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體驗式教學論文范文

體驗式教學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體驗式教學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體驗式教學論文

第1篇:體驗式教學論文范文

(一)讓學生主動學習,激發(fā)對高中生物的學習興趣

體驗式教學法中的“體驗”,必須要學生親自的參與其中才能感受到,因此體驗式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主動學生生物知識的動力;體驗式教學法也可以說是一種情景化的教學法,教師在設計的各種情景下講授生物知識,能夠激發(fā)學生們學習的興趣和建立自己的自信心,這樣的學習氛圍才更加的適合學生學習生物知識。

(二)構建融洽的師生氛圍

體驗式教學法中重要一環(huán)是師生之間的交流,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盡量交流、溝通共同的經驗和所能理解的知識程度,這樣不僅能讓師生都融入到自己構建的教學氛圍之中,也讓師生之間相互的尊重、信賴和鼓勵。教師也能更加的了解學生到底適應怎樣的教學方法和生物知識學習的程度,這樣更加利于以后高中生物的教學。

2體驗式教學法應用在高中生物教學的對策

現(xiàn)在大多的高中生物教師都明白體驗式教學所占的優(yōu)勢,但是卻很少有人去嘗試。一種是不明白該如何在高中生物課堂中運用,不肯定學生是否能夠接受;另一種是大膽的去嘗試了,可是卻沒有收獲到想象中要的結果,這也打擊了教師們想改革教學方法的信心。針對這些情況,下文主要淺析幾點體驗式教學應用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措施:

(一)構建情境教學,增強學生的體驗感

情境教學時目前各種教學課堂中常用的教學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學課堂中也同樣適用,教師根據生物的教學目標,構建真實的情境,可以讓學生們在這些情境中體驗到真實感。在生物課堂教學的開始時,可以構建情境來導入這節(jié)課所要學習的生物知識,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興趣,也讓學生在一節(jié)課的考試階段就能集中自己的精力,針對情境的構建有多種方式,其中主要的是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實際情境,將書本上較為難懂、抽象的知識還原到生活中可以遇見的情況,讓生物知識更加的有趣,便于學生的理解;例如:在講解細菌作用的知識時,由于細菌較微小,并不能被我們所直接的觀察到,對學生的理解有一定的阻礙作用,教師就可以將我們生活常見的“腌咸菜”和“涼拌菜”的事例滲透到教學課堂中來,讓學生們認識到細菌在生活中的存在和作用。

(二)巧用多媒體技術,增強學生的體驗感

多媒體技術是近幾年來興起的技術,在教學中受到了廣泛的使用。在運用以體驗式教學法的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也可以運用到,這樣學生可以通過教師課件的展示,更加直觀的理解生物知識,增強學生的體驗感。例如:在學習生物膜系統(tǒng)功能的知識時,由于大多數(shù)學校實驗條件和經費的限制,并不能構建太多的情境,這時就可以適當?shù)倪\用多媒體技術了,教師可以講這一章節(jié)的知識,制作成動畫的格式和搜索一些相關的視頻,在教學課堂中向學生展示,讓學生親自的看一遍,比教師照著書本講幾遍更容易讓人理解。

(三)促進學生積極的參與課堂,增強學生的體驗感

學生主動的參與到教學課堂中,提出自己的想法,是體驗式教學法的一個重要階段“。知識源于行動”,因此教師要在生物課堂中引導學生們發(fā)現(xiàn)自己所難以理解的點,再根據自己所提出的問題,親自投入到對問題的探索和體驗中。例如:在做DNA的提取和提純的實驗中,學生就提出了“玻璃棒為什么只能朝一個方向攪拌?”傳統(tǒng)的教師就直接回答是便于DNA的收集,這樣學生們仍然不明白,只是記住了答案。利用體驗式教學法,教師讓學生們自己分組利用小棉線來代替DNA來做DNA收集的實驗,一組的玻璃棒始終朝一個方向去收集棉線,一組隨意的改變玻璃棒的方向來收集,最后將兩組的結果進行對比,讓學生們自己總結得到的結論,這樣不僅讓學生直接的體驗到結果,也讓學生們懂得主動去探索。

3總結

第2篇:體驗式教學論文范文

本研究對體育碩士教師進行了研究生培養(yǎng)方式的問卷調查,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58.9%的研究生教師在理論課程講授中偶爾運用課堂討論的形式,有21.7%的研究生教師在理論課程講授中經常運用課堂討論的形式,有19.6%的研究生教師在理論課程講授中較少運用課堂討論的形式。在運用學術報告形式方面,有54.3%的研究生教師在理論課程講授中偶爾運用學術報告的形式,有30.4%的研究生教師在理論課程講授中經常運用學術報告的形式,有15.2%的研究生教師在理論課程講授中較少運用學術報告的形式。在授課形式方面,有21.7%的研究生教師在理論課程講授中較少運用啟發(fā)式的授課形式,有52.1%的研究生教師在理論課程講授中偶爾運用啟發(fā)式的授課形式,有26.1%的研究生教師在理論課程講授中經常運用啟發(fā)式的授課形式。有26.1%的研究生教師在理論課程講授中從不運用研討式的授課形式,有41.3%的研究生教師在理論課程講授中較少運用研討式的授課形式,有26.1%的研究生教師在理論課程講授中偶爾運用研討式的授課形式,僅有6.5%的研究生教師在理論課程講授中經常運用研討式的授課形式

二、吉林省體育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方式

吉林省體育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方式多數(shù)為導師負責制、研究生指導小組指導或二者相結合,多數(shù)院校對體育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過程中的教學實踐、參加學術報告會、社會實踐等方面做出了具體的規(guī)定,但在研究生培養(yǎng)過程中實施情況,研究生的利用情況并不理想,有待于改善。研究生教師在理論課程講授中運用啟發(fā)式的授課形式較理想,但在理論課程講授中普遍較少運用研討式的授課形式。

三、吉林省體育學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方式的再構建

第3篇:體驗式教學論文范文

1.引導學生實踐感受

在進行體驗式教學的過程中,要指導學生進行感悟和體驗,這是學生進行認識、感悟、總結形成自身觀念或概念的過程,決定了體驗式教學的質量。在教學實踐中,指導學生感悟和體驗的方式如下:在表演中體驗,組織學生參與到童話故事、英語情節(jié)劇的表演中,并以競賽的標準進行評比,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讓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學習英語,提高英語學習的形象性和趣味性,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也為他們以后的教學奠定了基礎。在游戲中體驗,進行接單詞類的小游戲不僅能活躍課堂氛圍,還能擴展學生的詞匯量,讓學生在實踐中進行學習,感受到快樂,提高實驗教學的參與性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競賽中體驗,把學生進行適當?shù)胤纸M,老師給出題目,引導各小組之間進行競爭,提高學生的協(xié)作精神,讓學生的競賽的過程中學習英語。

2.促進學生體驗內化

感受或體驗是外部客體,觀念或行為是內部主體。學生的感受體驗是否能有效地轉為自身的行為或觀念,即是否能實現(xiàn)外部客體到內部主體的轉化,關系到體驗式教學的效果,這個過程涉及學生對經歷的事物、情景、人物、情感的反思、同化、順應等心理活動。通常情況下,可老師可組織辯論、寫作、討論、動手做、演講等活動來促進學生體驗的內化,加強內化的效果。具體的活動如下:探討教材的內容、討論故事結尾、暢想未來、總結教材、表演教材情景,這些活動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梳理自己的體驗,使內化更加的深刻。同時,在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中,要注重學生發(fā)散思維的培養(yǎng),不急于對學生的感想下定義,引導學生挖掘更高層次的體驗和內化。

3.強化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和反饋

在體驗式教學中,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和反饋有利于調節(jié)學生體驗的方向、強化體驗的價值,有利于從整體上把握教學的效果,對師生來說也是一次有意義情感交流和共享,是學生體驗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評價和反饋是一個有機的過程,不是一躇而就的,需要老師和學生密切配合,學生把親身經歷歸納或印證的效果反饋給老師,老師根據學生的學習認知能力給予適當?shù)脑u價和指導意見,讓學生總是能在適當?shù)臅r機得到老師的幫助。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個體認知能力和成長環(huán)境的差異,學生具有不同的思維模式,學生的體驗感受也是不盡相同,老師要認識到學生的多樣性和差異性,并尊重這種客觀規(guī)律,避免對學生實行一刀切的教學方法,要用寬容的心態(tài)對待學生,把課堂營造成一個融洽、向上的學習環(huán)境,為更高層次的體驗奠定環(huán)境基礎。

4.注重學習遷移能力的培養(yǎng)

學習是一個連續(xù)的過程,任何學習都是在原有認知基礎和學習經驗上進行的,遷移能力指的是:在現(xiàn)有情景中獲得的技能、態(tài)度、知識影響以后學習的能力。學生的遷移能力越高,對后續(xù)的學習行為就越有效率,自學能力、學習的積極性、學習的自信心都會得到增強,對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培養(yǎng)學生遷移能力方式有:組織學生多參與演講比賽;鼓勵學生參加學校的話劇演出;多與外國友人交流。

二、結束語

第4篇:體驗式教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 語言學概論 問題探究式 教學模式 具體實踐

一、教學現(xiàn)狀與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

(一)“語言學概論”課程教學現(xiàn)狀

“語言學概論”是高等學校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基礎必修課,該課程要求學生不僅掌握扎實的語言學基本理論知識,還具有初步的理論運用能力和評判性思維能力。從課程性質和教學目標來看,“語言學概論”是一門理論課程,比“現(xiàn)代漢語”課程更加抽象?,F(xiàn)代漢語是關于學生母語認知的講授,容易有更多的漢語感性認知,“語言學概論”講授人類語言的共同規(guī)律和普遍特征,涉及語種較多,語言現(xiàn)象豐富,更加高屋建瓴,理解和講授都更加費力。

許多討論“語言學概論”課程教學的文章無一例外地談到了“講授法”的詬病,認為該方法將學生置于被動接受知識的位置,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和理論應用能力?;凇罢Z言學概論”的課程性質,為了使教學內容條理化、系統(tǒng)化,教學方式不可或缺。若以講授為主則現(xiàn)狀往往是:一堂課下來,老師講得口干舌燥,學生記得手酸眼花,頭腦昏漲。這種單向灌輸、缺少互動的教學過程,常常讓學生疲于吸收課堂教學內容,甚至產生厭煩情緒,無法發(fā)揮學習主體作用,更談不上解決問題、創(chuàng)新思維、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二)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在建構主義理論視野中,基于問題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PBL)的教學方法近年來受到廣泛重視。這種方法強調把學習設置到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通過學習者之間的合作研究、解決問題,學習隱含于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在基于問題學習的過程中,問題設計、教師指導、小組合作、學習者反思是增強學習效果的要點。

“疑則思,思則究,究則知”[1](李葆嘉,1985),意在倡導有疑問方能進一步思考,有思考才能探究解決問題的途徑,通過探究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釋。由此,我們把“基于問題學習”和中國傳統(tǒng)的“疑思究知”探究精神融合起來,稱之欏拔侍馓驕渴健毖習方法。

“語言學概論”課程探討語言的性質、結構規(guī)律、演變規(guī)律及語言與文字關系等方面的問題。它的純理論性性質,更強調教學過程不應是一種單純的知識傳遞過程,而應是一次感知、認知、尋求、發(fā)現(xiàn)的“探索之旅”。師生之間的合作關系不應僅限于知識傳授,而應是有著共同話題的對話關系。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眴栴}探究式的“語言學概論”課堂,借助問題的展示和對學生的質疑問難,形成教學過程的雙向互動交流,促使學生借助學習材料,圍繞教學問題,通過獨立探究或協(xié)作討論等過程,得出問題的結論,并在這一過程中產生成就感等美好的心理體驗,提高探究語言問題的能力,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二、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可行性

(一)學生主體的特點

“語言學概論”的授課時段一般為大學第三學期或第四學期。朝氣蓬勃的大學生的接受能力及感悟能力普遍較強,具有強烈的求知熱情和思考活力,敢于質疑問難,敢于另辟蹊徑。然而,照本宣科式教學,填鴨式教學,缺乏激情的沉悶講授,都會使他們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一定程度上挫傷他們的熱情。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的運用,適應當代大學生的主體意識,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授課模式從“單向傳遞―被動接收”到“雙向反饋―互動聯(lián)系”的轉化提供了手段和語境。

(二)課程性質的需要

語言學課程和文學課程具有不同的特點。文學課程以具象性、想象力和審美情趣為特色,“語言學概論”課程抽象性、理論性強,比較枯燥。年輕學子對它一開始可能有點茫然,易生畏難情緒。如果老師“滿堂灌”,不注意巧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思考問題,學生就很容易覺得疲勞,導致上課開小差,甚至打瞌睡。

“語言學概論”課程圍繞語言性質、結構及發(fā)展規(guī)律等逐層展開,循序漸進。雖然學生初接觸時會感到困難,但深奧的語言理論總是以大量語言現(xiàn)象為基礎,這些語言現(xiàn)象與學生個體及生活環(huán)境密切相關。鑒于此,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把難以理解的語言概念或理論與語言現(xiàn)象相結合加以闡釋,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主動討論,許多難點就有可能化晦澀為明白。

(三)教師角色的定位

教師角色定位的正確與否決定了問題探究式教學能否行之有效地貫徹在課堂教學中。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教師要從傳統(tǒng)模式的“講授”角色中走出來,成為教學的組織者、參與者和指導者。要完成這樣的任務,教師需要更準確地把握教材主旨,更深刻地挖掘教材內涵,更豐富地掌握專業(yè)知識,更巧妙地進行教學設計,更深層次地為學生解難釋惑,確保學生經過問題探究后有可能成功地領悟或“再發(fā)現(xiàn)”原理。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勇于發(fā)問,打破學生的盲從(書本和教師講授)心理,實現(xiàn)師生學術交流、共同探索的平等對話機制。因此,在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中,教師如何做好探究過程中的控制和指導至關重要。

三、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實踐

(一)問題設置

在具體實施課堂教學前,教師要熟悉和掌握學生的情況,根據學生的實際語言學水平備課。在綜合學生的知識結構、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的基礎上,教師應將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與自身的教學理論、知識結構、實踐經驗相結合,綜合考慮基于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中的“問題”的合理設置。

首先,教師對問題的深度、廣度、難度要有適當?shù)目刂啤=處熞褑栴}控制在“形散而神不散”的范圍內,既有“中心問題”又有“子問題”,讓它們形成一個連貫的合乎邏輯的問題系統(tǒng);問題的科學性、探究性及解決的可行性,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實踐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

其次,問題設置要貼近學生思維能力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在實際教學中,要防止問題設置過于簡單化和復雜化。因為“設計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包括許多技巧和活動。學生在成功完成包含許多技巧的活動時需要得到支持,例如:分析為了理解所要述的問題和論點而設計情境;搜集信息;產生可供選擇的解決方案;產生評價方案的標準等”[2]?!罢Z言學概論”涉及的語言知識點較多,比如在講授第一章時,可以設置問題:(1)“請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談,你認為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什么?”(2)“你如何看待動物的語言”……這些問題背后實際涉及語言結構本質的知識點,對其理解和掌握都有一定難度。學生由于好奇、納悶,就會查找資料,尋找答案,提前探究這些難度比較大的語言知識點,有效避免學生對于理論學習的排斥性心理傾向。

再次,問題設置要貼近學生的興趣點。學生來自不同文化區(qū)、方言區(qū),在教學中如能結合學生的母語,學生就會提高興趣,抽象的知識就會轉化成容易理解的實際語言現(xiàn)象。例如在國際音標教學中,可以設置這樣一個問題:“請在國際音標表中把自己方言中有,而普通話中沒有的元音和輔音找出來,并舉例說明其特征?!睂W生在這一活動中深化了對音素發(fā)音要領的認識,許多難學難記的理論在實際運用中不知不覺地掌握了。

(二)問題探究

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強調將問題的思考和課程的學習結合起來,使師生在“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引發(fā)新問題”的螺旋式過程中展開交流和學習。從課內出發(fā)向課外延伸,從課外延伸向課內深入,盡可能在課堂上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就話題展開討論,為學生提供思維摩擦與碰撞的環(huán)境,搭建更開放的學習平臺,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思維―培養(yǎng)探究能力―形成合作意識-促進教學相長。

首先,教師在指導學生觀察語言現(xiàn)象、分析語言問題時,要善于在關鍵的地方對學生進行恰如其分的指導,既不能將答案直接告訴學生,又不能點撥太少,使學生學起來沒有難度。例如在探討“名”“實”問題時,課前給學生提供中西方關于這一問題探討的相關指定材料和開放性資料,由課前確定的學習小組討論提出觀點,再由各小組推薦代表上臺演講。問題討論時,先請做好準備的同學介紹分析情況,再請有不同思路的同學充分發(fā)表見解,展開多方探討。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適時引導,篩選有效信息,恰當指出語言符號的音義關系。同時,在學生思路基本統(tǒng)一時,為了引發(fā)他們進一步思考,可以拋出棘手問題:人們用“紅豆、黃豆、綠豆、青豆、黑豆”“鉛筆、鋼筆、粉筆、毛筆”等名稱給相關事物命名,這些語言符號的聲音和意義看似并不是任意的,而是有理據的,這類語言符號還有很多,你們如何看待這種現(xiàn)象?讓學生在課前充分思考、準備的基礎上,對這一現(xiàn)象做出解答。通過“名”“實”問題的探究,學生對荀子《正名篇》中“名無固宜,約之以命,約定俗成謂之宜,異于約謂之不宜。名無固實,約之以命實,約定俗成謂之實名”的表述就有了深刻的理解。

其次,教師要在教材重難點之處精心準備,加大探討力度和深度。落實重點,解決難點是“語言學概論”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之一。重點和難點知識固然重要,但學起來相對枯燥深奧,這就需要教師在這些知識點之處摒棄陳舊式樣,老調新彈,推進思考。通過問題的探究、研討,營造出新鮮又能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望的氛圍。例如在講解世界語言的結構類型和普遍特征這一內容時,由于學生的母語是漢語,又不同程度地掌握了英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做出對比:(1)“我去公園”“她去公園”在英語表達中是否存在詞形變化?(2)在漢語表達中是否存在詞形變化?(3)漢語有沒有這種語法意義?(4)漢語要表達這種語法意義,通過什么手段?通過一系列問題的探究,學生認識到了孤立語和屈折語的區(qū)別。這樣分析、比較、質疑,比背誦語言類型和特征要深刻清晰得多。

(三)問題評價

作為教學的組織者、參與者和指導者,教師應對學生的探究過程和獨特見解做出中肯的評價,適當表達對他們的鼓勵與期望,這將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獨立意識,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首先,教師要注重對學生探究過程的評價。問題探究式教學強調的是學習過程教學,這一過程不只是傳授語言學的基本理論,還應讓學生掌握如何透過語言現(xiàn)象觀察語言規(guī)律的方法和技能。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問題評價時,不僅要關注學生取得的探究成果,更要關注學生如何探究問題的過程。對學生的探究動機、參與意識、研究方法、合作精神及表達能力等應給予恰當及時的評價。

其次,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個性見解和創(chuàng)新思路的評價。依據建構主義,學生在已有生活學習中已經形成豐富的知識經驗。他們對世間萬物都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在新知識建構的過程中,每個個體的建構方式都是獨特的、與眾不同的。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贊賞每一位學生的好學質疑和對自己的超越,對那些主動參與意識較差的學生,要盡量肯定合理的部分,增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讓他們進入良性發(fā)展軌道。

約翰?洛克認為,“教師的任務不在于把自己所知道的東西全都給學生,而在于培養(yǎng)學生熱愛知識和尊重知識;在于當學生愿意學習時教會他正確的求知方法和正確的自我改進方法”[3]。盡管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在操作中可能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還需要做進一步深入實踐和探討,然而在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的道路上,是教師為自己設置的問題――如何提高自己的問題探究式素養(yǎng)和技藝。

參考文獻:

[1]李葆嘉.為母校題詞[J].東臺縣中學六十周年校慶???925-1985,1985:46.

[2]Sadhana Puntambekar,Janet L.Kolodner Toward Implementing Distributed Scaffolding:Helping Students Learn Science from Design[J].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2005,42(2):185- 217.

第5篇:體驗式教學論文范文

在體驗式作文教學中,行動(身動)體驗是主要形式之一,通常指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通過多種感官參與“、做”中得到豐富的體驗。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趣味游戲、科學實驗、情景模擬(角色扮演)、社會實踐活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等多樣方式,給學生更多實踐參與的機會,讓他們保持盎然的學習情緒,在親身體驗中得到滿載的收獲,體驗的感悟、靈動的文字在學生的筆下汩汩流淌。如教學蘇教版第九冊習作2,本課的教學目標在于引導學生模仿例文,從動作與外形等方面寫一種自己喜愛的動物。為了有效達成目標,突破教學難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描摹觀察體驗。即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簡單的畫出動物的外形,介紹所畫動物的特點。介紹時,可適當運用夸張、擬人與比喻等修辭手法,或者與其他動物展開對比,突出特征。而后引導學生一起歸納動物的描寫方法:描寫動物外形等特征時,要注意由整體至部分、自上到下等順序進行表達;還可以寫寫這種動物的各種習性狀態(tài),比如活動、吃食、休息、嬉戲等。另外,還可以啟發(fā)學生想想自己與動物之間的有趣故事,該如何表達自己對它們的喜歡之情。再引導同學們在觀察體驗、交流探討的基礎上自由選材,自主擬題,動筆成文。這樣,學生就會有話可寫,也有整體構思與方法,寫出的習作質量也會有所提高。

二、心動體驗,觸動心靈

與行動體驗相比,心動體驗強調“思”,需要心理活動的參與,主要表現(xiàn)為想象訓練、思維與逆向訓練等等,從而引動學生豐富情感,開啟學生無限思維,引發(fā)同學們頭腦“風暴”,涌現(xiàn)萬千思緒,給動筆寫作奠定良好情感基礎。所以,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種手段設置逼真情境,給學生情感沖擊與震撼,觸動心靈,使其生成真實體驗與感受,這樣才能寫出真情實感,而不是空話假話連篇。如組織“親情測試”,引導孩子們明白“抉擇”的內涵,感悟親情與人生的意義。首先,讓學生拿出作文稿紙,提筆寫出自己最愛的5個人,寫之前可以慢慢想,想到這幾個人時,會有怎樣的感受涌上心頭呢?然后請幾位學生展示結果,簡單說說與他們的故事等等。接著,讓同學們劃去1個最愛的人。這時,不少學生躊躇萬分,難以下筆。再讓他們逐步劃掉,到一個都不剩。老師板書:失去這一切愛,并引導學生回顧與最愛的人的難忘點滴,體驗這份“離別”,觸動心靈,有的孩子還留下了傷心的淚水。教師順勢引導:剛才只是測試,你們最愛的五個人依舊在你們身邊,想想那時候為何會哭呢?(稍停片刻)現(xiàn)在請?zhí)峁P用文字記錄之前發(fā)生的那—幕幕,自上課的第一刻起,老師講了些什么,你們又是如何做的,當時有何感受與想法,其他同學又有何表現(xiàn)。面對最愛的人,當你們將其依次劃去時,你在頭腦中閃現(xiàn)了哪些故事與畫面,請在另外一頁稿紙上寫下自己的心聲。而后引導學生對剛才的心理體驗與回憶“命名”,感悟抉擇,感受“愛”。

三、想象體驗,大膽創(chuàng)造

第6篇:體驗式教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評價教師教學評價評價主體多元評價

一、引言

我國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要建立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強調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分析與反思,建立以教師自評為主,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使教師從多方面獲得信息,不斷提高教學水平?!蹦壳拔覈M行的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其中心和核心環(huán)節(jié)是課程實施,而課程實施的主要實現(xiàn)途徑是課堂教學。因此課堂教學改革成為課程改革的重點。教學改革,離不開教師的直接參與。教師教學水平直接決定著教學改革和課程改革的成敗。為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建立積極有效的教師教學評價是十分必要和緊迫的。

教學評價是整個教育評價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從理論上說,教學評價主要由兩個目的:一個是提高教師的效能,即提高教學質量,通過明確目標、衡量結果、評判等級、獎優(yōu)罰劣或解聘不稱職的教師來保證教學質量。另一個是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即通過評價,發(fā)現(xiàn)問題,提供給教師自身的優(yōu)缺點信息和建議,協(xié)助教師不斷完善自我,提高業(yè)務素質和專業(yè)發(fā)展水平。

與上述兩種評價目的相對應的評價制度是:獎懲性教師評價和發(fā)展性教師評價。作為終結性評價和量化評價,獎懲性教師評價以獎勵和懲處為最終目的,通過對教師工作表現(xiàn)的評價,做出解聘、晉升、調動、降級、加薪減薪、增加獎金等決定,這種評價直接與教師的切身利益相關聯(lián),勢必會影響教師的坦誠態(tài)度,導致教師的積極參與度不高;而發(fā)展性教師評價以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為最終目的,它是一種雙向的教師評價過程,建立在雙方互相信任的基礎上,和諧的氣氛貫穿評價過程的始終。在新的教學理念引導下,發(fā)展性教師評價成為教學思想領域中越來越重要的部分。

不論是獎懲性教師評價還是發(fā)展性教師評價,都需要評價主體來評價。教育評價具有多元主體性。而作為教育評價的子系統(tǒng)—教學評價的多元主體性也存在其合理性?!敖處熢u價主體是教師評價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和實施者。

教師教學評價的主體一般有:學校及教育主管部門的管理者(領導)、同行、學生、教師、家長、專家等。評價的目的直接影響著評價主體的選擇。評價主體需要的差異性使得評價方式和結果不同。學校管理者對教師進行評價是要考核教師能在多大程度上完成工作要求,主要是考核教師的外在行為表現(xiàn),教師績效評價的主體應為學生、同事、領導;教師個人對評價的需求是出于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使教師發(fā)現(xiàn)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以使其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這時的評價主體就應該是教師自己,因為教師最了解自己的教育價值觀念,最了解自己的內在心理活動。因此在對教師教學進行評價活動時,要根據不同的評價目的,選擇合理的評價主體,并將經濟、效率等因素考慮在內,力求評價的最優(yōu)化。

二、對教師教學評價的主體性分析與探討

1.管理者(領導)評價

管理者評價主要由學校領導來執(zhí)行,學校領導評價中獎懲性評價與發(fā)展性評價并存,其中大部分學校以獎懲性評價為主。教師教學評價直接與學生成績掛鉤,尤其是以升學率作為對教師教學的認可度。發(fā)展性評價主要是學校領導通過聽課的方式對教師進行督促和指導,且日益成為學校關注的重點。但學校領導忙于行政工作,無暇顧及教師教學,這也是學校領導疏忽于教師發(fā)展性評價的重要原因。

2.同行評價

從理論角度出發(fā),教師教學評價應由其同事和學校教學負責人(如教導主任)來具體操作,他們在教室里聽課、檢查教學,更廣泛更全面地收集相關信息,但這一作為的負面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一些因素如利益關系、個人主觀態(tài)度等會影響同行與領導對教學工作評價的投人,以致影響對其評價的客觀性,無法了解評價者的真實想法。某校在對1985年以來的“同行評價和領導評價”的分析中得出,同行評價主要或只能作為教師自我教育的手段,不能作為決策依據,要么全優(yōu)要么全差要么棄權的評價結果存在著相當大的普遍性。

3.自我評價

教師教學自我評價注重教師在整個評價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促進教師主體意識的形成,因此教師教學自評有利于教師自我反思、自我改進和自我提高。開展有效的教師教學自我評價有助于提升教學質量,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與成長。

教師自我評價是教師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評價對象依據評價原則,對照評價標準,主動對自己的工作表現(xiàn)做出評價的活動。它是一個批判反思的過程,更是一個自我提高的過程。教師的自我評價有利于教師自我反思、自我改進和自我提高,對提高教師素質、提高教育質量有重要作用,是實施教師終身教育、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根本措施之一。“我們的自我評價充滿著危險。作為教師,我們工作中都有盲點,有時我們看不清它們,因為它們離我們太近。”同時不應忽視的是,教師自我評價可能會導致個人夸大自己的績效。人們有把自己不良的績效歸咎于外部因素的傾向。

4.專家評價

專家評價方式屬于直觀評價范疇,是以評價者主觀判斷為基礎的一種評價方法,應用較為廣泛。專家評價由于專家本身的特殊身份和獨特的視角,評價著眼點更多的放在評價教師教學水平和能否達到教學目標等方面上。充分發(fā)揚專家的鑒賞加評價方式,并對教師存在的問題給予相關的建議,將有助于教師專業(yè)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5.學生評價

教學過程的理論研究表明,教學是師生雙方共同活動的過程,學生既是教學的對象,又是教學的主體,教學效果在他們身上得以體現(xiàn)。教學活動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掌握科學技術與文化知識、技能,引起學生在能力、素質等方面的理想變化,因而教學中的主要矛盾是學生。教師的教學是否已經使學生獲得了預期的學習效果,這是教學評價中最重要的內容。而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學生最有發(fā)言權。但亦有學者對此提出異議。章立早認為,教育評價本質上是一種對教育現(xiàn)象的“價值判斷”活動?!笆聦嵟袛唷焙汀皟r值判斷”是人們認識外界環(huán)境或自身狀況的兩種最基本的方式。所謂“事實判斷”解決“是什么”的問題,“價值判斷”,是個體根據一定的價值標準,在事實判斷的基礎上,對客觀事物的價值作出評判,主要解決是好還是差的問題。教師評價直接關系到教師是否被聘任和能否晉升職務等切身利益,必須以嚴肅和公正的態(tài)度來處理。由于學生年齡、知識、經驗和判斷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再加上教師的教學意圖不一定全部都告訴學生,因此學生對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情況只能具有“事實判斷”的資格,也就是說只能描述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情況,沒有資格對其進行“價值判斷”,即沒有資格評價是好還是差。

把評價的權利教給學生,師生共同在交流中學習、在學習中發(fā)展,是現(xiàn)代教學評價的一個新理念。構建合理科學的教學評價規(guī)范和制度,是中小學學生參與教學評價的重要保障。

6.家長評價

從已有的研究看,家長評價更多的是集中在學校管理、學校規(guī)劃上,而較少地對教師具體教學做出評價。家長對教師教學的評價主要以學生的學習成績?yōu)榛鶞?,以獲得知識的多寡、班級升學率為評判標準,也就是說更多的是從教學結果而非教育過程來關注教師教學。課堂教學作為相對封閉的環(huán)境,教師對家長參與課堂教學是排斥和反對的,他們認為家長參與會擾亂課堂秩序,不利于正常教學活動的開展。而家長對參與教學評價亦不積極,在中國尤其如此。中國傳統(tǒng)的尊師重教思想使得學生家長對學校存有敬畏心態(tài),家長會是中小學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主要方式,而這種單向的家長—學校交流也是以學生的學習成績?yōu)橹饕懻撛掝},即使這種家長會的交流方式也是很有限的。因此,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參與學校教學評價,將是一個長期和逐步深化的過程。

三、建立以自我評價為主,多元主體的參評體系

課堂教學的主要參與者是教師和學生,因此教學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要求教師和學生更多地在評價中發(fā)揮作用。現(xiàn)代教學評價強調自我更新自我調控,更多的從自我接受的角度評價教學工作。在評價方式上講究自我評價為主,對自身的課堂教學活動不斷進行判斷反思和分析,不斷自我提升,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一)統(tǒng)一和具體化教師自我評價的標準性

教師教學自我評價要能夠有效地得以開展,合理、科學的評價標準是基礎和關鍵。學校的管理者和上級行政負責人要組織教師與專家共同商討,確定教師自我評價的標準和尺度。具體說來,教師自評的標準采用半開放式評價,為教師提供基本的分析框架,但不過分細化各項指標,留出教師進行自我評價和自我反思的空間。同時,指導教師采用可操作性強的評價尺度,如現(xiàn)今流行于教師群體中間的博客日志、反思日記,引導教師詳細具體的分析自我,并發(fā)現(xiàn)不足自我改進。再如通過教師學習者的經歷和教學自傳獲得教學洞察力,提高課堂管理水平,等等。為了使自評的內容更加真實、客觀,避免教師在進行自我評價時出現(xiàn)不顧實際地抬高自己、文過飾非的現(xiàn)象,必須將自我評價與教師的晉升、提拔、獎懲等各種個人利害關系脫鉤,使教學自我評價的教育性原則得以正確地體現(xiàn),其正確的導向作用得以充分地發(fā)揮。

(二)建立規(guī)范的學生參與教學評價制度

學生參與教學評價,帶來的是教學、學習與管理等多方面的積極互動,影響的是學生、教師等的促進性發(fā)展。因此,深刻認識學生參與教學評價,積極探討學生參與教學評價的策略或實踐方式,建立合理的規(guī)范與制度是當務之急。

建立一種規(guī)范學生參評制度是合理科學評價的必要條件。制度是行動的保障,沒有制度規(guī)范與指導的行動,易帶來實踐中的松懈、拖拉甚至敷衍。通過制度規(guī)范的制定,可以對學生參與教學評價的意義、目的、要求、程序以及整個參與方式等進行規(guī)范。學生依照參評標準對教師教學評價,更能反映教學中的問題和不足,以及教師的優(yōu)勢和特點。當然,學生參評工作需要學校做好相關的保密工作,以避免在日后的課堂教學中因學生參評而帶來的負面影響,對中小學生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壓力。

(三)評價主體多元化

教師教學評價在關注教師自評和學生評價的同時,亦不能忽視領導、同行、家長、專家等其他群體的評價,教師教學評價應建立以教師自我評價為主,學校領導、學生、教師、專家、家長共同參與的多元評價主體,即把自我評價、同行評價、專家評價、學生評價、家長評價、領導評價結合起來,使教師能從多渠道、多角度獲得評價信息,不斷自我反思、自我提高。

第7篇:體驗式教學論文范文

論文摘 要: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本身的應用性不是很強,但是現(xiàn)代社會競爭殘酷,學生要想適應就業(yè)的大趨勢,就要加強本專業(yè)的實用性。本文所提出的方式就是從實用性的角度出發(fā),優(yōu)化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課程,加強學生的專業(yè)知識結構,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要突破專業(yè)的局限性,在教學上進行創(chuàng)新,重視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來豐富學生的知識,提高學生的專業(yè)能力,讓學生在社會上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 

 

漢語言文學專業(yè)不像工程建筑和醫(yī)學一樣,它的職業(yè)定位沒有那么清晰,不是應用型的專業(yè)。它是傳統(tǒng)的人文科學,能夠體現(xiàn)人文的精神,傳承并且發(fā)揚漢語與中國文化的作用。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主要內容就是文學文化的遺產,是對人類的一種認識,承擔者某種社會的責任。所以說,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教學特點就是畢業(yè)后的學生所從事的工作是和人相關的,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要能夠體現(xiàn)對社會觀念的適應,不是能夠直接創(chuàng)造經濟效益的,而是創(chuàng)造社會效益的。社會的不斷進步,畢業(yè)生的就業(yè)壓力越來越大,教學的實用性被提升到一個很重要的位置,對于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教學來說,也要進行一定的改革才能適應社會的發(fā)展,讓學生在社會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1 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創(chuàng)新不僅包括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新,還有教學思維方面的創(chuàng)新。要突破專業(yè)方面的限制,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學生就業(yè)面很廣,這也導致了學生學習期間做不到專和精,在畢業(yè)后找工作的競爭力方面比不上其它的專業(yè)。這種專業(yè)的特殊性讓我們在教學當中不能僅僅局限于語言以及文學本身的教學,要結合目前的就業(yè)狀況對學生進行能力方面的培養(yǎng)。新聞、文秘以及公共管理等等專業(yè)都是從漢語言文學這個專業(yè)慢慢發(fā)展而來的,所以,我們不僅要保證學生的專業(yè)基礎很扎實,要打破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所設定的界限,發(fā)揮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獨特優(yōu)勢,比如新聞傳播、文秘、廣告策劃、公關以及文化管理等等的課程都可以成為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教學內容,學生可以通過對這些課程的學習來增強自己的從業(yè)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 

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想法決定行動,只要學生內心想進行創(chuàng)新的活動和學習,就一定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本身要求學生具備豐厚的東方文化底蘊。該專業(yè)有極強的文化特征,其教學直接影響學生對漢語的感情,對東方文化的親合及從中汲取創(chuàng)新精神動力,并影響學生創(chuàng)新素質的形成。因此,漢語言教學中必須重視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構建。首先,教師應有強烈的創(chuàng)新教育意識,思想上要勇于開拓,力求提出獨特的、新的教育活動思路,行為上善于探索,潛心實驗,不斷總結和不斷進取。在教學中不能滿足做文化的傳聲筒,要適當?shù)耐ㄟ^文化評論等多種方式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并對社會文化現(xiàn)象進行思考,如博客,新媒體等多種文化傳播方式都可以成為學生思考的問題。其次要勤于思敏于行,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教師應以其豐富的知識做背景,在教學中不斷拋出新觀點,給學生以震撼,激勵他們也去發(fā)現(xiàn)、思考、創(chuàng)新??梢哉f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教師必須在不訥于言的同時,還要敏于行。沉默寡言不是該專業(yè)的個性,只有言行結合,才能讓學生讓自己更自信,更有思考的動力。 

2 修訂教學計劃 

要拓寬對民族的文化進行了解,在教學計劃當中增強民族文化的理論以及其它有關民族知識的課程,開展民族地區(qū)的考察等等活動,讓學生多多了解我國的國情,了解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理論聯(lián)系實際。要重視寫作類課程的教學,要把古代漢語、現(xiàn)代漢語和寫作都列入到教學計劃當中。要增強對中國文化的介紹,而且要做到介紹的準確,介紹的完整。要注重基礎課程和應用課程結合起來,增強實踐教學的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注重專業(yè)的延伸,發(fā)展研究能力,發(fā)展實際工作的能力。 

 

3 加強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教學的實用性 

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就業(yè)方向為教師、各類編輯職務、文秘、文案策劃人員等。但事實上,該專業(yè)的畢業(yè)生就業(yè)崗位大多集中在政府機關、教育科研、新聞出版、企業(yè)公司等單位,還有少數(shù)人涉足律師、房地產、金融外貿等新興行業(yè)。由此可見,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具有較寬的職業(yè)適應性,但同時,由于相關行業(yè)存在文秘、新聞、廣告、公共管理專業(yè)的畢業(yè)生,造成了對他們較大的沖擊力,所以漢語言文學專業(yè)要從現(xiàn)實的意義來看。 

漢語言文學專業(yè)課程包含現(xiàn)代漢語、古代漢語、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等十余門課程,有必要從以下三個角度對課程進行優(yōu)化;精簡課程內容,每門課都要根據對本領域最新知識結構的分析來設計教學內容,強化核心內容;優(yōu)化課程結構,按照學科發(fā)展的當下高度來考慮學科基礎,設計課程內容體系;整合各課程之間的內容,避免內容交叉重復,如寫作學和文學概論中的文體學知識。 

該專業(yè)的實用性教學應體現(xiàn)在五個方面:古今各種文體的閱讀能力,現(xiàn)代各類文體的寫作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語文教學能力,信息調研能力等。學校和教師必須精心設置課程體系,安排教學內容,形成本專業(yè)課程的應用模塊,通過系統(tǒng)的應用技能課程的設置,以保證學生在學校能夠提高這五個方面的能力,獲得將來從事語言文字工作的應用能力,成為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馬曉華.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教學模式應向創(chuàng)造性教學轉變[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2(1). 

[2] 唐賢清.綜合性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與方法[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4(5). 

[3] 許海燕.現(xiàn)代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知識結構與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課程設置[j]. 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1(3). 

[4] 唐賢清.綜合性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與方法[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4(5). 

第8篇:體驗式教學論文范文

在21世紀初,我國各高校相繼把政府經濟學作為大學課程開設,可以說它是我國近年發(fā)展起來的一門新興學科。該課程是運用經濟學的原理來研究市場經濟活動中政府行為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對學生的經濟學專業(yè)基礎要求比較高,對教師綜合素質和組織能力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該課程在教學中面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授課內容龐雜。

較之于傳統(tǒng)專業(yè)的課程,政府經濟學的研究內容和知識體系尚處于不斷探索和完善中,不像經濟學或其他的學科那樣有成熟的體系、穩(wěn)定的架構。課程的教材盡管有不同的版本,但實踐性和應用性不強,政府經濟學中的最新理論和實證研究的最新成果未能及時納入教材體系中來。因而對于任課教師來說,無論是選定教材,還是開展教學工作,無形中難度都大大被提升。同時,政府經濟學具有理論性、應用性、交叉性、邊緣性和綜合性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要運用經濟學、政治學、管理學、法學、社會學和倫理學等多學科的知識,因而對教師的知識結構、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組織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授課方式單調。

由于政府經濟學課程內容既涉及經濟學理論,又涉及公共財政、公共管理的理論等,這對學生的知識背景與學習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各高校基本采用多媒體教學,盡管信息量較大,但課程教學基本上是以講授為主,原理借助圖形分析只通過一張簡單的PPT來展示,推理演繹過程被省略了;也進行案例教學,材料事先布置給學生準備,學生課業(yè)較重,每門課都有案例分析,很難對提供的材料進行閱讀和分析,因而課堂討論也只停留在事件本身,由于未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學生在被動地接受知識,很少主動去發(fā)現(xiàn)問題、探討問題產生的原因。另外,由于課程與政治學、社會學、倫理學都存在交叉領域,加上學生選修課程存在一定差異,導致學生的學科知識體系參差不齊,學生與老師之間缺乏有效溝通,很多時候,授課的效果并不理想。

3.考核形式單一。

在課程考核方面,很多高校都要求教師必須以某種形式進行考試,這樣便于最后的歸檔管理;期末考試的期末卷面學生的成績要呈現(xiàn)近似正態(tài)分布,否則就認為考試中存在問題,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過程缺乏綜合性的考量。這種知識性考試方式主要考查學生對特定專業(yè)知識的記憶能力,學生往往以死記硬背的形式應付課程考核,不利于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很多課程缺乏能力性考核,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理解程度、應用能力、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未能充分評價。

二、體驗探究式教學模式在政府經濟學課程的實踐運用

1.體驗探究式教學模式。

“體驗探究式教學模式”是基于“體驗”和“探究”的結合。體驗探究式教學模式注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感知,在教學中根據課程內容,科學選取一些現(xiàn)實的案例,進行情境模擬,引導學生進行不同角色扮演和角色體驗,從事件的現(xiàn)象透視其內在的根源,進而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以此鍛煉學生的多元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了使體驗探究式教學模式在教學中達到預期的效果,首先,教師要在課程知識體系的更新、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的多元化等方面下功夫。其次,教師在課堂講授知識的同時,及時了解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聆聽學生的想法,進行有效的溝通。第三,把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根據授課老師設計的論題進行合作學習,案例分析和討論以小組形式進行;第四,適時安排學生進行基地見習、暑期實踐,既圍繞教學內容又緊密結合實際的理論和實踐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能動性,達到理論探究和實踐探究的目的。

2.體驗探究式教學模式在政府經濟學課程的實施建議。

①科學調整教學內容。

我們在傳授知識時,應根據實際需要從廣度和深度上加以拓展和完善。目前政府經濟學教材有多個版本,每個版本側重點不同,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吸收各版本的精華,結合自己對課程體系的理解,結合學生專業(yè)的特點重構內容框架體系。例如在“政府與市場”這章,主要討論的是“市場失靈及糾正”,我們可以結合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海嘯,我國政府40000億投資等現(xiàn)實情況,深入分析市場失靈的原因,以及各國政府進行宏觀調控的必要性和采取的措施及產生的效果等,使學生能夠全面、深入地了解市場和政府的作用存在的缺陷性,對幫助學生運用經濟學的理論知識正確認識和思考社會上存在的某些現(xiàn)象是有好處的。

②多媒體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有機結合。

當前高等學校主要利用多媒體課件形式進行教學,以圖、文、聲音、視頻等多樣化方式向學生提供了大量的教學信息,既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方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但對于理論邏輯性較強的內容仍適合傳統(tǒng)講授的方法。例如,外部效應這一章節(jié)的內容,對于外部效應的產生和產生的效率損失,就需要教師一步一步地繪圖分析并詳細講解,便于學生的理解和消化。這是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不可比擬的優(yōu)點,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知識接受程度和教學內容的特殊性來選擇教學手段。

③案例分析與課堂討論相結合。

大學教師在課堂講授基礎上,設置更豐富、得體的教學案例,突出問題意識,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和教師一道探索問題,通過課堂討論的方式,積極地引導、啟發(fā)和講評,引導學生對案例進行獨立思考,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啟發(fā)學生采用不同角度去分析問題,探究原因,提出解決的對策,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學生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得出值得和大家分享的成果,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④運用情景式教學。

作為授課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筆者深刻體會到適當?shù)剡\用情景式教學能提高學生學習和參與的興趣。通常我們先播放一段與課程內容相關的視頻,由學生扮演視頻里故事中的角色,進行現(xiàn)場“演習”,讓學生在這種既定的情境中,思考現(xiàn)實的問題,分析問題所在,提出可行性解決辦法。情景式教學能夠使一些枯燥的理論借助于“景”的存在而變得淺顯易懂,能最大程度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從而使學生通過切身體會感知現(xiàn)實,領悟理論知識。

⑤社會實踐與科學研究相結合。

政府經濟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交叉學科,要使學生深刻理解政府的經濟行為的必要性、合理性和科學性,就必須讓他們到實踐中去體會理解。在社會實踐環(huán)節(jié),一方面要組織學生到相關政府部門實習;另一方面,根據課程內容設計調研選題,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或假期時間展開社會調查,撰寫調研報告。這不僅可以使學生通過社會實踐獲得感性認識,并在現(xiàn)實中發(fā)現(xiàn)問題。同時,鼓勵學生帶著問題,進行科學研究,培養(yǎng)學生獨立科研的能力,這也是高等院校對復合型人才培養(yǎng)的有效途徑。

⑥探索多樣化的考試模式。

課程考核和成績是學生和老師在知識傳播上的交匯點,考試評價作為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應由教師主導來設置,應保證教師在專業(yè)領域內根據專業(yè)標準、學術標準和教學目標下的自由裁量權。除了有傳統(tǒng)的閉卷考試形式,老師可根據課程的特點來布置期末論文、研究報告、成果答辯等形式,以此代替閉卷考試,這樣學生容易接受,教學效果明顯、考核結果也會相對公正,從而體現(xiàn)考試的本質意義。

三、結語

第9篇:體驗式教學論文范文

多年的無機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的實驗教學方法仍然局限于課堂,對理論知識的鞏固,不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接受的實驗訓練并不能滿足工作中的需求,具體表現(xiàn)為以下幾個方面:(1)無機化學實驗的教學內容比較陳舊。許多高校選用的無機化學實驗教材還是幾十年之前出版的老教材,實驗內容沒有更新,學生并不知道最新的科研成果,所學的知識也不能與時俱進。(2)實驗教學手段比較落后。學生每次來做實驗都是實驗前寫預習報告,老師把實驗步驟詳細的講解一遍,再由老師進行示范,然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基本上沒有讓學生動腦思考的地方,這與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是不相符的。(3)學校領導對無機化學實驗的重視程度不夠,資金投入量較少。由于一直以來實驗課都是理論課的附屬,學校始終把理論課放在主要位置上,導致對實驗的重視程度不夠,學校對實驗的資金投入較少,導致許多儀器設備比較落后,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視野比較窄。

2無機化學實驗教學改革探析

2.1改變原有的實驗教學理念

以前陳舊落后的教學理念已經無法適應知識更新比較快的時代了,這就需要我們根據社會需要,注重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在新的實驗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學生會更加清楚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從而更主動的參與到實驗教學當中,變被動為主動,真正實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對無機化學實驗的興趣也會大大增加,而不再是機械的模仿實驗教師的操作,不加入任何自己動腦思考的過程,有針對性的選擇與實際生產密切相關的實驗操作,靈活有效的利用實驗資源,增加學生自我鍛煉的機會,培養(yǎng)出適應社會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2.2精選實驗內容,實施綠色化實驗教學

無機化學實驗教學長期處于理論課的附屬,選擇的實驗內容基本上是都是對理論課上所講的理論的驗證。要想滿足教學大綱所規(guī)定的培養(yǎng)目標的要求,就必須精心選擇實驗內容,盡量減少驗證性實驗的比例,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比例,將綠色化學理念貫穿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減少有毒有害實驗藥品的用量,在實驗過程中盡量避免有毒有害的化學產物或副產物的生成,減少對周圍環(huán)境造成的污染。提高實驗試劑的利用率和藥品的使用率,將實驗產生的廢液集中存放并按要求進行無害化處理,盡可能的回收再利用,注重對學生環(huán)保意識的培養(yǎng)。

2.3在實驗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教學手段

多媒體技術是近年來發(fā)展非常迅速的網絡技術之一,在無機化學實驗教學中,一些抽象的原理和現(xiàn)象,很難通過單純的語言講解讓學生理解,因此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把難懂的原理和現(xiàn)象,具體而形象的展現(xiàn)的屏幕上,來幫助學生理解與掌握。多媒體教學具有較強的直觀性,引入的素材較多,能夠聲形并茂的將抽象的原理,形象直觀的表達出來,提高知識傳授的效率,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得到更深刻的體現(xiàn)。

2.4更新實驗教學方法

目前無機化學實驗的教學方法有很多種,包括注入式、啟發(fā)式、探究式等,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并不是只用一種方法,二是采用多種方法并用的形式,我們要改變傳統(tǒng)的知識灌輸式的把知識全部灌輸給學生,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取而代之的是,引導學生去主動學習,學生對實驗內容中的知識點進行小組討論,老師在實驗過程中只起到監(jiān)督和指導的作用,及時糾正學生的實驗過程中的不規(guī)范操作,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分析解釋實驗現(xiàn)象,并以小組的形式討論實驗結果,使學生正確的理解和掌握實驗原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采用多種方法聯(lián)合并用的方式,從而提高無機化學實驗的教學質量和水平。

2.5改善實驗室的硬件設施

實驗室是無機化學實驗教學實施過程的主要場所,學生在這里不僅增長了實驗技能,也提高了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在無機化學實驗的內容里會涉及一些基本儀器的使用操作,這些儀器的更新程度直接反映出實驗室的教學水平。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儀器設備的更新?lián)Q代非???只有跟上發(fā)展的步伐,引入先進的儀器設備,才能培養(yǎng)出與國際接軌的人才。因此,高校要增加實驗經費的投資,建設高標準、高水平的無機化學實驗室,健全實驗室的管理體制,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建立更高級別的無機化學實驗教學基地。

3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