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中國民族風俗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日本;風俗文化;民族文化
引言
日本的民俗學的相關研究正式起步于明治維新之后,尤其是十九世紀后半期為日本風俗學誕生奠定了歷史氛圍。關于日本的風俗記述可追溯到記紀神話時代,在這階段為強化中央集權體制以及對各國真實狀態(tài)進行掌握,朝廷就對各地下令編纂地方志,要能夠通過跡象文字對地方進行命名,對一些物產和山川等名稱加以記錄,后來就將這些地方志名之為《風土記》。
1.日本風俗研究的基本概述
1.1日本風俗文化財類型分析
在日本的風俗文化財?shù)念愋头矫嬷饕褪怯行物L俗文化財和無形風俗文化財。無形的風俗文化財就是理解國民生活變遷不可或缺的一些衣食住行、信仰、時令節(jié)慶的風俗習慣和民俗藝能;有形的風俗財就是理解國民生活變遷不可或缺的用于前者的器具和房屋等方面。從無形風俗文化財當中的一些風俗來看,主要有生產升級和社會生活及信仰祭祀等,民俗藝能就涵蓋著田樂以及故事和祝福表演等[1]。關于無形的風俗文化財通常是和有形相連接,兩者的關系密不可分。例如:日本的青森大型等會就是日本的大型燈祭活動,從遺產的類型上來看就是無形民俗文化財中的風俗習慣,在每年七月末到八月初都會舉行大型特色活動。
1.2日本的風俗文化觀分析
通常一個國家或者民族的文化會存在精英文化及風俗文化兩個重要方面,而風俗文化是經過長期發(fā)展所形成的一個根深蒂固的文化,它所代表的是一種民族文化精神,同時也是作為了解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重要目標。之所以有如此概論主要是因為民族文化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長期形成的特定風俗習慣及與物質成果的結合體,風俗也正是民間的生活狀況以及民間人們長期積累的知識得以傳承的生活文化[2]。在日本風俗文化的研究過程中,從其衣食住行方面進行分析探究最能夠將其民族的風俗特點體現(xiàn)出來,風俗具有著時代性及地方性,會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不斷發(fā)生變遷,所以從日常生活當中進行尋根探源為最佳方式。
2.關于日本風俗的具體研究
2.1研究日本風俗的重要性分析
對日本的風俗進行詳細的研究能開拓國人眼界,從而加深國人對日本風俗文化的認識及進一步了解,這樣在兩國的文化交流方面也能夠進一步加強,這在我國和日本文化交流史方面有著重要的意義。對日本的風俗進行詳細研究的黃遵憲在這一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在其之前,我國對鄰國日本沒有太多的了解,而日本對我國卻有著很深的了解[3],黃遵憲對日本的民間風俗研究博得了中日兩國文人學者的高度評價,其對中日文化交流史的史料進行的探究極大的豐富了中日兩國文化的交流史內容。
2.2日本風俗的具體探究
通過從日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進行研究能夠探尋其風俗特征,在日本的傳統(tǒng)服裝方面,“和服”是最為大家所熟知的,其發(fā)展歷史上已有一千多年,在奈良時代日本的服飾在色彩上比較簡單,到了平安時代,受到國風影響,衣服的色彩開始變得多樣化,衣袖也向著寬大的方向進行發(fā)展,在鐮倉時代貴族的奢華結束之后為作戰(zhàn)方便服裝又恢復了素樸,寬袖重新變回了窄袖,到了室町時代在衣服上就開始印有家紋,在便服的設計方面也開始向著禮服化發(fā)展。而在日本的日常做客方面也有著諸多的規(guī)矩,倘若要到日本人家中做客就需和主人預先約定好時間,進門之后主動脫衣脫帽、解去圍巾并將禮物送給主人,在屋內就坐時背對門是有禮貌的表現(xiàn),只有在主人勸說下才能夠移向尊位。
在日本的信仰風俗忌諱方面比較的復雜,日本人大多都是信奉神道及佛教,在穿衣上都是右向掩衣襟。人死后下葬時要左向掩衣襟,這就是陰陽相反的道理,而在死者的裝束上也會和人間的相反。另外就是日本人對紫色不喜歡,認為其有著悲傷色調,最為忌諱的就是綠色,認為其是不祥之色。在結婚的風俗方面結婚的典禮均在傍晚。在日本的社交風俗方面,日本人都比較謙虛禮讓彬彬有禮,在行人和同事之間很少發(fā)生口角[4]。日本人待人接物的態(tài)度比較認真,按照日本人的風俗,飲酒是重要的禮儀,客人在主人為其斟酒之后要馬上接過酒瓶給主人斟酒,相互表示主客間的平等和友誼,在斟茶過程中,往往是斟到八成滿最為恭敬。
日本的茶道在日本也是一種重要風俗習慣,日本的茶道其實和其他東亞茶儀式相同,都是以茶為主發(fā)展出來的特殊文化,只是在內容和形式上有所差別。日本的茶道起源于中國,有著東方文化的韻味,它有著自己的形成及發(fā)展過程和內蘊。日本的茶道是遵循規(guī)則來喝茶的活動,而這一過程中的茶道精神就是蘊含在這些看似瑣碎的喝茶程序當中,日本人對形式非常注重,茶道就是這樣的一種體現(xiàn),并成為日本風俗的重要體現(xiàn)形式。
在日本的風俗當中,節(jié)日是最為濃味濃厚及最能夠體現(xiàn)日本傳統(tǒng)風俗的內容,其中的青森大型燈祭就是日本東北地區(qū)三大祭之一,在這一地區(qū)舉行大型的燈會游行據(jù)說是為驅趕夏季到來的瞌睡蟲,預示著農業(yè)的豐收。根據(jù)相關說法認為,青森大型燈會是以弘前為源頭得以發(fā)展形成的,其發(fā)展歷史較長,在日本享保年間《津輕秘鑒》當中就有相關記載,可從其中的插圖中看到七夕祭及二星祭等字樣,而青森縣的大型峰會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跳人,也就是隨著調子跳舞[5],在每年的八月燈會間這一地區(qū)的無論老人還是小孩都參與表演。這一風俗傳承至今依然繁盛。
3.結語
總而言之,日本在東方是現(xiàn)代化程度最高的國家,對其風俗文化進行研究了解能夠加深中國和日本的文化交流,這樣就能夠在中日共同的和平愿望下起到進一步鞏固作用。對日本風俗文化的研究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還有待加強,為此就需要有關學者付出更多的努力以希冀在未來有豐碩成果,由于本文篇幅限制不能進一步深化研究內容,期望能夠對相關研究者在日本風俗研究中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作者單位:江西應用科技學院文化與旅游學院)
參考文獻:
[1]李鋒傳.日本民俗傳統(tǒng)藝能――歌舞伎(一)[J].日語知識,2012,(03).
[2]陳|.日本民俗淵源說――《陰陽五行與狐崇拜》編輯手記[J].中國圖書評論,2011,(06).
[3]賈蕙萱.中國的日本民俗研究[J].日本學刊,2012,(03).
關鍵詞: 民族風俗習慣;民族習慣法; 國家制定法
在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中,尊重少數(shù)民族風俗習慣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基本原則出發(fā),尊重各個民族的平等權利,不因為某些民族的風俗習慣不同而歧視或侮辱他們;民族風俗習慣的改革或保持,必須讓該民族的群眾去選擇,其他民族或個人不應強制或干涉;不能以自己的民族風俗習慣為標準,去要求和衡量別的民族,更加不能以個人主觀的好惡去看待民族風俗習慣,去處理有關民族風俗習慣的事情。
一
、民族風俗習慣概述民族風俗習慣的基本含義,是指各民族在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方面,廣泛流行的風尚和習俗,是在各民族經濟、政治和文化生活中的一種客觀反映。在民族生存環(huán)境中,由于各個民族所處的自然地理、社會政治、歷史發(fā)展等條件的不同,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民族風俗習慣。在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一個民族長期傳承和廣泛采用的生活方式。真正成為民族的風俗習慣的行為方式必然相沿成習、代代相傳,必然為眾人所用而廣泛普及。
只要民族風俗習慣形成,即為全民族所公認和遵守,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各民族的生活方式、歷史文化傳統(tǒng)、道德標準和宗教觀念等。某個民族反映其民族特性,必然存在一些有別于其他民族的風俗習慣和生活方式等特征,代表著民族的標志。在民族的相互往來中,尊重民族風俗習慣,是民族關系中一個很敏感的問題,需要慎重看待。
隨著生活條件的變化,風俗習慣也在變化,然而,風俗習慣的變化常常滯后于生活條件的變化,呈現(xiàn)相對的穩(wěn)定性。民族風俗習慣反過來影響經濟基礎,它帶有較大的穩(wěn)定性,它的改變經常會滯后于社會生活條件的改變,它集中地反映著某個民族的得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
二、法律保護少數(shù)民族風俗習慣的重要意義保護少數(shù)民族風俗習慣,有助于更好地保護各民族的平等權利和民主權利。憲法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風俗習慣的自由”。因此,不同民族無論是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風俗習慣,是其民族的平等權利和民主權利。本質上是堅持不同民族平等原則和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的具體反映,侵犯民族風俗習慣,就意味著踐踏民族平等權利和民主權利。刑法第147條規(guī)定:“國家工作人員非法剝奪公民的正當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數(shù)民族風俗習慣,情節(jié)嚴重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把“侵犯少數(shù)民族風俗習慣罪”歸人“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是從法律上保護民族的平等權利和民主權利在刑法上的反映。
保護少數(shù)民族風俗習慣,有助于更好地維護民族團結。任何民族對自己的風俗習慣都有著深厚的感情,他們常常把其他民族對本民族風俗習慣的尊重,理解為對本民族的尊重,把對本民族風俗習慣的蔑視,理解為對本民族的歧視。所以,各種不尊重少數(shù)民族風俗習慣的言行,都會傷害民族感情,不利于民族團結。
保護少數(shù)民族風俗習慣,能夠促進繁榮和發(fā)展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包含少數(shù)民族風俗習慣,不同民族的某些風俗習慣本身就是以歌曲、舞蹈、體育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的。很多民族通過自己的風俗習慣來保存和發(fā)展自己民族的文化藝術。例如,我國少數(shù)民族有很多是以講故事和唱山歌的口頭文學形式在人民群眾中代代相傳,而且不斷得到鞏固和發(fā)展。還有一些表現(xiàn)在他們具有特色的日用器具、服飾、建筑和手工藝品等方面。正是由于千差萬別的民族風俗習慣,才構成了多彩多姿的民族文化,使文化藝術的內容和形式呈現(xiàn)出鮮明的民族特色。
三、理性思考法律對少數(shù)民族風俗習慣的保護(一) 遵循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提倡科學,促進社會和諧發(fā)展不能孤立地看待風俗習慣,必須從一個民族的歷史、經濟和自然條件去考慮這些風俗習慣之所以形成和存在的現(xiàn)象,如此才能讓我們的認識符合客觀情況。把民族風俗習慣看作陳規(guī)陋習,是對少數(shù)民族的誣蔑和歧視。少數(shù)民族的風俗習慣中存在某些陳規(guī)陋習,這是符合實際的。
但是,漢族的風俗習慣中同樣有陳規(guī)陋習。任何民族的風俗習慣中都會有好的、一般的和不好的。對不同民族的風俗習慣不應全部
肯定或全部否定,而應當進行具體分析??傮w上,漢族在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fā)展水平上較先進,大部分少數(shù)民族發(fā)展較落后,這是客觀事實。但是,先進并不意味一切都好,落后也并不意味一切皆壞。
看待其他民族的風俗習慣,不能用自己民族的風俗習慣為標準,而應以對民族團結、對經濟文化發(fā)展、對國家統(tǒng)一、對社會主義事業(yè)和對人民群眾是否有利為標準。凡是有助于民族團、有助于經濟文化發(fā)展、有助于人民生活和身心健康的風俗習慣應當提倡和發(fā)揚。凡是有害于民族團結、阻礙生產和經濟文化發(fā)展、不利于人民群眾的生活和不科學的風俗習慣,應對本民族群眾說明害處,進行教育,幫助他們提高認識后,讓他們自己進行改革。改革某些風俗習慣,主要依靠文化的進步和經濟社會的發(fā)展來實現(xiàn)。提倡少數(shù)民族在衣食住行、婚喪嫁娶各方面奉行健康、科學和文明的新習俗。
(二)合理利用少數(shù)民族習慣法
少數(shù)民族習慣法是少數(shù)民族風俗習慣的重要部分,應當被合理的利用。少數(shù)民族習慣法是在民族地區(qū)公平正義觀上歷練形成的一種具有特殊調控作用的行為模式和價值觀念。在堅持國家法制統(tǒng)一的基礎上,少數(shù)民族習慣法應通過國家權力機關的批準、同意或默許來使其具有雙重效力,使其權威性得到保障。在保持正義和秩序的基礎上,國家可以做出適當?shù)淖兺?,實現(xiàn)少數(shù)民族內社會關系的穩(wěn)定和諧。
運行國家法律是個復雜的過程,只靠法典是不能實現(xiàn)其功能和效率的,強行推行法律常常也只是適得其反。制定法有必要給少數(shù)民族習慣法留出一定空間,去吸收和認可一些有益的習慣法,使其融入制定法。
也不能簡單地用國家制定法來代替少數(shù)民族習慣法中的消極因素,而是通過發(fā)展民族地區(qū)的經濟文化、進行長期有效的法制宣傳等方式,實現(xiàn)少數(shù)民族習慣法和國家制定法的融合。
實踐中,對少數(shù)民族習慣法效力的承認須限定在特定的區(qū)域內。在民族自治地方,有關少數(shù)民族特殊事務上,可以對習慣法有選擇性地優(yōu)先適用。對那些既符合少數(shù)民族的
風俗習慣,又符合全國人民利益的習慣法,可以優(yōu)先適用。
結論:
認真看待民族風俗習慣,涉及到各個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經濟文化的發(fā)展,關系到整個國家的繁榮穩(wěn)定。正確處理少數(shù)民族習慣法與國家制定法之間的關系,重視和充分尊重民族風俗習慣,這樣才能使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秩序向著一種健康的、可持續(xù)的方向發(fā)展。
關鍵詞:民俗;民俗文化;對策
我國民俗文化是我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提高國家軟實力和文化國際影響力、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在我國民俗文化發(fā)展的過程中,伴隨著民族的融合、民族戰(zhàn)爭、民族遷徙、自然災害等等,民俗文化不斷發(fā)生變化,同時也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現(xiàn)代化和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民俗文化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礎和人文條件也已經發(fā)生了變化,其中大量的民俗文化被遺失和沒落。我國民俗文化發(fā)展的現(xiàn)狀不容樂觀,我們必須在充分認識民俗文化重要性的基礎上,制定積極對策,大力推動我國民俗文化的復興和發(fā)展。
一、民俗的定義
民俗文化,即民間風俗,指一個國家或民族中廣大民眾所創(chuàng)造、享用和傳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源于人類社會群體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時代和地域中不斷形成、擴布和演變,為民眾的日常生活服務。民俗文化一旦形成,就成為規(guī)范人們行為、語言和心理的一種基本力量,同時也是民眾習得、傳承和積累文化創(chuàng)造成果的一種重要方式。民俗既是社會意識形態(tài)之一,又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文化遺產。早在《漢書?王吉傳》一書中就有“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的記載?!抖Y記?王制》云:“歲二月,東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覲諸侯,問百年者就見之。命太師陳詩,以觀民風”。這里說的王者巡守之禮,就是國君深入民間,對鄉(xiāng)村社會的民情風俗進行一番調查研究。太師是掌管音樂及負責搜集民間歌謠的官吏,他把民間傳承的民歌(國風)呈遞給國君。國君通過這些民歌,“觀風俗,知得失”,制定或調整國家的方針政策。我國古代詩歌總集《詩經》中的《風》,就是古代各民族之間流傳的民歌。這些民歌,反映了古代人民的風俗習慣,包含著大量的古代民俗事象,對研究我國古民俗具有重大價值。就比如《水滸傳》中的江湖文化、俠義文化都屬于民俗文化意識范疇。而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指我們以往熟悉和研究的民間文化、民俗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民俗”,“民間文化”的概念是可以互相置換的。
二、民俗的形成
任何一個民族的民俗形成都是一定地域內的社會歷史發(fā)展階段的產物,并具有很深的社會根源、歷史根源和地理根源。在人類社會發(fā)展史中,民俗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由簡到繁的發(fā)展過程。隨著生產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各具特色的物質生活和與物質生活密切相關的人類社會生活的組織形式以及婚、喪、禮俗等也日益形成,久而久之,就逐漸形成為民族的風俗習慣,即民俗。民俗是在長期社會歷史中逐步形成的一種社會現(xiàn)象,是歷史的產物。因此,不同的民族由于所處的社會歷史階段不同,所形成的民俗亦保留著不同社會歷史的階段性。
許多民俗則與自然地理環(huán)境有密切關系。人類生產活動的原始階段,生產工具簡單,生產力水平低下,這時表現(xiàn)了對自然環(huán)境條件明顯的直接的依賴關系。民族之間由于地域的不同,條件的不同,生產活動或經濟生活方式也有明顯差異。如我國的鄂倫春族,過去只是單一的狩獵生產,現(xiàn)在已開始走向以林業(yè)為主,護養(yǎng)獵并舉的多種經營發(fā)展經濟的道路。但是,民族的經濟生活特點將長期存在,不易改變。有些民俗則是由而產生的,具有非常濃厚的宗教色彩。如有些宗教對教徒的婚喪、嫁聚、飲食等方面的規(guī)定,慢慢地形成為民族的風俗習慣。
總之,民俗的形成是十分復雜的,它從各個方面反映著一個民族的特點,并經過長期歷史的發(fā)展,逐步形成為一個民族的共同心理感情,它對民族的發(fā)展起著重要影響。民俗形成后并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一個民族的社會歷史進程而變化的。因為在一個民族的發(fā)展過程中,有的民俗有利于生產和民族的繁榮,有的則會阻礙經濟的發(fā)展和民族的繁榮。所以,有的民俗不斷地被改革或淘汰,而新的民俗又會逐漸形成發(fā)展起來。
三、民俗的特點
民俗作為民族社會心理的表現(xiàn)形式,是一種重要的文化現(xiàn)象,直接反映并影響著一個時代的民族精神和社會生活面貌,是民俗文化的組成部分。它具有在內涵和外延兩個方面的一些特征。
內涵的特征包括民族性,即各民族有自己的獨特的區(qū)別于其它民族的風俗習慣;地方性,由于地理環(huán)境對民族的經濟和生活影響,民族具有明顯的地方性;集團性。不同的社會階層、階級等形成的社會集團之間風俗習慣也可能不盡相同。例如,俄國在沙俄時代,上層社會中以講法語為榮,而平民大眾則沒有這種習慣;約束性。某種習俗可能成為全體民族成員的行為規(guī)范,具有某種不成為法的約束力。西方國家流行的狂歡節(jié)即是在這種約束力的作用下形成的,成為消除緊張的一種方式,同時也形成為一種民俗。
外延的特征包括承傳性,每一種民俗都是歷史遺傳的結果,有一種自然的承傳性;變異性,民俗并非一成不變,隨著社會經濟方式的發(fā)展與變化,舊有的一些民俗會發(fā)生變化,同時形成新的民俗。可以說,沒有承傳性與變異性,民俗就不可能形成并發(fā)展。
四、民俗的功能
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和歷久彌新的精神財富,是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深厚基礎。應充分尊重和肯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豐富價值,堅持保護利用、普及弘揚并重,加強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思想價值的挖掘和闡發(fā),大力建設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體系,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成為新時代鼓舞人們前進的精神力量。而我國的民俗文化是中國特色的文化之一,民俗文化作為我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活化石”,民俗文化是維系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重要紐帶。具體而言,我國的民俗文化有以下四大社會功能:
第一,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人是文化的產物,民俗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在每個人社會化的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人從一出生就進入了民俗的規(guī)范:他從周圍人群中學習語言,在生活中模仿人們生活,從交往中逐漸了解人際關系,然后按照特定的風俗生活一輩子。
第二,民俗文化的規(guī)范功能。民俗是起源最早的一種社會規(guī)范,而且是一種約束面最廣的行為規(guī)范。在日常生活中,民俗不同于法律,它不是強制實施的,而是一種不成文的,自覺的行為準則。它在無形中支配著人們日常生活的各種行為,包括衣食住行,婚喪嫁娶。這是一種無形的控制,卻是一種最有力的精神的控制。
第三,民俗文化的維系功能。民俗文化是長期以來,一定區(qū)域內的人們在無形之中形成的一種約定俗成的認同感。所以在這個特定的區(qū)域內,該民俗文化就受到大家的一致認同。而且,在社會生活的世代繁衍中,民俗文化一直被無意識的傳承下來,不斷被后代所復制,從而保持著社會的持續(xù)性。就算社會有大的變革,民俗文化發(fā)生的變化也只是局部的、緩慢的,這樣就維護的文化的持續(xù)和穩(wěn)定,從而也維系了社會生活的穩(wěn)定。進一步講,民俗文化是一種群體的、民族的習俗和文化,是特定的民族心理,因而民俗文化是人們認同自己所屬集體的標志。
第四,民俗文化的調節(jié)功能。人類創(chuàng)造民俗文化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娛樂,為了能在勞作之余,適當?shù)倪M行精神上的放松和休息,有時也為了慶?;蛘呋榕涞然顒?。而且,人類在社會生活中,往往受到自然的或者社會的約束,民俗活動有時就是為了能宣泄這種心理壓力。比如葬禮中的哭喪。同時,民俗活動也是為了補償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經歷的苦難與壓抑,從而使生活充滿希望。所以民俗文化通過娛樂、宣泄、補償?shù)确绞秸{節(jié)著人們的心理。
總之,民俗文化有以上四種社會功能,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當然,這并不是民俗文化的全部功能,由此可充分證明我國民俗文化的重要性。
五、我國民俗文化的發(fā)展現(xiàn)狀
在我國民俗文化發(fā)展的過程中,伴隨著民族的融合、民族戰(zhàn)爭、民族遷徙、自然災害等等,民俗文化不斷發(fā)生變化,同時也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現(xiàn)代化和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民俗文化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礎和人文條件也已經發(fā)生了變化,其中大量的民俗文化被遺失和沒落。具體表現(xiàn)為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民俗文化的同化。原本我國的少數(shù)民族大多分布在祖國的邊陲地區(qū),與外界交流甚少,各民族的習俗文化可以得到很好的保留,但是隨著民族風情旅游的大力開發(fā),我們的民俗文化和傳統(tǒng)在多種因素的作用下逐漸消失,被別的民族和地區(qū)的文化所取代。在一些落后的和文化缺乏穩(wěn)定性的少數(shù)民族的民俗文化就很可能被逐漸淡化,甚至消亡。
第二,民俗文化的商品化。由于我國某些地區(qū)民俗文化別具特色,這就成了旅游開發(fā)的巨大商機。就是把我國的民俗文化作為一種旅游資源,加以開發(fā)利用,然后出售給游客。這樣,我國的民俗文化就變成了一種商品,變成了賺錢的手段,也就失去了民俗文化原本的意義,也阻礙了民俗文化的進一步發(fā)展。
第三,民俗文化的庸俗化。在民俗文化被當作旅游資源開發(fā)時,為了迎合游客的需要,往往夸大其詞、大肆渲染,甚至為迎合一些低級趣味的游客,不尊重少數(shù)民族的自尊和宗教感情。而且,在旅游開發(fā)的過程中缺乏科學把握,表現(xiàn)形式簡單化,生搬硬套,不能真正表現(xiàn)民俗文化的淳樸性和民族性,進而導致我國民俗文化的庸俗化。
第四,民俗文化傳承的斷層。我國的民俗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世代相傳得以發(fā)展的。而在旅游開發(fā)的過程中,對民俗文化的生搬硬套,必然失去民俗文化原本的淳樸性。而且,在旅游開發(fā)時,原著居民往往需要大規(guī)模的搬遷,導致民俗文化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原生土壤”遭到破壞,從而使得民俗文化的傳承出現(xiàn)斷層,甚至消失。
第五,民俗文化認同感的弱化。民俗文化的發(fā)展依賴于人們對該文化的認同,而在旅游開發(fā)的過程中,一些民眾受外來風氣的影響,加上商品意識和貨幣觀念的深入人心,民俗文化的認同感弱化,甚至消失。這就必然導致民俗文化的意識和沒落,必然嚴重影響我國民俗文化的繼續(xù)發(fā)展。
由此可見,我國民俗文化發(fā)展的現(xiàn)狀不容樂觀,我們必須在充分認識民俗文化重要性的基礎上,制定積極對策,大力推動我國民俗文化的復興和發(fā)展。
六、推動我國民俗文化發(fā)展的對策
十七屆六中全會在宏觀上對我國文化發(fā)展作出了重大的戰(zhàn)略部署,這就為我們民俗文化的復興和發(fā)展提供的重要的理論來源。我們在復興、保護、發(fā)展、繁榮我國民俗文化的過程中,一定要緊跟黨的戰(zhàn)略部署,把握好民俗文化的發(fā)展方向,制定出既符合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展要求又符合我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方針的對策。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大力推動我國民俗文化的復興和發(fā)展,大力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
1.黨和國家要制定有利于民俗文化發(fā)展的政策。全會指出,要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構建有利于文化繁榮發(fā)展的體制機制,完善政策保障機制。十七屆六中全會的決定就是黨和國家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而作出的重大戰(zhàn)略部署,這讓全國人民都把對文化、對民族文化、對民俗文化的重視和認識又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次全會引起了學界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支持,這樣就引導了大眾的輿論,引領大眾重視維護和發(fā)展我國的民族文化、我國的民俗文化。同時,我認為黨和國家要制定和完善保護我國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的法律法規(guī),比如關于民俗文化旅游開發(fā)的法律法規(guī)。只有這樣才能規(guī)范我國文化發(fā)展的行為和途徑,使我國民俗文化的發(fā)展走上法制的軌道。而且,我國民俗文化的維護和發(fā)展需要大量的資金,我們在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的同時還應加大國家財政的支持力度,需要國家的引導和監(jiān)督,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我國民俗文化發(fā)展的社會主義方向。
2.大眾要樹立保護、弘揚民俗文化的價值觀。全會指出,我們要充分認識推進文化改革發(fā)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而目前,我國民俗文化逐漸被遺失和沒落,現(xiàn)狀堪憂。而且,人民大眾對于保護和發(fā)展我國的民俗文化的責任感還有所欠缺,甚至是漠不關心,尤其是青少年群體。所以,我們要首先對人民大眾進行各種形式的輿論引導和宣傳,摒棄一些西方腐朽文化的腐蝕,深刻認識到我國民俗文化的歷史淵源和重大意義。這樣我們才能在精神上保持凝聚力,才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保護、捍衛(wèi)、發(fā)展、繁榮我國的民俗文化。
3.社會各界要大力扶持民俗文化產業(yè)。全會指出,發(fā)展文化產業(yè)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滿足人民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必須大力發(fā)展文化產業(yè),推動文化產業(yè)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yè),構建現(xiàn)代文化產業(yè)體系,形成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fā)展的文化產業(yè)格局。毫不動搖地支持和壯大國有或國有控股文化企業(yè),毫不動搖地鼓勵和引導各種非公有制文化企業(yè)的健康發(fā)展。而目前,我國的民俗文化產業(yè)還很有限,除了國有的民俗文化產業(yè),大部分是特色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fā)產業(yè),我們應該在壯大國有民俗文化產業(yè)、規(guī)范民俗旅游資源開發(fā)的同時,注重多種文化產業(yè)的發(fā)展。鼓勵個人、企業(yè)、社會以各種形式創(chuàng)辦國家政策許可的民俗文化產業(yè),對其在規(guī)劃建設、土地使用、稅費政策、從業(yè)人員職稱等方面與國有民俗文化單位同等的政策。這樣就有利于形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民俗文化發(fā)展氛圍。
4.國家教育部門要大力培養(yǎng)民俗文化傳承發(fā)展所需要的人才。全會指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隊伍是基礎,人才是關鍵。要堅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chuàng)造,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zhàn)略,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思想,全面貫徹黨管人才原則,加快培養(yǎng)造就德才兼?zhèn)?、銳意創(chuàng)新、結構合理、規(guī)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隊伍。在目前,我國民俗文化不斷遺失和沒落,來傳承民俗文化的人才也逐漸減少,甚至出現(xiàn)斷層。比如我國的皮影,皮影藝術堪稱當今影視藝術的鼻祖,起源于中國,是我國出現(xiàn)最早的戲曲劇種之一。據(jù)史書記載,皮影戲始于先秦,興于漢朝,盛于宋代,元代時期傳至西亞和歐洲,
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但由于歷史和政治的原因,廣藏于民間的皮影家底毀失殆盡,傳藝斷代,皮影戲面臨瀕危。所以,我們應該大力進行民俗文化傳承人才的培養(yǎng),鼓勵民俗文化產業(yè)單位與高校聯(lián)合,發(fā)展和民俗文化相關的高等教育,特別是在高等院校中培養(yǎng)民俗文化高級專門人才,為民俗文化事業(yè)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人力資源保證。同時,我們還應該發(fā)揮人民群眾的力量。我們應該保護民間藝人,發(fā)揮他們傳承民俗文化和培養(yǎng)民俗文化傳承者的重要作用。
總之,民俗文化是我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基于民俗文化發(fā)展現(xiàn)狀,我們應該站在十七屆六中全會的新起點上,制定各種對策,復興、保護、傳承、發(fā)展、繁榮我國的民俗文化。這樣,才能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步伐,才能不斷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
參考文獻:
[1]鐘敬文.民俗學概論[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9年
[2]烏丙安.中國民俗學[M].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85年
入茶室時客人應當遵守的禮儀
1.入茶室時應脫掉外衣,掛在室外的衣掛上。如果沒有衣掛,則在進入所指示的場所之后,折疊好放在自己身體后面(應將兩邊的墊肩相對折起,不能露出衣服襯里)
2.入茶室時不要戴戒指、手表、項鏈等金屬飾物,這樣才符合樸素的茶會氣氛。不應拾護身用具。
3.茶室是提高人的道德修養(yǎng)之所在,對茶人而言是圣地。
4.不可穿著過于華麗的服飾,或是過于夸張地露出襯里的衣服,這些都不適應茶室氣氛。
5.入茶室前整理好自己的鞋物,以便于離開時方便穿著。
6.換上白色襪筒再進入茶室。
7.事先清洗口腔與洗手。
8.進入后主動向先到的來賓行禮(無論熟悉者或是陌生者)。
9.不可詢問其他來賓之身份。
10.事先清潔指甲,注意保持言行舉止端正。
11.在茶室里談論的話題,茶會結束離開茶室后不應再次談論。
12.離開茶室時彼此行禮致謝,整理好自己的座位,確認沒有遺留果皮紙屑。
13.不可踐踏坐墊,使用完畢后應放在原來位置上。
14.茶會結束后,客人與主人彼此致謝后靜靜離去。
世界各國不同的茶俗介紹
泰國茶俗:
歷史悠久的泰國,在風俗習慣和禮儀上也呈現(xiàn)出獨特的民族性。
泰國北部地區(qū)、緬甸和云南地區(qū)相似,這里的人們有喜歡吃“腌茶”的風俗,其法與出自中國云南少數(shù)民族的制作腌茶一樣,通常在雨季腌制。
腌茶,其實是一道菜。將生茶腌制成酸味制品,時拌入食鹽、生姜、花生之類,吃時將它和香料拌和后,放進嘴里細嚼。因為這里氣候炎熱,空氣潮濕,吃腌菜又香又涼,所以,腌茶成了當?shù)厥来鄠鞯囊坏兰页2恕?/p>
印度茶俗:
印度人飲茶方式很特別,他們把茶倒在盤子里用舌頭舔飲。另外,在印度如果用左手遞送茶具,就會被看作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因為印度人認為左手是用來洗澡和上廁所的。他們喝奶茶,也愛喝一種加入姜或小豆蒄的“薩馬拉茶”。
斯里蘭卡:
斯里蘭卡的居民酷愛喝濃茶,茶葉又苦又澀,他們卻覺得津津有味。該國紅茶暢銷世界各地,在首都科倫坡有經銷茶葉的大商行,設有試茶部,由專家憑舌試味,再核定等級和價格。
西亞地區(qū)的土耳其人,不論大人小孩都喜歡紅茶,城鄉(xiāng)茶館普遍,出門飲茶也方便。
伊朗和伊拉克人更是餐餐不離濃味紅茶,用沸水沖泡,再在茶湯中添加糖、奶或檸檬共飲。
關于中國的茶祭風俗
在我國五彩繽紛的民間習俗中,"茶"與喪祭的關系也是十分密切的。"無茶不在喪"的觀念,在中華祭祀禮儀中根深蒂固。下面就詳細介紹中國的茶祭風俗。
祭祀用茶早在南北朝時梁朝蕭子顯撰寫的《南齊書》中就有記載:齊武帝蕭頤永明十一年在遺詔中稱:"我靈上慎勿以牲為祭,唯設餅果、茶飲、干飯、酒脯而已。"
以茶為祭,可祭天、地、神、佛,也可祭鬼魂,這就與喪葬習俗發(fā)生了密切的聯(lián)系。上到皇宮貴族,下至庶民百姓,在祭祀中都離不開清香芬芳的茶葉。茶葉不是達官貴人才能獨享,用茶葉祭掃也不是皇室的專利。無論是漢族,還是少數(shù)民族,都在較大程度上保留著以茶祭祀祖宗神靈,用茶陪喪的古老風俗。
用茶作祭,一般有三種方式:以茶水為祭,放干茶為祭,只將茶壺、茶盅象征茶葉為祭。
在我國清代,宮廷祭祀祖陵時必用茶葉。據(jù)載同治十年(1871年)冬至大祭時即有"松羅茶葉十三兩"記載。在光緒五年(1879年)歲暮大祭的祭品中也有"松羅茶葉二斤"的記述。而在我國民間則歷來流傳以"三茶六酒"(三杯茶、六杯酒)和"清茶四果"作為喪葬中祭品的習俗。如在我國廣東、江西一帶,清明祭祖掃墓時,就有將一包茶葉與其它祭品一起擺放于墳前,或在墳前斟上三杯茶水,祭祀先人的習俗。茶葉還作為隨葬品。從長沙馬王堆西漢古墓的發(fā)掘中已經知道,我國早在2100多年前已將茶葉作為隨葬物品。因古人認為茶葉有"潔凈、干燥"作用,茶葉隨葬有利于墓穴吸收異味、有利于遺體保存。
歷古以來,我國都有在死者手中放置一包茶葉的習俗。像安徽壽縣地區(qū),人們認為人死后必經"孟婆亭"飲"迷魂湯",故成殮時,須用茶葉一包,并拌以土灰置于死者手中,這樣死者的靈魂過孟婆亭時即可以不飲迷魂湯了。而浙江地區(qū)為讓死者不飲迷魂湯(又稱"孟婆湯"),則于死者臨終前除日銜銀錠外,要先用甘露葉作成一菱形狀的附葬品(模擬"水紅菱"),再在死者手中置茶葉一包。認為死者有此兩物,死后如口渴,有甘露、紅菱,即可不飲迷魂湯。原來在封建迷信中,人死后要被陰間鬼役驅至"孟婆亭"灌飲迷魂湯,目的是為了讓死者忘卻人間舊事,甚而要將死者導人迷津備受欺凌或服苦役,而飲茶后則可以讓"死者清醒",保持理智而不受鬼役蒙騙。故茶葉成為重要的隨葬品。
茶在我國的喪葬習俗中,還成為重要的"信物"。在我國湖南地區(qū),舊時盛行棺木葬時,死者的枕頭要用茶葉作為填充料,稱為"茶葉枕頭"。茶葉枕頭的枕套用白布制作,呈三角形狀,內部用茶葉灌滿填充(大多用粗茶葉)。死者枕茶葉枕頭的寓意,一是死者至陰曹地府要喝茶時,可隨時"取出泡茶";一是茶葉放置棺木內,可消除異味。在我國江蘇的有些地區(qū),則在死者人殮時,先在棺材底撒上一層茶葉、米粒。至出殯蓋棺時再撒上一層茶葉、米粒,其用意主要是起干燥、除味作用,有利于遺體的保存。
喪葬時用茶葉,大多是為死者而備,但我國福建福安地區(qū)卻有為活人而備茶葉,懸掛"龍籽袋"的習俗。舊時福安地區(qū),凡家中有人亡故,都得清風水先生看風水,選擇"寶地"后再挖穴埋葬。在棺木入穴前,由風水先生在地穴里鋪上地毯,口中則念念有詞。這時香火繞繚,鞭炮聲起,風水先生就將一把把茶葉、豆子、谷子、芝麻及竹釘、錢幣等撒在穴中的地毯上,再由亡者家屬將撒在地毯上的東西收集起來,用布袋裝好,封好口,懸掛在家中樓梁式木倉內長久保存,名為"龍籽袋"。龍籽袋據(jù)說象征死者留給家屬的"財富"。其寓意是,茶葉歷來是吉祥之物,能"驅妖除魔",并保佑死者的子孫"消災祛病"、"人丁興旺",豆和谷子等則象征后代"五谷豐登"、"六畜興旺";錢幣等則示后代子孫享有"金銀錢物"、"財源茂盛"、"吃穿不愁"。
以上就是對中國的茶祭風俗的介紹,希望對大家了解中國的茶祭風俗有所幫助。
關于漢族的飲茶風俗介紹
以茶敬客。中國有句俗語,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即使不是富裕人家,也得有“粗茶淡飯”。家里來了客人,不請吃飯可以,但不敬茶就顯得不禮貌了??蛠砭床枋菬崆楹每偷谋憩F(xiàn),也是傳統(tǒng)的禮節(jié)和傳統(tǒng)的美德。下面就關于漢族的飲茶風俗做一介紹。
在漢族飲茶風俗中,除了廣東福建等地的工夫茶以外,講究一些的一般是用蓋碗來泡茶。許多地方都有用蓋碗泡茶的習慣,但以四川最有代表性。不但茶館里用蓋碗,普通家庭里也喜歡用蓋碗。蓋碗是三件套,蓋,碗,托。用蓋碗泡茶確實既方便有實用,既可揭蓋聞香,又能觀賞茶湯。能趁熱喝,還不燙手。早在唐代就有了帶托的茶盞了,據(jù)說是唐代府尹崔寧的女兒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她嫌端茶盞時燙手,就想了個辦法,把蠟燭烤軟,上面放個小碟子,就成了盞托,不燙手了,傳到工匠那里,就制成了帶托的茶盞了。四川的茶博士用蓋碗沏茶成了一門技術,甚至是絕技。長嘴大銅壺,青花瓷蓋碗,茶托茶碗一串串從茶博士的手里飛出去。令人眼花繚亂,卻都能準確地落在客人的桌前。茶博士離得很遠沖茶,如同蜻蜓點水,有的還能做出花樣動作,高難度動作。
文士茶是早年流行于江西婺源文人學士中的傳統(tǒng)茶俗,也是用蓋碗品飲,蓋碗又稱“三才碗”,代表天、地、人的和諧。文士茶講究飲茶人士之文雅、飲茶環(huán)境之清雅、飲茶器具之高雅,追求湯色清、氣韻清、心境清,以達到物我合一、天人合一的境界。
以上就是關于漢族的飲茶風俗的介紹,希望對大家了解這一知識有所幫助。
飲茶大不同之維吾爾族人的茶風俗
飲茶文化在中國的歷史由來已久,中國的茶文化博大精深,通過茶馬古道與絲綢之路中國將茶文化遠播世界。中國民族眾多,每個民族都有自己風俗習慣,自然每個民族的茶風俗也是存在差異的,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維吾爾族人的茶風俗吧。
茶是維吾爾族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飲料,可以說是"不可一日無茶"。您若有機會到維吾爾族人家家里作客,一般由女主人先用托盤向客人敬第一碗茶,從第二碗起則有男主人敬茶。倒茶時要緩緩倒入茶碗內,茶不能滿碗。客人如不想再喝,可用手將碗口捂一下,即是向主人示意:已喝好。茶喝好后,還要由長者作"都瓦"(默禱)。作都瓦時,客人不能東張西望,嘻笑起立,要將兩手伸開合并,手心朝臉默禱幾秒鐘后輕輕從上到下摸一下臉,都瓦即告完畢。待主人收拾完茶具后,客人才能離席,否則視為失禮。
維吾爾族人分居于新疆天山南北,因此飲茶習俗也有差別。北疆人常喝奶茶,一般每日需"二茶一飯"。喝奶茶時,常以一種用小麥面制成的圓形面餅"馕"(為民族傳統(tǒng)面食)佐食。北疆伊犁地區(qū)的還有“吃茶”習慣,北疆大多使用鋁鍋煮茶。南疆人則常喝清茶或香茶,南疆喜用銅質長頸茶壺或陶瓷、搪瓷的長頸茶壺。而喝茶時均用茶碗,一般用小碗喝清茶或香茶,而用大碗喝奶茶或奶皮茶。
這就是關于維吾爾族人的茶風俗的些許認識了,如果有機會大家也可以去新疆看看,親身感受下那邊的茶風俗吧。
小助手帶您領略各地不同的茶風俗:
拉祜族的特色烤茶茶俗
閩臺婚俗之三茶天禮
昆明的迎客九道茶
藝術新娘茶絕對搶眼
新娘茶,作為古俗,代代相襲,流傳不息。話說新娘在拜堂后的第二天,第一件事就是親手泡制香茶敬獻公婆及男家親眷。當然,坐在川流不息的城市里吃飯的人,十有八九沒有經歷過這種鄉(xiāng)下規(guī)矩。
晚上七點多時,廳堂里紅燭閃爍,新娘在小姑引導下,蓮步輕移,登堂向四周客人施禮。獻上新人果子,里面有紅棗、花生、桂圓和瓜子,預兆新娘早生貴子。然后是煮水泡茶。新娘泡制的是冰糖桂花茶,是取甜蜜之意,賜于親人以吉祥如意的祝福。
關鍵詞 公序良俗 實踐現(xiàn)狀 如何適用
中圖分類號:DF0-059 文獻標識碼:A
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的簡稱。公序良俗原則在司法實踐中應用非常廣泛,它具有維護國家社會一般秩序和一般道德觀念的重要功能,同時還有彌補法律不足的功效,對我國的司法實踐具有重要意義。
一、公序良俗的定義
公序良俗包含了兩層含義,即公共秩序與善良風俗。公共秩序,是指社會的存在及其發(fā)展所必要的一般秩序。通常,違反強制性規(guī)定的,即為違反公共秩序;善良風俗,是指社會的存在及其發(fā)展所必要的一般道德。即為違背人們應當遵守的最低限度的道德。公序良俗是指民事主體的行為應當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風俗,不得違反國家的公共秩序和社會的一般道德。
公序良俗原則最早起源于羅馬法,并為大陸法系國家的立法所借鑒,以德國、法國、日本的法律規(guī)定最具代表性。
1、德國法。德國法不同于法國、日本等國的是法典只有善良風俗之概念,而無公共秩序的概念。根據(jù)《德國民法典》第138條第2項規(guī)定:“某人利用他人出于急迫情勢、沒有經驗、缺乏判斷力或者意志顯著薄弱,以法律行為使他人為某項給付,而向其自己或者第三人許諾或者給予和該項給付明顯地不相當?shù)呢敭a利益的,該法律行為尤其無效”,對此學理上稱為暴利行為。
2、法國法。與德國法不同,法國法將公序良俗分別用公序和良俗兩個概念予以規(guī)定。如《法國民法典》第6條規(guī)定:“個人的約定不得違反有關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的法律”;第11條規(guī)定:“如原因為法律所禁止或違反公序或良俗時是為不法原因”;第1133條規(guī)定,基于不法原因的債不發(fā)生法律效力。
3、日本法?!度毡久穹ǖ洹返?0條規(guī)定:“以違反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的事項為標的的法律行為無效”。
我國在民法中一直沒有直接采用公序良俗的概念,但確立了社會公德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概念。體現(xiàn)在我國《民法通則》第7條規(guī)定:“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學者們通常認為,《民法通則》第7條確定的賽歌會公共利益,近似外國民法典上的公共秩序;規(guī)定的社會公德,近似外國民法典上的善良風俗。因此將《民法通則》第7條規(guī)定概括為公序良俗原則。
二、公序良俗原則在我國司法實踐中的適用
作為法律原則,公序良俗主要在兩方面發(fā)揮著作用:維護社會正義和彌補現(xiàn)行法律的不足和缺憾。法律作為實現(xiàn)社會正義的工具,它會隨著社會事物的不斷變化而變化,出現(xiàn)新、難問題,由于法律本身固有的穩(wěn)定性,現(xiàn)有的法律規(guī)定不可能完全解決這一類新、難問題,與實現(xiàn)社會正義的目的不相符,而克服這種缺陷的有效方法就是法律原則的直接適用。
公序良俗原則還賦予了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權,使得法官在社會經濟快速發(fā)展的今天可以更加靈活地處理和解決在市場經濟發(fā)展中遇到的新、難問題,但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一定的風險。筆者簡單地總結了幾點公序良俗原則在我國司法實踐中遇到的問題:
(一)公序良俗原則適用的不確定性。
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實質上是對民事主體的社會責任和道德義務提出相應的要求。在如何判斷社會責任和道德義務的問題上,判斷的標準具有明顯的不確定性。從時間維度上看,不同的社會發(fā)展階段,對公共秩序、善良風俗評判標準不盡相同,它會隨著社會生活和人們的觀念變化而發(fā)生變動。從空間維度上看,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不同地區(qū)之間在風俗習慣方面存在巨大差異。一些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婚俗在其他地方不適用,甚至被成為陋習。如我國云南省和四川省少數(shù)民族摩梭人的走婚習俗——由女性當家和女性成員傳宗接代的母系大家庭以及男不娶女不嫁,婚姻雙方終生各居母家的婚姻形態(tài)。這種不確定性帶來的最直接結果就是,在公序良俗的認定上,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對于一個法律行為是否違背了公共利益、亦或是社會公德,難以快速有效地做出判斷。法官在面對實際案件時,也就難以正確適用公序良俗原則。
(二)法官的司法水平及職業(yè)地位不相適應。
公序良俗原則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模糊性,對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的判斷,需要良好的法律素養(yǎng)和豐富的社會閱歷。而目前我國目前法官隊伍中部分法官的素質不盡如人意,缺乏足夠的社會經驗和生活閱歷,往往難以對具體個案中涉及的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作出正確的判斷。此外,公序良俗原則的運用會給法官帶來較大的自由裁量權,這就要求法官的高度的職業(yè)道德感、良好的法學素養(yǎng)和敏銳的社會集體意識洞察力。但當前我國法官獨立審判的社會環(huán)境尚未形成,事實上各種外在因素干擾影響法官的中立性裁判。當前,一些法院在司法判決中直接適用基本原則,引發(fā)了諸多討論,受到當事人和社會公眾的質疑,一些案件的裁判受到輿論導向的影響而發(fā)生了改變,損害了司法的獨立性。這些都可能導致公序良俗原則在民事審判中適用產生裁判結果的不確定性。
(三)缺乏公序良俗原則在審判中運用的程序性規(guī)定。
法官在認定民事活動是否違反公序良俗時,需要注意兩個方面的問題:首先,需要確認現(xiàn)實生活中是否存在相應的公序良俗,查明其具體內容;其次,需要對具體的民事活動是否違反該公序良俗進行判斷,明確其性質和效力,最后得出責任承擔者是誰。但目前我國的法律和司法解釋并沒有對此作出相應的程序性規(guī)定,比如說公共秩序應由哪個機構來進行認定,按照何種方式進行確認,某種民俗習慣是否存在,如何判斷其是否屬于善良風俗等,是按學者或專家的理論還是一般人的認知來判斷。審判實踐中法官對具體的民事活動是否違反公序良俗的判斷,往往無法找到權威的依據(jù),從而導致裁判結果的不確定性,也使法院的裁判缺乏正當性和權威性。
三、民事審判中適用公序良俗原則的幾點建議
(一)嚴格適用公序良俗原則,遵循法律適用的基本規(guī)律。
法律適用有其基本規(guī)律,即法律有具體規(guī)定的從其規(guī)定;法律無具體規(guī)定的可以適用基本原則。在司法實踐中要遵循這一基本規(guī)律,尤其是在適用公序良俗原則時必須加以嚴格限制。公序良俗是民法的基本原則之一,不能因為對原則的重視,就突破法律適用的基本規(guī)律。徐國棟先生曾經將《民法通則》的第七條表述為:民事案件,無法律國家政策可供適用時,適用社會公德和國家經濟計劃。可見,公序良俗原則只能在法律規(guī)則出現(xiàn)漏洞的前提下適用。
(二)加強法官司法能力建設。
當代中國法官,應該具備厚實的法律專業(yè)功底和全面的法律知識素養(yǎng)。此外,還需要具備豐富的社會經驗和社會閱歷。因此,各地區(qū)法院可以通過定期組織法官進行專業(yè)培訓,有計劃地開展實地調研,總結判案經驗,同時引入諸如公平競爭的功利機制等相應制度,引導和規(guī)范法官的司法能動性。法官司法能力,不能完全靠外在的制度來培養(yǎng),只能依靠法官的自我約束和覺悟,自我提高和完善,推動法官職業(yè)化、精英化的建設步伐。
(三)從制度構建上對法官適用公序良俗原則進行規(guī)范。
第一,合議庭制度。需要適用公序良俗原則進行判決的案件一般都屬于疑難案件,因此不適合由法官獨任審判,需要采用合議庭審判的方式,可以發(fā)揮集體的作用,使判決真正體現(xiàn)公序良俗原則。第二,專家咨詢制度。對公序良俗的認定往往存在較大的爭議性,為防止法官個人的獨斷專行,可以考慮設立專家咨詢制度,由專家對行為是否符合公序良俗加以評判,作為法官判決時的參考。第三,聽證制度。在社會上可能造成特別重大影響的違反公序良俗的案件,根據(jù)厲害關系人的請求,或者依照法院的職權,邀請廣大人民群眾參與聽證,最大限度地保護當事人的利益,最終作出公正的裁判。
四、結語
綜上所述,鑒于司法實踐對于公序良俗原則的適用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可能導致相同案件不同結果,甚至有些案件的判決結果不符合普通民眾的期待。因此解決如何適用公序良俗原則問題迫在眉睫。一方面對其限制適用,即根據(jù)法的基本原理,窮盡規(guī)則方可適用原則。另一方面根據(jù)法律本土化地要求,不能機械的適用法律規(guī)則,根據(jù)實際情況,充分考慮群眾的切身感受,結合我國的歷史傳統(tǒng),合理地使用公序良俗原則。
(作者:廣西師范大學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法學理論(民商法方向))
參考文獻:
[1]魏振瀛主編.民法(第三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7.
[2]姚輝.以案說法(民法篇).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12—14.
[3]趙萬一.民法的倫理分析.法律出版社.2003年9月.
[4]陳吉生,金錦城.公序良俗的非確定性與裁判結果的確定性探析.法律適用,2008(05).
[5]羅芳.淺析公序良俗原則在我國民事司法適用中的問題.河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1).
[6]陳吉生,金錦城.公序良俗的非確定性與裁判結果的確定性探析.法律適用,2008(05).
關鍵詞:民間美術 分類 技法工藝 特點 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a)-0197-01
“民間美術”又稱之為“鄉(xiāng)土美術”。民間美術是勞動人民創(chuàng)作,以美化環(huán)境、豐富民間風俗活動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流行的藝術形式。
美術由于服務對象的差異,決定了美術內容與形式、內涵(即文化性質)上的迥然不同。民間美術是勞動群眾創(chuàng)造與當?shù)厣罘绞?、風俗習慣緊密相連的美術種類,勞動群眾既是創(chuàng)作主體也是主要欣賞和受用人群,魯迅先生稱其為“生產者的藝術”。民間美術作品寄托著勞動者的智慧,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獨特的表現(xiàn)技法。隨著經濟的發(fā)展,科學技術手段的參與,使民間美術這一古樸的藝術形式無論從內容、理念到材料、技法、工具都有了巨大的變革。對于民間美術作品的學習不僅是對民間美術的發(fā)掘和繼承,同時,也是專業(yè)創(chuàng)作汲取靈感的不竭資源。
通過學習民間美術可以了解該區(qū)域或民族審美狀況、興趣愛好、風俗習慣等。在美術教學中加深對民間美術的了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民族情和自豪感、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學習認識和理解民間美術需要將其置于相關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等情境中。由于學習者存在生活經驗、文化知識、分析判斷力等的差異,想對民間美術作品進行有效學習,以下幾個關鍵點需要掌握。
1 民間美術的分類
為了更系統(tǒng)全面的學習民間美術,首先要了解民間美術的分類,了解民間美術的分類是整體認識民間美術的基礎。根據(jù)不同標準,民間美術有很多的分類法,其內容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體現(xiàn)了中華各民族基本審美情調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從應用范圍上看有:日常生活民間美術、傳統(tǒng)節(jié)慶民間美術、禮俗交際民間美術、游藝競技民間美術等;從制作方法上有:繪畫、印染、編結、刺繡、雕刻、捏塑、剪鏤、扎縛、窯造、冶鑄、雕版拓印等;從具體用途來看有:首飾、服飾、民居、炊具、食具、酒具、臥具、燈具、玩具、工具、家具以及民間游藝道具、祭祀用品等。代表性的品類有木版年畫、剪紙、面具、皮影、木偶、風箏、蠟染、扎染、藍印花布、彩印花布、泥塑、面塑、花饃、燈彩、磚雕、石雕、木雕、糕餅模、泥模、土陶、瓷器、香包、竹玩具、布玩具、竹編、草編、綜編、刺繡、挑花等。
2 民間美術的技法、工藝
民間美術作品不只是自然物象的簡單再現(xiàn),而是通過技法、工藝加工再創(chuàng)造出來的。以剪紙為例:剪紙是中國最古老的民間美術形式,在全國各地特別是在農村呈現(xiàn)著旺盛的生命力,是中國民間美術的瑰寶。唐朝詩人李商隱在《人曰》詩中有:“鏤金作勝傳荊俗,剪彩為人起晉風?!钡脑娋?,說出了剪紙藝術的源遠流長。剪紙是在紙、金銀箔、樹葉、布、皮革等片狀材料載體上通過剪刀、刻刀等工具運用雕、剪、鏤、剔、刻等工藝達到鏤空的效果,制作出窗花、門箋、墻花、柜花、喜花、頂棚花、禮花、燈花等美術品裝飾家居、美化生活。剪紙的技法多種多樣有:陰影剪紙、陽刻剪紙、陰刻剪紙、填色剪紙、撕紙、拼色剪紙、套色剪紙、勾繪剪紙、點彩剪紙、煙熏剪紙、木印剪紙、細紋刻剪紙、分色剪紙、襯色剪紙等。雖然制作材料是隨手可得最為普通的木、竹、紙、布、羽毛、泥土等,但民間藝人通過高超的技藝、巧妙的構思,“化腐朽為神奇”創(chuàng)作出獨具特色的美術作品。
3 民間美術的地域、民族特點
德國藝術史學家格羅塞認為:“沒有一種民族沒有藝術?!蔽覈嵌嗝褡鍑遥赜蜻|闊,不同的、語言,獨特的風俗習慣使中國各少數(shù)民族擁有鮮明的文化特征,審美活動多姿多彩,民間美術資源非常豐富,異彩紛呈。美學家李澤厚認為:“審美經驗的積累便產生審美觀念,形成審美趣味,孕育審美理想?!泵耖g美術具有顯著地域、民族特色的同時,還具有穩(wěn)定的傳承性和相對固定的審美價值取向。由于各地區(qū)、民族歷史文化的差異,使其具有各自獨特的民族文化精神和情感,形成獨特的審美心理、審美觀念、審美趣味,審美理想及審美模式,投射于美術上,其表現(xiàn)語言亦是豐富多彩。民間美術依托于民族豐富的文化藝術資源,立足于獨特的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地形、地貌、山川、植被、氣候、生物群落等),綜合了社會需求、民俗風情、物資特產等因素,成為該地區(qū)、民族特有文化資源的載體。雖然民間美術具有相對穩(wěn)定的傳承性,但這種審美文化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工業(yè)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民間美術在審美觀念、審美趣味和審美理想上都發(fā)生了變化,這需要充分研究傳統(tǒng)民間美術的現(xiàn)代價值和意義,保護、弘揚民間美術的同時指導其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
4 民間美術的生存和發(fā)展
20世紀產業(yè)革命后,機器大規(guī)模流水化的生產方式代替了手工業(yè)生產,城市化改變了人民的生活方式,外來文化借助現(xiàn)代工業(yè)沖擊本土文化,民間美術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產生激變,失去了民間美術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文化內涵,一些珍貴的民間美術種類、形式正在逐漸消亡。如何充分保護和傳承民間美術,如何將民間美術在現(xiàn)代生活中重新定位,如何增強民間美術的適應力,在社會轉型中持續(xù)發(fā)展,民間美術未來走向等問題,迫使我們在了解民間美術歷史、現(xiàn)狀的基礎上,對民間美術未來發(fā)展趨勢做出全面、準確的判斷。
民間美術產生于鄉(xiāng)土,流行服務于民間,存在于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美術品種多種多樣,寄托著勞動人民情感,體現(xiàn)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技藝。民間美術活動以生活需要為出發(fā)點和最終目標,生活需要就是民間美術產生的最大動能。民間美術具有實用價值與審美價值統(tǒng)一的特點,對于民間美術來說,最好的保護是充分強化和利用其在當代社會和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功能。民間美術來源于生活,依托于民族、地域文化,同時,民間美術也對其生存的環(huán)境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雙方相互影響,彼此促進。只有還民間美術于生活才能給予它源源不斷的滋養(yǎng)。
中國民間美術是中華民族多姿多彩、絢麗輝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蘊含著豐富的文化積淀,是中華民族文化中熠熠生輝的寶石。挖掘、傳承、發(fā)揚民間美術的藝術、文化、歷史價值,從民間美術中汲取營養(yǎng),在美術作品中注入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探索、創(chuàng)新民間美術形式,是美術教育所承載的重大責任。
參考文獻
[1] 張道一.中國民間美術辭典[M].江蘇美術出版社,2001.
關鍵詞:中國民間舞 特征 發(fā)展前景
一、中國民間舞概念
我國是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民間舞蹈,中國民間舞是中華民族舞蹈藝術的根。民間舞蹈是指源自于民間的舞蹈,受民俗文化制約的最古老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由于在不同地區(qū)受生存環(huán)境、風俗習慣、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文化傳統(tǒng)、宗教信仰等影響,表演的技巧和風格存在明顯的差異。通常民間舞是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勞動過程中產生的,反映的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的人們的生活習俗和社會狀況,借此來表達人們最真實、淳樸的思想感情。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不斷地追求,民間舞也勢必會不斷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中國的民間舞是中華民族藝術中最豐富多采的瑰寶,它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熱愛生活的真情實感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因為它表現(xiàn)了人民的愿望和情感,才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和喜愛。
二、中國民間舞的特征
(一)“舞、戲”合一
民間舞“舞、戲”合一的藝術形態(tài)及本質特征,在于產生民間舞蹈的民族文化背景中所具有的民俗性。
民間舞的藝術創(chuàng)作,是群眾自己的創(chuàng)造,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反映人們的習俗和社會狀況的,創(chuàng)作者們根據(jù)當時一個民族的傳統(tǒng)風俗習慣、信仰、民間故事、歌謠、諺語等等來編制一個舞蹈,是最具有生活氣息,最有血有肉的舞蹈藝術。正因為如此,在民族文化背景下產生的民間舞蹈便具有了很強的“故事性”和“戲劇性”的特征,就形成了“舞、戲”合一的特性。
(二)自娛性
民間舞又被稱作“自娛性舞蹈”。 它源于人們的“本能沖動”和“自我表現(xiàn)”意識。它是廣大人民群眾自娛自樂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來自人們心中最真摯的情感流露。群眾需要舞蹈主要是為了娛樂,離開娛樂這個根本特性,就離開了群眾。通俗講大家聚集起來在一起自娛自樂的舞蹈,就可是民間舞的表達形式。因此,這種舞蹈本身都有著自娛性,所以自娛性在民間舞的特性中是不可缺少的。
(三)載歌載舞
我國的民間藝術自古以來就有載歌載舞的傳統(tǒng),如漢族北方的秧歌,南方的“采茶燈”、“花燈”,滿族的“莽式”,維吾爾族的“麥西來普”,藏族的“弦子”,這些都是載歌載舞的民間舞蹈。
(四)民族性
中國民間舞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因為民間舞受地域和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特點和地域文化色彩,因此形成今天所看到的舞蹈風格和特點的明顯差異。如藏族舞的高亢豪放性,藏族人民心目中的鷹是神鳥,兩者在宗教文化基點上融入舞蹈,體現(xiàn)了藏族虔誠的宗教心理,盡情抒發(fā)了人們美好的愿望,形成了融合農、牧、宗教三者為一體的藏族民間舞蹈的風格特點和高原農牧文化的舞蹈形式。
(五)繼承性
在人類進入階級社會以后,民間舞蹈中的一部分舞蹈逐步發(fā)展成為宮廷舞蹈;一部分積淀著不同歷史發(fā)展階段的文化因素,仍繼續(xù)在民間流傳、發(fā)展、升華,世代相傳,不斷發(fā)展。古往今來,中國民間舞蹈始終遵循著:“文以載道,語以言志,舞以宣情”的美學傳統(tǒng),不斷由人民大眾在勞動中產生、發(fā)展和創(chuàng)造,使民間舞蹈的藝術風味土而土香淳樸,趣而風趣動人,俗而不落俗套。
三、中國民族舞的發(fā)展趨勢
(一)重視原生態(tài)民間舞的創(chuàng)造
原生態(tài)民間舞蹈本身在文化發(fā)展史上有重要的價值。由于歷史上的種種原因,各民族處在不同的社會歷史發(fā)展階段中創(chuàng)造出的舞蹈,呈現(xiàn)出不同社會發(fā)展階段的特點。原生態(tài)民間舞是最大含量的保留了原始民族民間舞蹈的原本形態(tài),它是民族民間舞蹈的根,是民族民間舞蹈發(fā)展的源泉,也是一部活生生的人類舞蹈文化發(fā)展史。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各地區(qū)的經濟收入比重也出現(xiàn)了較大的改變,各民族的民間舞蹈具有了經濟意義,為旅游產業(yè)的收入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在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兩方面都能有所收獲,也讓古老的各民族原生態(tài)民間舞蹈煥發(fā)青春,重鑄輝煌,“老有新為”。 人們意識到原生態(tài)舞蹈的重要性時,在繼承“原生態(tài)”的基礎上,在“變異態(tài)”和“再生態(tài)”中去求發(fā)展。
(二)重視民間舞技巧的發(fā)展
中國民間舞中的技巧不僅是一種藝術表現(xiàn)形式,更是體現(xiàn)民間舞風格的重要表情手段。在整個節(jié)目中表演者只有不受盅碗技藝的束縛,能夠扣人心弦的去完成一系列高難度舞蹈技巧,把節(jié)目推向,這就愈加顯出表演的難能可貴,給觀眾難以忘懷的舞蹈藝術美的享受。
中國民間舞技巧追求的是審美風格的完美體現(xiàn),是同舞蹈風格緊密相融、難以分開的,技巧既包括民間舞蹈中的各種道具性舞蹈技巧,又包括各民族民間舞蹈有的旋轉、跳躍、翻身等基本技巧,這就逐漸使民間舞形成了各自民族的、各地區(qū)的具有獨特風格的舞蹈技巧。各民族各地區(qū)有各自的獨特的舞蹈道具,如漢族經常使用手絹扇子等,藏族常用背鼓等。在基本技巧中維族的動作比較利索,而朝鮮族的動作技巧則優(yōu)雅穩(wěn)重。
民間舞是舞者表達自己內心世界的一種方式,是民間舞者內心激情的物化。如果情感不投入,再高難、再精湛的技巧形式在民間舞中也會變得蒼白無力,毫無光彩。有些舞者把舞蹈技巧游離于舞者情感和舞蹈風格之外,因而形成了毫無藝術感染力,讓人感到莫名其妙的舞蹈。只有在舞者們把各種技巧在充滿情感的流露中,層層推進中恰到好處地完成才能感動觀眾。這種情感化了的技巧,極大地豐富了舞者的藝術表現(xiàn)力,增強了舞蹈的藝術感染力。
民間舞從最早的隨地起舞,到從廣場向劇場的轉化,觀眾對民間舞的藝術性、技巧性的要求越來越高,要求舞蹈技巧向塑造舞蹈形象、表現(xiàn)人物心理、營造舞臺意境的藝術化方向發(fā)展。舞蹈造型與動態(tài),要通過藝術化地夸張與變形將所表達的事物進一步升華,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似真似幻、虛虛實實的藝術仙境。因此,民間舞技巧運用的最高境界就是將之藝術化,讓技巧的全過程完全隱匿在舞蹈表演的情理、律動之中,而不“顯山露水”,刻意為之。
四、結論
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是“藝術之母”,它體現(xiàn)的是自然,是對人生命意識的最原始、最自然、最強烈的呼喚的表露。中國的民間舞是在社會生活中創(chuàng)造的反映民族生活、思想情感并具備一定審美特征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是最能反映民族性格和審美情趣的一門藝術。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發(fā)展,各種文化也必然會受到來自其它文化的影響,民間舞要在這種大趨勢下,在迎接挑戰(zhàn)和表現(xiàn)主體個性的過程中,揚棄其缺點,繼承其優(yōu)點,在創(chuàng)新中不斷地保持自己的個性。
參考文獻:
[1]紀蘭慰;社會轉型期民間舞蹈文化的發(fā)展態(tài)勢[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2]金濤;于欣;民族舞蹈中現(xiàn)代審美意識的勃興——談民族舞蹈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j];民族藝術;1986年01期;
[3]王玨;試論在當代群眾文化活動中動態(tài)的傳承與發(fā)展民間文化——海寧《花燈》藝術生命生機勃發(fā)的啟迪[a];“民族民間文化保護與開發(fā)”文集[c];2004年;
關鍵詞:中國民族音樂;中國傳統(tǒng)音樂;中國新音樂
從上個世紀初開始開始,很多學者都致力于研究中國民族音樂,中國傳統(tǒng)音樂與中國新音樂,到了二十世紀80年代,更是掀起了巨大熱潮。但凡一門學科的興起,必定是從概念界定開始,然而筆者在收集資料時卻發(fā)現(xiàn)我國民族音樂,傳統(tǒng)音樂,以及新音樂的概念及三者間的關系解釋不一致,到底是涵蓋的還是并列的關系?筆者從這個角度出發(fā),對中國民族音樂、傳統(tǒng)音樂、新音樂概念及其分類進行梳理。
1、中國民族音樂的界定及分類依據(jù)
1.1民族音樂包含傳統(tǒng)音樂與新音樂
王耀華(1999)指出廣義的民族音樂就是各民族的音樂,是在民族或者一定的文化和社會集團中所共有的被延續(xù)傳承的音樂總體。對中國來說,包括民間音樂,文人音樂,宗教音樂等傳統(tǒng)音樂,同時也包括近現(xiàn)代中國作曲家接受歐洲音樂影響創(chuàng)作各種各樣的音樂作品。
劉正雄(2005)將民族音樂界定為按照人群和地域分屬的各不同民族創(chuàng)造的音樂藝術,且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我國的民族音樂是中華56個民族從古至今共同創(chuàng)造的音樂財富。他將民族音樂分為“傳統(tǒng)音樂”和“新音樂”。
以上兩種觀點認為只要是中華大地上產生的音樂都是“民族音樂”。只是歷史的發(fā)展將我國的民族音樂劃成了兩大塊:中國傳統(tǒng)音樂和新音樂,它們是涵蓋的關系。
1.2民族音樂就是傳統(tǒng)音樂
蔡際州(2000)指出中國民族音樂是建國后才逐漸推廣的概念,相當于建國前的國樂,后來學術界稱為中國傳統(tǒng)音樂。作者用時間段的劃分方式將中國民族音樂,中國音樂,與中國傳統(tǒng)音樂畫上了等號。
楊久盛(2009)認為我國的民族音樂僅指傳統(tǒng)音樂和按傳統(tǒng)音樂模式創(chuàng)作的音樂;“新音樂”更多的是受外來影響形成的音樂。應強調其“國民性”,沒有必要強調“民族性”,而把中國的民族音樂。新音樂合稱為“中國音樂”。作者將民族音樂等同于傳統(tǒng)音樂以及按傳統(tǒng)音樂模式創(chuàng)作的音樂,而新音樂與民族音樂屬于兩種音樂體系。
以上兩種觀點都是從時間段來進行的劃分,前者認為民族音樂包含傳統(tǒng)音樂與新音樂,后者將民族音樂等同于傳統(tǒng)音樂,不包括新音樂,出現(xiàn)了涵蓋與并列的兩種關系。那么,究竟什么是中國傳統(tǒng)音樂,什么是新音樂?它們的概念又如何界定?
2、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幾種主要界定及其分類
2.1以時間段進行界定
蕭梅(2009)提出中國傳統(tǒng)音樂是中國歷代產生并流傳至今,及古代時期由外族(包括現(xiàn)屬我國少數(shù)民族)傳入并在我國生根發(fā)展的音樂品種及作品。不包括近代由西方傳入我國的以歐洲音樂為中心的各種音樂,以及中國人(或外國人)按照歐洲作曲技法所創(chuàng)作音樂作品。
劉再生(2001)認為中國傳統(tǒng)音樂包括我國古代社會宮廷音樂,民間音樂,文人音樂和宗教音樂世代相傳而遺留至今的作品,不包括“當代人”創(chuàng)作的“傳統(tǒng)音樂”。
以上二者是用時間段將傳統(tǒng)音樂予以定義,即中國近代以前的,在中國大地上產生的音樂都是“傳統(tǒng)音樂”。持這種觀點的還有董維松《關于中國傳統(tǒng)音樂及其分類》,馮步嶺《傳統(tǒng)音樂基礎教程》等等。
2.2以音樂形態(tài)進行界定
王耀華,杜亞洲(1999)指出中國傳統(tǒng)音樂是指中國人運用本民族固有方法,用本民族固有形式創(chuàng)造的具有固有形態(tài)和特征的音樂。包括歷代產生并流傳至今的古代作品,也包括當代中國人用本民族固有形式創(chuàng)作的具有固有形態(tài)特征的音樂作品。
蔡際州(2000)認為傳統(tǒng)音樂是20世紀以前,在中華民族的文化背景中歷史的形成的音樂,還包括其后按自身規(guī)律而發(fā)展延續(xù)至今的那一部分。
程天建(2009)提出傳統(tǒng)音樂的范疇是清代以前形成的音樂及其后形成的具有傳統(tǒng)音樂形態(tài)的音樂。包括歷史上產生并流傳至今的古代作品,以及當代中國人用本民族固有形式創(chuàng)作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態(tài)特征的音樂作品。
以上學者將傳統(tǒng)音樂的界限劃分的不是很明顯,他們認為只要是包含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元素的音樂都可以稱為“傳統(tǒng)音樂”,并沒有時間上的界限。
[關鍵字]服飾民俗 形成 表現(xiàn) “禁忌”風俗
服飾民俗,是指人們有關穿戴衣服、鞋帽、佩戴、裝飾的風俗習慣。下面就從以下三方面對其進行深入了解。
一、服飾民俗的形成
關于服飾的起源和形成,是一個復雜的問題。有人認為服飾的發(fā)明,受人類最初的羞恥觀念支配。有人認為是出于保暖御寒的功利目的,也有人認為它只是為了美觀而進行的裝飾而已。但經過研究,實用性的功利目的是先于審美意識而存在的。
首先,服飾的產生、服飾民俗的形成和人類居住的自然環(huán)境,特別與氣候條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比如說,生活在寒帶和溫帶地區(qū)的居民,由于氣候寒冷,四季服飾不僅樣式變化繁多。
其次,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對服飾的形成和發(fā)展,也起著很大的作用。舉例來說,我國的蒙古族牧民過著游牧生活,所以他們衣服的質料以獸皮為主,服制多為長衣,俗稱“蒙古袍”。
其三,各民族的紡織技術的發(fā)展與審美觀的不同,其對服飾的選擇也不同。具體來說,一些狩獵民族喜歡用色彩鮮艷的羽毛裝飾自己的頭發(fā),把牙齒染成黑色,肩上披著豹皮等?;蛟S在有些人看來,這是很野蠻的裝束,但是在他們自己本民族看來,這是美麗的盛裝。
除了以上三點,影響服飾民俗的形成因素當然還有許多,中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具特色的傳統(tǒng)服飾,這些具有獨特文化內涵和審美意蘊的的民族服飾構成了各個民族民俗傳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傳承因素也大不相同。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服飾民俗的形成與發(fā)展,總是和時代的審美潮流及實用的功利性相結合,表現(xiàn)出明顯的時代特征。
二、服飾民俗的表現(xiàn)
服飾民俗和人們的經濟生活、文化傳統(tǒng)關系密切。除服飾本身的制作外,它還和原料的選擇、加工以及生活中的各種民俗事象均有關聯(lián)。
服飾民俗在性別與年齡上是有所差異的。首先,男女服飾在樣式和質料的選擇上明顯不同,男士服飾講究實用;而婦女的服飾不僅樣式多,而且增加許多裝飾。其次,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服飾民俗也不相同。幼兒期,穿開襠褲是普遍風俗。稍大一點,女孩兒開始留長發(fā),服飾樣式和色彩上都有不同。等到成年時,要舉行一定的儀式,服飾上相應地加以標志,表示可以男女之間的社交活動。結婚后、中年、老年都各有區(qū)別。
民俗服飾的職業(yè)表現(xiàn)。不同的職業(yè)分工,構成不同的服飾民俗,是生活中的普遍現(xiàn)象。其中宗教職業(yè)者的服飾別具一格,佛教僧侶的袈裟,道教道士的道袍,都受其宗教影響。鄂倫春族信封薩滿教,薩滿跳神時,有專門的服裝和法具。服裝多以皮革制成,上面懸有大小不等的許多青銅鏡和銀鈴,另有一件綴滿貝殼的皮質坎肩,頭戴圓形神冠,還配有單面鼓和鼓鈴。在現(xiàn)代社會中,職業(yè)服裝已成為不同職業(yè)的人們的標志。各行各業(yè)都可以穿自己特制的服裝,體現(xiàn)不同的分工和責任心。民間也有用不同的服飾來區(qū)別職業(yè)特征的民俗。
服飾民俗的地域、民族表現(xiàn)。中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各個民族,創(chuàng)造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服飾民俗。舉例說布衣族婦女的服裝特色是在頭上包裹著尖角往左右延伸的帕子,大多為青底花格布、紫青色布或白布,形似兩只水牛角,俗稱“牛角帕”。這一特殊形制的頭飾主要是因為在布衣族的民俗中,牛是圣物,與該民族的牛圖騰崇拜有關。
三、服飾民俗中的“禁忌”風俗
如前文所說,服飾在發(fā)展過程中往往會體現(xiàn)出濃厚的民俗性特征。服飾民俗以約定成俗的方式給人們提供了一套服飾消費方面的行為規(guī)范。這套行為規(guī)范告誡人們在穿著服飾時,只許按照某種方式進行,而不許按照另外的方式進行,前者是常規(guī),后者是禁忌。
服飾禁忌最早出自民間,同人們最初的鬼神神靈信仰有關,它流露出較強的原始崇拜跡象,它把超出人力所限的許多不可知因素同人們的服飾消費生活聯(lián)系了起來。服飾禁忌在具體的服飾消費生活中總是具體的體現(xiàn)在某些方面。在服飾用色上,每個民族都有各自的貴、賤、吉、兇的觀念認定,中國古代白色和黑色被視為兇色,尤其忌諱全身穿著白色服飾;綠、碧、青等顏色往往被視為賤色,只有妓、優(yōu)伶等“賤業(yè)”中人才用此色;紅色則為吉、喜之色,婚假、生子、過節(jié)最為多用。河南沁陽一帶十分忌諱反穿衣服,因為在當?shù)仫L俗中一般只有寡婦改嫁才反穿羅裙。南方的彝族將帽子和頭飾看得特別神圣,當帽子或頭飾穿戴在頭上時,尤其忌諱外人的觸摸。南方沿海一帶的漁夫和農民,習慣用竹竿晾曬衣服,但晾干后總要疊好放一段時間再穿,因為據(jù)說只有這樣才不會讓自己變成“竹竿鬼”。在鄂倫春族生活的地區(qū),忌諱將女子的衣物放在男子的衣物之上,認為這會使男子受辱倒運。舊時,漢族忌諱男子觸摸女子衣物,認為這是的表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與服飾有關的禁忌,如“歪戴帽子――心術不正”、“敞胸露懷――二流子”、“綠帽子”等等。
服飾的傳承,是極其復雜的文化現(xiàn)象,它往往和一個民族的歷史文化發(fā)展史緊密聯(lián)系,體現(xiàn)著民族集體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所以如果想要了解一個民族的服飾民俗的相關文化,就需要我們必須熟悉該民族的相關發(fā)展歷史,了解其社會文化背景,從而借助民族學,語言學等知識來認識該民族的服飾民俗。中華民族本就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多民族國家,這就決定了其服飾民俗的復雜性和淵源性。通過對服飾民俗的幾方面的簡單了解,使我對中國民俗尤其是服飾民俗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與認識。同時我也認為,民俗的傳承的過程就應該是其自我完善的過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仍舊是我們應堅持的態(tài)度。做好對優(yōu)秀民俗的繼承與發(fā)展,是我們義不容辭的義務。
[參考文獻]
《民族民俗風情賞析》陶犁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