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遠程教育批評性閱讀能力培養(yǎng)模式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側重單詞、語句、段落的講解,往往不能引導學生深入剖析文本的深刻社會文化內涵,理解文章隱含的信息,把握作者的態(tài)度和立場。為了提升閱讀教學的效果,我們嘗試將批評性話語分析的理論引入閱讀教學,結合遠程教育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構建一種適用于遠程教育學生的批評性閱讀學習模式,對課前準備階段、課中實施階段、課后拓展階段采用的教學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遠程教育;閱讀教學;教學模式;批評性話語分析
一、批評性話語分析與英語教學
批評性話語分析是現代語言學研究的一個新分支。當代的語篇分析的研究是20世紀70年代末期主要由在英國和澳大利亞開創(chuàng)的批評語言學(CriticalLinguistics)發(fā)展起來的。1979年R.Fowler,B.Hodge,G.Kress和T.Trew出版了語言與控制(LanguageandControl)一書,提出批評性話語分析的語篇分析方法,旨在透過表面的語言形式來揭示意識形態(tài)對語篇的影響和語篇對意識形態(tài)的反作用。批評性話語分析對文本分析的有效性已經得到證實,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將批評性話語分析應用于英語教學,在傳統(tǒng)教學的基礎上,結合批評性話語分析的獨特研究方法,在教學實踐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二、批評性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英語教學重視聽說讀寫譯五項基本技能的培養(yǎng)。閱讀是英語學習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技能,在外語課堂教學中歷來受到重視。但是以往的閱讀教學僅僅側重單詞、意義、語法形式和篇章結構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往往不能引導學生深入剖析文本的深刻社會文化內涵。筆者嘗試將批評性話語分析的理論原則與閱讀教學的實踐相結合,構建一種批評性閱讀能力培養(yǎng)模式,并將這種模式應用于遠程教育英語閱讀教學的實踐。構建批評性閱讀能力培養(yǎng)模式,要求在文本分析基礎的基礎上,運用語言學的分析方法揭示語篇中隱含的深刻社會含義,還需包括對語篇產生過程的社會語言學分析。這種模式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意識,增強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并且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批評性閱讀能力和運用語言材料的能力。
三、遠程教育學生批評性閱讀能力培養(yǎng)模式研究
遠程教育學生以自主學習為主,學生應成為學習的主人,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輔以教師的引導,以及情感上的支持,順利完成學習的過程。我們以批評性話語分析的理論為基礎,結合遠程教育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設計一種適用于遠程教育學生的批評性閱讀能力培養(yǎng)模式。這個模式的各組成部分共同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偟恼f來,分為課前準備階段、課中實施階段、課后拓展階段。
1、課前準備階段
第一,有效的理論導入。實踐離不開理論的指導。批評性話語分析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論基礎和語篇分析方法。對于學生來說,理論學習過于枯燥,無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批評性話語分析最適用于分析新聞。教師可以選取一些時政熱點新聞、新聞海報等作為學習資源,應用批判性話語的分析方法進行分析。學生容易感知批判性話語分析工具的有效性。這種方式貼近生活,易于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生學習理論的興趣。教師可以進一步通過舉例的方法,結合熱點英語新聞、英文演講等語篇,將批評語言學的基本理念和分析方法簡要、清晰地加以解釋、介紹。教師可以將這些資源制作成系列微課,供學生學習。與此同時,為了適應學生的不同需要,教師還可以推薦一些拓展學習資源供學生選擇性學習。如介紹一些著名的批評性話語分析領域的語言學家和學者,推薦難易適中的關于批評性話語分析的介紹性文章和書目供學生閱讀,從而加強學生的理論基礎,擴大他們的知識結構和多維化視野,為日后的實際應用打下基礎。第二、重視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在介紹理論的同時,教師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為學員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表達自己關于理論學習的感受,及時與同學和老師交流。一方面,老師為學生及時解答疑難,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一方面,老師能夠及時了解學生學習動態(tài)和學習效果,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進度;另一方面,教師鼓勵學生積極主動思考,發(fā)表自己對某則新聞語篇的看法,這也是在鼓勵學生進行批判性的思考,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閱讀意識。第三,組成課堂討論小組,提前分配閱讀練習任務。鼓勵學生在完成理論自學和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后,參與到小組討論中來,在小組協(xié)作的方式下完成閱讀練習任務。學生通過參與小組的討論,表達了自己的想法,與同學們交流了思想。完成了這幾個步驟,學生對閱讀任務的基本內容已經大體掌握,有助于文本分析階段的順利進行。
2、課中實施階段
第一、文章背景和主題的介紹。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進一步了解文章背景知識。批評性話語分析的閱讀方法要求學生在理解語篇意義的同時還要根據語境,進行背景分析,從而揭示出在具體的語境或者背景下,該語篇背后的態(tài)度、情感以及認知等方面的意義。教師為學生選擇適宜的文章進行閱讀練習,以新聞語篇為宜。教師引導學生了解該新聞語篇的產生的背景,可以提一系列問題來啟發(fā)學生思考。如文章的作者是誰?是在什么時間寫的,在什么情況下寫的?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意圖是什么?文章的主題是什么?描述的事件是什么?主要探討的問題是什么?作者想要表達的觀點和態(tài)度是如何的?第二、文本層面的具體分析。采用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與批評性閱讀模式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傳統(tǒng)的對于文章單詞、語句、段落等部分學習的基礎上,還應將批評語言學的理論工具對文本進行分析。比較典型的分析方法包括詞匯選擇、及物性、語氣、情態(tài)、轉換等。通過這些分析工具對文本進行分析,從另一個角度對文章內容進行闡釋和解析。學生對文章內容有了全面、深入、透徹的了解,能夠更精準的獲取文章信息,把握文章大意,了解作者的態(tài)度、觀點,進而分析出作者的寫作意圖。有了前期的理論基礎,學生較容易進入學習的情境,自主地進行閱讀并聯(lián)系社會實踐,深入挖掘語篇意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適當引入語篇對比的教學手段,將內容大致相近的語篇進行比較,從而發(fā)現不同作者對同一事件的不同立場和觀點。語篇對比可以從不同的方法和角度進行:(1)對比不同語篇中的同一語言特征;(2)對比不同機構對相同事件的分別報道,以此發(fā)現不同機構是否持有不同立場;(3)分析某一特定新聞機構在一段時間內,對同一時間的連續(xù)報道,比較其態(tài)度是否變化,以及變化的原因。語篇對比的方式直觀、簡潔、有效,學生容易感知作者的態(tài)度差異以及態(tài)度上的變化。第三,閱讀后的分析和總結。背景和主題分析在先,文本分析在后。兩個階段都完成以后,教師引導學生回過頭來對文章進行總結,引導學生把兩者相結合,進一步探討作者的立場、觀點和寫作意圖。
3、課后拓展階段
課后,教師為學生布置相應的練習,鞏固所學知識。除了選擇題、判斷題等客觀題以外,還可以設計一些主觀性的練習題,如對文章中作者的觀點進行評析,作文練習等。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觀點,逐漸培養(yǎng)批評性閱讀的意識和能力。教師篩選難度適宜的新聞語篇供學生課下分析,并配有類型豐富的習題。文章選擇方面,可以為學生提供主題相近的文章或同一作者寫的其他文章,或是其他媒體或作者對同一事件進行的報道,或是同一作者對于這個事件的后續(xù)報道,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覺運用對比分析的方法,辨析多篇新聞報道者對所報道的事件態(tài)度的異同,并探討這種差異產生的原因進行。
四、批評性閱讀能力培養(yǎng)模式在遠程教育英語教學實踐中要注意的問題
批評性分析要切合遠程教育英語課程的語言實際。遠程教育的學生是成人學生,成人學生的特點是生活經驗較豐富,理解能力比較強,弱點是語言基礎知識較弱。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需要盡量創(chuàng)設與學生日常學習生活較為貼近的語言情景,讓學生在自然放松的心理狀態(tài)下主動參與語篇分析;在文章內容篩選方面,教師需要選擇與學生能力和知識水平較為匹配的語篇,在內容和難度方面比較適宜學生水平的文章,利于學生理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和學習興趣。批評性分析要根據文章內容和學生實際水平設計一些多元化的、開放性的問題。傳統(tǒng)教學中,設置的問題答案是往往唯一的,一個問題只有一個標準答案。批評性閱讀能力培養(yǎng)模式鼓勵教師在問題設置方面,適度在語篇分析中融入開放式的問題。問題沒有固定的答案,只要學生有充分理由支撐自己的觀點即可。學生們各自表述,互相討論的同時,也對不同于自己的觀點進行深入思考。鼓勵學生尊重他人的不同觀點,這也是在培養(yǎng)批評性閱讀的意識和能力。教師可以和學生共同探討一些社會熱點問題,鼓勵學生對某些社會現象進行客觀地、評判性的思索,或者進行質疑和反思。這里需要說明的是,雖然我們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表述自己的觀點和想法,但教師也要提醒學生,分析和評論要本著客觀、公正的原則。只有公平、客觀的評價機制才能保證課堂的有序進行。
參考文獻:
[1]辛斌.批評語言學與英語新聞語篇的批評性分析[J].外語教學,2000,(4).
[2]辛斌.批評語篇分析方法論[J].外國語,2002,(6).
[3]李素玲.批評性語篇分析:發(fā)展概況及應用前景[J].山東外語教學,2004,(5).
[4]陳奇敏,阮全友.在高級英語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語篇分析[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05,(7).
[5]肖蓉.英語新聞語篇的批評性分析[J].科技信息,2011,(07).
作者:劉巍 單位:吉林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