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中學數學教育學概論范文

中學數學教育學概論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中學數學教育學概論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學數學教育學概論

第1篇:中學數學教育學概論范文

一、“全批全改”存在的問題

初中數學作業(yè)的批改方法多采用“全批全改”。目前隨著數學改革的深入進行,以及時代對培養(yǎng)新型人才的需要,明顯地暴露出作業(yè)“全批全改”存在的問題。

1、教師花費在評改作業(yè)上的時間過多。初中數學作業(yè)天天有,學生天天做,教師天天改。如果一個教師任兩個班,每班按50人計算,每次要批改100本作業(yè);若每次留4個題,一次要批改400道題,若每本作業(yè)平均用2分鐘,就要花去3個多小時的時間。尤其是批改幾何作業(yè),還要花費更多的一些時間。再加上平時小測驗、單元測驗、班主任工作、備課……忙得團團轉。探索教學改革的時間難以保證,當然教學改革也難以付諸實施。

2、學生完全處于被動地位,素質教育下突出的特點是開發(fā)學生智力,培養(yǎng)學生能力,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可是作業(yè)的“全批全改”是在學生頭上的“緊箍咒”。使他們天天忙于按時完成作業(yè),不管對與錯。學生主動思考,自我檢查的積極性受到壓抑。

3、師生雙方獲得的信息失真度很大。學生做作業(yè),教師批改作業(yè)是課堂教學的延續(xù),是師生雙方獲得信息的重要通道。可是我們經常發(fā)現有些學生作業(yè)很不錯,但一考試成績很差,因為學生為了老師“批改”只好抄襲作業(yè),教師也只好“上當受騙”。由于時間緊,教師批改作業(yè)常用“ ”、“ ”、“ ”等簡當符號,學生由這些符號只能知道哪個題錯了,但不知道錯在哪里?得到的只是百思不解的信息。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作業(yè)的“全批全改”教師很辛苦,但束縛了教改的手腳,又束縛了學生生動活潑的學習。所以,改革數學作業(yè)批改方法應當受到應有的重視。

二、批改作業(yè)方法的幾點嘗試

布置作業(yè),批改作業(yè)不僅僅是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還是師生雙方獲得信息的重要窗口。精心設計,布置作業(yè),認真批改作業(yè)。能使師生雙方及時接受正確的信息,加快信息反饋的速度。只有師生共同配合,才能真正達到做作業(yè)和批改作業(yè)的目的,批改作業(yè)的方法應多樣化。但關鍵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把師生活動緊密結合為一個整體。為此做了以下嘗試:

1、隨堂批改作業(yè)。新課后,簡當的作業(yè)可當堂完成,采用集體討論答案,當堂集中統(tǒng)一批改。

2、小組批改作業(yè)。把不同水平的學生安排成前后兩桌,每四人組成一個小組。每次上課前5分鐘由教師提供參考答案,小組內互相批改,并把批改的情況向老師或信息小組匯報典型范例及錯題情況。

3、教師抽查和面批。教師對小組批改后的作業(yè)要進行抽查,了解作業(yè)和批改的情況,對作業(yè)中存在的明顯問題要復批或面批。

第2篇:中學數學教育學概論范文

論文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fā)展,中專數學的教學方式顯然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了。目前,中專數學教學過程中面臨著許多的問題,本文主要以中專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切入點,然后以此作為基點,提出解決的對策。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飛速的發(fā)展,我國的中等職業(yè)教育招生制度方而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從統(tǒng)招統(tǒng)分到今天的畢業(yè)生畢業(yè)后,進入人才市場,自主擇業(yè)。這樣的中等職業(yè)教育的變革方向,也使得我國的職業(yè)教育的教學模式發(fā)生了轉變。中等職業(yè)教育的主要培養(yǎng)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一方面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另一方面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只有這樣的學生畢業(yè)后才能適應市場的需要,直接進入車間和班組,具有一定理論基礎的技術人才數學作為中等職業(yè)教育理論基礎課,因此是中專教學體系轉變過程中應該抓好的重點科目。

一、制約中專數學教學改革的因素

現在由于中專教學沒有完全的適應教育改革的需求以及社會的發(fā)展,所以,目前,中專數學教學中存在許多的問題。大致歸納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僵化的教學模式;二是教學大綱以及教材的僵化;三是教學實踐脫離社會實踐。正是有這三點制約性的因素存在,因而使中專數學教學存在問題。

1 僵化的教學模式

中專數學教學目前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嚴重的脫離實際。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由我國幾十年來的教學傳統(tǒng)所決定的。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都是“教師中心”。教師是課堂的主角,學生只是課堂的參與者,學生的主要任務是聽課、做筆記,然后在課后完成作業(yè)。課堂教學在幾十年的發(fā)展中已經形成了這樣一種教學規(guī)范,正是由于這種教學規(guī)范形式的存在,使得教學成為了一種宣講,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完全的被遮蔽。中專數學教學也正是在這樣的教學思想影響下,成為了一種僵化的模式。

2 教學大綱以及教材的僵化

作為客觀因素而言,中專數學目前教學大綱的種種硬性要求成為了制約教學多樣性和豐富性的可能。教師為了使教學發(fā)揮最大的效用,也深深的知道教學形式多樣性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教學大綱的諸多條條框框的規(guī)定以及教材等因素的制約,教師也無能為力。教師所作的任何教學形式的改變都必須是在教學大綱要求之下進行的。因此盡管教師為了教學做了一些改變,但這也只是小幅度的,在體制之內的。這樣體制下的中專數學教學帶來的其實是負面的作用——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甚至教學成果也往往是事倍功半的。

3 教學實踐脫離社會實踐

作為中專生教育是不同于大學生教育的,它處于高中和大學之間的一種教育制,畢業(yè)生畢業(yè)后從事的是與實踐密切相關的行業(yè),由于大學的擴招,使得中專生的錄取分數線也在逐年的走低,這帶來的后果是生源質量的下降,也就是說,中專的整個教育層次水平在降低而作為中專數學的教學由于沒有考慮到這樣的轉變,使中專數學教學已經明顯的不適應社會的發(fā)展需要,許多的教學內容與實際所需要的知識不吻合,并且也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整體素質及其能力,因而,使得教學的內容也僅僅是一種教學而已,而無法運用到實踐上。

二、中專數學教學改革的幾點意見

中專數學教學具有難度大、內容多、課時少等特點,而生源質量又在下降,學生的學習目的也不明確,使教學的開展以及教學質量的提升都存在問題。因此,筆者在這里提出以下的幾點建議: 1 優(yōu)化中專數學教學大綱。優(yōu)化教學內容

由于各個地區(qū)的教育資源不同,因此國家不能搞全國統(tǒng)一的教學大綱,編汀統(tǒng)一的教材,讓巾專數學的教育失去靈活度。因此,作為國家的教學大綱,應該分層次制定,并且形成不同的教育模塊。每個地區(qū)都根據自己的需求,選定合適自己的教育模塊或者在教育大綱的要求下自編教材,因此,這樣的教學大綱顯得更加合理。但是各個省在修改教材的過程中必須要處理好與初中教材的銜接,要適當的增加與專業(yè)相關,并且實踐性較強的課程。但是這些課程又要考慮到學生的整體素質,降低教材的難度在做這些方面的改進中,應該盡量的保證學科的完整性。

2 改革中專數學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增強教學效果

作為現代化教學的要求,中專數學教育應該轉變傳統(tǒng)的、一言堂的教師中心論的教學模式,而是應該重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新的中專數學教學模式應該采用多元化的、現代化的教育模式。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達到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采用多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包括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是借助渚如錄像、VCD等現代化的教具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這樣既可以豐富教學資源,也可以調動學生的興趣。其次,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教師應該摒棄單一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模式,而是鼓勵學生積極地投身到數學的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組織數學競賽、數學演講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也使得數學知識變得生動有趣。使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最后,建立學習小組。學生除了在課堂上進行學習以外,還要讓大家自主的建立學習小組,然后對課上的內容進行討論,并提出自己感興趣的論題,進行學習,這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

第3篇:中學數學教育學概論范文

關鍵詞:試論課改高中數學教學做法

數學作為一門工具學科在社會經濟發(fā)展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如何處理好新課改下數學的教學,成了廣大數學教師面臨的一次重大挑戰(zhàn)。下面談談我校在這方面的幾點做法。

一、分析、研究新教材的特點

1.立足新教材

我們認為,新教材更加注重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及學習興趣。新知識的引入借助實例,不僅有助于學生認識數學的應用價值,增強應用意識,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效率。通過對新教材的研究,來改變教師腦海中原有模式,發(fā)現新問題,采取新方法、新策略,打破舊框框,找到更加合理的授課方法。立足新教材,也不完全局限于新教材,有些地方作適當的補充,如實例引入時,適當增加學生比較好理解的實例,教材跨度大的地方,我們依據學生的情況加入過渡知識,又如課本中冪函數這一節(jié),明確給出只討論a=1,2,3,,-1時的情形,而復習參考題(A)組又出現了a=的情況等等,都需要對教材做出適當處理。

2.研究新教材的編排體系

新教材的編排體系較老教材發(fā)生了一些變化,針對變化我們分析刪減及增加的原因,從而更好地把握對知識點的要求程度。由于教材本身容量大,課堂教學任務重,在盡量不增加學生的額外分擔的情況下,對要點、難點以及方法、思想做到講透、講清,使學生清楚、明白,把方法、思想掌握準。但對新教材中放在后面模塊中的有些知識,如集合的基本運算及函數定義域、值域的求解,對不等式的解法有要求,我們把不等式的解法作了調整,提前進行了講解,以便更好地進行知識的應用。

3.吃透新教材的“思考”與“探索”

新教材中的“思考”與“探索”是新、舊教材較明顯的一個區(qū)別,新教材中的“思考”與“探索”不僅有助于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同時對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現問題、探索問題、分析、歸納能力有極大的幫助,我們利用集體備課時間專門對此類問題進行深刻的探討,各抒己見,力爭在教學中盡量多地去設計“思考”與“探索”,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4.正確把握例題、習題的選取與講解

例題的講解注重規(guī)范、格式化,尤其是學生易出錯的地方,憑感覺走的地方,這些往往又是題目的關鍵外,如學生在用函數單調性定義證明函數在R上是增函數時,在作完差后,往往根據,直接得出,導致本題關鍵處出錯誤,因此,在這方面不僅要分析學生出錯的原因,又要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習慣。對習題的選擇注重針對性,偏難題不選,選能體現課本主要知識點,體現方法、思想的練習題,同時對課本中部分習題結合學生的知識結構進行適當調整,所選題一定符合學生的認知范圍。

二、轉變觀念、改進教學方法

由于新課程要體現時代性、基礎性、選擇性、多樣性的基本理念,使不同學生學習不同的數學,在數學上獲得不同的發(fā)展。因此,作為教師首先應轉變觀念,充分認識數學課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標,以及自己在課程改革中的角色和作用。不僅要做知識的傳授者,更要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為此我們在教學設計中充分考慮數學學科的本身特點,學生的心理特點??紤]到不同水平、不同興趣學生的學習需要,運用多媒體等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使學生的數學學習不只限于對概念和技能的記憶、模仿和接受,而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如教材上實習作業(yè)《函數的發(fā)展史》,我們安排有條件的同學從網上查找有關信息、資料,其他同學到閱覽室查找資料,讓學生學會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然后共同整理,對信息進行歸納整理,既培養(yǎng)了團結合作精神,又鍛煉了學生的能力。

在改進教學方法的同時,我們在教學中首先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新觀念、新思想。因為新觀念中不僅包含對事物的新認識、新思想,而且還包括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不僅在教學中重視教學學生學會,更注重教學生怎樣去學,正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方法的掌握、思想的形成才能使學生終生受益。其次,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又在解決問題中得到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下,自己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動口表達,探索未知領域,尋找客觀真理成為發(fā)現者。要讓學生自始至終地參與探索過程,以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三、學生的學法指導

1.課前要預習,提高聽課的針對性。由于高中課堂容量比初中要大的多,難度也大。因此預習中發(fā)現的難點,也就是聽課的重點。同時,對預習中遇到的沒有掌握好的舊知識,可進行補缺,以減少聽課過程中的困難,有助于提高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

2.聽課過程中做到五到:(1)耳到,即專心聽老師對新課的引入,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做好準備,聽老師提出問題以及如何引導思考和探索、如何分析、如何歸納總結,另外還要聽同學的答問,看是否對自己有啟發(fā)。(2)眼到,即聽課的同時看老師對重點、難點的板書,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看老師的表情、手勢及動作,以加深對關鍵點的印象。(3)心到,即用心思考、跟上老師的數學思路、分析老師是如何抓住重點、解決疑難的。(4)口到,即在老師的指導下,主動回答參加討論,鍛煉自己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5)手到,即在聽、看、想、說的基礎作好要點記錄,尤其是解題步驟的規(guī)范化。

3.課后做好復習與小結。包括課下及時復習、單元復習及單元小結、章節(jié)小結。

第4篇:中學數學教育學概論范文

關鍵詞 案例教學 概率統(tǒng)計 案例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不僅具備嚴密的理論性又具有廣泛的實踐性,其主要理論是通過對隨機現象的大量觀測和試驗去把握不同現象內在的規(guī)律即統(tǒng)計規(guī)律。在觀察、描述、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上與其它數學學科不同,其中眾多概念和題目通常具有很強的實際背景。因此,教學中采用案例研究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將真實的事件或專業(yè)課程中的具體問題提供給學生進行討論、分析,對加強直觀理解和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同時能培養(yǎng)學生構造和分析概率模型的能力。特別是典型案例的選取,對新課題的引入、知識的應用、學生學習情趣的激發(fā)和課堂參與力的提高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歷史背景的介紹,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

抽象性是數學的顯著特點之一,在教學中引入概率統(tǒng)計的相關歷史和發(fā)展背景,使學生在學習知識和方法的同時,了解概率統(tǒng)計發(fā)生、發(fā)展的歷史脈絡,得知概率統(tǒng)計還是一門年輕的科學,還需要不斷地發(fā)展與完善,從而激發(fā)出他們學習的興趣與熱情。例如,在講解古典概型時,介紹法國數學家帕斯卡和費爾馬從對擲骰子游戲中賭資分配的討論,開始了概率論和組合論早期的研究。又如,在泊松分布之后介紹泊松,作為著名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力學家他在各個領域都有卓越貢獻,在概率統(tǒng)計領域中,他改進了概率論的運用方法,特別是用于統(tǒng)計方面的方法,建立了描述隨機現象的一種概率分布──泊松分布。推廣了“大數定律”,并導出了在概率論與數理方程中有重要應用的泊松積分。他從法庭審判問題出發(fā)研究概率論,于1837年出版專著《關于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審判概率的研究》。

在教學過程中概括地描述概率統(tǒng)計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以及相關科學家的資料,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能擴展學生視野,了解相關概率知識、概率思想方法產生的歷史背景,體會科學家在科學研究道路上的艱辛,培養(yǎng)學生勇于發(fā)現問題、克服困難的信念。

2典型案例的選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概率統(tǒng)計是一門應用十分廣泛的學科,與日常生活、科學研究、工農業(yè)生產都有著緊密的聯系。在教學中選擇典型、趣味性較強的例子,不僅能讓學生理解抽象的概率公式,更能極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例如,校園中順豐快遞車每日運載100件包裹,每件包裹的重量是獨立的隨機變量,且是在0.2kg至5kg之間的均勻分布。那么這100件包裹總重量超過300kg的概率是多少?

如果直接計算總重量的分布,從而計算該概率是不容易的,但是在介紹了中心極限定理后,可以很容易計算出來。中心極限定理不僅在理論上,而且在實踐中也非常重要。從應用的角度,利用該定理可以不必考慮隨機變量的具體分布,避免分布列和概率密度函數的繁瑣計算,而只需要均值、方差的信息和標準正態(tài)分布表即可。該例題與學生的生活經歷密切相關,而且其解題思想方法正是中心極限定理的應用,讓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都蘊含了概率的思想。

又如,正態(tài)隨機變量在概率論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物理、工程、統(tǒng)計學中都有廣泛運用,因此,結合專業(yè)特點,可以介紹信號處理和通信工程中的典型例子:信號處理。假設某個傳輸信號為X,記X=1或X=-1。 由于通信技術誤差,在接收端得到的是加有噪聲的信號,設噪聲N是一個正態(tài)隨機變量,均值為 =0,方差為 2。如果收到的混有噪聲的信號大于0,則判斷信號X=1,如果收到的混有噪聲的信號小于0,則判斷信號X=-1。問這種判斷方法的誤差有多大通過這種具有較強專業(yè)特點的案例,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他們的課堂參與力,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

3案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案例教學對促進學生感受知識的產生、發(fā)展和應用有較大的作用,但在實際教學中存在一定的問題。首先,案例的選取,這也是案例教學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一般情況下,案例必須具有典型性,但往往又缺乏了新意和吸引力。因此,在案例的選擇和編排上如何進行取舍和改編是一個難點,對任課教師也是一個巨大挑戰(zhàn)。其次,由于《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作為基礎課面對的都是大二學生,多數學生還沒真正接觸專業(yè)課的學習,教學中面對專業(yè)性較強的案例,學生多數情況下不能理解甚至完全不懂實例的基本原理,答非所問,最終導致浪費大量時間解釋例子,而忽略了案例的本質作用,有舍本求末之狀。最后,由于數學課教師基本都是學習數學理論,在實際應用方面有很大的不足,在案例分析方面有所欠缺,分析不夠深入全面。對于某些專業(yè)性較強的案例也無法駕馭,因此在教學中無法真正展現案例教學的精彩。因此,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綜合能力,加強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增強實際能力。

案例教學作為一種以應用為目的的動態(tài)教學模式,對學生感受知識的產生、發(fā)展和應用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創(chuàng)新問題上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因此,案例教學在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教育中有其重要意義。但案例教學在數學課程中的應用還處于初級階段,還需要更多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豐富。

基金項目:湖北汽車工業(yè)學院高教研究項目(201321y):工科數學案例教學的探索與研究。

第5篇:中學數學教育學概論范文

【論文摘要】教師要善于在數學教學中聯系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挖掘數學知識的生活內涵,并結合課堂教學內容,讓大社會、大生活融于課堂,為學生的成長、教學服務。本文從新課改視角下對陶行知教育理論在小學數學生活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 

 

陶行知先生說過:“生活即教育?!鄙畋旧砭褪且粋€巨大的數學課堂,學習應是學生自己的生活實踐活動。因此,小學數學教育應真正地回歸到學生的生活中去,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同時,學生在學習和實踐中能不斷地提升自身的數學素養(yǎng)。 

一、讓數學教學走進生活之源 

1.教學情境生活化。教學中,我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進而引出數學問題。 通過學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卡通人物——丁當貓的引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研究問題的興趣。接著提問:“你們組在丁當貓的哪面?”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解決生活化的問題,使他們通過自主探索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四個方向。這樣,創(chuàng)造開放式、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課堂成為學生的樂園,讓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更能使其感受到數學的魅力所在。 

2.數學問題生活化。數學教學應聯系學生生活,注重現實體驗,建立以解決問題為中心、師生教學相長的互動關系模式。 如在教學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第一冊“統(tǒng)計”后,我設計“到校園里統(tǒng)計”的開放式活動課:我把課堂搬到大自然中去,讓學生在校園里任意地統(tǒng)計某種物體的數量,再把統(tǒng)計結果與同學交流、分享。 學生的眼界真是開闊,有的統(tǒng)計香樟樹的棵數,有的統(tǒng)計石凳的數量,有的統(tǒng)計花壇的個數……同時,我及時給予他們評價鼓勵,進一步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熱情。這樣,從學生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入手,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到熟悉、親切、真實,拉近了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距離,使學生以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同時,學生有了更多講、練、議的機會,從而積極思考,全身心投入,興趣盎然,發(fā)展了思維的廣闊性、深刻性。 

3.練習設計生活化。學生學會了數學知識,卻不會解決與之相關的實際問題,造成了知識學習和知識應用的脫節(jié),從而感受不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如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與面積”一課,面對數字和計算,學生感到乏味、提不起精神。 于是,我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推出“我是小小設計師”活動:如果要在我們教室鋪上地磚,(提供幾種型號及價格)你能設計出一個裝修方案嗎? 我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1)量出教室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米,算出教室的面積是多少。(2)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地磚的型號,算出所需材料的量和總的錢數。 

這樣的練習,改變了單調而枯燥的計算,題型比較新穎有趣,并賦予數學以生命,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能更主動地學習,而且使學生深刻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讓學生在生活中看到數學、摸到數學,增強數學應用意識。 

二、讓數學教學走向生活之本 

陶行知先生強調說:“教育應以生活為中心,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币虼耍吧罨睌祵W教學之“源”應建立在豐富的生活背景之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挖掘數學教材中的生活畫面,把教材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機融合,創(chuàng)設開放性的教學情境,使學生主動探索,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 

1.回歸生活,賦數學以靈性。數學教學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實踐活動的機會,讓學生能活學、活用知識,賦予數學知識以生命的靈性。如教學“認識人民幣”一節(jié),我注重引導學生用生活經驗來解決數學中的問題,并使其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體現出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教學中,我創(chuàng)設“1元能買哪些東西”的活動,并在課前準備了許多價值不等的小物品,讓學生分組模擬拿1元錢到商店中購物的情境,然后讓學生介紹他們的購物情況。在這個模擬購物活動中,學生爭先恐后地參與,真實地感受到人民幣的價值和作用,體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 

2.用于生活,顯數學之價值。學以致用,是數學教學的歸宿,也是數學的價值所在。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在生活中運用數學的本領,讓學生體驗到數學是有用的。一年級下冊“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的“想想做做”第3題,教材展示出一個小小玩具店的場景,柜臺上擺放了許多玩具,并標出了相應的價格。圖中的3個小朋友分別要買兩件不同的玩具,要求的是他們各應付多少錢?小朋友對玩具店很感興趣,興致很高。這時,我不急著讓他們解決書上的問題,而是利用這個場景,問學生:“如果你去這家商店,你想買哪兩件玩具? 要付多少錢?”問題一提出,學生頓時精神百倍,馬上選擇自己喜歡的玩具,并迅速地算出所需錢數。通過將數學學習與學生生活聯系起來,讓課堂教學過程富有生活氣息,從而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讓學生親自探索、發(fā)現、解決問題,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運用數學生活化教學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在日常教學中,要注意經常抓住求異思維的契機,設置創(chuàng)新氛圍,以此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的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使學生敢于創(chuàng)新。 

1.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中,重視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使學生在心情愉悅的氛圍中,快快樂樂學習知識,在玩玩做做長才干,獲得創(chuàng)新的成功經驗,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是十分重要的。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關鍵在于“學習問題”的設置,因為“學習問題”是數學教學的啟示點,是抽象的數學教學能否轉化為活的問題的關鍵所在,也是點燃學生思維火花的重要制約因素。如在教學“商不變的性質”時,教師可讓學生聽“猴王分桃”的故事:猴王把8個桃分給4個小猴子,小猴都說:太少了!太少了!猴王說:我這兒只有80個桃子,全部分給40個小猴吧。小猴一聽,全都歡天喜地說好!教師緊接著提出問題,與學生討論商不變的性質,使學生在興趣盎然的情況下很快完成了新知識的學習。 

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動手操作、動口說出自己的見解、積極動腦。如在第五冊、第六冊中學習“口算乘、除法”時,讓學生自己動手分小棒,把分小棒的方法說給同方同學聽,在分、說過程中探索口算方法,這樣課堂氣氛活躍了,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曾說:智慧的花朵開放在手指上。這句話告訴我們人們思維與活動的聯系,在教學中,特別是幾何初步知識的教學,針對小學生好奇心強以及好動的心理特點,應積極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動手操作,從中探索知識,進而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知識,掌握知識,幫助學生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白鍪菍W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最好教育,要想它有效,須是教學做合一”。 

2.數學教學要根據教材特點,讓學生動手摸一摸, 

做一做,試一試,練一練,再想一想,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比如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時,讓學生用山芋切取若干同樣大小的小正方體。很多同學是先切一個,其余的再一個一個對照著切;也有同學先切一個長方體,然后把較小的面以較短的棱為標準切成正方體,然后再通過實際操作,他們找到了長方體切割成若干小正方體的簡便方法,既完成了任務,又探索出新知。這樣的認識過程,遠比老師的費力講解深刻得多,久而久之,學生由操作興趣培養(yǎng)出操作習慣,從而達到啟迪思維的效果,這種效果將推動創(chuàng)新能力向深層次發(fā)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過程中老師需要從組織者、引導者、鼓勵者的角色上,創(chuàng)設一種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氣氛,以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起學生數學學習的濃厚興趣與數學學習的自信心,并放手讓學生大膽質疑、大膽設想、大膽求異、大膽創(chuàng)新,這才能引導學生在探求數學知識的同時,發(fā)展好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和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 張煥鳳.數學教學生活化 數學生活教學化[j]. 

第6篇:中學數學教育學概論范文

【關鍵詞】 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 數學建模; 實踐教學

【基金項目】 2015年度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五邑大學2015年教學改革項目(JG2014011).

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作為高等院校的一門重要基礎課,主要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運用概率統(tǒng)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掌握概率論的基本概念與處理隨機現象的方法,在許多的學科中都有著重要的應用價值. 它不僅為學生學習專業(yè)課程和解決實際問題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數學知識和數學技能,而且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自學能力,因此,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教學質量的好壞將影響到后續(xù)一些課程的教學質量.

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學和學習的效果都不理想,很多學生反映這門課程難懂、難學. 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后續(xù)專業(yè)課程的學習,更無助于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傳統(tǒng)的概率統(tǒng)計課程的教學,比較重視理論方面的教學,而對學生在實踐方面的訓練較少,學生雖然從課堂上了解了大量的概念、公式和定理,但對于它們的實際用途了解較少,很容易造成理論與實際的脫節(jié). 而數學建模是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在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中融入數學建模思想的研究與實踐, 將有助于學生學習其理論知識,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結合專業(yè)背景,改革教學內容

在今天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面對著大學生生源不斷擴大的現狀,面對著大學畢業(yè)生種種就業(yè)去向,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課程的教學決不應該僅僅定位于傳授給學生概率知識,教給他們定義、公理、定理、推論,把他們當作灌注知識的“容器”. 相反,我們的教學,不僅要使學生學到許多重要的數學概念、方法和結論,更應該在傳授數學知識的同時,使他們學會數學的思想方法,領會數學的精神實質,知道數學的來龍去脈,在數學文化的熏陶中茁壯成長. 為此,應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了解到他們現在所學的那些看來枯燥無味但又似乎是天經地義的概念、定理和公式,并不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而是有其現實的來源與背景的. 而目前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課程教學內容仍以“純數學”理論為主,普遍沒有結合各個專業(yè)的特點,沒有涉及數學在相關專業(yè)中的應用內容,這不利于學生將數學理論應用于專業(yè)領域之中來解決相關專業(yè)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題目的分析,可以發(fā)現,有不少題目涉及概率論和數理統(tǒng)計知識,如北京奧運會場館的人流分布,DNA序列的分類、乳腺癌診斷問題、彩票問題、電力市場的輸電阻塞管理等問題. 由此可見,概率統(tǒng)計知識與人們的日常生活乃至科學技術都緊密相關. 因此,在課程的某些章節(jié)中融入數學建模的內容是完全可行的.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從每個概念的直觀背景入手,精心選擇一些跟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而又有趣的實例,通過這些案例把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實際生活結合起來,把抽象的數學與生動有趣的案例結合起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案例應適當延伸課本內容,吸取社會、經濟、生活的背景與熱點問題,特別是要結合學生的專業(yè)背景. 例如,工科專業(yè)應多選與計算機、通信、機械等相關的案例,而經濟管理類則盡量選擇與工商、保險相關的案例. 學生在分析和解決這些問題的同時,既能感受到將數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的美妙,同時又能獲得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成就感. 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運用相關案例,改變教學方式

傳統(tǒng)教學的講授方式往往直白地將定義、定理等精確表達方式呈現在學生的面前,而這些經過加工的精練語言往往抹殺了最初的思想. 將數學建模思想引入課程教學中,可以彌補這種缺點,再現原始思想. 這就要解決一個關鍵問題,如何運用案例. 原始思想一般都來自于某些靈感的火花,或者說某種頓悟. 案例實際上起到了這種效果,讓學生參與到案例的分析上來,提出自己的思想,在老師和其他學生的誘導和啟發(fā)下,往往使得問題的本質浮出水面,老師需要做的就是總結和提煉這些閃光的思想.

可以在課前導入時引入數學建模思想. 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比高等數學、線性代數的難度更深一些,對于學生來說更難以接受. 可以在每一節(jié)課前采用啟發(fā)式,由淺入深,由直觀到抽象,使學生真正掌握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的概念,以便提高學生學習的樂趣.

在講授過程中引入數學建模思想. 在理論上,更新傳統(tǒng)教學觀念,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提倡師生互動、啟發(fā)式的教學方式. 從案例出發(fā), 適當對一些問題進行討論,在解決具體問題中引出一個相應的方法和理論. 這樣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活學生思維,延伸和擴展知識面, 培養(yǎng)學生愛思考的習慣,使授課效果更好.

同時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和統(tǒng)計軟件,以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為導向,打破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模式,注重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另外,數學建模思維培養(yǎng)還須采用循序漸進的手段,要不斷地和已有的教學內容有機結合,使數學建模思維的引領作用充分體現. 例如,由教師從歷年的數學建模競賽中選擇一些優(yōu)秀論文作為布置的題目,讓學生分組課后研讀討論、講解,既能使學生深入地理解知識點,又能鍛煉學生團結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然后在課堂上組織學生匯報交流,教師給予總結.

三、利用數學建模軟件,提高學生計算能力

目前課程中的計算都局限于手工計算,而沒有教給學生利用計算機技術,許多學生完成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的學習后,在專業(yè)課程中,面對大量數據,需要運用統(tǒng)計思想方法分析時往往出現無從下手的現象,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是缺乏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另外就是數據量大,計算過于復雜,手工難以實現. 對于第一種情況我們通過將數學模型融入教學內容與學生所學的專業(yè)相結合來提高學生的運用能力. 針對第二種情況增加課程設計或計算機實踐環(huán)節(jié),結合概率統(tǒng)計案例及統(tǒng)計實踐的形式,上課過程中為學生提供一些實驗課題,每次實驗時,教師給出所要實驗課題的背景、實驗的目的和要求及實驗的主要內容等. 給學生演示一些統(tǒng)計軟件中的基本功能, 展示統(tǒng)計方法的選擇、統(tǒng)計模型的建立、數據處理以及統(tǒng)計結果分析的全過程,有助于學生掌握統(tǒng)計方法和實際操作能力. 同時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去利用計算機及網絡完成概率統(tǒng)計的有關試驗,完成數據的收集、調用、整理、計算、分析等過程,培養(yǎng)學生運用軟件技術去完成數據建模,讓學生逐步提高運用數學統(tǒng)計軟件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以及增強學生面向信息時代應具有的計算機應用能力.

四、改變課堂學習評價體系,課后作業(yè)引入建模思想

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課程在總學時固定的情況下,要拿出一定的時間搞專門的數學建模訓練,是很不現實的. 但在這有限的教學時段里,逐步滲透和融入數學建模的思想和意識是切實可行的,它完全可以在例題和習題之中加以體現. 布置課外作業(yè)為了考查學生.

對課堂內容完全掌握,對問題有更深刻的理解,只有把數學方法應用到實踐中去,解決幾個實際問題,才能達到理解、鞏固和提高的效果.

針對概率統(tǒng)計實用性強的特點,我們可以布置一些開放性作業(yè). 只有把某種思想方法應用到實踐中去,解決幾個實際問題,才能達到理解、深化、鞏固和提高的效果. 如測量某年級男、女生的身高,分析存在什么差異;分析下課后飯?zhí)萌藬祿頂D程度,提出解決方案;分析某種蔬菜的銷售量與季節(jié)的關系等. 學生可以自由組隊,通過合作、感知、體驗和實踐的方式完成此類作業(yè),在參與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不但激發(fā)了學習興趣還培養(yǎng)了不斷學習、勇于創(chuàng)新、團結互助的精神. 通過數學建模思想的融入,讓學生自己去體會其重要性,激發(fā)學生學習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的興趣.

【參考文獻】

[1]盛驟,謝式千,潘承毅.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姜啟源,謝金星,葉俊. 數學模型( 第四版)[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第7篇:中學數學教育學概論范文

【關鍵詞】實變函數;教學改革;點集;測度論

Teaching Reform for the Set of Points and Measure Theory in Real Analysis Course

ZHAO Hou-yu

(School of Mathematics,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1331, China)

【Abstract】Set of points and measure theory are important content in real analysis, it is the base of measurable function, Lebesgue integral and so on.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several theorems and exercises of real analysis course, show some opinions in teaching process, and give some suggestions about teaching reform for this course.

【Key words】Real analysis;Teaching reform;Set of points;Measure theory

點集和測度論作為實變函數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占據著重要位置.這部分內容具有理論性強、概念性多、比較抽象等特點,教師在進行授課時,如果只是一味的介紹,會導致學生產生厭學、抵觸情緒,進而影響教學質量. 如果在教學過程中做一些適當的引導,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利用學到的知識自己探索,這樣不僅使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更加牢固,也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下面,我們通過幾個定理和例題來解釋教師在授課時的技巧和方法對學生影響的重要性.

例1 證明:P0∈E′的充要條件是在任意含有P0的鄰域U(P,δ)(不一定以P0為中心)中,恒有異于P0的點P1屬于E(事實上,這樣的P1還有無窮多個);而P0∈E的開核的充要條件則是由含有P0的鄰域U(P,δ)(同樣,不一定以P0為中心)存在,使U(P,δ)?奐E.

分析:此題考查對幾種點集的概念及相關性質的理解,主要包括開核、導集的定義及聚點的等價性質. 事實上,只要熟練掌握這些概念,便能自然的推導出本題的結論. 對于第一問,首先應該知道導集具體是什么樣的集合,其次,利用導集中的點都是聚點聯想到聚點的幾個等價條件;對于第二問,只要知道了開核的定義,從此下手便可得到結果. 針對上面的解題思路,只要教師在課堂上介紹這些集合的具體含義,并逐步引導學生推導出相關性質,相信學生會較順利的完成該題.

證明:(1)若P0∈E′,則對任一含P0的鄰域U(P,δ),必有以P0為中心的鄰域U(P0)?奐U(P,δ),所以存在P1∈U(P0)?奐E∩U(P,δ),且P1=P,即任何含有P0的鄰域中含有一點P1異于P0而屬于E.

反之,若一含有P0的鄰域有異于P0的點P1屬于E,當然對任一P0的鄰域U(P0)中也有異于P0的點P1屬于E,故P0∈E′.

(2) 若P∈E的開核,則有U(P0)?奐E.反之,若P0∈U(P,δ)?奐E,必有U(P0)?奐U(P,δ)?奐E,即P0∈E的開核.

例2 關于康托三分集的學習.

分析:康托三分集是點集理論中的重要例子,如何講好這部分內容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教師可根據前面所學知識提出一些疑問,例如是否存在一個測度為零的完備集,并且它的基數是連續(xù)基數,借此引出康托集的概念. 不妨利用幾何的方式,即在黑板上畫出康托集是如何構造出來的,隨之將其中的性質介紹出來. 比如每次取完中間一段區(qū)間后,剩下的每個區(qū)間長度是多少,它們之間是否有公共端點等,一步步的帶著學生將康托三分集的性質得到,即:康托三分集是一個測度為零且具有連續(xù)基數的疏朗完備集. 這樣,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一定能夠較深刻的理解康托三分集的這些性質,課后,只要稍加復習,相信學生能夠熟練掌握這些知識.

第8篇:中學數學教育學概論范文

關鍵詞:繪畫語言 水彩本體語言 材料 技法 教學

一、水彩畫教學的發(fā)展概況

水彩畫的出現,最早在西方的英國,19世紀到20世紀在英國開始成熟并達到高峰。出現了一大批有特色有影響的水彩畫家。如威廉·透納、康斯太布爾、弗林特、薩金特、佐恩、安德魯·懷特,在這些畫家的不懈努力下,水彩畫在西方繪畫中不斷成熟,發(fā)展,壯大。

水彩畫傳入中國已有百余年的歷史。中國第一代水彩畫家如李鐵夫、關廣志、李劍晨、潘思同、王肇民等對中國水彩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開始形成了中國水彩畫的獨特風格,為中國水彩畫的發(fā)展做出了示范作用。20世紀40到50年代,出現了第二代水彩畫家,以古元、吳冠中、邵宇等為代表。他們深入群眾,深入生活,堅持到工廠、工地寫生,他們的作品反映當時的社會生活,但當時的中國水彩還沒有擺脫“小品畫”的地位,在中國水彩畫的地位還不高。進入到20世紀70年代,產生了中國第三代水彩畫家,他們大多是美術學院畢業(yè),都經過正規(guī)的美術基礎訓練,不僅具有良好的美術基礎,還有豐富的人生經歷和生活經驗的積累。他們熱愛水彩畫,開始向水彩畫更為廣泛的范圍和表現深度迸發(fā),開始改變水彩畫在中國美術界“小品畫“的地位,為使水彩畫作為獨立的畫種做出了自己的貢獻。經過改革開放,時至20世紀末,21世紀的今天,經過第四代第五代水彩畫家的努力,水彩畫已形成了空前的繁榮局面,全國性的各項大展促進了水彩畫的向前發(fā)展,使水彩畫在人們的心中不再是“小品畫”,已成為繼油畫、國畫后的第三的畫種,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局面。一大批水彩畫家,特別是中青年畫家,正朝著民族風格和藝術語言的多樣化的方向繼續(xù)前進發(fā)展。但在看到成績的同時,還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缺點和誤區(qū),對水彩語言認識的不清,對水彩畫認識特點的不夠。水彩畫有水彩畫的特點,有其基本的繪畫方法,水與彩的巧妙結合以及水彩的特有魅力才是畫家應該追求的目標。這就要求在嚴格的基本功訓練中獲得提高,然后在實踐中運用并達到運用自如的地步。所以水彩語言的探索是長期的發(fā)現運用失敗成功的艱辛的過程,要不斷地總結經驗,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和表現手段。中國水彩畫發(fā)展到今天,技術手段,形式手段都日漸豐富,水彩畫作為獨立的畫種應該有他獨特的表現語言,這也是他存在和向前發(fā)展的根本保證。在保證水彩畫獨特的藝術語言的基礎上,增加其他畫種的藝術語言,為水彩畫所用,使水彩畫的表現形式多樣化,并向前發(fā)展。

二、水彩語言在教學中的發(fā)展樣式及特點

翻閱中西水彩畫的資料,西方水彩畫沒有太多的“水色淋漓”的樣式,給人更多的印象是深入刻畫的能力之強,并不亞于西方的油畫。中國的水彩畫也是十分精細刻畫的作品,但整體上給人的印象是它的詩意和意境。西方水彩畫最初是作為油畫和版畫底稿出現的,后來在素描的基本功上加以淡彩,逐漸形成西方現在的水彩畫。它追求的是西方油畫的效果,追求的是寫實的效果。西方水彩畫發(fā)展到成熟階段,它的效果和油畫已沒有太大的區(qū)別。中國水彩畫是由西方傳入的,整體上是西方繪畫的特征,但是在它傳入中國的同時,它的面貌也有所改變。中國水彩畫在某些地方繼承了中國國畫的某些特征和意境。這使中國水彩具有了它的異國特征和民族性。中國水彩畫的表現形式是多樣的,有偏重西方的多重寫實特征的,在這一領域的代表畫家陶世虎先生,代表作品《秋韻》。也有在西畫中帶有水墨意味的,在這一領域的代表畫家侯安智先生,代表作品《人體》。還有偏重水墨畫和裝飾畫,在這一領域的代表畫家王涌先生,代表作品《追憶中的藍色》。線條結合色彩表現的特征,還存在用特殊技法表現“肌理”效果的作品。在這一領域的代表畫家趙云龍先生,代表作品《初春的陽光》。

由此可知水彩語言是繪畫語言之一,繪畫語言是畫家通過繪畫的訓練和實踐而產生出來的各種表現方法和繪畫技巧,是畫家進行塑造形象的手段,它以線條、明暗、色彩、筆觸、肌理、層次、空間、虛實及節(jié)奏等繪畫所有的基本元素來表現作品中的意境從而在各種形式的組合與變化中為畫家的繪畫進行服務。

第9篇:中學數學教育學概論范文

一、教育技術的概念

要想清楚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改革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首先就要知道到底什么是教育技術,教育技術包括哪些方面。只有正確地認識教育技術這個概念,才能夠準確地理解它在哪些方面促進了教學改革的進行。

美國AECT協(xié)會1994年發(fā)表的教學技術定義認為:“教學技術是為了促進學習,對有關過程和資源進行設計、開發(fā)、利用、管理和評價的理論與實踐?!边@個定義說明了教育技術既是一個實踐領域――在這個領域中,它運用技術的手段與方法,優(yōu)化教學過程,促進學習者的學習;同時又是含有設計、開發(fā)、利用、管理和評價等五個范疇的知識體系,是教育學科體系中屬于技術層次的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應用學科。

從這個定義中還可以認識到:教育技術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和改善學習;研究的對象是教育的有關過程與資源;采用的是設計、開發(fā)、利用、管理與評價的系統(tǒng)科學方法;它是從五個范疇――設計、開發(fā)、利用、管理、評價來全面界定教學技術的理論與實踐。

簡單地說,可以認為教育技術就是教育中的技術,是人類在教育活動中所采用的一切技術手段和方法的總和。它包括兩個方面:

1.有形的物化技術:即以一定物質的外形為基礎的工具、設備、方法。比如在教育過程中使用的各種媒體技術――幻燈、投影、電視、計算機多媒體、網絡通訊技術等等都屬于有形的物化技術。

2.無形的智能技術:即人類根據科學原理和實踐經驗而開發(fā)的具體操作程序和方法。比如現在在教學過程中普遍采用的教學系統(tǒng)設計方法就屬于無形的智能技術。

通過對教育技術的合理應用,包括媒體技術和智能技術的應用,改變傳統(tǒng)教育的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就可以有效地促進和改善學習者的學習,實現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最優(yōu)化。因此,在教學的改革中,無論是在理論領域內還是在實踐領域中,教育技術都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促進了教學改革的進行。

二、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改革中的作用

在步入信息時代的今天,一方面科學技術的高速發(fā)展使得現行的教育體制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另一方面它也為教育的進步與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機遇。為了迎接信息時代的挑戰(zhàn),我國的教育教學在進行著改革,以適應時代的需求。在信息時代的教學改革中,以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和網絡通訊技術為基礎的現代教育技術憑借其特有的觀念、手段和方法,在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三個方面正發(fā)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一)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使得改革后的教學內容既能適應教育改革發(fā)展的需要,又能適應當前信息化社會的發(fā)展趨勢

籠統(tǒng)地說,教育就是一種有目的的培養(yǎng)人的活動,而教育培養(yǎng)的人才就是要更好地為社會服務。當教育的教學內容已經不能與我們這個社會的需求相適應的時候,我們必然要改革教學的內容,使之與社會相適應。但是在信息化社會的大趨勢下,我們應該充分利用以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和網絡通訊技術為基礎的現代教育技術,根據社會發(fā)展需求增加反映當代世界最新發(fā)展現狀的教學內容。同時,在現代信息社會中,信息網絡為我們找到了一個巨大的信息資源庫。有效利用這個信息庫中的教育資源,實現教育資源共享,教學內容就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書本,而且還可以不斷更新。即使是枯燥、抽象的理論知識,也能變得形象、具體,讓人易于理解、記憶。這就是教育技術的魅力所在。

(二)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促使教學手段現代化,從而為教學改革創(chuàng)造了條件

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大課堂的信息量,把更多、更新的信息輸送給學生,而以計算機多媒體教學和網絡教學為代表的現代教育技術的廣泛應用為此提供了有利條件。

1.多媒體教學實現了教學方法的優(yōu)化組合。多媒體教學的聲音、文字、動畫等同時作用于學生的感官,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感性材料,使枯燥、抽象的理論知識變得更加直觀、生動,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改變了教師以講授為主的“填鴨式”教學,形成了講述、演示、討論等多種教學方法的優(yōu)化組合。

2.網絡教學為教學提供了充足的教學內容。網絡教學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而產生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是構建信息時代人們終身學習體系的主要手段。充分利用網絡通訊技術,進行網絡教學,有效地利用教育資源,實現教育資源共享,有利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

(三)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促使教學手段現代化,進而也加速了教學方法的現代化

隨著教學手段的現代化,教學方法的改革也在不斷深化發(fā)展。教學方法的改革就是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改變以前師生直接面對面單向傳授的模式,使得教學方法更具有開放性和靈活性。新的教學方法會使得教與學的關系變成一種平等交流的關系。因此,教學方法將隨著教學手段的改革不斷發(fā)展變化,使其更加適應新形勢下學生對教學的需求。

三、教學改革促進教育技術的發(fā)展

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育技術憑借其特有的觀念、手段和方法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促進了教學改革的進行。換句話說,也就是我們應該在這場教育教學改革過程中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改革現有的教育教學內容、方法、體系,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把積極應用現代教育技術作為教育教學改革和發(fā)展的重要動力,占領“制高點”。

另一方面,我國的教育技術作為一個技術層次的理論與實踐并重的應用學科,它的發(fā)展只經歷了短短幾十年的時間,無論在理論層面還是實踐層面都存在著一些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在我國教育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育技術在起促進作用的同時,其本身的理論和實踐也在不斷自我完善。21世紀是一個信息化的世紀,我們的教育也將是信息化的教育。這就又對教育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育技術如何在信息化的教育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因此,在教育教學改革的實踐過程中,教育技術工作者應該著重研究信息化教育的本質是什么、信息化教育環(huán)境構建的理論與方法、信息化教育環(huán)境中的師生觀、信息化教學過程的基本規(guī)律、信息化教學過程的設計等等,從而促進自身理論與實踐的完善發(fā)展。

今天我國的教育教學改革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教育技術在這場改革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教育改革中的方方面面,從發(fā)展戰(zhàn)略、培養(yǎng)目標、專業(yè)設置到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教學方法、教學管理,都可以看到教育技術的身影。反過來看,教育技術也在促進教育教學改革的同時,不斷地完善與發(fā)展自己的理論與實踐。我們作為教育技術的研究者、工作者,應該抓住教育教學改革這一機遇,大力發(fā)展教育技術,促進教育技術學科的繁榮發(fā)展,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我國教育教學改革的進行。

參考文獻:

[1]尹俊華.教育技術學導論(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祝智庭.現代教育技術――走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3]張彤.中國高等教育改革與可持續(xù)發(fā)展[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3(6).

[4]馮秀琪.教育技術學科發(fā)展與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J].中國電化教育,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