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藝術審美情趣在影視制作中發(fā)展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藝術審美情趣在影視制作中發(fā)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藝術審美情趣在影視制作中發(fā)展

從心理學領域來看,影視作品方面的審美情趣是較為復雜的,它不光涵蓋了每個人不同的心理因素,還包括客觀環(huán)境和當代文化背景下的審美變化,另外,還同時體現(xiàn)了審美心理的感性和理性兩方面。隨著影視制作與當代藝術的不斷發(fā)展,大眾的審美情趣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對藝術來說,審美情趣是十分重要的。我國目前的藝術發(fā)展水平已經位居世界前列,而且,在審美情趣方面,我國已經處于尊重個性化發(fā)展時期,這是史無前例的。在我國當代藝術中,造型依然還是至關重要的部分,主要還是以現(xiàn)實主義主題為主,其中以“丑”為主要展現(xiàn)形式的審美情趣,要比以“美為主的藝術復雜得多。因此,關注大眾的審美情趣成了導演影視制作的重要參考因素之一。在人的心理感知系統(tǒng)當中,影視藝術的審美是相對復雜的,在對影視作品進行欣賞時,審美情趣能夠對欣賞者的感受產生直接影響,而影響審美情趣的關鍵要素主要包含感官狀態(tài)、注意力、想象力和理解能力等等,這些因素都會在欣賞影視作品的過程中相互影響,它們彼此互為聯(lián)系,從而構成了一種可以隨環(huán)境變化而變化的審美心理機制,這對影視作品的制作結果會造成極大的影響。當代藝術審美情緒影響著整個影視行業(yè),本文從心理學角度出發(fā),深入分析審美情趣對影視制作的影響和發(fā)展,并作出如下總結:

一、當代藝術審美情趣對影視制作的發(fā)展

當代藝術審美情趣是指人們在欣賞影視作品的過程中而產生的審美傾向和心理表現(xiàn)。前幾年,互聯(lián)網剛剛興起,科技逐漸走進我們的生活,因此,在影視制作方面,類似于好萊塢科幻大片是所有導演的首選。那個時候的大眾審美情趣還處于追求視覺刺激,因為那些科技感十足的畫面是無法在生活中感受的。那種炫酷和刺激會讓許多人看完電影后驚嘆,從而留下深刻印象。但是,隨著科技發(fā)展的越來越快,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地提高,VR和3D技術的不斷完善讓人們不再只追求視覺沖擊和科技感,在成龍、李小龍等眾多武打明星的帶領下,人們開始對一些高難度的打斗畫面更熱衷,略帶喜劇效果的武打片成了觀影主流。武術需要傳承,科技在發(fā)展,一些導演開始將科技與武術相結合,類似《流浪地球》這樣的帶有一定教育意義的電影開始盛行,人們觀影后除了視覺上的滿足,心靈也得到了慰藉。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對視覺的需求反而降低了,而由于生活的節(jié)奏不斷加快,觀眾更希望在電影中獲取心靈的慰藉,而這也是一種審美情趣。以最近火爆的影視作品《你好,李煥英》為例,一個小家情懷的懷舊電影,卻收獲了巨大的成就。除了題材選擇比較容易讓大眾接受外,在拍攝的過程中,賈玲導演也融入了大眾的許多審美情趣。無論是場景上的選擇還是人物設定、造型,都在追求現(xiàn)實和懷舊。因此,了解當代藝術審美情趣,對影視制作非常的重要,不僅可以讓影視作品更加有代入感,同時,還能引起觀眾共鳴,達到傳承和宣傳的作用。

二、當代藝術審美情趣在影視制作中的影響

(一)當代藝術審美情趣影響影視題材選擇

隨著科學技術和互聯(lián)網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近年來人們單純的視覺追求開始呈現(xiàn)下降的趨勢。對于特效大家開始有了更多的需求,從前的科技感和炫酷感已經無法滿足觀眾。而類似《戰(zhàn)狼》《流浪地球》《我不是藥神》《你好,李煥英》這種家國題材的電影反而更受國民喜歡。受此影響,越來越多的影視制作選擇了走情感路線,開始從細節(jié)出發(fā),引發(fā)大家共鳴。

(二)當代藝術審美情趣影響影視的角色,造型以及場地

審美感知主要是指審美感覺和審美知覺。觀眾要想體會到影視作品的美,一般會下意識運用最直白的欣賞方法,對影視作品里的人物的外觀、造型和聲音等方面有一個最初的了解,并以綜合的形式將這些信息反饋給觀眾。在這過程中,審美感覺主要是對事物本身的外在特點進行反應,更容易受到觀眾的潛意識影響;而審美知覺則是更傾向于對事物的總體感覺,更加理性化。因此,導演和編劇在進行影視制作的時候,就要合理的利用審美感知,要選擇符合角色的演員,符合時代背景的場地,打造符合人物的造型。只有這樣才能更加有代入感,讓觀眾覺得真實。而一味地追求演員的流量和漂亮的外貌,只會讓整個制作結果十分跳脫,觀眾無法投入,就無法產生共情。

(三)當代藝術審美情趣影響影視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

其實,審美情趣是觀眾感知、注意、聯(lián)想、想象、情感、理解等諸多心理因素的統(tǒng)一體。因此,能夠激發(fā)出一個人的聯(lián)想,從而推動整個情節(jié)按照預設的方向進行。在許多影視作品中,一個角色剛一出現(xiàn),觀眾就會從他身上發(fā)現(xiàn)一些特性,甚至從他的妝容造型上,就可以判斷出這是一個什么樣的角色,這個角色是好是壞,其實,這都屬于審美聯(lián)想。當你形成了一個慣性思維時,角色外形的改變是可以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例如,《花千骨》中小骨變?yōu)檠駮r,紅艷的妝容一出現(xiàn),大家就知道她要“黑化”。這就是一種審美聯(lián)想。以至于在一段時間內,網上戲稱“煙熏妝”“畫眼線”就代表要“黑化”。這些都是通過外在的審美給予大家心靈的暗示。所以,在影視制作的過程中,許多導演和編劇會采用這樣的方法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讓人更直觀地了解劇情進展。

三、在影視制作中應該如何合理運用當代藝術審美情趣

(一)合理利用審美聯(lián)想,從現(xiàn)實出發(fā),讓故事盡量還原生活

審美聯(lián)想主要是指欣賞者在進行藝術欣賞時,因為欣賞者的感官和藝術作品自身的某一特點進行接觸,從而引發(fā)欣賞者馬上聯(lián)想到另外的事物。德國著名心理學家艾賓浩斯通過對無數對象進行研究之后,發(fā)現(xiàn)聯(lián)想的展現(xiàn)形式有很多種,比如,對比聯(lián)想、類比聯(lián)想等等。聯(lián)想是欣賞者在欣賞活動中經常出現(xiàn)的審美心理。例如,我們在爬山時,在登頂的一刻,在客觀環(huán)境和自身情緒的刺激下,腦海中會不自覺的浮現(xiàn)出過去的很多記憶,這就是類比聯(lián)想的典型體現(xiàn)。無論是哪一種題材的影視劇,其拍攝的初衷就在于讓觀眾領略不同的人生。因此,故事背景和人物設定是十分重要的。從大的宏觀框架來看,什么樣的時代背景造就什么樣的一代人;從小的微觀框架來看,什么樣的家庭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因此,故事和人物不能脫節(jié),否則就會出戲。因此,要在符合邏輯的情況下進行審美聯(lián)系選擇。例如,在《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中,角色的選擇也是這部電影成功的關鍵。這是一部懷念母親的喜劇電影。在選擇母親這一角色時,賈玲導演并沒有選擇長相驚艷的女明星,來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母親有多美,而是選擇了更耐看的張小斐。雖然在每個人心中,自己的母親都是最美的,但是,在大眾眼中,平凡才是常態(tài),平凡中的偉大才更加觸動人心。包括里面一些配角的選擇,每個人看起來都是獨立的,但放在一起就是那個時代的廠子里該有的樣子和生活。他們每個人都是鮮活的,立體的,相互獨立又相互關聯(lián),從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故事。

(二)選角色應注意符合大眾的審美想象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說明每個人對角色的理解和想象是不同的。所謂審美想象是指受眾在精神時空中超越感知的銀幕形象,在腦海中形成對直觀的影視藝術形象某種程度的聯(lián)系、組合和再創(chuàng)造。而影視劇中的藝術形象則是更直觀的,逼真的,具體的向大家展示。它不像文學作品那樣讓人隨意遐想,這也就導致為什么一個影視作品會有褒貶不一的評價。影視作品會受到許多的限制,如演員的固有印象、不同觀眾對角色的不同理解等,都是影響觀影感受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影視制作的過程中,參考大眾的審美情趣就十分的重要,特別是小說改編劇,許多導演或者制作團隊在選角色的時候,都會在微博等平臺上發(fā)起預選人投票,目的就是為了滿足大眾的審美想象,讓選出來的角色更符合觀眾的心理預期。當然,導演也要有自己的考量和想法,只有這樣才能夠選擇出貼合度更好的演員角色,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利用審美情感的認同和移情提高影視制作質量

影視作品是演員對生命領悟的集中表達,而藝術創(chuàng)作,則是無數藝術創(chuàng)作者感悟生命的動態(tài)過程。在欣賞藝術的過程中,其實是一種內心情緒和情感的交織涌動。而審美情感則能夠直接反映出欣賞者在藝術欣賞的過程中,心理的滿足程度,這種滿足是會隨作品質量的變化而變化的。在欣賞藝術作品時,情感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在對影視作品進行欣賞時,情感主要指欣賞者對影片本身的反應,這具體要看欣賞者對作品的滿意程度和共鳴程度。即審美移情和審美認同。審美移情主要是說欣賞者對從事欣賞活動時,往往會下意識地將生命情趣轉移到藝術作品上,賦予藝術作品以鮮活的生命力。例如,影片《紅高粱》中,在那夕陽映照下一望無際通紅的紅高粱中狂舞,似乎就融入了“爺爺”“奶奶”對生命最原始的沖動和本能,在看的時候,觀眾會更加代入,不僅通過紅高粱隱喻著對人類生命自由追求的贊美,更使影片具有強烈的情感色彩。而審美認同則是指受眾在移情作用條件下,與影視作品藝術形象產生一定程度的心理切換,跟隨角色的眼睛去看,跟隨角色的耳朵去聽,產生了與角色一直的情感,叫審美認同。一部好的作品,也正是因為有了審美認同,才能夠產生共鳴,升華主題,例如,《你好,李煥英》里媽媽的一句“我寶!”讓無數的觀眾淚灑現(xiàn)場,一句“我的女兒,我就希望她健康快樂就好!”表達出了所有母親最樸實的心聲,讓人難以忘懷。這就是審美認同的魅力。利用審美情感的認同和移情,可以更好地提高影視制作質量,達到升華主題的目的。

(四)融入浪漫美學精神,滿足大眾審美需求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時代的變遷,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逐漸加快,學生為了自己的前程奔波,成人則為了自己的生活勞累,久而久之,在多方面的壓力下,浪漫美學精神應運而生。浪漫美學精神主要寄托了現(xiàn)代社會的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為了迎合大眾審美需求,在影視作品中,也有很多浪漫美學精神的體現(xiàn),尤其在宮廷劇中展現(xiàn)的最為明顯。宮廷劇中的浪漫美學精神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分別是:理想化的劇情、現(xiàn)代人的藝術審美情趣和運用現(xiàn)代科技呈現(xiàn)的優(yōu)美畫面。首先從理想化劇情方面看。近些年來,宮廷劇比比皆是,不過劇情大都和正常戲劇邏輯不相符,從某種程度上來看,也算是對傳統(tǒng)藝術創(chuàng)作模式的創(chuàng)新,編劇和導演可以充分運用自己的想象,在迎合大眾審美口味的基礎上,編寫出讓人耳目一新的故事情節(jié)。比如,在2014年一經播出就火遍全國的大型宮廷劇——《甄嬛傳》?!墩鐙謧鳌返闹饕獎∏樽呦虮M管符合歷史史實,但當中杜撰的部分也有不少,不過基本合乎情理。在整部劇中,最大的看點莫過于甄嬛和果郡王的感情了,兩人歷經千難萬險,卻最終陰陽兩隔沒能走到一起,讓許多觀眾都為之惋惜。據相關史料記載,甄嬛和果郡王二人確實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但實際關系卻并不是劇中的關系,歷史上兩人一生都沒見過幾面,更談不上情意綿綿了。不過導演和編劇這么安排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制造劇情矛盾沖突,讓故事更有看點,同時,也是為了滿足大眾的審美需求。其次,從現(xiàn)代人的審美情趣角度看,當前大部分宮廷劇無論人物造型還是居住環(huán)境,都在盡量符合歷史背景的前提下,逐步向大眾審美情趣靠攏,讓整部劇更加符合現(xiàn)代人審美。在審美的同時,很多宮廷劇中也有不少“丑”角兒出現(xiàn),并且,這些角色還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觀眾的高度認可。這些“丑”的形象通常會出現(xiàn)在反派角色身上,導演和編劇也用這種形態(tài)為觀眾帶來視覺沖擊,這能充分幫助觀眾通過人物形象,找準人物關系,理清劇情脈絡,符合了現(xiàn)代人的另類“審美”。最后則是運用現(xiàn)代科技制作的優(yōu)美畫面。對于一部高水平的宮廷劇來說,符合大眾審美情趣的優(yōu)美畫面是必不可少的,它是整部劇的藝術體現(xiàn)。不過為了給觀眾呈現(xiàn)出更好的效果,最終播出的畫面一般都是經過后期處理的,這也讓我國的影視劇制作水平提升了一大截。例如,在《甄嬛傳》中,在畫面轉場的過程中,時常會出現(xiàn)幾秒的空鏡頭,主要包括皇宮角落、天空、乾清宮屋頂的燕子、天邊的晚霞等等,在經過電腦技術加工后,會為觀眾呈現(xiàn)出更加優(yōu)美的空鏡頭景色,這在很大程度上讓觀眾的審美得到了滿足。

四、結語

當代藝術審美情趣對影視制作具有很大的影響。想要完成一部好的作品,導演以及制作團隊首先就要迎合大眾的審美,然后在這個過程中,完善影視細節(jié),只有這樣,觀眾才會認可故事,與故事中的人物產生共鳴和共情,從而借助角色,感悟導演所要表達的最終意義。影視制作與當代審美情趣相互影響,相互滲透,不可分割,只有迎合當代藝術的審美情趣,才能制作出大眾喜愛的影視作品,而一個優(yōu)秀的影視作品,可以帶動大眾的審美情趣。因此,在影視制作的過程中,制作團隊需要不斷地完善故事的邏輯和細節(jié),畢竟細節(jié)決定成敗。

作者:王晨 單位:遼寧廣告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