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關于贊美老師的古詩范文

關于贊美老師的古詩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關于贊美老師的古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于贊美老師的古詩

第1篇:關于贊美老師的古詩范文

文/姚冰冰

【摘 要】“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笔切W閱讀教學的首要任務,充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關系到學生的閱讀體驗和閱讀效果,有效、高效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能力,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關鍵詞 閱讀;激發(fā);興趣

“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是《新課程標準》低年級學生閱讀教學目標的第一條內(nèi)容。可見,低年級閱讀教學必須從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開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有了閱讀興趣,就能使閱讀成為一次快樂的經(jīng)歷,使學生真正地愛學、樂學。如果學生有了閱讀興趣,那么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能極大地激發(fā)起來,內(nèi)心產(chǎn)生極強的學習動機,就可能實現(xiàn)有效、高效的學習效果。但是低年級的學生識字量少,閱讀面窄。如果強迫要求他們閱讀,就會使學生失去閱讀的興趣。因此,我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特點,采取形式多樣的方法來激發(fā)孩子們的興趣,讓學生體會到閱讀的樂趣,從而喜歡閱讀。具體方法如下:

一、真情引路,激發(fā)閱讀。

閱讀的過程若缺乏熱情,閱讀就會變得索然無味。教師適當?shù)纳壳槟芗ぐl(fā)學生的熱情,增強學生的學習欲望,引發(fā)學生深層次的思考。例如,教學《畫雞》時,我?guī)е荒樀纳衩卣f:“唐寅就是民間傳說中著名的明朝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是個智能與才華兼具的詩人和畫家。唐伯虎是老師的超級偶像,老師是他的超級粉絲。今天,我們要學習唐寅的一首“題畫詩”,詩題是《畫雞》。這首詩膾炙人口,世代頌傳?!睂W生聽了我的“真情告白”,對這位江南第一才子的欽佩之情油然而生,馬上興趣盎然地翻開書本,津津有味地投入到了課內(nèi)閱讀中。整堂課因為學生的有效閱讀,處處生彩,時時高效。在學完這首古詩之后,學生紛紛表示才學一首唐伯虎的一首古詩很不過癮,我順勢向?qū)W生推薦了唐伯虎的另外兩首詠雞詩《題金雞報曉圖》和《流水詩》。第二天,我請學生朗誦課后學到的關于唐伯虎的其他古詩,并在隨后的班隊課上舉行了“朗誦古詩大會”,通過一系列的措施,我們班形成了“學詩熱”。我們班的學生儼然成了“小詩人”,經(jīng)常一起賞詩,誦詩,賽詩,整個班級洋溢著濃濃的“詩意”。

二、朗誦美文,吸引閱讀。

讀從傾聽開始,孩子最初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來源于傾聽。孩子用傾聽的方式開始最初的心靈閱讀,構筑了自己精神的芳草地。聽故事幾乎是每一代孩子共同的享受和心靈慰籍。用耳朵傾聽故事給孩子的是最暢快的閱讀享受,再加上老師抑揚頓挫,繪聲繪色的朗讀,孩子每次都能體會到讀書的樂趣。所以在每節(jié)語文課的尾聲,我都會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進行拓展延伸,選擇相關的故事進行講述,我講述的故事都是經(jīng)過精心挑選的,內(nèi)容豐富、充滿童趣,比如《阿嚏的故事》、《大灰狼羅克》、《神奇校車》、《三毛流浪記》等,正當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如癡如醉之際,我們教師嘎然收聲,充滿神秘地告訴孩子:故事情節(jié)曲折有趣,后面的內(nèi)容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請自讀原文。此時教師不失時機地向?qū)W生推薦出相關的讀物。學生被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jié)激起了濃厚的興趣,紛紛要求借書。這樣讓聽者在享受故事情節(jié)所帶來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課外讀物的誘惑,主動去進行閱讀,把課內(nèi)閱讀與課外閱讀巧妙結合起來。

三、你追我趕,引導閱讀。

閱讀活動本身是否有趣,老師態(tài)度是否親切和氣,學生能否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成為學習閱讀的主要動機。所以,我組織各種各樣的讓學生展示收獲,分享成功的活動,讓學生有一個展示閱讀成果的平臺。例如,定期開展各種形式的讀書競賽活動。評選“校園小詩人”、“成語王國主人”、“小小民間故事家”、“小小童話故事家”、“課外閱讀最佳興趣小組”等評比。我們班的學生為了能得到這些光榮稱號,一個個暗中較勁,你追我趕,不僅在學校的時候個個盡情地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而且回家后也盡情地在書林里漫步。學生在這一系列活動中,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更加堅定了閱讀的興趣。

四、體驗成功,享受閱讀。

“認可贊美和鼓勵,能使白癡變天才,否定批評和諷刺,可使天才成白癡?!钡拇_,低年級學生最熱衷于被別人贊美和鼓勵。我們班的學生也如此,他們善于表現(xiàn)自我,愛做別人的“小老師”。我在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虛心向?qū)W生請教,也大大激發(fā)出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如我曾向?qū)W生請教過“白雪公主有多美???”“白雪公主被皇后騙了幾次?”“豌豆姑娘最后嫁給了誰?”“丑小鴨最后變成了什么?”有的學生根據(jù)平時的閱讀積累,給了我滿意的答案。我趕緊對“幫助”我的學生豎起大拇指,真誠地和他擁抱一下,然后真心地贊美他說:“你是老師見過的最認真閱讀的學生,以后我如果有其它的問題繼續(xù)向你請教,好嗎?”有的同學私底下說:“我最喜歡當老師的‘小老師’啦!我告訴老師答案時,老師驚訝得眼睛睜得大大的,老師對我佩服得五體投地,我要多讀一些好書,和老師比賽,真正地超過老師?!笨梢姡p識和激勵每一個孩子,能使他們感受到自己點點滴滴地進步,能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和閱讀的愿望,能讓他們體會到讀書的樂趣,促使學生的閱讀激情永恒。正如馬克·吐溫曾說的:一句贊美的話,往往能夠讓一個人不吃不喝活上一個月!實踐證明,實施更多的鼓勵性評價,可以引領兒童走進一個全新的閱讀樂園。

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方法很多,諸如創(chuàng)設情境、巧設問題、電教手段的使用等等。需要教師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奇妙地運用。

第2篇:關于贊美老師的古詩范文

一、導入語要有情、趣味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導人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一節(jié)課有良好的開端。我覺得,導入語要充分展示“情、趣”。

“情”,這里指激情。老師上課要飽含激情,老師動情才能牽動學生的心,才能把學生帶到課文里面去。在教學《》一文時,我先問同學們,誰了解“鴉片”?然后,我出示人們吸食時的掛圖,講解的危害。我說,能使軍人失去戰(zhàn)斗力,使工人失去勞動力……當時的英國商人把大批的鴉片運往中國,獲取了大量的暴利,而我們國家的老百姓卻遭殃了,清政府很多當官的不敢管他們。在這個時候,有一個人站了出來,他就是林則徐。盡管清政府很多人反對,但是他還是勇敢地站出來,銷毀了二百多萬斤的鴉片……這樣充滿激情的導入,引起了學生內(nèi)心的共鳴。

“趣”,指的是興趣。老師的導入語說得好,能使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感到有興趣,在快樂中求知識。在教學《九寨溝》一文時,我充當導游,出示掛圖后說:“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到了聞名中外的九寨溝,這里的景色秀麗宜人……瞧,前面來了一只小熊貓,它在河水旁照鏡子,真是臭美啊!”這樣的開場白,引得學生哄堂大笑,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接著我說:“‘百聞不如一見’,九寨溝真是漂亮極了,下面就跟著老師坐上大巴去游覽一番吧。

二、識字教學要有趣味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言文字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基本特點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

漢字蘊涵著豐富的文化信息。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象形字的直觀性作形象的描繪,可以利用會意字中的形義聯(lián)系作有趣味的解說……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他們主動學習漢語言文字的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能力。如教學《燕子》一文中的“燕”字時,我問這個字像什么?學生仔細觀察后說,像燕子。是啊,上面的草字頭像燕子的頭,中間的“口”像燕子的身體,邊上的像燕子的翅膀,下面的“四點”像燕子的腳。然后,我讓學生在課題的旁邊畫了一只小燕子,這樣一來就讓學生很快地記住了字形,讓學生在這種富有趣味的教學中快樂地識字。更重要的是他們在識字的同時提高了自己的識字能力、創(chuàng)造意識和口語交際能力。

三、閱讀課文要有情味

這里的“情”指的是感情。語文是人文性很強的學科,大多數(shù)的閱讀文章都包含著濃厚的感彩?!墩Z文課程標準》關于閱讀的基本要求中十分重視情感體驗。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著力引導學生體驗文中的情感,讓他們接受情感的熏陶。

在教學《黃果樹瀑布》一課時,當講到文中的第5~7自然段時,我問學生:“這三個自然段分別寫了什么?”經(jīng)過大家討論,明白分別寫了“舒服極了”“灌滿了活力”和“無限的生機”。這寫了實景,也寫了“我們”的感受。我讓學生通過朗讀體會瀑布的雄偉氣勢,并展開聯(lián)想,體會游人的心情,這種入情入境的朗讀,也讓學生的性情獲得了陶冶。此時,我追問學生:“如果你就是游人,你想對瀑布說些什么呢?或者想對周圍的人們說些什么?”此時,學生滿懷豪情地贊美黃果樹瀑布景觀的壯美,祖國山河的秀麗,愛國之情油然而生,他們的情感已經(jīng)融入課文里了。

四、積累知識要有韻味

一節(jié)短短四十分鐘的語文課,學生學到的知識是很有限的,我們必須重視培養(yǎng)學生自主獲得知識的愿望和能力,讓學生學會積累一些與課本相關的知識。

例如,教學《普羅米修斯盜火》一文時,我在最后剩下來的3分鐘時間里,配樂范讀了課外讀物《普羅米修斯的贊歌》,要求學生在課外時間里練習背誦,然后,在全班舉行“背誦比賽”。又如,在教學《望洞庭》這首古詩后,我讓學生搜集關于描寫“秋天”的古詩,并背誦下來。然后再利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舉行有韻味的“詩歌背誦比賽”,這樣一來,學生搜集古詩的興致大為提高。

五、板書設計要有新意

第3篇:關于贊美老師的古詩范文

一、教師自身素質(zhì)需要不斷提高

厚積而薄發(fā)。一個想教好語文的人,必然是一個喜歡學習的人。讀書使教師的教學更加得心應手,游忍有余,增強課堂應變能力。因而能喚醒學生的情感意識,教學面貌會大大改觀。讀書使教學的眼界進一步開闊。我們的教學實際包含兩個過程:教師的教的過程和學生的學的過程。如果教師之前不學習,缺乏感性和理性認識。圖方便,到“教參”中“牽羊”,學生得到的只是搬來的枯燥、乏味的答案。如果教師能將之前學習的流程、感受、規(guī)律一并教給學生,引導他們一步步地嘗試,那么學生就能生動有趣地獲得知識,形成能力。

現(xiàn)在,尤其多媒體更為我們教師展現(xiàn)了豐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教師更應從中吸取營養(yǎng),設計教案,并應用多媒體進行圖文并茂的教學,增加學生的視聽享受,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總之,知識積累是教師一生的任務,所謂“給一杯水,需一桶水”之意,就是強調(diào)教師不斷學生更新。看到影視中的吟詩,那舉手投足、一笑一顰間的真情流露,那音韻的鏗鏘之聲,頓然醒悟:這不進了佳境么?一個語文教師就要一身為鏡,把學生引入有趣的語文世界。

二、教師要在教學技巧和方法上下功夫

(一)新穎的導入。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開課的好壞影響這節(jié)課的成敗,好的導入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求知的欲望為教學作好鋪墊。

在教學故事類的課文時善用巧設懸念的方法導入。心理學認為,好奇心是人們積極探究新事物的一種傾向,是人的天性,是興趣的先導。如:在教學《菩薩兵》一課時直奔主題,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說什么是“菩薩”?學生說出了很多:菩薩是給人類帶來幸福的“神仙”;菩薩是能拯救受難百姓的神仙。順勢提問:“你們見過菩薩兵嗎?”正當學生充滿好奇時,將學生引入課文的學習?!敖裉煳覀円黄鹑タ纯雌兴_兵是什么樣的?!庇秩?,一位老師在教學《駱駝和羊》這一課時,教師首先問:“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故事嗎?”同學回答:“喜歡?!薄敖裉炖蠋熃o同學們帶來兩種小動物,請同學們叫出它們的名字(駱駝和羊),在駱駝和羊之間發(fā)生過一個有趣的故事,你們想不想知道?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駱駝和羊》。”在懸念中充分的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為學習課文作好了鋪墊。

在教學美景類的文章時,可采用情景導入法:一位老師在教學《荷花》一課時,多媒體出示一副美麗的荷花意境圖,將學生引入荷花美景中,當學生正陶醉于美景時,老師讓學生用一句話來贊美圖中的荷花。這么美的景色,怎么用語言文字具體表達呢?我們?nèi)タ纯粗逃?、文學家葉圣陶爺爺是怎樣寫荷花的。讓學生從圖到文,自然地走入課文的學習之中。又如,一位老師在教學《月光曲》時,自己彈奏了一曲《歡樂頌》,將學生引入音樂的世界。音樂有利于情景的創(chuàng)設,它能充分的調(diào)動人的聽覺,把文學想象和音樂聯(lián)想結合起來,可引導學生深入感受文學藝術美,并理解其中蘊涵的深刻含義。

在古詩教學中,可采用以舊引新的導入法:一位老師教學《江上漁舟》這首古詩時,師問:“同學們你們學過古詩嗎?”生:“學過?!薄罢l能把學過的古詩背給老師和同學聽,看誰背得又好又多?“在學生背的過程中,教師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巴瑢W們喜歡古詩嗎?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新古詩?!边@樣讓學生在享受成就感的同時,輕松愉快地走入新內(nèi)容的學習。這樣的導入會給教學帶來預想不到的效果。

(二)靈活的形式。

1、表演。課文的精妙之處可以通過表演的形式,加以直觀理解,以加深認識。讓學生參與課堂表演,既能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能增加教學的趣味性。

編演課本劇。演《宋定伯捉鬼》時,學生主動一致地把教室的燈全熄了,制造一種陰森恐怖的氣氛。在這種情境下,由一胖學生扮演的“宋定伯”和一瘦學生扮演的“鬼”出場了。當輪到“鬼”背“宋定伯”時,他吃力而哆嗦地說道:“卿太重,將非鬼也?!币萌嗤瑢W哈哈大笑。學生在《皇帝的新裝》、《變色龍》等課本劇中的表演,惟妙惟肖,形象逼真,給師生留下了深刻而難忘的印象。還有《蚊子和獅子》、《市長》等都可編演課本劇。

片段表演。語文課文中許多精彩的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片段,也可讓學生積極表演,激發(fā)興趣。如《傻二哥》中傻二哥吆喝前的準備動作及吆喝的內(nèi)容,《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先生朗讀時的動作、神情、語調(diào),《孔乙己》中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錢”和“摸出四文大錢”等片段,都可讓學生仔細揣摩、表演,加深體會。

2、競賽或游戲。通過競賽或游戲,激發(fā)學生思維過程中的亢奮感,使其注意力更集中,聰明才智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同時能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培養(yǎng)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擂臺賽。如教《變色龍》一課,根據(jù)課文情節(jié)制有七張幻燈片,要求學生敘述畫面的內(nèi)容。男生與女生實行擂臺賽。

辯論賽。如教《楊修之死》,可就“曹操該不該殺楊修”這一論題讓學生展開辯論,在辯論中分析與把握曹操與楊修的性格特征。還有《第二次考試》中關于誰是文章主要人物這一問題,也可讓學生展開辯論。

第4篇:關于贊美老師的古詩范文

【關鍵詞】小學古詩、教學、知情意行

一、古詩教學“知情意行”的內(nèi)涵

縱觀我國教育發(fā)展史,孔子提出“學思行并重”的教學方法,認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思考、行動應并舉。荀子認為聞不如見、見不如知、知不如行,“聞見、知、行”是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F(xiàn)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中亦突出了“教學做合一”這一方法論,即教育、學習、行動要充分結合。這些理論思想是各位教育家們教育實踐的偉大結晶,突出了教學由知到行這一過程的重要性。

“知情意行”一詞源于心理學中人的道德行為輔導模式,“知”即對事物的認知,個體觀念;“情”即情緒、情感;“意”即意志、決心;“行”即具體行為。這里,筆者從教育學、心理學綜合角度出發(fā),將“知情意行”這一概念引入古詩教學,對古詩教學中的“知情意行”有新的見解。

(一)所謂“知”

本文中的“知”,主要指古詩中蘊含的知識。筆者從學科角度出發(fā)對小學古詩中的知識進行分類,將其分為數(shù)學、自然科學、音樂、繪畫、社會等方面的知識。

關于數(shù)學的知識。如《山村》中含有十個數(shù)字和“里”“座”“枝”等量詞;《江南》中有東、西、南、北方位知識;“欲窮千里目”、“危樓高百尺”等詩句中含“千里”“百尺”等計量單位等。

關于自然科學的知識。如“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中的浮力知識;“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中光的折射知識;“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的化學相關知識等等。

關于音樂、繪畫的知識。如“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等詩句中關于琴、笛、琵琶等樂器的的知識;“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中關于色彩以及繪畫中的透視學原理知識等等。

關于社會、人文的知識。如《元日》、《清明》等詩中關于除夕、清明等節(jié)日風俗的知識;《敕勒歌》、《望天門山》、《泊船瓜洲》等詩中關于塞外大漠、江河湖海、名山圣水的地理知識;《塞下曲》、《示兒》等詩中關于歷史戰(zhàn)爭的知識。

(二)所謂“情”

詩主要是表情的,詩詞中的“情”千變?nèi)f化、層出不窮。小學古詩題材以山水田園、邊塞羈旅、親友離別為主,傳遞的詩情相對淺顯卻豐富多姿,悲愁苦悶、喜戀歡愉、憤懣感慨等情感耐人尋味,或表“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豪邁,或透“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喜愛,或抒“四海無閑田,農(nóng)夫猶餓死”的悲嘆,或顯“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不舍等。詩之所以讓人動容,正是因為情感的真切流露引起了讀者的共鳴。

(三)所謂“意”

“意”即意境,是抒情性作品中所呈現(xiàn)的那種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形象系統(tǒng),及其所誘發(fā)和開拓的審美想象空間。①意境是詩人主觀情思與客觀景物相交融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渾然一體的藝術境界,是一首詩的生命和精魂。意境的生成基于豐富的意象群,把握意境需充分了解意象。意象有來自自然的、生活的,也有人類創(chuàng)造或虛構的。小學古詩中的意象不勝枚舉,包括天文地理、神仙鬼怪、建筑、器物等。意象的不同組合建構出豐富的意境,展現(xiàn)出多彩的物質(zhì)與精神世界。意境與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在教學時,要注重把握意境。

(四)所謂“行”

“行”即具體行動,是知、情、意結合與相互作用后的終極產(chǎn)物,是學生知識與情感的具體實踐。古詩教學中的“行”在于將詩中積極的知識、情感實踐化,使學生在實踐中形成積極的態(tài)度、情感以及正確的價值觀。如“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可進行勞動實踐;“三春花事好,為學須及早”可進行勤學惜時實踐;“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可進行勤儉節(jié)約實踐等。實現(xiàn)“行”,是古詩教學的最終目的與最高要求。

二、小學古詩“知情意行”的教學方法

(一)授以“知”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②是教師、學生、文本交互作用的過程,這意味著在教學中,學生難以獨自與文本進行對話,需要教師指導才能進行。古詩具有高度的簡縮性與凝練性,對小學生而言,詩中的大部分知識是相對陌生的,這將影響學生對詩歌深意的把握及系統(tǒng)學習。因此教師應加以指導,提供學生知識建構的支架。

1.講授法授知

講授法主要適于低年級學生。低年段學生處于詩詞學習的起步階段,對一些必須掌握的音、義、律等難以理解,這就需教師講解。如《山行》中“遠上寒山石徑斜”中“斜”應讀“xiá”,教師應稍作講述,之所以念“xiá”,是因為按照古代音律,壓“a”韻,使學生初步感知古詩的韻律美。

2.指導法授知

指導法即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參考書以獲取知識或鞏固知識的方法。③古詩中大部分知識,都可通過此法進行教學。在上新課前,教師可先給學生布置任務,預習古詩。通過閱讀課文、參考書或網(wǎng)絡查詢等方法了解詩體、創(chuàng)作背景及詩中描寫的某些事物的知識等。如講授《石灰吟》前,讓學生了解石灰的相關知識;講授《元日》、《清明》等詩時,可先讓學生了解除夕、清明的相關習俗等。

3.討論交流法授知

討論交流法即針對某一話題,學生相互交流個人看法,通過相互討論、啟發(fā)從而獲得知識的方法。古詩教學中,此法有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習興趣。如在“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蕭”、“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等詩句中含有關于樂器的知識,學生可交流討論,分享自己所知的樂器的相關知識。在此,討論交流法把學生置于學習的主體地位,利用學生的知識差異進行互補學習,使學生的知識結構、內(nèi)容得以完善與擴充。

(二)感以“情”

詩歌教學要達到高效,關鍵靠情的感化作用,因此教學應注重學生情感記憶的喚醒,實現(xiàn)學生、教師、詩人的三情交融。正如贊科夫所說,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感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能發(fā)揮高度有效的作用。

1.景以生情

有些詩歌是對自然或生活場景的直接描繪。這類詩歌與學生生活場景貼切,能直接通過情景再現(xiàn)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如講授《村居》時,教師可播放春天楊柳輕飛,鶯歌燕舞的視頻,喚起學生對春天美景的記憶與感受。同時可讓放過風箏的學生說說自己放風箏時的情景與感受。詩中生動的場景配以視頻和學生的表述,直接激發(fā)學生對有趣的放風箏活動的喜愛之情以及對春天和生活的熱愛之情。

2.讀以悟情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④通過讀培養(yǎng)語感,深解詩意,進而領悟詩情。教師要注意采取恰當?shù)恼b讀方式,合理安排教學。如于謙的《石灰吟》,整首詩可謂意淺情長,因此可通過朗讀時的抑揚頓挫、輕重緩急來體悟詩人無懼無畏、堅定豪直的氣節(jié)。

3.想以領情

情感的通達離不開想象,想象離不開已有的知識積累和生活體驗。學生已有的事物表象越豐富,想象的空間即越大。因此教學時,教師要善于提供豐富而貼切的材料來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如在教授高適的《別董大》時,教師可提供北風呼嘯,孤雁哀鳴的音頻或視頻材料,讓學生先從聽覺、視覺上感知悲沉的景色,同時結合自己類似的經(jīng)歷,如親人遠行,同學離別等,想象詩人與摯友分別時的傷悲,通過移情想象加深對詩情的領會。

4.畫以傳情

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每一首詩亦是一幅生動的畫??梢哉f古詩教學亦是繪畫教學,因此教師可采取讓學生為詩配畫的方式展開教學。以詩中的意境與情感為基準,學生可大膽創(chuàng)作。如教授《江南》時,可讓學生畫一幅“魚趣”圖,活潑機敏的小魚嬉戲于青翠的蓮葉間的景象便躍然紙上。教學《書湖陰先生壁》時, 學生亦可通過創(chuàng)作一幅青山繞田、鮮花傍房的“鄉(xiāng)間庭院圖”來具體感受。通過畫作,原本看似平淡無奇的詩,其飽含的情感似乎一下從畫卷中流溢出來,直接傳達給了學生。

(三)輔以“意”

每首詩都是一種意境的展現(xiàn),通過意境來反映生活,表露情感。意境教學能輔助學生進一步感受和把握古詩,教師通過引領學生對意象的挖掘與賞析,體味作者的“詩心”,把握作品中的“詩情”,從而更加真切的理解與內(nèi)化字里行間的知識與情感。

1.音樂詩畫,創(chuàng)設意境

音樂、詩畫借助其獨到的感染力,有渲染氣氛、創(chuàng)設情境、表情達意的作用。音樂能在聽覺上吸引學生注意力,詩畫則能在視覺上調(diào)動學生內(nèi)心感受,兩者在古詩意境教學中有語言難以企及的效果。例如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全詩讀來朗朗上口,但學生僅僅讀,很難進入詩人與朋友離別的情境中。此時,可輔以古曲《送別》,以凄婉的音樂營造離別的不舍意境,朋友即將遠去的情調(diào)很自然地就蔓延開來。又如在教學杜甫的《絕句》時,可出示一幅《春意圖》,古色古香的畫軸引起了學生的興趣。此時可讓學生邊朗讀邊欣賞畫卷,并找出詩、圖中的物象,再進一步想想圖上還有什么沒畫的,你覺得該怎樣畫更恰當呢?這樣,學生興趣激增,自然而然地被引入畫卷所創(chuàng)設的意境中。

2.傾聽誦讀,引發(fā)意境

詩歌起源于勞動的歌聲,本身具有形之于聲的特點,適宜于吟詠、朗讀。因此可通過有聲有色的朗讀吟詠創(chuàng)造氣氛。如教學《望廬山瀑布》時,可讓學生傾聽老師朗誦,或自己有感情的誦讀,同時一邊閉上眼睛想象廬山瀑布就像天上的銀河從高遠的空中落到了人間的情境。學生通過誦讀,透過自己的聲音,似乎聽到了一瀉千里的瀑布撞擊大地的聲音,進而感受到詩人對瀑布壯觀景象的贊嘆。

3.想象聯(lián)想,擴充意境

古詩語言凝練簡縮,加之其夸張、擬人等創(chuàng)作手法,給教學提供了發(fā)揮想象的空間。在教學時可根據(jù)古詩中描寫的景象,發(fā)揮學生想象,擴充意境。如李白《夜宿山寺》就運用了夸張手法描寫寺中樓宇的高。教學時,可啟發(fā)學生想象,這山究竟有多高呢?站在這高聳入云的危樓之上,你看到或聽到了什么?進而擴充出豐富的景象:巍巍古寺屹立山巔,此時站在樓的最高層,似乎伸手可摘到星星、觸摸月亮,寂靜空曠的燦爛星空讓人心曠神怡,但我們卻都輕言細語,唯恐驚擾了天上仙人的美夢。這樣,簡單的兩句詩,通過聯(lián)想想象,更加引人入境。

(四)持以“行”

持“行”,即秉持行動。在教學中滲透行動,以行動促進教學。持行以使詩歌的內(nèi)在價值外顯化、直觀化、實踐化。古詩持以“行”,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延拓學生的學習空間,從而提高教學成效。利用古詩對學生進行“行”的教育要遵循一定的原則:注意教育性,寓教于樂;飽含科學性,使人信服;富有趣味性,適應小學生的學習心理。

1.以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趣為基礎持“行”

古詩中飽含詩畫美、音樂美、哲理美等多種元素,教學時可帶領學生多方面、多角度的鑒賞玩味,如帶領學生體味“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中的詞句美;欣賞“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中的畫卷美;領悟“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中的哲理美等等。通過對古詩鑒賞,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趣,提高學生領悟美、鑒賞美的能力。

2.以豐富學生思想情感為基本持“行”

詩情的傳遞是為了陶冶學生的情感性靈,使學生的情感并不斷豐富、完善。小學古詩中以愛國之情、親友之情、喜物之情占主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滲透情感教學。如《游子吟》中對母親為子無私奉獻的感激之情;《贈汪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中濃厚的朋友之情;《江畔獨步尋花》“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中對桃花的喜愛贊美之情等。通過情感熏陶,教誨學生學會感恩、學會朋友互助、學會熱愛自然與生活等。

3.以完善學生品德人格為導向持“行”

古詩詞中有很多素材能用以對學生進行品德及人格教育。如王冕的《墨梅》,可引導學生分析詩中梅花的形象,確立以梅花的“不折不撓、堅貞不屈”為學習榜樣,教育學生秉正自身人格;又如李白的《夜宿山寺》,可從“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一句中提煉出“輕言細語,勿擾他人”品德形象,教育學生在同學學習、教師工作時注意輕言輕行,尊重他人。通過分析詩歌中或具體、或抽象的形象,使學生確立正確的價值取向,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健全的人格。

4.以增強學生實踐能力為目標持“行”

知識的理解、運用、創(chuàng)造離不開實踐,實踐是推動教學的重要方法。例如,講授《村居》后,教師可組織一次放風箏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真切地感受詩中的童真童趣;在學習《鄉(xiāng)村四月》之類的田園詩后,可在適當?shù)臅r間組織一次鄉(xiāng)間行活動,讓學生了解鄉(xiāng)村風貌,體驗一下鄉(xiāng)村生活。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詩歌的樂趣,提高自身學習與實踐能力。

總之,古詩教學中知、情、意、行是一個完整的過程,四者并重。古詩教學倡導“知情意行”,既順應了新課改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的要求,也是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培養(yǎng)學生綜合學習能力與實踐能力的具體體現(xiàn)。與此同時,“知情意行”教學也是對提高課堂效率的一種全新探索。

參考文獻

[1]陸靚霞.虛實相生的意境[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4年26期.

第5篇:關于贊美老師的古詩范文

我班從七年級開始積極推行小組學習,基本已經(jīng)在班級形成了以小組為單位的學習模式。兩年來我最大感受就是:只有用心為學生搭建一個舞臺,才能讓你的智慧綻放光芒。

下面我以一節(jié)語文課為例來談談我的收獲和心得:

專題《葉》

【活動準備】

通過各種渠道來進行與葉相關資料的收集,或者是整理出一些關于“葉”的古詩句。也可以到附近的一些公園等地方去欣賞、收集不同姿態(tài)、類型的樹葉標本。

自讀《專題葉》相關的詩文。

【活動過程】

一、賞“葉”篇

1.導語:“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植物的葉子千姿百態(tài),各有風韻。下面就請同學們跟著老師走進葉子的天地,一起來感受它給我們帶來的美韻。

2.展示葉的圖片資料。(不同季節(jié)的不同形狀,不同顏色)

二、知“葉”篇

1.生活中人們往往贊美花的鮮艷、嬌媚,而對葉有所忽略,欣賞完剛才一組圖片,不難發(fā)現(xiàn)它也有美麗的外表、動人的身姿。我們的同學利用課余時間走進自然,收集了一些樹葉標本,認識了各種各樣的葉。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分享大家的成果。

2.小組展示。

(可從形狀、顏色、季節(jié)特征、生長環(huán)境等方面介紹)

總結:多彩的樹葉標本、翔實準確的語言介紹、生動活潑的版面設計不僅讓我們了解有關葉的許多知識,更給我們帶來了美的享受。讓我也領略了每個小組同學不同的風采。

(過渡)葉片是如此美麗,有誰知道它有哪些“非凡本領”?我們一起進入知識搶答環(huán)節(jié)。

總結:同學們的反應真靈敏,老師自嘆不如。葉的作用是如此巨大,難怪文人都喜歡借助葉來表達情意。

三、吟“葉”篇

1.在你的記憶庫里,有類似的成語和詩句嗎?下面我們舉行賽詩會。

2.組織交流背誦有關葉子的成語和古詩句。

四、議“葉”篇

1.由此可見,一直以來葉都是文人墨客比較青睞的,其經(jīng)常會將葉視為抒感、表達思想的對象,對于作者來講,也擁有獨特的意義。請通過對相關詩文的欣賞,分享一下自己內(nèi)心的真實感受。

元好問《同兒輩賦未開海棠》:借海棠藏蕾未輕開放而教育子女舉止端莊穩(wěn)重,不要嘩眾取寵,浮躁輕狂。

宣宗宮人《題紅葉》:寫宮女借對隨波而去的紅葉的禱祝,表現(xiàn)對深宮幽閉的憤懣,對自由幸福的向往。

王勃《山中》:以深秋景色更著黃葉點染渲染悲愴色彩,抒發(fā)久客思歸之情。

《一片樹葉》一文,用文學的筆觸生動記敘了葉從萌生到消亡的過程,讓我們領悟到生命過程的意義。

總結:看來葉在精神上給了我們非常豐富的啟發(fā)、借鑒作用。文人墨客往往借鑒葉或點綴自然、啟發(fā)思念或引發(fā)幽情、激發(fā)贊頌之情或熱烈呼喚青春和活力。

2.你能否從葉聯(lián)想到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物,或者得到某種啟示嗎?

五、制“葉”篇

過渡:仍記得那個悶熱的午后、封閉的實驗室、燃燒的酒精爐、焦急的等待、期盼的眼神。葉脈書簽制作過程中的點點滴滴,令人回味。

1.欣賞葉脈書簽制作過程后,就你制作過程中感受最深的一點談談。

2.請根據(jù)不同的贈送對象附詩一首。

3.組織交流學生作品。

六、結語

同學們,學了“葉”專題,我們知曉了葉的有關知識,感受了葉的精神價值。葉是普通的,又是高尚的;葉是平凡的,又是偉大的。“落葉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紅花雖好還需綠葉來襯”正是它最好的寫照。讓我們學習葉的精神品質(zhì),做一片發(fā)光發(fā)熱的綠葉吧!

第6篇:關于贊美老師的古詩范文

《語文園地三》教學設計

教學導航

【教學目標】

1.能在閱讀不同類型的文本時采用不同的閱讀策略。

2.學會分析記敘文段落中的細節(jié),學習結合動作來描寫人物神態(tài)的方法。

3.掌握說明文的邏輯特點,學習用有條理的表達方式表明自己的想法。

4.利用教材中形象的插圖幫助學生感受詩歌描寫的春景,朗讀并背誦古詩《春日》。

【教學重點】

能根據(jù)不同類型的文本選擇不同的閱讀策略。

【教學難點】

分析段落細節(jié),并學會根據(jù)不同的文本或不同的寫作目的進行仿寫。

【教學準備】

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交流平臺

1.帶領學生梳理、回顧本單元學習的三篇課文,激發(fā)學生思考:你們從這篇文章中學到了什么?哪篇文章中的哪些細節(ji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1:在學習《竹節(jié)人》這篇課文的時候,有幾個閱讀任務是要找到與這個任務相關的段落去進行分析體會的。

生2:《竹節(jié)人》中,“我”和小伙伴們玩竹節(jié)人癡迷到上課都忍不住偷著玩的細節(jié),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生3:《故宮博物院》篇幅很長,我學會了要根據(jù)自己的閱讀目的去選取相關的材料進行閱讀。

生4:在學習《宇宙生命之謎》的時候,我學會了與問題相關的內(nèi)容要細讀,關聯(lián)不大的內(nèi)容可以略讀。

生5:我還知道了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可以選取文中的關鍵詞句進行整合概括。

2.看來,同學們通過這三篇課文的學習,學到了不少閱讀方法。請同學們齊讀交流平臺中的三個同學的心得體會,用自己的話說說他們到底學到了什么吧!

課件出示:

學習了這個單元,我知道了要根據(jù)目的選擇合適的材料。如,要為家人計劃故宮一日游,應該重點閱讀材料一、材料三和材料四。

課件出示:

讀文章時,與閱讀目的關聯(lián)性不強的內(nèi)容,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讀,這樣可以提高閱讀速度。如,帶著“寫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別人玩這種玩具”這一任務讀《竹節(jié)人》,有關玩竹節(jié)人的有趣經(jīng)歷這部分內(nèi)容,瀏覽一下就可以了。

課件出示:

我逐漸養(yǎng)成了一個習慣,讀書時先想想閱讀的目的,再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合的閱讀方法。

3.生齊讀。

4.生交流。

5.師進行總結:

課件出示:

讀書時,思考閱讀目的,根據(jù)不同的目的,選擇合適的閱讀方法,選取合適的閱讀材料。

閱讀時,重點閱讀、快速瀏覽、略讀相結合。

二、詞句段運用

(一)寫話訓練。

1.學生自由朗讀以下三句描寫人對某事入迷的樣子的語句,圈出當中描寫動作、神態(tài)的詞語。

課件出示:

下課時,教室里擺開場子,吸引了一圈黑腦袋,攢著觀戰(zhàn),還跺腳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熱鬧。常要等老師進來,才知道已經(jīng)上課。

偏偏后面的同學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長脖子,恨不能從我們肩膀上探過來。

課件出示:

只見羅丹一會兒上前,一會兒后退,嘴里嘰里咕嚕的,好像在跟誰說悄悄話;忽然眼睛閃著異樣的光,似乎在跟誰激烈地爭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響,手不停地揮動……一刻鐘過去了,半小時過去了,羅丹越干越有勁,情緒更加激動了。他像喝醉了酒一樣,整個世界對他來講好像已經(jīng)消失了——大約過了一個小時,羅丹才停下來,對著塑像癡癡地微笑,然后輕輕地舒了一口氣。

2.學生分組匯總圈出描寫動作、神態(tài)的詞語,每組派代表分享這些詞語在表達上的作用。

(1)第一段:

擺:表現(xiàn)玩竹節(jié)人的陣勢大。

攢著:涌向一個點,說明大家都被竹節(jié)人深深吸引,圍成一團。

跺腳拍手:表現(xiàn)了同學們觀戰(zhàn)時激動的樣子。

咋咋呼呼:聲音描寫,表現(xiàn)同學們隨著竹節(jié)人游戲的緊張氣氛變得激動起來。

(2)第二段:(學生小組做動作演示)

伸長脖子:描寫出后面的同學好奇張望的樣子。

從肩膀上探過來:生動表現(xiàn)出大家唯恐錯過游戲過程的樣子。

(3)第三段:

一會兒上前,一會兒后退:寫出羅丹糾結的樣子。

嘰里咕嚕:聲音描寫,表現(xiàn)羅丹的投入。

眼睛閃著異樣的光:將眼神的變化寫出動感。

踩得吱吱響:用地板的聲音表現(xiàn)出羅丹激動的樣子。

手不停地揮動:手腳并用,富有戲劇性。

癡癡地微笑:表現(xiàn)出羅丹的愉悅。

吁了口氣:一系列激動過后,羅丹終于從“迷”的狀態(tài)中走出來。

3.朗讀這三段話,再次感受人物入迷時的生動場景。

【設計意圖】

通過具體分析三個場景當中的動作、神態(tài)描寫,學習記敘文段落中的細節(jié)描寫,讓表達變得更加生動形象。

4.播放一段有關人“著迷”的視頻(2分鐘左右),讓學生根據(jù)這段視頻,用3~5句話描寫人物的狀態(tài)。

【設計意圖】

語文課堂將讀寫相結合,能讓學生快速的學以致用。

(二)表達訓練。

1.學生快速閱讀例句,理解加點部分在段落中的作用。

課件出示:

人們認為天體上若有生命存在,至少應有這樣幾個條件:一是適合生物生存的溫度,一般應在-50—15℃之間;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質(zhì)諸如蛋白質(zhì)、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緊密相關,沒有水,也就沒有生命;三是適當成分的大氣,雖然已發(fā)現(xiàn)少數(shù)厭氧菌能在沒有氧氣的條件下生存,但氧氣和二氧化碳對于生命的存在是極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夠的光和熱,為生命體系提供能源。

生:有了加點的詞語可以使表達更有條理性和邏輯性。

2.師生總結出此類表達的特點:“觀點

+

原因一

+

原因二……”

3.生根據(jù)“競選班級體育委員”和“向媽媽請求,每周三放學后踢一會兒足球”這兩個語言環(huán)境,按照說明文的邏輯格式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

【示例一】我覺得擔任體育委員必須具備以下幾點素質(zhì):一是要有良好的身體條件,體育成績優(yōu)異;二是要有強烈的責任感,熱心地為班集體做貢獻,能夠為老師和同學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三是組織能力強,聲音洪亮。我覺得自己非常符合以上幾點,可以勝任體育委員這一職務。

【示例二】媽媽,我希望每周三放學后能踢一會兒足球。首先,我特別喜歡踢足球;其次,踢足球是一項非常好的運動,能鍛煉身體;最后,我向您保證,我一定會按時完成作業(yè),絕對不會影響我的功課。請您答應我的請求吧!

4.師點評。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能熟讀并背誦。

2.感受這首詩所描繪的春光美,體會詩人熱愛春天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關于春的詞語。

課件出示:

春回大地

春光明媚

春光融融

春光旖旎

春色怡人

春燕回巢

春色迷人

春色無邊

春意盎然

2.出示關于春的詩句。

課件出示: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男女生互讀。

【設計意圖】

朗讀這些詩句,既是對關于春天的詩句的回顧,也是對語文的一種積累。在進入課文之前,帶領學生入情入境,感受春的氣息。

3.同學們,當春天到來時,人們會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詩人對春天的贊嘆。他們對春天是那樣癡情,那樣欣賞!真可謂把春天描摹得絢麗而又迷人!古人贊美春天的詩詞很多,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朱熹的《春日》。(板書詩題:春日)(齊讀)

4.讀了這個詩題,你能理解詩題的意思嗎?

生:春天的日子。

5.春天的日子,是一番怎樣的光景呢?讓我們走進詩中去感受吧!

【設計意圖】

讓學生回憶春天的美好,激發(fā)學生學習本詩的熱情。

二、了解作者

課件出示:

朱熹,字元晦,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人。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杰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三、初讀古詩,自主學習

1.請大家打開書本,自由地朗讀《春日》,注意讀準字音。

注意熹(xī)、泗(sì)、濱(bīn)的讀音。

2.檢查學生讀書情況,糾正讀錯的字音。

四、了解詩意,感情朗讀

1.生再次朗讀,與同桌交流詩文的大意。

2.通讀詩句。(借助教材中的插圖讀懂詩句)

匯報交流:

預設:本詩主要寫了詩人朱熹在一個晴朗的日子里,來到泗水河邊尋找春天。

課件出示:

勝日:好日子。

尋芳:尋找春天。

濱:水邊。

一時:短時間。

等閑:平常、隨意。

3.指導朗讀。

(1)如果此時我們一起去尋找生機勃勃的春天,你會有怎樣的心情呢?誰來讀讀第一、二句詩,把你的心情讀出來。(指生感情朗讀第一、二句詩,教師適當評價)

(2)詩人看到泗水河邊的春景有煥然一新的感覺,你從中看到了什么?

生描繪畫面,教師評價補充:“萬紫千紅”這個成語就出自朱熹的這首詩,原本是說色彩很豐富,現(xiàn)在還用來形容無限美好的景象和豐富多彩的事物。

出示萬紫千紅圖:

課件出示:

師:同學們,當你看到漫山遍野這么美麗的景色,你的心情會怎樣呢?誰來讀讀詩文第三、四句?把你的心情讀出來。

(3)讀全詩,讀出節(jié)奏。讀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設計意圖】

通過理解詩意來感受詩境,并通過朗讀進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好,感受作者對春天的熱愛。

五、誦讀古詩,以讀悟情

1.多美的春天??!請同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誦這首古詩,再次感受春天的美好吧!

2.老師今天也帶來了一段輕快的音樂,請同學們先欣賞,再起立,和著音樂朗誦、吟唱這首詩,可以配上喜歡的動作。(配樂吟唱古詩,加上喜歡的動作)

3.教師小結:詩歌不但可以用誦讀來表現(xiàn),還可以用吟唱、繪畫的方式來展示。同學們,你們看,這是一幅多美的尋芳圖,其實春天就在這破土而出的小草上,就在這競相開放的花朵上,就在我們悠揚的歌聲里。

六、了解背景,升華內(nèi)涵

1.其實,這首詩是一首哲理詩。正是因為朱熹愛讀書、才識淵博,他才成為南宋著名的哲學家、文學家、教育家。

2.泗水這個地方是春秋時孔子云游講學、教授弟子的地方,因此詩人到泗水濱尋找春天,實質(zhì)是在書海中求知,所謂“尋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師板書:書海求知)

3.今天,同學們懷著無比愉悅的心情跟隨詩人朱熹去尋找春天,我們發(fā)現(xiàn)不光大自然的春天是萬紫千紅的,在書海中也有一片萬紫千紅的春色,就讓我們在大自然的春天、書海的春天里恣意行走吧!

【教學反思】

《春日》這首詩,不僅是一首詠春詩,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勸學詩,勸誡人們努力學習、多讀書。在教學前,對朱熹哲理詩的特點進行講解,使學生充分了解朱熹的寫作特點,才能為理解《春日》的哲理含義做好鋪墊。

第7篇:關于贊美老師的古詩范文

一、賞識教育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建立新型師生關系

中國有句古詩,叫做“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句話表達了古代學子寒窗十年的辛苦和不易,這又何嘗不是當代學生的寫照?然而,如果獲取知識的過程被看做是一個痛苦的過程,那么學習知識帶給人的快樂又在哪里?賞識教育實際上對于學校和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校不應該僅僅是一個傳播知識的地方,更應該成為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不應該僅僅充當教導者和監(jiān)督者的角色,而是應該成為學生的幫助者和引導者,甚至成為他們的朋友。

1.賞識教育要求師生互為主體。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承擔著主體的作用,而學生僅僅是被動接受的客體。賞識教育要求徹底改變這種模式,讓教師和學生都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這就要求充分調(diào)動教師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的主要職責不再僅僅是教授書本知識,而應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主動擔當起主體的角色,主動地吸收和理解知識,也就是說,不僅要使學生掌握知識,而且要使學生提高能力。

2.賞識教育要求教師傳播快樂,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注重分數(shù),往往不考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觀感受。而賞識教育則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但要傳播知識,更要傳播快樂,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某種意義上,學習能力對于一個人來說要比有限的知識更為重要,教學活動僅僅讓學生掌握現(xiàn)有的書本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重要的是,要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其他各方面的能力,使其在快樂的心態(tài)中學習。

3.賞識教育要求教師幫助學生實現(xiàn)自我價值。中學階段的教育對于一個人的一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在這個時期,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同時經(jīng)歷了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過程?;蛘呖梢哉f,正是在這段時期,學生開始嘗試找尋自己的人生方向,思索人生的價值等問題,這是傳統(tǒng)教育模式所忽略的重要方面。相反,賞識教育認為,教師應該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潛能和天賦,引導他們發(fā)揮自己的長處和優(yōu)勢,在對學生的贊美與激勵中使學生感受到自身的價值,形成一種良好的生命狀態(tài),并嘗試尋找自己的人生軌跡,以期最終獲得成功和滿足。正如周弘老師說的:“一個與幸??鞓酚屑s的人,必然與成功有緣。”因此,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在快樂與幸福感中形成一種良好的生命狀態(tài),幫助學生獲得哪怕是小小的成功,讓學生在成功感中找到自信與滿足,進而形成良性循環(huán),在良好的生命狀態(tài)中實現(xiàn)自我。

二、關于賞識教育的爭論

需要指出的是,賞識教育理念一經(jīng)提出便受到了諸多的質(zhì)疑。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是認為賞識教育完全忽略了“批評”與“挫折”在學生成長中的作用。其實,這種看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對于賞識教育的曲解。在筆者看來,賞識教育更強調(diào)“贊美”和“肯定”在學生學習成長中的作用,這與針對學生的錯誤與過失對其進行批評并不矛盾。賞識教育不是完全否定和規(guī)避批評,也不是否認讓學生經(jīng)歷必要挫折對其成長的重要意義。賞識教育認為,肯定學生的優(yōu)點和進步,并不是忽視其缺點和存在的問題。對于學生存在的問題,應該及時指出,并幫助其矯正,對于學生的錯誤,應該及時批評,決不能遷就縱容。然而在批評教育學生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一定要讓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地接受批評與教育,了解家長和教師的用心良苦,進而使其在受到批評和經(jīng)受挫折的時候,主動尋找如何使自己更優(yōu)秀、更強大的方法,從而給予學生面對批評與挫折的勇氣。如果把賞識教育片面理解為單純的表揚和贊美,只知道用夸獎來鼓勵學生,忽視正當?shù)呐u、適當?shù)拇煺墼诮逃^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就是對“賞識教育”的一種歪曲理解。

第8篇:關于贊美老師的古詩范文

一、創(chuàng)設新型的師生關系,形成自主學習的氛圍

1.現(xiàn)代教學理論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重建人道的、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關系將不斷讓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將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

2.在課堂上要為學生自主發(fā)展留有充分的時間。教師不但要“精講”,還要善于引導學生,讓學生充分思考問題,回答問題,提出問題或參與研討等,發(fā)揮他們的主動性,自主參與課堂教學活動。

3.在教學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意識和懷疑意識,鼓勵學生對書本的質(zhì)疑和對教師的超越,贊賞學生獨特性和富有個性化的理解和表達。要積極引導學生從事實驗活動和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樂于動手、勤于實踐的意識和習慣,切實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

二、進行有效的學法指導,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1.創(chuàng)設課堂問題情境。人的思維是在問題情境中得到激發(fā)的,借助于問題情境,學生才能努力地發(fā)現(xiàn)、尋求,創(chuàng)造解決問題的新的方式與方法,全身心地投入語文學習活動。

例如,《花兒也會放風箏》這篇課文,贊美了大自然的美麗,人和動物可以一起分享大自然的一切,抒發(fā)了作者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在教學中,學生一看到題目,就好奇地問:花兒還會放風箏·都放了什么樣的風箏·……當他們通過讀課文思考、小組討論交流等活動,解決這些問題后,更提出了“花兒還會放什么樣的風箏·”“我看花兒放風箏”“花兒與風箏”等一系列的擴展內(nèi)容,既體會到課文蘊涵的思想感情,更親身經(jīng)歷了遇到問題,獨立思考、合作研究,并有所發(fā)現(xiàn)的過程,學得有趣,學得主動。

2.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合作學習不同于一般的小組學習。它是一個異質(zhì)小組,將不同興趣、學習態(tài)度、學習能力、性別的學生組成一組,組內(nèi)每一個學生都有責任。這就為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創(chuàng)造了外因,從而激發(fā)了學生主動學習的內(nèi)因。合作學習能促進語文研究性學習的開展。

例如,在古詩《早發(fā)白帝城》的教學中,筆者先引導學生回顧已學過的古詩,再回顧學習古詩的步驟、方法,接著由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組成不同的研究學習小組,可以是以座位組合的四人小組,也可以是關系較好的朋友,還可以是用同樣方法學習的幾個同學。學生根據(jù)解詩題、知作者、明詩意、誦詩文等步驟,采用各自掌握的方法分工合作、學習探討,有的查資料,有的看插圖,也有的逐詞逐句探究,說、畫、背、寫,各顯其能。在匯報交流時,許多小組都通過合作研究很好地完成了學習任務。

3.提倡多讀書勤思考。我們要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讀書思考,會運用自讀、小組讀、齊讀、默讀、品讀等多種方式來學會讀書思考,并向課外延伸。如學習《撈鐵?!芬徽n,學生通過邊讀邊思,對于“撈鐵牛的準備”和“打撈鐵牛”這兩部分內(nèi)容,自己做了標注,理清了順序,使重點問題迎刃而解。

4.指導學生學會選擇和運用。學習者是否掌握某個具體的知識并不重要,關鍵是能否對所學的知識有所選擇、判斷、運用,從而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創(chuàng)造。學生課前查找學習資料,開始沒有選擇性,照單全收。筆者指導學生分析資料與本課內(nèi)容的聯(lián)系,選擇最為精要的內(nèi)容來交流和學習。久而久之,學生搜集資料會選擇重要的內(nèi)容,舍棄無關內(nèi)容,為學習服務。

5.關注課堂教學的綜合開放性。語文學科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內(nèi)容。如《春天的雨點》這一課,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真摯深厚的師生情像春雨綿綿滋潤著師生的心田。筆者啟發(fā)學生運用查資料、交流探討、聯(lián)系生活實際等手段,搜集了關于“春天”和“師生情”的資料,有描寫春天的古詩、散文,有寫師生真情的文章、典故,并通過摘抄研究卡片、仿寫作文、寫讀書感想等形式展現(xiàn)自己的研究成果。學生不局限于對課文內(nèi)容及思想內(nèi)涵的理解,拓寬了知識獲得的渠道,還遷移并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了多種學習能力。

三、建立新的評價體系,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自主學習

1.注重激勵評價。在對學生研究性學習評價時,筆者注重激勵性評價的運用。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不斷地受到鼓舞,不斷地產(chǎn)生內(nèi)驅(qū)力,去進一步地研究探索。激勵評價的形式主要有目標激勵、情感激勵、榜樣激勵等。如學習活動中,筆者經(jīng)常使用這樣的語言:“這個詞語大家學得很認真,這種潛心鉆研的精神令老師佩服?!薄澳銈冃〗M團結協(xié)作,對這段課文的研究很有創(chuàng)意。”“這真是一個很有價值的問題!”……有時筆者也通過微笑注視、豎起大拇指、拍拍學生肩膀等肢體語言以示激勵。

2.培養(yǎng)主體評價。在注重激勵性評價的同時,筆者認為培養(yǎng)學生主體評價的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不要認為學生年齡小就沒有評價能力,要相信每一個學生對事物都會有自己的看法,都有一定的評價能力,關鍵在于教師的恰當引導,言傳身教。筆者鼓勵學生參與評價時多看到他人的優(yōu)點,如“我認為他這方面做得很好!”“我要向他學習……”,中肯評價自己與他人。在這一次次的主體評價過程中,學生不僅學到了語文學習評價的方法,也積累了與人交往、合作探討的經(jīng)驗,更激發(fā)起參與、協(xié)作、共同發(fā)展的精神。

3.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我們在教學中,如果只對學生的學習給予終結性的評價,會使學生只注重結果而忽視學習過程,則不利于學生的平日學習。我們應就學生平日學習的各個方面都做記錄、評價。一個形成性評價的記錄,會促使學生重視平日學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教師評、家長評、同學評,全方位參與評價。在以往的評價中,評價的主體只是教師,學生只是評價的客體。通過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教師、家長、同學的共同評價,更加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各個方面,會使評價更公平、公正。

第9篇:關于贊美老師的古詩范文

慈祥的母親親手用針線給即將出遠門的兒子縫制衣服。母親怕兒子在外耽擱久了,衣服容易穿破,所以把衣服縫得很緊密。最后作者孟郊還發(fā)出了感嘆:誰說小草的心,報答得了春天陽光的溫暖呢?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游子吟讀后感范文,供大家參考。

游子吟讀后感范文1偉大的母愛,如陽光一樣沐浴著兒女們成長。它無時不在,無處不有,給兒女們留下許多感受至深的印跡。對于孟郊這位長年離家在外,四處奔波的游子來說,感受最深的莫過于母子離別的痛苦時刻。因而他在詩中選取臨行前母親為他縫補衣衫的場景。“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蓖ㄟ^“線”和“衣”,把母親對兒子難以割舍的愛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了。無論兒子遠行千萬里,母親縫制的衣服總會穿在身上。也就是說,母親無時無地不在遮護著孩子的身,溫暖著孩子的心。“臨行密密縫,竟恐遲遲歸。”這兩句寫母親縫衣服時的情景:慈祥的母親手拿衣服,針針線線,細密縫補。惟恐兒子遲遲難歸,所以把衣服縫得結結實實的。但做母親的內(nèi)心里,又何嘗不盼望兒子早日平安回家呢?詩人就是通過母親所做與所想的矛盾,非常細致地表現(xiàn)了慈母的一片深愛之情。最后兩句寫出了詩人的心聲:“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币源禾斓年柟獠赣〔荩鷦拥乇扔髂赣H對兒子的溫暖,抒說兒子報答不盡慈母哺育之恩。

這首《游子吟》選取日常生活的普通場景,用樸素自然,明白如話的語言,細致而真切地突出了一個情字——慈母的愛子之情和兒子的感恩之情。千百年來,每當讀起它,都會使人心弦為一片愛的純情所震顫,引起兒女們對母親的深切思念

游子吟這首詩。告訴我們:媽媽的愛就像春天的陽光哺育著嬌嫩的小草,這樣無私的愛,偉大的愛,做孩子的又怎能報答得盡呢?這是分析。

刮風了,媽媽會為你加一件外衣??匆娔愦采嫌形米佣R悖瑡寢寱槟愦蛭米???匆娔阃砩纤X踢被子,媽媽會為你蓋好被子。你生病了,媽媽會盡心盡力的照顧你。你去上學,媽媽會叮囑你一聲:“過馬路小心點……”假如換成別人,她絕對不會這樣做,只有你至親的人——媽媽才會這樣做。父母對兒女的愛是無私的,即使你竭盡一生的心意,也報答不了他們對你的愛。讀游子吟,還讓我感受到了,雖然媽媽很愛我們,但是媽媽每天都很辛苦的干活。所以我們有多幫媽媽干活,讓媽媽減少負擔。

來吧。讓我們來回報自己的媽媽吧,也讓媽媽減少負擔吧。

記住,幫媽媽干活,讓媽媽減輕負擔吧。從今天開始,我要幫媽媽干活。大家也來做一做活吧。

游子吟讀后感范文2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這是大家都熟悉的《游子吟》,每次我讀起這首詩,總是感覺那么順口,有一種說不出的親切與溫暖,我喜歡這首詩,對它百念不厭。

記得在剛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就接觸到了這首詩。那時每天晚上睡覺前,媽媽總會教我背一首古詩。那天晚上我翻到這首詩,就要媽媽教我讀,于是媽媽開始讀“慈母手中線------”,我跟著念,媽媽讀一句,我念一句。當時我覺得這首詩特別好記,媽媽教了幾次,我就自己會背了。我問媽媽這首詩是什么意思,媽媽說這首詩的意思是說每個媽媽都非常愛自己的孩子,所以孩子要聽媽媽的話。聽完媽媽的話,我更喜歡念這首詩了,因為我要做一個乖孩子。就這樣,這首詩在我心里生根,發(fā)芽……

在媽媽的呵護下,我慢慢成長。不久后我上小學了,老師開始教我們學這首詩,講解詩意 :慈祥的母親手里把著針線,為將遠游的孩子趕制新衣。臨行她忙著縫得嚴嚴實實,是耽心孩子此去難得回歸。誰能說像小草的那點孝心,可報答春暉般的慈母恩惠?

我聽得非常認真,原來母愛是如此的偉大。我的眼前浮現(xiàn)出媽媽教我背詩的情景,浮現(xiàn)出媽媽點滴的關愛。

有媽媽的日子,我的成長道路上總是充滿陽光。不知不覺中,我已經(jīng)成為一名中學生,我明白了媽媽所有的付出并不是為了要換取我的回報,誰能說細嫩的小草能夠報答得了春天的陽光給它的恩情呢?我又何嘗報答得了媽媽的恩惠呀!

一首《游子吟》,讓我真正讀懂了人世間最偉大的愛,讓我明白了我能報答母愛最好的方式就是用現(xiàn)在的實際行動為自己的未來負起責任,用我自己的幸福人生換取媽媽心里最大的安慰!

游子吟讀后感范文3“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弊髡哌@樣的描寫,體現(xiàn)出了母親對孩子博大的愛。

詩中的這位母親手拿著線一針一線地給我縫衣服,就是為了讓自己將要外出的孩子能穿上暖和的衣服。遠走他鄉(xiāng)時不被風吹雨打。母親這樣呵護自己的孩子,讓我感動不已,母親對孩子的愛就凝聚在那一針一線上。她這樣做也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外好好讀書,長大成人,學有所成,才能讓母親高興,才能給家人增添光彩。他遵從了母親的教導,一個人在外求學奔波,求學雖然很辛苦,但是每當他想起母親對他的希望,使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求學信念。

俗話說,“功夫不負有心人?!彼?jīng)過了不斷的努力,不畏困難,他終于不負母親的重望,成為了一個有學問的人。他的成功說明母親的精神力量的起了巨大的作用,沒有他母親的愛,就沒有他的今天。他的這樣勇于求索,不畏艱難的求學態(tài)度值得我們學習。這首詩中的故事讓我明白了,要想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必須堅持努力學習。不怕困難,努力攀登知識的高峰。

所有天下的母親都是這樣的疼愛自己的兒子的。我們作為孩子的,一定要努力學習,聽父母的話。我們成長的路上流淌著父母的心血和汗水。只有認真努力地學習,才能以后報答自己的父母。在這里,我向我的母親,向天下所有關心孩子的母親鞠躬了。

游子吟讀后感范文4今年暑假我在家里閱讀了《中小學生古詩詞70首》,我堅持每天背一首,現(xiàn)在我都會背了。

爸爸告訴我詩詞的大概意思,詩詞中既呈現(xiàn)了大自然四季的美如《春曉》《憶江南》等,又展現(xiàn)了人類的心靈之美。我感覺到小小的詩詞竟然有那么多的意思,真了不起。駱賓王七歲就能寫出《詠鵝》,他真的很棒!我要是能像他那樣,該多好!書中有一首詩我記得很深,那就是《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當我看到這首詩時,很興奮!因為在學校舉行的一次經(jīng)典誦讀表演活動上,我們一(9)班用唱歌的方式表演了這首詩。這是唐代詩人孟郊寫的。我問媽媽孟郊為什么寫這首詩,她說詩人覺得母愛非常偉大,非常無私,他很感激母親。是的,我也覺得媽媽很辛苦,很偉大。記得有一次老師布置的一個作業(yè)《說說我的一家人》,要求在一張A4紙上貼上全家福照片,下面加上孩子、爸爸、媽媽要說的話。后來老師在課堂上還讀了一些同學的作品,聽著聽著,有些同學都被爸爸媽媽說的話感動得流淚了。

爸爸、媽媽每天上班都很忙,有時忙得都沒有時間陪我;爸爸、媽媽每天為我做好吃的,我開心的吃著,他們滿意的笑著;他們無論在哪里,在干什么,心里都在想著我。我愛爸爸媽媽,我現(xiàn)在做夢都想寫一首詩來贊美他們,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多多看書,做有知識,有道德的人。

游子吟讀后感范文5這幾天我們班上組織了交換閱讀課外書的活動,我讀了一本書叫《精典詩文誦讀》。書中寫了許多精典的詩詞文賦。我最喜歡其中一首古詩《游子吟》,是唐代詩人孟郊寫的,這首詩贊美了母愛的偉大,讓我受益匪淺。

詩中講的是:慈祥的母親親手用針線給即將出遠門的兒子縫制衣服。母親怕兒子在外耽擱久了,衣服容易穿破,所以把衣服縫得很緊密。最后作者孟郊還發(fā)出了感嘆:誰說小草的心,報答得了春天陽光的溫暖呢?

我讀了這首詩,覺得我們就像是那小草,母親便是那春天的陽光。母親默默無聞地哺育著我們,讓我們健康、快樂、茁壯地成長。我們做子女的,就算是一輩子也報答不了母親對我們那浩浩蕩蕩的恩情啊!我們可以想向出詩中這位老母親借著微弱的燭光,一針一線地為兒子縫補衣服,這針針線線全都傾注了母親對兒子的愛呀!

相關熱門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