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公共安全應急管理范文

公共安全應急管理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公共安全應急管理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公共安全應急管理

第1篇:公共安全應急管理范文

關鍵詞:突發(fā)公共安全事件;應急平臺; GIS技術;數據庫

Abstract:: public safety emergency response platform is based on GIS technology, GPS technology, 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 video conferencing, communications facilities and command system,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emergency emergency command of powerful features such as integrated platforms. This article details the public safety emergency platforms in 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database.

Keywords: public safety events; emergency platform; GIS technology database

[中圖分類號] TM715[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

為應對國際性恐怖襲擊事件、重大刑事事件、涉外突發(fā)事件、重大災害、公共衛(wèi)生事件、群體性暴力事件、政治性騷亂等重大突發(fā)公共安全事件的威脅并做好預防性安全應急管理,2006年1月8日,國務院了《國家突發(fā)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作為總綱領在未來長時間內指導和推進國家應急體系建設和公共安全應急平臺建設。突發(fā)公共安全事件應急平臺是基于GIS技術、GPS技術、計算機仿真技術、視頻會議、通訊系統(tǒng)、指揮系統(tǒng)、應急決策系統(tǒng)等強大功能集成的應急指揮平臺。該應急平臺由三個系統(tǒng)構成: 信息獲取系統(tǒng)、應急智能系統(tǒng)和決策指揮系統(tǒng)。

信息獲取系統(tǒng)負責應急平臺中數據和信息的收集獲取及管理。

從指揮中心性能和實時性要求較高的角度考慮, 系統(tǒng)軟件體系架構采用了基于 C/S(Client/Server) 的標準三層架構, 包括數據層、業(yè)務層和交互層。運行流程如圖1所示:

圖1消防應急平臺軟件框架圖

公共安全應急平臺建設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為了綜合城市中公共安全相關的各類信息,如:地理信息系統(tǒng)、危險源分布、救援力量分布、醫(yī)療救護、物資保障等等,并對其進行統(tǒng)一的存儲和管理,以保證突發(fā)公共事件發(fā)生時,相關職能部門可以利用應急平臺迅速的查找相關信息和資源分布,并能依據應急平臺的預案數據庫和決策支持系統(tǒng),通過計算機仿真模擬,從而得出最佳處置方案。

一、 數據庫的組織

城市公共安全應急平臺的數據庫包括兩大類:一類是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一類是針對城市安全問題的公共安全專題信息數據庫。

1、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

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用于組織和存儲城市安全規(guī)劃、城市安全管理、事故應急救援輔助決策支持涉及對象的地理位置、地理分布和尺寸信息等空間數據?;A地理信息數據庫為公共安全應急提供強有力的空間數據支持,遙感數據、數字地形數據和 DEM 數據的迭加,可以更加直觀和逼真,同時也為應急決策提供空間分析功能,輔助應急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 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主要包括城市地理信息數據庫和公共安全相關數據庫。以及等等。

a) 空間數據。空間數據采用 G IS(地理信息系統(tǒng))軟件系統(tǒng)來管理。主要包括: 城市 1:2000、1:1000 和 1:500大比例尺地形數據庫、城市道路交通數據庫、城市主要地名數據庫、城市遙感影像數據庫、建筑物數據庫等等。

b) 公共安全相關數據。公共安全信息數據庫采取空間信息與描述信息 (屬性信息)一體化存儲的模式,主要包括: 重大危險源數據庫、安全重點單位數據庫; 專業(yè)救援力量和社會救援力量數據庫、城市消防栓數據庫、醫(yī)療力量數據庫、公安機構數據庫、電力線路數據庫、城市地下管網數據庫、避難場所 (人防、廣場、公園、綠地) 數據庫、應急物資供應數據庫。、天文氣象數據庫、法律法規(guī)數據庫等等。

2、 公共安全專題信息數據庫

公共安全專題信息數據庫用于組織和存儲自身存在危險性或有安全需要的對象的屬性信息,此類對象是城市安全規(guī)劃、城市安全管理和輔助決策支持等過程所關心的主要對象。它是整個應急平臺數據庫的核心內容,為安全規(guī)劃、應急輔助決策、統(tǒng)計分析等安全工作提供強有力的資料支持。

公共安全專題信息數據庫主要包括以下數據:災害發(fā)展模型數據庫、應急預案數據庫、應急輔助決策數據庫等等。

(1) 災害發(fā)展模型數據庫

包括地震模型、火災蔓延模型、污染源擴散模型、人員疏散模型和火災損失預測與評估模型。

a)地震模型

b)火災蔓延模型

城市中火災蔓延模型可以用元胞自動機理論來建立。元胞自動機理論在森林火災模擬方面已有運用, Yamada、Takizawa等人和Xie、Sakamoto等人嘗試運用元胞自動機理論來進行城市火災模擬的研究。元胞自動機將城市劃分成多個元胞。元胞的尺寸可設置為3m ×3m , 該尺寸可由Jirou 和Kobayashi 提出的公式估算得到。在風速V 條件下, 火傳播的最遠距離為

D/m = 1. 15[5 + 0. 5V/(m·s- 1) ].(1)

城市區(qū)域火災蔓延主要受以下三方面的因素影響: 建筑因素、天氣的情況和建筑區(qū)域的特性。建筑因素主要包括: 建筑的物質材料、樓層面積、通風開口面積、樓層的高度等。天氣因素在此簡化為對風速和風向的討論。這些因素影響到火災蔓延的方向、范圍以及火災蔓延的可能性等方面。建筑區(qū)域的特性主要包括空地大小和方位、房屋所處地面的坡度以及道路的情況信息。這些因素用來反映控制火勢的蔓延情況。根據式(1) , 火蔓延影響到的鄰居元胞范圍可以由圖2(a) 表示, 根據風速的不同, 影響范圍會發(fā)生明顯變化。W ij是風因素, 包括了風速和風向兩個方面的內容。

圖2火災蔓延時受影響的鄰居元胞示意圖

模型中將元胞的狀態(tài)分為5 個等級(0~ 4) , 分別為: 不可燃、可燃但未燃、已燃但不具備蔓延能力、劇烈燃燒且具備蔓延能力、燃盡?;馂氖欠癜l(fā)生蔓延, 可以從元胞( i, j ) 的狀態(tài)是否從1 變到2 來判斷, 判斷依據可由火災蔓延因子Fij來決定, 即

Fij = ∝(SijPij )Wβijp (tkl). (2)

其中: ∝是火災蔓延速度調整因子; S ij 是建筑結構參數; P ij 為建筑的火災木質率, 也就是將建筑可燃的部分轉化為木材的比率;β為調整因子(β> 0) ; p( tk l) 表示元胞(k, l) 的火傳播能力。除β外, 這幾個參數值的范圍從0 到1。

c)污染源擴散模型

d)人員疏散評估模型

人群安全疏散的判據是“可用安全疏散時間(ASET )”是否大于“必需安全疏散時間(RSET)”,災害事故預測模擬可以給出這兩個時間的長短比較。基于空間地理信息, 可對市區(qū)范圍的人員疏散進行模擬, 同時選擇避難區(qū)給出人群應急疏導和避難的優(yōu)化策略。模型中主要用來計算建筑中的人員疏散到室外的時間可以用Togawa 經驗公式來計算, 即

Tmove-b =N a/W effC+L m in/V r. (3)

其中: C 表示通過安全出口的疏散能力, 即單位流量, 一般取值為1~ 1. 2; N a表示建筑內的疏散總人數; W eff表示疏散出口的總有效寬度, 即建筑物的對外出口的總寬度; V r是人員運動速度; L m in為人員到出口的最短距離。街區(qū)步行疏散時間是指疏散到室外的人員步行疏散到避難區(qū)的時間為

(4)

其中: D i表示第i 條街道的距離, a 為交通影響系數, 與道路交通密度有關。

e) 火災損失預測與評估模型

財產損失可根據火災蔓延模型對應元胞的狀態(tài)加以計算, 而人員傷亡以人員疏散模型計算的建筑疏散情況進行預測, 這樣系統(tǒng)就可以對火災在不同時間點可能導致的損失進行評估。火災直接財產損失包括房屋、構筑物、設備和其他財產的損失, 在具體統(tǒng)計時, 按公安行業(yè)標準進行計算。

(2) 應急預案數據庫

現有的大部分應急預案多數是傳統(tǒng)文本式預案, 多按照統(tǒng)一的制式依靠經驗制定,其科學性和針對性亟待提高。相對于數字應急預案有著缺乏火災科學模型支持、形式枯燥、查詢困難、表達不直觀、可操作性差等缺點。數字預案吸取了現有預案的優(yōu)點和長處,以應急平臺為載體,利用數字技術與信息技術、火災科學與安全科學技術、數據庫技術、GIS技術、圖像顯示技術等現代技術,使得預案的制定和落實更為科學規(guī)范,通過完整的、科學的數據模型建立全面而具體的數字應急預案,其設計如下:

一方面,數字應急預案建立在應急平臺的數據庫系統(tǒng)、GIS 系統(tǒng)等基礎上, 利用計算機技術將以往文本式的資料數字化, 通過分析應急預案的關鍵節(jié)點對其結構化, 形成有針對性的實戰(zhàn)方案和預案實施指南。另一方面,數字預案把災害科學應用到預案制定中, 通過災害發(fā)展模型、人群疏散模型等對不同場景和條件下的科學計算, 對重點保護建筑或建筑群制定相應的預案塊, 對于一個災害場景計算出許多時間序列, 可以選擇任意一個時刻災害場景的情況和救援方案。此外,還可以在系統(tǒng)中事先假設災害場景,通過數據庫查看現場周邊環(huán)境和建筑信息, 調用周邊救援力量進行低成本、高效率的演練。

(3) 應急輔助決策數據庫

應急輔助決策數據庫是在數據庫基礎和GIS技術表現手段上提供的一系列輔助決策工具。它將災害發(fā)展模型、人員疏散模型、火災損失預測等模型, 與接警空間定位、最佳路徑分析、應急力量調度與管理以及事故應急決策等指揮調度模式相融合, 輔助災害數據處理、模擬分析、應急指揮調度及控制顯示等功能, 提高從接警到處置災害過程的效率, 快速確定災害源、援救、疏散方案以及災害蔓延范圍, 從而提高決策指揮的現代化水平和整體作戰(zhàn)能力。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支持:災害發(fā)生地點快速定位;周邊環(huán)境緩沖區(qū)快速查詢分析;責任救援隊伍的確定;疏散路線、救援路線等優(yōu)化確定;作戰(zhàn)指揮方案的標繪。

二、 數據庫技術構成

1、 數據庫的優(yōu)化

(1) Oracle 數據庫的優(yōu)化設計

Oracle 數據庫的優(yōu)化設計是 ArcSDE 高效運作的保障,也是整個平臺運行效能的根本。Oracle 數據庫性能的優(yōu)化主要從內存分配、磁盤 I/O、回滾斷、CPU 的使用等幾個方面來考慮。

a) 調整內存分配

主要包括:數據庫高速緩存區(qū)的度量和優(yōu)化;庫緩沖區(qū)的度量和優(yōu)化;數據字典緩沖區(qū)的度量和優(yōu)化;排序區(qū)的度量和優(yōu)化。

b) Oracle 磁盤 I/O 優(yōu)化

主要包括:優(yōu)化表空間和數據文件;優(yōu)化塊和區(qū)間。

1.2. ArcSDE 的優(yōu)化 和 Oracle 系統(tǒng)相同,典型的 ArcSDE 安裝過程很方便,但沒有經過配置和調整的 ArcSDE不會獲得滿意的效能。ArcSDE 的優(yōu)化主要從 DBTUNE 表和調整空間索引兩個方面來優(yōu)化處理。

2、地形圖的批量入庫

在城市公共安全應急平臺中,數據的多源、多尺度性是其重要的特征,同時也是為城市突發(fā)公共安全事件應急提供快速、準確的輔助決策支持所必須的,因此建立一個通用的數據轉換與批量導入模塊就顯得意義重大。而建立一個通用的批量導入功能模塊,需要弄清楚各種 AutoCAD 數據之間的共性和差異性,將共性的部分保留,存在差異的部分提煉出來供用戶錄入。

根據在實際項目的經驗總結,AutoCAD 資料之間主要存在的差異部分的幾個關鍵參數如下:圖幅編碼;圖幅長、寬;要素的分層等。

在本系統(tǒng)中,該通用 CAD 數據導入功能模塊,主要提供了遠程數據和本地個人 GeodataBase 數據庫的自由連接,用戶可以自定義數據導入的各種參數和要素集名稱。該模塊主接口入下圖 3 所示。

圖3:模塊主接口

3、異構數據的處理與更新

所謂異構數據有兩種含義:網絡的異構和數據格式的異構。本應急平臺中數據源的格式繁多,有 DWG、Shp、Tab 和遙感影像圖等等。尤其是 DWG 圖形格式數據量巨大,它是建立空間數據庫的基礎。 而數據轉換實際上就是將AutoCAD 數據中要素提取出來,分門別類的存入相應的數據表中的一條記錄。但在數據轉換前,先要將GIS 和CAD 這兩種數據格式之間建立清晰的轉化鏈接,合并一些同屬性圖層,清理不必要的冗余數據。對于不易實現的轉換內容要做好處理,如:多邊形在AutoCAD 中可能完全沒有閉合,因此在轉換前要首先通過人機交互或編制應程序來將圖中明顯的錯誤糾正過來,以免在轉換時出現問題。數據轉換的流程如下圖4 所示:

4、 三位圖數據的生成和處理

在城市突發(fā)公共安全事件應急輔助決策中,城市大范圍內的三維景觀圖對于決策的制定、以及救援路線的選擇、救援措施制定都有很大幫助作用。因為它非常直觀和形象的反映了城市的概況和面貌,包括道路、房

圖4數據轉換流程圖

屋建筑、湖泊河流等等。三維景觀視圖既是反映城市的整體概況和面貌,又具有快速、實時、成本低廉的優(yōu)勢,

在城市公共安全應急平臺的突發(fā)事件應急輔助決策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對于三維圖的可視化的實現,是利用ArcGIS 的ArcScene 控件來實現的。效果圖如下圖5 所示:

圖5:三維可視化效果圖

三、 總結

通過本文的研究,根據突發(fā)公共安全事件應急的需求,研究和分析了突發(fā)公共安全事件應急平臺中數據的分類、組織和管理,并對數據庫進行了邏輯設計和優(yōu)化設計,實現了地形圖的批量入庫和城市大范圍景觀圖的快速生成。同時,本應急平臺可以從分布式的平臺數據庫設計與實現、模型庫的設計等兩個方面來進一步進行探討和研究,并且結合應急救援和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實際,從理論和應用兩個方面來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 1 ]李華東.基于GIS 集成化的消防指揮系統(tǒng). 指揮技術學院學報.

[ 2 ]蘇子林,陳章良. 中小城市消防通信指揮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電腦開發(fā)與應用.

第2篇:公共安全應急管理范文

1.加強預案體系建設。修訂完善安全生產專項預案及部門預案,進一步明確應急響應職責、程序等內容,完善應急救援預案體系,健全各級預案的聯(lián)動機制,實現各級預案間的有機銜接,不斷提高預案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2.認真貫徹落實《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進一步加強應急預案審查和報備工作,將風險評估和應急資源調查報告納入備案內容,督促、指導企業(yè)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提高預案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按照三年一修訂的原則,全區(qū)各相關單位要依據國務院《制定和修訂突發(fā)公共事件應急預案框架指南》的規(guī)定和要求,制定或修改完善本部門、本單位、本行業(yè)領域的各類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

生產經營單位中,涉及實行安全生產許可的生產單位的綜合應急預案和專項應急預案,由市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局和有關主管部門備案,經營單位的綜合應急預案和專項應急預案按照“誰發(fā)證,誰負責”的原則備案。中型規(guī)模以上未實行安全生產許可的生產經營單位綜合應急預案和專項應急預案,由區(qū)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局和有關主管部門備案。

3.組織開展“應急演練周”活動。積極推動應急演練制度化和常態(tài)化管理,形成應急演練長效機制。每年6月(安全生產月)的第三周是應急演練周,按照“預防與應急并重,常態(tài)與非常態(tài)相結合”的要求,各相關單位每年至少組織一次綜合性應急演練。

負有安全監(jiān)管職責的重點部門和單位要檢查、督促、指導所監(jiān)管行業(yè)和區(qū)域內企事業(yè)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演練。生產經營單位根據本單位事故預防重點,至少每年進行一次專項應急預案實戰(zhàn)演練,班組、車間一線崗位要經常組織開展現場處置方案實戰(zhàn)演練,規(guī)范演練程序,提高演練質量。

4.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應急演練工作情況報送制度》,及時收集和掌握轄區(qū)所屬企業(yè)應急演練工作情況,按時保質報送相關信息,確保應急演練工作落到實處。

5.組織開展應急預案管理情況的專項檢查,重點檢查各成員單位和企業(yè)應急預案報備、應急演練、應急救援隊伍和應急物資臺賬等情況。加強應急管理執(zhí)法檢查,督促企業(yè)落實安全生產應急管理責任,建立健全應急管理規(guī)章制度,完善應急預案,加強培訓和演練,按照有關規(guī)定建立救援隊伍、簽訂救援協(xié)議、配備必要的應急物資、裝備和設施。

6.繼續(xù)補充完善應急救援指揮平臺的信息填報,進一步摸清行業(yè)內應急資源、應急設備裝備等基本情況,不斷更新和完善安全生產應急平臺數據庫信息。

第3篇:公共安全應急管理范文

【關鍵詞】通信安全;應急管理;電力通信

電力企業(yè)的安全運行直接關系到社會經濟發(fā)展。隨著國家智能電網戰(zhàn)略部署的逐漸實施,電力通信已經成為智能電網發(fā)展的不可缺少的技術支撐。電力通信的安全穩(wěn)定運行直接關系到電網生產的安全穩(wěn)定,是電網安全生產的重要保障。在這樣的形勢下,對電力通信的安全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電力通信應急管理基本原則

1.1堅持預防為主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管理原則,堅持事前預防與應急處置相結合,定期開展隱患排查,及時制定防范措施,組織開展培訓演練,落實人、財、物保障措施,有效防止電力通信事故發(fā)生。

1.2統(tǒng)一領導

堅持電力公司應急領導小組的統(tǒng)一領導,按照“專業(yè)管理、各負其責”的要求,在電網調度機構預防和處置大面積電網事故應急指揮中心的統(tǒng)一指揮和協(xié)調下,開展電力通信專業(yè)應急管理工作。

1.3統(tǒng)一指揮,分級管理

按照“統(tǒng)一指揮、分級管理、下級服從上級”的原則[2],在上級電力通信調度的統(tǒng)一指揮調度下,由公司本部、各縣供電公司各級電力通信專業(yè)組織突發(fā)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組,負責組織、指揮、協(xié)調所轄地區(qū)電力通信系統(tǒng)應對突發(fā)事件的處置工作。各級通信專業(yè)各負其責、相互支援、共保安全,建立縱向調度的電力通信系統(tǒng)應急工作體系。

1.4保證重點

遵循“先電力調度業(yè)務,后其它業(yè)務;先主干,后支線;先搶通,后修復”的原則,采取一切必要手段,控制電力通信系統(tǒng)突發(fā)事件影響范圍的擴大,盡快處理電力通信網絡突發(fā)事件,恢復正常運行方式,防止發(fā)生由于通信原因而引發(fā)的電網事故。

2電力通信應急管理組織機構體系

電力通信應急管體系應包含在電力系統(tǒng)應急管理體系中,內容應涵蓋電力調度應急管理的相關內容。電力通信應急管理分為縱向調度、橫向聯(lián)系兩個方面。一方面,專業(yè)管理上接受上級電力通信專業(yè)部門管理,認真貫徹執(zhí)行國網公司、省公司關于通信應急管理方面的文件的相關規(guī)定;另一方面,電力通信應急管理屬于電網應急管理體系的一部分,接受本地區(qū)電力公司電網應急指揮中心的統(tǒng)一調度管理。

3電力通信應急管理措施

3.1完善的事故預想是應急管理的先決條件

在針對電力通信網絡、設備、線路全面分析的基礎上,分析網絡中存在的薄弱點和危險環(huán)節(jié),預想可能出現的故障,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電力通信網絡系統(tǒng)突發(fā)事件主要危險源一般有以下幾種:(1)由各種不可控因素引發(fā)的各類氣象災害、地質災害和森林火災等,造成通信光纜線路或通信設施損毀,通信網絡結構遭到嚴重破壞,導致通信網大面積中斷。(2)違規(guī)施工、違章作業(yè)等外力因素或人為因素引發(fā)的通信光纜線路、通信設施破壞,導致通信網大面積中斷。(3)電網發(fā)生大面積停電事件時,或某變電站發(fā)生嚴重故障停止運行后,通信節(jié)點面臨設備供電中斷威脅。(4)通信設備存在設計、質量缺陷、老化等原因可能引起通信網絡多發(fā)性故障,導致通信網大面積中斷。

3.2應急預案是應急管理的關鍵

3.2.1應急預案的編制與應急機制作用的發(fā)揮依賴于應急預案的適用性和可操作性[3]。根據事故預想,編制應急預案,是做好事應急管理的關鍵。制定預案時,一定要結合本地區(qū)實際情況,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要求,確保預案覆蓋全面,不留死角。應急預案的編制應依據有關政策、法規(guī)、規(guī)章、標準,并遵循公司的應急預案編制規(guī)范和格式要求,要素齊全。內容應突出“實用、實效、簡單、快速”的原則,旨在迅速處理故障,解決問題。應急預案內容應以事故預想為前提,充分利用現有電力通信冗余資源,重點對應急狀態(tài)下通信業(yè)務的路由組織、通信電源的備份等內容提出具體要求和操作方法。根據電力通信網絡業(yè)務現狀,應急預案原則上主要應以線路繼電保護、安全穩(wěn)定裝置、調度數據網業(yè)務、調度電話等調度生產實時業(yè)務和通信系統(tǒng)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在應急狀態(tài)下的處置方案為主要內容進行編制。當所轄通信資源不能滿足應急預案要求時,應按照“電路互補”的原則,可將相鄰的縣、市、省級區(qū)域的通信電路作為具體應急處置方案的一部分。各個區(qū)域通信網絡相互支援,確保應急處置方案的有效性和完整性。應急預案編制完成后,應提交本單位生產管理部門和上級專業(yè)管理部門,并組織聯(lián)合評審。涉及電網相關的用戶變、電廠等用戶的預案,評審人員還需包含相關用戶、單位的生產運行管理人員和專業(yè)管理人員。應急預案經評審、修改,符合要求后,由本單位生產運行管理主要負責人簽署。3.2.2應急預案的演練通信管理部門應根據應急預案,制定年度應急演練和培訓計劃,并將其列入本部門、本單位年度培訓計劃。通過演練不斷檢驗和完善應急預案,提高應急管理水平和應急處置能力。應急演練經本單位主要領導批準后由應急管理歸口部門即通信管理部門負責組織,通信運維人員負責實施,電網調度和生產運行人員配合進行。在開展應急預案演練前,應制定演練方案,明確演練目的、范圍、步驟和保障措施等,確保演練順利進行。應急預案演練結束后,應當對演練進行評估,并針對演練過程中發(fā)現的問題,對相關應急預案提出修訂意見,并留有書面記錄,以確保演練質量,鞏固提升應急管理水平。

3.3應急物資管理

企業(yè)應安排專項資金,用于處置突發(fā)事件的應急設施、設備、器械、人員培訓等專項費用。應建立健全電力通信系統(tǒng)突發(fā)事件的應急物資裝備儲存、調撥和緊急配送機制,確保突發(fā)事件所需的物資裝備的應急供應。通信專業(yè)管理部門應配備應急處置所需的搶修工器具、通信、交通等各類裝備和電力搶險物資,保障各項應急處置措施的順利實施。

4結語

電力通信系統(tǒng)應急管理應堅持事前防范為主的原則,做到居安思危,超前防范,立足實際,著眼長遠,將應急管理工作作為一項長期的日常性工作來開展。應堅持將應急管理工作納入常態(tài)和動態(tài)管理,結合于日常運行維護工作中,在持續(xù)有效提升日常運行維護管理水平、強化通信網絡技術保障的同時,做好應付突發(fā)重大事件的準備工作,確保在面對突發(fā)事件時能夠快速有效的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國家電網電力通信系統(tǒng)處置突發(fā)事件應急工作規(guī)范[S].國家電力調度通信中心,2007-1-23.

[2]游仁敏,林禮?。娋W企業(yè)安全文化建設探討[J].電力安全技術,2009,7(156):24~27.

第4篇:公共安全應急管理范文

關鍵詞:食品安全;食品供應鏈;可追溯制度

中圖分類號:F252.1 文獻標識碼:A

追求整體系統(tǒng)成本的最小化,是供應鏈管理的終極目標。經歷禽流感、三聚氫胺、蘇丹紅、瘦肉精、地溝油、皮鞋奶……等一系列震驚全國的食品安全重大事件后,食品供應鏈管理的安全性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視。食品安全關乎人的生命,保證食品安全是供應鏈管理的首要目標。

1 食品供應鏈的特性

食品供應鏈既有供應鏈從供應源到客戶源所有網鏈結構所具備的一般和共性特征,也有其自身的特殊和個性化特征,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1)食品供應鏈長而復雜。食品供應鏈從種植、養(yǎng)殖到屠宰、加工,再到流通與餐飲業(yè),橫跨一、二、三產業(yè),環(huán)節(jié)多。(2)生化性和隱匿性。食品是有機產品,極易受生產、加工、儲運環(huán)境影響而變質。(3)時效性。生鮮食品食用時力求保持鮮嫩;對生產、加工、貯存時間要求十分嚴格,過期就會變質,變質后憑感官很難覺察。(4)食用性。供人食用是有別于其他商品的最重要特征,若一旦出現食品安全事件,就會產生災難性的后果。(5)公共安全性和社會性。一旦發(fā)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將引發(fā)社會恐慌和整個供應鏈的崩潰,甚至給全行業(yè)帶來滅頂之災。禽流感和三聚氫胺事件就是前車之鑒。

食品供應鏈的特性決定了它的安全性是第一位的。只有在保證食品安全的前提下求其系統(tǒng)成本的最小化。

2 建立基于安全的食品供應鏈的必要性

2.1 食品從生產者到消費者的路徑多、難于監(jiān)管。從農田到餐桌,一頭是2.5億的分散農戶,另一頭是13億的消費者,食品生產規(guī)模小且高度分散。缺乏核心企業(yè),種養(yǎng)殖業(yè)生產以個體農戶為主體,食品生產小作坊多,生鮮農產品的銷售以集貿市場為主。難于監(jiān)管或根本無人監(jiān)管,是導致食品安全事件頻發(fā)的根本原因。

2.2 食品安全隱患存在于供應鏈的各環(huán)節(jié)。生產環(huán)節(jié):化肥、農藥、生物制劑等大量使用及工業(yè)化帶來的環(huán)境污染。加工環(huán)節(jié):食品生產、加工企業(yè)規(guī)模過小、生產條件簡陋、環(huán)境衛(wèi)生差、標準化程度低,管理混亂,濫用食品添加劑, 是引發(fā)食品安全問題的重要誘因。流通環(huán)節(jié):冷鏈物流及相關設施落后,多數食用農產品未經任何加工處理或只經初加工。在運輸、儲存中極易污染、變質。許多食品未經檢驗就在農貿市場直接銷售。

2.3 食品供應鏈的基礎薄弱。食品供應鏈各環(huán)節(jié)的物流基礎設施薄弱,在運輸上冷藏運輸率只有40%左右,特別是生鮮食品批發(fā)、零售的冷鏈物流建設十分缺乏。由于生鮮食品物流環(huán)節(jié)多、時效要求又短,在加工、儲存、運輸、銷售過程極易變質。

2.4 社會道德淪喪,誠信缺失,金錢至上。從生產者到經營者,不論是個人或是組織,普遍缺乏職業(yè)道德,無視法律,以追逐利潤的最大化為目標。為達此目的甚至敢于冒違法犯罪的危險,滲雜使假、制假、販假。

3 建立基于安全的食品供應鏈

3.1 供應鏈的管理應以食品安全為首要目標?!笆称贰弊钔怀龅氖前踩浴Jチ税踩?,不僅失去了自身的商品價值,還會危及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國家的安全。因此,對于食品行業(yè)而言,保證產品的安全是企業(yè)的第一目標。而追求成本的最小化、利潤的最大化,是企業(yè)在確保食品安全的前提下的次要目標?!叭鼓谭凼录?,導致三鹿集團的破產和全行業(yè)遭受到災難性的打擊,充分證明了確立食品安全為第一目標的必要性。

食品供應鏈是食品安全的載體。因此,應將食品安全的監(jiān)管置于整個體系之中,與政府、行業(yè)食品安全監(jiān)督管理體系相統(tǒng)一,整個監(jiān)管體系的運行才能更科學、更有效。

3.2 建立全過程、全方位質量監(jiān)控體系。食品安全問題可能會發(fā)生在食品供應鏈的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因此,要確保食品安全事件不發(fā)生,就必須要建立全過程、全方位質量監(jiān)控體系。

(1)建立無公害食品生產基地。從源頭抓起,加大對種、養(yǎng)殖業(yè)各種農業(yè)生產資料(種子、化肥、農藥、飼料)及土壤、水體的安全監(jiān)控,建設無公害綠色農產品基地,確保產品不被污染。(2)在生產加工環(huán)節(jié),對原料和輔料進行檢測,嚴禁加入《食品安全法》明令禁止使用的各種化學添加劑、著色劑、防病劑、增味劑。(3)建立食品安全采購系統(tǒng),阻止有危害的食品進入供應鏈。(4)建立冷鏈物流系統(tǒng),推廣全程冷鏈物流,保障物流過程中的食品安全。(5)加強食品衛(wèi)生監(jiān)督管理,防止食物安全事故發(fā)生。

3.3 構建應對食品安全事故快速反映的信息共享平臺。利用信息技術構建應對食品安全事故快速反映的信息共享平臺。現代物流是建立在網絡信息技術基礎上,現代信息技術(感測與識別、信息傳遞、信息處理與再生、信息施用等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及在現代物流管理領域的廣泛應用,為構建供應鏈管理快速反映信息共享平臺創(chuàng)造了條件。

食品安全事故帶有突發(fā)性、涉及面廣、危害大、社會影響大的特征。因此,處理食品安全事故的時效性往往是成敗的關鍵。設想,三鹿集團如能在事件發(fā)生的第一時間就采取有效措施,后果也不會如此??梢姡翱焖俜磻睂μ幚泶笮屯话l(fā)事件的重要性。食品安全供應鏈管理的一個重要原則是“快速反應性”。安全事故一旦發(fā)生,系統(tǒng)必須立刻啟動,在第一時間查出事故的源頭。盡快與相關合作伙伴取得聯(lián)系,并能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安全事故處理做到快速決策、措施得力、處理結果透明公開。這不僅關系企業(yè)的形象和信譽,也是企業(yè)的社會責任。

3.4 在供應鏈內部建立統(tǒng)一的產品質量標準確保食品安全。新的《食品安全法》統(tǒng)一了食品的國家標準,避免多個部門的“標準”相互打架,為供應鏈內部建立統(tǒng)一的產品質量標準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為確保供應鏈內部產品質量標準的統(tǒng)一,無論企業(yè)處在供應鏈的哪個環(huán)節(jié)或具體生產經營何種產品,都有相應的質量標準執(zhí)行。

應盡快全面推行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這是一套貫穿整個食品供應鏈的國際標準。包含了相互溝通、體系管理、過程控制、HACCP原理和前提方案等關鍵要素。從要素和體系包含的內容來看,食品供應鏈上的企業(yè)如果都能夠參照標準建立體系,并嚴格執(zhí)行,就能實現有效的食品安全供應鏈管理。

3.5 提高食品供應鏈上企業(yè)集約化程度。針對我國食用農產品生產、加工、經營企業(yè)規(guī)模小,高度分散的特點,提高食品企業(yè)的集約化、信息化水平,培育和壯大食品供應鏈的龍頭企業(yè),以取代個體農戶分散生產、小作坊式生產經營方式,是食品安全的可靠保證。

“三鹿奶粉事件”一個沉痛的教訓是,整個乳業(yè)大廈是建立在農戶分散飼養(yǎng)的沙灘之上。反之,比三鹿集團小得多的北京三元集團,之所以能在席卷全國的三聚氫氨風潮中經受住考驗,就是有自己獨立的奶源基地,實行了規(guī)?;酿B(yǎng)殖。三元集團并購三鹿集團后,認真地總結了“三鹿奶粉事件”的教訓,提出,“將奶源基地建成企業(yè)生產第一車間”。即在奶源和加工之間建立直接的、沒有任何中間環(huán)節(jié)的安全保障鏈。連奶牛的飼料配方都是統(tǒng)一的,使奶品質量得以保證。三元集團用自建牧場和承包牧場、租用和購買奶牛等多種方式,將農民分散的土地、奶牛重新組織,進行規(guī)?;?、標準化養(yǎng)殖,農民以合同工的形式為集團打工。這樣既保證了農民收入,又保證了產品質量,解決了農戶分散生產難以進行質量監(jiān)管的有效措施。

3.6 實施標識管理和可追溯制度。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從食品生產的源頭開始控制管理,才能實現標本兼治。目前,我國實行“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己具備基本條件。新的《食品安全法》,強化了生產經營者作為保證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并規(guī)定了對不合格食品的“召回制度”,為企業(yè)建立“可追溯制度”奠定了法律基礎。2010年2月6日國務院決定,為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設立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具體承擔委員會的日常工作,為加強食品安全提供了組織保障。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為食品安全追溯提供技術支持,利用條碼技術對食品的屬性(批次、有效期、保質期等)、參與者、位置等標識進行記錄,是進行食品安全跟蹤的重要依據。RFID技術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應的信息。通過條碼技術、RFID技術對食品供應鏈全過程、每個節(jié)點進行有效的標識,建立各個環(huán)節(jié)信息的識別、管理、傳遞等,對供應鏈中食品原料、加工、包裝、儲存、運輸、銷售等環(huán)節(jié)進行跟蹤與追溯,及時發(fā)現存在的問題,進行妥善處理,為食品安全追溯提供了依據,使食品安全更加透明和可控。

4 結 論

保證食品安全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必須全方位進行監(jiān)管。供應鏈管理的基礎是合作伙伴間的協(xié)作一致,這也是供應鏈管理能形成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在供應鏈協(xié)作企業(yè)之間,形成了一條保證食品安全的生產線,不僅是保證食品安全的需要,而且也是保持整個供應鏈核心競爭力的需要,兩者相得益彰,從而贏得市場先機。

借鑒發(fā)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建立基于安全的食品供應鏈管理,由供應鏈的核心企業(yè)將分散的食品生產、加工、經營企業(yè)者置于整個供應鏈管理之中,以契約的形式加以約束,通過經濟杠桿的作用,引導和規(guī)范生產經營者的行為,是企業(yè)加強供應鏈戰(zhàn)略合作伙伴協(xié)作,強化“自律”作用,保證食品安全問題的最為有效的形式。

參考文獻:

[1] 鄧汝春. 供應鏈管理[M]. 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8.

[2] 黃中鼎. 現代物流管理[M].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3] 王駿. 供應鏈管理[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4] 鄭金英. 基于食品安全的食品供應鏈綜合管理探討[J]. 商業(yè)時代,2008(35):16—17.

第5篇:公共安全應急管理范文

關鍵詞:信息安全技術;工程項目管理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科技的不斷進步,現代信息技術的地位日益突出,并被廣泛地應用于各行各業(yè)當中?,F代信息技術有力地推動了工程項目管理的發(fā)展,也加大了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的進程,大大提升了工程項目管理的效率及精度,而伴隨著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發(fā)展而來的信息安全問題也不容忽視。加強網絡信息安全建設,促進工程項目安全管理,保證項目信息安全,減少工程項目信息系統(tǒng)風險是當務之急。

一、信息安全技術概述

信息安全技術是為保證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機密性、系統(tǒng)穩(wěn)定性而采取的技術措施,其中完整性是保證資源的準確性和完備性,可用性即被授權的實體可根據需要隨時訪問與使用,機密性即信息不泄露給未經授權的實體、個體、過程,系統(tǒng)穩(wěn)定性即抵御病毒對系統(tǒng)的侵害,或是惡意代碼的攻擊,防止系統(tǒng)因出現故障問題而造成的重要信息流失,及有害信息的惡意傳播,確保系統(tǒng)得以安全正常的工作。信息安全涉及范圍較廣,包括攻擊、防范、檢測、控制、管理、評估等領域的基礎理論和實施技術,隨著網絡信息化的不斷發(fā)展,當前的信息安全已從單一層次的安全發(fā)展成為多層次的立體安全。信息安全技術是隨著信息時代的發(fā)展而不斷發(fā)展的,其主要技術包括防火墻技術、信息保密技術、入侵檢測技術、軟件防護技術、數字簽名技術、密碼技術、防病毒技術、可信計算技術、專用網技術、安全掃描技術等。

二、工程項目管理的信息安全技術需求

工程項目管理的創(chuàng)建信息安全管理系統(tǒng),能充分應用現代信息技術信息儲量充足,資源覆蓋面寬廣等優(yōu)勢,快速傳輸并處理信息數據,促進工程項目信息系統(tǒng)的高效運轉,便于實現工程項目的快捷化管理;工程項目管理人員可借此實時查詢最新的市場信息,并了解其他有關信息,提高工程項目的透明度及信息的可靠度,為工程項目管理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實現信息的快速更新,加快信息流在工程項目參與者、各工程項目間、項目管理部門間的流動,加快了項目管理系統(tǒng)的反應速度及反饋速度,為降低工程項目的管理成本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大大節(jié)約了工程項目管理的工作量及時間,促進工程項目管理朝著高精度、高效率、低消耗的方向發(fā)展。而伴隨著信息化的快速發(fā)展而出現的一些安全問題也日益突出,當前的信息時代環(huán)境下,安全問題已成為人類所面臨的共同問題。工程項目管理構建安全體系時,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安全需求。一是技術安全需求,其主要任務是控制計算機系統(tǒng)、網絡系統(tǒng)及其應用程序的運行,保護信息的機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工程項目管理應根據自身特點及需要,建立相應的網絡信息系統(tǒng),有效的保護網絡資源。二是運行安全需求,其主要任務是保證工程項目管理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運行安全主要涉及實時物理和環(huán)境的安全監(jiān)測,保護工程管理資源設施,制定應急和災難的恢復,控制硬件和系統(tǒng)的維護。三是管理安全需求,工程項目管理的管理安全涉及整個工程項目組織的安全結構體系和布局技術,其運行安全操作及安全需求全力支持管理安全需求,而信息安全能否成功,與工程項目管理層的支持密切相關。

三、工程項目管理的安全問題

工程項目管理所涉及的信息內容繁雜,且覆蓋面廣,借助信息化手段,對提升項目施工管理的水平及效率,保證工程質量及安全監(jiān)管水平大有裨益。而在信息化時代中,保護工程項目內部信息的安全、完整、機密是刻不容緩的。工程項目管理的信息安全問題主要有三點。一是網絡安全防范意識薄弱,當前數字化信息快速發(fā)展,網絡化辦公為工程項目管理帶來極大的便利,但過于依賴網絡化信息化進行管理,其安全防護問題卻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具體表現為網絡防御系統(tǒng)陳舊、安全機制不健全,網絡恢復及抵抗能力較弱,這使得工程項目管理的信息資源遭受嚴重的威脅。二是非法入侵。非法入侵工程項目管理內部系統(tǒng),非法盜竊網絡信息,惡意篡改信息,冒充管理內部人員進行網上欺騙,信息數據被泄露等,均是威脅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不安全因素。三是網絡病毒攻擊。當前網絡病毒無所不在,且遭受網絡病毒感染的途徑也很多,下載軟件、接收電子郵件、瀏覽網頁、打開文件等行為,均有感染病毒的可能,加之病毒具有高速傳染性的特點,能夠借助網絡及時傳送,其危害甚大。

四、工程項目管理中的安全策略

安全是現代信息賴以生存的保障,工程項目管理在充分發(fā)揮現代信息價值的同時,離不開相應的安全策略,工程項目管理可采用以下策略保證信息安全。1.保障物理安全。物理安全即保證系統(tǒng)硬件實體,諸如計算機系統(tǒng)、網絡服務器、打印機等,以及通信鏈路,可采取的策略包括:完善安全管理制度,避免發(fā)生非法進入工程項目管理內部施行偷竊、破壞等活動的發(fā)生;為計算機系統(tǒng)營造良好的電磁兼容工作環(huán)境;設置用戶身份驗證及使用權限,防止用戶進行越權操作。2.采取訪問控制。訪問控制是防范及保護網絡安全的主要策略,其主要任務是保證網絡資源不被非法使用和訪問,也是維護網絡體系安全、保護網絡資源的重要手段。主要由入網訪問控制、網絡的權限控制、目錄級別安全控制、網絡服務器安全控制、網絡檢測和鎖定控制及網絡端口和結點的安全控制組成。3.防火墻控制。為了保護整個網絡,防火墻成為當前網絡安全領域廣泛使用的設備,是一種保護計算機網絡安全的技術性措施,主要是用于阻止網絡中的黑客訪問某個機構網絡的屏障,實際上是一種隔離技術,是控制進/出兩個方面通信的門檻。一個有效的防火墻可以確保所有從因特網流入或流向因特網的信息都要經過防火墻,所有流經防火墻的信息都應接受檢查,以此達到隔離內部和外部網絡,以阻擋外部網絡的侵入。4.信息加密措施。信息加密的作用是保護網內數據、文件、口令和控制信息,保護網上傳輸的數據。信息加密的實現是由各種加密算法實現的,傳統(tǒng)的加密系統(tǒng)是以密鑰為基礎的,是一種對稱加密,即用戶使用同一個密鑰加密和解密。網絡加密的方法主要包括鏈路加密、端點加密和結點加密三種。

參考文獻:

[1]武文斌,楊智榕.信息化背景下對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的概述與探索[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

第6篇:公共安全應急管理范文

關鍵詞:房屋施工;安全管理;問題及措施

通過以計算機信息化技術為主和其它先進技術與房屋施工安全管理的相結合并應用,對傳統(tǒng)的安全施工技術和安全施工方式進行非常可觀的改造和提升,不僅大大提升了建筑的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的成本,在很大程度上,消除施工安全隱患,既保證房屋施工工作的順利進行,對施工人員的安全也提供一定的保障。

1加強房屋施工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在當今國家經濟飛速發(fā)展的大背景下,國內建筑行業(yè)不僅要跟隨世界主流形式,更要在房屋施工安全管理中加以創(chuàng)新和研究,既要保證房屋具備一定的抵抗災害的功效,還要保證在具體房屋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的財產安全和人身安全不受到任何的侵害,并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標準和規(guī)定進行有效施工,從而滿足國家和社會的基本需求。隨著國內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社會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國內建筑施工企業(yè)和單位所處的發(fā)展環(huán)境也隨之發(fā)生巨大變化。在當今競爭激勵的市場經濟環(huán)境下,國內建筑施工單位必須加強施工管理創(chuàng)新模式,改變傳統(tǒng)管理觀念,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加強房屋施工安全管理,從而提高建筑施工質量、施工效率、縮短建筑施工工期,以此做為有力的技術管理基礎,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進而推動國內建筑行業(yè)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加強房屋施工安全管理創(chuàng)新符合現代建筑企業(yè)發(fā)展的要求。

2房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難點

2.1缺乏對房屋施工安全管理足夠的認知

現階段,國內房屋施工過程中,安全施工管理意識薄弱已成為國內建筑施工行業(yè)較為普遍的現象,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施工單位管理高層對房屋施工安全管理缺乏足夠的認知度和安全施工管理的監(jiān)督管理力度不夠。國內當前施工單位多為“重發(fā)展,輕管理”的狀態(tài),忽視安全施工的必要性,無論是在經濟資源、人力資源、物力資源、技術方面的投入都相對不足。比如,在房屋具體施工的過程中,施工單位領導如果不對施工安全管理加以重視,那么項目的下層以及基層也都會上行下效的對施工安全置若罔聞,在一定程度上,不僅無法提高房屋施工質量,而且為房屋施工埋下巨大的安全隱患,甚至引起人身事故的發(fā)生。

2.2房屋施工安全管理環(huán)境較為混亂、復雜

隨著國內安全施工管理無法得到施工單位的重視,致使國內施工單位現存的安全施工管理規(guī)范以及國家相關房屋建筑安全施工管理法律、法規(guī)逐漸失去響應的作用,久而久之,使其流于形式,更成為某些建筑施工單位敷衍上級管理部門審查的手段,再加上現存的安全施工管理存在諸多漏洞和不足以及國內眾多房屋施工項目缺少相應的審批手續(xù),致使當代房屋施工安全管理無法對施工單位提供有效管理和約束,而房屋建筑其本身又缺乏施工的合法性,進一步為安全施工管理增添管理難度,使得建筑施工環(huán)境混亂、復雜。

3加強房屋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3.1加強對企業(yè)管理高層的思想宣傳

首先,要加強對企業(yè)管理高層對施工安全管理的認知度,讓企業(yè)管理高層明白和了解加強施工安全管理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從而給予高度重視,在國內部分建筑企業(yè)中,就是因為企業(yè)高管對房屋施工安全管理創(chuàng)新的理解處于初始階段,沒有意識到創(chuàng)新和改革并結合現有信息技術和資源的傳統(tǒng)房屋施工安全管理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優(yōu)勢,更不愿意花費大量企業(yè)資金對信息技術設備進行購買和日常維護,導致信息技術的功效得不到充分的發(fā)揮,致使企業(yè)在一定程度上不能迅捷的接受外部信息,常常處于落后狀態(tài),無法迎合世界建筑行業(yè)發(fā)展的主流形,作為建筑企業(yè)的決策者、管理者必須改變自己的思想意識。對于建筑企業(yè)來說,企業(yè)能否穩(wěn)定、持續(xù)的發(fā)展,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于領導階層是否具有較強的遠瞻能力和未雨綢繆的意識,因此,加強管理階層的思想意識培養(yǎng)顯得尤為重要。在實際管理員工的工作中,要大膽嘗試新的管理方式和技術手段,并樹立典型,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從而獲得更高的工作效率。

3.2加強對建筑組織機構的管理和創(chuàng)新

目前階段,在對房屋施工安全管理方面,主要是項目經理為主導地位以代替的形式對建筑施工進行整體的監(jiān)督、管理,在開發(fā)商投資項目的相關手續(xù)批準后,開始逐一將建筑工程整體結構的施工以承包的形式外包給項目經理,然后該項工程的施工程序都由項目經理負責和有效掌控。項目經理的主要職責就是代替開發(fā)商對施工工作進行有效監(jiān)督和指導,直到達成合同中所提到的最后一個建筑施工環(huán)節(jié)并履行完畢后,再去更換其他項目的人選。然而這種以代掌控的形式為發(fā)展趨勢的國內建筑企業(y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房屋施工安全管理的漏洞,很容易出現“一言堂”,并且無法得到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庇護,甚至無法滿足其合法性的基本需求。因此,必須加強房屋施工安全管理組織機構的創(chuàng)新管理,以提高房屋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和保證建筑施工質量以及施工效率為基本原則,對房屋施工安全管理進行有效監(jiān)督。

3.3加強信息技術人才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

在房屋施工的過程中,其施工、安全管理等工作都需要具備綜合素質和熟練專業(yè)技能的人才擔任,因此,國內各大建筑企業(yè)應把著重點放在招收一些高素質、高文化的人才上,想方設法的留住人才,并建立有效、完整的獎勵機制。加強思想宣傳工作的投入力度,使管理人才在工作的過程中,具備集體利益為重的高素質,成為一名不僅懂施工流程,而且對施工安全管理同樣要具有較高的認知度,并將具體的安全施工管理工作落到實處。努力擴大信息技術在施工管理方面上的應用范圍,以此作為有力的技術基礎,擴大建筑企業(yè)的規(guī)模,提高企業(yè)的經濟效益。

4危險源預防措施

4.1機械傷害預防措施

(1)所有機械設備進場后,必須由機械管理員、安全員、施工員及設備操作人員對設備進行進場檢查驗收,經驗收防護裝置不全或有其他故障的應退回維修或更換。(2)機械設備安裝調試合格后必須由項目部組織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3)機械設備使用前必須對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及教育工作,操作人員必須遵守操作規(guī)程,嚴格按安全技術交底進行操作。(4)使用中必須對機械設備進行定期保養(yǎng)檢查,帶電設備停止使用后,電工必須切斷電源并鎖好電閘箱。(5)各種機械設備必須專人專機,特種設備必須由特種操作負責人對該設備進行定期檢查,發(fā)現問題或隱患及時處理解決,確保設備的完好,防止機械傷害事故的發(fā)生。

4.2高空墜落預防措施

(1)對所從事高空作業(yè)和臨邊作業(yè)的人員進行安全基本知識、安全注意事項教育和安全技術交底。(2)凡參加高處作業(yè)人員必須經醫(yī)生體檢合格,方可進行高處作業(yè)。對患有精神病、癲癇病、高血壓、心臟病、視力和聽力嚴重障礙的人員,一律不準從事高處作業(yè)。(3)參加高處作業(yè)人員應按規(guī)定要求戴好安全帽、扎好安全帶,衣著符合高處作業(yè)要求,穿軟底鞋,不穿帶釘易滑鞋,并要認真做到“十不準”。(4)施工人員要堅持每天下班前對基坑邊和冠梁、支撐梁面清掃制度,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5)吊裝施工危險區(qū)域,禁止行人通過和在起吊物件下逗留。杜絕違章指揮。(6)盡量避免立體交叉作業(yè),立體交叉作業(yè)要有相應的安全防護隔離措施,無措施嚴禁同時進行施工。

5結束語

第7篇:公共安全應急管理范文

【關鍵詞】工具;安全管理;應用

1.引言

安全分析是用來評估化工及配套設施的安全性的方法,單一的安全分析方法往往不能滿足對裝置安全評估的要求,因此,根據不同的目的采取多樣的分析方法來評估裝置風險。危險因素是任何可能造成傷害的事物(包括能量)或行為。在實際工作中,任何一個事物都可能因為人的錯誤(不合適) 操作(行為)而變成危險因素,從而給人造成傷害或引起疾病。危害識別完成后的主要工作就是分析其危害因素的風險級別,按危險程度制定相應的建議整改措施。危害識別與風險評估的最終目標是杜絕任何事故的發(fā)生。

2.幾種工具簡介和目的

危害識別的方法很多,每一種方法都有其目的性和應用范圍,只有選擇合適的識別方法,才能正確分析出識別對象存在的危害?,F在常見的危害識別及分析主要有工藝安全分析、工作安全分析、工作循環(huán)檢查等。

2.1 工藝安全分析

工藝安全分析(又名工藝危害分析)process hazard analyze(PHA),在項目發(fā)展的初期(如概念設計階段)識別可能存在的危害,是今后危害性分析的基礎。PHA目的是找出可能引起不期望后果的流程設計和操作中的有關薄弱環(huán)節(jié),例如人員傷害和設備的災難性損壞。通過辨識、評估、控制工藝和操作中的危害,以預防工藝安全事故的發(fā)生,提高工藝安全水平。

2.2 工作安全分析

工作安全分析job safety analysis(簡稱JSA),是一種辨識工作所中存在危險的方法,把工作分成若干步驟一步一步分析其中人、任務、工具、環(huán)境相互之間的關系,在事故發(fā)生之前辨識出未得到控制的危險因素,以幫助員工認識危險,并逐步消除、減少危險到一個可接受的水平。工作安全分析是生產過程中員工進行危險識別的基本方法和工具,實施“JSA”安全風險分析法的目的是:

(1)將風險管理細化到每一個具體作業(yè),并落實到具體崗位。通過討論分析,由實施作業(yè)團隊來管理自己的各項作業(yè),并團結協(xié)作控制風險。

(2) 通過參與“JSA”安全風險分析的編寫、討論、溝通、遵守及修訂等,使員工的風險控制能力和認識得到提高。

(3)通過參與作業(yè)安全分析,使員工有效改善對危害的認識或增強識別新危害的能力,確保控制措施有效并得到落實,同時能夠持續(xù)改善安全標準和工作條件,從而減少事故的發(fā)生。

(4)對于新上崗員工而言,實施JSA是一個良好的培訓過程。

2.3 工作循環(huán)檢查

工作循環(huán)檢查(Job Cycle Check,縮寫為“JCC”),是以操作主管和員工合作的方式對已經制定的操作程序和員工實際操作行為進行分析和評價的一種方法。從安全的角度審視操作規(guī)程或實際操作行為,驗證操作規(guī)程的適用性和可操作性,驗證員工實際操作行為與操作規(guī)程的符合性,保持操作規(guī)程是最新的、最全面的和最有效的,確保員工知道操作規(guī)程,對操作員工持續(xù)的實施培訓和再培訓。

3.適用范圍

3.1 工藝安全分析適用范圍

用于在工程項目或工藝裝置等方案開發(fā)的初期階段、設計階段或建設初期進行的危害識別。主要包括:a、新改擴建裝置(項目PHA); b、現有裝置(定期進行PHA);c、封存工藝裝置;d、拆除工藝裝置。也可用于:a、變更管理活動;b、事故調查。

3.2 工作安全分析適用范圍

理想情況下,所有作業(yè)都應進行作業(yè)安全分析,但首先要確保對關鍵性的作業(yè)實施作業(yè)安全分析;通常下述作業(yè)需要進行作業(yè)安全分析:

(1)新增加的作業(yè),由于經驗缺乏,明顯存在危害或危害難以預料;

(2)變更的作業(yè),可能由于作業(yè)程序或作業(yè)環(huán)境的變化帶來新的危險;

(3)非常規(guī)性的作業(yè),由于從事不熟悉的作業(yè)可能有較高的風險;

(4)常規(guī)作業(yè),但以前曾經發(fā)生過事故的作業(yè),或未有事故發(fā)生,但一旦發(fā)生可能會造成嚴重后果的作業(yè);

(5)作業(yè)人員沒有實際工作和作業(yè)經驗,如所有或部分人員沒有參加過類似作業(yè);

(6)承包作業(yè),由于承包商隊伍素質相對較低,或者由于承包商對作業(yè)環(huán)境不熟悉而極易造成事故。

3.3 工作安全分析適用范圍

已制定的操作規(guī)程和員工實際操作行為,檢維修操作規(guī)程在工作循環(huán)檢查的范圍內。主要適用于基層單位所有的操作、施工和檢維修等作業(yè)活動,作為制定新的或修訂原有的操作規(guī)程的有效手段。

4.風險評價方法選擇

風險評價是評價風險程度并確定其是否在可控制范圍的全過程, 通過事先分析、評價, 制定風險控制措施, 實現管理關口前移, 達到消減風險、控制風險、預防事故的目的。風險管理的過程是先確定分析的范圍和目標, 選擇科學、合理的評價方法, 對所從事的作業(yè)活動和設備設施、工藝過程、作業(yè)場所等方面進行危險、有害因素識別, 繼而按照風險評價準則進行風險評價, 劃分風險等級, 確定風險是否屬于可控制風險。對于不可接受風險,應制定整改措施, 規(guī)定整改期限, 整改措施完成以后, 重新評價風險是否已降低到了可控制的程度。

過去進行風險評價時通常都使用LEC法和風險矩陣法,但LEC要分析人員暴露的頻次,顯然只適合評價人員在危險環(huán)境中進行作業(yè)時的危險程度,不能適用于工藝危害分析,因為工藝和設備不存在暴露頻次的問題。這也是我們以前單一使用LEC法進行風險評價時,對設備故障的危險后果沒法進行評分的主要原因。

正是因為工作安全分析與工藝危害分析的適用范圍不同,因此兩者在風險評價的方法上有著嚴格的區(qū)分。工作安全分析使用的評價方法主要是LEC法和風險矩陣法,而工藝危害分析的評價方法主要是檢查表(CHECKLISET)、危險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故障類型和影響分析(FMEA)、故障樹分析(FTA)。并且工藝危害分析的最終結果要編寫成詳細的安全評價報告,從這些方面來說工藝危害分析要比工作安全分析復雜得多。

5.幾種現場應用需注意的幾個方面

5.1工藝安全分析需注意的方面

5.1.1工作安全分析不可用于對工藝危害的識別和評估

工作安全分析的基本方法是LEC法(作業(yè)條件危害性評價法),有其適用的局限性,只適用于對操作過程進行危害識別和風險評估,切忌用于與工藝安全管理有關的危害識別及風險控制。

5.1.2 復雜的大型施工作業(yè)不能直接使用工作安全分析

工作安全分析只適用于的關鍵工作步驟不超過10步的具體工作任務。當工作步驟過多、任務相對復雜時,應將工作任務先分解為多個子任務,再使用工作安全分析對子任務進行危害識別和風險控制。

5.2 工作安全分析需注意的方面

5.2.1 選擇合適的分析方法

常見的情形是將HAZOP 分析方法和工藝危害分析等同,誤以為開展工藝危害分析工作就只是利用 HAZOP 方法進行分析。HAZOP 分析方法只能分析工藝系統(tǒng)本身的問題,全面的工藝危害分析還應該包括諸如設施布置分析和人為因素分析等。要根據實際情況選取不同的分析方法,比如:故障假設/檢查表法( What If/Checklist)、故障類型及影響分析( FMEA)、危險與可操作性研究( HAZOP)、事故樹分析( FTA)等。

5.2.2 組成高效的分析小組

為了高效的完成PHA工作,需要組成PHA分析小組。組長應事先接受過相關分析方法的系統(tǒng)培訓,并參與過實際的分析項目,以獲得足夠的實踐經驗,小組成員應由工藝、設備、儀表、電氣等方面的技術人員組成。常見的情形是組長的經驗不足,成員組成缺乏全面的專業(yè)知識,直接導致PHA報告質量不高。

5.2.3 PHA報告建議應得到足夠的重視

分析小組根據工程實際提出了適當的、可執(zhí)行的措施,這些措施是根據本裝置實際和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出的,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現實意義,而我們的管理人員往往處于對分析小組技能上的不信任,而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甚至根本不予采納改進建議。

5.3工作循環(huán)檢查應注意的方面

5.3.1車間應該根據實際情況,每年初制定操作規(guī)程循環(huán)檢查的工作計劃,有計劃性的開展工作。

5.3.2車間管理人員應該鼓勵員工參與操作規(guī)程的循環(huán)檢查,給予一定的激勵措施,切不可以工作循環(huán)檢查的方式考核員工。

5.3.3 通過此方法查找操作規(guī)程與實際不符的地方,及時進行修訂。

第8篇:公共安全應急管理范文

關鍵字:公路施工 安全管理 問題 安全策略

中圖分類號:U4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2(c)-0128-01

在我國經濟發(fā)展過程中,公路建設事業(yè)建設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之一。隨著經濟全球化速度的加快,現代化進程得到了進一步發(fā)展,我國公路建設可以為國民經濟的全面發(fā)展提供相應的基礎以及保證,同時還有效的提升了我國人們的生活質量以及生活水平,不斷完善國內交通運輸建設以及工業(yè)產業(yè)化布局。但是在公路建設事業(yè)發(fā)揮自己價值的同時,其安全管理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并且發(fā)展成工程管理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內容。因為公路建設涉及的內容非常的廣,并且在工程施工過程中需要的工作人員也較多,所以,產生問題的機會就越大,這點已經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1 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常見的幾種安全事故

首先是機械事故,機械事故指的是道路施工機械或者是運輸機械通過撞、軋、擠、割對工作人員形成大大小小的傷害,由于機械失穩(wěn)、機械傾翻導致工作人員受到傷害,在機械運轉的過程中,飛出相機械部件對工作人員形成的傷害等。

其次是坍塌事故,坍塌事故主要是指路基以及橋梁兩種事故,通過相關分析研究得到,在坍塌事故中,橋梁坍塌比例為47%,路基邊坡坍塌比例為35%,模板腳手架坍塌比例為12%。在公路建設過程中,需要重點注意的就是路基跟橋梁這兩個部分,如果坍塌發(fā)生,就會造成巨大的損失,設置會造成大量人員傷亡。

再次是高處墜落事故,高處墜落事故主要為以下幾種:結構物上墜落、溝槽邊緣墜落、挖方段邊緣墜落以及施工機械設備上墜落等。在橋梁建設等類似項目中需要工作人員登高操作,倘若作業(yè)人員專業(yè)性不夠,或者是沒有嚴格按照標準操作就會發(fā)生事故,如果安全防范措施不齊全也會導致高處墜落傷害的發(fā)生。特別是腳手架位置,如果發(fā)生故障,就會引起群死、群傷事故,需要格外重視。

最后是觸電事故,觸電事故指的是由于機械設備老化、故障或者是其他原因造成電纜破損、設備漏電、臨時用電配電箱漏電導致工作人員觸電受傷。

總而言之,在我國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常見的幾種安全事故為:機械事故、坍塌事故、高處墜落事故以及觸電事故等。所以,我國公路工程施工迫切需要實現安全生產方法,堅持完成安全生產管理機制。

2 我國公路工程建設中安全管理實施的建議

2.1 公路工程建設要堅持以國家相關法律規(guī)定為基礎

我國公路工程建設過程中需要嚴格依法辦理相關法律手續(xù),同時還要對施工過程中經常使用的危險性物品以及相關措施要嚴格符合標準,并且要進一步明確劃分各個崗位以及各個部門之間的安全配合責任。

2.2 公路安全管理人員要樹立正確的意識,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質

經過總結得知,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是安全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需要放在第一位進行考慮[1]。那是由于安全生產最根本的出發(fā)點就是民生,無法保證安全建設就沒有辦法從根本上保證民生,同樣,無法保證安全建設就很難取得相應的效益以及保證社會的快速發(fā)展。

所以,公路施工企業(yè)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需要在開展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過程中,需要抓住重點,做好管理,這樣才可以將安全生產貫徹落實,完成精細化管理,促使安全生產的順利完成。經過分析相關的公路施工典型事故案例得到,如果不重視安全生產工作,生產安全事故發(fā)生的幾率就很高。所以需要在貫徹落實安全管理的過程中,一定要將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不管做什么都要重視人的生命安全,主要的工作宗旨為保障人的安全,高層領導需要堅持樹立“安全第一”的理念,如果工作非常的復雜和繁重,任務非常的艱巨并且需要盡快完成施工進度,就需要高度的重視工作人員的安全,在每一個階段工作均需要堅持“安全第一”這一不可動搖的基本理念。

2.3 要細心做好公路安全管理工作

一項公路施工工程,具有較長的施工周期,參與的對象非常的多,其作業(yè)流動性較大,需要大量的露天作業(yè),長期高處作業(yè)以及交叉作業(yè)較多,具備復雜從業(yè)人員構成,自然條件也非常的復雜、壓力較大等安全生產等顯著的特點,所以就需要在進行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過程中,要謹慎細心,排除所有的虛假,不能有絲毫的馬虎,千萬不要憑借著個人經驗辦事,要不畏懼麻煩,不畏懼重復工作,積極勇敢的做事。上級領導不要空談理想,說大話等[2]。一系列安全管理工作,主要的內容為及時預防,在做好制度預防以及措施預防的同時,要做好思想預防。思想不防,防不勝防,要找準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切入點,主要的信號為公路工程施工的主要安全表現以及安全狀態(tài)、在施工生產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安全隱患。要詳細的掌握工作人員的安全生產狀態(tài),關注所有的細節(jié),積極的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保證施工安全生產。

3 結語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我國公路安全管理體系得到了進一步健全完善,同時正在形成完善的公路施工安全的有效管理模式以及管理方法。所以,在實際工作中,需要不斷貫徹落實公路施工安全管理的相關規(guī)定,讓公路建設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實行可以有法可依[3]。通過相關監(jiān)督部門去進行安全管理工作以及監(jiān)督工作,與此同時還要將參建各方的安全責任問題加以貫徹落實,不斷健全工程安全監(jiān)管機制,堅持“安全第一,防治為主”的基本原則,不斷促使我國公路建設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 胡承正.試論公路工程施工現場管理要重視的問題[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4,10(2):45-48.

第9篇:公共安全應急管理范文

關鍵詞:建筑施工,突發(fā)安全事件,應急預案管理

 

1 建筑施工危險源的識別、評價

1.1建筑施工危險源的識別

建筑施工危險源識別與風險評價是建立應急體系和編制應急預案所必需的基礎信息,通過對建筑施工危險源進行識別,力爭從小的危險源中發(fā)現大的危機,避免其發(fā)展演化為突發(fā)安全事件,并對識別出的危險源進行評價,對有可能演化為大的突發(fā)安全事件的危險源采取針對性的預防措施,加強重點檢測,并制定應急預案。建筑施工危險源識別是指從施工生產活動中,識別出可能導致人員傷亡、財產物質損失、施工作業(yè)環(huán)境破壞、相鄰建筑物移位等意外的潛在不安全因素,并判定其可能導致的事故類別,事故直接原因及其過程。在危險源識別過程中要借助于一些技術和工具,這不但會提高識別效率,而且可以規(guī)范操作、不易產生遺漏。危險源識別技術和工具主要有Delphi法、情景預測法、頭腦風暴法、安全檢查法、分解分析法、事故樹分析法、圖解法等方法。。在危險源識別過程中,可結合工程項目的具體情況,綜合運用這些技術和工具[1]。

1.2 建筑施工危險源的評價

建筑施工風險源被識別后,要進行脆弱性分析,以確定一旦發(fā)生安全事故,哪些地方容易受到破壞,最終提供這些信息:受事故嚴重影響的區(qū)域;預計位于脆弱帶中的人員數量、工種以及可能波及的外部人員情況,如居民等;可能遭受的財產破壞,包括基礎設施,如供水、供電等:可能造成的環(huán)境影響。在進行脆弱性分析的基礎上,必須進一步評價事故發(fā)生時,對施工現場及周邊造成破壞或傷害的可能性,以及可能導致的實際破壞或傷害程度,以確定風險源的嚴重性,否則無法為安全風險管理以及應急管理提供決策依據。決策層要高度重視建筑施工危險源的分級評價。為了使分值盡量客觀,減少主觀方面的影響,參加評價的人員除項目決策人員、現場施工安全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現場操作人員,還應請項目外部人員參加,如建設單位管理人員、監(jiān)理人員以及相關專家等。

1.3建筑施工重大危險源信息庫的建立

建立建筑施工重大危險源信息庫不僅有利于企業(yè)應用和分析信息,而且為今后的應急管理設立了良好的信息平臺,使企業(yè)對項目的進展作出正確的預見。重大危險源信息庫也是一種應急防范的良好方式,建筑施工企業(yè)可以對項目的內外環(huán)境有比較清晰的認識,便于從危險源識別和評估分析的結果中發(fā)現問題,及時調整組織的機制和施工人員的不良行為。通過提高建筑施工企業(yè)自身的能力來消除突發(fā)安全事件生長的土壤,這也正是應急管理所要實現的最根本目標[2]。

2 建筑施工企業(yè)突發(fā)安全事件應急預案

應急預案,又稱應急計劃,是政府和企業(yè)針對可能發(fā)生的突發(fā)事件,為保證迅速、有序、有效地開展應急與救援行動、降低事故損失而預先制定的有關計劃或方案。它是在辨識和評估潛在重大危險、事故類型、發(fā)生的可能性及事故后果及影響嚴重程度的基礎上,對應急機構職責、人員、技術、裝備、設施、物質、救援行動及其指揮與協(xié)調等方面預先做出的具體安排。應急預案是突發(fā)事件的應急基礎,開展應急救援的“底線”。它明確了應急救援的范圍和體系,使應急準備和應急管理不再無據可依、無章可循,有利于培訓和演習工作的開展,有利于做出及時的應急響應,降低事故后果[3]。

建筑施工企業(yè)應急預案的編制必須基于工程項目風險分析的結果、企業(yè)應急資源的需求和現狀以及有關的法律法規(guī)要求。此外,預案編制時應充分收集和參閱己有的應急預案,以減少工作量和避免應急預案的重復和交叉,并確保與其他相關應急預案的協(xié)調和一致。通常,應急預案的編制過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驟:第一,成立預案編制小組。施工現場重大安全事件的應急救援行動涉及不同部門、不同專業(yè)領域的應急各方,因此需要建筑施工企業(yè)組織一個專門的預案編制小組,統(tǒng)一組織施工現場有關部門和企業(yè)有關部門制定應急預案。。第二,進行風險識別與風險評估。風險識別應分析本地區(qū)的地理、氣象等自然條件,施工對象、施工方法等的具體情況,總結本地區(qū)、本企業(yè)以及建筑行業(yè)歷史上曾經發(fā)生的重大事故,將其分門別類,每種類型分成不同級別,分析這些事故災難的機理,明確影響這些事故災難的因素有哪些,最終識別出可能發(fā)生的重大事故災難。施工現場風險評估的目的就是通過分析重大事故災難發(fā)生的可能性及其發(fā)生時對施工現場及周邊可能導致的實際破壞或傷害程度,來確定是否要進行相應的應急準備。第三,具體措施的制定根據前面分析的結果,針對突發(fā)事件涉及具體的應對措施,這些措施可以采用標準操作,也可以采用建議形式。第四,應急機構及其人員職責的確定預案編制過程中,人員職責的確定是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啟動預案時,不同的環(huán)節(jié)或方面需要不同的人員去執(zhí)行和實施。明確人員職責是成功實行應急救援活動的重要保證。第五,應急能力評估依據危險分析的結果,對己有的應急資源和應急能力進行評估,包括企業(yè)及施工現場應急資源的評估,明確應急救援的需求和不足。應急資源包括應急人員、應急設施和設備、裝備和物資等;應急能力包括人員的技術、經驗和接受的培訓等。應急資源和應急能力將直接影響應急行動的快速有效性。。預案制定時應當在評價與潛在危險相適應的應急能力的基礎上,選擇最現實、最有效的應急策略。第六,評審與為保證應急預案的科學性、合理性以及與實際情況相符合,施工現場重大事故應急預案必須經過評審,可以由項目部及施工企業(yè)組織進行內部評審,專業(yè)性較強的應急預案還應組織有關專家評審,必要時請地方政府有關應急機構進行評審。應急預案經評審通過后,要履行批準手續(xù),按有關程序進行正式和備案。第七,演練與調整應急預案經批準后,應急機構應開展宣傳、教育培訓工作,開展應急演習和訓練,從中查找問題并加以改進,提高預案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演習應急預案是企業(yè)應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應急預案的演習或實施過程中,通過參與者的信息反饋,及時對預案進行調整與修改是非常重要的,對演習過程中發(fā)現的任何一個小環(huán)節(jié)上出現的問題都要認真對待,因為小的失誤也可能導致整個應急預案在實際運用中失敗。施工現場在各個時期都在不斷地發(fā)生著變化,危險源的狀況會有所改變,人員也經常調整,因此也需要及時對應急預案進行評定與修改[4]。

參考文獻

[1]王蘭宇.常見建筑風險的防范[J].科技資訊,2006,14

[2]王紅星.建設工程風險管理[J].安徽建筑,2007,6

[3]李樂.建筑企業(yè)安全事故應急管理體系的探討[J].知識經濟,2010,4

[4]姜國慶.淺談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管理[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