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家庭教育研究思路(7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
由于父母外出務工,農村留守兒童家庭結構發(fā)生重要變化。從家庭教育的角度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問題:第一,家庭教育缺乏親子溝通。外出務工的家長沒有時間與精力過多地關心孩子,家長和孩子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溝通。對于有些單親教育的家庭來說,在家的父親或母親忙于操持家務,和孩子交流溝通的時間也不多。第二,隔代監(jiān)護弱化了家庭教育。在農村地區(qū),隔代監(jiān)護是比較普遍的,但這種監(jiān)護方式存在很多問題。隔代監(jiān)護中的祖輩對孫輩的影響是溺愛大于教育,容易使孩子養(yǎng)成任性、自私、不遵守紀律等壞習慣。隔代監(jiān)護弱化了家庭教育,祖輩難以承擔監(jiān)護教育之責。第三,寄宿學校教育不能完全補位。由于外出打工,部分留守兒童的父母就把教育子女的重任放在了寄宿學校。但是現有的教師和學生人數的比例差距還很大。對于留守兒童的課外學習輔導、日常生活照顧和情感關懷老師不能保證每個學生都照顧到,畢竟寄宿學校不能完全代替家庭。
二、社會支持理論的內涵
國外社會支持的研究起源于上世紀70年代,最先應用于精神疾病及醫(yī)療康復領域。其后社會支持的研究在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等領域開展起來。國內的研究主要有:從社會學角度看,陳成文、潘澤泉認為社會支持是指一定的社會網絡運用一定的物質和精神手段對社會弱勢群體進行無償幫助的一種選擇性社會行為。[1]從社會互動關系角度來看,程虹娟認為社會支持是人與人之間的親密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系是客觀存在的或人們能感知到的他們能與他人交流、被關心、被接納、被愛、有價值感,并在他們需要時給予幫助。[2]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學者李強認為,社會支持是指個人通過社會聯(lián)系所獲得的可以減輕心理應激反應、緩解精神緊張狀態(tài),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的影響。[3]從社會支持的方式上,有學者把社會支持分為正式社會支持與非正式社會支持。正式社會支持是指各地政府部門、學校、群眾組織和其他相關部門所采取的措施。非正式支持主要指由父母、親屬、同學、鄰居等構成的初級群體對留守兒童提供的支持。整合諸多學者的看法和建議,筆者認為:社會支持就是支持主體在社會互動過程中給予支持客體物質和精神幫助,滿足支持客體需要和解決其問題的一種社會行為。社會支持的主體是多元的,按其來源和方式可以分為正式支持:包括來自政府、社會團體、企業(yè)組織等的支持。非正式支持:包括父母、親戚、朋友、鄰居等的支持。
三、啟發(fā)與應用
當我們看到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社會支持嚴重缺乏時,我們應該在認真分析社會支持理論的基礎上,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支持不足的問題。首先,明確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多元參與的社會支持主體。目前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主要來自家庭內部的非正式支持。由于自身的原因,家長和監(jiān)護人無法完成家庭教育的重任,還需要依靠強有力的正式支持。在社會支持理論視角下,社會支持的主體應該是多元的。那么,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主體將不僅僅是家庭,還應該包括政府、學校、社區(qū)、企業(yè)、個人等多元參與主體。明確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多元參與的社會支持主體是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社會支持不足的第一步。其次,擴展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概念。關于家庭教育的定義,《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定義為:“父母或其他年長者在家庭內自覺地、有層次地對子女進行教育?!盵4]本文試將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概念界定為:以農村適齡兒童為教育對象,以政府、社會個人等為多元參與主體,以多元參與主體的社會支持為其良性運行的保障,以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為實現目標,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并存的教育形式。這一概念擴展了我們對于傳統(tǒng)家庭教育概念的理解。最后,構建多元參與主體之間協(xié)調配合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社會支持理論強調參與主體多元,能夠保證資金和對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時間的持續(xù)投入,為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但是多元參與主體之間也要協(xié)調配合、有效整合,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否則就不能良性運轉。如何更好地來挖掘這些資源配置并整合好這些資源,建立多元參與主體之間協(xié)調配合的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社會支持系統(tǒng)是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的有效途徑。
作者:黃文麗1 楊恩麗2 單位:1.文山學院 2.文山州婦聯(lián)
第二篇:家庭教育觀念存在的問題及啟示
“前有虎后有狼,中間隔著貓和羊”——這不是兒歌,是電視劇《虎媽貓爸》中的精彩看點,更是當下我國家庭教育現狀的真實寫照。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推行和家庭意識的變化,“421家庭”模式已逐漸成為當今社會的主流。在這一模式下,孩子的成長和教育無疑成為全家人關注的焦點。面對不同的家庭成員,孩子的教育究竟該何去何從?這部熱播劇將這一現實問題凸顯出來。劇中的虎媽、貓爸、獅子姥爺、狐貍奶奶代表了不同的教育觀念,他們都想在孩子身上加以試用,卻不可避免地出現了種種沖突。
一、不同教育觀念的展現及問題
1.“虎媽”的教育觀。秉承“精英式教育”的理念,對孩子嚴苛要求,操控孩子的一切。認為只有幫助孩子做出正確選擇的媽媽才是合格的媽媽,孩子長大以后獲得的成功遠比快樂的童年來得重要。為此,不僅千方百計將孩子安排進名校,而且還讓孩子參加各種各樣的培訓班。迫切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形成了“虎媽”過于強勢的家庭教育方式。這種教育觀念下成長的孩子,因為得不到足夠的尊重,往往缺乏自信,依賴性強。而強制式的教育不但會壓制、扼殺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甚至還會孩子帶來心理陰影,影響孩子的長遠發(fā)展。
2.“貓爸”的教育觀。與“虎媽”的嚴厲教育相反,“貓爸”走溫柔路線,主張“快樂為主,無為而治”的“放羊式教育”,希望多尊重孩子,為孩子營造自由、寬松的成長空間,讓孩子度過一個健康、快樂、完整的童年。劇中“貓爸”不僅最大限度地給女兒爭取各種放松、“偷懶”的權利,還經常和女兒一起糊弄甚至“欺騙”媽媽。貓爸的教育缺乏理智,孩子雖然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自由,但是尊重是有選擇的,自由是有約束的。尊重和自由不等于徹底放棄規(guī)則,只有建立在規(guī)則基礎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3.“獅子姥爺”的教育觀。。作為中國傳統(tǒng)教育的代表,和出于教師職業(yè)習慣,姥爺畢大千信奉“嚴師出高徒”的“高壓式教育”。他把自己認為正確的教育強加給孩子,把孩子當做一部精密的機器,在運轉的過程中,不希望有任何偏差。如果孩子的某些行為或想法偏離了最初設計的軌道,他們就會有失控感,就會想方設法、絞盡腦汁地糾正孩子的行為和想法。劇中,他為外甥女“兔妞”制定的加強版學習計劃表分秒必爭,強度之大令人咋舌。在這種教育觀念指導下的教育方式,如果能被孩子接受和認同,就會形成規(guī)則感強、有責任心的優(yōu)點,但付出的代價是,孩子在被嚴厲管教的過程中受到的心理傷害,遷延到生活中甚至是成年后,都會造成一定程度的人際關系問題。更糟糕的是,如果這種教育孩子的方法不被孩子認同,引起了孩子的逆反心理,那么孩子就會反其道而行之,對于任何讓其負責任、守規(guī)矩的要求,統(tǒng)統(tǒng)不管。
4.狐貍奶奶的教育觀。女孩要富養(yǎng)。在她看來,“富養(yǎng)”=“嬌生慣養(yǎng)”,滿足孩子的任何需求,包辦代替幾乎孩子的所有事情,典型的“溺愛型”教育。這種教養(yǎng)觀念下的孩子大多不成熟,往往具有較強的沖動性和攻擊性,缺乏責任感,合作性差,很少為別人考慮,自信心也不足。
二、對不同教育觀念的反思
1.教育思想要統(tǒng)一。每個人的教育觀念都帶有自我生活的痕跡,也有自我的局限性。因此,在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每個家庭成員都要首先進行自我反思,本著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的原則,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力求教育方向的一致性。如果在某個教育問題上存在分歧,一定要及時、有效的溝通。通過溝通,在思想意識層面上盡量靠攏,而不是一味地把這些不同看法、不同做法通通留給孩子去消化,讓孩子去綜合判斷。
2.教育方式要“個別”。“觀念指導行動”,不同的教育觀念勢必帶來不同的教育方式。但沒有哪一種教育方式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他自己獨特的氣質、性格,有他自己特有的學習方式和處事風格。每個家庭成員盡量從容、淡定對待孩子的教育,避免拿“別人家的孩子”這樣的標準來給自己的孩子施壓,應該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和選擇,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觀察、了解、研究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的家庭上,而不是盲目攀比、一味跟隨。所謂“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因材施教才是對孩子最大的尊重。
3.教育要理性。愛是一種本能。但愛要把握一個“度”。愛既不是“虎媽”的嚴苛愛,也不是“貓爸”的放縱愛;既不是姥爺的強制愛,也不是奶奶的溺愛。過嚴過松過于放縱,都不是理性之愛,都是對孩子的不尊重,不負責。家庭成員應學習正確的、理性的愛的方式,把對孩子的愛“藏”起來一半,在尊重、理解、以身作則的基礎上,給孩子提供發(fā)展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的平臺,這才是更科學、更理性的教育愛。
作者:段曉璇 單位:北華大學師范分院
第三篇:兒童關鍵期家庭教育研究
一、前言
關鍵期即人類某種行為技能與知識掌握在某個時期發(fā)展最快也最易受影響的時期;如果在這一時期施以正確的教育會獲得就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家庭教育不僅是學前教育的重點,覆蓋了兒童發(fā)展的多數關鍵期,且父母還可以針對兒童的不同特點進行多樣化和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
二、關鍵期家庭教育中父母應做的準備
(一)物質準備。這里的物質準備主要是指為保證兒童關鍵期的良好發(fā)展,為其提供充足的營養(yǎng),大腦發(fā)育的關鍵期是懷孕后期3個月到產后5個月。母親懷孕后應多吃高蛋白質和含維生素、礦物質豐富的食物。兩歲以后給孩子吃些雜糧干果等;炊具應使用鐵質。完備的大腦結構是信息加工的保障。“腦力”和“體力”的發(fā)展密不可分,兒童時期正是早就良好體能的關鍵期,因此應加強體育鍛煉。在兒童早期,將體育教育放在首位是科學和恰當的。
(二)心理準備。父母應該為了抓住兒童發(fā)展關鍵期做好心相應的心理準備,對兒童的家庭教育形成正確態(tài)度并且學習相關知識,為塑造兒童良好性格與成長氛圍創(chuàng)造條件。1.提前準備要細心。年輕父母在準備要孩子或剛有孩子時應提前充電,對孩子的智力發(fā)展、手眼協(xié)調和語言能力發(fā)展的開發(fā)與訓練有一定了解。2.認真引導有恒心。幼兒時期的發(fā)展快速而復雜,如語言、行走的發(fā)展,因此持之以恒的動態(tài)引導十分重要。3.注意保持平常心。經研究表明,人的成長呈波浪式,故在孩子有了一定的發(fā)展和進步的時候,家長要表揚但不要得意忘形,如果孩子的變化達不到父母預期的標準也不要太失望,要做到能時常鼓勵,時刻保持平常心。
三、兒童關鍵期家庭教育的具體措施
(一)注意力關鍵期的家庭教育
開發(fā)注意力的關鍵期在幼兒學齡前3-6歲。注意力非天生而在于訓練,兒童的注意力不好,主要的原因是缺乏正確的引導,另外,影響注意力發(fā)展的原因還有兒童的身體健康條件,體弱多病的兒童容易注意力低下。注意力是可以通過培養(yǎng)加強,家教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1.明確目的;很多實踐和研究證明,孩子對目的越明確,注意力就越容易持久。2.培養(yǎng)興趣;興趣是注意力的先導,所以教育形式豐富多樣尤為重要。3.勞逸結合;一段時間學習后應有自由活動時間。4.創(chuàng)造安靜的良好環(huán)境;為孩子學習盡量提供安靜環(huán)境,在孩子學習的時候父母應盡量不要觀看這類容易讓孩子分心的東西。
(二)記憶力關鍵期的家庭教育
記憶是指人們過往的生活經歷在大腦中留下的印象,學齡前的孩子能記住直接經驗和部分的間接經驗。父母訓練記憶力可從生活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先記住父母工作單位、家庭住址等基本信息,再讓孩子識記飯菜、動物名稱等。另外,記憶力和注意力緊密聯(lián)系,因此注意力和記憶力應該進行協(xié)同訓練,一變對事物施以注意,一邊加強記憶。父母要充分把握兒童記憶力關鍵期就要了解增強記憶的規(guī)律:1.注意集中。記憶時聚精會神,不受外界的干擾,記憶痕跡才容易在大腦皮層印刻下來。2.興趣濃厚。兒童認為無趣的知識不易被記住。3.理解記憶。當記憶材料的語義特征易于理解時,才更容易被記住。4.及時復習。根據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先快后慢的遺忘規(guī)律,記憶應及時復習。5.最佳時間。上午9到11點和下午3到4點是記憶訓練的最佳時機,可以安排一些較難的學習材料。
(三)數學能力關鍵期的家庭教育
數學能力也稱為邏輯•數學能力,即是推理、運算能力。數學能力基本取決于智力水平的高低,掌握初級數概念的關鍵期在兒童18個月左右,計數能力發(fā)展的關鍵期在2歲半左右,掌握數學概念、進行抽象運算以及綜合數學能力的關鍵期在5歲左右。所以在5歲左右父母應及時教給孩子數學概念。在此大好時機,父母應該做的有:1.提供給兒童掌握數概念的機會。比如誘導孩子數一數從旁邊開過的汽車數量,用尺子量一量身邊的物體。2.幫助孩子形成數的概念。首先要讓孩子區(qū)分“1”和“許多”之間的區(qū)別,學習10以內的點數和序數;認識相鄰的數并理解相鄰數之間的聯(lián)系;以及數的組合與分解。
(四)語言能力關鍵期的家庭教育
研究發(fā)現,2-3歲是孩子學學習口語的關鍵期,此時應對孩子的聽覺加以有效的刺激。但語言的發(fā)展是分階段的,父母要抓住各階段重點進行培養(yǎng)。0-1歲是語言學習的預備期,這個階段孩子主要是語言感知階段,父母應該經常讓孩子辨別不同的聲音,和孩子說話并重復糾正孩子的發(fā)音。1.鼓勵孩子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愿,多聽、多看、多想、多說,鼓勵孩子的模仿。2.為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多說積極正面的詞匯,少說負面、粗俗的詞匯。3.培養(yǎng)孩子的說話方式,在父母用語言傳達對孩子的要求的時候,其實也是對孩子說話方式、行為能力的養(yǎng)成,對待孩子要用溫和有道理的方式進行對話,同時注意對待孩子行為的標準要一致。4.盡早開發(fā)第二語言,這個時候的兒童語言學習快、壓力小、對新事物接受度高,可以在這個階段為孩子創(chuàng)造雙語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大多孩子在五、六歲時會對某一方面表現出特殊敏感和強烈好奇,即敏感區(qū),為了能夠使孩子的特殊才能不受到抹殺,父母應該注意做到:①不對問題設標準答案,不約束孩子的思維,積極的順應孩子豐富的好奇心,積極的與他探討問題的解決方法和答案,創(chuàng)造一個權威小的家教環(huán)境。②使孩子廣泛的接觸社會和自然,培養(yǎng)孩子的不同興趣愛好,以便找到孩子的敏感區(qū)。
四、結束語
關鍵期具有明顯的階段特征,但兒童發(fā)展的關鍵期是不斷動態(tài)循環(huán),向前發(fā)展的。父母想要培養(yǎng)一個心理健康和全面發(fā)展的兒童,只有抓住每一個關鍵期,才能最大程度地激發(fā)兒童發(fā)展的潛力,增強兒童的智力。
作者:林雪 單位:沈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第四篇:農村家庭教育環(huán)境完善策略
隨著我省經濟社會快速發(fā)展,大量農民工涌入城市,農村兒童的生存、保護和發(fā)展狀況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由此帶來的留守兒童問題已經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據省婦聯(lián)統(tǒng)計,黑龍江省目前約有農村留守兒童17.8萬人,占全省兒童的3.45%。目前,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核心在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缺失,不僅對個人、家庭乃至對整個社會的發(fā)展將產生巨大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具有長期性和不可逆性。
一、黑龍江省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現狀
省婦女兒童發(fā)展中心歷時兩年選取我省留守兒童比較集中的且具有代表性的哈爾濱市、齊齊哈爾市、大慶市、黑河市及綏化市的農村留守兒童進行抽樣調查,調查對象為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一至九年級的在校生,年齡分布在6-16歲之間。發(fā)放調查問卷1017份,訪談留守兒童72人,訪談留守兒童教師及家長15人。本次調查男生人數占49.6%,女生人數占50.4%,男女比例較為均衡;調查對象中獨生子女占54.7%,非獨生子女占45.3%;父親外出務工比例為39.2%,母親外出務工比例12.7%,父母雙方均在外務工比例高達47.8%;留守家庭中,父親監(jiān)護占9.5%,母親監(jiān)護占33%,祖輩撫養(yǎng)占37.9%,其中祖輩撫養(yǎng)比例最大。調查表明,我省留守兒童能夠得到基本的日常生活照料和醫(yī)療保障,但在生理衛(wèi)生知識的了解上,留守兒童所知甚少。只有28.6%的留守兒童了解相關知識。留守女童缺乏對青春期相關知識的了解,自我保護意識差;相比于城市同齡兒童,農村留守兒童參與家務勞動的比例明顯偏高。在訪談中,有93.1%的兒童參與簡單家務勞動,有37.1%的兒童參與比較繁重的田間勞動;留守兒童休閑娛樂方式單一,內容單調,64%的調查對象課余時間會選擇去同學或親屬家玩兒;在對留守兒童的零花錢管理上,父母外出打工前后的情況并沒有太大變化。調查顯示,74.2%的留守兒童把零花錢花在書籍文具上,說明在零花錢的使用上,留守兒童能夠理性認識,正確對待。留守兒童父母對子女學習上的關注度較高,基本不管的僅有6.0%。留守兒童的學習態(tài)度比較明確,認為讀書非常有用的占78%,但是對學習成績的自我評判高于實際情況;留守兒童監(jiān)護人文化水平較低,初中文化程度所占比例最高,輔導學業(yè)能力有限;情感缺失也影響留守兒童心理的健康成長,其自我評價不高。對父母的思念,對家庭現狀的無能為力,讓留守兒童過早地體會到與父母分別的痛苦,從而產生的苦悶與焦慮等內心情緒波動嚴重影響了留守兒童的正常生活與學習;留守兒童因無法與父母經常性交流,受年齡與觀念的影響,他們也無法和撫養(yǎng)人探討更多自己感興趣的話題。
二、黑龍江省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1.留守兒童家庭結構不完整,情感缺失影響兒童成長。調查顯示,47.8%的留守兒童父母雙方均在外打工,導致留守兒童家庭結構不完整,家庭功能得不到充分發(fā)揮。兒童在遇到生活問題、學習壓力和人際交往問題時,缺少來自父母直接的關懷。父母一方甚至雙方的缺席,會使兒童產生強烈的不安全感及心理上的失落感,容易對他們的心理健康造成影響。調查顯示,留守兒童的父母絕大部分半年甚至一年才能與子女見面一次,平時多以電話溝通聯(lián)絡。留守兒童不能經常感受到父母所給予的關愛,在情感上逐漸與父母疏離,有的甚至產生隔閡。父母外出打工對子女的心理有一定的影響,這種在兒童成長時期形成的親子關系的疏離,往往是很難彌補的。另外,在訪談中發(fā)現,很多受訪兒童的家庭現狀是由于父母一方或雙方外出務工,父母長年分居兩地,最終造成了情感破裂而離婚,很多兒童由最初的留守兒童變成了單親家庭兒童,或是留守兒童隨著再婚的父母成為新家庭中的一員,這種復雜的家庭狀況對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形成了更大的阻礙。
2.監(jiān)護人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家庭教育功能弱化或缺失。我省農村留守兒童大部分由祖輩或單親撫養(yǎng),而留守兒童的父母文化程度絕大部分為初中以下,祖輩撫養(yǎng)人的受教育程度更低。留守兒童父母對子女的家庭教育受自身文化素質等的局限,如文化水平低,勞動負擔重,還有遠離孩子生活區(qū)域等局限,缺乏與子女的情感交流與親子互動,使得留守兒童所獲家庭教育嚴重不足或缺失。一是對留守兒童學業(yè)的輔導能力有限。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多處于班級平均水平以下,成績突出者僅占少數。隨著留守兒童年齡的增長和課業(yè)難度逐漸加深,撫養(yǎng)人的家庭教育能力越來越不足;二是家庭教育缺乏科學指導,教育方式單一,只滿足于讓孩子吃飽、穿暖,對孩子的心理和情感需求關注較少。另外,我省農村祖輩撫養(yǎng)留守兒童比例過大,撫養(yǎng)人的教育方式比較傳統(tǒng),也比較落后,許多老人對孫輩的家庭教育感到力不從心;三是撫養(yǎng)人與留守兒童之間缺乏有效溝通。很多撫養(yǎng)人和留守兒童之間難以形成親密的親子關系,僅能在生活上為留守兒童提供照顧。
3.留守兒童所受社會關注不夠,家庭和社會支持不足。外出務工父母對留守兒童的家庭內部支持不足,親子之間的聯(lián)系方式比較單一,頻率不高。調查發(fā)現,有近一半的留守兒童得不到父母經常性的呵護。76%的留守兒童通過“打電話”與父母聯(lián)系,父母與子女溝通時間短,內容簡單,多集中在吃穿住等物質生活方面和學習方面的話題,往往忽略了兒童的心理需求;學校教育能提供給留守兒童的外部支持也明顯不足,除了專門的留守兒童寄宿類學校,很少有學校設有專門的機構或人員去特別關愛這些處于弱勢的留守兒童群體。絕大多數班主任能在工作所要求的范圍對留守兒童加以特殊的關心與照顧,但也有少數教師對自己班級的學生留守情況不知情或無暇顧及,這也與農村學校經費有限、師資不足的現狀有關;另外,留守兒童的社會支持也明顯不足,如社區(qū)、村委會對留守兒童提供的支持與幫助還遠遠不夠。目前,我省最為缺乏的是關愛留守兒童的專業(yè)機構、專業(yè)教師和長效機制,對留守兒童的教育與管理還有更大的提升空間。
三、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的對策建議
1.轉變家庭教育觀念,強化家長監(jiān)護責任。一是要通過宣傳和教育等手段,使留守兒童父母轉變家庭教育觀念,強化監(jiān)護責任和教育意識,提高自身素質,充分重視子女情感需求和人格的健康發(fā)展;二是要加強與子女的聯(lián)系與溝通,保持親子關系的良性互動與完整。在溝通內容上,要更多地關注子女成長過程中的心理需求;三是在同子女短暫相聚時要特別重視家庭教育,幫助孩子解決學習和人際交往中的困難,要注意言傳身教,在孩子面前樹立良好的形象。另外,在外出務工人員較多、較集中的地區(qū),可以定期組織對留守兒童撫養(yǎng)人的家庭教育培訓。
2.完善學校各項機制,彌補家庭教育不足和缺失。一是學校要制定留守兒童管理制度,建立起“學校—班主任—家長—撫養(yǎng)人”的管理網絡,建立完整的留守兒童檔案,建立與留守兒童家長的聯(lián)絡機制,使父母和撫養(yǎng)人全面了解孩子的身心狀況與需求,有針對性地對留守兒童進行家庭教育;二是要建立并完善留守兒童心理疏導機構。注意心理輔導人員的專業(yè)化;三是要定期召開家長會,開辦家長學校,開展留守兒童家訪活動,讓留守兒童父母或撫養(yǎng)人掌握科學的家教知識和正確的輔導方法;四是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讓留守兒童在情感上有所寄托,以此彌補家庭教育的不足與缺失。
3.整合社會資源,形成學校、家庭和社會相結合的監(jiān)護網絡。一是加快農村經濟發(fā)展,將做好農村留守兒童工作作為解決“三農”問題和推進城鄉(xiāng)一體化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幫助農村剩余勞動力在當地就業(yè),使留守兒童有更多機會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二是動員社會力量,整合社會資源,共同促進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狀況的改善。建議由政府牽頭,將農村留守兒童工作與各級政府所實施的兒童發(fā)展規(guī)劃結合起來,構建留守兒童指導服務體系,成立專門機構,配備專業(yè)人員,形成學校、家庭和社會相結合的留守兒童監(jiān)護網絡;三是完善相關政策與法規(guī),加大對農村留守兒童法律保護力度,確保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等法律法規(guī)的有效實施。此外,應建立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為留守兒童能夠在父母打工地就學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讓更多的父母能夠陪伴在孩子身邊,同孩子共同成長。
作者:黑龍江省婦女兒童發(fā)展中心 單位:黑龍江省婦女兒童發(fā)展中心
第五篇:中美家庭教育觀文化維度理論研究
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文化,家庭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中美文化的差異在家庭教育中的體現也是方方面面的。本文利用霍夫斯泰德文化維度理論,探討中美不同家庭教育觀背后的文化差異。
一、霍夫斯泰德及文化維度理論
1967年至1973年期間,荷蘭心理學家吉爾特•霍夫斯蒂德及其團隊在IBM公司就文化價值觀問題進行調查,面向各國雇員發(fā)放調查問卷112000多份,霍夫斯泰德基于該研究于1980年在《文化的后果》一書中首次提出衡量文化的四個維度:集體主義與個體主義、不確定性規(guī)避、權利距離、陽剛氣質與陰柔氣質。[1]20世紀80年代末,霍氏對之前的研究重新進行調查,不僅再次證實了前次研究的成果,還基于中國的儒家文化提出了第五個維度:長期導向與短期導向。[2]本文即從這五個文化維度出發(fā),探討中美家庭教育觀的差異。
二、從文化維度理論看中美家庭教育觀
(一)集體主義與個體主義
集體主義與個體主義維度聚焦于社會對個人成就及人際關系的認同程度。[3]個體主義文化更多強調個人權利與責任、隱私、自由和創(chuàng)新,而集體主義文化則更多強調群體、和諧、協(xié)作、傳統(tǒng)和面子。中國崇尚儒家思想,重視社會倫理道德秩序,因此具有濃烈的“重集體輕個人”文化傾向。具體到家庭教育,中國的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要學會從“我們”的角度考慮問題,“先人后己”。個人的成就離不開他人的合作和幫助,家庭成員間也強調“長幼有別,尊重長者”,過失會導致自己和群體蒙羞和丟面子。而美國的家庭教育觀受西方哲學思想的影響,重視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意識、主觀能動性和獨立性,他們強調主動創(chuàng)造機會、把握機會,實現并肯定自己的價值。家庭成員間更多的是平等相處,彼此尊重,過失會導致負罪感及喪失自尊。
(二)權利距離
權利距離維度聚焦于不同國家人與人之間的平等程度[4]。中國屬于“高權利”國家,在家庭教育中,中國的父母更多地強調“服從”,“聽話”成了好孩子的標準,在家聽父母的話,在學校聽老師的話,教師對于課堂有絕對的支配權。中國人認為謙虛是一種美德,子女有贍養(yǎng)老人的義務,而在“低權利”的美國,人們更喜歡享有平等的關系而非特權。美國的孩子從小被教育父母與子女、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父母不能干涉子女的自由和隱私,教師希望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美國父母不要求子女贍養(yǎng)父母。
(三)不確定性規(guī)避
不確定性規(guī)避聚焦于對不確定性及含糊性的容忍程度[5]。中國屬于“不確定性”中等的國家,中國人認為“不確定”會給人帶來壓力,改變現有的穩(wěn)定關系。人們普遍追求在穩(wěn)定中尋求發(fā)展,追求天時地利人和,中國人在家庭教育中也強調“穩(wěn)定”,“平安是?!薄凹毸L流”是他們理想中的生活態(tài)度,在這樣的家庭教育下,中國的孩子也被教育要珍惜眼前的生活,珍惜已擁有的東西。此外,中國人的生活以家庭為中心,家庭成員間也更愿意相互有所照應?!梆B(yǎng)兒防老”的思想也是這種“不確定性”的體現。而在“不確定性”較弱的美國,人們不認為“不確定性”會帶來壓力。他們往往不滿足于現有的生活和秩序,更希望能有所突破或創(chuàng)新,受個體主義影響,美國人提倡“獨立自主”,美國家庭的模式隨著子女的成年而被打破,子女需要靠自己的能力滿足自己的需求。在美國成年子女和父母之間的贍養(yǎng)和扶持關系很淡薄,有的家庭甚至不愿意生育孩子。
(四)陽剛氣質與陰柔氣質
從霍夫斯泰德的研究看,中美兩國都屬于具有陽剛氣質的國家,社會成員更重視工作收入和提升機會。家庭分工中,父親往往負責處理外部事務,而母親則負責處理家務和感情問題。此外,家庭教育也有不同側重點,教育男孩時往往要求其堅強,而女孩則要求其溫柔善良。
(五)長期導向與短期導向
該維度體現著一個民族對長遠利益和近期利益的價值觀[6]。中國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是一個十分注重長期導向的國家。中國的家庭教育也強調信守承諾,尊重傳統(tǒng),重視培養(yǎng)孩子堅韌、節(jié)儉及未雨綢繆的品質和生活習慣,而美國的長期觀念傾向較弱。他們認為傳統(tǒng)和承諾完全可以被打破,孩子也被教育要“活在當下”。
三、結語
從以上的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出,中美兩國的家庭教育觀之所以存在差異,是和兩個國家所奉行的文化價值觀緊密相關的。這些價值觀有些差異巨大,有些又有相似之處,我們只有充分認識并理清這些差異,才能有效交流。
作者:何艷萍 單位:西北師范大學知行學院外語系
第六篇:農民工子女家庭教育問題分析
隨著城鄉(xiāng)二元結構的松動、城市流動壁壘的取消,數以億計的農村勞動力涌入城市打工,當前,農民工在城市務工成為一種常態(tài)。打工收入大大改善了他們的經濟狀況,然而,他們也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子女教育的忽視就是長期打工所帶來的問題。農民工子女的問題近代年來屢有報道,厭學、輟學、自閉、心理不健康等問題接蹤而來,甚至出現了一些犯罪現象。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關注。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的發(fā)生呢?筆者以為,代際生活分離、教育方法問題、新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等,是造成這種現象的一些原因。
一、代際生活分離與子女教育缺失
農民工開始長期在外務工之后,他們與子女的生活模式大致有三種情況,即間斷性與子女居住、長期分離、攜帶子女定居城市等,以下我們進行詳細論述。第一,間斷性與子女居住。農民工初入城市打工時期,大多數民工呈現季節(jié)性務工。他們在農閑時到附近城市打工,而到農忙時回來種地,這樣一來,他們與子女之間能夠保持不斷的共居。從當前來看,那些務工機會多的城市附近的農民工,由于離家較近,他們也可以和子女間斷性地生活在一起。第二,長期分離。這種情況在當前比較突出,那些典型的農業(yè)型村莊往往容易出現農民工與子女長期分離的狀況。農民工常年在城市打工,將子女留給年邁的父母撫養(yǎng)。第三,攜子女生活在城市。近年來,這種代際生活模式逐漸增多,農民工在城市長期務工之后,生活有了一定的保障,就希望讓子女也生活在城市。他們有的是將子女從農村接到城市來,有的索性就將孩子出生在城市。[1]上述三種生活模式相比過去固守在農村代際共同生活的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由此也引發(fā)了子女教育問題不同程度的忽視。孩子的成長是伴隨父母的關心愛護以及形成規(guī)矩的過程,父母與孩子的分離都不同程度造成上述因素的缺失。得不到安全感的孩子極容易形成內向、自閉的性格,而沒有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的孩子則更容易成為問題少年。孩子安全感的獲得和規(guī)矩的養(yǎng)成是在父母長期潛移默化中建立起來的,而父母的缺場則必然導致孩子無法獲得健全的家庭教育。模仿是孩子的天性,父母不在身邊,孩子失去了模仿的對象,而老人則常常偏向于溺愛孩子,對于規(guī)矩的樹立往往顯得不足。因此,留守兒童常常表現為一意孤行、不聽建議。跟隨父母到城市的孩子雖然可以與父母生活在一起,但父母的生活重心往往是打工掙錢,而無心教育子女。甚至女子的安全常由于父母的粗心而造成事故,農民工子女在城市中出現意外傷害的事件屢見不鮮。一言以蔽之,這都是農民工生活重心偏向經濟收入所付出的代價。
二、家庭教育方法問題重重
當農民工將生活重心放置到如何掙錢時,他們對子女的教育就顯得時間上、精力上、耐心上都力不從心。以至于導致農民工教育子女的方法出現問題,有些農民工就會使用放任型、經濟補償型、簡單粗暴型的方式來對待子女。以下我們進行具體探討。[2]第一,放任型。農民工把主要精力投入務工經濟中,以至于他們沒有時間來教育子女,所以他們要么完全交給老人照顧,要么自己照顧也對子女不管不問,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們經??吹降暮⒆娱L期出入網吧,過早地與社會青年混跡到一起等不良行為,就是父母放任子女的后果。等到他們想管孩子的時候,突然發(fā)現孩子的行為習慣已經養(yǎng)成,即使想管也管不住了。第二,經濟補償型。一些較為成功的農民工在城市賺到了錢,但他們卻特別忙,整天疲于奔命地游走在城市各個角落,根本顧忌不到孩子的教育問題。他們總覺得虧欠孩子,于是孩子要什么就給什么。一些有錢的農民工就通過經濟給予來補償對孩子情感照料的不足,然而他們卻疏忽了金錢是代替不了情感的照料。有錢的孩子開始無所顧忌地花錢,而不用心讀書,曠課、逃課成為這些孩子的家常便飯。第三,簡單粗暴型。在城市沒有社會資本、文化資本、經濟資本的農民工,想要生存下來,無論掙錢多還是少,他們都得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因此,子女教育不再是生活的重心。但當子女出現問題時,他們往往以恨鐵不成鋼的心情對待子女,教訓孩子、罵孩子,甚至打孩子的情況時有發(fā)生,這種教育就是簡單粗暴型的方法。而這種方式常常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具有逆反心理的孩子則可能趨向做出與父母期待相反的行為。[3]上述三種教育子女的方式僅是從理想類型的角度進行劃分,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的表現多是三種類型某種程度的混合。盡管三種方法看似有所不同,然而如果我們仔細分析的話,就會發(fā)現三者背后折射的問題是一樣的,即農民工沒有時間、精力和耐心來教育子女。這樣一種只生育而不好好教育的代際關系,著實給孩子、給社會造成不小的問題。
三、新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與教育問題困境
事實上,農民工子女身上所發(fā)生的問題,不僅是由于父母對子女照顧的不足,還與新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和網絡社會的影響有緊密關系,這多種因素纏繞疊加在一起,使得農民工的子女教育問題非常復雜。改革開放之前的農村社會是穩(wěn)定而不流動的生活境況,農村社會有著一整套約束人們的習俗、倫理以及輿論,每個人都較為穩(wěn)固地生活在熟人社會中。農村家庭更有著強大的管理機制,子女教育根本不成為問題。然而,改革開放之后,隨著現代文化的到來,傳統(tǒng)農村的那套約束機制受到動搖,農村社會輿論、習俗、倫理等都發(fā)生很大變化。尤其是網絡社會對人們的沖擊更為強烈。青年人開始向傳統(tǒng)農村那套約束機制發(fā)起挑戰(zhàn),他們日漸有了自己的價值觀,面向村莊之外、尋求城市生活成為他們的向往。[4]改革開放之前的老一輩是典型的農民,而以后人的價值觀則增加了現代文化的痕跡,增加經濟收入、探求新世界、迷戀網絡世界等,成為青年人的生活常態(tài)。毋庸置疑,這種社會文化也會影響到兒童的生活觀。在當前農村中,青少年兒童玩耍手機、上網也是正?,F象。然而,這種現象也帶來了家庭教育的問題。對農民工子女來說,無論是由老人撫養(yǎng)還是由父母撫養(yǎng),當前網絡的吸引力已經大大超過老人、父母的說教。網絡世界確實無所不有,尤其是網絡游戲對青少年兒童的誘惑十分強大,多少青少年沉迷于網絡游戲而不能自拔,以至于耽誤學業(yè)、損害身體、走向犯罪等。當然,網絡對城市家庭的子女教育同樣造成不小的問題,但似乎由于農民工對子女照顧時間的不足,導致其子女對網絡的沉迷更為嚴重。當家庭教育不足時,孩子就容易從家庭之外尋求歡樂與安慰,而網絡本身就具有強大的誘惑力。而當孩子沉迷網絡之后,忙碌的家長不去耐心教育卻采用打罵的方式,導致孩子產生對家庭的離心力。這樣就形成一種雙向推拉關系,一邊是家庭向外的推力,另一邊是網絡世界的拉力。如此一來,孩子教育困境更為嚴重。
四、反思與建議
針對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筆者認為國家、企業(yè)以及社工都應該承擔起責任。首先,子女教育看似家庭問題,然而卻與整個社會的宏觀制度有著密切關系。改革開放之后的中國實行的是發(fā)展大城市戰(zhàn)略,大多資源被配置到大城市,因此農民要想打工掙錢,則必須遠走他鄉(xiāng)到大城市務工。留守兒童便成為打工經濟所造成的代價。即使子女跟隨父母來到城市生活,也會由于大城市生活成本的高昂,而導致農民工子女不能獲得同城市子女一樣的待遇。尤其是戶口問題、子女上學問題,依然是城鄉(xiāng)二元社會的壁壘。[5]當然,最為重要的因素是,農民工自身生存的壓力致使他們無心關注子女的生活世界,以至于使得子女教育問題重重。一種可喜的現象是,當前宏觀經濟制度正在發(fā)生變化,國家除了重點發(fā)展大城市之外,中小城市也受到格外關注,一些企業(yè)從沿海城市、大城市遷移到內陸中小城市就是證明。內陸一些城市的農民工已經不用遠走他鄉(xiāng)務工,在離家不遠的城市就可以打工掙錢,甚至一些縣城也有了規(guī)模較大的企業(yè),吸納了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這種離家較近的務工模式,降低了農民工打工的生活成本,增加了他們教育子女的時間和精力。這是一件好事。筆者以為,國家在宏觀政策上應該繼續(xù)加深這種中小城市的發(fā)展模式,使得更多的農民工可以就近務工,增多對子女的教育和關愛。其次,對于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除了宏觀經濟制度調整為加大中小城市資源配置,方便農民工務工、教育子女之外,企業(yè)加強農民工自身素質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要想將子女教育好,則必須讓其父母具有較高的素質,具有適應現代社會的素質。如此,才能保證農民工將子女教育好。當前,企業(yè)的行動邏輯更多的是如何增加其利益,而對農民工的自身素質關注較少,這不得不說是企業(yè)的社會責任不足。一些企業(yè)盡管給予了所謂較高的經濟報酬,但卻把工人當做機器一般使用,導致工人的生活非常壓抑,近年來打工者跳樓事件屢有報道。這無疑是企業(yè)純粹經濟邏輯的結果。筆者以為,企業(yè)不僅要獲得高額的經濟回報,更要承擔起促進社會健康發(fā)展的責任,其中對工人的人性化管理,提升工人的素質也應成為工作的一部分。如果真能讓農民工在企業(yè)中受到現代文化的教育,將他們培育為現代社會合格的公民,那么,他們對子女的教育質量也勢必會得到提升。[6]再次,加強社會工作者對農民工家庭教育的幫扶與干預,也是解決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的良好方法。當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出現問題時,社會工作者如果能夠進入到其家庭,給予一些必要而又切實可行的方法,那將對他們是莫大的幫助。具體而言,第一,向父母提供教育方法上的指導,例如一些擁有教育學知識的社工可以介紹一些教育子女的方法。第二,向問題少年提供心理干預。當一些孩子出現心理問題時,這時候不是父母僅僅通過關愛可以解決的。而具有心理學知識的社工便可以發(fā)揮力量,對子女進行心理疏導,讓他們擺脫心理障礙和心理困擾。總之,農民工子女的教育需要整個社會給予關注,因為他們是祖國的花朵,他們的健康關系著國家的未來。
作者:韋惠惠 單位:河南大學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
第七篇:社區(qū)家庭教育內涵及功能研究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是未成年人受教育的第一學校,家庭教育的質量直接關系到未成年人的綜合素質,在教育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現代社會大環(huán)境下,時代對家庭教育提出了更多、更高層次的要求,然而,現代家庭在家庭教育上所面臨的困境不僅增添了為人父母的應對壓力,更阻礙了青少年健康成長。在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各自為政的現狀下,迫切需要一個紐帶來打破三者的尷尬格局,從而達到教育效果的最優(yōu)化,社區(qū)家庭教育便應運而生。
一、社區(qū)家庭教育的內涵
目前,國內學者對于家庭教育和社區(qū)教育的研究甚多,而對社區(qū)家庭教育的研究很少,對于有關社區(qū)家庭教育的理論研究,筆者通過使用不同關鍵詞,在不同數據庫進行了文獻查詢。通過研究其內容發(fā)現,國內相關文獻多停留在以某市為例闡述該地區(qū)社區(qū)家庭教育現狀,對社區(qū)家庭教育的定義還沒有具體的研究。國外的社區(qū)家庭教育主要分為兩個層面,一方面指社會學校對父母進行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稱職的好家長的專門化教育,即對父母開展的有關家庭教育的指導和服務;另一方面是指社會組織和公益團體對未成年人尤其是弱殘兒童進行的教育和救助[1]??梢?,社區(qū)家庭教育是社區(qū)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同體,與社區(qū)教育密切相關,與家庭教育同音共律,但它與二者又存在很大區(qū)別。首先,社區(qū)家庭教育與家庭教育的載體不同,家庭教育主要以家庭為載體,而社區(qū)家庭教育則以社區(qū)為依托,相比家庭教育而言,在實施廣度上要寬泛得多。其次,父母在社區(qū)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的定位不盡相同。《辭?!穼⒓彝ソ忉尀橛苫橐觥⒀壔蚴震B(yǎng)而產生的親屬間的共同生活組織。在這個共同的生活組織里產生的相互之間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正如力的作用是相互一樣,家庭教育本身也是相互的,父母在對子女進行教育的同時,父母自身也受到教育。社區(qū)家庭教育的主體則以第三方形式展現,目前我國的社區(qū)家庭教育主要由社區(qū)居民委員會承擔,部分由社會教育機構參與,父母則變成了純粹的受教育對象。廣義上的社區(qū)教育可以追溯到人類社會的產生,如原始社會的燧人氏鉆燧取火,教民熟食;神農始作耒耜,教民耕種都是社區(qū)教育,只是這種社區(qū)教育帶有一定的自發(fā)性和無組織性。現代社區(qū)教育則以全民學習、終身學習和學習型社會為基本標志,其教育對象涵蓋了社會各個階層,并根據不同社會層次的不同社會需求,形成了不同教育模式和教育內容的社區(qū)教育。社區(qū)教育一般以整個社區(qū)居民為教育對象,如給居民創(chuàng)造良好的娛樂環(huán)境以豐富居民業(yè)余生活、為居民創(chuàng)造良好的職業(yè)培訓以提高就業(yè)率等。當現代社會問題更多反映在家庭教育上時,社區(qū)家庭教育便從社區(qū)教育中分流出來,作為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獨立發(fā)展。不管是社區(qū)教育,還是社區(qū)家庭教育,都無疑對我國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和諧社會的構建產生深遠而積極影響。綜上所述,根據我國家庭和社區(qū)實際情況,筆者將社區(qū)家庭教育定義為:在社會大環(huán)境的支持系統(tǒng)中,社區(qū)管理者通過各種組織形式的社區(qū)工作和社會服務對家長和未成年人開展的一種新型教育。
二、社區(qū)家庭教育的功能
教育的功能即教育所具有的作用和影響。社區(qū)家庭教育作為時代背景下應運而生的符合現代教育標準的新型教育,不管是在微觀個體上,還是在宏觀整體上,都具有多重功能。
(一)優(yōu)化功能
第一,社區(qū)家庭教育是提升家長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中國的傳統(tǒng)教育和傳統(tǒng)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桎梏了家長的教育思維。長期以來,家長總是把“自我理想”教育和對孩子的理想教育混為一體,不僅把自己認為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追求灌輸給孩子,還把自己在成長經歷中的遺憾和沒有實現的理想抱負強加在孩子身上,以滿足自身的成就感。很多家長過分關注分數,盲目攀比,忽略了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這些不當的教育方式讓家長在教育子女的問題上備感無所適從。社區(qū)家庭教育的目的在于為家長提供科學的育兒方式,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更好地指導孩子,發(fā)揮家庭的教育功能。因此,開展社區(qū)家庭教育可以促使家長提高自身的素質,反思自己現有的教育方式,更新家長教育觀念,提高家長教育子女能力。第二,社區(qū)家庭教育是促進未成年人身心發(fā)展的有效手段。除學校以外,社區(qū)是青少年接觸最多的社會場所,他們探索新知,休閑娛樂,健康鍛煉以及社交學習等活動很大一部分都是在社區(qū)中完成的。當今社會青少年中獨生子女越來越多,父母大多工作比較忙,很多都是跟著祖輩一起生活,監(jiān)護人不當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環(huán)境給青少年的身心發(fā)展帶來很多負面影響。因此,教育他們合理安排好在學校之外的時間,引導他們開展健康有益的校外活動,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等成為社區(qū)家庭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第三,社區(qū)家庭教育是增強社區(qū)工作者職業(yè)技能的必要方法。社區(qū)工作者是社區(qū)家庭教育的中堅力量,是社區(qū)家庭教育的貫徹者和執(zhí)行者,是辦好社區(qū)家庭教育的重要保證。社區(qū)工作者尤其是社區(qū)教育工作者的素質高低,直接決定了社區(qū)家庭教育工作效率的高低。因此,從事社區(qū)家庭教育工作,對社區(qū)工作者來說既是服務群體、服務大眾的任務,又是挑戰(zhàn)自我、提升自我的機會。開展社區(qū)家庭教育有利于提高社區(qū)工作者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有利于提升社區(qū)工作者的身心發(fā)展水平,有利于塑造高職業(yè)道德、高工作能力、高知識水平的綜合型社區(qū)管理人才,有利于引導社區(qū)管理者進行正確的角色定位和角色融入,在充分發(fā)揮他們才能的基礎上也大大提高了社區(qū)管理部門的辦事效率。
(二)協(xié)調功能
第一,協(xié)調親子關系以提升家庭教育質量。家庭是子女成長的第一驛站,親子關系是子女人生中的第一人際關系,對于兒童和青少年的認知、情感及人格各方面都有極其重要的影響。長期以來,我國的家庭教育總是樹立家長的絕對權威,孩子只能順從,直接導致了親子矛盾和親子沖突,令不少家長陷入教育困境[2]。在社會大轉型時期,家庭作為社會的基本單位正面臨著巨大的時代變化。社會問題或多或少地影響著孩子成長,如單親家庭和留守兒童越來越多;父母追名逐利的行為導致子女的價值觀偏頗;祖輩帶孩子致使孩子驕縱無理,形成了性格缺陷等。這些不良的家庭教育現狀需要一個科學合理的導航幫助其矯正。社區(qū)家庭教育正是在終身學習理念的指引下,改變以往單向、權威的家庭教育模式,將未成年人的家庭打造成一個不受世俗影響的成長樂園,使家長與子女之間建立起民主、平等、互動的親子關系,這是時代的要求也是解決現實問題的出路。第二,協(xié)調社區(qū)人際關系以提升社區(qū)管理水平。隨著城鎮(zhèn)化建設進程的加快,許多農村村委會向城市社區(qū)轉化,但城市化的衡量標準不應該只是關注這種簡單的轉化,應更多的關注轉化后的社區(qū)管理和發(fā)展問題。據筆者訪談發(fā)現,從目前的社區(qū)管理模式來看,居民與社區(qū)工作者交流極少,只有涉及到“戶口”、“生育”等行政問題需要履行行政手續(xù)的時候,居民才與社區(qū)管理組織有部分接觸??梢?,居民在社區(qū)治理中的參與度低,故而對社區(qū)治理的滿意度也不高,這從根本上都歸因于社區(qū)管理組織沒有解決居民切實問題。家庭教育問題作為一個普遍現象真實存在于幾乎每個家庭,社區(qū)家庭教育的產生和發(fā)展又能實實在在為居民解決困擾他們的難題,這無疑是協(xié)調居民與社區(qū)管理組織關系的最佳契機,通過在社會工作和社會服務中增強居民與社區(qū)管理者的互動,社區(qū)工作者能了解到居民的各種意愿,居民又能對社區(qū)管理組織的職能和作用有更深刻理解,在良好的交流與溝通中,既完善了社區(qū)管理組織職能,又提高了居民家庭生活質量,起到了互利互惠的雙贏效果。第三,協(xié)調社區(qū)工作者之間的關系以優(yōu)化社區(qū)管理。社區(qū)管理組織內部成員之間的關系也是實現和保障社區(qū)有序、有效轉化的重要內容。目前,社區(qū)居委會在自治實踐中對自己角色認知不明顯,很多工作者在自我角色定位中都出現角色沖突、角色混亂甚至自我職能異化[3]。通俗講,當前社區(qū)該怎么管,管成什么樣,用什么策略管,哪塊兒具體誰來管,管理部門沒有明確方向和規(guī)劃。很多社區(qū)的管理模式還沉浸在“官-民”的傳統(tǒng)模式里,扮演著“道德和制度的絕對權威者”,作為一個準行政組織,他們一味地機械接收上級行政部門的命令和指示,繼而盲目執(zhí)行。事實上,這種管理模式早已不能適應當代社會和當代教育需要,社區(qū)家庭教育迫切需要一種“自下而上”的自治型社區(qū)管理模式,讓社區(qū)工作者能在群眾呼聲中有目標、有方向的進行社區(qū)服務和社會工作,根據物盡其用、人盡其能的原則,使每個社會工作者都能充分發(fā)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在自身工作崗位上運用自身才能做有價值工作,這便推動了社區(qū)工作者內部職能細化與分流,優(yōu)化了社區(qū)管理結構。
(三)整合功能
第一,整合教育資源以實現教育功能的最優(yōu)化。一方面,社區(qū)家庭教育將家庭教育的教育內容以一種科學合理系統(tǒng)化的形式呈現出來,使得家庭教育有理可循。社區(qū)家庭教育方案的推動包括對未成年人進行心理健康和科學文化教育,對為人父母者開展育兒知識和保教能力教育,對為人祖父母者提供祖孫相處之道的經驗交流,等等。這些方案的實行既可以達到提高家庭教育的預期效果,又能夠促進社區(qū)家庭教育課程的體系化建設。另一方面,通過社區(qū)為依托發(fā)展家庭教育方式,又無形中將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乃至社會教育整合到一起,使教育成為有利于各方發(fā)展的大系統(tǒng)[4]。不管是小學初中還是高中,子女教育和成長問題占據著家庭教育重要地位。親子溝通對于家庭的重要性不亞于親師溝通對于學校。但無論是親子溝通還是親師溝通,都離不開家長、學校和老師的積極溝通與配合。社區(qū)家庭教育恰到好處地滿足了家庭教育的需要,補充了學校教育不足,促使公共教育資源為社區(qū)家庭所共享,創(chuàng)造出最有價值的教育資源。第二,整合社區(qū)資源以構建和諧家庭、和諧社區(qū)乃至和諧社會。整合與優(yōu)化社區(qū)資源是社區(qū)家庭教育的重要保障,以多元視角,充分發(fā)掘社區(qū)資源功能,既為社區(qū)家庭教育服務,又服務了社會本身。首先,構建社區(qū)家庭教育相關法律體系,完善有關社區(qū)家庭教育的制度法規(guī),既能讓社區(qū)家庭教育有法可依,又能讓社區(qū)生活有制度可言,促進社會治安。其次,在對社區(qū)家庭教育的經費投入中,也能完善相關社區(qū)服務設施,提高社區(qū)硬件設施質量,從而創(chuàng)造美好社區(qū)家園,為社區(qū)居民服務。再次,塑造一批高素質的干部隊伍,保障家長和子女學習的基本人權,既優(yōu)化了人力資源,提高了社會水平,又體現了人文關懷,促進了社會公平,為構建和諧家庭、和諧社區(qū)、和諧社會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綜上所述,社區(qū)家庭教育既順應了時展的要求,又滿足了教育發(fā)展的需要,對參與者自身,參與者之間的相互關系乃至整個社會都意義重大。
作者:譚慧娟 彭先桃 單位:長江大學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