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英語課程的教學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引言
由于從事國際貿易的買賣雙方相距較遠,一般情況下,不能當面交接貨物和單據(jù),這就需要雙方通過一定的方式
確定交貨地點,以及貨物交接過程中有關風險、責任和費用的劃分,通常將這些稱為交貨條件。買賣雙方在談判和簽約時往往通過使用的貿易術語來確定成交條件。
貿易術語(trade terms),又稱為價格術語,它是一個簡短的概念(例如,“Ex Works”)或三個英文字母的縮寫(例如,“EXW”),用來說明國際貿易中商品價格的構成,以及買賣雙方交接貨物地點及有關費用、風險和責任的劃分,以確定買賣雙方在交接貨過程中應盡的義務。
與有關貿易術語的國際慣例包括三種,《1932年華沙―牛津規(guī)則》、《1941年美國對外貿易定義修正本》和《2000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在國際貿易實踐中,《200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INCOTERMS2000)應用最為廣泛,其他兩種慣例較少使用。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著重講解《200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以下幾點是我在教學過程中總結的一些方法,和大家一起探討。
2.讓學生理解貿易術語的含義和作用
2.1掌握貿易術語的英文名稱
作為商務英語專業(yè)的學生,首先應掌握相關術語的英文名稱。因此,教師應首先介紹貿易術語的英文名稱。貿易術語Trade Terms,又稱為價格術語Price Terms,或交貨條件Terms of Delivery。這幾個名稱的含義是相同的,都經常出現(xiàn)在商務英語相關的教材、資料或認證考試中,要求學生記憶。
2.2理解貿易術語的含義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引入話題,用提問的方式進行。如,在國際貿易中,為什么會出現(xiàn)貿易術語?并引導學生思考:在每一筆國際貿易中,買賣雙方都要談判,確定誰來承擔報關、報檢、運輸、保險等責任及相關的費用,這將使得國際貿易相關更加繁瑣。然而,有了貿易術語,我們就可以用簡短的概念甚至三個英文字母的縮寫來說明買賣雙方各自承擔哪些責任及相關的費用。
其次可介紹貿易術語的概念。教師可以先用中文敘述并講解,然后在黑板上寫下貿易術語的英文概念。如Trade terms:They are abbreviation to explain the price composition,to define the method of delivery,to indicate who pays for what,to assume the liability.對以上概念中的重點詞匯,如abbreviation,price composition,method of delivery,indicate,assume,liability進行詳細解釋,并結合前面提到的中文概念對整個概念進行講解,讓學生全面理解貿易術語的含義。
2.3理解貿易術語的作用
在介紹理解貿易術語的作用,我們可以接著引入話題時所提問題的答案進行,讓學生很自然就理解了貿易術語的作用。由于貿易術語是用簡短的概念代表特定的含義,因此,買賣雙方只要商定按哪種貿易術語成交,即可明確彼此在貿易的過程中應該承擔的責任、費用和風險,這就簡化了交易手續(xù),縮短了洽談交易的時間,從而有利于買賣雙方迅速達成交易和訂立合同。
3.學習《200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INCOTERMS2000)
3.1介紹《INCOTERMS2000》的相關知識
INCOTERMS的全稱是:International Rule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rade Terms,中文意思是“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它是由國際商會提出的,最早的是《1936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隨后,為了適應國際貿易實踐的不斷發(fā)展,國際商會對INCOTERMS作了5次修訂和補充。最后,于1999年9月國際商會對INCOTERMS1990進行修訂,產生了新的版本《INCOTERMS2000》,并于2000年1月1日起生效。
3.2學習INCOTERMS2000中的13個術語
INCOTERMS2000中的13個術語被歸納為E、F、C、D四個組,每一個組都有自己的特點。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分組進行講解。E組只包含一個術語:EXW。F組只包含三個術語:FCA,FAS,FOB。C組只包含四個術語:CFR,CIF,CPT,CIP。D組只包含五個術語,DAF,DES,DEQ,DDU,DDP。
3.2.1讓學生理解每一個術語的含義
在講解術語的過程中,教師可分組逐個進行講解。首先,應該讓學生記住每個術語的英文全稱。然后,對每一個英文單詞進行講解,并逐步引出這個術語的含義及買賣雙方應承擔的責任。接下來我將用兩個例子說明:
例1:講解EXW。首先讓學生記住EXW的英文全稱,Ex Works。然后,結合每一個的單詞的意思對這個術語進行講解?!癊x” means “from”,“Works” means “factory”,結合起來的意思就是在工廠交貨。所以,這個術語的中文翻譯就是“工廠交貨”。因為所有這13個術語都是針對賣方說的,所以,我們就可以這樣理解:賣方在自己的工廠把貨物交給買方就履行完他的義務,從這個時刻開始賣方就把風險、責任和費用轉移給了買方。因此,買方就要負責從賣方工廠收貨開始的一切的事宜如出口報關、報檢、租船訂艙、辦理保險等,并承擔相應的費用。
例2:講解FOB。首先,讓學生記住的FOB英文全稱,Free on board。然后,講解每一個詞匯的意思,以便對讓學生理解術語的含義?!癋ree”意為“without obligation”,表示“沒有責任、義務”?!癘n Board”意為“Put the goods on board the ship”,表示“放到船上”。因此,Free on board的中文翻譯就是“船上交貨”,意思是當賣方把貨物交到指定裝運港的船上就履行完他的義務,從這個時刻開始賣方就把風險、責任和費用轉移給了買方。賣方負責把貨物運到裝運港船上的費用和出口報關、報檢等事宜。買方則負責租船訂艙、辦理保險等,并承擔相應的費用。
3.2.2總體把握,讓學生理解INCOTERMS2000的特點
E組的特點是“Departure”意思是“發(fā)貨起運”,表示賣方只負責在自己的工廠發(fā)貨就可以了。F組的特點是“Main Carriage Unpaid”意思是“主運費未付”,表示賣方不承擔貨物從起運港到目的港的運費。C組的特點是“Main Carriage Paid”意思是“主運費已付”,表示賣方承擔貨物從起運港到目的港的運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賣方并不承擔運輸途中的風險,買賣雙方的風險劃分界線是裝運港越過船舷或在出口國貨交第一承運人,所以,C組的術語又有一個特點――象征貨。D組的特點是“Arrival”意思是“到達”,表示賣方承擔把貨物運到目的港或目的地的運費并承擔運輸途中的風險。
INCOTERMS2000中13個術語排列的特點是賣方的責任、風險和費用逐漸增加,賣方的責任、風險和費用逐漸減少。
4.結語
對商務英語專業(yè)的學生來說,理解并掌握國際貿易術語的知識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學生掌握了貿易術語的知識,可以幫助學生學習商務英語相關的一些其它課程,如外貿函電、外貿單證實務、進出口報關等。作為專業(yè)課教師,應該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國際貿易術語的相關知識。
參考文獻:
一、英語教學要著眼于全面發(fā)展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最大受益者應該是學生。每一位英語教師的教育理念應該是人本主義,首要定位就是人的教育。我們因該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蘊藏著極大的學習潛能,每一個學生都是有自己豐富而獨特的內心世界。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讓學生具有持續(xù)學習的能力,為學生終生學習打下基礎。要注意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要盡可能地提供學習空間,讓不同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樂趣,獲得滿足感與成功感。多年來,我們在英語教學中總是把幫助學生掌握英語知識放在教學的首位,而忽視學生的精神世界。實際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嚴謹?shù)膶W習態(tài)度,積極的情感都直接影響他們的英語學習。作為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尊重學生,注重情感教學。
二、英語教學要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這種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以及文化意識等素養(yǎng)整體發(fā)展的基礎之上。
1.掌握語言技能是語言學習的主要目的。所謂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技能以及這四種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聽和讀是語言的輸入,也就是吸收的技能,說和寫是語言的輸出,也就是表達的技能。一個人運用語言的能力必須在吸收信息與表達自己的交際過程中得到提高。在英語教學中,聽,說,讀,寫既是學習目的,又是學習手段。所以,我們在英語教學中,一定要引導學生通過大量的聽、說、讀、寫的實踐,提高他們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
2.學習必要的語言基礎知識對于英語學習是有幫助的,它是形成能力的基礎。我們反對把英語課上成語法課,并不是說我們就不必學語法。中國人學習英語掌握必要的英語語言基礎知識是必要的。語言基礎知識是語言能力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發(fā)展語言技能的重要方面。問題是不要把學習語言基礎知識作為課堂教學的唯一目的,不能把英語課上成語言知識課。目前的認識誤區(qū)之一便是一提到培養(yǎng)學生的運用英語的能力,有人就認為是不學語言基礎知識,把知識與能力對立起來,這種認識顯然是不對的。
3.學生運用語言能力的高低是與他們的情感態(tài)度,文化意識和學習策略相關的。英語教學一定要注重心理因素和英語文化背景,不僅是影響英語學習的重要因素,也是人的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方面。一個人只有對英語文化背景感興趣才能抱著積極的情感,主動參與,善于配合,樂于進取,把英語學好,才能對英語學習保持一股持之以恒的熱情與動力。同時還要指導中小學生選擇正確的英語學習的策略。現(xiàn)在我們教學提出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提出備課要備學生,提出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實質上就是要講究英語學習策略,以便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提高學習的效率。
三、英語教學要采用科學的評價方式
1.在英語教學中,我們多年來采用的評價方式是單一的,主要是筆試。
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及考試改革的發(fā)展,在中考中有了人機對話。但平時及期終考試都是筆試的一統(tǒng)天下。我們注重終結性評價的結果,卻忽視了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這樣我們就沒有及時掌握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適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我們往往都是由英語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而忽視了英語教師對自己的教學和學生對教師的教學評價,忽視了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小組評價。
2. 實施英語課程評價應遵循的原則:
多元化原則。根據(jù)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的精神,在中小學英語教學中建立新型的評價體系必須體現(xiàn)多元性,它包括評價目標多元,評價主體多元,評價工具多元。其中,評價主體多元顯得尤為重要。以前,我們總是把教師作為唯一的評價者,而他們的評價對象也僅是學生。實際上,教學的管理者——英語教師,學生和家長都應該是評價的參與者。
激勵性原則。實施評價的目的是為什么?是為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由于教育觀念的偏差,以前我們把評價與考試等同起來,特別是與高考、中考等同起來。結果,學生從開始學英語就不得不進入殘酷的分數(shù)競爭?!翱迹?,老師的法寶分,分,學生的命根?!北闶谴饲榫暗恼鎸崒懻铡,F(xiàn)在,我們要實施科學的英語評價體系,一定要體現(xiàn)評價的激勵作用。多元評價的目的,就是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調整教學。以往我們的教學評價是為了選擇最好的學生?,F(xiàn)在我們教學評價的功能發(fā)生了很大變化,評價的目的是為了發(fā)揮每個人的特長,為學生提供最大的發(fā)展空間。
情感原則。情感與教學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情感與科學的教學評價同樣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因為英語語言本身就是表達感情的工具。語言與人的心理發(fā)展,文明發(fā)展相聯(lián)系。另外,教師與學生從事教與學,都是帶著情感的,而這種情感差異也導致了教與學的差異。我們一直強調情感教學,也就是因為英語教學脫離不了情感。在進行英語教學評價時,我們更要注意情感,要注意人的心理體驗。評價學生時,不僅看他是否掌握了必要的英語基礎知識,更要看他是否會用英語來表達自己的豐富情感。同時,在評價學生時,教師要帶著積極的情感來工作,關注學生的進步,善待學生,讓學生從評價中獲益,而不是受罰。
【關鍵詞】高等院校 英語課程 教學方式 改革
【基金項目】本文系教育部“十二五”教育科研規(guī)劃重點課題《新課改下課堂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有效性研究》(課題批準號:CTF 120862)的子課題《高等院校英語類課程教學方法、手段的改革與實踐》課題結項相關論文,課題項目編號:KYD170。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8-0072-01
現(xiàn)今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各高等院校英語教學方式和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深入探究了目前各高等院校的英語課程教學現(xiàn)狀,并根據(jù)其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幾點應對策略,希望對今后的高等院校英語教學研究提供有力的幫助。
一、高等院校英語課程教學現(xiàn)狀
長期以來,我國高等院校的英語教學基本上采用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單一教學模式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未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
(一)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課程單一
由于非英語專業(yè)的英語課程教學作用和地位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教師沒有科學的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導致學生對學習英語感到茫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常常將完成教學進度作為主要教學目標,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也只是為了應付考試,很少對英語知識內容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和探索[1]。同時對于課程的設置,也缺乏細致的劃分,對不同專業(yè)的學生采用相同的英語教學內容和評價要求,學生往往無法真正意識到英語知識的學習對自身未來發(fā)展的重要意義。
(二)師資隊伍不完善,教材選用不當
很多院校在英語教師的配置上,常常將英語課程隨意的分配給教學任務少的教師,或是交給公共教師。也沒有對教師進行定期的專業(yè)培訓,造成教師的專業(yè)知識和教學方式無法得到及時的更新,導致整體師資水平不斷下降。同時,在教材的選擇上,很多院校采用的常常都是過時的教材,或是引進的外來教材,沒有根據(jù)本院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知識結構去進行科學的選擇,其教材內容也無法滿足學生的實際需要。
(三)教學方式枯燥、單一
目前,多數(shù)的教師都在沿用著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學生也只是機械的接收知識,很少自覺主動的去分析英語問題,也使得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不斷下降,常常對學習英語課程產生抵觸情緒。也有的教師往往只注重閱讀和翻譯,常常忽略了說和寫,對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沒有實質性的作用,學生走出學校后也難以正確的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同時教師也沒有適當?shù)睦矛F(xiàn)代媒體技術為學生拓展和補充英語知識。
二、提高高等院校英語課程教學策略
新的教學模式應體現(xiàn)英語教學的實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融合的原則,應能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的積極性,尤其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一)加強英語課程的實踐教學
雖然英語理論課程對學生學習和掌握英語知識有著關鍵作用,但是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發(fā)展和提高,還是要通過實踐課程去實現(xiàn)。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到學習英語知識對自身未來發(fā)展的意義,在學生熟練掌握英語基礎知識后,還要加強學生口語交流和實際應用能力的提高。多為學生增加一些英語教學活動,使學生能夠在輕松和諧的教學活動中,獲取英語知識掌握英語技能,也是其在學習應用過程中認識到學習英語的價值。同時,為了實現(xiàn)教育目標,教師還要根據(jù)實際教學情況制定出明確的教學方案和目標,科學合理的指導學生更好的完成學習任務,提高應用能力。
(二)轉變教學理念和方式
高等院校的學生數(shù)量往往較多,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采用統(tǒng)一的教學方式和評價標準常常會導致學生出現(xiàn)成績分化的現(xiàn)象,不利于學生整體英語素質的提高。因此教師必須要及時的轉變教學理念和方式實施分層教學[2]。例如:在開展聽力教學時,對于高層次的學生,教師要要求其在填寫出正確答案后,對聽到的內容進行翻譯,并總結出相應的聽力技巧;對于中層次學生,教師要要求其在填寫出正確答案后,對聽力內容進行大致翻譯;而對于基礎層學生,教師則要求其對聽力內容的關鍵詞進行提煉,并填寫出正確答案。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引導更多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來,也能夠促進所有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高,從而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和動力,促進其英語應用能力得到不斷提高。
(三)合理設置英語教學內容
在高等院校英語課程教學內容的設置上,對于不同專業(yè)的學生要設置不同的教學內容,要根據(jù)學生專業(yè)的特點,加強英語教學與學生專業(yè)課程之間的聯(lián)系,教學內容要有針對性,對于不同專業(yè)的英語教學要選擇不同性質的教學案例。對于教材的選擇和編寫也要充分考慮本院學生的知識結構和實際需要,不能盲目的選擇和修改。在滿足教學要求和學生實際需要的同時,盡量選擇較為新穎的英語教材。同時,各高等院校也要多為教師提供培訓和進修的機會,使教師的專業(yè)知識結構和教學方式能夠得到及時的更新,從而能夠為學生傳授更加豐富新穎的英語知識和技能。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隨著社會的進步其教育內容也在不斷更新,各高等院校的英語教師應該緊跟時代的發(fā)展步伐,不斷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和方式,并不斷的對教學內容和模式進行探索和完善,在督促學生熟練掌握英語知識的同時,還要引導其靈活的應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從而為學生未來學業(yè)、事業(yè)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關鍵詞:初中英語;微課設計;應用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7-270-02
“微課”作為一種嶄新的教學方式,正在日益深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教學活動中。對教師而言,微課將革新傳統(tǒng)的教學與教研方式,成為教師有效教學的強有力輔助手段。對學生而言,微課能更好地滿足他們對不同學科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微課必將成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
一、微課程
所謂的微課程,就是通過一定的網絡平臺,將教學的一些重點、難點、疑點以及考點等通過視頻錄制的形式以視頻教程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微課程的生產和發(fā)展在一定程度上對現(xiàn)有的碎花片的學習和網絡平臺上的學習方式的一種重新規(guī)劃,同時也是對現(xiàn)有教學以及教學理論的一種極大挑戰(zhàn),往往有著一定的針對性和自由性。往往微課程在一定程度上其最主要的聚焦點在與資源載體、資源容量以及其內容的指向上。所謂的資源載體在一定程度上更多的傾向于微型視頻資源,但是就其本質而言,這種所謂的資源載體有著文本形式的微課、音頻形式的微課以及網頁制作上的一些微課。資源容量是對資源內容的一個極大的衡量標準,往往其容量著重突出其微其小的特性。就內容志向而言,往往微課程發(fā)展的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則是其內容的知識點有著一定的針對性。
二、初中英語微課的開發(fā)設計與應用
1、選題上的設計。選題設計就是要對英語微課程開發(fā)的題目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這個選題設計往往是英語微課程開發(fā)設計的一個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英語微課程的選題要盡可能的簡練,有著清晰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概念,對于知識講解、教材解讀、題型精講以及考點歸納要有一定的分類,有針對性的進行一定的選題設計。如:學習八年級下冊Unit2Travelling中,主要是將旅游的內容,教師可在課前選擇一些景點的視頻資料,通過后期制作,播放給學生,在播放完成后,趁機向學生提問,要求學生采用英語介紹自己和去過的景點。通過這種方式,可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
2、時間設計。所謂的英語微課程設計,其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微。所謂的微,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小的意思。一般情況下,正常的英語課堂教學的時間為45分鐘,但是英語微課程的時間設計往往不超過10分鐘,有針對性有強調性的對英語課程的內容進行一定的調整,在短時間內注重突出其內容的精煉部分。如:在語法課、單詞課中,由于初中課文涉及的語法單詞較少,具有一定的重復性。如果教師反復講解,會使學生產生疲憊感。因此,教師可通過微課程的形式,往往在幾分鐘內就可播放一些單詞、句子微課程,帶動學生思考,進而歸納語法規(guī)則、強化記憶易混單詞等。
3、根據(jù)課程內容,合理導入設計。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利用微課程形式對課程背景知識進行展示,以圖文并茂的形式,通過短短幾分鐘的輕松愉悅的展示調動學生的課堂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此為以下課程內容的開展奠定基礎,確保課程的有效性。例如,在初中英語8年級上冊的Unit4Wideanimals這一單元中,由于此單元的主體是自然動物,因此,在此單元教學中,可通過PPT微課的形式,對一些動物進行簡單了解,如bear(熊)、giant panda(大熊貓)、zebra(斑馬)等,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利用網絡,收集這些動物及部分自然的影響資料,制成短片向同學展示,使同學更好的了解Wide animals,拓寬知識面,并增強英語學習的連接性。
4、合理設計情景。對于英語學習而言,合適的情景是學習英語的重要基礎,在合適的英語情景中,學生的英語口語、英語交際能力、英語語感等均可得到較好的鍛煉。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根據(jù)課程內容,設計合適的情景,提高學生英語運用能力。對于情景設計而言,在初中英語口語課、語法課中合理應用。如在八年級下冊Unit2Travelling中,“旅游”是單元主題,教學目標是使學生了解各國的著名景點。在課程中,教師收集一些景點的視頻資料,通過后期制作形成微視頻播放給學生,在觀看后,使學生對感興趣的地方進行提問,并用英語介紹自己喜歡的旅游景點,通過此種方式逐漸培養(yǎng)學生口語能力,并使學生掌握較多的語句。
5、教學過程結構的設計。該環(huán)節(jié)是一個較為復雜的環(huán)節(jié),英語微課程的教學過程不僅僅要有著一定的簡短性,同時還要有著一定的完整性,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就要有著對教學問題的提出、對教學活動的安排以及學生對問題的探究過程。就其實質性而言,完整的教學過程結構設計一方面就要對課題快速的引入,通過一種清晰獨特的課題進而吸引學生,使得學生有著一定的學習興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過對開門見山或者是設置懸念方式的一種采用;一方面就要使得英語微課程教學過程有著一定清晰的內容講授線索,有針對性的對重點、難點進行一定的解剖和分析;另一方面則要使得其教學有著快速的總結收尾過程,對于學生的知識點掌握有著一定的強化作用。
6、資源設計。要想真正實現(xiàn)英語微課程的成功設計,就要加強英語微課程的資源設計,使得英語微課程的設計上有著較為明確的主題和相對完整的教學結構,通過一種直觀上的視頻對教學的內容以及其教學過程有針對性的加強分析。進而對主題鮮明、結構緊湊以及類型多樣的主題單元資源包構建和對真實的微教學資源環(huán)境的營造。如在《My day》一課中,描述了Millie的學校生活,教師可根據(jù)把這個故事制作成微電影,讓學生更好的了解課文內容,增加課文直觀性。同時,寫作課中,教師應根據(jù)所布置的作文題目,利用微課程,合理呈現(xiàn)寫作要求。例如,當布置的寫作題目為我最喜愛的動畫片時,教師可制作一個微課程,列舉出學生喜歡的動畫片,并通過微課程展現(xiàn)這些動畫片給學生帶來的啟發(fā),以圖文、影片的形式代替教師的口頭描述,使作文要求更加明確,并使學生形成更好的寫作思路,提高教學效率。
結束語:英語微課程作為一種全新的視頻教學,能有針對性地講解教學內容,對學習英語有積極影響。當前初中英語微課程教學還處于發(fā)展階段,需要廣大教師深入研究,充分應用微課程的優(yōu)勢,結合初中英語學科特點和學生特點,不斷創(chuàng)新課程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從而實現(xiàn)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參考文獻:
關鍵詞:高校教學 動畫影視 本體藝術特點 民族化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8(a)-0036-02
1 動畫影視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自20世紀90年代始,全球文化產業(yè)進入快速增長期。當前,文化產業(yè)已普遍成為西方發(fā)達國家的支柱產業(yè)。美國電影出口額占世界電影市場80%的份額;日本動畫占全球市場60%以上的份額;中國對動畫的年需求量呈急劇增長態(tài)勢,是全球最具潛力的動畫市場。根據(jù)2009年7月通過的《文化產業(yè)振興規(guī)劃》,中國將重點推進文化創(chuàng)意、影視制作、動漫等文化產業(yè)。然而,中國作為文化資源大國卻是文化產業(yè)小國,在風靡的動畫世界如電影、電視、網絡、游戲等媒介中,國產動畫所占的份額極小,影響力也遠不及美國和日本動畫。這種市場競爭不僅僅具有經濟意義,而且也具有文化乃至政治意義。如何抵御外來文化的侵襲,加強國產動畫的實力,增加國產動畫的魅力,是一個具有強烈時代性、現(xiàn)實性與挑戰(zhàn)性的課題。
綜觀國內研究,尚存在的缺憾是:因為研究視角的問題,大多數(shù)研究關注動畫技術的發(fā)展,而忽視了動畫的敘事內容本身,因而對西方技術的片面學習只得其“形”而不得其“神”;對于動畫片的民族化問題探討得還不夠深入和系統(tǒng),從內容產業(yè)的角度出發(fā)就動畫民族化問題開展的研究也非常稀缺;國內動畫學界和實踐界在涉及動畫的“民族化”時,經常以“民族化”的范疇超越了動畫的本體屬性。因此,中國動畫在面對當今“全球化”時代的競爭和“影像”時代的機遇時感到無所適從。
因此,在這種大的社會氣候的影響下,在高校中,動畫專業(yè)、影視專業(yè)乃至藝術類專業(yè)的教學經常陷入一種先在慣性思維,即片面地強調文化的“民族化”,卻忽略了文化產品作為文化的載體的本體藝術特點,從而直接導致具有原創(chuàng)能力的大學畢業(yè)生人才的匱乏,這在很大程度上解釋了為什么中國的文化產業(yè)規(guī)模拓展得很快,但卻嚴重缺乏文化產品精品這一尷尬的現(xiàn)狀。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這種片面的、形式化的文化開發(fā)和藝術開發(fā),從本質上已經違背了內容作為文化產業(yè)的核心這一規(guī)律。
因此,我們不得不思考:中國動畫應該具備何種區(qū)別于其他國家動畫的特點?既然文化產業(yè)具備“內容為王”的產業(yè)特質,那么中國動畫的核心競爭力內容是什么?如果是歷史悠久的民族文化那么民族文化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又如何通過動畫恰當?shù)乇磉_出來?這些問題,不僅涉及到對于民族文化資源的甄別、分類和遴選,而且還因為動畫的媒介載體的緣故,密切地涉及到歷史文化與當下文明的接軌問題。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立足于內容產業(yè),對動畫的原創(chuàng)內容及民族化研究是目前動畫理論界中極為缺乏而又相當重要的論題,不僅關系到文化產業(yè)的發(fā)展和國家間的文化競爭問題,而且也關系到民族文化順利傳承和國家文化安全問題。
在高校的相關專業(yè)教學中,需要解決的問題主要有三點:(1)對長期以來片面注重技術和形式而輕視劇本的錯誤,以及片面地把文化元素作為道具簡單地陳列于影視文本中的錯誤傾向予以糾偏,使動畫的民族化和動畫的本體屬性密切結合。(2)在教學中,要廓清流弊,糾正重形式輕內容的錯誤傾向,加深學生對內容產業(yè)的認知度,并培養(yǎng)學習的原創(chuàng)能力。(3)借助大量案例,分析在“影像時代”和“全球化”時代,民族文化元素如何有效地與動畫實現(xiàn)歷史、時空的符號式對接。
本教改項目的研究對象是中國的動畫片(主要指電影動畫片、電視劇動畫片)。研究將通關注以美國和日本為代表的動畫生產大國的成功作品,對其中民族文化元素的有機融入展開比較和探討,進而反思中國動畫當前的困境,得出相關論斷和建議。研究大略分為以下幾個層面:(1)對“動畫民族化”作出概念界定,厘清研究現(xiàn)狀及問題;明確研究的對象、范圍及文本個案。(2)梳理世界動畫的發(fā)展歷程,分析動畫產業(yè)大國成功的原因所在,同時聯(lián)系中國的實際情況展開思考。(3)從內容產業(yè)和橫向維度上出發(fā),分析動畫創(chuàng)作走向民族化的必然趨勢和一般模式。(4)從歷史傳承和縱向維度上出發(fā),探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符號的現(xiàn)代視覺轉換與傳播的必要性與一般過程。(5)從動畫內容和動畫載體兩個方面入手,分析多種有效融合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的途徑。
因此,本項目呈現(xiàn)出以下兩個明顯的特色:(1)從藝術內容、藝術形式兩個方面探討民族化的具體實踐與方法,并從內容產業(yè)開發(fā)的角度提出問題與建議,對中國動畫的持續(xù)發(fā)展提供必要的理論參照和實踐支持。(2)采取內容比較的方式展開教學,結合美國、日本、中國三個國家的動畫影視作品進行理論的講解,形象、具體地說明優(yōu)劣、差異之分,并從中汲取經驗和教訓。
2 動畫影視課程教學的新路徑與新方法
關鍵詞:問題導學法;保險;教學
一、保險學課堂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的必要性
長期以來,保險學教學中對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突出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滿堂灌、注入式的教學方法基本上沒有改變,主要表現(xiàn)在傳授性教學多,啟發(fā)性教學少,教師喂得多,學生自己獲取的少。培養(yǎng)出來的大學生,工作能力差,一接觸實際工作中的具體業(yè)務和操作方法,感到無從下手,更不能利用所學知識舉一反三。未來教育過程的重點并不只是傳授知識,而更著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為他們一生的生存和發(fā)展打下基礎,這就需要改變整個教育和學習方式,由維持性學習轉變?yōu)轭A期性、創(chuàng)新性學習,即不僅教會學生接受現(xiàn)成的知識,更需要使他們學會怎樣吸取知識,并學會創(chuàng)新以解決未知問題。
二、對《保險學》課程課堂教學方法的探索與創(chuàng)新
目前,在內蒙古財經大學,金融學專業(yè)的學生都要上《保險學》課程,其他專業(yè)的同學可以選修。高校里存在一種普遍現(xiàn)象,無論必修課還是選修課,學生學習熱情不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較弱,缺少學習動力和興趣,不少學生是以無所謂、混學分的態(tài)度來對待課程學習, 課堂上不太集中精力聽課, 有的為了考各種等級證書干脆看與課堂無關的書或英語書。針對這種情況,我在講授《保險學》課程時就有意識地引入雙主體互動式教學方法,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為出發(fā)點, 著力強化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主體意識,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下面從課堂講學、問題探究、專題討論和案例分析等環(huán)節(jié)談談具體的做法:
(一)以學生主講補充教師主講
引導學生的自主性和合作式學習改變課堂教學由教師一人主宰, 甚至滿堂灌一言堂的方式, 給更多的機會讓學生主講。結合專題性講座, 對學生進行分組,每組負責一個專題, 每個專題講授一小節(jié)( 20 分鐘) , 主要是對該專題的主要內容和觀點進行介紹和解讀, 特別要介紹當前學術界或社會各界對這一論題的主要態(tài)度和焦點問題, 引導學生就這些問題進行課堂討論。這種由學生主講的模式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并學會自主性和合作式學習。各組成員需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收集資料、整理觀點、梳理和綜述問題、撰寫教學方案, 制作多媒體課件以及選優(yōu)秀代表擔綱主講等環(huán)節(jié)。同學們?yōu)榱酥v好自己的專題, 往往在上課前都會投入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來準備, 變壓力為動力, 充分激發(fā)了學習的主動性, 既經受了鍛煉和考驗, 也收獲了成長與進步。
(二)以專題授課替代對教材的簡單復述
為避免對使用教材的簡單重復, 在課堂內容的規(guī)劃和設計上, 采用專題講座的形式展開教學,每一次專題之后,圍繞特定主題共同探討。在遵循保險學教學大綱的基礎上, 主要設計了以下專題: 風險與保險、社會保險、人身保險、財產保險、車輛保險等。這些選題在保險學課程體系的框架內, 突出其實用性價值, 以關注實用性吸引學生,學生通過老師的講解發(fā)現(xiàn)這些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用途,這就增強了學生主動學習保險學的興趣和動力。
(三)案例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
保險學屬于應用類學科,因此, 在教學中要突出案例教學的比重, 引導學生深度思考,讓學生真正感到學有所用。在保險學課堂教學中調動學生現(xiàn)場參與的成功方式就是增強案例分析的方式和問題探討的力度。案例的選擇和問題的提出, 既可以由教師提供, 也可以由學生提供。課上,可以先由老師講授理論知識,然后教師針對理論知識結合精典案例把學生進行分組進行討論。課下由學生準備與所學理論知識相關的案例在下一次課上進行展示,仍然對學生進行分組,每組負責一個保險學案例, 每個案例10分鐘左右。形式不限,可以是傳統(tǒng)的PPT形式的,也可以是根據(jù)案情現(xiàn)場表演,還可以將案例拍成視頻。在我們的課堂實踐中,同學們更傾向于現(xiàn)場表演和拍成微電影的形式,他們課下自編自演自導,團結合作,分工明確,為了給大家呈現(xiàn)出精彩的案例,每組同學都認真地準備著,對與案例相關的重點或疑難問題進行反復的探究,同學們學習的熱情和參與性空前提高。通過這種學生自己動手做保險學案例的方式將課程的知識講解與案例分析相結合,使知識點更加突出,既能溫故知新,又容易引起共鳴,活躍課堂氣氛。
(四)突出“問題導學法”的運用
論 “問題導學法”是指通過創(chuàng)設特定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在解決面臨的學習問題中,主動獲取和運用各種信息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并從中構建出有意義學習體系的一種教學方法,采用設問、疑問、留問、提問的形式,將保險教學內容化成一個個問題,使問題經常存在于整個教學過程之中,它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積極思維,用以誘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并獨立掌握知識。下面舉例說明:
如講“風險概述”這一內容時,應以由表及里,從感性到理性為主線,設置成以下三個問題:1、什么是風險2、風險的表現(xiàn)形式有哪些?3、風險的特征是什么?(將以上三個問題貫穿在古語:“人有旦夕禍福,豈能自保!天有不測風云,人又豈能料乎?” 以及若干與風險相關的圖片,如南方冰凍雪災,膠濟鐵路出軌,汶川地震,三鹿奶粉等事件中啟發(fā)同學們思考)。同學們通過圖片結合所要思考的問題,層層深入,步步入扣,最后獲得與風險相關的知識――風險就是在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中客觀存在而又意料不到的事情,其表現(xiàn)形式可以概括為自然災害,意外事故,工作失誤等。
三、保險學課程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正確認識保險教學中教師的引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長期以來,教學中對教師引導作用的理解和貫徹存在著抽象、孤立、簡單化的認識,雖然教師在教學中起引導作用具有客觀必然性和必要性,但教師引導作用的存在是以學生的“學”而存在,這是一種辯證關系。在保險教學中不能單純運用一種講授法,只要能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發(fā)揮學生實際學習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達到學習最佳效果的各種教學法都能采用。保險教學中運用“問題導學法”,能夠將教為引導和學為主體這兩者真正統(tǒng)一起來,這是正確認識教師的引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的一次實踐活動。
(二)不斷調整師生關系,充分發(fā)揮各種教學方法的潛在效用。運用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需要有一個親切、和諧的師生關系。在教學過程中,不管是教師或學生提出問題,教師不能以強制、壓抑的氣氛去束縛學生的思維活動或注入式向學生灌輸知識,應該創(chuàng)設一個充分民主、平等的氣氛和環(huán)境,促使師生間心理協(xié)調一致,相互之間的言談舉止達到思想上、感情上、認識上的接近,然后去幫助學生理清思路,誘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并獨立掌握知識。特別是教師在回答問題時,說話態(tài)度要親切自然,其語言要充分體現(xiàn)啟發(fā)性、誘導性和可接受性,避免學生產生回避、抵觸的情緒,阻礙問題的解決。
(三)教師在保險教學中運用“問題導學法”連環(huán)導學的設問、疑問、留問、提問應做到“八要”:一要激感,叩擊心靈,講究思想性;二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逐層深化,講究邏輯性;三要一石二鳥,觸類旁通,講究有用性;四要因勢利導,點撥啟迪,講究啟發(fā)性;五要扣其兩端,活躍思維,講究靈活性;六要形式多樣,因人而異,講究針對性;七要新舊聯(lián)系,層層遞進,講究連貫性;八要巧設懸念,引人入勝,講究趣味性。
參考文獻:
[1]龔放.強化問題意識 造就創(chuàng)新人才.中國教育報,2004(4)
[2]金傳寶.教師如何提高發(fā)問技巧.外國教育研究,1998(2)
[3]潘世墨.在課堂講授中引入問題教學的探討.上海高教研究,1998(2)
[4]閻承利.教學最優(yōu)化藝術.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8
摘要:隨著全球一體化及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趨勢,銷售崗位不再單一的要求從業(yè)人員能夠具備營銷知識,掌握銷售手段,更加需要他們具有綜合素質,尤其是對英語的聽說能力上提出了很高要求。本文就面對高職學生如果把握銷售英語的教學內容重點和進行教學中所使用的方法進行深入的討論。
關鍵詞:高職學校;銷售英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物質產品需求的增多,催生了越來越多銷售崗位的出現(xiàn)。但這些崗位所需的從業(yè)人員大多不僅僅能面對國人,還要能接受更多的來自國外的顧客的咨詢與購買。這對他們的英語,尤其是聽說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高職教育是就業(yè)為導向,培養(yǎng)技術、管理、生產和服務人才的教育,英語教育也必然要體現(xiàn)職業(yè)化、實用性的特點。如何制定銷售英語的教學內容,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來培養(yǎng)綜合素質的銷售人才成為教學當中的重點和難點。
1. 教學背景
1.1 高職學生的英語水平
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自全日制高中、職校、技校,還有一部分來自社會的考生,生源質量相對較差。大多數(shù)學生入校之前,英語學習主要是為了應付高考,偏向在閱讀和寫作上進行訓練。聽力和口語應用能力及其匱乏。大多數(shù)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不高,之前的英語學習更像是完成任務,而不是真正喜歡這門學科,認識到英語在日后生活工作中的重要性。
1.2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ǎng)需求
高職學校以培養(yǎng)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為根本任務: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以培養(yǎng)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和培養(yǎng)方案,畢業(yè)生應具有基礎理論知識適度、技術應用能力強、知識面較寬、素質高等特點。其要求在培養(yǎng)人才的過程中,不再僅重視書本上知識的傳授,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放到了一定高度上。在教授英語的過程中,也要注意學生對于語言的靈活運用;在書本傳授的知識基礎上,更注重學生在實景下的應變能力,知識面的擴寬,整體素質的提高。
1.3 銷售市場的需求
現(xiàn)階段,銷售專業(yè)是需求較大的專業(yè),各類企業(yè)均需要,就業(yè)前景十分廣闊,歷年平均就業(yè)率達90%以上。我國市場積極的不斷完善,經滲入到各種各樣的企業(yè)里,不僅是外資企業(yè)、民營企業(yè),國有企業(yè)也都在講市場營銷,這方面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市場更需要有多元化的視角、有針對性的判斷和開闊國際化視野的專業(yè)應用型人才。這個崗位將面對的是全國乃至全世界各地的客戶。開設銷售英語這門課程的教學目的即希望學生通過學習,能夠熟練的運用英語和客戶客戶進行交流,掌握銷售過程中需要的基本表達法,對客戶的各種需求和疑問可以及時的滿足和解決。
2. 教學內容
2.1 常用表達式
在銷售英語的教學過程中,首先涉及到一些最基本的常用表達式包括:greeting a customer(問候客戶)、what to buy (買什么)、nitpicking(顧客的挑剔)、expressing compliment to the customer (恭維顧客)、saying sorry to the customer(向顧客道歉)、bargaining(討價還價)、payment(付賬)、after-sales services(售后服務)、 exchanges and refunds(商品調換和退錢),及complaining about services(投訴服務)。
這十個常用的表達式涉及的對話涵蓋了整個銷售和顧客購買過程中遇到的基本交流溝通的問題。通過這十個基本表達法的學習,學生能夠在今后的工作崗位面對國外客戶時完成基本的對話和溝通?;颈磉_法的完成也為之后情境表達的學習奠定基礎。
2.2 情境表達式
在不同的銷售環(huán)境面對不同需求的消費顧客,定會涉及到不同的詞匯和不同的專業(yè)用語,例如:ordering by telephone(電話訂購)、tea shop(茶葉店)、camera shop(照相機店)、 arts and crafts(工藝品店)、cosmetics shop(化妝品店)、flower shop(花店)、 car dealership(汽車專賣行) etc.在不同的情景下,設計一些基本的顧客咨詢和店員回應的對話,其中穿插一些新的詞匯。拿(tea shop)茶葉店為例:可涉及到不同茶類的詞匯 oolong(烏龍)、green tea(綠茶)、black tea(紅茶);對于實際的交流又可以學習到 what kinds of teas do you have? We actually have seven kinds of tea.之類相關場景的例句并有實際對話讓學生加以運用。使學生的銷售英語學習不表面、不空洞。
3. 教學方法
3.1 情境教學法
教師根據(jù)銷售英語的教學內容所需場景,在課前進行布置安排。借用銷售實訓教室或多媒體教室,準備各種銷售過程中所需道具(如衣帽、手機、酒類等)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種身臨銷售場景的感覺。學生在進入情境學習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在可以用英語表達的基礎上,還能夠揣摩當事人的心理,站在消費者和銷售者的角度上看問題、想問題,用兩者不同的語氣來闡述觀點。整個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題,通過學生對整個銷售過程的參與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使教學內容在銷售情境化的故事中得以完成。經過情境教學,學生今后在銷售場上,更能夠從容不迫的面對各種難題。
3.2 項目教學法
把不同的銷售場景作為不同的項目進行完成。每一個場景當中都會涉及到最初常用表達法時的十個從greeting a customer(問候客戶)到complaining about services(投訴服務)的環(huán)節(jié)。每個場景都在不斷地練習基本的十個表達法,對基礎對話不斷練習。在不同的場景中又根據(jù)所涉及的銷售鏟平不同,增加了更多的詞匯、短語和表達法。學生在不斷的對話練習中,慢慢進步。老師對學生在英語對話交流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作出指導說明,讓學生得到更快的進步和發(fā)展。
現(xiàn)今社會,高職院校應該根據(jù)市場需要,培養(yǎng)出更加國際化的人才。銷售英語也應當作為銷售專業(yè)學習的必備科目開設,使學生在一個更高的起點上開展今后的工作。(作者單位:江西旅游商貿職業(yè)學院)
參考文獻
[1]從悅,高職學生實用英語教學內容及方法研究——以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yè)為例,[J]. 遼寧省交通高等??茖W校學報, 2012, (4)
一、新教程的優(yōu)越性:
1、新教材的知識點帶有前瞻性,超前引入性和重復性。譬如,“a bit of”這個短語,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英語教科書第二冊(下),第59課上才正式學習,而編者早就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英語教科書第一冊(下),第72課的Workbook上提前導入了,體現(xiàn)的“張思中英語教學法”中的超前引入規(guī)則。類似的,還有“sad”一詞,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英語教科書第一冊(下),第84課就出現(xiàn)了,而該詞卻要等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英語教科書第二冊(下)第77課,才正式學習。再例如,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英語教科書第二冊(上),第23頁第三段引入“Work must come first”(工作第一)這個句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英語教科書第二冊(下),第95頁第6題,再次呈現(xiàn)“Work comes first”這一短語,進行復習鞏固,體現(xiàn)其反復呈現(xiàn)的思想。
2、新教材注重口語交際和語言表達能力地培養(yǎng),課文對話靈活化、多樣化,情景化。學習語言的目的就是為了交流和應用,加大英語口語教學力度,是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最佳手段。新教材在這方面的特點尤突出。課文對話旨在構建生生交際的形式,提供語言會話的模式或情景。譬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英語教科書第二冊(上)第21課,Part1要求學生看圖介紹各個單位的方位,Part2是一則針對詢問方向內容的簡單對話,課文僅僅提供了介紹方位和詢問方向的組織模式,并沒有具體要求,新版教材之所以這樣設置,不但便于學生進行自主交互式的學習,而且可使教師針對學生的不同基礎有的放矢的開展異步教學。
3、新教材注重東西方文化的差異,適度點撥學生注意語言用語規(guī)范。英語交流中的困惑,不僅表現(xiàn)在詞匯量的多與寡,還表現(xiàn)在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上。新教材注意在原教材的基礎上增加了一些跨文化交際方面的內容。除了原教材中有關中英文姓名的差異、接受禮物時的差異以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英語教科書第二冊(下),還在仲秋節(jié)這一單元增加了感恩節(jié)的內容,講仲秋節(jié)(The Mid-autumn Day)同時進行感恩節(jié)(The Thanksgiving Day)的介紹,這樣學生可以通過對比了解兩個秋天節(jié)日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既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又增強了學生的文化意識。再如在這冊書的On the farm這一單元,既介紹中國的農場,也介紹美國的農場,也是為了讓學生區(qū)別不同國度的人文風情。西方人一般重視個人的隱私,他們不愿意別人問及有關自己年齡、宗教、收入、婚姻狀況等情況。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英語教科書第二冊(下)第35課,課文注釋有關西方的忌諱話題的注解。
4、新教材的對話與課文情景創(chuàng)設,更加貼近生活化。舊教材第一冊(下)介紹了一種玩具frisby,新教材換成了溜溜球yo-yo。新教材在食品上增加了coke(可口可樂),porridge(粥,稀飯),dumpling(水餃),tofu(豆腐)等新詞。另外,新版教材第一冊還增加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名片介紹的內容,通過名片的內容可以做多種與職業(yè)、地址、工作單位、電話、傳真、電子郵件等內容的有關練習。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英語教科書第二冊(上)第10單元,則通過一個虛構的搖滾樂隊(a Swedish Rock Band)“YESTERDAY”,介紹了音樂、旅行等內容,這適合現(xiàn)在崇尚現(xiàn)代音樂的小歌迷的心理。第5單元,利用有關動物園的話題,操練有關提建議的話題,像“Don’t feed the animals”(請勿投喂動物)、Let’s make it half past nine(讓我們定在九點半)等。第12單元,談論世界和中國各大城市的氣溫狀況。第二冊(下)第28單元,把著名電影大片《泰坦尼克號》的劇目搬上了教材,實在是別出心裁。這些都是生活中經常發(fā)生、經常接觸的情景,真實、實用,有利于學生學以致用。
關鍵字:職業(yè)學校 烹飪飲食營養(yǎng)與衛(wèi)生 教學方法 創(chuàng)新
烹飪飲食營養(yǎng)與衛(wèi)生在職業(yè)學校中占據(jù)重要地位,需要學生掌握基礎營養(yǎng)衛(wèi)生知識的同時,提高科學搭配飲食的操作水平,為解決現(xiàn)實存在的衛(wèi)生與營養(yǎng)問題奠定基礎。因此,需要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從課程的特點出發(fā),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有效的組織教學。
首先整個教學分為兩大塊:
(一)理論教學。烹飪營養(yǎng)衛(wèi)生學的理論教學本著“必需、夠用”為度,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在保證基本內容的科學性、系統(tǒng)性的同時,注重與專業(yè)相關的基本技能的培養(yǎng)和訓練。教學內容是以掌握基本概念、強化應用、培養(yǎng)能力、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為教學重點,輔以形象的幻燈、多媒體教學、課堂討論、綜合分析等教學方法,其目的再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動手能力。
(二)實驗教學。同時開設《營養(yǎng)配膳與制作》的實驗教學,密切營養(yǎng)與衛(wèi)生理論和烹飪實踐相結合,貫徹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實驗課著重開設營養(yǎng)配菜、配點、配餐;膳食和菜點的營養(yǎng)衛(wèi)生質量的評價;食譜、快餐、套餐、筵席設計的營養(yǎng)原則和方法;針對某些特殊人群進行營養(yǎng)配膳與制作等。以強化應用、培養(yǎng)能力、提高學生素質為教學重點。
其次是教學中還需要特別注重以下幾點:
(一)改革課程,創(chuàng)新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進行教學活動的指導和依據(jù),因此需要對教學目標進行創(chuàng)新。烹飪飲食營養(yǎng)與衛(wèi)生是一門基礎的認知課程,需要讓學生掌握營養(yǎng)學基礎、烹飪原料的營養(yǎng)特點、平衡膳食、滿足不同人群的營養(yǎng)需要、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及其預防、食品的衛(wèi)生與管理、餐飲企業(yè)衛(wèi)生管理等內容。因此,不僅要將基礎知識的學習作為學校目標,還要訓練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增加學生感官的認識,通過實驗實訓加強對知識的理解與應用。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烹飪飲食營養(yǎng)與安全是一門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密切的課程,因此教師要根據(jù)這一特點,合理的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加強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此外,還需要借助多媒體技術,給學生提供自然感知的機會,在多媒體課件的指引下,模擬實景講授,真正的將知識理解和吸收,做到學以致用。
(三)結合需求,豐富知識
烹飪飲食營養(yǎng)與安全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課程,因此要做到與時俱進,關注社會的需求,不斷拓寬知識的模塊,豐富知識體系。例如,在當今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使肥胖成為一個難題。因此,需要借助該課程對這一現(xiàn)象進行解釋,并制定相應的解決措施,使學生真正的了解學習知識的重要性。
(四)加強實訓,提高能力
在烹飪飲食營養(yǎng)與安全課程教學中,不僅要重視基礎知識的講解,還要根據(jù)課程操作性和實踐性強的特點,進行一定的課程實訓,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根據(jù)教學的內容編制不同的實訓任務或者是項目,充分的訓練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可以設置對特殊人群編制健康食譜的任務,利用所學服務社會。
(五)拓展思維,鼓勵創(chuàng)新
烹飪既是一門課程,更是一門藝術和文化,因此需要將其傳承和發(fā)揚,因此要明確學生對該課程的認識,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和技能,提高審美意識和營養(yǎng)配膳意識。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給學生提供機會,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不斷設計科學的、營養(yǎng)的飲食規(guī)范,進而滿足現(xiàn)代人生活的需要。
(六)明確定位,加強道德修養(yǎng)
民以食為天,因此飲食是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必需品,就職業(yè)學校的學生來說,學校烹飪課程要本著未來飲食專職人員的原則,做到認真負責,保證食品的安全衛(wèi)生。因此,在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時,教師要加強對學生道德素養(yǎng)的重視,提高其飲食健康和安全的認識,并根據(jù)未來工作崗位不同的需求,講解不同的質量衛(wèi)生控制點,進而滿足職業(yè)發(fā)展的需求。
以上僅就烹飪營養(yǎng)學課程提出一些淺見。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營養(yǎng)健康問題將愈加關注,烹飪與營養(yǎng)教育專業(yè)也在與時俱進,在調整和創(chuàng)新中不斷發(fā)展,營養(yǎng)學課程也要根據(jù)應用型本科建設的要求,不斷地探索、改進,從理論到實踐全面提高學生綜合應用知識和實際操作的能力??傊?,在《烹飪飲食營養(yǎng)與衛(wèi)生》的教學中,教師要擺脫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束縛,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和改進,在對理論知識進行講解的同時,還要開闊學生的視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強對實際生活中的事例聯(lián)系,提高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海震.激活《烹飪營養(yǎng)與衛(wèi)生》課堂教學的集中方法[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8(05)
[2]陳明之結合實際進行烹飪營養(yǎng)學課程的教學優(yōu)化[J].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 2008(20)
[3]鐘厚堯.針對學生心理特點淺談《烹飪營養(yǎng)與衛(wèi)生》教學[J].福建輕紡, 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