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互聯網社會建設的政策建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由于互聯網的特點,網絡社會中的社會地位和權力差異會發(fā)生很大的改變,社會個體在網絡社會的地位和權力從形式上、載體上、類型上都有所不同,也產生了與傳統(tǒng)社會結構不同的分層狀況,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傳統(tǒng)的社會結構形態(tài)。近些年以Facebook為代表的社交網站、微博等實時通訊工具和分享網站的迅速興起,不僅記錄了信息的脈動,而且這些信息背后的人是可以接觸到的,因此產生了不同于傳統(tǒng)社會結構等級的溝通模式。傳統(tǒng)社會結構中各社會要素上下、垂直的結構形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網絡社會結構不再以傳統(tǒng)意義上的社會結構形態(tài)進行分層,而是重新依據興趣、愛好等方式進行重組。傳統(tǒng)意義上不同階層溝通的模式也發(fā)生了根本變化,特別是通過微博等工具,通過“關注”等方式,可以便捷地實現傳統(tǒng)意義上社會不同階層之間的溝通。例如國家領導人可以通過互聯網與全國網民進行在線實時交流,由此體驗民情,傾聽民意。通過這樣的溝通方式,各個階層的人都可以方便地了解社會中其他人的日常生活、關注問題以及便捷地表達自身的想法。正是因為信息自由和獲得的非等級化,使得傳統(tǒng)意義上的金字塔社會結構變?yōu)楸馄交鐣Y構,從某種意義上也實現了人與人的“平等”。但是,有一點不能忽略,即互聯網社會是現實社會的延伸,現實社會的階級、階層在互聯網社會中也會有所反映。也就是說傳統(tǒng)社會中的社會地位和權力差異會在網絡中體現。所以,互聯網社會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現實社會分化的特征與趨勢,并且互聯網社會是對現實社會的“再造”過程。與此同時,互聯網社會也能夠反作用于現實的社會分層結構。在研究網絡社會分層結構的過程中,更多值得關注的是在互聯網影響下或在信息社會中,現實社會分層結構的變化情況。
互聯網拓展社會互動的界限
社會交往是社會存在的一個基礎,沒有交往、互動便沒有社會。交往也是人的社會本性,正是通過交往人們才能互換和共享資源與知識。然而,傳統(tǒng)中國的社會交往更多地體現出人情和等級化特征,如熟人之間的交往、縱向的交往———上級對下級、下級對上級等?;ヂ摼W作為一種新的媒介形式,全面地打破了傳統(tǒng)的時空限制,將世界各地的信息和個人聯系在一起,為人們提供了一種強大的交往溝通工具,具有全球性、普遍性、無限性、匿名性等特征。通過一系列的交往形式創(chuàng)新,互聯網改變了中國人的交往與互動的模式。沈毅認為中國社會文化中“人緣取向”性質的“差序格局”偏重于工具性資源(“人情”交換)與象征性資源(“面子”互惠),其長期性的交往“關系”缺乏以個體主義為基礎的陌生人互動,與個體主義式私人交往的情感性關系相去甚遠,缺少志同道合的俱樂部式的私人組織的生長土壤。[3]這是因為,傳統(tǒng)的中國社會是一個以農業(yè)生產為主要活動內容和基本生存手段的社會,是倫理本位社會,是“關系社會”,人們在社會各領域的活動無不受到各種“關系”的影響。中國社會素有看重“人情面子”的傳統(tǒng),“人情面子”滲透到了社會關系的方方面面。此外,在“人緣取向”下的“差序格局”社會中,民間組織力量較弱,而公益性社群組織的運行則更為艱難。互聯網空間則產生了一種新的自我呈現與人際互動的方式。互聯網社會內部的互動更多地呈現出一種匿名特征,這使人際互動中完全的身體缺席成為可能,而其匿名性則導致了社會身份的虛無。將社會學家戈夫曼的前后臺表演的戲劇理論引入網絡互動的討論,可以把人們在互聯網上的表演———如個人主頁、博客等———視為前臺,而人們的身體則在后臺。互聯網上的各大論壇和版塊、即時通訊工具提供了將陌生但是有著共同旨趣的人連結在一起的功能?;ヂ摼W已成為億萬群眾新的溝通方式。相對于以往的空間限制所造成的熟人關系或者熟人社會,空間分離的個體主義情感關系在中國社會逐漸蔓延。大量匿名的陌生人把互聯網論壇等虛擬平臺作為一種溝通方式,使得每一個成員都有權利按照自身的喜惡來選擇任意一個對象進行交往,個體主義在某種程度上也因此而被放大。由此可見,互聯網催生了一種全新的互動模式,微博、博客、即時通訊工具都大大縮短了人們之間的空間距離。人與人交往的形態(tài)也呈現出了新的特點和方式。互聯網不僅為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提供了平臺,使那些在傳統(tǒng)技術下無法開展的潛在交流需求得以釋放,成為人們熱衷的溝通方式,同時也由于網絡扁平化的結構和實時處理海量信息的能力,將網民這一巨大的群體集結在虛擬的互聯網世界,激發(fā)大家討論,促使平等、民主和自由觀念的形成?;ヂ摼W在擴大社會互動內涵、擴展社會關系網絡等方面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當然同時對社會交往也產生了一些消極影響,如導致社會動蕩、權力的重新分配、人群分裂和人際關系冷漠等。特別是對沉迷于網絡的青少年來說,互聯網給他們帶來一個新奇世界的同時,也使他們的社會化產生前所未有的危機。為此,應積極尋求最大限度地消除或降低互聯網對現代社會交往不利影響的方法,平衡技術和人性兩方面內容;在網絡交往主體、網絡交往環(huán)境以及網絡社會管理等層面進行設計,以實現網絡社會交往的合理化。
互聯網創(chuàng)造新的利益表達方式
輿論和利益表達是社會文化生活的一個重要方面,反映了人心向背,并影響著人們的行為,對于社會風氣的塑造和變遷具有重要影響。在古代中國的民間社會,輿論的風氣十分盛行。但是,由于大一統(tǒng)中央集權的政治構架,利益表達的有效機制十分缺乏,輿論和利益表達的需求長期被壓制。近現代以來,中國社會在輿論和利益表達的機制建設方面有了很大發(fā)展,但是以電視、報刊和廣播為主的傳統(tǒng)媒體注重有目的的引導,來自群眾的聲音仍然相對不足。從近期一些輿論表達和網絡群體性事件所引起的巨大風波和社會震蕩中可以看出,互聯網也改變了中國人利益表達和政治訴求的方式。中國是超過13億人口的大國,怎樣實現如此巨大人口的社會參與、利益表達,以往沒有順暢的技術手段?;ヂ摼W第一次使得億萬中國人在一個平臺上有平等的交往。網民地位實現了相對平等和平權,改變了自古以來的單一的層級管理方式。網絡言論背后反映了人們的思想和意識。與此同時,網絡言論也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意識,并進一步塑造了人們的觀念和行為,從而推進社會文化的更新和發(fā)展。在政治社會結構理論中有兩個比較重要的概念,一個是精英主義,一個是民粹主義。所謂精英主義,是指由少數占據社會結構頂層的精英主導社會的發(fā)展。[4]所謂民粹主義,則反對精英對平民的壓制,強調平民群眾在政治活動中的重要性。[5]中國古代社會從整體上看是精英主義的社會。自秦漢以來,中國采取的一直是大一統(tǒng)的國家管理體制,盡管期間也有短暫的分裂期,但都是走向下一個大一統(tǒng)的過渡。在大一統(tǒng)的中央集權下,統(tǒng)治階級對民眾的管理和控制是很強的。這其中不免有愚民的成分,但在精英主義的模式下,中國社會確實出現了像漢代的“文景之治”和唐代的“貞觀之治”那樣的治世。因此,對于中國這樣一個大國,精英主義不失為一種有效的社會管理模式。但同時也應看到,中國社會也是民粹主義思想比較深厚的社會。時期,社會發(fā)生動亂,整個社會陷入一種失控的狀態(tài),甚至走向了“暴民社會”。由此可見,精英主義和民粹主義這兩種思想在中國社會都有很深的歷史根源。那么,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中國社會的輿論和利益表達將會呈現什么樣的態(tài)勢?從目前的發(fā)展情況看,應該說互聯網對精英和大眾這兩個群體都給予了更加順暢的意見表達渠道。一方面,更多的精英通過網絡涌現出來,成為“意見領袖”;另一方面,大眾的利益訴求也通過網絡得以更加充分的釋放。更為重要的是,互聯網在大眾與精英之間搭建了一個溝通互動的平臺,并且已經成為“大眾孕育精英”的一種有效的發(fā)生機制??梢灶A見,互聯網的健康發(fā)展必將對中國社會的平穩(wěn)運行、對社會輿論和利益表達的民主化進程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由此可見,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帶來了輿論和利益表達的新時代。網絡媒體與傳統(tǒng)媒體相比,具有從單向走向互動、從實名走向匿名、受眾更加平民化、輿論發(fā)展更加不可控等特點。互聯網對于促進公眾參與、引導社會輿論和推動中國民主化進程發(fā)揮了積極作用;但同時也應看到,網絡是現實的投射。中國的互聯網在構建“公共領域”方面還存在以下問題:網民并不能代表全體公民,網民個體的表達有時并不理性,互聯網并非是完全公平、公正的場所。網絡群體運動是網民進行利益表達的重要方式,也是互聯網社會建設的重要方面和難點所在。網絡社會群體運動的興起是民眾基于互聯網平臺對社會熱點事件的關注。我國當前網絡群體性事件高發(fā),幾乎任何事件、任何微小的觸發(fā)點都可以引發(fā)網絡群體事件?;ヂ摼W社會以其虛擬性、自控性、社群性和自由性,表現出與現實社會的差異,其雙重作用尤其明顯。正面來看,網絡群體事件有廣泛的社會參與,反應問題及時,在一些案例中完成了社會救助。因此,網絡群體事件在很多方面體現了社會的進步。網絡群體事件能激發(fā)公民社會活力、監(jiān)督官員政府行為,引導網民有序參政議政、釋放不滿情緒、促進公民全面自由發(fā)展。當然,網絡群體事件并不是只有優(yōu)勢方面,它作為新生事物同樣存在著各種問題和發(fā)展過程中的現實隱患。如因為網絡的匿名性與瞬時性而出現了違法犯罪、網絡道德失范、網絡暴力、網絡信息污染、網絡綁架民意等現象。
互聯網重構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
人創(chuàng)造了文化,文化也在重塑人?;ヂ摼W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產物,是大眾化、平民化的,它在提供大眾交往平臺的同時,也重塑著民眾的觀念意識。網絡是另一個現實社會,網絡上一切與觀念意識相關的文化活動,都會直接投射到社會文化和民眾的心靈深處,影響和重塑著社會的價值觀。[6]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互聯網對人類生活無所不在的滲透,對人類的道德和倫理的塑造,產生著越來越直接的影響。互聯網作為一個交往和資源流動的平臺,已經形成了它固有的文化屬性。比如互聯網的虛擬性、匿名性、快捷性、開放性,都對網絡倫理文化特征的形成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互聯網的信息十分龐雜,素有信息爆炸的說法,同時它的波及面也比一般的新聞媒體廣泛。一系列的案例表明,網絡的力量在信息傳播的發(fā)展過程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ヂ摼W不僅僅監(jiān)督事件的全過程,甚至也起到了改變事件方向的作用。但是,民意的濫用,價值觀的錯亂,也在網絡攪拌下發(fā)生著畸變。互聯網上的個體表達和自我宣泄,構成了文化重塑的一道景致,也帶來了低俗文化泛濫的隱憂。這提醒我們,需要注意互聯網信息導向的問題。從技術角度上講,互聯網無疑提供了人類生活方式的一個新工具。實踐證明,互聯網是由各種各樣的主體為了資源交易與關系強化的目的建立起來的一種資源共享和整合平臺。人們越來越多地使用互聯網來完成日常生活中的諸多事務,如購物、教育培訓、信息查詢等。從深層角度上看,互聯網提供的資源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模式,也在空間上重塑了人們的活動場所。值得注意的是,互聯網強大的信息傳播能力使之成為廣大人民表達利益訴求、行使公民權利的平臺。首先,對于生活中的大部分必備品,人們在網絡上都可以找到相關的價格、質量、款式等信息。這些信息為消費者購買合適的物品提供了選擇。消費者也可以決定是否在網絡上購買該種物品。在獲取教育資源上,網絡除了可以提供參考信息之外,還能夠直接提供網絡教學,網絡學堂已經越來越普及。在水平較高的大學里,則是結合了線上、遠距離的教學以及在校的教育,這意味著未來的高等教育系統(tǒng)不會是僅僅在線上,而是由信息節(jié)點、教室位置,以及學生的個人區(qū)位組成的網絡結合。此外,在網絡經濟條件下,隨著不同行業(yè)在經濟體系中的地位與作用發(fā)生變化,分配結構也會隨之變化,具有高新技術知識技能的勞動者將獲得較高的勞動報酬。其次,互聯網對日常生活之空間向度的實際沖擊隨處可見。一方面,社區(qū)或單位形式的配置在相當程度上被轉化了,這種轉化模式會隨著不同的歷史、地域和制度脈絡而有相當程度的變異。另一方面,對全球互動性的強調打碎了行為的空間模式,成為流動的交換網絡,促進了新型空間即流動空間的興起。最后,對于廣大民眾來說,互聯網增加了政治行為的公開化和透明度,為監(jiān)督政府官員、建立廉潔的政府提供了手段,同時將充分體現多元化政治行為和公眾參與的特征。而民眾的政治觀點也不斷受到網絡的影響。隨著互聯網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國家和網民認識到,在互聯網社會中,誰能及時、準確地掌握互聯網話語高地,誰就能在政治上獲得更多的主動權和發(fā)言權。這是因為在互聯網社會中,一方面,政治活動離不開網絡以及網絡資源,網絡及其資源作為一種生產力推動著政治的發(fā)展并對政治的發(fā)展方向產生重要影響;另一方面,政治的發(fā)展又為這種生產力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所以,政治活動在未來的社會將直接表現為對互聯網的爭奪、控制和利用,政治將圍繞互聯網展開,互聯網因此成為自我告知的“中樞神經”??傊?,互聯網社會的興起對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社會的價值理念、政府的執(zhí)政方式等,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改變。高度自由、開放的互聯網迫切需要尋求一種“互聯網社會”的理性活動模式。原有的社會塊狀結構和層級結構模式將發(fā)生重大改變,整個社會將維系于信息網絡,使社會變得更加多變,不確定性增大,社會呈現出一種多元網狀結構。這一切必將形成新的社會結構。我們需要探索一種新的社會建設和管理模式來應對這個局面。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加強社會建設。筆者認為,在當今的互聯網時代,“互聯網社會建設”就是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加強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盎ヂ摼W社會”作為一種新的公共平臺,突破了傳統(tǒng)社會控制、管理手段以及傳統(tǒng)治理所能管控的范圍。互聯網在給社會各方面創(chuàng)造行動機會的同時,也給社會管理者帶來巨大的壓力。構建一個多元化、公開化的互聯網環(huán)境,其理想目標就是建設一個健康、理性、和諧的互聯網社會。只有通過全社會公民的共同努力,加之政府部門的引導、宣傳和支持,才是互聯網信息健康傳播的長效保障,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從長遠角度來看,一個具有民族傳承和與時俱進的互聯網環(huán)境,才是一個先進的互聯網社會建設模式,也是所有互聯網使用主體應該共同努力、不懈追求的目標。因此,構建科學理性的互聯網社會模式,對于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極其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1.引導健康的“互聯網社會”價值觀
社會學的研究證明,人在實名環(huán)境下的行為與在匿名下的行為有巨大差別?;ヂ摼W在多數情況下是匿名的環(huán)境。這種環(huán)境固然使人有更大的自由度,但是也有社會規(guī)范難以維持的特征。互聯網的寬松環(huán)境絕不意味著人們可以違反社會規(guī)范。健康向上的價值觀可以促使人們自覺地遵守各種約束,形成自我規(guī)范;還可以促使人們自覺抵制互聯網的低俗之風,自覺傳播先進文化。因此健康積極的價值觀對營造廣為認同的文化和意識形態(tài)至關重要??梢酝ㄟ^提高全社會的教育水平和文化層次,使社會民眾逐步樹立正確的互聯網文化觀。社會學的研究指出,教育確實對人們的許多社會價值有重大影響。因此通過互聯網加強國民教育,引導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念,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就構建互聯網價值觀的途徑而言,全體社會民眾的參與是重要的保障。對互聯網社會建設參與的過程,就是了解外部世界、認識社會事實、比較多元文化、思考生存價值和改變自身觀念的過程。讓網民有機會更多地了解世界、感知更多不同的民族文化,這是促使公民社會更快趨向成熟和穩(wěn)定的必經之路。網絡傳播將從根本上對我國國民素質的提高和民族文化的弘揚起到深遠的作用。
2.共建開放的“互聯網社會”輿論環(huán)境
(1)繼續(xù)推進城鄉(xiāng)互聯網建設,拓展公共領域。互聯網在構建公共領域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礎。近年來,網民數量持續(xù)增長,但同時也應看到,網民的增速明顯減緩。要推進依托網絡的虛擬社會領域的建構,讓更多的人使用網絡,讓更多來自廣大人民群眾的聲音被人們聽到。為此,需要進一步加強對網絡技術的推廣普及,尤其是加強在廣大農村地區(qū)的網絡建設和普及工作。農村地區(qū)同時也是當前社會問題最突出的區(qū)域。讓網絡技術走進農村,建立通暢的信息和溝通渠道,有利于社會轉型時期更多問題的提出、討論和解決。(2)培育理性網民,規(guī)范互聯網社會秩序。在海量的、未經過濾的信息面前,如果沒有專業(yè)和權威的機構及時消息,網民可能會對事實做出誤判,或是表現出情緒化、不理智的狀況,進而影響到最終形成的態(tài)度和行動。要讓網絡輿論健康發(fā)展,既要提高網民個體的素質,同時也要改善網絡信息的環(huán)境。首先,要提高網民素質,使之學會理性運用網絡進行輿論和利益表達。應當引導網民樹立正確的網絡觀,讓網民用好網絡,積極反映社會問題、參與社會和表達個人訴求。具有良好素質的網民在使用網絡進行交流討論的過程中,完全有能力認識到理性而有價值的言論與沒有意義、甚至是不負責任的言論之間的差異。因此,應當發(fā)揮網民的主人翁意識,加強互相監(jiān)督,進行自我管理。其次,建立和完善網絡信息傳播機制。目前,我國互聯網信息公開制度相關的建設十分不足。網絡發(fā)展日新月異,網絡中的新問題也層出不窮。因此,相關部門要以身作則,及時發(fā)現問題,第一時間公布管理部門掌控的真實信息和事實資料。對于擾亂網絡秩序、污染網絡環(huán)境的言論進行嚴格監(jiān)管和過濾,規(guī)范網絡秩序,為輿論和利益表達提供積極健康的環(huán)境。只有通過政府、媒體和公眾的合作,才能使網絡輿論的發(fā)展機制形成良性循環(huán),使網絡輿論更好地引導社會發(fā)展。(3)建立常規(guī)機制,保障利益表達。由于互聯網本身的不確定性、變動性等因素的影響,中國目前還沒有形成常規(guī)的途徑,將互聯網形成的意見納入到決策形成的過程。將互聯網的輿論和利益表達納入到制度化的表達渠道中來,尚需多方面努力,特別是要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機制。首先,需要完善網絡的公眾參與功能。政府應當將公眾參與作為決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中國政府近年來在法規(guī)修改、意見頒布等政策制定過程中利用互聯網征求意見的成功探索,為利用互聯網開展公眾參與的制度化奠定了基礎。在此基礎上,一方面需要進一步完善互聯網平臺,通過互聯網渠道獲得更全面、更客觀的意見;另一方面,需要從制度上逐步將互聯網納入正規(guī)的公眾參與渠道。其次,需要積極引導互聯網輿論,推進民主化進程。在中國當前的發(fā)展階段,互聯網媒體更多地被視為民間的代言,而傳統(tǒng)媒體被視為官方的代言。其實,輿論的最終目的是促進社會發(fā)展。因此,只要是有利于社會進步的言論和意見,決策者都應該主動接受,讓互聯網輿論的及時、互動和多元與傳統(tǒng)媒體的專業(yè)和深入相得益彰。
3.創(chuàng)新“互聯網社會”自組織建設
網絡事件顯露出來的能量是驚人的。如同治水要疏導一樣,政府和管理部門應當順應潮流,充分疏導這種網絡力量,將互聯網社會的力量引導和塑造成社會的建設力量?!吧鐣芾韯?chuàng)新”是中國學術界當前探索的重大戰(zhàn)略課題,而“互聯網社會”建設則是其中亟待重視的子課題?!盎ヂ摼W社會”自組織建設就是要將網絡公民社會自發(fā)、自建、自管的力量和優(yōu)勢整合進中國社會管理和建設的機制中,以順應中國社會改革的歷史潮流。具體而言,中國特色的“互聯網社會”自組織建設應包括以下五個方面的內容。(1)網民代表制度。網絡公民即網民已經成為監(jiān)督政府、參與政府、評議政府的重要力量,網絡群體運動形成的“震懾力”已經使得網絡成為獨立而強大的第三方監(jiān)督力量。因此,各級政府應充分重視網絡和網民的意見,一味拒斥網絡將會帶來政府行政的全面被動和落后。此外,網民代表制度應該在改進自身問題的基礎上逐漸在全國推廣。(2)網民調查委員會。在重大公共利益關切的事件中,應充分重視網絡民意,邀請網民中的活躍分子和意見領袖組建網民調查委員會,這是重要的參政議政方式。而經由網民聯合調查推出的“網民委員會調查報告”將是直接引導網絡輿論的方向標。因為互聯網內部以及網民認可的權威不一定是行政的權威,而往往是由有責任心、公益心的網民組建的調查委員會。(3)網絡基層組織建設。基層組織是中國政治制度的基本單位。實體的基層組織包括村委會、社區(qū)居委會等,而在今天的互聯網時代,網絡上也可以形成類似的組織。因此,管理者應該緊跟網絡發(fā)展的步伐,在全國的網絡系統(tǒng)建立“網絡基層組織”,將基層組織和自治組織直接建設到各大論壇與門戶網站及社區(qū);充分發(fā)揮基層組織的帶動力、引導力和示范力;以先進性的言論、文化來引導廣大網民,以進取開放的價值觀念正向激勵網民,以積極的心態(tài)解決前進中存在的問題。(4)網絡管理員培訓。網絡管理員是門戶網站和主流論壇社區(qū)的重要管理者,是“互聯網社會的行政管理者”。在互聯網世界和虛擬社區(qū),他們是最基層的管理者,對網民的呼聲和政策的傳達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網絡管理員是創(chuàng)新互聯網建設的重要參與者,更是重要的推動者和執(zhí)行者。網絡管理員素質的高低決定著互聯網社會建設的成效。因此,應當成立專門的機構對全國網絡管理員進行培訓和指導。培訓內容主要包括法律法規(guī)、思想教育、通信技術、溝通技巧、管理技術等方面,可采取和高校合作的方式進行多學科的學習。(5)微博政務與網絡發(fā)言人制度。政務微博是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的重要亮點和抓手。當前各級政府及其部門普遍開設了政務微博,這是積極、進步的方面。此外,政府應設立網絡發(fā)言人制度,及時對網絡上群眾反映熱烈、反響強烈的各種問題進行信息披露和有效的解答,及時化解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
綜上所述,網絡虛擬社會不是洪水猛獸,而是現實世界的一種特殊的存在形式。因此,網絡上出現的各種現象不過是現實社會問題在網絡中的反映或折射。我們應以積極的心態(tài)將其納入現有的社會秩序和社會管理中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我們應遵循這樣的理念,這也應該是創(chuàng)新互聯網社會管理的核心原則。(本文作者:李強、劉強、陳宇琳 單位: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清華大學建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