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淺析朱自清的語文教育教學觀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傳統(tǒng)觀念中的教學是教師為考試而教學、學生為考試而學習,但朱自清先生在西南聯(lián)大任教期間,提倡進行自由式教學,擺脫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讓學生在相對輕松的氛圍中學習,從而提升自己。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學習主要是知識上的積累,就像朱自清先生所說的學生像一個“空口袋”[1],教師只管往“口袋”里填充東西,卻忽略了“口袋”自身的用途,不同材質的“袋子”其使用價值也不同。朱自清以此為例,宣揚摒棄傳統(tǒng)教學理念,打破知識滿貫式教學,提倡學生進行選擇性學習,根據自身需求而學習,并提出了改進教學的建議及措施。放眼當下的語文教育界,許多學者倡導的新式語文教育思想,都與朱自清的語文教育理念有著或多或少的聯(lián)系,所以,我們有必要探究朱自清的語文教育理念,從中獲得啟發(fā)。
一、自清與語文
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大量學校南遷,在這期間自清先生任昆明西南聯(lián)大中文系主任[2],與葉圣陶合著了《國文教學》《略讀指導舉隅》《標準與尺度》和《語文拾零》等。自清先生在西南聯(lián)大任教期間很受學生的愛戴,他讓學生在課堂上隨意發(fā)揮、展現學生個性,相比呆板的語文課堂,他的課堂更有張力和活力。同時,他突破傳統(tǒng)授課觀念的影響,與具有時代先進思想的教育家積極討論,為中國的教育開啟了新的征程?!皣慕虒W中只須養(yǎng)成表達的能力和形成自己的想法即可,其精華在于發(fā)展思想,涵育情感?!保?](P252-272)在分科的原則上,大多人認為前者是主要的,但自清卻認為兩者是密不可分的,為語文教育的發(fā)展提供了思想指導。當其所處年代的其他學者在規(guī)避新發(fā)展時,他卻愿意大膽嘗試,力圖通過自身的實踐經歷告訴每一位教育者,教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也在不斷進步和成長。即使當時環(huán)境惡劣,戰(zhàn)爭頻發(fā),很多大學生都選擇放棄學習,但他也沒有放棄教學與寫作,甘愿站在傳授知識的前線。
二、自清語文教育理念
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一直是教育思想領域重點討論的問題。很多教育家、學者,都嘗試通過調研、考察等方式,探討出有價值的教學理念?;叵胫熳郧?,他也曾對此做過研究和分析,在不斷的探索中形成了自身的語文教育思想。
(一)語言文字
語言伴隨人們生活中實際交流的需要而出現,自先前的甲骨文,到由其演化出的小篆、隸書、楷體等,再到如今的簡化字,無一不彰顯著社會發(fā)展過程中文化演變的特點。自清先生希望施教者能在教授語文的過程中使受教育者詳細了解一個國家甚至是古今中外的歷史,使學生博古通今,這就是其語文教育理念中的語言文字教學觀。比如詩詞學習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了解詩詞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進而解讀詩人的情懷,從而讓學習者不單單對詩歌語言進行賞析,還能了解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及歷史文化。對“語文”的定義,教育界存在很大爭議,最為恰當的當屬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觀念:語文學習來源于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剖析。自清先生在肯定陶行知教育觀念的基礎上,將其運用于自己的教學中,較好地詮釋了自身堅持的語文教育理念?,F今,許多語文教育者也嘗試通過語言文字教學,促進學生了解國家歷史,傳承和發(fā)揚古典文化,許多大學也都設有與語言文字相關的課程,其目的顯而易見。若依照自清先生的看法,其實質就是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打好語言文字的功底。
(二)中國文學史
自有盤古開天辟地、女媧補天造人,中國的文學便隨之產生。國文學習,是對本土文化的吸收。學習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有助于提升自身修養(yǎng)。朱自清先生一直將文物典籍學習視為教育的重點,其雖在現實教學中提倡白話文教學,并將白話文貫穿語文課堂,但并未否定文言,摒棄傳統(tǒng)文化。他基于自身的教學經驗,有見地地提出了在選讀古書的基礎上了解、認識和接受本國固有文化,并以欣賞作為情感不斷操練,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欣賞力和批判力的文學學習理念。直視現代的語文教育,許多受教育者都未曾深入了解自己國家的歷史和文化,何談學習其他外來文化。而中國文學史,是國家成長歷程的見證,事無巨細地記載著中國的文化和傳統(tǒng),只有透徹地了解歷史,才能真正地學會語言文化。俗語云:語言來自于文化,而文化來源于生活,生活則是歷史進程中演變的關鍵。所以,對于學生而言學習中國古代文學能有效促進學生對語文的學習和理解。
(三)寫作
放眼整個中學語文教育,寫作是一項學生必須學習的重要技能。自清先生認為:“學生的思想主要體現在論文寫作中,忽略寫作訓練只注重思想解讀的語文教學,像是直接忽略了學生的思想?!保?]對學生寫作的檢驗,可判斷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通過檢查學生的作文,即可看出學生對一個問題或諸多問題的見解,可了解學生通過學習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寫作是學生的一項技能,當下很多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都注重對學生寫作技能的訓練,注重提升學生的自身素養(yǎng)[5],使學生通過收集素材,形成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進而養(yǎng)成處理信息的能力。這與自清先生提出的以寫作的方式提升學生語文學習水平的理念是一致的。
三、自清語文教學理念
自清先生基于學生學習的實際需要,提出了與時俱進的教師教學觀,認為學生的學習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在相對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中,教師的教學觀顯得尤為重要。指出教師的教學應立足于學生的學習,注重學生品德修養(yǎng)的形成及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提倡將“授知識”的傳統(tǒng)理念轉化為“教方法”的新式教學。這種嶄新的教育觀念跳出了“只為考試而授課”的怪圈,對當時及當下的語文教育都有重要影響。
(一)教師自身素養(yǎng)
一堂好的語文教學課,其關鍵在于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有效的對話,而對話的前提是教師有較為良好的自身素養(yǎng)。自清先生認為,教師自身要有“過硬的知識儲備,較高的道德修養(yǎng)”,并不斷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只有如此才能使語文課有聲有色。簡單來講,即一節(jié)生動的語文課,需要語文教師在課下反復對教材進行誦讀和推敲,用感情帶入的方式體會其中意味,擺脫傳統(tǒng)單一的“套路法”,從不同的角度尋找切入口,使受教育者在學習中得到不一樣的情感體驗。這一系列的教學活動,需要教師具備過硬的自身素養(yǎng),在課堂上詳盡地分析課文,與學生共同探討問題,拓展學生思維,引導其轉換思考問題的方式。
(二)學生主體、教師主導
朱自清先生肯定教師促進學生學習進步的作用,但更提倡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找到適合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課堂上自主發(fā)言,對自己的觀點暢所欲言,摒棄“口袋式”教學。這與當下提倡的語文教學思想是一致的。當下的許多教育家都指出,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思想不再適應新式課堂,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很難進行創(chuàng)新思維及智力開發(fā)鍛煉。而對于學生而言,從小就應培養(yǎng)其思考問題的能力,所以要改變以往的僵化學習,讓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進行啟發(fā)式教學。故,由教師拋出關鍵的問題,進而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互相學習交流成為當下普遍采用的語文教學形式。
由此可見,朱自清的語文教育思想對當前的語文教學改革仍具有一定的借鑒價值。此外,自白話文出現后,自清先生感受到白話文的便利之處,遂將之引入自己的語文課堂中,倡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白話文。他能夠將學生放在主體位置上,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并依據時代的進步及發(fā)展,不斷地對語文教學思想進行革新,這發(fā)展的教學理念對當下與時俱進地改革語文教學同樣具有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宋惠卿.朱自清語文教育思想[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02,(6):1.
[2]申曉輝.朱自清語文教育思想探析[J].教師教育論壇,2011,(6):76-79.
[3]朱自清.朱自清全集(第8卷)[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3.
[4]唐惠忠.在“咬文嚼字”于中上出“語文味”[J].語文教學研究,2014,(1):17-20.
[5]崔一良,馮為民.朱自清先生與語文教學[J].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學報,1999,(1):99-102.
作者:肖燃 單位:云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