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微生物檢驗結果因素分析與質量控制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微生物檢驗結果因素分析與質量控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微生物檢驗結果因素分析與質量控制

【摘要】目的探討影響微生物檢驗結果因素及質量控制策略。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2020年的微生物檢驗報告515份,其中血常規(guī)檢驗報告176份,生化檢驗報告144份,霉菌、細菌培養(yǎng)報告42份,腦脊液潘氏實驗報告51份,蛋白定量報告69份,其他33份。統(tǒng)計微生物檢驗結果的準確率及誤差率、影響微生物檢驗結果的因素。結果515份微生物檢驗結果報告,準確率為85.6%、誤差率為14.4%;準確率依次為蛋白定量(88.4%)、生化檢驗(86.1%)、血常規(guī)(85.2%)、其他(84.8%)、腦脊液潘氏實驗(84.3%)、霉菌、細菌培養(yǎng)(83.3%),誤差率依次為霉菌、細菌培養(yǎng)(16.7%),腦脊液潘氏實驗(15.7%),其他(15.2%),血常規(guī)(14.8%),生化檢驗(13.9%),蛋白定量(11.6%);74份誤差結果中人員因素占比31.1%、操作規(guī)范性因素占比32.4%、標本因素占比27.0%、其他因素占比9.5%。結論分析微生物檢驗結果發(fā)現(xiàn)我院檢驗結果尚存在較多誤差率,人員因素、操作規(guī)范性及標本因素為主要因素因素,院內(nèi)應規(guī)范檢驗流程,提高檢驗人員專業(yè)水平,以促進微生物檢驗結果準確率升高。

【關鍵詞】微生物檢驗;影響因素分析;質量控制;策略,實驗性

微生物檢驗為臨床常用檢測技術,可為臨床診斷多種疾病提供重要參考數(shù)據(jù),并有助于后續(xù)治療方案的制定及預后效果的評估[1,2]。臨床病原微生物種類繁多,且體積小,使得臨床檢驗程序較為復雜,加之受檢驗人員操作技術、流程規(guī)范等多種因素影響,可導致微生物檢驗結果存在一定誤差,嚴重影響對疾病的判斷[3,4]。而微生物檢驗結果數(shù)據(jù)本身較小,略微誤差即可干擾診療方案的制定,甚至增加患者安全隱患,引起不必要的醫(yī)患糾紛。因此,只有深入分析對微生物檢驗結果的多種因素,才能針對性進行改進,以提高整體檢驗質量。鑒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影響微生物檢驗結果因素與質量控制策略,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回顧性分析我院2020年的微生物檢驗報告515份,其中血常規(guī)檢驗報告176份,生化檢驗報告144份,霉菌、細菌培養(yǎng)報告42份,腦脊液潘氏實驗報告51份,蛋白定量報告69份,其他33份。

1.2方法

統(tǒng)計分析515份微生物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并分析存在誤差的報告影響因素,可將其歸為人員因素、標本因素、操作規(guī)范性因素和其他因素。1.3觀察指標①統(tǒng)計微生物檢驗結果的準確率及誤差率;②統(tǒng)計影響微生物檢驗結果的因素。

2結果

2.1微生物檢驗結果的準確率及誤差率

515份微生物檢驗結果報告,準確率為85.6%、誤差率為14.4%;準確率依次為蛋白定量(88.4%),生化檢驗(86.1%),血常規(guī)(85.2%),其他(84.8%),腦脊液潘氏實驗(84.3%),霉菌、細菌培養(yǎng)(83.3%),見表1。

2.2影響微生物檢驗結果的因素

74份誤差結果中人員因素23份占比31.1%,操作規(guī)范性因素24份占比32.4%,標本因素20份占比27.0%,其他因素7份占比9.5%。

3討論

3.1微生物檢驗結果重要性

微生物檢驗為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其在疾病診斷中具有較高價值,可提供客觀、科學的診療依據(jù)。臨床常見微生物檢驗有血常規(guī)檢驗、生化檢驗、霉菌、細菌培養(yǎng)、腦脊液潘氏實驗、蛋白定量等,在不同疾病診斷及院內(nèi)感染控制中均具有重要意義[5,6]。而微生物檢驗的地位和作用受檢驗結果影響較大,在日常檢驗過程中每個環(huán)節(jié)均需專業(yè)醫(yī)護人員嚴格監(jiān)控及把關,對采集的標本及時黏貼標簽,保證標本正確匹配,方可從多方面提高檢驗結果的精度及準確度,更好地服務于臨床診療工作的開展。本研究中,515份微生物檢驗結果報告,準確率為85.6%、誤差率為14.4%;準確率依次為蛋白定量(88.4%),生化檢驗(86.1%),血常規(guī)(85.2%),其他(84.8%),腦脊液潘氏實驗(84.3%),霉菌、細菌培養(yǎng)(83.3%),誤差率依次為霉菌、細菌培養(yǎng)(16.7%),腦脊液潘氏實驗(15.7%),其他(15.2%),血常規(guī)(14.8%),生化檢驗(13.9%),蛋白定量(11.6%);74份誤差結果中人員因素占比31.1%、操作規(guī)范性因素占比32.4%、標本因素占比27.0%、其他因素占比9.5%;提示我院微生物檢驗結果尚存在較高誤差率,仍需對人員因素、操作規(guī)范性因素及標本因素等重要影響因素進行干預,以全面增強我院微生物檢驗質量,提高微生物檢驗結果準確率。

3.2微生物檢驗結果影響因素分析

3.2.1人員因素:檢驗人員是微生物檢驗工作開展的直接實施者、參與者,其專業(yè)水平與檢驗結果的準確性關系密切,只有具備專業(yè)化的技術水平,才能按生理學反應和形態(tài)學反應進行準確檢驗相關標本[7,8]。而我院影響因素中人員因素占比第二,考慮與操作人員自身水平和自動化儀器兩方面相關。首先,部分檢驗人員工作年限尚短,其工作經(jīng)驗薄弱,雖對理論知識掌握熟練,但實踐方面有所欠缺,使得檢驗結果誤差率高,且部分人員尚未認識到檢驗結果對臨床工作開展的重要性,使得工作中態(tài)度不夠端正。此外,隨著檢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多種半自動化及全自動化儀器投入臨床檢驗中,檢驗人員知識未能及時更新?lián)Q代,導致操作及判斷等方面有誤,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結果準確性。3.2.2操作規(guī)范性因素:微生物檢驗具有相對完善的流程,檢驗人員需嚴格參照流程開展檢驗工作,方可最大限度減小誤差出現(xiàn)。但臨床實際操作過程中,仍發(fā)現(xiàn)個別情況下易出現(xiàn)不規(guī)范行為,如檢驗過程中需詳細記錄相關數(shù)據(jù),包括檢驗試劑類型、檢驗時間、檢驗項目等內(nèi)容,由于部分時刻較為繁忙,時常出現(xiàn)記錄不規(guī)范情況,從而增加誤差風險。檢驗項目的不同試劑選取也不同,而試劑質量要求較高,若存在包裝不完整、細菌污染等情況,也會對檢驗結果造成影響。此外,部分人員操作存在一定不合理性,一個步驟的差錯即可影響藥敏試驗、細菌培養(yǎng)等環(huán)節(jié)準確性。3.2.3標本因素:標本是檢驗工作開展的對象,在檢驗前,均需提取檢驗標本,如血液、分泌物、尿液或糞便等,并依據(jù)不同檢查項目選取不同標本,若檢驗前標本已出現(xiàn)異常,則會不可避免地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如血液標本檢查時多需要患者禁食、禁飲,于次日清晨采集血樣,從而降低對血樣影響,但部分患者可能未遵守醫(yī)囑,故采集血液也不屬于合格標本。同時,送檢時間過長,也會對標本質量造成影響,干擾檢驗結果。此外,標本采集是否規(guī)范化、采集部位是否準確、盛裝容器是否正確均可影響標本質量。

3.3質量控制策略

3.3.1人員綜合素質提升:人員因素在檢驗結果中影響較大,考慮檢驗人員整體綜合素質能力存在一定差別,且部分醫(yī)院存在不同部門亂換現(xiàn)象,加之檢驗人員責任心、操作意識等均可影響結果準確率。院內(nèi)管理人員應將提升高檢驗人員專業(yè)理論及技能實踐操作能力作為管理重點,定期開展技能培訓工作,包括檢驗基礎知識、先進儀器使用、采集標本要求等方面,以全面提高整體專業(yè)水平,并注重強化檢驗人員責任意識,確保工作中嚴謹態(tài)度,從而最大化降低人員因素對檢驗結果的影響。3.3.2嚴格管控操作流程:規(guī)范操作流程是提高微生物檢驗質量的基礎,若能嚴格遵循操作流程將大幅降低誤差率。在質量管控下,檢驗人員需合理監(jiān)控檢測環(huán)境,包括培養(yǎng)箱、無菌實驗室、凈化室等,以防有害病菌侵入檢測環(huán)境內(nèi),干擾檢驗結果。檢驗人員需嚴格遵守相關規(guī)定,穿戴隔離服及佩戴手套,嚴格按流程開展檢驗工作。在培養(yǎng)基配置過程中,需準確標記培養(yǎng)時間,保證培養(yǎng)基上無菌落,并確保培養(yǎng)基內(nèi)pH等正常,每一步核對無誤后方可進入下一步操作環(huán)節(jié)。此外,需監(jiān)測庫存試劑質量,排除試劑對結果的干擾。3.3.3提高標本送檢規(guī)范:日常檢驗中標本的時效性對檢驗結果影響較大,若超出時效范圍,則會增加標本污染風險,影響檢驗結果準確性[9,10]。針對此項問題,檢驗人員需嚴格按照標本采集和送檢的相關規(guī)定開展工作,準確掌握標本采集的最佳方式和送檢流程,并積極溝通臨床,全面保證標本送檢合理性。其次,常見血液、尿液等標本采集時需記錄好患者基本情況,觀察標本是否符合檢驗標準,并在記錄后立即低溫保存,確保標本質量。綜上所述,微生物檢驗結果影響因素主要為人員因素、操作規(guī)范性及標本因素,臨床需全面強化檢驗人員專業(yè)技能水平,提高檢驗責任心,并確保采集標本質量,規(guī)范檢驗流程,方可提高院內(nèi)微生物檢驗準確率。

作者:朱劉丹 鄭偉偉 單位:鄭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驗科

相關熱門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