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設計心理學范文

設計心理學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設計心理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設計心理學

第1篇:設計心理學范文

關鍵詞:設計心理學;產(chǎn)品設計;以人為本

18世紀60年代工業(yè)革命爆發(fā)以來,機械化生產(chǎn)逐漸取代手工勞動,成為主要的生產(chǎn)方式。為了追求高生產(chǎn)效率,設計并生產(chǎn)出大量高效率的機器設備,此時的設計體現(xiàn)的是“以機器為本”或“以技術為本”的設計價值觀念。它造成了勞資對抗、職業(yè)病、工傷事故,使人成為技術和機器的奴隸,引起了社會和心理病態(tài)等問題。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以人為本”的設計價值觀念產(chǎn)生了。在這種觀念下,“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認為應該使物適應人的特性,包括生理特性和心理特性等,例如適應用戶的需求、感知和認知等。從此設計中開始融入心理學知識,并立足于人與物之間,使物能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形成了物人關系的研究方向。

1.設計心理學

心理學是研究人和動物心理現(xiàn)象發(fā)生、發(fā)展和活動規(guī)律的一門科學。心理學的分類標準很廣,“以人為本”的設計是以動機心理學、認知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為基礎,通過設計達到滿足用戶需要的目的。

動機心理學產(chǎn)生于20世紀60年代的德國,動機心理學認為動機包括:價值、需求和能力三部分內(nèi)容,行動是有目的的行為,包括:意圖、計劃、實施、評價四個主要階段。認知心理學產(chǎn)生于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它將神經(jīng)科學、語言學、人工智能結合起來,為了驗證心理學研究結果、模擬人腦等。它主要研究作為人類行為基礎的心理機制,其核心是信息輸入和輸出之間發(fā)生的內(nèi)部心理過程。社會心理學是研究個體和群體的社會心理現(xiàn)象的心理學分支,例如時尚、流行、從眾等現(xiàn)象都屬于其研究范疇。

因此,設計心理學是設計學科與心理學學科交叉發(fā)展而產(chǎn)生的一門新興的應用性邊緣學科,目的是為了研究設計與心理間的相互關系及應用。

2.設計心理學在產(chǎn)品設計中的應用

產(chǎn)品設計主要包括功能、使用方式、審美等方面,設計心理學也是從這幾個方面來進行研究的,從而為設計提供相關的要素。

2.1 設計心理學與功能設計

功能是產(chǎn)品的重要屬性,也是工業(yè)產(chǎn)品存在的根本原因。產(chǎn)品的功能是靠物質(zhì)來實現(xiàn)的,是通過分析用戶的需要而決定功能內(nèi)容的。

需要是動機心理學研究的重要內(nèi)容,設計師首先要發(fā)現(xiàn)用戶的需要,從職業(yè)道德出發(fā)去適當規(guī)劃他們的需要。需要可以被分為目的需要和方式需要。相對來說,用戶的目的需要種類比較少,但是實現(xiàn)目的需要的形式卻是多種多樣。例如,用戶需要補充水份,這是目的需要,但是方式卻很多樣:喝水、吃水果、吃冰淇淋,甚至打吊水都可以。設計師就是通過職業(yè)技能和責任感,幫助用戶選擇適當?shù)姆绞絹韺崿F(xiàn)用戶的目的需要。

現(xiàn)在滿足用戶一種目的需要的產(chǎn)品種類繁多,都是通過不同的方式來實現(xiàn)其目的需要的,設計的多樣性主要在于對方式需要的各種考慮。同時,很多產(chǎn)品的改良設計往往是在不斷優(yōu)化產(chǎn)品,充盈用戶的方式需要。如果從用戶的目的需要出發(fā)創(chuàng)新出更多的方式需要,就可以設計出大量的創(chuàng)新產(chǎn)品,滿足用戶的需要。

2.2 設計心理學與使用方式設計

產(chǎn)品的可用性是評價使用方式設計的重要標準,主要表現(xiàn)在:易學習性、易記憶性、少出錯少、主觀滿意度高等方面??捎眯缘闹饕O計目的是通過設計提供用戶滿意的行動和認知條件和引導。

設計心理學在研究用戶的使用過程時,將用戶模型分為認知模型和行動模型兩個部分。用戶行動模型主要包括:用戶的目的意圖、計劃過程、具體實施、評價。同時,伴隨用戶的每一個行動過程,又存在著用戶的認知模型,包括感知、注意、記憶、理解表達、交流、學習和出錯等。

可用性的設計思想就是在分析用戶的行動和認知模型的基礎上,為用戶的行動和認知提供條件和引導。例如,一個房間的門,用戶會通過認知判斷其開合方式并進行操作,設計師為了提高門的可用性,可以通過設計門的把手、結構和標識等,為用戶提供行動和認知的條件和引導。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密碼鎖、指紋鎖等電子門的出現(xiàn)讓,就需要設計師為用戶提供更多的使用條件和引導,設計出人性化的使用方式,讓產(chǎn)品擁有良好的可用性。

2.3 設計心理學與審美

審美是用戶的一個認知過程,是產(chǎn)品外觀設計的決定性因素。通過產(chǎn)品外觀的設計,滿足用戶的使用心理需要和審美心理需要,改善、彌補用戶和社會的心理缺陷。

當前我國人民的審美觀念主要包括:傳統(tǒng)審美觀念、現(xiàn)代審美觀念以及后現(xiàn)代的審美觀念。用戶在接觸到一個產(chǎn)品時,會通過感知和認知產(chǎn)品的一些特性來形成審美感受。這些特性包括,造型、顏色、材料、工藝、結構等。因此,作為一個設計師為了滿足用戶的某些審美需求,就需要通過產(chǎn)品的特性來表達出這些審美感受。例如,工程機械、數(shù)控機床等大型機械產(chǎn)品都表現(xiàn)出厚重、體量等審美感受;而MP3、手機等隨身數(shù)碼終端往往都表現(xiàn)出精致、柔和等審美感受。

因此,在考慮產(chǎn)品滿足用戶的審美需求時,要分析用戶需要的審美感受。首先通過調(diào)查得到審美感受對映的設計元素,進而運用這些設計元素設計表現(xiàn)出產(chǎn)品的外觀。讓用戶通過對產(chǎn)品外觀的感知和認識形成對應的審美感受,從而滿足用戶的審美需求。

3.結論

設計心理學建立以心理學為基礎的設計思想,是為了彌補以往工程設計的缺陷。傳統(tǒng)的設計過程容易導致“以機器為本”或“以技術為本”的設計?!耙匀藶楸尽钡脑O計,首先考慮用戶的需要、使用方式和審美,從而促進功能、結構和外觀設計。在設計過程中,充分的考慮和分析產(chǎn)品與用戶的物人關系,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滿足用戶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

參考文獻

第2篇:設計心理學范文

設計心理學在包裝設計中的應用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色彩的在包裝設計中的運用色彩是設計心理學在食品包裝設計上的主要體現(xiàn),它能夠把食品的味覺感表現(xiàn)出來。如果要簡單的將色彩進行分類的話色彩主要分暖色調(diào)和冷色調(diào),暖色調(diào)以紅色、橘色、橙色為主要顏色,而作為暖色調(diào)的顏色會使人愉快與興奮,所以針對以暖色調(diào)的設計主要以年輕消費者為主,如可口可樂(圖1)和麥當勞(圖2)的包裝主要以紅色為主,因為它們能夠有效地讓年輕消費者在視覺上產(chǎn)生對其產(chǎn)品的興奮。冷色調(diào)主要以藍色為代表,藍色會給人清爽、冷靜、深邃的感覺,在食品包裝中主要體現(xiàn)在海產(chǎn)品、冰激凌、冷飲等。對于現(xiàn)烤類面點食品包裝設計色調(diào)以中黃、金黃為主,原因在于中黃、金黃明度較亮(圖3)。其原因主要是該類食品屬于油炸或烘烤顏色與包裝色調(diào)一致。消費者在選購此商品時能夠及時作出判斷,同時由于中黃、金黃色彩明度鮮亮,給人以新鮮感,容易讓消費者對食品產(chǎn)生食欲。作為特殊群體的兒童食品包裝色彩主要是從食品本身提取,并且進行夸張?zhí)幚?,色彩整體感覺醒目、絢麗,這樣能夠很好地吸引兒童的視線,適應兒童的視覺心理需求。同時在色彩的搭配上主要是以對比強烈的三原色、對比色為主,增加兒童對食品色彩的記憶力。著名色彩學家內(nèi)藤耕次郎、埃斯比爾克通過實驗證明,甜是黃色、白色、橙紅色、桃紅色,酸是綠色、藍綠色,苦是灰色、黑色,咸是白色、藍色、青色。因此,食品包裝色彩直接影響到兒童對食品口味的選擇。因而食品包裝設計師要在理解色彩味覺心理特點的基礎上進行針對性設計。紅色與綠色是青少年偏愛的色種,經(jīng)過心理學家的研究證明紅色與綠色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自然界中的紅花綠樹,作為精力旺盛、活潑好動的青少年來說,紅色與綠色的色彩感受吻合其心理特征。然而成年人相對于青少年來說顯得更加理性,加上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和文化知識的儲備量,在色彩偏向方面除了生活感官聯(lián)想以外,更多的在于文化因素的影響。中老年人的對色彩的要求相對緩和,傾向安靜、喜慶、溫和的色彩,這與他們的生活習慣、年齡層次息息相關。因此,作為食品包裝設計師應該考慮各個不同年齡層消費者的心理需求,針對性地設計包裝,才能滿足各個層次的消費人群。

(二)圖形元素在包裝設計中的運用在食品包裝設計中除了色彩對消費者的心理有重要影響外,圖形元素往往也是設計師必須考慮的。通常情況下設計師常常將食品味道的相關圖形或文字結合在一起,共同傳達出充滿樂趣的誘人的食品味覺信息。兒童食品的包裝元素大部分為卡通形象,可愛型為主,因為它具有親和力,符合兒童的心理需求。其中最為典型的兒童食品莫過于旺旺牛奶(圖4),整個包裝的色調(diào)為大紅色,畫面的主要圖形是一個俏皮可愛的兒童卡通人物笑臉,很具有親和力。由于兒童對卡通人物有一種親近感,當這可愛形象出現(xiàn)在小孩子們面前時,再加上那深入人心的廣告語,孩子們看到此款包裝后會非常地興奮,兒童天真活潑的天性立即就會出現(xiàn)了,馬上對這個可愛的兒童形象動心。旺旺牛奶食品包裝設計很好地抓住了兒童這一特殊群體的心理特征。青少年食品的包裝元素大部分為偶像劇人物、明星、愛情、游戲角色、流行語等,因為它具有一定的潮流感,符合青少年人的心理需求。如可比克薯片包裝(圖5),包裝色調(diào)大面積紅色體現(xiàn)年輕人的激情,同時寓意薯片口味為番茄味,畫面中間出現(xiàn)音樂明星周杰倫形象,一定意義上給人暗喻周杰倫本人也喜好這款產(chǎn)品,很好地迎合了追星族的心理需求。這款薯片包裝不僅從外形上針對性地傳達準確信息,而且畫面設計內(nèi)容吻合青少年這一人群心理特點。成年人更加注重商品的質(zhì)量,而對食品包裝設計沒有過多的要求。包裝做到簡潔、實在,而不宜過分強調(diào)裝飾性即可。然而對于收入較高的青年消費者,他們除了對食品的質(zhì)量有較高要求外,對食品包裝設計的美感也更加在乎。所以,針對此類人群在食品包裝設計上就應著重考慮提升品位和檔次,力求精美、優(yōu)雅,以突出消費者的審美和品位。中老年人的心理特點主要是希望自己長壽。因此,中老年人食品的包裝元素大部分為比較傳統(tǒng)的民族性圖形,如吉祥、長壽、書法水墨等,他們的心理需求圖形元素相對保守、傳統(tǒng),不喜過于花哨的圖形,往往在乎的是產(chǎn)品的健康和口味,同時對食品包裝設計需求更傾向于安全、實用和經(jīng)濟優(yōu)惠。例如蒼勁的松樹、堅韌的青竹、傲骨的梅花、富貴的牡丹、吉祥的龍鳳以及喜慶的裝飾圖案等。而主題文字要醒目突出,說明文字應偏大。這樣更貼合中老年人的生理、心理需求,進而提高他們的購買欲。

(三)情趣化的包裝設計情趣化的包裝設計是現(xiàn)今設計的潮流,它是設計心理學在食品包裝設計中運用新的體現(xiàn)。情趣化設計主要是針對社會弱勢群體——兒童。近年來,包裝設計市場開始轉向兒童食品,兒童食品包裝設計越來越受到設計師的青睞。兒童這一群體的心理與感知不同于其他人群,所以針對兒童食品的包裝設計師應該特殊對待。兒童的思維相對于成人思維處于幼稚階段,對待物體的形狀、色彩、大小與成人相比有著明顯的差異。情趣化的兒童食品包裝設計是針對兒童的心理特點量身定做的,情趣化設計不僅能夠吸引兒童的注意力,而且能夠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在消費的過程中帶給他們難得的情感體驗,使他們增長知識和開發(fā)智力,進而滿足身心需求。情趣化包裝設計主要分為觸覺情趣和視覺情趣,所謂視覺情趣主要是通過包裝的視覺要素如造型、色彩和材質(zhì)等要素來表現(xiàn)包裝的情趣語言,觸覺情趣則是通過包裝的觸覺要素如材質(zhì)和使用方式來表現(xiàn)包裝的情趣語言。設計包裝的目的在于使用實現(xiàn)其功能價值,不能使用的包裝也許只能成為一件藝術品。而對于一件優(yōu)秀的食品包裝設計來說,除了外觀設計的優(yōu)美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讓外在美和內(nèi)在美和諧同一,才能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二、未來食品包裝設計發(fā)展的趨勢

科技的進步給食品包裝設計帶來更多的可能性,除了傳統(tǒng)的結構造型、圖案色彩、材料特殊等方面的設計外,在技術上發(fā)展的空間變得巨大,尤其是3D打印技術的進步,食品市場上已經(jīng)出現(xiàn)一些3D食品“打印機”,能“打出”通心粉、能多益(nutella)等一系列東西。根據(jù)食品的種類可以“打出”相應的產(chǎn)品,例如可以將白糖直接加工成造型優(yōu)美的糖果,可以將甜蜜精致的婚禮蛋糕打印出來等。但在短時間內(nèi),市面上可能無法普及,3D打印機打印食品還處于一個實驗嘗試的初級階段,未來定會登上食品市場。據(jù)推測,未來的包裝設計與食品可能是一體成形的,除了食品本身可以食用外,外包裝也可以食用,這樣不僅極大地減少了包裝資源的浪費,同時包裝成本也會減少。

三、結語

第3篇:設計心理學范文

關鍵詞:建筑設計;心理學;人

建筑設計,是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設計者按照建設任務,把施工過程和使用過程中存在的或可能發(fā)生的問題,事先作好通盤的設想,擬定好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方案,用圖紙和文件表達出來,并使建成的建筑物充分滿足使用者和社會所期望的各種要求。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現(xiàn)象及其活動規(guī)律的科學。心理是人的感覺、知覺、注意、記憶、思維、情感、意志、性格、意識傾向等心理現(xiàn)象的總稱。本文就以空間、光影、心理中的形象記憶為切入點對大教東4進行分析。

1空間的糾結體驗——桌椅設計的不合理部分

空間是物質(zhì)存在的一種客觀形式,由長度、寬度和高度表現(xiàn)出來。而建筑空間是為了滿足人們生產(chǎn)或生活的需要,運用各種建筑主要要素與形式構成的內(nèi)部空間與外部空間的統(tǒng)稱。在感受大教東4的各種感官上,筆者表現(xiàn)出的是一種糾結的體驗。一方面,圓滑木質(zhì)的課桌在嗅覺和觸覺上給人以舒適、適宜從事思考和伏案的筆頭工作的感覺;另一方面,窄長的桌面視覺體驗,又給筆者一種不利于正常的上課作業(yè)活動的感覺。具體而言,就是桌面的寬度不利于課本、筆記本、文具等上課必備工具的正常擺放,且每人間隔的寬度不利于字跡書寫。為此,筆者對此桌面進行分析后了解到,其一,由于桌面長度較長,視覺對比顯得寬度窄;其二,桌面采用連成一排而非個體的獨立方式,給筆者一種私人領地受到侵占的感覺。故會有空間不利于正常上課作業(yè)的感覺。領域性是動物在自然環(huán)境中為取得繁衍生息等生存條件而圈定一定范圍的行為習慣,這里主要指在室內(nèi)環(huán)境中學習不擾或妨礙的心理范圍。人類學家赫爾在對動物的環(huán)境和行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人際距離的概念,根據(jù)人際關系的密切程度,行為特征將人際距離進行區(qū)分。而根據(jù)實地考察了解到,相鄰座位的人際距離在450mm之內(nèi),這樣的人際距離給人領域受到侵占的心理感覺。而工作間正常作業(yè)的桌面寬度的尺度標準為400~500mm,大教東4的桌面設計也不符合其基本工作作業(yè)尺度。人的空間知覺包括形狀、大小、距離、遠近、方位、方向、知覺,生理器官的信息接收和大腦的生理機制,又常依靠環(huán)境的幾種參照取得定性和定量的認識??臻g反映的開放性、封閉性、動感、靜感、險峻、雅秀、曠奧、幽靜,對人即客觀主體具有感染激發(fā)的作用。人的心理時空存在冗長、偏重、閉塞、壓抑、荒蕪、輕蔑、靈感等形式心理,可在環(huán)境設計中利用視錯覺進行心理調(diào)整。落實到具體建議而言,筆者想出的解決方案如下:在主體人的眼中,物理空間是有限的,而視覺空間、心理空間是無限的,形有斷而意相連。在距離遠近上采用在座位安排上兩人之間間隔一個空位,留下足夠的空間便于上課正常的作業(yè)活動,達到擴大空間感、減少壓抑感的效果。與此同時,教學上則減少采用大教東4作為大課的上課場所選擇。根據(jù)人流特點以曲線形式的墻面把人流引向某個確定的方向,利用空間的靈活分隔,向人們暗示另一個空間的存在,使人在不經(jīng)意中沿著一定的方向或路線從一個空間依次走向另一個空間,增強流動感和空間滯留性。在座位安排上,教室的師生座位安排如果是半弧形則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欲望,但現(xiàn)實中,講臺與學生的座位達到半弧形的效果是不切實際的。因此,根據(jù)現(xiàn)實條件,一方面,盡量擯棄后排的座位使用率,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另一方面,鼓勵講師走下講臺與學生盡可能多的人為互動。

2光影體驗——玻璃頂蓋設計的不合理部分

光與影的體驗和感受是直接和強烈的。對光影的感知主要是通過視覺獲得的,但是其他知覺可以感受到視覺看不到的光線。為此,筆者查閱光影方面的資料了解到,人們?yōu)榱四軌蚯逦厮伎迹瑢庥暗母兄蕾囂鞖獾拿靼底兓弯J利的視覺。思考通常與空白的心智和非集中的視線結合在一起。沒有變化的明亮光線,如同均質(zhì)和沒有變化的空間,它削弱了存在的體驗,抹去了場所的感覺,使想象變得遲鈍。人的眼睛更適合微弱的光線,而非強烈的日光。在如今,光線似乎僅是數(shù)量問題,窗戶也失去了中介和調(diào)節(jié)、關閉與開放、內(nèi)部與外部、私人與公共、陰影與光線這種二元世界的重要作用。首先,除了眼睛可以感受到的光線,皮膚也是感受陽光的重要器官,大教東4的玻璃頂蓋設計在晴天直射下方座位,會使皮膚產(chǎn)生灼熱的感覺。而福州的夏季又被冠以“四大火爐之首”,玻璃下方的座位成為教室的高溫區(qū)。就小環(huán)境而言,不利于正常的室內(nèi)作業(yè)活動。其次,就利于眼睛的健康和適合思考的光線而言,大教東4教室中偏后方的玻璃頂蓋設計,晴天有強烈的陽光照射,一方面光線不適合思考;另一方面,不利于眼睛的健康。最后,教室的窗戶設計上,采用了大面積的玻璃窗,更是剝奪了建筑的親切和私密性,在沒有窗簾遮擋的情況下,使得教室的環(huán)境給人一種“被迫生活在一種公共的環(huán)境中,本質(zhì)上說就是我們被迫地離開了家園”的感覺。此設計忽略了以人為本的設計本質(zhì),忘記了人們需要暗光的事實,忽略了微光可以給予人安詳?shù)臍夥铡τ诠庥霸O計得不合理的部分,建議改造頂蓋的玻璃設計,即將玻璃換成不透光材質(zhì),解決陽光照射帶來的不舒適感。另一方面,光源強烈的地方給人的感覺往往是視覺的中心,會提升焦點和注意力。

3藍色的形象記憶——環(huán)境顏色的不合理部分

記憶是過去經(jīng)驗在人腦中的反映,是人腦對世界刺激的信息儲存。其分為動作記憶、情緒記憶、形象記憶和語詞記憶。其中,形象記憶是最普遍、通用的一種記憶形式。藍色給人憂郁的感覺,而藍白相間又喚起了筆者對醫(yī)院的記憶。藍白相間的病號服,白色的床單,藍色口罩的醫(yī)生,治療室玻璃治療室內(nèi)的藍色窗簾。人們具有記憶和想象場所的內(nèi)在能力。感知、記憶和想象不斷地相互作用。而藍色窗簾和醫(yī)院相互聯(lián)系的想象在筆者的腦海種則不斷地交織,產(chǎn)生強烈的抗拒和不安全感,甚至可以回想起醫(yī)院里牙科的味道。教室中的色彩起著多方面的作用,有助于促進教學的活力,使環(huán)境更富于人情,避免了白墻黑板的冷漠感。色彩作為一種環(huán)境語言,以一種信號的形態(tài)出現(xiàn),對不同教室、不同場所的特征進行了表述。為了減少學生對陌生教室環(huán)境的疏離感,色彩能夠在復雜的教學空間中獨辟蹊徑,給學生提出現(xiàn)代教室的明確結構,從混亂的氛圍中脫穎而出。對此,筆者調(diào)查了大學城的各個高校了解到,教室大部分都是整齊劃一的“工廠式灰色系”,而高等教育需要拓展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工廠式灰色系”不免給人整齊劃一,統(tǒng)一的心理暗示,不利于思維的拓展延伸。木質(zhì)的黃色與淺綠色的搭配則可以滿足冷靜的思考,避免僵化的思維考量。因此,建議窗簾的顏色選擇淺黃偏白的色系,而教室的墻壁刷成淺綠色。

4綜合的知覺與整體的體驗

心理學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是多方面的,存在于建筑設計的每一個角落。通過調(diào)查北區(qū)教學樓大教東4這一小環(huán)境,筆者感受到的是知覺體驗的綜合性和全面性。這種糾結的體驗將建筑和空間作為一種動態(tài)的知覺,令筆者感受到建筑設計需要考慮的心理學細節(jié)是微小卻重要的。

參考文獻:

[1]劉懷敏.人體工程應用與實訓[M].東方出版中心,2011.

[2]沈克寧.建筑現(xiàn)象學[M].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8.

[3]陳喆.建筑倫理學[M].中國電力出版社,2007.

第4篇:設計心理學范文

關鍵詞:交互設計;格式塔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用戶體驗

引言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的發(fā)展和人們對產(chǎn)品使用體驗要求的提高,互聯(lián)網(wǎng)產(chǎn)品在市場中的競爭日益加劇,技術已經(jīng)不再是各大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保持市場領先地位的唯一核心競爭力,騰訊、百度、阿里巴巴等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紛紛成立UED部門,用戶體驗被提升到了企業(yè)的戰(zhàn)略級高度,一個用戶體驗設計良好的產(chǎn)品,會在當前產(chǎn)品同質(zhì)化嚴重的市場競爭中起到至關重要的決定性作用。在這個時代,一個成熟的產(chǎn)品經(jīng)理在設計產(chǎn)品中也不再局限于簡單的功能性設計,對用戶體驗設計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UI與交互設計是產(chǎn)品設計開發(fā)中十分重要的一環(huán),如何將產(chǎn)品的用戶體驗做到極致,成為UI設計師與交互設計師需要思考的問題。

一、心理學與UI交互設計設計的關系

UI與交互設計已經(jīng)形成了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學科,涉及人體工程學、認知心理學、行為心理學、社會學、數(shù)據(jù)分析、設計學等。一般情況下,公司的UI/UE設計師會由設計類專業(yè)或者心理學專業(yè)背景的人來擔任,然而,交互設計,寬泛地說(不限于互聯(lián)網(wǎng)產(chǎn)品),關注的是人與物體,人與環(huán)境,還有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為了做出好的交互設計,交互設計師要去理解人的行為,分析影響和驅動這些行為的因素與他們之間的關系,在理解人的交互,和需要什么樣的交互的基礎上對這些因素進行設計,創(chuàng)造出適合人的、符合人行為與心理規(guī)律的設計。根據(jù)唐納德•A•諾曼在著作《情感化設計》中的闡述,把交互設計中的情感設計區(qū)分為三個層次?,F(xiàn)在市場上的產(chǎn)品,能夠完美融合這三個層次設計的產(chǎn)品少之又少,想達到這個目標,我們需要研究的不僅僅是設計學維度的東西,而更要求助于心理學,對心理學的了解能夠幫助交互設計師學會用科學的方法去分析人的行為,讓設計師有更合理的理論依據(jù)去做下一步的具體設計[2]。下面,我們將重點研究“格式塔心理學”與“認知心理學”在UI與交互設計中所起的作用。

二、格式塔心理學與交互設計格式

塔心理學是西方現(xiàn)代心理學的主要流派之一,根據(jù)其原意也稱為完形心理學。1912年在德國誕生,后來在美國得到進一步發(fā)展。格式塔心理學主張在觀察現(xiàn)象的經(jīng)驗時要保持現(xiàn)象的本來面目,不能將它分析為感覺元素,并認為現(xiàn)象的經(jīng)驗是整體的或完形的(格式塔),所以稱為格式塔心理學。這是在UI與交互設計中實際運用最多的心理學理論之一。它主要包括:接近性原則;相似性原則;連續(xù)性原則;封閉性原則;對稱性原則等。

(一)接近性原理

在我們的認知規(guī)律里,我們更加傾向于把形狀上比較接近的元素看成是一個集合或者一個整體雖然圓形和三角形排布在一塊,但我們卻會在此時將距離近的圓形和三角形歸為一組。這個原則在網(wǎng)頁與APP設計中的頁面內(nèi)容歸組設計比較常見,設計師通過留白進行頁面內(nèi)容的歸組。為QQ的“動態(tài)”功能頁面,交互設計師在做這個頁面的交互的過程中,企圖將“游戲”、“購物”、“閱讀”、“音樂”和“熱門活動”放置為一組,他巧妙地采用了格式塔心理學中的接近性原則,將這5個按鈕在布局上用較近的距離進行組合排列,從而導致我們在觀察這個界面的時候,很容易受大腦中的“格式塔思維”所影響,很自然地將B部分的所有功能認為是一個組,C部分的所有功能為一組。

(二)相似性原理:

我們的大腦,通常認為相等或相似的元素形成整體或組合。我們會不自覺地認為它是縱向排列的。相似性法則也是我們在做UI設計中經(jīng)常用到的,同樣用了相似性法則,UI設計師將A組中的“好有動態(tài)”、“附近”、“興趣部落”按鈕設計得都比B和C組中的按鈕大很多,并且采用了橫向排列,用戶在使用這個界面的時候,就會很容易將A組與B、C組區(qū)分開來。

(三)閉合性原理

閉合性原理就是當元素不完整或者不存在的時候,人們會根據(jù)自己的認知經(jīng)驗和視知覺的整體意愿驅使,不完整的元素依然可以被人們所識別。

(四)主體/背景原理

我們在觀察一個界面時,會本能地將觀察對象分為主題和背景兩塊區(qū)域。在觀察對象中占據(jù)我們主要注意力的元素為主體部分(一般主體會被安排在最中間或者黃金分割位置),其余則為背景部分。“主體/背景原理”多應用于平面設計或者UI設計中,作為設計師的工作就是幫助用戶更好地區(qū)分好背景與主體,以協(xié)助用戶思考。這個原則也常用于網(wǎng)頁或者APP設計中在其他內(nèi)容之上彈出信息,作為需要引起用戶注意的內(nèi)容,此信息一般為暫時性且非常重要的,相對于跳轉頁面的形式,彈出信息的方式可以幫助用戶了解彈出的信息所處的環(huán)境,也可以精簡頁面結構,符合用戶對事物的認知規(guī)律,為手機系統(tǒng)與應用中常用的毛玻璃效果,這個效果就應用到了“主題/背景原理”。

三、認知心理學與交互設計認知心理學的核心觀點

認為知識是決定人類行為的主要因素。UI與交互設計師的工作就是對產(chǎn)品使用者的需求進行正確的認知和傳達,從而提高人們獲取并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和效率。人在識別某個圖像時,如果在過去的經(jīng)驗中有這個圖形或相似的圖形,我們稱之為“記憶痕跡”。如果用戶觀察到的圖形與“記憶痕跡”相符合,人們就能付出較少的認識成本來識別這個圖形。UI設計師或交互設計師在設計頁面時首先要從用戶最根本的認知心理機制研究入手,充分了解用戶的心理,設計出符合用戶認知心理規(guī)律的產(chǎn)品,從而能夠讓用戶獲得良好愉悅的使用體驗。

(一)UI設計中的“錯怪效應”

當我們體驗一款互聯(lián)網(wǎng)產(chǎn)品時,如果UI界面圖文排版不好的話,用戶會非常難以理解產(chǎn)品經(jīng)理的表達意圖,用戶會認為是整個產(chǎn)品都不好,而不僅僅只是認為其UI和交互設計不好。就像我們小時候因為不喜歡數(shù)學老師而不喜歡數(shù)學課的意義,這種心理偏見是人在成長過程中建立的本能思維習慣。人類思考問題和判斷一件事物好壞的時候,一個未經(jīng)過邏輯學訓練的人,會很輕易本能地調(diào)用付出成本小且獲得答案快的感性思維,即使其判斷結果往往是不靠譜的,而且往往大腦也會選擇相信。所以,我們在做UI排版時,一定要極為細致認真,不能做錯哪怕一個像素,一個排版優(yōu)美的UI對于一個產(chǎn)品是至關重要的。

(二)色彩與認知心理學

我們對色彩的認知是從孩提時代開始的,我們小時候都有劃破手指的經(jīng)歷,當紅色血液流出的那一刻,伴隨的是疼痛與緊張,當我們看到大自然的綠色風光的時候,會不由得精神放松。我們幾乎所有人都有這些“記憶痕跡”,我們在設計頁面搭配色彩時,也要遵循人的“記憶痕跡”,這樣才能協(xié)助用戶思考,不會產(chǎn)生歧義。當微信有信息提示時,為了引起用戶的注意,UI設計師采用了紅色圓形的提示標志,讓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到“未讀消息”上,從而避免漏掉新消息,正是應用了這一心理學原理。

(三)模擬生活中常見的事物

從世界上的第一個ICON開始,設計師就開始嘗試使用人們?nèi)粘I钪谐R姷氖禄蛭飦肀硎灸硞€功能,直到今天,這個設計原則一直沒有改變,只不過在視覺風格上由“擬物”做成了“扁平”,但是其設計原則都是源于“模擬”。在安卓與IOS的操作系統(tǒng)中,設計師把下拉菜單設計成像窗簾一樣,可以拉下也可以收起。在一些APP中,設計師采用了側滑式的交互設計,就像在模擬我們生活中及其常見的抽屜。這些真是非常贊的設計,在我們看到這些似曾相識的設計的時候,我們甚至不用學習就可以上手操作。

結語

UI與交互是產(chǎn)品與用戶溝通的橋梁,一個互產(chǎn)品(不局限于互聯(lián)網(wǎng)產(chǎn)品)的品質(zhì),UI和交互設計是產(chǎn)品開發(fā)中十分重要的一環(huán),UI與交互設計師要深入透徹地了解與分析用戶的心理規(guī)律,將心理學應用到產(chǎn)品的交互設計中,才能達到絕佳的使用體驗。同時,需要指出的是,我們在設計一個產(chǎn)品時,這些原則可以作為參考,但是“設計”這件事情本身并沒有規(guī)則,我們做此研究的意義并不是告訴大家設計師如果遵守某個黃金準則,產(chǎn)品就能脫穎而出了,我們研究這件事情的意義在于:我們需要找出產(chǎn)品為什么優(yōu)秀的規(guī)律,并且嘗試完善它、靈活運用它甚至打破它,我想,這才是設計師應該做的事。阿恩海姆所說:“如果藝術過分強調(diào)秩序,同時又用缺乏具有足夠活力的物質(zhì)去排列,就必然導致一種僵死的結果。

參考文獻

[1]DONALDA.NORMAN.情感化設計[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5:32

[2]基于環(huán)境交互心理學的集成吊頂交互設計研究[J].設計.2012年10期

[3]吳珊.格式塔心理學原理對平面設計的啟示[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08(5):03

[5]王林、宮穎.基于認知心理學的網(wǎng)頁交互設計研究[J].藝術與科技,2013(9).50

第5篇:設計心理學范文

1.1行為心理學

行為心理學是由美國心理學家華生在1913年創(chuàng)立的一個心理學的分支,他與其他的傳統(tǒng)心理學的區(qū)別就在于他更加強調(diào)人類的行為,從人類的心理與行為之間的相互影響的角度出發(fā),對人的個體進行研究。而不是單從心理學的人類意識層面進行問題的剖析。這種行為心理學的思考模式綜合兼顧了人類的行為與心理之間的關系,行為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客觀觀察法、條件反射法、言語報告法和測驗法等。

1.2行為心理學與園林設計

自古以來,園林設計的基本目的就是為了滿足人們的居住和生活需求。通過各類園林景觀和構件之間的相互搭配,能夠更好地為人們營造出一個美好的居住環(huán)境。而行為心理學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也是當前的一個新的領域,需要在園林設計時綜合考慮到人的心理需求和行為方式。如老年人希望園林能夠提供一個休閑的場所,因此在設計時需要考慮園林的遮陰與休憩設施的布置。而兒童則需要在園林中產(chǎn)生很多娛樂活動,因此在園林設計時則需要考慮到娛樂設施以及園林綠化的布置等。園林設計中考慮到人的行為心理需求,能夠更好地指導園林設計更加符合人們的需求,提高人們的生活愉悅感。

2.行為心理學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方式

2.1行為心理學對園林景觀布局的引導

在進行園林景觀的布局時,需要考慮到人們對于園林景觀的基本心理需求。因此首先需要考慮的是人們對于景觀私密性和開放性的要求。尤其對于城市居民而言,更加需要通過開敞空間以及私密性空間的結合,一方面保證戶外活動的連接性和溝通性,另一方面也能保證在需要的時刻能夠得到一些私密性的需求。如在一些私人庭院中或是園林中,都需要一些不受打擾的區(qū)域,能夠進行安靜的活動,如讀書、休息等。因此在園林設計時需要考慮到人們在這方面的需求,圍合的方式,不僅在私人別墅庭院,而且在城市街頭綠地、居住區(qū)、城市廣場上,創(chuàng)造出滿足人們需求的全封閉和半封閉的私密性空間。如通過設置一些冠蔭樹,同時輔以一些休憩的設施等,通過一些觀賞性較高的植物的布置,給予人們在私密空間內(nèi)的舒適感和愉悅度。而在開放空間內(nèi),如各類草坪和湖泊等處,則需要為人們的活動創(chuàng)造更好的條件。如盡量開敞的環(huán)境,動靜集合的布局設計,都能夠更好地滿足人們對于園林開敞性和私密性等多方面的需求。

2.2行為心理學對園林主要用途的引導

一般的園林設計主要是為了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以及對居住環(huán)境的需求,然而實際上從人們的行為心理學角度出發(fā),園林擁有了更多的功能與用途。如果一些特有的園林設置,如樹園、草藥園、科普園、專類園等,在這些特殊的空間中,能夠增加人們學習和認識大自然的機會,使參與者獲得滿足感。另外從人們的基本需求而言,園林能夠為他們提供基本的活動場所,而同時人們又需要活動場所中的蔭蔽性和舒適性,以及活動場地劃分的合理性。因此在園林設計時需要考慮到采用不同的植物組合以及格局的布置,滿足人們心理上的需求。如通過灌木作綠籬既可把大場地細分為小功能區(qū),既能擋風、降低噪音,還必須滿足人的審美和情感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可以通過設置一些園林設施,促進人們參與到園林綠化中,從而更好地引導人們的心理健康發(fā)展。

2.3行為心理學對園林服務設施的引導

園林服務設施的選擇以及布置位置將會對人們造成很大的影響,只有根據(jù)不同年齡階段以及居住區(qū)域的居民心理需求,對園林服務設施進行布置,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園林的基本作用。比如公共廁所的位置在園林中要適當安排位置,在人們可以明顯發(fā)現(xiàn)的位置,或者有明顯的標識牌。每個公共廁所的距離也應該根據(jù)人們的基本行走范圍來進行布置。垃圾桶等設施的布置則需要按照人們的活動范圍布置在人流量較大的地方。園林中的長椅等設施周圍需要設置一些蔭蔽措施,從而為人們營造一個更好的休息環(huán)境,同時各類設施的布置也應該考慮到不同年齡層次的需求。

3.結語

第6篇:設計心理學范文

色彩的心理作用有很多具體的表現(xiàn),比如,面對紅色或者處于紅色環(huán)境中,人們的心跳會加速,血壓有所升高,情緒處于興奮和沖動的狀態(tài);處在藍色環(huán)境中,人們的脈搏會減緩,情緒處于沉靜、沉悶的狀態(tài)。色彩能夠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理,從人的腦電波可以看出,人的腦電波對于紅色反應是警覺、警醒,對于藍色的反應是放松、自然。色彩的心理作用能力能給人的感覺帶來巨大的影響。而設計是為人服務的,因此在設計中,必須重視色彩,重視色彩心理學在各種藝術設計門類中的不同應用特點。色彩在室內(nèi)設計中起著改變或者創(chuàng)造某種格調(diào)的作用,會給人帶來某種視覺上的差異和藝術上的享受。人在進入某個空間最初幾秒鐘內(nèi)得到的印象百分之七十五是對色彩的感覺,然后才會去理解形體,所以,設計師要重視色彩對人們產(chǎn)生的第一印象,這是是室內(nèi)裝飾設計不能忽視的重要問題。

在商業(yè)設計中,要考慮到人們對顏色的方式。在Logo設計和其他商品形象設計中,要用不同的色彩和色調(diào)限定對于商品的情感基調(diào)的表達。心理學家們曾尋覓一種強有力的色彩和情緒反應之間的相關性,選擇正確的顏色,決定品牌的形象。比如,可口可樂用紅、黑二色作為形象標識;德芙用黑、褐色作為形象標識;麥當勞,德克士、必勝客,肯德基,等快餐店用紅色、橙色等歡快的、青春的、熱情的顏色作為形象標識;一些高端的奢侈商品,則用黑色、灰色、銀色、金色等作為標識。

在影視設計中,色彩心理學的應用也十分重要。很多電影都巧妙地運用色彩來制造各種各樣的心理效果。有的電影以一種色調(diào)貫穿始終,有的電影則在特定的場面使用特定的顏色。比如張藝謀的作品,就善于用色彩,在運用色彩營造情緒和情境的基礎上,用色彩來敘事,比如經(jīng)典的電影《英雄》就用了五種不同的顏色講述了五段不同的故事,傳達了五個不同的段落主題。

二、設計色彩心理的培養(yǎng)

在進行設計色彩心理培養(yǎng)的時候,首先要專注色彩共性的學習,比如每一種顏色的集體認知、民族認知、社會認知等,在此基礎上,還要重視對于色彩個性心理的訓練。要在色彩表現(xiàn)中重視主觀情感的表現(xiàn),使色彩擁有主觀之美是色彩設計師要重視的。在設計師學習了色彩的基本知識,認識了所有的顏色之后,可以進行色彩主觀性表達的專門訓練??梢栽谠O計中思考十幾甚至二十幾種固有的色彩,這些色彩要豐富,冷色、暖色、中性色應有盡有。要求設計師憑自己的色彩愛好挑選五種以下的顏色,將這五種色彩擴展到畫面中所有的物體設計對象中,對其它顏色可以完全忽視。如設計師選了橄欖綠、土黃、赭石等中性色,就可以以這幾種顏色為主,代替設計對象所呈現(xiàn)的其他顏色。這種訓練有色彩設計的理念和色彩的創(chuàng)意,轉換設計師的色彩觀念,改變設計師對自然色彩的過分依賴態(tài)度,變被動為主動,提高設計師對色彩的感悟力和創(chuàng)造力。

第7篇:設計心理學范文

1.1設計心理學的定義及實踐意義

美國知名的心理學家赫伯特•西蒙在他的著作中主張設計可以“作為一門人技科學的心理學。”設計是作為解決問題方式之一的心理學;國內(nèi)著名學者柳莎曾對設計心理學的概念做了一個總結:設計心理學是設計藝術學與心理學交叉的一個邊緣學科。它是心理學中的一個分支,同時也是設計藝術學科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研究設計主體心理、目標主體心理以及影響這些心理的相關因素的學科。簡單來說,設計心理學實際上是在心理學的基礎上將受眾的心理,特別是受眾對于作品需求的心理融入設計并指導設計的一門學科。因而在進行產(chǎn)品設計時,它不僅研究設計主體在設計作品時的心態(tài),同時也研究受眾在接觸作品時會產(chǎn)生的心理反應,即研究人的感知、思維和意向心理,并運用這些研究成果,來指導產(chǎn)品設計,使新產(chǎn)品的設計更好符合消費者的需求。設計心理學就實踐方面來說,其一,設計心理學為設計主體提供系統(tǒng)、科學的研究方法,提高人與產(chǎn)品的互動關系,增加產(chǎn)品的實用性與觀賞性。其二,能夠幫助設計主體來加深對產(chǎn)品設計中的本質(zhì)、意義的理解,從而提高藝術評價、理解、鑒賞能力。最后,通過對用戶的心理研究,設計主體可以對產(chǎn)品進行完善,使其符合用戶的心理需求,并制定符合用戶心理需求的營銷方式,從而能夠更好地迎接市場競爭的挑戰(zhàn),提高個人或者企業(yè)的競爭力。

1.2平面設計的主要研究領域

設計一詞來源于英文的“design”,分為很多種類別:環(huán)境、工藝、裝潢、園林以及平面設計等。平面設計主要有圖形、文字、色彩等元素構成,平面設計是以信息的表達和交流傳播為研究對象,以信息準確表達和高效的傳播為目的,對信息進行視覺化的加工和設計,從而滿足人們對信息交流的需要。平面設計是一項有目的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一個優(yōu)秀的設計應該是設計主體與設計用戶之間的交流。它具有實用和審美的雙重屬性,從這兩方面來說,設計學中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如何使設計變得簡單易用,充分發(fā)揮它的實用價值。這主要是解決“實用”問題,是建立在用戶的使用習慣、使用方式,使用途徑,安全保障等方面考慮。二是如何能夠使設計在滿足用戶基本的使用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使其能夠滿足用戶在消費過程中的多樣性需求,這樣便能夠提高競爭力。最重要的是如何能夠提高設計者的創(chuàng)造力,圍繞實踐中產(chǎn)生的心理現(xiàn)象與影響要素,為設計提供素材、設計方法和靈感來源,從而提高設計者的創(chuàng)造力。

1.3平面設計中的設計心理學

平面設計既是一門專業(yè)性學科,需要專業(yè)的設計功底才能夠發(fā)揮其作用,同時它也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可以細化為很多具體的種類:廣告設計、書籍裝幀設計、包裝設計、企業(yè)形象設計等。這些設計通過物質(zhì)化載體呈現(xiàn)給用戶,設計師通過這些設計與用戶進行交流,所以在設計師設計作品到用戶選擇作品的過程中無不體現(xiàn)著設計心理學的存在。設計是具有極強目的性的創(chuàng)造活動,設計師的每次設計都有具體的方向,在把握這個方向后就需要構思通過怎樣的形式來呈現(xiàn)這個主題,這個內(nèi)在的思考構思過程就是設計心理學在設計過程中的內(nèi)在體現(xiàn),不同的心理將影響甚至決定著最終的設計結果。設計心理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有很多基本的組成部分,包括設計理念,設計情感和靈感體現(xiàn)等。設計理念是指設計師將系統(tǒng)的理論學習具體應用到設計中的思維方式,是設計師基礎功底最基本的體現(xiàn),是作品的框架。設計理念可以通過閱讀、借鑒、吸取優(yōu)秀的設計師的理念不斷提高。設計情感是由設計師的主觀感情世界決定的,是由設計師的喜怒哀樂以及不同時期不同階段不同空間的心境決定。靈感則是最神奇的設計心理體現(xiàn),它可以使普通乏味的作品變得讓人耳目一新,靈感雖然不受設計師的主觀控制,不可能隨便出現(xiàn),卻可以通過一定方式增加其出現(xiàn)的可能性。1.4設計作品是設計心理的有效體現(xiàn)設計心理學作為一門指導性學科,始終貫穿于整個設計過程每個環(huán)節(jié),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人性化設計越向前發(fā)展,就越需要設計心理學的支持。作品是設計師和用戶溝通的橋梁,在平面設計中,主要體現(xiàn)在作品的外觀,如產(chǎn)品的包裝和網(wǎng)頁的界面。平面設計是一種視覺性語言,通過視覺對用戶的心理產(chǎn)生影響,會直接給消費者一種直觀的印象。因此,在現(xiàn)代產(chǎn)品設計中,設計者會通過粗壯高大的結構來體現(xiàn)宏偉氣派的感覺,通過稀疏纖細流暢的結構來體現(xiàn)優(yōu)雅柔美的感覺。例如:大型貨車、起重機、挖掘機等比較重型機械的結構都趨于結實緊湊,能體現(xiàn)其自身的力量感;飛機、跑車等產(chǎn)品的結構通常趨于光順流暢,所體現(xiàn)的則是靈動感與速度感。用戶在觀看產(chǎn)品的同時,會在心中產(chǎn)生直觀的反應,顏色是否合適,線條是否勻稱以及整體看起來協(xié)調(diào)性如何,然后會形成一個綜合性判斷:喜歡還是排斥。

2設計心理學與平面設計有機結合

是推動平面設計轉型的途徑好的作品應該是有血有肉的,如果只是簡單的進行線條勾勒顏色涂抹,最終完成的只是一具空殼,黯淡無光。平面設計也是一樣,應當注入設計師和用戶的情感作為作品的靈魂。當前平面設計的應用已經(jīng)非常廣泛,處于實用方面的成熟期,但與此同時,其發(fā)展已經(jīng)愈加緩慢,將設計心理學與平面設計的有機結合將能夠作出有效的突破。

2.1人性化的理念為前提

設計的核心是“人”,設計需要解決的問題從根本上來講就是解決“設計”與“人”的關系問題?!叭恕笔窃u價設計成果的唯一主體,所以設計應當符合“人”的評價標準,這個標準是由很多方面構成的,包括審美、價值取向、思維習慣和欣賞方式等。在產(chǎn)品造型的人性化設計中,當這些因素反映到消費者心理層面上,消費者表現(xiàn)出的就不僅僅是對產(chǎn)品表面特質(zhì)的反應,而更多是升華為心理上的體驗,或者是喜愛或者是厭惡。設計心理學正是基于這一點,深入剖析消費者的內(nèi)心世界,抓住人們情感變化的規(guī)律用以指導產(chǎn)品造型設計,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自然方面,人性化設計要研究諸如人體形態(tài)特征、心理特征等。在社會方面包括: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價值觀念、社會行為等,目的是解決產(chǎn)品如何適應人的各方面特征,為使用者創(chuàng)造安全、舒適、高效的工作環(huán)境。此外人性化設計具有很強的針對性,特定的人群,不同性別,不同年齡層等,這就要求設計師以適當?shù)脑O計表現(xiàn)手法滿足他們的需求。

2.2巧妙使用文字設計

文字的作用已經(jīng)不只是作為直觀的閱讀和傳遞信息的工具,已逐漸發(fā)展為視覺設計中的情感載體,在實際生活中,可以看到把文字應用在設計中表現(xiàn)出的突出的視覺效果。在設計中,應注重文字的排列方式、字體及大小以及和顏色的搭配,使其成為平面設計的一部分,增加作品的感染力,增強視覺傳達的效果。將文字應用于設計中可以更直觀地突出設計的主題,方便用戶在接觸商品時不用過于思考就可以了解商品的性能、構造等。另外,適當?shù)脑谠O計中添加流行性語言可以讓用戶耳目一新、興趣盎然,可以引起用戶對這個語言其他方面的聯(lián)想,從而增加了商品吸引客戶的效果,提高用戶選擇的可能性。

2.3色彩的搭配

色彩有冷暖、輕重、膨脹、進退與收縮等特性,當人們看到不同的色彩就會產(chǎn)生不同的心理反應,所以設計師在創(chuàng)作作品時,調(diào)配作品應立足于用戶的心理反應。用戶的心理反應是概括性的,需要通過商品、時間、地點等元素的具體形式體現(xiàn)出來。著名的美國包裝設計師帕維斯認為“一件商品的包裝色彩不但要華美艷麗,引人注目,而且更要重視其顏色的選擇,要與包裝內(nèi)容相匹配。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甚至采取錯誤的包裝顏色,將會鑄成大錯,從而削弱以至喪失買主的購買興趣。”人們在生活中往往對顏色形成定性思維,例如,紅色接近于火,代表著溫暖和熱量,綠色代表著生命和希望,黑色代表著莊重,灰色代表著傷心,所以設計師在設計商品時應該針對不同的商品進行顏色的選擇。橙色使人聯(lián)想起清甜的水果,美味可口,因此,在飲料和食品中應用橙色能夠刺激消費者的食欲,從而激起消費者的購物欲望。消費者對顏色的心理反映同時也受到季節(jié)的影響。夏季,天氣炎熱,酷暑難耐,如果此時看到一個紅色包裝的商品,消費者一定會卻之千里、冷眼相望的,因為紅色本身就代表著火和熱量。相反,如果將顏色換為藍色等冷色調(diào),刨去味道等方面的因素,其一定會成為最受歡迎的商品。與之同理,冬季,消費者需要的是溫暖而不是溫度的繼續(xù)降低,所以此時冷冰冰的冷色調(diào)包裝相比較而言肯定沒有暖色調(diào)受歡迎。

2.4設計中應注重構圖層次

在設計中構圖的層次感是非常重要的,這種層次感主要是指在一個作品中一定要輕重有別分清主次,次要部分去點綴主要部分,切記不可出現(xiàn)喧賓奪主的情況,所以在設計過程中一定要充分考慮圖形與元素之間的層次感,突出元素視覺效果吸引眼球的同時,更加鮮明地突出作品主題,才能給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5突出主題的時代風格

設計應當符合時代的潮流,符合當代消費主體的審美觀,適當?shù)膶⒊绷髟貞糜谠O計中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信息更新不斷加速的今天,會有很多時尚的元素產(chǎn)生,然而這種時尚是短暫的,被消費者寵愛的時間也是有限的,所以作為設計師若要設計一個優(yōu)秀產(chǎn)品,應當立足于潮流前線,有一雙前衛(wèi)的眼光,充分把握潮流在消費者心理的影響作用,巧妙地利用新穎的元素提高設計的水平。

3結束語

當代設計師應當立足于設計心理學與平面設計的結合,堅守人性化的設計理念,提高自身的設計水準,滿足特定的需求,從而推動平面設計的轉型和突破。一個優(yōu)秀的平面設計作品應是極具力量的,它可以通過文字圖片等感動用戶,可以向用戶傳達其設計背后的信息。什么樣的文字或者圖片可以觸動用戶的心靈,如何設計可以向用戶有效的傳達信息,這是對設計師能力的一個考驗,也是對其設計水平的檢測。

作者:崔寅 趙文浩 單位:哈爾濱商業(yè)大學

參考文獻

[1]柳莎.設計藝術心理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2]美.赫伯特.A.西蒙.關于人為事物的科學[M].楊礫,譯.北京:出版社,1987.

[3]謝潔.淺談平面設計中視覺審美元素的構建[J].現(xiàn)代裝飾理論,2012(4):185-186.

[4]吳珊.格式塔心理學原理對平面設計的啟示[J].吉林藝術設計,2008(4):3-21.

[5]張帥.設計心理學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11.

[6]毛選波.平面藝術的設計心理學研究[D].沈陽:沈陽航空工業(yè)學院,2009.

[7]李妙蘭.視覺傳達設計中的配色設計[J].現(xiàn)代裝飾(理論),2016(4):131.

[8]楊純.視知覺原理在平面設計創(chuàng)意中的探索與應用[D].鄭州:鄭州大學,2013.

第8篇:設計心理學范文

[關鍵詞]:設計心理學;產(chǎn)品設計

1、綜述

設計心理學這一概念源于美國認知心理學家唐納德.A.諾曼( Donald..A.Norman) 所做的被稱為“物質(zhì)心理學”的研究, 由于其研究內(nèi)容接近于設計心理學, 所以其著作“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被翻g為《設計心理學》。作為一名認知心理學家, 他在該書中寫到:“設計實際是一個交流過程, 設計人員必須深入了解其交流對象[1]。”國內(nèi)學者李彬彬在其專著《設計心理學》中對設計心理學的定義是:“設計心理學是工業(yè)設計與消費心理學交叉的一門邊緣學科, 是應用心理學的分支, 它是研究設計與消費者心理匹配的專題[2]?!焙洗髮W趙江洪教授對設計心理學的定義是:“設計心理學屬于應用心理學范疇, 是應用心理學的理論、方法和研究成果, 解決設計藝術領域與人的‘行為’和‘意識’有關的設計研究問題[3]?!庇纱丝磥?,,設計心理學是設計學科與心理學學科交叉發(fā)展所分離出來的一門新興的應用性邊緣學科,旨在研究設計與心理間的相互關系及應用它是建立在心理學基礎上,把人們心理狀態(tài),尤其是人們對于需求的心理通過意識作用于設計的一門學問,它使設計更能夠反映和滿足人們的心理作用。

蘋果公司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IT產(chǎn)品公司,自2007年了第一款iPhone手機起,對于手機市場甚至整個數(shù)碼產(chǎn)品市場都產(chǎn)生了巨大的沖擊。iPhone的誕生,不管是從外形設計、使用方式、銷售方式上,都是之前其他的手機制造公司所幾乎沒有嘗試過的。iPhone手機的出現(xiàn)不但顛覆了人們對于傳統(tǒng)手機已有的認識,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歷史,給“手機”這一常用物品下了新的定義。而在iPhone手機的設計中,在很多環(huán)節(jié)上或多或少都包含了設計心理學的原理。

2、蘋果手機設計中的設計心理學

2.1在外觀設計上的體現(xiàn)

始自德國并影響至今的現(xiàn)代主義設計始終提倡設計應當簡潔化,去掉不必要的裝飾,代表人物米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曾說過“Less is more”。而iPhone在外觀上的設計就十分符合現(xiàn)代主義所提倡的風格,整個機身幾乎就是一個長方體,沒有一點多余的無用裝飾,這一設計顛覆了傳統(tǒng)鍵盤式手機的式樣。特別是在2010年iPhone4問世的時候,蘋果手機的外形相較于其他品牌的傳統(tǒng)外形顯得十分突出(如今因為iPhone的出現(xiàn),各大手機品牌在外形設計上或多或少都有所效仿,所以差異不是很大)。正如《情感設計》中所說的“有吸引力的東西更加好用”,iPhone這樣簡潔干凈的外形不僅在美感上也能給人以震撼,而且能讓用戶產(chǎn)生新鮮感,抓住了消費者的眼球,在心理學上就比其他產(chǎn)品更有優(yōu)勢。

諾曼在《設計心理學》一書中關于“設計所面臨的挑戰(zhàn)”這一話題,提到了設計人員的兩個致命誘惑――過分功能主義和盲目的外觀崇拜??赡苁窃O計者深諳這一點,iPhone的外觀設計并沒有在追求簡潔的同時丟失其功能性。例如把iPhone4的側面金屬框變成了天線,再如iPhone 5S的“home”按鍵的一圈金屬材質(zhì)的邊框其實是指紋識別器等等,這一看出蘋果不僅避免了諾曼所提到的兩大誘惑,并且始終在追求外觀和功能的統(tǒng)一,在手機越做越輕便、美觀的同時保證功能不受影響。在手機外觀上,蘋果創(chuàng)造出了屬于自己獨一無二的簡約美感,雖然被大量模仿,但很難被真正的超越。

2.2在操作方式設計上的體現(xiàn)

有別于以往傳統(tǒng)手機的操作方式,iPhone的屏幕占了機身正面的80%,除了鎖屏鍵、HOME按鈕和音量鍵之外,幾乎所有操作都是通過用戶用手指觸摸屏幕來完成。這一操作方式相較于按鍵手機的優(yōu)勢就在于它更匹配與人們的下意識行為,設計心理學中所說的人類下意識活動的一大優(yōu)點即是速度很快,而且是自動進行的,無需做出任何努力,說白了就是人們根據(jù)以往的生活經(jīng)驗所產(chǎn)生的習慣性活動。從這一點上來說,蘋果的“下意識操作“在操作上比按鍵手機的”有意識操作“更易被理解和易使用,并且更快速。

例如,在iPhone屏幕上用手指從左向右滑動即是將顯示內(nèi)容向左側移動,反之亦然;想要將圖片放大,只要將兩根手指放在屏幕上做出分開的滑動手勢即可,這一動作十分像生活中的拉伸動作,以此來作為放大這一功能的操作一份貼切??梢钥闯觯琲Phone的操作與人們長期以來所形成的生活經(jīng)驗十分吻合,會給人一種在操作實體物的感覺。這十分符合諾曼提出的產(chǎn)品的可視性原則和匹配原則――機身外形已經(jīng)告訴用戶操作主要形式是手指觸摸(可視性原則);與下意識活動高度吻合的操作方式是產(chǎn)品十分易用(匹配原則)。另外用戶在操作進行時就能看到屏幕上的變化,從而得知操作是否成功,而不是在操作之后,這又符合了反饋原則。

正是這些來自設計心理學的用戶心理經(jīng)驗知識的應用,使iPhone的操作的人性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這一點后來也恰恰被證明是它最打動消費者的一點:高科技與人性化的高度結合。

3、總結

在產(chǎn)品設計中, 設計心理學在其功能設計、造型設計以及色彩設計中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一方面, 設計心理學利用傳統(tǒng)心理學研究成果為產(chǎn)品功能設計中結構、材料、工藝和經(jīng)濟性問題提供了指導和參考作用, 同時它也為產(chǎn)品功能設計中要充分考慮用戶心理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 為產(chǎn)品設計指明了新的發(fā)展方向; 另一方面, 設計心理學為產(chǎn)品造型設計和色彩設計提供了符合用戶心理需求的參考形式和參考色系, 使產(chǎn)品的造型和色彩能對人的生理活動和心理活動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 能進一步提高廣大民眾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質(zhì)量。另外,通過iPhone的設計可以看出蘋果公司對于外形、易使用性、人機交互以及營銷策略上的精益求精,使得用戶的各種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被真正關注,所以我們非常期待在其他領域也能出現(xiàn)如iPhone這樣充滿革命性產(chǎn)品。

[參考文獻]:

[1] (美)唐納德.A.諾曼(Donald.A.Norman),梅瓊譯.設計心理學[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第9篇:設計心理學范文

也就是說,作為設計師,你不能忽視心理學。因為人類大腦的這些原則,決定了人們對你的設計作何反應、如何相互作用。心理學原則和定律,你能夠將它們結合到實際運用中。

1.馮·雷斯托夫效應

馮·雷斯托夫效應告訴我們,某個元素越是違反常理,就越引人注目、令人難忘。

Hedwig von Restorff在1933年檢驗了這個理論。她讓實驗對象觀看一系列相似的物品。如果其中某個很特殊,比如說有聚光燈照射,那么相比其他物品,受試者就更容易回憶起這件物品。這條原則能以多種不同方式應用到設計中。最明顯的是如果你想要讓某物引人注目,就要使它特殊化,例如通過色彩、尺寸、留白等等區(qū)別于對手。

但是,由于人們更在意特殊物體,他們對于整體的印象就不深。思考是否要突出顯示某物時,要牢記它的負面效應。你是想要人們記住一件事情,就只有這一件事,還是說其他元素也同樣重要?如果所有都同等重要,你希望人們?nèi)坑涀?,就不要凸顯其中某個。

2.色彩心理學

經(jīng)驗豐富的設計師,對于色彩以及它與設計的關系,有著固定的理解。比如,藍色代表安全穩(wěn)定,紅色代表熱情,性感。橙色代表廉價。黑色代表逼格氣質(zhì)。但是,設計新人們?nèi)菀缀雎陨蕦π睦锏挠绊懀沁x擇他們自己喜歡的顏色進行設計。

即使你精通色輪,知道如何搭配互補色或者相近色,你有沒有考慮過你的設計如何影響受眾呢?

顏色給人們帶來的情感,會隨著文化和宗教背景而改變。以上列出的僅代表西方文化的觀點。

3.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可能你在高中或大學學過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如果需要回顧一下,請看下圖:

這個金字塔形,用來表現(xiàn)一個人要達到自我實現(xiàn),需要經(jīng)歷哪些步驟。例如,在能感受到愛之前,他們的生理和安全需求一定要得到滿足。

那這個在心理學課堂之外有什么用處?營銷人員和設計師們,可以將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應用于廣告和公共關系。在做設計海報時,就能用這套理論。想想你目標客戶的需求,他們買你的產(chǎn)品是為了實現(xiàn)基本安全需求?基本生理衣食住行需求?還是一種被身份認同被尊重的需求,身份的象征?還是實現(xiàn)自我價值?你的客戶需求處在金字塔的哪一層。你的設計如何激發(fā)他們向更高的一層邁進?

也可以用它來挑撥人們的情緒和需求,讓他們被吸引到你的設計中來。比如看看這些Salvation Army的海報,就在挑撥愛與歸屬感。(海報暫無)

4.席克定律

席克定律關系到一人需要多久來做出決定。如果人們有更多選擇,就需要更長的時間做出抉擇。某些情況下,需要花費的時間太長了,以至于他們根本做不出決定,因為決定的負擔太沉重。這就是你為什么在餐館經(jīng)常見到簡短的菜單——他們不想把顧客嚇跑。

這對于行動指令也成立。設計海報時,你可不能一下子講6件不同的事情,一個產(chǎn)品也不可能展示一堆賣點,不可能一張海報里滿是文字。盡量簡單直接側重闡述主要賣點。

你想要人們關注一兩個選擇。例如,你的設計或許主要是為了募捐,主文案是“今天就捐贈吧——撥打(888)888-8888”。二級文案“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通過一個二維碼,把客戶引向Facebook頁面。

5.面部辨識

在設計中加入人臉,是最有效的設計技巧之一??!可以吸引人瀏覽你的海報、網(wǎng)頁、或書籍封面。人們天生會被面部吸引——甚至我們能在沒有人臉的地方看出人臉來,例如月球或火星表面。更有甚者,研究顯示,當網(wǎng)站里加入了人臉,轉化率會增加。

這個概念有多種應用方式。

首先,可以使用面部來連接你的受眾。只要在設計中放上一張人臉,就更容易吸引訪客視線——即使那不是一張真實的臉,而是某個感覺像臉的物體。

還可以根據(jù)模特的面部和視線的朝向,來引導用戶的注意力。眼部追蹤研究顯示人們會循著別人的視線,就像跟隨指示箭頭一樣。

還可以使用面部來傳遞感情。有六種公認的面部表情:

快樂

難過

驚訝

害怕

厭惡

憤怒

利用這項原則,你立馬就能確定設計的基調(diào),并且跨越語言的界限進行溝通。

6.奧卡姆剃刀原理

奧卡姆剃刀定律(奧卡姆的威廉提出“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即“簡單有效原理”“切勿浪費較多東西去做,用較少的東西,同樣可以做好的事情。常見于企業(yè)管理組織正不斷膨脹,制度越來越煩瑣,文件越來越多,效率卻越來越低)

他告訴我們最簡單的解決方法往往是最好的。盡管這與其說是設計定理,倒更像是一個哲學概念,但它還是很容易用于設計中。

剛入行的設計學生們?nèi)菀讋?chuàng)造出復雜的設計,里面有許多不必要的元素,只是為了展現(xiàn)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但是,你會發(fā)現(xiàn)這些設計往往對用戶是不友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