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初中地理研修總結范文

初中地理研修總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初中地理研修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初中地理研修總結

第1篇:初中地理研修總結范文

關鍵詞:跨界培訓;綜合提升;地理國培

“跨界歌王”、“跨界喜劇王”等觀眾喜愛的電視節(jié)目催生了一個新的流行詞――跨界。在重慶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的安排下,2016年初中地理國培班學員來到沙區(qū)進修學院參加影子跟崗階段的研修學習。在這里,學員們都體驗了一次快樂的“跨界培訓”,收獲了神奇的“拔節(jié)體驗”,提升了地理綜合能力。

一、培訓方式的跨界

1.培訓導師的跨界

來到影子跟崗研修學校,簡短而熱烈的歡迎儀式后,全體學員得知:本次影子跟崗研修學習,學員不僅可以聽自己導師的課,也可以聽其他導師及教師的課,還可以到另外的影子跟崗學校觀摩。導師們呈現(xiàn)了:“世界的聚落”、“地球的圈層結構”、“I’m more going on my sister”、“偉大的”、“動輒傳情”等諸多精彩炫麗的課堂,有的導師思路清晰而嚴密、教風親切而活躍,有的導師文本解讀深刻、是重慶乃至全國賽課的幕后大導演,有的導師幽默風趣、活力四射、富有感染力,有的導師善于啟發(fā)、引導追問、錘煉思維……每位導師的教學風格與特色縈繞著學員,并慢慢浸潤他們的心田,這可能就是雅思貝瑞斯所說的“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的最好詮釋。

2.培訓地域的跨界

有位導師大膽嘗試,將培訓課堂由教室搬到校外,開展了一次獨特的野外考察課。導師先到野外實地勘測考察路線、準備相關資料、分組、展示本次考察活動的任務并強調安全,接著給每個小組發(fā)放“地理活動興趣小組野外考察記錄表”,然后帶領學生走出校園實地考察。導師提醒學生利用大自然中的參照物觀察行走方向,并做好記錄;來到清澈寬敞的嘉陵江邊,導師指引學生探究水文特征;面對江邊的陡崖,提示學生思考流動的江水對河岸巖石泥土的影響,探討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發(fā)生與防治等;讓學生觀察行走路線上的主要植被狀況,并由此推斷當?shù)氐臍夂蛱卣?;讓學生觀察、分析氣象站、水廠、電子元件廠的布局及其影響因素;指導學生觀察居民的分布特點,探究形成原因……根據(jù)相關考察內容,讓學生分組討論并撰寫考察報告,最后全班交流分享。別開生面的課堂外遷,學員和學生都非常喜歡,全程沒有一位學生和學員掉隊和開小差,大家都積極主動地觀察、思考、議論、記錄,全身心地走進大自然,親身體驗地理知識產(chǎn)生的過程。

培訓方式的跨界,給學員帶來的是開放、包容的豁達心態(tài),呈現(xiàn)的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壯麗畫卷,大家可以博采眾長、綜合發(fā)展。

二、學習方式的跨進

1.學生學習方式的跨進

來到沙區(qū)影子跟崗學校,學員們看到的不是傳統(tǒng)的“傳道授業(yè)解惑”,也不是教師的夸夸其談、炫耀才華,而是把時間和話語權還給學生,真真實實完成了由教師“教”向學生“學”的轉變,學生是否主動參與、學習是否有效成為判斷一節(jié)課是否成功的重要標志,“以學生學習為中心,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以師生共同發(fā)展為本”的學本式課堂在該區(qū)全面推行。例如,一位導師在講授“全球氣候變化”時,創(chuàng)設情境,設計問題,分層推進。

首先,以一則關于北極熊的新聞報道導入――據(jù)報道,由于棲息地減少,未來35~40年,全球北極熊數(shù)量將減少30%,這是真的還是危言聳聽?學生根據(jù)自己所學知識發(fā)表看法。

其次,為甄別報道的真?zhèn)?,教師讓學生結合教材和“全球氣候的長期演變圖”等,探究“地質時期(距今46億年)全球氣候如何變化?人類出現(xiàn)以前,地質時期全球氣候變化的原因?”和“近百年來,全球氣候如何變化?原因是什么?”學生組內自學、互學后,全班交流,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并得出結論。

然后,趁勢追問:既然氣候在變暖,那近百年來全球氣候變暖的可能影響有哪些?在學生探討之前,教師進行鋪墊,出示三則科學家的預測――“北冰洋航運更繁忙、撒哈拉沙漠降水增多、流感爆發(fā)傳播速度更快”,讓學生判斷是真是假。學生判斷后,再組內討論,提出自己的預測。

最后,教師設問:面對全球氣候變暖的諸多影響,人類應如何應對?大家獨立思考、小組交流后,爭相表達自己的觀點,學生思想情感得以升華。

從這節(jié)課可以看出,學本式課堂中,知識不是通過教師的傳授得到,而是學生在一定情境下借助教師與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方式獲得。這種課堂教學模式讓每一位學生都覺得受到重視、都能體驗成功并獲得成長發(fā)展。

2.教師學習方式的跨進

沙區(qū)教師的學習方式也與眾不同,重視教師個體與團隊的學習與發(fā)展,實行四級研修制。

一是在自行學習、思考的基礎上,每周開展學校地理組的教研,教師輪流擔任主持人,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論或落實上級與學校的相關要求,然后進行集體備課,大家充分闡述自己的設計思想與意圖,認真聆聽他人的交流分享,共同討論,取長補短,形成共識,校本研修既滲透個體特色,也凝聚集體智慧。

二是定期參加共同體教研,就面臨的共同問題、關注的共同話題或同一節(jié)課展開研討,積極發(fā)言,群策群力,透視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鑰匙,共同進步。

三是積極參加區(qū)級教研活動,教研員拋出一個有探究價值的話題或展示一節(jié)公開課或提出平常教學中常見的“老大難問題”,不同學校、教法各異的教師獨立思考、組內交流、公開展示,不同文化、多樣風格的高效模式相互碰撞、升華。

四是渴望參加“研修轉型”教研,來自沙區(qū)不同學科的教研員、培訓部成員、教研部成員、辦公室成員等與教學有關的領導與教師,每年均須深入教學一線上課,用示范課形式闡述自己對新課程理念、學本式課堂、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認識與理解,指引本學科教師的學習與發(fā)展。

四級研修制學習方式充分尊重了教師的個性與發(fā)展需求,凸顯了集體的智慧與力量,發(fā)揮了各種前沿教育教學理論的指引和促M作用,使教師在濃郁的學習氛圍中能學、善學、樂學。

學習方式的跨進,充分發(fā)揮個體特長,調動內因,挖掘潛能,相互影響,相互幫助,相互促進,協(xié)同發(fā)展。

三、研評方式的跨越

1.教研方式的跨越

沙區(qū)地理教研活動側重引導地理教師成為教研活動的主體:首先是教師公開課展示,教研員全程錄像,地理教師從不同維度聽課、記錄;其次是展示公開課的教師說課;然后地理教師分組研討,從“學生活動參與、自學環(huán)節(jié)、互學環(huán)節(jié)、展學環(huán)節(jié)、問題環(huán)節(jié)、討論環(huán)、整體感知”等方面進行交流,分享自己的收獲與困惑;最后教研員進行歸納、總結,并提出改進的意見與建議。

沙區(qū)首創(chuàng)的轉型研修周主題活動,各學科教研員和辦公室教學相關人員積極參與,首先研究當今世界最前沿的教育教學理論、教育學與心理學相關知識、課標要求和教材內容、學生身心特點、學本式教學模式等相應知識,然后在課堂教學中緊密環(huán)繞、全力落實,給一線教師很好的示范和引領作用,讓他們找到自己教學問題所在,明白今后努力的方向。

2.評價方式的跨越

沙區(qū)進修學院辦公室主任執(zhí)教“紀念白求恩”一課以后,四個觀察小組進行了半小時的歸納總結,從四個維度進行交流評價。

第一小組從“基于事實觀察與數(shù)據(jù)分析――教學提問”進行交流,從問題和教學問題的界定、教學問題的來源、教學提問與學習目標的一致性、教學提問與思維水平的關聯(lián)性、教學提問與問題環(huán)境的能動性等方面進行闡述,指出教師提出的問題應該與他們?yōu)閷W生設定的目標相匹配。

第二小組從“基于古德和布羅菲編碼表的中學語文課堂理答分析”進行交流,從崔永t關于理答的解讀、古德和布羅菲問―答―反饋序列類型編碼表(改編)、理答水平分析――理答二次分類頻數(shù)統(tǒng)計表、提高理答水平的策略等方面進行闡述,利用大量翔實的數(shù)據(jù)對理答情況進行分析,讓學生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應該引起注意、什么值得思考,從而不斷引導和強化學生學習。

第三組從“讓合作學習貫穿課堂教學全過程”進行交流,從一節(jié)課就是自學互學展學?學本式教學活動中只有互學環(huán)節(jié)才是合作學習?自學過程、互學過程、展學過程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等方面闡述了協(xié)同學習才是真正的學習。

第四組從觀課者視角交流了超越“執(zhí)行力”、喚醒“課堂人”、觀課者的視域立體轉換、聚焦“課堂人”的合作效益、三個揪心的視角(課型問題、學習質量、學科思想)等內容,表達傾注合作學習、關注長遠效益的觀點。

先進的理論指導、教師主動參與、仔細記載、切片式診斷、翔實的數(shù)據(jù)分析,沙區(qū)的教研方式已完成華麗轉身,直奔大數(shù)據(jù)時代,學員們都認識到要尊重科學,要善于用數(shù)據(jù)去揭示教育教學現(xiàn)象背后隱藏的教育教學規(guī)律。

除此之外,還有集體活動學習化的跨界、學習活動生活化的跨界等,這些跨界行為都產(chǎn)生了神奇的“化學反應”,深刻影響學員的教育教學思想、改變學員的教育教學方式、提升學員的教育教學能力,增強學員的地理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第2篇:初中地理研修總結范文

一、培訓目標

1.圍繞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有效備課,以“單元備課”為主題,組織教師開展全員網(wǎng)絡研修,使教師樹立“以學定教”的理念,厘清單元的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難點,系統(tǒng)地掌握備課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師的教學設計技能和教育教學綜合素養(yǎng)。

2.提升教師的職業(yè)認同感,使教師掌握快樂工作的方法,加強教師專業(yè)自主發(fā)展的意識。

二、培訓對象

(一)網(wǎng)絡研修對象

鎮(zhèn)江市中小學(幼兒園)全體教師,約23000人。

(二)骨干集中培訓對象

本次全員培訓的市和縣(區(qū))項目管理者、班級輔導員,研修指導專家(以市級學科帶頭人和教研員為主)。

三、培訓學科與內容

(一)培訓學科

1.小學:語文、數(shù)學、英語、品德與生活(社會)、音樂、體育、美術、信息技術、小學科學。

2.初中和高中:語文、數(shù)學、英語、思想品德、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音樂、美術、體育、信息技術。

3.幼兒園:五大領域、保教技能。

4.非任課教師的校(園)長和上述學科外的其他學科專職教師可自主選擇一個學科參加培訓學習。

(二)培訓內容

本次培訓內容共25學時,分三個階段完成。

每個階段設計相應的任務,教師需要學習課程、參加活動、提交作業(yè),同時進行拓展性學習。內容安排如下:

階段任務簡介課程學習活動設計作業(yè)設計

第一階段 通識課程 (1周5學時)

1. 解讀項目方案,裝飾社區(qū)個人空間; 2. 進入教師工作坊和研修社區(qū)報到,找朋友,加入研修團隊; 3. 學習“平臺操作指南”; 4. 學習通識課程。幸福課堂建設基本要領; 幸福班級建設基本要領。設計研討活動,主題為: 當前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怎樣?造成這種現(xiàn)狀的原因是什么?可以有哪些解決方法? 以班級為單位圍繞該話題討論。

第二階段 單元備課 (2周16學時)

1. 學習關于備課策略的專家講座; 2. 接受學科單元備課專題指導; 3. 參加研修活動,提交作業(yè)。學科備課策略綜述; 如何根據(jù)學生認知、個性特點進行學習指導、交往指導和心理健康教育; 學情分析的策略及工具 教學目標與檢測設計; 教學目標的確定與達成; 教案與學案; 單元備課專題指導課; 學科綜合性學習課程的備課策略和實施策略; 學科綜合實踐活動案例評析。設計研討活動,主題為: 你在備課方面主要存在的問題有哪些?造成這種現(xiàn)狀的原因是什么?可以有哪些解決方法? 以班級為單位圍繞該話題討論。任選其一完成作業(yè)。 1.梳理單元教學重難點 2.提交一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 3.提交一節(jié)課的學案

第三階段 案例觀摩 (1周4學時)

1. 單元備課過程視頻案例觀摩、分析、研討; 2. 參加研修活動,提交作業(yè)。此部分課程由鎮(zhèn)江優(yōu)秀的教師、教研員與研修網(wǎng)聯(lián)合開發(fā)。 從備學生、備內容、備方法、備條件、備資源、備技術、備教案等方面出發(fā),站在學生有效學習的角度展現(xiàn)備課過程。 課程開發(fā)時以視頻和文本為素材,經(jīng)過設計,制作為多媒體課程。以供教師觀摩和研討。就某個備課過程中好與不好的環(huán)節(jié)進行評點。需要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觀察與思考鎮(zhèn)江同行同一單元的單元備課,修改完成第二階段的作業(yè)

說明:本表中的研討活動及作業(yè)設計為樣例。為了使學員對研討活動和作業(yè)更感興趣,將在項目實施前組織學科帶頭人論證和修訂。第三階段的課程,由鎮(zhèn)江市教育局與中國教師研修網(wǎng)聯(lián)合開發(fā),開發(fā)方案另擬。

四、培訓策略

1.針對性

本次培訓主題聚焦單元備課能力提升,以本地使用教材第一、二單元為載體,研修任務、課程及活動均緊緊圍繞備課實踐能力的提升。同時部分課程由鎮(zhèn)江市學科帶頭人和優(yōu)秀教研員與中國教師研修網(wǎng)聯(lián)合開發(fā),增強針對性。

2.任務驅動

本次培訓采取任務驅動的方式,為學員設計真實的任務情境和遞進式研修任務,參訓學員可依照任務流程,完成各項學習任務,在做中學,學中做。

3.網(wǎng)絡研修與校本研修結合

本次培訓將網(wǎng)絡研修與校本研修密切聯(lián)系起來,校本研修的主題與網(wǎng)絡研修保持一致,校本研修的成果通過網(wǎng)絡研修社區(qū)呈現(xiàn)。

五、時間安排

本次培訓自20xx年8月中旬開始,9月底結束。具體安排如下:

時間 事項 備注

7月上中旬召開各縣市區(qū)人事科長,各直屬學校校長、人事秘書會議,部署項目實施工作時間、地點另行通知

7月15日前填報、審核學員信息表信息填報方法詳見附件

編班,配備輔導員管理員

8月12日前召開項目啟動暨骨干集中培訓會議時間、地點和參訓對象另行通知

8月15日前各縣(市、區(qū))完成對各班級項目骨干的培訓具體時間、地點、參訓對象由各縣(市、區(qū))自行確定

學員登錄培訓平臺,核對個人基本信息,熟悉操作流程并進行學習預熱;班級輔導員組織學員上線預熱,創(chuàng)建本班QQ群并引導學員加入,建設班級溝通渠道。具體內容詳見中國教師研修網(wǎng)“20xx年鎮(zhèn)江市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全員遠程培訓”網(wǎng)頁

8月15日-9月15日學員在線觀看課程,參與互動交流,撰寫研修作業(yè); 研修指導專家和班級輔導員在線輔導、答疑。

其中9月1日-9月15日學員結合遠程學習所獲運用到教育教學實踐中,提交作業(yè)。 以學校為單位組織教師研討及實踐,提煉研修成果。

市項目辦對各縣(市)區(qū)進行項目中期調研評估具體安排另行通知

9月25日前做好項目總結評優(yōu)工作;抽查參訓人員,組織集中閉卷考試具體要求和辦法另行通知

9月30日前召開項目總結表彰會議具體時間、地點、對象另行通知

六、培訓形式

1.依托中國教師研修網(wǎng)遠程培訓平臺,以網(wǎng)絡課程資源為載體,以網(wǎng)絡研修指導為支撐,建立網(wǎng)絡學習班級,配備班級輔導教師,組織參訓學員有效進行網(wǎng)絡研修與校本研修相結合的遠程培訓。

2.通過“觀看視頻課程-閱讀相關文章、評論-完成和提交作業(yè)-參與在線研討交流-反思總結”等流程,將專業(yè)引領、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同步融入網(wǎng)絡研修的整個過程。

3.中國教師研修網(wǎng)將根據(jù)學習的內容與進度開展研討活動,促進學習中的深層次、多角度反思,增進學員之間的交流與分享意識,培養(yǎng)學員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自主研修的習慣。

七、考核評價

本次研修將從參與度、貢獻度、影響力等緯度,對參與本次研修的不同群體(學員、研修指導者)進行相應的考核。

1.學員考核

本次研修學員的考核分為任務學習與拓展學習兩項。

任務學習為必做項,占比80%,考核內容為課程學習、提交作業(yè)及研討活動。

拓展學習為選做項,占比20%,考核教師在網(wǎng)絡研修社區(qū)開展互動交流與協(xié)作學習等行為,如上傳資源、評論留言等。(評分規(guī)則另發(fā))

2.班級輔導員考核

對班級輔導員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考核:一是本人的工作情況得分,占比50%,二是本網(wǎng)絡班級學員的平均得分,占比50%。(評分規(guī)則另發(fā))

3.頒發(fā)證書

學員培訓成績合格者,由鎮(zhèn)江市教育局頒發(fā)合格證書。

4.評優(yōu)

為檢查網(wǎng)絡學習效果,培訓結束后市教育局將適時從參訓人員中按地區(qū)選取3%(2%為市教育局任抽,1%由轄市區(qū)推薦)人員統(tǒng)一組織集中閉卷書面考試。各地區(qū)參考人員的考核平均分數(shù)作為檢查考核各地培訓成效和20xx年鎮(zhèn)江市教師發(fā)展先進校評選的主要依據(jù),教師個人培訓情況納入市級中青年骨干教師及以上拔尖人才評審的范圍。

網(wǎng)絡研修項目評優(yōu)堅持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定量與定性相結合、考核與激勵相結合原則,從多個緯度進行評定。具體評優(yōu)獎勵辦法由鎮(zhèn)江市教育局另行頒布。各類評優(yōu)的榮譽證書由鎮(zhèn)江市教育局頒發(fā)。

八、培訓管理

(一)建立20xx年鎮(zhèn)江市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全員遠程培訓項目領導組

組長:z

副組長:zz

組員:zz

(二)領導組下設項目管理辦公室、課程專家團和技術保障組

1.項目管理辦公室

主任:z

副主任:z

成員:zz

項目管理辦公室具體負責項目的統(tǒng)籌、協(xié)調和運行管理。

2.課程專家團

課程專家團由市教研室為主建立的核心指導組及其下設的學科專家組組成,統(tǒng)一負責項目實施過程中各個學科的研修指導工作。組長:朱春曉,副組長:譚慶仁。

3.技術保障組

項目技術保障組由市電教館統(tǒng)籌組建,具體負責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平臺、網(wǎng)絡維護以及其他學習設備、設施的保障工作。組長:汪翀,副組長:陳肸。

(三)各轄市(區(qū))同步建立對應機構,并報市項目辦公室備案。

(四)以轄市(區(qū))為主體建立網(wǎng)絡學習班級

1.各轄市(區(qū))統(tǒng)一以學科為單位建立網(wǎng)絡學習班級,原則上每100人編為1個班(大學科的尾數(shù)班原則上不少于50人),每個班配備1名輔導教師。每個網(wǎng)絡學習班級可以學校或輔導區(qū)為單位設立若干學習小組并配備1名組長協(xié)助班級輔導教師做好培訓管理工作。人數(shù)少于100人的小學科,原則上以縣(市、區(qū))為單位建立1個網(wǎng)絡學習班。

第3篇:初中地理研修總結范文

關鍵詞:民族地區(qū);校本;研訓;教師;成長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812-2485(2013)05-013-03

我校立足于校本研訓,促進民族地區(qū)教師專業(yè)成長,從創(chuàng)造條件、開辟資源,完善制度規(guī)范管理,我校立足校本研訓,通過有效策略進行校本研訓活動,深化課程改革,激發(fā)教師研訓熱情,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了教師的專業(yè)成長。

九龍縣沙坪中學建于1983年,是一所民族混居地全員寄宿制農村中學。目前在校學生有1763人,其中初中部有學生1704人,初中部全部住校,全?,F(xiàn)有教職工103人,其中專業(yè)教師88人。由于地處偏僻,長期以來學校引進人才難,有了人才也留不住。近年來,全校學生每年按300人左右遞增。受學生急劇膨脹的壓力,學校不得不擴大教師招考數(shù)量。其中2009年以來新分到我校的教師達到41人。教師普遍年輕化,出現(xiàn)青年教師學歷高,經(jīng)驗少,老教師學歷低,知識老化的現(xiàn)象。如何才能讓年輕教師快速成長,讓老教師轉變觀念,提升學校教師的整體素質,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我校立足校本研訓,通過有效策略進行校本研訓活動,深化課程改革,激發(fā)教師研訓熱情,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了教師的專業(yè)成長。結合我校開展校本研訓的實際,我們進行了以下幾方面的實踐探索:

1 領導重視、創(chuàng)造條件、開辟資源,是開展校本研訓的重要保障

我校高度重視校本研訓工作,提出了科研興校的發(fā)展思路,我們認為辦好學校和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是教師隊伍建設。因此我們把學校定位為既是學生成才的搖籃也是教師成長的沃土。學校成立了由校長為組長,主管教學的副校長、教務處、教科室、教研組組成的校本研修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明確職責,落實任務。我們將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作為學校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定期研究校本研修工作,建立校本研修的保障機制。

1.1 提高認識——樹立校本研修的理念

面對當前教育改革,通過學習,使我們認識到:校本研修是學校的一種健康向上的文化,是辦好一所學校的綜合研究活動。它是以學校為研修主陣地,以學校教師為研修主體,以學校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實際問題為研修內容,以促進學生發(fā)展,教師專業(yè)化水平提高為研修目的,把教師培訓、教育科研、教學研究、學校管理和校本課程的開發(fā)等有機地融為一體的綜合研究活動。它既是一種基于教師和教育教學的行動研究,也是一種制度建設,更是一種健康向上的學校文化。對教師隊伍建設制訂長期發(fā)展的規(guī)劃和近期工作計劃,并積極組織實施。

1.2 創(chuàng)造條件——做到四落實

1.2.1 經(jīng)費落實。校本研訓經(jīng)費將統(tǒng)一在學校教研經(jīng)費中劃撥,用于研訓管理、教研活動、教師獎勵、教師外出取經(jīng)等等開支,以確保校本研訓工作正常有序的開展。

1.2.2 師資落實。校本研修師資在校內主要依靠如下人員:學校有高級教師7人,中學一級教師20人。精心挑選好各學科教研組長、備課組長、骨干班主任等。充實師訓師資。

1.2.3 書籍落實。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為了教師學習的需要,學校重新購置圖書5000多冊,其中購置了一批教育專著書供教師借閱。訂有多種教育期刊和報紙,保證每個教師學習的需要。

1.2.4 硬件落實。學校加強教學硬件建設,增加電子白板、電腦和網(wǎng)絡等設施設備。為教師學習、研究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

2 完善度,規(guī)范組織管理,是確保校本研訓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

建立與新課程相適應的以校為本教學研究制度,是當前學校發(fā)展和教師成長的現(xiàn)實要求與緊迫任務,也是深化教學改革的方向和重點。我們的做法是:

2.1 確立學習制度,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學校擬定了《沙坪中學教師讀書活動方案》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學校加強學習的管理,通過“四層次、三必須、兩有、一檢查”(在學習形式上分四個層次,每月一次全校教育理論講座、一次教研組學習、一次網(wǎng)上學習、一次個人學習;在學習內容是做到三個必須:必須是先進的教育思想、必須是科學的教育理論、必須是與教學實踐相結合;在學習管理上實行兩有一檢查,即:有學習筆記、有學習體會,每學期檢查一次,期末進行考核。)落實學習活動,樹立教師終身學習理念。

2.2 完善培訓工作制度

每周日19:00—20:00為全體教師的思想政治及業(yè)務學習和培訓時間。每月組織一次專題培訓,培訓內容為:職業(yè)道德、教育理論、新課程理念、各科課程標準、教科研方法、信息技術等。根據(jù)課題研究的實際組織專題培訓,培訓時間及內容根據(jù)具體情況確定。

2.3 建立健全教師研訓考核制度

建立骨干教師培訓、評選和考核的相關制度。教導處建立健全教師培訓的業(yè)務檔案,將教師每年參加研訓活動、繼續(xù)教育培訓納入教師年度考核、評優(yōu)評先、職稱晉級的內容之一。

2.4 完善教研組工作制度

教研活動必須有計劃,有內容,有安排,有記錄,有總結。建立完善備課組工作制度、教師反思制度。

2.5 建立健全教育科研獎勵制度

將教師參與培訓、課題研究、撰寫、出版教育理論成果納入教師評優(yōu)選先、晉級的重要內容。對教師參與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效,撰寫論文獲獎,對改變教育教學現(xiàn)狀,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有突出成績的教師給予嘉獎。

2.6 制定計劃——啟動校本研修工作

學校制有教師長期發(fā)展的規(guī)劃和近期工作計劃,不斷提出階段性實施意見和改進措施。學校每學年制定校本研修的工作計劃,積極組織實施。對各項專題內容,又制定專項計劃來開展各項工作。

3 落實內容,確定形式,認真實施校本研訓工作,是推進校本研訓的關鍵

對教師的研訓內容,既要注重理論學習又要兼顧實踐操作。在理論學習方面,使教師對新課程的改革目標、理念、內容、方法有初步了解,幫助教師從理念上認同課改的價值。在實踐操作方面,研訓不僅要讓教師從概念上理解新課程,而且應努力促成教師在行為上發(fā)生相應的變化。同時學校將教師基本功、理論業(yè)務知識、師德師風、學校管理、教學研究,課題研究作為校本研訓的主要內容。

研訓的效果不僅來自于研訓內容,也體現(xiàn)在研訓方式上。在校本研訓的實踐中,我們采取參與式、交流式、案例式等方式。參與式體現(xiàn)了以研訓的參與者為主體,人人都行動的培訓思想;交流式即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分組討論、大會交流;案例式則使教育理論與教育實際緊密結合,對解決教育教學中的突出問題較為有效。同時我們還開展教學會診等形式的培訓活動,來提升教師的業(yè)務水平。組織學科骨干教師參加公開課、優(yōu)質課、說課、技能競賽活動;開展師徒結對活動和教師之間推門聽課活動。各教研組根據(jù)自身特點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教研活動,豐富活動內容,實現(xiàn)教師之間溝通、交流、學習、互補與發(fā)揮。開展三課兩反思,撰寫課堂即時案例、教后記、教育日志、反思文章、教育隨筆的撰寫,創(chuàng)建網(wǎng)絡教學論壇,通過論壇形式開展交流活動,促進教學業(yè)務水平的提高。

4 創(chuàng)建具有校本特色的研訓模式,從自發(fā)走向自覺,是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健康之路

4.1 建立多層次研修共同體,同伴助推,形成研修的自覺氛圍

由于我校地處偏僻,交通不便,與外界交流少,專家難以請進來,所以必須強化自身的造血功能。為此我們建立了多層次的研修共同體,形成研修網(wǎng)絡,讓教師的研修在同伴互助的推動下,從自發(fā)走向自覺。

一是構建學科研修共同體。以學科教學研究為中心教研組,教研組研修為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架起平臺,實現(xiàn)同伴間的互動。

二是構建課題研修共同體。課題組來自有相同研究專長的,不同學科的同伴,為教師教育科研發(fā)展架起了平臺,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三是構建跨學科的大教研研修共同體。門類性接近的學科組成大教研共同體。如文字學科的語文+英語、科學學科的物理+化學+生物、人文學科的思想品德+歷史+地理、藝體學科的音樂+體育+美術??鐚W科同門類共同體的建立有助于擴大研修學習的范圍。能充分發(fā)揮互補的作用,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更加全面。

四是構建學科內年級備課研修共同體。備課組是以研究和解決教師在教學實際中面臨的各種即時性問題為首要任務的有相同價值取向的共同體。是以集體備課、案例研討、專題研究為主要方式的校本研修活動。

五是構建青藍共同體。師徒結對、合作交流能夠充分發(fā)揮名師帶頭作用,促進年輕教師快速成長。一師收多人為徒,一徒拜不同工作的人為師,舉行隆重的拜師儀式,簽訂師徒結對協(xié)議書,對不同級別的師傅在聽課、上示范課、輔導、競賽獲獎等有明確的規(guī)定,學期結束對照考核。

4.2 嘗試“案例式反思”研究,提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水平

案例研究是教學理論的故鄉(xiāng)、教學問題解決的源泉、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階梯?!鞍咐虒W+實踐反思”是造就經(jīng)驗教師和專家的必由之路。學校在全體教師中開展課堂即時案例、教后記、教育日志、教育隨筆的撰寫評比活動?!拔抑v我的故事”敘事性的教研反思交流,精品案例月評與匯編等活動,促使教師自覺反思,養(yǎng)成反思和記錄的習慣。將教育理念與教學行為有機融合,不斷增加教師的思考力和感悟力。以自我反思來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水平。

4.3聚焦課堂,發(fā)展小專題研究,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課題研究是促進教師進一步成長的必由之路。我們努力構建多級課題網(wǎng)絡,做到學校有主題、科科有課題、人人有專題。立足課堂,把解決課堂中的實際問題做為教科研的研究重點。各教研組每期提出1—2個最突出的問題,作為微型課題進行實驗研究。 在教學中提倡自主、 合作、 探究能力培養(yǎng),形成濃厚的科研氛圍。在以學生為中心的研究中,教師的研究成果豐富,不僅提升了教師的研究能力,同時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

第4篇:初中地理研修總結范文

為了全面、準確、直觀地了解和感受全縣各中小學校起始年級和起始學科實施新課程的情況,長陽教育研究培訓中心從2004年11月1日至7日,分成4個工作小組以分片的形式對全縣11個鄉(xiāng)鎮(zhèn)、2所局屬學校開展了為期7天的調查研究,足跡遍布今秋走進新課程的70多所中小學校。調研組采取聽、看、訪、查的工作形式:每到一處,調研組首先聽取了各鄉(xiāng)鎮(zhèn)中心校校長對本鄉(xiāng)鎮(zhèn)實施新課程的情況匯報,同時深入課堂聽課,了解和感受起始年級、起始學科的師生在教育教學中的困惑;然后是看資料,檢查各學校的課程計劃表是否符合新課程的要求,看學校的課程管理和相應措施是否到位;其次是召開教師座談會,與教師進行面對面、零距離的交流與探討,深入了解教師們在實施新課程中的難點和疑點;最后重點查學?!叭n”的開展情況。地方課、校本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本次新課程實施的難點,也是課程改革的亮點。從某種意義上說,“三課”在各學校開展的成敗如何,直接影響著新課程的順利推進。

調查結束后,各調研小組對本次調研活動進行了總結交流。通過這次全方位的課程調研活動,使我們對全縣各中小學校實施新課程的做法有了一些初步的體驗和了解,同時也對進一步推動我縣實施新課程有了一些新的認識和思考。

一、我縣實施新課程的現(xiàn)狀分析

(一)領導重視,注重宣傳和培訓工作。

1、成立了課程改革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

全縣各中小學校的校長都非常重視新課程的實施工作,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以教導處為核心的工作小組,統(tǒng)籌領導和規(guī)劃本地的新課程實施。各校根據(jù)本地本校的實際寫出了課程實施方案和課程開發(fā)管理方案。

2、加強宣傳和培訓工作。

多所學校設計了家長問卷和學生問卷,及時召開家長會,向社會廣泛宣傳新課程的理念、設計與實施,新課程的實施得到了家長的廣泛支持。

(二)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加強新課程的研討。

1、整體啟動,形成了生動活潑的課改局面。

調研組先后調研了18所初中和53所小學,采用隨機抽查的辦法,對各學校的新課程實施情況進行了全方位的了解。教師們普遍反映:新課程下的教材難度降低了,教學方式更靈活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更加多樣化了,課堂活了,學生的思維活了,教師的心態(tài)更積極、專業(yè)發(fā)展欲望更強了。

2、加強新課程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的研討。

新課程在課程結構上實行小學以綜合課為主,初中以分科課程為主的格局,在課程管理上實行“三級課程”管理體制,在課程權力上逐步下放,學校和教師也成為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fā)者。弄清“三級課程管理”中各級管理的權限,明白地方和學校肩負的責任和使命,把握課程運行中各門課程的時空領域,及時理清“三課”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是目前各學校都共同面臨的課題。

在先期調研的基礎上,龍舟坪鎮(zhèn)、都正灣鎮(zhèn)等地召開了“三課”的研討會,所有學校的教導主任和“三課”的牽頭人都參與了研討。賀家坪、榔坪中心校結合“三大工程”開發(fā)課程資源;龍舟坪中學以禮儀教育為切入口,根據(jù)城區(qū)中學的特點,加強新課程中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

(三)充分發(fā)揮專家引領和校本研修的作用。

調研組查看了各學校新課程的任課教師情況,重點調查了各學科專家組的成員是否任教了起始年級的起始學科。

1、專家引領,校本研修,雙管齊下。

高家堰中心校給課程專家組成員擬定了管理目標和任務,并確實安排他們任教起始年級的起始學科,讓他們擔負起培訓本校本門學科其他教師的責任。由于管理措施到位,在專家組成員的帶領下,該校每周都開展了一次各學科的集體備課,加強學科的自主研討,教師收獲很大。漁峽口漁坪小學充分發(fā)揮校本培訓的作用,創(chuàng)造性地編寫了課程改革的“三字經(jīng)”;磨市高家?guī)X小學圍繞“學習型學?!钡膭?chuàng)建推動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全校教師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課程的探究之中。榔坪鎮(zhèn)中心校組織了全鎮(zhèn)的中心小學以上的校長參與校本課程的研討會,采取抽簽的辦法定學校、看現(xiàn)場、聽匯報、查效果,對全鎮(zhèn)的工作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高家堰、大堰、磨市、資丘、漁峽口等地的中心校校長圍繞課改抓課堂教學研討,學校改革氛圍較好。

2、校際交流,攜手發(fā)展。

我縣山大人稀,校點分布較散。怎樣讓地處偏遠的學校和師生更快地適應新課程,是每一所中心小學以上的學校校長都應當思考的問題。開展校校聯(lián)合和校際培訓,可以較好地解決薄弱學校的這一難題。鴨子口高小在這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嘗試。該校的一、二年級分散在各個教學點上,為了加強對進入新課程學校的指導,該校開展了“一日體驗”的校本研修活動。該學校每周派出至少一名教師到各教學點上對小學一年級的一日活動實地體驗,原學校教師對高小教師實行零距離跟蹤學習,雙方共同探討,共同研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積極探索新課程的評價機制。

新課程倡導發(fā)展性評價方式,以質性評價為主,采取自評、互評、他評、家長評等多種方式進行全方位的評價。調研組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各地在新課程評價中開始了有益的探索,課程評價邁出了可喜的步伐。鴨子口中心校制定出了非傳統(tǒng)統(tǒng)考科目的考核辦法、青年教師5年發(fā)展與評價方案等,在學期末教師評價表中給予了實施新課程的教師以明顯的傾斜。龍舟坪中心校在教師工作量及考核上對進入新課程的教師提出了特別的方案。都正灣采用學生評教的方式隨時對任課教師的情況進行反饋評價。漁峽口中心校在教師中開展了同事之間教學行為的友善監(jiān)督和評價,采用最欣賞、欣賞、基本欣賞、不欣賞等四種方式對教師開展新課程的評價。榔坪中心校、龍舟坪中心校、津洋口小學、高家堰中心小學等單位通過建立教師成長記錄袋的方式對教師在新課程中的專業(yè)成長進行了及時的跟蹤評價?;ㄆ盒W、磨市中心校、資丘中心校、柳家院小學等單位為每個學生建立了學生成長記錄袋。

(五)為新課程搭建合作和交流的平臺。

1、加強全局性的視導工作。

今秋以來,縣教育局在開學后不久即開展了針對新課程的專項視導工作,對各地在課程改革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了及時的調查和研究,并采取了相應的措施對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了研究和指導。之后,縣研訓中心又組織了專班對全縣進行了一次全面的調研。各地在開學后聘請了各方面的專家對新課程中的各類問題進行了指導和講座??h教育督導部門也加強了對新課程的及時跟蹤和了解,組織專班對全縣實施新課程的情況進行了檢查和督導。在教育行政部門、教育督導部門、教育研究培訓部門等的聯(lián)合視導下,各地在新課程的實施中保持了良好的發(fā)展勢頭。

2、大力開展校本教研活動。

校本教研的形式有校內教研、校際教研和聯(lián)片教研等形式。進入新課程以來,各學校以校為本,大力開展新課程的校本教研活動。以教研組為單位的校內教研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集體備課、聽課說課、上研究課、展示課,所有教師都以極大的熱情和高度的探究精神投入到了其中。龍舟坪中學、縣實驗小學、磨市中心校、高家堰中心校等形成了教師定期教研制度,校內教育教學研究氛圍良好。榔坪、都正灣、龍舟坪鎮(zhèn)、漁峽口等地還加強了對薄弱學校的培訓和輔導力度,多次召開相關的培訓會和研討會,對所有學校進行教育研究的管理和探討。各學科還非常有效地開展了聯(lián)片教研活動。初中7年級的語文、思想品德、歷史、地理等分別在高家堰、資丘、磨市、都正灣、大堰等地開展了聯(lián)片教研活動,教師反響良好。

3、 扎實有序地開展各種學科教學競賽和論文評比活動。

進入新課程以來,小學英語、科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等分別召開了縣、市級的學科研討會,并以寫作有價值的案例為主,進行了課程改革的案例分析。初中地理、歷史、思想品德等學科開展了縣級優(yōu)質課競賽,初中英語、化學、數(shù)學等組織教師參加了市級學科競賽并且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各學科都開展了論文評比活動。很多鄉(xiāng)鎮(zhèn)花大力氣組織了教育、教學、教管征文的收集和評選工作。這些活動不僅為教師展示自己的課改成果提供了舞臺,更為教師搭建了交流和合作的平臺。

二、我縣新課程實施中幾個需要研究的問題

(一)部分學校領導在新課程實施中創(chuàng)新意識不夠,在課程改革中患得患失,不敢放開手腳大膽前行。

新課程面前沒有權威,只有先行者和探索者。而我們的很多學校領導思想上對新課程還有很多顧慮,特別是有些初中,在教師安排上力保學校的課程專家組成員、骨干教師上9年級的課,害怕他們在7年級帶課會影響學校中考質量,致使課程專家組成員作用發(fā)揮大打折扣。許多學校的領導和教師抱著等待和觀望的態(tài)度,期待借鑒他人或外地成熟的經(jīng)驗拿來為我所用,等、靠、要思想嚴重,對新課程的課堂教學研究不夠,教師教育觀念落后,課堂教學方式陳舊,不能全面體現(xiàn)新課程的“三維”目標,課堂教學的效率不高,主陣地的作用發(fā)揮不足,創(chuàng)新意識不強,以至于束縛了改革的手腳,導致“舊瓶裝新酒”現(xiàn)象依然存在。

(二)地方課、校本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有諸多不到位的現(xiàn)象。

1、地方課是屬于省級開發(fā)的課程,課程管理權限在省教育行政部門,它有省級審定的教材和規(guī)定的教學領域。目前在我縣的地方課教材還不到位的情況下,各學校自行查找資料開課,覺得盲然不知所從。很多學校區(qū)分不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與綜合實踐活動各自的特點,理論和實踐上概念相互混淆,實施過程中人員和內容交錯不清,從而引發(fā)廣大教師的不知所措。

2、校本課程是國家三級課程管理中由學校一級自主開發(fā)的課程,它體現(xiàn)了學校的辦學特色和校長的辦學理念,是由全體教師參與課程資源開發(fā)與建設的課程,七年級可實行年級聯(lián)排,課時相對集中。而目前很多學校為了簡便易行,把校本課程的教師相對專職化,其他教師根本沒有了校本課程開發(fā)與建設的意識和權力,或者干脆由學校出面包辦代替,教師學科本位的思想依然很嚴重。

3、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由活動課演化而來的一種課程形態(tài),是國家一級課程中要求設置的一門必修課程,各學校必須在課程表上反映出來,并按每周平均3課時的計劃予以落實。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指定領域里的四大內容不能人為地割裂開來,而應相互整合,以主題活動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全校所有學科的所有教師都是綜合實踐課的指導教師,而學校教導處等相應的管理部門應當承擔起規(guī)劃和管理本所學校該門課程的責任,負責教師指導小隊的協(xié)調和管理。主導教師和指導教師應當職責分明,責任明確,有相應核定的固定工作量。而目前大多數(shù)學校在這方面還認識較模糊,沒有或根本不知道怎樣安排學校的教師,導致教師的合作意識和參與意識不夠。

(三)校外課程資源開發(fā)不足,安全、經(jīng)費等問題成為各校的警戒線。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倡導教師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fā)者,開放的課程思想需要開放的課堂和開放的時空。而現(xiàn)實的條件以及出于對學生安全的考慮,不允許學生隨便走出校園,師生都不能深入社區(qū)開展調查、研究,探究活動范圍受到很大的局限。許多新的課程形態(tài)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做中學”的要求就得不到滿足。囿于安全和經(jīng)費等因素的考慮,絕大多數(shù)家長和學校干脆拒絕走出校門,使校外課程資源沒有得到充分的開發(fā)和利用。

(四)教學條件不適應新課程的要求。

多數(shù)參加座談的教師都談到身邊可利用資源的先行建設問題。由于經(jīng)費投入不足,目前大多數(shù)學校教學所需的必要的教具、學具、掛圖等缺少與新課程相對應的添置,學校圖書室多年末購進新的圖書資料,學校實驗儀器老化、失修,多媒體教室普遍缺失等,這些都影響和制約著教師勞動的再創(chuàng)造。

(五)教師的綜合素質不適應新課程的要求。

新課程要求教師有很高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強烈的求知與發(fā)展欲望。但由于長時間地處在接受式、封閉式的教育環(huán)境里,大多數(shù)教師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意識不強,受以往的定勢思維影響較深,不能很快地融入到新課程中去。許多教師還用舊的眼光去衡量新的課程,導致行為上有許多差強人意的地方。教師的合作和開放意識不夠,在需要團隊精神和集體創(chuàng)新的形勢下,一些教師不愿意參與到小組活動中去,擔心自己的暫時利益受到影響。在課程的開發(fā)與建設上,教師普遍缺乏主動的探究和參與意識,或者說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不高影響了教師的選擇和創(chuàng)新局面的形成。這也對我縣教師培訓部門提出了新的研究課題。

三、對進一步推動我縣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幾點建議

(一) 加強管理,強化幾個意識。

教育行政部門應當重申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進一步明確課程改革的目標、內容和管理措施,以《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藍本,狠抓各門課程標準的學習、消化和吸收,強化“綱要”意識、“課程”意識、“課程計劃”意識和“課程標準”意識,探索“縣--鄉(xiāng)--?!比壵n程管理機制,明確各級管理部門的職責和責任。

2、加大培訓和指導力度,切實抓好校本研修工作。

各級管理部門和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提出新課程實施中的問題,加強校本研修工作,充分發(fā)揮各級專家的引領作用,使用好本地的教師資源,拓展創(chuàng)新的時空領域,要敢為人先,大膽探索和創(chuàng)新,注重經(jīng)驗的積累和總結。

研訓中心應加大指導力度。針對新課程實施中出現(xiàn)的問題,出臺一系列指導性意見,增強課改的實效性。

建立“縣--校--師”三級培訓體系。研訓中心在及時、全面地培訓各學科起始年級的教師的同時,還應加大對各學校管理層面特別是校長和教導主任的先行培訓工作。

校長是新課程的第一責任人,校長首先要加強學習,同時要研究教導主任一級的培訓與管理問題。要充分發(fā)揮學科專家組作用,切實使他們擔負起校本研修的指導教師職責。對未能任教起始年級起始學科的專家組成員,應采取相應措施予以管理。

3、加快教師發(fā)展學校的建設步伐,以學校為基地,扎實深入地開展新課程研究。

新課程實施的主陣地在學校,新課程實施的關鍵力量是教師,必須建立以校為本的研修制度,以“教師發(fā)展學校”為契機,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促進新課程的全面、深入、健康、持久的發(fā)展。

第5篇:初中地理研修總結范文

關鍵詞:同步練習;地理;課業(yè);作用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0-0317-01

在課改和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為了提升我校素質教育質量和課改理念,打造我校的"五一一五"有效課堂向高效課堂邁進的步伐,在我校的"五一一五"高效課堂模式的指導與實踐下,我地理學科組的教師制作、不斷修改完善和運用地理科《同步練習》,在運用的基礎上,地理學科成績逐年攀升,得到學校、家長、學生的認可。在此,淺析《同步練習》在我校地理學科中減輕課業(yè)負擔的作用:

1.《同步練習》制作的背景

1.1 指導思想。本次課堂教學改革,就是要徹底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轉變?yōu)楝F(xiàn)在的有效課堂模式,改變現(xiàn)行課堂上"一言堂"現(xiàn)象,重講不重學的現(xiàn)象,徹底改變教師厭教、學生厭學的現(xiàn)象。通過改變教師的思想觀念,改革教學模式,學習和借鑒高效課堂教學改革的經(jīng)驗,千方百計地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強化其自覺學習的內驅力,促成學生在課堂上的三動:動腦、動口、動手,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張揚學生的優(yōu)良品質和種種本領。讓那些有濃重厭學情緒的學生們能主動地自覺地投入到緊張的學習中去,并且感受到成長的快樂和幸福。

1.2 突出構建我校的"五一一五"課堂模式的"四個基本環(huán)節(jié)" 。根據(jù)我校課內規(guī)則要求:課堂必須要有的四個基本環(huán)節(jié)――預習檢查、合作學習、交流展示、達標檢測。同時要求做到:課堂結構是固定的,時間分配根據(jù)學科特點和個人教學風格是靈活的。其具體體現(xiàn)為:

【預習檢查】預習可安排在課前或課堂,提倡課前預習和檢查,由小組長檢查(雙色筆、檢查日期、簽名),教師檢查第一環(huán)節(jié)完成情況,為上課贏得更多時間。預習不能只安排看、思考,一定要動手(或抄、寫、答、解),便于檢查。

【合作學習】討論、探究的問題要精選,緊扣教學內容,不宜簡單,不宜過多。學生人人參與。

【達標檢測】有層次和梯度,適量??山處熍?,也可小組批閱,以等次或分數(shù)評價。

2.《同步練習》制作的流程

2.1 導學案的版式及內容。根據(jù)學校"五一一五"高效課堂和課改要求,導學案統(tǒng)一使用學校規(guī)定的版式,內容主要有:學習目標、預習內容、課堂訓練、師生點評、鞏固練習、歸納總結、作業(yè)布置。預習內容不能只設置問題,要以題目形式展現(xiàn),使學生能動手做。課堂訓練題目為教材中內容,不宜拓展,學生可獨立或通過交流完成。鞏固練習要將知識適當延伸和拓展,學生動動腦筋思考可以完成。教學討論,教師要積極參與到小組,與學生平等交流,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積極鼓勵學生使用"我?guī)兔?、"我糾錯"、"我點評"等激勵語言,培養(yǎng)學生由聽得懂到能夠做再到能講解的綜合能力,體現(xiàn)真正把時間還給學生,真正實現(xiàn)課堂以學生為主體。課后作業(yè)實行自,強調學生選做,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杜絕學生抄襲作業(yè)的現(xiàn)象。

2.2 由導學案的編寫轉變?yōu)椤锻骄毩暋芳笆褂谩?012年6月底,學校按照課改理念和要求,并結合我校實際提出了我校的課改模式為"五一一五"。以此為基礎,學校安排各學科的骨干教師初步制作出導學案,并在當年8月中旬組織各科教師對制作的導學案進行修訂、補充和完善。對完善的導學案學校統(tǒng)一印制裝訂成冊,學生人手一冊。教師使用時,先熟悉教材及導學案,可針對本班學生情況和自身教學特點,對導學案的內容再次進行刪減和增補。到2013年6月,學校召開各科制作導學案的組長會議,聽取教師們對導學案使用中的意見和建議。在本次會議后,學校再次提出:努力完善導學案并將導學案轉變?yōu)椤锻骄毩暋?,內容主要有:學習目標、自主預習、合作探究、課堂達標、拓展延伸五部分。在每一年度使用后,各學科教師根據(jù)課堂的特點、知識結構、課本修訂和學生使用的實際等不斷增補、刪減并不斷完善。

3.《同步練習》在我校地理課堂上的操作流程

3.1 對學習目標欄目的使用:"五一一五"有效課堂在我校地理科基本以目標教學為主,在導出本節(jié)課題時,出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目標可通過學生齊讀或教師帶讀完成,讓學生知道本節(jié)課應該完成的任務,按目標進行教學,在課堂小結時再按目標進行小結,利于學生對照目標查找自己上課中的不足,在課后復習鞏固時加強本部分知識的理解。

3.2 對自主預習欄目的使用:按照預習要求,學生通過對教材的閱讀,熟悉教材后,完成自主預習部分,并熟練掌握自主預習部分知識,地理科代表和小組組長的自主預習部分由教師批閱,而小組成員的由小組長代閱代批并對學生對教材的熟悉程度進行了解,對存在的問題向教師反映(對知識點的問題教師上課時加以評講,對學生問題教師課后與學生交流完成),并監(jiān)督小組成員認真掌握本部分知識。

4.《同步練習》在學生課業(yè)負擔中的調查分析

調查分析如下:

4.1 使用我?!锻骄毩暋返膶W生在2014――2015學年度第二學期和2015-2016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成績比縣城其他同類學校期末成績總成績高12分以上,比鄉(xiāng)鎮(zhèn)中學高18分以上(比對的四所學校有三所沒有專業(yè)的地理教師);(分數(shù)來源于部分學校老師提供或教研室數(shù)據(jù))

4.2 我校學生使用《同步練習》的時間比以前要達到的成績所需時間減少了近1/3,學生在課外時基本不需花時間學習地理,在課前只需花20分鐘左右完成自主預習部分,課堂結束后只需花10分鐘完成拓展延伸部分,除去每周兩節(jié)地理課上課時間,每周只需花1小時課外時間就完成了地理科的學習,在期末復習中,學生首先有兩節(jié)課時間就能再次對課本熟悉,其次教師歸納性知識點一節(jié)課時間,圖一節(jié)課時間,再根據(jù)知識點的情況歸納性的四張綜合性試卷就可完成復習,且效果好,每學期80分以上學生占38%以上,60分以下還不到5%;

4.3 使用其他課外資料:在我校還未制作導學案之前,學生在校外書店購買地理資料書或單元測試卷,費用高、許多的題是重復的或者是不適應我校學生學習的,學生花費較多的無效時間,且效果不理想,加重學生學習的負擔,導致部分學生厭學或學習積極性不高,還以為學習地理是一件困難的事情。自從使用我校地理《同步練習》后,由我校統(tǒng)一印刷,每學期的印刷費用每本才4.5元,費用低,練習題的設置都是經(jīng)我校地理科教師根據(jù)教材、學生實際、并結合課外輔導資料精挑細選的,設置合理,適應我校的課改和教育教學環(huán)節(jié),有探討、有練習,從各方面來培養(yǎng)學生地理學習的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第6篇:初中地理研修總結范文

 2007年是“十五”繼續(xù)教育進入全面發(fā)展的一年,也是落實北京市和通州區(qū)教委“十五”繼續(xù)教育工作意見的關鍵一年。這一年,我們緊緊抓住有利時機,積極開展各級各類的培訓,教師培訓工作抓出成績、抓出實效,進一步推動了我區(qū)教師教育工作跨入新的發(fā)展時期。下面將2007年教學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抓好全區(qū)參訓教師的教學及教學組織工作

 (一)、非學歷教育

 1.啟動《教師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公共必修課培訓

 2007年根據(jù)市區(qū)教委關于啟動公共必修課意見,我區(qū)組織了《教師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培訓。由我校教育理論組教師承擔面授、組織輔導工作。扎實、有效地做好《教師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的培訓,通過講授、發(fā)放材料、錄制軟盤等形式,完成全區(qū)7218人的培訓任務。通過培訓進一步提高了教師對職業(yè)道德的認識和師德水平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2.繼續(xù)教育面授專題培訓

 為了提高中小學各學科教師的專業(yè)知識和教學能力,我們組織全區(qū)4209人參加學科面授專題培訓。培訓學科小學有語文、數(shù)學、科學教育、美術、體育;中學有數(shù)學、歷史、地理、美術、體育、政治等,通過請專家、教授、特級教師、名師講學,使教師對學科前沿知識、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有了深刻的認識,對教育教學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3.信息技術應用培訓

 全區(qū)中小學教師共有800人報名參加培訓,通過學習,參訓教師的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并較好地應用所學知識制作教學課件等。

 4.新課程改革培訓

 高中政治教師新課程培訓班。共40人參加培訓。培訓目標:幫助高中政治教師深入理解高中政治課新課程標準,把握新課標的理念、結構和內容,從而提高了高中教師實施新課標的教學能力和水平,為實施新課標、新教材做好師資準備工作。

 中學政治骨干教師新課程理論與實踐研究研修班。聘請首都師范大學胡玉順教授到我區(qū)擔任本班指導教師。培訓目標是新課程下教師角色轉換的理論與實踐的探討。

 中學地理骨干教師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方法研究研修班。聘請區(qū)級教研員和教改實驗區(qū)有經(jīng)驗的教師承擔培訓任務,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在進行理論學習的同時,帶領學員到基層中學開展聽課、評課等教研活動,收到了良好的培訓效果。

 區(qū)級骨干教師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研修班。共120名骨干教師參加,學習時間為80學時。通過對網(wǎng)絡技術的學習,參訓教師搜集信息、分析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制作課件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繼續(xù)教育專管員、信息員培訓

 共160名學員參加了培訓。全區(qū)幼兒園、中小學、中等職業(yè)學校各單位信息員、專管員經(jīng)過培訓,加強了繼續(xù)教育檔案管理的規(guī)范化和系統(tǒng)化。

 6.區(qū)級骨干教師培訓

 本學年主要對區(qū)校骨干教師進行教師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培訓:共502人參加培訓。對骨干教師進行教師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的培訓,進一步提高了骨干教師師德水平。并組織骨干教師結合工作實踐又撰寫了師德案例,區(qū)繼教辦已經(jīng)對骨干教師上交的師德案例進行篩選,并組織專人將優(yōu)秀案例編輯成冊,擬出版《骨干教師師德論文集》。

 7、新教師培訓。為了提高新教師的培訓質量,本學期修改了“十五”初期制定的新教師培訓計劃,更突出實效性、針對性。注重了對新教師的師德、教育教學技能、教學基本功的培訓,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全區(qū)共有261名新教師參加李培訓。

 8、組織部分骨干教師參加“綠色耕耘行動計劃”的培訓:由北京教育學院組織實施的“綠色耕耘行動計劃”培訓項目,自2007年7月開始到今年年底,開展了集中培訓、跟蹤指導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培訓活動。本次培訓形式靈活多樣,內容豐富多彩,培訓效果顯著,深受學校領導和學員的歡迎。

 我區(qū)共有252名學員參加了“綠色耕耘行動計劃”項目的培訓,包括:組織骨干教師利用暑期時間到教育學院參加集中培訓;教育學院教授來我區(qū)送教上門,全區(qū)150名小學英教師接受教育學院的教授、專家傳授知識;教育學院理科部李晶教授等來到了?t縣中學,聽取了校長的有關匯報,針對學校

共5頁,當前第1頁1 年青老師多、教師隊伍富有活力并有一定的教科研基礎這一有利條件,跟蹤指導活動結合學校發(fā)展,以教師反思為切入點,安排了3次講座。并確定?t縣中學為“綠色耕耘行動計劃”課題研究試驗基地。教育學院組織實施的“綠色耕耘行動計劃”通過課堂教學實錄、教育科研論文、調研報告、教學課件、個人成長案例、課堂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技能等一系活動對推動我區(qū)新課程改革、提高中小學骨干教師教育教學和教科研能力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特別師在組織小學英語全員培訓項目上大大強化了英語教師的教學語言能力,參訓學員一致感到此次培訓收獲很大,這是發(fā)自內心的肺腑之言。在培訓結束后,教育學院組織了以區(qū)縣為單位開展得教學技能展示活動。我區(qū)代表隊經(jīng)過積極準備、認真訓練,榮獲教育學院組織的“2007年京郊小學英語技能展示”活動的“教學設計獎”,獲得獎杯和獎狀。

 (二)學歷教育

 為提高我區(qū)教師學歷層次,拓展學科專業(yè)知識,2007年在我開辦學歷教育班16個,共有學員1276人。2006年新招學歷教育班四個,包括中文、教育學、英語本科班,小學藝術教育大專班,共計232人,錄取率在75%。研究生課程班:上半年已經(jīng)結業(yè)5個班,共200人。2007年6月份新招生193人,目前已進入培訓階段。

 在學歷教育方面,從總的趨勢看,參加培訓的人員是在逐年減少,重點已轉入非學歷教育,但是學歷教育的各項工作沒有放松,特別是緊緊抓住考前輔導工作,提高新生錄取率。2007年的專、本科考前輔導的應該說錄取率在70%左右。由我校教師承擔的語文、政治、英語輔導的科目,開始成績是較高的,對提高錄取率起到了較大的作用。

 (四)校本培訓

 1.開展《教育熱點問題研究》校本培訓教材的培訓

 《教育熱點問題研究》一書是我區(qū)“十五”繼續(xù)教育自編教材,教材內容主要是突出先進教育理念的宣傳,為加強教師自身修養(yǎng)、更好地適應新課程改革提供幫助。此教材成為了全區(qū)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的學習、理解和領悟的重要參考資料。各學校都組織教師進行了認真的自學,并完成了每人3000字以上的學習體會,全區(qū)7218人參加培訓。目前,教師通過學習撰寫的心得體會等材料已陸續(xù)上交區(qū)繼教辦,由繼教辦組織教師進行成績評定,并選出優(yōu)秀文章給予榮譽獎勵。

 2、抓好中小學校本培訓工作。今年6月份區(qū)教委人事科、區(qū)繼續(xù)教育辦公室對全區(qū)部分學校開展校本培訓調研。通過聽校長匯報,召開教師座談會,查閱檔案材料,交換意見等形式,較全面地掌握了各單位校本培訓情況。通過校本培訓調研,我們感到:校本培訓是“十五”繼續(xù)教育的重要培訓形式。校本培訓是受到各級領導重視,受到校長、教師歡迎的一種培訓形式,應當廣泛推行這種培訓形式。但是,校本培訓開展不均衡。表現(xiàn)在領導重視程度、教師的認識程度不均衡;學校硬件設施的利用率不均衡;師資隊伍不均衡等影響了部分學校較好地開展校本培訓。區(qū)教委人事科、繼教辦將調研情況上報教委后,教委認為有必要開展評選校本培訓示范?;顒?,帶動全區(qū)校本培訓活動的廣泛深入開展。在區(qū)教委的領導下,我們將調研與查看基層學校上報材料相結合,經(jīng)過反復研究決定確定了13所中小學為校本培訓示范校,確定1所園本培訓示范園,通過幫教、幫訓、手拉手等形式,發(fā)揮優(yōu)質校的教師、管理人員、設備的輻射作用,帶動一批薄弱校,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提高我區(qū)學校辦學整體水平,推動全區(qū)普教工作走上新臺階。

 二、抓好學校校內的教學工作

 (一)教師職業(yè)道德素質培訓

 根據(jù)北京市教委《關于加強“十五”期間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校本培訓工作意見》和通州區(qū)教育委員會《關于中小學教師“十五”繼續(xù)教育校本培訓工作意見》,結合師資培訓工作特點和我校實際情況,制定了“十五”期間我校校本培訓工作意見及2007年校本培訓內容的計劃和具體安排。

 今年10月學校召開教代會通過了《通州區(qū)第一教師進修學校校本培訓工作意見》《通州區(qū)第一教師進修學校論文評審條件》《通州區(qū)第一教師進修學校優(yōu)秀班主任評選條件》。與會代表充分認識了學校開展校本培訓有利于提高學校教師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質,有利于發(fā)揮教師學習的主體作用,促進自身個性發(fā)展,有利于學校學習性組織的建設。并深深的感到開展校本培訓是全面提高我校干部教師素質提高教師培訓質量的重要條件。并決定于11月開始培訓。本年度的培訓重點:

 (1)組織學習《教師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必修課教材,采取自學和輔導相結合的方式深入理解教材內容,并結合本職工作加強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的提高。通過學習,教師深刻認識到,培訓者必須不斷提高素質,才能真正樹立為基層服務

共5頁,當前第2頁2的意識,才能為基層做好服務工作,才能保證培訓質量。

 (2)、加強對教師現(xiàn)代信息技術應用的培訓,適應新課程改革和學習性社會的需要,提高教師終身學習的能力。組織40歲以下教師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Authorware5.0培訓50學時。并將考核與競賽結合起來,激發(fā)教師學習積極性。

 (3)、強化教師教科研意識,提高教師教科研能力和水平。開展專題論壇活動,主題是:“繼續(xù)教育培訓內容,培訓模式,管理服務觀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師、教學管理人員中廣泛開展“以師資培訓為中心”,更新教育觀念、管理服務觀念的研討活動,創(chuàng)造一個優(yōu)質教學、優(yōu)質管理、優(yōu)質服務的進校形象。結合教師專業(yè)化和學校長遠發(fā)展的需要,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培訓科研型的教師隊伍,以促進學??沙掷m(xù)發(fā)展。

 (4)校本培訓管理

 學校校長是校本培訓的第一責任人,建立校本培訓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主管教學校長、主管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副校級干部任副組長,由師資培訓科研辦公室具體組織管理工作。學校為每位參訓教師建立檔案(一人一檔),記入繼續(xù)教育學分。并與評優(yōu)、評先、晉職等掛鉤。

 (二)、培訓者培訓。

 為把我校建設學習性組織,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學校組織起草了《通州區(qū)第一教師進修學校校本培訓工作意見》,組織全體教師參加師德培訓、計算機應用培訓、繼續(xù)教育科研課題論壇活動。教師積極性較高,學習興趣較濃,效果明顯。同時組織教師參與市區(qū)組織的各項培訓。

 1、北京教師培訓中心組織的各學科培訓者培訓:

 2、計算機教師參加因特未來教育培訓和信息技術學科教學整合的培訓;

 3、推薦教師參加英語全國骨干教師、普通話新大綱、初中政治和語文骨干教師培訓;

 4、組織小學教師參加北京市小學數(shù)學、語文學科新課程課堂教學研討活動等。

 5、推薦和組織政治、地理、英語、化學、物理教師參加北京教育學院組織的“綠色耕耘行動計劃”的培訓,我校教師普遍反映受益匪淺,對提高培訓者素質起了重要的作用。

 通過培訓,拓展了培訓者的學科知識面,在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方面也有較大提高,為更好的開展我區(qū)教師培訓奠定良好的師資基矗

 (三)教育科學研究

 1、根據(jù)《教師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必修課”的教學反愧優(yōu)秀案例評癬學分反饋等項培訓工作,組織編寫了區(qū)骨干教師《師德案例選編》。

 2、組織教師進行“教育熱點問題研究”一書學習體會的評定學分工作,并將優(yōu)秀論文編輯成冊。

 3、強化研究意識,開展研修活動。學科教師圍繞“繼續(xù)教育培訓內容、培訓模式探究”的主題,結合教學實際開展專題研究。本學年末,根據(jù)研究情況教師、教學管理人員撰寫論文,學校組織論文評審,評選論文等級,學校給予獎勵,并召開學年度繼續(xù)教育教學、管理論壇會,組織編寫“十五”繼續(xù)教育論文集。

 4、開展繼續(xù)教育論壇活動。本學期論壇的主題是:“繼續(xù)教育培訓內容,培訓模式,管理服務觀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師、教學管理人員中廣泛開展“以師資培訓為中心”,更新教育觀念、管理服務觀念的研討活動,學期末共征集教育教學及教育教學管理論文25篇,評出一、二等獎,中獎率占50%。為創(chuàng)造一個優(yōu)質教學、優(yōu)質管理、優(yōu)質服務的進校形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矗

 5、堅持校內外調研制度。教師深入教學第一線,開展聽課、評課、教學研究、專題研討等活動,其中本學期教師聽課共計380節(jié),人均達到了20節(jié)。把繼續(xù)教育的教研、教學活動著眼點放在適應教師新課程需要、為基層教學服務上,深受基層中小學的歡迎。

 6、發(fā)揮教學指導組作用。本學期教學指導組的任務:

 組織新教師學科專業(yè)培訓的開課匯報。共有13位教師講述了本人授課的教學設計思路,會上大家暢所欲言,并就熱點問題,難點問題進行了充分的討論。與會的教師深深感到:這種開課匯報形式好,教師間相互取長補短,有利于本校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

 各教研組長組織本組教師開展教學觀摩課、研究課、公開課活動;

 組織繼續(xù)教育論壇,制定教學論文評審條件,開展論文評審活動,為我校建成學習型、研究型組織出謀劃策。

 三、本學期教學效果

 1、培訓。

 (1)本學期圓滿的完成了學歷教育、研究生課程班和繼續(xù)教育的各項培訓工作,得到基層學校、教師和聯(lián)合辦

共5頁,當前第3頁3學單位的一致好評,培訓效果好。

 (2)組織了全區(qū)中、孝幼、職、成教師繼續(xù)教育總結表彰會,認定通州區(qū)中、孝幼、職、成學校校本培訓示范校12所,表彰先進個人32名。此項活動對下一階段我區(qū)繼續(xù)教育工作深入開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2、獲獎。

 (1)繼續(xù)教育辦公室和我校英語教師(張淑清)組織指導了我區(qū)部分小學英語教師參加“北京市遠郊區(qū)縣小學英語教師技能展示”大賽,并獲得“最佳教學設計獎”,捧得獎杯和獎狀。

 (2)學歷教育獲得“北京市師范大學2007年函授教育先進單位”獎勵。

 (3)普通話水平測試獲得“北京市普通話水平測試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3、教育教學研究成果。

 (1)繼續(xù)教育辦公室組織部分我校教師參加編寫的《骨干教師師德案例集》一書初稿審閱、編輯工作已經(jīng)完成,待出版發(fā)行。

 (2)學校校本培訓領導小組組織了“現(xiàn)代信息技術培訓”課件和繼續(xù)教育論文評獎活動,獲得一、二等獎教師的比例占參評教師總數(shù)的50%。

 (3)參與北京市繼續(xù)教育校本培訓課題研究,我校承擔的子課題《校本培訓制度與管理研究》已取得中期成果——編輯出版了《校本培訓管理制度匯編》初稿,發(fā)至全市教師進修院、校。

 4、教師個人獲獎、登載論文、參與教科研課題研究等

 (1)劉志田撰寫的《信息技術課的實踐創(chuàng)新與課堂實踐》獲得通州區(qū)教育學會“創(chuàng)新教育與教育創(chuàng)新”征文一等獎。

 (2)王金華撰寫的《激發(fā)思想政治課學習興趣的方法研究》獲得通州區(qū)教育學會“創(chuàng)新教育與教育創(chuàng)新”征文二等獎。

 (3)明紀英撰寫的《應用討論法引導新教師進行討論式教學》一文在全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研究中心指定刊物“信息技術教育”第六期登載;并指導我區(qū)兩位新教師孫雪濤、趙云撰寫了《心路》《我的教學生活》論文,在“信息技術教育”第九期登載。

 (4)張振松撰寫的《加強組織管理,切實抓好小學英語教師培訓工作》發(fā)表在《北京市中小學中等職業(yè)學校教師繼續(xù)教育信息》刊物上。

 (5)政治學科郭淑琴、王金華參與了北京市高中教師《生活價值觀》課題研究,成為該課題組成員。

 (6)王學一被北京教育學院聘請為北京市“義務教育新課程教學資源庫”項目專家。

 (7)崔靜平獲得通州區(qū)教育系統(tǒng)名師稱號。

 五、2007年師訓工作特點

 1、層次多,任務重。2007年是“十五”繼續(xù)教育的關鍵的一年,凡是“十五”期間開展的各項培訓今年全部啟動,包括提高學歷層次的培訓、三門必修課培訓、各學科骨干教師的培訓、小學、初中、高中的新課程培訓、信息技術培訓、校本培訓等。同時參加培訓的人員多,全區(qū)7000多人都要參加不同層次的培訓,培訓任務相當繁重。

 2、培訓的時間長。2007年暑假培訓自7月10日至8月22日,每天都有教師在進行培訓,時間達到了43天。平時的雙休日也安排了培訓,時間超過了“八五”、“九五”以來的任何時間的培訓。

 3、培訓的機構多。北京教育大會召開以后,教師參加繼續(xù)教育受到了高度重視,與師資培訓有關的大學、學院、教研部門等紛紛參與教師的培訓,我區(qū)現(xiàn)在與北京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北京教育學院、教師培訓學院和繼續(xù)教育學院等高校聯(lián)合辦學,充分發(fā)揮高校的資源優(yōu)勢,提高我區(qū)教師的水平。

 4、培訓的要求高。為了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和教師本人的需求,對“十五”繼續(xù)教育的培訓內容和形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從過去教師一人在課堂上講授逐步擴展到學員上講臺,師生互動,開展教學實踐,帶著問題進行培訓等,突出繼續(xù)教育的實效性、針對性。今年我區(qū)針對教師的需求開展了不同層次的培訓班。有高研班、研修班、新課程培訓班、骨干班、專業(yè)課專題培訓班、學歷班、研究生課程班等。聘請了大學教授、教育專家、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中小學骨干教師等,登上繼續(xù)教育講臺指導我區(qū)教師的培訓,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5、培訓難度大。一是時間已過半任務卻沒有過半,逼人緊;二是教師培訓大樓建設期間,需要的教學設備不能完全滿足,硬件條件差;在此基礎上要完成培訓任務,難度較大。但是,在區(qū)教委和各基層學校的大力支持下,在我校干部教師的共同努力下,2007年的培訓任務完成了,這使各方共同努力的結果,再此表示深深地感謝。

 總之,我區(qū)2007年的教師培訓各項工作圓滿完成了。但

第7篇:初中地理研修總結范文

【案例再現(xiàn)】

教者首先讓學生自主感悟“飛蛾求生”、“瓜苗生長”、“聆聽心跳”三件事,而后進行匯報交流。

片斷一:

師:我們先來看飛蛾求生這一段,作者有怎樣的感受呢?說說你們的感悟。

生1:我從“掙扎”和“極力鼓動雙翅”這幾個詞中讀出了飛蛾求生的欲望很強烈。他不想這時就在杏林子的手中失去生命。他要求生,他要實現(xiàn)自己的更大的理想和愿望。

師:哦,你可真會學習,抓住了“掙扎”和“極力鼓動雙翅”這兩個詞語感受到了飛蛾求生的欲望。那對于“掙扎”和“極力鼓動雙翅”這兩個詞語,其他同學,你們的體會是什么呢?誰再來說說?

生2:我從“掙扎”和”極力鼓動”這兩個詞中,體會到了飛蛾向往自由,不希望現(xiàn)在就在作者手中失去自己的生命。

師:對,他多么想通過自己的掙扎、極力鼓動雙翅活下去呀。好,誰再來說一說你的體會。

生3:我從“極力鼓動”這個詞感受到了飛蛾要自己自由,不要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失去生命,直到自己力氣全用完為止。只要自己能活下來,他愿意做什么都可以。

師:你說的真好。此時此刻,他多么想通過自己的極力鼓動雙翅擺脫這種困境??!通過同學的理解,我們感受到了飛蛾求生的強烈欲望。你們能把這種感情讀出來嗎?

片斷二:

師:飛蛾的求生令作者震驚。瓜苗的生長又給作者帶來怎樣的感受呢?誰來說說?

生1:我從沒有陽光、沒有泥土中感受到了香瓜子生命力很頑強。

生2:我從不屈向上、茁壯生長體會到香瓜子努力生長,不想放棄自己的生命。

師:你體會得真好。你還能從哪兒體會到香瓜子頑強的生命力?

生3:我從“竟使”一詞中感受到香瓜子頑強的生命力。香瓜子這么弱小,居然可以沖破那么堅硬的外殼。有時我嗑瓜子都嗑不動,他都可以嗑破那么硬的外殼,我很佩服他。

師:你是從他沖破堅硬外殼的束縛,這一點感受到她頑強生命力的。好,請坐。你們再來讀這幾句話,即使它僅僅活了幾天,你還能體會到什么呢?

生4:我從幾天中感受到香瓜子生命力頑強,可它沒有放棄。

師:嗯。他的生命是這樣的短暫,生存環(huán)境是這樣的惡劣。可它依然不屈生長,這是一種多么頑強的生命力。

師:在生活中你們還知道哪些像香瓜子這樣具有頑強生命力的現(xiàn)象呢?

【觀察反思】

觀摩這節(jié)課后,暗自驚嘆于學生在課堂上的精彩發(fā)言, 然而遺憾的是教師似乎傾聽得不夠。就此,想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1傾聽有助于更好地串聯(lián)和反饋

片斷一中,每個學生對蛾求生的感悟都很深刻獨特,但教師沒有完全捕捉到學生發(fā)言的閃光點。教師雖然給予了他們充分的肯定,但卻沒有發(fā)現(xiàn)幾名學生的發(fā)言存在聯(lián)系。教師可以將他們的答案進行串聯(lián)反饋,順勢引導出更深的意思:強烈的求生欲望源于對生命的珍視,對生命自由的向往,為了生命,為了自由它可以不顧一切。這樣,學生對于生命就有了更深地理解。

再來看看片斷二中生3的發(fā)言,由自己嗑瓜子的經(jīng)歷聯(lián)系到香瓜子的頑強,將生活中頑強的生命現(xiàn)象與文本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凸顯了大語文的特點。而教師的點評沒有針對性,只是為了下一個課堂預設。教師應該給予贊賞:“你的回答非常好。你知道了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談生命頑強。這是一種很不錯的學語文的方法?!边@樣避免了生硬的反饋,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學語文的快樂。

2傾聽有利于課堂的承轉和生成

許多教師課堂環(huán)節(jié)的推進,運用的是強勢扭轉的方式。其實我們可以認真傾聽學生的發(fā)言,從他們的言說中敏銳地尋找到推進課堂的契機,從而讓我們課堂的起承轉合自然而然。

上述案例片斷二中,當最后一名學生匯報好閱讀感受后,教師問:“在生活中你們還知道哪些像香瓜子這樣具有頑強生命力的現(xiàn)象呢?”這樣的推進還是有明顯“走教案”痕跡的。其實早在生3的發(fā)言中,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課堂推進的最佳契機。只要教師略作總結,并追問“這位同學已經(jīng)能夠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去談感受了。那大家的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香瓜子的現(xiàn)象呢?”這樣就可以很自然而然地進入下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的閱讀更深入一層。

第8篇:初中地理研修總結范文

新課程理念更多地強調教會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的方法,同時強化團結合作的精神即進行小組自主合作學習,以增強知識的綜合分析能力、實際運用能力和遷移能力,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并達到最終提高學習成績的目的。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我認為要達到上述目的,我在高中地理復習教學中關于高中地理復習教學有效性的方式方法進行了如下的思考并努力用之于教學實踐。

一、始終圍繞幾個“兩頭”

1、領悟“兩綱”

“兩綱”即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考綱,課程標準(教學大綱)是教學要求,考綱是考試要求,只有真正領悟“兩綱”的思想精髓,才能體會到高考試題的特點,才能把握高考命題的方向,才能在備考中做到有的放矢。

2、研究“兩題”

“兩題”即高考題和訓練題,高考題反映一定時期高考命題的方向,尤其是近年來高考命題的原則中穩(wěn)中求變,所以,研究高考題對以后的備考復習有積極的指導作用。平時的訓練題在選題時要把精力放在題目質量上,注意題目的科學性、創(chuàng)新性、迎合性、基礎性和典型性,精選、精練、精講,同時,盡可能避免重要地做同一層次的練習。

3、優(yōu)化“兩法”

“兩法”即教法、學法,對每節(jié)課學什么、怎么學,應反復斟酌,深入研究,針對情況不斷優(yōu)化,以提高課堂學習效果。同時,要優(yōu)化聽課方式、思路、方法,要善于總結、勤于歸納,不但要學會,更要學會,充分挖掘學生潛力。

4、聽好“兩課”

即復習課、講評課。上好兩課的重點是備課,復習課不能上成新授課,也不能走馬觀花式地讀課本、念教材,要注意主干知識的把握。講評課不能單一的對答案,要注意方式、方法和思路,注意問題的突破口和切入點。同時,要注意協(xié)調好兩種課之間的關系。

5、狠抓“兩中”

即中檔題、中等生,把握其程度水平,把基點放在“兩中”上。高考題以中檔題占比重最大,尤其是近年來高考難度有下降的趨勢,所以,在備考訓練時應把訓練的重點多放在中檔題上;作為學生來說,以中等生為最多。因此,抓好“兩中”即可大幅度提高成績,又可大面積提高上線人數(shù)和上線率,可謂一舉兩得。

二、必須貫徹幾項“策略”

1、抓住主干,進行系統(tǒng)梳理

任何能力的考查都離不開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地理知識并不是雜亂無章的地理事實堆積,各種地理事物、現(xiàn)象之間有其內在的聯(lián)系,知識結構有一定的系統(tǒng)性和邏輯性。因此,第一輪復習階段最為重要的是掌握以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世界地理、中國地理四大部分為主干的內容,進行知識的整理、歸納,建立完整的地理知識體系,從而形成縱橫交錯的知識網(wǎng)絡。如對于氣候的復習,要系統(tǒng)歸納與整理氣候的形成因子、氣候類型的分布、氣候類型的判讀步驟、氣候類型的特點、重點區(qū)域或國家的主要氣候類型的成因、分布及其對農業(yè)生產(chǎn)等活動的影響、地帶性與非地帶性氣候的分布點。總之,對主干知識的復習主要強調“全面”、“系統(tǒng)”兩點。

2、突出難點,進行重點突破

凡是初中區(qū)域地理與高中地理緊密相關的內容,都應予以高度重視。高中自然地理部分的復習,應注重分析各種自然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和相互影響,特別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如氣象災害、環(huán)境問題的表現(xiàn)、成因等。人文地理的復習要把重點放在與必修教材內容的有機結合方面,如人類生產(chǎn)活動的區(qū)位特征、分布特征等。要把近三年高考的常考點、必考點、學生普遍失分多的內容列為難點,如圖像、圖表的判讀,區(qū)域地理差異的基本原理等,要能及時運用所學知識、原理及正確的思維方法,對國內外發(fā)生的重要事件以及生活中、身邊的事情,加以思考和辨析。

3、針對考點,采取不同策略

復習是要研究考綱,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采用不同的復習方法。切忌不求甚解,一味死記硬背。復習可采用歸納方法,如復習有關循環(huán)的知識時,要把水循環(huán)、地殼循環(huán)、生物循環(huán)、地殼內部物質循環(huán)、洋流環(huán)流,以及資源開采—產(chǎn)品制造—廢棄物回收利用的循環(huán)經(jīng)濟等有關循環(huán)的知識全部歸納起來。對于區(qū)域地理知識的復習,可以在歸綱的基礎上,采用比較方法,系統(tǒng)掌握區(qū)域之間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異同點。歸納共同性,分析差異性。如把我國北方、南方、西北地區(qū)、青藏高原等并列起來進行位置、自然條件、人口、主要農作物、耕作制度、經(jīng)濟發(fā)展等方面情況的逐項比較,這樣既能反映各地的地區(qū)差異,又突出了各自的特殊性,使人一目了然。此外,還可采用圖文結合記憶、教具輔助記憶、理解記憶、聯(lián)系記憶等方法。

4、緊扣圖表,培養(yǎng)分析能力

在高考試題中,可謂“無圖不成題”,試題把圖表作為知識的信息載體來考查學生的綜合分析、靈活應用的能力。因此要能熟練使用各種等值線圖、示意圖、景觀圖像、各種自然要素和社會經(jīng)濟的統(tǒng)計資料和圖表等。在進行圖表復習時,應注意運用圖導法建立各章節(jié)之間的知識結構,運用圖解法將提供新材料、新情境的文字進行遷移突破,化解為易;運用圖解法將提供新材料、新情境的文字進行遷移突破,化難為易;運用圖圖互變、文圖互變、圖表互變轉換思維角度,推導地理規(guī)律和原理。要想達到理想的效果,在平時復習中,首先要認真地讀好教材及配套圖冊中的每幅圖表,弄清圖表的基本構成要素及繪制方法,弄清圖表所要表現(xiàn)的地理事物特征是什么,以及此類圖表還可以表現(xiàn)哪些地理要素以及此類圖表的一些變式等。

5、關注熱點,拓展知識視野

“文簡直綜合能力測試”的特征之一就是題目與現(xiàn)實生活的緊密結合,以考查學生運用原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所以社會焦點與熱點問題永遠是高考地理試題的主旋律。在復習中應把重點、熱點、焦點問題當作專題式“問題”處理,弄清這些問題發(fā)生的地點及背景,注意這些熱點問題與課本主干知識的密切結合,把握其因果緣由及其影響,使熱點問題重點化。凡與熱點有關的問題,即使不是學科的重點知識也要掌握。

地理復習應時刻關注周圍的生活,注意將生活現(xiàn)象引入到復習中來。如對北方秋雨、南方梅雨、貴陽冬雨、華北春旱、南方伏旱、西南秋旱等現(xiàn)實的解釋,對“海棠”等臺風的關注,對我國工業(yè)布局的實際分析,對新聞聯(lián)播的點評等。關注生產(chǎn)與生活實際,倡導學以致用??荚囶}的導向很明確,無論是教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以及靜態(tài)的課本內容,都應當與動態(tài)的社會形勢密切結合。有意識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自己思維的敏銳性和批判性。

6、煉為主線,提高解題能力

訓練是學生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的最主要途徑。練習的類型可以是單元練習,也可以是階段練習,當然也可以是綜合練習。練習內容應該具有鮮明的選擇性,應根據(jù)不同時期的學習內容選擇那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及其綜合能力方面的內容,選擇那些易錯而又確屬重點的知識考點、學科交叉和滲透點。在“練”這一環(huán)節(jié)要把握好以下幾個問題:習題要精選、對口,難度適中;要注意練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審題、析題、解題習慣,并提高相應的能力。

7、認識特點,更新復習理念

正確理解認識第一輪復習的特點,充分發(fā)揮自己在復習教學中的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會思考,會應用——符合新課改的理念。復習不是簡單的重復,復習課要上出新意,不可“溫故”有余,“知新”不足。更新復習觀念,改變傳統(tǒng)的復習方法,立足于會學習,會思考,會應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

8、遷移轉化,訓練思維能力

高考有多種能力要求,其中思維能力尤為重要。建議訓練方法:①針對社會現(xiàn)實,確定主題進行綜合認識、多角度認識,并提出解決方案。注意思維的完整性、邏輯性、嚴謹性、針對性;②往年的高考題是進行思維訓練的好教材??梢远嘌芯窟@些題目的設計意圖、設問角度、思維價值等;③也可選取一些平時做過的、好的練習題,多進行一些思維方面的研究。即不僅研究其知識價值,也研究其思維價值、能力價值,放大這些題的功能。

三、特別注意的幾個“問題”

1、養(yǎng)成良好習慣,加強學法總結

①要學會自己“看書”。全面看,細致看,多問幾個為什么,深入看。②學會自己看“圖”。會看,??矗瑫r時處處、無意識的看。③學會“做題”。善于思考為什么不會;善于積累典型題、錯題。④學會“做有心人”。⑤學會“做記錄”。⑥學會“提問”。不明白就問,否則問題越積越多。

2、記牢重點知識,挖掘課本內涵

教材中的重點知識,要求學生在第一輪復習中及時記憶,記準記牢??荚囀谴ǖ膯栴}情景之中實現(xiàn)對知識能力的評估。知識是試題與答題之間的思維媒介,答題內容從表面上看是知識的堆積,其實質卻是某種思維品質的反映,因此,從考試的角度,知識應該被理解為思維的素材,應試者是這些素材的管理者和運用者。這其實也反映了知識的本質,知識只是被作為思想材料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時,才具有知識的價值,所謂“知識就是力量”,就源于此。

課本是考試的依據(jù)和范圍,考題源于課本,又不拘泥于課本,要想考出好的成績,抓住課本是關鍵。第一輪復習必須重視對課本知識的挖掘,把課本知識看作“高考天平上最重的法碼”。

3、考試檢測效果,復習鞏固成果

正確認識復習過程和考試過程。①通??荚噧热萃徽J為是教學內容,其實它們不完全是一回事,因為考試是以考試科目和考試目的為依據(jù)構建知識體系的,在對知識的取舍、組合方面與教學內容的組織以及教學目的有很大不同?,F(xiàn)在考試和教學之所以在內容上糾纏不清,說明考試的內容與考試的科目尚未取得同質性,在知識系統(tǒng)的構建上沒有獲得特有的價值和意義。倡導“以考定教,以考施教,教考合一”。 ②教學、訓練過程是教師指導下學生的學與練,而考試則是學生的獨立思維解題過程。

4、增強計劃性,減少隨意性

除了按照教師統(tǒng)一組織的第一輪復習外,我們也要有自己的學習計劃。第一輪復習所用的時間要根據(jù)內容而異,切不可盲目趕進度,搶時間,只為完成復習任務。

四、必須牢記的幾個“不必”

1、不必全面撒網(wǎng)

考題盡管有一定的知識覆蓋度,但卻是“有選擇性”地重點考查,考查的都是主干知識,覆蓋的都是學生通過三年的地理學習后,必須掌握、理解的基本內容、主干內容。如果說在第一輪復習,我們適當?shù)刈龅健扒笕蠹殹保诘诙喓偷谌啎r,我們一定要做到“抓大放小”,只有有所取舍,才會有所大得。

2、不必過深過難

無論是從橫向還是縱向來看,日益注重“雙基”的考查,日益切合高中學生認知能力的實際,日益注重的是學生的“應知應會”,其總體難度應該穩(wěn)定在“大眾化”的水平,不應該出現(xiàn)大的起伏抬升。因此,我們在單個知識點上,按照課標的要求“點到及止”,不必過于“拐彎抹角”,挖掘太深,引申太廣,超出課標范疇,甚至上升到大學生的認知層面,這樣會得不償失。

3、不必死記硬背

地理顧名思義共重心應該在“理”,可是多年來我們一直“重地輕理”;過于強調學生記憶大量的地理事物、地理名稱、地理數(shù)據(jù)等,尤其是在學習區(qū)域地理時,可以說像“過篩子”一樣,把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區(qū)域,不斷的切割出來,識記其經(jīng)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山脈、河流、資源、城市等相關信息,決不輕易放過任何一條河流、一座山脈、一個平原、一個盆地、一個湖泊、一個海峽、一座城市等,同時還要沿經(jīng)度、緯度、鐵路線等,在不同方向上將地球反復切割,所以學習地理一度被戲稱是在不斷的“割地”。值得欣喜的是,這種“割地”的試題越來越少見了,即使是提供的區(qū)域地圖,其本身已經(jīng)包涵了相當豐富的解題信息,而并不需要我們花較多的時間來分析比照這是什么地方。對“地”的信息,我們只要“知地”就行,而“知地”對于資訊如此發(fā)達的社會而言,我們可以通過網(wǎng)絡媒體等很方便、快捷地獲得,而沒有必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去記憶。如今的地理考試,已經(jīng)越來越趨向于“知地重理”,其文科的色彩在淡化、其理科的色彩的增加,靠“背功”已經(jīng)并不一定能獲得高分,以致有的平時看起來并不十分刻苦認真的同學,比那些不斷抱著書本記啊、背呀的同學分數(shù)要高。對各種圖像的認知敏感程度,對其有效信息的分析與處理水平,對地理原理與規(guī)律靈活運用的能力,已成為地理高考制勝的關鍵,這對今后中學地理教學應該起到極好的導向,并發(fā)揮巨大的推動作用。

4、不必拘泥書本

整個高考試題遵循了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精神,體現(xiàn)了“標準為本”,而不是“教材為本”的新理念。認真地通覽和細致地研修課程標準與考試說明,應該是我們開展教學的前提與基礎,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當然教材也不容忽視,教材也是對新課程標準精神的成功體現(xiàn)實施的最好載體,在使用時我們應該一方面充分領會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地理思維與方法;另一方面應該不斷地補充現(xiàn)實生活中的新素材,用身邊富于時代感、充滿鮮活氣息的真實問題,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提升學科互養(yǎng)。

第9篇:初中地理研修總結范文

【關 鍵 詞】教師培訓;教育均衡;城鄉(xiāng)

一、農村教師培訓情況透析

來自吉林市10個縣(市)區(qū)以及市直學校;學段從幼兒園至高中;學科則包含小學語文、初中數(shù)學、初中地理、高中思想政治、綜合實踐等近20個學科;教師439名參與的農村教師培訓需求調研。本次調研范圍非常廣泛,通過對教師問卷調查的統(tǒng)計分析,基本能夠反映幼兒園、中小學教師培訓需求的基本情況。

調研的方法是利用問卷在線測評系統(tǒng),在網(wǎng)頁中直接公布《吉林市中小學、幼兒園骨干教師培訓需求調查問卷》,廣大教師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通過上網(wǎng)點擊完成問卷調查,有效問卷為439份。

(一)教師參訓的動機端正,且愿望強烈

表1 教師參訓愿望

表2 教師參訓動機

根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教師參加培訓的愿望非常強烈。95.2%的教師表示希望參加教師培訓,且強烈愿望,教師們參加培訓的動機也非常端正;37.6%的教師參訓的原因是改進工作,提升專業(yè)水平;56.4%的教師參訓原因是開闊視野,獲取前沿理念和知識;被動為了完成上級任務和評級晉職的教師僅占6%。

(三)優(yōu)秀的中小學一線教師最受教師們歡迎

表3最希望擔任培訓的教師

擔任培訓的教師是教師培訓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對培訓的效果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根據(jù)調查結果顯示,最受教師們歡迎的培訓教師是擁有豐富教育教學實踐經(jīng)驗的優(yōu)秀中小學一線教師(65.9%),其他依次為:較高水平的高校教師(19.5%)、教育科研部門的理論工作者(8.8%)、教研員(5.8%)。

(四)提倡多元化的教師集中培訓形式

在問卷中,我們特別設計了教師最希望參加的集中培訓形式選題。選題中,分別列舉了五項目前較為有效的教師培訓形式。教師們對五種集中培訓形式均給予了肯定,但傳統(tǒng)的專題講座培訓形式并不十分受大家歡迎,希望能引起大家重視。選擇占前三位的分別是:案例教學(41.8%)、參觀訪問(28.1%)、經(jīng)驗介紹(18.3)。

二、農村教師培訓對策建議

(一)加強農村中小學骨干教師培訓工作

1. 健全培訓管理制度,加強培訓過程管理。農村骨干教師培訓是一項系統(tǒng)的培訓工作,需要教育行政部門的高度重視和培訓部門的精心策劃與籌備,只有學員所在學校積極配合以及學員本身積極主動參與和支持,才能達到培訓的預期效果。為此,教育學院建立健全各項培訓管理制度,加強培訓過程管理,提高培訓質效。

實施嚴格的考勤制度、請假制度、學習反饋制度等。完善學員的培訓考核管理,制定學員培訓檔案記錄袋。為每一位學員制定了詳細的學員管理檔案,明確學員的學習任務,讓每一位學員帶著問題和任務有目的地進行學習。學員必須在培訓結束時,完成學員檔案中規(guī)定的學習任務,以便于對他們的整個培訓過程進行考核。此外,為了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氛圍,加強班集體建設,推選學習態(tài)度認真和管理能力強的學員為班級干部。每個班級組建QQ群,方便學員之間的學習研討和培訓信息的交流。

2. 推進培訓課程設置板塊化,培訓模式多元化。培訓的課程設置是農村骨干教師培訓的核心內容,對培訓的效果起決定性作用。為了使培訓內容更貼近農村教師的教學實際,農村骨干教師培訓的課程設置采用板塊結構。為解決農村教師培訓“工學矛盾”突出的問題,培訓多采用集中學習和分散研修相結合的形式,力爭做到整體性和靈活性的有機結合。

針對過去骨干教師培訓進行研究和總結,探索和推進操作程序清晰的多元化教師培訓模式。(1)專題培訓模式。根據(jù)當前教育教學理論研究和發(fā)展現(xiàn)狀,結合農村教師的實際需要,有的放矢地安排了專題講座。每次講座結束后,學員們結合專題培訓的內容,與主講人進行互動、研討、交流,以促進學員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2)觀摩研討模式。觀摩研討模式是以課堂教學實踐為基礎,采用觀摩研討的形式,力爭解決課堂教學中的某些問題。觀摩研討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針對當前教育改革的熱點和難點問題進行研討學習,也可以是觀摩示范課例,通過對優(yōu)秀課例進行觀摩學習,把握課例中的得失,指導自身的課堂教學實踐。(3)課題研究模式。這種模式以課題研究為中心,激發(fā)培訓學員學習教育科研理論和掌握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農村教師教育理論素養(yǎng)和教學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他們的專業(yè)技能水平。

(二)推進“送課下鄉(xiāng)”活動

由于農村中、小學校地理位置偏遠,辦學條件和硬件設備較差,教育信息的獲取渠道也相對閉塞等原因,農村中小學教師很難及時接受前沿教育動態(tài)。特別是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許多教師未及時轉變教育觀念,無法將新課改的理念運用到實際課堂教學當中。針對以上種種弊端,組織名優(yōu)教師參與“送課下鄉(xiāng)”活動,實現(xiàn)優(yōu)秀教育、教學資源的共建和共享,是解決以上問題的有效措施之一。為了扎實有效地開展本次活動,學院做了大量的籌備工作。

通過組織“送課下鄉(xiāng)”活動,使農村教師耳聞目睹了骨干教師的教學風采,感受到了課程改革下課堂教學的巨大變化。更重要的是,農村教師零距離了解到如何關注學生學習,師生怎樣高效互動,怎樣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教師們紛紛表示:一定要把本次觀摩的先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帶回去,反復學習研究,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內化為自己的教學行為,提高自身的課堂教學水平。并期盼這樣的活動能在基層更多地開展。

(三)農村薄弱學科教師培訓

德育、體育、美育和綜合實踐活動,是中小學全面貫徹教育方針、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目前學校教育,特別是欠發(fā)達地區(qū)農村教育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如果這種相對薄弱的地位得不到改善,就無法達到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的目標。所以,加強農村薄弱學科教師的培訓工作勢在必行。

(四)“特崗教師”培訓

國家自2006年起,用5年時間在西部地區(qū)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吉林省于2009年7月12日,正式啟動“農村教師特崗計劃”。通過實施特崗教師計劃,進一步加強了農村教師隊伍建設,更加關注農村留守兒童,大力推進了農村義務教育的均衡發(fā)展,使之成為了一項學生受益、家長認可、社會贊譽的民心工程。

“教育過去是,將來還是決定未來的力量?!鄙罨r村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促進城鄉(xiāng)教育均衡發(fā)展是促進我國教育事業(yè)健康、持續(xù)、均衡發(fā)展的重要舉措。農村中小學教師培訓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希望全國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能大力支持,全社會都能給予關心和支持。

參考文獻:

[1]鄧福華.新課程背景下的農村教師培訓[J].探索教師教育,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