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中小學校教育論文范文

中小學校教育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中小學校教育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小學校教育論文

第1篇:中小學校教育論文范文

1.1思想意識落后當前,中職學校的德育教學在思想認識方面存在一定的誤區(qū),個別中職學校的管理者對思政教育不重視,認為中職教育主要是為社會培養(yǎng)實用型人才,只要中職畢業(yè)生實現(xiàn)了順利就業(yè)即可,而德育教學的作用不大,甚至是可有可無,對學生的就業(yè)和發(fā)展沒有什么作用和影響,如果在德育教學方面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財力,則會分散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和精力,結果往往得不償失,在實際的工作中,往往存在資金投入不足,教學資源沒有向德育教學集中的問題。

1.2教學內容滯后當前,中職學校的德育教學的內容滯后,很多內容還停留在應試教育時期,這些內容枯燥,乏味,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激發(fā)不夠。當前,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才競爭日趨激烈,在這樣的形勢下,用人單位在招聘的時候,不光要看應聘者是否具有熟練的操作能力,更要看應聘者能否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質,能夠具有奉獻精神和團隊意識。同時,隨著外部形勢的變化,學生的個人思想意識也會發(fā)生很大變化,外部的信息和思想意識紛繁復雜,中職德育教學如何發(fā)揮主渠道作用也值得探討。

1.3教學方式陳舊當前,中職學校的德育教學的教學方式陳舊,很多教師還是將注意力放在課堂教學上,老師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對學生進行填鴨式的教育,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習興趣沒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沒有被充分重視,造成了學生厭學、逃避思想政治教學的現(xiàn)象,嚴重阻礙了德育教學作用的發(fā)揮。

1.4教師素質不高當前,中職德育教學工作者的素質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很多教師對提升自身能力和水平的熱情不高,知識結構陳舊,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的主動性不強,習慣于照本宣科,沒有顧及到學生的接受現(xiàn)狀。同時,由于激勵制度存在一定的問題,教師們干好干壞的差別不大,尤其缺乏進行積極教學革新的動力和積極性。而且,很多學校對德育教學不重視,教師外出學習、考察的機會不多,知識更新也很慢。

2中職學校德育教學創(chuàng)新路徑

2.1提高重視程度各級中職院校的管理者一定要從學生綜合能力提高和長遠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客觀公正地看待德育教學工作,要真正從思想意識上重視,在教學資源配置上,資金投入上下大力氣。要充分理解德育教學工作的重要意義,認識到思想政治工作對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個人發(fā)展的重要作用,要突破眼前利益的束縛,從學校綜合競爭力提升的角度出發(fā),在教學管理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凸顯對德育教學的重視。

2.2革新教學內容要大力革新德育教學的教學內容。要根據經濟社會發(fā)展的現(xiàn)實需要,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個性化特點,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fā),從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出發(fā),合理的設置教學內容。要合理選用教材,將教學內容跟業(yè)務課程有機結合,讓學生們真正意識到德育教學工作的重要作用,讓學生真正理解到德育教學對于個人發(fā)展的推動作用。要將科學發(fā)展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的十精神等引入到中職德育教學中來,用先進的理論來指導學生,引領學生,實現(xiàn)學生個人的良好發(fā)展。

2.3改進教學方式要改變落后呆板的教學方式,要多與學生們進行交流溝通,深入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點,了解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努力營造寬容、自由、高效、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要努力更新教學設施,引入多媒體等高新技術手段,豐富教學的方式,通過高新技術手段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們在快樂中學習。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促進學習效果的實現(xiàn)。

2.4進行心理疏導中職在校生一般處于個人成長的青春期,思想觀念和道德意識正處在萌芽狀態(tài),對外部事物的分辨能力不強,心理承受能力也有限,遇到生活和學習中的一些挫折和問題,很難正確面對和化解,極易產生各種偏激的想法,甚至做出一些沖動的行為。因此,在德育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心理疏導,對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過程中產生的一些心理問題和情緒問題進行及時的了解,對嚴重的要進行及時的心理干預,制定針對性措施,幫助這些學生解決心理問題。

第2篇:中小學校教育論文范文

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們搜藏與親人的溫情照片。共同回憶昔日的美好,感受家庭的溫暖與關懷,學習央視春晚的“時間去哪了”感恩節(jié)目,孩子們把童年生活中父母對自己關愛的照片收集起來,用文字記錄照片拍攝時間、地點,以及簡要的情節(jié),并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這些一幅幅溫馨的照片,使孩子們瞬間找到了失落的感恩之心。他們逐漸明白父母為他們所付出的不僅僅是金錢,更重要的是愛。我們可以設計這樣一節(jié)課,為了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可進行游戲導入,引起情感的共鳴,利用大屏幕展示課前學生們準備的小時候的照片,問學生:“你們能猜出來這是班級的哪位同學嗎?”于是出示了相對應的現(xiàn)在學生的照片,并進行對比。說“:同學們,你們現(xiàn)在都長高了,變壯了,長大了,容貌發(fā)生了許多的變化,但是,長大僅僅是指身體、容貌的變化嗎?回答是否定的,那么,長大還體現(xiàn)在哪里呢?“”長大要學會幫助爸爸媽媽洗碗;長大就是學會體諒爸爸媽媽……”大家眾說紛紜。“同學們說得很好,長大就意味著懂事了,知道感恩了,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展示你家庭的親情照片,敘說照片背后的感人故事。這樣的設計使小學生們真正地回顧家庭的溫情故事,感恩教育得到升華。

二、觀看感恩影視資料

多媒體圖文并茂,它是感恩教育教學的重要的載體,小學生們喜歡多媒體教學,喜歡看視頻節(jié)目,教師要因勢利導,牢牢抓住這個契機,選取感恩類的視頻給小學生們觀看。觀看歷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對于“割腎救母”田世國、“最美媽媽”吳菊萍等這樣的感恩的人物會記憶猶新,并對自己感恩的心有一個對比,決心向之學習。此外,還有《最美女教師張莉莉》專題片、《一個也不能少》等影片、鄒越的感恩教育激情演講等都對學生們的感恩教育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還可以讓小學生們學唱《說句心里話》、《燭光里的媽媽》等感恩教育歌曲。

三、開展感恩實踐活動

教育家陶行知曾說:“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當我們把感恩教育切入實際生活之時,當孩子把感恩之心化為感恩行動之時,我們的教育應該是初見成效了”。所以,為了讓感恩教育深扎根于小學生們的內心世界,成為一種終身的良好道德情操。感恩教育就要落實到行動中去。讓小學生們積極參與感恩教育的綜合實踐活動,這樣以來,小學生才能“知恩于心,感恩于行”,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報答父母,回報社會。教育者要積極引導,教育學生將感恩意識化為行動,日常生活小事是培育感恩大樹的養(yǎng)料,從小事做起,將感恩之行落實在日常行為之中。

四、總結

第3篇:中小學校教育論文范文

各地出現(xiàn)的素質教育實踐活動熱,一方面體現(xiàn)了素質教育理念正在不斷深入,受到了廣大教師與學生家長的廣泛認同,另一方面說明了校內外一體化教育體系正在逐步完善,社會教育資源得到了充分發(fā)掘,為學生成長拓展了空間。中小學素質教育實踐活動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特點。

1.實踐活動是中小學素質教育的重要補充。素質教育理念已經提出若干年,但是真正得到實施是在近十年。實踐活動作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教育載體得到充分重視,許多學校將其與其他學科教學工作同計劃、同布置、同安排、同落實,成為促進學生綜合能力與素質發(fā)展的重要課程,是現(xiàn)行教育教學體系外的有效補充。

2.實踐活動是中小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有效路徑。在課堂內、校園內,學生雖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能力素質發(fā)展也卓有成效,但是受制于時間空間及條件的限制,對學生進行進一步的鍛煉,尤其是心理素質、思想情感、協(xié)作能力的培養(yǎng)顯得力不從心。開展課外素質教育實踐活動,能夠在這些方面取長補短,尤其是利用專業(yè)基地、專業(yè)場所、專業(yè)機構對學生進行訓練,能夠促進他們全面發(fā)展。

3.實踐活動是中小學生課外生活的豐富內容。從目前各中小學開展實踐活動狀況看,學生參與熱情之高始料未及,他們在繁重的學業(yè)壓力下獲得了放松,在課外得到了發(fā)展的廣闊空間,參與的興趣不斷提高,有利于身心發(fā)展。從某種程度上講,素質教育實踐活動成為學生課外最為豐富的內容。

4.實踐活動是中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重要載體。中小學生在學業(yè)方面得到了有效滿足,教師還要將目光轉向學生身心發(fā)展,尤其是當代獨生子女群體缺乏的堅韌品質、頑強意志及團結包容心態(tài),課堂教學中難以全面滲透。借助于專業(yè)基地、專業(yè)團隊的素質教育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可以在思想上、品德上、情感上受到熏陶,對身心健康具有積極意義,尤其對于心智發(fā)展尚不完全的小學生及進入青春期的初中生而言更有價值。

二、夯實工作要點,保證素質教育實踐活動卓有成效

當前,絕大多數(shù)學校開展素質教育活動,都是和教育部門專業(yè)的素質教育基地聯(lián)合,借助于豐富的設備場地條件、活動器材及專業(yè)的指導隊伍,對學生開展素質教育實踐活動,效果非常明顯。工作中可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1.統(tǒng)籌規(guī)劃保證實踐活動納入整體教育體系。在中小學開展素質教育實踐活動不能一頭熱、一陣風,想到哪里做到哪里,而要制訂詳細周密的計劃,將其作為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課程規(guī)劃體系,落實相關條款。每學期參與的次數(shù)、時間,不同年級段學生適宜參加哪些活動,如何組織,等等,要制訂詳細的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要將工作目標任務細化到時間節(jié)點,明確到實際人頭,通過這樣的方式,保證教育實踐活動能夠有條不紊地推進。

2.無縫對接保證中小學生有序參與實踐活動。由于各地中小學素質教育實踐基地所對接的學校、學生數(shù)量眾多,因此學校應當安排專門的分管領導,每學期初就要與實踐基地取得聯(lián)系,提出本校實踐活動計劃安排,與整個基地的活動安排協(xié)調統(tǒng)籌起來,以保證制訂的計劃能夠有效實施。許多學校由于未能事先和實踐基地做好對接,往往在需要開展活動時面臨場地安排不過來、時間緊張等問題,無法完成全部項目。因此一定要從頭規(guī)劃、及早對接,保證整個實踐活動有序開展。

3.精選內容保證適應學生身心發(fā)展階段特點。為中小學生開展素質教育實踐活動,是對他們的體能與心理素質的一次鍛煉。由于學生年齡階段不同,在活動內容上也要體現(xiàn)差別。初中生和小學生的身體素質不一樣,在實踐項目上要有所區(qū)別。例如年齡稍大的學生可以加入攀巖項目,這是一項既鍛煉體能又訓練技巧的內容,學生過小則不適宜參與這一項活動。可以組織年齡較小的學生過晃晃橋等項目,這些項目比較適宜年齡較小的學生。另外,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些對抗游戲活動及組織學生自己動手包餃子等。有些活動適宜全體學生,有些活動則只適應相應年齡階段的學生。學校與實踐基地應當進行深入研究,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開出相應的訓練菜單,讓他們采取訂單式計劃安排,保證不同年齡學生都可以開展與其身心發(fā)展相吻合的活動,保證每一批次的學生都能夠得到針對性的指導,讓他們玩得開心、玩得盡興,同時能力素質得到發(fā)展。

4.聯(lián)系生活保證學生在活動之后能大有收獲。通過三天或兩天的素質教育實踐活動,學生雖然當時感觸很深,無論是培養(yǎng)團結有愛的意識,還是頑強拼搏的精神,當時的收獲非常明顯,但是回去經過一段時間會逐步淡忘。因此,教師在離開教育實踐基地之后,還要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對學生進行滲透引導,以這次實踐活動為契機,以他們獲得的內心感受為基礎,與日常管理工作緊密結合起來。例如讓在包餃子時感悟的團結友愛延續(xù)到班級管理中,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營造良好的班集體氛圍。再如攀巖活動中所感受到的頑強拼搏意識,可以在學習活動中升華,鼓勵學生學習中不怕困難,勇于向自我挑戰(zhàn),制定更高目標等,讓活動與日常學習生活緊密結合起來,放大素質教育實踐活動的作用。

三、中小學素質教育實踐活動實施注意點

中小學素質教育實踐活動對學生身心發(fā)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應當成為中小學教育的必要組成部分。這一活動在組織實施過程中要注意三個方面。一是安全保障要到位。小學生、中學生自我保護能力相對不足,帶隊教師及校領導、基地工作人員,都要對安全保障工作進行嚴格檢查,確保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不出疏漏,讓孩子們在安全的前提下開展活動。二是對接聯(lián)系要到位。從學期初的計劃安排對接,到活動前的具體對接,包括時間路線、活動內容、準備器材,等等,要通過無縫對接保障活動緊張有序開展。三是后續(xù)教育要到位。素質教育實踐活動為中小學教育管理提供了廣泛空間,以這樣的活動為契機,還要組織若干后續(xù)教育活動,以保證素質教育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的品質、受到的熏陶,在接下來的學習生活中得到貫徹落實與升華,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

第4篇:中小學校教育論文范文

課程設置不合理。課程設置不合理主要表現(xiàn)在實踐課程與理論課程比例失調上。中職外語教學實踐性不強,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和機會接觸外語環(huán)境,一些理論知識無法在實踐中給予檢驗,同時口語訓練也無法完整的體現(xiàn)出來。這對他們的發(fā)展造成了非常不利影響。同時也使得教學內容無法突破實踐這個瓶頸。學生英語實踐課程的不足是影響外語實用性的根本原因,他們見到和學到的英語都是課本上的英語,而不是生活中的英語或者工作中的英語。因此造成了他們綜合職業(yè)能力中外語能力不足的現(xiàn)象。

二、中職院校外語教學改進措施

1.調整和優(yōu)化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外語教學模式的靈魂,對學生外語素質的提升具有決定性影響。當前外語教學之所以無法取得良好的效果,無法對學生職業(yè)素質提升做出貢獻,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教學目標定位不清造成的。為此在外語教學改革中首先應當反思和評估當前的教學目標設置。為此,首先應當對職業(yè)人才需求做綜合測評,只有在了解社會需求的基礎上才能有針對性的改革教學模式。當前我國產業(yè)機構成績中,與國外經濟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同時對國外技術的引進和消化也更加深入,一些國外技術設備和人才直接被一些企業(yè)所用。同時在這樣的基礎上,企業(yè)對本土職業(yè)人才的英語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這種新需求不僅體現(xiàn)對人才的英語水平上,而且還體現(xiàn)在更為具體的專業(yè)外語閱讀理解和交流能力當中??傊新殞W生的外語素質如何,應該看他們如何利用自己的英語知識解決工作中的問題。為此在中職院校外語教學中就要以此為出發(fā)點和教學目標,以專業(yè)英語教學為主,例如機電專業(yè)英語,數(shù)控專業(yè)英語等等。增強英語教學與專業(yè)課程之間的聯(lián)系,這樣才能確保職業(yè)人才綜合職業(yè)能力的提升。

2.開發(fā)課程資源,完善教材設計。教材是學生學習外語知識的第一資源,教材質量影響著學生學習外語的效果和積極性。為此以教材改革為契機,豐富教材內容,創(chuàng)新教材風格,突出外語教材的趣味性和知識性。使教材不僅成為知識的載體,同時還能夠進一步發(fā)揮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潛力。具體而言,在教材內容中應當引入與知識相關的歷史文化背景介紹。語言本是文化系統(tǒng)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了解文化背景能夠更加有效的提升學生對外語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同時對于提升口語能力也有非常有效的作用。更為關鍵的是學生能夠在了解外語語言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的提升自己的語言素養(yǎng)。這對他們綜合素質的提升具有有效促進作用。另外,完善教材設計還應當注重外語教材內容與專業(yè)知識內容的聯(lián)系。對于中職學生來說學習英語無非是為了能夠更好的提升他們的職業(yè)技能和素養(yǎng),能夠為自己今后的就業(yè)提供幫助。為此英語教學必須聯(lián)系專業(yè)課程設置,體現(xiàn)職業(yè)教育特色。教材中的例文、習題等內容也要體現(xiàn)專業(yè)特點。這樣才能不斷融合職業(yè)英語和專業(yè)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

3.突出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實踐教學是當前中職院校外語教學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為此在教學改革中應當增強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訓練。做好外語時間教學工作應當從兩方面著手,一是組織與英語交流和學習有關的社會實踐活動,二是在校企合作框架下爭取更多的外語崗位鍛煉機會。其中社會實踐活動是鍛煉學生英語交流能力的重要方面。但是,英語實踐環(huán)境在我國社會當中比較稀少,為此,中職院校應當成立專門的機構和部門負責開發(fā)和聯(lián)系英語實踐鍛煉的社會活動。并在英語教師參與下制定詳細的實踐鍛煉計劃。

第5篇:中小學校教育論文范文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提問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7.158

課堂提問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巧妙的提問,能活躍氣氛,促進學生發(fā)展,還能及時反饋學生學習信息,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中碰到的困難和不足,便于教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優(yōu)化課堂提問,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在課堂中顯得尤為重要。

一、分析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現(xiàn)狀

從目前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來看,雖然課堂提問普遍存在,但其有效性比較欠缺,主要問題如下:

(一)提問太過簡單

通常這些問題不能引起學生的注意,而且很多老師會采用自問自答的方式來處理提問,忽略了學生的思考過程,并不能達到提問的目的。

(二)提問方式僵化

一直以來,我們習慣了課堂上老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提問方式。新課標指出,應該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避免以老師為中心的一成不變的提問方式,應該多多啟發(fā)學生去提問,這樣他們的探索精神才能被完全激發(fā)。

(三)問題思考時間不足

小學語文課堂提問還存在一種狀況,就是老師的思路太快,學生無法跟上,導致提出的問題沒時間思考,最終不是連環(huán)問題讓學生產生厭煩情緒,就是無疾而終,由老師代數(shù)回答,學生逐漸失去了學習的興趣。

(四)盲目提問,讓學生無從回答

有很多時候教師不經過思考隨口提問,如“對不對?”“是不是”“行不行”等問題。注重問但不注重講,對啟發(fā)式教學沒有正確的認識。從表面看,提問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氣氛熱烈,但實際上并無實效與長效,時間長了會讓學生養(yǎng)成輕浮的態(tài)度與懶惰的思想。

二、詳述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的措施

(一)問題要精心設計

教師設計的問題要有一定的深度,以啟發(fā)學生的思維。要緊扣關鍵詞句,抓住文本空白進行問題設計,讓學生“咀嚼有味”,這樣才能有效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教師設計的問題要有一定的廣度,要處理好問題大小、多少的關系,注意問題的切入角度,結合學生的實際,引導學生對語言進行遷移運用。教師設計的問題要有一定的啟發(fā)性,來點燃學生思想的火花,掀起學生感情的波瀾,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另外,教師設計的問題要具有一定的開放性,以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為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提供廣闊的空間。

(二)提出的問題要有啟發(fā)性

難度較大的問題,如果直接提問,學生大多回答不上來,這就需要教師課前對這些問題進行設計,使之具有提示性與啟發(fā)性。當然啟發(fā)也要有度,緊緊抓住問題的關鍵。設計的問題最好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如針對古詩文教學可以一反常態(tài),改變傳統(tǒng)教師講解、學生記憶的常規(guī)方法,讓學生做課堂學習的小主人,發(fā)揮其自主性,讓其自主看預習提示發(fā)現(xiàn)問題,讓學生產生質疑、解疑的思維過程,然后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分析、講解,始終把學生擺在主體的位置,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與啟發(fā)作用。

(三)提出的問題目的性要明確

課堂提問有如射箭打靶要瞄準一樣,設置問題的目標也要對準中心點。課堂提問要根據教學目標,扣住重點,抓住難點來設計??圩≈攸c引導點撥,可謂事半功倍,這樣也就抓住了方向,教學的任務也基本落實了。難點主要是指學生學習過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學上又必須落實的地方,它是教學過程中的攔路虎,也是教師解疑的一個靶心。抓難點,體現(xiàn)了教師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它要求教師從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問題。針對重點、難點設計問題,猶如寫文章之開門見山,直奔主題,比較干脆利落。如教學《大禹治水》一文,教者在出示課題后就立刻啟發(fā)學生尋找題眼,抓住題眼“治”字設置疑問:大禹為什么治水?大禹怎樣治水?大禹治水的結果如何?由于一下子就抓住了題眼發(fā)問,學生讀書的欲望油然而生。

(四)根據教學需要,把握提問時機

第6篇:中小學校教育論文范文

關鍵詞:音樂教育;校園文化建設;中小學

音樂作為人類藝術發(fā)展的主要組成部分,為人類的生活、情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現(xiàn)如今,人們越來越重視音樂教育的重要性,不僅僅是因為音樂教育有助于校園文化建設,更重要的是音樂教育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高尚情操,豐富學生的情感,陶冶學生的優(yōu)良品格,進而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全的發(fā)展,是培養(yǎng)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要組成部分。

一、音樂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就目前而言,中小學音樂教育已經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將識譜、演唱、樂器、音樂欣賞等融進了課堂,豐富了課堂的教學結構,對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但是在具體的音樂教育中,依舊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阻礙了對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不利于校園文化的建設。比如說,一些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將演唱技巧的教法放在了首要位置,而忽略了音樂對學生身心健康影響的引導,教師應該明白,學生學會唱歌的技巧是次要的,并不是每一個學生都要成為歌唱家,而教會學生欣賞音樂才是最重要的,因為欣賞美好的音樂能夠激發(fā)學生積極的精神狀態(tài)。

二、音樂教育應該注入生氣

中小學的音樂教育還應該是生機勃勃的,學校教育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性格發(fā)展,中小學生的性格特點正是活潑好動的,因此,教師也應該在音樂教學中注入音樂的生氣,并將音樂注入學生的日常生活當中去,使學生的生活音樂化,使學生無論在學習還是生活中都能夠有精神愉悅的表現(xiàn)。比如說,教師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注重童謠的教學,就可以很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愉悅的精神狀態(tài)。童謠是一種以兒童為主要對象的歌曲,主要特點為曲調簡單、韻律歡快,歌詞的取材貼近生活且富有教育意義、富有情趣。這些特點使得童謠具有教學價值,且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且童謠的種類豐富、類型多樣,是為中小學音樂教學注入活力的首選。同時,童謠的學習也能夠豐富學生的課余活動,為校園文化建設提供條件。

第7篇:中小學校教育論文范文

關鍵詞:小學語文 科學 情境教育

研究教學論的專家認為:情境之于知識,猶如湯之于鹽。鹽溶入湯中,才容易下咽、吸收;知識要融入情境中,才能顯示活力和美感。因為抽象靜態(tài)的文本知識借助特定的情境被“激活”了。語文教學就是引導學生把握文章內容,積累生動的詞語和優(yōu)美深刻的語句;聯(lián)系生活體驗,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積極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喚醒學生內心愛的情感。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思維特征、認知能力以及接受水平,需要找到一個從生活經驗到概念學習轉換的過渡“階梯”,而“李吉林情境教育理論”正好與之相契合。這種為教育教學而創(chuàng)設的情境適合小學生的語文情境學習,被賦予了感情、符合學科特點,它不僅降低了兒童學習的困難,同時也讓小學生得到別樣的情感體驗。

一、帶入情境啟迪想象,發(fā)揮學生能動性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學習從低年級到高年級,從閱讀到寫作,都突出了“想象”。兒童的想象需要情感伴隨,兒童記憶屏幕中的形象要組合成新的形象,需要“力”的推動。兒章常常會因為好奇而想象;因為想改變眼前的現(xiàn)實而想象;因為可以獲得心理的愉悅而想象。想象可以展示孩子的聰慧可以給孩子帶來快樂的體驗,想象力是兒童擁有的巨大財富。

語文教學中的情境教育是最受孩子們喜愛的一種教學方法。小學語文教材中選錄的多是生動有趣的童話、小說、寓言等文章。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運用多種手段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環(huán)境、一種氛圍,讓學生能深刻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盡快進入文本描摹的情境中。課堂上借助音樂渲染情境、巧用圖畫再現(xiàn)情境、扮演角色體悟情境、通過語言描繪情境。這些情境設置能讓學生在想象的情境中自由翱翔,彌補了單純課程容易陷入知識系統(tǒng)狀態(tài)的缺陷,將知識的系統(tǒng)性、活動的操作性、審美的愉悅性和環(huán)境的廣闊性融為一體,憑借特定的氛圍,激起學生熱烈的情緒,在優(yōu)化的情境中,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李吉林設計的各種“情境”,“無論是進行語言訓練,提供作文素材;進行審美教育,促進整體發(fā)展;還是考慮到多種題材體裁的教學:識字的情境教學、閱讀的情境教學、散文的情境教學、詩歌的情境教學、童話的情境教學、寓言的情境教學、作文的情境教學,對學生來說,都是種新鮮的刺激。這些精心設置的“情境”具有顯性的目的指向,及時“提供人的自我意識、場景記憶、他心想象共生演化的學習環(huán)境”,因而引領著兒童邁向更優(yōu)化的方向,促進兒章全面深入的發(fā)展。

二、培養(yǎng)興趣指導觀察,注重學生實踐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思維能力逐漸增強,語文課堂上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就顯得尤其重要。如果只靠直觀性的教學情境,極容易使教學簡單化、表面化,不利于學生抽象思維的培養(yǎng)與訓練,也不能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滿足學生對真、善、美更高層次的追求。固情境教學提出了“強化感受、淡化分析”,即“通過優(yōu)化情境,引導兒章從感受美的樂趣中感知教材”。小學語文教師非常注重課堂設計,所設計的每一個問題、所展示的每一幅畫、所吟唱的每一首歌、所分配的每一個角色能做到精益求精,能最大程度地引起學生的興趣。

李吉林老師是把學生引入“形真、情切、意遠、理蘊”的情境,利用課文創(chuàng)設情境、聯(lián)系生活展現(xiàn)情境、運用實物演示情境、借助圖畫再現(xiàn)情境、扮演角色體會情境、錘煉語言描繪情境,極大地激起了學生的學習愿望,培養(yǎng)了學生的興趣,調動了他們的熱情,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在情境教育的課堂上,每個學生都是那樣的欣喜、興奮,在唯美的活潑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情境中,他們感受、體驗、表達,語言能力、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得到自由、充分地發(fā)展。李吉林情境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課堂的實踐訓練使學生學習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訓練,潛在的智能也得到開發(fā),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知識的滲透出現(xiàn)一派生機,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極大程度的提高。

三、陶冶情操滲透審美,培養(yǎng)學生感悟性

少年兒童在小學階段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情緒色彩明顯,非常注意那些直接的令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創(chuàng)設情景寓情于教,促進學生素質的主動協(xié)調發(fā)展,情境教育是一個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學生讀一些作品時,由于時空原因,由于學生年齡認知、修養(yǎng)、閱歷等原因,理解起來有些“隔”。他們也許會嘆服作者高超的寫作技巧,卻不會被感動。而語文教學如果不能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就注定是失敗的。因此,語文課堂上,教師不能緊扣文學術語,應挖掘學生已有生活經驗、鼓勵他們去尋找周圍相似的人或事,充分調動學生情感,達到與文章的共鳴。

從思維規(guī)律來看,人的思維具有多向性,教材中往往只提供了一種思維模式,我們不妨利用反向思維,為學生提供另一種拓寬思維的方式,讓學生去感知、想象、發(fā)揮。文學作品講究含蓄就如同繪畫講究留白,講究“言外之意”“意外之象”。從這個角度出發(fā),運用李吉林情境教育理論的語文課堂可以更大程度地調動學生想象力,在揣摩作者寫作目的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感知分析能力,引導學生尋根究底,有助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可以加深學生思維深度。

第8篇:中小學校教育論文范文

語文美育是指以的審美觀為指導,以語文教育中美的因素去教育學生,陶冶學生的道德品質,培養(yǎng)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觀和感受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強調語文美育,把語文課上成生動活潑、直觀形象、情趣盎然的課,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性,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享受美、品味美、體驗美。

一、語文美育的特征

1.形象性,語文美育是以展示課本的形象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內動力為手段的教育;2.情感性,文學作品往往包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課文中的情感因素是學習的關鍵,也是審美的關鍵;3.愉悅性,學生面對優(yōu)美的文章自然而然會產生一種愉快、舒適的感受,為美好的事物所感動,產生精神上的愉悅。

二、語文美育的方法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向學生展示教學內容,組織教學活動,激發(fā)他們的審美意識,讓他們能融入文章去感悟文章的內涵。

1.教學結構要系統(tǒng)化。事物的有機統(tǒng)一性、完整性是美,反之雜亂無章、殘缺不全、蒼白無力則不美。教學結構也是同樣需要完整、嚴密,教學設計、教學目的要和課程的總目標有機統(tǒng)一,教學結構的系統(tǒng)化還應體現(xiàn)在教師要注重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加強知識的橫向、縱向聯(lián)系,可拓寬學生的思路,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從而達到美的教育。

2.教師的教學風格要穩(wěn)定。變幻的風格容易使學生注意力分散,教師應不斷摸索形成適應自己的風格并穩(wěn)定下來,不要忽而這樣忽而那樣,花樣百出,弄得學生手忙腳亂。

3.教學活動要有節(jié)奏。節(jié)奏是指均稱的有規(guī)律的進程,強烈的節(jié)奏感是美的一個重要因素。課堂教學是一種有規(guī)律的傳達和感受活動,應有高低起伏、強弱快慢、急緩張弛的變化,只有這樣才能扣住學生的心弦、引人入勝。

4.教學氣氛要富有情趣。教師進入課堂就應始終保持飽滿的情緒,這樣學生自然就有精神,并以高度的注意力、熱烈而緊張的情緒聽課。教學過程實際上是師生交往的過程,師生之間應多采用交流式、探討式的方法。總之,教師應運用高超的教學藝術去調節(jié)課堂教學氣氛,形成課堂精神環(huán)境美(課堂精神環(huán)境美,指的是教學雙方在教學活動中配合默契,融于一體,形成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以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

5.教學手段現(xiàn)代化。在語文教學中運用現(xiàn)代化手段進行審美教育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聲音、圖像把課文中所描繪的形象生動、直觀地再現(xiàn)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可以直接用感官去感知,能加深情感的體驗。

第9篇:中小學校教育論文范文

關鍵詞: 小學語文 口語交際 教學方法

日常生活中,人們無時不在用口語表達心意,交流情感,傳達信息。新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小學生必須“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的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fā)展合作精神”。[1]這是語文教育的一項重大改革。我們應在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掌握交際的技能,養(yǎng)成與人交往、待人處事的交往能力,在生活中踐行口語交際能力。

一、小學語文口語交際的現(xiàn)狀分析

(一)口語交際培養(yǎng)意識淡薄。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保?]強調了口語交際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成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而長期以來,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的口語教學是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存在一種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相對下降的趨勢,目前仍停留于重視呼吁階段,口語交際教學實踐并未真正展開。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重知識、輕能力,重書面、輕口頭的現(xiàn)象仍普遍存在,大部分教師對口語交際教學的本質內涵、價值取向、教學形式等不夠重視,因而在教學實踐中還是停留在知識教學的范疇,并沒有真正落實到點子上,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我國中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發(fā)展較緩慢。

(二)口語交際培養(yǎng)方式單一。

現(xiàn)實中很多教師忽略了口語交際培養(yǎng)在每一節(jié)課中的滲透,而重在字、詞、句及課文內容等知識點的傳授。有的教師會把口語交際課上成“看圖說話”課,指著書上的插圖一句一句向學生詢問,這有悖于教材的編寫意圖,無疑削弱了口語交際應有的“交際性”。

其實課堂教學是師生交往的雙向互動過程,每一堂課都應為學生口語能力的發(fā)展提供用武之地,語文課上尤其如此。如對于寫景的課文,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課文內容開展活動,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自編解說詞或借助掛圖、課件介紹課文中的景點,還可接受其他同學對景點的有關內容詢問,使學生在有趣的“游覽”活動中培養(yǎng)口語交際能力,在侃侃而談中體會大自然的壯麗。

二、小學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設計

(一)練交際能力于具體情境之中。

課堂教學的四十分鐘,每分鐘都應該讓它發(fā)揮最大的效益,如何在每次語文課中,讓學生學到更多交際的本領,教師的課前準備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應以生為本,注重學生的交際心理,結合課文給學生創(chuàng)設聽說互動的交際情境。

1.巧用圖畫,再現(xiàn)情境。

都說圖畫是鼓勵學生說話的“興奮劑”,圖畫是展開形象的重要手段,現(xiàn)今的教材中配有形象生動的圖畫,圖畫實際是把課文內容形象化,易于兒童接受,以便喚起學生觀察思考、說話的興趣。如教《夏夜多美》這課時,可用課件出示文中的插圖,引導學生觀察圖中小螞蟻和睡蓮的表情、動作,并想想他們可能在說什么。同學們看著生動的畫面,在生動形象的情境中,揚起想象的風帆,開啟思維的閘門,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2.實物陳設,演示情境。

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是用表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3]對有趣的情節(jié)、人物,學生們有很大的興趣。實物展現(xiàn),能最快吸引學生的眼球,能讓學生最快進入觀察,急于表達。如教學《小兔運南瓜》這課,老師抱著南瓜走進教室,同學們看見都會說:“老師,我?guī)湍?。”而此時老師順勢說:“為什么你們覺得我需要幫忙呢?”同學們回答:“老師都快走不動了,臉都紅了?!薄罢f得好,那現(xiàn)在請同學們想想辦法,怎樣不費力地讓南瓜再回到辦公室?!边@樣同學們積極性一下就提高了,老師要求同學們小組討論辦法,并在課堂說清楚,選擇辦法最好的組來完成“送南瓜回家”的“光榮使命”,為了完成任務,同學們積極討論,爭相發(fā)言。通過生動情境的創(chuàng)設,學生想說、敢說,有話可說,實現(xiàn)了教學目標。

交際情境的創(chuàng)設是交際的首要條件,新課程標準上列出了許多創(chuàng)設方式,教師應在教學中有目的、有創(chuàng)造性地創(chuàng)設情境,整體性呈現(xiàn)情境,讓學生在這些創(chuàng)設的情境里進行多種形式的互動,這樣他們自然想要說話,有話可說了。

(二)練交際本領于生活之中。

陶行知說:“生活即教育?!保?]生活就是口語交際的內容,口語交際是生活的工具,豐富多彩的生活就是學生交際的舞臺,就是學生交際的源泉,教師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情境,教給學生交際的方法,還應利用課外時間,讓學生在生活中實踐交際的本領。

1.在學校生活中,實踐交際本領。

學生在校時間至少有六個小時,在這段時間,學生之間要發(fā)生許多的事,這就是進行交際的契機,教師要注意引導。班級活動中,讓學生獻劃獻策,都要求用語言準確表述,達到表情達意的目的。下課時,鼓勵學生多用語言溝通交流,如針對上課時不明白的問題與老師交流,同學們之間有了矛盾,在解決矛盾中,訓練學生的口語,讓學生有條理地敘述經過,表達各自的思想,期間不知不覺中進行了口語交際的訓練??谡Z交際隱身于學生學校生活的每個角落,此時的我們要扮演角色就是傾聽者、引導者,抓住每次讓學生實踐交際能力的機會。

2.在家庭生活中,實踐交際本領。

學生大部分時間是在家庭中度過的,因此,讓學生實踐交際能力的機會延伸到家里是非常有必要的,可要求學生把自己一天的所見所聞講給父母親聽,內容不限,可以是班上發(fā)生的,校車上發(fā)生的,路上看到的、聽到的,等等。這對于內向的孩子也是一種鍛煉交際本領的有效途徑。交際的時間跨度大了,不再局限于學校;交際的面廣了,不局限于個別人;交際的內容多了,不再言之無物;交際的話題多了,不再言不由衷。

盧梭曾說:“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無所不在枷鎖中?!保?]我們的語文教育,一定要遵循新課程教學的諸項要求,再也不能人為地給學生設置“枷鎖”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口語交際教學勢在必行。口語交際也必須與社會、與家庭相互溝通融合,讓學生在這種大語文的氛圍中實踐對話的樂趣,讓學生從諸項“枷鎖”中脫穎而出,收到事半功倍的口語歷練的效果。

3.在社會生活中,實踐交際本領。

在教學中組織適合孩子們的有趣活動,讓孩子們在一個愉快的活動中自然交際,讓他們有話想說,有話可說,言之有物。陶行知先生說:“整個社會的活動都是我們的教育范圍?!保?]社會是實施“口語訓練”的無邊課堂。教師應該引導、組織學生在社會交往中,開展各種社會交往實踐活動,包括:①考察活動。如組織參觀、訪問、調查等活動。②服務活動。如組織慰問、做好事等活動。③聯(lián)歡活動。加強學生與社會的交往,可以拓寬學生視野,增長學生知識,使他們在每一次社會交往實踐中都會產生新的啟迪,從而促進語言的發(fā)展。

(三)指導方法,讓學生學會交際。

新課標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提出要求:學生應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

1.有序觀察,按序交際。

學會觀察,特別是學會有序觀察是學生順利交際的一個基本方法。要讓孩子們平日養(yǎng)成認真觀察的習慣,教師要引導學生現(xiàn)場觀察,調動學生觀察思考和交流的積極性。教學時可根據不同課文,按序設計問題,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讓學生根據問題去觀察了解,再在課堂上講述。這樣的教學由于有了學生的參與和有意識的觀察、記憶、思考,使學生能饒有興趣地說,且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感受到表達成功的愉快。也可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有序觀察、認真思考、按序交際的好習慣。

2.認真傾聽,靈動交際。

傾聽是學生順利進行交際的良好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交際能力時,應不忘引導學生學會聽別人說話,認真、專注,聽清楚別人表達的意思,以便能對別人的話及時做出反應,靈動交際。在口語交際課中進行聽聽說說的訓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認真聽別人說話的習慣,培養(yǎng)他們敏銳的反應能力和快捷的思維判斷能力。如《保護有益動物》一課,可引導學生將思路引向生活,啟迪他們回憶哪些小動物對人類有益,怎么有益和自己是怎樣保護有益的小動物,再在小組中進行討論交流。當某個同學自述時,要求其他同學們認真聽,還可提出問題,學生在這種雙方互動的交流中,鍛煉了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了良好的聽說態(tài)度。

3.清楚表達,出色交際。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盡量讓學生形成輕松、自由的交際心理,讓他們多點時間,盡可能多地表達。在訓練中有技巧地處理學生的不足和錯誤,讓他們形成清楚表達的能力,養(yǎng)成清楚表達的好習慣,在一次一次的訓練中出色交際,在交際中獲得成就感,進而更樂于交際。

總之,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是對小學生多種能力的依托和促進,對學生各方面的發(fā)展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對口語交際課的繼續(xù)研討是必要的,口語交際課的模式應是千變萬化的,交際能力的訓練應是長效的,應貫穿整個語文教學,應滲透學生的課內、課外、校內、校外的生活環(huán)節(jié)。經過“細水長流”的口語交際訓練,通過“潤物細無聲”的生活交際能力鍛煉,實現(xiàn)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

參考文獻:

[1][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4,16.

[3]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