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小學科研課題實施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由朱自清、葉圣陶等老一輩教育家提出的“讀寫結合”的研究,一直是語文教學中的一條傳統經驗,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形成了相對穩(wěn)定的教學模式。它不是一個年輕的話題,但絕對是一個常青的話題。
關于讀與寫的關系,葉圣陶指出:“讀與寫的關系密切。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閱讀是吸收,是基礎,寫作是傾吐,是內化;閱讀和寫作,吸收和表達,一個進,從外到內,一個出,從內到外;先有吸收才有傾吐?!毙抡n程實施以來,讀寫結合卻沒有很好地繼承下來。不論是從作為典型推廣的公開課,還是平時的家常課,朗讀多了,感悟多了,寫的訓練卻越來越少了。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只字不提作文教學;而在進行作文教學的時候,又只字不提閱讀教學。大多數的語文老師都習慣將作文教學的陣地完全放到作文課上,往往忽略了小學生在日常語文學習中最先所接觸的最寶貴的習作資源——教材中的“課文”。這樣導致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兩相分離,學生讀課文和學作文也完全是兩碼事。學生不能夠很好地將課文學習所得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教師在進行習作指導時,也基本上不注重與所教課文的關聯。這種讀寫分離的教學方式,既浪費了有利的作文教學資源,又不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細細品讀入選教材的課文,不難發(fā)現,這些作品大都出自專家、名師精挑細選之作,它們在以豐富的人文精神和獨特的情感魅力感染讀者的同時,更以其優(yōu)美生動的語言,靈活精致的表達,獨具匠心的布局謀篇,為每一個閱讀者提供寫作的范本。教師如果在閱讀教學中做一個有心人,從課文的內容選擇、材料組織、語言表達、篇章結構等諸多方面著手,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延伸開去,自然而然將課堂引向作文教學,使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融為一體,作文對于學生而言,便不再是可怕的事情。
著名特級教師丁有寬老師獨具慧眼,幾十年前就發(fā)現利用課文這一現成的資源來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是一個好渠道。因此,幾十年來,他孜孜不倦地致力于“讀寫結合”的實驗,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還專門編寫了“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丁有寬老師“讀寫結合”的實驗使我們深受啟發(fā),如何活用課文資源,挖掘課文中最有利于調動學生習作積極性并能給學生習作提供參考和借鑒的因素,讓學生在習作時不但能模仿,更能創(chuàng)造,是值得我們進一步探索和研究的問題。
二、理論依據
1、語文課程標準要求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了小學作文的總目標要求: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皩懽魇沁\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p>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還指出: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讓學生“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 ”,指導學生“能從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進行縮寫;能根據文章的內在聯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進行擴寫、續(xù)寫;能變換文章的文體或表達方式等,進行改寫?!闭n標從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明顯告訴廣大語文老師,應該好好利用教材資源為作文教學服務,讓學生將從閱讀教學中學到的知識與方法及時地遷移和運用到習作中去。
2、心理學提供的理論依據
心理學研究指出,閱讀是內化的吸收,是對基礎知識理解的過程;寫作則是外化的表達,是對基礎知識運用的過程。通過閱讀記憶,積累了豐富的語言材料,表達才具有心理前提。同時,閱讀還能為作文提供范例,提供技能模仿運用的直觀形式。從這一意義上講,閱讀是作文的基礎,作文則是閱讀的發(fā)展和提高。當然,反過來講,作文又可以激發(fā)學生產生模仿的心理需要,從而帶動閱讀、促進閱讀。所以說,閱讀與作文,兩者是相互促進、相互補充、相輔相成的。讀與寫,確實存在著有機結合的客觀依據。
兒童最善于模仿,充分利用教材中優(yōu)美的句、段、篇作為讀寫結合的范本和中介,讓孩子通過小練筆的形式,及時運用閱讀所學到的知識進行寫作,不但能滿足了兒童好表現的需要,還能激發(fā)孩子習作的積極性。
3、專家觀點
葉圣陶先生說:“ 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比~圣陶先生還說:“教材無非是個例子?!边@個例子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為學生如何閱讀提供樣式,二為學生如何寫作提供樣式。我們一般在第一個方面下的功夫甚多,在第二個方面下的功夫較為薄弱。其實加強第二個方面的研究,教材才真正起到了葉老所說的作用。 朱作仁教授在其著述的《閱讀心理》中,曾把閱讀寫義為“一種從書面言語中獲得意義的心理過程?!辈⒅赋鲞@種“意義,不但指閱讀材料內說的“是什么”,對于學生來說,更重要的是作者是“如何表達”。因此,閱讀不僅是自外而內的吸收過程,更是寫作的基礎。
4、關于閱讀與作文教學的成功經驗
廣東的著名特級教師丁有寬老師用了近三十年的時間進行了“讀寫結合”研究,形成了獨有的讀寫結合導練教學新體系和“讀寫結合教學法”,給了我們借鑒。他在其“讀寫結合”實驗中指出:讀和寫是個互逆的過程。它們之間既相對獨立,又密切聯系。讀是理解吸收,寫是理解表達。有理解性的吸收,才會有理解性的表達,反之,表達能力強了,又促進理解吸收能力的提高。抓住它們之間這個聯系點,即讀寫對應性,也是讀寫遷移的基本因素,系統地對學生進行讀寫訓練,不僅是提高作文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徑,而且是提高學生聽、讀、說、寫各項能力達到全面發(fā)展的重要途徑。
上海吳立崗教授“素描作文”實驗、南京市重點課題《體驗性閱讀與探究性寫作》也證明了閱讀與寫作是相通的,讀與寫結合是語文教學的基本規(guī)律之一。
三、研究的目標
1、通過研究,培養(yǎng)學生對讀寫的興趣,達到讀中悟寫、讀中導寫、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2、 通過研究,提高教師解讀教材的能力,增強教師樹立讀寫相結合的教學意識,探索在閱讀教學中進行讀寫結合訓練的途徑和方法。
3、通過研究和實踐,引領本校的語文教師不斷更新教育觀念,積極推進課程改革,不斷提高自身的教研能力,從而使我校的教育科研取得新的突破。
四、研究的內容
1、加強對學生的課內閱讀指導,使學生樂于讀書,善于讀書,并學會從閱讀中積累有利于寫作的素材,在閱讀中吸取營養(yǎng)并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
2、精選課文中經典詞句以及段落,供學生欣賞背誦,以積累豐富語言,為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3、教師應根據本學段的讀寫目標,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綜合學生與教材、讀與寫、教與學的關系尋找讀與寫的最佳結合點,探尋每篇課文中對學生進行習作練筆的訓練點,從課文以及生活中提供學生習作練筆的材料,解決學生無話可說的困難。
4、探討每篇課文中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習作方法,讓學生潛移默化地掌握一定的習作技巧。
五、研究的方法
一、緊緊圍繞一個重心,全力推進縣域“教科研培”一體化
1.全盤把握,分類規(guī)劃,做好了中心統籌規(guī)劃工作。起草了江油市2019年度教科研培工作要點,江油市2019—2020年度教科研培工作要點,并以教育體育局文件下發(fā)全市,成為全市工作的指導性文件。
2.開展了縣域教科研培一體化的探索實踐。對縣域教科研培一體化從目標整合、職能融合、實施路徑等方面進行了研究探索,并成功申報省級科研課題。
3.完善制度,初步形成了上下聯動的良性研培機制。完善了教育科研資助金制度、考核制度和成果獎勵等制度體系,推動了學校和教師教育科研熱情的不斷高漲。起草了《江油市中小學備課及教學常規(guī)管理實施意見(試行)》、《江油市中小學“一標三維”校本研修實施方案》、《江油市中小學微型課題實施指導意見(試行)》等指導性文件,在全市范圍內自上而下的吹響了教科研培一體的實踐號角。
二、突出“規(guī)范教學過程管理、激活校本研修”兩大抓手,始終確保教育科研根植于教育教學實際需要
務實推進勝利街小學《基于1+X城鄉(xiāng)學校教育發(fā)展共同體教師專業(yè)成長研究》、詩城南?!痘ヂ摼W+背景下小學教學過程管理與評價策略研究》兩個市重大科研課題的研究,先后開展專題研培活動4次,理順了研究思路、明確了研究方向。
三、形成了“三推廣、五應用”多舉措、多路徑的科研成果轉化特色
形成了教育科研成果“校內推廣、學科推廣、機制激勵”三大推廣措施,以及“聯片應用、學科應用、項目推進、師培應用、實踐應用”五大應用路徑,有力地推動了我市優(yōu)秀教育科研成果的轉化和應用。
四、主要工作及成績
1.本年度,本部門共開展教育科研科研、心理健康、綜合實踐德育研培活動20余次,培訓教師1300余人。
2.精心打磨推薦四川省、綿陽市級課題,本年度成果立項省課題2項,綿陽市級課題2項,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
3.組織開展教育科研開題現場研培會(中、小學場)2場次,教育科研課題中期階段成果暨結題推廣會現場推廣會1次。
4.注重階段成果提煉,指導江油市外國語學校《依托李白文化提升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實踐研究》獲得綿陽市教育科研課題2019年度階段成果二等獎。
一、采取分層次培訓,為新課改奠定基礎
按照“先培訓、后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原則要求,結合敦化市教育改革的實際情況,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分層次培訓:
1. 教研員和骨干教師先行培訓。教研員和骨干教師是新課程改革的先行者,必須站在新課改理念的最前沿上。教研員擔負著學科培訓的重任,教研員對課改精神、課程標準的理解、把握程度直接影響到課改培訓的質量。在工作中要求他們轉變工作方式,還要將學習、研培結合起來,自覺變指導檢查為合作、服務、研究,與教師建立平等互助的關系。同時,教研員必須完成“八個一”、骨干教師必須完成“六個一”的目標要求。
2. 中小學校長重點培訓。2004年8月組織了中小學領導干部新課程標準培訓,參加培訓的中小學領導干部238人。2006年組織中小學主管教學副校長和教導主任就“如何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進行了專題培訓。
3. 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中小學教師是課改的主力軍。自2003年起至今,每年寒、暑假期間都舉辦中、小學各科課改實驗培訓班共計18期。為扎實有效地開展課程改革工作,我們采取了分層次培訓,重點實施培訓6大策略:
(1)“理念引領”的策略。在抓好集中培訓的同時,組織學校領導走出去學習。從2004年至2013年由教育局領導和進修學校領導親自帶隊,帶領城鄉(xiāng)中小學教學領導、教研員和骨干教師組織成的考察團前往首批進行課改實驗的上海、北京、山東、河北、遼寧、江蘇、浙江等地區(qū)和洋思、杜郎口、東廬等名校考察,先后參加了“全國管理者培訓與教育管理創(chuàng)新”、“全國中小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與改革創(chuàng)新”等內容的專題培訓和實地考察,使我們汲取了最前沿的教育教學理念,學習外地先進課改實驗區(qū)成功的經驗,平均每年達6百多人次,達到了進一步增強課改意識,從容地做好我市課改實驗工作的目的。
(2)高層次培訓策略。一是邀請教育專家指導活動。早在2003年至今,我們邀請了王文湛司長、中央教育科研所齊欣研究員等省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培訓指導。二是請進名師來講學。特邀長春汽車區(qū)、吉林市“十大杰出青年教師”來敦化講學活動;連續(xù)三年請吉林省中小學教師省級《名師“送培到縣”活動項目》講學團,派名教師來我市送教、送課,為城鄉(xiāng)教師搭建了從專家到中小學教師的一座“橋梁”,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專家引領。
(3)薄弱學科教師培訓策略。5年來,我們分別組織了全市城鄉(xiāng)中小學音樂、心理健康、科學、體育學科(非體育專業(yè)及兼職的)教師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教師“教學綜合技能”離職脫產培訓班;每年還利用寒暑假對全市的新任教師進行為期一周的脫產培訓,使非考試薄弱學科教師和新任教師提高了教學技能,取得了良好的培訓效果。
(4)以賽促教改研培策略。每年精心組織的中小學各科教學能手大賽,組織了全市城鄉(xiāng)中小學各學科教師基本功與教學技能競賽”、選拔賽、研討課等,為不同層次的教師搭建學習、交流和展示的舞臺,積極引導教師改革課堂教學、探究教學規(guī)律,提高專業(yè)技能。先后舉辦了敦化市中小學走進新課程、新教材講課大賽,教學基本功和教學技能競賽等50余場,近千人參加了競賽,通過競賽活動達到了以賽促練、以練促研、以研促培的目的。
(5)科研課題引領策略。中小學在課改實踐中深入開展主題教學研究,提出了“抓住一個觀點、突出一個主題,解決一個問題”的要求,以整體優(yōu)化為突破口,推行“小問題,大道理”的教學主題研究,引領中小學教師研究回歸最具體的問題,盡量堅持立題小、起點低、節(jié)奏快、實效高的原則,深入課堂教學,解決教師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和疑難問題。
小課題、片級教研主題的確立,為我市建立宏觀性課改研究主課題打下了良好基礎。作為主打研究課題,我市申報立項了吉林省課題規(guī)劃辦“十二五”課題《農村中小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開發(fā)研究與實踐》,被確定為“十二五”省級重點資助課題,起到了指引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學研究方向的作用。2006~2012期間,承辦了國家科研課題現場研討會2次,省級課題5次、州級課題9次現場研討會;21所學校獲“吉林省‘十一五’規(guī)劃課題課程改革優(yōu)秀實驗學校”名稱。
(6)名優(yōu)教師帶動策略。實施“名師工程”是敦化市推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一項重要舉措。我們確立了以實施“金字塔”工程為突破口,建立“教師結對幫扶”網。我市本著“固塔基、強塔身、樹塔尖”的原則抓教師隊伍建設。即“固塔基”:實現5000名教師全員達標;“強塔身”:培養(yǎng)1000名骨干教師(含400名教學能手、200名學科帶頭人)的中堅力量;“樹塔尖”:打造50位名師的精銳領軍團隊”。為此我們建立了7個名師工作室,充分發(fā)揮名師示范引領作用,讓一大批農村教師在城鄉(xiāng)三級研培協作體這塊沃土上迅速成長起來。
二、建立基地,城鄉(xiāng)聯動,深化課改實驗
1. 建立課改實驗基地。為了推進課改實驗的順利進行,2004年在教育局的支持下,建立以市三中、五中、二小、三小學課改實驗教研基地校。2009年我市又乘勢建立構建高效課堂“五校聯合體”學校;我們在漢族4所學校開展小班化實驗;9所小學開展小課題“三級管理”機制,在以互助、互學、共享的基礎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學模式,至此成功打造了課改工作“試驗田”。通過開展各項課改實驗活動,特別課題研究、教材課標使用的研究,積累實驗樣本、個案資料,并把這幾所教研基地學校的課改經驗向全市推廣,為我市全面實施新課改起到了引領示范和推動作用。
2. 建立城鄉(xiāng)研培基地。2007年制定了“敦化市建立三級教師研培網絡實施方案”,提出了建立“多元互動交流教師研培”體系,在教育局的領導下,由教師進修學校牽頭,建立了“市——片——校三級研培網絡”,按照城鄉(xiāng)區(qū)域劃分了4個大片,在每個片中挑選了一所資源配置較強、師資力量雄厚的中、小學校為教研師培基地校(全市共選出8所中小學),其他學校屬于成員校。以培訓基地校為中心,聯合周邊的農村學校,開展了交流途徑多元化、活動形式多樣化教研、師培的8個研培聯合體。
“教師研培聯合體”的建立,實現了研培工作的“三個轉移”:一是實現了由教研員的研究向一線教師轉移;二是實現了由進修學校的單獨管理向培訓基地轉移;三是實現了由抓市區(qū)學校研培向農村學校轉移。形成“科研先導、研訓一體、基地輻射、城鄉(xiāng)聯動、資源共享、以強帶弱、優(yōu)勢互補”的研培格局,有效地推動了課改的進程,實現了城鄉(xiāng)優(yōu)質教育資源共享,以此達到了城鄉(xiāng)教育均衡發(fā)展。
三、聚焦課堂,強化教研,優(yōu)化教學過程
在課改中倡導“走進新課程,體驗新課程,實踐新課程,與新課程一同成長”的理念。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優(yōu)化課堂教學過程,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課堂教學是教學中心工作的主要形式,是達成高效課堂“全員參與、人人快樂、生生合作、共同成長”的目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途徑;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我市緊緊圍繞“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學質量”這一主題,鼓勵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積極探索新課程教學的思路、方法和模式。
“結合他人的優(yōu)點,切合自己的實際,創(chuàng)自己的特色”。為此,在借鑒洋思中學“先學后教,當堂訓練”和杜郎口中學的“三步六環(huán)節(jié)”課堂教學法基礎上,我市堅持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模式研究。高效課堂教學難點是從細化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開始研究,敦化市一中率先嘗試“導學案”實驗研究,重點側重“點、學、導、練”授課方式;城鄉(xiāng)各學校經過幾年課改教學實踐研究,也形成了多樣的教學模式。至此,構成了我市建立“構建高效課堂”的特色,有力地促進了我市學校課堂教學過程的優(yōu)化和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全市絕大部分學校的設備設施、師資隊伍,還是辦學思想、教育教學質量,與課改前相比,都有了全新的變化。特別是我市中小學連續(xù)上幾個臺階,有的學校已經發(fā)展成為延邊州內的課改示范學校。
四、歷經十載,課改歷練,彰顯成效
1. 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學策略發(fā)生了變化;課堂教學發(fā)生了新的變化、學生學習方式發(fā)生了變化,由原來的灌輸式轉變成了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的教學模式。
一、逐步完善方案,整章建制,加大工作管理力度,使崗位練兵穩(wěn)步推進
根據上級部門的要求及學校的實際情況,我校制定了崗位大練兵的長遠規(guī)劃和近期實施方案,每個學期都要對方案進行修訂,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領導組織,建立健全各種培訓制度及學時學分考核細則,將崗位練兵切實滲透到教學中去,落實到業(yè)務考核中來。
二、采取多種形式抓好崗位練兵活動,使活動更具實效性
1、加強教師基本功訓練,提高教師的專業(yè)技能。
教師基本功訓練包括三筆字、簡筆畫、朗讀、教具制作、口頭說與書面表達等。這些基本功訓練主要采取自學自練的形式反復練習,養(yǎng)成習慣。為切實提高教師基本功,使其具有過硬的基本技能,我們每學期都安排教師開展了粉筆字、鋼筆字、簡筆畫、課件制作等專項訓練活動,在這些基本訓練的同時,我們注重加強教師崗位練兵手冊中必練模塊和選練模塊的訓練。每學期要寫出兩篇閱讀性學習筆記和兩篇反思性隨感,要認真研讀手冊,根據所教學科的內容來進行填寫,學校領導要定期進行檢查和指導。通過兩年來的練兵,教師的業(yè)務技能有了顯著的提高。
2、以課堂教學為突破口,積極主動地提高教學技能。
課堂教學是教師崗位練兵活動主陣地,學校始終以課堂教學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為著力點,結合觀摩課、示范課、引領課、優(yōu)質課、科研課等有效形式,組織全體教師人人要上一節(jié)公開課,由學校教研組從備課、上課、說課、課后反思及評課等方面給予公正、公平、客觀的評價。而每次的公開教學都要圍繞每學期的學習專題開展活動,做到了理論與實際的有機結合,突出崗位練兵為教學服務這一宗旨,全面促進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和效率。
3、開展課題研究,努力提升教師的科研能力
學校堅持以教育科研為先導,牢固樹立“以課題推動課改”的科研理念,結合學校教師學生在發(fā)展中存在的共性問題確定練兵主題和科研課題,深入開展各學科多層次教育科研課題實驗活動,重點落實科研為教學服務,教學提升科研能力這一理念。對課題組成員加大理論培訓力度和管理的力度,要求教師們要把崗位練兵與課題研究相結合,讓崗位練兵在科研領域突出實效。我們學校的科研課題主要有《小學中高年級的作文教學法的研究》,《加強計算機輔助教學,提高教學效率》,還有英語的口語教學的研究,我校在科研練兵上主要采取了學習科研課題研究的相關理論,探究課題研究方法,撰寫論文等活動。
4、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教研活動,搭建教師展示的平臺
在教師崗位大練兵培訓的這段時間里,我校的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經常參加各級各類教學活動,均取得了很優(yōu)秀的成績:每個學期都有十余人參加縣里的教研活動,于天宇教師曾多次代表學校參加縣里的美術教學活動,經過鍛煉日漸成熟起來,曾被派出去代表縣里參加哈市的美術教學活動,取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張利敏不僅多次參加教研活動,他組織的學校合唱隊在教學展示中總能榮獲一等獎,還被進修校聘請去給新教師進行教材培訓,受到教師們的好評,張立敏、姜麗娜兩位教師參加了全縣教師基本功競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王沙沙、李輝、徐微老師的英語教學基本功過硬,教學能力很強,所教的班級的英語成績在幾次的全縣統考中,均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程麗娟、李迎秋、胡英、王文光四人組建的綜合實踐學習型團隊,多次承擔市里的教研活動,受到了教研員的賞識。叢艷春老師代表骨干教師為大家上的問題研討課,得到了師訓部領導的認可。
5、以網絡教研為突破口,讓崗位練兵步入快車道
我們學校是縣里唯一所有校園網的學校,班班都配有電腦,基于這一點,我校專門組織教師進行了計算機知識和課件的制作的學習培訓活動,使教師們人人都會制作課件,人人都能熟練操作電腦,在課堂教學中,豐富了學生們的視野,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我們也利用校園網絡這個平臺來參加市里組織的uc教研活動,使教師們足不出戶就學到了先進的教育理念,學到了外地同行們的教學方法,與名優(yōu)教師零距離溝通,從而提高了教師們的教育教學能力,我們也因此開展了計算機輔助教學在課題教學中的應用這一課題的研究工作,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所有的青年教師還建立了自己的教學博客,把自己在教學中總結出的好的教學案例和感悟都寫到個人的教學博客中,達到資源共享。讓崗位練兵與現代化教育技術相結合,讓教師在高效快捷的信息狀態(tài)下吸納豐富的教學資源而更好的為教育教學、為學生的發(fā)展服務。
6、組建學習型團隊。
——石門鎮(zhèn)小學教科室2003年工作總結
過去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學校教育科研實現新跨越的一年,是一個“規(guī)范與深化”的一年。我校教科室在市教科所、石門鎮(zhèn)學校的關心支持下,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圍繞學校的辦學思想,辦學目標,辦學思路,確立教育科研新理念,把課題研究與新課程建設有機融合起來,充分調動全鎮(zhèn)小學教師教科研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積極開展群眾性的教科研活動,進一步加強學校教科室常規(guī)工作,在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通過抓培訓學習,抓課題研究,抓課堂教學實踐,抓科研成果總結,使得學校教育科研有了新的進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加強理論培訓,強化科研意識
1、圓滿完成培訓工作。今年上半年,突如其來的“非典”給學校工作帶來極其的不便,但我們依然按照2002年制訂的《教科研培訓計劃》,一手防非典,一手抓培訓。針對不宜大面積集中的實際,我們積極挖掘各校的內部潛力,以教師自學、小組討論為主要形式,提倡自我反思,自我提高。全鎮(zhèn)所有在職小學教師參加了培訓,參加培訓率達到100%,其中71位教師撰寫了課題實施方案,交案率達到100%,71位教師參加了市進修學校的教科研專題測試,通過率達到100%。圓滿完成了培訓工作,提高了教師的科研意識,提升了教師的科研水平,為深入進行教育科學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拓展教師學習空間。2003年,是我校教育科研學術氛圍較濃的一年。一是“請進來”。6月,邀請市教科所副所長徐炳炎到校作了《新課程理念下的教科研工作》的專題講座;8月,邀請市教師進修學校書記徐金珠到校作了《做一個智慧型的教師》的主題報告;同月,邀請衢州市教育局基教處楊治平老師到校作了《新課程標準的思考》的學術講座。與名家、名師面對面的交流,近距離的接觸,使廣大教師受益非淺。二是“走出去”。上半年,教科室主任參加市教師進修學校組織的教科室主任培訓,并赴臺州進行考察學習;暑期,選派優(yōu)秀教師參加了新課程通識培訓;下半年,組織教研組長參加教研組組長培訓。各類培訓結束后,由培訓教師組織全體教師進行了二級培訓,從而達到全體提高,全面優(yōu)化的目的。
二、完善規(guī)章制度,規(guī)范科研工作
1、健全管理機構。2003年,我校申報的課題達到了5項,為了進一步加強科研管理的實效性,校教科室開始推行課題組長負責制,由課題組組長主持本課題的研究,教科室給予協調指導和幫助,形成了教科室——課題組長——課題組成員三級科研管理網絡。
2、制定科研規(guī)劃。根據市教育科研規(guī)劃辦公室編制的《“十五”后三年教育科研課題指南》,結合本校的實際,教科室組織力量制訂了《石門鎮(zhèn)小學2003——2005年教育科研規(guī)劃》。根據這個規(guī)劃,教科室制訂了2003年的教科研工作計劃,給全校的教育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確了目標。
3、完善規(guī)章制度。為了保證課題研究的實效性,科研成果的實用性和可推廣性。我校依據衢州市、江山市兩級教科所的有關課題管理規(guī)定,制訂了《石門鎮(zhèn)小學教育科研工作管理實施細則》、《石門鎮(zhèn)小學教育科研學習制度》、《石門鎮(zhèn)小學教育科研研究制度》、《石門鎮(zhèn)小學教育科研立項課題管理辦法》等一系列規(guī)章制度。
三、開展科研活動,提升科研成果
1、開展課題研究。1月,衢州市和江山市2002年度的課題研究成果評比結果揭曉,鎮(zhèn)中心小學的衢州市一般規(guī)劃課題《小學生發(fā)展性學習習慣培養(yǎng)的研究》獲三等獎,江山市一般規(guī)劃課題《輕松愉快,自主發(fā)展的課堂教學模式研究》獲二等獎。2月,教科室組織全體課題組成員,對2003年度衢州市一般規(guī)劃課題《農村小學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策略研究》進行了階段總結,并形成了階段成果報告,印發(fā)給每位教師。10月,教科室又組織全體課題組成員進行了全面總結,理清了一年來的研究成果,形成了研究報告。11月,將該課題的研究成果報告上交衢州市教科所鑒定。
2、積極申報課題。由于上半年經過了教育科研的全員培訓,教師們的科研意識普遍增強,2004年的課題申報工作也異?;馃?。教科室共收到課題研究方案6份,經篩選后,選擇其中了5份上送市教育科研規(guī)劃辦公室申報立項。5項課題全部通過審定并立項,其中由教科室申報的課題《農村小學開放性作業(yè)的設計和評價策略的研究》被列為衢州市2004年度重點規(guī)劃課題。立項課題數量之多,級別之高,創(chuàng)下了我校歷史之最。
3、組織論文評選。5月,教科室組織教師參加了市學科論文評比活動,共收到論文36篇,經過評選,選出了其中的22篇上送到市教科所評選。6月,評選結果揭曉,我校共有17篇論文獲獎,其中徐強老師的論文《對中小學生性教育的幾點思考》獲一等獎,葉立忠和姜利紅老師合寫的《以開放的少先隊活動為載體 , 引導學生德育自化》獲二等獎,獲獎數量和獲獎等次在農村小學中名列前茅。
4、深化科研內涵??蒲械哪康氖翘岣哒n堂教學效益,科研的著眼點應該在課堂。要走教育科研的內涵發(fā)展之路,就要把課題研究真正落實到課堂中去。為此,教科室和教導處緊密合作,通過開展聽課、評課,著力在課堂中發(fā)現問題,形成研究課題;著力在課堂教學落實研究成果,檢測研究成果,為深化學校教學改革,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提供優(yōu)質的服務。
教育科研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2003年,教科室雖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如教師的科研實踐能力尚有不足;群體科研的氛圍尚未形成;村級小學的科研工作尚未啟動。
教育科研是學校進步的不竭動力,教師又是教育科研的主體。2004年,我市將全面推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全體教師而言,既是一次挑戰(zhàn),又是一個機遇。在新的一年,我校教科室力求以課改指導學校的教科研工作,大力倡導教師在課題研究中領會課改精神,把握課改方向,適應課改要求,不斷提高自身業(yè)務能力和水平,從而更好地推進教育現代化和素質教育。
一、總體目標
牢固樹立素質教育理念,堅持“以學生為本,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科學抓質量”的思想,以現代化教育科學理論為指導,著眼于受教育者和社會長遠發(fā)展的要求,進一步落實新課程理念,積極探索“輕負擔高質量”的教育教學模式,努力形成“讓學生動起來,讓教師專起來,讓課堂活起來,讓校園樂起來”的良好氛圍,切實減輕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過重課業(yè)負擔,積極探索有益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和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新機制,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育人水平,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發(fā)展。
二、具體舉措
(一)嚴守底線,認真落實“六個嚴格”
規(guī)范的辦學行為是落實“輕負擔高質量”的前提和底線,省廳“減負”文件明確提出了“六個嚴格”的各項內容和要求,各校要制定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yè)負擔的實施細則,確保課程開設、控制學生作業(yè)量、控制補課、規(guī)范考試管理、學生休息和鍛煉時間、規(guī)范招生秩序等相關指標要求的落實執(zhí)行到位。減輕學生過重課業(yè)負擔的重點是將無效的在校時間、無效的機械作業(yè)、無效的補課輔導、無效的課堂講授等減下來。
(二)強化管理,切實健全“五項制度”
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是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各校必須建立健全“教學活動安排公示、課業(yè)負擔征求意見、學生健康通報、家校合作聯動、加重學生課業(yè)負擔責任追究”等五項制度,從制度上切實保證“輕負擔高質量”要求的實現。每學期開學第一周,各校必須將學校課程表、作息時間表、課外文體活動安排表上報區(qū)教育局義務教育科,并將學校教學活動安排(課程安排表、作息時間表、作業(yè)量、課外文體活動安排表及教職工任課任職表等)在學校宣傳窗或網站予以公示。每學期舉行一次由各個層面學生和學生家長代表參加的學生課業(yè)負擔征求意見會議,并建立備查記錄。每學年向社區(qū)、家長通報一次學生體質健康情況。著力推進家長會、家長學校建設,經常性地開展家訪、教育開放等活動,分批分層對家長進行專題培訓,轉變家長的觀念,進一步取得他們的理解、支持與配合,爭取與家長就“輕負擔高質量”工作達成共識,建立常態(tài)有效的家校聯動機制,不斷強化學校、家庭、社會共同育人的責任。區(qū)教育局每學年與各校校長簽署規(guī)范辦學責任書,校長與教師簽署“減負”責任書,并把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yè)負擔作為重要內容,嚴格進行檢查考核,實行“加重學生課業(yè)負擔”一票否決制。
(三)深化改革,全力實施“四大行動”
在建立“輕負擔高質量”省級聯系區(qū)、市級聯系街道(學校)、區(qū)級聯系校制度的基礎上,全面實施“教學常規(guī)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特色學校建設、多元評價體系構建”等四大行動,全力推進區(qū)域“輕負擔高質量”工作。
1.實施教學常規(guī)提升行動。制定出臺《區(qū)教育局關于開展義務教育階段教學常規(guī)提升行動的實施意見》,以優(yōu)化教學管理、優(yōu)化教研組建設、優(yōu)化備課過程、優(yōu)化課堂教學、優(yōu)化作業(yè)設計與批改、優(yōu)化質量測評等為基本內容,突出有效課堂和高效作業(yè)兩大重點環(huán)節(jié),探索開展作業(yè)效能研究,著力改進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以及評價方式,推進分層、走班制等教學改革,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力、實踐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適應社會發(fā)展的能力。校長、教師、研訓員三支隊伍是實施“輕負擔高質量”的關鍵所在,要提高校長學科教學的領導力、教師學科教學的執(zhí)行力、研訓員學科教學的指導力,督促建立學科教研基地,完善校本教研制度,促進學校關注和研究學生成長規(guī)律和學科發(fā)展現狀。
2.實施學生綜合素質提高行動。堅持以人為本,德育為先,以德啟智,切實增強德育實效性,尤其是要加強學生的行規(guī)養(yǎng)成教育和感恩教育;深入實施課外文體活動工程和陽光體育運動;深入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堅持辦好一年一度“四節(jié)”,廣泛開展“書香校園”系列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長知識、增智慧、促養(yǎng)成、樹理想,提高審美情趣和文化底蘊,使之成為做強我區(qū)特色教育和抓好“輕負擔高質量”工作的有效載體;有效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各校要根據區(qū)教育局《關于義務教育階段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指導意見》精神,結合學校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對課程內容、實施方式、教師安排、資源建設、師資培訓、課程評價、學業(yè)評價等方面工作進行整體規(guī)劃,尤其要加強校本綜合實踐教材開發(fā),將校本課程開發(fā)與特色建設相結合,將課堂教學和綜合實踐相結合,以推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常態(tài)化”實施,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3.實施特色學校建設行動。各校要根據《區(qū)義務教育特色學校建設實施方案》精神,本著“每所學校都是潛在的特色學?!钡睦砟睿e極開展調查研究,結合傳統積淀,挖掘各方資源,重點在體育、藝術、科技、信息、學科教學、校本課程開發(fā)、教育理念、學校管理、文化建設等方面培植一批特色項目,按照“建設特色項目——形成辦學特色——成為特色品牌學?!钡陌l(fā)展軌跡,制定特色學校建設實施方案,建立健全人力、物力、財力及制度上的保障機制,使特色項目成為學校常規(guī)課程和活動,使特色項目的課程教材和特色刊物成為體現學校特色發(fā)展的顯性標志,使大多數學生參與到特色項目中,潛能得到開發(fā),并培育出教有特長、熱心學校特色教育的教師群體,實現“特色發(fā)展,文化育人”。區(qū)級層面要從學校辦學思想、特色規(guī)劃、過程實施、特色成效等方面對學校特色建設進行具體指導,實行項目師資、項目經費、配套政策等“三跟進”支持政策,引導學校實施特色品牌發(fā)展計劃,并采取特色學校建設研究行動、特色學校建設推進行動、特色學校建設評估行動等多種方式,推進區(qū)域特色學校建設,逐步打造“一校一品牌,一校多特色”,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基礎教育內涵發(fā)展。
4.實施多元評價體系構建行動。學生課業(yè)負擔過重、教師偏重知識傳授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評價制度單一,分數成了評判學校、教師和學生好壞的主要依據。各校要致力于建立多元評價機制,從導向上引領“輕負擔高質量”,積極為廣大師生松綁,讓教育回歸本原。
(1)完善學業(yè)質量監(jiān)控辦法。積極推廣實施“教育部中小學生學業(yè)質量分析反饋指導項目”;完善以發(fā)展性評價為原則、動態(tài)評價為主要形式的區(qū)域初中學業(yè)質量評價體系和小學畢業(yè)班學業(yè)質量抽測制度;深化基于中考的學業(yè)質量評價研究,有效監(jiān)控和科學指導教育教學;建立健全完善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辦法,堅決破除將學業(yè)成績、考試分數作為唯一標準的評價,推行文化成績、道德品質、公民素養(yǎng)、學習態(tài)度與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多項指標相結合的綜合素質評價。
(2)完善辦學績效考核辦法。重新修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辦學績效考核辦法》,破除不同起點、相同指標的同一性評價,實行區(qū)別對待、分層評估、鼓勵進步的差異性動態(tài)評價;破除學業(yè)質量權重過大的評價,實行注重全面的整體性評價。各校要對教師績效考核辦法進行重新修訂,破除以考試成績定優(yōu)劣的獎懲性評價,實行以綜合考量促提高的發(fā)展性評價;破除單一定量或定性的終結性評價,實行過程與結果并重的全程性評價。
(3)加大高中招生考試改革力度。要認真貫徹執(zhí)行《關于調整初中部分學科教學內容及要求的意見》;進一步改革重點中學保送生推薦辦法,保送生實行等額推薦,堅決杜絕“兩次中考”現象的發(fā)生;擴大高長生招生范圍,增加招收比例等。
三、保障機制
(一)學習宣傳機制
各校要以《省教育廳關于切實減輕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過重課業(yè)負擔的通知》、《省減負視頻會議領導的講話》和《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深入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減負”文件和視頻會議精神的通知》三個文件為指南,進一步組織全體教師學習,明確減負工作的各項要求和意義;進一步提高對“減負提質”工作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提高“減負提質”工作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在學生家長和社會中充分營造“減負提質”的有利氛圍;要結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通過墻報、櫥窗、網站、家訪、家長會、家長學校等形式把“減負提質”的主要內容和精神告知學生和家長,向學生、家長宣傳“減負提質”工作的重大意義;要堅持一手抓減負,一手抓提質,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大力宣傳先進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充分認識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性。
(二)健全聯動機制
區(qū)域推進“輕負擔高質量”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教育局各職能科室要明確任務,各司其職。政工科主要負責對教師從事有償家教和在校外辦學機構參與管理、教學等違規(guī)行為的監(jiān)管,要進一步完善教師準入、交流、退出機制和骨干教師隊伍選拔管理機制,為區(qū)域推進“輕負擔高質量”提供師資保證;義務教育科要加強對課程開設和控制在校時間等工作的監(jiān)管,建立“輕負擔高質量”學校試點機制,切實推進學校辦學行為規(guī)范;學生科要加強對德育教育、社團建設、文體2+1等工作的指導和評價;監(jiān)察室要加強“減負”投訴的查辦與責任追究,確?!皽p負”措施落到實處;督導室主要負責對學校落實“減負”規(guī)定情況的督查,建立經常性的督查機制;區(qū)教師發(fā)展中心要加強對課程改革、教輔資料使用和教學常規(guī)落實等情況的業(yè)務指導和檢查,精心開展“輕負擔高質量”教學試點,積極培育挖掘“輕負擔高質量”教學典型。各校要根據本實施方案,結合學校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細則,并制定相應的剛性規(guī)定和考核機制。要建立相應的領導小組,學校校長要對平衡學生課業(yè)負擔負總責,分管校長要具體抓好“減負”工作的落實,把“輕負擔高質量”的具體工作要求分解落實到各處室和全體教師當中去,切實抓緊抓實抓出成效。
(三)責任獎懲機制
對貫徹落實“輕負擔高質量”的相關情況和成效列入學校辦學水平評估、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辦學績效考核的基礎性指標和校長個人考核中,對“輕負擔高質量”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的學校和個人在評優(yōu)評先中予以傾斜。各校執(zhí)行“減負”規(guī)定的情況要同學校的年度考核、評優(yōu)評先等掛鉤,教師落實“減負”工作要求的情況要同其年度考核、評優(yōu)評先、職稱晉級等掛鉤,凡違背“六個嚴格”規(guī)定,實行“一票否決”。加大責任追究力度,區(qū)教育局和各中心學校凡接到實名投訴必須及時受理并進行核實,凡查實確有違背省教育廳“六個嚴格”規(guī)定的,一方面要責成行為方立即糾正,另一方面要根據行為性質和造成的后果影響,依法依規(guī)進行處理。屬學校整體行為的,追究學校校長和分管負責人的直接責任,屬個人行為的,追究個人責任。
(四)督查通報機制
切實加強對“減負”工作的監(jiān)督檢查,確?!皽p負”各項要求和相關制度的落實。區(qū)教育局將根據省廳“減負”通知要求,嚴格管理,全程監(jiān)督。建立健全督學責任區(qū)制度,責任區(qū)督學每月對學校“減負”情況開展明察暗訪和專項督查活動,督導室不定期對學校課業(yè)負擔向學生及家長進行無記名問卷調查,每學期形成全區(qū)減負專項報告并進行通報。學生科每年向社會通報全區(qū)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督導室、義務教育科、教師發(fā)展中心等科室要密切配合,加大對“減負”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的督查整改力度。區(qū)教育局設立減負監(jiān)督電話,廣泛接受社會監(jiān)督。各校要進一步加強自查整改,切實落實減負各項要求。
(五)示范引領機制
義務教育科、區(qū)教師發(fā)展中心要加強全區(qū)“減負提質”工作的指導和推進,要大力總結在“落實六項嚴格、健全五項制度、推進四大行動”等工作中的經驗和典型,并在全區(qū)推廣;各校要不斷反思、改進和總結“輕負擔高質量”工作推進情況,發(fā)現問題,推出舉措,提煉經驗,并及時上報義務教育科。全區(qū)上下要一手“減負”,一手抓“提質”,確實做到“減負”與“提質”并舉,努力形成我區(qū)“輕負擔高質量”教育模式。區(qū)教育局確定17所學校作為市、區(qū)級層面“輕負擔高質量”重點聯系學校(具體名單見附件1),上述學校要根據“輕負擔高質量”工作的具體內容與要求,結合學校實際制定好工作實施方案及工作計劃,尋求工作的切入點與突破口,著手開展實踐,努力探索“輕負擔高質量”工作的基本規(guī)律與有效途徑。重點聯系學校要結合本校的“輕負擔高質量”的實踐,申報一項區(qū)級及以上的教育科研課題,進行切實有效地研究。區(qū)教師發(fā)展中心將對重點聯系學校的“輕負擔高質量”課題進行統一論證,并加強指導。區(qū)教育局將在重點聯系校經驗提煉的基礎上,培育和推廣“輕負擔高質量”典型經驗,通過專題培訓、研討、檢查、評比等方式引領全區(qū)義務教育學校扎實推進“輕負擔高質量”工作。
四、實施步驟
(一)準備實施階段(2011年2月—3月)
制訂全區(qū)義務教育階段全面推進“輕負擔高質量”工作方案,宣傳動員,各校做好實施準備。
(二)全面推進階段(2011年4月—2012年6月)
1.開展區(qū)域推進“輕負擔高質量”專題培訓;
2.召開“輕負擔高質量”工作研討會;
3.建立規(guī)范的管理制度,開展檢查、評比;
4.開展“輕負擔高質量”工作調研、檢查、指導和評估。
一、全面實施《行動計劃》
以《行動計劃》的實施作為全室的中心工作,遵循“規(guī)劃設計、打好基礎、全面動員、面上推進、重點突破”的思路,認真抓好落實。
⒈認真規(guī)劃。學校要圍繞質量提升這一目標,按照《行動計劃》的要求,認真制定好行動規(guī)劃和實施方案。在《行動計劃》的三個目標中,有效課堂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這兩個方面是當前工作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學校要立足校情,全面分析教學管理、課堂教學實際、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等方面的情況,找準制約學校教學質量提升的關鍵問題,確立目標,很好的修訂本校實施方案。改進行動可以是以課堂為突破、學案為抓手、備課為載體,也可以是作業(yè)設計與管理、教學研究、教學評價等方面為切入點。同時,要強化成果意識,把提高教學質量的預期成果以文本的形式呈現出來,明確成果目標,扎實做好各項工作。在總體規(guī)劃的基礎上,制定好每學期的重點實施項目,分階段、分步驟加以實施。
⒉抓好基礎。以調研為手段,促進學校教學管理制度不斷完善,教學常規(guī)管理工作不斷規(guī)范,探索建立新型教學常規(guī),為《行動計劃》的推進打好基礎。校級調研工作要正常有序開展,工作計劃要及時報教研室備案。開展培訓活動,把全體教職工的思想統一到教學工作上,統一到質量提升上來。
⒊面上推進。一方面以建立新型教學常規(guī)為突破口,切實減輕學生負擔,把落實教學常規(guī)作為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調動教師積極性的重要手段,在嚴格管理的同時重視人文關懷,讓制度成為教學的促進者和引領者;另一方面要抓實校本教研,校本教研的重點是圍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核心即學科教學素養(yǎng)的提升。搞活研討活動,加強教研組、備課組建設,形成集體備課、共同研討的制度,建立學習型組織。在深化學科主體教學研究的同時加強學科間溝通與交流,鼓勵不同學科教師之間互相配合,共同研討,形成新型的教學共同體。
⒋點上突破。以打造高效課堂為突破口,加強常態(tài)課的改進與管理。明確改進課堂教學的目標和措施,有具體的成果和展示的具體內容和方式。積極開展“高效課堂”的系列教學研究活動:走進教材,各年級教師都要對教材內容系統學習,完整把握課程標準和學科特點,科學處理教材;走進學生,加強對學生的心理研究,尋找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有效與無效行為,因材施教,關注差異;走進課堂,加強對教學過程的研究,優(yōu)化教與學的方式;走進練習,改革學生作業(yè)內容和完成作業(yè)方式,拒絕懲罰性作業(yè)和無設計作業(yè),重視發(fā)展性、實踐性作業(yè)設計。加強有效課堂教學設計、教學策略、教學結構、教學模式的研究,每學期重點在1—2所學校組織現場會,同時其他各校也要進行一定規(guī)模和范圍的成果展示活動,教研室將在教育局的安排下對各校進行考核,其考核結果作為評選《提高教學質量行動計劃》先進學校的重要依據之一。
二、深入開展調研工作
三級調研工作在原來的基礎上向縱深推進,建立健全調研工作跟蹤管理制度,對發(fā)現的問題進行跟蹤調研,督促改進。嘗試開展培訓式調研,重點指向學科課堂教學,將調研工作由診斷、評價功能逐步轉向培訓與指導,全面推行學科調研工作。
⒈區(qū)級調研。圍繞優(yōu)質高效課堂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兩個重點,開展提高教學質量行動計劃專項調研。立足于梳理經驗、發(fā)現典型、查找問題、指導改進,在中小幼等不同層面的學校打造1-2個典型,同時對存在薄弱環(huán)節(jié)的學校進行指導。本學期區(qū)級調研工作中學(含高中)開展5-6次,小學3次,幼兒園3次。
⒉片級調研與互動。采取教學管理工作互查和校級聯動課堂教學研討的方式加強交流和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升。要發(fā)揮片級調研工作在互相交流、學習、借鑒中的作用,使各片內的教學研討活動常態(tài)化、規(guī)范化,形成區(qū)域內新的教研合作機制。
⒊校級調研。充分認識校級調研工作在提高校本管理和校本教研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行校級調研工作,按照調研工作開展的要求,圍繞教學常規(guī)的執(zhí)行、教學管理制度的創(chuàng)新與落實、課堂教學等方面開展調研,做到規(guī)范教學行為與改進指導教學并重。每學期初,各校要制定好詳細的校級調研方案,并報教研室備案,防止校級調研工作流于形式。
⒋學科調研。學科調研工作要能有效地發(fā)現學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增強學科指導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每個學科都要整合學科中心組成員的力量,發(fā)揮學科中心組成員的作用,每個學期要開展1-2次學科調研工作,提煉學科工作的典型經驗,梳理學科存在的主要問題。加強學科管理,優(yōu)化學科活動,落實學科常規(guī),提高學科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
三、不斷強化常規(guī)管理
不斷完善教學管理制度,落實教學常規(guī)工作,使學校教學管理工作更加科學、規(guī)范、高效。
⒈執(zhí)行課程計劃。開齊開足全部課程,維護課程實施的嚴肅性,課程計劃的執(zhí)行情況做為調研評價的重要依據。
⒉修訂教學管理制度。召開學校教學管理制度座談會,廣泛征求意見,修訂《丹徒區(qū)中小學教學常規(guī)管理制度(試行)》,發(fā)揮《管理制度》正確的導向作用。加強校本化教學管理制度的研制,努力形成學校教學常規(guī)管理工作特色。
⒊開展管理人員培訓。開展一到兩期學校教學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組織開展教學管理人員評課活動。按照教育局的工作意見,教學管理人員要積極開展“課堂改革我先行”活動,每學期圍繞課堂教學改革帶頭上好一節(jié)公開課,做好一次專題講座。
⒋評比教學常規(guī)管理先進校。啟動教學常規(guī)管理考核工作,研究制定《丹徒區(qū)教學常規(guī)管理制度量化考核表》,在本學期開始評比教學常規(guī)管理工作先進校。
四、切實加強研究工作
⒈課堂教學研究。加強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加強常態(tài)課管理,分學科研究制定常態(tài)課改進計劃。要正確理解把握課堂教學結構“三個必須”提出的根本目的,全面推行“三個必須”的要求,促進課堂教學結構發(fā)生根本而有效的轉變,同時,要不斷深化課堂教學研究,豐富課堂教學內涵,形成校本化、學科化的教學特色。加強理科實驗教學,重視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促進學生多方面能力的發(fā)展。密切關注常態(tài)下的教師課堂行為:一是教學目標的科學定位與達成。課堂教學目標不清的現象比較普遍,要關注教師的課堂是否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每節(jié)課要讓學生帶著任務去學習;二是教師的科學指導。課堂教學中有沒有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有效的指導,如何才能進行有效指導;三是學生自主學習狀態(tài)怎樣,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是否得到調動;四是檢測與反饋是否及時適當,有沒有開展當堂檢測;五是課堂無效教學行為的剔除與矯正。每個學校每學期都要開展有效課堂專題研討與展示活動。本學期將舉行全區(qū)“有效課堂”專題教學研討與觀摩活動。
⒉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研究。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具有多方面的意義:它是實施新課程改革的急需,也是構建終身學習社會的必然要求,更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的基石。自主學習既是學習方式,更是課程的目標;實施自主學習要適應學生發(fā)展的學段特點和個性差異;要特別關注非智力因素的個別差異,“適性而教”,才能獲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要圍繞《丹徒區(qū)中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這一區(qū)域課題開展研究,各校要結合本校實際和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準切入點,制定規(guī)劃方案,開展案例研究,組織各種活動,研究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方法和教學策略。教研室將組織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研討活動以及論文、案例評比工作。
⒊使用優(yōu)質教學資源的研究。加強使用優(yōu)質教學資源的實踐和研究,搞活校際之間的聯動研究。強化成果意識,重視資料積累,多出優(yōu)秀案例和教學反思。發(fā)揮優(yōu)質教學資源在校本教研活動中的作用,加強各類教學資源的應用研究,提高教師利用與開發(fā)課程資源的能力和水平。
⒋加強學科建設。成立全區(qū)“中小學教學指導專家委員會”,形成區(qū)、片、校相互配合的教學研究體系。發(fā)揮學科中心組的作用和義務教育階段區(qū)級學科基地的作用,圍繞優(yōu)質高效課堂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等重點問題,制定好學科基地活動方案,定期開展好學科基地活動,使學科基地成為學科建設與學科質量提升的重要陣地,成為全區(qū)教學改革的實驗基地和示范基地。
⒌課程建設。參與并支持學校課程建設。學校課程必須安排固定時間和教師認真組織實施,不斷加以完善。加強教學方法和活動方式研究,努力提高教學效率。我室將在教學調研中關注學校課程計劃執(zhí)行和校本課程的實施情況。10月份,將組織開展中學校本課程方案評比活動。
五、切實加強隊伍建設
⒈教研員隊伍。要進一步明確學科教研工作目標就是建設區(qū)域學科優(yōu)秀教師群體、打造區(qū)域學科教研工作與課堂教學改革特色、全面提高區(qū)域學科教學質量。教研員要有良好的工作態(tài)度,要有扎實的教研功力。開展爭做優(yōu)秀“研究員、教練員、指揮員”的主題教育活動,帶頭研究學科教學、研究教師和學生、研究教學管理,提高研究能力;深入學校、深入課堂、指導學科教學、指導教學管理,提升指導能力;勤于學習、善于思考、科學謀劃學科發(fā)展,增強引領能力,為基層學校提供更好的服務。教研員要堅持做到“八個一”,即每學期讀好一本書,研究好一個圍繞學科有效課堂教學、常態(tài)課改進計劃或者學科領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課題,培養(yǎng)指導一名青年教師,開設一次專題培訓講座,開展一次高質量的學科調研,提煉一個學科課堂教學經驗,蹲點一個學科教研組,建設好一個學科基地。努力把教研室建設成為教學研究的學術中心、課程資源的開發(fā)中心、咨詢和指導的服務中心。
⒉學科中心組成員隊伍。完善學科中心組成員管理與活動機制,定期組織開展研討交流和專題培訓活動,發(fā)揮他們在有效課堂教學研究、推進課堂教學改革中的引領作用。
⒊骨干教師跟蹤管理。組織開展好骨干教師“有效教學”評課活動,進一步發(fā)揮骨干教師在推行《行動計劃》中的示范作用、表率作用。
⒋學科教師隊伍建設。堅持研訓結合,邊研究邊培訓,重點圍繞課堂教學改革、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訓等方面加強業(yè)務培訓,著力提高教師的學科教學素養(yǎng),促進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推進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指導教研組、備課組建設。引導教師關注日常教學,以發(fā)現、研究、解決實際問題為主要方式,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大力推進網絡教研,擴大教師合作交流范圍,構建新型教師發(fā)展平臺,形成重實踐、重研討、重反思、重合作的研究氛圍。組織開展教學論壇、教師教學技能展示和比賽等專項活動,為教師搭建專業(yè)發(fā)展平臺。
六、不斷完善質量監(jiān)控
加大質量監(jiān)控的力度,組織開展好學生學習質量監(jiān)控與分析工作,使圍繞質量提升的監(jiān)控工作更加科學、規(guī)范、細致、準確。
⒈加大隨機監(jiān)控。立足常態(tài),在各種形式的調研中加大隨機監(jiān)控力度,選擇部分學科,根據教學進度和計劃,圍繞常態(tài)課教學目標,設計監(jiān)控試題,對教師課堂教學質量進行監(jiān)控。
⒉組織好專題監(jiān)控。圍繞重點工作,開展專題調研監(jiān)控,在全區(qū)營造出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良好氛圍,完善工作措施,形成質量提升的工作機制。
⒊做好階段性監(jiān)控。對各個年級各個學科的學業(yè)質量進行階段性監(jiān)控,及時準確了解學科教學現狀,發(fā)揮監(jiān)控的指導與改進功能。
加強測試質量監(jiān)控結果的分析研究,在做好認真細致分析的基礎上,改革教學管理,改進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評價和教學指導的科學化水平。淡化監(jiān)控的評價功能,強化監(jiān)控的指導與改進功能,發(fā)揮網上閱卷在質量監(jiān)控中的作用,提高監(jiān)控的科學性、準確性。
七、抓好高中教學工作
⒈認真規(guī)劃。樹立“高中三年一盤棋”的觀念,在認真分析本校實際的基礎上,制定好高中各個年級的發(fā)展規(guī)劃和目標,有計劃、有步驟抓好落實。
⒉開展調研。圍繞集體備課、作業(yè)管理、講評課效益等組織開展對高中的調研工作,了解高中學校教學與管理工作現狀,發(fā)現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的意見和建議,提高學校管理工作水平。
⒊分學科開展高三復習觀摩研討活動,著重研究各學科指向高考的教學目標與內容,提高教學效率的途徑與方法。組織教師參加市高三教學研討和集體備課活動。
⒋認真組織開展好高三年級測試。加強考試過程管理,對考試進行客觀統計分析,為各項工作提供指導的依據。
⒌加強高三命題研究。以暑期舉辦的高中語數外命題高級研修班為契機,加強命題工作指導,提高教師命題研究能力。
八、加強教科研管理指導
切實加強對學校教科研工作的管理和指導,努力提高教科研工作水平和實效。
⒈成立教科研規(guī)劃領導小組。出臺《關于加強學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見》,對學校教育科研的組織領導、工作目標等提出具體要求。加強課題研究的過程管理,出臺《教科研課題管理辦法》和《學科課題過程管理指導意見》,進一步就學校課題研究的組織領導、申報評審、管理指導等提出明確的運作規(guī)范。
⒉強化學科課題研究的有效指導。建立學科課題過程資料跟蹤管理制度,發(fā)揮教科研工作對學校的指導與服務功能。以區(qū)域自主學習、質量改進等課題為抓手,促進學科教學研究工作的開展。選好自主學習課題研究點上的學校,加強研究工作過程指導與管理。同時,各個學科要以學科基地為依托,確定自主學習研究課題并開展研究,使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
⒊完成各項教科研常規(guī)工作。按照計劃做好課題的立項、申報、管理工作,組織開展各級論文評比工作。
九、統籌協調各類教育
⒈職業(yè)教育。圍繞課程改革,引導開展校本“主題式”研修活動,努力實現課程模式“企業(yè)化”、課程內容“項目化”、課堂教學“理論與實踐一體化”。以課改促辦學特色的突顯,以課改促教學效益的提升。豐富活動載體,拓寬師生的視野,推進“名師工程”,擴大“雙師型”和骨干教師隊伍,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努力改進技能教學方法和措施,推動學校技能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切實落實階段性目標,確保學生考工合格率。全面開展專業(yè)技能競賽,提高全體學生的技能水平。引導教師深入學習省廳頒布的《職業(yè)學校教學管理規(guī)范》和區(qū)教育局制定的《丹徒區(qū)中小學教學常規(guī)管理制度》。嚴格執(zhí)行《鎮(zhèn)江市綜合高中語文、數學、英語教學進度建議》。本學期將對其執(zhí)行情況作專項調研,促使學校在教學過程管理、環(huán)節(jié)管理上做到精細化、長效化。向管理要質量,向管理要效益。
⒉幼兒教育。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繼續(xù)深入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著重圍繞隊伍建設、保教管理、內涵發(fā)展,質量提升等方面開展教研工作。要倡導學習,積極培育學習型組織,引導保教人員學習教育理論,拓寬知識視野,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強化課程管理,提高園長的課程領導力和教師的課程執(zhí)行力,提升課程實施水平。加大區(qū)級教研和園本教研的力度,幫助教師解決保教實踐中的問題與困惑。開展課堂教學專項調研,加強課堂教學研究與指導,為教師搭建活動平臺,錘煉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進一步規(guī)范保教管理,優(yōu)化一日活動,提高常態(tài)下幼兒活動的質量,促進幼兒健康和諧發(fā)展。各幼兒園根據自身情況,確定研究重點,在此基礎上,認真制訂方案,預設研究成果,夯實研究過程,期末進行展示。
十、其他工作
在著重抓好上述工作的同時,認真做好珠心算實驗研究、讀書活動、教學基本功競賽等工作。
⒈開展好珠心算實驗研究。把珠心算實驗研究作為區(qū)域特色著力打造,按照《珠心算實驗研究規(guī)劃》,認真組織開展好相關活動,做好典型的培植與經驗的推廣工作,使全區(qū)珠心算實驗研究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績。
⒉繼續(xù)推進讀書活動的深入開展。各校要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系列讀書活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濃厚的讀書興趣,切實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積極創(chuàng)建“書香班級”和“書香校園”,營造良好的讀書環(huán)境,讓每一位學生親近書本,養(yǎng)成愛讀書、好讀書的習慣。本學期將在各?!靶@讀書節(jié)”評比的基礎上舉行“丹徒區(qū)小學書香校園”表彰活動,十一月份組織開展“丹徒區(qū)小學生古詩文誦讀比賽”。
⒊做好第七輪青年教師基本功競賽工作。按照大市第七輪青年教師基本功競賽的要求,做好區(qū)內相關學科基本功競賽評比、選拔和指導工作。
⒋組織好專題教學研討與評課活動。開展命題、教學設計、教學反思、案例分析等形式的專項評比活動,提高教師的學科教學技能和素養(yǎng)。
一、充分認識加強教研工作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教科研是貫穿、滲透、作用于整個教育事業(yè)的一項全局性、先導性、基礎性工作,是教育事業(yè)改革發(fā)展的“第一推動力”。
教研部門是對中小學課程實施、課堂教學改革、考試評價改革等方面進行研究、指導和服務的專業(yè)機構。長期以來,我市各級教研部門在推進課程改革、解決課程教學實際問題、為一線教師提供專業(yè)服務和指導、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中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市教學研究工作仍面臨許多問題,如個別地方和學校對課程改革的認識不夠到位;國家課程方案尚未得到全面有效執(zhí)行;部分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方式落后;教研工作機制和隊伍建設有待加強;農村地區(qū)教研工作相對薄弱等。因此,進一步加強教研工作,完善教研工作機制,強化教研隊伍建設,提高教研隊伍的專業(yè)服務能力,是深化課程改革、推進課堂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迫切要求。
二、以“三個加強”為著力點,提高教研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一)進一步加強探究式教研
1、將平等對話、互動交流機制引入教研
教研部門和各學科教研員要轉變角色,做校本教研的參與者、合作者和服務者,要深入教學第一線,及時發(fā)現學校教學工作和教師專業(yè)化成長中的實際問題,傾聽學校的呼聲,了解教師教學中的實際困難,及時提供專業(yè)咨詢、信息服務與技術幫助等,要結合聽課、調研,與教師展開對話,了解教師的所思、所想、所疑、所惑,以積極互動的方式,與教師平等對話、深入交流、共同切磋,要充分尊重一線教師的見解、想法,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以“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之勢,豐富教研活動和內涵。
2、發(fā)揮區(qū)域教研的交流平臺作用
各級教研部門在組織好校本教研工作的同時,也應積極開展區(qū)域教研,使兩種教研互為補充、互為完善;要以課堂教學為核心,組織備課研討、課例教學、專題研討、課題研究等活動,積極開展區(qū)域、聯片、結對、城鄉(xiāng)等多種形式的教研;要積極探索信息技術條件下的網絡教研,為一線教師搭建互動交流的平臺;要建立完善農村教研的工作機制,切實加強農村教研工作。
3、借助各類專業(yè)團隊的力量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教研部門和各類學校要善于借助名師和專業(yè)團隊的力量開展教研活動。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盡快完成相應級別的教育學會及其下屬的各學科專業(yè)委員會的換屆工作,完善工作機制,創(chuàng)新活動形式,豐富活動內容。各級教研部門和學校要使用好本區(qū)域的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等各類名師,充分發(fā)揮專家型教師在教研活動中的引領作用。
4、明確各級教研機構的工作職能
各級教研部門在組織好本級工作的同時,要加強對下級教研部門工作的指導和考核;下級教研部門也要積極接受上級教研部門的指導,主動匯報工作。鑒于工作職能和服務對象的差別,市級教研應以高中教研為主,適當組織義務教育階段教研活動;縣區(qū)教研應以義務教育階段教研為主,配合市級教研部門做好高中教研工作。縣區(qū)教研機構要加強對中心校教研室工作的指導,幫助其認真、科學、有效地開展好農村教研工作,探索出適合我市特點的農村教研工作機制。
(二)進一步加強學科教研
1、優(yōu)化教研過程
創(chuàng)新教研活動形式,改變程式化教研的僵化模式和機械操作,根據教師對教研工作的專業(yè)需求和學科實際,機動靈活地開展學科主動教研,促使教研工作更具有靶向性、專業(yè)性和學科性,更加實用有效。發(fā)揮教研員在學科教研中的專業(yè)引領作用,引導教師主動參與學科教研,體現學科教研活動中教研員的主導地位和教師的主體地位。
2、建立專業(yè)學科教研基地
在全市范圍內,根據學校學科教學教研成績,精選一批教研示范學校,建立學科教研基地,發(fā)揮其激勵引領作用,利用基地優(yōu)秀教研資源,力爭在學科教研上實現新突破,從而帶動全市學科教研水平的提升,為提升教學質量夯實基礎。
3、加強學科課堂研究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教研部門和各類學校要把教研重心放到高效課堂的打造上,立足學科課堂主陣地,以學科教學為中心,以師生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為根本,解決廣大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困惑和問題,推進課堂教學方法改革,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追求常態(tài)課堂的優(yōu)質高效,向課堂45分鐘要質量、要效率,全力打造高效課堂,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
(三)進一步加強校本教研
1、注重教研機構在校本教研中的促進作用
各級教研機構要盡快出臺本區(qū)域校本教研實施方案,建立校本教研管理制度;要建立校本教研分片、包校責任制,建立校本教研基地;要為學校和教師開展校本教研提供專業(yè)支持和服務;要制定優(yōu)秀教研片區(qū)、學校、教研組和個人評價標準。教研員要降低工作重心,經常參與學校的教研活動;要有自己的實驗點和實驗校,要能夠發(fā)現典型、培養(yǎng)典型,以點帶面,以強帶弱。
2、發(fā)揮學校在校本教研中的主陣地作用
校本教研工作是“為了學校,基于學校,在學校中”,校長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責任人,要把科研興校的辦學理念落實到具體行動中。學校要整合各處室的力量,成立校本教研領導組織,制定校本教研制度,開展校本教研活動,保障校本教研經費,改進對教師校本教研工作的評價;要建立教師之間專業(yè)切磋、彼此支持的機制,改變教師之間各自為戰(zhàn)的狀態(tài);要積極聯系教研機構和大學的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積極聯系校外名師,發(fā)揮專業(yè)引領在校本教研中的作用。要以課堂教學為核心,以課堂改革為抓手,認真抓實校本教研工作。
3、突出教師在校本教研中的主體作用
教師要加強學習,更新教育教學理念;要加強教學反思,不斷總結教育教學經驗;要積極參加學校和各級教研機構組織的教研活動,提高“同伴交流”的能力;要聚焦課堂教學,從課堂教學實踐中發(fā)現問題,樹立“問題即課題”、“教師即研究者”、“成長即成果”的理念;要轉變職業(yè)生活方式,從“經驗型”轉變?yōu)椤把芯啃汀?,構建“學習、教學、研究”三位一體的職業(yè)生活方式;要有名師意識,努力成長為一個地區(qū)、一個時代的教育楷模。
三、重視科研課題研究,以科研提升教研
(一)加強行政部門對課題研究工作的領導作用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高度重視教育科研課題工作,要成立教育科研課題規(guī)劃組織,制定課題研究的管理辦法,課題研究指南。
(二)發(fā)揮教研機構對課題研究工作的指導作用
各級教研機構要切記教研機構的主要職責之一是研究教學,充分發(fā)揮好智囊團的作用,為行政領導科學決策當好參謀;要建立課題研究指導專家團隊,對課題研究的申報、立項、研究、結題發(fā)揮指導作用,要建立結題課題的推廣機制和獎勵機制,建立結題課題的成果表彰機制。
(三)落實好學校對課題研究工作的管理作用
各級學校要積極參與課題研究,把課題研究作為學校教研機構的主要職責之一。要建立課題研究制度,從人員、經費、設施等方面保障課題研究的需要;要建立課題研究工作的評價制度,將課題研究與績效考核、評先晉職、名師培養(yǎng)等工作相結合,引導教師積極參與課題研究;要把課題研究與教研活動融合在一起,用課題研究提升教學研究、豐富教學研究,用教學研究促使課題研究日?;?、制度化、校本化。
(四)調動教師參與課題研究工作的積極性
教師要針對課堂教學實踐中的問題,開展課題研究,探索小課題研究,用課題研究解決教學中的困惑,用課題研究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自身的專業(yè)水平。
四、狠抓教學質量的提升研究,建立科學的教學質量評估機制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樹立“教育大計,質量為本”的思想,切實調動教研機構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教研工作對教學質量提升的作用。
(一)以教學視導為抓手,做好對教學的過程性管理
各級教研機構要認真研究教學視導的工作方案,完善教學視導的內容、方式、程序等,建立有效的視導形式和機制,科學、有效地開展視導工作,充分發(fā)揮視導的指導、督促和評價作用。市級教研機構要進一步完善高中視導方案,同時加強對縣級教研機構視導工作的指導;縣級教研機構要進一步完善對義務教育階段的視導方案,同時加強對中心校教研機構教學視導工作的指導。
(二)以質量檢測和監(jiān)測為手段,做好對教學的階段性評價
各級教研機構要充分關注教學質量,通過各種形式深入了解各地、各校的教學質量狀況,對各地、各校的階段性教學質量和終結性教學質量進行評估,建立教學質量評估機制。要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質量檢測和監(jiān)測活動,科學地分析各地、各校的教學質量,找出并幫助解決薄弱地區(qū)和薄弱學校存在的問題,總結教學質量較好地區(qū)和學校的經驗,發(fā)揮其示范引領作用。
(三)以多種調研為依據,做好對教學的綜合性評價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教研機構不僅要通過文化課成績衡量教學質量,還要通過各種形式的工作,多角度地測量、評價學校的教學質量和整體辦學水平,引導學校實施好素質教育。
五、加強教研隊伍建設,培養(yǎng)教研精兵強將
(一)建立基層教研組織
各縣區(qū)教育局要認真落實省教育廳、省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深化義務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完善農村學區(qū)建設的意見》(皖教基〔2010〕10號),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強義務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亳發(fā)〔2011〕14號)和市教育局、市發(fā)改委的轉發(fā)通知(市教基〔2010〕85號)等文件的要求,在學區(qū)中心校增設教研室,配備專職或兼職教研員。獨立建制的學校要建立教研室、教研組和備課組三級教研組織,落實各自職責。要加強教研室建設,充分發(fā)揮教研室的作用,促使其擔負起教學質量提升的職責。
(二)完善市縣教研機構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高度重視教研隊伍建設,確保必要的人員編制,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強義務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亳發(fā)〔2011〕14號)文件要求,配齊各科教研員;要堅持從教學一線中選拔優(yōu)秀教師擔任教研員;要完善教研員培養(yǎng)研修制度,建立完善教研員工作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要尊重教研工作的獨立性和專業(yè)特點,保證教研員把主要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教學研究工作中去;保障教研工作所需的經費,建立教研成果獎勵制度。
(一)加強自身學習,提高素質。
在本年度里,新課程改革仍是教研工作的重頭戲,引領課程改革,既要加強理論學習,主要圍繞以下幾方面進行學習:一是學習了《數學課程標準》和各年級教材的要求,力求做到熟悉教教材,掌握教材。二是學習了明德學校的“數學分層測試卡”的相關書籍,在學習中認真領會“以學生為本,使每一個學生在每一節(jié)課數學學習中都能有成功的體驗”思想,感悟專家的各種講座實質,并且及時反思自己的工作,寫下自己的感想。三是積極參加教育系統的學習工程的學習活動,自己選擇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100建議》一書進行學習,通過學習進一步用專業(yè)理論充實知識底蘊,除此之外認真學習了齊齊哈爾市教育局下發(fā)的《齊齊哈爾市教育局關于構建普通中小學課堂教學模式的指導意見》(試行稿)、《齊齊哈爾市教育局關于普通中小學校本教研工作的指導意見》(試行稿)等相關文件,領會其精神實質并認真做好學習筆記。
(二)立足課堂,做好常規(guī)調研。本年度借集中調研和教育教學管理評估檢查的契機,先后在3月和9、10月份,深入10個鄉(xiāng)9所鄉(xiāng)直小學和1所村校和6所局直小學進行聽課評課導課,聽評課在百節(jié)之上,在聽課的過程中,及時與做課教師平等交流,充分肯定教師的優(yōu)點,提出可操作的建議,扎實有效做好常規(guī)調研工作。
(三)加強學科教師隊伍建設,做好青年教師“升格”培養(yǎng)、骨干教師“風格”培養(yǎng)工作。深入基層學校,走進青年教師(長山馮春明、東陽王芳、張敏、寶山高麗等)和學科骨干教師(實驗馮敏、五小張艷玲、東陽李成娟等)的課堂,一同探討教學中的問題,引領青年教師反思自己的教學,盡快提升教育教學的能力。
(四)為全縣教學教研活動提供研討的課例。在本學年的兩次全縣小學教研教學活動中,提供了6節(jié)數學展示課例,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有效實施“五個一”工程,進行了學科校本培訓工作。在局領導、校領導的指示指導下在4月24、25日進行了小學數學校本集中培訓,本次培訓充分準備,精心布置,在培訓中展示研討了數學學科不同課型的5節(jié)課,真正做到了以課例為研討的依托,積極引領參訓教師探索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探討教學策略和學習方法,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提升教師實施教學的技能。
(六)四月份組織骨干教師參加了齊齊哈爾市的首屆小學數學教師基本功大賽。在本次活動中,積極推薦參賽選手,參加競賽的選手有東陽鄉(xiāng)直小學的李成娟、王芳老師,音河鄉(xiāng)興十四小學的馬春波老師,指導參賽選手做好賽前準備,最終3位選手都以較好的成績進行了展示。
(七)充分利用網上資源(黑龍江省uc小學教研在線)開展網上教研活動,全面提高我縣小學數學教研水平。本學年借小學數學教師基本功大賽的契機,組織10個鄉(xiāng)6所局直小學的部分骨干教師積極網絡中進行同備一節(jié)課的教研活動,這樣的大型的多人次的網絡教研是首次,讓更多的人分享到網絡的資源,感受到網絡的教研魅力,我縣有8名教師的論文和案例獲得了網絡教研優(yōu)秀成果獎。
(八)積極參與專項調研。在教育局指示下,在我校領導的帶領下,參與了全縣的中小校的調研工作,在此次調研工作中,我負責的是調研要點中的6至10項。從作業(yè)、測試后質量分析、校園文化建設、在校體育活動時間、德育活動計劃5個方面進行了檢查。從檢查情況來看,各校均高度重視此次檢查工作,都相應作了認真的安排;從檢查結果來看,各校都有自已的特點。總的情況是:作業(yè)量及批改情況,體現在作業(yè)本上的量是適量的,教師批改及時,多數教師批閱比較認真,有的有激勵性語言;大多數學校的學生本面整潔、書寫認真規(guī)并且能在教師的指點下修改錯誤,通過作業(yè)達到溫習鞏固的目的。
(九)積極參與評估工作。在此項工作中,承擔了現場組的組長工作并完成了成果展示和小學組的材料匯總。
(十)認真做好期末命題(本年度命題18套)、測試、成績統計、測試后的分析工作。
(十一)積極參與明德學校的課題實踐活動。按要求及時向上反饋信息,深入六所實驗學校,與一線教師共同探討如何使用《分層測試卡》,隨同課題組成員進行了全面檢查。在課題實驗的擴大階段協助教育局普教
股做了基礎性的調查積極相關的信息反饋,收集了相關的資料。(十二)其它工作。
1、積極參與“國培”的網絡活動,督促并輔導參訓教師完成學習任務。
2、參與了幼教開展的教研活動。
3、參加了興隆鄉(xiāng)中心學校的青年教師課堂教師競賽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