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詩歌閱讀方法范文

詩歌閱讀方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詩歌閱讀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詩歌閱讀方法

第1篇:詩歌閱讀方法范文

【關鍵詞】新形勢 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個性化 有效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4-0071-01

語文是一種思維學科,語文閱讀材料風格迥異,千差萬別,需要學生對語文閱讀材料具備一定的篩選能力及思維能力,而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則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及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徑。個性化閱讀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對閱讀材料的不同見解,鼓勵學生嘗試不同的閱讀方式,從而在個性化閱讀實踐中尋找出最適合學生自身的閱讀方式,提高學生語文閱讀整體水平。

一、個性化閱讀的重要意義分析

個性化閱讀著重培養(yǎng)人文精神,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確立了學生主體地位,符合新課程改革理念。在個性化閱讀教學中全面倡導每個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站在不同的思維角度理解語文閱讀文本內容,打破了傳統(tǒng)語文閱讀教學中一講到底的教學模式。采用個性化閱讀模式,能夠使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更加鮮活,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翁,在個性化閱讀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

個性化閱讀教學模式符合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思維屬性,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思維能力的重要舉措,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一個人閱讀能力高低是由其本身思維活躍能力決定的。而個性化閱讀教學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個性化閱讀教學模式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對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具有一定的促進意義。

二、新形勢下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有效方法

1.尊重學生閱讀能力差異,提倡個性化閱讀方式

在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尊重學生閱讀能力差異,提倡個性化閱讀方式,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學生個性特點幫助學生尋找適合不同性格特征學生的閱讀方式,在學生找到適合自身個性閱讀方式后,教師應在此基礎上進行語文閱讀指導,并進行分類評價。另外在語文閱讀材料選擇中,教師應采取推薦閱讀材料的方式,以學生個性特點及實際需求為依據(jù)靈活選擇語文閱讀材料。例如對于喜愛詩歌的學生可以給其推薦《冰心詩四首》,分別為母親、成功的花、嫩綠的芽兒及紙船;還可以推薦《泰戈爾詩三首》,分別是金色花、榕樹及告別;總而言之應根據(jù)學生喜好及個性選擇,充分激發(fā)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

2.開展個性化課堂教學實踐活動,著重培養(yǎng)學生個性化閱讀能力

教學實踐活動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與積極性,對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應有意識的選擇一些能夠激發(fā)學生興趣,給予學生一定的體驗及感受,例如蘇教版七年級第四單元《三峽》這一文章的“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早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獻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教師在這一課文講述中,應正確引導學生理解該文章內容,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三峽風光及三峽水流之神速,從而使學生與作者的情感思想產生一定的共鳴,仿佛置身與三峽景致中。個性化閱讀是學生個性化體驗的自由釋放,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最大的閱讀效果,教師應針對學生閱讀中的疑點難點開展閱讀教學,通過課堂互動,相互討論等方式有效解決語文閱讀問題,提高語文閱讀分析能力。

3.讓學生自由選擇閱讀方式,為學生讀出自我創(chuàng)造條件

初中學校開展語文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將語文閱讀材料中所抒發(fā)的思想感情傳達給學生,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充分吸收語文閱讀材料中的精華。例如作者的思維方式、表達方式等,學生在閱讀后充分理解后,在以后創(chuàng)作中可以選擇性的借鑒一些優(yōu)秀表達或者思維方式,使其轉化為屬于自己的東西,這就是初中語文閱讀的最終目的與最高境界?;谡Z文個性化閱讀這一獨特性,語文教師在個性化閱讀教學中應告別追求表面繁榮的景象,應給予學生一定的自,讓學生自由選擇閱讀方式,為學生讀書自我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例如有的學生喜歡在網上閱讀,有的喜歡通過書本閱讀等等,如學生在網上閱讀蘇教版初中課本中朱自清的《春》,在閱讀時學生可以根據(jù)課文內容在網上搜集一些關于春天景象的視頻,從而使學生更加深刻的了解閱讀內容,真切感受春天的氣息。

4.對學生個性化閱讀成果進行客觀評價

通過評價能夠檢驗一件事物的成果,因此在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對學生個性化閱讀成果進行客觀評價,使學生認識到語文閱讀中存在的缺點及優(yōu)勢,這樣學生在以后的閱讀中就能夠有意識的避免閱讀錯誤方式。那么要保證閱讀評價的客觀性與準確性,那么需要教師對學生的閱讀范疇及能力有一個大致了解。要了解學生閱讀水平,可以定期舉辦語文閱讀活動,選擇同一性質的閱讀材料可以更為客觀的評價學生閱讀水平,例如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中《天上的街市》與《蔚藍的王國》,這兩篇閱讀材料均屬于想象類材料,通過語文閱讀比賽可以有效掌握學生閱讀狀況,有針對性的進行評價,明確指出學生閱讀中存在的問題,真正提升學生語文閱讀水平,突出學生閱讀的個性化。

三、總結

個性化閱讀教學是新形勢下的創(chuàng)新閱讀模式,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高學生語文閱讀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在個性化語文閱讀教學中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將閱讀教學轉變?yōu)閷W生自我體驗、自我探究的過程,使學生在語文閱讀中充分彰顯自身個性魅力,強化學生對閱讀材料的理解能力,使學生懂得從不同的思維角度看待閱讀材料,與閱讀材料能夠產生一定的思想共鳴,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蘇云.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3,7(4):57-58.

第2篇:詩歌閱讀方法范文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是教師展開教學的第一步。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前,應充分分析文章內容,把握文章主題旋律?!侗脑娙住肥翘K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親近文學”,都是詩歌體裁的文章,容易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能力。晶瑩剔透的小詩里蘊含著偉大的力量,也滋養(yǎng)了我們的心靈。這三首小詩為我們傳達了三種不同的思想境界,《成功的花》向我們表達了成功的背后都浸透著血和淚;《嫩綠的芽兒》傳達出人生應該有發(fā)展、貢獻和犧牲的精神;《青年人》告知青年人要把握現(xiàn)在,著眼未來。小詩的語言精練,思想豐富。通過學習此詩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fā)審美情趣。教師在做完初步的教學分析后,結合本詩的內容和意境,以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為目標展開教學設計。

二、教學目標

《冰心詩三首》的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通過閱讀學習感受小詩的語言美感和感情基調,并初步體會詩歌所想表達的思想感情。(2)能力目標。掌握閱讀技巧,能夠通過閱讀,結合具體的語境,品味詩歌的意境,感悟詩人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解讀鑒賞詩歌的能力。(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熱愛文學、欣賞文學的審美情趣,陶冶學生情操,并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美好品德。

三、教學重難點預設

《冰心詩三首》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朗讀和吟誦這三首小詩,初步感悟詩句含義。詩歌的語言和感情表達都是含蓄的,所以要引導學生深入地有感情閱讀,把握深層次的詩歌意境。然后引導學生重點賞析一些詞語或語句,通過重點鑒賞加深理解。教學難點:讓學生將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詩歌中去,在閱讀中體會每一個詞、每一句所傳達的思想感情,有技巧地朗讀。

四、教學方法分析

在《冰心詩三首》閱讀教學中,可采用以下教學方法:(1)朗讀感知法。朗讀感知法是讓學生初步閱讀文章,感受文章的語言美感,把握詩歌的情感旋律?!侗脑娙住肥侨浊逍聝?yōu)美的小詩,可引導學生進行各種形式的朗讀和吟誦,在反復朗誦中直接與作者對話,使學生感受詩意氛圍。(2)聯(lián)想誦讀法。聯(lián)想誦讀法即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結合詩歌內容融入自己的想象,提高對詩歌的理解能力。通過這一系列聯(lián)想,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進入詩歌情景中,體會詩句內涵。(3)重點朗讀法。重點朗讀法是通過逐字逐句地斟酌,重點賞析某個詞語、某一句話。加強重點詩句的閱讀,把握文章重點。如《嫩綠的芽兒》中,可引導學生重點閱讀“嫩綠的芽兒、淡白的花兒、深紅的果兒”三句,體會作者運用這種對比遞進方式的意圖,并引導學生思考其分別蘊含的意境和表達的感情。

五、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過程設計是對整個課堂教學內容和步驟的設計。閱讀教學過程的設計應將教學目標體現(xiàn)出來,并根據(jù)教學目標和方法設計具體的教學過程。閱讀教學的設計要有梯度,要根據(jù)學生閱讀學習的情況層層引導,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1.了解文章或作者背景,為閱讀作鋪墊。

在賞讀本篇文章前,先讓學生回憶冰心以前的一些詩句或文章,了解冰心詩歌的語言特點和情感特點,使學生在腦海中能初步形成對冰心詩集的認識。教師向學生介紹冰心的人物背景及其生活所在的社會背景,使學生體會詩歌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為進一步學習作鋪墊。

2.創(chuàng)設情境,進入詩歌意境。

教師帶領學生初步閱讀詩歌,并根據(jù)詩歌內容創(chuàng)設情境。如《成功的花》,看到題目學生很容易聯(lián)想到大自然繽紛的花朵;《嫩綠的芽兒》使學生聯(lián)想到充滿生機的綠草;《青年人》象征著生機和活力。教師在學生初步閱讀后可引導學生進行想象和聯(lián)想,進入到詩歌的意境中去。

3.朗讀吟誦,感受語言美感。引導學生朗讀、吟誦,可先集體誦讀再單獨朗讀。在朗讀過程中,使學生自己與詩歌對話,感受詩歌優(yōu)美的語言,感受作者的文筆,體會語文閱讀的樂趣。

第3篇:詩歌閱讀方法范文

【關鍵詞】詩歌 閱讀 讀到 品到 悟到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8-0110-01

新課改的大潮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從教學主體的確立到學習方式的改善,從三維目標的確定到學習方式、方法的更新,無不要求優(yōu)化課堂結構,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語文教學更不例外,特別是閱讀教學優(yōu)化教學過程、探討教學策略尤為重要?!墩Z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蹦敲丛谛抡n改、新理念的大背景下,詩歌閱讀教學中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過程又該怎樣處理呢?

詩歌閱讀教學是語文閱讀教學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首先要明確新課標對閱讀教學的要求和教學策略建議,《語文課標》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還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币虼嗽姼栝喿x教學的重點理所當然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能力。怎樣培養(yǎng)能力,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呢?總結新課改以來的教學經驗,詩歌閱讀教學讀到、品到、悟到非常重要。

先說“讀到”。因為“讀”是積累、感悟和運用的必然前提,是學生提高自己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的必經過程。常言說得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新課標對閱讀教學的第一要求就是“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备鼮橹匾氖?,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要讓語文課堂充滿活力,讀是必要的手段。詩歌本身的特點也決定了“讀”在詩歌閱讀教學中獨有的特色?!翱梢哉f,詩歌是以高度凝練的語言、跳躍性的結構、鮮明生動的形象來抒發(fā)特定社會境遇中情感體驗的文學體裁。”(王一川主編《文學概論》170頁)。不難看出,要理解凝練的語言,要把握跳躍的結構,感受鮮明生動的形象,要感知、體會詩歌的情感體驗,不僅要讀,而且要反復讀,讀到位。那怎樣才能讀到位呢?一句話:創(chuàng)設讀的幾率與情境。詩歌的音韻美,詩句的和諧美,本身就為“讀”搭建了廣闊平臺。所以詩歌閱讀要做到師生互動朗讀、創(chuàng)設情境誦讀、感知體驗吟讀、揣摩探討品讀。具體點說,就是通過教師的引導、范讀,學生的模仿、試讀及互動對讀,通過演示賽讀、展示熟讀等方式,達到讀出詩歌的情感基調的目的;利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如復讀機、錄音碟帶、多媒體設備等創(chuàng)設情境,也可利用學生想象、復述、描摹及情感表演再現(xiàn)情境,提高朗讀效果;讓學生通過體會、交流、推想、假設等方法實現(xiàn)揣摩品讀。讀是加強學生閱讀實踐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是詩歌閱讀教學“感知”過程的起步階段,只有“讀到”才可談理解、欣賞和評價。

再說“品到”。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感知、理解、欣賞和評價能力,詩歌閱讀教學就必須“品到”?!捌返健鳖櫭剂x就是抓住詩句品賞到位。如何“品到”?先品詩句、語言,再品意象、藝術,后品情感、主旨。也就是說閱讀詩歌應感知、理解、欣賞和評價的內容要全面品賞到位。例如教學《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一詩,不僅要求學生品賞諸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边@些千古傳誦的優(yōu)美詩句;還要品賞富有表現(xiàn)力的凝練語言,如“卷”“忽”、“凝”、“風掣紅旗凍不翻”、“去時雪滿天山路”等詞句要引導學生細心品味賞析。詩歌的每一詞、句,無不給人展示鮮活的意象,詩歌閱讀教學就是師生一起活畫、再現(xiàn)活生生的意象,把方塊文字轉化為可觸、可讀、可賞的生動畫面,通過意象品賞溝通學生與文本,這是詩歌閱讀教學獨具的特質。因而詩歌閱讀教學不得不品意象。捕捉到意象,理清了意象關系,學生自然就進入了詩歌意境。換言之,品就是化意象入意境形成整體感知的體驗過程。要欣賞、評價詩歌首先要品意象。而文學意象的生成、布局本身就是藝術,無論事物表象還是意象的象征內涵,也無論是意象比擬的義理還是意象的指意、暗示,無一不是藝術的結晶,品意象的實質就在于品藝術?!睹娦颉分姓f:“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边@就告訴我們,品賞詩的目的不在“詩”,而在求其“志”、探其“心”。所以,詩歌閱讀教學最終要劍指詩人的“心”和“志”,品賞詩歌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和意向主旨。這是詩歌閱讀教學的目標所在,一定要通過不同的方式方法讓學生“品到”。

后說“悟到”。讀詩如行禪,“了悟”是最高境界。詩歌閱讀不僅要感悟詩歌意境、藝術手法,還要感悟詩人感情、意旨,更要感悟超出詩歌本身的價值和啟迪。閱讀一首詩,如果沒有從中獲得社會價值體驗和思想啟迪、受到感情熏陶,就等于沒讀。所以“悟到”非常重要,不但要悟到內容,更要悟到境界。那么如何才能“悟到”呢?這是一個非常復雜深奧的話題,但有兩個基本途徑可以推介,一是親身體驗、獨立思考,二是合作探究、交流分享。無論是古詩詞閱讀,還是現(xiàn)代詩歌閱讀,都可以在學生進入詩的意境的同時,或模擬情景、創(chuàng)設情境,或聯(lián)系生活、回味體驗,或虛設問題、激發(fā)思考,調動主體的主觀能動作用,達到感悟的目的。然而思想和智慧的資源絕不是私有獨占的,它是可以分享、移植、裂變的。教師在詩歌閱讀教學中只要能搭建起合作的平臺,拓開交流渠道,分享他人的思想結晶和智慧的火花,“悟”就不再是單位個體的思考了,而是群體思想和智慧的“克隆”。所以詩歌閱讀教學應給學生更多的合作探究、交流分享的機會,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悟到”。

總之,詩歌是一種集意象美、情感美、語言美、音韻美于一體的高雅藝術,在詩歌閱讀教學中,只有指導學生盡量讀到、品到、悟到,才有利于陶冶情操,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對于提高學生閱讀鑒賞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都有很大的作用。這不僅能夠實現(xiàn)新課標規(guī)定的目標,也能讓新理念、新課改放射光華。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

第4篇:詩歌閱讀方法范文

自2012年我區(qū)實施高中課改以后,北海市的老師們通過參加高中課改培訓以及全市性的高中英語教研活動,基本上已經掌握了PWP(Prereading,While―reading,Post―reading)高中英語閱讀課教學模式。但對于執(zhí)教高中課改后新出現(xiàn)的詩歌閱讀課教學,大家仍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孔凡晶老師有幸在賽課時抽中此課,促成了我們對高中英語詩歌閱讀課教學目標層次定位的深入研究。

一、初次磨課:根據(jù)“課型”特點,定位教學的目標層次為“理解”“欣賞”

(一)第一次執(zhí)教

孔老師以童謠Five Little Monkeys導入,并按照課文的原始順序教授8首英文詩歌。她把大量的時間放在了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和對5種詩歌特點的“分析”上,最后以學生的討論“Which poem do you like best?Why?”作為語言的“輸出”,作業(yè)是要求學生背誦其中的2―3首英文詩歌。其主要教學過程如下:

1.Lead-in:Let the students watch the vidio Five Little Monkeys.Teach the new words:poem,poet,rhyme & rhythm etc.

2.Read the poems fast and ask:“How many kinds of poems does the reading passage discuss?What are they?”

3.Teach the eight poems one by one. Read the first poem(nursery rhyme)and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 and answer some questions about it.

4.Read the second and third poem(list poems)and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m and answer some questions about them.

5.Read the fourth and fifth poem (cinquain) and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m and answer some questions about them.

6.Read the sixth and seventh poem (haiku) and analyze the structure and syl-lables of them and answer some questions about them.

7.Read the eighth poem (Tang poem) and try to translate the poem into Chinese and answer some questions about it.

8.Summar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ve kinds of poems and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enjoy them.

9.Read and listen to the poems in the passage.Which poem do you like best? Why?

10.Homework: try to recite two or three of the poems.

(二)課后研討

下課后,孔老師對自己的課很不滿意,而且感到非常困惑:這堂課,教師講得太多,學生學得被動;教學目標好像不夠明確,教學重點也不夠突出;五種詩歌的教學幾乎沒有過渡,學生感覺突然,對任何一種詩歌的形式都沒能掌握;導入部分的童謠太難,一開始便讓學生產生了畏難情緒,這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整堂課的進程。

教研組的教師經過集體研討,提出了如下看法:孔老師的課講得比較扎實,但基本上還是按照普通閱讀課的要求來執(zhí)教,學生興趣不高。關鍵是孔老師沒有真正把握好詩歌閱讀課教學目標層次的定位。

那么,英語詩歌閱讀課與普通閱讀課(相對于詩歌閱讀課而言)有何區(qū)別?英語詩歌閱讀課的教學目標層次又該如何定位呢?

我向困惑的老師們提出了如下兩個問題: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對詩歌的教學要求是什么?你們在學中文詩歌的時候,重點放在哪里?

老師們仔細一想,豁然開朗:高中英語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初步了解英語詩歌的節(jié)奏和韻律;能閱讀一般英文原著,抓住主要情節(jié),了解主要人物,有廣泛的閱讀興趣。眾所周知,學中文詩歌的時候,我們通常按照“理解―欣賞―背誦”的路徑,那么,英語詩歌的教學能否按照同樣的路徑來進行呢?

在集體反思和討論的基礎上,我們達成了共識:在普通閱讀課教學中,教師應關注“三個解讀”,即解讀文本、解讀語言和解讀情感。詩歌閱讀課與普通閱讀課既有共性,也有個性,詩歌閱讀課教學目標的定位應根據(jù)它們的共性以及詩歌閱讀課的個性來決定。那么詩歌閱讀課的教學目標至少應定位為以下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能理解”,即解讀文本,理解英語詩歌的內容。第二個層次是“會欣賞”,即解讀語言、解讀情感。但詩歌有詩歌的特點,較之普通閱讀課教學,“會欣賞”即詩歌的賞析在詩歌閱讀課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

二、再次磨課:嘗試詩歌“仿寫”,讓學生享受“創(chuàng)作”過程

(一)第二次執(zhí)教

第二次授課,孔老師以歌曲(詩歌)Twinkle,twinkle,little star 導入,并根據(jù)教學需要調整了8首英文詩歌的教學順序,把重點放在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上,還把“讓學生嘗試仿寫簡單的英文詩歌”作為語言的“輸出”,作業(yè)是要求學生背誦其中的2首英文詩歌或學寫一首簡單的英文詩歌。其主要教學流程如下:

1.Lead-in:Watch and sing the song Twinkle,twinkle little star.Teach the new words: poem,poet,rhyme & rhythm etc.

2.Read the poems fast and ask:“How many kinds of poems does the reading passage discuss?What are they?”

3.Teach the eight poems in the follow-ing order(omitted).

4.Listen and read the first poem (nursery rhyme) and answer some ques-tions and analyze the rhyme and rhythms of it.

5.Listen and read the eighth poem (Tang poem) and try to translate the poem into Chinese.

6. Listen and read the sixth and sev-enth poem(haiku) and analyze the sylla-bles of them and let the students draw pic-tures about them.

7.Listen and read the second and third poem(list poems) and answer some questions and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poems.

8.Listen and read the fourth and fifth poem(cinquain) and answer some ques-tions and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poems.

9.Help the students write some simple poems (cinquain and list poem) according to some pictures given by the teacher.

10.Homework: try to recite two of the poems or write a cinquain or a list poem.

(二)課后研討

課后,孔老師激動地說:“這一次的課,我感覺好多了,教學目標明確了,教學有了重點;從教學效果看,基本達成了預期的兩個層次的教學目標。尤為高興的是,我嘗試讓學生學寫簡單的英文詩歌,沒想到學生這樣興奮,更沒有想到部分學生竟然寫得還不錯……”

對于這堂課,教研組的老師們普遍比較滿意。

有的說:孔老師通過“回答問題”,實現(xiàn)了“能理解”的目標;通過引導學生分析詩歌的結構、語言、意境和情感,實現(xiàn)了“會欣賞”的目標。

還有的說:孔老師根據(jù)課堂教學的需要調整了課文中8首詩歌的教學順序,過渡自然;孔老師還嘗試讓學生仿寫簡單的五行詩和清單詩,使英語詩歌閱讀課教學的目標向第三個層次(學會寫)邁進了一步。

不過,也有老師質疑。

有的說:分析詩歌的特點有利于幫助學生欣賞詩歌,但在朗讀詩歌的時候,學生雖然掌握了英語詩歌的韻律,卻沒有掌握好英語詩歌的節(jié)奏,所以學生沒有讀出“詩歌”味,感受不到英文詩歌的“內在美”。

也有的說:在學習俳句詩的時候,孔老師讓學生根據(jù)詩歌的內容“畫畫”,造成課堂的“藝術味”濃了,“英語味”卻降低了。

還有的懷疑那個仿寫環(huán)節(jié)是否“超出” 了英文詩歌閱讀課的教學目標。

那么,高中英語詩歌閱讀課到底能不能要求學生進行簡單的英語詩歌“創(chuàng)作”,學生能否寫出簡單的英語詩歌呢?教研組的老師們爭執(zhí)不下,于是我們對學生進行了訪談,并對教學效果進行了檢測。結果出乎我們的預料:70%的學生認為,詩歌“創(chuàng)作”好玩、有趣、有成就感;20%的學生認為,學寫詩歌有一種“美”的體驗……

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提倡讓學生通過觀察、體驗、探究等積極主動的學習方法,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學習潛能,以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在英語詩歌閱讀課教學的課堂上,讓學生學寫英語詩歌,學生其實并不是那么在乎學習的結果,他們更在乎的是這個學習的過程和過程中的體驗……而這,不正是我們老師所期待的教學效果嗎?

三、成果展示:教學“有所側重”,體驗詩歌之美

(一)賽場課

到了正式比賽的時候,孔老師以歌曲(詩歌)Twinkle,twinkle,little star 導入,并根據(jù)教學需要調整了課文教授英文詩歌的順序,將重點放在對詩歌的“理解”和“欣賞”上,并對課文中羅列出的8首詩歌的講解采用了“有所側重”的教學策略,最后以教師的“習作”為鋪墊,把學生的英文詩歌“創(chuàng)作”作為語言的“輸出”。其主要教學流程如下:

1.Lead-in:Watch and sing the song Twinkle,twinkle,little star.Teach the words: poem,poet,rhyme & rhythm etc.

2.Read the poems fast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How many kinds of poems are there in the reading passage?What are they?”

3.Teach the eight poems in the order they need (omitted).

4.Get the students to beat according to the rhythms while reading.

5.Help the students to summar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ve kinds of poems and get them to fill in the chart.

6.Show some poems and get the stu-dents to tell which kinds of poems they are.

7.The teacher demonstrates to write a cinquain according to a picture of a tree and asks one student to act as a model and demonstrates to write a list poem about the model.

8.Practise writing some simple poems (cinquain or list poem)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s and display them.

9.Summarize the meaning and beauty of the English poems and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appreciate them.

10.Homework: try to recite two of the poems or write a cinquain or a list poem.

(二)賽后反思

該課最終獲得了自治區(qū)賽課一等獎,評委專家們對這節(jié)課給出了很高的評價,我們整個備課組的老師們臉上都露出了喜悅的笑容。

我們在喜悅中總結:孔老師這堂課在成功達成英語詩歌閱讀課教學三個層次目標(能理解、會欣賞、學會寫)的基礎上,嘗試向第四個層次的目標(即體驗美)邁進,并對課文中羅列出的8首詩歌采用了“有所側重”的教學編排,其中的第一、第二首英文詩歌側重于“讀”,在“讀”中體驗詩歌的結構美(韻律節(jié)奏);第六、第七首詩歌側重于“聽”,在“聽”中品味詩歌的意象美;第八首詩歌側重于“析”,在“析”中體驗詩歌的情感美;第四、第五首詩歌側重于“仿寫”,在“仿寫”中感悟詩歌的語言美。最后孔老師以教師的“習作”為鋪墊,把學生學習“創(chuàng)作”英文詩歌作為語言的“輸出”,也正是這一點,成為了這堂課最大的亮點。

我們在喜悅中反思: 盡管對課文中羅列出的8首詩歌采用了“有所側重”的教學編排,但內容還是多了些,導致結束前有些急。如果孔老師對教學內容進行必要的刪減,就會勻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練筆,使更多的學生有機會展示自己的作品。在英語詩歌賞析上,如果孔老師在方法和技巧上多一些具體的指導,這節(jié)英語課會更“美”一些……

四、研究結論:定位四個層次,實施差異教學

(一)根據(jù)詩歌特性,定位目標層次

這次磨課賽課的經歷,讓我們對高中英語詩歌閱讀課教學目標的定位有了清晰的理念。我們將這個目標定位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次為“能理解 (Understanding the poem)”,即能理解詩歌的內容和意義;能理解詩歌的主題、作者的寫作目的和寫作態(tài)度;能運用閱讀策略和技巧,掃讀、查找信息,快速歸納文章大意,細讀捕捉和完善信息等(這一層次目標是由普通閱讀課與詩歌閱讀課的“共性”來決定的)。

第二層次為“會欣賞 (Appreciating the poem)”,即能分析詩歌的一些基本特征(含韻律、節(jié)奏、結構、情感和意象),運用詩歌鑒賞的方法來析詩、賞詩,體驗詩歌要表達的情感和意境;讓學生找出最喜愛的詩歌,并闡明理由(這一層次目標是由詩歌閱讀課的“個性”來決定的)。

第三層次為“學會寫 (Practising writ-ing a poem)”,即學生在了解詩歌的一些基本特征和寫作方法之后,練習仿寫簡單的英語詩歌(這一層次目標是由普通閱讀課與詩歌閱讀課的“共性”來決定的)。

第四層次為“體驗美(Feeling the beauty of the poem)”,在詩歌教學中采用“有所側重”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體驗詩歌的結構美(Rhyme & rhythm)、語言美 (Form & content)、意象美 (Im-age) 和情感美(Emotion)。在“聽”中品味、在“讀”(如擊掌誦讀、唱讀等)中體驗、在“說”中感悟、 在“仿寫”中習得,使學生在受到聽、說、讀、寫等技能訓練的同時,又感受到英語之“美”、英語詩歌之“美”和英語課堂之“美”,并在“美”的感受中得到情感的升華(這一層次目標是由詩歌閱讀課的“個性”來決定的)。

(二)立足目標層次,實施差異教學

第5篇:詩歌閱讀方法范文

本次問卷設計共分為三個部分,其中選擇題24題,自主性問答題2題。參加調查的人員為國家級示范高中的在校生,人數(shù)340人(涵蓋高一、高二、高三三個年級,兼顧文理科),收回有效問卷310份。問卷內容統(tǒng)計如下:

一、調查內容

本次調查從課內詩歌學習狀況、課外詩歌閱讀情況、課內外詩歌活動三個方面進行調查。

二、調查問卷及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高中生詩歌學習狀況的調查問卷

(一)課內詩歌學習狀況:

1.你認為目前中小學語文課的詩歌篇目的數(shù)量( )

A.太少 B.合適 C.太多

2.你是否喜歡中學課本中的詩歌作品( )

A.喜歡 B.不喜歡

C.有一些有興趣 D.無所謂

3.你更愿意學習哪一種詩歌( )

A.中國古代詩歌 B.中國現(xiàn)代詩歌

C.外國詩歌 D.都不想

4.你覺得舊體詩和新詩你更愿意朗誦哪一種( )

A.舊體詩 B.新詩 C.兩者都適宜

5.你學習詩歌主要是為了什么( )

A.提升人文素養(yǎng) B.增加日常談資

C.提高考試分數(shù) D.個人愛好

6.詩歌的哪個特征最讓你喜愛( )

A.語言精練、文辭優(yōu)美、音律和諧

B.意境深遠

C.內蘊民族情懷和愛國情操

D.蘊含哲理

7.你讀一首詩最先關注的是什么( )

A.語言 B.哲理 C.內容 D.手法

8.你記憶背誦的詩歌大概有多少首( )

A.60 B.100 C.150 D.200

9.你認為什么是詩歌品鑒( )

A.對詩歌情感內容等有一定的認識

B.得到情感、民族性格的熏陶

C.在人性倫理、文化、審美上獲得新的體驗

10.在詩歌學習的過程中,老師教授的閱讀方法對你閱讀詩歌是否有幫助( )

A.幫助很大,觸類旁通,讀懂其他類似作品

B.效果一般,一些詩歌還需要個人體驗

C.只對詩歌鑒賞的考試有幫助

D.沒有什么幫助

11.詩歌教學對你的情感體驗有怎么樣的影響( )

A.能夠在特定場景下激發(fā)我的情感體驗

B.使我的情感表達更加豐富準確

C.使我有更多抒發(fā)個人情感的欲望

D.沒有什么影響

12.詩歌教學對情感價值的張揚是否讓你對尊重生命、體驗生命有了新的感悟( )

A.讓我對發(fā)現(xiàn)生活、生命的意義有了很大的幫助

B.我能夠更多地關注生命

C.對待生命的態(tài)度看法有一些改變

D.沒有體驗感悟

13.通過對詩歌情感的關注,你體驗詩歌的能力是否有所提升( )

A.很有幫助,體驗詩歌情感更加準確

B.對某些特定類型的詩歌情感體驗較好

C.有一些提升

D.沒有變化

14.你認為現(xiàn)階段的詩歌題考查對你解讀詩歌有什么作用( )

A.能起到典型示范的作用

B.在一定程度上讓我對某類詩歌有了更好的把握

C.沒有什么特別的作用

D.讓我覺得詩歌鑒賞是很機械的行為

15.課內詩歌學習后,你對詩歌的興趣( )

A.增加了 B.沒有變化 C.興趣降低

(二)課外詩歌閱讀狀況

16.你課外讀詩歌嗎( )

A.很多 B.一般 C.很少 D.不讀

17.你購買過詩人的詩集嗎( )

A.購買過 B.沒有

18.你從什么時候開始主動閱讀詩歌作品( )

A.小學 B.初中

C.高中 D.從不主動閱讀

19.你主動閱讀詩歌時,一般選取什么類型( )

A.古典詩詞 B.特定作者

C.現(xiàn)代詩歌 D.外國詩歌

20.你對詩歌的了解,主要是通過( )

A.課本 B.課外讀物 C.網絡 D.其他

21.在日常寫作中,你是否引用詩句以增強表達效果( )

A.經常 B.從沒

C.不自覺引用 D.特意追求引用效果

22.當你有情感需要抒發(fā)時,能否用詩句表達你的情感意圖

( )

A.能 B.不能 C.沒有想過

23.你平常寫詩歌嗎( )

A.不寫 B.偶爾 C.老師要求寫才寫

(三)課內外詩歌活動(以下寫在問卷上)

24.你參加過哪些與詩歌有關的活動( )

A.誦讀比賽 B.寫作比賽 C.詩歌品讀會

D.選修課 E.其他

25.參加這些與詩歌有關的活動對你產生了哪些影響?(比如:讀詩時更容易產生情感的共鳴;觸景生情,更愿意也更容易用詩意的語言抒發(fā)個人情感體驗等)

26.請寫出一首或一句對你影響最深的詩歌。

調查問卷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三、根據(jù)上面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我們在分析中可以得到的啟示

1.目前約九成的學生對課本中詩歌作品的質量和數(shù)量表示肯定,認為目前中小學課文中的詩歌數(shù)量適中,有較高的學習興趣。67.6%的學生更愿意學習中國古代詩歌。在詩歌學習目的方面,選擇“提升人文素養(yǎng)”的占57.8%,選擇“個人愛好”的占19.4%,均高于選擇“提高考試分數(shù)”的16.4%。這說明學生在詩歌學習時,功利性目的并不是特別突出。在學生記憶背誦課內詩歌數(shù)量方面,能記憶背誦的篇目達60首的占24.4%,達100首的占40.0%,達150首的占19.7%,達200首的占15.9%。而在人教版語文教材中,小學階段收錄詩歌85首,初中階段收錄詩歌89首,高中階段必修課本收錄詩歌27首,共計201首??梢?,學生對已學習過的詩歌的識記有限,考試要求的必背篇目記憶清晰準確,除此之外的篇目主動記憶率不高。

2.在“詩歌最令人喜愛的特征”方面,“語言精練、文辭優(yōu)美、音律和諧”與“意境深遠”二者平分秋色,總占比達到84.7%。可見,在詩歌閱讀體驗中,外在感性認知與內在情感共鳴是決定詩歌閱讀體驗的重要因素。讀一首詩時,42.2%的學生最先關注語言,36.2%的學生最先關注內容。這一數(shù)據(jù)說明,高中生在詩歌閱讀體驗中,詩歌外在語言形式與內容對學生喜愛詩歌的程度有很大影響。有六成的學生認為詩歌品鑒是指“在人性倫理、文化、審美上獲得新的體驗”,這同樣說明外在感性認知與內在情感共鳴對詩歌閱讀體驗的重要意義。

3.有33.5%的學生認為在詩歌學習過程中,老師傳授的閱讀方法對其閱讀詩歌幫助很大,48.8%的學生認為作用有限。這個調查結果顯示詩歌教學對學生詩歌閱讀有一定幫助,但也存在局限性。具體而言,在影響學生情感體驗和引導學生尊重生命、體驗生命方面,詩歌教學有積極意義。此外,超過七成的學生認為,對詩歌情感的關注能提高體驗詩歌的能力。

4.針對現(xiàn)階段詩歌文本的考查形式,負面評價的比率較高。選擇“對自己解讀詩歌能起到典型示范的作用”和“在一定程度上讓我對某類詩歌有了更好的把握”的比率為49.7%,選擇“沒有什么特別的作用”和“讓我覺得詩歌鑒賞是很機械的行為”的比率為50.3%。

5.在課內詩歌學習對學生詩歌讀寫興趣的影響方面,37.0%的學生認為提高了詩歌的興趣,54.3%的學生認為沒有變化,還有8.7%的學生認為興趣降低了??梢?,現(xiàn)階段詩歌教學有一定價值,但問題嚴重。

6.學生課外詩歌閱讀情況好于預期,有58.9%的學生能在課外閱讀詩歌,56.5%的學生曾購買過詩人的詩集,這項數(shù)據(jù)從高一到高三呈現(xiàn)上升趨勢。32.9%的學生在小學主動閱讀詩歌,38.7%的學生則從初中開始。這說明課外詩歌閱讀是具有一定基礎的,是被學生認可和接受的。在學生自主閱讀詩歌時,超過四成的學生傾向選擇古典詩詞,可見古典詩詞對學生的影響力大。

7.學生主要通過課本與課外讀物了解詩歌,這兩種情況各占四成。學生對課外詩歌閱讀有較強的意愿,有約八成的學生愿意引用詩句增強文字的表達效果,強化個人情感的抒發(fā)。有近七成的學生能夠偶爾寫詩歌,或在老師要求下創(chuàng)作詩歌。

8.通過對課內外詩歌實踐活動的調查發(fā)現(xiàn),大約有五成的學生曾參與與詩歌有關的活動,主要形式為參加誦讀比賽和聽講座。詩歌創(chuàng)作、詩歌品讀會活動的普及率則較低。90%以上參與過詩歌相關活動的學生都認為,參與這些活動,對個人詩歌的情感體驗有幫助,使他們能通過詩意的語言強化情感體驗。在對“影響學生最深的詩歌或詩句”的調查中,有約五成的學生寫出了課本之外的詩歌或詩句,其中,中外詩歌比例約為9:1,古今詩歌比例約為7:3。

四、高中生學習詩歌的意義

通過這次的數(shù)據(jù)采集,我們對高中生課內詩歌學習狀況、課外詩歌閱讀情況、課內外詩歌活動三個方面有了更具體、深入的了解。這對于在詩歌鑒賞教學中還原詩性的研究是具有積極意義的,其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當前語文詩歌教學對詩性重視不夠,學生對詩歌課堂教學的認可度不高,但學生在詩歌閱讀上的熱情、對詩歌美的追求并未消退。學生在學習詩歌時,功利性目的并不是特別突出,他們更渴望通過閱讀詩歌豐富自我的情感經驗,在想象和共鳴中感受某種人生情緒的極致,在人性倫理、文化、審美上獲得新體驗??梢姡行缘摹霸娦浴贝嬖谟诿總€個體的內心,是人們共有的情感追求。這些使教師在詩歌鑒賞教學中還原詩性成為可能。

第6篇:詩歌閱讀方法范文

關鍵詞:高中語文;詩歌鑒賞;閱讀教學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4)16-0089-01高中詩歌鑒賞閱讀教學是我國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語文高考試卷中的重要考察內容。因而,高中語文教師越來越重視詩歌鑒賞閱讀教學,以培養(yǎng)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有效地解決高考語文試卷中的詩歌鑒賞題目。高中語文教學中的詩歌鑒賞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學習魅力的感受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提高,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詩歌鑒賞閱讀教學是素質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內容,其突出體現(xiàn)了素質教育中強調的美學教育,能促進語文審美教育的健康發(fā)展。詩歌鑒賞閱讀是高考語文中的重難點問題,為引導學生克服這一考點,必須保障高中詩歌鑒賞閱讀教學的質量,實現(xiàn)高中詩歌鑒賞閱讀的有效性教學。

1.高考中考查詩歌鑒賞的目的

我國的詩歌發(fā)展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在其發(fā)展的各個階段都涌現(xiàn)出不少著名作家,為世人創(chuàng)造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優(yōu)秀詩歌作品。這些品質出眾的優(yōu)秀詩歌作品,歷經時間的洗滌,更是經久不衰,為讓學生感受到語文中的詩歌魅力。在高考語文試卷中設置了詩歌鑒賞閱讀題目,以提高詩歌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地位,考察學生的詩歌閱讀鑒賞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審美能力,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繼承和發(fā)揚我國傳統(tǒng)的詩歌文化。在高考語文試卷中設置詩歌閱讀鑒賞題目,能使學生開始重視對詩歌鑒賞閱讀的學習,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審美意識,使其能在學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語文學科中的魅力。高中詩歌鑒賞閱讀教學有利于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注重學生的個性化形成,能有效地完成情感培養(yǎng)教學任務,提升學生的文化素質。詩歌鑒賞題目的設置,能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鑒賞習慣和正確的鑒賞態(tài)度,以激發(fā)學生多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突出學生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2.高中語文教學中的詩歌鑒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2.1缺乏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在高中詩歌鑒賞閱讀教學中,教師仍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對詩歌中表現(xiàn)手法的講解。未能深入探討詩歌創(chuàng)作的背景以及作者通過詩歌所表達的生活情感和思想觀念,不重視對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僅僅只是采用慣常的教學模式,關注于講解題目,講解詩歌中的詞句,說明詩歌的結構,進行課堂總結。這種教學模式無法實現(xiàn)詩歌鑒賞閱讀教學的目的。除此之外,高中詩歌鑒賞閱讀教學方式過于單一,缺乏多樣性,以至于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透徹理解詩歌的含義。這種情況導致學生在解答詩歌鑒賞題目時難以下筆,不利于提高高考語文成績。

2.2教學形式過于應試化。在高中詩歌鑒賞閱讀教學中,教師仍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為了應付高考而開展教學活動,這就導致學生無法真正對詩歌鑒賞產生興趣,難以感受到語文詩歌的魅力,也不利于學生的詩歌鑒賞閱讀學習,最終在高考語文中也很難獲得滿意的分數(shù)。教師的教學形式太過于應試化,使得教學課堂枯燥乏味,詩歌鑒賞閱讀教學質量得不到保障,阻礙了高中詩歌鑒賞閱讀教學的發(fā)展。

2.3教師的教學理念有待轉變。在高中詩歌鑒賞閱讀教學中,由于教師的教學理念過于陳舊,以至于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存在許多問題,有待改善。教師在對詩歌進行分析鑒賞時過于細化,忽略了學生的自主鑒賞性,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教授語文教材中的詩歌時,未能科學的對其進行延伸,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情感感悟能力,導致學生在開展高中語文詩歌鑒賞題目訓練時,缺乏一定的知識積累,無法獨立進行鑒賞。

3.提高高中語文詩歌鑒賞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對策

3.1創(chuàng)新教學理論依據(jù),把握詩歌內涵。為提高高中語文詩歌鑒賞閱讀教學質量,教師必須不斷地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轉變教學模式,采用豐富的教學手段,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要充分把握詩歌內涵,了解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作者背景,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將學生帶入詩歌里所描繪的畫面中,以此加深學生的感受,讓學生充分理解詩歌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以達到學生自我鑒賞的目的。要在講解過程中,對高考中的典型詩歌鑒賞例題進行分析,以傳授學生做題技巧和方法,進而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3.2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能力,注重課堂實踐。在高中語文詩歌鑒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詩歌鑒賞,突出學生在詩歌鑒賞閱讀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使得學生能自我分析高考語文試卷中的詩歌鑒賞題目,把握詩歌的中心思想。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注重課堂實踐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將其感悟敘述出來,以提高學生的詩歌感悟能力。

3.3既以語文教材為基礎,又不能局限于語文教材。高考語文中的詩歌鑒賞題目是來源于高中語文教材的,也是語文教材的延伸,因而,教師在進行詩歌鑒賞閱讀教學時,既不能偏離語文教材的學習內容,又要對語文教材進行適當?shù)难由欤约由钪R點,使學生在練習詩歌鑒賞題目的時候能得心應手。

高中詩歌鑒賞閱讀是高中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提高高中詩歌鑒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是實現(xiàn)高中語文素質教學的重要途徑。詩歌鑒賞閱讀頗具難度是因為詩歌是極具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文學作品,具有藝術性。學生在進行詩歌鑒賞時,對詩歌的感悟存在差異,這是因為每個學生自身的生活經驗,思想觀念有所不同。正是如此,教師在開展詩歌鑒賞閱讀時,要以詩歌的特點為基礎,尊重詩歌文本,以培養(yǎng)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促進情感感悟能力的提升。參考文獻:

[1]任迎春.關于高中古詩詞鑒賞教學的有效性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9

[2]曾麗莉.文本細讀與高中古代詩歌閱讀教學--古代詩歌教學有效性探究[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 ,2013,(10)

第7篇:詩歌閱讀方法范文

筆者最近就執(zhí)教了一節(jié)高二英語詩歌教學課,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一、英語詩歌課的教學設計介紹

(一)教學內容介紹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是英國詩人William Wordsworth的詩作Written in March(三月)。詩歌內容如下:

While Resting on the Bridge at the Foot of Brother’s Water

The cock is crowing,

The stream is flowing,

The small birds twitter,

The lake does glitter,

The green fields sleep in the sun;

The oldest and the youngest,

Are at work with the strongest;

The cattle are grazing,

Their heads never raising;

There are forty feeding like one!

Like an army defeated

The snow has retreated,

And now does fare ill

On the top of the bare hill;

The plowboy is whooping---anon---anon:

There’s joy in the mountains;

There’s life in the fountains;

Small clouds are sailing;

Blue sky prevailing;

The rain is over and gone!

(二)詩歌目標設計

(1)學生能通過閱讀找出詩歌的韻律和主題,加深對英文詩歌的理解。

(2)學生能夠小組合作翻譯詩歌的某一段落。

(三)教學過程和活動設計

本節(jié)課采用了讀前---讀中---讀后的閱讀教學步驟,設計了精讀與泛讀相結合、語言形式與意義相結合、文本欣賞與閱讀方法相結合的教學活動。現(xiàn)將本節(jié)課的課堂活動具體闡述如下:

(1)多角度,遞進式導入本課話題、作者及詩歌場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展示關于詩歌的名言,如:painters and poets have reasons to lie.(寫詩作畫,夸張合法。)There are pictures in poems and poems in pictures.(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以此激發(fā)學生對詩歌閱讀的興趣。

教師介紹William Wordsworth是一位擅長描寫自然的詩人。他認為自然萬物都有靈性,而且與人類息息相通。從這首詩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他確實是一位大自然的崇拜者。

(2)要求學生快速閱讀詩歌,歸納詩歌大意。

(3)結合語篇處理新詞crowing,twitter,glitter, graze, retreat,does fare ill,whoop,anon,prevailing.

教師呈現(xiàn)含有新詞的詩行,引導學生根據(jù)上下文猜測生詞的詞義。

(4)引導學生細讀詩歌,尋找詩歌韻律,感受詩歌節(jié)奏。教師向學生介紹埃德加?愛倫?坡對詩歌的評論:“詩歌史富有音樂感的韻律和有趣的思想的結合”引出詩歌欣賞的思維切入點,即韻律與主題。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找出全詩的韻律是aabbc ddeec ,即每節(jié)的一、二行,三、四行,六、七行和八、九行各押一韻;五行和十行押一韻。值得一提的是詩中大量采用了表示輕快地“陰韻”(feminine rhyme),加強了輕松歡快的效果,crowing―flowing,twitter―glitter,youngest―strongest,grazing―raising,defeated―retreated,mountains―fountains,sailing―prevailing.第五行和第十行押的是“半韻”(half rhyme):sun―one,anon―gone 然后讓學生朗讀感受詩歌的節(jié)奏。

()5引導學生兩人一組翻譯該首詩歌,進一步理解和欣賞詩歌。如:the cock is crowing,the stream is flowing,the small birds twitter,the lake does glitter,the green fields sleep in the sun; 公雞在鳴唱,溪水在流淌,小鳥歌聲亮,湖水泛金光,綠野沐著陽光如夢鄉(xiāng)。

(6)中國的唐詩語言優(yōu)美,意境深遠,而我們奉節(jié)又被稱為“詩城”,所以我就選了唐朝大詩人李白的《早發(fā)白帝城》,并配上音樂讓學生品味欣賞。

早發(fā)白帝城

We set sail at dawn from Baidi Town under a rosy sky

朝辭白帝彩云間,

On a thousand-li trip down to Jiangling and back the same way

千里江陵一日還。

The noisy chatter of apes from the shores followed us all the way

兩岸猿聲啼不住,

Lightly,our boat skipped past ten thousand green mountains high

輕舟已過萬重山。

第8篇:詩歌閱讀方法范文

關鍵詞: 外語詩歌教學 文體分析法 讀者反應法

一、引言

在外語學習領域,文學作為社會文化生活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以其豐富的語言輸入內涵,引起了業(yè)內人士的廣泛關注。然而,在外語教學實踐中,詩歌這一特別的文學形式,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其潛在的育人功能和美學價值更沒有得到實現(xiàn)。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業(yè)內人士認為詩歌語言不規(guī)范,無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交際能力,因此沒有實用價值。另一方面,由于教師水平能力的制約,即便在課堂使用詩歌教學,教學內容也僅僅局限于語言學習、詩歌形式、結構和主題的分析,無法發(fā)揮詩歌作為文學在外語教學中對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的功能作用。因此,本文試圖分析文體分析和讀者反應教學模式,探討外語環(huán)境下的詩歌教學。

二、背景知識

文學作品因其豐富的文化、社會及語言知識深受外語教育者的追捧,并且業(yè)內人士(如Widdowson,1975等)確認語言學習不應僅僅局限于規(guī)范的語言表達,他們把文學看做是語言教學不可或缺的補充。詩歌這種獨特的文學體,同樣有著深厚的歷史和文化的內涵,和外語教學密切相關,能夠使讀者切實體驗詩歌獨特結構背景下的文化意識交流,同時詩歌具有非同尋常的審美功能,使學生跨越時代和文化的鴻溝,促進對于人類社會多元化概念的理解。

同時,詩歌也為學習外語提供了豐富的語言輸入資源,而這些輸入材料往往是其他課本教材不具備的,包括詞匯、短語、句式、句法結構及文體結構等。學生可以在有意義并能夠記憶的背景下消化吸收理解詮釋新的語言知識。因此,我們有必要把詩歌引入外語課堂,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增強外語學習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綜合素質。本文從文體分析和讀者反應兩個方面,簡要探討分析外語教學環(huán)境下詩歌的教學實踐。

1.文體分析法

Carter and Long(1991:35)認為文體分析教學法就是“文本分析的過程,首先以這樣一個基本的設想開始:在閱讀文學作品時,主要的分析理解過程就是語言的分析過程”。也就是聚焦文學作品中有關語言及語言功能的學習,提高學生系統(tǒng)地理解欣賞文學作品的信心和能力。他們同時認為這種方法(文體分析法)就其對語言體系的闡釋而言,具有重要的反思能力,使我們了解語言的規(guī)則,因為在所分析的(詩歌)文本里,這些規(guī)則往往已經被改變和延伸。進行文體分析其主要興趣就在于語言,否則完全沒有必要進行文體分析。

(1)背景知識的構建

背景知識幫助我們理解世界,比如,我們來到一家飯店、醫(yī)院或者電影院,根據(jù)生活常識,知道這些場所是如何運作的。拿起一本書,我們可以先看看書的簡介,這樣我們就會利用常識預見這本書內容是否符合我們的興趣需求,決定是否購買。在閱讀一首詩歌之前,教師的職責就是提供相關的歷史的、文化的背景知識,以及作者的生平,在學生頭腦中創(chuàng)造一個景象,以便學生能夠輕松進入詩境,并提供足夠的想象空間,產生美感。

(2)語言知識的分析

接下來,教師要做出判斷,了解學生需要什么樣的語言知識幫助。因為詞匯語法知識會妨礙學生對詩歌的理解,那么教師需要判斷哪些詞匯或者結構需要特別關注。也許通過上下文外語水平高的學生能夠學到更多的詞匯知識,但對于相對水平不高的學生,如果教師不能事先解決相關的難點,他們在閱讀時就會出現(xiàn)太多的焦慮而產生不利的影響。除了詞匯難點外,更多的是句法問題,所以,在學生拿到文本開始閱讀詩歌之前,得到相應的分析講解,將會大大提高他們對詩歌的欣賞。

2.讀者反應教法

一方面,在教授學生學習詩歌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各種語言結構和詩歌表達技巧非常重要,但以此對任何文本的分析,我們都不能說我們真正地完全徹底地了解了詩歌詮釋的內容思想。我們必須使學生知道教師的解讀不是他們學習詩歌的唯一答案,應該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詩歌,以自身的經歷、觀點及情感來理解學習詩歌文本。傳統(tǒng)詩歌教學過程中,對詩歌的理解,突出作者目的和詩歌文本本身,而學生的作用卻沒有受到充分的重視;讀者反應學習法(Reader-Response Approaches)就是在文學(包括詩歌)教學中,突出強調發(fā)揮學生的作用和以過程為導向的學習方法,使學生成為積極主動的學習者。

(1)交易理論(Transactional theory)

交易理論和讀者反應教學法密切相關,交易理論清晰闡述了讀者和詩歌文本(包括一切文學作品)之間的相互影響和作用。文本本身并不完整,文本需要讀者的經歷才能有意義,正如Rosenblatt(1978)指出,詩歌存在于讀者和文本之間搭建起來的“帶電電路”。也就是說,詩歌的內涵與其說存在于文本之內,不如說產生于讀者和詩歌文本相遇之后。閱讀涉及讀者和文本之間的一種非線性的交易,即詩歌內涵并非存在于預定的對文本的闡釋,而是存在于特別的個體和特別的文本之間,在特定的時間、場合及特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是個體或者團體發(fā)展變化的存在,因為讀者個人閱歷千差萬別,并且對詩歌的理解也是在不同時期、不同心境、不同人之間則完全不同。Rosenblatt把閱讀交易分為發(fā)現(xiàn)閱讀(efferent reading)即閱讀目的是獲取信息,還有審美閱讀(aesthetic reading)即閱讀是為了快樂體驗。

(2)讀者反應教法實踐

讀者反應教法把文學作品和個人經歷密切聯(lián)系起來,激發(fā)學生利用自己的儲備知識更好地預測和解讀文本的語言內容和主題。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個人的情感因素的優(yōu)勢,理解學習詩歌等文學作品。激發(fā)學生利用背景文化知識,閱讀學習文學作品,使得學習經歷更加個性化,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和鼓勵他們的學習主動性。而這一原則作為交際外語教學法的核心內涵,刺激了以學生為中心和過程為導向的外語學習。課堂氣氛討論由對抗變成合作,非勝即負,非對即錯的辯論大多數(shù)情況下不適合文學課堂的討論,同學之間、同學之間和老師之間對于文本學習的思考和探討成為相互定義的關系。同時擴大了文學知識的概念,更好地了解自我、文本及別人和社會。

3.文體分析與讀者反應之比較

閱讀詩歌并非僅僅是分析知識及語言結構,還要包涵讀者個人的反應,即讀者對詩歌的好惡情感評價。這一觀點表明了外語教學中文體分析法和讀者反應法的根本區(qū)別。Hanauer(2001)在他的詩歌教學實證研究中發(fā)現(xiàn),沒有教師參與的同學討論,95%以上的時間集中在語言知識方面的探討上,而Mattix(2002)卻認為這樣的結果是因為教學過程出了問題,教師沒有引導學生從審美角度分析學習詩歌。Hall(2003)認為,理解詩歌內容和欣賞詩歌的美感同樣重要,教師的職責就是引導學生、為學生提供氛圍、使缺少安全感的學生個性化地體驗詩歌,以提高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和欣賞水平??赡苡行┙處熣J為外語環(huán)境下學習詩歌,語言知識分析至關重要;另外一些教師認為個人與詩歌主題的關系更能有效地影響外語學習,而我則主張兩種方法的合二為一更能促進外語學習。

三、結語

在外語環(huán)境下,文體分析法和讀者反應法兩者都是教授詩歌的有效之法。教學中,教師沒有必要涇渭分明,只采用一種方法,教師可以設計出一些相應的教學活動,既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語言知識水平,又能使學生獨立地表達個人對詩歌的好惡等。通過教學活動的設計,在同一課中把兩種教學方法結合起來,既能夠使學生注意詩歌的語言表達形式,又能夠闡明個人的觀點,鼓勵學生對詩歌的主題內容和語言形式都兼顧,這樣學生的語言能力在得到發(fā)展的同時,審美能力、身心人格也日臻完善。

參考文獻:

[1]Carter,R.,and M.N.Long.Teaching literature[M].Harlow,UK:Longman,1991.

[2]Hall,G.Poetry,pleasure,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classrooms[J].Applied Linguistics,2003,24(3).

[3]Hanauer,D.I.2001.The task of poetry reading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Applied Linguistics,2001,22(3).

[4]Mattix,M.2002.The pleasure of poetry reading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A response to David Hanauer[J].Applied Linguistics,2002,23(4).

第9篇:詩歌閱讀方法范文

1.從詩歌的題目著手,找“詩眼”。所謂“詩眼”就是詩歌中最能開拓意旨和表現(xiàn)力最強的關鍵詞句。而詩歌的題目往往是全詩內容的體現(xiàn),可以通過它“窺一斑而見全豹”。 如白居易的《邯鄲冬至夜思家》這首詩緊緊圍繞題目中的“思”展開,可以以此詩眼設計出“詩人因何而思?如何寫思?思的結果?”的問題。這樣詩人的情感主線就很容易把握了。

2.從詩歌的內容著手。每首詩歌都有一個中心的內容,抓住這個中心就很容易使學生對詩作有個整體性把握。比如王維《山居秋暝》這首詩就可以設計“吟詠詩韻,置身詩境,你體悟到哪些山居之美”的問題,使學生在涵詠詞作時,體悟到王維筆下的“自然美”“人情美”“人性美”的主題內容。

3.從詩歌“煉字”角度著手。中國古代的詩歌最能以凝練傳神的語言表達豐富的意蘊,詩人往往講究“推敲”,可謂“語不驚人死不休”。因此,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體悟到煉字的妙處。比如李清照《如夢令》中的“綠肥紅瘦”,周邦彥《蘇幕遮?燎沉香》中的 “呼、窺、舉”等字,都充滿了出神入化的藝術魅力,可以讓學生從煉字的角度分析詩歌。

4.從詩歌的情感著手?!霸娧灾尽?,詩歌主要是表情達意,抒發(fā)感情的,所謂“境由心生”“一切景語皆情語”。因而從詩歌所抒發(fā)的感情著手來分析詩歌,往往使詩歌教學事倍功半。如教授姜夔《揚州慢》時可以設計以“黍離之悲”為感情基調的問題,讓學生將意象、意境、詞人見聞、時代背景等因素融入詞作賞析中,形成課堂閱讀教學主活動。

5.從詩歌的“意象”著手。分析詩中運用的意象也是詩歌教學的重點之一。意象即審美主體眼中的形象或心中的物象。詩即通過意象與意象的組合,完成詩人表達思想感情的任務。如“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之句,其意境的創(chuàng)造,就是通過意象“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的疊加實現(xiàn)的。古詩中,常見的意象有“楊柳”、“明月”、“春草”、“秋風”等。通過學生誦讀品味詩中意象和情境,進而分析形象,探究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