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關于中秋節(jié)的美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牛津初中英語;任務式教學;教學策略
一、《牛津初中英語》的特點
筆者曾經(jīng)使用過若干個版本的英語教科書,但是《牛津初中英語》讓筆者眼前一亮。這套教材無論是從教法理念、授課結(jié)構(gòu)還是在授課模式、課文頁面布置上都有獨到之處。
首先,英語課文的理念新。《牛津初中英語》嚴格遵守了國家下發(fā)的《英語課程標準》,在此基礎上通過對于語法點的安排以及對于英美文化常識的巧妙安排,以及對于學生英語學習技巧和英式情感策略的應用,使學生能夠在擴大知識面、獲得知識。
其次,擺脫了以往課本“冷冰冰”“死記硬背”的態(tài)度,在內(nèi)容設置和安排上更加富有人情味,同時由于課本所設置場景緊密貼合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時代,所以可以使學生產(chǎn)生極其強烈的代入感。課文內(nèi)容所討論的都是我們?nèi)粘I钪薪?jīng)常碰到的場景:買東西、美容時尚、合理飲食、各種大型比賽(如世界杯),以及課本中出現(xiàn)的兩條可愛小狗Hobo和Eddie的各種日常情境。
第三,課本中的英文文體采用了各種形式,方便學生進行模仿和學習:短對話、長對話、紙張的信件以及格式、E-mail及其格式、人物專訪、詩歌……這些內(nèi)容大大促進了學生的寫作技能,使學生獲得許多文體常識。
第四是全書采用嶄新的“用英語講解英語語法”的形式。這種形式在初中英語課本中屬于一個新生事物,除了能夠培養(yǎng)學生們的英語思維以外還可以訓練學生的英語邏輯思維。
正是基于以上幾個特點,直接使《牛津初中英語》從眾多英語教材中脫穎而出,在這個自主選擇教材的時代被眾多地區(qū)的老師選用。從這些新穎的地方我們可以感受到教材編寫者的良苦用心。
二、《牛津初中英語》的教學策略
1、放棄“唯課本論”,一切從實際出發(fā)
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導下,教師應放棄應試英語的陋習,由“分數(shù)至上”轉(zhuǎn)變成為“素質(zhì)至上”。根據(jù)新課標的建議,教師可以對課本的內(nèi)容進行自主地靈活安排,根據(jù)課程的需要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合理地重排、調(diào)整,以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
2、在英語教學中要尊重語言教學的規(guī)律,重視聽說其次才是讀寫
在當前應試教育的壓力下,教師在授課時過于注重能夠迅速提高分數(shù)的單詞、語法、閱讀以及寫作,但是卻忽略了英語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聽力和口語。根據(jù)語言學的基本規(guī)律我們可以知道,一個人對于語言的接受以及學習首先就是輸入,即通過看、聽進行對于信息的獲知,并通過輸出,即說、寫對于一直信息進行反復強化并形成記憶烙印,這樣才能對所知信息進行反復的強化,從而根據(jù)艾賓浩斯記憶理論,使語言知識點得到進一步的加強。也就是說,在學習新單元的時候,老師采用傳統(tǒng)的“單詞講解-課本朗讀-長課文分析-語法點詳解-測試”的教學模式,對于單元分配比較簡單的教材,比如冀教版等可能會收到不錯的效果,但是如果針對的是對聽說能力訓練進行強化的《牛津初中英語》,則就會出現(xiàn)“水土不服”的現(xiàn)象,使得教材的效果大打折扣。
3、僅僅是單純?yōu)榱酥v課文而講課文,忽略了教材本身的背景文化知識與授課時的背景環(huán)境的統(tǒng)一
教材的課文單元設置是遵循客觀事實、大體符合授課環(huán)境的。例如,當課文講到中秋節(jié)的時候,課程進度差不多也就安排到了農(nóng)歷八月十五前后,當講“Happy New Year”的時候,元旦基本也就到了。但是教師往往對這些聯(lián)系表現(xiàn)出一種漠然的態(tài)度,對于其中的進度視而不見,這樣就造成了課堂氣氛的沉悶以及授課效果的不佳。只有用課文結(jié)合當前的實際背景,才能獲得很好的效果。
筆者在七年級上學期講授第三單元“Let’s Celebrate”的時候,在第一個班級發(fā)現(xiàn)效果不佳,原因是萬圣節(jié)作為一個對于中國來說比較冷門的節(jié)日,學生對其并不了解,因此上課的時候積極性不高。于是筆者把對應的詞匯表里關于節(jié)日的通用詞匯單獨提煉出來進行講解,然后引出我國獨有的一些節(jié)日——中秋節(jié)、春節(jié)、婦女節(jié)、兒童節(jié)等等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講授。由于內(nèi)容比較熟悉,學生的積極性就被逐漸調(diào)動了起來。這時,筆者趁熱打鐵,通過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元節(jié)”也就是七月十五的鬼節(jié)引起了本單元學習的重點課文:萬圣節(jié)。由于有了前期的普通節(jié)日預熱以及剛才中元節(jié)的同類比較,學生很容易接受了萬圣節(jié)的概念。這時候,筆者給學生展示了一組從網(wǎng)上下載的圖片:南瓜頭、骷髏帽、“treat or trick”的傳統(tǒng)……在概念的預熱以及萬圣節(jié)圖片的幫助下,學生很輕松地掌握了本單元的各類詞匯以及萬圣節(jié)的背景資料,同時還擴展了很多其他詞匯,在完成任務的同時也保證了知識面的擴展。
4、對于語法教學來說,“分散處理”比“集中火力”效果更好
關鍵詞:中國文化、西方文化、跨文化交際、文化差異
引言:
語言是文化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是文化的載體,不同民族會因其獨特的歷史和地理,對語言的表達有不同的手段和方法。同一個詞,在文化背景不同的人的頭腦中所反映的意象和聯(lián)想可以不同,甚至截然相反。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認識到:語言和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關系。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進行交際時表現(xiàn)得較為明顯,要真正掌握一種語言就必須了解這種語言的特定社會背景,了解中西文化內(nèi)涵的差異對于學習語言有著重要意義?!拔幕?Culture) 一詞源于拉丁文,原意是“耕作土地”。之后,"Culture"的詞義被引申為“培養(yǎng)興趣、精神”。 19世紀英國人類學家泰勒 (Edward Tylor)在《原始文化》一書中說:“文化是一個復合體,其中包括知識、信仰、藝術(shù)、法律、道德、風俗以及人作為社會成員而獲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習慣?!痹催h浩博的中國文化,從其孕育發(fā)生到恢宏壯大,經(jīng)歷了一個漫長而又曲折的歷程。西方文化也是如此。但在很長時間里,中西方文化像兩條平行線,互無關系。20世紀末,全球進入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信息傳播眨眼之間即可實現(xiàn),文化也步入“互聯(lián)”時代,各種文化都將從與其他文化的交匯中獲益匪淺。盡管中西方文化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共性,但差異十分明顯。這種差異就是文化的特殊性,或者說是個性。中西文化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禮貌、稱謂、顏色詞、數(shù)字寓意、習語、傳統(tǒng)節(jié)日等等。
一 禮貌方面的差異
禮貌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xiàn)象,但它又具有文化特征。不同文化賦予禮貌不同的內(nèi)涵。漢英文化中表示禮貌的方式方法以及人們判斷禮貌的標準存在差異性。這些差異是和在兩種文化中禮貌的不同起源以及長期歷史過程中受社會、歷史、地理等一系列文化因素影響而形成的文化價值觀分不開的。
(一)禮貌觀的差異
在漢文化中,“禮貌”一向被看成是道德問題;而在英語文化中,“禮貌”被看成是人際交往中避免沖突和不和的一種策略和手段。漢文化中禮貌一向是對每個社會成員的道德要求,“它要求社會成員在思想上有合于禮的是非觀,美惡觀,在儀容,舉止和談吐上合于禮的規(guī)范”。而西方學者,如拉科夫、布朗和列文森以及利奇都把禮貌看成是避免沖突和不和的策略,是避免對別人觸犯或減少人際交往中摩擦的一種手段,禮貌的作用在于回避不和及尋求一致。交際中一般將重點放在回避不和上。
(二)禮貌用語的差異
中國式的“謙虛”出于真誠而非虛偽。例如,當受到贊揚時,人們往往習慣給予否定回答:“哪里,哪里,還差得遠呢”,或者,“不,我做得還不夠”。當邀請客人吃飯時,盡管飯菜很豐富,主人也會說“只是一頓便飯”或“我不會做飯”。這些都側(cè)重于人們之間情感的交流,強調(diào)的是感情的真誠而非虛偽。漢語用道歉的方式表示感謝難以為西方人所理解,中國人應邀做客時會說“給你添麻煩了”,得到別人幫助后會說“對不起,浪費了你不少時間”,西方人聽到這類話難以理解其致謝之意,他們不明白對中國人來說這種以關切對方的態(tài)度表達謝意的方法有時比直接感謝顯得更加情真意切。又如漢文化中人們對恭維和贊揚的應答也充分體現(xiàn)出漢文化貶己尊人的禮貌特征。當被別人恭維和贊揚時,人們往往說“哪里,哪里,做得不好”、“不敢當”或“過獎了”之類的話進行自謙。這樣的回答在中國人看來不僅是禮貌的而且是一種美德。而西方人要求的是尊重事實,考慮的是答話人提供的信息是否符合實際情況,是否對個人尊重;我表揚你工作做得好,你卻對此直接予以否定,這是對我真切、熱情的態(tài)度的否定,是不誠實的。由于我國在古代很多時候戰(zhàn)亂不斷,自然災害頻繁,民不聊生,人民生活貧苦,溫飽經(jīng)常不能得到保障。因此,人們在見面時,出于關心,彼此總是問對方是否吃過飯。這樣,就形成了最常用的寒暄用語“吃飯了嗎?”這種寒暄語盡管在城市中已停止使用,但在農(nóng)村地區(qū)還在廣泛使用。如果該寒暄語直接被譯成"Have you had your meal?"就會引起誤解,英語國家的人會誤以為問話者欲請他吃飯。如果問話者沒有了下文,聽者就會感到奇怪,因為在英語國家,這種用語被認為是真正關心對方是否吃過飯,有請對方吃飯之意。因此,該寒暄語可直接譯成"Hi! ""Hello! ""How are you?""How do you do?"等。如果譯成"Have you had your meal",則需解釋說明這種文化差異。
二 稱謂方面的差異
學習英語時,我們發(fā)現(xiàn)英語中的稱謂名稱比漢語中的要少得多。英語的親屬以家庭為中心,一代人為一個稱謂板塊,只區(qū)別男性、女性,卻忽視配偶雙方因性別不同而出現(xiàn)的稱謂差異,顯得男女平等。如:英文"grandparents,grandfather,grandmother",不論父母其父親共用一個詞"grandfather",而"grandmother"既指奶奶亦指外婆,簡單又籠統(tǒng)。而中文“祖輩、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卻將父或母的雙親分得很清楚。再如,父母同輩中的稱謂:英文中的"uncle"和"aunt"。,對應于中文的“伯伯、叔叔、舅舅、。姑父、姨夫等,姑媽、嬸嬸、舅媽、姨媽”等,既要分出父親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又要分清母親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甚至還分排行大小。還有,英文中的表示下輩的"nephew"和"niece"是只分性別不分甥侄的,表示同輩的"cousin"一詞,對應于漢語的表兄、表弟、表姐和表妹等,不分堂表和性別。而漢語把表親關系區(qū)分得非常嚴格,既要說出性別,又要分出大小,根本不像英語籠統(tǒng)一個詞了事。為了表示禮貌,對陌生人也要以親屬關系稱呼。如:“大爺、大娘、大叔、大嬸、大哥、大姐等”。英語中的稱謂卻為數(shù)不多,除"dad,mum,grandpa,aunt,uncle"等幾個稱謂經(jīng)常使用外,其它的幾乎都不用。在英美國家,人們的相互稱呼在中國人看來似乎有違情理,且不禮貌,沒教養(yǎng)。年輕人稱老年人,直呼其名,通常只在其姓氏前加"Mr.""Mrs.",男子統(tǒng)稱"Mr.",稱已婚女士"Mrs."未婚女士"Miss"。
中國文化中“貶己”和“尊人”是不可分割的統(tǒng)一體。它要求人們做人要謙虛謹慎,人際交往中言行舉止要合乎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做到長幼有序,地位有別。這一特征充分體現(xiàn)在人們的相互稱呼、介紹、問候、邀請、受禮以及對待感謝和贊揚的應答中。如在敬辭和謙辭的運用中,指謂說者或與自己相關的事物時要“貶”,要“謙”,如“鄙人”、“卑職”、“拙作”、“愚見”、“鄙?!钡?;指謂聽者或與聽者有關的事物時要“抬”,要“尊”,如“貴姓”、“尊姓”、“高見”、“大作”、“貴?!钡取N覀兛梢杂谩袄蠋?、書記、經(jīng)理、工程師、廠長”等詞與姓氏連用作稱呼語, 而在英語中卻不能,我們不能說"teacher Zhang(張老師)""engineer Wu(吳工程師)"等。正確的說法是應按照英美人的習慣把Mr.,Mrs.,Miss 與姓(名)連用表示尊敬或禮貌。
三 顏色詞方面的差異
人類生活在五光十色的自然界中,在日常的生活、生產(chǎn)中創(chuàng)造了十分豐富的顏色詞匯,成為人們傳遞信息、表達事物和思想的重要工具。顏色一旦浸入文化的染體,在人們的心目中就會產(chǎn)生特定的含義,引起特殊的聯(lián)想。因此,即使是同一種顏色在不同民族的心里所引起的聯(lián)想意義有時候也是大相徑庭的。
(一) 顏色詞在聯(lián)想意義上的文化差異
自古以來,中國人的崇紅情結(jié)是有目共睹的。在中國文化傳統(tǒng)中,紅與太陽與火有關,太陽給萬物帶來生機與溫暖,而火意味著光明與興旺。所以紅色象征著幸福、喜慶、吉祥、成功、好運。在中國,紅色都是運用在美好吉利的事物上。英語中的"red"也可以表示重要或喜慶的,如:a red letter day(重要的日子),roll out the red carpet(接待貴賓),但是在西方文化中對紅的好感遠不如中國文化。西方對"red"一詞的理解與聯(lián)想主要基于其物理屬性。在西方文化中紅色主要指鮮血的顏色。因此,紅色是“危險”、“緊急”、“暴力”、“血腥”、“憤怒”和“困境”的象征。如:red alert(緊急警報),red cross(紅十字會),red ruin(戰(zhàn)禍、火災),red revenge(血腥復仇)。另外用red所引申的短語也往往含有貶義, 如:see red (勃然大怒),red light district(紅燈區(qū),出沒的地方),red neck(鄉(xiāng)巴佬)。西方國家在賬目中記錄負數(shù)時常用紅色筆跡。所以,red還表示虧損、負債,如:red figure(赤字),in the red(負債)。
(二) 顏色詞在語言應用上的文化差異
比如,中文里的“紅茶”是black tea而不是red tea;“青一塊紫一塊”是black and blue而不是black and purple;“青衣”不能譯成blue dress,而應譯作black dress;“青玉”不可譯作blue jade而是gray jade。而英文中的grey- haired應該是“白頭發(fā)”而不是“灰頭發(fā)”,brown sugar是“紅糖”,而不是“棕糖”,brown bread是“黑面包”而不是“棕色面包”。
(三) 顏色詞語言色彩的差異
語言色彩是指語言意義的褒貶和中性。顏色不僅有語言色彩,還有各自不同的褒貶義。中國文化中中性的藍色在西方文化中卻時而褒義,時而貶義;當“黃色”表示“低俗”時相對應的不是"yellow"而應該是"blue"。
四 數(shù)字寓意方面的差異
在我國,某些數(shù)字被看作是吉祥數(shù)字,如: 6 和8。6被看作是順利的象征。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崇尚“六”的傳統(tǒng)觀念。如先秦時期六部儒家經(jīng)典稱為“六經(jīng)”或“六藝”,諸子中最著名的陰陽、儒、墨、名、法、道德總稱為“六家”。古代把親屬關系歸納為“六親”,婦女懷孕也稱為“身懷六甲”,天地四方合稱為“六合”。民間也有“六六大順”的吉語,在使用電話號碼或汽車牌號時,人們尤其鐘愛尾數(shù)為“66, 666, 6666”這幾組數(shù)字,農(nóng)歷初六、十六、二十六被視為舉行婚禮的吉日。英語里把隱居的人稱為666,因為他們完全脫離了上帝,人是在第六天被創(chuàng)造出來的,還有許多缺點,所以我們要和上帝呆在一起,才能洗凈身上的罪惡。相關的成語有six to one (相差懸殊的較量) , at sixes and sevens (亂七八糟) , by six of one and 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 (半斤八兩) , be six feet under (到死,見閻王) , knock sb1for six(徹底打敗某人) 。8被看做是財富的象征。傳說中有“八仙過?!薄⒅芤子小鞍素浴?、兵法中還有“八卦陣”之說,做生意要笑迎八方客,做人講究“八面玲瓏”,過年過節(jié)要吃八寶飯,在中國,各行各業(yè),男女老少對“八”可以說是特別偏愛,幾乎達到迷信的程度。電話號碼中喜歡有八,汽車牌照號碼最好有八,有的商店取名“518”(“我要發(fā)”的諧音) ,公司企業(yè)等單位開業(yè)把含有“八”的日期選作黃道吉日,開業(yè)典禮的時間也要定為8 點18 分(“發(fā)一發(fā)”的諧音) 。可見數(shù)字“八”已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表示數(shù)量的數(shù)字,同時反映出人們的一種共同愿望,蘊含著一定時期民族文化的內(nèi)涵。在英語里比喻新的開始,新的抉擇,所以有be behind the eight ball (進退維谷) 。
數(shù)字4在中國由于諧音“死”,而被視為一個不吉利的數(shù)字。電話號碼、車牌號碼尾數(shù)有四的就不受歡迎。人們尤其要避開“14”(諧音“要死”) ,“54”(諧音“我死”) 。在西方國家,人們基本沒有關于四字的忌諱。有的民族反而對“四”極為崇拜,認為“四”是公平、正義、力量的象征。還有褒義的用法, four star(極好的), four hundred, (名流) a four leaf clover (幸運)。 four還和fair諧音,所以在英語里four還象征著和平和正義。
除了6、8、4等數(shù)字以外,還有很多數(shù)字在中西文化中都有特定的含義。如在漢語中2 與5連用指某人時,意指某人不成熟或愚蠢,說某人是二五或二百五意指某人是傻瓜。在英語國家,沒有特別的幸運數(shù)字,但卻有不祥數(shù)字,13 被看作是不祥數(shù)字。英國從前通常在星期五處死罪犯,因而星期五也時常被叫作“絞刑日”。如果“13 日”與“星期五”是同一天,則被認為大不吉利,被稱為“黑色星期五”。按照迷信的說法,每到這天,12個巫婆都要舉行狂歡夜會,夜會時魔鬼撒旦會出現(xiàn)。圣經(jīng)的一些解釋者認定,亞當和夏娃就是在這個日子偷嘗了禁果,亞當和夏娃的兒子該隱也是在“黑色星期五”殺死了他的弟弟亞伯。據(jù)說,在13日這一天,美國前總統(tǒng)胡佛o羅斯福絕不出行。
五 習語方面的差異
同一句話,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反應有時是不同的,甚至會截然相反。習語是各國文化的精髓,反映各國的風俗習慣。習語受不同國家文化的影響,反映其文化特征。
(一) 由于不同的風俗習慣造成的差異
風俗習慣是一個民族在長期歲月中逐漸形成的文化意識的反映和表現(xiàn),受民族心理狀態(tài)的支配。漢語習語“小菜一碟”和英語習語a piece of cake(一塊蛋糕)都表示一件事情很容易。漢語的“小菜”與英語的“蛋糕”都含有“容易的事情”之意。但在習語中,兩個民族對同一思想的表達采用的形式完全不同,這與兩國的飲食習慣有關系。蛋糕是英國飲食文化中非常常見的一種食品,英國人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食用,所以他們就用a piece of cake 表示一件容易做的事情。在中國,蛋糕是近百年才出現(xiàn)在中國人的生活中,是一種比較高檔的食品,一般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才能吃到。而小菜一直在中國人的生活中有重要地位,吃一碟小菜對中國人來說易如反掌,因此我們常用“小菜一碟”來形容一件事情很容易。
(二) 由于不同的造成的差異
宗教方面的差異是心理文化差異的典型。宗教在各民族的發(fā)展中均起著重要的作用,西方人信仰基督教,而中國人信仰佛教。因此與有關的習語也大量地出現(xiàn)在英漢語言中。在西方國家,相關的習語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幫助自助的人),也有Go to hell.(下地獄去), 這樣的詛咒等等?!妒ソ?jīng)》被基督教奉為經(jīng)典,因此,有大量的習語出自《圣經(jīng)》。如:Job's patience(極為耐心),Judas kiss(猶大之吻),a daughter of Eve(女人),as wise as Solomon(智慧超群)等等。由此可見,《圣經(jīng)》對英語語言的影響。佛教傳入中國是在西漢末年,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漢語隨之出現(xiàn)一些來自佛教或與佛教有關的習語。因為人們相信有“佛主”在左右著人世間的一切,與此有關的習語很多,如“借花獻佛”、“閑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五體投地”,“回頭是岸”,“頂禮膜拜”,“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等等。
(三) 由于不同的歷史典故造成的差異
英漢習語中,有一些習語的來源有歷史原因,也有的是出自寓言、神話、傳說等,它們結(jié)構(gòu)簡潔,但意義深遠。例如英語中有:a run of the mill job(指沒有多大變化的普通工作),to go to something at hammer and tongs(全力以赴地),the dog and the cook(吃一塹,長一智),the shepherd's boy and wolf (騙人者反害己),Pandora's box(潘朵拉的盒子),意為“災難,麻煩的根源”等。在漢語中有“破釜沉舟”,“夸父逐日”,“女媧補天”,“狼狽為奸”,“畫龍點睛”。所有以上這些習語是與各國的文化相聯(lián)系的,如果忽視這種聯(lián)系,只從字面意義上就不能理解語言的內(nèi)涵。
六 傳統(tǒng)節(jié)日方面的差異
中西方國家除了有共同的節(jié)日,如元旦(New Year's Day)以外,還有許多獨特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像中國的春節(jié)(Spring Festival),元宵節(jié)(Lantern Festival),端午節(jié)(Dragon- Boat Festival)和中秋節(jié)(Mid- Autumn Day)等;西方國家的情人節(jié)(Valentine's Day),萬圣節(jié)(Halloween),感恩節(jié)(Thanks giving Day) 和圣誕節(jié)(Christmas)等。
中國長期以來處于封建自給自足的農(nóng)業(yè)社會和自然經(jīng)濟中,傳統(tǒng)節(jié)日具有濃厚的農(nóng)業(yè)色彩,主要是由歲時節(jié)令轉(zhuǎn)換而來的,而西方文化由于長期受基督教的影響,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起源都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習俗主要以吃喝飲食為主題,而西方國家傳統(tǒng)節(jié)日則主要以玩樂為主題。節(jié)日中,中國喜歡紅色,而西方崇尚白色。
通過中西方節(jié)日的比較可以看到不同民族的生活狀態(tài)和的差異,以及思想理念及價值取向的差異,有利于不同民族之間的溝通、交流與融合。認識西方的歷史與文化,克服文化差異,避免文化沖突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在溝通過程中可以達到更有效的融合,為更好地開展國際交流提供一個窗口。
結(jié)語:
其實,中西文化差異的表現(xiàn)還有許多,中西方文化差異和沖突無處不在。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中西文化差異還表現(xiàn)在飲食文化上、繪畫和雕刻藝術(shù)上、思維方式上、生活態(tài)度上、教育觀念上、家庭觀念上、價值取向上等等各個方面甚至是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里。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對于增進二者之間的交流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它能幫助我們正確了解西方人的言行,充分了解對方、尊重對方的習俗,取得最佳的溝通、交際效果。只有從整體上把握中西方文化間的差異,深刻了解中西方文化在歷史長河中此消彼長的復雜原因,繼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吸收外來文化精華,才能揚己之長,補己之短,促進人類走向更加文明、美好的未來。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語言的同時了解語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知識,才能在跨文化交際中真正做到游刃有余:不僅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思想,而且能準確理解對方所要表達的意境,積極促進跨文化交際和中西文化的交流。
參考文獻
[1] 段連城. 美國人與中國人――中美文化的融合與撞擊[J]. 河北師范大學學報. 2001.
[2] 錢穆. 中國文化史導論[M]. 北京:商務印書館. 1999.
[3] 張占一. 試議交際文化和知識文化[J]. 語言教學與研究. 19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