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經濟責任審計目標范文

經濟責任審計目標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經濟責任審計目標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經濟責任審計目標

第1篇:經濟責任審計目標范文

1、法制建設速度明顯滯后于市場經濟的發(fā)展變化速度目前,已把經濟責任審計列入JT學校審計法律條款中,而相關職責范圍內的經濟責任審計法規(guī)水平參差不齊,審計的對象并沒有具體規(guī)范明確,也并沒有真正落到實處。達不到JT學校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的最終目標,導致JT學校審計風險的增加,影響審計效率和審計質量。因此,JT學校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的規(guī)章制度與實際運用存在一定差距,滯后于市場經濟的發(fā)展變化速度,致使JT學校內部經濟責任審計執(zhí)行不力,有效程度不高,促進審計控制風險的形成,影響經濟責任審計在JT學校范圍內的統(tǒng)一及其發(fā)展。2、內部審計制度的滯后阻礙了經濟責任審計在JT學校內部審計作用的發(fā)揮審計作用關鍵是由內部審計制度及時運用于JT學校內部審計中從而得以體現,而如今JT學校存在相應工作責任人任用或調離之后才采取一定的內部審計程序,致使造成JT學校內部審計制度的滯后。這種現象往往導致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的經濟責任審計流于形式,喪失審計的必要性,對領導干部的任職任免起不到任何現實的參考意義。其次,內部審計法律依據不充分和不健全,法律權威性偏低,缺乏一定的法律地位,可操作性不強,使得JT學校內部審計人員在進行審計時,只有依據經驗和知識進行分析判斷,審計結論的權威性和正確性受到影響,增大了審計固有風險,消減了JT學校的審計質量以及其準確性。3、內部經濟責任審計易出現審計內容與責任歸屬不明確的現象JT學校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目的是其決策者在任期間針對其審計性質方面所應負擔的經濟責任。在被審計者的任期內,前任的經濟活動的決策結果需要一定的時期才能反映出來,所引起的遺留問題或損失應歸于前任的責任,而對于前任的決策所作出的調整呈現的結果則為后任的責任。另外,JT學校存在經濟責任的歸屬不明確現象,責任歸屬沒有具體的標準衡量,經濟責任存在審計內容核實的事實無法采取必要的方法手段加以綜合歸納、分析甚至判斷,難以客觀公正地評價JT學校財務管理和經濟活動情況。譬如由被審計者的個人原因造成的,或是由集體共同決策所產生的經濟責任,則后果由被審計者個人承擔或是由集體共同承擔的問題。4、內部經濟責任審計質量控制未有效開展目前,JT學校內部審計還未全面開展質量控制制度,存在有的部門未建立質量控制的相關辦法,甚至有的部門已建立內部經濟責任審計質量控制制度但存在不健全的問題,甚至JT學校內部審計沒有適合自己的審計方法和內容,進而內部經濟責任審計質量難以得到有效地保障。其次,JT學校內部經濟責任審計項目內部經濟責任審計復核制度執(zhí)行不嚴格,進而JT學校內部經濟責任審計負責人不能及時對相應審計人員的審計底稿以及其證據進行復核,造成JT學校內部經濟責任部門審計負責人不能對其相關審計報告進行及時復核。5、先離任后審計問題比較普遍JT學校內部經濟責任審計是指JT學校內部審計機構對有關內部機構負責人任職期間因任職期滿或提拔、調動、辭退,退休等原因離職于現任工作崗位前,就應按照其職責范圍內履行相應經濟責任并作出鑒證。結合JT學校實際情況,仍存在“先離任,后審計”現象,造成審計與任用相分離,使得新上任的負責人對內部經濟責任審計質量不夠重視。由此以來,JT學校經濟責任審計目標難以得到有效地發(fā)揮,審計結果的質量受到一定影響,審計工作的權威性不夠穩(wěn)固。同時,可能導致從事JT學校內部審計工作需要的政策法律水平業(yè)知識、經驗、業(yè)務技能、審計職業(yè)道德等專業(yè)技能方面的綜合素質要求降低,從而加大審計工作負擔,大大增加審計檢查風險。6、經濟責任審計結果運用不到位JT學校經濟責任審計結果運用是JT學校所有內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其中JT學校被審計負責人和決策者的鑒證、評價和使用以及獎懲的參考依據,甚至JT學校內部經濟責任審計制度進行調整的依據。由于存在先離任后審計的特殊形式,形成了JT學校組織部門沒有必要查看審計結果,對經濟責任審計的重視力度不到位,但實際考核時JT學校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結果的運用卻有所不足。同時,也存在著審計工作結果的落實涉及到了JT學校相關部門的經濟利益。

二、完善JT學校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的措施和對策

(一)加強法制建設,規(guī)范審計行為審計作為我國經濟活動的監(jiān)督行為,經濟責任審計和內部審計作為審計的組成部分,都受到法律的約束和規(guī)范以及支持。在JT學校,圍繞著政府審計、內部審計和社會審計三大審計類型上,看似三者同等重要,可內部審計的發(fā)展一直是處于重視度偏低的發(fā)展處境,是政府審計、內部審計和社會審計中最弱的一環(huán)。要同國際審計協調發(fā)展,政府審計、內部審計和社會審計三足鼎立,各自就相應的職責范圍發(fā)揮自己的監(jiān)督作用,做到優(yōu)勢互補。JT學校相關管理部門根據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的發(fā)展、實踐、經驗不斷總結實施辦法。內容可以包括經濟責任的界定、審計立項、委托、計劃、實施、評價、結果、報告等經濟責任審計的各個方面,針對具體的實施要求或相應的規(guī)范以達到審計目標。目前沒有實施要求的部門可暫時以指導意見為主要參考依據,結合財政收支審計、財務收支審計、經濟效益審計等,分別制定JT學校各項專業(yè)審計準則以及適合所有審計種類的審計通則,引導經濟責任審計的有序和規(guī)范化發(fā)展。

(二)健全JT學校內部審計制度體系,保證經濟責任審計發(fā)展JT學校所有的內部審計規(guī)范都必須建立在符合國家法律和相關規(guī)定的基礎上,制定本單位自己的經濟責任審計規(guī)范,保證所有內部審計項目都有章可循。健全審計與組織、紀檢、監(jiān)察等部門的協調合作制度,完善任期干部經濟責任考核措施,同時對審計結果運用標準制定合理的措施,真正發(fā)揮實效,只有盡快建立、健全JT學校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的相關法律措施,才能使審計工作真正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更有權威性,更具現實指導意義。

(三)明確審計內容與責任歸屬問題,分工、配合完成經濟責任的內容界定為財務責任、管理責任和個人廉潔責任三方面,直接責任和主管責任、主要責任和集體領導責任等定性責任用于發(fā)現問題時對問題的定性。鑒于JT學校實際中各審計職能部門審計內容與責任歸屬不明確問題,如干部離任或任職前免予相關職務,交予審計部門考核,考核結果出來后再將考核結果寫成書面報告,送于相關部門參考報告,全面掌握被審計者的相關實際情況,決定是否執(zhí)行。通過將經濟責任審計結果納入到干部廉政檔案和干部考核檔案中,從而實現審和用的有效結合。其次,基于JT學校內部審計工作的特殊性,對于內審易出現審計內容與責任歸屬不明確的現象。對內部審計工作和內部審計人員的考核評價不能采取常規(guī)的工作目標考核辦法。JT學校內部審計考核不僅要看數量,更重要的是要考核質量。對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考核,可由內部審計部門主管領導、組織部門、被審計機構三方打分,互相監(jiān)督。

(四)建立JT學校內部經濟責任審計質量控制制度體系JT學校經濟責任審計質量控制是針對審計過程中從方案、證據以及報告等進行審計質量控制,按照JT學校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的預期目標進行,能夠實現JT學校內部經濟責任審計效果。JT學校經濟責任審計質量控制大部分是根據經濟責任審計項目的具體情況實施,結合JT學校審計小組成員的業(yè)務專長進行科學明確每個崗位、每個內部審計人員的職責,力求做到人事相宜、各展其才。其次,JT學校內部經濟責任審計報告的質量控制除了要做好上級與下級之間、下級與下級之間的復核之外,還應確保JT學校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的職責范圍、立法規(guī)章程序以及其審計報告的完整性、準確性和真實性責任。甚至JT學校內部經濟責任審計應重視相應審計事項中具體問題的審計手段以及審計方法,達到JT學校內部經濟責任審計事項的取證,來確保其審計報告的質量。

(五)建立健全JT學校內部經濟審計責任追究制度對于審計工作的滯后性問題,需要審計部門制定出審計計劃,對JT學校內部經濟責任的審計,要在任職期間做好詳細統(tǒng)計,離任必審的基礎上開展任期審計,離職前做好審計統(tǒng)計,深入調查,實事求是的反饋結果,任期審計和離任審計充分結合,縮短工作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健全內部審計責任追究制度,對內部審計人員履職過程中出現的重大違規(guī)違紀行為和重大責任事故,要追究其責任。同時JT學校內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過程中審計人員所需具備的專業(yè)素質、政策性知識以及對其審計風險的防范意識要求很嚴格,須對相關內部經濟責任審計人員進行定期培訓,組織內部人員對新頒布的財經法規(guī)、審計法規(guī)的進行學習,為全面的考核和評價負責人的經濟責任創(chuàng)造條件。甚至采取有效的激勵機制增強審計人員的積極性,定期組織優(yōu)秀審計項目評審和典型案例分析,促進審計人員提高審計業(yè)務技能,不斷加強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能力培養(yǎng)。

第2篇:經濟責任審計目標范文

關鍵詞:事業(yè)單位;經濟責任;經濟責任審計;內容;措施

中圖分類號:F2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02-0-01

一、經濟責任和經濟責任審計的內涵

1.經濟責任和經濟責任審計的概念。經濟責任是指法定代表人在任職期內對其所在部門、單位的資產、負債、凈資產的真實性、合法性、效益性以及有關經濟活動應該負有的責任。

黨政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是指審計機構接受委托,依據國家法律、法規(guī)和有關政策,對黨政正職領導干部任職期間所在部門、單位的財政收支、財務收支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黨政領導干部個人履行經濟責任、遵守財經紀律和廉潔自律情況所進行的監(jiān)督、評價和鑒證行為。經濟責任審計是財務收支審計的深化,深在思路中,化在結果上。

2.黨政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的作用。經濟責任審計是為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需要而產生的,完善了干部管理監(jiān)督制度,給考核使用干部提供了參考依據,在嚴肅財經法紀、維護正常經濟秩序、促進黨風廉政建設、增強黨政領導干部的責任感和自我約束意識等方面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事業(yè)單位黨政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的內容

根據國家財政對事業(yè)單位管理的特點,對其黨政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的主要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

1.審查主要經濟指標的完成情況。重點審查事業(yè)單位綜合預算執(zhí)行及其結果是否達到規(guī)定的目標,具體考核指標有:資產負債率;經費自給率;人員經費占全部經費比率;公務費占全部經費比率;社會貢獻率;資本保值增值率。

2.審查財務收支活動是否真實、合法、完整、有效。重點審查財政補助收入是否嚴格按照國家規(guī)定并按預算級次反映;各項收費是否報經有批準權限的主管部門批準,并按核定標準執(zhí)行;事業(yè)性收費收入和經營服務性收入是否分賬核算;應存“財政專戶”的事業(yè)性收費收入是否按規(guī)定繳存;經營服務性收入是否依法繳納各項稅費等。

3.審查資產、負債、凈資產。重點審查任職初期和任職終結時的債權、債務;審查賬表、賬賬、賬證、賬實是否相符;各項資產、負債、凈資產是否真實、完整、合法。

4.審查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重點審查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建立、健全,執(zhí)行是否有效;是否能夠加強單位內部管理、堵塞漏洞,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單位工作效率。

三、事業(yè)單位黨政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的程序

審計機關組織實施經濟責任審計的過程開始于經濟責任審計委托的接受,終止于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報告、審計意見書等法律文書的出具或送達。

1.編制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方案。審計機關在接受經濟責任審計委托后,應當根據經濟責任審計的具體要求編制工作方案,對審計的組織方式、分工、協作、匯總、處理等事項做出具體規(guī)定。

2.進行審計前調查。要求被審單位提供財政財務隸屬關系、機構設置、人員編制和其他有關情況;職責范圍或者業(yè)務經營范圍;銀行賬戶、會計報表及其他有關的紙質和電子會計資料;內部審計機構和社會審計機構出具的審計報告等。

3.編制經濟責任審計實施方案。根據委托部門的要求、審計工作方案和審前調查結果,依據重要性和謹慎性原則,在審計風險評估的基礎上,圍繞審計目標確定審計的范圍、內容、步驟和方法。

4.送達審計通知書。審計機關應當在實施經濟責任審計三日前向被審計領導干部所在單位送達經濟責任審計通知書,并將該通知書抄送領導干部本人。

5.實施經濟責任審計。收集與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有關的資料:被審單位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情況的報告;有關重大經濟決策事項和重大經營決策事項情況等。

6.起草審計報告并征求被審計單位意見。現場審計結束后,由審計組負責起草審計報告,征求并充分考慮被審計單位和被審計領導干部的正確意見,修正審計報告。

7.出具審計結果報告等法律文書。審計機關根據經濟責任審計的結果制作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報告,報送本級政府主管部門及相關部門。同時向被審計單位出具審計報告,也可以抄送被審計領導干部本人。

四、黨政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的方法

1.黨政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內部控制測評方法。內部控制調查方法:通過詢問被審單位有關人員,查閱相關內部控制文件;檢查生成的文件和記錄;觀察被審單位正在進行的業(yè)務活動和內部控制運行情況等。

內部控制調查記錄方法:運用調查問卷法、文字表述法、流程圖法等方法對了解到的相關情況做適時記錄。

內部控制測試方法:選取內部控制測試的范圍和重點,運用相互印證式的詢問、實地觀察、審查書面資料的方法對擬信賴的內部控制進行測試,以確定內部控制的實際執(zhí)行效果。

內部控制評價方法:通過測試不同的控制程序和控制環(huán)節(jié),可以確認每個控制環(huán)節(jié)或業(yè)務循環(huán)的內部控制是否存在和有效,有哪些弱點,從而確認內部控制是否可以信賴。

2.黨政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實質性測試方法。實質性測試的一般方法:對于經濟責任審計基礎的財務審計而言,應結合具體會計賬戶審計目標,對不同的審計目標采取適當的審計方法,包括:對經濟業(yè)務合法性進行審計;對會計記錄完整性進行審計;對會計賬戶真實性進行審計等。

實質性測試的特殊方法:根據復式記賬原理,借鑒西方國家先進的審計理論和方法,對不同的賬戶根據其余額是借方還是貸方的方向性,采用審計測試矩陣,重點測試某個賬戶的借方高估或貸方低估,而不需要對每個賬戶借貸雙方均進行測試,以減輕審計工作量,提高審計工作效率。

總之,為了深入領會全國經濟責任審計會議精神,深化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提高審計人員業(yè)務水平,促進黨風廉政建設,強化對權力的制約和監(jiān)督,從而提高認識,做到廉潔自律。

參考文獻:

[1]王德仲.事業(yè)單位主要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的內容與方法[J].湖北審計,1998(10).

第3篇:經濟責任審計目標范文

一、事前控制階段

(一)推行領導干部簽訂經濟責任書制度 在教育系統(tǒng)推行建立經濟責任書制度,對推進干部管理體制改革,明確領導干部任職期間的經濟責任,對正確評價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將起到重要作用。經濟責任書應由組織、人事部門和審計部門聯合制定,并經經濟責任審計聯席會議討論通過,在干部輪崗聘期初始簽訂,主要應具備如下責任內容:(1)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本單位有關財經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規(guī)及管理制度,履行經濟管理職責。(2)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明確單位經濟責任。(3)單位預算執(zhí)行和其他財政收支、財務收支的真實、合法。(4)負責管理所屬資產無重大人為損毀,保證其安全完整。(5)本人遵守財經法規(guī)和財務制度,沒有違規(guī)違紀問題。(6)單位重大經濟決策程序合規(guī)合法。(7)離任時按照規(guī)定的程序做好交接工作。(8)委托人,受托人,日期,說明等內容。

根據各單位職能,責任內容應目的明確,符合實際,人、才、物等關鍵部門的經濟責任書還應包括針對性內容,如基建處處長經濟責任書還應包括:負責單位基建及修繕項目組織實施;嚴格執(zhí)行單位基建、修繕投資計劃,不得自行確定計劃外工程項目和超計劃工程項目;不得自行改變原批準建設項目或者擴大建筑面積,提高建設標準等內容。

(二)確立經濟責任審計項目 對經濟責任審計項目的確立,應建立一種“三上三下”的確立程序(見圖1):

“一上一下”:組織部門結合經濟責任審計聯席會議(教育主管部門組織或校長辦公會)制定的有關經濟責任審計的政策和制度,提出下一年度經濟責任審計委托建議,上報經濟責任審計聯席會議,同時下達到經濟責任審計聯席會議辦公室(審計部門);

“二上二下”:經濟責任審計聯席會議辦公室(審計部門)根據審計時間和審計隊伍的配置情況,合理安排基建、財務、專項、經濟責任審計等項目分配,同時將近三年已安排經濟責任審計的項目標注出來,提出經濟責任審計計劃草案,上報主管及分管領導審批,相關領導將審批后的審計機關年度審計計劃下達到審計部門;

“三上三下”:審計部門將審批后的經濟責任審計名單上報組織、人事部門,組織、人事部門下達正式“審計委托書”,審計部門據此執(zhí)行。

(三)建立經濟責任審計承諾制 審計承諾制是審計部門對被審計單位依法實施審計時,被審計單位的負責人(法定代表人)和財務主管人員就與審計事項有關的會計資料的真實、完整和其他有關情況進行的客觀陳述和保證。實行審計承諾制可以約束被審計單位和有關人員向審計部門提供真實、完整的會計資料和其他情況,同時可以就被審計單位有關資料的提供確定相應的責任人,便于審計部門和有關部門追究責任時確定責任人。

二、事中綜合評價

(一)合理確定經濟責任審計評價內容 首先,行政預算單位的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評價的主要內容應包括:(1)各項經費的使用和管理情況。其中對預算經費情況進行評價,主要包括評價預算制定的合法合規(guī)性、預算制定的準確性、預算支出的合法合規(guī)性、預算支出產生的效益性等;對科研經費情況進行評價,主要包括評價科研經費的使用是否有據可依,依據是否充分,經費的使用和科研經費產生的效益狀況等;對專項經費情況進行審計評價,主要是評價專項經費開支的用途及范圍是否符合國家專項經費的管理辦法和相關的財務規(guī)定等。(2)任期內資產狀況。主要評價資產購置論證程序的科學性、采購程序的合法合規(guī)性、采購審批環(huán)節(jié)的有效性、資產保管的完整性、資產領用的合規(guī)性、資產使用的有效性等。(3)內部控制情況。主要評價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4)重大經濟事項決策。主要評價制定決策的數量和質量、決策機制的有效性、決策內容的合法性、決策程序的民主性、規(guī)范性、決策對未來產生的效益情況等。(5)個人遵守廉政規(guī)定情況。主要評價個人是否遵守財經法規(guī)和財務制度,有無違紀、違規(guī)問題,有無損失浪費情況等。其次,對校辦企業(yè)、獨立核算單位、具有法人資格的經濟實體、企業(yè)部門負責人(含承包單位)經濟責任審計評價還應關注是否依據國家法律法規(guī)、本單位有關規(guī)定和企業(yè)內控制度對企業(yè)經濟活動履行全面管理職責;任期內與企業(yè)資產、負債、損益目標責任制有關的各項經濟指標或任期目標完成情況;有無違法經營問題等。

(二)設立經濟責任評價指標 根據教育系統(tǒng)領導干部的審計內容,經濟責任評價指標主要應從經費情況評價指標、資產情況評價指標、內部控制情況評價指標、決策目標評價指標、個人遵守廉政規(guī)定情況指標5個方面設立,具體見表1:

(三)綜合評價 在評價指標的基礎上,應科學合理的確定評價方法。根據審計實踐,采用綜合評價法、按百分制進行考核是一種切實可行的方法。即在指標分解時將總分設為100分:首先,根據審計內容將指標分解為上表五個方面,根據審計情況逐項扣減,如辦公經費支出比率高于目標責任,扣1-5分;資產購置程序不合規(guī),扣1-5分;采購可行性論證不足,扣1-3分等。其次,將審計結果與國家和主管部門的要求相比,或與被審計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目標相比,根據比較結果的相關率修正得分。第三,依據最后得分多少來區(qū)別優(yōu)秀(90分以上)、良好(80-90分)、基本稱職(60-80)分、不稱職(60分以下)四個檔次進行綜合評價。需要說明的是,如果經審計發(fā)現被審計領導干部個人在財務收支中有嚴重違法違紀問題,不論得分多少均評價為不稱職。

三、公示審計評價結果

審計評價結果的公示是指向社會公示審計結論,通常公示內容為審計機關的審計意見書等審計結論性文書內容,也是審計評價體系的關鍵一環(huán),既可以使審計評價結果接受社會監(jiān)督,也可以提高社會公眾對審計工作的認可度。公示可以對嚴重違反國家規(guī)定的財政、財務收支行為及其處理情況、嚴重損失浪費問題及其處理情況等事項進行公示,還可以對模范遵守國家財經法規(guī)的單位和個人的審計情況進行公示。審計評價結果的公示應遵循兩個原則:一是審計評價結果的公示必須經審計機關主管領導批準,涉及重大審計事項的,還應經上級審計機關批準同意;二是公示的范圍應控制在本單位范圍內,避免網絡轉載,產生其他負面影響。

參考文獻:

第4篇:經濟責任審計目標范文

關鍵詞:供電企業(yè);經濟責任審計;審計制度

供電企業(yè)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的有效實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供電企業(yè)的知名度,并促進供電企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本文關于如何提高供電企業(yè)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的有效性研究,其研究意義主要體現在理論研究意義和現實研究意義兩方面。理論研究意義表現為,本文從經濟責任審計的內涵和作用兩方面,對經濟責任審計的相關理論內容進行了概括,能夠為其他研究該領域的學者提供寶貴的理論基礎和依據;現實研究意義表現為,本文通過對供電企業(yè)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必要性的研究,重點探討了提高供電企業(yè)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的有效性措施,能夠為當前存在經濟責任審計問題的供電企業(yè)提供寶貴的建議。

一、經濟責任審計的相關內容概括

(一)經濟責任審計的內涵

經濟責任審計主要是指在信息化網絡時代的現代化社會中,企業(yè)單位的相關法定代表人或是相關的企業(yè)承包人,在任期的特定時間內應承擔的經濟責任,和對履行其職能所展開的經濟審計行為。經濟責任審計的根本目的主要在于,企業(yè)在經營發(fā)展進程中,能夠分清企業(yè)經濟責任人任期時間內所應當承擔的責任,并為企業(yè)單位相關的紀檢部門和考核部門等,提供實際的經濟參考依據,以此促進企業(yè)單位的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企業(yè)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的有效實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業(yè)負責人的管理能力,并為企業(yè)負責人的發(fā)展決策提供相應的基礎。

(二)經濟責任審計的作用

經濟責任審計在企業(yè)經營發(fā)展進程中,無論是對保護國家財產安全,還是促進企業(yè)領導廉政建設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經濟責任審計的作用體現在其能夠對企業(yè)的相關財務進行明確,并提高企業(yè)負責人的工作效率,經濟責任審計主要對企業(yè)相關管理者所在的部門和相關的財政收入和支出進行審計,從而達到了解企業(yè)經濟發(fā)展情況的目的,縮短下任企業(yè)管理者的適應時間。另一方面,經濟責任審計的作用也體現在其能夠加強對企業(yè)責任人和管理者的監(jiān)督,在企業(yè)發(fā)展過程中實施經濟責任審計,能夠有效的使企業(yè)管理者在履行職務時,將定性與量性相結合,由此達到對企業(yè)相關經濟指標的考核目的。

二、供電企業(yè)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的必要性分析

(一)是供電企業(yè)適應市場經濟發(fā)展的必然要求

在社會經濟不斷發(fā)展的現代化社會中,企業(yè)負責人經濟審計是十分重要的,對于供電企業(yè)而言,供電企業(yè)負責人開展經濟責任審計極為必要,主要體現在其是供電企業(yè)適應市場經濟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部分供電企業(yè)的相關管理者和負責人,為了追求更大的經濟利益,而忽視國家和企業(yè)的整體利益,對企業(yè)經營發(fā)展中的經濟支出進行虛假報賬,同時人為的利用自身職務的便利,調節(jié)企業(yè)的資金利潤,嚴重限制供電企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因此必須要實施供電企業(yè)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以促使供電企業(yè)適應市場經濟的發(fā)展。

(二)是加強供電企業(yè)負責人廉政建設的重要基礎

供電企業(yè)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過程中,責任審計不僅是供電企業(yè)適應市場經濟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加強供電企業(yè)負責人廉政建設的重要基礎。在社會經濟文化不斷發(fā)展的新時代下,物質生活和經濟的誘惑,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企業(yè)負責人和管理人員的自律性逐漸下降,中飽私囊的現象日益頻繁。尤其在日常的企業(yè)經營業(yè)務往來中,企業(yè)負責人為了獲取個人利益,將企業(yè)的發(fā)展目標以及經營理念,放到個人經濟利益之后,由此極大程度上造成了企業(yè)的經濟損失,并造成的現象。因此必須要實施供電企業(yè)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以加強供電企業(yè)負責人廉政建設。

三、提高供電企業(yè)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有效性的措施研究

(一)轉變供電企業(yè)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的工作方式

在提高供電企業(yè)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有效性過程中,首先要轉變供電企業(yè)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的工作方式,以創(chuàng)新的形式開展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從而達到提高供電企業(yè)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有效性的目的。就當前我國企業(yè)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的發(fā)展現狀而言,目前經濟責任審計在發(fā)展進程中,存在工作方式相對落后和陳舊的問題,因此為了能夠有效提高供電企業(yè)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有效性, 一方面,要根據供電企業(yè)負責人干部監(jiān)督管理的需要,采用對負責人任期內經濟責任審計輪審制度,對于任職期滿兩年的負責人實施有計劃的安排審計;另一方面,要在審計工作中,充分的利用與日常審計工作有關聯的工作資料和財務成果,以確保經濟責任審計結果的準確性。

(二)加強供電企業(yè)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內容的突出

在提高供電企業(yè)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有效性過程中,不僅要轉變供電企業(yè)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的工作方式,同時也要加強對供電企業(yè)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內容的突出,主要是由于審計內容對于經濟責任審計的準確性具有重要影響。關于供電企業(yè)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內容的突出體現在,其一,加強對供電企業(yè)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的評價,加強企業(yè)負責人在職務期間內的財務收支的真實性與合法性審查,以及對企業(yè)內控制度建立情況的審查和評價等;其二,對于企業(yè)管理者的主要工作內容和成績進行經濟責任審計,包括管理者對供電企業(yè)的經營管理和重大經濟責任等方面的審計。

(三)明確供電企業(yè)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內容和目的

明確供電企業(yè)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內容與審計目的,是當前提高供電企業(yè)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有效性的重要措施之一。供電企業(yè)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過程中,要嚴格管理審計情況,明確審計工作的內容和目的,審計的目的并非是為了審計而審計,而是通過對供電企業(yè)負責人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提高供電企業(yè)的經營水平,并提高供電企業(yè)的自身內控能力,進而促進企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在供電企業(yè)發(fā)展進程中,只有明確審計內容和審計的目的,才能夠實現對供電企業(yè)負責人的經濟責任審計。

(四)完善供電企業(yè)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中的審計制度

審計制度對于供電企業(yè)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導向作用,因此在提高供電企業(yè)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的有效性措施中,必須要完善供電企業(yè)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中的審計制度。一方面,要針對當前供電企業(yè)負責人經濟審計中存在的問題,相關部門要出臺相應的審計決定執(zhí)行工作管理標準,對被審計的供電企業(yè)單位進行嚴格的考核,并按照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另一方面,要通過對供電企業(yè)的審計制度建立情況,落實具體的審計決定單位,并在最終考核中對供電企業(yè)負責人進行考核,以此提高供電企業(yè)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有效性。

四、結語

供電企業(yè)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有效性的研究,不僅是當前供電企業(yè)內部審計工作中的重要工作目標,同時對于供電企業(yè)的未來發(fā)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關于如何提高供電企業(yè)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的有效性研究,首先對經濟責任審計的相關理論內容進行了闡述,同時從經濟責任審計是供電企業(yè)適應市場經濟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和加強供電企業(yè)負責人廉政建設的基礎兩方面,展開對供電企業(yè)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的必要性分析,最后從轉變供電企業(yè)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的工作方式、加強供電企業(yè)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內容的突出等方面,研究提高供電企業(yè)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有效性的措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趙穎.以經濟責任審計轉型為契機,抓好高校干部監(jiān)督管理機制建設[J].經濟師,2013(03).

[2]楊柳,鄭佳,李劍華.淺析事業(yè)單位內部經濟責任審計[J].商業(yè)會計,2013(17).

[3]高加順.國有企業(yè)內部經濟責任審計成果運用的困境與對策研究[J].通訊世界,2014(21).

[4]范成華.部門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內容及評價指標研究――以中國石油四川銷售分公司為例[J].財經界(學術版),2014(05).

[5]匡志高,王群.電力企業(yè)經濟責任審計評價工作體系探析[J].北方經貿,2014(10).

[6]劉靜宙.淺析供電企業(yè)經濟責任審計成果在企業(yè)經營中的運用[J].現代營銷(學苑版),2012(12).

第5篇:經濟責任審計目標范文

1 績效審計視角下經濟責任審計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經濟責任審計的實施仍處在探索與建設的時期。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問題在實施經濟責任審計的過程中暴露出來,這些問題對經濟責任審計的作用及質量產生了嚴重的不利影響,使得經濟責任審計常常無法收到有效的結果。目前,問題主要存在以下幾點。

1.1 審計力量不足

目前我國經濟責任審計任務繁重,特別是在政府換屆期間,各部門的人動較大,在這種情況下,審計人員不得不應對集中下達的眾多審計任務,這就很難保證經濟責任審計任務能夠有效的完成。另外,從審工作人員整體素質無法達到行業(yè)性質的需求。被審對象往往是各級黨政領導干部,因此從事審計工作要具有很高的要求與政策性,從審人員往往責任重大,需要不斷提高其業(yè)務能力,培養(yǎng)其綜合分析能力,提高其政策水平。我國從審專職工作人員相對較少,能夠全面掌握經濟責任審計要點、準確界定經濟責任、作出客觀評價的專職人員更為緊缺,在審計過程中常常會發(fā)生審計評價無法切中要害,審計的深度和廣度達不到要求,未能提供高水平的審計評價等現象。從事經濟責任審計的專職人員的知識層次、實踐經驗、理論素養(yǎng)、敬業(yè)精神均亟待提升。

1.2 缺乏合理的效益性目標界定

從審計的目標來看,經濟責任審計主要是為上級部門、監(jiān)管部門及人事部門考察與任命干部提供科學的評價根據。然而在實施審計工作的過程中,從審人員往往能夠很容易地認定干部任期的微觀經濟效益,對于宏觀經濟效益的確定卻十分困難;能夠準確地認定干部任期的經濟效益,對于社會效益地卻難以作出準確評價;能夠全面地認定干部任期的當前經濟效益,對于長遠經濟效益卻不易作出客觀的評定。無法有效全面地對黨政干部工作期間的各類效益進行評估,往往會導致經濟責任審計的全面性降低。

1.3 缺乏準確的評價標準

長期以來,我國對財政資金使用中的監(jiān)督大多集中于總量監(jiān)督和結構監(jiān)督兩個方面,而忽視對財政資金使用效果的監(jiān)督。經濟責任審計不能對這個問題進行有效的監(jiān)督,所以應賦予績效分析和評價的新內容。由于績效審計的對象往往會有很大差別,對被審對象的效益性等方面進行評價所遵循的標準也會有很大差別,難以實現統(tǒng)一標準。首先,現有的審計體系制度不夠全面,存在很多不足之處?,F有審計體系僅僅要求從審人員對經濟指標、經濟決策、財政財務收支、廉潔自律等內容監(jiān)督,局限于經濟責任的內容,然而,對具體的評價方法、評價標準、評價制度未作規(guī)定。我國需要建立一個科學的、執(zhí)行力強的審計理論體系。其次,工作績效信息往往具有多元性、差異性等特點,使得信息的準確獲取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對領導干部進行經濟責任審計的同時,需要對其所承擔的社會管理責任、政治責任、機關效能建設責任等工作績效進行評價。

1.4 經濟責任審計結合績效審計上還有瑕疵

近年來,經濟責任審計越來越多地考慮到績效審計的一些思路和理念,有一些部門和領域開展的也還不錯,但兩者在結合上還有瑕疵??冃徲嬌婕氨粚徲媽ο笕纹谒幉块T經營管理和經濟情況的許多領域,牽扯到的事務繁多,涵蓋范圍廣闊。然而,現有審計體系關于績效審計的內容仍處于建設過程中。例如,對行政事業(yè)單位等非營利性組織的績效評價范圍較小,僅對資金閑置、擠占挪用等問題提出了審計要求,而對決策失誤,損失浪費等問題缺乏更深層次的查處,審計揭示和探討的問題缺乏廣度,應涉及單位業(yè)績成效的管理,甚至政府的服務宗旨和服務部門任務的定位等更加有深度的問題。

從審人員應掌握多學科專業(yè)知識和技能,才能夠應對審計對象的復雜性,克服審計評價標準不一的困難,以實現對審計目標全面、廣泛的績效審計。同時,審計工作組應建立完善的專業(yè)人才結構制度,以滿足審計項目要求。然而,我國從審人員在績效審計這一方面存在著很大不足:其一,從審人員缺乏良好的社會科學教育,調查或評價工作經驗較少,對被審計政治領域缺乏深入的了解;其二,雖然我國開展審計工作已有二十多年,但審計人員長期從事就賬查賬工作,很少涉及績效審計工作,缺少績效審從審經驗,這也是影響開展績效審計工作進程的一個重要因素。

2 績效審計的科學性及二者結合的重要意義

績效審計要求宏觀經濟調控政策得以有效落實,在節(jié)約資源和保護環(huán)境的前提下,不斷提高經濟發(fā)展的質量。通過績效審計,不僅可促進黨政領導干部進一步完善社會管理制度,解決民生問題,提高社會服務,且有利于精神文明公平公正建設,使得領導干部更加關注醫(yī)療、教育、社保等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有效的績效審計,有利于促進政府職能轉變,改革為服務型政府、責任型政府、法治型政府,可以極大地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以及經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夠有效地遏制數字出官,官出數字這類不良的社會現象。

審計工作主要是對責任主體部的金融活動和效益的評估,對我們的經濟責任進行準確的評價是進行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關鍵問題??冃徲嬕凑沼嘘P規(guī)定和準則,采用審計的程序和方法,監(jiān)督其財政收支和相關經濟行為的效益,通過有效的分析提煉,進一步監(jiān)督及評估被審單位或項目經濟活動的有效性及合理性,給出改進意見,提高效益。

另外,績效審計的開展是制衡領導干部權力的一個重要手段,因為它是對經濟、效率、效果的一個綜合評價。經濟責任審計中引入績效審計的目的就是從第三者的角度,向有關利害關系人提供經濟責任履行情況的信息,促進資源管理者或經營者改進工作,更好地履行經濟責任。

3 績效審計視角下的經濟責任審計改善途徑

3.1 加強經濟責任審計力量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我們要面對的問題越來越多,新常態(tài)下,新生事物也是需要更多的人力去解決,加強經濟責任審計的理論十分重要。必須要按部就班有計劃,有足夠的力量進行及時的領導干部審計,避免出現審計調查解決問題的審計工作組力量不足的情況,一些財政金融的收入和支出都少的部門,或者沒有金融資源配置和行政審批機關權力的部門,一些質量問題較少的行業(yè),開展專項審計就可以了。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履行相關的范圍之內的授權審核,通過現有的審計可以更清晰地驗證,具體授權范圍內的具體事務的領導干部和檢查、評估、宣傳,在任期間可以安排特別審計調查。建立和完善各級經濟責任審計制度,重要的是提高經濟責任審計人員機構,讓熟悉審計政策,有一定級別的干部從事這項工作。為了盡快適應發(fā)展需要加強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加強經濟責任審計力量。

3.2 建立經濟責任審計科學規(guī)范的評價體系

在擬定和制定評價體系的過程中,審計部門和紀律檢查和監(jiān)督以及組織和人事部門必須在協作工作的過程中進行方案的制定,研究擬定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標準和法規(guī)的定義,來保證實現經濟責任審計效率和公正性。經濟責任的范圍涵蓋的范圍非常廣泛,不同部門之間的財務責任的領導干部是非常不同的。負責定義和評價應堅持定量和定性的標準,在科學分類的基礎上,準確把握政府部門的本質差異,企業(yè)和機構之間的評估標準來確定領導干部。在實踐中,這樣做只要根據評價評分量化方法,可以確定本次審計評價更準確,直接使用經濟責任審計結果。

此外,需要設置干部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體系和綜合使用國有資產和金融資本。

3.3 讓經濟責任審計結果真正發(fā)揮有效作用

進行經濟責任審計的目的就是對領導干部有一個制約,這是經濟責任審計的本質問題,所以,從一定程度上說,讓經濟責任審計真正成為監(jiān)督和制約干部的手段,就要加入績效這個東西,有了績效,才能真正讓經濟責任審計發(fā)揮作用,否則,經濟責任審計只能是走形式,無法發(fā)揮它的全部作用。

各級組織部門要根據新形勢發(fā)展的要求和干部任用條例的有關規(guī)定,堅持先免職、再審計、后任用的措施,在決定干部離任或有調整意向前,先免除其領導職務,再委托審計機關進行審計。審計結果形成之后,領導和組織和人事部門審計結果來參考和評估,決定是否對其繼續(xù)任用,當然這在現行體制內還是一個假設。但是,組織和人事部門要去思考,如果進行經濟責任審計,對經濟責任尚不清楚或不研究不作為,沒有約束的行為,一律不認可,確保經濟責任審計結果運用到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也可以將經濟責任審計實踐之前任命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的內容和干部任命前系統(tǒng)結合。對于在表面背后產生的經濟財務收支不平衡和無效率的經濟責任問題,應該全面地分析,得出問題的原因,誰的孩子誰抱走,屬于主管機關部門負責的,屬于所屬單位單位負責的,負責前任領導應當負責的,都應該有一筆清楚的賬,不可以籠統(tǒng)地歸咎于當前一任的領導。

第6篇:經濟責任審計目標范文

針對經濟責任審計的目標要求,把被審計對象所在單位與被審計者經濟責任相關的情況查深、查透。重點要審查六個方面的內容:一要審查被審計單位預算執(zhí)行情況,重點關注是否嚴格執(zhí)行年度預算,超預算是否經過的審批;二要審大經濟決策落實情況,重點關注經濟決策的程序及是否存在由于決策失誤而造成的損失浪費;三要審查單位資產管理情況,重點關注單位資產異常增減變化和保值增值情況;四要審查財務收支是否真實、合規(guī)、合法,重點關注有無隱瞞、轉移收入、私設小金庫和擠占專項資金、亂發(fā)獎金補貼等違反財經法規(guī)問題;五要審查被審計對象遵守國家財經法紀和個人遵守廉政規(guī)定情況,重點關注是否存在違規(guī)開支和利用職務便利占用財物、等行為;六要審查內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執(zhí)行是否有效,財務機構人員配備是否到位、合理。

經濟責任審計的局限性

(一)審計缺乏自主性,項目安排的科學性有待提高

根據《審計法》的規(guī)定,審計部門可以自行安排審計項目,然而目前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必須有黨委政府、組織人事等部門的委托才能進行,審計部門成了組織人事部門的辦事機構,審計缺乏自主性,陷入被動審計的局面。單位組織人事部門在任免領導干部時,審計部門是不參與的,而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對時間的要求又比較高,從而實際工作中容易造成積壓任務,無法全面按時完成委托事項,無法保證審計質量,也帶來了較大的審計風險。另外,不少領導干部任職時間比較長,只在離任后才接受審計,容易形成走過場的局面。

(二)經濟責任界定難,審計風險較大

審計風險是指審計人員做出錯誤審計結論而導致的相關組織或人員承擔法律責任和相應經濟損失的可能性。在審計過程中,以人為審計的對象,必然伴隨著極大的風險,如:審計過程中可能違反程序、采集證據不當、查證不實或定性不準等風險。

(三)經濟責任審計評價難度大

在實際工作中,評價經濟責任審計要比評價其他審計項目困難得多。主要是因為我國尚未形成完善的經濟責任評價依據,審計評價的范圍難以界定,致使評價存在一定程度的片面性,而且前后任的經濟責任難以區(qū)分,對被審計人員的工作能力、應負責任的范圍與性質等缺乏具體的分析與評價,同樣也給經濟責任審計評價和界定增加了難度。

(四)經濟責任審計存在滯后性

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大多是由于各種原因在離任時才進行的。但是,在程序上往往是“先離任,后審計”,這種滯后現象是由我國政治體制及組織人事制度決定的。并且在未宣布之前,領導干部的離任還有其特殊的保密性,同樣給離任前審計造成相對的難度。

(五)部門相互協調配合不夠,難以有效地發(fā)揮經濟責任審計作用

紀檢監(jiān)察、司法與審計部門之間除每年例行的聯席會議外,尚未在工作中形成合力,發(fā)揮整體作戰(zhàn)的優(yōu)勢。在相互溝通、共享資源方面做得還不到位,未能實現案件線索資源共享的高效率運作。

(六)審計技術滯后

經濟責任審計對權力制約和監(jiān)督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審計機關經過多年實踐雖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是審計方法仍然相對單一,審計技術手段相對滯后。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大部分被審計單位電子化、網絡化、信息化的程度越來越高,而審計機關的計算機普及運用、軟件開發(fā)及網絡建設均相對滯后,與被審計單位極不對稱,審計工作仍以手工查賬為主,依靠內控制度來開展測評、核對、盤點、函證等審計工作,審計方法與手段仍然缺乏剛性,其監(jiān)督力度難免大打折扣。

(七)審計主體綜合素質欠缺

經濟責任審計是一個兼容審計、監(jiān)察、管理、監(jiān)督等多種職能的更高層面的綜合監(jiān)督形態(tài),對從事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基本的道德素質和業(yè)務能力外,更要具備對事物判斷和分析的敏感能力、洞察能力。經濟責任審計對象的不確定性,被審計的領導干部所處的行業(yè)不同,審計時的工作重點就不盡相同,這樣就要求審計人員有較高的綜合素質,由于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開展時間不長,擁有較高綜合素質的審計人員不多,在審計實施過程中多局限于傳統(tǒng)的財務收支等方面的審查,無法深層次的開展經濟責任審計,使經濟責任審計監(jiān)督處于一個較低的層次。

加強經濟責任審計的對策

(一)提高重視程度

經濟責任審計是審計部門利用審計手段從財政財務收支、資產保值增值、財經紀律執(zhí)行等角度認定領導干部的經濟責任,為組織人事部門考核干部提供依據。經濟責任體現的是一種受托利益關系,反映了當前經濟發(fā)展與經濟管理的需要,因此經濟責任審計同樣要突出中心、服務大局。在實際工作中力求將財務收支、目標考核、民主測評結合起來,對領導干部任期內應承擔的經濟責任予以明確劃分,盡量規(guī)避經濟責任審計風險。

(二)逐步做到離任必審、先審后離

如果離任不審就會職責不清,無法追究責任。如果先離后審,就會使審計流于形式,對離任領導缺乏約束力,同樣會帶來不應有的損失。如在某些特殊情況下須先離后審,也必須按照先離后審再任命的組織程序,切實做到審計結果出來前不得完成實質接工作,必須明確應由離任者本人承擔的經濟責任。只要被審計單位和離任者本人能夠積極配合,審計工作就會處于主動地位。只有做到這一點,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作用才會進一步凸顯。

(三)加大部門協作,搞好經濟責任審計的科學性

經濟責任審計的項目應先經領導干部經濟責任領導小組研究確定,再由組織部門委托審計部門予以實施。既要充分滿足干部管理監(jiān)督工作的重點要求,考慮經濟責任審計的特點,又要考慮當前審計機關的承受能力和現實條件,盡早提出委托建議。紀委、組織、監(jiān)察、人事、審計部門應及時交換意見,共同參與年度經濟責任審計對象的確定,合理安排審計資源,使經濟責任審計項目有重點、有秩序地進行,避免經濟責任審計走過場現象的發(fā)生。

第7篇:經濟責任審計目標范文

(一)農牧團場在審計過程中,要充分審計前的調查,按照就地審計的原則

農牧團場審計工作的開展,在審計方法的確立方面,要注意按照就地審計的原則,對于要審計的團場,在具體審計工作開展之前,要對被審計團場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分析。認真分析被審計團場的整體情況,了解其內部農墾經濟的主要發(fā)展模式,研究團場近幾年的重要規(guī)劃項目以及團場主要負責人的任期目標等。在了解這些情況的基礎上,結合其他實際調查情況,進行就地審計。

(二)對農牧團場主要領導要實行經濟責任審計與常規(guī)審計相結合

要加大對農牧團場主要領導的審計力度和審計范圍,團場主要領導的責任重大,其管轄的各項事務對于團場經濟的發(fā)展,有著比較重要的影響。因此,為了加大對團場主要領導的監(jiān)督,提高其領導的科學性和規(guī)范性,降低其違法違紀的機會,要注意采用經濟責任審計和常規(guī)審計相互結合的審計辦法。對團場領導建立經濟責任審計檔案,在日常審計過程中,還要注意對其常規(guī)管理領導責任的審計。

(三)審計機關要聯合相關部門,提高審計工作開展的效率

農牧團場經濟責任審計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程,其中涉及到的部門眾多,因此,在經濟責任審計過程中,要以審計機關為主要力量,同時還要結合其他的相關部門。單位,對于團場內部的審計信息,在合適的情況下,要實現共享。團場的各級組織、人事、紀檢等部門,要積極配合審計機關以及上級審計單位的審計調查工作,降低部門之間的推諉扯皮,提高審計效率。(四)農牧團場經濟責任審計要采取審計查證與調查分析相結合的模式農牧團場內部組織單位眾多、經濟資源龐雜,在開展經濟責任審工作時,為了切實提高審計的公平性、客觀性,應該注意加大調查分析的力度,即堅持審計調查和審計分析相互結合。對于比較復雜的審計內容,要責令相關審計工作人員實際調查取證,進行合理分析,提高經濟責任審計的客觀性和準確性,保證經濟責任審計功能效果的正確發(fā)揮。

二、農牧團場經濟責任審計的內容

(一)審核團場年度經營發(fā)展目標的完成情況

農牧團場年度經營發(fā)展目標,不僅包括實際經濟總量的增加幅度,還包括很多其他方面的內容,例如團場內部人均收入的增加情況、社會福利的落實情況、城鎮(zhèn)化水平等,這些都是經濟責任審計的重要內容。同時,審計時還應該結合團場制定的年度發(fā)展計劃綱要,進行對比分析,找出團場在社會經濟發(fā)展方面取得的成績和突破,也要團場在發(fā)展過程中出現的矛盾問題。

(二)農牧團場的經濟效益

農牧團場經營者的一個重要責任就是應不斷地提高經濟效益。經濟效益是個綜合性指標,除盈利目標的評價以外,還涉及經營方針或經營決策是否正確,因此需要單獨加以評價。針對農牧團場中存在的影響效益的主要效益問題,審查其取得的經營業(yè)績,也是評價經營者任期經濟責任的一項重要內容。

(三)審核農牧團場現有資產,評價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情況

作為農牧團場的法定代表人,均應保證在其任期內投入的資本保值、增值,并且資產是完整的,未受到損失。重點落實固定資產是否真實完整,有無流失情況和損失浪費的現象,核實數量和賬面價值,審查折舊提取比例及設備更新情況;無形資產是否受到侵犯、損害;流動資產賬面數與實際數是否真實相符,債權債務是否清楚。

(四)審查農牧團場的行為

農牧團場向國家或社會有關單位提供的經濟信息,包括會計信息、統(tǒng)計信息或主要業(yè)務信息,都應真實、正確,不能虛假、錯誤。因為,這些信息是國家進行宏觀管理、有關各方制定決策、以及財稅機關征課稅收與執(zhí)行監(jiān)控的依據,如有虛假、隱瞞,社會經濟的監(jiān)控、決策和管理將發(fā)生混亂。因此,團場的主要負責人及其各級領導應把保證經濟信息的真實、合規(guī)、正確作為一項經濟責任。

三、結束語

第8篇:經濟責任審計目標范文

【關鍵詞】基層央行;經濟責任;審計;有效途徑

黨的十以來提出進一步改革和完善干部考核評價制度和評價體系,建設廉潔、高效的服務型法治政府的目標。2013年中央銀行修訂了《中國人民銀行領導干部離任審計制度》,規(guī)定領導干部離任時對其任職期間履行有關經濟活動的經濟責任情況進行審計,要求關注預算管理、財務收支及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合規(guī)性,同時關注資金、資產等資產配置和使用效率、采購活動的績效情況和決策目標的實現?;鶎友胄袃葘彶块T按制度要求,積極探索離任審計工作轉型,使離任審計的功能從單純審查領導干部違紀違規(guī)問題向評價執(zhí)政能力、有效履行經濟責任行為發(fā)展,為監(jiān)督和促進基層央行領導干部有效履行受托經濟責任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經過幾年的轉型實踐,基層央行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還存在的一些問題,需要我們不斷改進和完善。

一、基層央行經濟責任審計中存在的問題

(一)審計內容不夠全面,審計工作不夠深入

經濟責任審計的內容局限于對領導干部任期內的單位或部門財務收支、資產管理的合法合規(guī)性審查,審計主要依賴于對財務數據的審核,對領導干部在重大決策、經濟效果方面的調查分析較少,經濟責任審計以事評人的工作特性沒有得到較好體現,審計方式雷同于業(yè)務審計,對領導干部的責任評價不夠全面。一般情況下經濟責任審計都有是內審部門臨時性的工作安排,受年度計劃任務時間限制,經濟責任審計時間安排較短,難以做到深入、細致,這些直接影響了審計工作質量。

(二)全面、客觀的評價體系和標準欠缺,評價指導弱化

基層央行不經營收益,機構運轉資金來源于國家預算,評價經濟責任履行的效率性和效果性指標難以界定,盡管基層央行內審人員不斷嘗試建立較全面、客觀的經濟責任評價體系和標準,但受地域和各單位或部門管理方式的不同影響,審計評價標準彈性大、人為化等問題仍然存在,導致評價結果指導性不強,影響了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成效。從近年來審計工作實踐情況來看,評價經濟責任真實性、合法合規(guī)性的多,評價效率性、效果性的少,不能全面反映領導干部的履職情況,沒有較好地發(fā)揮鑒證、評價功能對領導干部有效履職的激勵促進作用。

(三)審計的監(jiān)督約束力不足,成果運用途徑不寬

現階段基層央行經濟責任審計一般是“先離任后審計”,審計結果與干部管理聯系不夠緊密,審用分離使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流于形式,沒在起到對領導干部的監(jiān)督制約和鞭策作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完成后,內審部門制發(fā)離任審計結論發(fā)送人事部門,在沒在重大違法、違紀情況下,審計成果主要運用于被審計單位或部門整改和內審部門的后續(xù)審計(如表1),審計結論的知曉范圍僅限于派出單位行長、人事部門和被審計單位或部門少數人員,存在重效力輕效果、重抵御輕預防,沒有發(fā)揮群眾參與監(jiān)督整改的綜合效果。

(四)審計人員的素質跟不上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要求

經濟責任審計的審計時間跨度較長,涉及業(yè)務面寬,審計依據的政策性和政治性較強且變化大,領導和群眾的期望高,這些都要求審計人員具備較強的政治素養(yǎng)、熟練的專業(yè)技能和豐富的管理知識。基層央行內審人員大多來自財務和業(yè)務核算部門,從業(yè)崗位單一,知識面較窄,缺乏足夠的管理經驗和溝通能力,對單位風險要害把握不準,對復雜管理活動的審計能力不足,問題查證浮于表面,揭示機制、體制和風險隱患的深度不夠,責任評價不夠準確、客觀,審計建議的操作性不強,不能較好的實現經濟責任審計的監(jiān)督促進效果。

二、完善基層央行經濟責任審計的有效途徑

(一)經濟責任審計的內容

要全面經濟責任審計的對象特殊,審計內容不僅涉及單位或部門的經濟問題,還涉及領導干部管理制度方面的問題。對領導干部的審計內容包括領導干部權力運行、決策效果和廉潔勤政等方面。應重點審計重大項目決策機制建立健全情況、決策內容的合法性和科學性、決策程序的規(guī)范性及決策效果的真實性,以及領導干部任職期間遵守黨風廉政紀律、財經法紀和中央銀行財經制度情況,以此評價領導干部任職期間的重大經濟決策和重大經濟事項是否遵循民主決策程序以及重大決策產生的效果,是否存在利用職務之便,謀取不正當收益、損害單位利益的行為,是否存在違規(guī)經商、兼職等不符合廉潔從政規(guī)定的行為。對領導干部任職單位或部門的審計內容包括預算管理、財務收支管理、資產負債管理、基本建設和采購管理以及上述領域內部控制情況等。一是審查預算編制、財務列支、專項資金管理情況,檢查是否存在違反制度規(guī)定、揮霍浪費等損害單位利益,造成資金財產損失,影響中央銀行聲譽的問題。二是審查各項資產、負債等的會計信息真實性、準確性。檢查賬實是否相符,有無糾紛和歷史遺留問題。任職期間資產負債是否正常,增減變動是否真實、合法。三是審查上級單位下達的業(yè)績考評目標完成情況,評價資金、資產等資產配置和使用效率、采購活動的績效情況和決策目標的實現等。四是審查單位或部門內部各項規(guī)章制度的建立健全情況,重點審查是否建立和執(zhí)行授權審批、不兼容崗位相分離、崗位輪換、定期檢查等內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地運用各種控制方法和手段,及時發(fā)現內控管理中的偏差,對可能存在的風險采取有效預警與防范措施。

(二)建立客觀、公正的評價體系和標準

基層央行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的選擇應以事實為依據,遵循客觀公正的原則,緊扣監(jiān)督和促進領導干部規(guī)范行使權力、廉潔勤政、依法高效履職的要求。評價體系應從審計對象、范圍、程序、評價指標、建議落實、后續(xù)跟蹤等方面進行規(guī)范,區(qū)分各單位或部門工作性質和特點,增強審計的可操作性。在評價指標的設計上,著眼于定量與定性評價相結合。定性指標的設計應突出真實性、合法性、效益性原則,可從內部控制制度、重大決策管理績效、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等方面進行指標設計。定量指標則應依據一定的原則和標準從數據角度界定,可從資金、資產使用效益、財務指標控制、預算執(zhí)行率及單位綜合業(yè)績等方面進行指標設計。評價方法上,依據量化打分評價等級,以被審計單位或部門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合規(guī)性為基礎,評價領導干部在人、財、物、事方面資源配置的效率性和效果性,根據經濟活動方面存在的問題界定領導干部的直接責任、主管責任和領導責任。

(三)做好審計項目規(guī)劃,提高審計質量

領導干部審計工作要做到超前謀劃,實行動態(tài)管理,審計中要靈活運用多種審計方式和方法,提高經濟責任審計的質量。一是做到履職審計與離任審計相結合、專項審計與離任審計相結合,每年有計劃的安排一至二項履職審計,前移監(jiān)督關口。在預算管理審計、集中采購審計、基建工程審計等專項審計中注重收集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方面的信息,逐步建立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履行檔案,通過事前監(jiān)督、事中監(jiān)督、過程監(jiān)督,彌補“先離后審”對領導干部履職情況掌握不夠全面,監(jiān)督約束不足的弊端。二是做好審前調查,提前向人事組織和紀檢監(jiān)察部門了解領導干部的德、能、勤、績、廉情況,可將巡視巡察相關內容作為有益補充,篩選重點線索,提高審計效率和問題發(fā)現的精準性。三是綜合運用檢查、座談、問卷調查、分析性復核、監(jiān)盤等多種審計方法深入開展審計工作,對審計中發(fā)現的問題一定要查深查透,評價分析要客觀、公正,責任劃分要清晰,對跨任期的歷史遺留問題和重大事項要進行延伸調查,為劃分責任提供依據。

(四)多種途徑推動審計成果

運用基層央行內審部門要多角度挖掘經濟責任審計成果的價值,推動審計成果運用。一方面內審部門要加強經濟責任審計問題整改的后續(xù)跟蹤,督促審計建議與意見有效落實,要善于揭示經濟業(yè)務運行中的突出矛盾、重大體制、制度性缺陷和管理漏洞,及時發(fā)揮信息采集、情況通報、引導行為和風險警示作用。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將審計結果在適當范圍內進行通報,讓職工參與干部監(jiān)督,使審計成果真正落地。另一方面內審部門要主動與人事組織、紀檢監(jiān)察、業(yè)務管理部門溝通,運用“大監(jiān)督”工作機制推動經濟責任審計結果與干部任免掛鉤,并作為人事組織部門考核、任免和調整干部的重要根據。將廉政勤政情況評價作為紀檢監(jiān)察部門考核領導干部黨風廉政建設情況的依據,對審計中發(fā)現的一般性違紀、違規(guī)問題提交紀檢部門及時約談提醒,將苗頭性問題解決于萌芽狀態(tài)。同時把問題的整改情況納入單位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及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檢查考核,作為領導班子成員述職述廉述險、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據。督促業(yè)務主管部門把審計發(fā)現的業(yè)務管理薄弱環(huán)節(jié)和內控制度建設及管理等方面的漏洞,作為加強條線管理,開展職工日常教育的內容。

(五)建立專業(yè)化的審計隊伍

經濟責任審計的政治與業(yè)務雙重屬性要求審計人員必須保持獨立、公正的職業(yè)形象,具備豐富的知識結構、掌握專業(yè)的技能方法?;鶎友胄袃葘彶块T要適應新常態(tài)下經濟責任審計的目標和要求,不斷創(chuàng)新經濟責任審計的思路與方法,合理配置人力資源,持續(xù)加強審計人員的職業(yè)道德教育和業(yè)務培訓,采取崗位交流、案例教學、調研結合等多種方式,在實踐鍛煉中豐實審計人員的專業(yè)知識,提高審計人員宏觀駕馭能力、綜合歸納和分析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培養(yǎng)審計人員過硬的工作作風和良好的職業(yè)道德,使內審人員能夠真正沉下心來、深入進去,為高質量開展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提供保障。同時要加快審計電子化建設步伐,建立審計信息數據庫,開發(fā)運用現代化的審計輔助工具,提高審計線索篩查精準度,降低審計風險,努力打造成一支政治素質高,綜合業(yè)務能力強,專業(yè)化水平高的內部審計隊伍,為有效監(jiān)督制約領導干部權力運行,促進基層央行領導干部有限、有為、有責、有能、有效,推進基層央行發(fā)展目標實現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何蓓.淺談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J].財會月刊,2014,(5).

第9篇:經濟責任審計目標范文

關鍵詞:事業(yè)單位 經濟責任審計 改善措施

中圖分類號:F239.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1)12-207-02

經過20多年的發(fā)展,我國經濟責任審計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也積累了較豐富的經驗。經濟責任審計對加強領導干部的監(jiān)督,維護財經法紀,促使領導干部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和遵紀守法意識以及自我約束能力,推動廉政建設,發(fā)揮了積極作用。但是,在經濟責任審計的實踐過程中,還仍然存在很多問題,特別是事業(yè)單位內部經濟責任審計方面,無論是理論上還是實務上對此的探討還比較少,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和完善。

一、內部經濟責任審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內部審計無章可循、有章不循。由于事業(yè)單位內部審計發(fā)展的不平衡,有的內部審計機構沒有自己的章程、工作規(guī)范指南等,內部審計工作只能完全按照審計人員的個人經驗來實施,使得內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無章可循。有的事業(yè)單位雖然制定了內部審計章程、工作規(guī)范指南等,但在實際工作中沒有遵照執(zhí)行,形同虛設。

2.經濟責任審計質量控制未有效開展。健全、有效的經濟責任審計質量控制制度是確保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有效運行的前提。目前,事業(yè)單位內部審計還未全面開展質量控制制度,使得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的質量也缺乏有效的保障。在實踐中,主要的問題有:質量控制體系不健全。有些單位僅建立了質量控制的原則性規(guī)定,而無具體的操作方法和內容;審計項目內部二級復核制度執(zhí)行不嚴,如審計組長對審計人員的審計底稿和審計證據不能及時進行復核,部門負責人不能及時對審計組提出的審計報告及相關資料進行復核。

3.審計中只注重查賬找問題。目前,事業(yè)單位內部機構負責人的經濟責任審計主要是通過大量的賬面來考核、判斷和評價該負責人的個人經濟責任的履行情況,主要手段就是查帳。實施經濟責任審計的目的不只是要明確該負責人財務責任的履行情況,同時也要明確其管理責任和個人廉潔責任的履行情況。對于內部經濟責任審計來說,它作為一種內部審計也要肩負起促進事業(yè)單位內部管理的職責。所以,在實施內部經濟責任審計時,除了要查賬找問題外,還要站在管理的角度去關注該負責人的管理決策。

4.先離任后審計問題比較普遍。絕大部分事業(yè)單位都是在組織部門決定對該負責人工作進行變動后才委托進行審計,造成先離后審的事實,這與國家“先審計,后離任”的原則背道而馳,這種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審計成果的利用轉化,有一定的滯后性,使經濟責任審計喪失了預警功能。此外,審計與任用的相分離,使得經濟責任審計難以發(fā)揮其應有的效果和目的,影響了審計評價的有效性,降低了審計工作的權威性。同時,還有可能導致重復審計、延長審計時間,加大審計工作的負擔。先離任后審計還會使新上任的負責人責任心降低,容易形成僥幸心理,認為審與不審已不影響工作調動與升遷,在以后工作中出現非善意行為的可能性增加。

5.對經濟責任審計缺乏正確認識。目前,事業(yè)單位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對經濟責任審計缺乏思想上的正確認識。有的負責人認為經濟責任審計就是對自己的不信任,所以在審計中常常不能完全配合,給經濟責任審計的實施帶來了很大的困難。有的負責人對經濟責任認知不足,財務意識淡薄,不注重本機構內部的控制和管理,認為只要審計業(yè)績就可以,不用審計其他情況,使得審查評價其他情況時缺乏足夠的依據。除負責人外,有的機構工作人員也認為被審者都是領導干部,審計只不過是搞搞形式、走走過場,因此也不愿去配合審計人員的調查。

二、經濟責任審計結果運用中存在的問題

1.經濟責任審計結果運用不到位。經濟責任審計結果,不僅是被審計負責人的鑒證和評價,更重要的是組織人事部門對干部使用和獎懲的參考依據,也是被審計機構進行整改的依據。但是在實踐中,審計結果的應用往往被忽略。第一,組織人事部門在考核干部時不注重審計結果。一方面是由于先離后審的特殊原因,使得組織部門認為已無查看審計結果的必要,另一方面可能是對經濟責任審計的重視不足所造成的。第二,被審計機構不重視審計結果中整改意見。對于被審計機構來說,他們主要關注被審計負責人是否廉潔,若審計中沒有查出個人廉潔問題,很多被審計機構的管理者便將審計報告束之高閣。沒有查出個人廉潔問題固然重要,但審計過程中發(fā)現的內部管理和控制問題卻是關系到本機構未來的發(fā)展。

2.缺乏有效的回饋機制。加強經濟責任審計結果的利用,除了需要事業(yè)單位領導的重視和支持,有關部門的協調配合之外,還需要建立經濟責任審計結果運用的回饋制度。一是審計結果公示制度、報送制度。經濟責任審計報告應當報送組織人事、紀檢監(jiān)察部門,抄送被審計機構等相關部門或機構;二是審計結果反饋制度。如管理部門將內部審計機構總結出的關于單位內部管理和控制方面的問題和建議,在研究后做出回復。目前,這方面的工作很少有單位做。

三、完善事業(yè)單位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的措施和對策

1.健全內審工作和內審人員考核評價制度?;趦炔繉徲嫻ぷ鞯奶厥庑裕瑢炔繉徲嫻ぷ骱蛢炔繉徲嬋藛T的考核評價不能采取常規(guī)的工作目標考核辦法。內部審計考核不僅要看數量,更重要的是要考核質量。對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考核,可由內部審計部門主管領導、組織部門、被審計機構幾方打分,互相監(jiān)督對于內部審計人員的考核,主要與工作質量掛鉤,由內部審計機構負責人考評。建立健全內部審計責任追究制度,對內部審計人員履職過程中出現的重大違規(guī)違紀行為和重大責任事故,要追究其責任。

2.建立健全經濟責任審計結果應用回饋制度。有效的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回饋機制包括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公示制度、審計結果報送制度和審計結果反饋制度。其中,審計結果的反饋制度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首先,組織、人事、紀檢、監(jiān)察、財務、審計等各部門間的相互配合與協調應進一步加強,可以通過召開經濟責任審計結果應用聯席會議相互交流反饋經濟責任審計情況。其次,組織部門協調審計意見的落實和審計成果的運用,研究和解決經濟責任審計中出現的相關問題。內部審計部門注重加強經濟責任后續(xù)審計,對審計意見和決定的落實進行跟蹤審計,并及時將被審計單位的整改情況和審計處理意見反饋給管理層,從而加大審計決定的執(zhí)行力度。第三,管理部門將內部審計機構總結出的關于單位內部管理和控制方面的問題和建議,在研究后回復審計部門,并在相關部門內通報,有需要的話可以在單位內部進行公示,充分聽取群眾意見。

3.實施項目管理,促進經濟責任審計經常制度。經濟責任審計項目管理,是指審計主體通過科學的規(guī)劃和管理,合理安排經濟責任審計的周期、任務、審計時間和審計強度,保障審計任務的完成質量。我國經濟責任審計目前發(fā)展迅猛,任務重、范圍廣、周期長、活動復雜等因素造成了審計任務集中和審計時間不足的突出矛后,實施經濟責任審計項目管理則可以有效緩解這項矛盾。組織部門在制定經濟責任審計項目計劃時,應充分與審計、人事、財會、紀檢部門溝通,共同商定審計項目。審計項目計劃的制定要考慮到內部審計部門的任務承受能力和時效性的限制,盡可能做到每年經濟責任審計項目均衡分配。

4.建立經濟責任審計質量控制制度。經濟責任審計質量控制主要通過對審計方案、審計證據、審計報告等審計過程的質量控制,確保預期的經濟責任審計目標的實現,保障審計效果。審計方案的質量控制主要為根據經濟責任審計項目的具體情況,結合審計小組成員的業(yè)務專長進行,明確每個崗位、每個內部審計人員的職責,力求做到各展其才。審計證據的質量控制除了要做好二級復核之外,還應明確審計取證的范圍、規(guī)范審計取證的方法和明確審計取證的責任。審計取證應在保持質量的前提下,突出對重要審計事項的取證;審計方法的確定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采用合適的方法;審計人員對其收集審計證據的真實性承擔責任;審計組長對重要審計事項未收集審計證據,或者審計證據不足以支持審計結論承擔責任。審計報告的質量控制主要是確保審計報告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總之,推進經濟責任審計和內部審計的立法,大力宣傳經濟責任審計的各項理念,可以在宏觀上優(yōu)化事業(yè)單位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發(fā)展的環(huán)境,促進審計行為的規(guī)范和審計良性循環(huán)發(fā)展。健全事業(yè)單位內部審計制度體系的建設,以及完善事業(yè)單位內部管理制度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審計風險,保證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的質量,解決目前事業(yè)單位內部經濟責任審計中面臨的種種微觀問題。

參考文獻:

1.宋良言.對事業(yè)單位負責人實施經濟責任審計的探索與思考[J].林業(yè)財務與會計,2005(10)

2.姜洪.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理論與實務[M].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3

3.李樹廷.經濟責任審計問題的探討(上)[J].中國審計,2002(2)

4.李洪泉.現階段經濟責任審計成果的利用[J].湖北審計,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