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教育研究課題的選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研究課題 研究方向 選擇方式論證角度
一、引言
什么是研究課題?
課題通??梢岳斫鉃閱栴},但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可作為研究課題。作為研究課題的問題必須具有這樣一些特征:(1)屬于教育科學領域的問題,而且它們的解決能推動教育科學的發(fā)展。(2)必須具有一定的普遍意義。假如你談的是個別現(xiàn)象,就不能作為研究課題。比如,“如何培養(yǎng)李四同學的良好的學習習慣”所反映的是具體的、個別的現(xiàn)象,因此就不能作為研究課題。(3)必須有明確而集中的研究范圍和任務。如果研究范圍太大,任務不明確,就不宜作為研究課題。像“如何提高中學生的英語水平”等。(4)必須有可解決性。提出的問題通過一定時間的研究可以加以解決。像“如何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雖然有普遍意義,但是無論怎么研究也不可能解決。由此可見,所謂研究課題,是指在教育科學領域內(nèi),有明確而集中的研究范圍和任務,能夠通過研究加以解決的具有普遍意義的問題。
二、選擇研究課題的前提和注意事項
(一)前提
廣義而言,研究課題的選擇包括確定研究方向和選擇具體研究課題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所謂研究方向,就是研究者在一個較長時期內(nèi)從事研究活動的工作方向。它規(guī)定了研究者在一個時期內(nèi)的研究領域和內(nèi)容。研究者在一個時期內(nèi)有相對穩(wěn)定的方向是非常必要的,這可以使研究工作有連續(xù)性和積累性,并可以成為選擇具體研究課題的線索和范圍。所以,選擇合適的研究方向和課題是非常重要的戰(zhàn)略抉擇。
(二)注意事項
1.要認真選題。
這基于兩個理由:一是選題是開展教育科研的第一步。課題選擇得好與壞,直接關系到研究工作能否順利開展。二是選題是科研工作最復雜的工作之一,來不得半點的馬虎和輕率。因此,每一個研究者務必要充分認識選擇課題的重要性,要花費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認真選題。
2.要從實際出發(fā)選擇課題。
對于有教學經(jīng)歷的研究者來說,選題時一定要考慮自己熟悉教育的實際。假如你曾是一位中學教師,具有豐富的教育教學的實踐經(jīng)驗,最了解教育教學中存在的矛盾,如果你能從教育實踐中選題,就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長處,就有利于課題研究的順利開展。
3.切忌為趕時髦而一味求新。
新穎性是選題的一條原則,但必須明確,為趕時髦而一味求新的現(xiàn)象是對“新穎性”的曲解。事實上,只要研究者能用新的研究方法,從新的視角去分析問題,對一些舊課題還可以進行再研究,并且有可能得出新的結論。這與新穎性并不矛盾。一味地求新,往往會拋棄重要問題。
4.課題操作時間要適中。
研究時間一般要控制在半年到一年之內(nèi)。這樣研究者興趣會比較濃厚,注意力會比較集中,研究成果的產(chǎn)生速度會比較快。如果研究時間比較長,比如5至10年,就很可能使研究者感到枯燥乏味,筋疲力盡。但是,如果研究時間太短了,比如2-3個月,則常常無法完成研究課題,研究也就失去了價值,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浪費。
三、選擇研究課題的方式
選擇研究課題,常被人們理解為這樣一種模式:你提供若干個題目,我從中選擇一個。這種“點菜式”的選題由于簡便而被一些人推崇。但是,其局限性是所選的課題往往不適合自己。因為每一個人的教育實踐不完全相同,他們所深入思考的問題角度也可能不同,所以這種“點菜式”的選題不是我們倡導的選題方式。
我們所倡導的選題方式包括縱向選題和橫向選題。
(一)縱向選題
它主要包含以下兩個步驟:
1.確定研究范圍。
課題主要來自教育實踐,而教育實踐的范圍很廣。如果盲目地從中選題,無異于大海撈針。因此,選題的第一步是確定研究范圍。比如,可以把后進生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教育評價等確定為自己的研究范圍。
在確定研究范圍的時候,不宜一味地求“大”,尤其是對于那些初次進行研究的人員,更應從“小”處著手。當你真正開始研究時,就會覺得“小”題不小。比如,“如何有效地記憶英語單詞”是一個不大的研究范圍,但是也包括許多不同的研究問題,比如“不同記憶方式的記憶效果”、“不同學習對象的記憶差異”、“重復的頻率對記憶效果的影響”等等。如果能對這些問題中的某一個進行徹底的研究,就已經(jīng)很不容易了。那么,研究者應該如何確定自己的研究范圍呢?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會激發(fā)你產(chǎn)生強烈的動機,它會鼓勵你一直走下去,并最終促成你的成功。如果你沒有興趣,就會變得厭煩和懶惰,你會覺得自己簡直是在浪費時間,研究往往收獲不大甚至會中途夭折。
2.提出問題。
確定了研究范圍就等于確定了研究的方向。“游擊式”研究方式是不可取的,那只會導致我們對每一個課題的研究都是淺嘗輒止,根本不利于我們治學水平和研究能力的提高。所以,每一個研究人員要盡早確定自己的研究方向,然后,在研究方向的指引下,提出自己的研究課題。
能提出一個有研究價值的問題,本身就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這說明你已經(jīng)思考了,你正在為人類創(chuàng)造精神財富。正如愛因斯坦所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僅僅是一個數(shù)學上或?qū)嶒炆系募寄芏?。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卻需要有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蹦敲囱芯空呔烤箲撛鯓幼霾拍芴岢鲇袃r值的問題呢?
提出有價值的研究問題的前提是要立足于該研究領域的最前沿。這就需要研究者查閱相關的文獻資料,了解前人已經(jīng)做了哪些研究,用了哪些研究方法,得出了什么樣的結論;這些結論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存在著何種程度的的分歧;還有哪些方面人們沒有研究或研究得不夠深入;還有哪些方面需要做重復研究,因為你對某個結論產(chǎn)生了質(zhì)疑等等。總之,要想提出有價值的研究問題,離開大量的閱讀和深入的思考是絕對不行的。
(二)橫向選題
它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在教育科學實踐、現(xiàn)實生活中選題。
來自教育實踐和現(xiàn)實生活中的研究課題大多屬于應用性研究,這種研究課題一旦獲得成功,就能直接為教育實踐和現(xiàn)實生活服務,從而體現(xiàn)這種研究的潛在價值。
2.在理論領域選擇課題。
首先,研究者為證實他人或自己的某一理論觀點而選擇相應的課題。其次,根據(jù)不同理論觀點的分歧選擇課題。第三,通過對現(xiàn)有理論、觀點進行質(zhì)疑而提出研究問題。
3.在研究過程中選擇課題。
首先,隨著研究的不斷進展,特別是研究者的深入思考,常常會涌現(xiàn)出與當時的研究課題相關的許多新課題。這些研究既符合自己的興趣,也是當前科學理論和實踐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其次,在研究過程中,有時我們會出乎意料地發(fā)現(xiàn)與研究問題無關新的現(xiàn)象。通常,這些偶然的發(fā)現(xiàn)具有重要的價值,值得進一步研究。
4.根據(jù)科學的新發(fā)展選擇課題。
研究者或者根據(jù)現(xiàn)代科學方法和研究技術的新進展選擇研究課題,或者在學科交叉所產(chǎn)生的空白區(qū)選擇課題。
四、論證課題
縱向之中包含著橫向,因為確定研究方向之后,研究者可以同時提出若干個適合自己的課題;橫向中也明顯包含有縱向的成分。不論是縱向選出的課題,還是橫向選出的課題,究竟是否可以用來研究還有待于進行多角度的論證:
1.問題是否適宜作為研究課題?即:是否具有研究課題應該具備的一些基本特征?
2.問題是否有研究價值?這要考慮兩個方面:(1)問題的需要性,也就是說研究者應該選擇在教育實踐或教育理論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研究。毫無疑問,這樣的課題一旦研究成功,就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zhì)量,促進教育改革,推動教育的發(fā)展。比如,“如何在英語課堂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如何在素質(zhì)教育中有效地實施語法教學”。(2)問題的新穎性,即所選的研究課題是別人以前沒有沒有研究過的;或者雖然有人研究過,但你是從一個新的視角開展研究的;或者是有人提出過,但是懸而未決。教育科研的任務就是要揭示前人沒有完全認識到的科學規(guī)律,發(fā)現(xiàn)新的規(guī)律是教育科研者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因此,只有選定有一定新穎性的研究課題,才有可能凸顯出這項研究的價值。
3.問題是否可行?研究者必須首先考慮自己完成這個研究課題的主客觀條件是否充足。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研究能力,即研究者在完成某一課題時所必須具備的學科知識和能力。這純屬于主觀條件。(2)研究時間,即進行課題研究所必需的時間能否得到保證。(3)資料的收集。研究者僅僅憑借自己的經(jīng)歷是絕對不能進行課題研究的,研究者必須收集資料并對其進行整理、分類和保存。(4)資金。資料收集過程及資料處理所需的費用必須得到保證。后3項屬于客觀條件。
如果以上四個問題都能得到肯定的答案,就說明這個問題是適自己的好課題。
五、結語
選擇研究課題一定要結合自己的實際,切忌人云亦云。它不僅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任務,而且是一個殫精竭慮的思維過程,來不得半點的馬虎和輕浮。導師的指導是非常必要的,同事之間的合作有時也不可避免,有時家人和朋友的建議對課題的選擇也大有裨益。
關鍵詞:美術教師 課題選擇
美術教師在選擇美術課題研究時,有以下值得我們注意的現(xiàn)象:
第一,有的美術教師長期任教美術學科,對中小學美術教育教學比較熟悉,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jīng)驗,于是就認為搞美術學科的課題研究是件輕而易舉的事,出個題目就可以搞研究。
第二,有的美術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平時執(zhí)教美術課之余,更熱衷于美術創(chuàng)作,對學科課題研究不太關心,一旦要搞課題研究,隨意杜撰個題目,便自以為是地搞起研究來。
第三,中小學教學工作繁忙,個別美術教師為了趕一年一度的評職稱之急需搞突擊,匆忙之中借來課題資料,挑燈夜戰(zhàn)尋課題。為了求快,有的甚至參考其他同事的研究成果,出個類似的題目,結果往往是失敗的。
第一類教師雖然熟悉美術學科的日常教學,也具備一定的專業(yè)理論基礎,但美術課題研究有著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規(guī)律,如果僅僅依靠日常教學經(jīng)驗的羅列和粗淺的專業(yè)知識,課題研究很可能變成教學經(jīng)驗的串聯(lián)和總結。第二類教師由于缺乏課題研究的經(jīng)驗難以找準問題,更由于缺少課題研究興趣,很難靜下心來研究課題,所選課題往往大而空,不知揚長避短。第三類教師缺少課題研究的整體思路,單憑資料浮光掠影地選擇課題,中途往往難以為繼,即使東拼西湊勉強結題,也無實質(zhì)性的研究新意,脫離了美術教育科學研究的意義。
一、課題研究的特性與類型
1.課題研究的特性
美術教育學科課題研究是運用美術教育科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美術教育學科教育教學領域活動規(guī)律的探索過程。中小學美術課題研究,置身于基礎教育的大背景,探索的是基礎美術教育的客觀規(guī)律,因而是一項服務于基礎教育改革、促進美術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提高中小學美術教育質(zhì)量的基礎藝術教育科學研究活動,它具有一般科學研究的客觀規(guī)律和特征。
中小學美術教育課題研究主要體現(xiàn)在:(1)它是屬于基礎教育的分支研究之一,其發(fā)生的對象是基礎教育和中小學生的教育教學。(2)它是屬于一種藝術教育的基礎教育研究。探索與解決在中小學生中實施美術文化教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zhì)能力教學過程中的規(guī)律和問題,這是中小學美術教師在選擇學科研究課題時的基本立足點。
中小學美術教育課題研究具有系統(tǒng)性的特征。今天的課題研究往往是在前人美術教育研究基礎上的繼續(xù)或他人理論方法資料的借鑒,而且美術教育課題研究不是日常美術教學工作的經(jīng)驗總結,也不同于一般論文的撰寫。它是美術教師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的系統(tǒng)性藝術教育科研活動。一項美術課題研究的結束,其研究成果的產(chǎn)生,各個要素之間相互關聯(lián)、相互補充,可以形成一個系統(tǒng)性的知識架構,從而揭示出基礎藝術教育領域中的某一規(guī)律。
中小學美術教育課題研究是一項創(chuàng)造性的研究活動。藝術的生命在于創(chuàng)造,美術教育課題研究的過程也體現(xiàn)出美術教師的探索、創(chuàng)造精神。在實踐某項課題研究時,無論是課題的選擇、方案的設計、實踐的操作及成果的驗證和評價等,都離不開研究者敏銳的課題構思、新穎的方案設計、創(chuàng)新的實驗求證、藝術教學規(guī)律的探索揭示等等??梢哉f,沒有創(chuàng)造性也就失去了課題研究的動力和意義。
2.課題研究的類型
美術類課題與其他學科的課題在申報時其類型上沒有較大區(qū)別,主要分基礎性課題研究和應用性課題研究兩大類。在課題設計和實施過程中由于藝術教育的學科特點,會區(qū)別于其他學科的有關環(huán)節(jié)。
第一類:基礎性課題研究。
著重美術(藝術)教育的現(xiàn)象、教育過程中的規(guī)律問題以及美術師生教與學之間的本質(zhì)聯(lián)系和藝術教育理念的探索等基礎理論性的實驗研究。它又可根據(jù)課題對美術教育理論深入與突破的不同程度而分為若干等級。一般而言,三級課題涉及范圍較小,研究也相對容易一些,初涉課題研究的美術教師可先選擇。
第二類:應用性課題研究。
它是指運用美術教育專業(yè)的基礎理論的研究成果,著眼于探討美術教育教學應用途徑的研究課題。它通過美術教育理論與美術教育實際相結合,研究試圖改造或改變美術教育現(xiàn)象與過程的應用規(guī)律,達到深化美術教育學科改革的目的。應用性課題研究也根據(jù)所選內(nèi)容涉及應用范圍的大小和應用價值的多寡而分列不同的級別。
二、課題選擇的策略
當前,學校教育科研的氛圍越來越濃厚,藝術教師參與教育科研的積極性越來越高,不少美術教師踴躍申報各級各類美術教育科研課題,但是最后能夠申報成功的并不多。之所以落選,選題缺乏策略考慮可能是主要原因之一。
1.課題研究的選擇要量力而行,循序漸進
課題研究需要研究者具備本學科、本專業(yè)一定的理論根基,同時需要較豐富的學科實踐經(jīng)驗支撐,兩者互補,當然不同的課題也各有側重。尚缺乏理論研究而有實踐經(jīng)驗者不妨側重于應用性類型的課題選擇;缺少經(jīng)驗者,一般不適宜選擇研究面廣、題大、內(nèi)在環(huán)節(jié)復雜的課題,而選擇從子課題做起,取得經(jīng)驗后再開展重大教學課題的研究。新教師缺少教學積累,課題研究容易“空對空”,搞研究除了邀請老教師參與外,選擇相對面小、容易上手的美術學科的局部研究不失為明智之舉。
2.課題研究的選擇要適應美術教育學科發(fā)展的需要
開展美術學科課題研究是為了滿足深化教育改革、提高藝術學科教學質(zhì)量的需要,就個人來說,也是發(fā)展自己的教育職業(yè)研究能力的需要。要成功選擇課題的內(nèi)容,就需要研究者審時度勢,根據(jù)當前國家中小學藝術教育改革的總趨勢、省市教育界某階段素質(zhì)教育改革的實踐需要,做出自己的學科課題研究選擇和計劃,也可以根據(jù)上級科研部門每年下發(fā)的課題指南選擇有關內(nèi)容展開課題設計。
除了參與選擇國家和省市重大課題之外,美術教師更多的是要根據(jù)需要,考慮選擇當?shù)乜h、區(qū)、校級的研究課題。研究要密切結合當?shù)亟逃l(fā)展實際,有針對性地選擇當?shù)刂行W美術教育教學過程中迫切需要解決的熱點問題和基礎問題開展課題研究,以服務于當?shù)氐乃囆g教育和經(jīng)濟文化建設。
關鍵詞:中專;課題研究;教學科研;問題;項目
中圖分類號:G472.5;G71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10-0057-01
在教師的成長過程中,離不開教學科研。教師的教學科研,一般從研究教育教學中的小事情、小問題開始,從寫教學反思、教育教學隨筆入手,進而撰寫一些教育教學論文。隨著教學科研水平的提高,教師會逐步走上課題研究之路。課題研究是教師教學科研水平逐漸提高的表現(xiàn),是教育教學論文的升華。各級教育部門每年都會組織教師進行課題研究,下發(fā)一定數(shù)量的課題。本文論述職校教師如何開展課題研究。
一、課題的概念
課題源于問題,但又不等于問題,課題是對需要研究的問題進行提煉、概括后形成的題目。例如,職業(yè)學校電子專業(yè)學生在學習接線時,由于使用工具的不同,接線方法的差異,在接線時間和工藝上存在很大的差距。基于這個問題,就可以設置這樣一個課題――“電工技能操作工具和方法的使用研究與實踐”。課題與項目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一方面,課題是科學研究的基本單元,課題的有機組合又會形成項目;另一方面,課題與項目的劃分標準也是相對而言的。對于一個研究者來說,可以從單個課題入手,不斷深入,形成一系列的課題,組成一個項目,也可把一個項目分成幾個課題進行研究,逐個突破,從而完成項目的研究。例如,職業(yè)學校“體驗式”教學模式的研究,這是一個較大的項目,涉及整個職業(yè)學校、多個學科,作為一般的教師研究起來具有較大的難度。在研究時,可以把“職業(yè)學?!狈纸鉃樵S多的學科和專業(yè),如電子專業(yè)、機械專業(yè)、財會專業(yè)等,甚至各個專業(yè)也可以分解為專業(yè)基礎課程和專業(yè)實踐課程,專業(yè)基礎課程可以分解成一門門課程。研究時,可以從自己熟悉的專業(yè)、課程方面入手。像電子專業(yè)的教師,可以選擇這樣的課題――電子專業(yè)電工基礎體驗式教學模式的研究和實踐。把各個課題綜合起來,就成為一個項目。把各個課題研究好了,整個項目也完成了。
二、課題的申報
從課題所涉及層次和研究內(nèi)容來看,可以把課題分為大型課題、中型課題、微型課題。對于一線教師來說,一般研究的以中、小課題為主,主要研究微型課題。微型課題具有范圍小、周期短、見效快等特點,一般的研究者或者較小團隊的課題研究者能夠在較短時間內(nèi)完成。例如,“電子專業(yè)‘電工基礎’體驗式教學模式的研究和實踐”屬于微型課題。課題較小,電子專業(yè)的教師一個人或者少數(shù)幾個人就可以把課題研究完成。而“電子專業(yè)體驗式教學模式的研究和實踐”屬于中型課題,一個人很難完成課題的研究,可以幾個人分工來完成。課題按功能分為基礎研究課題、應用研究課題、開發(fā)研究課題三類。對于職業(yè)學校電子專業(yè)教師而言,主要以應用研究課題為主。應用研究課題是通過研究得出一般規(guī)律、原則去解決實際工作問題。例如,電子電工專業(yè)教師可以研究電子電工教學中碰到的一些問題,因為這種課題只涉及電子電工方面的知識。要用已有的知識和技能來解決實踐中的問題,就可以設計一些課題,課題完成了,問題也解決了。課題按者來分可分為規(guī)劃課題和自選課題兩類。規(guī)劃課題是在課題指南中列出的課題,而自選課題是申報者根據(jù)自己的研究選擇的課題。
三、課題的研究過程
課題研究是一項有計劃、有組織、有過程、有方法的科學探索過程,是一項有序的系統(tǒng)工程。一個完整的課題研究,可分為三個階段,九個步驟。第一階段是前期準備階段,包括選擇課題、方案設計、立項申請和開題論證四個步驟;第二階段是中期研究過程,包括課題實施、中期檢查兩個步驟;第三階段是后期成果處理階段,包括撰寫報告、課題結項、成果推廣三個步驟。要成功申報一個課題,先要根據(jù)自己專業(yè)特點選擇合適的課題。正確地選擇課題,研究時會更順利。如電子電工專業(yè)教師研究財會、計算機軟件問題,必須先去學習財會、計算機軟件知識,才能完成課題研究。選好題后,要對課題有個整體規(guī)劃,也就是寫課題申報書,包括課題研究背景、課題依據(jù)、概念界定、研究現(xiàn)狀、選題意義、研究目標、研究內(nèi)容、研究假設、創(chuàng)新點、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步驟等方面。在寫課題申報書時,需要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要對所研究的課題有充分了解,若無明顯的創(chuàng)新點,不宜做別人已經(jīng)研究過的內(nèi)容或落后于別人的課題。課題申請書填好后,要向有關部門申請立項,然后請相關專家進行開題論證。經(jīng)過科學、嚴密的論證后,課題就進入實施階段。按照課題實施步驟,用多種研究方法對申報的課題進行調(diào)查研究、實驗論證等,從而得出結果。當課題研究完成后,要撰寫總結報告,把課題研究形成研究成果,并且要把成果推廣使用,給社會帶來更大的價值和貢獻。
四、結束語
課題研究具有嚴格的步驟和要求,作為一名職校教師,必須成為一個懂課題、會申報課題、會進行課題研究的人。課題研究對于提升教育教學水平、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zhì)量,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參考文獻:
[1]丁斌.研究應成為教師的職業(yè)狀態(tài)[J].上海教育科研,2009(07).
【關鍵詞】研究性學習;化學實驗
中圖分類號:G633.8
研究性學習是以"培養(yǎng)學生具有永不滿足、追求卓越的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從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基本目標;以學生從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獲得的各種課題或項目設計、作品的設計與制作等為基本的學習載體;以在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中學習到的科學研究方法、獲得的豐富且多方面的體驗和獲得的科學文化知識為基本內(nèi)容;以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學習方式開展研究為基本的教學形式的課程。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充分利用化學"以實驗為基礎"的基本特征,挖掘和開發(fā)化學實驗在研究性學習中的功能,對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形成終身學習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在指導研究性學習與初中化學實驗中應弄清化學實驗與研究性學習的關系,統(tǒng)一思想認識,提高對研究性學習與化學實驗重要性的認識:
1.通過化學實驗是研究性學習的一種重要途徑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自主地獲取知識和技能、體驗和了解科學研究的過程和方法、形成和提高創(chuàng)新意識、樹立科學的價值觀和活動過程。化學實驗是學生化學學習中能動的實踐活動形式?;瘜W實驗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親身參與實踐的情境,具有獲知、激趣、求真、循理、育德等教育功能。化學實驗的功能和研究性學習的特征決定了化學實驗必然是研究性學習的重要途徑。
2.通過化學實驗作為研究性學習途徑的教學策略
在化學教學中提倡和鼓勵學生通過化學實驗進行研究性學習,要充分挖掘化學實驗在研究性學習中的功能,發(fā)揮化學實驗在研究性學習中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驗證假設或猜想等環(huán)節(jié)中的作用,研究開發(fā)研究性實驗,引導學生通過實驗去發(fā)現(xiàn)和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化學實驗中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質(zhì),實現(xiàn)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接受式學習向主動研究性學習的根本轉變。
而化學實驗與研究性學習課題的選擇應遵守學生力所能及的原則,不要貪多求大,通過化學實驗開展研究性學習,必須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特別是依據(jù)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來選擇適當?shù)难芯空n題。
二、根據(jù)我們開展研究性學習實踐,化學課程中的研究性學習主要是以化學知識作為載體,其內(nèi)容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選擇:①探索性化學實驗;②開放性的化學問題;③跨學科的綜合性問題;④能體現(xiàn)研究過程的問題;⑤聯(lián)系實際的現(xiàn)實問題;⑥現(xiàn)代社會的熱點問題。具體如下:
1.結合化學教學選擇研究課題。當今課改的重要任務就是要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適當增加一些探索性實驗,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探索欲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2.結合日常生活選擇研究課題。社會生活中的問題無處不在,我們引導學生從自己身邊開始思考,提出問題,并篩選確定研究課題,然后讓學生收集資料、研究實驗方案,通過實驗自主探討、自主學習,極大地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3.結合當?shù)厣a(chǎn)實踐選擇研究課題。我們結合當?shù)亟?jīng)濟建設的實際情況,結合課外活動及實踐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大膽探索、積極創(chuàng)新。譬如圍繞水的問題,可以啟發(fā)學生從我縣水的資源、利用、水患、污染、監(jiān)測、防治等方面去思考,學生積極性高,提出了許多問題,他們調(diào)查排污口,參觀自來水廠,監(jiān)測水的pH及重金屬離子、苯酚等含量,并請來環(huán)保局人員共同分析,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4.結合化學課外活動選擇研究課題。利用化學課外小實驗、趣味化學實驗、化學小魔術等積極探討化學實驗的設計方案,研究化學實驗的現(xiàn)象、實驗裝置、實驗操作、實驗觀察、實驗記錄、實驗分析和實驗報告。
三、研究性學習在化學實驗中的應用
1.設計實驗方案
教師提出實驗目的,讓學生設計實驗方案,然后師生共同逐個討論,尋找多種方案或確定最佳方案。例如,在學習實驗室制乙烯這一內(nèi)容時,先說明乙烯中會混有SO2和CO2氣體。讓學生設計實驗,證明它們的存在。結果學生都知道應先將氣體通過裝有品紅溶液的洗氣瓶,看到品紅褪色,證明有SO2氣體。但在接下來的檢驗CO2存在的操作中,意見出現(xiàn)了分歧,學生提出了如下方案:①將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②將氣體通過裝有足量的NaHCO3溶液的洗氣瓶后,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渾濁;③將氣體通過裝有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氣瓶中,溶液褪色,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④將氣體通過裝有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氣瓶中,溶液不褪色,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⑤將氣體再一次通過裝有品紅溶液的洗氣瓶中,品紅不褪色,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然后師生討論:方案①和③沒有將可能未與品紅溶液反應完全的SO2帶入澄清石水中,方案不合理;方案②雖完全除去了SO2氣體,但SO2與NaHCO3溶液反應會產(chǎn)生CO2氣體,顯然也不合理;方案④和⑤既能完全除去SO2氣體,也不會減少或生成CO2氣體,且現(xiàn)象明顯,上述兩個方案都合理。
2.改進實驗裝置
教材上有些實驗裝置復雜、實驗費時費藥,有些實驗現(xiàn)象不夠明顯,還有些實驗環(huán)境污染嚴重等等,教師可帶領學生對這些實驗進行改進。
3.研究不同反應條件對實驗的影響
學生做了在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實驗后,讓他們將上述實驗操作順序顛倒,觀察現(xiàn)象,并進行解釋。再如用較純凈的鋅粒與稀硫酸反應速度較慢,當在反應混合物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時,反應速度大大加快,可讓學生探索原理。
4.開展家庭小實驗活動
家庭小實驗沒有給出藥品、儀器、步驟、現(xiàn)象等,靠學生在家中獨立完成,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總之,通過化學實驗開展研究性學習,把研究性學習的教學和教育理念貫穿于化學實驗之中,增強了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的主動性和趣味性。學生化學實驗能力的提高,促進了研究性學習活動的開展,提高了研究課題的質(zhì)量;反之,研究性學習又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實踐能力,促進了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綜合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同時學生在實驗研究中樹立了堅忍不拔、百折不回的意志品質(zhì),養(yǎng)成了追求真理、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參考文獻:
[1]王祖浩主編,2007,江蘇教育出版社。
一、選題
專業(yè)學位論文選題是教育碩士學員開展研究工作的開始,也是導師指導教育碩士學員工作的重要方面。專業(yè)學位論文選題得當與否,關系到專業(yè)學位論文的成敗。專業(yè)學位論文選題準備工作應盡早考慮,要求在入學第三學期著手進行。論文題目的選擇可以是在教育碩士學員總結自己實踐經(jīng)驗和充分查閱文獻的基礎上提出,并經(jīng)導師同意后確定;或者是在導師對教育碩士學員情況充分了解的基礎上進行,由導師首先提出,征求教育碩士學員的意見后確定。選題時一般掌握以下原則:
1.選題要有一定的難度,在學術方面具有開拓性,技術應用方面具有先進性,使研究課題具有較高的理論意義,學術水平和實用價值。
2.選題應緊密聯(lián)系基礎教育實踐,來源于中小學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論文形式可以多樣化,如調(diào)研報告、案例分析、校本課程開發(fā)、教材分析、教學案例設計等。論文字數(shù)不少于1.5萬字。
3.要根據(jù)指導教師的專長、科研基礎和實驗條件確定選題,必要的實驗設備要基本落實,必要的實驗條件要基本具備。
4.要結合教育碩士學員本人的基礎和特長,使教育碩士學員通過論文工作,得到從事教育教學研究工作全過程的基本訓練。
5.題目要大小適宜,難度得當,在時間安排上要留有余地,要有相當?shù)陌盐赵陬A定時間內(nèi)完成任務。
二、開題報告的內(nèi)容
1.課題的來源及選題的依據(jù)。主要是教育碩士學員對其研究方向的歷史、現(xiàn)狀和發(fā)展情況進行分析,著重說明選題的經(jīng)過,該課題在國內(nèi)外的研究動態(tài),和對開展此課題研究工作的設想,同時闡明所選課題的理論意義、實用價值、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以及準備在哪些方面有所進展或突破。
2.對所確定的課題,在理論上和實際上的意義、價值及可能達到的水平,給予充分的闡述,同時要對自己的課題計劃、確定的技術路線、實驗方案、預期結果等做理論上的論證和技術可行性的論證。
3.課題研究過程中,擬采用哪些方法,目前儀器設備和圖書資料及其他各方面條件是否具備。
4.闡述課題研究工作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以及解決的方法和措施。
5.估算論文工作量所需經(jīng)費,說明經(jīng)費來源。
三、開題報告的要求
1.開題時間:開題報告和論文工作應于第三學期。凡未按時開題者,推遲其論文答辯時間。
2.教育碩士學員要進行系統(tǒng)的文獻查閱和廣泛的調(diào)查研究,寫出詳細的文獻綜述,然后寫出3000字左右的書面開題報告,并制定出詳細的論文工作計劃,經(jīng)導師審閱、修改后進行開題報告。開題前教育碩士學員應將有關的參考文獻和已做過的作為開題依據(jù)的各種理論分析、試驗數(shù)據(jù),事先印發(fā)給參加會議的有關人員。
3.開題報告必須在各自培養(yǎng)單位中進行,組成3至5人的開題報告審查小組,并邀請本專業(yè)的教師、學員參加,聽取多方面的意見。審查小組成員應事先審閱提交的開題報告及有關資料,為開會做好準備。會議應發(fā)揚學術民主,對教育碩士學員的開題報告進行嚴格審核,對選題適當、論據(jù)充分、措施落實的,應批準論文開題;對尚有不足的,要限期修改補充,并重做開題報告;若再次開題不能通過,推遲其論文答辯時間。
一、課題研究基本情況
本課題旨在研究中小學校長以辦學理念為母課題的背景下,承擔的大課題或總課題是如何進行整體規(guī)劃的操作策略。本課題原因變量是校本課題的設計行為與管理,一級變量含課題設計(設計主體、設計理念)和課題管理(管理機制、管理程序)。把校本課題對母課題的吻合度看成是結果變量,一級變量是研究目標和研究內(nèi)容。本課題主要通過問卷調(diào)查、組織訪談等形式解讀校長的辦學理念,研究校長的管理策略及校本課題的設計行為,探討校本課題與母課題的吻合度,進而梳理出在母課題環(huán)境下校本課題系統(tǒng)規(guī)劃的有效策略。
二、中小學教育科研工作的背景分析
中小學教育科研工作基本上是從“十五”規(guī)劃開始逐漸規(guī)范起來,中小學教育科研伴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fā)展,吉林省安圖縣中小學教育科研工作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績,但整體上看科研水平仍不夠高,不能適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需要?;粳F(xiàn)狀如下:
1. 科研管理培訓不到位。多數(shù)中小學已建立了學校科研室(處),負責全校的教育科研規(guī)劃,組織管理等工作,但科研工作管理培訓不到位,不能定期對教師開展相應的科研培訓,缺乏有針對性地指導與培訓,尤其是在課題研究的系統(tǒng)設計和操作層面的技術指導等方面,使教師對科研工作盲從開展,對開展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選題與立項、研究的目標與內(nèi)容、過程與方法等只是一知半解,甚至一無所知。
2. 用教研代替科研。中小學教師日常工作主要是教研工作,很難區(qū)分科研與教研的差異??傉J為科研工作探索教育規(guī)律的職能是有關專家和相關部門的事情,也不注重關注教研過程中存在的教育規(guī)律和操作體系。所以,不少中小學教師將教研與科研混為一談,誤認為開展幾次教學研討活動,組織幾次觀摩課,聽聽課、評評課就是課題研究了。
3. 功利思想嚴重。當前一些學校和教師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存在著嚴重的功利性和投機性,借教育科研工作給學校換來一塊“金字招牌”,教師個人也大多出于評職晉級的需要,把教育科研當成獲取個人利益的一條途徑。
4. 研究課題大而浮。有一些學校和教師在選題時卻脫離教育教學實踐,脫離學校自身實際,只憑主觀想象,什么時髦就研究什么,什么課題大就研究什么,致使教育科研之路越走越窄,給學校和教師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的巨大浪費。
5. 研究過程“兩頭熱”。一些學校和教師把精力和熱情只放在課題研究的開題和結題,形成“兩頭熱”的現(xiàn)象,研究過程沒有實質(zhì)內(nèi)容和深入實踐思考,在課題結題前匆忙于應付相關領導檢查而補材料、趕成果,總結出的研究報告憑空想象,得出的數(shù)據(jù)不真實,一旦課題結題,即結束研究。
三、中小學校本課題系統(tǒng)規(guī)劃存在的問題及成因
1. 根據(jù)《指南》,盲目選題。一般來說,各級部門下發(fā)相應的《規(guī)劃課題指南》為我們教師提供了研究課題的選題方向和范圍,研究者可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從某一方面確定自己具體的研究方向。這樣盲目照搬課題指南確立的研究課題,往往不顧及實際情況難以開展研究,更難取得較好的研究效果。
2. 領導安排,被動接題?;鶎訉W校和教師承擔課題有絕大部分是各級主管部門下設的子課題或是單位領導承擔的大課題,湊人數(shù)臨時組織相關教師成立課題組。這樣的課題研究缺乏主動性,很難有成效,很難出成果。
3. 依據(jù)興趣,隨意設題。各基層學校教師一般會根據(jù)個人興趣愛好及學校實際情況等主客觀條件出發(fā),圍繞個人教學實踐選擇研究的課題,這種現(xiàn)象造成單打獨斗的研究亂象,缺乏與學校辦學理念這樣的母課題相關聯(lián)。
存在以上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表現(xiàn)在“三重三輕”:重眼前輕長遠,重宏觀輕微觀,重形式輕實質(zhì)。
四、中小學校本課題系統(tǒng)規(guī)劃的建議
1. 理清學校發(fā)展目標,確定研究方向。各中小學校長基本能夠提出適合學校發(fā)展需要的辦學理念、發(fā)展目標,為全體教師構建了共同追求并為之奮斗的愿景。這也為我們教育科研課題確定了研究方向。校本課題是在研究方向中從面到點逐漸篩選出來的,把校本課題研究工作作為貫徹落實辦學目標的載體或抓手,是校長們工作的有效策略。
2. 整體規(guī)劃母課題,確定研究目標。母課題的提出是在學校辦學理念的指導下,具有涉及面廣、參與人多、周期長等特點,縱向發(fā)展方面至少要做好3~5年整體規(guī)劃,明晰研究思路,完善研究設想的過程。在總目標的框架下,明確每階段具體研究目標,循環(huán)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自成系統(tǒng)。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要求把學生培養(yǎng)成既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又有善用已有理論解決幼兒教育實踐中實際問題的能力的人才。該專業(yè)學生缺乏學前教育研究的親身經(jīng)歷。傳統(tǒng)的《學前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教材偏重于傳授教育科學研究的理論知識,實踐證明,如果教育者樹立科學的高職教育觀念,引導學生把學前教育科研的理論運用于實際,改變并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的教學情境,有計劃、分步驟地引導學生開展學前教育研究,學生的學前教育研究意識、研究熱情、研究能力甚至專業(yè)素質(zhì)就能夠得到明顯提高。
以課題研究樣例為參照,豐富學生科研直接經(jīng)驗
《學前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的知識體系可以分為縱向的學前教育研究設計和橫向的學前教育研究實施兩大部分。無論縱向的學前教育研究設計,還是橫向的學前教育研究實施,都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學前教育研究經(jīng)驗。然而,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缺少的恰恰就是這一經(jīng)驗。為了增強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直觀感知,教師應結合學期備課為學生安排一些典型的學前教育研究樣例。這些樣例包括學前教育研究實施方案、學前教育研究報告等,還可以包括一些近年來學前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的綜合性案例。
教師根據(jù)自己的教學需要,結合備課設計使用有機搭配的三類樣例,能夠為學生提供非常生動、具體的學前教育研究情境。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邊講理論知識,邊引導學生閱讀樣例,不僅能夠直接充實學生本課程的實踐經(jīng)驗,加深學生對理論的感性認識,而且還能間接培養(yǎng)學生關注學前教育改革狀況,追求科學有效的教育教學方式,發(fā)現(xiàn)并研究學前教育問題的良好習慣。
由于樣例是一個研究設計或研究實施的整體,在《學前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的講授中,實施樣例教學的效果遠優(yōu)于教師的舉例。只有在樣例中,學生才能更深刻、更準確地理解:什么是研究課題名稱,什么是研究設計,什么是研究類型,什么是研究方法。
目前,許多教材也注重樣例介紹,但教材上的樣例始終需要授課教師化難為易,化大為小,化遠為近,量學取材,靈活運用。為了提高樣例的參照性,建議教師為學生布置樣例時,針對每一章的內(nèi)容,應至少安排兩個不同類型方法運用的樣例。每一樣例都應完整體現(xiàn)該研究實施的整個過程。在教學初期,全班應使用統(tǒng)一的樣例,待學生基本入門后可引導學生自己檢索樣例。
以隨堂探究設計為主線,培養(yǎng)學生科研技能技巧
《學前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是一門可操作性極強的課程。該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學生科學的學前教育行為能力的養(yǎng)成。將《學前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中學前教育科學研究的相關技能、技巧有目的、有計劃地分散到每一堂課,加強教學的計劃性、針對性以及實踐性,是提高學生職業(yè)素質(zhì)和能力的必然選擇。
如結合學前教育研究理論介紹,教師為學生提供一定數(shù)量的較為規(guī)范的學前教育研究課題名稱,然后讓學生根據(jù)已經(jīng)學過的學前教育理論及經(jīng)驗,自行選擇一個學前教育研究課題并準備課題論證;結合文獻檢索理論的學習,教師為學生提示適合其學習參考的學前教育文獻及其檢索途徑、方法,并安排學生針對自己的研究課題進行文獻檢索,完成書目登錄、摘要、文獻綜述等檢索工作;結合觀察研究、調(diào)查研究等理論的學習,教師督促學生從研究方法的角度審查自己選定的研究課題的方法,并進一步展開課題論證等等。選擇并論證課題活動可以貫穿整個《學前教育科學研究方法》課程的教學過程,有些學生選擇的課題可以成為他們畢業(yè)論文的準備。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隨堂探究設計的機會很多,只要教師結合教學進程,緊盯學生學前教育科研技能技巧養(yǎng)成這一目標,可以說,這樣的練習觸手可得。如“觀察研究”章節(jié)中有許多觀察記錄表,教師從探究設計的角度,讓學生完成填寫并進行分析,空表格就會變成活教材,既可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也能引導學生進行探究設計,教學效果明顯不同。
學生隨堂探究設計學習,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持續(xù)1~2周,有的學生能夠順利完成隨堂任務,有的學生可能難以完成。如有的學生能夠檢索到相關文獻,有的學生檢索不到文獻。檢索到文獻的學生可以考慮課題論證,檢索不到文獻的學生除了進一步檢索文獻外,就要求從選題的價值原則重新審查課題,以確定是進一步檢索,還是重新選擇課題。由于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的起點及培養(yǎng)目標的特殊性,一方面,授課教師容易忽視或拔高學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培養(yǎng)要求,另一方面,高職生圖書資料的檢索使用意識和能力也不同于本科生,目前學生隨堂探究設計這一學習方式被許多授課教師所忽視,直接導致《學前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教學顯得枯燥。
以課外文獻檢索為動力,拓展學生的專業(yè)視野
科學的學前教育研究方法本身就是在心理學、教育學、實驗學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秾W前教育科研方法》課程的教學只有與學前教育其他專業(yè)課程的教學密切聯(lián)系起來,才有可能成為一門具有實踐基礎的學科,才有可能真正促使學生教育科研能力和素質(zhì)形成與提高。因此,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用學前教育科研方法論的眼光考察學前教育史上的一些事實或現(xiàn)象,特別是一些教育家的學前教育實踐;用學前教育科研方法論的方法分析評價周圍幼兒園管理及其教育教學的實施;還可以用學前教育科研方法論的立場審視當前學前教育改革的動態(tài)與舉措。
本研究所指的文獻檢索可以分為《學前教育科研方法》的文獻檢索和學前教育專業(yè)的文獻檢索兩部分?!秾W前教育科研方法》的文獻檢索可以豐富學生本學科的知識視野,加深學生對有關理論的理解和準確把握,培養(yǎng)學生對學前教育科研的興趣愛好。學前教育專業(yè)的文獻檢索,筆者把它叫做拓展學生學前教育視野的文獻檢索。這種檢索從表面上看,似乎不是《學前教育科研方法》課程的教學任務,但若從學前教育科研與學前教育實踐的聯(lián)系出發(fā)來考慮,我們不能忽視這一環(huán)節(jié),更不應把它看成負擔。只有學科的文獻檢索,而沒有專業(yè)的文獻檢索,學生的學習始終處于膚淺與枯燥的狀態(tài);只有專業(yè)的文獻檢索,而沒有教育科研方法的文獻檢索,學生的學習又會處于盲目與混沌狀態(tài)之中。拓展學生視野的文獻檢索是學前教育科研的肥沃土壤,《學前教育科研方法》的文獻檢索是田間精耕細作,二者的有機結合才能確保學生既掌握夠用的基礎知識,又能形成發(fā)展保育教育的創(chuàng)新能力——應用能力。
要拓展學生學前教育視野,《學前教育科研方法》的教學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結合本課程的教學,經(jīng)常引導學生從研究的角度回顧學前教育史、心理學、教育學中的“兒童事件” 、“幼兒故事” ;(2)結合文獻檢索理論的學習,要求學生檢索學前教育的一次文獻、二次文獻以及三次文獻等,并加以交流;(3)結合觀察法的學習,要求學生檢索使用不同觀察記錄方法的文獻,體會各種記錄成果如何成為研究的素材;(4)結合實驗法的學習,要求學生檢索現(xiàn)當代學前教育改革的典型案例與當前國家學前教育管理與改革的法律法規(guī),等等。
拓展學生學前教育視野的文獻檢索,有利于學生從更廣闊的領域選擇課題,選擇更典型的課題。這種文獻檢索貴在教師根據(jù)所授理論,或從理論延伸、或從方法使用、或從事業(yè)創(chuàng)新的視域為學生提供信息源,提高文獻檢索的效益,保持學生開展課外閱讀的濃厚興趣。
以尊重幼兒為目標,陶冶學生的情操
學前兒童的身高在90~110厘米左右,體重在13~18公斤左右,在傳統(tǒng)文化中他們是“小孩兒”。而在現(xiàn)代教育理論中他們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個性正在形成中的人。學前教育科研方法并不是為了科研而科研,而是讓未來的學前教育工作者能夠準確判斷眼前兒童(個人或集體)身心發(fā)展水平及其表現(xiàn),針對眼前兒童發(fā)展愿景,實施教育并評估教育效果。這一過程不僅需要學生掌握學前教育科研方法,更需要學生具有熱愛學前教育事業(yè),熱愛學前兒童,尊重學前兒童的道德情操。
應該說,陶冶學生的學前教育情操貫穿于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學的全過程。但由于《學前教育科研方法》本身的特殊性,其對培養(yǎng)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情感又具有特殊的意義?!秾W前教育科研方法》課程教學為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學前教育問題的能力,不僅可以對教材中列舉的許多樣例進行具體探究操作,而且應有意識地對師生、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幼兒保育、教育中的矛盾和問題展開分析研究。這些活動可促使學生將所學理論運用于實踐,保證幼兒“跳一跳,摘桃子”地發(fā)展,幫助幼兒、幼兒教師及家長矯正幼兒已經(jīng)形成的不良行為。促進發(fā)展或問題解決的活動本身就是一個選擇課題、制定方案、搜集資料、撰寫報告的過程,就是一個研究的過程。經(jīng)過這一過程學生不僅能獲得成功的體驗,而且能加深對幼兒教育理論的認識和體會,加深對幼兒的熱愛與尊重。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知之深則愛之切”?!秾W前教育科研方法》課程有意引導學生接近幼兒,選擇學前教育保育、教育中的問題加以研究解決,能夠直接促進學生專業(yè)理想的形成與專業(yè)素質(zhì)的提高。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學前教育情操,要求《學前教育科研方法》的教學要做到:(1)授課教師應堅持經(jīng)常深入學生,做到師生經(jīng)驗共享;(2)重視實訓教學,確保實訓教學的開出率;(3)教會學生關注幼兒、親近幼兒,學會與幼兒一起游戲;(4)對一些實用性強、可操作性強的教育研究的具體方法進行系統(tǒng)強化訓練、小單元訓練、提前訓練、提前應用。
本文試就如何撰寫畢業(yè)論文作簡要論述,供參考。
畢業(yè)論文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本科專業(yè)應考者完成本科階段學業(yè)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它是應考者的總結性獨立作業(yè),目的在于總結學習專業(yè)的成果,培養(yǎng)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文體而言,它也是對某一專業(yè)領域的現(xiàn)實問題或理論問題進行科學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義的論說文。完成畢業(yè)論文的撰寫可以分兩個步驟,即選擇課題和研究課題。
首先是選擇課題。選題是論文撰寫成敗的關鍵。因為,選題是畢業(yè)論文撰寫的第一步,它實際上就是確定“寫什么”的問題,亦即確定科學研究的方向。如果“寫什么”不明確,“怎么寫”就無從談起。
教育部自學考試辦公室有關對畢業(yè)論文選題的途徑和要求是“為鼓勵理論與工作實踐結合,應考者可結合本單位或本人從事的工作提出論文題目,報主考學校審查同意后確立。也可由主考學校公布論文題目,由應考者選擇。畢業(yè)論文的總體要求應與普通全日制高等學校相一致,做到通過論文寫作和答辯考核,檢驗應考者綜合運用專業(yè)知識的能力”。但不管考生是自己任意選擇課題,還是在主考院校公布的指定課題中選擇課題,都要堅持選擇有科學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的、切實可行的課題。選好課題是畢業(yè)論文成功的一半。
第一、要堅持選擇有科學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的課題??茖W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認識世界、改造世界,以推動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因此,畢業(yè)論文的選題,必須緊密結合社會主義物質(zhì)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以促進科學事業(yè)發(fā)展和解決現(xiàn)實存在問題作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選題要符合科學研究的正確方向,要具有新穎性,有創(chuàng)新、有理論價值和現(xiàn)實的指導意義或推動作用,一項毫無意義的研究,即使花很大的精力,表達再完善,也將沒有絲毫價值。具體地說,考生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選題。首先,要從現(xiàn)實的弊端中選題,學習了專業(yè)知識,不能僅停留在書本上和理論上,還要下一番功夫,理論聯(lián)系實際,用已掌握的專業(yè)知識,去尋找和解決工作實踐中急待解決的問題。其次,要從尋找科學研究的空白處和邊緣領域中選題,科學研究
還有許多沒有被開墾的處女地,還有許多缺陷和空白,這些都需要填補。應考者應有獨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識去思索,去發(fā)現(xiàn),去研究。最后,要從尋找前人研究的不足處和錯誤處選題,在前人已提出來的研究課題中,許多雖已有初步的研究成果,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還有待于豐富、完整和發(fā)展,這種補充性或糾正性的研究課題,也是有科學價值和現(xiàn)實指導意義的。
第二、要根據(jù)自己的能力選擇切實可行的課題。畢業(yè)論文的寫作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勞動,不但要有考生個人的見解和主張,同時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客觀條件。由于考生個人的主觀、客觀條件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選題時,還應結合自己的特長、興趣及所具備的客觀條件來選題。具體地說,考生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綜合考慮。首先,要有充足的資料來源?!扒蓩D難為無米之炊”,在缺少資料的情況下,是很難寫出高質(zhì)量的論文的。選擇一個具有豐富資料來源的課題,對課題深入研究與開展很有幫助。其次,要有濃厚的研究興趣,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題,可以激發(fā)自己研究的熱情,調(diào)動自己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夠以專心、細心、恒心和耐心的積極心態(tài)去完成。最后,要能結合發(fā)揮自己的業(yè)務專長,每個考生無論能力水平高低,工作崗位如何,都有自己的業(yè)務專長,選擇那些能結合自己工作、發(fā)揮自己業(yè)務專長的課題,對順利完成課題的研究大有益處。
選好課題后,接下來的工作就是研究課題,研究課題一般程序是:搜集資料、研究資料,明確論點和選定材料,最后是執(zhí)筆撰寫、修改定稿。
第一、研究課題的基礎工作———搜集資料。考生可以從查閱圖書館、資料室的資料,做實地調(diào)查研究、實驗與觀察等三個方面來搜集資料。搜集資料越具體、細致越好,最好把想要搜集資料的文獻目錄、詳細計劃都列出來。首先,查閱資料時要熟悉、掌握圖書分類法,要善于利用書目、索引,要熟練地使用其他工具書,如年鑒、文摘、表冊、數(shù)字等。其次,做實地調(diào)查研究,調(diào)查研究能獲得最真實可靠、最豐富的第一手資料,調(diào)查研究時要做到目的明確、對象明確、內(nèi)容明確。調(diào)查的方法有:普遍調(diào)查、重點調(diào)查、典型調(diào)查、抽樣調(diào)查。調(diào)查的方式有:開會、訪問、問卷。最后,關于實驗與觀察。實驗與觀察是搜集科學資料數(shù)據(jù)、獲得感性知識的基本途徑,是形成、產(chǎn)生、發(fā)展和檢驗科學理論的實踐基礎,本方法在理工科、醫(yī)類等專業(yè)研究中較為常用,運用本方法時要認真全面記錄。版權所有
第二、研究課題的重點工作———研究資料。考生要對所搜集到手的資料進行全面瀏覽,并對不同資料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如閱讀、選讀、研讀。
通讀即對全文進行閱讀,選讀即對有用部分、有用內(nèi)容進行閱讀,研讀即對與研究課題有關的內(nèi)容進行全面、認真、細致、深入、反復的閱讀。在研讀過程中要積極思考。要以書或論文中的論點、論據(jù)、論證方法與研究方法來觸發(fā)自己的思考,要眼、手、腦并用,發(fā)揮想象力,進行新的創(chuàng)造。
在研究資料時,還要做好資料的記錄。
第三、研究課題的核心工作―――明確論點和選定材料。在研究資料的基礎上,考生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根據(jù)選題,確立基本論點和分論點。提出自己的觀點要突出新創(chuàng)見,創(chuàng)新是靈魂,不能只是重復前人或人云亦云。同時,還要防止貪大求全的傾向,生怕不完整,大段地復述已有的知識,那就體現(xiàn)不出自己研究的特色和成果了。
根據(jù)已確立的基本論點和分論點選定材料,這些材料是自己在對所搜集的資料加以研究的基礎上形成的。組織材料要注意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注意前后材料的邏輯關系和主次關系。
第四、研究課題的關鍵工作―――執(zhí)筆撰寫??忌鹿P時要對以下兩個方面加以注意:擬定提綱和基本格式。
擬定提綱包括題目、基本論點、內(nèi)容綱要。內(nèi)容綱要包括大項目即大段段旨、中項目即段旨、小項目即段中材料或小段段旨。擬定提綱有助于安排好全文的邏輯結構,構建論文的基本框架。
基本格式:一般畢業(yè)論文由標題、摘要、正文、參考文獻等4方面內(nèi)容構成。標題要求直接、具體、醒目、簡明扼要。摘要即摘出論文中的要點放在論文的正文之前,以方便讀者閱讀,所以要簡潔、概括。正文是畢業(yè)論文的核心內(nèi)容,包括緒論、本論、結論三大部分。緒論部分主要說明研究這一課題的理由、意義,要寫得簡潔。要明確、具體地提出所論述課題,有時要寫些歷史回顧和現(xiàn)狀分析,本人將有哪些補充、糾正或發(fā)展,還要簡單介紹論證方法。本論部分是論文的主體,即表達作者的研究成果,主要闡述自己的觀點及其論據(jù)。這部分要以充分有力的材料闡述觀點,要準確把握文章內(nèi)容的層次、大小段落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篇幅較長的論文常用推論式(即由此論點到彼論點逐層展開、步步深入的寫法)和分論式(即把從屬于基本論點的幾個分論點并列起來,一個個分別加以論述)兩者結合的方法。結論部分是論文的歸結收束部分,要寫論證的結果,做到首尾一貫,同時要寫對課題研究的展望,提及進一步探討的問題或可能解決的途徑等。參考文獻即撰寫論文過程中研讀的一些文章或資料,要選擇主要的列在文后。
關鍵詞:中小學教師;教育科研;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13)12-0028-03
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是當今世界各國教育共同關注的一個焦點問題,讓教師成為研究者既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也是新課程改革的實踐訴求。近年來,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發(fā)展,中小學教師參加教育科研的熱情越來越高。如何使教育科研與課堂教學有效地結合起來,提高教育科研的有效性,是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師素質(zhì),推動教育改革的關鍵。為此,秦皇島市在河北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立項的《提升域內(nèi)中小學教師科研素能的研究與實踐》課題研究中,著力對教師樹立正確的科研觀提供指導,并重點對教師教育科研與課堂教學有效結合的操作模式和操作策略進行了探索。
一、教師教育科研的價值取向
教育科研是教育改革的驅(qū)動力,也是教師成長的重要途徑。中小學教師開展教育科研與專業(yè)研究者的學術研究具有不同的性質(zhì)。中小學教師從事教育科研的目的在于運用教育理論指導具體的教育教學工作,通過研究達到解決問題,推動發(fā)展的目的。通過學習研究,我們形成了以下認識。
(一)教師教育科研源于教育教學實踐
教師遇到的疑難或困惑主要是教育教學實踐(特別是課堂教學實踐)中的問題。教師從事教育科研,主要就是要研究教與學的行為。通過研究,不斷改善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通過對自己的實際情境和教學行為加以反思,用研究的視角去重新審視教學過程,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為教育教學實踐服務。中小學教師從事教育科研是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的鑰匙。當教師的研究與課堂教學緊密結合、當研究的內(nèi)容與教師已有的經(jīng)驗緊密相聯(lián)時,教師就會充滿研究的渴望與激情,研究中思維的靈動就會增強,研究中投入的精力也會增多,教師教育科研才能煥發(fā)出蓬勃向上的持久生命力。
(二)教師教育科研的主陣地是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教師的主要任務是課堂教學,教師如果離開課堂教學去搞教育科研,不僅會加重自身負擔,所謂的研究成果也會變成空中樓閣。教師教育科研只有符合自身的實際水平,從自己的課堂教學實際需要出發(fā),才會有能力研究,有經(jīng)驗和教訓可探討,并能使研究的心得轉化為現(xiàn)實的教學能力。中小學教師的教育科研只有立足于自身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著眼于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才會有強大的生命力。
(三)教師教育科研要依托有效的校本教研
教研是科研的基礎,是科研的重要載體和手段。教師進行教育科研要通過有效教研來促進。科研需解決的問題或是需實踐檢驗的感性認識、相關理論,可以以教研的形式來展開研究,把科研中的理論、感性經(jīng)驗作為教研主題,依托“集體備課”、“課例研究”、“主題研討”、“反思交流”等活動,把科研和教研結合起來,把科研和課堂教學實踐結合起來,把教育科研融入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把科研問題教研化,課堂化。
二、教師教育科研與課堂教學有效結合的模式
在兩年的課題研究實踐中,我們探索總結出了教師教育科研與教學實踐有效結合的“研教同步主題式校本科研”操作模式?!把薪掏街黝}式校本科研”操作模式,是以教育理論為指導,直面教師的教學工作需求,將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提煉、上升、轉化、確立為校本研究課題。通過教育科研與教研聯(lián)動式主題活動,將課題研究與教學研究整合起來?!把薪掏街黝}式校本科研”操作模式,是以課題研究為主線,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以教師為研究主體,采用問題導入式的“五步研究法”:提出問題――分析原因――制定方案――實踐方案――成果總結。五步研究法具體操作如下。
(一)提出問題
學期初,由學科教研組長組織學科教師交流學科教學中的問題與困惑,將這些問題與困惑進行分類、篩選,將問題或困惑中具有共性且又是亟需解決的熱點、重點、難點問題提煉、轉化、上升為研究課題,由學校確立若干個校本研究課題,由學科教研組或年級教研組組織實施。這樣從教學遇到的問題和困惑中生成的研究課題,才切合實際,操作性強。
(二)分析原因
明確問題,并找到產(chǎn)生問題的原因,才能提出改進的策略。調(diào)查法是明確問題、分析原因的重要手段。調(diào)查開始前,要作好充分準備,首先要明確調(diào)查的目的,然后選擇調(diào)查對象,確定好研究的樣本,做好調(diào)查的基本框架,在基本框架上規(guī)劃調(diào)查的緯度,在緯度的基礎上設計調(diào)查的題目??茖W、完善的調(diào)查題目是提高調(diào)查結論準確性的保證。
(三)制定方案
針對問題的原因,提出和制訂改進方案。研究方案中要明確每一時段內(nèi)要完成的研究任務以及要采用的具體措施。
(四)實踐方案
教研組(或年級組)全體人員參與。在這期間,貫穿研究始終的活動包括:
1.學習。圍繞課題研究安排理論學習。學習教育理論;學習新的教育理念,特別是課改理念;學習已有的相關教學成果。
2.集體備課。教研組(或同年級學科組)圍繞研究課題,按照“確立課題 ――確定主備人――分工準備(形成初案)―― 集體研討(形成共案)―― 個性化設計(形成個案)―― 教學實踐(跟蹤檢驗) ―― 課后交流反思 ―― 二次備課―― 資料保存”的程序開展集體備課、集體研究。集體備課研究時要關注并落實研究的問題。教學目標要體現(xiàn)課題研究的專題性和實證性;教學內(nèi)容應切合課題研究的基本方向,具有針對性;方法上要注意把教學過程與課題研究緊密結合,呼應課題研究的問題;同時要注重資料積累,制定研究記錄表。
3.課例研究。課例研究是教師針對課堂教學開展的專項研究。研究過程按照確定研究的課題――構思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過程,開展教學設計――教學實施與觀察(上課與聽課)――教學行為反思(評課研究,即圍繞研究問題,分析具體的教學行為,總結經(jīng)驗并進行理論提升,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初步提煉、總結研究成果的程序開展。
4.課堂實踐。一是教師要帶著研究的問題進課堂,將每節(jié)課都上成課題研究課;二是舉辦課題研究課的公開教學活動,運用“同課異構”、“一課多上”等形式進行課堂實踐研究。
5.主題研討。將研究課題內(nèi)容分解為若干個研究子課題,提煉、總結解決問題的策略,初步總結、提煉研究成果。
6.研究交流會。研究交流會是課題組成員及時解決研究中問題的一種重要方式,匯報交流在課題研究中做了什么工作,討論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安排好下兩周的研究工作任務。
7.課后反思。帶著研究的問題走進課堂,將反思貫穿于研究過程的始終,帶著研究的心態(tài)進行課后反思和階段性反思,它是教師教育科研的基本方式,是匯總教學經(jīng)驗、提升教學智慧的基本手段。
實踐過程中,要廣泛收集各種反饋信息,課題組及時進行交流研討,并據(jù)反饋信息調(diào)整方案,再行實踐。
(五)成果總結
對研究的全過程進行深入的理性思考,對研究中獲得的經(jīng)驗和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進行深入的研討,通過對課題研究全過程的回顧、梳理、反思、審視,探索具有規(guī)律性的東西,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獲得對研究問題更全面、更深入的認識。
“研教同步主題式校本科研”操作模式,將教師教育科研植根于教師教學實際,與教學、與課堂、與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緊密聯(lián)系,將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提煉為研究課題,確立為校本課題,并以校本教研為載體,通過“同課異構”、“一課多上”、“理論學習”、“主題研討”等多種形式進行課題研究,運用校本教研的方法實現(xiàn)課題研究的目標,使教師教育科研課題來源于教學實踐,研究過程指導教學實踐,研究成果服務于教學實踐的良好態(tài)勢。
三、教師教育科研與教學實踐有效結合的操作策略
實現(xiàn)教師教育科研與教學實踐的有效、有機結合,需要把握如下策略:
(一)重問題、重實效――“小、真、實”的課題研究是中小學教師教育科研的主要任務
教師教育科研必須以實際應用為主要目標,以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為主要任務,分解課題研究目標,落實研究任務,扎扎實實、認認真真、一步一個腳印地推進課題研究,使課題研究更具有針對性、實效性,更富有本校特色。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倡導教師課題研究的“小、真、實”。
(二)重教學、重常態(tài)――課堂教學是中小學教師教育科研的重心
課堂是教育教學諸多熱點與難點的匯集場所,是教育教學問題的原發(fā)地。絕大多數(shù)的教育科研,最終都要在教學實踐活動中來進行。其實,用科研的方法進行教學改革就是教育科研。因此,中小學教師在進行研究時,應以教育中心環(huán)節(jié)的課堂為研究的主要陣地。以“課例”為載體,將課題研究滲透、融入到教學全過程,貫穿在備課、設計、上課、評課等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中,使先進的教學理念轉變成課堂實踐和科研實踐。
(三)重實踐、重反思――行動研究是中小學教師教育科研的主要方式
教師教育科研要把研究與實踐結合起來,把實踐與反思結合起來,邊研究,邊實踐,邊反思,邊總結,在實踐中不斷改變自己的行為,使整個實踐過程是一個不斷反思、自省、歸納總結和自我發(fā)展提高的過程,也是反思實踐與學習研究有機整合的過程。這個過程應以案例、反思為抓手,以課堂實踐為歸宿,促使教師關注問題、改革探索、冷靜思考,將讀書、實踐、寫作相結合,在這樣的反復循環(huán)中促進教師專業(yè)提升。
(四)重合作、重交流――同伴互助研究是中小學教師開展研究的有效組織形式
教師教育科研是在一種合作、對話的情境中進行的。同伴互助研究是中小學教師開展研究的有效組織形式,在以教研組或備課組成員的溝通、交流、討論為主要方式的同伴互動研究中,教師們用開放的心態(tài)彼此發(fā)現(xiàn)、彼此交流、彼此接納,使教師在思維的互補、智慧的交融、工作的合作中,既貢獻自己的智慧,又吸收別人的智慧,收到雙贏的效果。
(五)重積累、重提升――教師的成長和發(fā)展是中小學教師教育科研的重要目標
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教師要做教育科研的有心人,經(jīng)常總結自己的經(jīng)驗,并使經(jīng)驗得以上升為理論,上升為規(guī)律性的東西。每個研究課題在研究總方案統(tǒng)領下,形成若干子課題,每個教師每學期要制定一份課題或子課題實施計劃,每個參研老師要記錄研究數(shù)據(jù),撰寫高質(zhì)量的研究案例和論文,每學期至少要上一節(jié)課題研究展示課,以此來促進參研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專業(yè)能力的發(fā)展和教學水平的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zhì)將會得以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鄭金洲.校本研究指導[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2]鄭金洲.行動研究指導[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3]李倡平.教育科研的理論與實踐[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