資公司也有一個如何進行會計處理的問題。
盡管上述問題解決起來都不容易,但將其理清便可算是走出了一大步。本文認為,解決上述問題可以有以下思路:
第一,關于資產真實出售標準問題。如果只是一般意義上的資產出售,即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出門之后不能再找回賣家,那么事情就變得很簡單,也用不著去討論了。問題是資產證券化是一種結構化創(chuàng)新工具,交易結構的設計往往比較復雜。否則美國安然公司怎么能把人“繞”糊涂了呢?在資產證券化結構日趨復雜的今天,要擬定出一套合理的會計規(guī)范,不能為復雜的結構所繞住,而應該抓住其中風險和報酬是如何分配的這個關鍵。如果與所轉讓的資產所有權相關的風險和報酬沒有從賣家轉移到買家,那么無論將結構設計的多么復雜,也不能確認資產是“真”的賣出了。至于如何來判斷資產所有權上的風險和報酬轉移出去了,則必須從資產買賣合同的條款以及資產證券化方案中的信用增級方式等,來加以分析和判斷。會計標準不可能定到使市場中的每項交易都能非常方便的“對號入座”,但在基本原則之下盡可能詳細以便于操作,則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關于特殊目的實體本身的核算和合并報表問題。特殊目的實體如果表現(xiàn)為一個公司制企業(yè),那么其本身的會計核算問題不會顯得太難。但是,如果表現(xiàn)為一個信托計劃或信托賬戶,那么也將其視作一個公司制實體來進行會計處理、也獨立編制財務會計報告,就不太容易讓人接受了。目前,我國的信托公司在對信托計劃進行會計核算時,大多數(shù)就不是這樣處理的。那么,較為合理的選擇是什么呢?答案應是將信托賬戶或信托計劃作為一個獨立的會計實體來對待,并獨立地編制財務會計報告。只有這樣,才能將信托投資公司自身的資產與信托資產獨立開來,這既是信托法所要求的,也符合會計核算的基本原理。因為,信托資產本來就不是信托投資公司的。
至于特殊目的實體是否納入按揭公司合并會計報表范圍的問題,取決于特殊目的公司是否受按揭公司的控制。如果受按揭公司控制,自然而然地就應納入合并會計報表范圍。問題是,如何才能判斷按揭公司是否能夠控制特殊目的實體。這是一個國際上極富爭議而又沒有很好解決的問題。想當初美國安然公司如此多的特殊目的實體因為會計準則的某些“不完善”而導致資產和負債風險沒有恰當?shù)丶{入合并報表,真讓人后怕!這方面問題的復雜性在于如何界定控制權的存在。是否必須要有實際持股甚至比例還要超過50%才表明控制權的存在?是否可以通過股權比例以外的因素來界定控制權的存在?因為不是所有情況下都會存在股權因素,比如特殊目的信托,與一般的股份公司根本就不是“同類”組織。如果將此問題延伸開去,將很難三言兩語說清楚。但無論如何,值得認真考慮通過股權比例以外的多種因素來界定控制權存在。美國公認會計原則和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在這方面已經有較深入的探討。
第三,關于信托受益憑證持有人對收益權的核算問題。如果將通過支付對價取得的信托受益憑證類比到某種金融債券,那么其核算問題就不會太難。問題是信托受益憑證持有人持有的受益憑證,與一般金融債券(比如國債)是有本質區(qū)別的。受益憑證具有“一定”的“股權”性質,因為持有信托憑證者對信托資產擁有剩余權。那么為何又只是“一定”呢?因為該憑證的持有者不能對信托資產的運用、處分施加影響,而只能根據(jù)信托計劃的約定實施監(jiān)督。從這個意義上講,信托受益憑證持有者對受益權的核算類比“成本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可能較為合理。
一、工業(yè)企業(yè)成本會計的定義目標
1.成本會計定義。成本是生產一種產品或經營活動所需的全部費用,是商品經濟的產物,是商品經濟的范疇,它是價值的主要組成部分。成本的內容在經營活動中一般服從企業(yè)管理的需要。成本會計是企業(yè)財會人員協(xié)助管理計劃及控制企業(yè)的經營,并根據(jù)企業(yè)實際情況制定長期性有效的經營決策,并在企業(yè)內部建立有力措施和手段控制成本的方法、有效降低企業(yè)能耗成本與改良產品品質。成本會計是為了求得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而核算全部生產費用的會計。成本會計是一個估算、跟蹤以及控制產品和服務成本的活動過程,它是企業(yè)財務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成本會計核算可以為企業(yè)的工業(yè)生產、運營管理提供科學的決策信息。企業(yè)的成本核算工作是工業(yè)企業(yè)降低成本、改進產品品質、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推動工業(yè)企業(yè)不斷發(fā)展壯大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手段。
2.成本會計目標。成本會計的目標是指在工業(yè)企業(yè)成本核算工作中應達到的目的和要求。成本會計的基本目標是指企業(yè)經營活動中的成本核算,并且將目標重點指向基本原理,其最終落腳點是經濟效益。成本會計的目標是一定的社會經濟和社會環(huán)境的產物, 在特定環(huán)境下,集中反映企業(yè)實際情況為成本核算的具體要求。成本會計的基本目標是要制定適應企業(yè)實際經營狀況,科學可行的、先進的目標,目標的實施過程中實現(xiàn)其最佳功能。企業(yè)的成本核算是成本計量、計算、監(jiān)督等方面的過程,是以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全面服務,并以實現(xiàn)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最高目標。
二、工業(yè)企業(yè)成本會計的基本原則
1.在輔助生產費用分配中的重要性原則 。重要性原則是工業(yè)企業(yè)成本會計要遵循的主要原則之一,它體現(xiàn)在成本會計的各個具體工作細節(jié)和企業(yè)生產經營活動中。
①直接分配。直接分配主要是指各個輔助生產部門支出和使用的生產經費,其中包括輔助部門給其他工作單位的費用,以及輔助生產部門內部的生產經費,其中重要的一項就是工作人員的薪金。直接分配的計算方法簡單方便, 把繁瑣的生產費用分配工作簡單化,是重要性原則的主要體現(xiàn)。
②計劃成本分配。計劃成本分配法就是以輔助生產部門提供的產品、勞務數(shù)量及其計劃單位成本為主要根據(jù),來計算各種生產費用的分配方法。在企業(yè)經營活動中,產品投入生產之前成本會計會對生產成本做全面系統(tǒng)的統(tǒng)計和預測,提供可靠的依據(jù)。
③順序分配。按照順序分配法就是按照一定的順序來進行合理的分配,也就是是按照受益的多少,先將受益少的費用支配出去,以此類推,最后分配出去的費用一定是受益最大的。這種順序分配法就體現(xiàn)了重要性原則,其實質就是按照輔助生產內部相互提品或勞務影響大小來計算,受益小對成本來說相對的影響就要小,而受益大,對生產成本的影響就會稍大,只計算對其影響大的,忽略對其影響小的。這種順序分配方法簡化了成本會計計算生產成本的程序,許多影響對于生產成本來說可以忽略不計。在實際工作中由于各個企業(yè)之間的實際情況不同, 企業(yè)應該有所選擇的使用。
2.在賬戶設置中的重要性原則 。在工業(yè)企業(yè)的生產活動中,成本中每一筆的經費支出和使用成本會計都必須做明確的實事求是的記錄。企業(yè)產品的制造加工費用同樣如此,它主要是在基層工作部門支出,但是在實際支出使用之前必須經過一套完整嚴格的程序,如是基本生產部門,則首先必須通過專門的賬戶對費用進行細致精確的成本核算之后,按照企業(yè)成本會計制定的分配標準將經營活動中產生的費用打入到“生產成本”賬戶。而如果是輔助生產部門的一些活動, 可以直接進入到工業(yè)企業(yè)生產成本賬戶中。
三、工業(yè)企業(yè)成本會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關鍵詞:成本會計;成本作用;受益原則
中圖分類號:F23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08-0-01
成本會計是基于商品經濟條件下,為求得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而核算全部生產成本和費用的會計活動?,F(xiàn)代成本會計是為克服通貨膨脹所引起物價變動導致會計信息失真弊端,在物價變動情況下,以資產現(xiàn)行成本為計量屬性對相關會計對象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的程序和方法,它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針對相關經濟主體在產品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成本耗費進行預測、決策、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的價值管理活動。現(xiàn)代成本會計是在繼承傳統(tǒng)成本會計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會計理論,是傳統(tǒng)成本會計在物價變動環(huán)境下的延伸和拓展,將成本核算與生產經營有效結合,具有不同于傳統(tǒng)成本的會計程序和會計方法,可隨經濟環(huán)境的改變而及時反映資產價值變化,具有高度的決策相關性。
學生通過對基礎會計和財務會計的學習,對會計這門學科有了大致的了解,清楚了會計核算的基本流程和要求。那么,繼續(xù)學習會計專業(yè)課的過程也就是將基本流程進一步的詳細化和系統(tǒng)化,讓學生能從各個模塊和層面更深一步的理解會計這門學科。成本會計作為財會類專業(yè)必修的專業(yè)基礎課,尤其存在的深刻意義。
成本會計在會計的專業(yè)課里屬于較難的一門專業(yè)課,涉及到的核算公式和運算特別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理解和記憶公式是一個難點。但是成本在會計中屬于基礎內容,不能理解成本計算和存在的意義,就不能說你學好了會計,現(xiàn)在從以下幾方面來幫助大家理解成本會計的基礎思維模式:
一、成本的作用
首先從成本具有的作用和意義來理解成本的重要性。
第一,成本是補償生產消耗的尺度。對于會計的處理流程,簡單來說就是整個企業(yè)資金的流動過程。資金的流動就是資金——材料——商品——資金的一個循環(huán)過程,對于資金的投入過程到底投入多少是由購買材料(生產商品)的成本決定的,所以沒有計算出成本,投資者(所有者)不能做出準確的決定。
第二,產品成本是制定產品價格的依據(jù)。在此,以一道例題來說明怎樣通過成本來制定產品價格。例,如某件產品的單位成本為5元/件,計劃銷量10,000件,目標利潤為10萬元,則售價=(5×10,000+100,000)÷10,000=15(元/件)。從上面這道例題就可以看出來,成本是制定商品售價的標準尺度,低于成本,企業(yè)肯定虧損,但是過于高出成本,商品的銷量可能存在問題。那么,產品價格的制定必須依據(jù)成本并且結合市場的價值規(guī)律來進行制定。
第三,成本是反映企業(yè)管理水平的綜合指標。在此,還是結合實例來說明。例,某單位一月和二月生產同一件產品的單位成本分別是5元和6元。單位成本是由成本三要素(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作費用)構成,可以通過成本報表細項資料對比這三項進行分析。如果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基本相同,上漲的1元是直接材料,可以結合材料方面的資料再次進行對比,如果對比發(fā)現(xiàn)材料的市場價格有大幅變動,那么成本上漲的原因是由市場造成的,而不是企業(yè)的管理有問題。反正,如果材料市場價格沒有大幅變動,那么就是企業(yè)的生產經營管理方面存在問題,可以根據(jù)問題進行改革。從這個小方面就可以看出成本能反映出企業(yè)管理的水平。
從上面的三點可以看出,成本的確在會計核算和監(jiān)督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學好成本會計是必須要完成的功課。
二、成本的概念
第一,區(qū)分“成本”、“費用”和“支出”三者之間的關系。首先,可以明確的是三者都是耗費,簡單來說就是企業(yè)貨幣資金的流出。三者的區(qū)別是,支出對應的是一個會計時點,費用對應的是一個會計期間,成本對應的一種或者多種商品(或者叫產品)。舉例說明,9月4日,某企業(yè)購買材料支付了5萬元材料款,所購材料用于本月生產甲產品。從這句話可以看出,5萬元這筆耗費,針對9月4號這個時點來說是“支出”;針對9月份這個期間來說是“費用”;而針對甲產品來說是“成本”。那么,從以上說明可以看出只要說到成本肯定是和商品(或者產品)有關的花費。
【關鍵詞】成本會計理論框架目標要素假設原則
一、我國成本會計的內容界定
要構建一個合理的成本會計理論框架體系,首先必須對成本會計的內容進行界定。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觀點認為,成本會計的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成本預測、成本決策、成本計劃、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筆者認為,將與成本有關的價值問題全部包括在成本會計的內容之中,造成了成本會計與管理會計、財務管理等學科大量內容的交叉重復,既不利于會計與財務學科的建設,又不能突出成本會計的中心,達不到成本會計的目的,甚至無法明確各部門的管理職責。成本預測、成本決策、成本控制應該是管理會計的基本內容,成本計劃、成本分析、成本考核也只能是財會人員與其他管理人員共同利用成本信息所開展的工作,將其歸入財務管理學科更為合適。
基于以上分析,成本會計的中心內容是成本核算,具體地說,成本會計所要研究的就是向誰提供成本信息、提供什么成本信息及如何提供成本信息的問題。因此,成本會計的主要內容應該包括:①成本會計的基礎理論;②成本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與記錄以及成本計算方法;③成本信息的報告模式。
二、我國成本會計理論框架體系的構建
成本會計的理論框架體系應該是以成本會計目標為基石,圍繞成本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所形成的一系列相互聯(lián)系的成本會計假設、成本會計原則等組成的一個有機整體。
(一)成本會計目標
成本會計作為一種確認、計量和分配、記錄和報告有關成本信息的會計信息系統(tǒng),其目標因會計主體、歷史環(huán)境等的不同而產生差異。關于成本會計目標問題,在理淪上存在著不同的看法,主要有經濟效益觀和成本信息觀兩種觀點,其中:經濟效益觀認為,成本會計的目標就是讓企業(yè)或其他組織發(fā)生一定的成本費用而帶來盡可能多的收入或收益;成本信息觀認為,成本會計的目標就是向有關信息使用者提供決策需要的成本信息。
筆者認為,成本會計目標可以分為基本目標和具體目標,經濟效益觀和成本信息觀恰好體現(xiàn)了成本會計目標的兩個不同層次:
1.提高經濟效益是成本會計的基本目標。成本會計的基本目標是成本會計的長期性、根本性、終極性的最高目標。成本會計的產生與發(fā)展,正是基于對成本費用的反映與監(jiān)督,基于對經濟效益的關注和追求,與經濟效益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成本會計就是從成本費用的確認、計量和分配、記錄和報告等方面入手,為提高經濟效益服務的。
2.提供成本信息是成本會計的具體目標。成本會計的具體目標是在成本會計的實踐中,成本會計應該向準提供信息、提供什么信息、如何提供信息。成本會計主要是通過成本費用報告、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及專題報告等形式,為有關成本信息使用者提供特定的和綜合的成本會計信息,以便其進行成本規(guī)劃與管理控制。具體而言:
(1)成本會計向誰提供信息。成本會計是一種對內報告會計,這是由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huán)境所決定的。眾所周知,成本費用是企業(yè)員工素質、技術水平、管理水平、機器設備的先進程度、企業(yè)地理位置及交通通訊狀況等諸多因素的集中反映,所有這些都是企業(yè)內部的事,有的屬于企業(yè)合法的商業(yè)秘密,企業(yè)沒有義務也不可能對外報告。因此,成本會計主要是向企業(yè)內部的有關部門和人員(包括企業(yè)行政管理部門、企業(yè)生產管理部門、企業(yè)基層生產單位、企業(yè)內部員工等)提供信息。
(2)成本會計提供什么信息。成本信息的使用者不同,所需的成本信息也會有所差異。一般來說,成本信息使用者的層次越高,所需的成本信息就越具有綜合性、全面性;反之,所需的成本信息就越具有具體性、局部性。另外,在企業(yè)內部管理的過程中,有關管理部門可能隨時要求成本會計提供特定的成本信息,其內容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因此,成本會計所提供的日常成本信息從不同角度進行組合、分類后,可以形成不同的成本信息,以滿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
(3)成本會計如何提供信息。成本會計提供成本信息的方式靈活多樣,這是由成本會計的對內服務特性所決定的。一般通過以下幾種方式提供:一是通過憑證、賬簿、報表提供定期、定向的成本信息;二是通過專題報告形式向特定對象提供特定的成本信息;三是通過口頭匯報方式向有關方面提供成本信息。新晨
(二)成本會計要素
成本會計要素是成本會計對象內容的具體化,是成本會計核算的具體內容。一般而言,成本會計對象與財務會計對象一樣,都是對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的資金運動進行核算,所不同的是成本會計的對象僅限于資金耗費方面的資金運動,并且具有既側重于單位整體的資金運動,又側重于單位內部各責任單位的資金運動的特點。因此,成本會計是以資金運動過程中的耗費為對象,對資金運動過程中的耗費進行確認、計量和分配、記錄、報告,為企業(yè)管理決策提供客觀依據(jù)的一個會計分支。
而企業(yè)資金運動過程中的耗費分為正常的耗費和非正常的耗費,前者就是費用。后者就是損失。因此,可以把成本會計對象的內容具體化為費用和損失,即構成了成本會計的要素。此外,根據(jù)成本會計核算的要求,又可以將費用和損失這兩個成本會計要素進一步細化為:可計入產品成本的費用與損失,即生產成本;不可計入產品成本的費用與損失,即期間費用。
(三)成本會計假設
成本會計假設,是指在特定的經濟環(huán)境下決定成本會計運行和發(fā)展的基本前提,它是人們在長期的會計實踐中,逐步認識總結而形成的對客觀情況合乎邏輯的推斷。在財務會計中,會計假設主要包括會計主體、持續(xù)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四項,這在理論上已經達成共識。成本會計作為會計學的一個分支,其主要工作在于費用與損失的歸集與分配,在費用與損失歸集的過程中同樣需要建立在上述四項假設的基礎上。由于成本會計主體、持續(xù)經營、成本分期計算、貨幣計量這四個假設的內涵與財務會計的四項假設是相似的,這里不再復述。
‘除此之外,根據(jù)成本會計中關于費用分配的特點,還應建立“合理分配”假設。所謂合理分配假設,主要強調的是企業(yè)費用與損失分配的合理性問題。合理性是指在間接費用分配標準的選擇上,應選擇與所分配費用的大小關系最密切的分配標準,要求盡可能減少主觀因素的影響。正是在這一假設下,才會產生和存在一系列間接費用的分配方法,如外購材料、外購燃料費用分配的實際消耗量比例法、定額消耗量比例法等;制造費用分配的生產工人工資比例法、生產工人工時比例法、直接成本比例法等。此外,輔助生產費用的分配、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的分配等,都隱含著合理分配的假設。費用與損失分配的合理性直接關系著成本會計信息的可靠性。
(四)成本會計原則
為了規(guī)范成本會計工作,為成本信息使用者提供高質量的成本信息,必須建立成本會計的一般原則。構建成本會計一般原則的總體思路是:在財務會計核算原則的基礎上。根據(jù)成口·06·財會月刊(會計)2008.7本會計核算的特點,對這些原則進行調整,既要堅持與成本會計核算有關的原則,又要對一些與成本會計核算無關的原則予以剔除,并且要適當增加一些體現(xiàn)成本會計核算特點的原則。
1.成本會計中應遵循的與財務會計核算相同的一些會計原則。這些原則主要有:客觀性原則、相關性原則、一貫性原則、及時性原則、明晰性原則、權責發(fā)生制原則、謹慎性原則、歷史成本原則、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原則、重要性原則、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等。對以上這些原則的理解及運用,與財務會計核算原則是相同的。
2.根據(jù)成本會計核算的特,點,在成本會計中可以不遵循財務會計核算的一些會計原則。這些原則主要有:①可比性原則。因為成本會計是以對內服務財務為主的會計分支,不存在企業(yè)間的橫向比較,因而不需要遵循一般財務會計核算中的可比性原則。②配比性原則。由于成本會計的核心在于成本費用的計量,不在于損益的確認,因而也不需要遵循一般財務會計核算中的配比性原則。
關鍵詞:成本;目標;原則
本文對成本會計的理論結構進行初步探討,工業(yè)革命導致成本會計的產生,其理論與方法是隨著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和經濟管理的客觀需要逐步形成和發(fā)展的。成本會計作為會計學相對獨立的分支學科,需要有一個理論結構,借以建立統(tǒng)一的邏輯推理體系。成本會計的理論結構是以成本會計假設為前提,圍繞成本會計對象所形成的一系列相互聯(lián)系的目標、對象、原則等組成的一個有機整體,它的真實意義是為了分析并且不斷的幫助成本實務會計朝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
1 何為成本會計的發(fā)展目標
1.1 基本目標
具體的說該目標是為了讓特定的成本帶給我們盡量多的收益,換句話講就是提升效益。而成本會計本身就是以相關費用的計算以及記載和監(jiān)管等方面為切入點的,而且將效益當成是最為關鍵的目標。
1.2 具體目標
該目標是說成本會計在具體的活動時期朝哪些群體供應信息,供應何種類型的信息,具體的怎樣去供應這些內容。通過分析我們得知,成本會計一般是以費用報告以及數(shù)據(jù)資料和專題等的模式,為單位的有關機構和工作者提供特定的成本信息的,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便于開展成本規(guī)劃,開展管控工作。
1.3 終極目標
具體的說是對珍稀資源開展合理的調配,確保利益最高。對于成本會計來講,最顯著的特點是將注意力集中于資源的合理調配以及管控方面。單位怎么安排以及運行如上資源,要切實的結合生產運作的任務來進行資源投入,使用以及測算這些資源投入使用后的效率和效益。
2 成本會計假設
2.1 成本會計主體
結合當前成本會計的思想我們得知,像是企事業(yè)機構或是別的一些有獨立能力的經濟主體方是成本開支的真實主體方,具體的講成本是說那些為了最終獲取目的而使用的所有的物質要素以及勞工費用等等,或者也可以說是為了獲取收入而承擔的所有付出。
2.2 持續(xù)經營
具體的是說核算活動的進行要以連續(xù)而且合理的經濟事項為基礎。只有這樣才可以確保相關的原則以及步驟和措施等以非清算為前提,具體表現(xiàn)為各項資產以持續(xù)經營價值計價,資產的耗費以實際成本計價,各項費用成本體現(xiàn)已耗資產價值的貨幣反映,從而保持成本會計信息處理的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
2.3 成本計算分期
由于持續(xù)經營的存在,我們可以得知當時以及今后一段時期的預估狀態(tài),為了提供一定時期的成本會計信息,與會計報表的周期相一致,由于使用了分期模式,確保了該會計可以在相關的計量措施以及要素上有著獨特性,能夠合理的區(qū)分每個時期的費用。只有這樣才可以確保費用以及利潤等得以有效的確認,才能夠確保信息精準真實,防止使用者被錯誤的引導。
2.4 多重計量
通常來講,成本體現(xiàn)經濟事項的付出代價,此類代價不但涵蓋物質的使用,還包括人力資源等精神成本的使用。使用貨幣計量有一個非常顯著的優(yōu)勢,即是它有著非常好的綜合能力以及概括水平,不過人們的認知能力本身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要將人力資源精神成本等非貨幣計量屬性完全轉化為貨幣計量,是無法實現(xiàn)的或是其精準性無法確保。所以,成本會計的計量可采用貨幣計量和非貨幣計量相結合,既采用貨幣單位反映各項經濟業(yè)務的成本和效益,又采用實物指標來說明職工對所做出的貢獻和造成的損失。
2.5 平等分配
此處講到的公平平等,會對會計信息本身的可靠性產生很大的影響。具體的說,公平平等是說在選取間接費用的分配標準之時,要結合因果聯(lián)系,選取最為合理的標準。要盡量的降低主觀要素產生的干擾,確保配給措施的有效性。
3 成本會計對象
成本會計是以費用為對象,對資金運動過程中的耗費進行分類、計量和分配,為成本預測、決策、控制、分析與考核提供客觀依據(jù)的一門分支會計。站在其本質的層面上來分析,和常見的會計客體相同,該項會計的對象還是指的社會活動中的資金運作,其差異僅僅的是資金耗費方面的資金運動,并且具有既側重于單位整體的資金運動,更側重于單位內部各責任單位的資金運動的特點。
4 成本會計原則
該原則是用來規(guī)范會計活動的,它是進行成本會計活動的時候要切實落實的所有的基礎原則,其主要是用以供應使用人需要的成本內容,而且要保證這些內容的品質。通常來講,該項會計在遵照普通會計核算內容的前提下,還要保證合乎獨特性的規(guī)定,拓展或改變部分原則的內涵。
4.1 合法性原則
具體的說其是指該項核算活動要合乎相關的法規(guī)條例的要求,要切實的在成本開支的區(qū)間內行事,進而確保信息精準真實。而且要高度注意的是,不應該認為的將成本以及期間費用,不同成本計算對象、不同期間成本等的劃分界限弄混,上述內容從嚴格的層次上來說,同樣是違法活動。
4.2 受益性原則
成本費用的分配方法應按成本驅動原理,按照受益性的原則來需求,切實的體現(xiàn)出受益人負擔的理念。在實際的選取分配措施的時候按照受益性原則的要求,所采用的方法對各分配對象所分配的費用成正比例關系,也就是說誰受益多誰就要多承擔,這樣就能夠很好的體現(xiàn)出公平性。
4.3 目標性原則
單位進行成本管理必然具有明確的目標,期望發(fā)生的成本支出能夠帶來盡可能大的效益,即實現(xiàn)成本效益最大化。因此就規(guī)定該項會計供應的信息必須有較強的針對性,此時就規(guī)定成本會計供應的信息必須有一定的針對性,能夠為管控活動供應需要的信息,合乎決策規(guī)定。
4.4 可理解性原則
由于該會計的關鍵目的是為使用人供應對其有益處的成本內容,因此我們可以認為該特性原則就是它的一個非常關鍵的品質特性。具體的說,此處講到的可理解,是說不但要確保全部的關鍵內容都可以得以有效的披露,還要防止因為供應的信息過于繁瑣而導致使用人無法了解關鍵點。站在信息供應人的層次上來看,要在確保可靠性等的背景下,盡量的保證成本會計的內容簡單明了,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使用人能夠了解并且懂得相關的信息內容。
5 結束語
成本會計目標屬于成本會計理論結構的最高層次,構成其理論基石;成本會計假設規(guī)定了成本會計運行的前提和制約條件;成本會計對象及要素的確認和計量,體現(xiàn)了成本會計目標的具體要求;成本會計原則作為成本會計工作的基本指導方針和實務處理的具體規(guī)范,是保證成本會計目標得以實現(xiàn)的強有力手段。
參考文獻
[1]湯曉燕.成本會計的發(fā)展趨勢及對策.財會研究,2007-04-15.
關鍵詞:會計準則;合并會計報表;合并范圍;控制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29-0112-02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深入發(fā)展,生產要素的國際間流動和產業(yè)轉移的跨地區(qū)發(fā)展日益加快,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相互聯(lián)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影響日益加深,迫切需要我們從深化經貿合作、維護國家利益和長遠發(fā)展的大局出發(fā),在認真總結我國會計審計改革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大膽借鑒國際通行規(guī)則,不斷完善會計審計準則。財政部于2006年2月了《企業(yè)會計準則第33號――合并財務報表》(以下稱新準則),并于2007年1月在上市公司正式實施。新準則全面推行后,將取代以《合并會計報表暫行規(guī)定》為主體構成的合并財務報表規(guī)范。
一、合并財務報表的概念
合并財務報表,是指反映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業(yè)集團整體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xiàn)金流量的財務報表。合并財務報表反映的是企業(yè)集團整體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xiàn)金流量,反映的對象是通常由若干個法人(包括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組成的會計主體,是經濟意義上的主體,而不是法律意義上的主體。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者或者編制主體是母公司。合并財務報表以納入合并范圍的企業(yè)個別財務報表為基礎,根據(jù)其他有關資料,按照權益法調整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后,抵消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發(fā)生的內部交易對合并財務報表的影響編制。
二、新準則下合并財務報表的合并范圍
(一)合并范圍更強調實質性控制
合并范圍是指納入合并財務報表的對象,主要明確哪些成員企業(yè)應包括在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報范圍之內,新準則合并報表范圍的確定更關注實質性控制,母公司對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均需納入合并范圍,而不一定考慮股權比例。所有者權益為負數(shù)的子公司,只要是持續(xù)經營的,也應納入合并范圍。這一變革,將對上市公司合并報表利潤產生較大影響。新準則使得母公司必須承擔所有者權益為負公司的債務,并會使一些隱藏的或有債務顯現(xiàn),與此同時,新準則也可以防止一些通過關聯(lián)交易調節(jié)利潤的手段。
(二)新會計準則擴大了合并范圍
新會計準則要求,母公司應當將其全部子公司納入合并財務報表的合并范圍,擴大了合并范圍。也就是說小規(guī)模子公司、特殊行業(yè)子公司、持續(xù)經營的所有者權益為負數(shù)的子公司、破產子公司等也要納入合并范圍。這樣就使得母公司必須承擔所有者權益為負的子公司債務,并會使一些隱藏的債務暴露,這可以防止一些通過關聯(lián)交易調節(jié)利潤的手段。同時,將所有子公司納入合并范圍可以更好的反映企業(yè)集團的真實業(yè)績。
三、合并財務報表的問題與改進建議
(一)復雜持股合并的問題
新準則規(guī)定,母公司直接或通過子公司間接擁有被投資單位半數(shù)以上的表決權,表明母公司能夠控制被投資單位,應當將該被投資單位認定為子公司,納入合并財務報表的合并范圍。新準則中沒有就如何計算間接擁有比例的方法做出明確的規(guī)范性說明,選用的方法既可依據(jù)加法原則也可依據(jù)乘法原則,因此,容易造成對于同一持股關系的合并業(yè)務會由于不同的會計人員不同理解而做出不同的合并處理,得出不同的結論,從而導致最后提供的合并會計信息不同。
例如,A.B.C三個公司的持股關系如下:
按照乘法原則,A對C的權益性資本擁有比例是60%×60%=36%,低于50%,所以A不能將C納入自己的合并范圍。但實際情況是,A對B擁有直接的控制權,而B對C擁有直接的控制權,則A可以通過B擁有對C的間接控制權,所以,如果以“控制”作為判斷標準的話,C應納入A的合并范圍。那么,按照乘法原則計算的結果就不符合“實質重于形式”原則。
實際上,由于乘法原則得出的實際持股比例體現(xiàn)的是擁有子公司凈資產的比例,比加法原則的結果更為科學合理,所以,建議在編制合并會計報表時采用乘法原則來計算母公司對“間接擁有”的孫公司持股比例。但是,由于加法原則更能真實地反映實質性控制,因此,在確定是否納入合并范圍時建議采用加法原則計算母公司擁有被投資公司的表決權資本數(shù)。
(二)關于暫時性控制的問題
財政部1995年2月9日的《合并會計報表暫行規(guī)定》并未將準備近期售出而短期持有其半數(shù)以上的權益性資本的子公司包括在合并財務報表的范圍內。而新會計準則強調以控制為標準界定合并范圍,但對暫時控制并未明確說明。由于有關時間規(guī)定比較含糊,操作性不強,使得上市公司在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有理由以暫時控制而非實質控制為借口不將某些子公司納入合并財務報表范圍,這樣便留下了利潤操縱的空間。因此,建議明確“暫時控制”的含義,可將其界定為短期投資,使之與企業(yè)會計準則概念一致,即通常是易于變現(xiàn)、持有時間短、不以控制被投資單位為目的的投資,在期限上可規(guī)定為“一年內”。
(三)實質控制存在與否的判斷標準不明確
新準則中只是規(guī)定,合并財務報表的合并范圍應當以控制為基礎加以確定,并且列舉了母公司雖然擁有被投資單位半數(shù)或以下的表決權,卻仍應當將該被投資單位認定為子公司,納入合并財務報表的合并范圍的四種情況。但是,新準則并未給出在會計實務中應如何判斷實質控制是否存在的標準。例如,當前股權分散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因此,企業(yè)即使不滿足擁有多數(shù)表決權或者準則中所列示的四種情況,但仍然實質上控制著被投資企業(yè)。建議完善準則中關于實質控制的判斷標準,以期更好的指導有關合并范圍的實務操作。
(四)完善“控制”的定義
新準則中把控制定義為,一個企業(yè)能夠決定另一個企業(yè)的財務和經營政策,并能據(jù)以從另一個企業(yè)的經營活動中獲取利益的權力。鑒于我國關于合并范圍的準則制訂過程已經認識到“控制”的重要性,筆者建議借鑒美國會計準則中對于控制的有關規(guī)定,補充“主要受益方”原則,即“控制”不僅可以獲得利益,而且還可以限制自身的損失?!爸饕芤娣健痹瓌t是對“控制”概念的補充。主要受益方可能為向可變權益實體轉移資產的一方,或為設立可變權益實體的一方即發(fā)起人,或是根據(jù)法律文件能夠替可變權益實體做出投資決策的一方。如果主要受益方承擔了可變權益實體的多數(shù)風險或損失,或者有權收取可變權益實體的多數(shù)剩余報酬,就應要求主要受益方合并該可變權益實體。因此,補充“主要受益方”原則以對合并范圍進行規(guī)范,能夠明確哪些可變權益實體應納入合并范圍,增強準則的指導作用,給企業(yè)合并政策和將那些實體納入合并報表提供有力的依據(jù)。
(五)非營利性組織是否納入合并范圍的問題
目前,大多數(shù)國家的準則規(guī)范的是營利性組織的報表的范圍合并問題,而沒有涉及非營利性組織。但是,與美國等西方國家不同的是,我國當前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公有制經濟居于主導地位,國有企業(yè)和集體企業(yè)占很大的比重。在我國這種大環(huán)境之下,公有制企業(yè)控制非營利性組織的背后往往有各級政府的左右,這就使得非營利性組織與控制其的公有制企業(yè)的關系更加密切,更加復雜,很可能成為這些地方政府或公有制企業(yè)操縱的工具。
此外,一些非營利性組織逐步脫離財政核算體系,提倡自給自足,自己搞創(chuàng)收,甚至投資辦企業(yè)。筆者認為,有必要在合并準則中規(guī)范非營利性組織的合并問題,如果企業(yè)對非營利性組織的活動能夠實施有效的控制,或者非營利性組織的活動沒有受到法律的嚴格限制,從事盈利活動,則應該納入合并范圍,并且在會計報表附注中進行嚴格的信息披露。
(六)提供分部報告
多元化經營的企業(yè)集團涉足不同的行業(yè),跨越不同的地區(qū),經營不同的產品,這樣,在一個集團內不同行業(yè)、不同分部的盈利水平可能差距較大,面臨的風險類型和風險程度可能復雜多樣,潛在的成長機會也會有很大不同,而一張合并報表所提供的財務信息只是反映該企業(yè)集團生產經營情況的綜合信息,而難以提供從事不同行業(yè)子公司的總體經營狀況,給財務分析和財務預測帶來許多困難。我國證監(jiān)會在《公開發(fā)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內容與格式準則第2號――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的附件《會計報表附注指南》中,對分部信息的披露提出了一些要求,財政部2001年的《企業(yè)會計制度》也對分部報告做出了一些具體規(guī)定。我國新頒布的會計準則中《企業(yè)會計準則第35號――分部報告》是首次全面的對分部報告有關問題進行的系統(tǒng)全面的規(guī)范。
筆者以為,應將分布報告所提供的信息作為合并報表的組成部分,與合并會計報表一起提供給報表的使用者。因為對于多元化經營的企業(yè)或跨國公司,僅僅提供合并財務報表已不能滿足某些報表使用者的需要,因為匯總合并的過程會掩蓋掉一些重要信息,使合并報表存在不少局限性。同時,提供分部報告,可以使報表使用者清楚地了解到集團下獨立法人實體分別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yè)績,揭示出一些業(yè)績欠佳的投資結果,尤其是在與集團的主要經營沒有太大關系的行業(yè)方面的投資。而且,當一個集團具有多種經營時,提供分部信息有利于評價這個集團的風險或預計它將來的收益和現(xiàn)金流量情況。
參考文獻:
[1] 鄭慶華,趙耀.新舊會計準則差異比較與分析[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2] 周麗麗.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生產模式改革的經濟學思考[J].財會通信,2006,(2).
[3] 米新英,劉勝花.關于我國應對會計準則國際化策略的研究[J].會計之友,2006,(1).
摘要:成本會計是會計學相對獨立的一個分支學科。成本會計的理論結構是由成本會計的目標、假設、對象、原則等要素構成的有機聯(lián)系的整體。加強其研究,不僅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而且具有現(xiàn)實指導意義。
工業(yè)革命導致成本會計的產生,其理論與方法是隨著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和經濟管理的客觀需要逐步形成和發(fā)展的。成本會計作為會計學相對獨立的分支學科,需要有一個理論結構,借以建立統(tǒng)一的邏輯推理體系。成本會計的理論結構是以成本會計假設為前提,圍繞成本會計對象所形成的一系列相互聯(lián)系的目標、對象、原則等組成的一個有機整體,其目的在于解釋、評價、指導和完善成本會計實務。本文對成本會計的理論結構進行初步探討。
一、成本會計目標
會計目標是建立和完善會計理論體系的基石,確立成本會計目標是建立和發(fā)展成本會計理論結構的首要問題。美國注冊會計師協(xié)會1938年的一份研究報告認為,會計的目標是“有助于企業(yè)的運行,以達到其既定的目的”,成本會計作為一種記錄、計量和報告有關成本信息的會計信息系統(tǒng),其目標因會計主體、歷史環(huán)境等的不同而產生差異,但在這具體表現(xiàn)形式的背后,存在著相同的特性。據(jù)此,我們可將成本會計目標區(qū)分為三個層次:基本目標、具體目標和終極目標。
(一)基本目標。就是讓一定的成本帶來盡可能多的收入或收益,即提高經濟效益。成本會計正是從成本費用的計量、記錄、計算及監(jiān)督等方面著手,為提高經濟效益服務,并以經濟效益為最高目標。
(二)具體目標。就是指成本會計實踐中向誰提供信息、提供什么信息、怎樣提供信息。成本會計主要是通過成本費用報告、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及專題報告等形式,為內部相關部門和員工提供特定的和綜合的成本會計信息,以便其進行成本規(guī)劃與管理控制。
(三)終極目標。就是進行稀缺資源的有效配置,實現(xiàn)成本效益最大化。成本會計的最重要特征,是把注意力放在企業(yè)資源的詳細計劃和有效的控制方面。企業(yè)如何安排、使用上述資源,必須根據(jù)企業(yè)生產經營的任務來計劃資源的投入、使用以及測算這些資源投入使用后的效率和效益。
二、成本會計假設
成本會計的基本假設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成本會計工作的制約因素或前提條件,是對客觀情況合乎邏輯的推斷,主要有成本會計主體、持續(xù)經營、成本計算分期、多重計量、公正分配等假設。
(一)成本會計主體。按照現(xiàn)代成本會計的觀點,企業(yè)或其他組織等獨立的經濟主體是成本開支的真正主體,其成本是指為最終實現(xiàn)目標而耗費或放棄的各種物質資料、勞務和支付給職工的工資等,或者說是為爭取收入而付出的代價。應排除一切與其經濟活動無關的強加或強行攤派的成本,包括所有者及經營者的一切個人開支;主管部門或其他單位、機構的不合理攤派;其他單位的成本耗費等。
(二)持續(xù)經營。是指成本核算應以持續(xù)、正常的經濟活動為前提。這樣才能使成本會計的原則、程序和方法建立在非清算的基礎上,具體表現(xiàn)為各項資產以持續(xù)經營價值計價,資產的耗費以實際成本計價,各項費用成本體現(xiàn)已耗資產價值的貨幣反映,從而保持成本會計信息處理的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
(三)成本計算分期。持續(xù)經營確定了目前及將來的預期狀態(tài),為了提供一定時期的成本會計信息,與會計報表的周期相一致,會計分期的運用,使得成本會計在成本費用的計量方法和內容上具有了鮮明的特色,正確劃分各個時期的成本費用界限。這樣,才能有利于費用、收入、利潤的確認和計量,保證成本會計信息的真實性,以免誤導使用者。
(四)多重計量。成本一般表現(xiàn)為經濟活動付出的代價,這些代價中不僅包括物質資料的耗費,而且包括人力資源體力和腦力等精神成本的耗費。貨幣計量的優(yōu)點是具有廣泛的綜合性和概括能力,但由于受人們認識水平的限制,要將人力資源精神成本等非貨幣計量屬性完全轉化為貨幣計量,是難以做到的或其準確性不能保證。所以,成本會計的計量可采用貨幣計量和非貨幣計量相結合,既采用貨幣單位反映各項經濟業(yè)務的成本和效益,又采用實物指標,甚至用文字來說明職工對所做出的貢獻和造成的損失。
(五)公正分配。費用分配的公正性直接關系到成本會計信息的可靠性。所謂公正,主要是指間接費用分配標準的選擇上,應根據(jù)因果關系,選擇與所分配費用的高低最密切的標準。要求盡可能減少主觀因素的影響,保持分配方法的合理性。當然,公正只是一種相對的概念,既是主觀假設,也是成本會計陳報信息的一項基本前提。
三、成本會計的對象
成本會計是以費用為對象,對資金運動過程中的耗費進行分類、計量和分配,為成本預測、決策、控制、分析與考核提供客觀依據(jù)的一門分支會計。從本質上看,同一般會計對象一樣,成本會計對象仍在于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的資金運動,所不同的只是限于資金耗費方面的資金運動,并且具有既側重于單位整體的資金運動,更側重于單位內部各責任單位的資金運動的特點。就性質上來說,成本會計是合理利用內部資源的控制會計,主要服務于企業(yè)內部的成本管理,提供決策制訂和業(yè)績評價所需信息。為此,“費用”這一成本會計對象可以細化為營運成本、期間費用、損益、現(xiàn)金流量等具體要素。
四、成本會計原則
成本會計原則是規(guī)范成本會計行為的指南,是成本會計工作中應遵循的各項基本原則,提供信息使用者所需的高質量成本信息。成本會計在堅持一般會計核算原則的同時,又要符合其獨特的要求,拓展或改變部分原則的內涵。
(一)合法性原則。它是指成本會計核算必須符合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制度的規(guī)定,嚴格遵守成本開支范圍,從而保證信息的準確和可靠。同時,也不能人為地混淆成本和期間費用、不同成本計算對象、不同期間成本等的劃分界限,這些從嚴格意義上講,也是違法違規(guī)行為。
(二)受益性原則。成本費用的分配方法應按成本驅動原理,遵循受益性原則進行選擇,體現(xiàn)“誰受益誰負擔”的思想。在具體選擇分配方法時,按照受益性原則的要求,所采用的方法對各分配對象所分配的費用成正比例關系,受益多的多負擔,受益少的少負擔,從而體現(xiàn)分配費用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三)目標性原則。企業(yè)進行成本管理必然具有明確的目標,期望發(fā)生的成本支出能夠帶來盡可能大的效益,即實現(xiàn)成本效益最大化。這就要求成本會計提供的信息要有針對性,及時地為成本管理提供所需的信息資源,滿足決策需要。
(四)可理解性原則。既然成本會計的現(xiàn)實主要目的是向使用者提供對他們決策有用的成本信息,那么可理解性便是重要的一個質量特征。所謂可理解性,指既要保證所有重要事項都能得到充分披露,又要避免提供過分瑣碎的信息而使使用者不得要領。從信息提供者的角度來說,應當在保證相關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力求使成本會計信息通俗易懂,便于使用者分析和利用看得懂的信息資源。
(五)實際成本原則。企業(yè)或其他組織所采用的成本計算方法可能不完全相同,如可能采用定額法、標準成本法、計劃成本法等,但為了正確地計算當期的盈利水平,需要在核算期期末時,將其調整為實際成本。但從成本計算的歷史發(fā)展和經濟狀況日益復雜性來看,實際成本計算只是成本計算的基礎、核心和主體,而不是全部。
(六)成本效益性原則。這是一條普遍適用的原則,即任何一項活動,只有當其效益大于成本時才是可行的,成本會計信息也是如此。從管理者的角度,提供的成本信息越豐富,越有利于進行成本管理和控制,但要受信息披露成本的制約,需要信息使用者和會計人員之間有密切的協(xié)作。當然,在現(xiàn)有的計量理論與技術條件下,要準確計算披露的成本與效益是不現(xiàn)實的。盡管如此,人們在設計成本會計制度、確定成本信息披露詳略程度、披露方式和披露頻率時,仍需要對成本與效益因素進行衡量和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