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語言表達訓練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 關注內(nèi)容,言為心聲
教學伊始,教師出示了一幅鮮花滿地的圖片,問學生:“你看到了什么?”一個學生回答:“我看到了鮮艷的鮮花?!苯處熣f:“鮮花和鮮艷中都有一個‘鮮’字,只要用一個就可以了?!睂W生馬上領悟,改正道:“我看到了鮮艷的花朵。”第二個學生回答:“我看到了滿地色彩斑斕、各種各樣的鮮花?!苯處熣f:“把各種各樣放后面說,句子就更加生動了?!苯?jīng)過提醒,學生重新表述為:“我看到了滿地色彩斑斕的鮮花,它們各種各樣的!”
應該說,一年級學生由于年齡小,語言發(fā)展尚不完備,所以,口頭表達能力非常有限,概括來講,低年級學生在語言運用方面有這樣明顯的三個缺陷:一是說話不夠完整;二是說話不夠準確;三是說話不夠簡潔。學生習慣于用生活化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悟。所以,作為教師,引導學生用語逐步從生活語言向書面語言過渡,讓學生不僅想說、敢說,而且能說、會說。
二、 關注情感,傳情達意
生活有多么寬廣,語文就有多么寬廣。語文作為一門得天獨厚的課程,為學生提供了貼近生活的最大可能。所以,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一定離不開豐富的生活體驗。
例如,課堂中的一個說話練習,教師問學生:“如果你在這大片的花叢中,會干什么?”一個學生回答道:“我會摘下兩朵花,送給爸爸、媽媽戴頭上。”教師笑了,撫摸著他的頭說:“你是個懂事的孩子,這花給媽媽戴很合適,可是給爸爸戴的話……”學生不好意思地笑了,略想了一下說:“放在爸爸桌上?!?/p>
很顯然,低年級學生在入學前,對語言文字具有一定的感受能力。他們能從別人的語言中捕捉信息,也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欲望和情感,只是他們對語言的“感受”還不夠深入、精細。而學生語感的豐富、深刻、敏銳、美妙等各種方面,必須建立在個人體驗的基石之上。作為教師就是要進行多方位地引導、點撥,將隱藏于學生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體驗調(diào)入前臺,這樣,學生對言語的理解,就會變得更加容易,感悟就會更加深刻。
三、 關注思維,準確流暢
每個學生都有著各自不同的知識經(jīng)驗、思維方式和興趣愛好,他們對語言的體驗不同,通過語言這個載體獲得的文化、精神也就不同。課堂上,通過師生、生生間的多向交流活動,學生逐步學會對語言的傾聽與反思,學會對語言的欣賞與評判,這不正是經(jīng)歷了智慧共享后的兒童語言的發(fā)展嗎?
課堂上,在描述一幅滿地鮮花的圖片時,一個學生回答道:“我看到了很多花?!彼D了頓,又接著說了句:“很美麗?!焙苊黠@,他的思維沒有連貫起來。教師和藹地提醒他:“沒關系,連起來再說一遍。”學生得到鼓勵,放開聲音說:“我看到了很多花,很美麗!”
另一個環(huán)節(jié)是讓學生模仿課本上的句式自己說詩句,一個學生說道:“我喜歡草原上遍地的羊兒,這兒一只,那兒一只,真比火紅的楓葉還多!”不難預見,因為教師出示的第二幅圖是火紅的楓葉,所以,這個學生受眼前圖片的沖擊和局限,一時想不出其他更具有相似可能的事物了,就把現(xiàn)成圖片上的事物用到了自己的句子中,這是低年級的學生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的情況。教師敏銳地捕捉到這個問題,問道:“楓葉是紅色的,羊兒是什么顏色呢?”學生答道:“白色的?!睅熥穯枺骸鞍椎孟袷裁矗俊睂W生馬上想到:“白云!”然后,師繼續(xù)啟發(fā)那個學生:“那你可以把羊兒和什么比呀?”學生會心一笑,把先前的句子改為:“我喜歡草原上遍地的羊兒,這兒一只,那兒一只,真比天上的白云還多!”教師適時小結(jié):“小朋友在寫小詩的時候,要注意想一想,你寫的事物和什么最像,就可以和什么去比。”準確的思維就在這里產(chǎn)生了!
【關鍵詞】語言表達 自覺意識 平時練習 背誦
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高中語文課程應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強調(diào)了“高中語文課程,應注重應用,加強與社會發(fā)展、科技進步的聯(lián)系”等內(nèi)容,要求學生具有豐富的語言積累、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良好的語感能力和思維能力以及健康的審美情趣。
縱觀近年高考語文試題(尤其是近兩年的高考試題),不難看出,高考語文試題在注重考查基礎知識的同時,更注重能力的考查,尤其注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的考查。
這正體現(xiàn)了語文學科的特點:語文教學首先是語言教學,必須教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因此,我們必須在夯實學生字音、字形、字義、詞語運用、病句等方面知識的前提下,注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當然,要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首先就要提高我們語文教師自己的課堂語言表達能力。作為語文教師,上課時的語言必準確明白,符合語法習慣,邏輯性強,以保持漢語的規(guī)范化――這樣才能成為學生學習漢語的典范。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更應以其鮮明、和諧的語言節(jié)奏,準確豐美的文采去感染學生,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漢民族語言的藝術(shù)魅力。
在此基礎上,語文教師更要注意在課上課下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閱讀、積累生活、積累資料、積累素材。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語言表達練習時思如泉涌、妙筆生花。
這又是一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問題。首要的前提是我們應努力加強對學生意識方面的教育,使他們真正認識到語言表達能力在應試中、生活中的重要性。這樣,他們才會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自覺地、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練習。學生一旦有了學習的自覺性,學習效果是顯而易見的。只有在平時多實踐、多學習、多讀多說,才能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比如:關中方言同普通話存在一些差異。很多學生就“是”與“寺”不分、“竹”與“走”不分。在白水縣內(nèi),不同鄉(xiāng)鎮(zhèn)的方言也存在著很多差別。每次上語文課,普通話說得不好的學生被我叫起來讀課文時,總是有些不好意思,生怕個別字音讀不準確――但他們不知道,自己的普通話其實是越來越好了。我也了解到,在課間時,一些方言比較重的同學會主動找一些普通話比較好的同學“聊天”,而那些同學也會在聊的過程中,認真地幫他們糾正發(fā)音。知道這些后,我很開心,相信他們在互相幫助的過程中都會收獲很多。
在平時的課堂上,我們也應加強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比如對課文中某段話的概括,對一些精彩句子、語段的仿寫、改寫、續(xù)寫等。專項的語言表達題的訓練更是必不可少的,可以不定時地穿插著練習。對于學生們寫出得很精彩的句子,我們應大力表揚,最好在全班誦讀,以激勵其他學生寫出更好的句子。我記得,在一次自習課上,我要求學生寫一句感恩的句子。有位平時學習并不太用功的學生寫道:“你是我迷茫時的一盞燈,當我徘徊歧路時,璀璨的光芒讓我豁然開朗?!苯Y(jié)果,他得到了全班同學的肯定和贊揚。在之后的課堂中,他活躍了許多,經(jīng)常會想到一些很有創(chuàng)意的東西,學習成績也有了明顯的提高。
當然,我們應該將語言表達題的解題規(guī)律與方法科學地教給學生,并讓他們完全掌握。這樣天長日久,學生們這方面的能力一定會大大提高。
另外,我還想說說背誦的重要性。
高中教育從根本上說還是基礎教育,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積累仍然是高中教育的一個重中之重。從這個角度上講,在高中階段讓學生背誦大量的古詩文和文學作品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背誦對于提高學生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可謂“有百利而無一害”。
目前,學生們寫議論文時,普遍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沒有材料。但我們?nèi)绻呀鼛啄陙砀呖嫉臐M分作文拿出來分析,就會發(fā)現(xiàn)不少滿分作文中的材料來自于我們的語文課本,甚至就來自于我們要求背誦的名作名篇。
記得有一次,我們以“個性與價值”為話題,讓學生們作文。有一個學生就很好地引用了我們學過的《病梅館記》里的句子,闡明了自己的觀點。當我向全班同學讀這篇作文時,很多同學都很遺憾地說,自己也想過,但就是一些句子想不起來,便放棄了。由此可見,背誦是非常重要的。
背得多了,一些素材和妙語都爛熟于心了,寫起來自然也就得心應手了。這樣,在高考時,材料信手拈來,作文取得高分甚至滿分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高中課本要求背誦的篇目有40多篇,古今中外,風格各異。如:《游褒禪山記》中“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等句,信手拈來,均可成文。
有時候,苦思冥想、東翻西閱,倒不如就地取材,從課本所學擷取佳句,稍做改動,寫出新意。如:2007年湖南卷滿分作文就得益于此:
詩意地生活,或許應該如陶潛“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般的悠然自得。
詩意地生活,或許應該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般的飄逸灑脫。
詩意地生活,抑或應如易安居士“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般的溫婉簡約。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語言表達訓練;策略;提高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6-0050-01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對學生的語言訓練卻有被減弱的嚴重傾向,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是極其不利的。按照新課標的最新指導精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語言訓練,以新穎的方式展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貼近學生的生活與心靈,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與情感世界。
1.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有助于訓練的進行
心理學認為:"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是否滿足自己的需要而產(chǎn)生的態(tài)度體驗"。人的情感會受到外部或是內(nèi)部因素的影響而產(chǎn)生并發(fā)生不同的變化,在其本質(zhì)上實際是一種心理的過程。在我國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能夠有效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順利開展,并且為教學提供有力的保證。因此,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對語文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
根據(jù)相關資料研究表明,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后進行教學,在階段性的實驗教學后,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比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和他的大黑騾子》這篇文章時,通過對比句型與句式的變化,讓學生更加直接的體會句子在改變前后感彩的變化,并且通過遞增式的修辭手法,對學生進行情感上的引導,讓學生通過閱讀深刻的感受到文章中人物的豐富情感,并以文章中的內(nèi)容為基礎,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從而有效地深刻理解到句型和句式之間轉(zhuǎn)換時情感的變化,為以后進行語文寫作奠定了基礎。
2.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學生的語感是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重在教師帶領學生主動去感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運用各種教學手段,通過各種教學策略,幫助學生體會語言豐富的內(nèi)涵,提高學生自身的語感。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聯(lián)系生活實際并加以豐富的想象,用比較精煉的語言描述各種情景。這些內(nèi)容的設置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深刻理解課文,還可以讓學生發(fā)揮豐富的想象力,使得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提高。比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我要的是葫蘆》這一文章時,有這樣一段內(nèi)容:"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幾朵雪白的小花,花謝以后,藤上掛了幾個小葫蘆"。教師根據(jù)這一內(nèi)容可以提出這些問題:"你們覺得小葫蘆可愛嗎?具體可愛在什么地方呢?你們喜歡它的可愛嗎?"通過這幾個問題的提問,可以讓學生充分理解、體會和感受,這時教師還可以有感情的進行朗誦,讓學生想象這棵葫蘆會是什么樣子的,最后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想象并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簡單描述一下自己認為的葫蘆的樣子。在這個教學活動設計中,教師就利用了語言的訓練達到讓學生感知、理解和運用的目的。
3.引導學生利用語言提出問題
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把不認識的字、不明白的詞都歸納于語言問題,并且這些內(nèi)容的學習都是在學習課文前進行的。
4.在學生思維發(fā)散處進行訓練
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這樣有助于學生能夠從多方面思考問題,在對學習中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與創(chuàng)新極大了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鍛煉小學生發(fā)散性思維,不僅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實現(xiàn)小學語文教學目的的重要內(nèi)容。
總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語言表達訓練,以新穎的方式展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貼近學生的生活與心靈,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與情感世界。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多種方式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得學生不會感到訓練的枯燥和單一,并全面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語言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一、怎樣讓學生敢說
首先,給學生營造一個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學生才勇于表達、敢于表達。數(shù)學是思維的體操,積極的思維只有在自由自在的空間中才能孕育、誕生,因而在學生處于高度緊張地機械地接受知識、缺乏心理安全與自由的地方,他們思維的火花、表達的欲望是難以迸發(fā)出來的。
其次,教師要學會傾聽,成為學生忠實的“聽眾”。 傾聽是一種美德,是褒獎對方談話的一種方式,是接納對方、尊重對方的具體體現(xiàn)。教師學會了傾聽,無形中會提高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加深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不管發(fā)言的孩子是優(yōu)生,還是差生,老師都要一視同仁,公正評價;不管表達的觀點正確還是錯誤的,老師都要給予鼓勵,積極引導;不管發(fā)言的內(nèi)容是預設之中的,還是意料之外的,老師都要心態(tài)平和,耐心傾聽。即便是語無倫次,教師也要俯下身子傾聽,不能有半點不耐煩,更不能打斷他們的話,并在傾聽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他們的困惑、理解的偏差、觀點的創(chuàng)意、批評的價值等。
二、怎樣讓學生有話說
這需要老師積極引導,正確指導學生用準確、規(guī)范的數(shù)學語言表達思維成果;需要老師精心設計提問,課堂應摒棄是非性、選擇性等形式化的、無意義的提問;需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給學生創(chuàng)設操作、活動、探索、體驗的機會,學生就有話可說。我的課堂上,孩子們可以自由地述說自己對題目的理解,品評題中某個字詞的重要價值,可以說解題思路,說解題注意點,說思路之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說計算技巧,也可以評價他人的觀點,評價他人的作業(yè),交流學習的體驗,介紹解題經(jīng)驗,總結(jié)整堂課的收獲……
課堂上,人人都要爭取“說”的機會,但是一個47名同學組成的集體,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有這樣展現(xiàn)自我的好機會。為了能讓大家都有表達自己的機會,每堂課我都會組織孩子們把自己的思路、自己的收獲與同桌分享,或與學習小組成員分享,回到家,再與爸媽一起分享。
起初,我班孩子的發(fā)言也僅僅局限于陳述性的敘說,思維含量并不很高。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地,他們敢于標新立異了,敢于提出問題了,甚至敢于質(zhì)疑課本了,敢于質(zhì)疑老師了。因為他們擁有了一份勇氣,收獲到一份自信,更愿意去嘗試、去探究、去挑戰(zhàn)了!
前幾天,教學《小數(shù)乘法(第二課時)》。因為有第一課時小數(shù)乘法計算法則的基礎,有小數(shù)點的移動引起小數(shù)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本課的學習任務相對輕松許多,所以我安排同學們自主學習。不到十分鐘時間,大家便開始交流分享自己的收獲了。
同學們爭先恐后,各抒己見,圍繞著“當位數(shù)不夠時,應該用‘0’補足”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通過自學,我懂得了:位數(shù)不夠時,要請‘0’幫忙!”
“對!0起到占位的作用!”
“我覺得,添0還應注意所添0的個數(shù)。句子中‘補足’的意思就是:缺幾個0,就補幾個0?!?/p>
“當因數(shù)的小數(shù)位數(shù)之和,大于整數(shù)乘積的位數(shù)時,就需要用0補足。”
“哎呀,其實,要找對小數(shù)點的位置,關鍵是記住昨天的結(jié)論:因數(shù)中一共有幾位小數(shù),就從積的右邊起數(shù)出幾位,點上小數(shù)點?!?/p>
“嗯!”
你一言,我一語,有粗淺的理解,也有深入的剖析;有心靈的共鳴,也有個性化的見解,還傳來了質(zhì)疑的聲音。
“老師,為什么0.28乘0.28,乘積會變小了呢?”
“0.28乘0.28,表示的是0.28個0.28相加是多少?所以,結(jié)果當然會比0.28本身來得?。 ?/p>
“物體的個數(shù)是不可以用小數(shù)表示的!”
“0.28是百分之二十八,我覺得0.28乘0.28,表示的是0.28的百分之二十八是多少?所以,結(jié)果應該只是‘0.28’的一部分,自然就小于0.28了!”
……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語言表達訓練
中國分類號:G623.5
在1989年,Duguid、Collin與Brown《情境認知與學習文化》(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這這篇論文中 “情境教學”這個理念被第一次提出來,在Duguid、Collin與Brown看來“只有在形成與應用的具體情境之中才可以充分體現(xiàn)知識真實含義。知識脫離其所在環(huán)境,也就變得毫無意義,在情境中學習是最好的學習知識的策略?!彼?,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融入語言表達練習,是語言表達訓練最好的教學策略。
但是,賈志敏在2013年第二期《教育時報》中發(fā)表的論文《作文本來是一件樂事》中指出:現(xiàn)今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一個誤區(qū),就是閱讀課與作文課二者是獨立分開的,也就是閱讀與語言表達訓練相脫節(jié)了。例如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一組《桂林山水》這篇課文,此文通過為讀者詳細描述了桂林山水的美。某教師在上課時是這樣處理這篇課文的:
步驟一:細細閱讀文本,找出文中描寫桂林山水精彩的句子,體會作者表達手法、語言表達巧妙的地方。
步驟二:討論作者運用什么修辭手法描述漓江水的美?
步驟三:討論作者是如何將桂林山水形象、生動地描寫出來的?
在這節(jié)課中,教師嘗試把課文出現(xiàn)的表達方法在一堂課之中全部講解給學生聽。然而,教師解讀這些表達方法之時卻沒有指導學生聯(lián)系課文中心去理解、品讀,一節(jié)課下來孩子們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單單學會了課文中出現(xiàn)的幾種表達手法而已。閱讀教學應當是通過形式去理解文本,進而掌握形式的過程。其目的在于:“引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正確理解課文思想內(nèi)容,又在領會思想內(nèi)容的基礎上,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收到語文教學應有的效果”。再鮮活生動的語言材料離開了文本,所謂的表達訓練只能是無本之木,不利于孩子們遷移與應用語言表達的相關知識。
換句話來說,關注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就必須引導學生透過文本內(nèi)容去感悟語言表達的策略,并應用于實際生活學習中。在閱讀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融入語言表達訓練,全方位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一、在閱讀實踐教學過程中對特殊的語言范式給予充分重視
現(xiàn)今的語文教材有很多語段或兒童詩都包含著許多特殊語言范式與語言規(guī)律。在閱讀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指導孩子們結(jié)合這些語段或兒童詩開展模仿語言表達練習。例如人教版新課程三年級上冊第四組《花鐘》這篇課文的第一自然段中,有多個描述多種花朵盛放的獨具特色且形象生動的語句。教師可以指導孩子們對這些語句進行仔細品讀之后,設置下面的語言表達練習:孩子們,作者在這一自然段中寫了幾種花開放呀?雖說這些語句都是描述花的盛放姿態(tài),但是作者卻運用了幾種表達方式,那么同學們可不可以也像作者那樣試試寫一種自己喜愛的花呢?教師在黑板上寫出范式:____(哪種花),_____(開放的姿態(tài)是怎樣的)。通過這個練習可以讓孩子們品讀課文語言范式的基礎上開展語言表達訓練,讓孩子們有“法”可依,有“章”可詢,不僅提高了對課文的理解程度,內(nèi)化了課文語言,并且還通過訓練學會了自由表達,事半功倍。
二、在閱讀實踐教學過程中找準隱藏的語言空白
在有意或無意間,作者會在文本中隱藏有某些語言空白的地方,就像是“曲雖終而音猶存”一般。在閱讀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字里行間的語言空白之處引導學生表達出韻外之旨,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三、在閱讀實踐教學過程中把握關鍵詞句舉象
“舉象”指的是把文字語言還原成一定的意象、印象、形象。文字語言是抽象程度較高的符號,而對于一個有著豐富生活體驗的人而言,抽象的文字語言不單單是一個個的符號,而更多的是一個個具體的“象”。在閱讀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把握課文中語句指導孩子們舉象。例如人教版新課程六年級上冊第五組《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篇課文中“飽經(jīng)風霜”這個詞語對于小學生而言比較難以理解,新華字典中關于這個詞語的解釋也比較抽象,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指導同學生將自己的記憶閘門打開,回想實際生活中是不是曾經(jīng)見過“飽經(jīng)風霜”的人呢?然后讓孩子們用自己的語言試著描述車夫的臉。由于有了之前回憶生活經(jīng)驗的鋪墊,孩子們的描述也就比較生動形象。例如一位同學這樣寫道:“車夫臉黝黑黝黑的,兩邊顴骨高高突起,眼睛卻深深陷下去,兩篇厚嘴唇上面有著一道又一道的口子,頭發(fā)上面掛滿了灰塵,一眼看去似乎已經(jīng)是上六十的人了?!崩谩芭e象”的方式,車夫飽經(jīng)風霜的滄桑形象活脫脫站在我們面前一般。這樣把抽象的文字語言變?yōu)樾蜗蟮木唧w描述,不僅加深了孩子們對課文的理解,而且還有效提高了孩子們語言的應用能力。在古詩詞實踐教學過程中“舉象”的方式更是被經(jīng)常用到。例如在教學人教版新課程五年級上冊第二組《古詩詞三首》中《長相思》的教學之時,我們可以首先讓孩子們將這首詞通讀一遍,將整篇詞的大意與詞意都過一遍,然后教師結(jié)合背景音樂進行示范朗讀,讓孩子們一邊聽朗讀一邊閉目想象:在聽的過程中什么景象在你頭腦中浮現(xiàn)?什么聲音在你耳中回蕩?你又仿佛置身于什么樣的世界之中?然后教師再指導學生想象:在詞作者心中,其家鄉(xiāng)處于何種狀況?之后讓孩子們將自己所想象的動詞通過語言有條理地描述出來。而兩次的“舉象”活動,不但在課堂上形成了強烈的情感對比效果,而且還有效地將教學張力充分發(fā)揮了出來。利用對比的手段,讓學生體驗到戰(zhàn)爭的殘酷、征途的艱辛,進而感受到親人的溫暖、家鄉(xiāng)的美好,同時也提高了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了其形象思維。
四、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教材是一個例子,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利用好教材這個例子,緊緊聯(lián)系語言,深挖教材中的“表達”因素,為孩子們搭建更高的語言表達訓練的平臺,指導孩子們在語言訓練過程中內(nèi)化、應用語言,進而全方位提升他們的語言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朱柳青.語文課文教學與閱讀能力的關系[J].九江師專學報.2010(3)
關鍵詞:普通話測試;訓練;語言表達
中圖分類號:G64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5-0131-02
普通話測試內(nèi)容分為四項:單音節(jié)字詞(10分)、多音節(jié)字詞(20分)、朗讀短文(30分)、命題說話(40分)。從分值的分配可見,第四項“說話”分值最高。在以往的普通話教學中,教師們往往注重學生聲母、韻母和聲調(diào)的發(fā)音標準練習,而對學生命題說話訓練不夠,導致一些學生在測試時第四項丟分較多,據(jù)統(tǒng)計被測學生中約有50%說話項失分在7~8分之間。在“說話”項測試中,學生暴露了口語表達能力的各類問題,本文的主旨是總結(jié)歸納“說話”項測試的問題,制定合理的口語表達訓練方案,讓學生“能說”、“會說”,通過“說話”項的訓練切實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一、普通話測試中學生“說話”存在的問題
“說話”項的測試目的是考查學生在沒有文字憑借的條件下,運用普通話口語所達到的標準程度。它不僅考查學生的語音面貌,還要考查學生運用普通話詞匯、語法的規(guī)范程度和表達過程的自然流暢的程度。它是學生思維能力、知識水平、心理素質(zhì)、臨時組織語言應變技巧等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因此“說話”最能體現(xiàn)學生的普通話水平。在近幾年的測試實踐,尤其是機輔測試中,我們發(fā)現(xiàn)“說話”實際與測試要求存在偏差,學生在“說話”項測試中存在一系列問題。
1.以“背稿”、“讀稿”代替“說話”。在測試實踐中,很多學生按照命題說話題目提前準備好稿子,測試前將稿子背熟,測試時以“背稿”代替“說話”。背稿能增加流暢度,還可以減少詞匯和語法的錯誤,掩飾了學生許多語音錯誤和詞匯、語法缺陷。
根據(jù)河北省普通話測試評分標準,“語言基本流暢、口語化較差、有背稿的表現(xiàn)”視情況酌情扣0.5或1分,而“詞匯、語法偶有不規(guī)范的情況”要扣1到2分。因此學生為了少扣分,測試中用背稿子增加流暢度,減少語音錯誤和詞匯、語法缺陷。
以前人工測試時,兩個測試員考一個學生,學生不能作弊只能將準備好的稿子背熟,而普通話水平測試采用機輔測試后,一些學生測前用手機上網(wǎng),搜到成篇的“說話”內(nèi)容,趁監(jiān)考老師不注意掏出手機對著電腦將三分鐘“說話”變成朗讀。
2.測試中出現(xiàn)無效話語。無效話語指的是測試中考生所說話語和考試題目沒有任何關聯(lián)的一些內(nèi)容,無效話語在機輔測試中容易出現(xiàn),以往的人工測試,遇到學生說到與話題無關的內(nèi)容時,測試員給以適當?shù)奶崾?,并對其予以引導。機輔測試是學生面對電腦的單向說話,被測學生自己可以看到電腦下面的時間條進度,可以估算出還差多少時間滿三分鐘,當其把準備好的內(nèi)容說完后,剩余時間又不知該說些什么,就會出現(xiàn)說話與題目無關聯(lián)的內(nèi)容,例如與測試無關的自言自語、重復讀準考證背面的考試注意事項、重復前面已經(jīng)說過的內(nèi)容、反復讀考試電腦頁面提示語、倒計時數(shù)秒等現(xiàn)象。這些現(xiàn)象在普通話測試中都稱為無效話語。無效話語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一些準備不充分的學生錄音中。
3.離題與雷同。河北省普通話測試說話題目共有40個,有些學生往往把內(nèi)容相近的題目先歸類,如《我熟悉的地方》、《我向往的地方》、《我的家鄉(xiāng)》,然后用一個內(nèi)容套在上述多個話題上,出現(xiàn)雷同或離題現(xiàn)象。學生開頭兩三句用所考題目相關的語言,隨后便把話鋒轉(zhuǎn)到事先準備的同一個內(nèi)容上。有時幾個人抽到不同話題,說話內(nèi)容卻是一樣,造成雷同。在測試實踐中,有些同學的“說話”雷同與離題同時存在。如《我的學習生活》、《我的興趣愛好》、《我的業(yè)余生活》,學生開篇說幾句,隨之便大段的背誦歌詞、古典詩詞或別人的文章,用這些內(nèi)容來填充測試的三分鐘時間,以致于造成全篇離題和雷同。
以上三類問題在普通話測試“說話”項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些問題暴露了學生普通話口語表達能力訓練的不足。也為我們更有針對性的進行普通話教學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在教學中教師除注重聲母、韻母、聲調(diào)的發(fā)音辨正外,更應該加強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
二、加強“說話”項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說話”是學生知識水平、思維能力、心理素質(zhì)、臨時組織語言應變技巧等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其中,學生的知識儲備要充足,思維要敏捷,應變技巧要具備。要達到上述要求必須多措并舉,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1.“說話”的訓練內(nèi)容要拓寬。如果我們的普通話教學僅僅圍繞測試規(guī)定的40個話題,即使學生“說話”很流利,口語表達能力和應變能力好,也只是表面現(xiàn)象,要切實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要求教師拓寬“說話”的訓練內(nèi)容,要與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相結(jié)合。如教師事先設計好問題,要求學生帶著問題觀看一段經(jīng)典影視作品,看完后請學生回答問題,或者要求每人用三到五分鐘時間復述作品,談一談觀后感等,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不同理解,多角度的對作品進行評析、欣賞。這樣,學生不但鍛煉了口語表達能力,也提高了綜合素質(zhì)。當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實質(zhì)的提高后,應對測試的40個話題就不再是難事。
2.開展學生感興趣的活動。要培養(yǎng)學生說普通話的意識,就要讓學生的口語表達在生活、學習中得到鍛煉。選取學生日常生活、學習中感興趣的話題,讓學生即興演說,讓所有學生有“說”的機會。學生講自己感興趣且熟悉的話題,容易做到有話可說,言之有物,話題采取即興方式給學生新鮮活潑的感覺,學生樂于表達,不會產(chǎn)生厭倦情緒。
3.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方言區(qū)分組強化訓練。先把不同方言區(qū)的學生進行分組,根據(jù)每個方言區(qū)的用詞和語法特點,制定具體訓練方案。在朗讀中學生一般不會暴露方言、方音,但在測試“說話”項時由于沒有文字憑借,學生在口語表達中會下意識使用方言詞匯和語法。要通過口語表達訓練,糾正不同方言區(qū)的習慣用語。如河北、東北、河南等部分地區(qū)將普通話的“什么”說成“啥”;河北的部分縣市將“昨天”說成“夜個兒”、“早晨”說成“早清兒”、“下午”說成“后半晌兒”等。根據(jù)上述情況,在教學中將發(fā)音、說話有相同問題的學生分為一組,以便集中糾正偏差,有效地進行強化訓練。
總之,通過教學要讓學生領會“說話”的要求,首先語音要正確;其次內(nèi)容具體、完整;最后說話內(nèi)容要合乎邏輯、有條理。通過訓練,讓學生說起話來用詞恰當、語句連貫、不重復嗦、有條理。在訓練中不斷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周思締,黃美.普通話水平測試的應試技巧[J].攀枝花學院學報,2007,(8).
[2]孔瑛.普通話水平測試中說話項的問題探究[J].南陽理工學院學報,2009,(5).
英國創(chuàng)意大師霍金斯說過,人人都有創(chuàng)意,只是不會表達。人類最常用的基本表達是言語,而小學是言語的豐富階段,將小學生言語表達能力提高到具體、生動的高度,應該成為小學教育的重要任務。我們開展的言語訓練與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的實踐,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探索小學語文課程日常教學中的創(chuàng)造力訓練方法
閱讀教學。閱讀課進行重點詞句教學時,常采用聯(lián)想、替換、組合等方法。教師們常常要求學生為故事設想一個原因(如《丑小鴨》中的天鵝蛋為什么會在鴨媽媽那里),給課文續(xù)編一個不同的結(jié)尾(如為《松鼠和松果》編一個完全不同甚至是相反的結(jié)尾),或是逆向想象(如《太陽》一課想象“如果沒有太陽這個世界將會怎樣”)。香華實驗學校程敏芬老師鼓勵學生復述課文,學生讀了《蜜蜂》扮演法布爾或女兒,讀了《玩出了名堂》變身列文虎克,讀了《找駱駝》選擇扮演老人或商人,讀了《花鐘》則扮演導游。這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挑戰(zhàn)心理,學生在復述中有意增加富有想象力的細節(jié),使復述明顯具有創(chuàng)造性。
“語文園地”的教學?!段业陌l(fā)現(xiàn)》《日積月累》等欄目中無論是形聲字規(guī)律練習,還是短小詩歌的積累背誦,教師們都能讓學生進行饒有趣味的兒歌創(chuàng)編。何麗老師引導學生編出:有“足”快快跑,有“饣”能吃飽,有“氵”能洗手,有“扌”能做事,有“犭”是動物,有“忄”有感情,有“艸”是植物……這些方法可以形成教學流程,先面向教師培訓,再通過教師面向?qū)W生,使每一節(jié)課基本標準相同,還可以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
二、促進中低年級小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
由于學生入學后首先受到的是行為規(guī)范養(yǎng)成教育,所以教師們反映:在課題剛開展時明顯感到學生思維局限,言語表達趨于雷同,鮮見創(chuàng)造性思維。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學生思維變得活躍,能夠在教師引導下運用聯(lián)想、替換、逆向、組合四種方法進行靈活的言語表達,逐步表現(xiàn)出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甚至獨特性。在經(jīng)過兩年的教育實踐以后,孩子幾乎都很好地學會了觀察和發(fā)現(xiàn),表達時有了勇氣與準確性。
陳曉鳳、王獻瑩兩位老師教學《畫風》一課,學生在言語表達訓練中寫出了這樣的句子:“風來了,風把小朋友的頭發(fā)吹起來了,風在和頭發(fā)賽跑呢;風來了,風把火吹旺了,風藏在燃燒的火焰里;風來了,風把白云吹散了,風藏在吹散的白云里;風來了,風把風箏吹走了,風藏在吹走的風箏里?!焙⒆觽冇米约旱难劬θタ此究找姂T的東西,發(fā)現(xiàn)了美和詩意。
三、優(yōu)化課程目標,在微觀層面上改變了語文課程形態(tài)
語文教材的形態(tài)是主題統(tǒng)整下的文章集錦,語文課的形態(tài)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表現(xiàn)為文本解讀型,即初讀課文—分段講讀—總結(jié)練習。然而我們著力將語文課轉(zhuǎn)變?yōu)檎莆罩R(方法)—指導運用。即便是一年級教學李白的《靜夜思》,我們的做法也是盡量展現(xiàn)作者的寫作過程:“這么了不起的詩是怎么被創(chuàng)作出來的?其實就是聯(lián)想出來的:光—霜—月—故鄉(xiāng)(可能在家鄉(xiāng)也看過這樣的月亮)。那么我們也來試著運用聯(lián)想的方法創(chuàng)作一首詩吧。魚,漁船,輪船,太空船——一艘鯨魚形狀的太空飛船,在金色的月亮前駛過……如此一來,學習就成了模仿他人探索與發(fā)現(xiàn)的過程。孩子有了學習的自信,而不總是在仰望別人。
四、催生教師的教學創(chuàng)造力,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
關鍵詞: 語文教學 表達能力 培養(yǎng)研究
在當前的語文教學工作中,筆者層進行了一項專門調(diào)查,選取了一百名學生進行表達能力測試,發(fā)現(xiàn)表達能力較好的學生所占比例不足三分之一,其他學生在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感染力、臨場發(fā)揮效果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缺陷。由此可以看出,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勢在必行,筆者專門進行了研究,下面做具體論述。
一、利用讀寫陣地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讀寫活動是近年來各學校普遍開展的一項訓練,雖然在語文課程體系中沒有專門的讀寫課程,但是其作為校本課程或是特色活動融入語文教學,彰顯了其強大生命力,也取得了顯著的效果。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充分建設讀寫陣地,以此為平臺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筆者在讀寫陣地建設方面下了一番大工夫,在黑板專門設置了每日詩歌欄目,要求學生每天摘錄一首優(yōu)美詩歌供大家進行朗誦;在班級設置了口語角,每天公布一個話題讓大家認真思考、踴躍表達。讀寫陣地在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訓練上能夠起到較好的補充完善功能,是落實語文教學目標、促進學生表達能力發(fā)展的有力載體。
二、利用師生互動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教師和學生在語文課堂上進行互動,需要通過教師提問和學生回答有效開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對學習成效的影響非常大,教師要想方設法提高學生表達方面的能力,鼓勵學生大膽講出自己的觀點。筆者在教學中盡量減少教師講解的內(nèi)容,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啟發(fā)性問題,讓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主動思考,認真回答。每回答一個問題,對學生而言都是一次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特別是在全班學生面前還能夠克服怯場心理。在一位學生回答問題之后,其他學生也可以進行相應交流,可以開展補充完善,也可以提出另外的觀點,等等。課堂上進行充分互動,可以全面實現(xiàn)增加學生回答頻率、提高思維深度的綜合目標,因此,教師應當在教學設計時,充分兼顧師生互動這一模式,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知不覺間增強語言表達能力。
三、利用小組探究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在利用學習小組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在小組內(nèi)進行交流,大家圍繞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集思廣益,牽頭的學生會帶領大家進行認真思考,相互交流討論。他們要么冥思苦想,要么相互探討。在整理出自己的初步答案之后,小組范圍內(nèi)要進行相互交流,大家談談你是怎么理解這個問題的,你認為應當怎樣。每一位學生在小組里的交流發(fā)言,都是對自己思考問題答案的闡述,都是對學生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這樣,利用小組這一單位,學生在語言表達能力方面也可以逐層遞進地進行培養(yǎng),無論是學生語言表達的技巧還是水平,都會在高頻率的訓練中得到鞏固和提升。
四、利用課外活動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語文教學必須抓住課外資源的利用,否則整個語文教學就是殘缺不全的。教師可以利用課外活動的空間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得到快速提高。為了實現(xiàn)這樣的目標,筆者在課外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活動,配合學生語言難點能力的訓練。例如在課外舉行了即興演講活動,現(xiàn)場出題準備兩分鐘然后上臺進行演講,從拿到選題到進行演講之間相隔的時間很短,學生需要有豐富的底蘊,高超的語言表達能力,才能有效實現(xiàn)這方面的訓練目標。再比如課外組織學生相互交流訓練技巧,大家一起針對語文學習中存在哪些方面問題開展探討,各自說一說掌握的技巧。當大家踴躍地把自己熟悉了解掌握的內(nèi)容展示出來時,學生又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訓練了表達能力。在課外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有非常悠久的淵源,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些社會實踐活動、調(diào)查研究活動,組織他們深入生活之中尋找相關素材,尋找相關資料。這就需要拜訪一些人物了解一些事情,這一過程中學生需要獨立打交道,語言表達能力對他們學習任務的完成將會產(chǎn)生非常積極而重要的影響,多在這樣的活動中鍛煉學生,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自然會得到有效提高。
五、利用專項競賽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比賽是檢驗語文教學成效的一個有效手段,通過各種專項競賽,特別是與語言表達能力相關的專項競賽,可以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激起一道道漣漪,營造你追我趕的競爭氛圍,這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同樣具有積極作用。為了配合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筆者在課文先后組織開展了口頭小作文、發(fā)音訓練、怎樣打腹稿探討等一系列活動,在此基礎上舉行相應競賽,從而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有效發(fā)展。在讀寫陣地及教學模式方法、資源整合等方面,教師要善于做裁縫,將這些資源和有利因素“裁剪”成自己所需要的教學方式、教學模式,更好地體現(xiàn)對學生能力發(fā)展的培養(yǎng),推動和促進表達能力的提高。這些方面在教學實踐中都得到了驗證,廣大教師應當積極參與,選用一些好的方式方法著力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使他們得到更加全面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永力.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之我見[J].遼寧經(jīng)濟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遼寧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01).
[2]宋衛(wèi)澤.如何提高中專生語言表達能力[J].北方經(jīng)貿(mào),2001(02).
[3]才娟,閆晶淼.提升應用型大學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對策探析[J].綏化學院學報,2016(02).
關鍵詞:語言表達能力;物理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7
引言
新課程標準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同時語言表達能力也是學生學好物理的基礎。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僅能夠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合作,還能幫助學生提升自信,養(yǎng)成良好的物理思維。
一、物理學科對語言表達能力的要求
在物理學的發(fā)展過程中,一些舊的概念、規(guī)律、說法不斷被淘汰,這也是物理語言發(fā)展的一個過程,隨著物理學的發(fā)展,科學家們也在不斷地創(chuàng)造著新的物理學語言,如“楞次定律”等。與此同時,物理語言不僅僅是對物理現(xiàn)象物理規(guī)律的描述和總結(jié),也承載著物理學習的方法,如我們在研究一些物理問題時會使用微積分、概率論等數(shù)學語言,并將其變?yōu)樽约旱姆椒ā3踔猩堑谝淮谓佑|物理,他們面對的不僅僅是物理語言,更是物理語言中所承載的物理知識和學習方法,因此,物理語言的學習對于他們來至關重要,同時也是一大難題。
初中物理語言主要有概念語言、符號語言、規(guī)律語言、輔助語言幾種,概念語言如“比熱容”、“磁場”等基本概念,學生不僅要掌握這些概念語言的內(nèi)涵,還要了解其外延。符號語言是物理學中最常見的,如直流電符號、交流電符號、電阻符號等,每一個符號都對應著一個物理學知識。規(guī)律語言是偏綜合性的物理語言,因為物理規(guī)律必然涉及物理概念,同時有很對規(guī)律語言是通過物理符號表示出來的,如Q=I2RT。規(guī)律語言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要求比較高。輔助語言指的是一些物理學現(xiàn)象、圖形等,能夠讓我們用一種直觀的方式去學習物理知識,理解物理學概念。由于物理學科自身的特點,初中生在掌握物理語言時必須要做到科學性、真實性、直觀性、嚴謹性、標準性、哲理性、趣味性,能夠簡潔、直觀、真實、科學地表達出物理學意思。
二、物理教學中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原則
1.以學生為本,避免死記硬背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能夠背出課本上冗長的陳述,但是卻不理解其中的內(nèi)涵,更別提自己去組織語言,這是學生被動學習的典型表現(xiàn)。被動學習所培養(yǎng)出來的語言表達能力必然是無法達到要求的,老師在教學中要想方設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從情感態(tài)度、知識技能、過程方法等多個角度來培養(yǎng)學生。新版人教版每一章節(jié)都會有趣味性的引入,有簡單的小實驗,有與生活相關的知識介紹,讓學生在這些有趣的知識活動中學習,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2.循序漸進,避免拔苗助長
初中生剛剛接觸物理,一切的知識對于他們來說都是新奇的、未知的,語言表達能力的養(yǎng)成也需要一個階段性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對學生的要求都要遵從一個由簡單到復雜的過程,在日積月累中實現(xiàn)質(zhì)的飛躍。在進行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時,可以先讓學生學會對課本中語言的理解分析,然后再訓練他們用自己的語言對物理知識物理現(xiàn)象進行概括綜合。
三、初中物理課堂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策略
1.加強學生的閱讀訓練與學習交流
新版人教版的教材內(nèi)容非常豐富,不僅有文字還配有大量的圖片,不僅有定理、規(guī)律的介紹,還配有詳細的說明,不僅有知識的學習還有一個小實驗小活動,給了學生更大的思維空間。眾所周知,物理知識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和嚴密性,學生要想光聽就能學好理解透幾乎是不可能的,那么就要他們自己加強閱讀,來培養(yǎng)對語言的分析能力。這里所說的閱讀不同于語文英語的閱讀,而是思考性的閱讀。學生在課前對所學的內(nèi)容進行閱讀,先自行理解文中的一些概念、公式,對教學的重難點做到心中有數(shù),這樣上課時就能夠提高效率。針對一些比較重要的概念、知識點,可以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了解這些概念的外延,對概念、公式有一個更深入的領悟,最后形成自己的理解,能夠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解釋。
其次,要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初中物理就是一門探究性課程,尤其是在上實驗課時,學生有大量的時間可以用于相互間的交流。由于是課堂的環(huán)境,學生交流起來語言也比較正規(guī),不僅能夠訓練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在交流中進行思維的碰撞,得到知識的完善與吸收??梢哉f,一個充滿交流的課堂是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最好的舞臺。
2.利用實驗現(xiàn)象進行語言表達的訓練
實驗課是訓練語言表達能力最好的場所,我們需要描述實驗該如何進行,需要觀察實驗現(xiàn)象,需要對實驗進行總結(jié)分析,描述是實驗課必不可少的過程,學生長期通過描述來訓練,語言表達能力自然培養(yǎng)出來了。老師在課堂中可以通過一些小實驗來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例如學習聲音的特性時,可以先用電腦播放不同的聲音,讓學生描述聽到的聲音是哪些物體發(fā)出來的,都有什么特性。如可以先后播放噪音和音樂,讓學生說說聽到的感受,然后分析這些聲音的不同之處,引入課程,進入頻率、音調(diào)、響度、音色的學習。然后,可以計算機輔助分析系統(tǒng)來發(fā)出不同的聲音,讓學生觀察自己描述音調(diào)、頻率與所發(fā)出聲音之間的關系。
3.通過課后練習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課堂教學結(jié)束后要想讓知識變成學生自己的東西就必須讓他們自己重新構(gòu)建、復習一遍。首先,每一章節(jié)學習完后,老師都可以讓學生自己對知識點進行分類總結(jié),對缺失的知識點進行搜索整合,構(gòu)建自己的知識結(jié)構(gòu),這本身就是一個物理語言的鍛煉過程。之后,可以在全班進行一個復習討論,每個學生都將自己的知識體系展示出來,由其他學生進行質(zhì)疑和提問,每一位學生則在復述中理解在交流中鞏固。課后習題的設計也要盡量覆蓋更多的知識點,尤其是要注重各物理概念、規(guī)律的使用條件和范圍,突出隱藏條件,因為學生在學習時關注的往往是如何使用這些概念、規(guī)律,老師的工作就是幫助他們將知識補全,讓他們學會去閱讀文字中的隱含條件,同時對物理知識的表達也有更好的了解。
綜上所述,語言表達能力是學習物理的基礎,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通過各種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力爭做到科學、嚴謹、合理、簡潔、富有邏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