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西方禮儀與文化范文

西方禮儀與文化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西方禮儀與文化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西方禮儀與文化

第1篇:西方禮儀與文化范文

一、中國人招呼語

中國人傳統(tǒng)上以肢體動作或是語言和人打招呼的(例如:拱手等)。一般的時候,兩個傳統(tǒng)中國人見面會說“你好”。如果在早飯的時候見到對方,會說“吃早飯了嗎?”;如果是在中午看的話,那就會說“吃中飯了嗎?”;當然要是在晚上的話,就會說“吃晚飯了嗎?”由此可見,中國人的生活與吃有著非常緊密的聯(lián)系,所以吃也是一個很有講究的內容。

相熟的朋友,會互相邀請著到家里去吃飯。當然吃的這個時間也是有火候把握的,中國人習慣要早一些到以示對主人的尊重本文由收集整理,自然是不能去的太早的,太早的話,主人還沒有注備好,去晚了又是失禮的。還有就是,我們習慣去做客時,總是帶上一些水果之類的,以示友好。一般在聚會結束后,離開主人家里時,主人通常會為了表示熱情好客,再一次發(fā)出邀請。“有空再來玩,有空再過來吃飯”等等的話,自然以示回應客人會說“一定,好的”之類的回復。其實,我們只要明白,這里只是為了表示雙方的情緒,整個飯局的狀態(tài)是好的。而至于真的到底什么時候會再去吃飯,那又是不太確定的內容。除非雙方真的又再一次敲定了時間地點。當然如果是外出吃飯的話,那么一般情況下是,誰發(fā)出的邀請那么就是誰來買單的,很少會有aa制的發(fā)生,除非事先講清楚那就另當別論了。

他們還有一個慣例就是喜歡看到別人做什么事情的時候就要問什么。例如,看到相識的人出門,就要問“你出門???上街呀?”;看到別人下班就問“下了呀?”;如果不確定對方要去哪里情況下,就會說“這是去哪里呀?”

二、西方人的招呼語

其實我們所說的西方人的招呼語,也是各國這間有很大差異的。例如以法國人而言,他們最常見的方式是握手和吻面禮。當然握手時時間不宜過長,還有沒有必要握信人家的手使勁晃動。大多數(shù)情況下見面是吻兩次,男士之間不需吻,女士則只有在不認識的情況下才握手,否則一天中第一次見面和道別都是要吻對方的。而對于美國人而言就更加隨性一些。他們是以不拘禮節(jié)而聞名于世的。

遇見某人

當他們初次與某人見面的時候,通常情況下美國人習慣握手來打招呼,不論男女都是如此。當然擁抱的話,就只可能出現(xiàn)在比較親密的朋友之間。和法國人不同的是,他們也不常親吻對方。美國人一般會用他們的全名(will·smith)來給別人做介紹自己,如果見面的場合很隨意的話,也有可能只有名(will)。所以只要初次見面,對方說很樂意見到你,那么你就可以稱呼對方的名字,除非他是有頭銜的,像是你的教授等人,那只能尊稱他的姓氏了。

講電話

美國人接電話,一般只有簡單的"hello",如果你只是為了公事打過去的話,那么電話會立馬轉到你要辦公事的人那兒,而如果你要找的這個人必須要和你通話,那么你就必須得留下自己的名字,如果不行的,那么你應該禮貌地說“我能不能和他通話?”當然大多數(shù)美國家庭都會有電話留言機,同樣許多的公司里也有有聲郵件可供雇員們使用。所以當你想留言的時候,只要清楚地寫下你的名字、地址和電話就好了。

外出用餐

全美的所有餐館都可以用現(xiàn)金支付,當然大多數(shù)也可以接受信用卡,少數(shù)的餐館也可以在atm機上刷卡支付。在外一些比較好的餐館就餐等位置是常出現(xiàn)的事情,而這些餐館一般是不接受訂位的。當人們就餐完畢之后,他們會習慣打包,有時候這些食物是打包給他們忠誠的朋友——狗。另外餐館里如果經(jīng)營煙的話,是需要經(jīng)營執(zhí)照的,而且喝酒的客人也是有年齡限制的。

第2篇:西方禮儀與文化范文

【關鍵詞】英語教學;文化差異;影響;重要性

語言是文化的基石,文化通過語言的各種形式被傳承、記載、表達出來。語言與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沒有語言,文化就失去了載體;沒有文化,語言就成了無源之水。要想真正學會一種語言,就必須懂得該語言特定的社會文化背景知識。如果只懂語言而不懂文化,就好像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語言與文化的這種密切關系要求我們在英語教學中必須重視文化教學。

一、文化差異與中學英語教學之間的關系

語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不同的文化有著種種深刻而廣泛的差異。中西方文化差異所帶來的英語學習的障礙是多方面的,并且滲透到新教材和英語學習的其他領域。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對中西方文化差異的介紹,能夠使學生對文化的內涵有著更加深刻的理解,這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提高英語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也是正確理解、把握和運用英語的關鍵所在。

二、中西方文化差異對英語學習的影響

(一)中西方文化差異對英語聽力理解的影響

聽力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我們了解信息和獲取知識的重要渠道;是我們日常交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或通過媒體或通過面對面的方式進行交流。與母語一樣,聽力也能使我們擴展知識和信息,愉悅身心和陶冶情操。而由于中西方在文化方面的諸多差異,使其成為影響學生英語聽力理解的一個重要因素。聽力材料的文化色彩越濃,理解起來難度越大。很多學生由于不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知識,尤其是不了解中西方文化之間存在的巨大差異,在聽力過程中,雖能聽到每個詞句,但對整個聽力信息的理解仍然有困難。如下列一段對話:A: Can you speak German? B: Oh, no. It’s all Greek to me. “It’s Greek to me”出自莎士比亞。據(jù)說他只懂一點拉丁文,而對希臘文全然不懂。在口語中,用來表示“我全然不懂;我全然不知”。由于不了解這個文化背景知識,在聽的過程中僅從字面上去理解是會有困難的。

因此,學習英語必須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學習他們的風俗習慣、價值信仰。在聽力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有必要介紹相關文化背景知識,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注重語言形式的同時關注文化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提高文化素養(yǎng),以更好地促進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二)中西方文化差異對英語口語的影響

口語能正確表達一個人的思想、 情感 ,這種表達能夠促進交流 ,幫助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能夠體現(xiàn)一個人的形象、學識、氣質和修養(yǎng),得體的口語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由于中西方國家的歷史、風土人情、傳統(tǒng)習俗、文學藝術和價值觀念的不同 ,兩種文化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相應地在語言的表達內容和表示形式上有著跨文化的差異。這些差異表現(xiàn)在各個方面 ,如打招呼、 委婉語、感謝與贊美等。因此英語教學既是一門包括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語言教學,同時也是一種文化的接觸與傳播。所以 ,我們平時的英語口語教學中應注意跨文化因素 ,即通過課文學習使學生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同時,讓學生了解所學內容的文化內涵 ,了解英語國家的政治、經(jīng)濟、史地、文學及當代社會概況 ,體會中西方價值觀念。

(三)中西方文化差異對閱讀理解的影響

許多英語學習者都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在英語閱讀過程中即使掌握了足夠多的詞匯、相當多的語法知識和閱讀技巧,對所閱讀的材料仍然難以理解。這種理解上的障礙大多源于跨文化因素。一個語言學習者,如果對使用該語言的民族的文化不夠了解,那么在閱讀該語言文章的過程中就會遇到很大的障礙。學生的文化知識越豐富,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也就越強,只有這樣才能在閱讀理解中真正地領悟作者的意圖。

(四)中西方文化差異對學生寫作的影響

中西方在語言應用方面的文化差異對英語學習者的英語寫作具有很大的影響。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是文化的具體表現(xiàn)。隨著英語綜合運用水平的提高,由非語言因素,即文化差異所導致的語篇結構、語言風格、篇章主題等問題則突顯出來,成為影響英語寫作能力提高的潛在因素。因此,在英語寫作的教學過程中,要使學生寫出地道的英語,就應從文化的角度培養(yǎng)學生掌握漢英在詞法、句法、語篇結構等方面的差異,增加西方文化知識教學內容,將文化教學融入語言教學,提高學生文化意識,增加寫作實踐,從而有效地提高其英語寫作能力。

總之,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語言和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響,語言不能離開文化而存在。每一種語言都反映了使用該語言國家所特有的文化現(xiàn)象,只有對中西方文化背景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學生才能把握英語的語言本質和思想內涵,才能更準確地運用英語進行跨文化交際。英語教學也不能只是單純的“語言教學”,還應融入“文化教學”,把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有機地結合地起來,幫助學生較好地了解英美國家的歷史、傳統(tǒng)、風俗習慣、生活方式等,掌握漢語和英語之間的文化差異。這樣不但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縮短學習周期,提高學習效率,而且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文化意識,消除文化障礙,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進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使英語教學真正成為“在學中用,在用中學”,以交流為目的的教學。

【參考文獻】

[1]鄧炎昌,劉潤清. 語言文化即英漢語言文化對比. 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1994.

第3篇:西方禮儀與文化范文

【論文摘 要】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是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在交際過程中,學生除了會遇到單詞、語法的障礙,還有文化的沖突引起的交際障礙。然而,在中國的英語教學中,教師通常注重講解單詞、句型和語法知識,而忽略了對于西方文化的講解與介紹。一種語言總是依附于一種文化而存在,而學習語言,也應該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進行。本文從分析日常交際中中西文化的差異入手,提出了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西方文化意識的幾種方法。

英語作為一種外國語言,我們在教授與學習中應通過語言知識的學習和聽、說、讀、寫的技能訓練,滲透有關政治、文化、風土人情、風俗習慣等西方文化知識,以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交際能力。

一 中西文化差異

1.稱呼語

漢語中的親屬稱謂有泛化使用的傾向,不僅用在親屬之間,在非親屬之間也經(jīng)常使用。年輕人對長輩稱“叔叔”、“阿姨”;對平輩稱“大哥”、“大姐”。但在英語中,親屬稱謂不廣泛地用于社交,如果在交際中我們稱對方“Uncle Green”、“Auntie Brown”,對方聽了會覺得非常別扭。在英語文化中,只有關系十分密切的情況下才使用此類親屬稱謂且后面不帶姓,只帶名,如“Uncle Tom”。又如,“教師”這一詞語。在中國的校園中,我們在稱呼教師時很自然地會叫“王老師”、“張老師”、“李老師”。我們不僅把“教師”這一詞語當成是一種稱呼,還把它當成一種尊敬的方式。而在西方國家中,“教師”僅僅是一個職業(yè)而不是一種稱呼,所以如果把格林老師叫成“Teacher Green”,顯然是不正確的。對方聽完后,也會感覺非常別扭。在英語中,可以稱呼對方“Miss.”、“Mrs.”、“Mr.”等。這里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如果對于女士,在不知其婚否的情況下,最好稱對方為“Ms.”。

2.打招呼

中國人見面喜歡問對方姓名、年齡、單位及收入等。而西方人很討厭人家問及年齡與收入等個人私事。中國人路遇熟人總愛寒暄:“吃飯了嗎?”“到哪兒去?”“上班呀?”等。在我們看來,這是一種有禮貌的打招呼用語。但若和西方人這樣打招呼“Have you had your meal?”“Where are you going?”他們則會認為,你想請他吃飯或干涉其私事,會引起誤解。西方人見面,通常招呼道:“Hello!”“How do you do!”“Nice day.Isn’t it?”

3.客套語

中國人注重謙虛。在與人交際時,講求“卑己尊人”,把這看作一種美德,這是一種富有中國文化特色的禮貌現(xiàn)象。在別人贊揚我們時,我們往往會自貶一番,以表謙虛有禮。西方國家卻沒有這樣的文化習慣,當他們受到贊揚時.總會很高興地說一聲“Thank you”表示接受。由于中西文化差異,我們認為西方人過于自信,毫不謙虛;而當西方人聽到中國人這樣否定別人對自己的贊揚或者聽到他們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貶得一文不值時,會感到非常驚訝,認為中國人不誠實。

4.隱私

中國人的隱私觀念比較薄弱,認為個人要歸屬于集體,在一起講究團結友愛,互相關心,故而中國人往往很愿意了解別人的酸甜苦辣,對方也愿意坦誠相告。而西方人則非常注重個人隱私,講究個人空間,不愿意向別人過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讓別人干預。因此,在隱私問題上中西雙方經(jīng)常發(fā)生沖突,例如:中國人初次見面時,為了拉近彼此的距離,總是會涉及一些個人問題,譬如年齡、婚姻、收入等。而英語國家卻對此比較反感,認為這些問題是對個人隱私的一種侵犯。年齡在西方國家是一個敏感的話題。英語國家的人都希望自己在對方眼中顯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駐,對自己實際年齡秘而不宣,婦女更是如此。同樣,對于中國人常用的寒暄用語:“去哪啊?”在外國人眼中也是一種對于隱私的窺探,在與外國人交流的過程中,也要避免。

5.感謝和答謝

中國人在家族成員之間很少用“謝謝”。如果用了,反而會疏遠彼此之間的距離。而在英語國家“Thank you.”幾乎用于一切場合,所有人之間,即使父母與子女、兄弟姐妹之間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飲料,準備一桌美餐,對方都會說一聲“Thank you.”在公共場合,不管別人幫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聲“Thank you.”這是最起碼的禮節(jié)。當別人給自己提供幫助、服務或食物時,中國人即使內心很想接受,回答通常也是:“謝謝,不用了,別麻煩了?!边@其中表現(xiàn)了中國人的含蓄與委婉。而外國人接受時會直接說“Yes, please.”拒絕時會直接說:“No, thanks.”這其中體現(xiàn)了外國的人直接和坦誠。

中西方的文化存在著很多差異,在英語教學中不能只單純注意語言教學,而必須加強語言的文化導入,重視語言文化差異對語言的影響。只有這樣,才能在實際中正確運用語言。

二 培養(yǎng)學生文化意識的方法

1.注重介紹英語詞匯的文化意義,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

英語詞匯在長期的使用中積累了豐富的文化意義,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英語詞匯文化意義的介紹,以防止學生單純地從詞匯本身作出主觀評價。如:當我們看到英語中“He is a wolf.”這個句子時,還以為是“這個人很兇”,實為“他是個好色之徒”。對具有文化背景意義的詞匯,除講清其概念意義外,還要介紹它們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識,有時還可適當擴展知識內容,順便講一些相關的外國風俗習慣等。如在老鼠的習性上,英語和漢語的文化附加意義大相徑庭。在漢語中有“賊眉鼠目”、“鼠目寸光”等成語,用以形容鬼鬼祟祟和目光短淺。而老鼠在英語俚語中可指女人、怕羞的人。在中學英語教學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具有文化背景意義的詞匯。因此,我們應做有心人,隨時給予介紹,使學生達到真正掌握英語的目的。

2.創(chuàng)設運用英語的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方式

我們的學生水平有限,不可能完全達到運用英語思維,但是作為教師必須進行引導,由易到難,逐步培養(yǎng)這種思維能力。背誦就是一種很有效的方式,教師要挑選一些有關外國文化的小文章,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進行背誦,接著教師就文章的內容提出問題,這時學生不需要先把問題和答案翻譯成漢語再進行回答。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來說,可以進行更復雜的訓練活動,如編排話劇、講故事等。這些方法既可以讓學生初步了解西方人待人處事的態(tài)度和方法以及生活方式、風土人情,更能有效地訓練英語思維,運用英語交流,真正達到學習英語的目的。

3.開展研究性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敏感性

新的《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設計探究式的學習活動。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教師可有意識地開展一些英美文化背景知識的某一方面討論活動,結合漢語相應的文化背景知識進行對比分析,讓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搜集材料,內容包括學校生活、飲食、文娛活動、教育人口、社會問題等方面,然后就材料的內容進行擴展性的介紹和討論,再與漢語相應的文化內容作對比分析,最后寫出總結報告。通過這種有意識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對目的語文化的敏感性,使他們在英語學習中善于發(fā)現(xiàn)目的語的文化特點。

總之,只有使語言和文化學習真正情景化、語境化,才能提高學生鑒別與鑒賞異國文化的能力,同時加深其對本國文化的理解和認識,在進行跨文化對比時,能更準確、更深刻地認識到本國文化與異國文化的異同,建立世界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舒白梅.現(xiàn)代外語教育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5

[2]柳菊興等.英語課程標準教師解讀[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第4篇:西方禮儀與文化范文

【輔導對象】小學一年級至高中三年級

【輔導科目】語文 數(shù)學 英語 物理 化學 地理 歷史 政治 奧數(shù)

【上課時間】署寒假 雙休日 平時 課外 隨到隨學

【輔導范圍】年級銜接課程輔導、同步課程輔導;小升初、中高考考試方向分析輔導;暑假班、寒假班;小學各科基礎知識漏洞梳理提高;初二、三物理(電學、力學基礎夯實);初三化學、初中英語(閱讀理解,作文、語法等);初中語文(寫作、閱讀理解、基礎知識等);高中理科(數(shù)理化生薄弱板塊針對性切入);高中英語(閱讀理解,作文、語法等);高中語文(寫作、閱讀理解、基礎知識等)。

====北京京翰教育金牌校區(qū) 免費咨詢電話====

海淀區(qū) 北京人大校區(qū) 400-0066-911轉分機89353

海淀區(qū) 北京公主墳校區(qū) 400-0066-911轉分機89354

海淀區(qū) 北京城建校區(qū) 400-0066-911轉分機89355

海淀區(qū) 北京北大校區(qū) 400-0066-911轉分機89359

海淀區(qū) 北京中關村教學區(qū) 400-0066-911轉分機89362

海淀區(qū) 北京世紀金源校區(qū) 400-0066-911轉分機89368

海淀區(qū) 北京牡丹園校區(qū) 400-0066-911轉分機89369

海淀區(qū) 北京人大附小校區(qū) 400-0066-911轉分機89370

海淀區(qū) 北京學院路校區(qū) 400-0066-911轉分機89371

海淀區(qū) 北京五棵松校區(qū) 400-0066-911轉分機89385

海淀區(qū) 北京四通橋數(shù)碼校區(qū) 400-0066-911轉分機89384

海淀區(qū) 北京公主墳天行建校區(qū) 400-0066-911轉分機89386

海淀區(qū) 北京萬柳校區(qū) 400-0066-911轉分機89389

海淀區(qū) 北京蘇州街校區(qū) 400-0066-911轉分機89394

海淀區(qū) 北京清河校區(qū) 400-0066-911轉分機89395

海淀區(qū) 北京花園橋校區(qū) 400-0066-911轉分機89396

朝陽區(qū) 北京勁松校區(qū) 400-0066-911轉分機89356

朝陽區(qū) 北京朝外校區(qū) 400-0066-911轉分機89357

朝陽區(qū) 北京亞運村校區(qū) 400-0066-911轉分機89358

朝陽區(qū) 北京團結湖校區(qū) 400-0066-911轉分機89364

朝陽區(qū) 北京精學望京校區(qū) 400-0066-911轉分機89373

朝陽區(qū) 北京大屯南校區(qū) 400-0066-911轉分機89387

朝陽區(qū) 北京CBD國際部校區(qū) 400-0066-911轉分機89388

西城區(qū) 北京宣武門校區(qū) 400-0066-911轉分機89360

西城區(qū) 北京四中校區(qū) 400-0066-911轉分機89361

西城區(qū) 北京崇文門校區(qū) 400-0066-911轉分機89367

豐臺區(qū) 北京馬家堡校區(qū) 400-0066-911轉分機89363

豐臺區(qū) 北京方莊校區(qū) 400-0066-911轉分機89366

東城區(qū) 北京雍和宮校區(qū) 400-0066-911轉分機89365

東城區(qū) 北京東直門校區(qū) 400-0066-911轉分機89372

東城區(qū) 北京交道口校區(qū) 400-0066-911轉分機89374

大興區(qū) 北京亦莊校區(qū) 400-0066-911轉分機89390

石景山區(qū) 北京石景山校區(qū) 400-0066-911轉分機89393

懷柔區(qū) 北京懷柔校區(qū) 400-0066-911轉分機89397

【溫馨提示】家長您好,請先撥打前十位總機號碼,聽到提示語音后,輸入對應校區(qū)的五位分機號,稍等片刻即可接通校方專業(yè)老師,把您孩子學習存在和遇到的各種問題做個說明,我們的老師會熱心為您答疑。

*******************************************************

北京市口碑好的大型正規(guī)輔導機構還有:您可以貨比三家,通過免費電話溝通,比較下師資、教學位置、收費價格、學習環(huán)境等哪家更適合您.

北京聚智堂:400-0066-9911 轉分機 99667

***************************************

北京精銳教育:

海淀區(qū) 海淀黃莊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34

海淀區(qū) 公主墳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35

海淀區(qū) 大鐘寺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36

海淀區(qū) 牡丹園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37

朝陽區(qū) 朝陽門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38

東城區(qū) 王府井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39

東城區(qū) 交道口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40

東城區(qū) 和平里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41

西城區(qū) 月壇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42

西城區(qū) 白廣路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43

豐臺區(qū) 方莊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44

豐臺區(qū) 馬家堡學習中心 400-0066-911 轉分機 99745

第5篇:西方禮儀與文化范文

中西方商務談判禮儀:禮儀上的差異一、打招呼差異

商務會面談判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招呼,如果不了解對方的稱呼習慣,初次見面就會出現(xiàn)問題。中國文化講究上下有別長幼有序,習慣根據(jù)職業(yè)、官銜、輩分等稱謂他人,要充分反映出對方的職務,地位和彼此的關系。而西方平等觀念比較強,稱呼規(guī)則簡單,除了對某些特定人士稱呼,一般很少用頭銜稱呼別人,在非常正式的商務活動場合下,西方人以Mr.稱呼男士,以Miss或Ms稱呼女士。一般情況下會直呼其名以示親切、平等。與西方熟人之間如果按照中國人的習慣尊稱為Mr某某會讓對方誤認為你試圖與他人保持距離。

二、時間觀念差異

守時是商務交往中的重要禮儀之一,但是,中西方對守時的理解,對時間分配和利用上存在差異。在中國,人們通常認為提前一些赴約是禮貌的,然而在西方人則被認為是不合禮儀的,會引起對方的不快,事先通知是西方人時間觀念的另一個重要特點,,在西方國家,請人吃飯或參加商務談判活動都要事先通知,臨時的邀請通常被認為是一種怠慢,不管多誘人基本上都會被拒絕,在中國現(xiàn)代商務交往中,邀請與會面一般也是要提前預約的,但是即使最后一分鐘對方也會接受和歡迎。中西方時間觀念的差異還表現(xiàn)在談話方式上,中國人在商務談判,經(jīng)商中,喜歡感情投資,在交談中不急于進入主題,謙虛,往往采取間接的方式,保持選擇的靈活性,有時讓西方人摸不著頭腦,被西方人認為是缺乏準備、表達能力差、低效率。而中國人卻認為西方人的直接與簡潔帶有冰冷甚至傲慢的味道,不了解這些時間觀念的差異,商務活動往往無法順利開展。

三、送禮方式差異

送禮是人際交往的一種重要形式,中外商務人士都講究送禮以增進友誼。然而,中國人和西方人在禮品選擇與饋贈禮儀上卻各有千秋。在中國,雖然嘴上說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但卻認為禮品越貴重越能達到增進感情的目的,以促進談判的順利達成。西方商務人士也講究送禮以增進友誼,但他們比起禮品價值更看中禮品包含的意義。他們講求的是文化格調與藝術品位,及浪漫的情調。

中西方商務談判禮儀:對商務談判的影響面對復雜的國際環(huán)境,跨文化商務活動一定要適應當?shù)匚幕?,遵守國際商務合作契約和交際禮儀,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經(jīng)營者或合作者的商務禮儀,充分尊重和理解商務禮儀差異,為商務談判的順利達成奠定基礎。

所謂商務談判,是指談判雙方為實現(xiàn)某種商品獲勞務的交易協(xié)商,對多種交易條件進行的,因此,中西方商務禮儀的差異對商務談判的進程與效果存在重要的影響,在圓滿的商務談判活動中,遵守談判未必是談判取得成功的決定條件,如果違背了談判中的禮儀,卻會造成許多不必要的麻煩,甚至會對達成協(xié)議造成威脅,因此,在談判中,要嚴格遵守談判中的禮儀。

(一)商務談判有助于塑造良好的社會形象,促成商務談判的成功

講究禮儀,就會在眾人面前樹立良好的個人形象,一個組織的成員講究禮儀,就會為自己的組織樹立良好的形象,贏得公眾的贊揚,所以商務人員時刻注意禮儀,即是個人和組織良好素質的體現(xiàn),也是樹立和鞏固良好形象的需要。每一個商務人員,在與他人接觸的商務活動中,了解其言談舉止,打招呼方式,禮貌禮節(jié)等禮儀都是決定著商務談判順利達成的關鍵之一。

(二)了解商務禮儀是妥善處理好各方面關系的需要,也是商務談判排除各種阻礙,各種矛盾,達成協(xié)議的關鍵

在日常的商務談判中,任何一個商務談判的對象的行為習慣都與它所處的國家,民族的文化背景,民族風俗,商務習慣和語言習慣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若想在商務談判中做到知彼知己,百戰(zhàn)不殆,就要求每個參與談判的人對不同的國家民族的文化,習俗,商業(yè)習慣有所了解,這樣才能在制定談判策略和商務接待中因人而異,避免犯忌。

時間觀念對商務談判也有重要的影響,它影響著人們的行為方式,影響著人們的交際效果,一定的行為又反映一定的時間觀,傳送關于時間觀的某種信息。因此,當不同文化的人們在交往時,都應該深刻地意識到這一點,努力避免由于時間觀的文化差異所引起的沖突與障礙,了解中西方的時間觀念的差異,有利于中西方的經(jīng)濟合作與交流,隨著跨文化意識的深入,中西方已經(jīng)意識到當觀念不同時,雙方應該本身以相互尊重,入鄉(xiāng)隨俗為原則

第6篇:西方禮儀與文化范文

【關鍵詞】中西文化 婚俗禮儀 差異 原因

【中圖分類號】K8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9-0015-02

文化是人們生活積累的產(chǎn)物和社會現(xiàn)象,它包括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傳統(tǒng)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guī)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范疇。由于中西方歷史背景和不同,導致在社會生活各方面有差異。這就是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它會影響學習者的交流。語言能力是交際能力的基礎,然而具備了語言能力并不意味著具備了交際能力。交際能力當中不可忽視的還有社會能力,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進行合適交際的能力。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愛國主義精神,為他們的終生學習和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本文通過對中西方婚俗禮儀的分析,以此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以便有利于教學。

禮儀是一個民族在特定的歷史條件和地理環(huán)境中發(fā)展和沿傳下來的文明規(guī)范。婚俗禮儀是文化風俗的一部分。對中西婚俗文化的獨特性進行比較研究,是研究中西方文化的一個很好的切入點,更是實現(xiàn)跨文化交際的需要。

一、中西方婚俗禮儀差異

隨著人類歷史的發(fā)展,中西方形成了各自的嫁娶觀和相應的婚俗禮儀,中西方在訂婚習俗、婚禮儀式及婚后習俗等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一)中西方訂婚習俗不同。

說到中國傳統(tǒng)訂婚習俗,從迎親到歸寧(即我們平常所說的“回娘家”)有二三十種禮節(jié)。其中尤其要提到的是“六禮”, 它最早見于《禮記?昏義》。每一項禮儀都有嚴格的標準,是中式傳統(tǒng)婚禮中必須遵循的準則,否則就會被稱為不懂禮數(shù)。 納采即六禮之首,就是現(xiàn)在說的“提親”,男方托媒人帶著禮品到女方提親,女方答應提親后男方請媒人問女子名字、生辰等,并卜于祖廟以定兇吉;納吉是指男方問名、合八字后,將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禮表示要訂婚的禮儀;納征,亦稱納成、納幣。要納聘財成婚禮。下聘禮大聘叫作下大茶,在古代婚姻中茶禮是不可免的。訂婚所下的茶叫訂茶,男方要行茶下茶,女方吃茶受茶,所送禮金稱茶金,女方受聘前叫待茶。納征后婚姻關系便確立了;請期即男方通知女方成親迎娶的日期;親迎即正式的迎親、舉行婚禮。

而西方的整個結婚過程由男方的求婚開始。傳統(tǒng)婚俗習慣中,女方會舉辦一個訂婚宴會,由新娘的父親主辦,旨在告訴親朋好友新人要結婚了這個喜訊,這是促成婚姻必不可少的步驟。訂婚典禮與結婚典禮比起來氣氛要輕松許多,會有重要的人物(比如家長,認識男女雙方的朋友等)進行演講和敬祝酒詞。

(二)中西方婚禮儀式不同。

中西方婚俗禮儀突出不同之處,體現(xiàn)在婚禮上。在現(xiàn)代中國,占主要地位的還是傳統(tǒng)的禮儀方式。中式傳統(tǒng)婚禮是人前的婚禮,熱鬧、隆重而喜慶。而西式婚禮是神前的婚禮,神圣、安靜而唯美。

1.婚禮服飾不同。

在舉辦婚禮時在穿著方面很講究。 中式傳統(tǒng)婚禮具有典型的中國風色彩。中西方審美觀與習俗的差異決定了婚禮服飾的不同。西方的婚禮服飾華麗、顏色大膽;中國的婚禮服飾,則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樸素、保守、含蓄的特征。在中國文化中,紅色是中國傳統(tǒng)的代表喜氣的顏色,它是中式婚禮的主色調,象征著吉祥如意,預示在婚后的日子紅紅火火。西式婚禮則以純潔的白色為主,白色婚紗始于19世紀的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婚禮,是純潔歡慶富貴的象征。

為了有一個好彩頭,新人白頭到老,在中國新娘出嫁時,從內到外要穿新衣新鞋,預示新生活的開始。而在西方,婚禮時有“舊、新、借、藍”等習俗。“舊” 代表著新娘結婚之后還會和娘家保持聯(lián)系,有的新娘穿上母親甚至祖母的婚紗,預示著可以從長輩那里傳承好運;“新”是指朋友送的禮物,象征新生活; “借”指從一個婚姻幸福的朋友那里借來,預示著朋友的幸?;橐鲆矔Ыo新人好運?!八{”指則新娘的一些小飾物或花束用藍色,意味著新娘的純潔及貞潔。

2.婚禮舉行地點不同。

在中式傳統(tǒng)婚禮中,婚禮通常和婚宴一起舉行,舉行婚禮的地點大都是在男方家。中國婚姻所建立的夫妻關系,是為使女性歸屬于丈夫所在的家庭?;楹笈揭≡谀蟹郊乙员M為人妻為人媳的職責,比如照顧公婆,相夫教子。中式婚禮主角可以說是兩個家族,而西方大都信仰基督教,人們希望自己在婚禮上得到上帝的見證及祝福,所以西方的婚禮是在教堂中舉行,主婚人是神父。西式婚禮主角是一對新人。隨著神圣的《婚禮進行曲》步入鮮紅的地毯,新娘挽父親手臂進入教堂;父親把女兒的手交到新郎手里,象征著把女兒交給了他。牧師致詞、新人宣誓、交換戒指、祈禱、詠唱詩歌等,而并沒有新娘尋求其他親友接納的過程。

3.婚禮程序不同。

中西方婚禮當中的行禮儀式因為各自不同的而存在著差異。中國傳統(tǒng)婚禮是謹慎而嚴格的,西方基督教國家的婚禮是隨意而輕松的。中國傳統(tǒng)婚禮邀請家族中德高望重的人的擔任司儀。中式婚禮是三拜九叩的拜堂大禮,婚禮中最重要環(huán)節(jié)就是拜天地,主要的程序是行三大禮――“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新人以這三拜表示禮成,表示說他們已經(jīng)傳承了天地的旨意,得到祖先及父母的認可正式結婚。而西方信仰基督教的居多,他們由神父或牧師來主持婚禮,宣布他們婚姻的合法性。禮儀上更是尊重信仰,在上帝的面前許下誓言:“從今天開始,相互擁有,相互扶持,無論是好還是壞,是富裕還是貧窮,是健康還是疾病都彼此相愛、珍視,直到死亡將我們分開”,表示忠于彼此的愛情與婚姻,相互交換戒指并親吻對方后表示禮成。

從婚宴上來看,婚宴是婚禮當天答謝賓客舉辦的隆重筵席。傳統(tǒng)婚禮后新郎會由家族長輩帶領,一一向前來參加宴會的賓客敬酒答謝,而新娘回洞房休息。西方婚宴比較自由,多采用自助餐的形式,有的還會舉行舞會。

(三)中西方婚后習俗不同。

中式傳統(tǒng)婚禮過后,新人三朝回門,它是指婚后的第三天,有女兒不忘父母養(yǎng)育之恩賜,女婿感謝岳父母及新婚夫婦恩愛和美等意義。女方會設宴款待,新女婿入席上座,由女方家長陪飲。女方家廣設華宴,款待新婿,這就是回門宴。

與中國傳統(tǒng)婚禮相反,西方的新婚夫婦們在婚禮過后離開家人朋友乘車出發(fā)度蜜月。這種習俗起源于英國,在古代條頓族盛興“搶婚”這一習俗,為了防止新娘被搶回去,新郎婚后立即帶著新娘到外地去過一段旅行生活。在這段旅行生活中,新人會喝一種用蜂蜜制成的飲料,連續(xù)不斷地喝滿一個月,因而叫作“蜜月”。

二、中西方婚俗禮儀差異產(chǎn)生的原因

(一)婚姻制度起源的歷史背景不同。

在封建社會中形成的中式傳統(tǒng)婚嫁禮儀帶有很強的封建文化色彩,它的締結是以宗法秩序為準則,以儒家“陰陽尊卑”學說,尤其是董仲舒之后的儒家思想為依據(jù),并貫穿于一整套婚姻儀式中。在中國傳統(tǒng)婚禮中,男女結合講究“天作之合”、“門當戶對”、“合八字”,起主導作用的幾乎都是男方或家長。古有“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的說法。

在婚禮行禮過程中,新人站立位置遵循“男左女右”的原則,這也是男尊女卑社會觀念的體現(xiàn)。而西方婚禮與傳統(tǒng)的中國婚禮恰恰相反,這來源于古代的一個傳說,盎格魯薩克遜的新郎常常必須挺身而出,以保護新娘免得被別人搶走。

在中式傳統(tǒng)婚禮儀式上,新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高堂”就體現(xiàn)了在婚姻關系中父母意見的重要性,這也是儒家思想的體現(xiàn)。儒家非常強調家庭,儒家觀念中的的家庭是社會的微縮版,其中父母對子女的關系,就是社會中統(tǒng)治階層對下層的關系的映射。

而西方國家,例如加拿大、美國、英國等各國的婚俗僅形成于千年甚至百年前,這種時間上的跨度決定了中西方婚俗禮儀之間存在差異。西方國家中,亞當和夏娃的婚姻故事是西方婚姻的起源,它讓婚姻披上了宗教神學的神秘面紗,宗教的產(chǎn)生把西方婚俗禮儀推向了文明化進程。在以《圣經(jīng)》為絕對權威的基督神學影響下,西方人宣揚天賦人權,主張人人生而平等以及人權神圣不可侵犯。西方婚姻重視個人自由意志,強調人的理性選擇。他們認為婚姻是上帝賜予每個人的福利,履行婚姻就是遵循上帝的旨意,他們借婚姻體驗神的愛和生命的奧秘,體現(xiàn)神與人所立的盟約,女性享有獨立人權,男女交往是自由的。

(二)中西方信仰的宗教觀念不同。

各大宗教對中西方婚俗禮儀產(chǎn)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在不同的的影響下,婚禮過程中逐漸形成不同的風俗習慣。中國的傳統(tǒng)婚禮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拜天地,這是因為大部分中國人信仰佛教,“拜天地”體現(xiàn)了人們向往“天地人和諧”的宗教哲學,表明新人將自己的終身大事告于天地,希望得到天地的祝福。又如“六禮”當中的第二禮――問名――雙方交換八字,依照“八字命相說”,尋求與自己八字符合的配偶。這就是道教“五行八字”對婚俗禮儀的影響。

西方信仰基督教者居多,基督教認為,婚姻是上帝賜予的,所以應該在神的見證下舉行婚禮?;槎Y必須在教堂舉行,婚姻才得以成立。西方的婚禮由神父在教堂里主持,婚禮上的每一個程序如禱告,經(jīng)文誦讀,婚約問答,誓約,交換戒指等都有著特定的神學意義。

三、總結

通過以上中西婚禮習俗的對比,我們可以看到,神圣的,源遠流長的社會制度對中西婚禮習俗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當然,婚俗禮儀僅僅只是社會生活的一個小方面,并不能代表和揭示所有中西方文化差異,但它們所代表的象征意義對我們學習中西方文化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所以了解中西方婚俗禮儀差異對于跨文化交際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應該引起語言學習者的足夠重視。

參考文獻:

[1]潘文晉.從中西婚禮文化看中西方文化差異[J].今日南國(理論創(chuàng)新版).2008年03期

[2]曹明逸.體驗西方禮儀.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

[3]杜學增.中英文化習俗比較[M].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2004

第7篇:西方禮儀與文化范文

關鍵詞:中西方;禮儀;比較

人類的飲食與生存有著密不可分關系,而“吃”的禮儀在不同國家,不同種族和社會生活樣式而有所不同。我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隨著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中國,中國的傳統(tǒng)禮儀也受到了西方禮儀與文化的沖擊。掌握中西方禮儀的區(qū)別會有助于我們更好的跨出國門,更好地與西方人交流、合作,更好的樹立中國人的形象,也能更好地交流與學習。

一、中西飲食文化的淵源

(1)據(jù)文獻記載可知,至少在周代,飲食禮儀已形成一套相當完善的制度,特別是經(jīng)曾任魯國祭酒的孔子的稱贊推崇而成為歷朝歷代表現(xiàn)大國之貌、禮儀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作為漢族傳統(tǒng)的古代宴飲禮儀,自有一套程序:主人折柬相邀,臨時迎客于門外。賓客到時,互致問候,引入客廳小坐,敬以茶點??妄R后導客入席,以左為上,視為首席,相對首座為二座,首座之下為三座,二座之下為四座??腿俗?,由主人敬酒讓菜,客人以禮相謝。席間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講究:應先敬長者和主賓,最后才是主人。宴飲結束,引導客人入客廳小坐,上茶,直到辭別。這種傳統(tǒng)宴飲禮儀在中國大部分地區(qū)保留完整,如山東、香港及臺灣,許多影視作品中多有體現(xiàn)。清代受西餐傳入的影響,一些西餐禮儀也被引進。如分菜、上湯、進酒等方式也因合理衛(wèi)生的食法被引入中餐禮儀中。

(2)西方餐桌禮儀起源于法國梅羅文加王朝,當時因著拜占庭文化啟發(fā),制定了一系列細致的禮儀。到了羅馬帝國的查里曼大帝時,禮儀更為復雜,甚至專制。皇帝必須坐最高的椅子,每當樂聲響起,王公貴族必須將菜肴傳到皇帝手中。在十七世紀以前,傳統(tǒng)習慣是戴著帽子用餐。在帝制時代,餐桌禮儀顯得繁瑣、嚴苛,不同民族有不一樣的用餐習慣。高盧人坐著用餐;羅馬人臥著進食;法國人從小學習把雙手放在桌上;英國人在不進食時要把雙手放在大腿上。歐洲的餐桌禮儀由騎士精神演變而來。在十二世紀,意大利文化流入法國,餐桌禮儀和菜單用語均變得更為優(yōu)雅精致,教導禮儀的著作亦紛紛面世。時至今日,餐桌禮儀還在歐洲國家繼續(xù)傳留下去。若你前往朋友家做客,須穿上得體的衣服,送上合宜的禮物,處處表現(xiàn)優(yōu)雅的言談舉止。

二、中西餐桌禮儀的比較

1.中西方就坐和離席

中國的就坐與離席禮儀一般是等長者坐定后,方可入坐。席上如有女士,應等女士座定后,方可入座。如女士座位在隔鄰,應招呼女士。主人一般坐在圓桌的正對著門的位置上,而主要宴請的賓客則分別就坐與主人的兩側。用餐后,須等男、女主人離席后,其他賓客方可離席。坐姿要端正,與餐桌的距離保持得宜。在飯店用餐,應由服務生領臺入座。離席時,應幫助隔座長者或女上拖拉座椅。

在西方的餐桌禮儀中的座次安排是以男女分隔而坐為原則,男主客優(yōu)先入座,其位置在女主人右邊,而女主客在男主客的右邊,其他夫婦則以對角方式就坐。通常遵循客人先入坐,長者先于年輕人入坐,已婚者先于未婚者入坐,陌生人優(yōu)先于熟識的客人或家人入坐。離席時長者女士優(yōu)先離開。

2.中西方的就餐衣著

在中國,人們在餐館用餐的穿著可以隨便一些,即使是T恤,牛仔褲都可以,只有在重要的宴會上才穿的隆重一些。在西方國家去高檔的餐廳,男士要穿著整潔的上衣和皮鞋;女士要穿套裝和有跟的鞋子。如果指定穿正式服裝的話,男士必須打領帶。不可穿休閑服到餐館里用餐。

3.中西的餐具使用

筷子刀叉是中西餐桌禮儀最基本差異。我國北方多木,南方多竹,祖先就地取材,竹木均成為我國最原始的筷箸原料。刀叉的出現(xiàn)比筷子要晚很多。據(jù)游修齡教授的研究,刀叉的最初起源和歐洲古代游牧的生活習慣有關,他們馬上生活隨身帶刀,往往將肉燒熟,割下來就吃。大約15世紀前后,為了改進進餐的姿勢,歐洲人才使用了雙尖的叉。到18世紀才有了四個叉尖的叉子。刀叉和筷子,不僅帶來了進食習慣的差異,還影響了東西方人生活觀念。

4.中西餐飲對象的差異

中國有句古語:“民以食為天”,可見飲食文化的地位,中國的飲食注重食物的“色、香、味俱全,而且注重各種食物的搭配,以相生相克、相輔相成等營養(yǎng)調和和理性認識指導烹飪。而西式餐飲的主要特點是生,如帶血絲的牛排;冷,凡是飲料都加冰塊;甜,無餐不甜。西餐主要追求快捷方便,比較大眾化。

5.中西餐上菜次序的差異

中餐上菜次序先冷后熱。熱菜從主賓對面席位的左側上;上單份菜或配菜席點和小吃先賓后主,上全雞、全鴨、全魚等整形菜,不能頭尾朝向正主位。這些程序不僅可以使整個宴飲過程和諧有序,更使主客身份和情感得以體現(xiàn)和交流。因此,餐桌之上的禮儀可使宴飲活動圓滿周全,使主客雙方的修養(yǎng)得到全面展示。西餐上菜的次序通常是面包黃油、涼菜、湯、海鮮、主菜、甜點、水果。冷菜和湯同時就著面包吃,涼菜也叫開胃小菜,作為第一道菜,一般與開胃酒并用。

6.中西方就餐時使用手機的差異

在吃西餐的時候,西方國家的人基本上都不會開手機,除非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而手機鈴聲都會很小聲,有電話一定要接的話,要向同桌的就餐者道歉,然后起身出去接電話。而這一條在吃中餐的時候很少適用,但在用餐的時候接電話,同桌的就餐者同樣會感到焦慮。

7.從餐桌話語上看中西文化差異

中國人請客吃飯時,擺在桌上的菜花樣繁多,至少有七、八道菜,如果是盛宴,主菜會更多,越名貴、越奇特的菜會越顯示主任的殷勤和客人的身份。而主人卻往往要說“今天沒有什么好菜招待大家”、“菜做得不好,多吃一點”之類的話。而西方盛宴一般四至五道菜,份量以吃完或稍有剩余為最佳。如果在家里,最好是吃完所有的菜,這樣女主人會很高興,認為大家喜歡她做的菜。面對豐盛的宴席,主人會說“已經(jīng)傾其所有來招待大家” 的話。對中西主人的餐桌話語進行推理,很容易得出:中國人遵循了“貶己尊人”的原則。而西方人強調效率和實用主義價值觀,在交際中十分注重自身面子的需要。

通過中西餐桌禮儀的比較,不僅僅反映了各地的文化傳統(tǒng),還折射出不同民族文化的特色。中西方國家的餐桌上的文化互相影響,相互融合,使得兩者都變得更加的完美和科學。因此,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需要建立一個對立統(tǒng)一價值觀,努力的去相互理解,相互適應,但這并不意味著要完全拋棄他們自己的風俗和價值觀。餐桌禮儀的發(fā)展需要在結合自身的特點的同時對外來的禮儀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其能夠發(fā)展的更加具有時代性。

參考文獻:

[1]林大津,《跨文化交際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10:92-127

[2]李天民,《現(xiàn)代國際禮儀知識》,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2003.12:109

[3]趙榮光,中國飲食文化概論[ 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概論[ 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5]王俊霞,跨文化交際與中西文化差異[J],學術交流,2007(2)

[ 6]羅露莎,淺析中西飲食文化差異[ J],雙語學習,2007(5)

第8篇:西方禮儀與文化范文

關鍵詞:中國傳統(tǒng)文化 社交禮儀

中圖分類號:C91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23-0105-01

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推進,社會轉型,諸多利益的紛爭,國人道德倫理、人情倫理已經(jīng)顯得非常弱化,嚴重影響到國人的禮儀素質,影響到國家和社會的禮儀文化和道德建設發(fā)展。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富含有諸多道德倫理知識,富含諸多社交禮儀文化[1],對于當代國人的禮儀發(fā)展具有諸多的借鑒作用。因此,研究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社交禮儀問題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和長遠意義。

一、中國傳統(tǒng)社交禮儀的主要內容和特色

植根于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社交禮儀,內容非常豐富,從社交用語、社交場合、社交平臺、社交目的、社交行為等方面均能夠窺視傳統(tǒng)社交禮儀的諸多精華。[2]與現(xiàn)代社交禮儀、西方社交禮儀相比,具有諸多的特色。

中國傳統(tǒng)社交禮儀的內容廣泛,從類別來分,有君臣之禮、長幼之禮、同輩之禮、男女之禮等等,這些不同層次的社交禮儀,有著非常嚴格的社交禮儀規(guī)則和習俗。從具體的社交禮儀場域來看,要注重社交中的稱呼用語、語言表達,注重社交場域的座次安排規(guī)則[2],注重社交鲇蠐貌偷睦褚塹鵲取

二、中國傳統(tǒng)社交禮儀的當代價值和開發(fā)利用的注意事項

(一)中國傳統(tǒng)社交禮儀的當代價值

1.從思想文化視角思考

有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設,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設,有利于當代中國的公民教育。[3]傳統(tǒng)社交禮儀富含豐富的思想文化內容,其中關于人的思想道德要求非常多,因此,傳統(tǒng)社交禮儀具有很強大的思想文化功能,能夠推動當前中國的國民教育,推動當前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

2.從社會層面來說

中國傳統(tǒng)社交禮儀文化的發(fā)展,有利于和諧社會、文明社會、法治社會的建設。傳統(tǒng)社交禮儀非常強調人與人的和諧相處,非常重視人情人際關系的善意發(fā)展,這種以和為貴的社交禮儀能夠促使社會各個階層的交往和諧發(fā)展下去,這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助推一個社會的和諧發(fā)展。

3.從禮儀本身發(fā)展而言

有利于推動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社交禮儀向現(xiàn)代社交禮儀發(fā)展。傳統(tǒng)社交禮儀內容內涵非常豐富,從建設方式、價值取向和內容等層面為當代中國社交禮儀發(fā)展提供諸多的資源,尤其是傳統(tǒng)社交禮儀的和諧互尊互敬至上的價值取向、諸多嚴格的禮儀形式,對于當今中國現(xiàn)代禮儀的規(guī)范化發(fā)展能夠提供很多的啟發(fā)和借鑒作用。

4.從國民的現(xiàn)代素質視角來思考

中國傳統(tǒng)社交禮儀文化的推廣有利于塑造完美人格,激勵個體成長。中國傳統(tǒng)社交禮儀對一個人的社交往來作出了很多的嚴格規(guī)定,這些規(guī)定對一個人社會能力成長、對于一個人的個人修為發(fā)展具有很多倫理道德的引領約束作用。因此,傳統(tǒng)社交禮儀對當今國民的成長發(fā)展具有很大助推引導作用。

5.從家庭關系層面講

傳統(tǒng)社交禮儀也包含了豐富的家庭關系處理方法和資源,對家庭內外的關系和交往做了諸多詳細的規(guī)定。通過這些傳統(tǒng)社交禮儀的規(guī)定和約束,能夠維系一個家庭基本的運行紐帶。

6.從國家層面上講

傳統(tǒng)社交禮儀的推廣有利于綜合國力的提升。傳統(tǒng)社交禮儀其實是一個國家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內容,對于傳統(tǒng)文化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也代表一個國家的形象。

(二)開發(fā)利用傳統(tǒng)社交禮儀的注意事項

傳統(tǒng)社交禮儀具有多層面的價值和功能,因此當今中國理應好好發(fā)揚光大。不過,在開發(fā)利用傳統(tǒng)社交禮儀時,我們從社交禮儀場域的話語表達上,要注重篩選,注重賦予新的時代內容,注重與時俱進;從社交禮儀的形式上,我們務必要注重結合西方現(xiàn)代禮儀的發(fā)展,將中國社交禮儀的形式不斷創(chuàng)新和完善;從社交禮儀的價值理念上,我們務必要注重與當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現(xiàn)代公民教育等結合起來,將真善美的價值取向融入其中,建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導的社交禮儀發(fā)展取向;從社交禮儀的思想上,我們務必要積極吸收現(xiàn)代文化、西方文化和傳統(tǒng)文化等三大文化系統(tǒng)中優(yōu)秀有益的東西和成分,堅持現(xiàn)代開放多元的社交思想文化,推動傳統(tǒng)社交禮儀容納一切先進文化,不斷提升其文化性和思想性。

三、結語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社交禮儀內容豐富,特色鮮明,對當今國民道德素質與社交往來的發(fā)展引導具有諸多價值,對和諧社會構建也具有很大促進作用。我們應該努力根據(jù)四全戰(zhàn)略的要求,挖掘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社交禮儀文化資源,不斷推進當代國民現(xiàn)代禮儀素質發(fā)展,推進當代中國社會禮儀文化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管麗莉.中國傳統(tǒng)禮儀的蘊意及現(xiàn)代價值[J].合作經(jīng)濟與科技,2012(6):111-112.

第9篇:西方禮儀與文化范文

活動口號:“重培養(yǎng)、塑文明、講禮儀,懂交際”

活動時間:3月20-4月20

活動內容:把交際禮儀活動月分為四個板塊進行,分別是:

1.“傳誦禮儀語”:交際禮儀知識競賽,各班評“文明禮儀之星”,使學生廣泛參與禮儀實踐活動。

2.“盛開禮儀花”:縱橫職場我最醒――職交際禮儀場景實況戰(zhàn)。

3.“吟詠禮儀詩”:交際禮儀講座。

4.“紛飛禮儀情”:西方交際文化,調酒與酒會。

活動對象:1.交際禮儀知識競賽面向藥科學院大一大二20個班學生。

2.縱橫職場我最醒――職交際禮儀場景實況戰(zhàn),交際禮儀講座,西方交際文化,調酒與酒會面向全校。

活動地點:

交際禮儀知識競賽――教學樓課室

交際禮儀場景實況比賽――C,D棟樓下空地

交際禮儀講座――教學樓大課室

西方交際文化:調酒與酒會(待定)

活動目的:

一、使得新生對**市區(qū)重點地帶的環(huán)境有個系統(tǒng)了解和實地接觸,使參賽者在鍛煉體魄的同時又提高獨立思考、快速處理問題的能力以及培養(yǎng)其團隊協(xié)作精神;

二、與各點的商家打好關系,為以后外聯(lián)部拉贊助積累渠道,與**學院建立外交關系;

三、學生會成員留心觀察,對新生各班氛圍有個初步感受,并從中發(fā)掘人才,為學生會日后發(fā)展作鋪墊;

四、閃耀藥科人風采,展現(xiàn)藥科新生力,塑造藥科形象。

活動流程:1.交際禮儀知識競賽,各班評“禮儀之星”――3月20日到3月27

2.縱橫職場我最醒――職交際禮儀場景實況戰(zhàn)――3月28-4月5

3.交際禮儀講座――4月6日-4月12日

4.西方交際文化:調酒與酒會――4月13日-4月20日

具體工作安排:第一板塊:“傳誦禮儀語”交際禮儀知識競賽

1

一.活動具體流程:

1.報名事項:每班指定2名參賽選手與其子弟班組成一組作為參賽隊,班長統(tǒng)一交報名人資料,并交代競賽細則。

2.報名時間:3月14,15日(共兩天)

3.共40人,10隊,2對組成一場比賽,共有5場比賽

二.初賽

1.初賽分3教室進行,每個教室進行上,下兩場比賽,每場比賽大約持續(xù)40分鐘。

時間:上場下場

地點:教學樓

2.賽程: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判斷題第二部分:選擇題第三部分:搶答題

3.比賽規(guī)則:

1)第一部分,判斷題:

2)第二部分:選擇題

3)第三部分:搶答題

4.宣布賽果,比賽結束。

5.總分最高的4對出線決賽。

6必要人員留下開會總結,并交代工作。

三.半決賽與總決賽

1.時間:地點:教學樓教室(待定)

2.賽程:與初賽一樣。分別出線的兩隊進入決賽,一個賽場出線一對隊伍。

3.宣布賽果并頒獎,比賽結束。

備注:

1.共虛搶答彩旗八枚,2紅,2藍,2黃,2綠

2.獎品(待定)

3.獎勵前2名,即共4個班,并評出“佳合作班級”

“文明禮儀之星”評選:評選出禮儀月的“文明禮儀之星”(每班1名,并上傳突出事例,展現(xiàn)其文明禮儀方面的風采)

具體評選及表彰方式如下:(可采取直接班級民ZHU推選產(chǎn)生)

①班級推薦:3月24日各班推薦一名班級之星為候選人參加校級評選(注:各班候選人名單(連同班級相關材料),務必于11月24日前上報學生會)

②候選人陳詞:候選人依據(jù)自己特點選擇文明話題做1分鐘的主題陳詞。

③綜合評議:候選人接受評委1分鐘的提問,并作答辯。

④表彰:綜合評委意見,于酒會當日宣布獲獎名單,并頒發(fā)綬帶證書。

注:“文明禮儀之星”事跡將在藥科宣傳欄表彰。

第二版塊:“縱橫職場我最醒”職場交際禮儀場景實況戰(zhàn)

2

活動具體流程:

一、比賽內容:分三個部分

1、形象設計和展示:

1)讓參賽者按日常生活的面貌亮相,作簡單的約2分鐘的自我介紹,自我推薦(只需介紹編號、姓名、班級即可),最終達到把自己的優(yōu)點、個性、特長盡情地展示出來。

2)進行即場化妝與形象設計,設計符合自己應聘職位的形象。(可自己請一名助手幫忙)約30分鐘。

3)進行職場面試時的自我介紹與自我推薦。

4)評分內容:①儀表;②形式;③語言表達;④內容;⑤總體效果6反應能力

2、才藝表演:就自己對該職位的其他才能展示。以增加競爭力。

可以選擇英文表演,獨唱、獨舞、獨奏、詩朗誦、小品、相聲、口技、專業(yè)技能操作、英文表演等等。

3、即興問答:

1)提問均為主觀題,范圍較廣,主要是就工作中常出現(xiàn)的人際交往細節(jié),矛盾處理方式,個人道德修養(yǎng)等問題與參賽者進行問答。(每人2題問題,分兩輪)

2)采取抽簽的辦法選擇問題。

3)評分內容:思想內涵、表達能力等綜合素質。

二、設獎:“我是職場高手獎”―――最高獎勵。

除設一般的

一、

二、三等獎外,“我是職場高手獎”

注:(若本活動所拉贊助含化妝品、發(fā)飾、服飾商家,可在比賽當晚在舞臺旁作產(chǎn)品展示和提供大賽的化妝品、發(fā)飾、服飾等,并可免費給與觀眾造發(fā)型,修甲,修眉等)

第三版塊:交際禮儀講座

1.校園文化巡禮"各國交際禮儀文化講座,暫定北歐,非洲和東亞。

邀請我校外教或其他外教

2.西方交際文化:酒會與調酒

邀請一較有名氣的西餐廳的執(zhí)行經(jīng)理或主廚講述餐桌禮儀。(也為酒會的食物等贊助作預備)

3.西方交際文化:調酒與酒會(調酒文化暨交際禮儀月頒獎會)

時間:7:00――9:00

地點:A――B棟之間空地

3

主要流程:

1).燃放煙花(禮炮)開幕

2).回顧禮儀月活動,觀眾互動送禮物

3).調酒show

4).交誼舞表演與觀眾現(xiàn)場交誼舞,

5).介紹酒會文化,活躍氣氛,送獎品

6).頒獎禮

7).祝酒

8).禮炮結束

注:現(xiàn)場供應糕點(一共兩輪,分別開放),以及試酒,以調酒與酒會的新鮮激起同學的興趣?,F(xiàn)場圍一個小型舞臺(不需搭建),設有調酒專臺與酒品展示,與試飲臺,糕點臺。

相關熱門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