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校在線教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在線課程教學是當前高校運用的一種主要教學手段。就高校初級財務會計專業(yè)而言,在線課程教學途徑的實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高校學生靈活安排自身學習時間,同時不必拘泥于短短的課程時間,對相關知識隨時學習與了解的需求。但是,當前這一教學手段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對其進行挖掘,繼而給予改善。
一、高校初級財務會計專業(yè)在線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1.缺乏必要的師生互動
在高校初級財務會計專業(yè)普通課堂教學中,教師能夠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實時觀察,進而不斷對課程內容、講課進度等進行隨時調整。例如,在講授財務報表的填寫內容時,一旦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疑問,就會給予必要的舉例說明以及深入分析。但是,在線課程教學中,僅僅依靠視頻畫面,難以實現(xiàn)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教師只能掌握學生在線學習的人數(shù),對于學生在知識接收上不能得到客觀的反饋。雖然,教師與學生可以通過郵件等現(xiàn)代化的通訊手段就課堂教學內容以及相關問題展開探討,但是,這種文字形式的交流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難以達到面對面交流的效果。總之,在線課程教學無法使教師全面、客觀地掌握學生的學習能力、積極性以及接受程度,故而難以不斷對課程加以優(yōu)化與改進,從而降低在線課程教學的有效性。
2.網上課程教學枯燥、僵化
就當前大多數(shù)的高校初級財務會計專業(yè)在線課程教學而言,普遍存在著教學單一、枯燥的問題。這可以從教師教學方式以及教學內容上體現(xiàn)。首先,在教學方式,教師主要以口述結合PPT展示為主。這種形式較為枯燥,主要以語言與文字形式呈現(xiàn),缺乏立體感與靈活性,往往導致學生滋生倦怠感。其次,在教學內容上,一味將課程說明、教學大綱以及教學方案上傳至在線教學平臺。這種方式呈現(xiàn)出大眾化特色,毫無個性化,也難以區(qū)分教學重點,不能滿足高校初級財務會計專業(yè)學生的需求。總之,當前單一的高校初級財務會計專業(yè)在線課程極易使學生感到枯燥、喪失學習積極性。
3.對學生學習過程缺乏有效的反饋與評價
在高校初級財務會計專業(yè)課程中,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上,評價學生學習效果時,往往根據(jù)學生統(tǒng)考的成績、平時的作業(yè)成績綜合表現(xiàn)狀況以及平時的課堂紀律等。當實施在線課程教學后,難以及時、有效地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加以反饋與評價,同時不能全面的評價學生學習效果。在評價上,除了學期末的終結性考核,沒有相關指標來考察學生的學習過程。
二、高校初級財務會計專業(yè)在線課程教學的措施
1.借助技術手段,盡量增強教師與學生間的互動
針對當前高校初級財務會計專業(yè)在線課程教學中教師與學生難以充分互動這一問題,需要借助當前先進的信息技術、通信技術等,不斷優(yōu)化在線課程教學平臺。在平臺設計上加上視頻互動、信息交流等相關支持軟件,同時可以借鑒當前企業(yè)應用的視頻會議形式,開啟在線的視頻教學。通過上述技術創(chuàng)新,能夠強化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實現(xiàn)通過視頻的“面對面”教學。
2.促進學習的多元化發(fā)展,提升教學趣味性
在高校初級財務會計專業(yè)教學中,存在著大量的理論知識。為了有效避免枯燥感的產生,在相關在線課程教學中,應當從在線學習材料上著手,提升其吸引力。設置在線教學內容時,盡量避免應用篇幅較長的文本敘述形式,適應融入一些較為靈活的教學元素,如案例演示、動畫設計等。即借助科學手段來適當增加課堂教學中的動態(tài)資源,豐富學生的感官,提高其學習興趣。此外,在設計課程時,應當突出個性化。通過個性化的在線課程教學方式,能夠提高不同的學習環(huán)境供學生選擇,最大程度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再者,可以增設評論板塊,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3.著重對學生學習過程進行反饋與評價
不管任何專業(yè),評估考試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確定是否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有所提升,是否促進了學生的綜合發(fā)展。教師在教學中的主要任務是為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學習、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可見,最終的考試成績以及作業(yè)完成情況并不能全面、客觀地展示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在線課程教學中,為了有效地對學習過程加以反饋與評價,教師應積極開拓多種方式來對學習過程進行考核。
三、結語
在線課程教學為當前高校初級財務會計課程教學中的一種主要手段。本文首先對這一教學方式中存在的諸多不足進行了簡要的分析,例如師生互動性差、教學單一以及缺乏學習過程反饋與評價等。然后,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具有針對性的解決對策,以期能夠給與高校初級財務會計專業(yè)在線課程教學一定的借鑒與幫助,使得這一教學手段得到不斷的優(yōu)化與提升,培養(yǎng)出全面發(fā)展的財務會計專業(yè)人才。
【參考文獻】
[1]劉琬.在線課程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以重慶電大為例[J].軟件導刊,2011,10:175-176.
關鍵詞:高校教師;ICT;在線學習環(huán)境;角色定位;能力構建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13)02-0042-06
一、研究背景
目前關于高校教師職能問題的探討很多,具體還沒有一個一致的說法。盡管在高校課程改革中,對高校教師行為有明確的表述,但在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即信息和通信技術)支持下如何構建高校教師的能力卻沒有直接可行的闡述。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師的職責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從傳遞知識轉變?yōu)榧钏伎迹瑥恼n堂主導轉變?yōu)閷W習顧問,從問題講解轉變?yōu)楣膭顒?chuàng)造。因此,學習環(huán)境的變化對教師職責提出了新的要求,很多教師認為他們的工作也會隨之變得復雜??偟膩碚f,在線學習環(huán)境下對教師教學能力的要求有了全新的變化,因此,目前很多教師培訓側重于細節(jié)情況信息處理能力的開發(fā),如認知工具或教育資源的使用等,這與高校教師內在需要的變化不甚適應。在線學習環(huán)境下教學的特殊性要求我們對此應有清醒的認識并努力逐步達成共識,本研究旨在明確在線學習環(huán)境下高校教師角色及職能的分配。
二、研究思路
“能力”一詞因語境的不同使語義亦有所區(qū)別。我們試圖通過分析相關文獻,找出最具普遍意義的概念,以幫助我們找出高校教師最關心和最需要的能力要素。同時,也有必要闡述清楚高校教師專業(yè)能力、個人技能等與行動有關的概念,辯證地講,當教師能夠根據(jù)教學內容的要求做出適當?shù)姆磻獣r,行為能力可被認為是教學策略的保證。從技能的角度考慮,能力是指角色表現(xiàn)力及根據(jù)目標提出合適的學習任務。鑒于在線學習環(huán)境的復雜性,根據(jù)該定義可以理解為,教師只需要知道做什么而毋需弄清怎樣做,比如當某一專業(yè)領域的教師面臨非本專業(yè)的內容及情境時,該教師無法做出及時、有效的回應。關于“能力”的第二個觀點集中反映在教師的交流溝通能力上。與上述能力表述不同,本定義熱衷于能力的社會屬性,要求教師在其專業(yè)領域中表現(xiàn)自如。
將研究視角放在與能力有關的培訓上時,能力就是教師的專業(yè)認知結構,這對教師的專業(yè)教學將很有幫助并且可以通過培訓不斷加以完善。教師不僅僅是專業(yè)研究者,因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可避免要面臨一些復雜的情境,這就對教師的能力提出了更全面、更具體化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第二個觀點更關注有效的學習行為,如“做中學”、“基于項目的學習”、“基于問題的學習”等,這種觀點更有助于我們理解在線學習環(huán)境下教學的本質以及教師培訓活動的設計。教師培訓的目的是發(fā)展教師的能力,因此培訓必須以發(fā)展教師的具體能力為核心,因為這關系到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如何去完成各種角色和任務。如何理解基于發(fā)展教師具體能力的培訓?這就需要我們深入了解與教師能力密切相關的教師角色,這不僅有助于我們理解在線虛擬環(huán)境下的教學,而且有助于我們設計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活動??傮w而言,在線學習環(huán)境下高校教師的角色是從傳統(tǒng)教師職能中派生出來的,同時,也必須認識到在線學習環(huán)境下,教師所扮演的角色決定了在某些特定的任務領域中必須具備特定的能力。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如圖1所示。
基于該研究思路,我們認為,在線學習環(huán)境下的教學變化意味著教學組織特別是教師職能上的變化,教師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者,更是學習過程的促進者和指導者。從這一方面來講,在線學習環(huán)境的特殊性要求一定的信息技術支撐才能更好地發(fā)揮教師職能,這與教師在該環(huán)境下制定的學習任務有關,同時也對其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培訓教師和研究者一致認為,在培訓過程中必須在對教師職能或潛在職能清晰認識的基礎上,努力給信息技術支持下的高校教師能力一個準確的定位。鑒于近幾年來關于這一主題研究數(shù)目來源的廣泛性和多樣性,本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兩個目標:
一是在線學習環(huán)境下高校教師的角色定位;
二是通過文獻和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相關活動,總結在線學習環(huán)境下教師能力的構建。
三、在線學習環(huán)境下高校教師的能力和角色定位分析
可操作性定義有助于我們?yōu)閷I(yè)發(fā)展的設計制定出一個概念框架,促使我們將注意力集中在對在線學習環(huán)境下教師角色和能力的定位上,并通過文獻綜述的方法對其理論本質做了初步研究。
(一)國外在線學習環(huán)境下高校教師培訓項目簡述
本研究通過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CNKI以及國外的ERIC、ICYT和ISOC三大數(shù)據(jù)庫的檢索開始,這些數(shù)據(jù)庫包含了來自科學期刊的主要文章,特別研究了有很高科學聲望的雜志,例如,《電化教育研究》、《中國電化教育》、《中國遠程教育》、《開放教育研究》、《現(xiàn)代教育技術》、《歐洲教師教育雜志》、《公開評論季刊》、《遠程教育學習》、《美國遠程教育雜志》和《英國教育技術》等。在線環(huán)境下的學習逐漸成為現(xiàn)代學習培訓的主角,從理論的角度厘清教師的職能及能力要求迫在眉睫。通過檢索國內數(shù)據(jù)庫,研究在線學習環(huán)境下高校教師的能力和角色的論文很少,也就無法進行對比和總結,這對于本研究的參考價值不高,本文把主要視角放在國外的相關文獻上,總結了歐洲高校16項不同類型的高校教師培訓任務的設計方案,分析了這些高校教師培訓是如何選擇培訓內容的,同時還分析了這些高校對教師在在線學習環(huán)境下進行專業(yè)發(fā)展的研究活動。從每個高校教師培訓項目中選出2―3個設計項目,這些設計從信息到過程的描述都遵循同一標準。16個專業(yè)發(fā)展培訓活動中有7個為初始培訓,9個是后續(xù)培訓。半數(shù)培訓內容都通過網絡環(huán)境展開,剩余的則通過混合學習的形式展開。
在此,我們特別關注這16個培訓項目的設置,即這些培訓項目都指向哪些高校教師職能和能力,如表1所示。教師能力分類則遵循威廉姆斯分類標準。在線教師職能的詳細分類及與之相對的能力需求同樣遵循威廉姆斯的四個分類法,即技能分類、管理分類、組織分類和交流分類。需要指出的是,威廉姆斯分類標準同其他專家分類并沒有本質上的區(qū)別,都認同他所提出高校教師能力的分類系統(tǒng)。通過對這些培訓項目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這些項目重點培養(yǎng)或提高高校教師在線學習環(huán)境下的教學技能,如在線教學設計技能、激發(fā)在線學習者學習需求的技能、增強在線學習者之間交互的技能、融入在線教學進程的技能等。這些項目還強調提高高校教師自身的操作技能,如應用在線資源和工具的能力,設計在線學習材料的能力,如多媒體素材、基于網絡的資源、資源檢索等。另外,還重視了培訓類型的需求(對培訓的建議)以及繼續(xù)教育的激勵機制等。詳見表1所示。
與面對面的傳統(tǒng)教學相比,在線學習環(huán)境是教師職能的延伸或轉化,與自然情景相比,環(huán)境的變化對教師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線學習環(huán)境下,教學不僅僅局限在知識和經驗等方面的傳授,教師將面臨網絡環(huán)境下溝通和交流方式特殊性的挑戰(zhàn)。在線環(huán)境下高校教師成功實現(xiàn)教與學角色轉化,交際能力是關鍵,教師是學習的引導者和協(xié)調者。教師將在教學、社會、管理和技術領域中承擔不同的角色,高校教師在在線教學過程中還必須掌握ICT在每一個領域中的運用方法。
關于在線學習環(huán)境下教師角色定位的探討,大多來自于對教師在線教學的觀察和分析。威廉姆斯(2003年)定義了教學環(huán)境中教師的四種角色定位,并以此為依據(jù)提出了ICT在在線學習環(huán)境中的應用:一是交流和互動;二是引導與學習;三是管理和組織;四是技術的使用(覆蓋所有領域)。該研究以實踐過程中教師能力需求為依據(jù)進行教師角色的定位??撇ɡ热耍?002年)將研究重點集中在在線環(huán)境下高校教師能力的轉化,這項研究最重要的成果是引起了教師對其在教學環(huán)境中自身能力重要性的重視。該研究指出,高校教師認為教師角色從“領域專家”向“學習導師”轉變,此理念的變化與師生的互動模式、教學設計的改進,尤其是與教學組織、管理、控制和評價密切相關。因此,高校教師角色定位與在線學習環(huán)境中的角色認知、情感滲透及教學管理密切相關。值得一提的是克萊因等人發(fā)表的研究報告(2004年)設計的高校教師能力量表包括18項指向與教師職能績效相關的五個方面,即專業(yè)基礎、規(guī)劃和準備、教學方法、策略與教學評估和教學管理等。本文通過對全球超過1300萬的高校教師從業(yè)人員樣本進行分析,詳細描述了每個領域所需能力及其有代表性的98種表現(xiàn)形式。除以上3項外,其他相關研究雖然沒有明確指出所需教師角色和能力,但都認識到在線環(huán)境中交流溝通能力的重要性,教師應盡量鼓勵學習者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開發(fā)、學習策略的靈活運用及知識的有意義構建。
(二)在線學習環(huán)境下高校教師的角色定位和能力分析
總的來說,在線學習環(huán)境中高校教師的角色扮演應主要體現(xiàn)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規(guī)劃和設計;
二是社會交往;
三是教學指導。
需要指出的是,各個角色之間并不排斥,而是在教學過程中會交叉重疊。依據(jù)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規(guī)劃設計是指規(guī)劃教學所涉及的任務、教學過程的組織以及預期促進師生和生生之間的互相溝通的教學行為等;社會交往包含高校教師干預教學過程,通過營造溝通氛圍來激勵對話的生成以及知識的構建所需的能力等,因此,教師在社會活動中的角色應是主動的適應者、社會文化的引領者;教學指導角色是指高校教師對本專業(yè)知識的認知程度,能否實現(xiàn)高效的信息處理及促進深入復雜的以及關鍵性學習發(fā)生的能力。這個角色與教師使用信息和ICT的能力息息相關,但在以協(xié)作學習方式為主的環(huán)境中,技術的使用將變得更加復雜。
上述定義的高校教師在線學習角色,都或多或少需要一系列能力來履行這些角色,但在這個問題上學界并沒有達成共識。對于不同的教學內容,必須認識到從教學的組織到過程都有其特殊性,教師在完成教學任務的過程中會扮演不同的角色。必須強調的是,在線學習環(huán)境下高校教師所完成的社交功能超越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教學功能。特別是在在線協(xié)作學習過程中,社交功能通常與幾個常用角色相關,如調解者、引導者、主持者等,通過這些角色扮演,我們期望能更好地促進和調整在線學習過程。大部分教師的社交功能都是通過角色扮演以促進在線學習過程的順利進行,因此,在線學習環(huán)境下高校教師的角色應該是教練、導師、顧問、評估者、研究者、管理者以及資源提供者等。而在線學習環(huán)境下學習者對高校教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線環(huán)境下教師應具備的最基本的能力包括設置有效激勵激發(fā)學習、交流溝通能力、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以及促進有意義的知識建構等。
四、在線學習環(huán)境下高校教師角色和能力需完成的基本培訓項目
對于在線學習環(huán)境下高校教師的角色和能力,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看法,本研究進行了質的研究并努力得出結論,希望構建或驗證完整意義上的在線學習環(huán)境下高校教師角色和能力。我們對歐洲高校教師16個培訓項目設定的目標及高校教師對教師培訓的期望做了深入分析,通過對比可以看出,在線學習環(huán)境下高校教師專業(yè)素質提升活動的目標與教師對培訓的期望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lián)系,從彼此之間的聯(lián)系中我們可以看出培訓受到了技術的嚴重制約。在線學習環(huán)境下阻礙有效教學的因素主要同該環(huán)境下的有效交流以及教學內容相關,如如何促進學習者的有效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如何有效利用ICT的支持、學習者在線學習期望的交流、學習資源的及時更新等。
在線學習者意識到培訓過程中獲得有效指導的重要性,教師不是教學過程的主體而是主導。在教師培訓過程中,與學習同伴之間的經驗交流同樣也是非常重要的,學習同伴之間的支持是遠程教學的重要學習手段,因為實踐證明,同伴和師生之間的合作交流是有效的。因此,高校教師認為良好的交流是促進在線學習發(fā)生的重要因素,高校教師分清課堂教學與遠程教學之間的責任也是同樣重要的。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在線學習環(huán)境中教師的培訓任務分別按照不同的專業(yè)展開,一個高校教師毋需扮演所有的角色,但需要同其他專業(yè)教師展開正常的交流。無論在何種情況下,培訓過程中高校教師所需的能力不僅取決于所扮演的角色,而且與學習任務密切相關。從這個角度來看,在線學習環(huán)境下高校教師應具備的能力和角色之間存在著交叉區(qū)域。根據(jù)這一原則,在線學習環(huán)境下高校教師能力的劃分取決于教師所扮演的角色及所屬領域,表2給出根據(jù)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所屬領域所設計的相應的培訓項目。
Abstract: Sports teaching art can not only accelerate the implement of sports teaching, but also provide us an enjoyment of beauty. The article states the author''s understanding and view about the importance, forms and other concerned factors of sports teaching art.
關鍵詞: 教學藝術;實施;培養(yǎng)
Key words: teaching art;implementation;cultivation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2)03-0190-01
0 引言
教學藝術是教師在一定的教育教學理論指導下,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獨具個性的教學思想、教學技能技巧和教學風度的穩(wěn)定表現(xiàn)。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師除應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及淵博的學識外,還應注重課堂教學的藝術性。
我們常聽到優(yōu)秀的教師的授課,他們教學經驗豐富,在教學中教學設計嚴密,語言運用精確,教態(tài)大方得體,邏輯清晰,循循善誘,使聽課者能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能產生這樣的教學效果,良好的教學基本功固然重要,在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藝術性的體現(xiàn)也是非常重要的。成功的課堂教學不僅能向學生傳授精辟的科學知識,而且還能給予人們一種美的享受。
1 提高高校體育教學教學藝術的重要性
1.1 提高教學藝術,是提高教學效果的必要條件 教學藝術體現(xiàn)在體育教學的方方面面,如教學的設計,教案的編寫,教學手段方法的選擇,教學時機的選擇,保護幫助的措施,體育器材的擺放、運用,講授與示范的有機結合,表揚與鼓勵的恰當運用等,這些環(huán)節(jié)既是教學藝術組成的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又統(tǒng)一在一起,體現(xiàn)了課的教學效果。因此,為了提高教學效果,使學生得到美的體會,美的享受,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注重自己的教學基本功,更要在教學中勤思考,多聽,多看,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考慮如何良好的運用各種教學環(huán)節(jié),形成教師自己的,別具一格的,為學生所喜歡、接受的教學藝術風格,這也是教師教學魅力之所在。
1.2 提高教學藝術,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靈動的眼神,優(yōu)美的肢體動作語言,循循善誘的語言,體現(xiàn)力與美的身姿,都能夠很好的使學生感受到體育教學的藝術,體會到形體美、語言美、動作美等,這無疑會激發(fā)學生對美的向往,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師生雙向互動良好的課堂氛圍,熱烈的討論學習,都有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1.3 提高教學藝術,能促進青年教師迅速成長 青年教師迅速成長的方法,就是多看課、多聽課,仔細體會老教師、優(yōu)秀教師在上課中各教學環(huán)節(jié)運用的時機、效果,體會他們如何表現(xiàn)課堂教學藝術的。如語言運用中語氣、手勢的運用,講臺中的站位,動作講解中的術語運用,示范的方位、時機等,這些細節(jié)都是教師教學經驗的體現(xiàn),更是優(yōu)秀教師教學藝術性的體現(xiàn)。作為青年教師應虛心求教,仔細觀察,認真體會,才能很快成長起來。
2 體育教學中教學藝術體現(xiàn)的環(huán)節(jié)
教學藝術體現(xiàn)在教學的方方面面,具體可以從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環(huán)節(jié)展現(xiàn)。
2.1 課前備課是良好教學藝術體現(xiàn)的前提條件 備課是基礎。教師應在講課前認真?zhèn)湔n,掌握教材的實質內容和相關的基礎知識,熟悉教材的重點與難點,熟知它與前后教材的相互聯(lián)系之點,這樣才能把教科書上的東西變?yōu)樽约旱臇|西,做到心中有數(shù)、講課不慌,講課時才能駕輕就熟,適時發(fā)揮,瀟灑自如。
備課還包括備教法。課堂教學組織直接關乎教學效果的好壞,也是展示教師教學水平、教學能力的重要方面。在上課之前,教師要對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好,設計好教學用具運用的時機,適當?shù)牟捎靡?、過渡語等,可使各教學環(huán)節(jié)銜接連貫,有加分的效果。
2.2 課中教學藝術的展示
2.2.1 教師的形體美——學生美的體會之一 體育教師,在人們的印象中都是體格健壯,精神抖擻,身姿健美的。所以,作為體育教師,形體美是對體育教師的基本要求。試想,一位形體美觀,衣著得體的體育教師站在學生面前,學生會被教師的風度所吸引,產生美的向往,想要學習體育,鍛煉身體,獲得良好的身姿。所以教師的形體、儀表、氣質,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占有當重要的地位。在教學中,教師不但要有嚴肅認真的教學態(tài)度,還有落落大方、瀟灑自如的風度與氣質,并把最佳的精狀態(tài)帶入教室,以充沛的精力、飽滿的情緒出現(xiàn)在體育課堂上,以調動起學生的求知欲與積極性。
2.2.2 教師的語言美——學生美的體會之二 語言是一門藝術,要使其準確、生動、形象和富有感情,就應該在豐富自己專業(yè)知識和教學經驗的同時,加強教學語言的訓練。教學語言的運用要精煉、言簡意賅,重點處可以適當重復,以示強調。教學語言的音調和語速以全班同學能清晰入耳為準,不要過強、過弱、過快、過慢。整個教學過程以音速撥動學生心弦,以音量牽動學生思維,以音色烘染課堂氣氛。
2.2.3 教師的動作美——學生美的體會之三 體育教學中動作示范是必不可少的。觀看優(yōu)美的動作示范,行云流水般的流暢,輕盈、準確,也是一種美的享受。動作示范作為體育教師的基本功,動作美是一項基本要求。除此之外,動作示范經常與講解結合運用,需注意二者運用的目的和時機。是以講為主,結合示范;還是以示范為主,穿插講解,注意教學的時機與方法。
2.2.4 教學的組織美——學生美的體會之四 在教學中各種教學方法,教學器材的運用,隊伍隊形的調動,都是考驗教師教學組織能力的關卡。合理的教學組織環(huán)節(jié),會使一節(jié)課緊湊連貫,減少教學不合理時間,體現(xiàn)出教學的組織美。在教學中注重啟發(fā)式教學,引導學生思考主動解決問題。在講解過程中,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時間去思考,設置些疑問、反問的方式,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注意力,又活躍了課堂氣氛,一舉兩得。
2.3 課后教學藝術的體現(xiàn) 課后小結回顧也很重要。上完課后,回顧自己在課堂上哪些地方需要改進提高,只有不斷地回顧、總結,教師的授課水平才能盡快提高。也可以通過學生反饋、同行評課等方式收集授課信息,結合自我總結來進行綜合評課,促進教學藝術水平的提高。
3 小結
總之,教師只有具備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并在教學中良好的組織各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藝術水平一定會提高很快,教師的教學個人風格、特點濃厚,一定會深受同學們的喜愛。
參考文獻:
[1]徐學瑩.教育學新編.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10).
關鍵詞:高中數(shù)學 精心構想 數(shù)學思想
一、精心構想教法,分步實現(xiàn)目標。
學生學習數(shù)學,對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或證明等,通過教師講評而聽懂后,往往條件反射式地把“重心”轉移到結論本身或利用結論解題上去,對數(shù)學方法也往往只注意什么題型用什么方法,而對此方法的依據(jù)不重視。學生最初雖聽懂了,但并未徹底掌握,更因以后“重心”轉移而遺忘。如正、余弦定理,絕大部分高中生已能較熟練地運用,但若問如何證明,高三大部分學生短時內都反應不過來,等等。這種“重結論、輕過程”的現(xiàn)象是中學生學習的一共性,故教師應加強知識形成過程的教學。
大部分知識或方法,若因過程不清就無法解題或直接影響相關知識的學習。這種情況下,一開始就應淡化結論,把過程講透,并在相關知識的教學中反復強調和運用此過程中的思想方法,并通過恰當設問,創(chuàng)設思維情境,進一步有意識地把學生的注意力自然地集中到過程上來。
有一部分知識,其形成過程中的思想方法在學習和運用的初級階段作用偏小,但其結論很明(公式化或定理化等),且運用結論在解題或學習相關知識中的作用較大,學生學習興趣也較濃,形成過程不夠清楚對近期學習影響不大(正如第二次數(shù)學危機并不影響數(shù)學的高速發(fā)展一樣)。這種情況下,不妨先滿足學生求新求快的心理,對教學確立個近期目標和遠期目標,先“走馬觀花”式地拖一段教學進度,待學生對結論已熟練,需轉入較深層的研究時,再回過頭來,采取有意識設置“陷阱”讓學生先錯,以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激發(fā)其研究動機,引導學生自覺由結論向過程轉向,進一步解決問題。如此分步確立教學目標,再逐步深透、逐層解決的方法,比一步到位或枯燥地強調注意過程的效果應好得多。總之,開發(fā)智能資源,既不是電視娛樂中的腦筋急轉彎,也不能設想用幾節(jié)單一的智能開發(fā)課來解決問題。而應是慣穿于整個教學活動與生活實踐的過程之中。
二、建立數(shù)學思想,指導學習方法。
開發(fā)數(shù)學智能,還在于建立數(shù)學思想。沒有思想,則近乎于木偶?!爸丶记伞⑤p思想”是中學生學習的又一共性。學生中出現(xiàn)的一些解題技巧,或來自于課外讀物,或來自于少部分優(yōu)生的發(fā)現(xiàn)與創(chuàng)造。針對這種現(xiàn)象,教師在對學生贊賞之后,應緊接著分析其使用的條件,對其中常規(guī)、常用的應加以推廣,但對部分過余特殊化的,則應向學生指出,這種巧解或“靈感”是知識和方法熟練到一定程度后的一種思維的“火花”閃現(xiàn),具有很強的偶然性。我們不應刻意追求巧解,而應把重點放在“通性通法”上,并將這種熟練程度再上升到一種近乎于“自動化”的程度,就形成了一種高于技巧的技能。
弄清教材程序,了解編者的意圖或介紹數(shù)學各分支的作用,也有利于學生建立數(shù)學思想。如解析幾何中“前言”這節(jié)課,可適當讓學生了解一點數(shù)學發(fā)展史,明白笛卡爾創(chuàng)立解析幾何是為了通過坐標系把代數(shù)與幾何兩大領域聯(lián)系起來,并可借恩格斯對笛卡爾工作的評價幫助學生把運動和辯證法帶入數(shù)學,進一步認識變量數(shù)學。這樣既有利于學生掌握后面的解析法,也有利于學生重新理解前面的函數(shù)知識與方法,從而建立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及函數(shù)與方程的思想。深鉆教材及大綱,開發(fā)教材例、習題及數(shù)學語言的應用等潛在功能,適度改造與深化教材,如變必然題為探索題或開放題,可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發(fā)散與集中,并從中進行規(guī)納猜想,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意識和直覺能力。這樣通過“重內容、輕形式;重思想、輕技巧”的引導,使學生從具體方法依據(jù)中升華到數(shù)學思想上來。
要搞好教學這個雙邊活動,還需指導學生學習方法,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習興趣的持久性?!疤觳旁谟诜e累”。數(shù)學雖主要依靠間接思維,但首先必須儲備、積累豐富的基礎知識等前人的直接經驗,故而也要記憶。數(shù)學概念或方法的名稱往往與字面上的含義有關,但更重要的是理解其內含和外延,因而應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特征和遺忘規(guī)律,結合科學的記憶方法和數(shù)學學科的特點,指導學生通過過程與關系,重視理解記憶和有意識與無意識相交叉的記憶方法,以提高記憶能力。指導學習方法同時還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注意能力。針對數(shù)學科的特點,可通過以數(shù)學規(guī)范性的教育來實現(xiàn)。它包括思維過程及解題格式的規(guī)范,要做什么,應先有什么,因果關系、邏輯推理不能混亂。不少學生的解題過程總給人一種拼湊起來的感覺,正是缺泛這種規(guī)范性的原因。數(shù)學規(guī)范性還包括數(shù)學語言(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圖形語言)的規(guī)范?!皵?shù)學語言是數(shù)學水平及素養(yǎng)的重要反映”,不會語言,等于是一個啞巴,思維也無從依靠。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其實這句話移植到我們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也是具有深刻指導意義的,要想能夠保證課堂這個戰(zhàn)場的不殆,也就是高效,作為教學一線的我們,應該對課本能夠知彼,做到深入地解讀教材,掌控教材,這才能夠為保證課堂的高效開一個好頭。深入地解讀教材,就是要做到對教材每個章節(jié)的設計意圖要了然于胸,讓教材的內容在自己的內心形成一個有機的體系,也就會促使我們做的教學設計一定要富有生命力,能夠激揚起學生學習的激情和活力,做到這些,也就為課堂的高效打下一個好的基礎。
當面對具體的教授內容,在做教學設計之前,還要做到深入地挖掘教材,準確地把握重難點。教學設計應該像一部精彩的小說一樣,在起始處就能夠牢牢地抓住學生的心,讓其欲罷不能,只有學生的思路和教學設計高度契合,讓其心思為你的教學設計所引領,他們才會把全部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來,為一個問題的不解而憂,也為因自己的努力而解決了問題而有恍然大悟后的喜悅與瘋狂。
同時,讓學生養(yǎng)成預習的習慣,也是提高課堂效率的一個重要前提。沒有預習作為鋪墊,學生是很難快速地投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中的,當學生對于新授的知識有了感知,然后再調整自己的情緒投入到學習中來的時候,既浪費了時間,又大大地影響了學習效率。所以在授課的過程中,那些不講學生就會的知識,是完全沒有必要在課堂上強調的,沒有一個學生喜歡老師在講臺上去羅嗦他們已經明白的東西;而對于那些通過學生自主討論就可以明白的知識,老師只需做好節(jié)奏的掌控,適當點撥即可,無需贅言。而對于那些超越學生認知,講了也不會的,完全沒有必要拿來在課堂中大講特講,這樣做既無任何成效,還會極大地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尊心。最終衡量一堂課是否高效的標尺,就是看學生是不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之中,對于新知識的探求和感知是不是一個愉悅的歷程。做到了這一點,對于教學重難點的突破就會水到渠成。
隨著網絡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科技的飛速發(fā)展給人們生活帶來了巨變,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同時也給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xiàn)在無論是工作、學習、娛樂都離不開計算機等下代化設備,人們獲取文獻信息的渠道和速度更快捷方便,通過計算機等媒體獲取所需信息資料已成為主流。由于文獻信息量的急劇增加,信息傳遞速度的加快,對圖書館傳統(tǒng)服務模式和理念產生了巨大的沖擊,打破了以往以舊的借閱服務為主的模式,向更高層次的信息咨詢服務為主的服務方式轉變,更多的圖書館員將從事信息的組織和加工工作,以滿足圖書館事業(yè)不斷發(fā)展的需要。如今,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采用先進的服務手段和設備,準確及時的把讀者所需要的信息送達給讀者是圖書館工作人員的職責所在。首先,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信息量不斷增加,人們要想從浩如煙海的信息海洋里獲取有用的知識,一方面,須加強讀者的信息素養(yǎng),提高獲取知識和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圖書館要勇于創(chuàng)新,努力提高服務水平,增強服務意識、挖掘服務潛力,主動為讀者提供高質量服務。第二,從事文獻信息服務的工作人員,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及時獲取信息。努力加強業(yè)務學習,廣泛了解世界前沿的科技動態(tài),準確的把搜集來的信息經過加工整理傳遞給讀者,為教育、科研以致行政決策提供堅實的第一手資料;第三,要廣泛聽取讀者意見,經常深入讀者中間或通過問卷和召開讀者座談會等形式了解讀者的需求,開展各種活動宣傳,引導讀者了解圖書館、走進圖書館、有效地利用圖書館資源。由于計算機等設備參與圖書館的服務和管理,并且應用于文獻信息的制造、傳播與利用的全過程,以高效的運算和傳遞屬性,為現(xiàn)代圖書館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從而產生了各種數(shù)字文獻,改變了以往的傳遞模式,豐富的數(shù)字化信息也改變了圖書館的館藏格局。作為高校圖書館更應該充分利用信息網絡資源為教學和科研服務。未來的圖書館將會以電子圖書為主,以文獻信息的開發(fā)和利用為工作重點的服務,傳統(tǒng)的信息服務手段將發(fā)生根本性的變革。
提高文獻信息在教學工作的服務職能
高等學校是培養(yǎng)國家和地方人才的搖籃,圖書館則是學校的第二課堂。圖書館要針對高校教育教學的特點,深入挖掘文獻信息對教師和學生的服務潛能,根據(jù)各學科特別是重點學科的發(fā)展需要,有針對性的提供專題服務、定向服務,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開展特色資源服務。首先,圖書館是讀者的精神家園,圖書館的一切活動都是圍繞讀者展開的,大學教育是以教師導向教育和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可以通過圖書館提供的文獻信息資源,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內涵并更新知識結構,及時掌握國內外的前沿動向,提高業(yè)務理論水平和教學能力,適應現(xiàn)代化的教育形勢和發(fā)展需要。其次,學生可以通過圖書館提供的文獻信息資源,調整專業(yè)課和相關學科領域的知識結構和擴展知識視野,提高學習成績和理論水平。大學教育,是教給學生走向社會、適應社會的知識和本領。因此,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養(yǎng)成愛讀書、會讀書、讀好書的良好習慣,在學習中全面提高讀者的文化素質和文獻信息素養(yǎng)。第三,圖書館肩負著服務育人的職責。服務育人的先決條件包含兩方面,一是,人的因素,即館員的主觀因素;二是,圖書館的服務設施等物質條件方面的客觀因素。只有主觀因素與客觀因素結合起來,才能發(fā)揮圖書館最大效益,才能令讀者滿意,才能更好的發(fā)揮服務育人的作用。如今,挖掘人的主觀能動因素對提高服務的軟環(huán)境越來越被廣泛重視,是提高服務質量的關鍵和原動力。因此,在管理上要以人為本,充分發(fā)揮館員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館員自己要處處以身作則,做學生的表率。“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館員們要以自己的言行感動人,以自己的行動帶動人,以自己的魅力影響人。通過圖書館文獻信息集中的優(yōu)勢,積極開展讀書和宣傳讀書活動,使讀者在閱覽群書中找到人生的偶像和目標,在榜樣的作用下規(guī)范自身的品德及言行,進而形成一種良好的人生行為習慣??赡芤粋€人、一件事、一本書都可以給人以啟迪甚至轉變人的一生命運。好的榜樣、好的書籍不僅有利于凈化讀者靈魂,而且對提高讀者的思想境界以致世界觀的轉變都將起到重要作用。因此,高校圖書館普遍認識到了服務育人的重要意義,并把“服務育人”作為本館工作中的大事來抓。最大限度的提高文獻信息的利用率。
提高文獻信息在科研工作的服務職能
高校的科研工作是國家科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發(fā)展的重要依托。也是高校學科建設、發(fā)展的基礎,是提高高校師資隊伍水平,加快學科自身發(fā)展的重要途徑??蒲惺谴髮W最根本的任務,在高校的發(fā)展進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也是衡量高校學術水平的重要指標??蒲兴降母叩椭苯臃从沉艘凰咝5霓k學水平與檔次??蒲泄ぷ鞯暮脡闹苯佑绊懼咝5慕ㄔO工作,影響著高校潛力和優(yōu)勢的發(fā)揮。高等院??蒲袑嵙Φ膹娙跻呀洺蔀楦叩仍盒T诩ち腋偁幹心芊瘾@勝的關鍵。高校有完善的實驗設備、文獻信息資源和其他科研條件。高校圖書館有豐富的藏書和良好的現(xiàn)代化服務設備,是科研工作者學習、研究、廣泛獲取信息資源和掌握世界前沿科技動態(tài)的最理想場所。圖書館作為文獻信息的主陣地要做到:(1)為制定科研發(fā)展決策和科研選題提供參考服務。為科研部門在制定科研發(fā)展規(guī)劃決策時提供當前的科研動態(tài),為科研人員在確定研究課題進行理論研究和開發(fā)新技術、新產品時,提供有關文獻資料和現(xiàn)有研究水平、研究成果、今后的發(fā)展趨勢等相關信息,避免課題的重復,使其在研究領域具有新穎性和先進性。(2)科研人員需要的信息資料一般都是經加工后的深層次信息,圖書館要根據(jù)用戶需求,提供專業(yè)對口、信息準確的文獻資料,對大量的文獻進行系統(tǒng)的搜集、分析研究、歸納整理成綜述、研究報告、專題、總結等便于利用的文獻信息資源,供用戶選擇,就他們提出的某些課題連續(xù)提供對口性的文獻信息資料。(3)根據(jù)科研的新需求,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對現(xiàn)有館藏信息資源進行多層次的開發(fā)利用,緊跟高??蒲行畔⒒l(fā)展的步伐,保證高校科研信息暢通。為實現(xiàn)科研目標創(chuàng)造條件,提供優(yōu)質服務。更好地進行科研活動,促進更多的科研項目結題以及精品項目問世。
發(fā)揮館員“以人為本”愛崗敬業(yè)精神努力提升服務檔次
關鍵詞:英語教學 現(xiàn)代教學手段 新聞
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化首先帶來的是課堂教學方式的變革。在這樣一個信息快速傳遞的時代,英語教師要站在時代的前沿,運用現(xiàn)代化教育技術,進行教學。利用多媒體組織教學是高效英語課堂中必要的輔助教學手段。一方面多媒體教學圖文并茂、生動形象,學生樂于接受,另一方面是多媒體教學的交互性,使學生由被動的學習者變?yōu)橹鲃拥膮⑴c者,從而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其學習積極性。本人利用音像、報紙、網絡等豐富的教學資源,嘗試將英語新聞融入課堂教學,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的課堂環(huán)境,使學生真實、形象感知信息,激發(fā)了學生學英語的熱情,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一、 運用現(xiàn)代教學引入新聞元素的要求。
將新聞融入英語教學之中,有以下三方面的需要:
1、適應英語課程標準的需要。
課程標準提出:英語課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給學生提供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內容,豐富的課程資源。要積極利用音像、電視、書刊雜志、網絡信息等豐富的教學資源,拓展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英語課程標準》還特別強調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功感和自信心,增強實踐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2、拓寬教學內容的需要。
高中學生正處在求知欲很強的階段,他們渴求知天下事,不僅僅滿足于課本上有限的內容。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學生對教材內容失去了很濃厚的興趣,一些話題也確實缺乏時代氣息。我在任教的兩個班做了一個調查,85%的學生對這套教材不是很感興趣,66.5%的學生覺得詞匯量不夠,73.4%的學生覺得他們迫切需要一些貼近生活,緊跟形勢的新內容來補充教材的局限性。
二、新聞資料的來源。
新課程強調教師要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提高綜合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有機結合的能力。在這樣的背景要求之下,英語教師要充分利用音像、網絡和報刊雜志資源,多渠道多方位地挑選新聞資料,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我認為新聞報道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獲取:
1、報紙 適合中學生的報紙且比較有影響力的有《上海學生英文報》、《21世紀報中學生版》Senior Edition、《希望英語》等。今年又有《學生雙語報學生版》Student Times,它是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已任,強調跨文化交流和多學科互動的新型英語課程資源。
2、電視 中央電視臺第九套節(jié)目播出英語新聞,報道國內外發(fā)生的重大事件。央視五套體育頻道每天七點的體育英語,非常適合高中學生對體育新聞的需求。目前,我國省市各級電視臺都播送大量英語新聞節(jié)目,如上海東方衛(wèi)視。而這些節(jié)目把文字、聲音、圖像結合起來,提供真實的英語運用環(huán)境,十分有利于英語學習。
3、廣播 收音機可以接收到VOA, BBC ,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 等節(jié)目。盡管學生理解全部內容有困難,但可以了解些大意,并可以熟悉各種不同的語音語調,尤其是VOA中的Special English,對提高聽力能力大有裨益。
4、網絡 網絡是最快最及時的新聞傳播載體。其為外語教學提供了無限的潛力,它不僅提供更多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渠道,更重要的是它為學習者提供了不受時空限制的學習資源。全球絕大部分網站都是英語網站。
教師平時要注意材料的積累,做有心人,把一些能夠聯(lián)系課文教學的文字或圖片材料收集并整理好,建立自己的教學資源信息庫,便于學生了解課本之外的更多的信息。因此,教師要力爭找到同課文嫁接的切入點,給課文注入更多的新內容,有針對性的營造了課堂教學氛圍。
三、將新聞融入聽說讀寫各項訓練之中。
新聞這一體裁,提供給我們豐富多彩的內容和形式。在上課前幾分鐘,我經常給學生聽一些錄音新聞以提高他們的聽力。同時,也鼓勵學生在周末節(jié)假日收看電視,收聽英語新聞,由課內向課外延伸。而且,不僅由教師提供素材,也要求學生自查資料,說出最近國內外發(fā)生的大事,校園的大事,或是他們感興趣的有關消息,如體育、旅游、學校生活等,采用report的形式以鍛煉學生的口語。讓學生體會到英語就在身邊,學習英語不是難事,也濃厚了學習英語的氛圍。根據(jù)考試的需要,教師平時要增加英文報刊的閱讀量。讓學生了解新聞報道體裁的行文特點和考查方向。
四 、英語新聞的使用效果。
英語新聞在課內外的應用,得到了學生的支持和認可。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提高了學生學英語的興趣。
由于新聞貼近生活實際,與時俱進,符合高中生追求新知的需要,學生易于接受。尤其是將音像有聲語言引入課堂,開拓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學英語的熱情大增,促進了英語成績的提高。
2、豐富了學生的詞匯量。
通過閱讀新聞,可以培養(yǎng)學生通過上下文猜測詞義的能力。并能掌握一些如戰(zhàn)爭、自然災害、國際會議之類的中學課本里少見的詞匯。比如伊拉克戰(zhàn)爭詞匯: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人體盾牌 human shields, 維持秩序maintain order, 建立set up an interim administration, 非典詞匯:病毒virus、傳染infection、預防與控制prevent and control、消毒sterilize等等。 3、培養(yǎng)了運用現(xiàn)代化信息的能力。
【關鍵詞】高職院校 機械教學 現(xiàn)場教學 應用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3-0052-02
一 高職院校機械類教學中現(xiàn)場教學的特點及原則
高職院校機械類教學中的現(xiàn)場教學指的是將機械課程中一些原則性、經驗性和抽象性的理論知識以實物、現(xiàn)場實體的形式向學生展示,為他們進行形象、直觀的講解和操作,使學生在濃厚的興趣中理解和學習這些枯燥而抽象的機械知識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現(xiàn)場教學模式具有個性化、多元化、互動性和親驗性的特點。現(xiàn)場教學模式將機械課堂轉移到了現(xiàn)場,將機械課堂中的問題轉移到現(xiàn)場,教師在現(xiàn)場處理問題。在高職院校機械類教學中應用現(xiàn)場教學,學生可以利用對實物結構的認識與實際操作,掌握機械產品的理論知識,并通過動手實踐來加強對實際操作能力的鍛煉?,F(xiàn)場教學是一種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在高職院校機械類教學中有著其他教學方法所不具備的優(yōu)勢。
一般來說,高職院校機械類教學中的現(xiàn)場教學應該遵循以下原則:(1)理論和實際結合的原則。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現(xiàn)場教學應該促使學生在實踐和理論的互相聯(lián)系中掌握和理解知識,形成應用人才所需的技巧和技能,增強他們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2)交互性原則。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互相間應該在現(xiàn)場教學中保持交往互動,利用有效的互動來實現(xiàn)目標。(3)主體參與原則。在教學中,教學主體是學生,應該以學生的發(fā)展為出發(fā)點,所有教學內容都是為了學生的發(fā)展而設計的。(4)協(xié)同創(chuàng)新原則。將學生創(chuàng)新和教師創(chuàng)新有機結合,將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統(tǒng)一起來。(5)激勵探究原則。教師盡可能地組織學生進行探索性任務的實踐,促使學生擁有廣闊的探索空間,使他們處于不斷創(chuàng)新的狀態(tài)。
二 高職院校機械類教學中現(xiàn)場教學的應用
高職院校機械類教學中的現(xiàn)場教學計劃應該和總體的教學計劃互相協(xié)調配合,使現(xiàn)場教學在機械類教學中的比重得到明確,確保現(xiàn)場教學的課時總量,從而實現(xiàn)利用現(xiàn)場教學來促進教學效果提高的特殊作用。因此教師應該圍繞機械課程中操作性、實踐性較強,不容易理解的部分來確定現(xiàn)場教學的具體內容。
1.機械類教學中現(xiàn)場教學的課前準備
高職院校機械類現(xiàn)場教學中存在走過場、無法深挖內涵、流于形式的情況,學生抱著“看了、轉了、聽了、玩了”的心態(tài)體驗整個過程。如此一來,現(xiàn)場教學的實際作用不僅沒有真實發(fā)揮,還使學生容易對現(xiàn)場教學形成曲解,對現(xiàn)場教學特殊作用的發(fā)揮以及向更深、更廣范圍的大力推廣具有很大的副作用。為了防止這些情況發(fā)生,現(xiàn)場教學前的精心準備是關鍵。如在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減速器的設計一節(jié)中,減速器作為一種通用的機械類設備,它的結構涵蓋了傳統(tǒng)設計,如鍋桿、錐齒輪、斜齒輪、直齒輪;支撐件設計,如軸和軸承、箱體的密封和設計等。在現(xiàn)場教學課前進行多媒體教學的安排讓學生對課程內容有基本的了解。在學生進入現(xiàn)場前,按照教學要求,向他們介紹減速器的相關知識,然后通過動畫來對減速器的安裝和拆卸過程進行演示,提出一些較為基礎的問題讓學生自我測試。如減速器的定義,減速器的作用,減速器中主要部件名稱,減速器的軸在結構設計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等等。
同時,在現(xiàn)場教學前的一周下發(fā)相應的任務書、引導文和考核評價表,讓學生先自學機械相關知識,并完成簡單的任務,以此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帶著各自的問題參與現(xiàn)場教學。這樣一來,一方面能把握好機械教材的基本內容,另一方面能促使學生對機械知識的重點與難點進行掌握。
2.機械類教學中現(xiàn)場教學的課中實施
機械類教學中現(xiàn)場教學的核心是互動性,也是教師在啟發(fā)式教學貫徹中經常使用的方法。互動性一般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第一,看。教師對減速器的安裝和拆卸操作進行示范,學生對老師的示范認真觀察。
第二,聽。在教學現(xiàn)場學生認真聽老師講述,教師講述要求條理清晰、內容清楚,且和學員進行交流溝通。老師可以針對教學內容的難點和重點,選擇關鍵的突破口提問學生,也可以在示范操作過程中針對學生的思維狀態(tài)和接受能力進行適當?shù)奶釂枴@?,在減速器軸系零件的拆卸中,可以向學生提問:軸上零件的軸向固定和定位是怎么實現(xiàn)的?傳動軸的設計為什么是階梯軸而不是光軸?階梯軸在設計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第三,問。即教學現(xiàn)場的問答,教師對學生的提問進行回答,對學生存在疑問的地方進行進一步講解,如此一來能夠掌握學生對機械課程內容的學習程度,從而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進度。
第四,議。即現(xiàn)場研討的開展,教師組織學生積極討論,讓學生學會自己提煉規(guī)律、總結經驗。在討論過程中,教師應調動學生的興趣并開拓他們的思維,使其暢所欲言。例如在減速器的拆卸討論中,可以組織學生以一個小組為單位,對減速器拆卸過程中的主要注意事項進行討論。通過這種輕松的氛圍,學生能很快展開討論,并結合機械教科書上的內容,積極請教老師。
第五,做。即教師引導學生分組練習和操作。例如在減速器的設計中,在組織和安排教學內容的過程中,應該對學生的認知心理充分考慮,學習的順序一般為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組織實施?,F(xiàn)場教學的實施應該注意設備臺套數(shù)和學生每組的人數(shù),在課時要求得到滿足的基礎上,合適的分組能夠促進現(xiàn)場教學效果的提高。教師的示范講解一般以15~20人為一組,在學生自我實踐時,一般4~5人一臺減速器,教師巡回指導。
3.機械類教學中現(xiàn)場教學的課后評價
現(xiàn)場教學的評價是對教學目標完成狀況的考核,利用考核,能使教學目的有效地轉變成學生的技能與知識。機械類教學中現(xiàn)場教學的課后評價應從基本知識和能力出發(fā),以學生為主體,貫徹學為主、教為輔的教學理念。首先,是學生的自評和互評。如在減速器設計中,每個小組先選出代表進行簡單的發(fā)言交流,按照設立的目標,評價自身對技能和知識的理解情況。各小組按照交流情況進行互評,教師通過學生的自評和互評,了解他們掌握技能和知識的情況,并提出指導意見。其次,是教師的評價。教師對學生現(xiàn)場教學操作進行檢查,設計課后項目報告,主要包括現(xiàn)場教學的學習紀實和現(xiàn)場教學后知識和技能的全面測試。學生獨立填寫項目報告,教師對項目報告的完整性和正確性進行詳細的檢查和指導。
三 結束語
高職院校機械類教學中的現(xiàn)場教學是和其他的實驗、實訓學習方法不同的一種教學模式,在機械教學中應用廣泛?,F(xiàn)場教學是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能將課堂中乏、泛、空的內容形象化、具體化,促使學生加強理論知識,激發(fā)學習興趣,有效地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素芳.現(xiàn)場教學模式的探討[J].機械管理開發(fā),2007(4):148~149
關鍵詞: 現(xiàn)代教育技術 小學高段 語文教學 教學應用
二十一世紀是高度信息化的時代,是人才競爭的時代,是追求高效率的時代,它對教育領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需教育領域能多出人才。傳統(tǒng)的教育觀點、教育模式、教育內容、技術和方法已不適應,以現(xiàn)代技術教育為手段的教學給教育領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示了一個新的天地。
在小學高年級的語文教材里,有許許多多經典的文章,因為離現(xiàn)在的生活久遠,學生無法體會,加上某些語句深奧晦澀,所以學習時有些困難。如《詹天佑》、《開國大典》、《豐碑》、《》等,學生們無法形象地感知。那么,理解、鑒賞文學作品,進行情感體驗無從談起。豐富多彩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輕而易舉地攻克了這些難關。
一、網絡搜索,探究學習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確實如此,興趣是學習的動力。作為網絡這種“新鮮”事物,它最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孩子們布置一些感興趣的家庭作業(yè),讓他們通過網絡分組合作完成。這不但能掃平課堂上的一些障礙,更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這對學生的終身學習是十分有益的。
如,我在教學《》一課時,就給孩子們布置了這樣的作業(yè):1.是從哪里開始出發(fā),到哪里結束的?什么時候開始的,歷時多久?2.途中,經歷了哪些艱難險阻,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件事?3.的歷史意義是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作業(yè)布置好了,我叫孩子們分小組合作學習。他們通過上網,搜索并記下了大量相關內容。
第二天上課前,我舉辦了一場小小的“故事交流會”,孩子們興致勃勃地匯報著前一天晚上收集到的成果――“四渡赤水”、“飛奪瀘定橋”、“巧渡金沙江”……孩子們積極、踴躍的發(fā)言,讓大家對有了較全面的了解。課上,教學《》這首詩時,對于“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這些詩句,我不用細講,孩子們就能夠理解其含義,并充分體會到樂觀、英勇豪邁的革命精神。
二、課件演示,攻克難關
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障礙主要是由于缺乏必要情境創(chuàng)設或形象思維的幫助造成的。在教學中,由于受時間、空間的限制,許多教學內容涉及一些事物和現(xiàn)象學生無法直接看到,造成課文內容理解上的困難,成為教學的難點?,F(xiàn)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可以變抽象的、學生不常見的為直觀生動的具體形象。
如:教學《詹天佑》一課時,孩子們對“中部鑿井法”、“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法”都能明白,唯獨對這個“人”字形線路有些弄不懂。為此,我通過課件,向孩子們進行了演示。課件出示簡易明了,省去了老師大費唇舌的解釋。課件一演示,孩子們都深深地體會到了詹天佑那杰出的才能和智慧,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京張鐵路提前全線竣工大長了中國人的志氣,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
三、視聽沖擊,體會情感
情感是學生學習中不可忽視的心理因素,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途徑?!拔恼虏皇菬o情物”。尤其語文教學更應當引導學生披文入情,悉心品味,達到與劇中人物的情感共鳴,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因此,巧妙借助現(xiàn)代教育技術,從錄像、圖畫、音樂等多角度可以給學生帶來視聽沖擊,使學生如臨其境,增加感性認識,為學生和作品中的人物情感交流架起一座橋梁。
如,教學《豐碑》一課時,我是這樣設計的:
1.渲染氣氛,調動情感。
由于小學生生活閱歷尚淺,而且受語言水平的限制,光憑自己的想象感悟語言文字所表達的意境,是很難感悟出來的,必須借助一定的情境,使他們身臨其境,感同身受,才能與意境產生共鳴。情境的創(chuàng)設,最大優(yōu)勢莫過于現(xiàn)代教育媒體。
為了幫助學生走入課文的情境中,導入時,我設計了“在狂風呼嘯、大雪紛飛的雪山上,一支隊伍艱難地行進著”的畫面??耧L怒號的聲音,凄涼的音樂,再加上教師配上的一段動情的導語,學生的情感被調動起來,似乎和這支隊伍一起到了大雪山上。
2.配樂朗讀,體會情感。
聲情并茂的朗讀能引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朗讀課文時,用合適的音樂創(chuàng)設情境,調動學生的情感參與,往往能以情激情,感染學生。
《豐碑》一課第7自然段對軍需處長的描寫是重點。我在指導學生朗讀時,先利用多媒體課件將課文中的插圖放大。這樣,軍需處長倚靠著樹干鎮(zhèn)定、安詳?shù)男蜗缶驮趯W生心中逐漸清晰,逐漸高大起來。然后,我讓孩子們在《沉思曲》深沉的背景音樂中深情地朗讀。孩子們對舍己為人、勇于獻身的軍需處長的崇敬之情就在朗讀中呼之欲出。
3.巧妙想象,升華情感。
想象是樹立形象感的核心,是激感的關鍵。
在學生自讀課文第12小節(jié)后,我拋出了一個問題:“將軍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可能想些什么?”同時屏幕上顯示了將軍向軍需處長敬禮的圖畫。學生邊看圖,邊思考。一會兒工夫,學生紛紛舉手:
“他就是軍需處長?太意外了!”
“都是我錯怪了它,我還沒有了解清楚情況,就先發(fā)火,太不應該了?!?/p>
“他真了不起!我為部隊里有這樣一位舍己為人的戰(zhàn)士而感到驕傲和自豪?!?/p>
我請一個學生朗讀第7自然段和最后三個自然段,其他學生邊聽邊看一組畫面:一個凍僵的老戰(zhàn)士倚靠在光禿禿的樹干上,慢慢地,樹干變成大雪覆蓋的云中山,軍需處長變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矗立在云中山上,不一會兒又變成了雄偉的人民英雄紀念碑。與此同時,激情悠揚的音樂伴隨著畫面滲入到學生的心中。這畫面,這聲音,強有力地震撼著學生的心靈。最后,我讓學生齊讀最后一句: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就會屬于誰呢?學生的感情在想象中不知不覺得到了升華,對文章主旨的感悟在想象中一步步水到渠成。
總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適時、恰當、靈活、合理地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通過其聲情并茂的演示,大大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今后,我將進一步挖掘其潛力,與其他教學手段相結合,使語文教學煥發(fā)出奪目的光輝,產生巨大的藝術魅力。
參考文獻:
[1]陳時見,劉繼平.多媒體技術與網絡文化背景下的現(xiàn)代教學.教育研究,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