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學生心理健康管理路徑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基于公共管理視域的角度,通過在大量分析研究關于大學生心理問題研究文獻的基礎上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問題進行思考和分析,并針對目前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最后得出,只有充分發(fā)揮學校、社會和家庭的合力,并通過大學生的自我的心理管理,最終戰(zhàn)勝大學生的心理問題。
關鍵詞:公共管理視域;大學生;心理健康管理
大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問題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受到了各界的普遍關注和研究。然而,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管理相關的研究,由于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在研究方法、研究結果應用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尤其是在心理健康管理實踐缺乏預期的成果。本文試從學校教育、社會引導、家庭關懷等方面入手,對開展大學生心理問題管理教育引導進行探索和思考。
(一)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管理現狀
經過幾十年的探索和實踐,截至到目前為止,我國高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管理工作有了一定的進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研究中還存在諸多不足:心理健康管理的內涵界定不統(tǒng)一;心理健康管理缺乏系統(tǒng)化的體系;理論層面研究相對薄弱;實踐應用層面缺乏實效性等。從公共管理視域的角度探討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管理處于探索階段。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管理的現狀主要涉及到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管理內容、措施、機制、人員、理論、目標及監(jiān)督管理等方面,對于管理理論、管理目標及監(jiān)督管理的研究缺乏全面性和系統(tǒng)性,研究大多是微觀的,僅僅是對淺層次的分析,缺少宏觀性、前瞻性和深入分析。大學生心理健康監(jiān)督管理工作缺乏科學化和系統(tǒng)性。從管理學角度來講,要全面發(fā)揮大學生心理健康管理體系對大學生的心理問題的有效管理,發(fā)揮其預防、矯正和發(fā)展的功能,就要整理、合并大學生心理健康管理的方法和途徑,合理構建大學生心理健康組織管理機制,促使大學生心理健康管理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不僅能彼此分工,且能密切關聯(lián),協(xié)調合作。從社會管理和監(jiān)督的角度而言,我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管理缺少行之有效的監(jiān)督和評估。目前的大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沒有形成定期檢查和科學的督導模式,更缺乏實質性的評估,使得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浮于表面,收效較小。而且,很多社會上的大學生心理健康咨詢等方面的服務機構由于其功能設施簡單,加之缺乏專業(yè)的、穩(wěn)定的人才隊伍,其功能也不被社會的認可。由此可見,如要有效解決這些問題,一方面需要完善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管理體系,并且逐步建立相應的大學生心理健康督導制度,進行校級之間的交流活動。另一方面,要加強對各級心理健康管理機構的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yǎng),并進一步加強對其相關的評價和監(jiān)督機制。以此達成心理健康管理的內外和諧一致、互為補充、相互促進的管理體系。
(二)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存在的問題
第一,管理體制流于形式。我國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體質管理的建設缺乏足夠的重視,其自身發(fā)展也不平衡,大學生初入校園,對于大學生活并不能完全適應,另外,學習和生活方式都將與高中階段不一樣,一些適應能力差的學生遇到困難時就會產生焦躁、壓抑和郁悶等癥狀?;谶@種狀況,學校的心理健康管理基本上采取“就癥狀解決問題”的方式,缺乏系統(tǒng)性和靈活性;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管理主要以柔性管理為主,管理松散,工作時被動且缺乏嚴謹性,管理機構很難達成其功能;大學生心理健康管理的監(jiān)督力度不夠,導致高校心理健康管理機構的工作處于形式化狀態(tài),只是象征性地針對大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行非正式的調查,匯總出一份學校心理評估報告給上級主管部分,事實上卻并沒有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進行深入調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引導措施;社會上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存在很多的認識誤區(qū)。這些現象成為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管理成效的羈絆。第二,缺乏專業(yè)的管理人才隊伍。目前,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管理隊伍中人數較少,且年齡趨于年輕化、不穩(wěn)定,心理健康管理人員的專業(yè)素養(yǎng)不強。具體而言,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管理機構的成員設置數量較少,其管理模式主要包括校外心理顧問、心理咨詢中心,以及心理關愛站、心理輔導機構等,這些心理職能部門的隊伍規(guī)模卻較小,相對于發(fā)達國家而言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比如,在美國大學校園,心理咨詢師與大學生的比例為1:476,我國指導性的建議比例是1:4000,由此可見,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管理人員嚴重匱乏。此外,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從業(yè)人員年齡偏于年輕化,其經驗比較欠缺,專業(yè)素養(yǎng)也相對較低,而且,從業(yè)人員對于職業(yè)的認同感不強,缺乏榮譽感和成就感,導致穩(wěn)定性較低,離職率較高。第三,學校管理與社會工作環(huán)境銜接不足。人們心理的形成和發(fā)展受到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較大,社會屬于一個系統(tǒng),具備宏觀環(huán)境和經濟、政治、文化、地理環(huán)境等,這些因素對于大學生心理狀態(tài)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大學新生入學后從一個熟悉的環(huán)境轉移到另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之中,畢業(yè)生又將從這個熟悉的環(huán)境轉入另一個陌生的職場環(huán)境中。這種環(huán)境的變遷隨時隨地地影響著大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大學生成長的過程是一個逐漸社會化的過程,通過社會化,大學生要獲得在社會中進行正常生活和工作所必需的價值觀念和社會所贊許的行為方式,在這個過程中,大學生需要不斷調整、豐富和完善自己的心態(tài),并達到社會化的標準要求。同時,當前國際競爭越來越激烈,我國的政治經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多元價值觀的并存加快了社會化的進程?;谶@種背景,大學生在離開校園后,就需要立即去適應社會,這個時候,也是大學生心理健康出現問題最多的時候,所以,該階段,大學生需要將心理狀態(tài)調整至最佳狀態(tài),從而避免各種心理障礙的出現。而現階段,我國高校與社會環(huán)境缺乏良好的過渡和銜接。為大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干擾.
(三)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管理的對策途徑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管理的結果既影響到大學生個人的成長與成才,也關系到社會的發(fā)展,所以,大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也將成為相關心理健康管理機構的重點,只有尋找到科學、合理的心理健康管理對策途徑,才能培養(yǎng)出適應我國社會不斷發(fā)展的新世紀高素質人才。
1.以學校教育為引導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管理的基礎保障。大學生階段正處于人生的黃金階段,在這個時期,大學生不僅要接受新的文化知識、專業(yè)知識,而且要面臨獨立人格的養(yǎng)成,為成為一個社會人奠定基礎。在大學校園里,引導和教育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責任將由學校承擔。首先,大學老師需要對大學生進行正確的心理教育和引導。雖然大學教育和高中教育有著很大的差異,但是大學生與高中生的差別并不是一下子就拉開的。尤其是高三到大一的轉型,也就是幾個月的時間。因此,對于大一新生來說,幫助他們度過遠離家庭的適應期,幫助他們從一開始就與同學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對于避免心理問題發(fā)生有著重要的意義。第二,大學階段將是大學生知識獲取、能力提升、性格養(yǎng)成的重要階段,同時,這一時期,大學生也將面臨著同社會的接觸,并在人際交往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能力的問題。因此,大學在安排學生學習生活的時候,可以多組織一些互動活動,這些活動一方面可以是校內的文藝匯演、社團活動,也可以走出校園,與社會對接,例如開展各種志愿者活動或者公益活動,目的只有一個,讓學生原本枯燥乏味的生活變得豐富起來,讓他們在交流、溝通的過程中,學會坦然面對社會和生活。第三,在學校課程設置上,可以開設心理咨、心理問題診斷等課程,引導學生在學習中自我反觀、自我調節(jié)。第四,挑選優(yōu)秀的學生干部。學生干部跟大學生朝夕相處,對于同學的狀況耳熟能詳,選好了班干部就意味著在大學生中多了知心人,學生干部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問題的介入將取得良好的效果。另外,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很多誘因也是來自大學生活,比如不善交際導致的人際關系緊張;家庭條件困難,引發(fā)的自卑;學習成績不夠理想,形成的焦慮以及失戀帶來的失落等等。如果能夠從學生干部里面培養(yǎng)幾個“知心姐姐”、“知心哥哥”,引導同學間相互交流,及時幫助化解情緒壓力,在平等交流中、在理解性的勸說中,許多情緒性的很郁結容易得到化解。第五,正確引導學生正視自身心理健康問題,不要回避就醫(yī)。一方面,學校要設立心理咨詢室,在為學生做好高度保密的情況下,引導學生走出心理陰影,另一方面,也要樹立心理疾病也是人體疾病的一個方面,沒有什么不可見人的,在積極接受醫(yī)生治療。
2.以社會為引導作為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基礎保障。我國社會的轉型發(fā)展,極大地挑戰(zhàn)著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和大學生心理健康管理。當前,大學生所承受的一些心理上的困擾成為其成長過程中必須面對的問題,比如,面對不良的社會風氣、日益嚴峻的就業(yè)壓力、面對貧困的家境等問題,大學生往往會出現心理落差和心理失衡。因此,如何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如何引導大學生理性認識復雜的社會生活,對于大學生心理問題教育引導也有著重要的意義。第一,需要建立良好的社會支持體系對大學生心理健康進行正面的教育引導。通常而言,社會支持系統(tǒng)主要由親朋好友、老師及周圍其他人員組成,一旦發(fā)現大學生有心理困擾、心理問題,社會支持體系就能夠及時地幫助他們化解心中的困擾,促使他們健康的成長。比如,要灌輸主流價值觀,從正面進行宣傳教育,社會存在一些丑惡、黑暗的現象,但畢竟為數不多,社會的主流還是好的。即便是對于家庭困難的學生來說,各種貸款資助、基金救助本身就是一種社會力量的援助。正面的宣傳教育可以幫助大學生看到社會真善美的一面,激發(fā)向善、向美的意愿,可以減少因心理問題導致的犯罪現象發(fā)生。第二,凈化網絡輿論環(huán)境。缺乏監(jiān)督的信息,為了換取點擊量、關注率的獵奇信息等,都對缺乏辨別能力和成熟心智的大學生在人生的關鍵時期受到的負面影響太大。看到別人炫富,就以為生活原本可以很享受;看到別人拼爹,就抱怨自己投錯了胎等等,正是因為這種心理作祟,導致大學生學習缺乏動力,情緒焦躁。第三,社會要通過對奮斗者的認可,對拼搏者的嘉獎幫助大學生樹立勤奮進取的信心。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并不遙遠,中華民族的復新之路還任重道遠,沒有有抱負的一代學子的加入,國家的明天有何希望?引導學生正確樹立人生目標,將自身的學習生涯置于社會和國家大背景下去衡量,放下“小我”、樹立“大我”,放下情緒性的哀傷和暫時的挫折感,用明確的學習目標發(fā)展目標戰(zhàn)勝家庭背景、經濟條件帶來的困擾,培養(yǎng)積極進取的精神和遠大理想抱負。
3.以家庭為引導作為大學生心理健康管理的基礎保障。事實證明,家庭的教養(yǎng)方式對于孩子的性格發(fā)展和心理成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父母的否認、拒絕、消極和破壞性等極端教養(yǎng)方式極大地阻礙著孩子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因而,家庭一定要采取正確的教養(yǎng)方式對待孩子。第一,根據孩子的實際狀況做好引導、教育工作。如果自己的孩子獨立性差,那么家長就要多提醒、多指導;如果自己的孩子比較內向,不善于交流,那么家長就要多詢問、多鼓勵;如果自己的孩子在處理感情問題上比較愛鉆牛角尖,那么,家長就要格外關注其戀愛情況。第二,重視對孩子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教育。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禮儀、仁愛、寬厚、擔當等德行在任何時候都是一個人安生立命的基石,因此,當學生步入大學后,家庭教育中的知識文化教育能力會明顯不足,那么就尤其要注意通過具有傳統(tǒng)美德的家風、家規(guī)引導孩子樹立良好的德行。第三,父母要樹立開放的心態(tài),在社會化的背景下認識自己的孩子,進而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自我認知力和自我接納力。無論孩子曾經是否優(yōu)秀或者不夠優(yōu)秀,步入大學后,就是一個新的成長階段,父母和孩子要一起重新定位自我,既不過高評價自己,也不輕易否定自我。正確的面對挫折,理性面對苦難,相信只有奮斗的人生才是美好的,無論自己站在怎樣的背景高度,都不能放松對自我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養(yǎng)成大學生堅定的意志和良好的心智模式,使其擁有良好的心理自我調節(jié)能力,進而遠離心理問題。綜上所述,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存在是不能回避的問題,它既是學校教育要解決的重要課題,也是社會教育要面對的問題,更是家庭教育所要重視的問題。要解決大學生心理問題,就需要幾方面形成合力,加之學生的自我調適,最終為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構筑起有效屏障。
作者:張潮 單位:山西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