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文學作品論文范文

文學作品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文學作品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文學作品論文

第1篇:文學作品論文范文

那么如何發(fā)揮文學作品的優(yōu)勢來提高學生的審美教育呢?《語文新課程標準》提出了這樣的教學建議:“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他們當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于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

一、披文——形象思維帶動學生感受美

人類對美的追求,總是從具體形象的感知開始的,美的形象印入大腦就會使人產生愉悅的心理體驗,進而產生審美心理效應。所以教師在教學文學作品時就要通過各種途徑直觀呈現作品所描繪的形象、意境,引領學生從具體的形象中感受自然美、生活美、人文美和藝術美。

文學作品種類繁多,應根據作品特點直觀呈現形象和意境。如學習《濟南的冬天》,教師就要帶動學生通過頌讀、描繪、聯想、想象,使作品所描繪的山、水、雪景、水藻、垂柳等各種景物直觀呈現在學生的眼前,使學生感受到濟南冬天的溫情美、舒適美,漸入意境而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學習魯迅先生的《社戲》就要帶動學生聯系生活經歷,調動學生形象思維,在大腦中形象再現小伙伴們搖船的畫面、看戲的場景、偷豆吃的情景。

文學作品中的形象和意境具有完整性的特點。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學習時決不能采取逐句講解、逐段分析的方法,而要在解決難點的前提下引導學生整體感受文本再現的形象美,教師要用自己豐富的美學知識和審美感受喚醒學生相關的經歷和感受,帶動他們張開想象的翅膀,融入作品的美境,豐富深化其審美感受。

教學文學作品對教師有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有廣博的知識、豐富的思想感情和高尚的心靈,教師還要加強自身的語言修養(yǎng)和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如果教師的語言貧乏,聯想力和想象力不豐富,作品中的形象、意境在自己的頭腦中都模糊不清,就無法使形象和意境在學生頭腦中活起來。

二、入情——情感熏陶引導學生體驗美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备星槭侨祟愖非笳胬淼脑瓌恿?,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最好的辦法莫過于以情感染。文學作品中“一切景語皆情語”,人物、場景、情節(jié)之中都蘊含著作者強烈的思想感情,要使學生受到作品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教師就要帶著感情去引導學生走進文本深入體驗作品的美,縮小作品和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教師和作者三者的感情實現溝通。

不同體裁的文學作品表達思想感情的方式不同,教師要根據作品的特點,采取相應的方法去引導學生體驗感受作品之美。如小說教學,教師要在學生了解故事情節(jié)的基礎上,重點引導學生通過品味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活動,走進主人公的內心世界,把握典型環(huán)境下的典型人物形象。主人公的形象在學生心中清晰了,學生才能對小說的思想感情有深刻的體驗。再如詩歌教學,詩歌是用精煉、形象、富有節(jié)奏感和音樂美的語言創(chuàng)造意境,表達感情的,但不同類型的詩歌表達感情的方式又不一樣,要區(qū)別處理。抒情詩側重于直接抒發(fā)感情,教師就要引導學生抓住思想感情線索體驗感悟;敘事詩有較完整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jié),就要引導學生從場景、人物、情節(jié)入手,逐步體會作品表達的感情;說理詩則要琢磨詩句所包含的深刻哲理,體會詩句之間的內在聯系,從而把握作品的感情。作品表達的思想感情在學生心中引起共鳴,學生就有了個性化的體驗,審美情趣也會在潛移默化中提升。

三、入理——理性分析啟發(fā)學生鑒賞美

感受了形象美,體驗了感情美,這還是審美的基礎階段,還要啟發(fā)學生入理。缺乏理性的感情是不穩(wěn)定的,只有升華到理性,學生的情感才會趨向穩(wěn)定,才能正確地鑒別真善美、假惡丑?!墩Z文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這就要求學生要對文學作品有理性的認識,完成由情到理的過渡,提高鑒賞美的能力。

以學習莫泊桑的短篇小說《我的叔叔于勒》為例,學生如果只限于對小說曲折故事情節(jié)的了解,對菲利普夫婦的自私、冷酷、貪婪、勢利、虛榮、惟利是圖的丑惡嘴臉厭惡痛恨,對于勒的悲慘遭遇同情可憐,那未免太膚淺了。教師要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探討金錢能夠影響到人與人的關系,這不僅在國外在過去,即使現在在我們的周圍也是一個深刻的社會問題;探討人性的弱點;探討人物形象的社會意義。嘗試了這樣深層次的理性賞析,學生就會對作品豐富深刻的內涵理解更深更透徹,對小說所表現的那個時代、那個社會、那種人性的丑惡都會有新的深刻的認識。有了這樣深層次的鑒賞,對提高學生的審美理解能力必然大有裨益。

四、拓展——實踐運用激發(fā)學生表現美

第2篇:文學作品論文范文

文學,一般是指以語言文字對社會客觀現實進行形象化表現的一門藝術,包括詩歌、散文、小說等文學作品,也包括搭建在文學作品基礎之上并具有特定文學功能的電影、電視等藝術形式。文學作品通過塑造形象,真實、具體、典型地再現社會生活,是一定時期內社會生活的集中、形象化的反映。法律主要指有權機關合法制定的成文法,但又不局限于此,還包括在特定階段或一定范圍內實際具備“法律”功能的文件、原則和規(guī)范,如民間的習慣法在民事法領域是民法淵源之一。法律是一種“他律”,是人類理性思考的結晶,其嚴密的邏輯性、語言的學術化、思維的明晰性等,成為法律條文構成的顯著特征。相對于經濟基礎,法律和文學作品皆屬于上層建筑,都是人文學科的核心內容之一。法律是一個科學的世界,文學是一個人文的世界。經典的文學作品的基本價值均是通過揭示人性來實現的,而現代法治型的法律也是把人作為表現的邏輯起點,以其內在固有的價值觀念熏陶人、教育人。文學與法律有著復雜的關系,文學可以一定程度上還原法律現象。從文學視角認識法律,能夠使人們對法律的認識更為深刻;從法律視角研究文學作品能夠較好地發(fā)掘出作品更深層次的內涵,而其更為重要的一個功能是可以對涉及法律的諸多現象進行一定的還原,引用涉法文學對法律社會學、法律思想史、比較法學、民法學、刑法學、法理學、犯罪心理學的教學有很大幫助。文學作品具有虛構性的特征,它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學具有法學學科所不具有的認同感和親和力,用文學的方式來彰顯的法律正義比以法學的形式來表現更容易讓普通民眾所理解和接受。法律作為文學作品形式表現出來,實際上是通過對廣義上的法律解釋來完成法律的任務。文學作品屬于具象邏輯思維,不同的正義觀念都能得到表達:每個角色通過溝通和對話闡釋自己對公平的主張,突破傳統的思維定式,而不僅僅是法官一個人的表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伸張法律正義的目的。法律為文學研究提供新的視角。法律作為一種社會現象,與政治、道德、宗教、歷史、心理、美學等意識形態(tài)密切相關,從而為文學提供了廣闊的描寫天地和豐富的素材。文學中的法律傳達了作者對所處時代的法律的全面認識和反映,涉及到法律中立法的指導思想、制定、執(zhí)行等諸多內容。在中外文學史上,文學對法律的回應普遍存在。翻開《史記》,不難發(fā)現,作品中涉及到很多法律內容,如《陳涉世家》提到:“二世元年七月,發(fā)閭左……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己失期——失期,法皆斬”,此段文字反映了秦朝刑事法方面的規(guī)定。又如馮夢龍的《醒世恒言》第八卷的《喬太守亂點鴛鴦譜》,是一起典型的民事和刑事結合的案件,反映了我國古代司法審判的重“人情”輕“法理”的特點。從法律的視角對涉法文學進行闡釋,才能發(fā)掘其豐富內涵,如馮象的《木腿正義》、朱蘇力的《法律與文學——以中國傳統戲劇為材料》和余宗其的《魯迅與法律》都對此作了積極的探索。

二、文學作品的運用對法學教學的重要意義

文學作品在法學教學中的運用,通常是指在教學中結合法學課程的內容,將文學作品中與法律相關的內容運用到法學教學中,讓法律知識與原理同文學作品相互關照,實現較好的教育效果。在當前要求提高法學教育的實效、推進法學教育的轉型這一背景下,法學的教學方法是其主要突破點,而將文學作品引入法學教學,不失為一種有益的嘗試。因此,在法學教學中運用文學作品具有深遠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有助于強化學生的現實認知、熏陶其人文品格

現代社會變革促使物質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與此不相適應的是當下人文精神的日漸衰落和價值關懷的日漸勢微。文學關注人,法律同樣關注人。文學是人學,法學也是人學,文學要尊重人性,法學也要尊重人性。不尊重人性的文學作品,其生命力不能長久,同樣,不尊重人性的法律,是一種不符合自然法則的強行法,即使勉強制定出來,也難以推行。即使短期內得以推行,其后遺癥也遲早會顯現出來。文學對正義的崇尚,對邪惡的鞭撻,這點和法律精神相通。法學教育不僅是職業(yè)教育,也是人文教育,法律人應當具備人文素養(yǎng)。文學作品張揚人的自由與人性的尊嚴,一般都展現著人文關懷,因此,在法學教學中運用文學作品闡釋法律現象和法律制度,可以使學生潛在地加深對人性的理解,樹立未來法律人深厚的人文關懷情懷。

(二)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理論素養(yǎng)、拓寬思維視野

在法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恰當地運用文學作品較為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可以在生動、輕松的氛圍之中增強其理解能力、培養(yǎng)豐富的想象能力,以此更好地掌握法學知識,避免講授式教學極可能出現的沉悶、乏味氛圍。此外,文學作品所反映的法律現象有可能會極大地超出書本理論知識的范圍,這比較有助于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性、發(fā)散性、批判性等法律思維方式,增強對實踐問題的理論分析能力。

(三)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果

單純的法律條文、法律理論的學習比較枯燥乏味,法律與現實生活聯系緊密,純理論性教學難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文學作品中存在較多地描述特定歷史時期的法律制度內容,如《水滸傳》中重要人物之一林沖,他的經歷足以說明宋朝刺配刑等刑罰使用的有關情況,《西游記》中的“倒換通關文碟”無疑與今天的出國“簽證”相類似。在法學教學過程中,善于發(fā)掘文學作品中所涉及法律知識的情節(jié),并對其展開一定的分析,用通俗的語言引導學生學習法律知識,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因此,將“法律與文學”相結合,對文學作品進行法律闡釋起到的課堂效果,是單一的法律規(guī)則教育所無法相比的。

三、法學教學中運用文學作品應注意的有關問題

文學作品浩如煙海、舉不勝舉,雖然許多文學作品具有一定的法學教育價值,但法學與文學畢竟是不同學科,其思維方式等都存在較大的不同之處。因此,文學作品的運用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并不是所有文學作品均能夠運用到法學教育教學中,當然也不是每個法學知識點都需要借助文學作品來進行學習。具體來講,在法學教學中,運用文學作品應注意以下問題。

(一)運用文學作品要適時

“適時”就是引用文學作品時要注意把握時機,按照教學內容,需要引用時才相應地進行引用。在法學教學中引用文學作品需要服務于教學目的,具體來講,是重點分析,并以此過濾出作品中所包含的法律信息,而不是進行藝術賞析。因此,如何選擇文學作品至為重要,對此,主要是要注重作品與教學內容的關聯性,應本著“源于教材,服務于教材”的原則適時引用。此外,選取文學作品還應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認知能力等,引用作品不能太艱深、太生澀。盡量選擇富有藝術魅力、學生比較熟悉的文學作品。為此,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熟悉相關文學作品的內容,并有效地收集對相關文學作品進行深度分析的文章,了解作品的法學價值。

(二)運用文學作品要適當

所謂“適當”,通常是指需要注意運用的準確性,即所引用的文學作品應對理解教材內容的內接可以起到畫龍點睛之作用,讓學生可以較為直觀地進行理解。文學作品雖然是現實生活的反映,但文學的真實是藝術的真實,不是實際生活的真實,通常是對生活的提煉,因而,作品中的法律生活和真實的法律現實存在著一定距離。因此,教師要努力提高文學素養(yǎng),在廣泛閱讀有關史料的情況下進行分析、比較,對學生學習法律知識極易產生誤導的作品不宜進行引用。

(三)運用文學作品要適度

“適度”,是指引用的文學作品應少而精。對文學作品的展示、分析、講解等占用的課堂時間不宜過長,引用的內容應符合教學內容,不應太多,不要較多地去追求趣味性、迎合學生的好奇心,不能沖淡了教學重點,應盡量控制時間,做到心中有數,詳略得當。因此,文法結合是教學手段,而不是教學目的,不能為了極力追求教學的生動效應而喧賓奪主,影響主要教學目標的實現,甚至將法學課上成文學鑒賞課或文學史課。

四、結語

第3篇:文學作品論文范文

關鍵詞:美育 自然 人性 情感

語文課程標準中規(guī)定要重視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fā)展,因此美育成了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它要求教師在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開發(fā)智力的同時,還要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我越來越感到在語文教學中,美育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喜愛,而且可以利用文學作品中各種各樣的美對學生進行“潤物細無聲”的熏陶,使學生的情感、趣味、氣質、性格、胸襟等得到升華,從而達到靈魂的凈化、人格的提升。

一、自然之美

大自然的美千姿百態(tài),數不勝數。上有變化多端的云海,浩瀚無際的宇宙,星光斑斕的夜空;下有波瀾壯闊的江河,連綿起伏的高山,遮天蔽日的森林;既有“橫看成嶺側成峰”的巍巍峰巒,也有“大漠孤煙直”的茫茫戈壁;有池生春草,曲徑風荷;有皚皚白雪,莽莽草原……這些無限美景,引得歷代文人墨客留下許多經典之作。而中學語文教材中對大自然之美描寫的文學作品也俯拾皆是:譬如《山居秋暝》這首詩,描寫的便是一幅秋天雨后清新自然的山中景色:一座雨后青松如蓋的高山,一輪皎潔如鏡的圓月,一條彎彎曲曲、潔白如練的小溪,淙淙流瀉于山石之上,一群天真無邪的姑娘們洗罷衣服踏著月色笑逐歸來,一片亭亭玉立的荷葉紛紛向兩邊披分,一艘順流而下的漁舟劃破了月色的寧靜向遠方搖去……

再如《荷塘夜色》中那流水一般的月光,以及月光下那綽約多姿的荷影,絲絲縷縷、若有若無的荷香,脈脈的流水和凝碧的波痕,一切都顯得那么恬靜、淡雅;還有《再別康橋》中那多情的康橋,那云彩,那金柳,那清荇,那星輝斑斕的夜晚……

“人創(chuàng)造環(huán)境,同樣環(huán)境也創(chuàng)造了人。”(《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一方面,人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可以改造自然,美化自然,使之成為適于人類生存的美好環(huán)境。另一方面,美的自然環(huán)境也能美化人,使人類變得更完美、更高尚。因此,閱讀這些作品時,就會讓學生產生對自然的熱愛,喚起他們對生活的美好回憶,同時也會讓學生展開聯想的翅膀,馳騁在想象的空間,對美的形象進行發(fā)掘、開拓,從而感知美、發(fā)現美進而創(chuàng)造美。

二、人性之美

車爾尼雪夫斯基在談到文學的作用時曾這樣說過:“詩人指導人們趨向于高尚的生活概念和情感的高貴形象:我們讀詩人的作品,就會厭惡那庸俗的和惡劣的事物,就會看出所有美和善的迷人的地方,愛好所有高貴的東西;他們會使我們變得更好,更善良,更高貴?!庇纱丝梢娨磺兴囆g(當然也包括文學在內),它的最基本的推動力,就是改善人生,呼喚人性,把人類生活提高到至善至美的境界。

文學作品是依靠文字來反映社會生活、詮釋作者在生活中的感悟以及對生命的體驗、喟嘆和期盼的。社會生活的主要貫穿者,便是人類,而人性又是永遠無法完全、完整地揭示出來的,所以一代又一代的作家、文學家在不斷地琢磨與探究中,在對社會生活的描述中,都闡釋了自己對人性的理解與看法。因此文學作品最能夠震撼人的心靈的,恐怕就是它所展示的入木三分的人性了。

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魯迅先生就以其犀利的筆調,對國民的奴性、愚鈍性、任人宰割的麻木性做了深刻的剖析。如他筆下的農民形象潤土,少年時身手矯健,靈活自在,經過幾十年生活的磨礪之后,變成了一個拘于禮數、反應遲緩的中老年農民。還有魯迅先生筆下的另一代表人物――《祝福》的主人公――祥林嫂,是一個在婚姻、生活方面終身都受到封建制度的制約、束縛與奴役的婦女形象,她是那個年代農村婦女的典型形象。還有人人熟知的阿Q,更是整個民族劣根性的集中體現。這些形象正如一個個制作精良并且個性鮮明的標本一樣,一直活躍在中國人的頭腦中,是那個時代人性受到禁錮的見證。

而另一位文學大家沈從文先生則是以一種優(yōu)美的、詩化的筆調將一副副湘西的風俗畫展現給了大家。他的文章質樸清麗、含蓄自然,筆下的人也是向善向美的。如《邊城》里的翠翠美麗、純真、熱情,對生活充滿了美好的憧憬與期待。這種淳樸的愛與美的展示,能使學生領略到藝術賦予人物的人性之美。

三、情感之美

美育中的情感教育,涉及的就是審美情感 。在文學作品中,有許多表現人間真情、友情、溫情的文章,它們就像一縷縷和煦的春風吹入學生的心田,引導著學生真切的體悟至真至純、盡善盡美的人間真情,從而激發(fā)他們尊老愛幼、團結同學、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第4篇:文學作品論文范文

論文關鍵詞 民間文學藝術作品 著作權歸屬 集體所有論

一、 問題的提出——從“烏蘇里船歌”糾紛案說起

(一) 案情簡述

“烏蘇里船歌”糾紛案緣起于1999年11月郭頌參加的一次中央電視臺晚會。晚會上,郭頌在演唱《烏蘇里船歌》時,屏幕上打出《烏蘇里船歌》的作曲者為汪云才、郭頌。主持人還在演唱之后說:“剛才郭頌老師唱的《烏蘇里船歌》明明是一首創(chuàng)作歌曲,可長期以來我們一直把它當作是赫哲族民歌?!惫瀸τ谶@一誤導性介紹并未糾正而是表示默認。該節(jié)目一經播出,立刻引起了赫哲族人民的強烈反響,他們紛紛表示本民族傳唱了多年的民歌經典一夜之間成了別人的不能接受。在赫哲族群眾代表與郭頌協商無果后,黑龍江省饒河縣赫哲族四排鄉(xiāng)人民政府以自己的名義一紙訴狀將郭頌告上了北京市二中院,本案歷經北京市高院二審終于塵埃落定,最終以郭頌敗訴收場。法院判決郭頌以任何方式再使用音樂作品《烏蘇里船歌》時,應當注明“根據赫哲族民間曲調改編”并在《法制日報》上發(fā)表音樂作品《烏蘇里船歌》系根據赫哲族民間曲調改編的聲明。

(二)本案存在的問題

本案最大的爭點在于原告是否為適格主體?郭頌提出的抗辯理由中就包括四排赫哲族鄉(xiāng)政府不具備原告的主體資格,由鄉(xiāng)政府提訟于法無據。民間文學藝術作品不同于一般的個人作品,其具有如下特征:一是群體創(chuàng)作性與個體傳承性;二是傳統穩(wěn)定性與時代變異性;三是信息變異性與文化開放性;四是載體有形性與信息無形性。 基于對民間文學藝術作品性質的不同認識,有學者提出要對民間文學藝術作品進行特殊的立法保護,認為特殊法保護原則的引入不僅能夠將民間文學藝術作品中包含的民族權力和經濟權利提到法律權利的高度,而且不影響整個法律體系的自恰性和邏輯性。 甚至有學者認為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保護已非知識產權制度所能調整的范圍,應當在非知識產權框架下予以討論。 本文認為對于民間文學藝術作品不管采取何種保護路徑,統統回避不了一個問題: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權利歸屬。

二、 權利歸屬基本原則的分析

(一) 利益平衡原則

民間文學藝術作品蘊含著一個民族和區(qū)域的文化特質,反映著它們獨具特色的精神面貌,存在著與市場機制相結合,創(chuàng)造巨大市場利潤的潛力,因而著作權權屬糾紛才會在近幾年來打得火熱。因此,如何調和各方訴求,找到利益平衡點就顯得至關重要。

就現實情況分析,主要存在下述三對利益沖突:第一,民間文學藝術作品原生地居民與作品的講述人、記錄人、表演者和傳承人的利益矛盾。口述者、記錄人和傳承人的貢獻不能抹殺,一方面是基于他們對作品的流傳確有貢獻的現實角度考慮,另一方面也考慮到應當通過利益刺激的機制鼓勵更多的人投身于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保護中。在“烏蘇里船歌”糾紛案中,郭頌就是一個表演者和傳承人的角色,雖然他不享有該曲目的著作權,但是不能因此就否認他對赫哲族民歌傳承所起到的作用,在為商業(yè)目的而使用該民間文學藝術作品時仍應保護郭頌作為該作品鄰接權人的權利。第二,不同民族區(qū)域或族群基于同一或類似作品而產生的利益訴求的對立。我們一般能夠判斷該作品大致來源于哪個區(qū)域,但對于其具體作者是哪個族群或個人卻無十足把握。這就會在不同族群中引發(fā)爭論,一旦處理不當有可能引發(fā)區(qū)域對立情緒。例如《烏蘇里船歌》糾紛案中赫哲族另一鄉(xiāng)政府對郭頌持否定態(tài)度。為此,本文認為可以依據各族群提供的證據將涉案各族群整體認定為著作權人。第三,民間文學藝術作品權利人與社會公共利益的矛盾。著作權本質上是一種私權,私權基于其特點,應當確立其保護的底線,防止因過度保護而造成對公共利益的損害?!吨鳈喾ā分幸?guī)定的合理使用、法定許可及強制許可使用制度就是具體體現。在私權與公共利益的博弈中,被引用最多的就是“公有領域”一詞,所謂公有領域是指不受知識產權法保護的領域,處于該領域的智慧成果可以為社會公眾自由利用。 在眾多的民間文學藝術作品侵權案例中,侵權人使用最多的抗辯也是該作品已經進入公有領域,不再受知識產權保護。如果在民間文學藝術作品侵權中不加限制地使用公有領域加以解釋,那么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著作權將名存實亡。

(二) 權利保障原則

作品講述人、記錄者和傳承人享有何種權利,學界有不同的聲音。一些學者認為應當將傳承人確立為著作權利人, 另有學者認為應將傳承人、記錄者、表演者和口述者置于鄰接權人的位置予以保護。 還有一些學者基于民間文學藝術傳承活動的不同類型和實質作用,主張視不同情況賦予傳承人以版權人或鄰接權人的法律地位。 本文傾向于第二種觀點。該觀點既實現了原生地族群與講述人、記錄者和傳承人的利益平衡,又保障了鄰接權人的利益。

(三) 傳承與發(fā)展兼顧原則

中國要在文化大國的基礎上轉型為文化強國,其關鍵在于轉變發(fā)展思路。既要在傳承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又要在保護的基礎上引入市場機制。文化產業(yè)的市場化發(fā)展能夠有效緩解文化發(fā)展上的財政支持不足,通過法律確權,能夠進一步激發(fā)各族群保護本民族文化的動力。長期以來,民間文學藝術作品權屬不明的狀況,實則造成了“公地悲劇”的后果。落實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權屬的根本目的在于更好地促進其發(fā)展,借助知識產權制度,實行文化與市場接軌,進而將軟實力轉化為經濟效益,并將其用在民間文學藝術的保護上。

三、 國內關于權利歸屬理論的回顧

(一) 個人所有論

持該觀點的學者認為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著作權應當歸屬于傳承人所有。在作品的流傳和發(fā)展過程中,傳承人對作品的貢獻是最為顯著的,由傳承人享有著作權是民間文學藝術版權難題的終結。 然而,該觀點表面將問題簡單化了,但是在實際操作層面至少還存在著以下障礙:首先,若傳承人享有權利,該如何確定權利的保護期限,是傳承人生前加死后50年還是永久無期限保護?如果是無期限永久保護,那么傳承人死亡,著作財產權是否能夠發(fā)生繼承,繼承人該如何確定?其次,民間文學藝術作品是同一族群或社區(qū)的成員集體智慧的結晶。傳承人對于作品的形成并無實質性貢獻,僅僅為其更好地傳承做出了一些輔工作。最后,對同一作品可能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傳承人,權利的分配又將成為繞不開的話題。此外,不排除極端情況下,民間文學藝術作品已無在世的傳承人。

(二) 國家所有論

民間文學藝術作品因其特殊性,不便于將其著作權分配給個人,又考慮到集體行使程序的復雜性和不可操作性,在該情況下,由國家行使所有權最為合適。該觀點最大的弊端在于忽略了知識產權的私權性質。該觀點嚴重背離了“誰創(chuàng)作作品,誰享有著作權”的基本原則。基于現實角度考慮,國家代行著作權多有不便,例如美國影視公司翻拍《花木蘭》一案中,如果由國家出面主張權利,那么就存在著以國家公權力對抗私主體的嫌疑,也容易影響兩國正常關系。

(三) 集體所有論

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傳承過程雖然復雜,但并不能否認其所處環(huán)境的封閉性,作品所屬族群之外的其他族群并未對作品的產生作有任何貢獻,自然不能享有任何權利。 依據著作權法的基本原理,著作權應當優(yōu)先歸屬于自然人,但是民間文學藝術作品與普通作品不同,不能一概而論,因此不能直接適用該原理,但是從另一個視角審視著作權集體所有并不違背這一原理。我國《著作權法》就對合作作品著作權的共有有明文規(guī)定。當然,著作權集體所有論并不是最佳的解決方案,只能說是三種理論中可操作性最強的一種。集體所有論從本質上看,只是進一步縮小了權利歸屬的范圍,并沒有做到最大程度上的確權。在司法實踐中至少還存在著權利遭受侵害時由誰提訟的問題。本文開篇提出的“烏蘇里船歌”糾紛案也暴露出這一問題。那么在著作權集體享有的前提下,如何進行維權制度設計也是我們需要探討的問題。就目前我國《民事訴訟法》和《著作權法》的規(guī)定來看,有以下兩種途徑:一是代表人訴訟制度。一旦發(fā)生侵權案件,作品原生地族群成員即可民主推選代表人,代表全體成員進行維權訴訟,訴訟行為對其未出庭的當事人同樣發(fā)生法律效力。并且案件訴至法院后被審查認為涉及的作品是民間文學藝術作品,法院就應當追加原生境群體成員作為當事人參加訴訟。 二是成立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該方式在我國已有相當的嘗試,例如1992年12月成立的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就屬于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它是專門維護音樂著作權人合法權益的非營利性社團法人。 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具有專業(yè)性、效率高等優(yōu)勢,相較于代表人訴訟更具可采性。

第5篇:文學作品論文范文

論文關鍵詞:靈感;生活的積累;外物的觸發(fā)

靈感是人類思維活動中的一種常見的思維現象,它客觀而又普遍地存在于人們的生活和思維之中,有著悠久的歷史與神秘的氣息。在西方,早在古希臘時代就有人提出了靈感概念,并試圖對其本質和規(guī)律予以說明,認為:靈感由“神”和“氣息”兩個詞復合而成的,意即神的靈氣?!办`感”一詞在英語里寫作inspiration,意思是靈氣(spirat)的吸人,它的原始意義也是一種降神術。翻閱我國古代眾多的關于本體感受的古代文論,可以找到“靈感”這個詞,卻沒有“inspiration”所包含的特定含義。這說明中西關于靈感的理論,雖然有不同的發(fā)展軌跡,都有自己獨特的概念形態(tài),但大致是相通的。本文試圖通過對中西文論中關于“靈感”的言論的比較和分析,淺探“靈感”的產生與獲得。

一、西方古典文論視野中的“靈感說”

在古希臘時期,許多人認為一個人如果能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文藝作品,那他準是接受了“神”的啟示。“靈感’,在文藝上的原始意義,指創(chuàng)作時一種神性的著魔,即獲得神的啟示,寫出優(yōu)秀詩篇”?!?縱觀整個西方古典文論視野中的“靈感說”,我們可以將之分為兩個階段,即:在西方文藝復興以前,主要表現出“神啟論”的特征,以柏拉圖的“迷狂說”為代表,強調“神靈附體”,神秘不可知;近代“靈感說”則主要表現出“天才論”的傾向,理論建構上以康德、歌德、黑格爾為主,強調人的本質力量,注重后天實踐的勤奮、經驗的積累。作為人類思想的結晶,他們對西方現代一些非理性主義的文藝思想,如尼采的“酒神精神”、叔本華的“天才”說等學說的提出有巨大啟示.但兩者都未能對“靈感”的產生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釋,存在著諸多不足。前者以柏拉圖為例,他的“靈感說”包括三個方面,即:靈感的源泉主要是“神靈憑附”;“靈感”的表現是“迷狂”;“靈感”的獲得過程是在“靈魂回憶”真善美的理式世界。這一“靈感說”的“神”不可見不可知,所賜予的對象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其可遇不可求,不僅充滿了唯心主義的神秘色彩,而且無益于創(chuàng)作,否定了人的自由自覺的努力。

黑格爾作為現代“靈感理論”的代表,力圖從“外在的機緣”與創(chuàng)造者內在的“自覺要求”相結合的高度去揭示靈感的本質及其產生的內在的機制。這是黑格爾較以往的學者高明的地方。但是,黑格爾關于靈感問題的考察,最終還是未能擺脫他的荒謬的“絕對觀念”體系的糾纏,因而他在靈感問題上所取得的成就最后還是淹沒在他的“絕對觀念”的無用的體系之中。

二、中國古代詩學中的“靈感論”

與西方以柏拉圖為首的一批靈感理論研究者相反,中國古代的靈感理論研究者更注重研究具體的藝術構思過程。特點之一,就是重主體的能動性和情志的抒發(fā)。由此產生的概念形式,自然不是那種“神巫交感”的“靈感”,而是“應感”、“興會”、“性靈”等文藝心理學術語??梢?,從“人物溝通、心靈感應”這個基本論點出發(fā),我國的靈感理論得到了不同于西方的獨特發(fā)展。在我國文學史上,最早將靈感說與藝術構思聯系在一起的是陸機。之后的文論家如皎然、嚴羽、李贄等也有諸多關于“靈感”的言論,但陸機的觀點比較全面而具有代表性。在《文賦》中他詳細地描述了靈感現象,即“應感興會”,指出“靈感”即是刨作時文思最為暢達,感情最為充沛,思維最為活躍,形象最為鮮明的心理狀態(tài),說明了激發(fā)作家產生靈感的是心與物的相互作用,是物之觸動和心之感發(fā)的結果。不管從靈感產生的來源(情與境會)、心境(虛靜自然),還是從靈感的積蓄過程(勤于思考和讀書)來說,中國的“靈感論”都與西方的“神賜天啟”說有著本質的不同,我國的文論家將靈感理論與藝術創(chuàng)作實踐結合得更緊密,展開得也更充分。但不足之處在于既沒有形成系統的理論,甚至只是只言片語的感悟式抒寫,也沒有對靈感產生的心理作出細致深入的探討。

三、“靈感”的狀態(tài)與特征

關于靈感到來時的心理體驗,從柏拉圖關于靈感的“迷狂說”和我國古代詩論著作中的一些描述中,如劉勰“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嚴羽“其妙處透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可以大概知道:

靈感就象夢境一樣,作者沉醉其中,卻又難以名狀,它突如其來又轉瞬即逝,它是創(chuàng)作的最佳狀態(tài)。在這短暫的體驗中,作者沉浸在一片純凈而完善的幸福與自在之中,擺脫了一切焦慮、緊張等束縛,與世界融為一體。這種盡善盡美的境界解決了一直作者困擾的問題而有了豁然頓悟的感覺,因而獲得了一種喜悅以至狂喜,伴隨著不可遏止的激情。由此觀之,靈感狀態(tài)具有孕育的長期性、出現的突然性、形式的模糊性、消失的瞬時性和結果的創(chuàng)造性等基本特征。

四、“靈感”的生成與獲得

在了解了“靈感”來臨時的狀態(tài)后,我們嘗試著從心理學的角度闡釋這一現象的生成與獲得。弗洛伊德、榮格的關于無意識理論為之提供了理論依據。通過意識與無意識的區(qū)分,“靈感”這種不受自覺意識控制的力量得到了較為合理的解釋。無意識被認為是人的智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不竭源泉。靈感出現之前,人們對某一問題已有長時間的思考,雖思而不得其解但已觸到問題的實質,這些在大腦皮層留下了痕跡,當有意識的思考中止時,無意識的認知活動卻仍然繼續(xù)進行。當人們處于高度放松的時候,在某一刺激的引發(fā)之下,長期沉積在無意識中的信息與意識之間溝通,靈感便跳人人們的大腦。由此看來,靈感的產生經歷了一個由顯意識到無意識、再由無意識到顯意識的過程。

(一)由顯意識到無意識——生活的積累

靈感來源于現實生活的積累。柏拉圖把靈感現象概括為“靈魂在迷狂狀態(tài)中對于天國或上界事物的回憶和觀照”,這里的“天國或上界的回憶”,正是現代意義上作家個人的記憶、潛意識的顯現。這個“積累”是多方面的,我們將之統稱為“體驗”,分為“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绑w驗”的范疇大于“生活積累”,它是融生活經歷和生命情緒為一體的,就是從這個意義上,我們說文學是“作家體驗的表述”。

從“有意注意”來說,作家可能會為了心中的某一個題材而深入現實生活尋找寫作材料,如作家周立波扎根于創(chuàng)作的現實環(huán)境體驗生活;也可能會為了某一個典型形象而對生活原型進行獨特的選擇并對其獨特的言行舉止進行深入的觀察,如高曉聲筆下的新時期的農民陳煥生,之所以能夠成為新舊交替時期的農民典型,就在于作者將當時生活中農民身上的“半新半舊”的思想賦予了這個特殊的角色;而最通常的“有意注意”莫過于閱讀積累。

與“有意注意”的目的性和局限性相比,“無意注意”則具有無限的開放性和歷史積淀性,“無目的觀察比有意觀察還有效”在通常情況下,“無意注意”可能會被我們很快遺忘,但有特殊感情參與的無意注意會不受意識控制地積淀到無意識之中。它不僅有利于形象的記憶,而且因了感情的獨特會使得這一記憶在喚起時獨具特色。如,同是對貴族生活的描寫,托爾斯泰的筆下充滿了矛盾與辯證,曹雪芹則是看透名利的虛空與嘲諷。

“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的界限很多時候是十分模糊的,比如缺失性體驗、豐富性體驗、孤獨體驗等,幾乎可以說是混合的注意。在實際的文學創(chuàng)作中,更是兩者的結合,“有意注意”立竿見影的效果得益于“無意注意”的啟發(fā)和補充,“無意注意”只有得到“有意注意”的整理、淘汰才能成為形象元素。如韓少功的《暗示》和《馬橋詞典》所呈現的“知青寫作”,即:在苦難的生活中看不到對苦難的抱怨,對人性美的揭示勝過對人性丑的鞭笞,苦澀的記憶里不乏對那~段生活的美好懷想?!爸唷斌w驗刻骨銘心,但這種體驗在當時絕不是美好的,只是時過境遷,用現今的眼光去回憶,濾去了苦難的外衣,裹上了現今的反思,是作家將“有意注意”融合于曾經的“無意注意”,從而促成了新的體驗的生成。

生活的積累當然不只是簡單地等于以上所說的“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它甚至可以是作家所經歷所感受的人世萬象,比如,隨著年齡日益完善的人格,作家平日的練筆,在練筆時激發(fā)出的思想火花和在練筆中造就的文從字順的功力等等。限于篇幅,這里不再展開討論。

(二)由無意識到顯意識——外物的觸發(fā)

靈感的來源是藝術家大腦中生活和知識積累的突然泛起,是外物誘發(fā)所致。這里所說的“外物的觸發(fā)”包括來自外界的偶然機遇與來自內部的積淀意識。這兩類現象,不僅激發(fā)信息的來源不同,而且發(fā)生機制也不一樣。我們將在下面的內容中具體討論:

由外部機遇引發(fā)靈感是最常見、最有成效的,這類靈感的激發(fā)大致可以分為大致可以分為四種情形:一、思想點化,如在閱讀或交談中偶然得到某種閃光的思想提示;二、原型啟示,如白楊樹之于茅盾的<白楊禮贊》;三、形象體現,如生活中的阿Q之于魯迅的《阿Q正傳》;四、情境激發(fā),這里的觸發(fā)媒介不是某種具體的信息,而只是一種氣氛、一種情境。

以上四種類型,歸結起原因來,便是作家的生活積累與外物之間有一種“同化”優(yōu)勢,即:作家的美感經驗并不僅僅是靜止地被動地接受外來信息,而是主動地活躍地與其發(fā)生契合,將自己的情態(tài)賦予對象,因而即使面對同一事物,作家較他人而言,藉著敏感和積淀,更有一種獨特的親切感和選擇的傾向性,從而形成外在物象和內在心象的融合。

來自內部積淀意識的靈感,由于其發(fā)生機制深植于人類的潛意識活動中,其表現形態(tài)也更為復雜。我們暫時將其分為兩類來探討。一種是由無意遐想產生的思想火花,如作家在散步或郊游等休閑時因沉思或回憶而閃現的靈感,它多是因為心情的放松而使得積淀在無意識中的體驗自由涌現,這一類情形還可以是在幻夢中出現,傳說作家郭沫若經常從睡夢中跳起,抓來紙和筆記錄下夢中偶得的詩句,且都是神來之筆??傊?,這種自由的無意想象都是作家在內心寧靜時充分調動和依從無意識的結果。與這種輕松心態(tài)下產生的靈感相反,我們稱之為“潛能的激發(fā)”的靈感則是“人腦中平時未發(fā)揮作用的那部分潛在的智能在危機狀態(tài)中的突然激發(fā),如廣為人知的曹植作出七步詩的故事等。這種純粹在無意識中出現的靈感最奇特,也是唯心主義、神秘主義迷霧籠罩最濃的一類,但究其根源,不難發(fā)現它仍來源于生活的積累,它沉淀在我們的無意識之中,在放松或情急之下,意識對這些信息進行自由或快速的梳理和篩選,從而使其清晰地浮現在腦海中。

第6篇:文學作品論文范文

關鍵詞:高中教學;經典文學作品;價值

經典文學作品之所以能夠被眾多的讀者所閱讀,并且人們判定成經典文學作品,不僅是因為其已經具有了物化形態(tài),還因為其會對個人優(yōu)秀思想品質的形式、身心健康發(fā)展、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等產生較大的影響。尤其是高中教育教學中的經典文學作品,更是會對我國的基礎教育事業(yè)帶來一定的積極影響。

一、文學作品對個人的價值

(一)舒緩身心壓力

由于高中生正處于將要面臨人生第一個重大選擇的階段,使得其所承受的來自于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心理壓力相對較大,這對其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帶來了較為不利的影響。而一些帶有一定幽默性的文學作品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我們舒緩這種心理壓力,讓我們的身心都能夠得到愉悅的感覺。此外,小說類文學做平中的一些情感的表達,也可以滿足我們高中生在不同階段的心理追求,使得我們相對比較過剩的精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良好的釋放。

(二)擴大高中生的認知范圍

經典文學作品中豐富的內容,對于幫助正處于高中的我們認識自我、人生、世界社會和他人等都具有較大的幫助;并且,其中一些具有再現社會人生和人性等類型的文學作品還可以進一步豐富我們的人生閱歷。通過閱讀文學作品,高中生可以在進一步了解社會和人生的基礎上,提升自己處理做人做事的能力,在文學作品中對自己、老師和他人有一個新的認識。這樣一來,在閱讀和理解文學作品的過程中,高中生不僅能夠豐富自己的文化知識,還可以在作品中找到自己的歸屬感,并樹立起正確的人生目標。

(三)幫助學生完善人格

由于高中生仍舊處于較為叛逆的階段,其身體和心理也都在逐漸的走向成熟。在這一階段,我們的人格、心理和審美情趣等相對都不是十分的完善,而閱讀經典的文學作品,不僅能夠給予我們美的感受,還可以以作品中的任務為榜樣,讓自己樹立其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提升自己辨別人事物的能力。

二、文學作品在群體中的價值

(一)對社會群眾的影響

通過對高中文學作品的研究分析可以發(fā)現,很多社會運動之所以能夠興起,且影響范圍可以迅速擴大的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文學做平對社會群眾思想和發(fā)展形式產生的重要影響。與此同時,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對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而這種追求又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得到的,正處于青春期的高中生更是如此。這樣一來,就會導致很多的高中生為了能夠使自己的心理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滿足,便將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了一些結局十分美好的文學作品之中[1]。此外,高中生正處于一個即將要步入到社會的階段,所以做好自身溝通交流能夠的培養(yǎng)十分的重要,而文學作品中一些能夠全面表現社會現實情況,提升學生溝通交流能力的內容,不僅可以滿足高中生自身對于同外界交流過程中的一定需求,還能夠幫助高中生對社會現狀有一個基本的了解,以便使其在未來可以更好地融入到社會生活之中。

(二)教育價值

在高中學習過程中我們所接觸到的大部分經典文學作品都來自于語文教材,而從內容上來看,這些被編入到教材之中的文學作品不僅十分的經典,而且還帶有一定的教育性特點。就教材中的文學作品本身來講,其不僅可以讓我們學習到更多的語言文字、掌握較多的寫作技巧、了解文學作品的相關知識和高中生應該掌握的語文文化知識等,還可以讓我們的思想意識得到良好的熏陶,成為我們靈魂的導師[2]。其中,魯迅先生的文學作品就帶有這種教育作用;并且,魯迅先生棄醫(yī)從文的決定,更是因為其看到了文學作品對于人類靈魂培養(yǎng)具有的重要作用。

三、經典文學作品在經濟方面的價值

文學作品的此種價值主要是由其自身帶有的商品性屬性所決定的。伴隨出版印刷行業(yè)在現代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文學作品商品性這一特點也愈發(fā)的凸顯出來,從作品的生產者到銷售者,其都會為文學作品賦予一定的市場價值,而這種市場價值則正是決定作品經濟價值高低的關鍵因素[3]。高中的經典文學作品作為當前銷售量較高、市場份額較大的一種文學作品類型,其自身的經濟價值更是無法估量的。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中經典文學作品帶有的價值主要表現在其自身的工具性上,這使得不同的主體便可以借助文學作品這一工具來滿足自身的相關需要。雖然不同的主體帶有的目的性和意識性比較強,但是其還帶有一定的客觀性。因此,在高中教學過程中,經典文學作品對高中生個人思想意識和整個高中群體的都會帶來十分巨大的影響,具有較高的教育教學價值。

參考文獻:

[1]張翠娥.高中經典文學作品的生態(tài)閱讀教學[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14(05):50-51.

第7篇:文學作品論文范文

20世紀以來,電子媒介的迅速發(fā)展極大地拓展甚至開辟了新的文化藝術領域。對于20世紀的中國文學來說,如果說,上半個世紀還主要是由印刷媒介在承載傳播現代文學作品,到了下半葉的80、90年代之后,則是由電子媒介通過新技術將中國當代文化帶入了影像時代,在文學領域內掀起了一次次視覺轉向的熱潮。本文想在此梳理一下影視藝術與當代文學之間的新興關系,并探討文學在新媒介包圍之下的發(fā)展走向。影像時代的來臨,對人類的藝術文明意義深遠。它拓展了人類的藝術領域,早期文學的媒介載體,主要是紙質媒介,影像技術把文學由傳統紙媒搬上了銀幕,膠片、銀幕等影像設備是它的載體,憑借新的技術載體,電影和隨后產生的電視,把現代人帶入了新的文化格局。電影這一藝術門類“創(chuàng)造一種摹本,一種獨立的存在,依據深入、認同的美學定律創(chuàng)造一種完美的幻覺,使人生成為視覺的公開的和戲劇的?!保?]15在此之前,同樣內容的藝術作品,由于承載媒介的形式相對單一,效果也因此單一。影像技術影響藝術的生產與門類的拓展,是其對人類文化藝術的一大重要貢獻。影像技術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給人帶來的視覺沖擊力,是紙媒的文字所完全無法具備的。在此之前,文學集中地用書籍、報章、雜志來刊登、傳播、保存,媒介的性質,決定了文學創(chuàng)作與閱讀的抽象性,換言之,只有掌握了文學符號的人,才有可能閱讀與體驗相關的文學作品,這一屬性也從文化階層的層面,構成了文學藝術的精英性,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文學的寫作與閱讀,是屬于精英階層和有一定文化能力的人,沒有接受過文字符號教育的大眾,是被排斥在文學的閱讀與體驗之外的。這種文化格局的重大突破與改變,也正是得益于影像技術的來臨。影像藝術,以其視覺的直觀性,得以讓所有文化階層的人都可以接受和體驗,從它誕生那天開始,它的受眾隊伍不斷得以壯大,發(fā)展到今天,電視傳媒已經當仁不讓在全世界范圍內成為“第一傳媒”。具象與直觀是人類從初始文明起對世界的最初體認與感知,人類最早的原始藝術,出土的卦爻、器物上的圖符、巖石上的巖畫等,都帶有具象與直觀的特點,藝術的起源,就是起源自視覺的感官認知。而抽象的文字,是在人類進步到一定文明階段之后才出現的文化產物。當人類文明不斷演進,進入到20世紀、21世紀,科技不斷進步,影像藝術使藝術創(chuàng)造與審美體驗進入到了新的歷史階段。從人類文明之初至20世紀,口口相傳、紙媒文學、影像藝術,已大致代表了人類藝術由媒介技術而帶來的三次大的變革,由聲音傳播的藝術、文字符號的藝術發(fā)展為視聽感官的影像藝術,人類走了一大圈,現代人憑借著技術,又在具象與直觀的感官體認上與人類的初民站在了一起?!凹夹g的影響不是發(fā)生在意見和觀念的層面上,而是要堅定不移、不可抗拒地改變人的感覺比率和感知模式?!保?]49從這個意義上,影像藝術是對紙媒藝術的一次重大文化反撥,這次反撥,把人對藝術的感知從紙媒文學的抽象性和文化性中拉出來,讓人回歸感官的體驗與認知。影像技術對現有藝術沖擊最大的當屬以語言藝術為主的紙媒文學。毋庸置疑,整個世界范圍內以影像藝術為主的視聽文化時代已經來臨。當紙媒文學遭遇影像藝術,傳統的文化格局悄然改變,構成了新的文化局面。影像將文學邊緣化。電影、電視、錄像機、投影等電子媒介,以其鮮明的視聽效果優(yōu)勢,面向幾乎所有的大眾,不分年齡、性別、種族,最主要的是消解了受眾的文化程度這一無形的門檻,使這一藝術門類,從接受方式上與文字閱讀的文化性、知識性、抽象性區(qū)別開來,將影視這一現代藝術通過現代傳媒,以日常審美的大眾化方式,有效地進入廣大接受者的藝術體驗與審美感知中。影像的長驅直入之勢,對傳統的紙媒文學造成了極大的挑戰(zhàn)與危機。電影從19世紀末期開始以其技術革命性的力量,改變了藝術生產與藝術消費的關系,通過這種影像技術,使藝術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利品,而得以走向大眾?!皺C械復制的藝術改變了大眾與藝術的關系:……激變成了最進步的關系———如對卓別林,……在行為中進行觀照和體驗的與行家般的鑒賞態(tài)度發(fā)生了直接的關系,這成為一種重要的社會標志?!保?]19影像技術不僅帶來藝術門類在生產與創(chuàng)造上的突破,更為重要的是,它打通了一條由現代傳媒通往大眾文化的道路。

二、影視與文學復雜共生的局面

1895年,法國的盧米埃兄弟發(fā)明了影像機,這是媒介發(fā)展史上的又一次重大革命性事件,使得依靠影像技術支撐的電影,開啟了大眾傳媒時代的新紀元。人類進入電影時代,主要歷經了無聲到有聲,黑白默片到彩色影片,平面電影到立體電影,一百多年來,隨著影像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目前,3D、4D電影,是最新技術性的電影,《阿凡達》就是2010年全球轟動的3D電影。在成都金沙遺址,以金沙古國為題材內容的4D電影《重返金沙》上映幾年,除了三維視覺帶來的逼真立體效果,制作者還在相應機關投立了噴水處,座椅身后的按紐機關在電影相應環(huán)節(jié)會自動開啟,如當電影展現洪水場面,現場真的會有水花濺出在觀眾的身上,當電影出現蛇群出動,座椅靠背真的會讓觀眾感到有蛇在背上穿過的涌動感,這些比視覺效果更增進了感官感受的高端技術把影像的功能更推進了一大步。也許,再過一段時間,能發(fā)出各樣氣味或者傳遞調動更多感覺的影像技術將應運而生,給現代人的文化生活添加更多的享受。自電影問世以來,早期敘事文學性占了相當的比重,而今天很多在世界各地取得輝煌票房的所謂大片更多是呈現新的視覺效果,而非人性的內在挖掘。“電影在其發(fā)展的過程中,似乎又有一個逐漸擺脫語言中心模式影響的歷程,它逐漸地找到了電影所以成為電影所在———景觀?!保?]電影走到現在已經呈現出一種趨向,以好萊塢為首包括中國都傾力地在畫面的技術性上出新出奇,似乎奉獻挑戰(zhàn)感官視聽極限的畫面場景是當代電影的第一要務,這使得電影離技術更近而離文學更遠了?!安贿^,必須指出的是,現代景觀電影雖然力圖擺脫語言的影響,把畫面作為感染觀眾的主要方式,但它作為一門綜合的藝術樣式,不管怎樣景觀化,文學對它的影響始終是無計消除的?!保?]23“當一種媒介變成深刻體驗的手段時,原有那些‘古典’和‘流行’、‘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范疇再也行不通……人人都拋棄了不敢品嘗精英文化的約束。”[7]249現代傳媒時代,影像藝術已日益成為大眾的文化藝術的消費選擇,進入到消費時代之后,大眾對影像的這種消費行為,成為了促使影像藝術蓬勃發(fā)展的中堅力量,而以文字符號為主的語言藝術———文學,相形之下,顯出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對峙的尷尬。90年初期的電視劇《渴望》和90年代末期的電視劇《還珠格格》,所造成的舉國追捧,萬人空巷,與同一時代背景之下中國當代文學以文學期刊命運為代表的衰落之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一事實說明,現代傳媒時代,越來越多的大眾將電影電視作為自己的藝術消費選擇,從而改變了長期以來以紙媒文學統領文化領域的傳統文化格局?!半娮蛹夹g正在為多種傳播媒介的聯合提供前所未有的可能?!膶懥怂囆g進入社會循環(huán)的軌跡,改寫了(文字)抒情作品———無論是在詩的意義上還是在音樂的銷售紀錄。在這個意義上,傳統的蔑視可能錯過某些重要的文化動向?!保?]181影像與文學已呈合謀之勢。影像藝術,它的技術手段決定了受眾審美體驗上的聽覺性與視覺性,這一點的確是語言藝術的紙媒文學無法比擬的。但是,這些主要以電視劇、電影為成品的影像藝術,它們藝術生產的重要一部分,是影像所在呈現的內容———劇本,實質上,往往以語言文字為最重要的基礎。這使得,影像藝術與文學藝術,雖然在一段時期呈現出了此長彼消的態(tài)勢,它們之間內在的關聯,又使得影像藝術與紙媒文學之間,呈現出相互影響、相互促發(fā)的文化現象。中國電視近三十年來的發(fā)展,“從傳播方法的演變角度看,還可以分為三個10年:第一個10年是中國電視人自己摸索為主的階段,電視節(jié)目的形態(tài)主要是文學的;第二個10年是中國電視人有意識地向西方學習的階段,電視節(jié)目呈現出電影的、報紙的和口語的等多種形態(tài);第三個10年中國電視的節(jié)目形態(tài)緊緊跟隨世界最新潮流,并通過成功的‘移植’而實現本土化?!保?]347-348電視已成為目前中國受眾最廣的大眾傳媒,而電視是由綜合節(jié)目構成,新聞、紀事、娛樂、科技等等,而具有文學元素的主要是各種題材類型的電視劇,中國近年來電視劇發(fā)展勢頭蓬勃,歷史劇、經典文學電視劇、青春偶像劇、現實生活劇等等內容豐富的電視劇頻出,沖擊當然是顯而易見的,這種直觀性的視覺觀賞方式相比文字符號當然是智識上的清省與容易,任何一個沒有文化的人也許沒有能力翻閱一本書,卻可以很輕易地用手指翻動搖控器去觀賞自己喜愛的電視節(jié)目,極端的簡易化與大眾化,是電視這一傳媒捕獲最大受眾的根本原因所在。影像與文學,并非長江后浪推前浪,新舊交替文化更朝換代非此即彼的關系??吹疆斀褚曈X轉向的大動態(tài)是一種敏銳,但對文字承載的文學卻沒有必要持全然的悲觀的態(tài)度。無論電影還是電視,影像媒介的藝術存在雖然與印刷媒介為載體的文學作品已經有了介質上的全然變革,但不同媒介之間也依然存在共通的底色,以文學藝術來觀察,電視劇與電影必不可少的是劇情,而承載劇情的劇本其實還是文字文學,可能描述更為簡約,畫面感更為強烈,但人物、地點、情節(jié)、場景,也都需要文字描寫來作為整部影視劇作的藍本與框架。電影、電視與文學之間糾結相生彼此衍發(fā)的內在聯系遠遠比外部表象所呈現的視覺轉向復雜得多。因此,所有的電視劇制作過程,以文字為主要依托的電視劇是基礎環(huán)節(jié),影像時代帶來視覺轉向并不意味著文字作品的使命結束,彼此之間有互相滲透與轉化的關系。近年來,《紅樓夢》《三國演義》《西游記》《水滸傳》《封神榜》《三言二拍》《聊齋》等中國文學史上的經典名著,在電影、電視的多次翻拍之下,使文學經典由大雅之堂通過電影銀幕、電視屏幕,走向了大眾,也使文學經典通過電影電視的再創(chuàng)作,完成了傳媒時代的經典重構,這些都是影視與文學共謀的文化現象。

第8篇:文學作品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新頒布的《語文教學大綱》明確要求,語文課要加強文學教育。語文教學的文學教育要引導學生感受文學形象,品味文學作品的語言和藝術技巧的表現力。那么,如何完成這一教學任務呢?我們認為:必須更新閱讀觀念,注重文本閱讀——淡化分析性操作,強化朗讀、涵泳;掙脫權威的束縛,讓學生自己感悟;破除功利思想,弘揚人文精神。 

 

文學作品是語文教材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文學教育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文學作品融入了世態(tài)百相,凝聚了人間真情,囊括了大地滄桑,沉淀著歷史的精華。文學教育在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傳承文化、感悟人生方面有無法替代的作用。 

然而,一個時期以來,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文學教育完全從屬于語言文字教學和應試能力培養(yǎng)而變得蒼白無力,“語文教學陷于‘支離破碎的分析’和‘題海戰(zhàn)役’之中,功利化傾向使學生成為應試機器,文學教育呈現出簡單化、機械化、弱化的趨勢。?!敝逃艺J為:文學教育的目的就在于能給予人以心靈的慰藉,拓展人的精神空間。而這些,都不是簡單的講析與訓練所能夠達到的,文學作品的美是難以講出來的,因為語言總是比心靈枯澀,即使能講出來,也不如學生自己用心體昧出來的東西深刻。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我對作品閱讀由如下幾點啟示以饗讀者。 

 

一、淡化分析性操作,強化朗讀、涵泳 

古人早就有“朗讀”“涵泳”的習慣,蒙學教育、經學教育都相當重視學生的反復誦讀,老師基本不作解釋,讓學生大聲朗讀經文,在抑揚頓挫之中領悟經文中無法言傳的神韻。“一遍一遍的誦讀,把傳統文化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像釘子一樣地鍥入學童幾乎空白的腦子里,實際上就已經潛移默化地融入了讀書人的心靈深處?!薄?nbsp;

然而,現在的閱讀教學,大多注重內容與章法的分析,學生吟誦的時間太少,甚至只是“看看”書而已。程式化的繁瑣分析,把作品肢解得支離破碎,損害了學生對作品整體的藝術感受,影響了學生知識與思想的收益。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以“讀”代“講”,發(fā)揚“朗讀”“涵泳”的優(yōu)電傳統,對作品進行朗讀?!耙髡b的時候,對于研究所得不僅理智地了解,而且親切地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容與理法化而為讀者自己的東西了?!薄皩W生在朗讀的過程中,品賞作品的動人情節(jié),領略人物的品格、風采,感受藝術作品的完美形象,領會文章深蘊的思想意義。通過朗讀,文本的脈理、文本的情懷,不可抗拒地涌入讀者的大腦,成為閱讀者內在的東西。這是形式主義的課文分析所鞭長莫及的。 

二、掙脫權威的束縛。讓學生自己感悟 

 

文學不應有標準答案,康德說過:“模糊的觀念比清晰的觀念更富有表現力?!边@正是文學形象的魅力所在。目前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或暗示,或引導,希望學生的理解能與某一觀點相吻合。而這一觀點往往是《教參》上的,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受意識形態(tài)的支配,刻板而乏味。教師必須尊重并認可學生解讀課文的自主性,允許他們對課文有不同于教參或教師的見解。教師的啟發(fā)和誘導應允許學生的思維和情感有一個極度張揚的空間,而不是設置僵化的框子來框定學生的思維。對于任何文學作品,都必須讓學生深入作品,堅持獨立思考,通過自己的分析,理解其中的感情,從而自然地受到真善美的熏陶,獲得藝術的陶冶。 

 

三、破除功利思想,弘揚人文精神 

 

文學作品之于讀者,無論是情感的熏陶、審美的體驗或思想的啟迪,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閱讀不宜求短期效應。然而,目前的文學教育卻表現得有些急功近利。在許多老師眼里,文學教材不過是傳授知識、訓練語言能力的“例子”,不過是考試范圍內的內容而已。教師更多想到的是各種考試可能從哪個方面、哪一段出題,怎樣才能使學生不丟分。誠然,明確的閱讀目的,對集中注意力、喚起意志行動、增強記憶力都有好處,然而,它也造就了一種因外在需要而逼使的被動閱讀,一種急功近利的短期閱讀。在這種閱讀中,教師對文章的分析講解影響甚而取代了學生真實生動的閱讀感受:完美的文體被忽視了,渾然的結構被肢解了,和諧的語境被破壞了:學生感受不到藝術的魅力和沉醉其中的樂趣。 

閱讀,尤其是對文學作品的閱讀,不適合有太大的外界壓力,有明確的功利目的。我們應該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主動的生動活潑的真實的閱讀”。“沒有直接功利目的的主動閱讀是快樂的,“讀書做學問尤其不能講功利主義。追求和發(fā)現真理的過程就是一種自我完善自我滿足的過程,快樂就在這過程中?!敝挥谐两谧x書的樂趣中,才能由“閉目塞耳”到“耳聰目明”,才能走進欣賞作品的勝境。這時候閱讀過程也就成為一種不知不覺被熏陶浸潤的過程。所以,對于文學作品的教學,應力求讓學生占有文本,在教師指導下讀得更投入一些,更有情趣一些,更自由一些。在感受語言藝術之美的同時,發(fā)展思想,涵育情感,以提高文學素質和人文素質。 

 

參考文獻: 

[1]臧博平.中學語文教學[j],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01年第2001.期. 

[2]張吉武.中學語文教學參考[j].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01年第4期0第8-9期,第6期,1998年第6期. 

[3]同上 

第9篇:文學作品論文范文

列夫?托爾斯泰在藝術、教育、宗教、音樂等多個領域有一定的造詣并富有個性的見解。在讀書上,他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與眾不同的方法。

知人論書,讀文學作品,一定要注意作者的性格。托爾斯泰在1853年的日記中寫道:“讀書,尤其是純文學的書一定要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該作品中所表現的作者的性格上。”和一般讀者只關注文學作品中人物的性格不同,托爾斯泰強調在讀文學作品時關注作者的性格表現,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要知人論書。他所說的“作者的性格”不僅僅指作家本身的個性如何,同時也包括一個作家在文學上的表現風格或個性如何。據高爾基回憶:“我總覺得(我相信我沒錯)托爾斯泰不大喜歡談文學,可是對文學家個人卻頗感興趣。他常常問:‘你認識他嗎?他是什么樣的人?他出生在什么地方?’等諸如此類的問題,我時時能聽到。他的論斷幾乎總是從某個特殊的方面揭示了一個人?!边@正說明了托爾斯泰既關心文學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更關注“文學作品所表現出來的作者的性格”。

在誦讀中感受或評判文學作品的好壞。托爾斯泰喜歡朗讀文學作品。他在休息、閑暇或與友人聊天時,經常會動情地朗讀起他所喜歡的一些文學作品,并常常因誦讀而感動得掉下眼淚。他很喜歡契訶夫、普希金的小說,常常念于口中。一次,他對拉扎?列夫斯基說:“契訶夫有幾篇小說實在是妙不可言。您知道,我把我特別喜愛的關于他的小說都挑了出來,反復地讀,興趣盎然。”

有時候,托爾斯泰在朗讀后還會對作品加以評說。他非常欣賞普希金的作品,直到生命的最后時刻還經常誦讀。據戈里頓維伊則爾回憶:“列?尼以別人不可模仿的嗓音朗讀《黑桃皇后》中伯爵夫人家那整整一個場面,還有托姆斯基的來訪,等等。讀完后,他又贊嘆道:‘有節(jié)制、準確、不顯眼的手法,沒有一處敗筆,了不起!妙絕?!?/p>

此外,托爾斯泰在閱讀書籍之外,還喜歡與人談論讀書心得和交流思想,他認為這一點很重要,甚至說,“與人交談一次,往往比多年閉門勞作更能啟發(fā)心智。思想必定是在與人交往中產生?!彼幻孕拍切┮坏茸骷一蚴亲畹妥骷抑惖膭澐?,在他看來,“被劃為第一等作家也有非常壞的東西,而被劃為最低一等的作家反而有非常好的東西。因此,如果一個人相信了這種對作家劃分等級的辦法,相信了一等作家那里一切皆好,在低等作家或不知名作家那里一切都差,那么在理解上他只會陷入歧途,并且失去許多富有教益性的和富有啟發(fā)性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