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中西方教育的差別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委婉語;社會價值觀;文化特征
【中圖分類號】 H3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4244(2014)06-292-1
人們在交際和交流中希望找到一種合適的表達方式,即使雙方能夠順利完成交際,又使雙方感到此次交際是愉快的。
完成了理想的交際任務,委婉用語就是實現這一理想交際的合適的表達方式。它是使用較含蓄的語言表達各種強烈的、難以啟齒的話語。這種委婉用語是人們在一定的語境中選擇語言文字的結果,通過有意偏離常規(guī)形成各種修辭格,或者通過違背合作原則產生會話含意。這樣便豐富了語言的表達方式,實現獨特的修辭意義,產生獨特的語言效果。以下將通過委婉用語在修辭格上的體現和違背合作原則的情況,簡要分析委婉用語在言語交際中的重要修辭意義和語用價值。
漢民族的傳統(tǒng)觀念之一,是受儒家思想影響的中庸和諧思想,有時也稱為和諧之道。所謂中庸和諧思想,就是 主張為人處事要采取不偏不倚、公正和諧的公允態(tài)度,反對固執(zhí)一端而失之于偏激、片面的思想和做法。為符合中庸和諧的要求,現代漢語中也存在著大量的婉轉語,用來避諱那些不便直說出來的詞語。
一、死亡委婉語的表達體現中西方文化差異
漢文化注重死亡的社會價值,必要時舍生取義,所以漢語中稱英雄勇士之死為“永生”、“捐軀”、“殉國”、“犧牲”、“永垂不朽”、“流芳百世”等。而西方文化則注重個人愿望的實現,希望死后能與上帝同在,哪怕是英雄的死也是完成了上帝賦予其拯救他人的使命,如lay down one’s life(躺下)、fall(倒下)、be present at the last roll call(出席最后一次點名)、fire one’s last shot(射出最后一發(fā)子彈)等源于軍旅生活的委婉語也大都不帶悲壯色彩。
二、委婉語體現的不同宗教差異
中國是一個有多種宗教的國家,中國人民在宗教上從來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信仰,對于漢文化來說,佛教和道教的影響比較大一些。同樣以“死”為例,道教的宗教思想,反映的是達觀、淡泊的生死觀,追求的最終目標是生命不死、習化成仙。道家否認世間萬事萬物的差別,認為人從“生”到“死”沒有極端差別,只是“隨物而化”,于是人死婉稱為“物化”,以及“隱化”、“遁化”等。
西方人一般信奉基督教,比較注重贖罪,以便使靈魂得到拯救,升入天堂與上帝同在。如上帝用泥土創(chuàng)造了人,因此人死去也就應該“to return to dust/earth”(歸于塵土);人生來就是有罪的,為了贖罪,因此死去就是“to pay the debt of nature”(償清欠大自然的債務);上帝是萬物之主,人死后就得“to be called to God,to answer the final summons”(被召到上帝身邊),并且要“to hand in one’s accounts”(上交自己的帳本),如實匯報一生的所作所為,聽候上帝的“the last judgment”(最后審判),正因為此,人生在世,只有積德行善,死時才能“to go to a better world”(到一個更美好的地方去),即“to go to heaven /paradise”(進入天國),然后就能“to be with god”(與上帝同在),因而感到“to be at peace”(心神俱寧)??梢姡捎谧诮涛幕尘暗牟煌?,英漢委婉語在表達上差別還是很大的。
三、委婉語體現的不同審美差異
中西方對身體胖瘦的審美觀有著不同的取向。中國傳統(tǒng)審美觀比較注重“胖”的審美價值,“胖”往往使人聯(lián)想到殷實富足的生活,而被婉稱為“壯”、“豐滿”、“富態(tài)”、“福相”、“發(fā)?!薄9糯伺畧D女子臉部輪廓都是非常圓滿;對男性的要求也重在“壯”。
可在西方,胖的往往是窮人,健康、精干的往往是富人,因為他們有錢為健康投資。人們通常用well?stacked,pleasingly plump、nicely plump,well developed等詞來代替fat(肥胖)。而skinny(過瘦,皮包骨頭)和fat一樣,都是貶義詞,一般用delicate、slender、slight、slim、spare、svelte、willowy等詞婉而代之。中西方對膚色美也有不同看法,中國人喜愛皮膚白皙,忌說皮膚“黑”,而婉稱“深”。
四、委婉語體現的不同社會價值觀
中國的文化重整體,重“義”,重協(xié)調,重內省。早在中國古代,就有文野之分,文野之分中的“文”指的是“文明”,而“野”則是“野蠻”。荀子說:“不敬文謂之野”,(不尊重文明就是趨向粗野)、“不敬文謂之瘠”(不尊重文明便意味著走向淺薄)、“賤野而羞瘠”。而美國文化模式屬工業(yè)經濟型,以個人主義為中心,注重獨立與進取,不迷信特權與傳統(tǒng)?!彼麄冎貍€體,重“利”,重進取,重外律。因此,英美文化中體現出的是“輕老”的價值觀和追求創(chuàng)新的精神?!拜p老”的文化使“老”成為西方人禁忌的詞匯。它意味著思想僵化、知識老化、遲鈍、愛嘮叨、固執(zhí)和任性等,“老”被賦予了一層貶義。因此,英美人士一般用senior citizen、elderly people、elderly 等委婉語來稱呼上年紀的人。然而,這些委婉語的使用并未減輕老年人承受的文化偏見帶來的的家庭和社會壓力。于是西方很多老年人常常對東方文化中“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流露出羨慕之情。
五、小結
【關鍵詞】唯物史觀;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中西文化差異
一、唯物史觀中的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社會存在的性質和變化決定社會意識的性質和變化。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作用。其中,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作用是第一位的,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是第二位的,其中承認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是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歷史唯物主義既反對抹殺社會意識起作用的形而上學機械論,也反對把這種能動作用加以夸大的歷史唯心主義。
二、中西方對未成年孩子戀愛態(tài)度的天壤之別
(一)中國的絕對禁止。當中國家庭的孩子到一定年紀的時候,父母就會明令禁止其早戀,并且時刻告訴孩子早戀的危害,在學校,早戀也被視為影響學習的第一大殺手,在中國中學生的校級校規(guī)中就有一條是“禁止談情說愛”更有嚴厲的學校為了防止學生早戀而做出“男女生距離不得低于5厘米”“男女生不得同桌吃飯”的雷人校級校規(guī)。在中國,在18歲以下的青少年以及他們的父母,老師,學校中間都籠罩這一層“早戀猛于虎”,“談早戀色變”的氣氛。
(二)西方的不干涉甚至鼓勵。而在美國等一些西方國家,十幾歲的孩子親吻,擁抱,談戀愛都被視為正常,相反西方人對中國學校限制學生戀愛視為非常不可理解之事,事實上在西方“早戀”一詞根本不存在。父母們更加不會去干涉子女的戀愛,戀愛中的青少年們會大方的把自己的對象帶回家向父母介紹,而父母們也在自己孩子的年紀就有了戀愛,他們會互相交流分享彼此的故事。
三、從唯物史觀角度具體分析差別原因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中西方不同的地理環(huán)境決定其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的差異。俗話說“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中西方社會,人口因素,生活方式決意識的差異歸根于其社會存在的差異,下面就從唯物史觀的角度來分析為什么中西方在對待青少年戀愛問題的態(tài)度有如此大的差別。
(一)經驗與體驗。中國的文明發(fā)源于河流,人們自給自足,生活相對安穩(wěn)不需要再去跋山涉水地探索尋找生活物資,取而代之的是人們在安穩(wěn)變化不大的生活環(huán)境中學會了經驗積累,并且一代接著一代地傳遞下去,幾千年來人們平穩(wěn)祥和的生活與這些祖祖輩輩的經驗是分不開的,例如對農業(yè)乃至日常生活作息都起著很大作用的二十四節(jié)氣。這是因為經驗與中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才使得中國人做事都喜歡與經驗扯點關系,中國孩子的父母是這樣教育他們的,他們的鄰居,同事,朋友也是這樣教育孩子的,而相信這樣教育下長大的孩子也會以相同的方式來教育他們的下一代。此時禁止未成年孩子談戀愛潛移默化地成了一個教育經驗,農耕文明基礎上生活的中國人對經驗近乎迷性所以這樣的經驗當然讓人深信不疑而口口相傳。與中國安定平穩(wěn)的生活環(huán)境不同,西方的文明發(fā)源于大海。大海的神秘莫測和變幻多端總是讓人們捉摸不透從而激發(fā)起人們不斷探索不斷求知的欲望,人們沒有辦法去積累太多固定有用的經驗,只能不斷地去摸索去體驗。所以相對于中國人,西方人不那么迷信經驗,在他們身上更多地是一種勇于嘗試勇于探索的精神。在未成年孩子談戀愛的這個問題上,西方家長不喜歡把自己或是別人的經歷套在孩子身上而是更愿意讓孩子們自己去體驗自己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他們不會覺得孩子談戀愛是什么不合適的行為,他們很尊重孩子的個人情感并且把孩子談戀愛看作是人生的必修課。
(二)觀念的差別。農耕文明上生活起來的中國人安分守己,思想觀念比較保守,對婦女的比較重視,在中國的封建社會,男人可以三妻四妾,但是女人就被要求除非丈夫去世改嫁,否則一輩子只能忠誠于一個男人。女子初嫁,如果被發(fā)現不是處女,是要會遭到恥笑和詬病的,嚴重甚至還會退婚。中國長期的封建習俗深深的影響了中國人的文化觀。談戀愛難免有肌膚之親,當今中國雖不似封建社會如此重視女子的,但女子在出嫁是“清清白白”還是會給不論婆家還是娘家一個極大的欣慰。相反商業(yè)文明下觀念開放,不拘泥舊俗禮節(jié)的西方人則對女子的不那么重視,特別是到了現代社會整個西方世界似乎對“性”都比較開放,所以即便未成年人由戀愛引發(fā)了肌膚之親,只要不造成違法,都是可以理解的而不會受到干涉的。
(三)對孩子學習的態(tài)度。問了很多家長和老師為什么三令五申地禁止未成年學生談戀愛,筆者聽得最多的回答是害怕影響孩子的學習。中國人口基數大,緊接而來的便是就業(yè)壓力大。而在當今中國的制度下考試成績便成了謀得一份好工作的敲門磚。而對于心智尚不成熟的未成年學生,戀愛在情緒上的造成波動,進而會對學習成績的影響,家長們煞費苦心地一步步為自己的孩子計劃好未來。而在西方國家,家長們根本沒把孩子的學習放在第一位,覺得學習并不是一切,所以又何來戀愛影響學習一說。西方的家長更希望自己孩子能學到自己喜歡的東西,能在實實在在的能力上有所提高。更別說戀愛對學習的影響了。
四、結語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中西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決定了其不同的文化。發(fā)源于河流的農耕文明,使得中國人保守內斂,安分守己,家庭觀念和群體意識很強,注重經驗教育而發(fā)源于海洋的商業(yè)文明使得西方人獨立開放,勇于探鎖,更注重個體的感受和生活的體驗。這些生活背景和生活觀念發(fā)展到現在又造成中西雙方國力,國情的不同。因此在對待為成年孩子的戀愛問題上中西雙方的態(tài)度會有如此大的差異。就這個差異,我們無法去評論誰對誰錯,誰的得當誰的不合適,只能說因為不同的社會存在造成的不同的生活背景和生活方式所以就有了不同的意識和觀念。
【關鍵詞】 中西方文化差異;小學英語學習;對策
什么是文化?文化這個詞我們很難給它下一個準確的定義,世界各國情況不一樣,給它下的定義也不同。大體上可分為廣義和狹義的文化,人類在社會各個階段發(fā)展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所有財富,包括物質方面和精神方面的,這就是廣義的文化。而狹義的文化則是指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所形成的人與人之間的各種關系、各種生活方式以及在長期生活中所形成的各種風俗習慣等。美國的一位教授查斯頓在講授狹義文化時提出了44個方面的內容,如家庭、教育、職業(yè)、身勢語等。
一、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性
1.文化傳統(tǒng)的不同。中西方的傳統(tǒng)文化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具體來講,這種差異性主要表現在觀念文化和交際文化方面。比如中國與他人交流講究含蓄,而外國人則比較直接豪爽。在中國很在意客隨主便的習慣,而外國人很難理解這一點,他們喜歡直接表達自己的想法,就像主人問客人想喝點什么,中國人總是回答“隨便”,但是外國人很害怕這樣的回答,他們覺得直說就好。其實這也是有根源的,中國幾千年文化,傳承以農為主,生活節(jié)奏比較慢,從而形成了含蓄內斂的禮節(jié),相反,英美等西方國家較早的進入了工業(yè)社會,生活節(jié)奏很快,因此就養(yǎng)成了直爽的交際習慣。
2.生活習慣的差異。除了文化的不同,最為明顯的差異還表現在生活習慣中,尤其是風俗習慣差異性很大,因此在跨文化交際中常常出現生活習慣上的矛盾。在我國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仍然有一些習慣用語難以改變,就像見面打招呼的時候,總是習慣說“你吃了嗎?”,“你去哪里?”,這些口語習慣在西方人看來,會很反感,他們覺得問去哪里似乎侵犯了隱私。
3.價值觀念的迥異。隨著西方文化的不斷滲透,時間就是金錢,注重保護人權等觀念已經被人們所接受,但是在大部分的價值觀念的取向方面還是存在較大的差異。比如,在相互交換禮物方面,中國人看重的是禮物的價值,而西方人更注重的是禮物的內涵,雖然禮物小但需要情誼真。這種價值觀念也和中西方社會的經濟體制有一定的關系,西方人的特點就是公私分明。
二、小學英語學習現狀
由于英語的語言特點和漢語有很大的差別,小學英語的學習普遍存在很多的問題。首先,學習者在學習時缺乏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以及對中西方文化知識的掌握,對于語言的學習而言,語言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和文化知識的領悟對于學習者起著關鍵的作用,因此我們要為學習者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并且提供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其次,學習者在學習時缺乏正確的語言意識以及良好的語言習慣。有部分學習者在學習時只是單純的一字一句的進行互譯,缺乏對漢語和英語語言的邏輯習慣的了解,長此以往導致語言表達不清,使人難以明白。再次,學習者的學習水平參差不齊,對英語知識的掌握程度相差很大。除此之外,直接關系到學習者學習水平,小學英語學習的教學模式單一,很多學校的教師只是單純的傳授課本的知識,而忽視對中西方文化差異的教學以及學習技巧的指導,對學習者小學英語的掌握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三、中西方文化差異下小學英語學習的對策
1.放棄單一的英語學習方式,提高小學英語學習效率。正確的小學英語學習策略是提高小學英語學習水平的關鍵,但是由于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大多數學習者已習慣于被動地接受老師講解的小學英語知識及學習方法,而不能積極的調整學習策略,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如有的學習者把學習小學英語的大部分時間花在對單詞的簡單重復機械的記憶,知道了單詞的意思,但不了解這個單詞背后的故事,不能全面的把握其準確的含義。因此積極探索適合自己的科學正確的學習策略成為小學英語學習的關鍵。
在構建小學英語學習策略時,學習者要正確分析中西方英語文化知識的差異性,豐富小學英語學習的內容,尤其是增加對英語文化知識的學習。英語文化知識的學習不僅可以幫助學習者放棄單一的學習方式,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而且還可以提高小學英語學習的效率,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英語文化知識,領悟英語文化知識的內涵,進而實現小學英語學習的真正目的。
關鍵詞: 初中英語教學 中西方文化差異 文化滲透
一、引言
語言是文化的產物,與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語言本身就是一種文化,人們往往會把語言作為反映民族文化的鏡子。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文化差異,因此會存在語言的差別。例如:英語中的lucky dog指幸運兒,old dog指老手,漢語中“狗”常表示貶義,如“狼心狗肺”、“走狗”、“狗仗人勢”等。這正說明了語言和文化的密不可分。因此在英語教學中,尤其是初中英語教學,教師除完成必要的語言基礎知識教學外,要增加英語的文化含量,同時把英語中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傳授給學生,使他們在學習語言的同時,能跨越中英文化的差異及障礙,有效理解其語言現象。
近年來,我國對語言教學中的文化滲透越來越重視,但在日常教學中,有些教師急于讓學生掌握課本知識,不能很好地傳授西方文化,只是抓住課本,把教材中的一些例文、例題進行語法的分析。本文針對初中英語教學中文化滲透的現狀進行了反思。
二、初中英語教學中文化滲透現狀
在我國初中英語教學,一些教師把重點放在語法、詞匯的記憶、句型的分析上,忽略了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在“應試教育”的沖擊之下,教師也不得不把學生的考分放在第一位,從而無暇顧及西方文化在教學中的滲透。
三、在英語語言教學中西方文化的滲透
中西方文化差異往往影響學生正確理解英語中的詞義、句義、習語等,因此在初中英語中滲透這些文化差異的知識尤為重要。
1.通過地理文化差異滲透文化意識
各國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氣候條件各異,因此文化就會有很大差異。如:對于中國人而言,由于所處地理位置的關系,一般“西風”、“西北風”指的是冬季凜冽的寒風。而英國人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因此對west wind的聯(lián)想總是暖暖的。因此英語教學中必須滲透相關的地理文化。
2.通過習俗文化比較滲透文化意識
(1)中西不同的寒暄問候
西方人一般打招呼都用Hello,Hi,更親切的可以用“How are you?”,西方的寒暄忌詢問對方的私事。而在中國見面常問:“你要去哪?”“多大了?”“結婚了嗎?”等,這類的問候常常會引起外國朋友的誤解,因為他們認為這些問候干涉?zhèn)€人自由。因此,教師給學生進行適當的文化補充,將有利于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提高。
(2)答謝語的不同
“Thank you”在英語中的應用比漢語中的“謝謝”要寬泛很多,不僅用于社交場合,更是家常用語,如朋友之間、師生之間、父子之間,只要存在感激就可以用“Thank you”,甚至在拒絕別人提供的方便時也可以用“No,Thank you.”。例如:“A:Would you like a cup of coffee?B:No,Thank you.”
(3)電話用語
在信息時代,電話是一個重要的日常交際手段?!癕ay I speak to somebody?”“Is that somebody speaking?”是西方人的電話常用語,用“This is...”作為回答。而中國人則常常說“我找某某,你是誰”等。由此可見,學生如若不了解其中的文化差異,必將鬧出笑話。
語言本身就源自于生活,教師要把這些日常生活用語的差異融入英語教學中。這樣學生不僅可以靈活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而且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文化的學習不是一朝一夕的,教師要鼓勵學生多渠道攝取文化養(yǎng)分。21世紀是信息時代,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觀看有關電影,通過觀看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并從中熟悉西方人的日常生活、應答方式及內心感情。
四、結語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加強自身的語言和文化素質,加強中西方文化差異的比較,積極正確傳播解釋西方國家及其民族文化,加深學生對文化的理解,讓學生在語言中學習文化知識,在文化環(huán)境中理解語言知識,從而具備跨文化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會靜.論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滲透.山東師大外國語學院學報,2001,(1).
[2]黃志華.淺論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滲透.教法研究.教育教學論壇,2011,(18).
[3]顧菊華.試論文化滲透與??朴⒄Z教學.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2,(8).
中國藝術和西方藝術的發(fā)展與演變都猶如燦爛的星河,達到了相當的高度,卻各成一體。造成這種差別的原因有很多,民族發(fā)展脈絡、地形地勢、自然環(huán)境、社會體制等等,但這些依然是表面因素。深層次上講,這取決于不同的文化認同感和,形成了不同的審美。整體上看,中國藝術與西方藝術主要存在以下差別。
中國藝術繪畫重在寫意,包括意象、留白,繪畫藝術中的事物并沒有科學的標準,而是受人文思想的影響,寫的是意境、境界,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而西洋藝術繪畫,追求造型的準確,強調透視、色彩的真實形象,是一種寫實的藝術表現。
齊白石蝦圖,是中國水墨畫寫意之經典。重在畫蝦,卻未畫水,墨跡間的留白,給人以充分的想象,襯托出蝦在水中欲動還靜栩栩如生的意境。其高超的筆墨技巧,運用宣紙和墨收放自如,將蝦之質感刻畫得淋漓盡致。這種水墨渲染的藝術表現形式,體現出藝術家的審美直覺,其“心物統(tǒng)一”的藝術境界與中國長期以來的儒家、道家思想是分不開的。
意大利藝術家達?芬奇作品《最后的晚餐》標志著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創(chuàng)造的成就,作品通過色彩和光的運用,構圖和諧生動,畫面中人物的面部神態(tài)、肢體動作有的驚恐、疑慮,有的憤怒、激動,刻畫得惟妙惟肖,真實自然,畫面生動,運用宗教題材與宗教文化表現了這一緊張不安的圣餐場面。
對于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中國自古強調中庸之道,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主張?zhí)烊撕弦?,道法自然,強調人應該順應自然,主張?zhí)斓睾椭C。而西方《圣經》中說上帝七天造萬物,上帝是神,人類對神充滿敬仰與虔誠,而上帝的形象依然是人形。
因此,中國多為山水花鳥畫,體現雄偉浩瀚的山河或是秀氣靈動的生靈,運用濃、淡、干、濕、焦五墨,勾、皴、擦、點,暈五技,畫中的人物通常十分渺小,源于中國強調人與自然的調和,追求和諧之美。
而西方最初以人物為創(chuàng)作對象,以神學和宗教為主題,表現著神對自然的支配和對人的關懷。拉斐爾的《圣母像》雖然已經體現在母愛和人性,但仍是高高在上,充滿著神的光芒,為自然的主宰,這也體現了西方思想人是自然的主人的觀念。
從表達方式上講,中國藝術的媒介是筆墨,而西方藝術的媒介是光。中國畫十分重視筆墨,墨是中國古代繪畫的重要媒介,墨無非黑白,不偏不倚,不張揚,正如源遠流長的中庸思想,低調內斂,強調含蓄。而西方油畫的重要媒介是光,運用物理光學、透視學等科學手法進行創(chuàng)作,追求光感和光影層次的寫實,在神學的基礎上運用自然科學和理性的思考進行創(chuàng)作,因而被稱為科學藝術。
《長江積雪圖》呈現了大江兩岸,白雪茫茫,山林林立,勁松挺拔的磅礴景象,并未刻意用色或描摹白雪,所謂用墨點精,加以留白,給人以漫天飛雪,世間蒼茫的感受,給觀者帶來一種凜冽孤寂的視覺沖擊力,實為中國山水畫之典范。
[關鍵詞] 中外電影; 思維方式; 文化差異; 語言特點
基金項目:本文系山東省研究生教育創(chuàng)新計劃項目“網絡環(huán)境下非英語專業(yè)研究生英語教學中跨文化語用能力發(fā)展研究”(項目編號:SDYC);山東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項目“多媒體網絡環(huán)境下的大學英語跨文化教學研究”(項目編號:2011GG055)。
卡爾?普利布蘭姆在《思維方式之矛盾》中指出:“世界各民族之間的相互理解與和睦的關系之所以受到阻礙,不僅是由于語言形式的復雜多樣,更是由于思維模式的差異,就是說,是由人們確定知識來源和進行有條理思維方法上的差異所造成的?!盵1]而根據思維方式,思維學“可以細分為抽象(邏輯)思維學、形象(直感)思維學、靈感(頓悟)思維學”[2],它在很多藝術領域都有深遠的影響,比如對電影就有一定的表現作用。
電影是一面鏡子,是社會文化生活最直觀、最生動的反映。電影中人物的矛盾沖突,劇情的婉轉曲折,都必須通過豐富的語言形象地表達,觀眾可以融入其中去身臨其境地感受它的語言、思維以及文化。在英文原版電影中,無論是故事的敘述、情節(jié)的發(fā)展還是人物關系的變遷都有很多和中式思維不太相同的地方,這就需要我們對中西思維方式的差異有一定的了解。
一、中西思維方式在語言特點上的差異
關于東西方民族在思維方式上的差異,賈玉新先生認為,西方民族的思維模式以邏輯、分析、線性為特點,東方民族的思維以直覺的整體性與和諧的辯證性著稱于世。“西方人見長于分析和邏輯推理,因此思維模式呈線式;而東方人長于整體式,他們富于想象和依靠直覺,因此可以講是一種圓式思維模式?!盵3]從語言邏輯思維的角度看,東西方民族思維方式的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中國人重整體思維,西方人重細節(jié)分析
東方人注重各事物組成的整體、事物之間的普遍聯(lián)系以及事物周圍的各種具體環(huán)境與條件;西方人則注重個體事物的獨立存在,注重整體的各個組成部分。比如電影《刮痧》就很好地表現出了這種思維方式的差異。刮痧是中國人使用了成百上千年的中醫(yī)治病手段之一,效果很好。電影中的爺爺幫他孫子刮痧,是幫孩子治病,是愛孩子的表現。但是在美國,他們只看到外表,卻不知道其中的奧妙,以為是孩子受到虐待,所以這成了美國法律和律師對主人公的理由和判罪依據。
另外,西方人重細節(jié)分析體現在語言上就是西方語言中的語序、語法和詞形富于變化。季羨林先生說:“……西方的基本的思維模式是分析的,而東方的,其中當然包括中國的基本的思維模式是綜合的。表現在語言上,就形成了西方與中國的語言的差異……簡而言之,最明顯的差別就是西方印歐語言有形態(tài)變化,字與字之間的關系盡量用語法變化的形式來表達得盡可能的清楚……”[4]
例如迪斯尼的第五十部動畫長片《魔發(fā)奇緣》(Tangled),講述了長發(fā)女孩Rapunzel的故事。她自幼被女巫Gothel困在一座與世隔絕的高塔上,無法實現長久以來逃出高塔去看燈籠的心愿。就在這時,帥哥大盜Flynn Rider無意間來到高塔,所以Rapunzel請求Flynn帶她逃出高塔,而Flynn說“No can do.”拒絕了她。“no can do”按字面直譯是“不能做”,這是一個不符合通常的英文語序、反倒跟中文語序一致的特殊短語,和“l(fā)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見)有異曲同工之妙。
《雨果》(Hugo)是美國電影大師Martin Scorsese拍攝的首部3D作品。影片中男孩Hugo看到書店店主Labisse又在送書給有緣人,不禁想起自己不久前也收到過他送的書,于是和女孩Isabelle分享了自己對Labisse的印象。他感嘆道“Hes got real…purpose.”(他可真有意義)。Isabelle沒聽明白,問Hugo這話是什么意思,Hugo解釋道“Everything has a purpose…”(任何事物都有它存在的目的)。這里出現的“purpose”從“Hes got real…purpose.”來看是不可數名詞,從“Everything has a purpose…”來看是可數名詞。那么它到底可數還是不可數?一般來說,如果purpose翻譯成“意義”,它就不可數,如果翻譯成“目的”,它就可數??傊?,這個詞相當靈活,沒有固定用法。
(二)中國人重形象思維,西方人重抽象思維
美國心理學家Alfred F.Bloom認為,語言不同的人思維方式也不同。中國傳統(tǒng)的思維模式更多地采用直觀式、形象性思維,從總體上直接把握思維對象的本質。反之,母語是英語的人抽象思維能力得到充分發(fā)展,更注重理性思辨和邏輯體系的論證。這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在句子詞匯的使用層面上的反映是,漢語較少使用表示抽象概念的名詞,而較多地使用具有實指意義的具體名詞。但在英語中,抽象名詞的使用頻率明顯高于漢語。
例如2012年情人節(jié)檔期上映的美國動情喜劇《特工爭風》(This Means War)中,美國中情局特工FDR Foster和Tuck Hansen同時喜歡上了事業(yè)有成的女強人Lauren Scott,為了贏得美人歸,兩人各自使出看家本領,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追女戰(zhàn)。FDR發(fā)表了自己對于追女人的看法:“And like anything,practice makes perfect…”(追女人就跟其他事一樣,熟能生巧。)這里的“perfect”由“完美的狀態(tài)”翻譯為“巧”,也就是由一個相對抽象的意義變成了一個形象生動的詞。
又如電影《命運規(guī)劃局》(The Adjustment Bureau)中,David Norris和Elise Sellas是一對戀人,但他們的關系遭到了一群自稱是隸屬于聯(lián)邦的命運規(guī)劃局的人的阻礙。后來,David向命運規(guī)劃局的高層領導Thompson發(fā)問,為什么非要拆散他和Elise才罷休,Thompson解釋道:“In small doses,Elise was the cure.But in large doses,she rubs off on you.”他把Elise比喻成了藥,“小劑量(in small doses)使用,可以治??;大劑量(in large doses)使用,則會產生不良影響”。這里的“rub off on someone”是英語中的常見短語,表示因為經常接觸而受到影響,正面、負面都可以,具有抽象意義。但在漢語中,我們要根據具體的語境,理解為“近朱者赤”或“近墨者黑”。
(三)中國人重曲線思維,西方人重直線思維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感受得到,受儒家思想以及“中庸”哲學的影響,中國人的美學觀念別強調平衡美和含蓄美,提倡一種內斂矜持、隱晦婉轉的表達方式,所以中國人說話不那么直截了當,喜歡繞一些圈子。而西方人更善于顯性思維,所以他們比較直率坦誠,從不掩飾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喜歡直入主題,不喜歡兜圈子。這就是所謂的曲線思維和直線思維。
例如《早間主播》(Morning Glory)中,Becky Fuller在紐約的IBS電視臺找到了一份新工作,接手Daybreak這個早間播出的脫口秀節(jié)目。她幾經周折請到了巨星級的新聞主播Mike Pomeroy來擔任主持人,這么一來,節(jié)目現有的主持人Colleen Peck不滿意了,面對Becky列出的一大串具體的工作安排,她直截了當地問了Becky并沒有提到的一個關鍵問題:“誰說結束語?”(Excuse me.Who is going to say goodbye?)這就是我們所熟知的西方人的直線思維。
前面提到的電影《命運規(guī)劃局》中,在David和Elise重逢后,Elise非常直白地用了“scare the shit out of me”來描述她的恐懼。在不能用shit這個臟字的場合,也可以說“scare the crap/hell out of me”。后來,David直截了當地向命運規(guī)劃局的高層領導Thompson發(fā)問,為什么非要拆散他和Elise才罷休。(Tell me why I cant be with Elise?)而Thompson也不兜圈子,如實地回答了他的問題。
(四)中西方的順向思維與逆向思維
不同的民族,在觀察某些事物和現象時所取的角度及思維的方向有時是極不相同的,表現在語言上就是不同的民族有可能采用截然不同甚至相反的語言來描述同一事物、行為或現象。
例如在一部由藍天工作室創(chuàng)作的非常出色的動畫片《里約大冒險》(Rio)中,藍色金剛鸚鵡Blu和Jewel從大壞鳥Nigel的魔掌里逃了出來,但他們被鏈條鎖在一起,而Blu又不會飛,不得已,兩人只好一路走下去,一直來到了叢林里。Jewel見慣了叢林的“驚悚”場面,對Blu說:“Thats why we stay on the trees and not on the ground.[points to the trees]After you.”(這就是我們?yōu)槭裁匆獥⒃跇渖隙辉诘孛娑毫舻脑?。說罷往樹的方向一指:你先請。)“after you”是英語中出于禮貌在請對方先走時的習慣說法,而漢語中常說“您(先)請!”由此看來,一件事情、一個舉動或同一種意思,漢語和英語的表達方式完全相反,漢語中用“先”表達的意思,英語中卻用“后”來表示。
二、中西思維在倫理觀、價值觀上的不同
中西方的道德觀念迥然不同,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是以國家、民族和家庭為重,鄉(xiāng)土觀念濃厚,所以,重整體、輕自我是中國傳統(tǒng)倫理的一個基本的價值取向。反之,崇尚個人與自我是西方倫理價值觀的一個基本取向,個體的基本社會角色是公民而不是家庭成員,因而我們可以把西方的倫理價值觀稱為重個人的價值觀。所以,中國的倫理思想是建立在家庭的基礎上,而西方的倫理思想是建立在個人的基礎上。
是中國電影的一個重要類型,它總要涉及道德評判及其價值標準,并反映出一定的道德觀念和價值取向。比如中國電影《花木蘭》是由中國傳統(tǒng)的民間故事改編的一部電影。在此片中,花木蘭代父從軍,是中國傳統(tǒng)的孝道的集中體現,而英文電影《木蘭》(Mulan)是由美國人在自己的理解下制作而成的,它突出的是木蘭強烈的個人意識和實現其個人價值的渴望。木蘭替父出征的一個潛意識就是在相親失敗之后想證明自己是一個有用的人,強烈希望可以實現自己的個人價值,而原作中中國傳統(tǒng)的“忠孝”觀念和集體意識被大大淡化了。而且,木蘭在第一次戰(zhàn)爭中受傷時就已經被發(fā)現是女兒身了,但她卻未受到任何懲罰,反而還在后來的戰(zhàn)爭中被委以重任,并發(fā)揮了領導作用。這是美國人對女性能力的肯定。另外影片中還有幾處情節(jié)的演繹完全當代化了,融匯了美國當代的平等思想和女權主義,與中國的封建等級思想相去甚遠。
再如《西雅圖夜未眠》(Sleepless in Seattle)里的經典對白:“People who have truly loved once are far more likely to love again.Sam,do you think theres someone out there that you could love as much as your wife?” 這句臺詞就體現了中西價值觀的不同。中國人認為曾經深愛過一個人,對他的愛越深就越不會愛上其他人,否則就不是真愛。而美國人認為,只有真正愛過的人才會懂得如何再一次去愛,這是對愛過的人負責的表現,是對生命的理解。
三、結 語
對于英語學習者來說,要想更好地進行跨文化交際,就要充分了解中西方思維方式的差異,從而進一步了解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盡量避免由此引發(fā)的交際失誤。而多看英文原版電影對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有很大的幫助。但要注意的是,在看電影的同時,我們一定要透過經典對白體會其語言上的特點,因為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思維靠語言來表達,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最終了解中西文化的差異,達到英語學習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包惠南.文化語境與語言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1:23-24.
[2] 錢學森.關于思維科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16.
[3] 賈玉新.跨文化交際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98-100.
Abstract: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translation has always been the weak link. Many students find it hard to learn translation. At the present stage in China, many college students do not have a solid foundation of English translation, which has produced adverse effect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ir comprehensive English level. From the relevant concepts of translation teaching of Chinese-English comparison,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several colege English translation skills, and achieved good teaching results.
關鍵詞:漢英對比視角;大學英語翻譯;翻譯技巧
Key words: Chinese-English comparison perspective;college English translation;translation skills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6)02-0216-02
0 引言
在文化多元化以及市場經濟全球化發(fā)展的影響下,各國之間的往來愈發(fā)密切,這種潮流直接使得翻譯人才要做出改變。但是就目前我們國內所使用的翻譯技巧以及大學生的翻譯能力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欠缺。這些欠缺往往是由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而導致的,目前比較常見的誤區(qū)為中式英語。為了很好的改善這種現象,提高英語翻譯的質量,需要專業(yè)的翻譯人才不斷地學習加強自己的綜合能力將會變得非常的有必要。
1 漢英對比視角下翻譯教學概述
由于漢英民族的思維方式大不相同,因而在語言表達和邏輯思維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別。而這些比較深層次的差別也會十分直接地影響到中英文翻譯的質量。為了使中英文翻譯變得更加有效,更加準確,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盡量引入中英文的對比教學。通常會需要教師針對中英文翻譯之間的明顯差異來作出專門地講解,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的初期就建立起一種區(qū)別對待的學習方法,不會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用中式的思維來解決英式的問題,避免了在具體的翻譯過程中出現太大的問題,從而使大學生群體的翻譯能力得到穩(wěn)步的提升。
2 漢英對比視角下大學英語翻譯的幾項技巧
2.1 轉性翻譯法
通過對漢語和英語的發(fā)展歷程我么可以發(fā)現以漢語更加傾向于動詞的使用,而英語則會更加傾向于對介詞和介詞組合的使用。其中,介詞與名詞優(yōu)勢即為英語靜態(tài)修辭的本質所在,由于名詞之間離不開介詞的支持,因而使得名詞優(yōu)勢的結果即為介詞優(yōu)勢。所以在中英文翻譯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動詞向介詞的轉換和介詞向動詞的轉換,才能使最終的翻譯結果更加合乎情理和準確。而這也是整個翻譯過程的核心所在,需要翻譯人員格外的注意和重視。例如:在英文中經常會使用到go to school等等的詞匯,但是在漢語中會說直接去學校,而不存在介詞。但是英語中也有特例,即go home。
2.2 增添翻譯法
增添翻譯指的是在實際的翻譯過程中要根據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和文化背景適當在翻譯的過程中增加幾個單詞,最終使翻譯的內容更加的合乎情理、表達流暢,進而使譯文形式、內容及表現的精神等均與原文對等。例如:需要翻譯的句子為“I went to school when she was eating breakfast.”在翻譯成漢語的過程中一定要省去when,才會使翻譯的結果更加符合漢語的表達,這也正是英文翻譯的核心所在。而when在英文中的作用則是連接上下的兩個單句,作用不能忽視。
2.3 省略翻譯法
省略的翻譯技巧與增添翻譯技巧的翻譯過程是相反的,這個過程需要省略掉原文中詞義重復的部分,使最終翻譯的結果簡潔、明了。例如,在翻譯“我們在寫作業(yè)的時候一定要避免犯一些不必要的錯誤?!痹诜g為“In the homework, we should avoid the mistakes”.從這個例子中我們不難看出,在英語的翻譯中省略掉了“不必要”這幾個字,這就是英文與漢語的區(qū)別,英語更加崇尚句子意思的簡潔明了,與漢語的重復形成對比,這就是在翻譯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東西,需要翻譯的結果滿足對應的文化背景和表達習慣。
2.4 抽象翻譯法
漢語由于受到我國古代具象思維的影響,因而其表達更為具體。但對于英語而言,其在理性思維的影響下,其表達的內容相較于漢語而言是比較抽象的。正是因為這個區(qū)別,所以在漢語翻譯為英文的過程中需要將一些形象化的詞語和句子抽象化。例如,在漢語當中有許多的表達人思想感情的成語,其在翻譯成為英文的時候就需要注意抽象化的過程。例如“熱心腸”可以譯為“good temper”等等。這就是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需要在翻譯的過程中體現出來。
2.5 換序翻譯法
因為中西方之間的意識形態(tài)差別,在語言的表達上我們存在著許多的不同。在許多的翻譯過程中,如果按照原文的語序進行直接的翻譯就會導致中式英語和歐式漢語的出現。所以為了使翻譯的內容符合我們的表達習慣,我們在翻譯過程中技要注意語序的調整,使譯文更加的通順。例如“我們必須在下雨之前回到家”,其譯文為“We have to go home before the rain is coming to here”,在這個句子之中,我們就將表達狀態(tài)的一個句子調整了順序,如果直接翻譯,其譯文會是比較尷尬的表達結果。
3 將上述技巧應用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取得的效果
本文作者為了更好地發(fā)現中英文之間的差異,采取了對照實驗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為某中學的兩個實驗班。在實驗完成之后得到的具體數據如表1所示。
通過對表1數據進行分析研究可知,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從漢英視角出發(fā),加大對學生轉性翻譯法、增添翻譯法、省略翻譯法等多種翻譯技巧,可有效促進學生英語翻譯能力的提升。
4 結語
通過上文的敘述,我相信大家對漢英翻譯的難點和側重點都有了比較深刻的理解。在整個的翻譯過程中,我們始終要注意到兩者之間的差別,并把兩者之間的差別在具體的過程中體現出來。并在大學的翻譯課程中引入對比教學的理念,讓大家在對對比的過程中了解到中西方表達之間的差別,最終使大家的翻譯能力得到提升,符合市場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朱年紅.漢英對比視角下大學英語翻譯技巧探討[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4,16(05):55-56.
關鍵詞 中西方 思維模式 英漢句法 對比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2)03-0008-01
語言和思維的關系在全世界語言學家和學者們之間一直是共同關心的話題。目前,全世界最有代表性的兩個理論觀點是薩丕爾-沃爾夫假設的語言決定論和J.Piaget的思維決定論。無論是思維決定語言還是語言決定思維,不可否認,語言和思維是相輔相成、互相制約的。通過對比英漢句法中體現的中西方思維模式差異,挖掘其文化差異根源,可以對目前中國學生學習英語語言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中式英語錯誤,提出建議和改正方法。
一、國內外關于語言與思維關系的理論
1.國外關于語言與思維關系的理論
(1)語言決定論
十九世紀的德國哲學家Wilhelm von Humboldt 認為語言是一個國家的內在體。美國語言學家Franz Boas聲稱“語言是一個民族的文化的關鍵,是了解某一文化各個方面的必要條件”(Slobin,1996)。美國語言學家Edward Sapir 也指出人不是孤立的活在客觀世界里,也不是孤立的存在于社會活動中,而是很大程度上受某一語言的支配,這種語言是他們所處社會的表達媒介……現實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無意識的建立在某一群體的語言習慣上的。沒有哪兩種語言相似到可以表達同樣的社會實體(Sapir,1929)。Sapir-Whorf的假設認為語言決定思維。沒有語言的思維是不存在的。
(2)思維決定論
有許多其他情形,人們可以不用表達任何語言就可以迅速、明確的思考。這似乎是一個彈鋼琴的鋼琴家。人們還可以不使用任何語言僅通過觀察就可以學會技能。因此,有些語言學家認為,思維決定語言。瑞士心理學家J.Piaget 就是代表之一,認為在人類的大腦中思維先于語言存在,一個人的思維覺定其語言(Piaget,1970)。在研究兒童思維發(fā)展的基礎上,J.Piaget提出思維決定論。該理論認為兒童思維來源于他們自身的行為和合作行為。
2.國內關于語言與思維關系的理論
在思維和語言的關系方面,中國語言學家的觀點跟西方學者的不大相同。大多數的古代學者都論辯過語言是否能表達人的想法和思維。中國偉大的哲學家老子說過“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道是可以被闡述的,但可以闡述的道不是真正的道。從他的語言中我們可以看出老子懷疑語言是否能表達自然和物體。因此老子說“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從古至今,大多數中國的哲學家和學者都或多或少的受到老子思想的影響。老子思想的影響之深以至于今天的一些中國語言學家仍致力于這方面的對比研究。
二、國內外關于中西方思維模式的對比研究
1.國內關于中西方思維模式的對比研究
因為英語和漢語在很多方面完全不同,中國語言學家喜歡按照文化背景差異分析兩者的不同。中國學者陸國強教授寫的關于英語和漢語的《語義結構對比分析》一書,從語義方面比較英語和漢語。還有很多例子幫助讀者從語義方面了解英語和漢語之間的差異。
《英漢對比研究》的作者連淑能,主要從語法和修辭方面比較這兩種語言的不同。連淑能教授從10個方面討論中文和英文之間的語法功能,修辭功能和文體特征的差異。
有些中國語言學學者寫文章比較中國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思維模式。朱元瓊指出了指導中國思維方式的理論:人是自然界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方思維模式建立在主觀性和客觀性二分性上,并且已相互影響和互相滲透。他還指出,這種哲學現象表明了中國和西方國家正在經歷完全不同的文化轉換(朱元瓊,2003)。陳升白教授指出中西哲學的差異源于它們截然不同的思維方式,即中國人是社會導向的思維方式。
2.國外關于中西方思維模式的對比研究
相對而言,國外語言學家和學者們不太關注分析就不同思維方式方面的中文和英文之間的差別。然而,其中一些取得了巨大成就。Kaplan指出,“不同的語言和文化背景的人組織不同的話語,作為他們的母語和文化的反映?!?/p>
Jeremiah Lewis指出,西方思想方式和東方思維方式上的和解是通過“Quality”,因為它超越了環(huán)境,外部情況(沒有主題或對象)可以發(fā)生在任何時間,“Quality”是橋梁,通過它東方和西方的思維方式可能會重新連接起來。
三、不足之處
雖然許多中西方學者和語言學家寫各種文章表明出各自的意見,事實上一直沒有定論。然而,沒有人可以否認,語言和思維是密切相關的,它們相互影響,特別是思維方式和句法。在此觀點的基礎上,筆者從人們不同的思維方式方面比較了漢語和英語的句法。本論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過對比研究,因為許多例子和語言現象可以顯示區(qū)別。本文有意給教師和學生提供一些建議,便于他們從更深的角度區(qū)別這兩種語言,也便于今后他們更地道地掌握外語。
參考文獻:
[1]張吉良.論道德經對老子思想的完備和發(fā)展[J].江西社會科學,2000,第10期.
法律文化的沖突是不同性質的法律文化之間存在的內在矛盾反映和表現。任何一種法律文化,都有其產生、形成、發(fā)展的社會歷史條件和地域的民族的土壤,因而形成不同的法律文化類型和模式。各種法律文化體系所內涵的價值觀念,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并時刻反映在其各自不同的法律文化制度體系中。由于中西方在歷史、地域、社會、道德價值上存在著復雜性,于是產生法律文化的差異。當這種法律文化的差異相互遭遇時,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對異質異構的西方法律文化就會依照自己的傳統(tǒng)和思維模式進行解讀,并且產生一種排外的傾向,因此中西法律文化發(fā)生沖突不可避免。
二、中西法律文化的融合
法律文化的融合是指不同性質的法律文化之間發(fā)生的從內容到形式持續(xù)的選擇與整合的過程。法律文化的選擇與整合是中西方法律文化融合的基本形式。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fā)展以及政治的變革,必然會引起法律文化的分化。法律文化的選擇實際上是對新變化了的社會的一種價值選擇和重新適應過程,而新的法律價值觀念以及新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規(guī)范體系的建立過程,其實就是一種法律文化選擇的過程。法律文化產生分化后,必然會要經歷一個法律文化整合的階段,從而形成新的法律文化。但是法律文化的選擇和整合是相互連帶的,是在法律文化選擇的過程中同步進行的。因而,法律文化的整合,不僅使原有的法律文化在內容上發(fā)生變化,也使其在法律形式上發(fā)生變化。法律文化就是通過這種持續(xù)不斷的選擇與整合的過程,促使不同性質的法律文化之間發(fā)生融合,從而創(chuàng)造新的法律文化。
第一,中西法律文化融合的前提。
按照關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原則,首先要做到經濟基礎上的融合。因為法律制度是屬于上層建筑的部分,所以,經濟基礎上的法律文化融合才是成功的關健。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是建立在農業(yè)社會自然經濟基礎上的,而西方的法律文化是建立在關于工業(yè)社會商品經濟基礎上的,這兩種法律文化屬于異質異構的兩種法律文化體系,二者之間的差異折射出了中西方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差別。因此,國家政治體制和經濟制度的不同決定了中國第二次法律文化轉型必然失敗的命運。照抄照搬別國經驗教訓,別國模式,是不能夠成功的。所以,中西法律文化融合的前提是必須要有共同的基礎條件,要把以封建政治權力為特點,以封建倫理道德為本位的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資源與西方傳統(tǒng)法律資源相結合,加以變革。同時我們在制定新法時,也要盡量避免再犯“潑洗腳水也把孩子倒掉“的錯誤,要認真吸取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中的精華部分。
第二,中西法律文化融合的標準。
中西方法律文化中的道德因素的相互融合,是中西方法律文化融合的重要途徑。西方的法律與中國的法律相比,并不是沒有道德,而是道德的標準不同。在西方法律文化中,道德重權利、重平等、重制約、重博愛和重正義,其不足之處是將靈魂、情感推到了商品化、契約化的境地,而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重倫理、重親情、重和諧、重仁愛、重道義,其不足之處是過份強調“親疏有別”與“尊卑等級”。西方法律文化“以理服人,平等待人”與中國法律文化“以德服人,坦誠相待”,二者之間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因此,我們要充分考慮中西方法律中包含的道德因素,并使之相互融合,成為一個新的道德標準,通過法律的實現來確認這個新的社會道德標準,更好的促進中西方法律文化的進一步融合。
三、中西法律文化融合的路徑
縱觀近代中國法律文化的進程,發(fā)現時刻受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與制約。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與現代法律文化的差異性,主要體現在兩種法律文化的總體精神和價值取向上。中西法律文化相互滲透和相互包容,但這并不意味著二者可以相互代替。因為現代法律文化較之傳統(tǒng)法律文化,在內容和形式上以及價值功能上都發(fā)生了巨大變化,更適應現代生活。實現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向現代法律文化轉換是中西法律文化融合的根本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