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精神病無抽治療方法范文

精神病無抽治療方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精神病無抽治療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精神病無抽治療方法

第1篇:精神病無抽治療方法范文

【關鍵詞】 腹針;痤瘡

痤瘡是一種與性腺內(nèi)分泌功能有關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癥性皮膚病,嚴重影響著人的美容和身心健康。痤瘡患者容易發(fā)生情緒低落,焦慮和憤怒,潛在地影響著患者的學習、工作、運動、人際關系和社會生活,導致生活質量的下降[1]~[4]。囊腫型痤瘡以毛囊皮脂腺的正常結構被破壞為基礎,形成波動性囊壁,易留下永久性瘢痕[5]。臨床上雖然有大量的方法能夠治愈痤瘡,但是對于反復發(fā)作的囊腫型痤瘡,卻難以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隨著社會經(jīng)濟水平不斷發(fā)展, 學習、工作壓力增大,以及飲食習慣改變,痤瘡發(fā)病有逐年增多、日趨嚴重的勢頭。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對美的要求不斷提升,面部痤瘡以及痤瘡遺留的色素、疤痕,嚴重影響容姿,甚至危及心理和社會適應上的健康。我科自2008年以來,采用腹針療法治療囊腫型痤瘡,取得一定療效,現(xiàn)介紹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患者60例均來自針灸科、二沙傳統(tǒng)療法科門診,確診為囊腫型痤瘡,并符合下述診斷標準及病例納入標準。將其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治療組30例中,男14例,女16例;年齡13~32歲,平均(22.31±4.316)歲;對照組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16~30歲,平均(25.27±3.104)歲。兩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①痤瘡診斷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指導原則(試行)》2002年版,制定標準如下:青春期開始發(fā)病,好發(fā)于面部、胸部、背部等皮脂腺發(fā)達部位,對稱分布。皮損以囊腫為主,伴有皮脂溢出且呈慢性經(jīng)過。

②囊腫診斷標準:參照《臨床皮膚病學》、遵照國際改良痤瘡分級法,制定標準如下:為含液體或半圓體的囊性損害,呈球形或卵圓形,觸之有彈性感。

1.3 納入標準:

①符合本病診斷標準,見囊腫者;②年齡16~45歲;③停止使用與本疾病治療有關的內(nèi)服外用藥及其他治療方法;④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1.4 排除標準:

①過敏體質或瘢痕體質者;②畏針者;③精神病患者;④合并有糖尿病、血友病者;⑤有肝、腎、心損害,影響藥物在體內(nèi)代謝者;⑥妊娠期婦女。

2 治療方案

2.1 基礎治療方案:所有納入病例均給予火針、穴位注射基礎治療。

a)火針:選取痤瘡皮損部位。

治療方法:暴露面部皮損部位,痤瘡中心部位為進針點,常規(guī)消毒后,將華佗牌一次性針灸針(規(guī)格:0.35mm×25),在酒精燈上燒紅至發(fā)白,垂直快速點刺皮損,每次選取3~6個部位,每個皮損點刺1~3次為宜,深度盡量控制在3mm以內(nèi)?;疳橖c刺后稍加擠壓,將痤瘡中分泌物、膿栓、膿血清除干凈為止。

b)穴位注射:穴位選取足三里、曲池交替。

治療方法:抽取丹參注射液2ml,選指定穴位,將穴位皮膚消毒后,按肌肉注射的方法,垂直進入穴位,提插“得氣”,回抽無血,緩慢注入藥液,拔針后按壓片刻,同法注射對側穴位。

2.2 腹針治療組方案(腹針取穴及操作):

a)針具:采用薄氏腹針,規(guī)格為0.22mm毫針,長短視病人肥瘦而選擇30mm或50mm毫針。

b)取穴:中脘、下脘、關元、氣海、滑肉門(雙)、外陵(雙)、天樞(雙)、上風濕點(雙)。治療方法:按照腹針療法要求精確選取穴位,針刺穴位按照由上至下、由里至外的順序,其中中脘、下脘、關元、氣海深刺,滑肉門、外陵、天樞、上風濕點中刺。

c)療程:腹針治療2日一次,每次留針30分鐘,1月為一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

2.3 對照組方案:對照組僅給予基礎治療方案。兩組均于第1療程結束后及治療結束時行療效觀察,并進行療效統(tǒng)計。

3 療效觀察

3.1 療效評定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指導原則(試行)》2002年版,制定療效判定標準。療效評價以皮損情況計算有效率,有效率(%)=(療前總積分一療后總積分)/療前總積分×100%,分四級判定。①臨床痊愈:皮損全部消退,皮膚變平僅留有色素。②顯效:皮損大部分消退,皮損總積分減少≥70%,

3.2 治療結果

(1)兩組患者第1療程結束后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第1療程結束后臨床療效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由表1可見,第1療程結束后,治療組痊愈2例,顯效6例,有效16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為73.33%。對照組顯效5例,有效9例,無效16例,總有效率為46.67%。經(jīng)Ridit檢驗,u=2.046,P=0.045<0.05,兩組治療囊腫型痤瘡療效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

(2)兩組患者治療結束時療效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結束時臨床療效比較 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由表1可見,第1療程結束后,治療組痊愈4例,顯效12例,有效10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86.67%。對照組痊愈2例,顯效4例,有效11例,無效13例,總有效率為56.67%。經(jīng)Ridit檢驗,u=3.132,P=0.003<0.05,兩組治療囊腫型痤瘡療效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

4 討論

初步的觀察結果顯示,腹針療法對囊腫型痤瘡患者有較好的療效。

針對囊腫型痤瘡,西醫(yī)至今尚未找到一個大家公認的較理想的治療方案[4]。異維A酸對重度囊腫型痤瘡的治療效果得到廣泛認可,其與抗生素藥物、激素配合應用于臨床治療結節(jié)、囊腫型痤瘡 [5],但存在復發(fā)率高、并發(fā)癥多的缺點。

我們在臨床試驗中發(fā)現(xiàn),對照組能達到迅速消退囊腫型痤瘡局部皮損的效果;治療組不但能迅速改善痤瘡皮損,促進囊腫型痤瘡局部皮損消退,而且能截斷痤瘡皮損的增加。因此,我們認為腹針療法可能通過減少囊腫型痤瘡的增加,從而達到治療囊腫型痤瘡的目的。推其源,求其本,從痤瘡的發(fā)病過程來看,在痤瘡發(fā)病早期,多為邪氣犯體,或風寒、或濕熱、或食滯,郁結體內(nèi),發(fā)而上犯,故治療上當以祛邪為總則,祛邪務盡;隨著病情的不斷發(fā)展,正氣耗傷,出現(xiàn)虛實夾雜,正氣抗邪無力,邪戀機體。囊腫型痤瘡較尋常型痤瘡病程更長,并且在前期的治療中往往曾長期使用過清熱解毒涼血等中藥及抗生素等西藥治療,患者常有正氣不足的表現(xiàn)。腹針通過腹部穴位的刺激,經(jīng)神闕系統(tǒng)調(diào)節(jié)臟腑失衡,扶助體內(nèi)正氣,糾正“正虛邪戀”這一病理狀態(tài),所以能起到減少囊腫型痤瘡的增加的作用。

腹針療法為新興的微針系統(tǒng)之一,以無痛、簡便、高效為特點,能廣泛應用于不同醫(yī)學領域,有重大的臨床應用價值。本次研究存在不足之處,缺少大樣本、多中心對照觀察,癥候觀察指標欠缺,未對遠期療效進行觀察比較,這些是今后工作研究之重點。

參考文獻

[1] 葉海洪.痤瘡的臨床用藥研究[J].廣西醫(yī)學,2005,27(1O):1655

[2] 馮占芹.面部重度痤瘡患者的心理衛(wèi)生評估[J].嶺南皮膚性病科雜志,2004,3:238~239

[3] 李秀麗,廖萬清,李小建.100例面部重度痤瘡患者體像與自尊的調(diào)查[J]. 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7,24(7):535~536

第2篇:精神病無抽治療方法范文

關鍵詞 利福平粉針劑 頸部淋巴結結核 潰口 結核分枝桿菌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116

人體頸部淋巴結總數(shù)150~200枚,占全身淋巴結總數(shù)的1/3,全身淋巴結均可發(fā)生結核,但以頸部淋巴結核最為常見,約占淋巴系統(tǒng)的80%~90%。淋巴結核是發(fā)生在頸部的慢性淋巴結炎癥,俗稱“老鼠瘡”,易形成竇道或瘺管,纏綿難愈,給患者帶來很大痛苦。2009年2月~2012年2月收治頸部淋巴結核患者32例,均符合淋巴結結核的診斷標準[1],現(xiàn)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本組患者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齡8~71歲,平均27.5歲;其中合并肺結核10例,腹腔結核3例,胸膜炎3例。以住院治療時間為順序把患者隨機分成兩組,治療組和對照組各16例,要求所選患者的心、肝、腎功能正常,且無糖尿病、高血壓、精神病、癲癇和藥物過敏史,兩組無明顯差異。

治療方法:兩組的治療都采用常規(guī)劑量的2S(E)HRZ/7HR的方案[2]。每隔5天給兩組患者更換1次藥物和引流條,同時用生理鹽水沖洗淋巴結內(nèi)的壞死物質。治療組在患者的淋巴結內(nèi)放入及引流條,按淋巴結破潰面的大小來確定利福平粉針劑的用量,但最高不超過0.45g。對照組則只放引流條,然后將異煙肼針注射到淋巴結周圍,最大量不超過0.1g。

觀察項目:在治療前的3個月,每月觀察和測量淋巴結(直徑)的縮小情況、分泌物多少及潰口面愈合程度,同時檢查患者的血常規(guī)及肝腎功能。一旦患者有惡心、嘔吐出現(xiàn)時。應立即檢查肝功。

療效判斷標準:①治愈:潰口幾乎愈合、淋巴結的直徑縮小>1/2;②顯效:潰口面愈合>1/2、淋巴結直徑縮小>1/2、無分泌物或分泌物明顯減少;③有效:潰口面愈合

結 果

治療前后3個月病情變化,見表1。

治療1個月:治療組治愈2例,顯效6例,有效率50%。對照組顯效3例,無治愈,有效率18.75%。治療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有顯著差異。

治療2個月:治療組治愈7例,顯效7例,有效率87.5%。對照組治愈3例,顯效4例,有效率43.75%。治療組有效率明顯高與對照組,兩組有顯著差異。

治療3個月:治療組治愈14例,顯效2例,占治療組的100%。對照組治愈6例,顯效5例,有效率68.75%。治療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有顯著差異。

不良反應:利福平40%分布在肝臟(體內(nèi)最高)[3],主要可使轉氨酶升高。兩組患者的轉氨酶均有小幅度升高,經(jīng)治療后,恢復正常,提示患者能良好耐受本試驗方案治療,安全性較好。

討 論

淋巴結結核分為4種:結節(jié)型、浸潤型、膿腫型、潰瘍型。治療方法可分為以下幾種:①少數(shù)局部較大的、能推動的淋巴結,可行切除手術;②已形成寒性膿腫而尚未穿破者,可行潛在性穿刺抽膿;③寒性膿腫已穿破,并形成竇道或潰瘍者,考慮刮除全部的結核病變組織;④寒性膿腫繼發(fā)化膿性感染者,首先應將膿腫切開和引流,同時治療感染,最后刮除病變組織。以上膿腔待清理后即可將利福平粉針劑連同新的引流條一起放入其內(nèi)。治療可視病情發(fā)展的階段決定,早期病例可通過全身抗結核治療,增加營養(yǎng),適當休息,增加全身的抵抗力,往往即可奏效。對于少數(shù)局限性可推動,而較大淋巴結可以手術切除;對于已形成膿腫破潰或手術切開的患者,其潰口不易愈合,在全身抗結核治療的同時還需局部用藥[4]。

利福平和細菌RNA聚合酶β亞基相結合,會導致mRNA與RNA的合成受阻,從而抑制了結核分枝桿菌的生長和繁殖,最終殺死細菌。其穿透力較強,吸收后可分布到全身各個組織,可殺滅細胞內(nèi)外各種的分枝桿菌[5]。但淋巴結的結核會使局部組織壞死,從而阻礙了血液的循環(huán),因此需加大局部的用藥量以提高血藥濃度。利福平粉針劑作用于病灶的時間較長,可增大淋巴結局部的血藥濃度,從而殺死結核桿菌,使?jié)⒖谳^快愈合。上述資料也表明利福平粉針劑能加快淋巴結核的病變吸收,促進潰口的愈合,縮短了治療時間。用藥1個月即能看到效果,同時利福平粉針劑具有使用方便、注射痛苦小等特點,值得臨床應用和推廣。平時要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和衛(wèi)生習慣,不隨地吐痰,對于兒童,要及時接種卡介苗,保持口腔的衛(wèi)生,及早切除病變的扁桃體和治療齲齒,將有助于疾病的預防和治療。

參考文獻

1 嚴碧涯,端木宏謹,主編.結核病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645.

2 馬玙,朱莉貞,潘毓萱.結核病[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292.

第3篇:精神病無抽治療方法范文

【中圖分類號】R6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4-0140-01

慢性軟組織損傷性疼痛是指筋膜、肌腱、韌帶及皮下組織、部分肌肉、關節(jié)囊、關節(jié)軟骨等組織損傷后2周未愈而存在的局部疼痛,祖國醫(yī)學常將其歸咎于氣血運行不暢、血不榮筋所致。筆者多年來采用局部封閉治療此類疾病,療效較好,體會如下。

1 治療方法

囑患者將受傷部位固定不動,用手指在受傷部位按壓尋找疼痛明顯點,找準后用指甲切按一“十”字標記,以2%碘酒及75%酒精消毒局部皮膚。取曲安奈德注射液0.5~1mL加2%利多卡因注射液1~4mL混勻,選5~6號注射針頭或5號封

閉針頭,從消毒好的標記點進針后(深度根據(jù)部位而定),回抽無血即緩慢注藥,疼痛范圍偏大的可提插針頭向四周注射,使藥液均勻分布在痛點周圍。以消毒干棉球壓住針旁皮膚并迅速出針,囑患者稍壓片刻即可。隔7~10d治療1次,2~3次為1個療程。

2 適應范圍

2.1 頸部 多因頸部急性損傷失治遷延或慢性勞損所致,表現(xiàn)為頸部活動受限、疼痛或牽扯至肩背、上肢,或伴有頭痛、耳鳴等 ??稍陬i椎棘突兩旁尋找痛點。

2.2 面頰部 多見于多動易勞損的顳頜關節(jié)炎,表現(xiàn)為顳頜關節(jié)處疼痛,張口時疼痛可放射至頭、齒、耳部,可在患者開合口時找到痛點。

2.3 肩背部 多因肩背部的慢性損傷使氣血澀滯、血不榮筋所致,表現(xiàn)為肩背部疼痛、麻木、肩關節(jié)活動不同程度受限、常見于肩部挫傷、肩周炎、崗上肌炎、崗上肌腱斷裂、肱二頭肌長頭肌腱炎、肱二頭肌肌腱炎或肌腱斷裂、肩峰下滑囊炎、肩胛下滑囊炎等。可在肩背部找到痛點。

2.4 肘部及前臂 多為肘部筋膜損傷后失治或某些職業(yè)性勞損,表現(xiàn)為肘部疼痛、酸脹或牽扯至上臂、前臂乃至肘關節(jié)屈伸、前臂旋轉功能受限,或前臂伸側腫脹有捻發(fā)感等。常見于肘關節(jié)損傷、肱骨內(nèi)外上髁炎、尺骨鷹嘴滑囊炎、前臂伸肌腱周圍炎等??稍谥怅P節(jié)周圍和前臂找到痛點。

2.5 腕及手部 多為腕及手部損傷失治遷延或慢性勞損而成,表現(xiàn)為腕關節(jié)、手掌、手指部疼痛,或腕關節(jié)活動受限、手指屈伸不靈或有彈響聲等。常見于腕關節(jié)扭傷、腕管綜合征、橈骨莖突縮窄性腱鞘炎、腕背腱鞘囊腫、扳機指等??稍谕箨P節(jié)周圍和掌指關節(jié)周圍找到痛點。

2.6 髖及大腿部 見于髖關節(jié)及大腿部位急性損傷遷延所致成慢性勞損,表現(xiàn)為髖關節(jié)周圍、坐骨結節(jié)及大腿部的疼痛、或髖關節(jié)活動受限、坐立不能等。常見于髖關節(jié)滑囊炎、股四頭肌扭傷、股內(nèi)收肌損傷、坐骨結節(jié)滑囊炎、股骨大粗隆滑囊炎、梨狀肌綜合征等。可在髖關節(jié)周圍及大腿上找到痛點。

2.7 膝關節(jié)及小腿部 多為膝與小腿部的損傷所致,表現(xiàn)為膝關節(jié)及小腿部的疼痛、麻木、活動不利。常見于髕腱斷裂、膝關節(jié)創(chuàng)傷性滑囊炎、膝關節(jié)內(nèi)外側副韌帶損傷、膝關節(jié)半月板損傷、膝交叉韌帶損傷、髕下脂肪墊損傷、髕前滑囊炎、膝后囊腫、腓腸肌損傷等。均可在膝關節(jié)周圍或小腿部找到痛點。

2.8 踝及足部 多為踝部扭傷失治、足部勞損重心偏移所致,表現(xiàn)為踝關節(jié)周圍疼痛,或關節(jié)活動不利、足背周圍、足底、足趾部位疼痛等。常見于踝關節(jié)韌帶損傷、跟腱周圍炎、跟腱斷裂、腓骨肌腱滑脫、足部勞損、跟痛癥、跖痛癥、跖管綜合征、跖跗關節(jié)扭傷等??稍邗钻P節(jié)周圍、足跟周圍及足底、跖跗關節(jié)和跖跗關節(jié)周圍找到痛點。

2.9 胸部 常見于肋軟骨炎和胸部挫傷遷延所致、可在胸前第2~5肋骨與軟骨交界和相應部位找到痛點。

2.10 腰部 腰部慢性疼痛多為腰部急性損傷失治、誤治遷延或為腰部慢性勞損所致,任何年齡都可見,但有一定的職業(yè)特點,如長期負重、姿勢不良,表現(xiàn)為腰部酸痛綿延不止,下肢酸軟不能直立,氣候變化時加劇,或喜按,或拒按,腰部活動不利,前屈后伸障礙,甚至牽扯至下肢等。常見于腰肌勞損、棘間韌帶損傷、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腰臀部筋膜炎、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管狹窄癥等,均可在腰骶、臀部找到壓痛點。

3 注意事項

①注射部位及針具應嚴格消毒,注射后當天或次日疼痛可能加重,應先向患者交代以使之有準備。②嚴格掌握適應癥和禁忌癥,對患高血壓、糖尿病、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活動性肺結核、心衰、急性化膿性炎癥、精神病、妊娠、骨質疏松、股骨頭無菌性壞死及陳舊性骨折、骨不連接的患者應禁用。③掌握好每次用藥量及注射間隔時間,以免引起不良后果,注藥速度應緩慢。④ 注射要在病變所在點,必須回抽無血方可注藥,以免誤入血管。

4 小結

第4篇:精神病無抽治療方法范文

方法:60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利尿、補充白蛋白等;治療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溫針陰陵泉、三陰交穴。

結果:治療組有效率為90.5%,對照組有效率為8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結論:溫針陰陵泉、三陰交穴對原發(fā)性肝癌腹水能促進腹水消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降低腹水復發(fā)率。

關鍵詞:原發(fā)性肝癌溫針陰陵泉三陰交

【中圖分類號】R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3)09-0411-01

腹水是原發(fā)性肝癌晚期常見并發(fā)癥之一,臨床上治療缺乏有效治療手段。本病屬中醫(yī)學“臌脹”范疇[1],多因積聚日久,阻塞經(jīng)絡,水毒氣結聚于體內(nèi)而成。清陽不升,濁陰不降,水濕不得排瀉,則腹脹如鼓。筆者采用溫針陰陵泉、三陰交治療30例,取得較好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所納入病例均為2011年1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中醫(yī)科、介入科住院患者。均經(jīng)B超、CT或MRI影像學檢查證實,均做甲胎蛋白測定,確診為原發(fā)性肝癌。60例原發(fā)性肝癌腹水中男45例,女15例,年齡35-70歲。納入患者按病歷號隨機分為2組,病歷號末位為奇數(shù)者為治療組,偶數(shù)者為對照組,每組各3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體重、病程、腹水量、卡氏評分上基本均衡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原發(fā)性診斷標準。按照按中國抗癌協(xié)會編著的《新編常見惡性腫瘤診治規(guī)范》[2]所制定的診斷標準。診斷依據(jù):病理組織學或細胞學檢查證實為HCC;或影像學+AFP檢查符合全國統(tǒng)一的臨床診斷標準;超聲檢查評估腹水量2000mL為重度腹水。預計生存期在3個月以上。

1.3排除標準。非原發(fā)性肝癌引起的腹水;合并心血管、腎、造血系統(tǒng)等嚴重原發(fā)性疾病,精神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婦女;依從性較差者。

1.4治療方法。對照組: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呋塞米40mg/d,螺內(nèi)酯100mg/d,并隨腹水消退情況予以增減。低蛋白血癥者(低于25g/L)加用人血白蛋白靜滴糾正低蛋白血癥以利尿。

治療組:在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增加溫針治療:取雙側陰陵泉、三陰交穴。視病人胖瘦選用華佗牌40-50mm長、0.35mm粗不銹鋼針。針刺上述穴位,捻轉得氣后,在針尾套上2cm長的艾條,艾條距皮膚的距離約4cm,點燃艾條,慢慢燃燒,20min更換一壯艾條,共灸2壯,治療時間為40min。

2統(tǒng)計分析

收集所有資料,建立數(shù)據(jù)庫,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分析軟件,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療效比較、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

3療效判定

3.1腹水療效判定標準。按WHO制定的標準。完全緩解(CR):經(jīng)1個療程治療后腹水減少50%以上或消失,癥狀緩解,維持4周以上。部分緩解(PR):經(jīng)1個療程治療后腹水減少25%-49%。穩(wěn)定(NC):腹水減少在25%到50%之間。無效或進展(PD):腹水無減少或進一步增加,引起呼吸困難或腹脹加重,需再次抽液緩解癥狀者。注:有效率(ER)計算:ER=CR+PR。

3.2生活質量評分標準評定。采用卡氏評分標準(Karnofsky評分):參照《內(nèi)科腫瘤學》擬定。

4結果

4.1兩組腹水療效比較。見表1。

5討論

原發(fā)性肝癌腹水屬中醫(yī)學“鼓脹”范疇,是肝癌晚期常見并發(fā)癥之一。本病病因主要為病后續(xù)發(fā),飲食不節(jié),嗜酒無度,蟲毒感染,內(nèi)傷七情,外感六,勞累過度等。病位在肝、脾、腎,病性多為虛實夾雜,為肝脾腎三臟受損,氣血水相互搏結于腹中而致,正如《醫(yī)門法律》所述:脹病亦不外水裹、氣結、血凝。

陰陵泉,最早記載于《黃帝內(nèi)經(jīng)·靈樞》:“入于陰之陵泉。陰之陵泉,輔骨之下,陷者之中也,伸而得之,為合,足太陰也”。其屬足太陰脾經(jīng),為合穴,屬陰水,《說難》中解釋其命名的由來記載:“陰陵泉乃脾合水穴,脾為陰中之至陰,陵高于丘也,泉高之處水流也。故《靈樞經(jīng)》曰:“疾高而內(nèi)者,取之陰陵泉”,其在人體中的位置為膝下脛骨內(nèi)側凹陷中,主治腹中寒痛、脹滿喘逆不得臥。三陰交,出自(針灸甲乙經(jīng)),屬足太陰脾經(jīng),為足太陰、足厥陰、足少陰三陰經(jīng)之交會穴。別名承命、太陰、下之三里。因其為足三陰經(jīng)之交會穴,故得名。三陰交為肝、脾、腎三經(jīng)之交會穴,能疏調(diào)下焦氣機,開閉通竅,促進水液運行及膀胱氣化,兩穴合用能鼓舞膀胱氣化功能而達到啟閉通利的功效。鼓脹病程日久,耗傷陽氣,易至脾腎陽虛,癥見:腹大脹滿,畏寒肢冷、尿少,倦怠乏力,納食減少,口干不欲飲或喜熱飲,或下肢水腫。溫針灸將針刺與艾灸結合,具有針和灸的雙重作用,溫針利用針體將熱能帶入人體內(nèi),可溫通經(jīng)脈、活血行氣、化瘀利水的作用。

本研究傳承中醫(yī)對“鼓脹”的理論精華,采用溫針陰陵泉、三陰交穴治療原發(fā)性肝癌腹水,相比較純西醫(yī)治療,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肝癌腹水療效更佳。從而證實了采用祖國傳統(tǒng)中醫(yī)方法治療肝癌腹水更需要病證結合,審癥求因,治病求本,才能使中醫(yī)的理論精粹在現(xiàn)代醫(yī)學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更大的優(yōu)勢。

參考文獻

第5篇:精神病無抽治療方法范文

關鍵詞:糖尿病周圍神經(jīng)病變;糖醇;神經(jīng)傳導速度

糖尿病周圍神經(jīng)病變(DPN)是糖尿病常見的慢性并發(fā)癥之一,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肢體對稱性麻木、疼痛等。其發(fā)病機制未明,與代謝障礙和血管障礙相關。多元醇通路代謝增強導致的紅細胞內(nèi)糖醇含量的變化可引起神經(jīng)細胞損傷及神經(jīng)電生理異常。筆者用降糖舒絡方治療DPN患者40例,觀察其對紅細胞內(nèi)糖醇含量和神經(jīng)傳導速度的影響,并與彌可保組做對照,療效肯定,現(xiàn)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人選病例均來自河南中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2005年3月―2006年2月期間門診病人,共40例,其中治療組和對照組各20例,兩組具體情況見表1。

表1示:兩組性別、年齡、病程、BMI(體重指數(shù))、是否有高脂血癥和高血壓等方面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對象選擇標準

1.2.1 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按照1999年WHO推薦的標準。

1.2.2 DPN的診斷標準①臨床上有周圍神經(jīng)病變癥狀:肢體麻木(蟻走感、踏雪感、襪套感),疼痛或活動受限;⑦體征:腱反射消失或遲鈍,痛、溫覺減退或消失;③神經(jīng)傳導速度減慢。

1.2.3中醫(yī)辯證標準肢體麻木、疼痛為主癥,伴見乏力、頭暈、腰酸、口干渴、五心煩熱、大便干、小便黃、舌質紅或淡或黯,苔少或薄白,脈細或細數(shù)或兼澀,證屬氣陰兩虛兼血瘀者。

1.2.4納入病例標準凡符合西醫(yī)診斷標準和中醫(yī)辨證標準的2型糖尿病,年齡在35-70歲的患者可納入觀察病例。

1.2.5排除病例標準①妊娠、哺乳期婦女及有藥物過敏史者;②有嚴重并發(fā)癥者;③不愿意合作及精神病患者;④近1個月內(nèi)有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等代謝紊亂及合并嚴重感染者;⑤1型糖尿病者。

1.3治療方法

將人選病人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病人各20例,兩組病人均在西藥降糖的基礎上進行觀察。其中降糖舒絡方的方藥組成為:生地15g,水蛭8g,黃芪20g,蒺藜12g,山茱萸12g,蟬衣8g,黃連6g,葛根15g,丹參12g,蒲黃12g,枸杞15g等。觀察組服用該方,1天1劑,1日2次;對照組服用彌可保片,500μg/次,3次/日。1個月為1個療程,共觀察1個療程。觀察結束后做治療前后統(tǒng)計學處理。服藥觀察過程中同時進行糖尿病教育、飲食、運動治療等。并對納入病人治療前后做血、尿、糞常規(guī)、肝腎功能及心電圖檢查。

1.4觀察指標

1.4.1治療前后FBG PBG HbA~C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

1.4.2紅細胞內(nèi)山梨醇果糖肌醇含量采用氣相色譜法檢測。標準品購自武漢亞法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山梨醇:產(chǎn)地:上海。武漢亞法生物拓展公司進口分裝;果糖:產(chǎn)地:美國Sigma公司。F0127,LOT:H1017。武漢亞法生物技術拓展公司進口分裝;肌醇:產(chǎn)地:上海鄭翔化學試劑研究所。批號:572310。操作方法:采用呂康模等報道的方法進行:早晨抽患者靜脈血5mL,小劑量肝素抗凝,待紅細胞沉降后,微量進樣器抽取血漿,留置紅細胞,生理鹽水2.5mL加入試管,放置H4-2A型離心機3000r/min速度,離心10min,洗滌紅細胞,洗滌后在TN-100B型托盤式扭力天平上稱重,取紅細胞500mg,取樣后打碎紅細胞,加蒸餾水lmL,煮沸20min,室溫冷卻后加zns040.2mL,制成無蛋白濾液,離心后抽取上清夜0.8mL于清潔安瓿中。在DZF-3型真空干燥箱中抽真空徹底干燥,溫度為50℃左右。干燥完畢后,加0.5mL衍生物混合試劑(吡啶、六甲基二硅胺烷、三甲基氯硅烷,比例為10:2:lvo1)進行衍生化,室溫反應20min,使糖醇羥基硅烷化產(chǎn)生糖醇硅迷衍生物,加雙蒸水0.5mL,環(huán)己烷0.1mL,振蕩顛倒10次,取上層有機液5μL進樣做氣相色譜分析。

所需儀器:日本島津cc-RIA型氣相色譜儀。色譜條件:填充柱:OV-1(2%),Chromosorb W(AW-DMS),擔體(60-80目),3m×3m;進樣器溫度:240℃;柱溫:190℃,氮氣流速:40mL/mln。FID(氨火焰離子檢測器),空氣0.5kg/cm2,氫氣0.6kg/cm2,衰減:Range=1。Attention=1。進樣器體積:V=5μL采用標準品工作曲線對照法做定量分析,單位以μL/g。正常參考值:果糖:(1.02±0.15)μL;山梨醇:(0.12±0.01)μL;肌醇:(3.59±0.53)μL。

1.4.3神經(jīng)傳導速度(NCV) 檢測方法:采用丹麥產(chǎn)Dantec肌電圖機,根據(jù)患者具體病情,分取患肢不同神經(jīng)。上肢取正中神經(jīng)、尺神經(jīng),包括運動神經(jīng)(moter nerve)和感覺神經(jīng)(8elqtsor nerve);下肢取脛神經(jīng)、腓腸神經(jīng)、腓總神經(jīng),包括運動神經(jīng)和感覺神經(jīng)。

1.5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l2.0軟件包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組內(nèi)、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FBG PBG HbAIC情況

兩組治療前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兩組治療后比較FBG、PBG對照組療效占優(yōu)(P<0.05),而HbA,c比較治療組療效占優(yōu)(P<0.05)。具體見表2。

兩組治療前后FBGPBGI-IhA,C比較

兩組治療前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兩組

治療后比較治療組療效占優(yōu)(P<0.05)。具體見表3。

2.3 兩組治療前后神經(jīng)傳導速度情況

兩組治療前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兩組治療后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4不良反應

病變肢體在上肢的患者由于病例少,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例。未做統(tǒng)計。

觀察組服藥期間未發(fā)現(xiàn)有不良反應,治療前后肝腎功能均顯示正常。

3 討論

糖尿病周圍神經(jīng)病變屬于中醫(yī)“痹證”、“麻木”、“不仁”的范疇,屬于消渴病之變證。陳大舜教授根據(jù)糖尿病周圍神經(jīng)病變中醫(yī)病證特點,結合自己40余年的臨床經(jīng)驗,認為其中醫(yī)病證實質為氣陰兩虛、淤血阻絡、陰(血)虛風動。消渴病日久,陰虛燥熱,煎熬津液成瘀,瘀血阻絡,脈絡受阻,氣血不達四肢,加之消渴病日久,正氣虧損,氣虛不能生血養(yǎng)陰,陰虛、血虛風動,肌肉筋脈失濡,故見肢體麻木,疼痛不仁。擬滋陰益氣、清熱潤燥、活血化瘀、熄風通絡為其治療大法,組降糖舒絡方。消渴病機為陰虛燥熱,治病求本,故方中以生地、山茱萸、枸杞、葛根為君藥,生津除熱,補肝腎肺之陰,臣以黃芪益氣,體現(xiàn)氣行則血行的理論,達到祛瘀通絡的目的。同時以丹參、蒲黃等活血化瘀之品以祛瘀活絡。水蛭為蟲藥,具有有活血與收風通絡的雙重作用。方中大量應用活血化瘀類藥物,難免生熱生燥,因此為防此弊,佐以黃連以清熱。肌肉筋脈失濡,故肢體多見麻木、瘙癢等風癥,故以蟬蛻、蒺藜驅風止癢??v觀全方,滋陰益氣、清熱潤燥治其本,活血化瘀、熄風通絡治其標。標本兼治。滋陰潤燥而不膩,化瘀而無生熱之弊。從而達到治療糖尿病周圍病變的效果。

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糖尿病周圍神經(jīng)病變的發(fā)生與多元醇通路代謝增強有關。高血糖是其始動因素。在高血糖情況下,葡萄糖經(jīng)山梨醇通路轉化為山梨醇,使山梨醇在神經(jīng)細胞內(nèi)堆積,同時氧化為果糖增多,神經(jīng)細胞內(nèi)滲透壓增高,導致神經(jīng)細胞水分增多,引起周圍神經(jīng)脫髓鞘改變。同時高糖可抑制神經(jīng)細胞對肌醇的再攝取,使細胞內(nèi)肌醇含量減少,造成髓鞘形成受阻,Na+-K+wATP酶活性下降,導致神經(jīng)功能障礙,神經(jīng)電生理出現(xiàn)異常,神經(jīng)傳導速度減慢等。

神經(jīng)傳導速度可以用來判斷有無神經(jīng)病變和對糖尿病周圍神經(jīng)病變的診斷。黨靜霞認為檢測糖尿病周圍神經(jīng)病變患者運動神經(jīng)傳導速度,不但能客觀定量地評價神經(jīng)肌肉的功能,而且能對受損神經(jīng)的病理狀態(tài)進行評估。李暉等認為神經(jīng)電生理檢查不僅能夠明顯提高糖尿病周圍神經(jīng)病的早期診斷率,使患者得到及時治療。同時還可以為糖尿病周圍神經(jīng)病臨床療效評估及治療方案的擬定提供重要依據(jù)。

第6篇:精神病無抽治療方法范文

關鍵詞: 智三針 五行音樂 卒中后抑郁 五羥色胺

Wisdom three needles to unify five lines of musics after the apoplexy the despondent condition and blood plasma 5-HT influence research

Liu Gang

Abstract:Objective: Observes the wisdom three needles to unify five lines of musics after the apoplexy the despondent condition and the blood plasma 5-HT influence. Methods:Uses the stochastic check experiment the method,divides into stochastically 60 patients the control group (29 examples,west fluorine sandbank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31 examples,wisdom three needles unifies five line of music groups),treats 8 weeks.Treats Hamilton around compared with two groups the despondent meter (HAMD) grading and the blood plasma 5-HT content change. Results:The wisdom three needles unify five lines of musics to be possible obviously to improve the apoplexy the despondent patients HAMD score,enhances the blood plasma 5-HT content,around the treatment the comparison has the significance difference,P

Keywords: Wisdom three needleFive line of musicApoplexies despondentFive hydroxy tryptamine

【中圖分類號】R4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1879(2010)11-0018-02

腦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指腦卒中后出現(xiàn)的以情緒低落、興趣減退、失眠多夢等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一種疾病,該病的患病率占腦卒中患者的25%~79%[1]。PSD對腦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復和生活質量產(chǎn)生嚴重的影響,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關注。本研究從智三針結合五行音樂角度入手,探討治療PSD的新方法,并從患者血漿5-HT含量變化角度闡明其相應關系,為智三針結合五行音樂治療PSD提供理論依據(jù)。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共篩選出60名符合納入標準的PSD患者,來源于廣東省第二中醫(yī)院康復科2008年3月至2010年5月間住院病例。在獲取知情同意后,按照就診順序編號,查閱SAS8.0軟件產(chǎn)生的隨機數(shù)字表,分配到對照組和治療組。其中對照組29例,男16例,女13例,年齡42~78歲,平均年齡62.5,病程3~14個月,平均7.3月。治療組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齡40~81歲,平均年齡64.1,病程2~16個月,平均7.9月。經(jīng)t檢驗,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方面沒有顯著性差異。

1.2 納入標準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①符合CCMD-3抑郁癥的診斷標準[2];②診斷工具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3](HAMD)24項計分,總分20分為輕/中度抑郁,>35分為嚴重抑郁;③愿意受試并能合作的患者,均可納入。

1.2.2 排除標準:①器質性精神障礙或精神活性物質和非成癮物質所致抑郁,重度抑郁癥有嚴重自殺傾向者;②患者在進行測評前2周內(nèi)接受過任何形式抗抑郁治療的;③合并有心腦血管、肝、腎和造血系統(tǒng)等嚴重原發(fā)性疾病者;④凡不符合納入標準,未按規(guī)定治療,無法判定療效或資料不全等影響療效者。

2 方法

2.1 治療方法。

對照組:口服氟西汀膠囊20mg,每日一次,連續(xù)服用8周。

治療組:接受智三針結合五行音樂治療。智三針治療選穴主穴:神庭、本神(雙側),輔穴:合谷(雙)、太沖(雙)、內(nèi)關(雙)。操作方法:上主穴,選用環(huán)球牌無菌針灸針(0.3×40mm),直刺25mm,得氣后不做手法,留針60分鐘。以上輔穴,每日選取一個,器械及操作同上,留針20分鐘。針刺治療連續(xù)治療6天,休息1天,共治療8周。五行音樂治療采用聆聽方式進行,每天上午下午定時收聽音響設備外放音樂1次,每次30min音量控制在60分貝以下,以患者舒適不覺刺耳為度。醫(yī)生根據(jù)患者臨床癥狀,運用中醫(yī)辨證理論,根據(jù)病情累及的臟腑,分別選用角(肝)、徵(心)、宮(脾)、商(肺)、羽(腎)5套治療音樂進行聆聽,收聽前向患者講述音樂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連續(xù)治療8周。

2.2 觀察指標。

2.2.1 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

評定工作由2名專人負責進行,要求其未參與病人的診治工作,對所有入組患者進行治療前后評定。

2.2.2 血漿5-HT的采集與檢測。治療組和對照組均于治療前及治療8周后,早晨8時,空腹、臥位抽靜脈血5ml置于EDTA抗凝管中,在4℃條件下、13000r/min離心30min,吸取血漿,-70℃條件下保存待測5-HT,采血前3天忌用高脂肪飲食及飲酒。5-HT的檢查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進行分析檢測。

2.3 數(shù)據(jù)處理。全部數(shù)據(jù)用(X±S)表示,進行正態(tài)分布檢驗后,采用SPSS10.0軟件做t檢驗。

3 結果

3.1 兩組患者HAMD評定比較。

從表1可知,治療前兩組患者HAMD評定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治療8周后評分同治療前比較,兩組均有顯著性差異(P0.01),治療后兩組間比較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2 兩組患者血漿5-HT檢測比較。

從表2可知,兩組患者治療前5-HT含量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治療8周后同治療前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治療后兩組間比較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4 討論

卒中后抑郁屬于中醫(yī)“中風”和“郁證”的并病范疇,中醫(yī)認為主要是氣機不暢、陽氣不振所致。針刺是中醫(yī)傳統(tǒng)治療手段,本研究選用智三針為主穴,神庭、本神都在頭部前額,神庭隸屬督脈、本神隸屬膀胱經(jīng),均在大腦的額葉投影范圍,臨床應用具有扶陽通督、開竅醒神的功效,輔以太沖、合谷、內(nèi)關,以條暢氣機、寧心安神。五行音樂治療屬于中醫(yī)特色治療項目,醫(yī)生根據(jù)辨證論治的原則,通過五音的不同、調(diào)節(jié)患者的五臟,達到聽音治病的目的,治療情志疾病效果明顯。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表明[4],5-HT作為一種神經(jīng)遞質,與卒中后抑郁的發(fā)生密切相關,卒中后腦內(nèi)5-HT通路的破壞會導致抑郁的發(fā)生,因此口服5-HT再攝取抑制劑氟西汀可以改善抑郁癥狀。本研究通過對卒中后抑郁狀態(tài)及血漿5-HT含量的研究表明,智三針結合五行音樂是通過調(diào)節(jié)血漿5-HT含量來改善卒中后抑郁狀態(tài)的,療效同西藥組相當,為臨床提供了一個安全、可行的治療技術,并為中醫(yī)治療抑郁癥提供了一定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1] 張淑琴.腦卒中后抑郁.神經(jīng)病學[M],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87-291

[2] 中華醫(yī)學會神經(jīng)科分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M].濟南:山東科技出版社,2001:87-89

第7篇:精神病無抽治療方法范文

【關鍵詞】 補腎活血方;熱敏灸;膝骨性關節(jié)炎;中醫(yī)藥療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and safety of Bushen Huoxue formula combined with moxa stick moxibustion on knee osteoarthritis.Methods 81 cases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Bushen Huoxue formula combined with moxa stick moxibustion,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elecoxib capsules.The course was 12 weeks.The scores of TCM syndromes symptoms and Lysholm scores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post treatment for 4,8 and 12 weeks.All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 up for one year recurrence rate 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Results The effect rate were 80.00% and 39.02% in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The effect of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Bushen Huoxue formula;moxa stick moxibustion; knee;osteoarthritis;TCM therapy

膝骨性關節(jié)炎是以軟骨退行性病變和繼發(fā)骨質增生為主的慢性退行性骨關節(jié)病,臨床上以慢性膝關節(jié)疼痛、僵硬、腫大伴有膝關節(jié)功能障礙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是中老年人常見、多發(fā)和比較難治的一種慢性進行性骨關節(jié)病,目前尚無一種臨床效果令人滿意的診療方案。自2007年11月~2009年12月,采用補腎活血方聯(lián)合熱敏灸治療膝骨性關節(jié)炎40例,現(xiàn)報道如下。

臨床資料

1.一般資料 病例來源于2007年11月~2009年12月在貴州省盤縣第二人民醫(yī)院骨科就診,確診為膝骨性關節(jié)炎患者81例,根據(jù)PEMS 3.1軟件產(chǎn)生的隨機數(shù)字,將患者分為兩組。治療組40例,其中男16例,女24例;54個膝關節(jié);41~50歲6例,51~60歲17例,61~70歲17例;膝關節(jié)功能分級:Ⅰ級13例16個關節(jié),Ⅱ級15例20個關節(jié),Ⅲ級8例13個關節(jié),Ⅳ級3例5個關節(jié);病程9~43個月,平均(23.9±12.8)個月。對照組41例,其中男15例,女26例;56個膝關節(jié);41~50歲8例,51~60歲16例,61~70歲17例;膝關節(jié)功能分級:Ⅰ級12例15個關節(jié),Ⅱ級15例19個關節(jié),Ⅲ級9例15個關節(jié),Ⅳ級5l例7個關節(jié),病程8~45個月,平均(24.8±16.5)個月。兩組病例在性別、年齡、患病膝關節(jié)數(shù)、膝關節(jié)功能分級、病程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2.診斷標準 (1)西醫(yī)診斷:參照1986年美國風濕病學會推薦的關節(jié)炎(Osteoarthritis, OA)診斷標準:①1個月內(nèi)大多數(shù)時間膝痛;②X線顯示關節(jié)邊緣骨贅;③年齡≥40歲;④晨僵≤30分鐘;⑤關節(jié)活動時彈響。凡具備①②或①③④⑤即可診斷為膝骨性關節(jié)炎。(2)中醫(yī)辨證:肝腎虧虛,血脈不利證,面色無華,精神萎靡,神疲氣短,腰膝酸軟,手足不溫,小便清長,耳鳴耳聾,目眩,舌淡紅,苔薄白,脈細。

3.入選和排除標準 符合上述診斷標準,年齡在40~70歲之間,同意治療過程中放棄其他治療,自愿接受本方案治療并簽署知情同意書,依從性良好者入選。排除標準:合并有風濕性關節(jié)炎、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痛風性關節(jié)炎等;并發(fā)癥影響到關節(jié)者,如代謝性骨病、膝關節(jié)急性創(chuàng)傷、感染及局部皮膚破潰者;腫痛嚴重,需結合關節(jié)腔抽液者;合并有心腦血管、肝、腎等嚴重原發(fā)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4.治療方法

(1)治療組:采用補腎活血中藥內(nèi)服聯(lián)合熱敏灸治療。①處方:枸杞子、菟絲子、補骨脂、羊藿各30 g,巴戟天、肉蓯蓉、牛膝各15 g,當歸、澤蘭、土鱉蟲、地龍、虎杖各10 g,紅花、蜂房各6 g等味中藥組成煎劑,每天2次,早晚分服;②熱敏灸治療[1]:確定熱敏點,局部選取患者膝關節(jié)附近的經(jīng)穴、痛點和壓痛點、皮下硬結、條索狀物等反應物部位,點燃2根艾條,在上述部位為中心、3 cm為半徑的范圍內(nèi),距離皮膚3~5 cm左右施行回旋灸和雀啄灸。囑患者情緒放松、呼吸和緩、意守施灸點,當患者感受到艾熱發(fā)生透熱、擴散、傳熱、局部不熱遠部熱、表面不熱深部熱,或其他非熱感覺,如施灸部位或遠離施灸部位產(chǎn)生酸、腫、壓、重、痛、麻、冷等感覺時,此點即為熱敏點。重復上述步驟,直至所有的熱敏點被探查出,選擇2~4個最敏感點予以灸療。艾灸在熱敏點先施以回旋灸,繼之雀啄灸加強灸量,激發(fā)經(jīng)氣,再以溫和灸溫通經(jīng)絡。醫(yī)者需以手感受掌握患者皮膚溫度(以患者感溫熱但無灼痛為度),隨時彈去艾灰,防止燒傷皮膚及燒壞衣物。每熱敏點施灸不少于15分鐘,每日1次。

(2)對照組:采用塞來昔布膠囊(國藥準字J20030098, 輝瑞制藥有限公司),每次200 mg,口服,每天2次。

(3)兩組病例治療均以7 d 為1療程,共治療12個療程。治療期間停用其他與本病有關的治療藥物或療法,禁用辛辣寒涼之品;兩組病例均獲隨訪,隨訪時間至2010年1月15日止。

5.觀察指標 ①觀察患者臨床癥狀(癥狀總積分)積分:治療前及治療4周、8周、12周跛行、支撐、交鎖、站立不穩(wěn)、疼痛、腫脹、上下樓梯、下蹲等臨床癥狀改善情況;②Lysholm膝關節(jié)功能評分[2]: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4周、8周、12周進行評定;③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治療前后皮膚反應,胃腸道反應,肝、腎功能,血、尿、便常規(guī)情況。

6.療效評定標準 ①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頒布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制定,采用治療前后功能評分總積分之差判定。分為顯效、有效、進步、無效4級評定療效。顯效:總積分差值≥30分;有效:總積分差值介于11~29分;進步:總積分差值介于6~10分;無效:總積分差值≤5分。以顯效+有效計為總有效。②中醫(yī)證候療效標準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頒布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制定,療效指數(shù)(n)=(治療前總積分-治療后總積分)/治療前總積分×100%;臨床痊愈:n≥90%;顯效:n ≥70%但

7.統(tǒng)計學方法 全部數(shù)據(jù)資料使用SPSS 10.0 統(tǒng)計軟件包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 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P

2.兩組中醫(yī)證候療效比較 治療組40例,臨床痊愈17 例(42.50%),顯效13例(32.50%),進步9例(22.50%),無效1例(2.50%),總有效率為75.00%;對照組41例,臨床痊愈6例(14.63%),顯效9例(21.95%),進步19例(46.34%),無效7例(17.07%),總有效率為36.59%。兩組中醫(yī)證候療效比較,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χ2=12.10,P

3.兩組隨訪1年病情復發(fā) 治療組40例,Ⅰ級16例(40.00%),Ⅱ級13例(32.50%),Ⅲ級7例(17.50%),Ⅳ級4例(10.00%);對照組41例,Ⅰ級5例(12.95%),Ⅱ級10例(24.39%),Ⅲ級17例(41.46%),Ⅳ級9例(21.95%),兩組患者隨訪1年病情復發(fā)比較,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χ2=8.151,P

4.兩組不同時段Lysholm膝關節(jié)功能評分比較 兩組Lysholm膝關節(jié)功能評分治療4周、8周、12周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5.兩組不同時段臨床癥狀總評分比較 兩組臨床癥狀總評分治療4周、8周、12周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討 論

膝骨性關節(jié)炎的治療大多采用非手術治療,其中藥物治療又是主要的方法。近年來,國內(nèi)報道的治療方法主要為蜂針加中藥[5]、手法加中藥[6]、腹針加中藥[7]等,其臨床療效評價各具特色。膝骨性關節(jié)炎屬中醫(yī)“骨痹”范疇,肝腎虧虛是形成痹證的關鍵,肝腎虧虛,氣血不足,陽氣虛弱,氣化無力,致氣滯血瘀。瘀血直接導致筋骨失養(yǎng),是導致OA發(fā)生發(fā)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本研究應用補腎活血方中的巴戟天溫陽補腎,肉蓯蓉滋陰益精;紅花活血化瘀,當歸活血祛瘀且養(yǎng)血,澤蘭活血祛瘀兼利水消腫;牛膝引藥下行,強筋壯骨。方中尚有古文獻記載的特效活血壯骨之品。實驗研究表明,補腎活血可改善退變過程中軟骨組成及代謝,改善骨內(nèi)微循環(huán)障礙,抑制滑膜炎癥,抑制氧自由基損傷,抑制NO,調(diào)節(jié)異常的細胞因子,調(diào)節(jié)性激素水平,抑制軟骨細胞凋亡[8]。我們采用中醫(yī)證候療效評分和Lysholm 膝關節(jié)功能評分,結果表明補腎活血中藥聯(lián)合熱敏灸治療膝骨性關節(jié)炎具有明顯的作用。補腎活血中藥能恢復軟骨蛋白聚糖和Ⅱ型膠原的含量[8],說明其能保護關節(jié)軟骨,延緩關節(jié)退變,從而改善膝關節(jié)的功能。本療法以中藥補腎活血,配合熱敏灸溫經(jīng)通絡、祛風除濕、活血止痛,更重要的是通過激發(fā)經(jīng)絡傳感,促進經(jīng)氣運行,從而調(diào)理臟腑經(jīng)絡氣血以提高療效。

膝骨性關節(jié)炎的骨質結構改變是目前醫(yī)學所難以改變的,因此治療的主要目的在于消除關節(jié)疼痛和炎性滲出、腫脹,在最大程度上恢復膝關節(jié)的活動功能,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改善。通過臨床觀察,補腎活血方聯(lián)合熱敏灸治療膝骨性關節(jié)炎不僅有局部治療作用,而且有調(diào)理全身機能狀態(tài)的功效。緩解時間疼痛較長,副作用較小,復發(fā)率較低,病人接受程度高,值得臨床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樊 莉,徐振華,朱曉平.熱敏灸治療慢性腰肌勞損的臨床研究[J].江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07,19(5):61-62.

[2]Lysholm J,Tegner Y.Rating system in the evaluation of knee ligment injuries[J].Clin Orthop,1985,198:43-49.

[3].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 .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349- 351.

[4]高益民.膝關節(jié)骨關節(jié)炎Ⅱ期臨床試驗方案[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1998,9(1):17-18.

[5]溫偉強,黎德育,朱輝軍.蜂針加補腎活血方治療膝骨性關節(jié)炎43例[J].北京中醫(yī),2003,22(3):13-14.

[6]韋 鋒.手法加中藥治療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臨床觀察[J].右江醫(yī)學,2009,37(5):587-588.

第8篇:精神病無抽治療方法范文

【摘要】 目的 觀察清熱利肺湯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液流變性和甲襞微循環(huán)的影響。方法 將6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患者隨機分為2組,中藥治療組(中藥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清熱利肺湯,常規(guī)對照組(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治療前后進行血液流變學指標和甲襞微循環(huán)檢查。結果 中藥組的全血粘度、血漿粘度、血沉指標治療后較治療前明顯降低,紅細胞壓積升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中藥組甲襞微循環(huán)血流狀態(tài)積分、襻周積分、總積分分值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論 清熱利肺湯能顯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液流變性和甲襞微循環(huán)的異常。

【關鍵詞】 慢性阻塞性肺疾??;清熱利肺湯;甲襞微循環(huán);血液流變學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Qingrelifei decoction on hemorrheology and nail bed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Methods Sixty cases of COPD were pided into 2 groups randomly,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30 cases and the control was 3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oxygen therapy, bronchodilators, antibiotics, glucocorticosteroid therapy.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Qingrelifei decoction additionally. Indexes of hemorrhelolgy and nail fold microcirculation were detect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whole blood viscosity, plasma viscosity and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decreased while hematocrit increased after medication, there we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both groups (P<0.05). The indexes of nail fold microcirculation in Qingrelifei decoction group was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 (P<0.01). Conclusion Qingrelifei decoction can improve hemorrheology and nail fold microcirc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COPD.

Key words: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Qingrelifei decoction;nail fold microcirculation;hemorrheology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種以氣流受限為特征的疾病,氣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進行性發(fā)展,與肺部對有害氣體或有害顆粒的異常炎癥反應有關。因肺功能進行性減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其發(fā)病率、死亡率高,社會經(jīng)濟負擔重,已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為尋找有效的治療方法,筆者采用清熱利肺湯治療老年COPD,并與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做對照,觀察其對C0PD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和甲襞微循環(huán)的影響。現(xiàn)將觀察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選擇

1.1.1 診斷標準

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會2002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1]診斷標準。①有危險因素接觸史,如吸煙、職業(yè)粉塵和化學物質(蒸汽、刺激物和煙霧)的大量接觸以及室內(nèi)和戶外的空氣污染。②有慢性咳嗽、咳痰或呼吸困難癥狀,呼吸困難表現(xiàn)為漸進性(隨時間而惡化)、持續(xù)性(每天有)、運動時或呼吸道感染時加重。③肺功能:使用支氣管舒張劑后FEV1/FVC<70%。④COPD急性加重期指患者短期內(nèi)咳嗽、咳痰、氣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膿性或黏液膿性,可伴有發(fā)熱等炎癥明顯加重的表現(xiàn)。

1.1.2 病例納入標準

符合COPD診斷標準且處于急性加重期,并自愿接受臨床觀察者。

1.1.3 病例排除診斷

①合并有結核、腫瘤等及其他肺部原發(fā)性疾病。②合并其他疾病如心血管、泌尿、消化、造血、內(nèi)分泌代謝系統(tǒng)等嚴重并發(fā)癥。③合并有肝腎功能不全、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精神病患者。④不符合納入標準,未按規(guī)定用藥,無法配合臨床觀察或資料不全影響療效或安全性判斷者。⑤不愿意接受臨床觀察者。

1.2 一般資料

老年COPD急性期患者60例,男47例,女13例;年齡63~78歲,平均72歲;病程10~29年,平均15.6年。所有患者均為本院干部科2005年8月-2008年4月門診和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按入院順序隨機將60例患者分為中藥治療組(中藥組)和常規(guī)對照組(對照組),每組30例。2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病情輕重程度等方面基本相似,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抗感染、平喘解痙等治療,必要時短期小劑量使用糖皮質激素。中藥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清熱利肺湯(五味子10 g,地龍15 g,葶藶子15 g,黃精15 g,丹參20 g,百部15 g,魚腥草15 g,萊菔子15 g,甘草10 g),每日1劑,4周為1個療程。

1.4 觀察指標

60例患者在研究前后均行甲襞微循環(huán)檢查(徐州光學儀器廠MCAS-2010彩色微循環(huán)系統(tǒng)檢測儀,應用田牛氏甲襞微循環(huán)綜合定量評分方法評定)和抽靜脈血檢測血液流變學指標(R80血流變儀,血沉用魏氏法,紅細胞壓積用溫氏管法)。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0統(tǒng)計軟件處理。計量數(shù)據(jù)以—x±s表示,采用t檢驗。

2 結果

中藥組和對照組的全血粘度、血漿粘度、血沉指標治療后較治療前改變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但中藥組改善更明顯,且中藥組的紅細胞壓積改變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中藥組甲襞微循環(huán)血流狀態(tài)積分、襻周積分、總積分分值較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2。表1 2組COPD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表2 2組COPD患者治療前后甲襞微循環(huán)積分值比較(略)

3 討論

COPD屬中醫(yī)“咳嗽”、“喘證”、“肺脹”范疇[2]。肺腎二臟虧虛是其產(chǎn)生的內(nèi)在基礎,但虛久必瘀,瘀血阻滯肺絡是其主要病理因素,虛瘀互結是其發(fā)生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瘀久化火生熱是誘發(fā)或加重的重要始動因素。因長期缺氧致使紅細胞繼發(fā)性增多、紅細胞內(nèi)粘度加大,膜粘度增高,膜彈性降低,紅細胞變形能力下降,電泳速度減慢,并引起血管內(nèi)血流阻力增加,組織有效灌注不足形成微循環(huán)障礙。反復呼吸道感染使體內(nèi)免疫球蛋白、纖維蛋白原含量增加,直接引起血漿粘度增加。血漿粘度的升高和紅細胞方面的改變導致了全血粘度的升高。血粘度增高,血沉加快。血漿粘度及全血粘度反映了血液粘滯性和濃稠性,血沉反映了血液的聚集性。血粘度增強,血液運行緩慢;COPD急性加重更加重了其血液流變學的異常。同時,由于酸性物質的刺激,使毛細血管痙攣;反復的炎癥刺激又使肺毛細血管纖維增生,致毛細血管變窄,肺循環(huán)遲緩,進一步加重低氧血癥[3]。本研究顯示,COPD血液具有濃、粘、聚特點,并發(fā)生微循環(huán)障礙:管襻不清,管襻變形、扭曲數(shù)增加;襻頂瘀血,血色黯紅,血流速度慢,多見粒流、粒緩流,紅細胞聚集增加;滲出明顯。血液流態(tài)、各種血細胞的功能狀態(tài)、血管壁狀態(tài)以及血管周圍結構等方面會相互作用引起微循環(huán)障礙。

因此,本病治療應貫穿清熱化痰、補氣(肺腎)活血于全病程,但在不同的病理階段,應有所側重。發(fā)作時我們以清熱化痰、活血化瘀為主要治法。清熱利肺湯由丹參、魚腥草、葶藶子、百部、萊菔子、地龍、五味子、黃精、甘草等組成?,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丹參可以降低血液粘度,擴張心肺腦血管,促進微小血栓溶解,改善心肺功能[4];可減少毛細血管通透性,對血管平滑肌有明顯的解痙作用,且能擴張肺血管,促進肺內(nèi)氣體交換,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可改善血液循環(huán),促進炎癥吸收,抗肺纖維化;能夠促進纖維蛋白原降解,減少纖溶酶激活物抑制物(PAI),加強纖溶。動物實驗顯示,丹參能明顯改善束縛應激大鼠血液的高粘滯性,顯著降低應激大鼠血漿去甲腎上腺素含量[5];還可提高紅細胞的變形能力,降低血液粘稠度[6]。丹參含有的脂溶性成分丹參酮類化合物和水溶性成分丹參素類化合物,能夠抗肺纖維化、防治肺氣腫、減輕肺動脈高壓、減輕肺組織病變,并具有保腎、增強免疫、抗過敏、抗炎等作用。魚腥草主要含黃酮類成分,具有止咳、祛痰、平喘作用,可顯著促進白細胞對金葡菌的吞噬能力,使慢支患者血清備解素水平上升,從而增強免疫功能等。葶藶子具有抑制炎性滲出、抗菌、強心等作用,可防治本病心衰。百部含多種生物堿成分,有鎮(zhèn)咳平喘、抗菌、抗真菌、抗病毒作用。萊菔子具有止咳、祛痰、平喘、抗菌、抗炎、解毒等作用。地龍能舒張支氣管平滑肌痙攣而發(fā)揮平喘等作用。五味子具有興奮呼吸、止咳、強心等作用。黃精具有提高免疫、抗菌、強心等作用。甘草具有激素樣作用,可增強免疫、抗過敏、抗炎、抗菌、抗病毒等。清熱利肺湯重用丹參活血祛瘀;魚腥草清肺解毒;葶藶子、百部、萊菔子瀉肺消腫、化痰止咳;佐以黃精、地龍、五味子健脾補腎、納氣平喘;甘草調(diào)和諸藥。全方共奏清熱化痰、活血祛瘀、納氣平喘之效。諸藥相合,為標本兼治之方,發(fā)揮抗炎、拮抗炎性介質,改善毛細血管通透性,減少滲出及炎癥,稀釋痰液、降低氣道高反應性,調(diào)節(jié)免疫紊亂等多種綜合作用。

本研究顯示,對照組、中藥組的全血粘度、血漿粘度、血沉指標治療后較治療前均有改善,2組治療后比較,P<0.05,而且中藥組顯示了更好的療效。2組甲襞微循環(huán)也得到了改善,但中藥組顯示了更好的療效,表現(xiàn)在血流狀態(tài)積分、襻周積分(P<0.01)。且治療后中藥組的血流狀態(tài)積分與對照組比較, P<0.05,表明清熱利肺湯可以更好改善血瘀時的血流狀態(tài),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環(huán)。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微循環(huán)的改善與血液流變性的改善結果是一致的。

本研究結果顯示,COPD急性發(fā)作期的患者,在西藥綜合治療基礎上加用中藥治療,其改善血液流變性和甲襞微循環(huán)的療效明顯優(yōu)于單純西醫(yī)常規(guī)療法;表明中西醫(yī)結合治療COPD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應加強研究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的有效藥物機理。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2,25(8):453-460.

[2] 蘇惠萍,武維屏,周紹忠.中醫(yī)藥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思路[J].中醫(yī)雜志,2006,47(1):59-60.

[3] 楊關林.老年呼吸病[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36-46.

[4] 沈映君.中藥藥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661-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