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語言文化論文范文

語言文化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語言文化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語言文化論文

第1篇:語言文化論文范文

    (5)目錄

    另起頁,項目名稱用3號黑體,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內容用小4號仿宋。

    (6)正文文字:另起頁。

    (7)論文標題:用二號黑體加粗,居中排列,上空一行;下標明年級、專業(yè)、作者,作者姓名另起一行,四號楷體,居中排列;下空兩行接正文。正文文字一般用小四號宋體,每段起首空兩格,回行頂格,單倍行距。

    (8)正文文中標題

    一級標題,標題序號為“一、”與正文字號相同,黑體,獨占行,末尾不加標點;

    二級標題,標題序號為“(二)”,與正文字體字號相同,獨占行,末尾不加標點;

    三級以下標題序號分別為“1.”和(1),與正文字體字號相同。為避免與注釋相互混淆,不可用“①”??筛鶕祟}的長短確定是否獨占行,若獨占行,則末尾不使用標點,否則,標題后必須加句號。每級標題的下一級標題應各自連續(xù)編號。

    (9)注釋:正文中加注之處右上角加數碼,形式統一為“①”,同時在本頁留出適當行數,用橫線與正文分開,空兩格后定出相應的注號,再寫注文。注號以頁為單位排序,每個注文各占一段,用小5號宋體。引用文章時,注文的順序為:作者、文章標題、刊物名、某年第幾期〈例如 : ①龔祥瑞:《論行政合理性原則》, 載《法學雜志》1987年第1期。);引用著作時,注文的順序為:作者、著作名稱、出版者、某年第幾版、頁數 ( 例如:② [ 英 ] 威廉·韋德著:《行政法》,楚劍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97年版,第5頁。)。

    (10)附錄

    項目名稱為小四號黑體,在正文后空兩行空兩格排印,內容編排參考“示范文本”。

第2篇:語言文化論文范文

英語起源于凱爾特人、日耳曼人及羅馬人征服古代大不列顛島后產生的盎格魯,即撒克遜英語。而英語真正成為民主標準語言是在15世紀時形成的,通過長期的發(fā)展和演變,形成統一的、標準的民族語言。二次世界大戰(zhàn)將英國文化推向國際化,但此時向國際化發(fā)展的英語文化是美式英語。主要是因為在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美國憑借其在政治、經濟、科技、軍事、貿易等眾多領域的優(yōu)勢,使美國英語成為英語文化發(fā)展的主體。隨之而來的是美國的崛起,這大大促進了英語文化的發(fā)展,英語文化在美國發(fā)展的過程中逐漸滲透到各個國家中,最終取代歐洲文明本身,成為影響世界的主導強勢文化。英語文化發(fā)展至今已經非常成熟,在世界這個大舞臺上占有絕對的地位。

二、基于文化歸屬感分析英語文化的文化趨同

文化趨同實際上就是指對不斷進步的理念和普遍價值觀的追求,是超越本土文化的文化和價值認同。文化趨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國家文化歸屬感的指向,是一個民主從眾、附和心理和價值取向的真實體現。英語文化這一世界主流文化和強勢文化,在現代化的今天,出現在中國這片熱土上,實現英語文化的文化趨同對于我國文化水平的提升有很大幫助。

1.英語文化的文化趨同,為我國文化歸屬感指明方向

在現代化的今天,英語文化作為世界主流文化和強勢文化,在當今占有絕對的領導地位。我國要想在國際中更好地發(fā)展,注重英語文化的文化趨同是非常必要的,其能夠促使我國文化更加向國際化文化發(fā)展方向靠攏,以輔助我國在國際化這條道路中前進。在歷史變遷的過程中,經歷時間考驗的英語文化更加具有民族特色,促使其歸屬感更加強烈,其能夠將一個民族的從眾、精神、價值取向、附和心理等方面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而這正是我國需要學習和借鑒的。為此,以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為出發(fā)點,積極主動地進行英語文化的文化趨同,使其為我國文化歸屬感指明方向,促使我國文化不斷向世界文化發(fā)展的方向進行。

2.英語文化的文化趨同,促進我國文化多元化

文化歸屬感往往體現出一個國家的從眾、精神、價值,也能與世界大國及主要民族國積極倡導文化多元性相吻合。從此觀點出發(fā),就英語文化進行分析,可以確定的是英語文化的文化歸屬感特別強,能夠在現代化的今天成為世界主流文化。在我國文化向外延伸的今天,注重英語文化的文化趨同是實現我國文化多元化的有效措施,將我國文化與英語文化融合在一起,我國文化會具有多元性、豐富性、國際化,有利于我國文化更好地發(fā)展。所以,從文化歸屬感出發(fā),英語文化的文化趨同能夠在中國大地上得以實現。

3.英語文化的文化趨同,提高我國文化的重視度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我國國民了解的信息更加廣泛,對于民族文化的重視已不復從前那般重視,這對于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有很大影響。為了促使我國文化能夠一直傳承和發(fā)展下去,基于文化歸屬感出發(fā)進行英語文化的文化趨同是非常有效的措施。英語文化這一主流文化和強勢文化與民族文化有效地結合在一起,能夠大大增加民族文化的影響力,讓國民將目光落到英語文化方面的同時也關注著民族文化,這將大大提高我國文化的重視度。所以,英語文化的文化趨同對于中國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有很大幫助,值得在我國有效地實施。

三、結語

第3篇:語言文化論文范文

醫(yī)學留學生不同于漢語專業(yè)和中醫(yī)專業(yè)留學生,他們大都來自發(fā)展中國家,來華的主要目的是學習醫(yī)學專業(yè)知識和臨床技能,獲取上述知識和技能的媒介語指定為英語,這就必造成醫(yī)學留學生漢語言文化教學舉步維艱。為此,2007年,教育部出臺了《來華留學生醫(yī)學本科教育(英語授課)質量控制標準暫行規(guī)定》,其中第十四條規(guī)定漢語作為必修課程應貫穿教學全過程,以適應學生在華學習生活的便利和后期接觸病人的需要。并提議開設中國概況、漢語、醫(yī)學漢語考試或考查課程[3]。但現實狀況卻不盡如人意,下面以國內三所具有代表性的醫(yī)學院校開設留學生中國文化課的情況為例,以觀目前來華醫(yī)學留學生中國文化課教學現狀(見表2)。調查結果表明,目前醫(yī)學留學生中國文化課程的現狀存在兩方面不足:(1)教學管理不足。體現在課時量少,語言和文化授課內容脫節(jié),授課教師都不是專職教師。(2)教學模式不足。體現在內容缺乏時代性、授課方式缺乏實踐性、評價手段缺乏多元性。難怪有學者感嘆:醫(yī)學院校留學生漢語教學可以說是處于真空地帶,是醫(yī)科來華教育的最薄弱環(huán)節(jié)[4]。

二、問題解決

(一)加強教學管理

設置專職文化課授課教師,使其隸屬對外漢語教研室管理,以便與語言教師及時溝通,使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有機結合,形成科學的課程體系。適當增加文化課課時量,使理論授課和實踐授課相結合,避免生硬說教的政治宣傳,增加體驗式和實踐式活動,增強中國文化的親和力。

(二)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教學管理是基礎,教學模式是保障。通過與從事漢語專業(yè)留學生教育的學校以及弘揚中國文化的社會團體合作,借助資源共享,實現優(yōu)勢互補、協同創(chuàng)新。開放式漢語言文化教學模式概括為“三合作”模式,即“校外合作、校內合作、小組合作”。

1.與校外合作。校外合作包括與兄弟院校及社會團體間的合作。(1)與兄弟院校合。①聘請資深專家對醫(yī)學院校教師進行漢語言文化培訓,增強教師的中國文化自覺意識;②遴選對外漢語專業(yè)研究生承擔一、二學期的基礎漢語授課,同時根據實際內容拓展文化知識,實現語言與文化的有機結合,避免文化課的生硬方式和政治色彩;③聘請經驗豐富的一線教師合作組成督導組,每月聽課一次,及時反饋,指導和監(jiān)管漢語言文化教學;④挑選對外漢語專業(yè)優(yōu)秀研究生參與到醫(yī)學留學生的漢語課后輔導和其他文化活動中,幫助醫(yī)學留學生盡快克服“文化休克”的不適,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傳播中國文化。⑤建立兩校留學生互相參加雙方舉辦的語言文化活動機制,互相學習,共同促進。

(2)與社會團體合作?,F代美國教育家杜威(JohnDewey)提出“從做中學”的理論,認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的改造”[5],與社會團體合作是引導留學生在體驗中國傳統文化和民俗藝術中了解中國人民的思維方式、審美取向和核心價值觀,是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這種合作主要包括兩種形式:一個是走出去;二是請進來。①走出去創(chuàng)建“中國文化實踐基地”。與社區(qū)及大學老干部活動中心合作,創(chuàng)建“中國文化實踐基地”,每個自然班每學期去實踐基地活動一次。保證活動目標明確、活動內容充實、評價手段一致、評價標準公開,使學生能夠有的放矢地進行每一場文化實踐。②請中國民俗藝術家走進校園。與當地民俗學會或民俗博物館合作,聘請剪紙、泥塑藝術家走進校園為國際學生傳授中國傳統民間藝術。每一次藝術體驗課程包括概況介紹(種類、用途、方法、精神內涵等)、示范表演、分步指導、作品評價、優(yōu)秀作品展示,使留學生透過藝術品表象深刻了解中國人民的核心價值觀和審美取向。

2.校內合作

(1)協同學校團委和學生會,選拔中國學生參加留學生舉辦的漢語演講比賽、中文歌曲比賽和漢語角活動,既能起到語言的示范作用,又能將中國文化中的“和而不同”“和諧、友善”精神傳遞給國際學生。

(2)選拔留學生參加中國學生舉辦的漢語普通話大賽,通過中外合作完成成語接龍、情景劇表演等形式加快留學生融入中國文化,并能在與中國學生的接觸中體驗原汁原味的漢語。

(3)與圖書館合作,開展“走進圖書館發(fā)現圖書館”活動,通過圖文并茂的展示,呈現給留學生豐富的“三媒體”信息,即“平面媒體、聲音媒體、網絡媒體”信息,對培養(yǎng)留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現代信息素養(yǎng)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并為留學生醫(yī)學漢語學習提供了必要的硬件基礎。

(4)與體育部合作,開設太極拳、武術等選修課,盡量滿足留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3.小組合作

(1)課堂小組合作。以小組形式展開協作學習是建構主義理論強調的自主學習方式之一[6]。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共同建立起學習群體,并可以利用各種工具和信息資源一起討論和交流,完成學習任務。討論時,小組內每個個體的思維與智慧供大家分享;小組代表發(fā)言時,小組間在友好的競爭中取長補短,共同完成教學任務。

(2)課后小組合作??茖W適度的課后作業(yè)是課堂教學的有機延伸,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協作學習能力的第二課堂。因此,設計合作性家庭作業(yè),在作業(yè)完成過程中體現協作性和創(chuàng)造性,是教師備課環(huán)節(jié)中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

三、結論

第4篇:語言文化論文范文

毋庸諱言,如欲在漢語教學和文化傳播中有效利用技術手段,建立漢語國際教育資源數據庫,必要的前提是建立漢語言文化教學資源庫,為教師和學習者提供全面的漢語言和漢文化資源,如語音、詞匯、語法等語言本體知識,以及口語教學、閱讀教學等分技能教學項目的圖像、動畫、音頻、視頻等相關素材。此外,還要建立完善的索引與搜索引擎,方便教師與學生快速尋找到自己所需的各種資源。按照漢語教學和研究界的通常做法,我們首先將漢語言資源分為漢語言本體和漢語言教學兩類。其中漢語言本體可從語言要素和語言運用兩個緯度來觀察,前一個緯度包括語音、詞匯、語法、文字四項,后一個緯度包括語義、修辭、語用三個方面。漢語言教學可從面向漢語為母語者的語文教學和面向漢語非母語者的言語技能教學兩個緯度來觀察,前一個緯度包括語音教學、詞匯教學、語法教學和漢字教學四項,后一個緯度包括聽力教學、口語教學、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四個方面。漢文化資源的分類我們參照許嘉璐(2005)的研究,首先將其分為三個層面,分別是表層文化或物質文化、中層文化或表象文化、底層文化或觀念文化。其中表層文化分為建筑、服飾、飲食、工具、地理等五個方面,中層文化分為習俗、禮儀、文學、藝術、科技、制度等六個方面,底層文化分為哲學、宗教、倫理、審美、歷史等五個方面。

二、漢語言文化資源的應用評價體系

毋庸諱言,雖然進行了類型整理,但由于漢語言文化資源內容繁多、形式多樣、數量龐大,這些資源的質量如何,在應用實踐過程中是否有助于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是否有學習者積極參與,能否實現其教育價值,要回答這些問題,就需要一個綜合、客觀、全面的評價體系進行應用評估。然而,到目前為止,國內還沒有比較權威的專門針對漢語言文化資源的應用評價開發(fā)的標準。教育部2000年2月的《現代遠程教育工程教育資源開發(fā)標準(征求意見稿)》,對網絡學習資源、網絡課件和網絡課程提出了一些比較基本的要求。我們根據這一標準,并結合漢語教學和文化傳播的實際,嘗試探索漢語言文化資源的應用評價體系。漢語言資源的評價包括漢語言本體評價和漢語言教學評價。漢語言本體資源主要是對已有研究成果的知識性描述和有效儲存,此類資源評價的關鍵在于是否便于使用者快速方便地進行檢索和參考。也就是說,針對漢語言本體知識的評價,主要著眼于考察漢語言本體知識的內容,如內容的準確性、客觀性、權威性、全面性,與其他資源的鏈接關系等方面。相對而言,漢語言教學資源的形式更加多樣一些,從呈現媒介和呈現方式來看,漢語言教學資源涵括媒體素材、題庫、試卷素材、課件與網絡課件、案例、文獻資料、網絡課程、常見問題解答、資源目錄索引等九類,針對不同內容形式的資源,評價上也有差異。概括而言,漢語言資源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價:(1)漢語言資源的教育性考慮所整合的漢語言資源的教育意義,評估是否以提高學習者的交際能力為目標,是否符合不同階段不同水平漢語教學大綱的要求,是否有利于激發(fā)學習者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習漢語的興趣,能否為從事漢語教學的教師們提供教學參考。(2)漢語言資源的科學性評估資源的整合是否客觀、科學合理,資源的編排是否符合學習者的認知規(guī)律,資源提供的知識性是否比較強,是否有錯別字或容易使人產生歧義的常識性和專業(yè)性錯誤。(3)技術性評價資源的清晰度,結構是否合理,以及課件、文本等運行的技術要求是否與現行瀏覽器相符。(4)藝術性主要是針對資源中的多媒體素材而言,主要從表現手法的多樣性、情節(jié)的生動性、構圖的合理性以及畫面的靈活性等幾方面來考慮。漢語言資源評價的方法必須采取多種方法相結合的原則,在資源的整合中我們既要注意資源整合過程的評價,也要注意資源在后期試用與使用中的評價。漢文化資源的評價主要參考以下幾個指標:收錄范圍,包括廣度(即相關主題資料涵蓋面是否廣泛)、深度、時間(所收資料是否限定在某一時間范圍內)與格式(是否包含多種格式的資源,如TelnetGopher,FTP等);內容的準確性、權威性、獨特性,與其他資源的鏈接、寫作質量等;圖形與多媒體設計,是否生動有趣。其中內容是評價和選擇利用漢文化資源的首要因素,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衡量:(1)漢文化資源的知識性知識性是漢文化資源的重要特性。評估漢文化資源的知識性,要考慮其收錄的知識、信息和文獻資料等內容是否正確,收錄是否完備,該收的不漏,不該收的不濫收,材料來源是否真實、可靠。解釋引證是否客觀、準確,語言表述是否嚴謹、規(guī)范,是否有拼寫和語法錯誤。(2)漢文化資源的實用性實用性指漢文化資源是否符合實際的需要,其主要服務對象是否明確。(3)漢文化資源的權威性在選擇使用漢文化資源時,最好選擇權威出版社出版的或者實力雄厚的開發(fā)商開發(fā)的知識庫,對于那些純屬出于個人興趣目的的網絡愛好者自主開發(fā)的數據庫要慎用,以避免錄入質量不高甚至低劣,內容相近甚至重復的資源。通常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主頁上的aboutus、contactus等超級鏈接提供的內容來考察網絡資源的權威性以及資源信息來源的權威性。(4)漢文化資源的多樣性考察漢文化資源除文本信息之外,是否有利用網絡多媒體技術,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如圖像信息、聲音文件、數值公式、圖表工具以及知識點等更多的相關資源鏈接。漢文化資源的組織形式、檢索途徑、檢索方法、穩(wěn)定性和在線幫助信息等是衡量其質量的十分重要的技術指標,也是用戶決定產品取舍的重要依據。各指標詳細描述如下:(1)資源組織形式資源組織形式衡量資源的信息組織是否有條理,網頁結構是否清晰,層次是否分明,重點是否突出,文檔的結構是否具有邏輯性和一致性,是否提供分類目錄和索引指南,數據結構是否兼容各種文件格式(如PDF、HTML、XML、gif、databases)等。(2)用戶界面用戶界面指標關注界面是否直觀明了,是否有使用指南、導言等幫助信息,提示信息是否通俗易懂,如版本信息、幫助信息是否有助于解決用戶實際操作中遇到的問題,進退是否快捷,每個網頁是否設有直接返回本部分資源起始頁或網站主頁的功能鍵等。(3)檢索功能檢索功能和檢索入口可以方便各類讀者都能夠瞬間找到所需資源。考察網絡資源的檢索功能強大與否,關鍵是看其檢索方式是否靈活多樣,檢索途徑是否多樣化。(4)穩(wěn)定性資源展示平臺的穩(wěn)定性直接影響其在用戶心目中的形象,包括網站的鏈接是否順暢,是否常常出現死機或脫機狀況,網址是否經常變更,網址變化時,是否公告等。

三、結語

第5篇:語言文化論文范文

1.交際語內涵的差異分析。交際語是日常生活當中使用頻率最高,從來加強同其它人的交往,維持社會關系的詞語,我們常見的有敬語、稱呼語、招呼語等。特別是在稱呼語方面,中國人對稱呼的表達非常清楚,比如有姐、表姐、堂姐,姑媽、姑姑、表姑、姨媽等清楚的表達。但是外國人一般用“Mr.”、“Mrs.”、“Miss.”等詞語來稱呼不同年齡的人。中國人見面常用“吃飯沒有”、“昨天贏錢沒有”、“去哪”等詞語來進行招呼,而西文人的“Whereareyoudoing?”不再是招呼語,而是做為一個問題期待對方來回答。而“Hello”、“Hi”是西文人常用的招呼語。

2.習語內涵的差異分析。我們所講的習語從大的方面來講,包括成語、俗語、諺語、格言、慣用語、典故等等。他是一個國家和地區(qū)民族語言的精華,內涵豐富。由于中西文化差異從而導致的在中西習語上的不對應性。當外國人聽到“對牛彈琴”、“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袍哥人家決不拉稀擺帶”等習語時會迷惑不解。歐洲等西方國家當中其在上出現了不少習語,當他們的感情變化較大時,常用God,Fuck等禁忌語來表達他們內心的感覺。所以我們在日常的交流當時,也必須注意到西方外國宗教相關的文化因素,從而更從容的同他們進行交流。

3.身體語言方面的差異分析。身體語言主要是指人的動作、面部表情等方面。一般中國人說話講究含蓄內斂,外國人說話而比較真實,他們的身體動作和面部表情都比較夸張。外國人認識中國人說話非常藏著,喜怒哀樂都不容易表現出來,而外國人卻不然,他們的表現同他們同內心感覺經常一致。在中國,用食指、中指指別人是標明“二”的意思,但是外國人卻是表示勝利的意思,這就是中西方語言文化內涵的不同引起的。

二、中西語言文化差異原因的探討

1.中西方思維方式的差異。雖然都是生活在地球上,但是不同區(qū)域的生活方式卻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文明的差異。人在生活的過程當中創(chuàng)造了文化,并一直被后代所流傳下來,后代反過來又被前面的文化所影響,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中西方文化的思維方式差異表現在諸多方面,主要是中國人比較偏重精神上的感覺,西方人比較務實。這在中西雙方的詞匯當中可以明顯的感覺到。中國的文字更多的偏重于形象,比如“人”字,就生動的表現了人站著的情況,比如“坐”字就相當是二個人在地上的感覺,表達了坐的含義。西方英文更多的注意其實用價值,比如“postcard”就是傳遞的卡片的意思,說的是明信片。

第6篇:語言文化論文范文

關鍵詞:跨文化 元話語 農科學術論文

一、引言

結論部分是對整個研究做出總結與評價,并在前文基礎上進行演繹推論,包括指出研究的重要性與局限、對未來的研究給出建議(Yang&Alison,2003)。因此,結論部分在學術寫作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這也就要求作者要慎重考慮語言的選擇問題,才能做到簡潔有力地收尾。

元話語的概念最早由美國學者Harris(1959)提出,此后,不同的學者對它有不同的定義。其中,Hyland和Tse(2004)認為,對元話語的理解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觀點強調元話語的組織篇章的功能;廣義的觀點是,元話語體現了作者在篇章中所表現出來的運用語言和修辭的方法,以及把話語組織和話語含義結合起來的方法。

在元話語的分類上,前人從詞語、標點、視覺等不同視角出發(fā)對其進行分類。Hyland將元話語分成兩大類十小類,兩大類分別是文本交際型元話語(interactive metadiscourse)和文本互動性元話語(interactional metadiscourse),前者發(fā)揮語篇銜接功能,后者則幫助作者建立起與讀者的良性互動關系?;诟毼⒌墓δ懿顒e,文本交際型元話語又可分為:過渡標記(transitions)、框架標記(frame markers)、內指標記(endophoric markers)、證源標記(evidentials)和解釋標記(code glosses);人際互動型元話語可分為:模糊限制語(hedges)、強調詞語(boosters)、態(tài)度標記(attitude markers)、自我提及(self mentions)和參與標記(engagement markers)。

近些年的研究顯示,元話語研究領域更加寬泛,研究內容日益深化,研究對象也愈加精細化(付曉麗、徐赳赳,2012),而跨文化的元話語研究便是其中的一大趨勢。從跨文化的視角來看,國際上具有代表性的元話語研究主要聚焦于英語論文的對比分析:Abdollahzadeh(2011)探討了英美作者和伊朗作者所寫的英語論文中的元話語使用差異,結果顯示,差異主要體現在互動元話語上;Perez-Llantala(2010)在研究中采集了三方語料,即1/3由北美作者撰寫的英語論文、1/3由西班牙學者寫的英語論文及1/3由西班牙學者撰寫的西班牙論文,綜合考量了跨文化和跨語言因素對元話語使用的影。國內跨文化視角下的元話語研究不及國外豐富。鞠玉梅(2013)對比分析了英漢學術論文,發(fā)現漢語論文元話語使用少于英語論文;徐江、鄭莉、張海明(2014)以中國大陸學者和英語本族語學者發(fā)表在國際權威期刊上的英語論文為語料,集中討論模糊限制語,研究顯示前者對模糊限制語的使用比例略高于后者。無論國外還是國內,跨語言視角下的研究都更為豐富(Peterlin,2008、2010;Abdi,2009;鞠玉梅,2013),相比之下,跨文化視角下的元話語研究還存在較大的研究空間。本研究從跨文化角度出發(fā),研究英漢學者所撰寫的英語論文中元話語使用的異同,以期豐富這一視角下的元話語研究。

在研究領域上,國內外的元話語研究涉及的學科都較為廣泛。Hyland(2001)對機械工程、物理、哲學、社會學等八個學科學術語篇中的元話語進行了研究。M.Milagros del Saz Rubio將Hyland的元話語與Swales的CARS模型相結合,研究了農科科研論文引言部分的元話語。國內學者對元話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科,如鞠玉梅(2013)所選取的語料來自于《外國語》等語言研究期刊,而近年來隨著傳媒的發(fā)展、元話語研究領域的拓寬,新聞中的元話語逐漸得到重視(穆從軍,2010;黃勤、熊瑤,2012)??梢钥闯?,國外的元話語研究雖然涉及的學科較為廣泛,但針對農科的研究并不多,國內的元話語研究在農科方面幾乎是一片空白。本研究的語料來源為農科科研論文,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學術論文元話語的學科領域。

從數據的容量來看,國內外元話語研究樣本數量小。例如Ting Li&Sue Wharton(2012)的研究選取了80篇中國學生所寫的英語文章,從跨語境、跨學科的視角出發(fā)研究了元話語的使用情況;周岐軍選取了60篇學術論文,對比了文理科學術摘要中元話語使用的異同。不同于小樣本的研究,本研究依托大數據,組建的語料庫由286篇學術論文組成,在一定意義上減少了偶然性結果出現的可能。在研究方法上,McEnery&Wilson(1996)曾指出傳統意義上以數據庫為基礎的定量研究過于依賴計算機而忽略了具體語境對研究結果的影響,因而,本研究將定量與定性的研究方法結合起來,既借用大數據的優(yōu)勢,又通過人工判斷減少誤差。

無論是從研究視角、學科還是研究方法上,國內外對元話語的研究都趨于成熟,朝著精細化的方向發(fā)展。另一方面,由于我國學者對學術語篇元話語的研究起步較晚,近年來雖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相較于國外,無論是跨學科還是跨文化視角,這一領域的研究都值得不斷拓寬、不斷深入。本研究從跨文化視角出發(fā),探究英漢學者在動物科學、植物科學、水產科學和園藝林學這四個農科學科的學術論文結論部分的元話語使用異同,并嘗試在教學層面為中國學者提出一定建議,幫助其提高英語學術論文寫作能力。

二、語料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華中農業(yè)大學語料庫HZAU CQPweb為語料來源,選取動物科學、植物科學、水產科學、園藝林學四個子庫中的結論部分,組成農科英語科研論文的結論部分。其中又分為兩個庫:專家?guī)旌蛯W習者庫。專家?guī)焓珍浻⒄Z母語者發(fā)表的期刊論文,共40835詞;學習者庫收錄中國農科專業(yè)的碩士生、博士生撰寫的英語學術論文,共17418詞。

本研究根據Hyland(2005:218-224)給出的元話語列表分別對專家?guī)旌蛯W習者庫進行檢索,統計出十類元話語的使用頻次,在此基礎上進行對出現次數的統計,判斷英漢學者是否具有顯著性差異,并統計出十類元話語中高頻詞的使用情況,從跨文化角度解釋造成差異的原因。

三、數據結果與討論

(一)專家?guī)旌蛯W習者庫在英語學術論文結論部分文本交互型元話語的使用情況

2.黑體字代表差異顯著

3.“+”代表英語學者比中國學者使用得多,“-”代表英語學者比中國學者用得少

如表1所示,專家?guī)熘惺褂梦谋窘换バ驮捳Z的比重是32%,人際互動型的比重是68%,而學習者庫中使用文本交互型元話語的比重是39%,人際互動型的比重是61%。在文本交互型元話語中,英語學者比中國學者用得多且差異顯著(sig=0.000-),其差異主要是在于框架標記、過渡標記、內指標記和證源標記。

1.過渡標記

根據語料庫檢索結果,中國學者比英語國家的學者在論文結論部分使用了更多的過渡標記(sig=0.002-),差異顯著。過渡標記是表達句與句之間的各種連接關系,如添加、因果、比較、對照等,是一種基于語篇內部的元話語,幫助讀者理解觀點之間的連接。(鞠玉梅,2013)

在過渡標記的高頻詞中,英漢學者的前五類高頻詞基本一致,都是“and,also,but,however,further”,只是具體的排序有所差別。從各高頻詞的每萬詞的頻率來看,中國學者使用的頻率都更高。

2.框架標記

數據顯示,中國學者比英語學者在論文結論部分使用了更多的框架標記(sig=0.000-),差異極其顯著。這一結果和過渡標記的結果一致,這兩類元話語都屬于組織篇章結構的顯性銜接手段。在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長期以來對它們的強調可能造成中國英語學習者過度使用這類顯性的銜接手段,即過渡標記和框架標記,因而往往忽略了隱形的銜接手段,如使用同義詞、上下義詞、替代、重復等手段來組織語篇的結構。這一研究結果應當引起英語教學者和學習者的注意。

框架標記又分為四個小類:順序標記(first,finally,then)、階段標記(in conclusion,in summary,overall)、目的標記(focus,objective,purpose)和話題轉移(well,return to,with regard to)。具體的使用情況如表2,階段標記是造成差異顯著的主要原因,故而只分析階段標記的使用情況。從階段標記的高頻詞來看,中國學者傾向于并集中使用“In conclusion”(中:17.80>英:3.67)和“In summary”(中:8.61>英:1.71),這也表明了中國學者在學術論文寫作過程中還可以使用一些其他的階段標記,如“overall,in brief,all in all,to sum up”,增加用詞的豐富性。

3.內指標記

數據顯示,英語學者比中國學者使用更多的內指標記,且差異顯著(sig=0.048+)。內指標記用于標示語篇中的某個成分跟其他部分之間的一種相互照應的關系(鞠玉梅,2013)。具體來看,專家?guī)炫c學習者庫前4個高頻詞都是“Fig,Figure,table,above”,說明在用詞類型上,英漢學者比較相似。但是,專家?guī)熘械拿恳活惛哳l詞的每萬詞頻率均高于學習者庫中的數值,這表明在每類詞的數量上,中國學者使用較少。因此,在英語學術論文寫作中中國學者應適當增加內指標記的使用數量,提高用詞多樣性,但應避免過度使用。

4.證源標記

數據結果顯示,專家?guī)旌蛯W習者庫中證源標記的使用差異顯著(sig=0.019),英語學者使用更頻繁。證源標記是指標示其他淵源的觀點,即來自其他語篇的信息,主要功能在于引導讀者理解并且建立作者對信息的控制。在學術語篇中,主要是指來自同類其他文獻的資料,可用于支持作者的論證(鞠玉梅,2013)。由于在結論部分主要是闡明自己的發(fā)現與總結,所以在兩個庫中,證源標記使用均較少,專家?guī)熘谐霈F次數為53,學習者庫中為11。并且,在專家?guī)熘?,絕大部分證源標記以(姓名,日期)的形式出現,如“Videos from the detector were recorded at a speed of 17 frames/s as previously described(Bai et al.,2013)”,即在觀點或論點后標明出處。除此之外,“according to”“quote”和“said”數量極少。而在學習者庫中,“according to”出現10次,(姓名,日期)形式僅為1次。相較于英語學者,中國學者證源標記使用數量少可能會有以下兩個原因:第一,我們推測學習者在結論部分引用較少。第二,學習者有一定數量的引用,但由于z漏或者欠缺必要的學術論文規(guī)范的知識而沒有將應該標記出來的地方標出來。故建議中國學者在進行英文學術論文寫作時要注意論文格式與規(guī)范,避免一些不應出現的錯誤,提高英語學術論文寫作質量。

(二)專家?guī)旌蛯W習者庫在英語學術論文結論部分人際互動型元話語的使用情況

如表1所示,在人際互動型元話語這一大類中,英語學者比中國學者用得多且差異顯著(sig=0.002+),這一差異主要體現在模糊限制語和參與標記(兩者的sig值均小于0.05)上。中國學者對模糊限制語和參與標記的使用量不及英語學者。這說明中國學者在農科科研論文寫作中對人際互動型元話語使用不夠恰當,缺乏與讀者互動的意識。

1.模糊限制語

根據語料庫搜索結果,英語學者比中國學者在論文結論部分用了更多的模糊限制語(sig=0.006+),差異顯著。在模糊限制語的使用數量上,本族語學者除論文結論部分使用的模糊限制語總體比例高于大陸學者外,其余各部分使用總體數量均低于中國大陸學者(徐江、鄭莉、張海明,2014)??蒲姓撐闹校Y論部分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作者通常需在前文所述的研究數據的基礎上在此部分提出新的命題,而根據Hyland的觀點,模糊限制語可將一些具有爭議性的命題限制在一定范圍內,從而使論文作者為自己以及其他持不同觀點者保留余地??梢钥闯?,中國學者在動物科學等農科的論文寫作中未能充分利用模糊限制語降低話語肯定程度,保護自己的觀點。因而,為提高農科科研影響力,中國學者需在論文中恰當使用更多的模糊限制語。

英語學者與中國學者在高頻詞的使用上的差別不大,都用到了“may”“could”“would”“might”,但有所差別的是各自的使用比例,如在學習者高頻詞列表中,“could”在每萬詞中的數量為2526.12,是專家列表中相應數據的兩倍多,這表明中國學者存在過度使用“could”的趨勢。雖然同為模糊限制語,且這前五位多為情態(tài)動詞,但這些詞實則在使用上有著細微差別。以“might”為例,Hyland和Milton(1997)就曾認為,用“might”表達可能性似乎太弱而無法表達說服意圖,從而使作者顯得“模棱兩可、缺乏自信或者幼稚可笑”。而根據上表,中國學者有過度使用“might”的傾向(861.18/每萬詞>759.15/每萬詞)。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中國學者在對模糊限制語尤其是情態(tài)動詞的使用上不夠精準。這可能是因為中學是我國學生集中學習情態(tài)動詞的主要階段,大學基本不再涉及,然而中學英語教學由于教材等原因往往只是有選擇性地對情態(tài)動詞的用法進行講解(程曉堂、裘晶,2007),加上情態(tài)動詞的使用較為復雜,中國學者在后期英語論文寫作中便容易誤用。

2.參與標記

總體而言,專家?guī)熘械拿咳f詞頻率高于學習者庫,且差異顯著(sig=0.000)。參與標記用于明顯地建立與讀者的關系,用于直接地與讀者交流,目的在于聚焦讀者的注意力或者將他們視作語篇的參與者,與讀者建立某種直接的關系(鞠玉梅,2013)。這說明在結論部分,英語學者更加注重讀者的參與,引導讀者去思考,將其看作整個研究的一部分,拉近與讀者之間的距離,以便其更能接受自己的觀點。從高頻詞(如“use,develop,increase”)來看,英漢學者都更傾向于使用動詞。

四、結語

本文探討了英漢學者在元話語上的差異,原因如下。教學過程中,對過渡標記,框架標記等極其顯性的連接手段的過分強調可能導致中國學者比以英語學者更頻繁使用這兩種元話語。在語篇內部的連接上,中國學者可能較為缺乏以此引導讀者閱讀的意識,以及正確引用他人研究成果的方式,因此造成對內指標記和框架標記的使用不足。對自身研究成果過于自信,缺乏嚴謹性會導致模糊限制語使用較少。對讀者的忽視會導致參與標記的使用不足。

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明確各元話語的作用,避免對某幾類元話語的過分強調而忽視其他元話語。中國學者也應盡量多閱讀規(guī)范的學術論文,學習規(guī)范的學術論文寫作模式。在學術研究態(tài)度上,要盡量嚴謹,避免絕對,學會為自身研究成果保留進一步探索的空間。此外,應充分考慮讀者,讓讀者參與其中,畢竟這關系到自己的研究能否為人所理解。

本文是華中農業(yè)大學2016年大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基金(SRF)項目[項目編號:2016313]。

參考文獻:

[1]Hyland,Ken.Metadiscourse[M].London&New York:Continuum,

2005.

[2]Hyland,K&J.Milton.Qualification and Certainty in L1

and L2 Students’Writings[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1997,(2):183-205.

[3]Hyland,Ken and Polly Tse.Metadiscourse in Academic

Writing:A Reappraisa[J].Applied Linguistics,2004,(2):156-177.

[4]McEnery,T.&Wilson,A.Corpus Linguistics[M].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96.

[5]Yang,R.&Allison,D.Research Articles in Applied

Linguistics:Moving from Results to Conclusions[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2003,(4):365-385.

[6]鞠玉梅.英h學術論文語篇中的元話語研究――從亞里士多德修

辭學的角度[J].外語研究,2013,(3).

[7]徐江,鄭莉,張海明.基于語料庫的中國大陸與本族語學者英語

科研論文模糊限制語比較研究――以國際期刊《納米科技》為例[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4,(2).

第7篇:語言文化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非語言交際與文化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在跨文化交際中,人們除了要懂得語音、語法、詞匯等基礎語言知識外,還必須掌握文字字面以外的蘊含了許多文化因素的非語言交際手段。從而就體態(tài)語、副語言、客體語、環(huán)境語等幾方面的文化差異及其引起的交際障礙來闡述文化在非語言交際中的重要意義。

一、非語言交際的定義與種類

人類交際是語言交際與非語言交際的結合,非語言交際是整個交際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西方學者對于非語言交際的研究始于上個世紀。Samovar認為,在面對面的交際中,信息的社交內容只有35%左右是語言行為,其他都是通過非語言行為傳遞的。有關非語言交際的定義有很多。根據Samovar的觀點,非語言交際指的是“在一定交際環(huán)境中語言因素以外的,對輸出者或接收者含有信息價值的那些因素。這些因素既可以是人為生成,也可由環(huán)境造就”。非語言交際涉及文化、民俗、社會學、人類學等許多領域,運用范圍廣泛,其語義也很復雜。非語言行為只能在一定的語境中才能表達明確含義,孤立地理解某一非語言行為的含義常常是難以奏效的。

關于非語言交際的涵蓋范圍,其分類方法有很多。胡文仲從跨文化交際的角度出發(fā),將非語言行為大致分為四大類:體態(tài)語、副語言、客體語和環(huán)境語。體態(tài)語包括基本姿勢、基本禮節(jié)動作以及人體部分動作所提供的交際信息;副語言包括沉默、話輪轉接和各種非語義聲音;客體語包括皮膚的修飾、身體氣味的掩飾、衣著和化妝等所提供的交際信息;而環(huán)境語則包括空間信息、時間信息等。前兩類可稱為非語言行為,而后兩類則指非語言手段。

二、非語言交際與文化

文化與非語言交際是密不可分的。許多非語言行為都是文化習得的結果,人們的非語言交際的形成和效果往往都是由一定的文化環(huán)境所決定。文化和絕大多數非語言交際行為都是代代相傳和后天習得的,都是長期歷史和文化積淀而形成的某一社會共同的習慣。在非語言交際中,有關文化的表達方式異常豐富,以至于文化學習的障礙主要來自于非語言方面的因素而不是語言方面的因素。Birdwistell認為,沒有一種表現行為是適用于所有文化的;所有的行為都是文化的產物,而不是生理上的遺傳或天生的。因此,通過非語言方式表達的一些情感都是某些文化所特有的。Samovar認為,通過了解某一文化的非語言表現的基本模式,我們可以探尋人們的舉止態(tài)度;通過非語言行為模式可以了解一種文化的價值體系;通過對非語言行為的研究可以排除狹隘的文化優(yōu)越感。非語言行為的差異比語言行為差異所引起的文化沖突更為嚴重,因為非語言行為一般是情感或情緒的表露。由此可見,由于文化差異造成的誤解和錯誤破譯信息是顯而易見的。

1.體態(tài)語中的文化差異

體態(tài)語指的是傳遞交際信息的表情與動作,它是用以同外界交流感情的全身或部分身體的反射性或非反射性動作。它包括身體語言、手勢語、態(tài)勢語和體語等。體態(tài)語和有聲語言一樣,它也是文化的載體。在體觸行為方面,中西文化差異體現得尤為突出。不少美國學者將英美文化列為非體觸文化。在西方國家,人們對近體交際的親密距離非常敏感,人們不才慣相互擁擠,每個人的潛意識中都在捍衛(wèi)屬于自己的領地。尤其是同性之間如拉手、勾肩搭背等行為都被視為禁忌。而在東方的傳統文化中,近距離體觸并不屬于異?,F象,人們甚至認為這是一種親密、溫暖的表現,如父母與子女之間,同性朋友之間的體觸都被認為是非常正常、完全可以接受的非語言交際行為。 2.副語言中的文化差異

副語言又稱伴隨語言,它一般指伴隨話語而發(fā)出的無固定語義的聲音。副語言中同樣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其中最顯著的方面之一是對沉默的不同態(tài)度。Hall曾把“沉默”作為他劃分“高語境文化”和“低語境文化”的一條重要標準。在他看來,東亞文化如中國、日本、朝鮮等屬于高語境文化。在這些文化中,信息往往是通過手勢、對空間的利用甚至沉默來傳遞的,因此對信息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于語言行為以外的語境。在中英交往中,英語國家的人對中國人經常采取的沉默態(tài)度很不習慣。西方有的學者將東方人的“沉默”視為在人際交往中缺乏信心,甚至認為東方人的沉默態(tài)度是對交際對方的蔑視或侮辱。而中國人卻很重視交談中沉默的作用,認為停頓和沉默具有豐富的含義。恰到如處的停頓能產生驚人的效果,甚至具有“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藝術魅力。

3.客體語中的文化差異

客體語言指人工用品,包括化妝品、修飾物、服裝、衣飾、家具等。這些物品具備雙重功能:實用性與交際性。以交際角度來看,這些用品都可以傳遞非語言信息,都可以展示使用者的文化特性和個人特征。東西方文化對嗅覺信息的感受也不一樣。中國人適應人身體的自然氣味,中國人很少習慣使用香水;而在西方國家,人們對這種人體的自然氣味是很難接受的。因而無論男女都注重對身體氣味的掩飾,都習慣每天使用香水。在跨文化交際中,我們需要注意正確對待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身體氣味,即身體氣味的文化差異,不能從本民族的喜好出發(fā)去厭惡、反感外族文化的生活習慣。

4.環(huán)境語中的文化差異

環(huán)境語也是非語言交際的一種重要形式。從非語言交際的角度來看,環(huán)境指的是文化本身所造成的生理和心理環(huán)境。環(huán)境語包括時間、空間、顏色、信號等。這些環(huán)境因素都可提供交際信息,所以環(huán)境語也能展示文化特性。

Hall在其《無聲的語言》中對不同文化對于空間、領地、近體距離等的不同認識作了詳盡研究。他認為,人的空間觀念是后天習得的,因此人們的領地要求和空間關系在每種文化中都有其特定的規(guī)則與程序。文化不同,人們對空間的需求和與空間有關的交際規(guī)則也不同。在中國,人們比較能夠容忍擁擠;而在英美國家,一旦公共場合出現擁擠,人們會馬上盡量回避,因為他無法適應過近的近體距離與體觸。西方人的領地觀念明顯強于東方人,如果他們認為自己無形的領域被侵犯,就會馬上采取各種反應進行維護。領地觀念最突出的心理反應是對待隱私的不同態(tài)度。英美文化中的人十分重視保護自己的隱私,這也是他們與中國人交往時感受到的最大的文化沖突之一。東西方文化對待時間的觀念也不盡相同。一般來講,西方人具有更強的時間觀念性,他們非常注重守時,并十分珍惜時間。

第8篇:語言文化論文范文

一個國家或民族強大與否,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不僅取決于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同時更取決于文化的影響力、凝聚力、感召力。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亟須通過先進文化建設,將億萬群眾的創(chuàng)造力、向心力凝聚成一種強大的合力,為其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這種巨大的精神需求為文化產業(yè)的勃興,提供了無比廣大的發(fā)展空間。因為先進文化是文化產業(yè)之魂,而文化產業(yè)是先進文化的實踐基地和傳播途徑,是它的血肉之軀,二者相互依存,息息相關。面對國際社會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不同民族、國家也紛紛依據新的特點改變自己的文化發(fā)展策略。由于我們多年來在實際工作中存在著人為地把文化產業(yè)和意識形態(tài)對立起來的傾向,成為了阻礙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的瓶頸。黨的十六大報告根據當前的特點,將文化事業(yè)和文化產業(yè)統一到社會效益的原則下。文化事業(yè)與產業(yè)分立,通過提高文化事業(yè)的產業(yè)化、市場化、國際化程度,雄厚文化事業(yè)基礎,重視經濟效益,文化產業(yè)又成為經濟基礎的組成部分。這種改變,是根據意識形態(tài)新的特點和規(guī)律做出的與時俱進的重大理論創(chuàng)新,也為文化產業(yè)的勃興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當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地迅猛發(fā)展,提供了以前人們難以想象的變革世界、開拓世界的嶄新手段和無窮力量,極大地影響了人類生產、生活、消費等諸多方面,也為文化的開發(fā)、傳播、消費提供了廣闊的發(fā)展空間。我國五千年文明史,文化積累深厚,文化類型極其豐富,文化資源難以估價。但由于地域、交通、傳播等多方局限,價值大多沒有完全體現出來,甚至有的瀕于消亡。而以數字技術革命為代表的高科技進步,為激活文化資源實現空前規(guī)模的產業(yè)整合準備了條件?,F在許多發(fā)達國家在完成了通信、傳媒、信息產業(yè)的第一次制度創(chuàng)新后,正在進行第,文化內容的填充,發(fā)展與信息產業(yè)相關的文化產業(yè),正在成為世界各國政府制定知識經濟時代的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以及進行制度創(chuàng)新的核心內容。在這方面,我國匯入世界潮流也正當其時。我國在“十五”期間擬投入40億元開發(fā)軟件產業(yè),傳媒業(yè)正在成為我國第四大產業(yè),文化產業(yè)與信息產業(yè)對接更有了現實可能性。

據有關統計,我國每年文化市場消費可達4800億元,而現在我們的文化產品市場實際份額只有1800億元,國際文化資本看好我國的廣闊市場。2002年,我國實際利用外資500億美元,成為世界引資第一大國。這些資本雖然大多投在加工制造、金融、電信和農業(yè),但隨著資本形式在新時期發(fā)生的重大變化,有的已從單一的貨幣資本轉化為社會資本和文化資本。今年我國將在市場經濟和旅游業(yè)比較發(fā)達的城市,允許美日德三國投資旅游業(yè),上海將和美國某公司合作,共同設計興建和經營國內首家世界級環(huán)球影城主題公園等。這些當然為我國文化產業(yè)發(fā)展帶來機遇,但是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通過合資、參股方式大量注入國際文化資本,甚至徹底購買、兼并國內較有實力或前景的文化產業(yè),我們的版權經市場轉換可能為外國所有。另外,他們通過雄厚財力和優(yōu)越條件,吸引國人為其打工,按照好萊塢等國外模式“包裝”中國題材文化產品,再以本土化打入中國市場,贏得巨額收入的同時,也勢必將國外文化價值觀滲入國內。面對國家文化安全的巨大考驗,我們應在啟動“搶救和保護中國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工程”的基礎上,盡快制定中國文化資源保護法。而這些只有通過文化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來完成。從國內民間投資來看,其份額已接近國有經濟投資。如果將這部分資本吸引轉移到文化產業(yè)中來,必將使其能量得以釋放??梢娢幕a業(yè)的確立,也為國內外資本增值開辟了新的渠道,也從根本上消除了文化產業(yè)的資本瓶頸制約。

文化資源一旦與科技等產業(yè)融合嫁接,就會顯露出巨大經濟意義,成為一種新經濟資源進入經濟開發(fā)中心地帶,實現關聯度極高的拉動效應。文化產業(yè)在美國已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0%,在英國的平均發(fā)展是整個經濟增長率的近兩倍,在日本已達到其汽車工業(yè)的產值。這種新經濟資源的轉化和實現過程,就是通過文化作為要素在其它產業(yè)的滲入融合,或發(fā)生漸變,實現優(yōu)化升級,或發(fā)生質變,成為新的產業(yè)形態(tài)和產業(yè)分支,使產業(yè)結構發(fā)生重大調整,打破行業(yè)界限完成重組。以新的內容和賣點進入以網絡業(yè)為主的科技產業(yè)市場,誕生了信息文化產業(yè);以新的產品和服務進入旅游市場,形成了旅游文化產業(yè);將游戲與娛樂注入到教育中,改變舊的知識傳播方式,創(chuàng)造了新型的教育娛樂產業(yè);加大體育健身的娛樂開發(fā)力度,實現體育娛樂產業(yè)質變;以文化品位、設計、策劃進入城市規(guī)劃、建筑、裝潢、廣告、環(huán)衛(wèi)環(huán)保、標志制作、汽車美容、美容美發(fā)、形體塑造、大眾攝影、環(huán)藝、工業(yè)設計等為主的形象領域,甚至餐飲、花卉等服務業(yè),完成文化與物質的互動。從更深層次說,經濟制度的變更,經濟戰(zhàn)略的提出,經濟結構的調整,經濟發(fā)展方向和方式的選擇,都有文化因素在發(fā)揮著驅動作用。從這種意義上說,文化產業(yè)是經濟的新的增長點,因此,積極發(fā)展文化產業(yè)具有深遠的意義。

第9篇:語言文化論文范文

油畫語言的表達的歷程即是油畫藝術的發(fā)展變化。一種藝術語言的轉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人們的思維方式,并進而轉變了人們的觀察方法和審美理念,從而不同程度地推動了其自身的發(fā)展。是畫家進行形象思維并把這種思維轉化為無聲的東西的手段。藝術思維是注入藝術家個性的思維,想法的不同在相當程度上決定著油畫表達的個性,所以,一個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一個不會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不會用自己的頭腦去認識世界的畫家,他的繪畫語言最多是熟練和模仿,熟練地陳詞濫調和鸚鵡學舌,是畫不出優(yōu)秀的、新穎的、獨具個性的作品的。在藝術多元化的世界文化發(fā)展的進程中,藝術個性得到了拓展,繪畫語言也隨之得到了發(fā)展,油畫語言表達體現了畫家個性特質和審美傾向。在語言的運用上,因受不同的因素的影響,而形成的以不同特色的語言形式反映在畫面上的特性。最后通過藝術家品性、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在各畫家油畫創(chuàng)作中的體現也有所不同,就形成了不同風格。事物是畫家所存在的這個真是的世界,油畫語言是畫家的精神追求與情感表達的方式,通過某種藝術語言形式的展現,在油畫作品中呈現的油畫語言作為審美符號所出現。把客觀事物通過油畫語言所展現,通過心靈對外界的感性把握,使其具有精神思考與啟迪的特點。印象派時期的大師梵高,他的油畫作品《麥田與收割者》他試圖用色彩去揭示精神,用了很耀眼的金燦燦的黃色來表達收割時人們喜悅的心情。用短而有力的筆觸來傳遞那種收獲的情感,在他筆下那強烈的色彩清晰的點旋轉運動和夸張的變形的形象作畫更生動了表現了他的作畫心情和他要表達的情感。

二、藝術個性已經成型的畫家

他的繪畫語言已經形成了獨具風格的藝術特色。藝術風格的形成,除了畫家的自身知識素養(yǎng)之外,主要靠平時的生活的積累與藝術的實踐,只有這樣積累生活,在發(fā)現與表現人的思維的時候時,才能認藝術的獨特性對于一個畫家的重要,包括自己用怎樣的繪畫語言以表達自己所獲取的審美語言又用怎樣的方式。當代畫家任傳文的作品大多冷色調,清雅、靜謐,充滿童真與性靈的悸動,般若禪意的流貫。《秋聲》是早期代表作,此時造型工整細致,但手法已體現出精神性探索。畫面上方,一線風箏逸出藍空,兩旁魚兒般云朵滿懷意趣;中間,幽藍湖水,倒映黃樹林,左側紅磚房,前邊白褐樹,每一筆通靈般描繪細致;一男孩手舉紙風車,奔跑于金燦燦路上,這兒時,旋轉畫布上,竟有莫名喜悅與感動。我認為畫家存在的意義是畫家不僅僅能夠在平凡淡泊的歲月里和司空見慣的事物中喚出某些心靈深處的特別的情感,而更在于他能夠在其中發(fā)現一種嶄新的藝術語言,并不遺余力地去實現它。任傳文先生就做到了這一點。他的每一幅畫都是一個真實情感以一種與之相吻合的特別形式的袒露,形成了他獨具特色的藝術語言。在筆者多年的習畫過程中,當然也有自己的看法,要形成自己的繪畫語言,也離不開借鑒,模仿為了學步,一旦能獨立行走,掌握了方法,就應當拋棄掉。甚至有意回避掉。繪畫中的個性不是絕對的以自我為中心,繪畫語言也不能特殊很神秘或沒人知道。我們所提倡的藝術個性,應與人民大眾的審美要求相契合。每一個藝術創(chuàng)作都是時代的產物,都遵循著某種藝術原則,適應人的審美需求。藝術家拿出自己對生活的看法,通過藝術思維轉化為繪畫語言。繪畫語言既是表現對象、表達情感的手段,也是畫家和觀者審美交流的橋梁。要使畫家在思想感情上發(fā)生共鳴,進行心與心的交流,這種共鳴和交談應該是獨特的,是積極向上的、健康的、真摯的、高尚的。畫家不可能和所用的觀者產生共鳴,因為每個人的興趣愛好,審美,藝術素養(yǎng),欣賞習慣都是不一樣的,畫家永遠不可能也不必要去追求人人滿意的繪畫效果,要爭取人們熱愛生活和藝術的繪畫效果。藝術家應該是時代的領航者,他有義務提高和引導觀者審美能力和趣味的責任,通過自己的語言傳出畫者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