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跨文化溝通教學設計與實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跨文化溝通教學設計與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跨文化溝通教學設計與實踐

摘要:為提升學生的跨文化溝通能力,培養(yǎng)國際化人才,河北省某高校為學生開設了《跨文化溝通》課程?;诜D課堂理念,對《跨文化溝通》課程進行了教學設計,包括教學目標的設計、教學內容的設計、教學方法的設計和教學評估的設計等。經過幾輪教學實踐,問卷調查和訪談結果表明,《跨文化溝通》課程受到絕大多數(shù)學生的認可,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翻轉課堂;跨文化溝通;大學英語;教學設計

引言

全球化、經濟一體化、“一帶一路”倡議、新時代下人才培養(yǎng)等都對21世紀的大學生提出新的標準與要求。針對新時代的新要求,河北省某省屬重點高校對大學英語進行了教學范式改革,在通用大學英語(EGP,EnglishforGen-eralPurposes)的基礎上為學生增設學術英語(EAP,Eng-lishforAcademicPurposes)和跨文化溝通(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課程,為培養(yǎng)具有國際視野和家國情懷、能適應全球競爭的國際化人才做出努力。本研究試圖通過《跨文化溝通》課程的教學設計與實踐,探索大學英語對大學生跨文化能力的培養(yǎng)路徑,為相關研究提供基于實踐的一手資料,為其他高校的大學英語跨文化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

一、翻轉課堂

近年來,翻轉課堂(FlippedClassroom)的研究與實踐受到教育界的廣泛關注。翻轉課堂的“翻轉”是針對傳統(tǒng)課堂而言。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課上講,學生課后練,知識學習在課堂上,知識內化在課堂外。而翻轉課堂是將知識學習和知識內化顛倒順序,即知識的學習發(fā)生在課堂外(課前),知識的內化發(fā)生在課堂里(課上)。翻轉課堂模式下,教師課前學習任務,學生通過微課視頻等方式自學相關內容。課上師生合作,一起解答疑難問題,再通過教師引導下的小組討論、課堂展示等活動達成知識的內化,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與應用。選擇翻轉課堂理念來設計《跨文化溝通》這門課程是由大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和翻轉課堂的優(yōu)勢所決定的。

(一)大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

目前,大學英語教學面臨一些實際困難。首先,教學任務多,課時少。大多數(shù)高校目前都在壓縮大學英語的課時,而教學任務并未減少。其次,班容量大,師生互動少。學生人數(shù)眾多,英語水平差異較大,教師很難關注到每一個學生。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主要是教師講、學生聽,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較少。再次,反饋不及時,學習效果不佳。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課堂時間主要用于知識的傳授,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只能通過課后的作業(yè)或小測驗。教師難以及時、動態(tài)地掌握學生學習狀況,也就很難對學生做出有針對性的指導,造成教學效率低下,教學效果不佳等問題。

(二)翻轉課堂的特點和優(yōu)勢

教育界的很多學者和一線教師對翻轉課堂的特點和優(yōu)勢進行了研究。雖然說法不一,但大多數(shù)學者都認可相對于傳統(tǒng)課堂,翻轉課堂在以下幾方面更具有優(yōu)勢。第一,翻轉課堂有利于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翻轉課堂模式下,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自行掌握學習內容和學習進度。遇到難題,學生既可以跟同伴一起討論;也可求助于教師。每個學生遇到的問題可能都不同,但這才能使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學習過程中的難題。第二,翻轉課堂有利于建立新型師生關系。翻轉課堂模式下,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均發(fā)生了變化。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變成了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指導者[1]。學生也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變成了主動的學習參與者。翻轉課堂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體現(xiàn)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2]。第三,翻轉課堂能充分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翻轉課堂模式下,學生自己掌握學習進度,發(fā)現(xiàn)個性化問題,課堂上大大增加了生生互動和師生互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更有針對性地輔導學生,最終貫徹實施“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3]。綜上所述,翻轉課堂的特點與優(yōu)勢恰恰可以克服傳統(tǒng)模式下大學英語教學的一些不足。因此,本研究采用翻轉課堂的理念和模式對《跨文化溝通》課程進行教學設計。

二、跨文化溝通教學

經濟一體化、文化多元化等方面的發(fā)展變化,使世界各國之間的交往日益頻繁。因此,跨文化溝通能力成為這個時代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目標?!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4]指出,我國大學教育需要“培養(yǎng)大批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guī)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針對大學英語教育,《大學英語教學指南》(2017)[5]中也明確指出:大學英語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大學英語課程重要任務之一是進行跨文化教育”。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有效地跨文化教育成為亟待解決的研究課題。本研究是課程教學設計,因此,僅對近5年的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交際、跨文化溝通研究做一個簡單梳理。在知網搜索頁面按主題“跨文化交際”或“跨文化溝通”,并含“英語教學”,時間限定為2013-2018年,搜索到2444條記錄。但發(fā)表在核心期刊上的僅有220條記錄。再手工剔除“學界動態(tài)”、“征稿通知”等無關信息,僅余138條記錄。由此可見,雖然近年來跨文化溝通教育受到了廣泛關注,但高質量的論文并不多見。通過知網,對這138篇文章做計量可視化分析。2013-2018年間,關于此領域的研究一直保持較高的發(fā)文量,但總體趨勢平穩(wěn),變化不大。被引最多的文獻是上個世紀末出版的一些關于跨文化的著作,如《跨文化交際學》(賈玉新,1997)、《文化與交際》(胡文仲,1994)、《跨文化交際學概論》(胡文仲,1999)[6-8]等。或許可以推測:關于跨文化溝通教育,近年來并沒有突破性的創(chuàng)新之作,對該領域的研究還需要向更深的層面推進。從熱點關鍵詞“跨文化交際能力”、“跨文化交際”、“跨文化教學”和“外語教學”等可以看出該領域的研究關注點上浮,更多是宏觀層面和整體趨勢的探討,缺乏有針對性的實證研究,也少有更深層次的創(chuàng)新研究。因而,本研究著眼于大學英語教學實際,力圖對跨文化溝通教學有所創(chuàng)新,特對“跨文化溝通”課程進行了如下教學設計。

三、《跨文化溝通》教學設計

《跨文化溝通》是河北省某省屬重點高校進行大學英語教學范式改革的舉措之一。自2014年起,為推進大學英語教改的內涵式發(fā)展,順應時展和社會發(fā)展的要求,針對高等學校人才培養(yǎng)總目標,該高校在大學英語即通用英語(EnglishforGeneralPurposes,EGP)基礎上增設了《跨文化溝通》課程。基于翻轉課堂理念,對《跨文化溝通》課程進行了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評估等方面的設計。

(一)教學目標的設計

教學目標是教學設計的重要內容,是確定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評估的依據。在前期需求分析的基礎上,將《跨文化溝通》課程的教學目標設定為:采用翻轉課堂模式,通過《跨文化溝通》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跨文化溝通的基本常識和基礎理論,提高學生的跨文化溝通能力、思辨思維、合作學習能力和課堂展示技巧。

(二)教學內容的設計

教學內容的選擇也是教學設計的重頭戲。跨文化溝通課程組根據教學目標精選教學內容,著眼于學生的需求和綜合能力發(fā)展,拓展學習資源,整合教學內容。課程組經過反復討論,選擇莊恩平和NanM.Sussman(美)所著的《跨文化溝通》一書作為課程教材,并篩選了幾個模塊作為學生小組討論分析的學習資源。模塊話題包括節(jié)日(HolidayandFestival)、婚禮(Wedding)、教育(Education)、體育(Sports)、藝術(Arts)、集體主義和個人主義(Collectivismvs.Individualism)等。課程組還特意安排了兩周的自選模塊,即教師可以根據自己或學生的興趣自行安排學習內容。除了課本,課程組為學生課前自學提供了豐富多樣的學習資源,包括相關文章、音頻資料、短視頻、微課、電視節(jié)目、演講、電影等。同時,學生也可以在課程網絡平臺上分享學習資源、補充資源庫。

(三)教學方法的設計

教學方法的選擇是基于翻轉課堂的理念和合作學習模式。因此,理論知識的學習主要放在課前,由教師提供學生所需的學習資源包并安排學習任務。學生分為討論組和評價組,隔周交換角色。討論組學生課前自學資源包里的材料,并進行小組討論,提交作業(yè)。評價組則以小組為單位,對討論組的作業(yè)進行評價,并準備課堂展示。。此外,為了幫助學生進行課前自學和評價展示,課程組教師還分別設計了DiscussionForm和Reflec-tionForm,制定明確的討論框架和評價標準,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跨文化溝通課程,不僅在設計上體現(xiàn)了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的“翻轉”,也體現(xiàn)了師生關系的改善。無論課堂上還是課堂外,師生之間的互動數(shù)量大大增加,互動質量也有所提高。教師在翻轉課堂的各個階段都體現(xiàn)了學習促進者、幫助者的作用,對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時反饋,幫助學生真正掌握模塊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同時,注重課后的總結反思,要求學生在課后撰寫反思日志。學生可以根據教師提供的框架寫(收獲-問題-解決辦法或建議),也可以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寫。通過對自己學習過程的反思,一是可以深入理解所學內容,二是可以培養(yǎng)提升思辨思維。在后期的訪談中,有些學生就提出“寫反思日志讓我受益匪淺”;“通過寫反思日志,我學會了獨立思考,自己分析問題,再想辦法解決……”。對教師而言,通過學生的反思日志可以看出學生真正掌握了哪些知識,還有哪些知識難點、重點沒有掌握;這次課學生最大的收獲是什么,問題又在哪里。通過學生的反思日志,教師也要時刻反思自己的教學:教學資源的選擇、教學內容的取舍、教學方式的改善等等。

(四)教學評估的設計

《跨文化溝通》課程采用形成性評估和終結性評估相結合的方式,突出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監(jiān)督指導,大大增加形成性評估在學生總成績中所占比例。其中,形成性評估(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40%,終結性評估(期末測評)占總成績的60%??紤]到《跨文化溝通》課程的特殊性,課程組對期末測評也做出創(chuàng)新性的改革。期末考核要求學生就某一個跨文化現(xiàn)象錄制評析視頻,并配以文字報告,對該跨文化現(xiàn)象進行深度解讀。

四、《跨文化溝通》教學實踐

經過3輪教學實踐,課程組不斷修改完善《跨文化溝通》的教學設計,并就課程滿意度對學生做了問卷調查,選取個別學生進行了半結構化訪談,再輔以學生平時的反思日志,驗證《跨文化溝通》的教學效果。課程組隨機選取《跨文化溝通》的4個班179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收回有效問卷152份。隨后挑選了12名學生就跨文化溝通課程進行訪談。問卷結果表明,94%的學生對該課程持積極態(tài)度,認為“有必要(很有必要)開設《跨文化溝通》課程”。92.1%的學生認為“相對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更能激發(fā)學習積極性”。87.5%的學生認為“跨文化溝通課程能夠提高跨文化能力”。在之后的訪談中,學生雖然覺得翻轉課堂模式下,他們的學習任務增加,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學生仍然認可翻轉課堂對他們的積極作用。有學生在訪談中提到“這是上大學以來讓我覺得收獲最大的一門課”,“學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很多有趣的地方,很有動力繼續(xù)做下去”,“小組合作討論時大家各抒己見,個人認為這種學習方式非常好,能有效提升我們的思辨思維”等等。學生的反思日志也表達了類似的看法。總體來看,基于翻轉課堂的《跨文化溝通》教學設計符合學生需求,受到大多數(shù)學生的認可,從學生的學習表現(xiàn)以及反饋來看,教學效果良好。

五、結束語

無論采用哪種教學設計,最終目的都是為了促進教學。教學實踐證明,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跨文化溝通》課程符合大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并且有效提高了教學效率、改善了教學效果,受到學生的廣泛認可。但如何確保翻轉課堂的效率和質量,如何測量它對教學的影響,還有待于進一步的教學研究。

參考文獻:

[1]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46-51.

[2]何克抗.從“翻轉課堂”的本質,看“翻轉課堂”在我國的未來發(fā)展[J].電化教育研究,2014(7):5-16.

[3]董黎明,焦寶聰.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應用模型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4(7):108-113,120.

作者:楊陽 李莉 郝杰 單位:河北經貿大學外語教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