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閱讀文化論文范文

閱讀文化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閱讀文化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閱讀文化論文

第1篇:閱讀文化論文范文

詞語和句子是構成文章的重要部分。要深入理解文章的內容和中心必須通曉字詞、理解句段。這一教學任務的完成是建立在讀的基礎上的。借助電教手段提供的具體形象的視聽材料,可以提高讀的效果,將抽象的語句和具體事物相聯(lián)系,使學生耳聞其音、目觀其形、心領其義。

如教學主席的《水調歌頭·游泳》一詞時,同學覺得“極目楚天舒”的“舒”字不好理解。許多同學則理解為放眼望楚地的天空心里非常舒服,而寫詞的本意卻是放眼望去楚地的天空十分開闊。為此我制作了一幅主席橫渡萬里長江的彩色投影片,湛藍的天空,藍藍的江水,海天一色,主席邊暢游邊仰視蒼穹。有時還給學生播放配樂朗讀,使學生在自讀感知的基礎上激趣,掌握了字詞含義,讀懂句子,為本課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二、運用電教媒體,加深理解課文內容

讀固然是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但怎樣讀才能使學生真正把握作品所表現(xiàn)出的情感,特別是那些帶有濃烈感彩的詩歌,如能運用電教手段,閱讀后學生理解的效果是很理想的。

比如,的詞《沁園春·長沙》描述站在橘子洲頭所看到的景物。

為加深學生的理解,我又制作了一幅圖畫,面面有紅楓盡染的群山,有江上行駛的大小船只,有翱翔于長空的雄鷹,有自由自在在水中游泳的魚兒,好一幅生機盎然的秋景圖。再讓學生反復朗讀其中的句子“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主席發(fā)出“萬類霜天競自由”的感嘆是多么自然、精當,為了闕的“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又作了鋪墊。

再如對寓意深刻的文意,單純地讀課文,學生很難準確地把握文章主旨,如《稻草人》一文,一般學生讀此文只是注意其中熱鬧的故事,不能很好領會作者的深刻用意。于是在教授此文時,我繪制了四幅投影片:一幅“稻草人”,二幅“可憐的老婦人”,三幅“拉魚網邊上躺個病孩子的漁婦”,四幅“投江自盡的青年女子”。參看畫面,邊教學生反復讀課文,邊播放一首曲調低沉、緩慢,表現(xiàn)悲傷憎愛分明感的樂曲。許多同學產生仿佛身臨其境之感,以為自己就是劇中的人物,老婦人、漁婦、年青女子,課文讀得感情異常逼真。許多同學被文中情節(jié)感動得流下了眼淚。他們除對文中人物悲慘命運表示深刻的同情外,并能指出人物的悲慘命運是當時的黑暗社會制度造成的??梢娡ㄟ^錄音和投影手段已幫助學生深刻領悟了葉圣陶先生作品中所揭示的思想感情。

第2篇:閱讀文化論文范文

關鍵詞:新課改;中學語文閱讀教學;對話;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10)02-0091-02

近幾年,對話教學作為新課改理念倡導的一種新穎的語文活動形式已被廣泛地應用于語文閱讀教學當中,但是往往收效甚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部分就是:沒有弄清“語文閱讀對話教學”的內涵;在如何進行對話教學的認識上存在誤區(qū);對其重要性認識不到位等等。本文擬就“語文閱讀對話教學”之內涵、當前教學活動中所出現(xiàn)的種種誤區(qū)以及以后應采取的措施等問題,進行一些探討。

一、語文閱讀對話教學的內涵

要弄清楚語文閱讀對話教學的內涵,我們首先應該明確對話和對話教學的區(qū)別。

通常所指的“對話”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交談方式,即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之間的談話。但作為教育學、教學論重要范疇的“對話”,則不僅僅是指談話和書面交流,而且還指心靈的溝通。

“對話教學”在很早之前就出現(xiàn)在教學中,比如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啟發(fā)式教學,古希臘哲學家和教育家蘇格拉底的產婆術。素有“拉丁美洲杜威”之稱的巴西教育家保羅?弗萊雷說,教育具有對話性,教學應該是對話式的,而對話是有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中真正的對話應該發(fā)生在對話雙方自由探究或自發(fā)討論中,發(fā)生在對話雙方精神上真正的相互回應與相互碰撞中,發(fā)生在對話雙方認知世界的真正融合中。由此可見,對話教學是一種教師、學生、文本三者處于平等地位的教學,是教師和學生以平等、互助、合作的發(fā)方式來探討自己對文本的體驗。

歸納前人的研究,我們感到:對話與對話教學有著本質上的區(qū)別:對話是一種交流方式,不僅包括書面語,口語交際,眼神、手勢等體態(tài)語之間的交流也是對話;而對話教學,則是教師實施教學的一種媒介或方式。作為一種方式,對話教學與語感教學、審美教學是并列的?;谏鲜鲇懻?我們認為:語文閱讀對話教學,就是在閱讀教學中,本著平等、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以對話教學為手段,使教師、學生、教科書編撰者、文本之間發(fā)生多重對話,從而實現(xiàn)思想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tài)過程。

二、語文閱讀對話教學的誤區(qū)

雖然對話教學給語文閱讀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在教學實踐中,由于對語文閱讀對話教學涵義的誤解,忽略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師生和文本之間的進一步交流,導致教學效果收效甚微,甚至走向死胡同。歸納起來,我們感到,目前所進行的“語文閱讀對話教學”存在著以下的誤區(qū):

第一,“對話”就是滿堂問。近幾年,許多中學語文教師都把新課標所提倡的“對話教學”錯誤地理解為“一問一答”。課前準備一大堆的問題,課堂上連續(xù)發(fā)問,也不管是難是易,能不能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

第二,對話教學中的自主探究就是文本的無限拓展。教學活動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共同組成的活動。有的教師對新課標關于對話教學的要求理解過于片面,結果是對話嚴重地脫離文本,思想缺乏相互碰撞,演變成學生自說自話。

第三,創(chuàng)設對話情景就是少數同學的表演。語文課堂中的對話往往需要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景,這方面許多教師都努力了,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也有不盡人意的,使對對話情景的創(chuàng)設變成讓少數學生的課堂表演。表演確實精彩,絕不亞于影視作品,但是教師把原文完全拋開,只取其中的幾個情節(jié)讓學生去表演,耗時耗力,讓人啼笑皆非。

第四,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太多“偽對話”。為了使課堂教學順利地進行,很多教師采用顯性或隱形的話語來控制整個課堂。教師所用的“溫和暴力”純屬虛假對話,嚴重地禁錮了學生的思維的發(fā)展,使對話教學流于形式。

三、進行語文閱讀對話教學的策略

在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建構主義的教學理論被廣泛地應用于教學當中,為扭轉語文閱讀對話教學所面臨的困境,很多專家學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在此,筆者認為,雖然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對話教學順利開展所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是教師作為引導者,不僅是教育實踐活動中教的主體,推動教育活動的原動力,而且也是教學活動的主要教育影響源,他在學生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作用也是不能忽視的,那么作為一名新型的語文教師,應該如何進行教學呢?

第一,師生真正地平等。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育活動順利進行和教育目標完成的基本保證,教師在師生關系建立與發(fā)展中起到了主導作用,美國教育學家布魯納說過:“教師的工作,主要的不是向學生提供一個讓人模范的典型,更重要的是他能夠成為學生心中的對話人之一?!苯處熞胝嬲蔀閷W生心中的對話人,必須擯棄傳統(tǒng)的問答式和不經過師生心靈交流的對話方式,要以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為基礎,強調學習主體自身認知結構的主動構建,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對文本進行理解和交流,從而溝通心靈和情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引導者,對每一位學生都要一視同仁,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到對話交流中去,而不是使一小部分成績好的學生成為對話的“主角”,絕大部分學生成為對話的“聽眾”,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保留他對文本的“另類見解”,及時地表揚和鼓勵,讓他們在對話教學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當然對學生的誤解進行適當的引導也是很必要的。張志公曾說:“教學應當是兩方面的事―教者和學者,“賞析”只說到一方面―“析者”,而“導讀”涉及兩方面―“導者”和“讀者。”所以師生的這種平等并不是教師與學生在教學中的作用是等量的,教師和學生都是教學中的主體,兩者缺一不可,要想使語文閱讀對話教學取得良好的效果,二者必須保持人格上的平等,進行靈魂與思想的交流。

第二,進行有效對話。在語文閱讀對話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要善于找到對話的突破口,引導學生在平等民主的氛圍進行有效對話。何謂有效對話?有效對話就是不能脫離教學目標的對話,師生進行友好互動的對話。例如鼓勵學生叫自己的名字,消除了學生對老師的敬畏之感,營造了一種友好的對話氛圍,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地對話,使對話教學在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氣氛中進行。

第三,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造閱讀對話教學的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對話興趣。成功的課堂教學不僅要使學生掌握知識,提高能力,陶冶情操,更應該給人以美的享受,教師要教得輕松,學生要學得愉快,營造的是一種和諧融洽的氣氛。在對話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各種媒介(詩歌、戲曲、電影、電視等等)來啟發(fā)學生的思維,要采取一切措施把枯燥的文字生動化、形象化,靜止的畫面動態(tài)化,把所教的知識活靈活現(xiàn)地展現(xiàn)給學生,變枯燥為有趣,實現(xiàn)形象與思維的融合,使學生享受到美的愉悅,激起對話的興趣。

第四,教師要掌握高超的教學藝術,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專業(yè)技能。教學藝術是衡量語文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尺度,因此語文閱讀對話教學開展得是否精彩,教師的教學藝術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教師要想使課堂教學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須不斷地提高自己組織課堂教學的藝術水平,只有使課堂教學的組織因素以最佳的方式組合,才能發(fā)揮課堂教學的整體功能,達到最佳的境界。

課堂教學應該是對話的,只有通過對話才能使課堂煥發(fā)生機和活力,在民主與平等,溝通與合作的對話中,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指引者,也應該具有與時俱進的精神,逐步改善教學策略,使語文閱讀對話教學擺脫目前所面臨的困境。

參考文獻:

[1]【德】雅斯貝爾斯,鄒進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91年版.

[2]騰守堯.文化的邊緣[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

[3]【巴】弗萊雷,顧建新譯.被壓迫者教育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第3篇:閱讀文化論文范文

“思維是能力的核心”。小學生在語文閱讀活動中所形成的閱讀能力,集中表現(xiàn)在敏捷性、靈活性、深刻性、獨創(chuàng)性四種思維品質中。由于思維深刻性品質在培養(yǎng)上存在突變期,又是思維品質的基礎,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抓住學生思維品質深刻性的培養(yǎng),是提高閱讀能力的突破口,也是“四、四式”模式構建的理論前提。

二、目標

該模式旨在教師指導下,通過小學生獨立的閱讀過程來發(fā)展思維能力,尤其是思維深刻性品質,掌握自能閱讀的方法。

三、結構序列

1、表意理解階段:粗讀感知模仿訓練。強調教師范讀與學生仿讀及有要求的默讀。用電教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激感,調動思維。

2、內涵理解階段:細讀生疑變式訓練。要求學生在默讀或朗讀中不斷生疑,開展討論。用電教媒體突破教學重難點。

3、整體理解階段:評讀概括綜合訓練。指導學生邊讀邊議,邊議邊聽,邊聽邊評。概括全文中心。用電教媒體培養(yǎng)思維的抽象和概括能力。

4、創(chuàng)新理解階段:點讀拓思引申訓練。挖掘可發(fā)散思維點或在有爭議處引導學生拓寬思路,產生新意。用電教媒體引導學生定向思維、逆向思維、求異思維,把握文章整體,深入理解內容。

“四讀”和“四練”構成了閱讀教學課程,故稱“四、四式”閱讀電化教學模式。

四、實現(xiàn)條件

1、該模式適用于小學中高年級的語文閱讀學習。2、教師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3、教師需事先設計有一定深度和指導意義的問題,并鼓勵學生在閱讀中質疑。4借助電教媒體的直觀性和形象性。

5、師生處于協(xié)作關系。

五、特點

1、該模式對學生的閱讀明確提出了內涵、整體、創(chuàng)新三種較高的理解水平作為學習和教學目標,教師指向明確,學生的學習構成梯度。

2、該模式強調電教媒體對學生思維培養(yǎng)的作用。

第4篇:閱讀文化論文范文

【關鍵詞】小學語文 個性化 教學

在教學領域中,個性化閱讀一直是眾多教育界人士研究探討的重要課題,有學者認為個性化閱讀不僅僅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一種教學方式,同樣也不是一種單純的教學模式,實際上它被認為是一種教育教學的理念,它是在語文教學活動中以閱讀為介質反應個性化教育觀念的一種教學方法,從某種意義來說是它既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意識、主體行為。又展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能力。在個性化閱讀教學的理念下,教師在充分弘揚學生的自我意識過程中,也在不斷延伸學生的學習時間及空間,將二者合理化安排、調整,充分尊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自我想象力,以此鼓勵學生個性的差異性與眾多不同的解讀意義,并引導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課堂教學活動與學習,自主發(fā)現(xiàn)、創(chuàng)建文本的意義,更好的加深文本情感的認識與領悟。以此來達到學生語言及精神的共同進步與發(fā)展??梢哉f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實施將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新鮮血液與原動力。

一、個性化閱讀教學對語言學習的作用

就語言學習的方面而言,個性化閱讀教學有利用幫助學生領悟、累積、感受、運用語言,借此來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語言的時候從中認識其深刻的道理、領會它所描寫人物的思想情感、領悟其體現(xiàn)的精髓,同時在此學習過程中不斷的積累語感,并且學著如何正確運用。有學者認為現(xiàn)代的閱讀理論展現(xiàn)的是閱讀者高度的個性化心智活動,閱讀需要憑借著個人的情感基礎、生活經驗、語文積淀來喚醒自我直覺意識,對文章做個性化理解閱讀,重新構建一個新的文本。這樣對每個學生而言,因為個人的生活、學習經歷不同使得他們的經驗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每個學生將在自己的經驗背景下,帶著自己的風格和個性來閱讀,及時針對同樣的一個詞語,同一個句子,往往也會有各不相同的理解和領悟。所以抓住關鍵語言點,使學生深入領悟理解,在個性理解的前提下組織有效的交流討論將各自的理解都展現(xiàn)出來,并能夠整理成為全面、準確、深刻的理解語言,這才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工作。

如何使用語言是我們語言學習的終極目標,個性化閱讀教學的目的是在理解語言、感受語言的前提下讓學生能夠運用文本語言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語言水平。教師要通過鉆研教材,以教學目的為中心,抓住語言使用的關鍵點,在語言運用的過程中強化對文本內容意義的理解,拓展語言的學習運用能力,取得個性化閱讀的成績。

語感的形成是學生在廣泛閱讀的基礎上日益培養(yǎng)積累的對語言的感受能力。語感的培養(yǎng)是語言學習工作的關鍵部分,因為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對語言的感受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千差萬別。要開展個性化的閱讀教學方式,就要使學生加深對語言的感受,發(fā)揮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從而表現(xiàn)出應有的價值。

二、個性化閱讀對情感學習的作用

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個性化閱讀教學有利于學生接受情感、價值、態(tài)度觀的正向熏陶、引導及樹立。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閱讀時要投入感情、領悟感情,接受美好情感的感染和熏陶,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體會作者在寫作時的情感,從而獲得美好的情感,發(fā)展美好情感,實現(xiàn)我們閱讀的價值與目的。有經驗豐富的資深教師執(zhí)教《天鵝的故事》,在精彩授課的尾聲向學生提問:獵人以打獵為生,面對一大群天鵝,為什么放下了獵槍?對這樣一個思維容量很大的開發(fā)性題,學生需要結合對文本的全面理解與感悟才能很好的做出回答,有學生認為是獵人對這群可愛天鵝的愛心,不忍心射殺;也有人認為我們應該保護野生動物;還有人認為是獵人見天鵝的生存環(huán)境惡劣,動了惻隱之心不忍心對它們采用這樣的殘忍方式來傷害天鵝……顯而易見,這是值得倡導和表揚的與文本主人公交流的過程,這樣的交流方式使得獵人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到達了一定水平的和諧與統(tǒng)一。

三、個性化閱讀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作用

就思維訓練的作用來說,個性化閱讀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深刻性和靈活性。思維的深刻性要求不被事物的表面現(xiàn)象所蒙蔽,而是通過表面的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最關鍵、最根本的問題,借此達到對事物的深刻理解。小學生通常都因為知識積累的不足,表面現(xiàn)象儲存的東西不多,可利用的東西相對太少,因此使思維的深刻性收到局限。個性化閱讀要通過從多方面理解閱讀的觀念讓學生對文本產生各自不同的理解與感受,在通過大家的交流活動這種方式,把學生的思維向深層的意義引導,從而達到應有的教學意義。

參考文獻:

[1]鄧兆艷.如何實施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1(08).

[2]張洪斌.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初探[J].學生之友(小學版)下.2011(07).

第5篇:閱讀文化論文范文

一、概念方面的閱讀指導

在化學教材中,標題以外的黑體字一般都屬于概念性的范疇,每個概念都有它的外延和內涵兩個方面。

1.概念提出之前的敘述部分。著重引導學生利用舊知識,認識新問題,通過聯(lián)想、討論、推理來啟發(fā)學生提出問題與討論結果。

2.化學基本概念的文字閱讀。著重在引導學生進行字和詞、概念之間的區(qū)別與概念用語幾個方面的閱讀。

①化學概念中關鍵的字和詞。應引導學生字斟句酌地讀,要讓學生明白概念有它自己的嚴密性和準確性,不得任意刪改,只能深入地理解,明確其中的化學涵義,實質上是要了解概念產生的條件與要求。

②概念之間的區(qū)別。對于一些容易混淆不清的問題,可以通過閱讀內容,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學討論,加以判斷。有些概念往往羅列在一起,只有通過比較,才能加以區(qū)別和聯(lián)系,也只有對化學概念進行類比,才能加深對化學概念的認識。

③概念用語。化學教材的用語,書寫都有嚴格的要求。通過閱讀,加深對概念的認識。

二、圖形的閱讀指導

1.對于理論圖的閱讀,由于內容抽象,用圖可以使理論形象化,增強感性認識,便于理解概念。在引導學生閱讀時,著重指出與概念密切相關的部分,閱讀的注意點應隨教材內容而變化。

2.對于實驗裝置和實驗操作圖的閱讀,要引導學生閱讀以下幾個內容:(1)實驗內容;(2)實驗所需要的儀器和藥品;(3)實驗裝置圖的原理;(4)實驗要求的條件;(5)推測實驗時的正確現(xiàn)象,并回答:a、化學實驗的原理;b、實驗結論;c、對實驗中各種化學現(xiàn)象的解釋。當然,有關實驗圖的閱讀必須與實驗的操作結合起來,要把閱讀教材與觀察實驗現(xiàn)象緊密結合起來。特別是初三學生由于剛開始接觸化學,往往把描述現(xiàn)象和結論混為一談,他們往往只注意理論,而忽視實驗。要指導他們勤于觀察,提高觀察能力,特別是要使他們能迅速而敏銳地注意到有關事物的各種極不顯著,但非常重要的細節(jié)和特征。

3.對于曲線圖的閱讀,這方面多屬于一些綜合知識的應用,需要一定的知識廣度。簡單地說,就是要學會坐標的應用。在每一條曲線中橫坐標和縱坐標所代表的化學意義,同時,還要了解圖上的點、線、面的化學意義。

三、數據方面的閱讀指導

化學教材中的數據都是經過科學家們的實驗積累而得出來的。數據的引用是為了說明某一概念。因此,要在教材的閱讀中,培養(yǎng)學生從數據中分析問題,導出概念。在閱讀時,要告訴學生學會比較的方法。比較是思維的一種重要的基本過程,不經過比較就不可能分辨出事物的本質特征,就不可能確定事物的關系,也不可能區(qū)別事物的異同。在指導方法上著重比較以下幾個方面:

1.看數據的大小。

2.看數據之間有沒有內在聯(lián)系。

化學教學中還有有關表格的閱讀、化學方程式中各種條件的閱讀、實驗現(xiàn)象的描述閱讀等等。

在閱讀過程中我認為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做出簡要的標記或筆記

對重要的概念、論述以及關鍵的字、詞、句等,要學生以勾、畫、圈、點等方式做出必要的標記。或者寫出簡要的讀書筆記,以加深理解和記憶。

2.控制閱讀的時間和節(jié)奏

對每節(jié)課中閱讀所用的時間,一般安排為老師閱讀時間的1.5~2倍。在課堂上根據學生閱讀情況,特別是后進學生的閱讀速度隨機進行調整。

在閱讀時,應保持適當的速度和節(jié)奏。對內容不同、難易有別的教材,閱讀的速度和節(jié)奏,也應當有不同的要求。對易懂的內容、節(jié)奏應當明快,速度可適當加快。對抽象費解的內容、節(jié)奏則應當重緩,速度可適當放慢。

第6篇:閱讀文化論文范文

一.初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片面強調教師的主導地位。盡管新課程理念強調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然而目前,很多教師仍然以教師為主體進行教學。閱讀教學仍然是以教師的口頭講解為主,沒有給學生發(fā)表個人看法的實踐,也沒有留給學生足夠的自主學習時間。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抑制學生學習語文閱讀的積極性,無法激發(fā)學生潛能,也使得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閱讀練習,阻礙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2.教師閱讀教學意識落后。從本質上來說,閱讀是讀者通過對作品認真地閱讀、仔細地揣摩、用心地品味來了解作品的主旨,從而實現(xiàn)與作者心靈的溝通,引起共鳴。閱讀教學的本質是通過教學讓學生學會閱讀與欣賞作品,提高學生對作品的鑒賞能力,通過欣賞作品來實現(xiàn)自我完善。然而目前,大多數語文教師并沒有認識到語文閱讀的本質,他們大多只是把閱讀當成必須完成的教學任務,他們大多以考試為根本出發(fā)點和歸宿。在教學方法上,則試圖通過做閱讀練習題來提高他們對閱讀題的解題能力,多是按照課文中或者參考數以及參考答案的內容粗糙地講解。學生也主要是配合老師為主,缺少對于作品本身審美價值的探討和領悟。

二.優(yōu)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1.創(chuàng)設生動豐富的閱讀教學情境。初中生盡管閱讀能力不強,但想象力十分豐富。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適當創(chuàng)設優(yōu)美生動的教學情境,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加深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靈活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通過優(yōu)美動聽的歌曲、直觀形象的圖片、生動精彩的視頻等來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閱讀學習的情境,使學生能夠迅速融入文本所描述的情境中,引發(fā)學生強烈的情感體驗,從而讓學生與作者形成共鳴,加深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如在教學《背影》這一課時,課文的重難點在于理解文中關于父親背影的描寫。初中學生由于理解能力不強,缺乏相關的生活體驗,很難深入理解透過背影所體現(xiàn)出的父子之間的濃濃親情。為了方便學生理解,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向同學展示父親過鐵道買橘子的圖片,讓學生認真觀察并閱讀相關段落,想象并了解父親那時的體態(tài)、衣著是什么樣的,爬上月臺的那些動作又能體現(xiàn)出什么?經過教師的適當提示和點撥,學生自然能夠了解父親盡管買橘子不容易卻依然堅持去買的良苦用心,自然能夠通過背影體會到父親對兒子的愛。

2.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處于主體地位,教師應采取措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首先,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為學生積極參與其中的教學模式。如可讓學生結合閱讀課文自編、自導、自演課文中的某情景。如在講授《唐雎不辱使命》這一課時,就可讓學生結合秦王和唐雎的對話內容編為現(xiàn)代劇本,讓學生在課堂上表演。這樣教學形式就顯得生動有趣,學生的印象也比較深刻,有利于調動學生積極性,也有利于解放教師,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同時,還要鼓勵和指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通過廣泛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教師應對閱讀內容和閱讀技巧方面進行一定指導,注意選擇符合學生實際閱讀能力的讀物,保證讀物閱讀難度適中,閱讀內容生動有趣,不必局限于文學類作品。

3.指導學生多進行寫作。除了要廣泛閱讀外,教師還要指導學生多做寫作練習,以寫帶讀,以寫促讀。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指導學生學習作家的寫作技巧,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首先,要保證學生多讀多看好文章,鼓勵學生背誦一些精彩生動的語句段落。其次,則是要指導學生練筆。閱讀教學中的練筆的方式有多種,在學完閱讀課文后,可有選擇地讓學生進行續(xù)寫、擴寫、仿寫等,讓學生在閱讀反思中由接受轉向創(chuàng)新,既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能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如在學完《故鄉(xiāng)》這一課后,就可讓學生進行練筆,請學生在課上對自己的小作品進行朗讀。通過練筆,學生能夠逐漸實現(xiàn)閱讀體驗――精讀反思――寫作創(chuàng)新,通過借鑒和模仿逐漸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三.結論

第7篇:閱讀文化論文范文

一、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實施文化滲透的意義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以來,全球化趨勢下,國際間的交流越來越大地影響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因而只有熟悉自身文化,在此基礎上更多地了解其它國家的文化,才能更好地發(fā)展我國經濟,這就需要更多了解我國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人才,所以我們應該重視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文化滲透。

1、文化滲透影響著民族精神、國民素質

我們都知道,語言是依存特定文化背景而產生的,只有深入了解語言所處地的文化才能正確理解語言所要表達的深層含義。能夠全方位地幫助我們認識世界、認識自身文化,從而更加全面了解英語。能夠在高中英語課堂中,有效地滲透文化,能夠更深地理解所學語言的深層含義,能夠準確把握具體話語的潛在內涵,增進文化的了解,有助于學生對民族精神的深層體會。

2、實施文化滲透是語言教學目的的關鍵

教師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因此,通過介紹英語所在國的文化背景,讓學生對英語文化有著更深層次的了解,從而幫助學生更恰當、有效地運用語言。這就需要教師在傳授基本的詞匯和語法知識的基礎上,不斷滲透英語語言與文化之間存在的內在聯(lián)系,這種文化滲透方式可以強化學生直接理解和記憶英語,更好地完成英語的學習。教師在高中英語課堂上,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經常使用成語、諺語、典故、傳說等等,并且給學生詳細解釋來由和原委,引導學生通過透徹領悟英語所處國的文化內涵之后,通過比較與評價中西方文化,發(fā)現(xiàn)中西文化的融合與差異。在逐步改變學生的思維方式的前提下,讓學生在吸收西方文化的過程中能夠發(fā)現(xiàn)英語課堂的魅力,從而調動學生學習英語興趣和積極性,促進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

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文化滲透策略分析

1、圖式理論法

圖式理論一般被用來解釋閱讀理解的心理機制,基本上沒有直接用于文化滲透課堂之中。本文筆者提出的圖式理論法指的是,通過多姿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激活學生掌握的背景知識,不斷豐富新的文化背景知識,指導的英語課堂教學,從而達到理解的最終目的一種教學方法。

高中生已經初步具備了一定的語言知識,文化的差異會阻礙他們在閱讀過程中進一步學習新知識。所以筆者認為,以圖式理論方法給學生指導,經常使用圖式理論讓學生接觸更多國外的文化背景知識,這種方式有助于高中英語課堂閱讀教學。在一定的積累之后,越來越多的文化背景知識能夠被學生所認識,掌握,知識就會在學生大腦中形成無數個圖式,這些圖式令讀者在遇到類似的文化時起到幫助理解的作用。

2、文化滲透法

第8篇:閱讀文化論文范文

一、 精心設計討論題。

教學目標的明確,往往影響整堂課的教學效果。因此,上課前教師必須精心設計討論題:1、教師要認真?zhèn)湔n,熟悉教材,研究學生的情況,制定出適合本班實際情況的討論題。2、根據課文的教學目的、重難點,結合本單元的導讀中的訓練項目,設計相應的討論題。3、根據課后思考題設計討論題。如在《田忌賽馬》一課中,根據本單元的訓練項目,該課的重點、難點、我設計了這樣一組討論題:A、田忌和齊威王第一次怎樣賽馬的?田忌為什么輸了?B、孫臏認為田忌可以取勝的根據是什么?C、田忌和齊威王第二次又是怎樣賽馬的?D、第二次賽馬取勝的原因是什么?E、從田忌賽馬這一件事中尼受到什么啟發(fā)?上述五道討論題各體現(xiàn)了一個側重點,五道討論題綜合體現(xiàn)本單元的訓練項目“理清課文的條理”。二、自學討論。

“閱讀教學要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在閱讀教學實踐中學習獨立思考,學習怎樣讀書?!庇谑牵沂沁@樣做的:

1.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學課本。

學生邊學邊想勾畫要點;教師巡回指導,隨時了解學生的自學情況,并適當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輔導。給學生足夠的自學時間,否責自學就成為一中形式。

2.小組討論。(一般前后桌為一個小組)

討論,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討論中,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的習慣。教師注重引導,交給學習的方法。

三、鼓勵學生“創(chuàng)”讀,尊重獨特體驗。

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和感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特點和重要實踐活動。只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的語文教學,才能真正走進學、玩解讀,鼓勵學生個性解讀,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1.激活學生的閱讀審美動力。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閱讀經驗和審美經驗,積極調動,激活學生的審美動力,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新的閱讀對象,審美內容如《再見了,親人》一文,文中描繪的生活情景,離學生的生活很遠,學生很難入情入境。我在課前收集了志愿軍戰(zhàn)士舍身堵槍眼,烈火燒身紋絲不動的感人場面;

課中,已錄像形式呈現(xiàn)了志愿軍戰(zhàn)士與朝鮮人民離別時依依不舍的場景;

最后,以朝鮮人民與志愿軍的臨別贈言結課。

這樣,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習動機,使學生在體驗審美的樂趣中感知教學內容,在參與創(chuàng)造過程中拓寬審美情趣,達到“設境悟情”的目的。

2.讓學生在動態(tài)中閱讀。

在教學中,我鼓勵學生以自己的創(chuàng)意去解讀文本,生成心得感悟,獲得新的啟示。

如教學《啄木鳥和大樹》一課時,有學生說:“ 大樹拒絕啄木鳥給它治病,把啄木鳥趕跑了,這雖然不對,但啄木鳥也不應該到大樹快枯死了,都不再去看望大樹,應該做勸說工作。大樹在病重時,也許會認識到自己不對,接受啄木鳥的治療呢!”我抓住這個可貴的教學契機說:“是啊,原來的故事是有啄木鳥又一次上門勸說的,可是因為故事太長,沒有編,現(xiàn)在我們來當小編輯,把這部分編進去,怎么樣?”學生興致勃勃,續(xù)編了啄木鳥二勸大樹,三勸大樹的故事。在這種動態(tài)的閱讀中,學生既遵循文本,又超越文本,培養(yǎng)了創(chuàng)新思維。

3.讓學生在想象中閱讀。

想象是傾向于藝術真實的創(chuàng)造性思考,通過想象能體驗感悟到文本隱含的意義。因此我在教學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情感體驗,通過想象去感受作者這種對社會對人生的心理體驗。

在教學《鳥的天堂時》,當學生讀到“一只畫眉鳥飛了出來,被我們的掌聲一嚇,又飛進了葉叢,站在一根樹枝上興奮的叫著,那歌聲真好聽”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假如你就是林中那只可愛的小鳥,你能告訴大家你在唱寫什么嗎?”學生的想象翅膀展開了,有贊美家園環(huán)境舒適的,有歌唱自己生活幸福的,有發(fā)出誠摯邀請的,還有向人類發(fā)出強烈呼吁,希望人類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 這樣把握契機適時點撥,學生的思維被激活,想象豐富,真正理解了課文的內涵。

四、引導“研”讀,培養(yǎng)探究學習。

為了幫助學生準確掌握所學知識。由于學生認識能力和水平的不同,對某些問題難以理解,模模糊糊,一知半解。教師針對學生的自學討論情況,有的放肆地進行點撥和講解,把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機的結合起來。小學閱讀教學提倡改變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積極探索中萌發(fā)靈感。如學習《詹天佑》一課,我著重引導學生緊緊抓住“杰出”和“愛國”兩個詞語讓學生通覽全文,自主讀書,探究閱讀,看看從課文中的哪些語句可以感受到詹天佑的“杰出”和“愛國”,邊讀邊標出有關語句,積極討論,大膽交流,爭先恐后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體會著發(fā)現(xiàn)者的快樂,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綜合素質。

五、強化閱讀的個性化反思,指導課內閱讀向課外閱讀延伸。

逐步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能力,課內閱讀只是閱讀教學的一部分,教師更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提倡多角度的,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閱讀批判等環(huán)節(jié)。

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課外閱讀,特別是經典著作的閱讀對學生成長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是文學類的經典書籍;對在潛移默化中完善學生的人格,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形成良好的語言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所以無論采用何種教學樣式,都不能忽視學生的個人閱讀。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的分析無法代替,集體討論也無法代替。文本的學習重在感受、體驗。文質兼美的精妙,只有學習主體親身體驗,才能真正理解。

第9篇:閱讀文化論文范文

摘要:在中學語文閱讀的教學中,教師要努力營造良好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將現(xiàn)代教育技術內容整合到初中語文閱讀課堂的教學中去,把信息技術基礎能力的培養(yǎng)和初中語文閱讀課堂教學緊密結合起來,通過這種整合來實現(xiàn)教學的最優(yōu)化。

關鍵詞:信息技術 課程整合 語文閱讀教學

信息技術與中學語文閱讀課程在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等方面進行整合,將極大地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實現(xiàn)自主式學習、探索性學習、協(xié)作式學習,為語文閱讀遠程教育和終身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

一、使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是通過一定數量文質兼美的文章及書籍的閱讀,以達到全面提高學生語文閱讀素養(yǎng)、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的要求。在這樣的理念指引下,我們嘗試將網絡技術整合于語文閱讀教學中,尋求信息技術與語文閱讀學科教學的交叉點,通過一種全新的手段,突破語文閱讀閱讀教學的重、難點,讓傳統(tǒng)語文閱讀教學的精髓、現(xiàn)代語文閱讀教學的新理念和網絡技術相融,以探求一種高效、新穎的閱讀教學模式。

1、拓展閱讀內容,培養(yǎng)信息技術素養(yǎng)

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信息技術用于閱讀教學適合信息時代對閱讀的要求。多媒體和網絡信息量大、傳輸快,用來搜集信息、擴展知識、開闊視野,有著極大的優(yōu)勢。利用這一優(yōu)勢對閱讀內容作一些適當的補充,如作家生平、作品背景、課文內容涉及的相關資料等,既能讓學生在充分涉獵的基礎上自主學習,也有助于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2、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激勵主動學習

學生是閱讀教學的主體,是閱讀活動的能動參與者。讓學生在寬松和諧又產生憤悱之情和閱讀急切感的教學氛圍中主動學習、自主探究,正是閱讀教學中發(fā)揮學生主體性作用的體現(xiàn)。不可否認,傳統(tǒng)教學也能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然而現(xiàn)代信息技術支持下的閱讀教學更勝一籌。

3、豐富閱讀感受,推進創(chuàng)新發(fā)展

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力、思維力是創(chuàng)新能力的基礎。在閱讀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大大增加了學生看和聽的機會,文、圖、聲的有機結合又大大擴充了課堂信息量,實現(xiàn)課內外溝通、思維發(fā)散、能力遷移。信息技術的應用多渠道地充實了學生的閱讀感受。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從不同角度闡發(fā)、評價和質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進行自主意義建構,鍛煉和提高了自己的創(chuàng)新能力。

4、促進了課外名著研讀,深化鞏固閱讀效果

新課程標準規(guī)定了“課外閱讀推薦書目”,推薦了多部古今中外文學名著,意在課內外相結合,加強學生的語文閱讀素養(yǎng)。

二、使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了作文教學

1、創(chuàng)設情境,為寫作教學創(chuàng)建理想的環(huán)境

多媒體的運用能突破時空的限制,提供認識事物的相對完整有序的動態(tài)表現(xiàn)。既可再現(xiàn)難忘的往事,也能擴大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的生活。學生可圍繞同一主題利用多媒體展開廣泛的收集。

2、觀察訓練,激發(fā)想象能力

學生的觀察往往是無目標、無序、出于好奇,看熱鬧,或是走馬觀花。利用多媒體軟件,教師可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按照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個別到一般,由具體到抽象的認識規(guī)律,采用不同的觀察方式,有效的指導學生進行觀察,以提高學生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培養(yǎng)觀察力的關鍵是學生學會觀察的順序和方法。

3、評議批改,全面提高作文效率

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必須建立在大量的、持續(xù)的寫作實踐基礎上,而且重在修改。在計算機網絡環(huán)境下可以選擇學生中的優(yōu)秀作文或有典型錯誤的作文發(fā)送到每個學生的終端機上,供全班同學共同賞析和評議。

三、使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了口語交際教學

1、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發(fā)展口語交際能力

口語交際是觀察、聆聽、表達、合作、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等能力的綜合訓練。人們進行交際,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下進行的。也就是說,是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中,對某一內容進行交流的。在教學中,我們應以教材為根據,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與教材相關的各種交際的情景,組織口語交際活動,使交際活動熱烈、生動、活潑,使學生在具體的環(huán)境中充分展示自己交際的能力。

2、運用多媒體教學,增強口語交際的多向互動

單獨的個人是不能構成交際活動的,交際往來必須由雙方或多方才能構成。因此,口語交際課必須呈現(xiàn)多個的交際方面和多種交際往來的形式,具有活動的互動性??谡Z交際課堂上一般是教師與學生集體的交往、教師與學生個體的交往、學生與學生個體交往、學生三人以上的集體交往、小組與小組的交往等,如果我們的背景僅僅是一間教室,學生的思維、想象受到一定限制,在各種交流中就不能充分發(fā)揮。

四、使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了綜合性學習教學

課改的亮點之一是“綜合性學習”,其要求語文閱讀學科與其他學科交叉融合,重在學科內外的聯(lián)系、重在學習過程,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能較好地整合知識和能力,尤其有利于在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感受能力、綜合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組織策劃能力、互助合作的團隊精神等等。在教學研究中,有意識地注重語文閱讀新課程中的“綜合性學習”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既充分展示了現(xiàn)信息技術信息量大,操作簡單快捷,形象直觀的特點,又給語文閱讀課堂注入新的活力,讓學生在自己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提高語文閱讀素養(yǎng),更好地促進師生互動,讓語文閱讀課堂更優(yōu)質,更高效。

1、通過信息技術,使語文閱讀綜合性學習內容問題化。

根據語文閱讀綜合性學習內容特點,由教師和學生將學習內容轉化為各種形式的有價值的問題,并在網絡上呈現(xiàn)出來,為學生在課內外的探究性學習設置邏輯起點。

2、通過信息技術,將語文閱讀綜合性學習過程研究化。

學生主動地獲取由教師匯編整理并放置在網絡上的相關資料以及其它的網絡資料,在獲得基本知識之后,在課堂教學中,圍繞著相關的問題進行自我探究或集體討論,教師以平等的姿態(tài)參與和引導學生的討論,使教學過程由傳統(tǒng)的傳承型轉變?yōu)樘骄啃汀?/p>

3、通過信息技術,將語文閱讀綜合性學習結果創(chuàng)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