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教育實習實習生自我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安排教學實習的基本目的,在于通過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學校與社會的溝通,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尤其是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實際工作能力,以便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能夠主動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
1、運用和檢驗教學成果。運用教學成果,就是把課堂上學到的系統化的理論知識,嘗試性地應用于實際工作,并從理論的高度對教育教學工作的現代化提出一些有針對性的建議和設想。檢驗教學成果,就是看一看課堂教學與實際工作到底有多大距離,并通過綜合分析,找出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以便為完善教學計劃,改革教學內容與方法提供實踐依據。
2、了解和熟悉學校的運行。對師范類專業(yè)的本科生來說,實際能力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而這種實際能力的培養(yǎng)單靠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從課堂走向實踐。
3、預演和準備就業(yè)工作。通過實習,讓自己找出自身狀況與社會實際需要的差距,并在以后的學習期間及時補充相關知識,為求職與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識、能力準備,從而縮短從校園走向社會的心理轉型期。
二、基本情況
我們十月十一日來到湖南XXX縣第二中學,到十一月十八日實習結束。我被分到高一XXX班進行實習。
實習的基本內容包括兩部分:課堂教學和班主任工作,基本情況如下:
1、課堂教學:完成教案數為六份,試講次數為六次,上課節(jié)數為六節(jié);批改作業(yè)五次;監(jiān)考十場;自習輔導十二課時。
2、班主任工作:組織一次主題為“網絡的利與弊”的班會;組織本班學生與實習老師之間的籃球賽兩次;找學生單獨談心、了解情況十一人次。
這次實習令我感受頗多。一方面,我深感知識學問浩如煙海,使得我不得不晝夜苦讀;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體會到,要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不僅要學識淵博,其它各方面如語言、表達方式、心理狀態(tài)以及動作神態(tài)等也都是要有講究的。每上完一節(jié)課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當好一名老師真不容易啊!
試教工作開始以后,我每天的工作就是聽優(yōu)秀化學教師的課——寫教案——試教——修改——試教,這樣反復練習,完善。直到把一節(jié)課要講的內容練到爛熟于心為止。即使這樣,在我第一次深入課堂時,我還是遇到了許多師范學校里沒學過、事先也沒有料到過的難題。畢竟試教的時候和正式去教室上課的時候的心態(tài)是很不一樣的教學生知識如果我們僅僅只懂得書本上的知識的話,那是遠遠不夠的。俗話說的好“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上好一堂課不僅要求我們能夠旁征博引,而且平時學生也會提一些書上沒有涉及到的知識,這時候你不僅要自己對這些知識點有所了解,而且更為重要的是你要能夠以學生容易理解的平實的語言將它表達出來。這一點我深有體會,比如有一次我分析基礎訓練的時候,有一個題目是說“往飽和的碳酸鈉溶液里通入二氧化碳氣體時會有什么現象發(fā)生?”此題只要知道了碳酸氫鈉的溶解度比碳酸鈉的小,就能得出“可見到有白色晶體析出”的結論。由于事先我覺得此題很簡單,也就沒有深入地思考。出乎我意料的是,無論我怎么講,同學們也無法理解為什么碳酸氫鈉的溶解度比碳酸鈉的小就會有晶體析出。后來只好向他們的原任課老師請教此處該如何表達。
我覺得我很幸運。塘廈鎮(zhèn)第三小學這里的工作人員都非常友善。他們已經成為我的良師益友。在實習期間,我常常和他們傾談,他們教授我許多做人做事的原則,包括教育工作上和生活上。對此我萬分感激。
XX年年 2月28日至 4月13日,我在塘廈鎮(zhèn)第三小學實習了45天。在45天內,我上了64節(jié)課。我做了那么久的學生,第一次以老師的身份踏進校園,每個同學都露出一臉的緊張、興奮。在整個實習期間,我主要有兩個任務:一.聽原任老師的信息技術課。二.做好教學工作。由于我沒有跟班做班主任,所以我有足夠的時間去了解我的學生和鉆研教學方法。
聽課時,我是坐在后面聽原任老師講課。這種聽課和我以往的聽課不一樣,這種聽課并不是為了學習老師所講的知識,而是學習老師怎么樣講課,學習如何傳授知識,如何駕馭課堂,如何控制授課時間等。信息技術課其實不同于其他的科目,它需要的是更多的時間給學生自己操作,要控制好整個教學過程并非是件易事,所以要學習的知識真的很多很多。
講課時,要做到在快樂中學習,不能孤立地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搞花樣,而應該從教學內容中找到學生的興趣點。課前準備一定要充分,所以我花許多時間去制作教案、課件,但是這些都只是事前的準備。當我們第一次上臺面對一整班的小朋友授課時,心中的感覺更是緊張到一個極點。但是在原任老師的教導幫助下,我的課一節(jié)上得比一節(jié)好,越講越熟練,越講越流暢,都能做到突出重難點,自己的課堂駕馭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不但可以良好地控制授課時間,也能夠適時地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對上課時的課堂紀律也能完全在掌握之中??墒亲鰝€好老師并不是只要做好這幾點,還有教學方法、授課形式等方面都需要我們有所突破。
在這片純凈的土地上,我感受到當一名老師的自豪感!
關鍵詞:高職學生;自我素質教育;評價指標體系
隨著我國高職教育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及高職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職學生的素質教育日益成為教育界關注的問題。自我素質教育是素質教育中的學生自我教育部分,是素質教育的本質與核心,強調的是學生個體心理品質的發(fā)展,是素質教育中學生主觀能動性發(fā)揮的過程。當前,對自我素質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對學生主體能動性發(fā)揮在素質教育中重要性與實施途徑的研究,而對自我素質教育內容構成方面的專門研究較少。因此,筆者擬結合已有的高職素質教育內容的相關研究成果,對自我素質教育內容的構成進行深入剖析,旨在探討自我素質教育指標體系的構建途徑。
高職學生自我素質教育的內容
在20世紀90年代,遲艷杰提出了素質教育具體包括對學生進行身體心理素質、科學文化素質、思想品德素質的培養(yǎng)和教育;進入21世紀,對素質教育的研究開始進入高職教育領域。徐靜等人在研究素質教育基礎理論的前提下,對高職院校素質教育的實質內涵及特殊性進行了分析,指出高職院校學生素質教育的內容主要包括職業(yè)道德素質、職業(yè)技能素質、自我發(fā)展素質、創(chuàng)新素質、適應職業(yè)特殊需要的身體和心理素質;羅建遠指出高職院校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是追求知識、能力、素質的高度和諧完美的統一,是追求人的全面發(fā)展;汪建軍將高職學生的素質分為思想道德素質、文化專業(yè)素質、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等四個方面;梁怡認為高職教育應面向全體學生,進行思想、文化、技能、心理、身體等多方面的教育。
基于上述分析,結合多年在高職院校工作的經驗,筆者擬將學生自我素質教育的內容歸納為五個模塊:思想政治素質、身體和心理素質、職業(yè)道德素質、職業(yè)技能素質、職業(yè)發(fā)展素質,并根據這些素質在未來職業(yè)崗位中的作用將其劃分為三個層次,如圖1所示。
(一)第一層次:基礎素質
通過一個月的實習,我得到了一次較全面的、系統的鍛煉,也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所學不到的知識和技能。
實習完畢了,這個實習是我生命中最難忘的日子,一開始的時候很怕,現在想來,日子還是過去了,而且可以拿到優(yōu)秀實習生,所以,得到一個啟示:不論遇到什么困難,不要對自己失去信心。在湛師附中實習的六周期間,我獲益良多。除了拓寬了自己的知識面還提高了自己的執(zhí)教能力。我確立好自己的角色,實現從“學”到“教”的角色轉換,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組織教學,“以身立教”,從心理上做好當老師的準備。以真心實意、積極主動地向指導老師學知識、增才干,用自己的行動換取他們的信任,營造和諧的實習環(huán)境,為我成功的實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由于實習目的明確、動機端正,在實習教學過程中,明確施教對象結合施教對象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備好一份教案后,向實習指導老師、本組同學一一征求意見,改了又改,才實施教授,把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上好每一節(jié)體育課。實習期間除了上好自己的實習課外,我還有目的地聽課、評課,弄清好的好在哪里,差的差在何處,以便自己教學時作為借鑒,并做好把聽、評課記錄。
在擔任高三(6)班的助理班主任時,我能做到“三跟”,組織了“讓青春在拼搏中閃光”的主題班會,協助班主任處理班里的日常工作。以多溝通,多談心的形式,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助理班主任的工作打下了鞏固的基礎。通過助理班主任的工作,自己明白到班主任的工作的重要性和艱巨。
總結自己在實習過程中在存在不少缺點,如:教學技能、技巧仍較薄弱,專業(yè)基本功不扎實,語言表達不清等。我應該既要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也要正視自己的缺點,加強自己的專業(yè)技能的學習,為做好一名優(yōu)秀的體育教師做好準備。
論文摘要:本文從自我教育的視角解析了中小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的應有目標:面對虛擬世界需要自我倫理意識與道德責任感教育、面對繁雜信息需要自我辨別與選擇能力培養(yǎng)、面對多樣誘惑需要自我控制能力培養(yǎng)、面對潛在危險需要自我保護意識與能力培養(yǎng)、他人監(jiān)督缺失則需要自我修養(yǎng)與自律能力培養(yǎng)。
網絡對中小學生的負面影響己不單在經濟與生活方面,更在道德與情感領域。加強網絡道德教育,提高中小學生網絡道德素質有助于減小負面影響。加強網絡道德教育必須突出自我教育?!白晕医逃侵缸鳛橹黧w的個人,自己對自己的教育,即把自己作為教育的對象的教育?!比魏谓逃挥修D化為自我教育才能真正達到教育的效果。
道德教育的目標引領道德教育的發(fā)展,是實現道德教育價值的重要因素。要充分發(fā)揮自我教育的作用,必須從自我教育的角度解析網絡道德教育的目標。針對網絡環(huán)境虛擬、信息繁雜、誘惑多樣、危險潛在、他人監(jiān)督缺失等主要特點,中小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的目標應包含自我倫理意識與道德責任感教育、自我辨別與選擇能力培養(yǎng)、自我控制能力培養(yǎng)、自我保護意識與能力培養(yǎng)及自我修養(yǎng)與自律能力培養(yǎng)等方面。
一、面對虛擬世界:自我倫理意識與道德責任感教育
自由、互動、匿名的虛擬世界必然對中小學生的倫理意識與道德責任感提出更高要求。中小學生好奇心強而辨別能力弱,如果缺乏倫理意識與道德責任意識,很容易在虛擬世界中擺脫現實社會道德規(guī)范的束縛,忘掉自己的社會角色、社會責任,而在網上隨意散布虛假信息、破壞網絡系統、對他人進行侮辱誹謗甚至人身攻擊等。這些不合倫理及不負責任的行為不僅破壞了網絡正常秩序,更不利用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公布的調查報告顯示:“因在網吧玩網絡游戲或瀏覽黃色網站而直接導致犯罪的占33. 5%,從小學就涉足網絡游戲或黃色網站占37. 7%,初中生占49. 2%”。“任何個人的網絡行為不僅存在‘能不能’的技術操作規(guī)定,還存在‘該不該’的倫理道德要求?!泵鎸W絡形成的虛擬世界,中小學生要自我加強倫理意識與道德責任感教育,增強倫理意識和道德責任感,克服網絡虛擬世界的負面影響,遏制不道德行為發(fā)生,促進自身健康成長。他們可以通過學習現實社會的道德準則來增強倫理意識及道德責任感。絕大多數社會公德不僅適用于網絡虛擬世界,而且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其它生活領域應該遵守的道德準則,在.上網時也同樣適用。
二、面對繁雜信息:自我辨別與選擇能力培養(yǎng)
據統計,網上的無益信息占50%以上,其中不健康信息隨時可見。這些都可能讓中小學生是非觀念模糊、道德意識下降、社會責任感弱化、身心健康受到侵害。
面對網絡中繁雜的信息,網絡道德教育的目標不能僅僅要求中小學生接受幾條道德規(guī)范,而應是自我判斷與選擇能力的培養(yǎng)。這里的選擇主要有兩層含義。一是對網絡這一現代學習與生活方式的選擇。即既要學會充分地利用網絡,又要適時走出網絡。二是上網目的與內容的選擇。要弄清楚為什么要上網,為獲取什么內容而上網。對辨別與判斷能力較弱的中小學生來說,這個問題尤為重要。從某種意義上講,決定網絡影響好壞的不是電腦而是人腦,解決問題的關鍵是人怎樣選擇和利用電腦網絡。中小學生要“更會用自己的頭腦,而不是電腦,要經過教育能對世界保持一種健康的懷疑態(tài)度”,并且“應該會提出問題,而不只是接受”。只有這樣,他們在信息的海洋中才會有所選擇、有所取舍,才能擇善而從、擇善而用。面廣量大的信息也就不是他們發(fā)展的精神污染和心理負擔,而是健康成長的精神食糧。
三、面對多樣誘惑:自我控制能力培養(yǎng)
對于充滿好奇且勇于探索的中小學生,豐富多彩的網絡具有無限的吸引力,容易形成對網絡的眷戀和依賴,進而不能自拔以至上網成癮。有些學生經常深夜躲在房間上網聊天、閱讀小說,上課時精力不集中、注意力下降,學習成績一落千丈。另外,中小學生也會在網絡上遇上其他方面形形的誘惑。如受到網絡上琳瑯滿目的廣告引誘,某些中小學生常常背著父母胡亂使用信用卡網上購物。如缺乏自制能力,他們就會迷失在誘惑的叢林之中。
面對網絡中形式多樣的誘惑,中小學生要有較強的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是指個體按照社會標準或自己的意愿,對自己的行為、情緒和認知活動等進行約束、管理的能力?!彼饕ā拔鍌€方面:抑制沖動行為,抵制誘惑,延緩滿足,制定和完成行為計劃,采取適應于社會情境的行為方式”。對網絡中的誘惑而言,自我控制能力即中小學生既要能夠大膽走進并充分地利用網絡,又要能夠不沉溺于網絡而適時走出。如果過分沉溺于網絡,他們就會有脫離現實生活、成為網絡奴隸危險。精神病專家托尼諾·坎泰爾米所指出:“長期在網上沖浪會漸漸失去自我,改變個性。”因此,中小學生應加強自我控制能力特別是抗誘惑能力的培養(yǎng),能夠在形形的網上誘惑面前控制自己的行為。
四、面對潛在危險:自我保護意識與能力培養(yǎng)
虛擬網絡確實隱藏著不安全因素,中小學生往往成為被侵害的對象。針對他們好奇性強、警惕性差的特點,某些道德卑劣、別有用心的人可能進入聊天室,試圖在認識后傷害他們。他們受社會經驗、客觀認識等方面的限制,當危及安全的情況出現時,往往應變能力與處理能力較差。利用網絡侵害中小學生的事件時有發(fā)生,并有逐漸增多的趨勢。諸如某學生瞞著父母去約見網友后下落不明的報道常見于報紙和網絡中。對中小學生的網上侵害行為以隱私權侵犯、情感騷擾居多。這些充分說明他們(尤其女學生)的網上安全并不樂觀。
面對網絡中潛在的危險,中小學生應加強自我保護意識與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自我防范意識和自我救護能力,學會保護自己。中小學生不要在網上輕易暴露自己和家庭的真實情況,透露家庭住址、家長姓名和本人詳情,更不要把學校、家庭有關資料輸入搜索引擎。網上交友也要十分謹慎,不要輕易相信聊天室里的陌生人,更不能隨隨便便背著家長和老師獨自去“約會”,特別是女學生碰到異常情況要向家長或老師匯報。
五、他人監(jiān)督缺失:自我修養(yǎng)與自律能力培養(yǎng)
網絡充斥著各種道德的、非道德的、反道德的信息,又是一個缺乏“他人監(jiān)督”的社會。在毫無監(jiān)督和約束的情況下,人們的網絡活動如何進行將完全取決于網絡主體。如果缺乏道德自律,中小學生很可能會在網絡中放縱自我,偏離道德的軌道?!皬谋举|上來看,網絡社會所要求的道德是一種以‘慎獨’為特征的自律性的道德。‘慎獨’是指在個人在獨處之際,沒有任何的外在監(jiān)督和控制,也能遵從道德規(guī)范,烙守道德準則的行為。傳統社會中以服從為主的道德范式在網絡社會中己部分失效,在網絡社會只有上升到道德習慣和道德信念的高層次上的自律性道德,才能有效地規(guī)范個體的網絡行為?!币虼?,在他人監(jiān)督缺失的網絡中,充滿好奇又勇于探索的中小學生要學會慎獨,加強自我道德修養(yǎng),養(yǎng)成道德自律,明白自己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
【摘 要】學生學習意識的培養(yǎng)是課堂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本文結合英語學科的特點和課堂教學的現狀,就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掌握學習意識提出了一些個人見解,以探討如何采取性質有效的方式去實施。
關鍵詞 英語教學;學習意識
當前培養(yǎng)學生自我學習意識已越來越被廣大教師所認可。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學習意識就是通過教師的教學,使學生形成由要我學變成自己主動地去探究學習。利用何種方式才能取得最大的學習效應。許多學生在英語學科上難以突破的關鍵在于缺乏自我學習的意識,缺乏有效的學習的策略和方法。因此,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不應只是知識的傳授者,要激勵學生學會學習,如何制定學習目標、學習計劃以及如何采用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去獲取最大的效益,以達到授人以漁的目的。而教師的角色就是要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把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學習意識放在首位。
一、研究策略,設趣誘學
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不是先天就會固有的,而是通過長期的學習和在教師的學習策略的指導之下才能形成。一旦學生有了較強的自我學習意識就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而要使學生能形成主動的掌握學習意識,首當其沖的是要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一旦學生對所學的內容感興趣,學習欲望和學習動力就會產生,自主學習的目的就能達到。目前,英語不易學習,花費的時間多,然后收效不大是許多中學生學習英語的共感。一些學生學英語初期,興趣較濃,成績不錯。但隨著難度加大,成績降低,便會逐步對英語失去興趣,不愿意學英語,直到最終放棄英語。根本原因在于英語老師沒有持之以恒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沒有使得學生從開始學英語起就一直保持積極的、正常的、穩(wěn)定的學習情緒,轉變“要我學”的觀點,樹立“我要學”的態(tài)度。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可從多個途徑著手:教師可用幽默的語言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因為幽默的言語常常會打破沉默或死氣沉沉的局面,讓學生能快速地進入到學習的最佳狀態(tài)。教師可借助多媒體的形式將每一單元前的幽默插圖呈現,并配以不同語調的聲音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起到先身奪人的功能作用,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所學內容上,從而能迅速地融入課堂氣氛之中,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入學習的佳境。
二、巧設情境,以境促學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采取一切措施去創(chuàng)設一種生活的情境,讓學生感悟課堂情境即是生活,而生活化的課堂可以讓學生對學習產生無限的想像,使學生產生對新知識的渴求,從而更好地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將學生生活中的實際情境與課堂教學密切結合,從而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在執(zhí)教8 A Unit 8 The Taiwan earthquake一課時,可將汶川或雅安地區(qū)地震時的實況呈現于學生的眼前,并就這些畫面讓學生展開討論,地震時人們的情感是何種狀態(tài),地震后給人們帶來的是什么后果,全國人民是怎樣支持和援助災區(qū)人民的。也許那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會激起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的心靈深處會產生強烈的同情感。綜合運用這些資源,化靜態(tài)為動態(tài),化抽象為直觀,化復雜為簡潔,讓英語課堂變得豐富多彩,這樣就很大程度上優(yōu)化了教學氛圍,讓師生之間的信息交流更豐富更生動。其實創(chuàng)設情境的形式有很多種,也可通過由淺入深的問題形式,啟發(fā)學生不斷地思考;可利用故事的形式讓學生產生無限的想像;可利用教材中的教學資源讓學生去分析、評價。不管是運用哪種形式來創(chuàng)設情境,其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幫助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多姿多彩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快樂,在英語課堂中自主吸收知識。當然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境時要靠船下篙,把學生的生活實際與課堂教學緊密聯系,讓學生深切地體會到課堂教學與生活實際的相連性,讓學生在愉悅自信的情緒中去自主交流、自主學習。
三、傳授方法,以評勵學
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是自主學習意識的核心。開發(fā)與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同時可以開發(fā)與培訓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從實踐中可以看出,學生有較強的獨立思考能力,就會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學生掌握英語知識、運用交際英語的能力,以及日后的進一步學習深造,獨立思考能力的形成起關鍵的作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盡一切可能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大膽發(fā)言,善于提問,以便使得獨立獲取知識最大化。教師在教學中發(fā)揮了自己的主導作用,那么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就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同時教師還應鼓勵學生樹立良好的意志品質,在遇到困難時要敢于勇往直前。要牢記只有不畏艱難,堅持不懈地努力去實現自己的目標。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不間斷地使得學生的意志力和自信心得到強化,促使他們認識到學習不可能一蹴而就。對于學困生,要特別地關愛,摒棄輕視、嘲諷差生的教育觀點,要盡可能地感化、扶助學困生,使他們能與優(yōu)生一樣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享受到英語學習成功的喜悅。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還應通過評價的方式來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勺寣W生通過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定三方面集合的方式來衡量學生的學習效果。在每一單元學習結束后應要求學生對照自己的學習展開個人自評,讓學生自己分析哪些內容已掌握,哪些內容還存在著困惑,還需通過何種途徑才能完善。學生可將自己近期的學習情況進行反饋,哪些良好的學習方法須繼續(xù)保持,哪些不足的地方還須改進,只有通過不斷地反思和自評明確存在的問題和努力的方向,從而實現認識自我、改進自我、完善自我。
關鍵詞:聽力焦慮;自我圖式;聚類分析
[中圖分類號]H3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2831(2013)11-0009-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4.002
1 . 引言
2007年,教育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規(guī)定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聽是接受語言信息的最基本的途徑,它是說的前提和基礎。近幾年來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試卷中聽力部分比重由20%上升到了35%。然而,很多學習者尤其是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反映當他們在進行聽力測試時會緊張、焦慮、手足無措,因而不能正常運用背景知識或關鍵詞來幫助自己理解聽力材料。目前,對英語聽力焦慮的研究尚處于初級階段,研究主要集中在描述學習者的聽力焦慮狀況,證明聽力焦慮的存在和學習者的聽力焦慮程度;較少深入探討外語焦慮者的核心問題,即其認知加工特點,而認知在現代心理學中被認為是情緒產生和持續(xù)的關鍵因素,不同的情緒障礙者,對于潛在威脅刺激的認知加工方式是各不相同的。
因此,對非英語專業(yè)大學聽力學習狀況的科學歸類并準確把握各類群體的特征,是深入認識英語聽力學習群體的關鍵,同時也是為不同群體提供有針對性幫助的前提?,F有的研究主要依據英語焦慮水平的高低程度對英語學習者進行歸類。比如,為考察語言焦慮對二語學習者的二語水平自我評估偏向的影響,MacIntyre和Noels(1997)將二語學習者分為高焦慮者和低焦慮者兩種類型,比較他們之間對二語水平自我評估的差異;Robinson(2007)也將英語學習者分為高語言焦慮組和低語言焦慮組,考察了語言焦慮對英語聽力表達的影響。此外,還有研究者將英語學習者劃分為高、中、低英語焦慮組三類。事實上,同一英語聽力焦慮水平下的英語聽力學習者可能屬于有完全不同的認知特點和行為傾向。例如,低英語聽力焦慮者可能表現為聽力能力的確出眾,自我認知評價較高,對聽力學習積極主動,也可能表現為“習得性無助”后自暴自棄,即對聽力能力的提高不抱任何的期望,已經放棄了努力的嘗試,對聽力學習徹底地回避。因此,僅根據英語聽力焦慮程度來鑒別不同類型的英語聽力學習群體并不準確。為此,本研究編制出了《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英語聽力焦慮自我圖式問卷》,采用快速聚類分析的方法對問卷的測量結果進行歸類。
2 . 研究過程
本研究試圖以大學生英語學習者的聽力焦慮自我圖式的測試資料為基礎,應用聚類分析技術探討大學生英語聽力學習者群體的分類模型,并進一步分析各類英語聽力焦慮自我圖式在大學生群體中的總體分布狀況以及各類別圖式在性別、年級、學校的差異性,為英語聽力焦慮者的分類矯治工作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
2 . 1 研究對象
本研究選取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省重點高校)和南京農業(yè)大學(“211”工程高校)兩所高校的大學一年級和二年級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選取財務管理、物流、國際貿易三個專業(yè)的139名學生,男生51名,女生88名;南京農業(yè)大學園藝、作物栽培、土地資源管理三個專業(yè)的172名學生,男生79名,女生93名。正式問卷調查時發(fā)放問卷311份,實際獲得有效問卷276份,利用SPSS19.0軟件對獲得的數據進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和獨立樣本T檢驗。
2 . 2 研究工具
本項研究使用的研究工具為兩份問卷。問卷之一為學習者的《個人情況信息表》,涉及學生的性別、年齡、年級、學校類別、專業(yè)、英語啟蒙教育開始時間、父母接受教育程度等。問卷之二為《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英語聽力焦慮自我圖式問卷》,此量表根據《外語聽力焦慮量表》(FLLAS,Elkhafaifi,2005)、《外語課堂焦慮量表》(FLCAS,Horwitz,et al.,1986)及《自尊量表》(SES,Rosenberg,1965),以及對部分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的訪談編制而成,該問卷包括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聽力學習低自我效能感、聽力學習低自尊、聽力焦慮感、聽力技能消極低主動行為傾向四個維度,共20個題項。采用Likert計分進行評定(1=“完全不符合”,5=“完全符合”),每個項目得分越高表示負性程度越高。通過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驗證性因子的分析,結果表明該問卷具有較好的構念效度;文獻分析、理論構想和學生訪談則保證了該問卷具有較好的內容效度;量表各維度的內部一致性系數及量表的內部一致性系數在0.726~0.835之間,具有較好的信度。因此,此問卷可以作為測量聽力焦慮者的有效工具。
3 . 結果與討論
3 . 1 各類英語聽力焦慮自我圖式的特征比較和命名
聚類分析(Cluster Analysis)的關鍵是選取合適的類別數目,而選擇類別數目的基本依據是盡可能地使類間差異達到最大,而使類內差異達到最小。首先將量表各題項的測驗分數轉換為標準分數,在此基礎上對研究對象進行聚類,以避免由于參與聚類變量的量綱不同而導致錯誤的聚類結果。計算結果顯示三類聚類模型能夠滿足本研究聚類目的的要求。從聚類得到的三個類別在量表各個維度上的F檢驗的結果看,分布在三個類別上的研究對象之間在四個維度上的差異均非常顯著,說明所選取的三個類型分類模型與類別數目選擇的基本依據相一致,是有效的分類模型。從檢驗的統計結果可以對三種類型的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的英語聽力焦慮者特征做出如下描述和命名:
第I類低聽力焦慮(主動型):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英語聽力焦慮自我圖式者在低自我信念、低自尊、低聽力焦慮、聽力技能消極低主動行為傾向等維度的得分上,均顯著低于其他類型的英語聽力學習群體,表明他們較其他的英語學習群體具有很高的主觀英語聽力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對自己的聽力學習能力和取得的成就具有很強的自豪感和滿足感,對聽力學習充滿興趣,對聽力學習積極主動,抓住各種機會努力提高自己,是英語課堂和課后外語活動的積極參與者。綜合上述特征,將該類英語聽力學習群體命名為低聽力焦慮(主動型)者。此類群體占總人數的16.07%。
第II類中等聽力焦慮型:此類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在低自我信念、低自尊、低聽力焦慮、聽力技能消極低主動行為傾向等維度的得分上均處于中等水平,這反映出這類英語聽力學習群體表現為中規(guī)中矩,對自己的聽力學習能力和聽力學習水平主觀評價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對于聽力學習既不回避,但也不是很主動,既在乎又不在乎他人對自己英語聽力學習表現的看法,因而英語聽力焦慮水平也處于中等程度。這類英語聽力學習群體可命名為中等聽力焦慮者。這類英語聽力學習群體占總人數的35.84%。
第III類高焦慮(主動型):此類英語聽力學習者在低自我效能感、低自尊感這兩個維度的得分上均偏低,而在聽力焦慮感和聽力技能消極低主動行為傾向方面得分偏高。這反映出聽力學習者對學習持有較強的自我信念和自尊心,他們在學習態(tài)度上積極主動,努力維持自己的面子。但是一旦落實到聽力的實踐當中,在和別人交流或做聽力材料時,他們表現出較強的沮喪緊張等焦慮癥狀并且缺乏基本的聽力技巧。此類群體占總人數的22.07%。
第IV類高焦慮(消極型):此類英語聽力學習者在低自我效能感、低自尊感這兩個維度的得分上均偏高,在聽力焦慮感和聽力技能消極低主動行為傾向方面得分略低。這種現象表明此類學生對自己的聽力水平缺乏自信,對外語聽力缺乏自信會影響學習者在學習任務中的發(fā)揮,從而影響學習效果。他們會進而認為自己不可能學好英語聽力,英語聽力學習對他們簡直是浪費時間,毫無用處,因此他們更缺乏對聽力技巧和聽力學習策略的了解。此類群體占總人數的26.02%。
上述結果顯示,低聽力焦慮(主動型)、中等聽力焦慮型、高焦慮(主動型)、高焦慮(消極型)的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的所占比例分別為16.07%、35.84%、22.07%、26.02%。高英語聽力焦慮自我圖式者所占近半成,這說明高英語聽力焦慮自我圖式者為大學生英語聽力學習者的主體之一。
3 . 2 大學生英語聽力焦慮自我圖式在人口資料上的分布特征
3.2.1 大學生英語聽力焦慮自我圖式分布的性別差異
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在聽力焦慮自我圖式方面的性別差異如表1,整體而言,男女生存在顯著性差異(P=.049),女生的自我圖式比男生活躍。在具體的四類不同類別的聽力焦慮自我圖式中,男女生在高焦慮(主動型)這一類型(P=.028)存在顯著性差異,男生的聽力焦慮自我圖式高于女生。在低聽力焦慮(主動型)、中等聽力焦慮型、高焦慮(消極型),男女生沒有顯著差異。相比男生而言,女生更具有語言天賦,在英語聽說學習上更容易成功,從而獲得他人的積極評價,對自己的聽說能力充滿信心,隨著成功體驗的積累和增加,女生逐漸形成相比男生更為積極的外語聽力自我圖式。男生由于不斷的挫折經歷,在聽說學習中容易自暴自棄,對自己失去信心,更容易形成高焦慮(主動型)自我圖式者。
3.2.2 大學生英語聽力焦慮自我圖式分布的年級差異
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在聽力焦慮自我圖式方面的年級差異如表2,整體而言,一年級學生和二年級學生存在顯著性差異(P=.019)。在具體的四類不同類別的聽力焦慮自我圖式中,除了在第一類低聽力焦慮(主動型)中,兩個年級學生沒有顯著差異(P=.230)外,在其他三種類型的自我圖式即中等聽力焦慮型、高焦慮(主動型)、高焦慮(消極型)都存在顯著性差異,一年級的學生聽力焦慮自我圖式高于二年級學生。這種現象可能與兩個年級學生自身的心理因素與所處的環(huán)境因素有關系。對于大學一年級學生而言,他們面對的學習環(huán)境與生活環(huán)境與中學階段有較大區(qū)別,中學階段的應試教育往往忽略了英語學習中的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聽力和口語的訓練缺乏,而大學英語的教學大綱明確要求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交際能力。因此,當他們在進行聽說活動時,往往會表現為不知所措,長此以往自尊心受到打擊,于是就產生了較強的焦慮心理。而到了二年級,他們意識到了聽說的重要性,往往會更加針對性地努力,學習一些聽力技巧,努力提高自己的聽力水平,焦慮感隨之亦會降低。
3.2.3 大學生英語聽力焦慮自我圖式分布的學校差異
統計數據表明,不同學校的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在低聽力焦慮(主動型)、中等聽力焦慮型存在著顯著差異(P低聽力焦慮=.009,P中等聽力焦慮=.02),但在高焦慮(主動型)和高焦慮(消極型)維度上都沒有顯著差異。這種現象可能與“211”工程高校和省重點高校他們校級層次區(qū)分性不大有關。本研究調研的“211”工程高校以農學為主,生源來自全國各地,水平參差不齊,這些學生的讀寫可能比較優(yōu)秀,但聽說比較欠缺,另外,理科學生的語言能力并不占有優(yōu)勢,而本研究中所涉及的省重點高校的學生以江蘇生源為主,在他們的中學階段英語的聽說能力相對強勢。
4 . 結語
通過聚類分析,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英語聽力焦慮自我圖式可歸于四種類型:低聽力焦慮(主動型)、中等聽力焦慮型、高焦慮(主動型)、高焦慮(消極型),其中高聽力焦慮自我圖式者所占比例接近半成,這表明高英語聽力焦慮自我圖式者在大學生英語聽力學習者不可忽略。各類聽力焦慮自我圖式的分布在性別、年級和學校類型中存在顯著差別,這就要求教師使用模型中各因子量表分別去了解學生的外語聽力焦慮狀況,其中包括學生的低信念、低自尊、聽力焦慮、聽力技能,從而準確地評估學生的外語聽力焦慮,采取應對策略。對于聽力焦慮高的學生,Oxford(2008)建議教師傳授學生使用直接策略(direct strategies)和 間 接 策 略(indirect strategies),以減低聽力焦慮感。直接策略包括使用聯想、關鍵字或圖像關聯等方法,間接策略則包括使用知識關聯猜測、選擇性傾聽、延遲性聽力練習等方法。對于低信念低自尊的學生,外語教師可給予學生更多正面的反饋,如鼓勵和贊揚(Khaldieh,2000),以提高學生的外語聽力信念感和自信心。
參考文獻
Elkhafaifi, H.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anxiety in the Arabic language classroom[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2006(89): 206-220.
Horwitz, E. K., Horwitz, M. B., & Cope, J.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86(70): 125-132.
Khaldieh, S. A.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writing processes of proficient vs. less-proficient learners of Arabic[J]. Foreign Language Annals, 2000(33): 522-534.
MacIntyre, P. D., Noels, K. A. & Clement, R. Bias in self-ratings of second language proficiency: the role of language anxiety[J]. Language learning, 1997(47): 265-287.
關鍵詞:體育教師 自我效能 體育興趣
一位合格的體育教師除需要具有豐富的專業(yè)知識、技能與精熟的教學技巧外,更重要的是需要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加之體育教學的特殊性即腦力與體力的雙重性,使體育教師對學生的心理取向的影響加倍,因而對體育教師的心理狀態(tài)的研究是很重要的。要使體育教師的心理狀態(tài)符合要求,就需要體育教師不斷提高自我效能。
一、體育教師自我效能的研究
體育教師是學生體育學習行為的組織者和指導者,體育教師自我效能對其在體育教學過程主導作用的發(fā)揮產生直接的影響。
2002年施文忠老師和閻健老師通過對364名中學體育和非體育教師自我效能的比較研究,得出體育教師個人教學效能感高于文理科教師,文理科教師一般教育效能感高于體育教師。2001年江宇通過對264名體育教師的研究,探討體育教師教學效能、歸因、成就動機與其教學監(jiān)控能力的關系。結果表明:體育教師教學監(jiān)控能力與其教學效能各個維度存在著顯著相關性,與成就動機中趨向成功這一維度存在著顯著相關性,與趨向失敗這一維度不相關。通過這些研究表明提高體育教師的自我效能對創(chuàng)造最佳體育教學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都是至關重要的。
體育教師自我效能提高的動因機制
(1)自我效能的主體性
自我效能發(fā)揮著主體的能動性,決定著主體的行為和環(huán)境選擇、行為的堅持性、行為努力程度以及行為成就。高自我效能感者傾向于積極主動地適應和改變環(huán)境,努力克服困難,堅持更長的時間,獲得更高的成就。落實到體育教師身上就要求他們在盡心盡責地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的同時,不斷完善自身的人格,以健全的人格魅力在教學中感染學生,使之在上課過程中不僅得到身體的鍛煉,更能完善自身的人格品質,擁有健康的心理。
(2)自我效能的認知性
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認為自我效能感不是天生的,它是個體對自己與環(huán)境發(fā)生相互作用的效驗性的一種主觀判斷,這種判斷不是毫無根據地憑空做出的,而要以一定的知識或信息作為基礎。有關個人能力的信息只有經過選擇、比較和整合的認知加工才能形成個體的自我效能感。因而身為一名體育教育工作者應善于積累總結自己在生活和教學工作中的經驗,進行認知加工,升華為提高自我效能的動因機制。
(3)自我效能的動機性
自我效能直接影響到個體執(zhí)行活動的動機、心理,從而構成影響人類行為的一種重要原因。因此,自我效能是有著近似于動機的功能,可看做動機或知識技能轉化為行為的中介。利用這點,對教師可采用動機激勵的辦法來提高自我效能感,例如對自我效能本來就不太高的教師可先采用外部動機激勵法,以一些物質獎勵諸如全勤津貼、升級加工資等作為外部動機來提高教師自我效能,從而使其積極投入教學。當自我效能到達一定高度時,采用內部動機激勵法,以一些精神層次的獎勵作為追求目標,像優(yōu)秀教師稱號、優(yōu)質課評比等,這可以使體育教師保持較高的自我效能感,甚至進一步提升其自我效能。
(4)自我效能的情感性
自我效能高低不僅受個體情緒狀態(tài)的影響,而且它也反過來影響著個體面對要處理和應對的情境、任務的情緒狀態(tài)。這就要求體育教師要有較強的自我情緒調節(jié)能力,擁有健康的心理,而體育教師在這方面有先天的優(yōu)勢。體育教師經常置身于體育活動中,這不僅能鍛煉身體,同時還可以調節(jié)和促進心理健康,這一觀念已成為現代體育觀的一個重要標志。體育活動的這種雙重功效,也正在被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所證實。
二、體育教師自我效能的提高與學生體育運動興趣的關系
1.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對體育教學的意義
面對21世紀教育理念的發(fā)展與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學校體育的教學指導思想也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如何培養(yǎng)學習興趣勢必成為學校體育的一個重要內容。體育課上學生對興趣濃厚的運動再苦再累也享受其中;反之如果學生沒有興趣,再好的活動也會讓他們覺得乏味。只有激發(fā)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才能使其自覺、主動、積極地進行體育課程的學習。
2.教師自我效能的提高對學生體育興趣培養(yǎng)的促進作用
體育教師對學生體育運動興趣的培養(yǎng)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的課堂情緒狀態(tài)、授課技巧及與學生的交流情況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而這些都與體育教師的自我效能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提高教師的自我效能感對于增強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論文摘要】我國高等教育實行收費制度以來,家庭在追求教育投資回報的同時必須面對教育投資的風險,大學生擇業(yè)應是在就業(yè)風險下的理性選擇。為減小大學生就業(yè)風險,國家、高校及家庭都應采取相關對策。
1我國普通家庭高等教育投資的現狀分析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規(guī)模日益擴大,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高等教育開始實行收費并軌政策以來,其投資結構也由過去一的國家投資向國家、個人、社會共同投資轉變。家庭高等教育投資的概念來源于人力資本理論,是以家庭為行為主體的較高層次的人力資本投資,從廣義上來講是指除政府和集體以外的教育投資行為,狹義上是指受教育者或家庭為自己或子女獲得教育機會而進行必要的資金投入。
1.1家庭高等教育經費分擔逐年增加
盡倍教育部明文規(guī)定高等學校的學費占其年平均口常運行費用的比例按25%掌握,但是到2006年,全國平均水平已達5000元,比1989年增加25~50倍,而同期城鎮(zhèn)屆民人均收入只增長了2~3倍。從世界整體而言,學費占人均GDP的比嗔一般在20%左右,其中美國占人均GDP的15%,英田占人均GDP的7.3%。而在我國,大學學費競約占人均GDP的57.4%。由此看出,我國高等教育收費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偏高,學生及其家庭承擔的教育費用偏高。
1.2“就業(yè)形勢”日趨嚴峻帶來投資高等教育風險增大
所謂高等教育投資風險,是指在個體的高等教育階段投入一定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來開發(fā)人力資本,但在未來若干年,投資者的收益不一定能補償投資成本的現象。人們在追求高學歷、商凹報的同時,必須要面對高等教育投資的風險。
伴隨著高等教育投資能帶來豐厚的個人價值,在高校擴招政策下,我國居民競相投資高等教育。據教育部統計,2002年開始,全國普通高校畢業(yè)生數量(萬人)直線上升,2002~2005年分別為145、212、280、338。但就業(yè)率卻在下降,2002~2005年初次平均就業(yè)率(%)分別為64.7、62.5、50.65、55。當然本科院校稍高于高職高專就業(yè)率,但仍有30%的畢業(yè)生未能就業(yè),高職??苿t有60~/o2~右的畢業(yè)生初次未能就業(yè)。2008年,中國高校畢業(yè)生總數為495萬人,再加上往屆未就業(yè)的畢業(yè)生,現實的就業(yè)壓力可想而知。盡管普通家庭對高等教育的投入不斷增加,可是這種投資潛在的收益風險卻日益增大。
1.3普通家庭的高等教育投資陷入慣性思維
中國的傳統教育和社會文化的影響以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使人們在思維中形成了一種慣性:即認為在勞動力價值的代際轉移中,只要父輩對下一代提供盡可能多的教育投入,就能增加下一代的未來勞動力價值,而這種高附加值的勞動力在未來是一定可以獲得相對穩(wěn)定的高收益率。通過受到良好的高等教育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和非經濟效益,可以獲得較高的社會地位,滿足求知的欲望,獲得較高的經濟收入和邊際收入,尤其是對于農村貧困地區(qū)及城市普通家庭來說,教育是最直接最重要的途徑。
2當前畢業(yè)生就業(yè)的市場風險與理性選擇
近幾年,大學畢業(yè)生人數急劇增加,但社會并不能夠提供足夠的就業(yè)崗位,導致部分大學畢業(yè)生不能就業(yè)。一方面迫使大學畢業(yè)生降低就業(yè)要求,避免“高不成,低不就”,陷入選擇性失業(yè)的怪圈。大學畢業(yè)生是選擇就業(yè)還是“考研”,選擇大中城市、沿海城市還是農村,選擇東部地區(qū)還是西部地區(qū),完全應是市場行為,只要就業(yè)體制順暢,在就業(yè)崗位充足的情況下,不會出現大量的畢業(yè)生失業(yè)問題。另一方面,家庭對高等教育投資進入尷尬的境地。對畢業(yè)生而言,失業(yè)意味著從學校邁向社會的起始階段遭受挫折,對個人心理和人生旅程有著較大的負面影響,較高的人力資本投資尚無回報。這就是無情的勞動力市場變化引起的人力資本投資的暫時性風險。
為了避免高等教育投資的暫時性風險,學生在專業(yè)和職業(yè)選擇上總是慎之又慎,精心挑選。由于勞動力市場是分層的,有主、次之分,且主、次勞動力市場之間是分割的,很難流動一般情況下,失業(yè)后多數只能在次勞動力市場尋找就業(yè)崗位,如果不經過學歷提升和技能培訓等途徑很難再進入主勞動力市場。因此,為了規(guī)避教育投資風險,入學前總是選擇將來就業(yè)前景好的專業(yè);擇業(yè)時,總是把就業(yè)地區(qū)和收入高低作為重要因素進行權衡。對就業(yè)地區(qū)和收入的選擇具有較強的一致性,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以及沿海發(fā)達的中小城市是畢業(yè)生的首選目標。
從經濟學的角度看,在市場化的就業(yè)模式下,畢業(yè)生就業(yè)選擇是“經濟人”的理性選擇,對畢業(yè)生這種順應市場的擇業(yè)觀念是無可厚菲的。盡管教育投資對人的提升不僅僅是經濟利益方面,但實際上在畢業(yè)生進入勞動力市場劃問,會把教育投資的未來收益和風險作為擇業(yè)的重要指導因素,希望有一個比較理想的社會環(huán)境、比較高的收入、穩(wěn)定的職業(yè)。如果盲目就業(yè),被限制在一個不能流動或流動成本很高的低收入環(huán)境中,不僅約束了自身的發(fā)展,而且教育投資很難在預期的時間內收回,形成家庭教育投資的低效用和收益損失。
3我國家庭高等教育投資的相關對策
3.1國家要加強對個體高等教育投資與就業(yè)的宏觀調控
國家和相關研究部門要堅持人才發(fā)展戰(zhàn)略,對人才供求趨勢進行研究和預測,供大學生作為專業(yè)選擇的參考依據,減少不必要的人才浪費。在社會經濟發(fā)展的不同階段,對人力資源的類型、質量和數量有不同的要求,國家宏觀上人才培養(yǎng)計劃應適應社會經濟發(fā)展對人才的需求。國家和研究部門進行未來人才發(fā)展規(guī)劃,預測不同專業(yè)未來一段時期內的需求狀況,并且作為教育行政部門或高等學校制定招生計劃、設立專業(yè)的依據,使人力資源的供需趨于平衡,減小教育投資的風險國家、教育行政部門和高等學校要為畢業(yè)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就業(yè)環(huán)境、提供全方位的就業(yè)平臺。首先,構建有利于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的政策體系,推進人事制度、勞動用工制度、戶籍管理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減少人員流動的交易成本;其次,建立順暢的畢業(yè)生就業(yè)信息平臺,擴大畢業(yè)生的選擇信息,降低職業(yè)搜尋成本;第三,改變過去單純追求GDP的經濟增長方式,實現以GDP和就業(yè)共同增長的經濟發(fā)展模式。
3.2高校要調整學科專業(yè)結構,加強畢業(yè)生就業(yè)指導
高校要加強學科建設,不斷地進行學科和專業(yè)結構調整,培養(yǎng)適應市場需要的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大學畢業(yè)生,提高畢業(yè)生的自身配置能力;在學制方面,我國高??梢酝菩袕椥詫W制或完全學分制,以利于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學習與工作的時間;要建立健全畢業(yè)生就業(yè)指導服務機構,積極主動地合理利用多種求職渠道,加強信息指導,強化畢業(yè)生就業(yè)服務意識,使學生更好地適應就業(yè)市場。
3.3投資高等教育的普通家庭要轉變觀念,理性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